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检查技术-2-X线摄影技术篇课件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学技术PPT演示课件

医学影像学技术PPT演示课件
胸部:肺、胸膜及纵隔各种肿瘤,肺结 核,肺炎,支气管扩张,肺脓肿,囊肿, 肺不张,气胸,骨折等;
腹、盆腔:各种实质器官的肿瘤、外伤、 出血,肝硬化,胆结石,泌尿系结石、积 水,膀胱、前列腺病变,某些炎症、畸形 等;
脊柱、四肢:骨折,外伤,骨质增生, 椎间盘病变,椎管狭窄,肿瘤,结核等 ;
骨骼、血管三维重建成像;各部位的 MPR、MIP成像等;
医学影像技术
1
What I will say
• 概念 • B超 • CT • X光 • 临床应用 • 医学影像技术的前景
2
超声诊断学
研究和应用超声的物理特性,以某种方式扫查人 体,诊断疾病的科学称为超声诊断学。超声诊断学 主要是研究人体对超声的反作用规律,以了解人体 内部情况,互为补充。它以强度低、频率高、对人 体无损伤、无痛苦、显示方法多样而著称,尤其对 人体软组织的探测和心血管脏器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有其独到之处。超声诊断学包括作用原理、仪器构 造、显示方法、操作技术、记录方法、以及界面对 超声的反射、散射或者透射信号的分析与判断等内 容。
11
CT 和核磁共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
但传统 的X线检查仍然具有不可替 代的作用。普通X线诊断是其他各 种影像诊断的基础X线
X线检查在发现呼吸系统疾病,了解病变范围、分 布、性质、程度、及观察疗效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 用。同时,胸部透视简便经济,是发现胸部疾病的主要 方法之一
胃肠道X线造影,是胃肠道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 透视可以观察膈肌运动和胃肠蠕动 消化道穿孔和肠梗阻,以腹部平片为主要诊断方法 高千伏摄影可清楚显示气管及肺门区支气管,尤其 对纵膈肿瘤,支气管肺癌等多种疾病的诊断有显著 的优点 另外,X线检查还广泛的应用于:循环系统造影、 泌尿生殖系统造影、介入手术、引导穿刺、异物取 出、软X线摄影等

《医学影像技术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技术学》PPT课件
中的表现差异。
鉴别诊断思路与方法
病史与临床表现
影像学表现
强调病史和临床表现对鉴别诊断的重要性, 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等信息。
分析不同病变在影像学上的表现特征,包括 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密度、信号等信 息。
实验室检查
诊断性治疗
介绍实验室检查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如血 液检查、尿液检查、生化检查等结果对诊断 的提示作用。
X线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02
03
04
X线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X线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X线防护与安全措施
CT成像设备与技术
CT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CT检查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CT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CT图像后处理技术
MRI成像设备与技术
01
MRI机的基本构造与工作原理
02
MRI成像的原理与过程
X线检查方法
包括透视、摄影、造影检 查等。
X线检查应用
广泛应用于骨骼系统、呼 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 系统等部位的检查。
CT检查方法及应用
01 02
CT成像原理
利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 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 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
循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统疾病
超声心动图、心血管造影等技术可观察心 脏和大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对心脏病、血
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疾病
通过X线钡餐造影、CT、MRI等技术,可 以检测食管、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病变, 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在治疗效果评估中的价值

第二节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二、X线摄影体位 :X线检查时被检者身体的姿势 (一)基本体位
站立位 坐位 仰卧位 俯卧位 侧卧位 斜位 侧卧水平正位 仰卧水平侧位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二)X线摄影体位及命名方法 1.根据X线摄影方向命名
前后位 后前位 左侧位 右侧位 右前斜位 左前斜位 左后斜位 右后斜位 轴位 切线位 2.根据被检者姿势命名 前弓位 蛙形位 3.根据体位设计者的姓氏命名 柯氏位 瓦氏位 许氏位 梅氏位 4.跟据被检者肢体的功能命名 颞下颌关节的张口位 闭口位
2.冠状方向 左右方向(left right;L-R) 右左方向(right left;R-L)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3.斜方向 左前方向 右前方向 左后方向 右后方向
4.水平方向 5.轴方向
上下方向 下上方向 6.切线方向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
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一、X线摄影方向: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 投射于被检肢体的方向
1. 矢状方向 前后方向(anteroposrior;P-A)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及原理
X线检查
超声成像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对人体不同组织进行 成像,主要用于骨骼系统疾病的诊断。
利用超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反射和传播特 性进行成像,广泛应用于腹部、妇产、心 血管等领域的检查。
CT检查
MRI检查
采用X线旋转扫描和计算机处理技术,获得 人体横断面图像,具有高分辨率和三维重 建能力。
07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案 例分析
神经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脑梗塞
通过CT和MRI影像表现,分析脑梗塞的部位、范围和程度,结合临 床表现进行综合诊断。
脑出血
介绍脑出血的CT和MRI表现,包括出血部位、出血量及周围脑组织 水肿情况等,探讨影像学在脑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脑肿瘤
通过病例分析,展示脑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的位置、大小、 形态及与周围脑组织的关系等,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医学影像学ppt课件
目录
• 医学影像学概述 • 放射学基础知识 • X线检查技术 • 超声诊断技术 •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应用案例分析
01
医学影像学概述
定义与发展历程
定义
医学影像学是运用影像学技术对 人体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门 医学科学。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X线检查到现代的数字化 成像技术,医学影像学经历了漫 长的发展历程,技术水平不断提 高,应用范围日益广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案例分析
01
肾结石
通过X线、超声和CT等影像学手段,分析肾结石的位置、大小、形态及
密度等特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02
肾癌
结合病例分析,介绍肾癌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方法,包括超声、CT、

二、X线基本知识_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本科课件

二、X线基本知识_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本科课件

(二)增感屏的种类 增感屏可分为钨酸钙和稀土两大类。 1.钨酸钙屏:这类增感屏使用已久,以增 感速度的不同又分为:①低速增感屏②中 速增感屏③高速增感屏④超高速增感屏、 高电压增感屏、一次多层摄影增感屏等。 钨酸钙屏是在X线激发下,转换成蓝色 谱段可见光,对感蓝胶片敏感,亦称蓝敏 胶片用增感屏。
(二)增感屏的种类
六、光学密度与感光效应
(一)光学密度 胶片中的感光乳剂(卤化银)在光(或 辐射线)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的密度, 又称光学密度或黑化度。 光学密度是由于胶片上乳剂感光后,光 量子被卤化银吸收,经过化学处理,使卤化 银还原,构成黑色金属银的影像。吸收光线 越多,卤化银沉积越多,照片就越黑;反之, 卤化银沉积越少,照片越透明。
2、增感速度 增感速度是各种增感屏之间增感率的 比较。影响增感速度的因素: ①荧光 颗粒的大小;②荧光体层厚度;③不 同类型的荧光物质;④温度对增感速 度的影响。
3、荧光体的光扩散 增感屏的结晶体颗粒在受到X线照射后, 每个晶体均成为一个发光光源向外散射 荧光,使影像清晰度降低,称为“荧光 的光扩散”。此现象与荧光结晶体颗粒 大小及涂布厚度有关,结晶颗粒越大, 涂布厚度越厚,则荧光的光扩散现象也 越显著。
4、余辉现象 当X线照射停止时,增感屏上仍然继续 有荧光作用存在,这种荧光的继续滞留 称为“余辉”。
5、分辨率 是表示增感屏能清晰反映影像细节的最大 能力的指标。由于增感屏的材料和荧光性 能的制约,增感屏分辨率远低于胶片分辨 率,故对X线照片影像质量影响较大。其次, 采用不同荧光颗粒的增感屏,其分辨率也 有差异,选用时应加以注意。
(二)化学效应
2.着色作用 某些物质如铂氰化钡、增感屏、铅玻 璃、水晶等,经X线长时间照射后,其结 晶体脱水渐渐改变颜色,发生脱水、着色, 称为着色作用(脱水作用)。

X线摄影条件(X线检查技术课件)

X线摄影条件(X线检查技术课件)
曝光量高低最终不是影响影像的密度高低,而是 影像的噪声水平。在保证符合诊断要求的前提下 ,尽量选择小的曝光条件,降低辐射剂量。
2.曝光指数(EI)
间接代表了噪声水平。为控制噪声水平、修正曝光 条件提供了客观依据。计算机对信号直方图进行计 算得出曝光指数,或者根据感兴趣解剖区域的平均 像素值计算出曝光指数。 曝光指数与到达探测器上的剂量有关,它反映的是 成像板或平板探测器表面的空气比释动能,所描述 的是成像板或探测器剂量而非病人入射剂量。
当变换增感屏的种类时,把S1/S2作为增感系数KS计算,即 可方便地求出新增感屏所需的管电流量。
(四)滤线栅和照射野
1.滤线栅 滤线栅能有效地滤除散射线,提高影像质 量,但也会降低胶片的感光效应,故在实际使用中应 适当增加管电流量。
原滤线栅的曝光系数为B1,管电流量为Q1;当新滤线栅的曝 光系数为B2时,则其管电流量Q2为
(四)鲜明的锐利度
1.概念 两个毗邻组织影像边界的清楚程度叫“锐利度” , 与此相反的概念就称之为“模糊度”。 分辨率(解像力)、清晰度
2.摄影时需尽量减小技术性的模糊程度 如:减少曝光时间,固定被检部位,采用小焦点, 缩短肢-片距,选择高质量增感屏,屏胶接触紧密 ,控制照片斑点等。
(五)较少的影像噪声
三、优质X线照片的条件
(一)符合诊断学的要求
影像符合诊断学要求有两个基本方面: (1)X线几何投影正确 (2)病灶和周围组织的细微结构显示清晰
(二)适当的影像密度
1.光学密度过低 表现为直接曝光区黑而其他组织影像多呈
灰色,无法辨认细微结构。 感光不足、显影不足或数字图像后处理不当 所 致。 2.光学密度过高
表现为照片普遍过黑,以致骨和关节的轮 廓、病灶的形态等都难以显示。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1]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1]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提供高分辨率、高 对比度的图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 断疾病。
无创性检查
实时监测与评估
医学影像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病情变化 和治疗效果,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 供依据。
大部分医学影像技术都是无创或微创 的,能够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5
医学影像技术分类及应用领域
X射线成像
磁共振成像(MRI)
2024/1/26
6
2024/1/26
02
CATALOGUE
X线检查技术
7
X线成像原理及特点
2024/1/26
X线成像原理
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荧光效应和 感光效应,使人体内部结构在荧光 屏或胶片上形成影像。
X线成像特点
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比度分 辨率,能够清晰显示骨骼、钙化灶 等硬组织结构。
定义
医学影像技术是利用各种物理学原理, 通过特定的成像设备获取人体内部组 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信息,以图像 形式表达出来的技术。
发展历程
从早期的X射线成像到现代的CT、MRI、 超声、核医学等多种成像技术,医学影 像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创新。
2024/1/26
4
医学影像技术重要性
提高疾病诊断准确性
2024/1/26
27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要点一
高灵敏度
能够检测到极低浓度的放射性核素,从而实现对疾病的早期 诊断。
要点二
无创伤性
无需开刀或穿刺等创伤性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适。
2024/1/26
28
核医学诊断优缺点分析
2024/1/26
• 可定量分析:通过对放射性核素的定量测量,可以 对疾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评估。 29

X线摄影检查技术

X线摄影检查技术
13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量:E 将此相对固定的感光因素综合用k表示,则感光效应公式 可简化为: E = k·(Vn·I·t)/r2 管电压、管电流、曝光时间、焦-片距是根据病变情况需 要经常变动的四个感光因素,习惯上称为曝光参数,狭义 的 “X线摄影条件”。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二、摄影条件的制定与应用 三、数字化X线摄影条件的应用 四、优质X线照片的标准
11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一、感光效应与摄影参数
感光效应:
X线通过人体被检部位后,使感光系统(屏-片系统、透视 荧光屏、透视影像增强器、IP板、平板探测器等光电转换 系统)感应有效X线,并由此产生诊断所需的影像效果。
普通检查:
X线透视
X线摄影
2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三章 X线摄影检查技术 第一节 X线摄影基本参数
X线摄影检查技术概述
1、X线透视: 定义:将被检者置于X线球管与荧光屏之间,通过转动被检 者身体,多方位、多角度动态观察,立即得到检查部位形 态及功能信息的检查方法。 原理:X线的穿透作用、荧光作用、机体的自然对比; 分类: 暗室透视:荧光屏式; 明室透视:电视透视(影像增强器)→数字化透视。
E = k·(Vn·I·t·S·f·Z)/(r2·B·Da)·e-μ d V:管电压 n:管电压指数 I:管电流 t:曝光时间
S:胶片感光度或成像因数 f:增感屏的增感率
Z:靶物质原子序数
r:摄影距离
B:滤线栅曝光量倍数
D:射野的面积
e:自然对数底
μ :组织X线吸收系数

影本第二章第二节X线摄影基础知识

影本第二章第二节X线摄影基础知识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二)摄影体位
1.立位:被检者身体呈站立位姿势,矢状面与地面垂 直。
2.坐位:被检者身体呈坐位姿势。 3.半坐位:在坐位姿势下,背部向后倾斜的位置。 4.仰卧位:被检者背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 5.俯卧位:腹部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 6.侧卧位:人体右侧贴摄影床的卧位姿势称为右侧卧
(一)头颅体表定位线 1、听眶线: (人类学基准线)外耳孔上缘与
眼眶下缘的连线。此线为解剖学上的颅骨 基底线,亦称为解剖学上的颅骨基线,或 水平线。 2、听眦线: 外耳孔中点与眼外眦的连线。此 线为X线摄影学上的颅骨基底线,亦称为X 线摄影学基线。(听眦线与听眶线约成 12°~15°角)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5、水平线:人体直立时,与地面平行的线。 6、正中线:将人体左右等分的线。 7、矢状线:与水平线相交,与正中线平行的
线。 8、冠状线:与矢状面垂直相交,将人体前后
分开的线。 9、垂直线:与人体水平线垂直的线。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二、X线摄影学基准线
2.冠状方向: 为中心线与身体冠状面平行的人射 方向,如左右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侧射向 右侧;右左方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侧射向左 侧。
吉林医药学院口腔影像系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3.斜射方向:为中心线从被检体的矢状面与冠状面 之间入射并从另一斜方向射出。如左前斜方向是 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右后方射向左前方;右后斜方 向是中心线经被照体的左前方射向右后方。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
3、听鼻线: 外耳孔中点与鼻前棘的连线。此 线约与上齿咬颌面平行。(与听眦线约成25° 角) 4、瞳间线: 两侧瞳孔间的连线,与水平面 平行。在实际应用中常用左、右外眦连线, 亦称眼间线。 5、听眉线:外耳孔中点与眶上缘的连线。 (与听眦线约成10°) 6、眶下线:两眼眶下缘的连线。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2024版《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2024/1/30
17
MRI图像特点及评价
2024/1/30
MRI图像特点
01
多参数、多序列、多方位成像,软组织分辨率高,无骨伪影干
扰,可显示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
MRI图像评价
02
从信噪比、对比度、分辨率、均匀性等方面进行评价,优质图
像应具有高信噪比、良好对比度、高分辨率和均匀性。
MRI临床应用
03
2024/1/30
智能化辅助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医学影像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和诊断,提高诊 断的准确性和效率。
28
医学影像技术前沿动态
2024/1/30
光声成像技术
结合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的优点,实现高分辨率、深层组织成像。
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技术对细胞和组织进行精细观察和分析。
《医学影像技术》ppt课件
2024/1/30
1
contents
目录
2024/1/30
•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 X线成像技术 • 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 • 磁共振成像技术 • 超声成像技术 • 核医学成像技术 • 医学影像技术新发展
2
01
医学影像技术概述
2024/1/30
分子影像技术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生物过程进行可视化研究,为精准医疗提供 有力支持。
29
医学影像技术在临床应用中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医生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医学影像数据的快速增长也给数据存 储和处理带来了巨大压力。
机遇
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也为医学研究和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 和方法。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医学影像技术将在未来医疗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课件:X线摄影方向、体位的基本知识及概念
腰椎前后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胸部后前位
心脏后前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第二章 X线检查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
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一、X线摄影方向 X线摄影时,X线中心线投射于被检部位的方向
1. 矢状方向 X-ray中心线与人体矢状面平行的投射方向 前后方向(anteroposterior;A-P) 头部也叫额枕方向 后前方向(posteroanterior;P-A)
胫腓方向 腓胫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3. 背底方向 X线束由足背射入,从足底射出。 4. 底背方向 X线束由足底射入,从足背射出。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背底方向 底背方向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三、头部摄影方向
4 俯卧位 被检者的面部及腹侧朝下,贴床面。身体矢状面及水平面(横断面) 与床面垂直,冠状面与床面平行,平卧于床面上。
5 侧卧位 被检者身体一侧朝下,贴床面上。身体矢状面与床面平行,冠状面 与床面垂直,侧卧于床面。左侧朝下为左侧卧位,右侧朝下为右侧 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被检者的身体直立,垂直轴与地面垂直。 坐位 被检者的身体呈坐的姿势。躯干部分后仰时
称为半坐位(半卧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立位
坐位
第二节 X线摄影方向、摄影体位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X线穿过人体时,由于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组织 对X线的吸收不同,使得穿透过人体后的X线强度 分布也不同,此时,X线信息影像已形成。直进 的透射线作用于屏/片体系,经显影加工后则形成 密度不等的X线照片影像。
2019/9/18
构成照片影像的四大要素
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 密度 对比度 锐利度
2019/9/18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
几何学因素(几何模糊) 移动因素(移动模糊) 屏胶系统因素(照相模糊) 对比度因素(吸收模糊)
2019/9/18
几何模糊
公式: H= F ·b / a
因素:
有效焦点(F) 肢~片距(b) 焦~片距(a+b)
2019/9/18
避免几何学模糊的措施
X线摄影影像是放大 的影像。
焦~片距和肢~片距 是影响影像放大的两 个主要因素。
2019/9/18
防止影像放大的措施
在X线摄影中,为了使物体影像保持最小的 放大率,应遵循两个原则: 物体尽可能接近胶片; 焦点与胶片保持足够远的距离。
2019/9/18
影像的变形
影像的变形是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产生不 等量放大的结果。
变形的三种形式: 放大变形; 位置变形; 性状变形。
2019/9/18
防止影像变形的原则
被照体平行胶片时,放大变形最小; 接近中心射线,并尽量靠近胶片时,影像的位
置变形最小; 一般地说,中心射线入射点应通过被检部位,
并垂直于胶片,此时影像的形状变形最小。
2019/9/18
出的被人体组织吸收、散射而减弱的直进原射线 与散射线之和,称为全透过线。
直射线含有率 散射线含有率
2019/9/18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
管电压 被照体厚度 照射野
2019/9/18
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
合理使用X线束限制器,严格控制照射野; 利用滤线栅可减少与消除散射线对胶片的作用; 在能穿透照射部位的前提下,选择较低管电压,
定义:在X线摄影中,如果影像与被照体具有相 同的几何形态,只有几何尺寸的改变时,称为影 像的放大;若同时又有形态上的改变,称为影像 变形;影像放大与变形的程度,总称为失真度。
影响放大与变形的因素:几何条件(中心射线、 被照体、胶片三者间位置关系) 影像放大 影像变形
2019/9/18
影像放大
散射线及其消除
散射线的概念 散射线的产生 影响散射线含有率的因素 散射线的减少与消除方法
2019/9/18
散射线的概念
由于焦点外X线(柄放射或壁放射)或 X线穿过被照体产生的与原发X线方向 不同的,而且比原发X线波长长的X线, 称为散射线。
2019/9/18
散射线的产生
散射线几乎全部来自于康普顿效应。 透过被照体作用在胶片上的X线量,是自X线管发
可减少散射线发生; 利用加大被照体与胶片的距离、或使用金属后背
盖的暗盒等方法,可减少到达胶片的散射线量。
2019/9/18
滤线栅
结构 分类 滤线栅的性能指标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使用滤线栅注意事项 滤线栅的选择
2019/9/18
滤线栅结构
2019/9/18
薄铅条 填充物
屏/片系统的模糊
使用屏片系统摄影与不用屏摄影相比,影像锐利 度明显下降。原因: 荧光体的光扩散 光晕和光渗造成的荧光交迭效应 X线斜射效应 屏/片密着状态 屏结构斑点
2019/9/18
物体的吸收模糊
物体吸收模糊, 是人体组织没有 很好的锐利边缘 造成的。
2019/9/18
滤线栅分类
按结构特点分类: 聚焦栅 平行栅 交叉栅(格栅)
按运动机能分类 静止式 运动式
2019/9/18
滤线栅的性能指标
栅比(R): 铅条高度与间隔之比。
栅密度(N): 单位距离内,铅条与其间距形成的线对数。
栅焦距(F0) 滤线栅的倾斜铅条会聚于空中一直线,该直线 到滤线栅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栅焦距。
X线摄影技术篇
X线照片影像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照片对比度 照片锐利度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 散射线及其消除 滤线栅
2019/9/18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 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系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2019/9/18
X线照片影像的形成
X线之所以能使人体组织在胶片上或荧光屏上形 成影像,一方面是基于X线的特性,即穿透性、 荧光效应和感光效应;另一方面是基于人体组织 具有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三者,或单独或相互关联 对照片质量产生着影响,三者之间不能绝然分开。
密度是对比度、锐利度存在的基础; 照片对比度可以随着密度的改变而改变。感光不
足或感光过度的照片,对比度低下。 锐利度又必须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上。
2019/9/18
照片影像的放大与变形
2019/9/18
分辨率的概念
影像转换介质(胶片、增感屏等)分辨被照体细 微结构,并把它记录下来的能力叫做分辨率。
它以单位宽度内能清晰辨认的黑白线对的最大数 目来表示。分辨率是胶片(或增感屏)本身具有 的性能。
分辨率与锐利度两者概念不同,但是在主观反映 中,它们又密切相关,有时难以区分。一张胶片 可以有记录锐利边缘的能力,但不一定能分辨物 体的细微结构。
射线因素: 线质、线量、散射线。
照片因素: 增感屏、胶片对比度、冲洗技术。
2019/9/18
照片锐利度
照片锐利度的定义 模糊度的概念 分辨率的概念 影响锐利度的因素 密度、对比度、锐利度的关系
2019/9/18
照片锐利度的定义
锐利度就是在照片上相邻的两部分,其密 度的转变程度是逐渐的还是明确的程度。
2019/9/18
滤线栅的切割效应
所谓切割效应,是指滤线栅铅条对X线原发射线 的吸收作用。
切割效应的产生有四种情况: 聚焦栅反置; 侧向倾斜(或偏离)栅焦距; 上、下偏离栅焦距; 双重偏离。
2019/9/18
切割效应示意图
2019/9/18
被照体尽可能靠近胶片; 尽可能使用大的焦~片距; 尽量选用小的焦点。
2019/9/18
移动模糊
在X线照射过程中,X线管、被照体及胶片 三者均应保持静止。若其中有一个因素发 生移动,影像必然产生模糊。
产生移动的因素: 设备移动 被照体的移动 生理移动 意外性移动
2019/9/18
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失真度
2019/9/18
照片影像密度的概念
2019/9/18

密度与感光效应的关系
2019/9/18
影响照片密度的因素
管电压(kVp) 照射量(mAs) 焦~片距(FFD) 屏/片系统 被照体厚度、密度 照片冲洗因素
2019/9/18
照片对比度
锐利度建立在对比度的基础上。相邻的两 部分密度移行距离越短,锐利度越高。
2019/9/18
模糊度的概念
模糊度是锐利度的反义词,也称不锐利度。 它表示从一个组织的影像密度,过渡到相邻另一
组织影像密度的幅度,以长度(mm)度量。两 密度间移行幅度越大,其边像越模糊。 当两个相邻影像的密度移行幅度(模糊度) H≥0.2mm时,视觉就感到影像模糊。
对比度的概念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2019/9/18
对比度的概念
射线对比度: 透过物体后的X线强度差异;
胶片对比度: X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影像对比度: X线照片上相邻组织影像的密度差。
2019/9/18
影响照片对比度的因素
被照体本身因素: 原子序数、密度、厚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