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

合集下载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图 5 单周期电荷传输量随激励电压的变化 关系 F ig. 5 Charge transfe r va lue pe r one cy cle as a function of app lied vo ltage
2. 4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 g 随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
的变化关系如图 6 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 E g 随 V 的增大而呈线性增加; 试验采用的 10, 14 kH z两种 频率的 E g - V 图形几乎重合, 说明激励频率对 E g 的 影响很小. 另由气隙有效电场强度 E g 公式可知: 要 有效增大 DBD 放电时的 E g, 需采用较 小的放电间 隙, 介电常数大且厚度较薄的介质.
- V L issa jous) 图形法. 目前认为 Q - V L issa jous图 形法测 量 D BD 放电 功率效果 较好 [ 3- 6] , 但 未见对
DBD 放电参量进行系统的分析, 文中利用该方法对 DBD 各放电参量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
电容 C 充电.
1 Q示, 对应的 CH 1 和 CH 2 通道波形如图 2b所示. 从 图可以看出: 在一个放电周期内, A B, C D 为微 放电阶段, A, C 点为 放电起始点, B, D 为放电终止 点; B C, D A 阶段为放电熄灭后, 电源向 DBD总
图 2 DBD 放电典型 Q - V L issajous图形及其放电电压波形
图 4 等效电容随激励电压的变化关系 F ig. 4 Equivalen t capac itance as a function
o f applied vo ltage
由图 4a可以看出, 当 DBD 放电装置结构参数 确定时, 放电熄灭阶段的总电容 C 受 V, f 变化的影 响较小, 其值在一个较小范围内变化, 试验测得其变 化范围为 26. 5 ~ 27. 5 pF. 图 4b 表明: C d 随 V, f 的 升高而增 大, Cg 随 V, f 增 大而 略 有下 降, 其 值在

7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与应用

7 介质阻挡放电技术与应用

t 0 Q (t T )
Q (t 0)
u(t )i(t )dt
u(t )dQ
P Wn f
f——输入电压的频率
7.2.8介质阻挡放电参数的影响因素



由于壁电荷的作用使得DBD 放电发生的时刻在驱动 电压正负半周期不对称,相邻两次放电间隔长短交替; 随着驱动电压幅值的增加,介质板厚度或气体间隙距 离的减小,DBD 微放电增多,传输电荷量增多,介质表 面累积电荷量增多,壁电荷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增 大;当壁电荷足够多时,甚至会出现反向放电。 随着气压的降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强度逐渐增大, 其变化规律近似为线性. 这表明在低气压下,空气更 容易被电离,因此等离子体的激励效果在高空中很可 能更好.
大气压空气DBD 的细丝放电图像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非常适合进行等离子体化学反应的 放电形式,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等离子体操作范围较广,可在常压甚至在加压下进行反应, 通常气压在104~106帕,允许的电子能量也比较宽1~10eV,频率 从50Hz到MHz的数量级均可使用,由各不同的化学反应来选择。 (2)无声放电呈微放电形式,通过放电间隙的电流由大量微细 的快脉冲电流细丝组成,放电表现稳定、均匀。在两电极之间 的电介质可防止放电空间形成局部火花或弧光放电,保证化学 反应的安全进行。 (3)无声放电具有较大体积的等离子体放电区,也就是在反应 过程中反应分子接触的较充分,有利于反应完成。

7.3.1 微放电的形貌
7.3 甲烷的微放电
下图为介质阻挡放电条件下甲烷和乙炔生成聚合物的 扫描电镜照片
200倍 48倍 微放电在等离子体聚合物上的印痕
微放电通道中甲烷解离和碳二烃、碳三烃的形成 和扩散示意图
CH4 t=0 je CH4 t=τ1 微放电的寿 命~ns CH4 CHx CH4 t=τ2 碳二烃形 成时间~us CH4 CHx C2Hy CH4 t=τ3 扩散时间 常数~ms CH4CHx C2Hy C3Hz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 德拜长度量级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 德拜长度量级

大气压介质阻挡放电德拜长度量级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本文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e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s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电器设备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会涉及到放电现象。

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输出功率计算研究

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输出功率计算研究

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输出功率计算研究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是一种将气体与固体材料结合起来产生等离子体的电源装置。

该电源的输出功率是一个关键参数,它决定了等离子体产生的能量和强度,对于等离子体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计算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输出功率,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1. 气体特性:气体的种类和压强对等离子体的形成和维持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的气体具有不同的电离特性和能量传递机制。

因此,需要对气体的电离截面、电离能和电离系数等参数进行研究和测量,以便准确计算等离子体电源的输出功率。

2. 电源参数:电源参数包括电压、电流和频率等。

电压和电流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到等离子体的形成和维持,从而影响输出功率的大小。

频率则与等离子体的稳定性和能量传递有关。

因此,需要准确测量和控制这些电源参数,以实现所需的输出功率。

3. 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结构:双介质阻挡放电装置的结构对等离子体电源的输出功率也有影响。

结构的设计应考虑电场分布、电极形状和材料选择等因素。

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电压的分布均匀性,增加等离子体的产生和维持效率,从而提高输出功率。

4. 温度控制:等离子体电源的输出功率还受到温度的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等离子体不稳定或阻塞,从而降低输出功率。

因此,需要对等离子体电源进行温度控制,以保持系统的稳定运行和输出功率的稳定性。

在计算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的输出功率时,可以通过建立等离子体电源的数学模型,并结合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和校正。

通过对气体特性、电源参数、装置结构和温度控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和优化,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等离子体电源的输出功率,并实现对等离子体性质和行为的精确控制。

总而言之,双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电源输出功率的计算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气体特性、电源参数、装置结构和温度控制等因素,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实验验证来优化和提高输出功率。

这项研究对于等离子体应用领域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

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

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是一种电气现象,常见于高压电力设备和电气设备中,其原理是通过介质的阻挡作用,阻止电流通过介质流动,从而实现对设备的保护和安全运行。

本文将深入探讨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的相关内容,包括其定义、机制、应用领域以及相关研究进展等方面。

首先,我们来定义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

简而言之,介质阻挡放电是指当高压作用下的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放电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绝缘体对高压导体上的电荷具有一定程度的隔离和屏蔽能力而产生。

了解了介质阻挡放电的基本定义后,我们将深入探讨其工作原理。

首先要了解的是导体与绝缘体之间存在一个称为击穿场强(Breakdown Field Strength)的参数。

当施加在绝缘体上的场强超过击穿场强时,就会发生击穿现象。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设备和系统能够安全运行,我们需要选择合适的介质材料和适当的击穿场强。

一般来说,绝缘体的击穿场强越高,其对电流的阻挡能力就越强。

因此,在选择绝缘材料时,我们需要考虑其击穿场强以及其他性能指标。

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还与介质材料的性质和结构密切相关。

不同的介质材料具有不同的电学性能和结构特点,因此其对放电现象的响应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高压电力设备中常用的绝缘材料有气体、液体和固体等。

气体作为一种常见介质,在高压设备中具有较高的击穿场强,因此可以用来阻挡放电。

液体作为一种绝缘介质也广泛应用于高压设备中。

液体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自愈特性,在阻挡放电方面表现出良好效果。

同时,液体还可以起到冷却设备、降低温升等作用。

固体作为一种常见绝缘材料,在高压设备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固体绝缘材料具有较高的击穿场强和较好的机械强度,能够有效阻挡放电并保护设备的安全运行。

除了介质材料的选择,介质阻挡放电工作原理还与电场分布和介质结构有关。

在高压设备中,为了保证电场分布均匀,我们需要合理设计设备结构和选择合适的绝缘体。

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一种新方法

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一种新方法

文章编号:1006- 7736(2002 )01- 0092- 05
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一种新方法"
杨 波,王 燕,初庆东,张芝涛,白希尧
(大连海事大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
摘要:为了解决传统的用于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消耗的功率表法、高压侧电流电压测量法、C- V 轨迹 Lis-
1 几种功率测量方法的比较
1 .1 功率表测量法 用这种方法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消耗,其
误差是很大的. 一种原因是高压变压器的损耗是 非线性的,它随着传输功率的不同而变化,并且整 个能耗占相当大的比例,而且不同的变压器其损 耗也不同;另一种原因是该方法只适用于测量低 频正弦交流功率,而目前用于产生高浓度臭氧的 发生器的工作频率通常为5 !30 k ~z ,远远高于 功率表的使用频率,且工作波形多种多样,自然会
第l 期
杨 波,等:测量介质阻挡放电功率的一种新方法
93
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方便性和可靠性,本 文提出一种新的测量放电装置功率的方法:高压 电桥 Lissaj Ous 波形图法(以下简称高压电桥法). 实际上,利用高压电桥法测量局部放电能量的方 法已经在固体绝缘材料试验中应用很广,美国的 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已经把这种方法作为测 量固体绝缘材料局部放电能量试验的标准方 法[ll ],只是还没有人将这一方法引入到介质阻挡 放电装置功率损耗的测量中去. 它的原理与C- V 轨迹法相同,只是在测量电路中增加一只参考臂 和一个信号转换变压器,就可以利用电桥平衡原 理在放电发生之前将电桥调节平衡,从而排除了 间隙等效电容引起的测量误差,所得到的波形图 是上下两边平行于坐标轴的平行四边形,这给测 量和计算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而提高了测量的 准确度.

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偏二甲肼

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偏二甲肼

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偏二甲肼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偏二甲肼引言:偏二甲肼是一种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中作为还原剂、发泡剂等。

但由于其具有高度活性和易燃性等特点,使得在生产和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

因此,准确测定偏二甲肼的浓度和纯度对于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常用的测定偏二甲肼浓度和纯度的方法是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法(DBD-OES)。

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通过交变电场和局部放电的方式来激发气体中的化学物质产生辐射,进而分析其组成和浓度的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DBD-OES的原理、实验步骤和应用。

一、原理介质阻挡放电-发射光谱测定法基于放电现象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使用高频交流电场在介质隔板中产生局部放电,激发偏二甲肼等化学物质中的原子和分子产生辐射光。

由于不同化学元素和分子的辐射光谱有特定的频率和强度,在接收到辐射光后,可以通过测量其光谱特性来确定偏二甲肼的浓度和纯度。

二、实验步骤1. 实验设备准备:DBD-OES测定系统包括高频电源、石英管、光学系统等。

首先,确保各设备工作正常,石英管清洁无污染。

2. 样品制备:取一定量的偏二甲肼样品,将其稀释到适当浓度,以便后续分析。

3. 实验条件设定:根据实际需求,调整高频电源的频率和功率,以及介质隔板和电极之间的间距,以达到最佳放电条件。

4. 实验操作:将调节好的样品注入石英管中,并连接到测定系统中。

通过高频电源产生交流电场,并在介质隔板上产生局部放电。

在放电过程中,收集产生的辐射光,并通过光学系统将光信号传至光谱仪进行分析。

5. 光谱数据分析:将得到的光谱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通过对不同化学元素和分子特征峰的测量,确定偏二甲肼的浓度和纯度。

三、应用DBD-OES测定法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于偏二甲肼浓度和纯度的分析。

优点包括不需要样品前处理、分析时间短、操作简便等。

通过测定偏二甲肼的浓度,可以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异常情况,以避免火灾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介质阻挡放电实验报告

介质阻挡放电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介质阻挡放电(DBD)的基本原理和特性;2. 掌握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的搭建和操作方法;3. 研究不同工作气体、电极材料和电源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4. 分析介质阻挡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参数,如电子密度、气体温度等。

二、实验原理介质阻挡放电是一种非平衡态气体放电,其基本原理是在两个电极之间插入一层绝缘介质,当施加足够高的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会被击穿而产生放电。

放电过程中,气体分子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电离和复合,形成等离子体。

三、实验装置1. 介质阻挡放电实验装置:包括两个电极、绝缘介质、高压电源、电流电压表、气体流量计等;2. 实验气体:空气、氮气、氩气等;3. 电极材料:不锈钢、铝、铜等;4. 电源频率:50Hz、100kHz、1MHz等。

四、实验步骤1. 搭建实验装置,确保电极、绝缘介质、高压电源等部件连接正确;2. 选择实验气体,调节气体流量;3. 设置电源频率,调整电压;4. 观察放电现象,记录电流、电压数据;5. 改变实验条件(如工作气体、电极材料、电源频率等),重复实验步骤;6. 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不同工作气体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空气的放电效果最好,其次是氮气和氩气。

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更容易发生电离和复合,从而产生更多的等离子体。

2. 不同电极材料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不锈钢电极的放电效果较好,其次是铝和铜。

这是因为不锈钢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和耐腐蚀性,有利于产生均匀的等离子体。

3. 不同电源频率对介质阻挡放电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条件下,100kHz的电源频率放电效果最佳,其次是50Hz和1MHz。

这是因为100kHz的电源频率有利于产生稳定的等离子体,降低气体温度,提高等离子体的质量。

4. 等离子体参数分析通过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气体温度。

实验结果表明,等离子体的电子密度和气体温度随着电压的升高而增加,但受电源频率和工作气体的影响较大。

介质阻挡放电电气参数与反应器参数的测量

介质阻挡放电电气参数与反应器参数的测量
ds h r e fii n y. W ih n x e i nt l p a a u , t e ic a g c a a t rs i s DBD t t - ic a g e fce c t a e p r me a a p r t s h d s h r e h r c e i tc of a a mo s h r c i a e t d e p e i ar r s u i d, a d h v t g ・u r t a e o m , d s h r e h o r p a v la e c a g n t e ola ec r en w v f r ic a g p ot g a h nd o t g - h r e
p a m a t t s he i p e s r ls a a mo p r c r s u e. a d t s f r a i t r s t m e s r is l c rc l a a e e s n n i i o g e t n e e t o a u e t e e t ia p r m t r a d
维普资讯
绝缘材料
2 0 ,0 4 0 74 ( )

程 等 :介 质 阻 挡放 电 电气 参 数 与反 应 器 参数 的 测 量
5 3
介 质 阻 挡 放 电 电 气 参 数 与反 应 器参 数 的 测量
章 程 。 方 志。 胡 杭 , 赵 龙 章 建
Z HANG C e g F NG Z i HU Ja - a g,Z O L n -h n h n , A h, inh n HA o gz a g
( c o lo tma in Na j n ie s y o c n lg , Na jn 1 0 9 Ch n S h o f Au o to , nig Un vri f Teh oo y t n ig 2 0 0 , ia)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介质阻挡放电功率测量及各参量变化规律

0 t a n d s ha g a a e e s f is m i ic r e p r m t r
W NG j n,C IY—i ZHU NG F n — i A u A i , x A e g z ,WA ig h NG Jn

.— 靴Ⅵ一 —— _L

( ( Il t uo oi n rfc E gn eig i g uU ies y h ni g J n s 1 0 3, hn ) S. ) t t e a dT af n ie r ,J n s nv ri ,Z c j n , i g u2 2 1 C ia }o o A m v 1 i n a t a a
h g n a e u e o t e e u p n uc s O3g n r tr ih a d c n b s d t h q i me ts h a e e a o .
Ke od : i e tcbr e i h re y w r s de c i ar rds ag ;Q—VLs ju gr ; p l dvl g ;apidf q ec l r i c i ao s ue a pi o ae p l eu n y s i f e t e r
D D dve t cueprme r ae xd te f cs f d ntet a e uvl t a ai n eCae B ei s u t aa t s r f e , h f t o a fo t q i e pct c r e r r e i ee V n h ol anc a
s( ht m rv g Va d le et eyeh n eD D pw r n h ret nfr au .Wh n hw ta i po i n c l f c vl n a c B o e P ad cag a s leQ ) n f a f i r ev e

大气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中放电电流的测量与分析

大气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中放电电流的测量与分析
质层 。 直径 为 4 I 7i n的环 形 电极 分别 浸入水 中并与 高压 电 n 源 HV两极相接 , 从而水可 以充 当电极 。放 电气 隙间距 可用 不 同厚度 的玻璃作垫片来调节( 本实验 中 一1 5mm) . 。电源 的电压调节范 围为 O Ok 频率调节范围为 3  ̄6 Hz ~1 V, 0 0k ;
果表明壁电荷 主要是在放 电电流脉冲持续 期间积累的 , 但电流脉冲结束 后 ,由于气隙电压 没有改变极性 ,壁
电荷还会 逐渐 积累,气隙电压改 变极性后 ,壁电荷量 随时间减小 。这些结果对 壁电荷在介质阻挡辉光放电中 作用的深 入研究和大气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的工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介质 阻挡放 电;大气压辉光放 电;壁电荷
样 测 量 的放 电 电流 一 般 叠 加 在 正 弦 波 形 的 位 移 电流 上 。因 此
尾气中的有害气体 , 从而也表现 了很好 的环保效 益l 。 对 2 但 ] 于大规模工业生产而言,使用低气压放 电产生等离子体存在
着致命 的弱点 : 电必须维持在低气压状 态 , 以实现流水 放 难 线 连续生产 。 显然 , 工业 应用角度 而言 ,人们更需 要在 大 从 气 压条件产生低温等离子体 。在高气压下 放电一般会过渡 到 弧 光放 电或者电火花 , 这样 产 生的等离 子体也 是不均匀 的, 因而如何实现在大气 压下 的均匀辉 光放 电( 即大气 压辉光放
课题开展 了更为广泛 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工作L 6。 5 ] .
目前利用介质 阻挡放 电装置 已经在 氦气 、氖气 、氮 气 、
收稿 日期:2 0~90 。修订 日期 : 0 61—6 0 60 —2 2 0—21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 学基金项 目( O 4 13 ,河北省教育厅项 目( 0 60 ) 1 6 7 2) 20 1 6和河北大 学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0 66 ) 20 0 1资助 作者简介:李雪 辰,1 7 年生 , 96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 院副教授 ema : d malh u eu c - ix囝 l i b .d .n .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

介质阻挡放电及其应用王新新(清华大学电机系,北京100084)摘 要:为使读者比较全面地了解介质阻挡放电,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和实验结果,对介质阻挡放电进行了综述。

首先提出了只有拍摄曝光时间为10ns 左右的放电图像才能判断放电是否为均匀放电,即使是均匀放电,也不能统称其为大气压辉光放电,还必须进一步区分它是辉光放电还是汤森放电。

其次,说明了只有增加放电的种子电子,使放电在低电场下进行才有可能实现大气压下均匀放电。

最后,根据放电图像、电流电压波形、数值模拟结果,证明了大气压氦气均匀放电为辉光放电,而大气压氮气均匀放电为汤森放电。

最后还简要介绍了3种介质阻挡放电的主要工业化应用 大型臭氧发生器、薄膜表面的流水线处理、等离子体显示屏。

关键词:介质阻挡放电;大气压辉光放电;汤森放电;辉光放电;气体放电;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中图分类号:T M 213;T M 8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 6520(2009)01 0001 11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0537020);博士点专项基金项目(20040003011)。

Project Su pported b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 ndation (50537020),Special Resear ch Fund for the Doctoral Program of H igh er Education(20040003011).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and Its ApplicationsWAN G Xin x in(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 ineer ing,T singhua Univer sity,Beijing 100084,China)Abstract:In or der to compr ehensively under stand D BD,w e r ev iew ed the investig atio ns of dielect ric bar rier discharg e (DBD)by fo cusing o n t he physics relat ed to the unifo rm dischar ge at atmospher ic pressur e.It is sug gested that the best way to disting uish a unifor m dischar ge fro m a filamentar y one is to take a picture w ith an ex posur e time of about 10ns.Ev en fo r a real uniform discharg e,it is import ant to fur ther distinguish a g low dischar ge fr om a T o wnsend discharg e.T he o nly w ay to get a unifo rm discharg e at atmo spheric pressur e is to make the discharg e at a low er elec tr ic field by incr easing the seed electro ns initiating the dischar ge.Recently,the unifor m dischar ges at atmospher ic pr essure have been o btained in helium and nitrog en,i.e.,subno rmal g low discharg e in helium and T ow nsend dis charg e in nitro gen.M o reov er,we briefly intr oduced thr ee indust rial applicat ions of DBD plasmas,including the ad v anced o zo ne g ener ator ,continuous do uble sided t reatment of foil surface,plasma display panel.Key words:dielect ric bar rier discharg e;atmospher ic pressure g lo w dischar ge;T o wnsend discharg e;glow dischar ge;gas dischar ge;plasma surface modificat ion0 引言近20年来,气体放电产生的低温等离子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等离子体处理技术应运而生。

介电阻挡放电实验报告

介电阻挡放电实验报告

介电阻挡放电实验报告介电阻挡放电实验是在模拟介电介质阻挡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对其进行放电评价。

由于介电介质的介电损耗不相等,所以其放电方式也是不一样的。

当施加一定电压时,由于介电介质体积大小的不同,放电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某一介质存在介电常数很小、导电性很强等缺陷时,就会产生大范围的介电阻隔放电现象;而如果某一介质存在介电常数很大等缺陷时,就会产生较小的介电常数较大、导电性较强等缺陷的放电现象。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介电阻挡放电实验的原理及方法。

通过图1可知:通过将导线(导体)连接成有金属环状结构之后,当电流通过环状结构时,就会产生电场;当电流通过绝缘体时会产生电场;当电流通过绝缘体后则会产生反向磁场而使电流方向改变,这样便产生强磁场和弱磁场两种电磁干扰形式。

当直流电压通过环状结构时(即在环状的导线内)发生高频交流相互作用,即产生高频交流电场和低频交流电波;而直流电压从电波向电磁波方向传播时则产生感应电磁波等效于直流电的电磁现象。

1、实验准备实验所需的仪器及材料有:(1)电源线:用绝缘手套等物将整个电线绝缘。

(2)导线:直径约为20 cm,长度约为20 m,用一根粗铜丝编织成环状导体。

(3)导电剂:用铜丝编成环状导体后用聚四氟乙烯针头进行试管样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确定是否需要更换绝缘材料。

(4)绝缘材料:用绝缘手套等物将所需的绝缘材料按要求制成合适规格的导体。

(5)电源线:用铜丝编成环状导体后用绝缘手套等物将所需部分导线绞好。

(6)介质:首先根据本实验对环状导线进行筛选。

选择一条符合本实验要求的环状金属导线作为试验介质。

(7)实验仪器设备:使用由西门子公司生产的 SIEMENS公司生产的电源线(经测试电压不小于20 kV)作为试验电压源。

2、实验过程首先,准备一块长方体电阻器,与绝缘体的连接处有多根电线,可在电阻器上分别加一个电阻。

当电阻器向绝缘体两端施加直流电压时,电阻器上的电线会通过三根电阻器与绝缘体之间产生较大电流;当电阻器向绝缘体两端施加直流电压时则会产生较小幅值和很大范围的放电现象。

介质阻挡放电DBD-PPT课件

介质阻挡放电DBD-PPT课件
一个周期内,放电电场所做的功为半周期的两倍,因为正负半 周期的放电是相似的,只是电场变向
WT 2VbQ(t1 t2 ) 4[Cd (Vp Vb ) CgV b]Vb
P 2 fVbQ(t1 t2 ) 4 f [Cd (V p Vb ) CgV b]Vb 4 fCd (V p
T
W Vg dQ
0
如果能够得到放电气体间隙上的电压与放电量的关系曲线, 那么一个周期内的放电做功就是这条曲线围成的面积。 这条曲线就是介质阻挡放电的李撒如图形
如果
dVg dt
0
那么
Cd dVg dV (C g ) Cd i(t ) 0 2 dt 2dt
dV Cd i (t ) 2dt
放电电流几乎等于介质层的充电电流
21
USTC ABCD Lab
Cd dVg dV (C g ) Cd i (t ) 2 dt 2dt
Cd Vg (t ) 2C g Cd
11
11
USTC ABCD Lab
介质阻挡放电的条件:
(1) 交流电压产生交流电场,50Hz—1MHz
(2) 气压范围宽阔0.1atm-10atm. (3) 放电间隙通常不大,看似仍然服从帕邢定律
介质阻挡放电的形态:
(1) 虽然宏观看似均匀,实际上是大量微小的流光放电状态。 (2) 微小放电是脉冲的,持续时间为10ns一下。认定为流光. (3) 微放电脉冲在空间是均匀分布的,有时出现规则分布,斑 图现象 (4) 微放电的尺寸为0.1mm以下,电流密度很大1001000A/cm2, 这也是判定为流光放电的依据之一。 USTC ABCD Lab 12 (5) 微放电在电极表面扩展为几个mm的表面放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有三种:功率表法,电压电流积分法和李萨如图形法1)功率表法:一般接在升压变压器的低电压侧,测量结果包括了变压器的损耗,而且灵敏度不够,不能反应电流的脉冲特征。

虽然又很多缺点,但实现简单,因此仍是目前臭氧发生器领域功率测试的国家标准方法。

2)电压电流积分法:这种方法似乎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丝状放电中有大量的电流窄脉冲,测量准确度受到影响。

同时,该方法测量结果包括了介质电容和气隙电容上的无功功率,很难从测量结果中剔除。

3)李萨如图形法:这种方法上世纪70年代才有人采用,因为引入了测量电容将电流脉冲平滑化,所以一般说来准确度要高一些,同时测量结果中不包括介质电容的影响。

虽然如此,该方法也很有局限,(最大的局限就是一般只能应用到交流电压下的介质阻挡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就是交流电。

对于准确测量介质阻挡放电的功率,尤其是有功功率,目前尚无比较完美的方法。

辉光放电向丝状放电转化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介质阻挡辉光放电都是不能稳定的,经过一段时间后会转化为丝状放电。

辉光放电是一种很均匀的放电形式,但是一些干扰因素会影响局部区域的均匀性,从而触发辉光放电向丝状放电转化。

这些干扰因素包括:气体发热、等离子化学反应、电极表面效应、放电区域边缘处放电不均等。

电子在介质表面扩展是导致向丝状放电转化的直接原因。

假设某位置受到干扰导致放电不均,这必将引起该位置所对应的介质表面电荷沉积不均(假设沉积得多一些),于是,下半个周期该位置处就会提前放电。

由于电子在介质表面的扩展,该位置周围气隙上的电压会随着该位置提前放电而迅速降低,这就抑制了该位置周围区域的放电,这种作用(促进该位置处的放电、抑制其周围的放电)是一种正反馈过程,最终转化为丝状放电。

汤逊放电理论与流注放电理论简介(翻译自B.Elliason的综述文章)间隙击穿的机理有两种,一种是汤逊理论,另一种是流注理论。

二者适用范围不同,一般nd较小时,气体击穿是汤逊放电;nd较大就是流注放电。

汤逊放电中,气体间隙击穿只能产生很少的空间电荷,雪崩和阴极二次电子发射形成反馈(二次电子发射主要由离子和紫外光子碰撞阴极引起),维持放电。

阴极材料对放电过程影响很大,材料表面逸出功越小,二次电子发射就越容易。

大气压下的气体放电大多是流注放电。

在流注放电情况下,第一次雪崩击穿过程中就会产生大量的空间电荷,这些空间电荷在传播路径上数量指数增长,它们形成的本征电场(自感应电场)会在雪崩头部与外施电场叠加,从而加强了雪崩头部与阳极间的电场强度。

流注放电的击穿机理有两种:1)正流注。

由于很高的局部本征场作用,雪崩尾部的高能电子被加速,它们会快速离开(逸散电子)并引导放电通道向阳极发展。

这些由逸散电子所产生的放电通道会导致流注以很快的速度传播,远远快于只考虑电子漂移速度的情况。

一旦空间电荷到达阳极,由空间电荷形成的电场就会发生反转,进而形成高强度的电场波向阴极传播,电离路径上的原子和分子,仿佛一个向阴极扩展的电子波。

这样在空间电荷通过间隙后,一个导电通道就形成了。

中等间隙距离下容易导致这样的正流注放电。

2)负流注。

雪崩发展过程中,一些激发的原子和分子会发射出紫外的光子,这些光子会产生两方面作用:一是碰撞阴极表面产生二次电子发射,增强雪崩的强度,促进放电通道的形成;二是导致雪崩头部与电极之间原子和分子的电离。

Garllimberti把电离产生的电子称为种子电子,这些种子电子会导致新的次雪崩,次雪崩与主雪崩的结合会加速放电向阴极的扩展。

这一过程反复进行,间接导致了空间电荷向阴极传播,形成负流注。

这一理论用于解释负极性电晕放电中的流注传播比较有效。

微放电对臭氧发生器性能的影响介质阻挡放电最初用途就是生成臭氧,这方面的工业化应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尽管如此,臭氧生成效率迄今仍然不够高。

介质阻挡放电中一般都是微放电形式,所谓微放电,就是大量的细微快脉冲放电,其产生位置具有随机性,放电时间为10ns量级,整体看来是均匀而散漫的放电,类似辉光放电。

微放电的特性对臭氧发生器性能影响最为直接,而目前国外相关研究人员也正在从微放电入手,研究如何提高臭氧发生器的性能。

概括的讲,微放电对臭氧生成主要有三方面影响:1)氧气的分解效率决定于放电间隙的约化电场强度和电子携带的能量比率。

电子携带的能量比例越高效率越高,因为重粒子携带的能量都损失掉了。

2)氧原子结合成臭氧的效率取决于于微放电通道中氧原子的浓度,氧原子浓度太高会促进O+O+M=O2+M和O+O3=2O2两个反应,从而降低O3生成效率。

3)臭氧的合成与分解是气隙温度的函数,而温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间隙中放电的平均能量密度。

所以,为了从微放电入手提高臭氧生成效率,上面红色部分必需综合的加以考量。

低温等离子体的应用现状(随意总结,不全)低温等离子体应用在材料处理、食品和医疗器械消毒、空气净化和废水处理、臭氧合成、飞机隐形、紫外光源和激光器、等离子平板显示器、生物改性等多个方面,其中尤以材料处理最受人关注。

在国外,芯片晶元的制造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激光刻蚀,二是等离子刻蚀,而且后者更加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在国内,塑料汽车零件等也往往是通过低温等离子制造的。

低温等离子材料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当今制造业一项重要的高端技术,而且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前天晚上南京corona实验室的万工给我打电话,也谈到低温等离子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

前景就不说了,相当乐观。

目前国内现状,以南京苏曼公司为例,其盈利主要来源三方面:1)以汽车制造为主的材料处理;2)大型工矿企业废气废水处理;3)航天器和潜艇等室内空气净化。

虽然只是一个公司的应用现状,但我认为具有窥一斑知全貌的效果。

低温等离子体领域一些专业名词翻译3streak photograph 条纹照片,也叫纹影摄影weighting function 权重函数solid angle 立体角BNC 香蕉头(接头的一种形式)diffusion coefficient 扩散系数influence matrix 影响线矩阵fixed grid points 固定网格结构moving grid system 移动网格系统charge carrier 载流子,载荷dark space 暗区creep discharge 爬电,creep distance(爬距)photo effect 光电效应relaxation time 弛豫时间reaction kinetics 反应动力学elastic loss 弹性损失runaway electron 逸散电子term 项,方程中的一项normal component 法向分量tangential component 切向分量Gedanken experiment 想象实验electronic excitation 电子激发microwave oven 微波炉binary collision 二体碰撞EEDF 电子能量分布函数mass 质量activation energy 活化能reactant 反应物viz. 即,也就是discharge poisoning 放电中毒SOS 半导体开关dew point 露点AFM 原子力显微镜turing pattern 图灵斑图aspect ratio 纵横比focal length 焦距point charge 点电荷unit vector 单位向量flue gas 废气、烟气pinch-effect 箍缩效应Bipolar diffusion effect 双极扩散效应static potential 静息电位electrostatic potential 静电势theromoionic field emission 热致电场发射permittivity 介电常数Cartesian geometry 笛卡尔几何,解析几何equipotential contour 等位线,等高线Hermstein glow 明显的连续的辉光电晕区,但扩展范围有限,不足以产生流注axial component 轴向分量SOR 逐次超松弛法interpolation 内插法,插值法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偏微分方程substantial increase 大幅度增长constitutive relations 本质关系finite difference 有限差分in series with 与…串连weighted average 加权平均derivative 导数,微商dependent variable 因变量Euler 欧拉contribution 影响,分担,贡献difference scheme 差分格式upper row 上一行momentum conservation 动量守恒Navier-Stokes equation 粘性流体方程harmonic expansion 谐波(傅立叶)展开look-up table 查表,对照表blast wave 冲击波concluding remarks 结论radial direction 径向mass density 质量密度heat capacity 热容ideal gas 理想气体viscosity tensor 粘性张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