【优选】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习题

合集下载

历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同步练习

历史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 同步练习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A.秦朝B.新朝C.隋朝D.元朝2.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故事(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3.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下列措施与他无关的一项是( )A.下令释放奴婢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惩处贪官污吏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 )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5.“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是中国古代哪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口号( )A.陈胜、吴广起义B.刘邦、项羽起义C.西汉绿林赤眉起义D.东汉黄巾起义6.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时间:公元184年领导人: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作用:使东汉政权土崩瓦解A.时间B.7.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 )A.外戚宦官交替专权B.州牧势力的膨胀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的一项是( ) 9.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10.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二、非选择题11.观察下面的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同步训练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第13课 《东汉的兴亡》同步训练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西汉后期,夺取政权建立新朝的是A.嬴政B.刘邦C.项羽D.王莽2.东汉的建立者是光武帝,他的名字是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启3.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的都城是A.咸阳B.洛阳C.长安D.邯郸4.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扫灭新莽,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A.释放奴婢B.建立刺史制度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5.面对断壁残垣、江山破碎的社会状况,刘秀勤于国政,改革开拓,使东汉王朝在一片焦土和废墟中恢复和发展,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

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百家争鸣D.休养生息6.东汉中后期,政治黑暗的主要原因是A.皇帝任用贪官污吏B.土地兼并严重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宦官和外戚交替专权7.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东汉末年,以宗教的方式笼络人心,在贫苦农民中树立威望后率众发动大规模农民起义的是A.陈胜B.吴广C.刘秀D.张角9.下列关于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它是一场农民大起义B.历时9个月被镇压C.推翻了腐朽的东汉王朝D.深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10.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当时的社会统治非常黑暗B.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C.都遭到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二.材料题11.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又因皇帝姓刘而被称为“刘汉”。

汉朝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贡献。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2)西汉初期和东汉初期各有一个治世局面,请写出这两个治世局面的名称及采取的共同措施。

(3)西汉和东汉的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哪些值得称道的措施?请结合汉武帝和光武帝的事迹,各举出两例进行说明。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第13课《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 新人教版

——————————教育资源共享步入知识海洋————————《东汉的兴亡》培优练习一、选择题1.公元前127年,汉武帝下了一道法令,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

这项措施旨在()A. 取消分封制B. 恩泽贵族C. 削夺武将军权D. 加强中央集权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D.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3.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4.东汉初年,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种局面的出现与下列哪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 汉高祖B. 汉武帝C. 光武帝D. 汉景帝二、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公元前127年时,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仅仅成为大地产。——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材料中的“汉皇帝”是谁?“法令”是指他采取的什么措施?他为什么要颁布这道“法令”?(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这道“法令”的主要作用。答案和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D【解析】“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反映的是汉武帝为加强中央集权,接受主父偃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汉武帝的大一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汉武帝大一统--推恩令。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试题(解析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试题(解析版)

《东汉的兴亡》同步试题山东省桓台县教学研究室张文英一、选择题1. 结束西汉政权的是A. 刘秀B. 刘邦C. 王莽D. 梁冀【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为新朝。

刘秀是东汉的建立者,刘邦是西汉的建立者,梁冀是东汉的外戚、权臣。

C符合题意,故选C。

2. 2014年2月27日,霍洛柴登古城遗址发掘出重7000多斤、140万枚布币和方孔钱币等,经推断这里曾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对于研究我国汉代及哪个短命王朝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A. 秦朝B. 新朝C. 隋朝D. 元朝【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西汉至王莽时期西河郡郡治窖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后期,朝廷越来越腐败。

公元9年,外戚王莽夺取政权,建立新朝,西汉灭亡。

公元23年,王莽被攻进长安的起义军杀死, 王莽政权被推翻,所以王莽政权是个短命的王朝。

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3. 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分别是A. 咸阳和镐京B. 长安和洛阳C. 长安和镐京D. 咸阳和洛阳【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西汉都城在长安,东汉都城在洛阳,选项中的咸阳为秦朝都城,镐京为西周都城。

故选B。

4.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 光武中兴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文景之治【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汉时期历史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汉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故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两汉经济的发展·光武中兴5. 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包括①下令释放奴婢,减轻负担,减轻刑法②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③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④合并州县,裁撤冗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答案】A【解析】光武帝在位三十三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发展经济。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习题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 东汉的兴亡习题 新人教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休养生息
B.文景之治
C.王莽夺权
D.光武中兴
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5.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B.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打击下迅速灭亡
C.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一蹶不振
D.东汉政府镇压了黄巾起义,并巩固了政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材料二光武中兴太短暂,外戚宦官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请回答:
(1)你能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措施吗?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什么变化?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减轻刑法,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东汉走向衰亡。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农民起义爆发,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等。

2022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

2022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3课东汉的兴衰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有人说:“西汉亡于外戚,东汉亡于宦官。

”此句话中所提到的“外戚”是()A.王莽B.刘秀C.张角D.刘邦2.(2019黑龙江鸡西鸡东期末)“光武中兴”发生在哪位皇帝统治时期()A.刘邦B.刘恒C.刘彻D.刘秀3. 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术”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4.(2021河南许昌长葛期末)东汉刘秀在位期间,惩治贪官污吏,任用清廉官吏,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发展,史称()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光武中兴5.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④D.②④6.《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公元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即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趁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的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7.(2021山西大同期末)下表展现了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的即位年龄及寿命。

形成下表中的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莽夺取政权B.外戚宦官交替专权C.黄巾农民起义D.北方游牧民族南下8.如图所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治局面,对这一局面准确的理解是()A.君主专制不断强化B.宦官专权朝政腐朽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母后主政皇帝无权9.下图是张角的动漫形象,他在历史上的壮举是()A.加入太平道B.领导了黄巾起义C.推翻了东汉王朝D.做了改朝换代的皇帝10.右面是某同学制作的关于黄巾起义的知识卡片,其中误的一项是()A.时间B.领导人C.口号D.作用二、非选择题11.让我们一起走进东汉,探讨一下东汉的历史。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东汉的兴衰课后练习题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2.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前202年刘邦 B.前199年刘彻C.25年刘秀 D.221年刘备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5. 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6.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7.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8.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9. 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政治腐败B.经济得到发展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D.引发人民的反抗情绪10关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1.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武昌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12. 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的是( )A.王莽 B.庄子C.张角 D.陈胜、吴广13.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14.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15.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2018-2019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张汪二中第一学期章节练习题七年级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单选题1.我国古代王朝都经历了建立、发展、兴盛、衰亡的演变过程,人们称此过程为“王朝周期”。

其中“光武中兴”说的是哪一位皇帝在位时期?A.刘邦B.刘彻C.刘秀D.王莽2.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农民起义风起云涌C.朝中大将篡夺皇位, 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3.下列关于东汉黄巾起义和秦末陈胜吴广起义相同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起义前都进行了精心的准备B.当时的社会统治都非常黑暗C.都遭到了统治者的残酷镇压D.都使当时的统治者一蹶不振4.西汉灭亡是由下列哪位历史人人物篡夺政权而灭亡的A.王新, B.刘秀, C.王莽, D.刘彻5.东汉末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因头戴黄巾,称为“黄巾起义”。

这场起义的领导人是()。

A.陈胜、吴广, B.项羽, C.刘邦, D.张角6.中国历史上有一个王朝,存续时间很短,却将汉朝分隔为西汉和东汉,这个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新朝7.“外戚梁冀先后立了三个皇帝,独揽朝政20余年。

”材料反映的史实是()。

A.皇帝早逝, B.幼主即位, C.宦官得宠, D.外戚专权8.(题文)刘秀以柔术治天下,重振朝纲的措施有()①先后九次下令释放奴婢和禁止虐杀奴婢②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③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员④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①③④9.下列有关东汉后期统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B.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拥有私人武装C.出现光武中兴D.地方割据势力产生10.下列帝王中那位在惩治贪官方面成绩最突出A.汉武帝B.王莽C.汉景帝D.光武帝11.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解析)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三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一、单选题1.以下是朝代更替的示意图,空白处应填写的是()A. 周春秋秦朝东汉B. 西周春秋秦朝东汉C. 西周春秋秦国东汉D. 周春秋秦国东汉2.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A. 秦朝B. 西汉C. 新朝D. 东汉3.“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两汉时期的盛世局面,它们出现的共同原因有()①统治者吸取了前朝灭亡的教训②休养生息政策③轻徭薄赋④减轻刑罚A. ①②③B. ①②③④C. ①③D. ①④4.属于光武帝刘秀“柔术”治理国家所采取的措施有()①下令释放奴婢②轻徭薄税,恢复三十税一③严惩贪官污吏④裁并机构,裁撤官员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5.光武帝统治时期,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A. 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 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C. 机构改革,多设郡县D. 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6.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这就是光武中兴,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那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 汉高祖B. 汉武帝C. 光武帝D. 汉景帝7.东汉中期以后,中央政权的典型特征是()A. 地方豪强独霸一方B. 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8.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 外戚权利的膨胀B. 宦官把持朝政C. 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 王莽施政的危害9.东汉中期以后出现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其最大的危害是()A. 他们轮流把持朝政任人唯亲B. 诛杀异己,朝政混乱C. 正直的官吏受排挤,民众遭殃D. 动摇东汉统治,使之走向灭亡10.东汉末年的农民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相比,最大的不同是()A. 起义前制造舆论B. 目标是推翻旧政权C. 起义前精心组织和策划D. 充分利用佛教来壮大力量11.“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2018年秋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曾经强大的西汉王朝灭亡标志是( )A.刘邦率领起义军攻入咸阳 B.王莽称帝,改国号新C.匈奴入侵,占领河西走廊 D.献帝禅让,曹丕称帝2.公元25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并再度实现国家统一的是( )A.刘邦 B.刘彻C.刘秀D.刘备3.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了一位历史人物领导义军成功开创繁荣局面的故事。

下列措施与这位历史人物无关的是()A.释放奴婢B.建立刺史制度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4.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 “光武中兴”B. “贞观之治”C. “开元盛世”D. “文景之治”5.下列属于光武中兴时期采取的措施的是( )A.让士兵复员生产,免除若干年兵役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精兵简政,惩处贪官 D.减轻刑罚,废除连坐6.东汉中期以后,政治黑暗最突出的表现是( )A.中央和地方矛盾深化B.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C.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D.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7.汉顺帝末年,京都流传一首童谣:“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

”此童谣反映当时的政治状况是( )A.皇权至上B.政治腐败C.起义不断D.时局动荡8.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是( )A.国人暴动 B.陈胜、吴广起义C.黄巾起义 D.绿林、赤眉起义9.黄巾大起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A.连年灾荒,百姓无法生活B.统治者改制失败,社会矛盾重重C.民族之间矛盾尖锐、激化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政治黑暗10.小明在学习完一节历史课后,制作了这样的知识线索“光武中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黄巾起义”,小明学习的内容是( )A.秦朝历史B.西汉历史C.东汉历史D.西晋历史二、非选择题11.光武帝刘秀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自己的统治?他在位期间被称为什么?12比较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的异同,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13 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是继秦朝之后的又一强盛的大一统帝国。

【优秀作品】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练习卷 新人教版

【优秀作品】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 东汉的兴亡》练习卷 新人教版

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现象是东汉中后期的主要政治表现()A.地方豪强独霸一方 B.朝中大将篡夺皇位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答案】C2.西汉和东汉的都城分别是()A.咸阳和镐京B.长安和洛阳C.长安和镐京D.咸阳和洛阳【答案】B3.东汉中期以后,即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大权就由皇帝的母亲太后主持,太后往往重用自己的亲族来控制朝政,这就形成了()A.外戚专权现象B.宦官专权现象C.太后垂帘听政D.藩王夺权现象【答案】A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意义不包括()A.推翻了东汉政权B.冲击了豪强地主庄园C.缓解了土地兼并D.体现了农民的斗争精神【答案】A5.结束西汉政权的是()A.刘秀B.刘邦C.王莽D.梁冀6.下列对“光武中兴”含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A.社会比较安定B.经济状况明显好转C.人口增加D.农民摆脱了压迫和剥削【答案】D7. 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A.开元盛世B.贞观之治C.光武中兴D.文景之治【答案】C8.东汉的建立者是(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答案】C9.经典诵读己成为当今中国人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

《三字经》中“光武兴,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中的“兴”指的是( )。

A.刘邦的统治局面 B.刘彻的统治局面 C.刘秀的统治局面 D.刘琦的统治局面【答案】C二、非选择题10.阅读下列材料: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黄巾起义口号请回答:(1)黄巾起义爆发于哪一年?(2)“苍天”和“黄天”各代表什么?(3)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谁?(4)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这次起义有何突出特点。

【答案】(1)公元184年。

(2)“苍天”指东汉政权,“黄天”指太平道的天下。

(4)这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农民起义。

11.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光武帝)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

其杀奴婢,不得减罪。

”……诏:“陇、蜀民被略为奴婢自讼者,及狱官未报,一切免为庶人。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后练习题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上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课后练习题

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选择题1.王莽是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古代史学以“正统”的观念,认为其是篡位的“巨奸”。

王莽的篡位结束了哪一朝代的统治( )A.秦朝 B.西汉 C.新朝 D.东汉2.东汉的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A.前202年刘邦 B.前199年刘彻C.25年刘秀 D.221年刘备3.东汉刘秀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 )A.光武中兴 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 D.文景之治4. 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5. 光武帝采取的政策中不包括( )A.多次下令释放奴婢B.将田租改为“三十税一”C.合并郡县,裁减官员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6. 通过“废除王莽时期的苛捐杂税,恢复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提倡节俭,裁并机构,裁撤冗负,减少行政开支”而减轻了农民负担的皇帝是( )A.光武帝B.汉宣帝C.汉明帝D.汉高祖7.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8. 有人说“东汉王朝就是在外戚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的过程中走向灭亡的”。

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 )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B.东汉争夺帝位斗争激烈C.东汉王朝存在时间短D.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9. 外戚宦官专权的影响不包括( )A.导致政治腐败B.经济得到发展C.动摇了东汉的统治D.引发人民的反抗情绪10关于黄巾军起义,下面说法正确的有( )A.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为口号B.推翻了东汉王朝的统治C.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响应D.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11.下列起义属于东汉末年的是( )A.大泽乡起义 B.武昌起义C.绿林赤眉起义 D.黄巾起义12. 创立太平道,领导黄巾军起义的是( )A.王莽 B.庄子C.张角 D.陈胜、吴广13.下列关于东汉王朝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立者刘秀是西汉宗室 B.初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C.中期以后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在黄巾起义的打击下灭亡14. 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物B.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的结果C.皇帝大多年幼无知D.官僚集团争权夺势的结果15.下列说法不是东汉灭亡原因的是( )A.农民起义的沉重打击 B.地方势力的膨胀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材料题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堂达标训练题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堂达标训练题

人教部编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堂达标训练题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堂达标训练题一、选择题1.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东汉的都城是()A.咸阳B.洛阳C.长安D.邯郸2. 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A.东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B.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C.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D.东汉末年,出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3. 东汉中后期,动摇了东汉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是()A.八王之乱B.民族矛盾尖锐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黄巾大起义4.建立东汉的是()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5. 东汉中期以后,从和帝开始,东汉政权内部,出现了外戚、宦官轮流把持国家最高权力的局面。

这使东汉社会出现了A.“荆扬晏安,户口殷实”B.政治腐朽,社会混乱,人民遭殃C.光武中兴D.大规模的民族交融6. 威名显赫的秦王朝,由丁暴政,仅存15年就灭亡了,而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和宦官的交替专权动摇了东汉的统治。

发生于东汉后期的黄巾起义时间是()A.公元前184年B.公元前9年C.公元25年D.公元184年7. 以下史实不正确的是A.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史称“光武中兴”B.东汉后期以后,外戚势力膨胀C.王莽创立了太平道D.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8. 导致东汉中后期政治腐朽不堪,动摇了东汉的统治基础,东汉王朝走向衰亡的原因不包括A.光武中兴B.皇帝年幼无知C.外戚宦官交替专权D.黄巾起义9.对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说法错误的是()A.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B.这次起义的领导人之一张角创立了太平道C.这次起义的农民头裹黄巾,在全国各地同时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D.历时10多年的黄巾起义最后被镇压下去10. 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的领导人是()A.陈胜、吴广B.刘邦、项羽C.王莽D.张角11. 下列朝代或历史阶段的先后排列,不正确的是A.商、周B.东周、西周C.秦、汉D.西汉、东汉12. 东汉后期,导致社会更加动荡,人民更加苦难的“新贵”特指()①普通地主②外戚③宦官④豪强地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下我国跨公元前后的朝代是()A.秦朝B.西汉C.东汉D.夏朝14. 东汉初年,东汉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国家兴盛的“光武中兴”局面,这种局面出现与下列那个皇帝有直接关系()A.汉高祖B.汉武帝C.汉光武帝D.汉景帝二、材料解析题15.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检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检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3课东汉的兴亡同步检测第13课东汉的兴亡一、选择题1.千古帝乡,智慧襄阳。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2.下列关于东汉后期走向衰败的表现,不正确的是A.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光武帝下令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D.黄巾起义的打击3.下表是东汉中后期10个皇帝即位时的年龄统计表,这种现象直接决定了该时期的突出政治特点是A.朝廷腐败,民不聊生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C.相权大于皇权D.继位的皇帝大权独4.《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建武二年(26年)下诏:“民有嫁妻买子欲归父母者,姿听之,敢拘执,论如律”。

材料中出现的“建武二年”,使用的纪年方法是A.公元纪年法B.年号纪年法C.国君纪年法D.干支纪年法5.5.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6.6.电视剧《光武中兴》主要讲述哪一位人物领导义军建立政权,推行新政成功实现“光武中兴”的史事。

A.刘邦B.刘彻C.刘秀D.刘备7.反腐败问题,因为牵涉到损害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

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施是A.释放奴婢B.定税率为三十税一C.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D.兴办郡国学8.“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是指东汉A.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斗争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强C.皇帝昏庸愚昧,不理朝政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9.我国历史上发生的由张角等领导的一场农民大起义是A.大泽乡起义B.赤眉起义C.黄巾起义D.绿林起义10.东汉初年,政府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出现了社会稳定、政治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局面,史称A.光武中兴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文景之治11.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繁荣局面称光武中兴,光武中兴的含义是A.下达了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法令B.调整统治政策减轻了对人民的剥削C.恢复了汉朝政权和社会的安定与发展D.提倡节俭和惩办了贪官污吏12.刘秀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皇帝,他在位时,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东汉的兴亡课时训练D.外戚、宦官交替专权5.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镇压的农民起义是()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刘邦、项羽起义D.“国人暴动”6.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A.张角B.陈胜C.吴广D.项羽7.与秦末农民战争相比较,黄巾起义表现出的主要不同特征是()A.创立宗教组织B.反对暴政C.沉重打击了封建王朝D.提出了口号二、非选择题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汉之难,无国能敌,今王谋反,吾身为皇亲国戚,怎能在此观望?大汉有我,必定中兴!(1)材料一的“中兴”指哪个朝代?这段话是谁说的?“大汉”是谁开创的?材料二《后汉书·梁冀传》:“帝少而聪慧,知冀骄横,尝朝群臣,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时期的怎样的政治状况?材料三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

(3)结合材料三,你能比较一下黄巾起义与陈胜、吴广起义的异同点吗?1.C[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东汉建都于洛阳。

2.D[解析] 东汉光武帝刘秀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统治而严惩贪官污吏。

3.A 4.D5.B[解析] 根据所学可知题干所述发生在东汉末年,故选B。

6.A7.A[解析] 本题是一道比较类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比较、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

黄巾起义有“太平道”这个宗教组织,而秦末农民战争中没有宗教组织,故选A。

8.[答案] (1)东汉。

光武帝刘秀。

刘邦。

(2)东汉中期以后,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3)相同点:它们都是用农民起义的形式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不同点:①陈胜、吴广起义带有偶发性;而黄巾起义是经过长期酝酿,有组织、有准备、有统一领导的行动。

②陈胜、吴广起义临时采用带迷信色彩的活动作了简单的舆论准备;而黄巾起义利用太平道,运用宗教作掩护,进行了十几年的宣传、组织、准备,宣传和组织群众的手段和形式更为高明。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同步练习】《东汉的兴亡》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13课【同步练习】《东汉的兴亡》

《东汉的兴亡》同步练习1.黄河是我国的母亲河,西汉和东汉时,大规模治理黄河的皇帝是()A.汉高祖光武帝B.汉武帝汉明帝C.汉文帝汉明帝D.汉武帝光武帝2. 东汉初年刘秀采取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减轻徭役赋税负担,惩处贪官污吏;又注重发展生产;允许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繁荣稳定的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3.(结合下边时间轴)计算一下,西汉王朝共存在了多长时间()A.211年B.193年C.210年D.194年4. 唐朝衰亡与东汉衰亡的相似之处有()①统治者贪图享乐②任用奸臣③发生了人民起义④外戚宦官专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5. 东汉建立的时间用公元、世纪、年代怎么表达,以下正确的是()A.公元前1世纪20年代B.公元1世纪20年代C.公元前1世纪30年代D.公元1世纪30年代6. 下列关于东汉政权后期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A.外戚权利的膨胀B.宦官把持朝政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7.,框中朝代顺序正确的是()A.秦、春秋、西晋、南北朝、东汉B.春秋、秦、南北朝、西晋、东汉C.春秋、秦、东汉、西晋、南北朝D.春秋、秦、东汉、南北朝、西晋8. 要拍一部关于东汉的电视剧,由你担任导演,你会选择下列素材中的()①刘秀参加了绿林军起义②中国古代史上的又一个盛世———光武中兴③外戚、宦官争权夺利、互相争斗、政局混乱④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的统治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9. 下列关于东汉时期的史实,错误的一项是( )A.东汉初年,出现了“文景之治”的繁荣局面B.东汉中期,开始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的现象C.东汉末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D.东汉末年,出现了华佗和张仲景两位名医材料题10. 国家政权的稳固离不开统治者的治国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使诸侯王得分户邑以封子弟,不行黜陟(chuzhi 废除、取消),而藩国自析。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 东汉的兴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13课东汉的兴衰第13课东汉的兴衰一、单项选择1.襄阳人杰地灵,名人辈出。

汉光武帝刘秀就是从这里走出去的。

刘秀的贡献是( ) A.匡扶汉室,“文景之治”B.消灭六国,一统天下C.建立东汉,“光武中兴”D.辅佐吴国,春秋争霸2.东汉的“光武中兴”与西汉的“文景之治”出现的相同原因是( )A.建立了皇帝制度B.都调整了统治政策C.都放权基层郡县D.都实行裁减官员3.《后汉书》记载:章和二年(88年)章帝死,年仅10岁的和帝继位,窦太后临朝听政。

窦太后的哥哥大将军窦宪乘机操纵朝政,“威权震朝廷”。

以上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A.丞相权力膨胀B.豪强地主兼并土地C.外戚专权D.宦官专权4.“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B.皇帝的智力比较低下C.外戚、宦官发动政变D.太后临朝听政5.“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状况,其结果是( ) A.外戚夺得了东汉政权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东汉王朝走向衰亡D.东汉王朝短暂而亡6.沉重打击东汉的统治,导致东汉政权一蹶不振的农民起义是( )A.陈胜、吴广起义B.黄巾起义C.项羽、刘邦起义D.国人暴动7.东汉政权逐步走向衰亡的原因中,不包括下列哪项( )A.外戚权利的膨胀B.宦官把持朝政C.黄巾起义的沉重打击D.王莽施政的危害二、辨析改错8.东汉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朝代。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西汉宗室刘秀在 25年称帝,定都长安,史称东汉。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汉中期以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无法主政,大权就由丞相主持。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13课东汉的兴亡
一、单项选择题
1.东汉的建立者是谁( )
A.刘邦
B.刘彻
C.刘秀
D.刘备
2.光武帝重建汉政权,在位30余年间,社会呈现出较为安定繁荣的景象,史称( )
A.休养生息
B.文景之治
C.王莽夺权
D.光武中兴
3.东汉中期以后,政治日益黑暗的主要原因是( )
A.外戚和皇后交替专权
B.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
C.外戚和宦官共同专权
D.父子、兄弟之间长期争权夺利
4.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①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教训②统治者调整政策③社会局面稳定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④
D.②④
5.下列关于黄巾起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黄巾起义推翻了东汉政权
B.东汉政权在黄巾起义打击下迅速灭亡
C.黄巾起义使东汉政权一蹶不振
D.东汉政府镇压了黄巾起义,并巩固了政权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刘秀洛阳建东汉,释奴减租并郡县;精兵简政废苛法,任用廉吏惩贪官。

材料二光武中兴太短暂,外戚宦官争专权;黄巾起义平息后,东汉瓦解割据现。

请回答:
(1)你能简要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光武帝调整统治政策的措施吗?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社会有什么变化?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1.C
2.D
3.B
4.B
5.C
6.(1)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减轻刑法,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2)东汉走向衰亡。

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地方割据势力壮大,农民起义爆发,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