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解析Word版---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2017-2018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集宁一中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第一卷阅读题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语文---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集宁一中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12-13学年高二上期末考试-语文解读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不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9分)咏秋诗中品悲喜古人咏秋多是悲凉之声。
最早的悲秋诗文大概是战国时代宋玉的《九辩》了:“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而变衰。
”这是一幅凛冽的悲秋图,读后令人心寒。
古人悲秋,常悲国家多战乱之苦痛。
唐朝诗人王昌龄《边愁》诗云:“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在黄昏孤身独坐,临秋风吹起羌笛调寄情关山月,感时伤怀,表达了边塞征人思妻愁苦之甚。
悲秋之作,悲广愁深,可算是唐代诗圣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无处不秋,“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悲秋实有感于此,有感于国家的战乱、政治腐败,兼之自己年老多病,蹉跎岁月,余生之年就显得更短促了。
杜甫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登高悲秋,叹老嗟病,忧时愤世,凄切悲怀。
风、猿、燕、木、江、病、鬓、酒共融一体,共萦一心,同牵一情,同表一愁,可谓咏秋悲凉诗作之一绝。
古人咏秋,也常咏泄秋日里的怨恨,秋怨之多、秋怨之深,别有一番情调。
唐代诗人王维的《秋夜曲》曰:“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初秋月夜,少妇的轻罗丝衣不愿更换,却独抱精美的银筝,轻轻拨弹。
由于夫君远征,自己心怯空房不忍归去。
少妇的怨思描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怨秋之作,最著名的当推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宫女在玉阶伫立,痴望皎皎秋月时间良久,连罗丝织袜都被夜露打湿了。
宫女最后从玉阶回到室内,仍依依不舍地望着秋月,深夜不寐。
这首诗写尽了幽居宫女的哀怨,它的艺术特色在于不正面写“怨”,而是把怨意从望月的动作和神情中体现出来。
同是咏秋,由于人的处境、心绪、视角的不同,色调也有别。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8_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
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一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pdf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不符合题意的,每小题3分,共9分) 咏秋诗中品悲喜 古人咏秋多是悲凉之声。
最早的悲秋诗文大概是战国时代宋玉的《九辩》了:“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而变衰。
”这是一幅凛冽的悲秋图,读后令人心寒。
古人悲秋,常悲国家多战乱之苦痛。
唐朝诗人王昌龄《边愁》诗云:“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在黄昏孤身独坐,临秋风吹起羌笛调寄情关山月,感时伤怀,表达了边塞征人思妻愁苦之甚。
悲秋之作,悲广愁深,可算是唐代诗圣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无处不秋,“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悲秋实有感于此,有感于国家的战乱、政治腐败,兼之自己年老多病,蹉跎岁月,余生之年就显得更短促了。
杜甫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登高悲秋,叹老嗟病,忧时愤世,凄切悲怀。
风、猿、燕、木、江、病、鬓、酒共融一体,共萦一心,同牵一情,同表一愁,可谓咏秋悲凉诗作之一绝。
古人咏秋,也常咏泄秋日里的怨恨,秋怨之多、秋怨之深,别有一番情调。
唐代诗人王维的《秋夜曲》曰:“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初秋月夜,少妇的轻罗丝衣不愿更换,却独抱精美的银筝,轻轻拨弹。
由于夫君远征,自己心怯空房不忍归去。
少妇的怨思描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怨秋之作,最著名的当推李白的《玉阶怨》:“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宫女在玉阶伫立,痴望皎皎秋月时间良久,连罗丝织袜都被夜露打湿了。
宫女最后从玉阶回到室内,仍依依不舍地望着秋月,深夜不寐。
这首诗写尽了幽居宫女的哀怨,它的艺术特色在于不正面写“怨”,而是把怨意从望月的动作和神情中体现出来。
同是咏秋,由于人的处境、心绪、视角的不同,色调也有别。
内蒙古集宁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内蒙古集宁一中09-1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本试卷共分两卷,满分为150分,另安排附加题15分。
答卷时间为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yì)逶迤..(tì tǎng)..(wēi yí)龟.裂(guī)风流倜傥B.伺.机(cì)踌躇..(chóu chú)慰藉.(jí)长歌当.哭(dàng)C.险衅.(xìn)星宿.(xiù)湛.蓝(zhàn)呱呱..而泣(guā)D.栖.息(qī)老趼.(jiǎn)枯槁.(gǎo)浸渍.(zì)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沧桑徘徊陨身不恤幅圆广阔B. 修茸纹身外强中干桀骜锋利C. 编辑不惮喋血黯然泣下D. 谙熟洗涤菲红投缳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最近的状态一直不佳,接连几次考试都不理想,屡试不爽....,心情糟透了。
B.辩论会上,选手们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激烈的场面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
C.李小刚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读他的文章,真叫人头痛。
D.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要办成体育竞技盛会,而且要办成各国运动员欢聚一堂、多元文化精彩纷呈....的人类文化庆典。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我们所缺乏的,一是勇气不足,二是谋略不当。
B.成功者在设定想要达到的每一个目标时,总是要先找出设定这些目标的理由来说服自己。
C.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
D.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 题。
(9分,每小题3分)可更加节省能源的聪明电网○1当今能源问题中有一个环节常常被人们忽略,这就是输电网。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集宁一中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集宁一中西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3207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精品】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西区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学科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内蒙古集宁一中2021—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共9分,每小题3分)谈审美移情所谓移情,通俗地说,就是指人面对天地万物时,把自己的情感移置到外在的天地万物身上去,似乎觉得它们也有同样的情感。
当自己心花怒放时,似乎天地万物都在欢笑;苦闷悲哀时,似乎春花秋月也在悲愁。
当然,天地万物不会欢笑,春花秋月也不会悲愁,是人把自己的悲欢移置到了它们身上。
描绘此种移情现象的第一人是庄子。
《庄子·秋水》篇中,庄子看见鱼儿“出游从容”,于是把自己在出游中体验到的快乐之情移置到鱼身上,觉得鱼在出游时也是快乐的。
庄子所述,是典型的审美移情现象。
然而,对移情现象作出真正的理论概括是晚近的事。
最早把移情作为一种美学观念提出来的是德国学者费舍尔父子。
他们认为,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审美观照,是情感的自发的外射作用。
也就是说,审美观照不是主体面对客体时的感受活动,而是外射活动,即把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我们的眼睛所感知的人物和事物中去。
在费舍尔父子那里,移情观念已大体上确定了,但通过形而上的论证把移情说提高到科学形态的则是德国美学家立普斯。
因为移情说的影响巨大,以至于有人把立普斯誉为美学界的达尔文。
审美移情作为一种审美体验,其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
这就是说,审美体验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是客观的对象,而是自我的情感。
在审美享受的瞬间,是人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到一个与自我不同的对象(自然、社会、艺术中的事物)中去,并且在对象中玩味自我本身。
审美移情的基本特征是主客消融、物我两忘、物我同一、物我互赠。
移情和感受不同。
在感受活动中,主体面对客体,主客体是分离的,界限是清楚的。
但在移情活动中,主体移入客体,客体也似乎移入主体,主客体融合为一,已不存在界限。
对主体而言,他完全地沉没到对象中去,在对象中流连忘返,进入忘我境界;对客体而言,它与生命颤动的主体融合为一,实现了无情事物的有情化,无生命事物的生命化。
【国家百强校】2018-2019学年内蒙古集宁一中(西校区)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
集宁一中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语文试题出题人: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文本阅读和语言文字应用两大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考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按照试卷要求在相应位置作答,不合要求的一律作废;一、现代文阅读(28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
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一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内蒙古集宁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内蒙古集宁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10分)1. (2分)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 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答:回答B .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均:比较C . 扶辇下除,触柱折辕除:车马D .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谢:告辞2. (2分)下列各项中对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极娱游于暇日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③之二虫又何知④乐夫天命复奚疑⑤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⑥幸承恩于伟饯⑦今臣亡国贱俘⑧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A . ①⑧/②⑦/③④/⑤⑥B . ①⑥/②⑦/③④/⑤⑧C . ①⑥/②③/④⑧/⑤⑦D . ①⑧/②⑤/③⑥/④⑦3. (6分) (2016高一下·泉州期中) 所谓“因境设辞”,指的是依据特定的场合,说话用语巧妙自然。
请根据下面两段话的语境,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
(1)1978年8月8日,时任日本外相的园田先生来北京,准备和我国政府签订和平友好条约,黄华外长到机场去迎接。
不料,天公不作美,飞机刚停到机场上,就下起了大雨。
见园田先生走下飞机,黄华外长迎上前去,随后陪同园田走进了贵宾室。
园田寒暄道:“到北京迟到了,见到黄外长,旅途的疲劳消失了。
”黄华外长笑着说:“________。
”(2)有一次,中央电视台“心连心”艺术团在江西革命老区做慰问演出,不料正值关牧村演唱《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时,天空乌云密布,落下了一些雨点,顿时现场开始骚动不安。
歌声一停,赵忠祥快步走到台前,深情地对乡亲们说:“________。
”赵忠祥的一番话,让演出在感人的气氛中得以继续进行。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4. (6分) (2019高二上·南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
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
内蒙古集宁一中1718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语文)
内蒙古集宁一中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一卷阅读题(69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孝”在中国不仅是维系家庭稳定的道德伦理,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规范。
古代社会诸多人际关系中,最根本的关系就是君臣与父子。
事君为“忠”,事父为“孝”。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人道之大经,政事之根本也。
”在家国天下中,君主是所有人的“家长”,事君既为“忠”,也为“孝”,忠孝本为一体。
儒家的中心思想是“仁”,认为一切德目都发于仁,而在诸德目中,孝悌又是最基本的。
《论语•学而》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孟子也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把“父子有亲”列为“教以人伦”的“五伦”之首。
儒家的思想家编著了《孝经》一书,虽不足两千言,却被推崇备至,影响极为深远。
孔子的弟子中,曾参、仲由、闵子骞等都是著名的孝子。
自尧舜开始,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倡行孝道,力主以孝治天下。
舜本人就是一个难得的孝子。
古代社会在考察官吏的时候,总是把孝作为一条用人准则。
人子对父母兄长的爱、敬、顺,同样可以推移到君臣关系上,从而实现对君主的“忠”。
西周在选拔官吏时,吸取夏商亡国的教训,特别强调道德品行,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
秦律规定了“五善”与“五失”的考课原则,“五善”,即“一曰忠信敬上,二曰清廉毋谤,三曰举事审当,四曰喜为善行,五曰恭敬多让”。
西晋颁行的《诸郡中正六条举淹滞令》对官员的德行准则也有明确规定:“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孝道之有益于治道,就在于它可以使不同阶层的人恪尽职守,谨慎为人,各安其位,这是维持社会秩序的一味“神药”。
古代社会孝道的倡行,是对匮乏的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自发式补充。
内蒙古集宁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内蒙古集宁区高二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7高一上·河北开学考)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我站在宣城陵阳山谢公楼的遗址上,面对着晚秋的江城画色,“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谪仙名句,(忽然/油然)浮荡在耳际。
而当驻足采石矶头,__________,“惊波一起三山动”,“涛似连山喷雪来”的隽永,又使我同诗人一样跃动着猛撞心扉的惊喜,获得一种甘美无比的艺术享受。
碧山,座落在皖南黟县的西北面,它北连盂山,南对霭峰,风景十分幽美。
《徽州府志》记载,此地有十里桃花,春时与绿树交映,秀色宜人。
(虽然/即使)我来时已是黄叶飘飞,秋色照眼,但从李白《山中问答》诗中仍能(领会/领略)它的浓春逸趣。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窗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人眼中的碧山,充满了清幽、纯净之美,__________。
寥寥数语,寓沉重于闲适,寄托了诗人愤世嫉俗的万千感慨。
明代诗人李东阳说它“淡而愈浓,近而愈远”,其旨趣“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1)文中划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隽永落彩虹B . 心扉寥寥数语C . 座落栖碧山D . 记载愤世嫉俗(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油然虽然领略B . 油然即使领会C . 忽然虽然领略D . 忽然即使领会(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沉浸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无法与之比拟B . 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沉浸是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所无可比拟的C . 沉浸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是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所无可比拟的D . 沉浸在横江雪浪的壮观里名利场、是非窝的“人间”无法与之比拟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6高二上·晋江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宁一中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中国》一书中使用“丝绸之路”这个词语。
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早期的丝绸之路主要是为方便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到汉唐时达到鼎盛,无数商贾携带香料、药物等来到中国,又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远销海外。
在唐朝中期以前,陆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首选,郑和下西洋后,海上丝绸之路逐渐兴起。
数千年来,商人、教徒、外交家和学术考察者等在这条“流淌着牛奶与蜂蜜”的道路上来来往往,通商、旅行、互动,在推动物质交流丰富性的同时,带来了文化交流的多样性。
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及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陆续传入中国,中国的四大发明、养蚕技术也从这里开始走向世界。
不论是出使西域的张骞、投笔从戎的班超、西天取经的玄奘,还是七下西洋的郑和,他们的故事与丝路密不可分。
而陕西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鎏金铜蚕”,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的千年沉船“黑石号”等出土文物,则是这段历史最好的见证者。
以至于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这样感慨道:“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一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此外再没有第五个。
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此外再没有第二个。
”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首先,它本身就是文人墨客进行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
不论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感慨,还是木卡姆乐曲的悠扬,都让人们对丝路文化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几千年来,那些行走于丝路上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都通过不同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
以骑毛驴的阿凡提为例,他机智、幽默,爱打抱不平的形象原型都可以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找到。
尽管在不同文化里他被赋予了不同的名字和特征,故事也各有发展和特色,但其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依托于丝路而产生的不同文化的相遇与交流,又极大地刺激了艺术家与大众的想象力和创新激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山水底衬,酷似中国山水画中朦胧而有层次的泉石意境;歌德的《中德季日即景》中浸染着他对孔子、老子哲理的向往和仰慕,这些哲理诗组成了中西文学在19世纪初的共鸣。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后诞生了诸多艺术成果,其生命力有时甚至比在原生地还旺盛。
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丝路使彼此的血液与基因交融起来,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摘编自李冰《丝路文化的历史传承》)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丝绸之路”一词源于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的《中国》一书,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B. 丝绸之路有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之分;前者鼎盛于汉唐时期,后者兴起于郑和下西洋之后。
C. 丝绸之路不仅推动了物质交流,而且带来了文化交流,西方的宗教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由此传人中国。
D. 丝绸之路是艺术创作的重要题材,所有民族和地域的各种艺术形式都曾记录过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第一段论述“丝绸之路”名称的起源以及丝绸之路的发展、演变过程。
B. 第二段运用例证法和引证法,有力地论证了丝绸之路带来文化交流多样性。
C. 从物质交流到文化交流再到文化交融,文章层层深入地论述丝绸之路的作用。
D. 文章站在文化层面审视丝绸之路,是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丝绸之路是一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有助于沿途各国互通有无,开展贸易。
唐中期前,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开展,后来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
B. 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认为,中国、印度、希腊和伊斯兰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四个文化体系,而其唯一交汇点在自敦煌至喀什的环塔克拉玛干古代文明区。
C. 骑毛驴的阿凡提的形象原型在中亚、中东乃至东欧的文艺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并且它们的根源都来自于丝路。
这一事实生动地体现了丝路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
D. 各国文化在丝路交流碰撞,诞生了许多富有生命力的艺术成果。
与此同时,中西方之间、国与国之间也因丝路而彼此交融,逐渐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答案】1. B 2. D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A项,原文“自此,这条联通中国与世界的大道以这样一个美丽的名字,镌刻进历史的书卷中。
”是将这个名字镌刻到历史的书卷中,而不是“自此,这条道路逐渐为人们所熟知” 。
C项,“西方的天文、历法、医药”相比较当时的中国来说不一定是“先进的科学技术”。
D项,“所有民族和地域”、“与丝路相关的人或事”均扩大了范围。
原文为“不同民族和地域”、“那些行走于丝路卜的各色人等及其所经历的悲欢离合”。
【2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为了论述其对于文艺创作的重大影响”错,文艺创作只是作为例证,为了论证“作为多种文化的混合体,丝路文化依托于文化交流的实际过程,产生了一系列文化交融的丰硕成果”这个观点的。
【3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筛选信息,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后来逐渐被海上丝绸之路取代”于文无据,无中生有。
点睛:此类题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
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保护人【法】莫泊桑玛兰做梦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
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
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
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
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权力的。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
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
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
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
那儿已有个老神父。
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
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请问您到哪一区去?”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我朝王宫方向去。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
我到行政法院去。
我是那里的参事。
”神父抬起头,望望他:“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玛兰接着说:“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神父回答:“不,我有事。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神父好像挺为难。
吞吞吐吐地说:“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一点小误会。
您不会感兴趣的。
是……是一件内部的……教会方面的事。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
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
您心肠真是太好了。
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
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呱呱叫的同事。
我都恳切地去替您托托关系。
包在我身上好了。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
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
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
玛兰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
他打开报纸念到: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的热心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我们肯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他张皇失措地说:“别提了……您瞧……我上当了……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他耍了我……卑鄙可耻地耍了我。
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
我要写信。
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对,找总主教!”他突然坐下了,伏在珀蒂帕的桌子写道:“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
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
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 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 玛兰被珀蒂帕训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
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 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
5. 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案】4. C 5. ①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②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③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
【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和分析表现手法的能力。
首先通读全篇,把握作品的主题、手法等,然后对照四个选项,逐一分析比照,最终确定答案。
A项,“这是他回报的方式”,不是“回报的方式”,而是出于虚荣心,想炫耀自己的权力;B项,“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不是“照应上文”,而是“引起下文”;E项,“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不是“并不想用‘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麻烦玛兰”,应是心虚、难以启齿。
故选C项。
【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题干要求简要分析小说中的玛兰的形象,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要紧抓住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情节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来认识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