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总结-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细胞整理
1、间充质细胞:大而呈星状,细胞间以突起连接成网;核大而呈卵圆形,核仁明显;胞质呈弱嗜碱性。功能:分化程度低,增殖分化能力强,在胚胎时期分化为结缔组织细胞、肌细胞、血细胞和内皮细胞等,成体结缔组织保有少量间充质细胞。
2、成纤维细胞:疏松结缔组织最主要细胞,常附着于胶原纤维(成纤维细胞分泌的胶原蛋白聚合而成)上;活跃态:细胞较大、多突起,核大而呈卵圆形,着色浅而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呈嗜碱性;电镜下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细结构(富含粗面内质网+高体),不见分泌颗粒;功能:分泌胶原蛋白构成疏松结缔组织各种纤维、分泌物形成无定形基质、分泌多种生长因子调节细胞增殖和分化。
3、纤维细胞:成纤维细胞的静止态,细胞较小而呈长梭形,核小而细长、着色深,胞质少呈嗜酸性;电镜下不具有蛋白质分泌细胞的超细结构;功能:创伤、怀孕时迅速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向受损处迁移并参与组织修复。
4、巨噬细胞:属于免疫细胞,形态因功能改变而多样,功能活跃者伸出较长伪足而形态不规则;核较小而着色深,核圆形或肾形;胞质丰富而呈嗜酸性,含异物颗粒+分泌泡;电镜下:细胞表面多褶皱、微绒毛和少数球形隆起;胞质富含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功能:吞噬、抗原呈递、分泌。具有趋化性。
5、浆细胞:即效应B细胞,呈卵圆形或圆形;核圆、偏于一侧;胞质丰富呈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区;电镜下:富含粗面内质网+高体;功能:浆细胞集中于病原微生物易于侵入的部位,分泌抗体。
6、肥大细胞:细胞较大,呈卵圆形或圆形;核小而圆、居中而深染;胞质富含嗜碱性分泌颗粒(含肝素、组胺、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等);分布:小血管+身体与外界接触的部位(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能合成白三烯;功能:肝素可抗凝血,组胺和白三烯引起过敏反应,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嗜酸性粒细胞(可抗过敏)向过敏反应出处迁移。
7、脂肪细胞:单个或成群分布;胞大而呈球形、多边形;胞质含一大脂滴,而把胞质挤压到细胞周缘;核被挤压成弯月形而偏于一侧;功能:合成、储存脂肪,参与脂类代谢。
8、网状细胞:依附于网状组织,多突起星形细胞,相邻细胞突起连接成网;胞核较大,圆形或卵圆形,着色浅,可见1-2核仁;胞质多、粗面内质网丰富;功能:产生网状纤维,和网状纤维一起组成网状组织(造血组织和淋巴组织的支架)。
9、红细胞:数目:4.0-5.5 ∗1012/L(♂),3.5-5.0∗1012/L(♀);扫描电镜下,双凹圆盘状,中央后边缘薄,直径7.5um;成熟红细胞无核且无任何细胞器,胞质富含血红蛋白(♂:120-150g/L,♀:110-140g/L,运输氧和部分CO2)而使红细胞呈红色;特点:形态可变性,形成人体的血型抗原系统,与同体积的球形细胞相比表面积大(有利于进行物质交换)。
10、网织红细胞:未成熟后的红细胞,胞内残余部分核糖体;用煌焦油蓝染色呈细网状;在血液停留一天后完全成熟,核糖体消失;在骨髓造血功能发生障碍时,网织红细胞计数降低,对于贫血患者来说,对于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增加说明有疗效。
11、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占白细胞50%-70%);核深染而呈杆状或分叶状,一般2-5核(核的多少与细胞在血液中停留时间成正比,核左移:细菌感染,杆状核和2叶核增多,核右移:4-5叶核增多,表明骨髓造血发生功能障碍);胞质呈浅嗜酸性,富含细小颗粒(紫蓝色的嗜天青颗粒+浅红色的特殊颗粒);功能:和巨噬细胞细胞一样具有很强的吞噬作用(主要是细菌)和趋化作用,吞噬细菌后的中性粒细胞死亡而成脓细胞。
12、嗜酸性粒细胞:占白细胞0.5%-3%;眼睛核;胞质内充满鲜红色嗜酸性颗粒(特殊的溶酶体);功能:趋化性(受肥大细胞释放的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吸引),变形运动,释放组胺酶分解组胺,释放阳离子蛋白杀灭寄生虫。患过敏性和寄生虫性疾病时,细胞数目↑。
13、嗜碱性粒细胞:占白细胞0%-1%;核分叶、呈S形或不规则、着色浅;胞质富含分布不均的蓝紫色嗜碱性颗粒(含:肝素、组胺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掩盖核;功能:参与血液的过敏反应。
附:嗜碱性粒细胞与肥大细胞来源于同种造血祖细胞
祖细胞在骨髓分化进入血液→嗜碱性粒细胞
祖细胞进入血液,再进入结缔组织,在结缔组织分化为肥大细胞。
14、单核细胞:最大的白细胞,占白细胞的3%-8%;核呈肾形或马蹄儿形;胞质呈灰蓝色的弱嗜碱性,含细小的嗜天青颗粒(一种溶酶体);分化为巨噬细胞等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
15、血小板: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呈双凸圆盘状,在受到化学、机械刺激时伸出突起而呈不规则;中央富含蓝紫色的血小板颗粒;血小板参与凝血和止血。
16、软骨细胞:软骨组织唯一细胞类型;包埋在软骨陷窝(软骨基质的腔隙)中;软骨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分布规律:周边细胞为幼稚软骨细胞,小而呈扁圆形、单个分布、长轴与软骨表面平行,越靠近中央细胞越成熟、体积增大、变的圆形、成群分布(它们由一个幼稚细胞分化而来叫同源细胞群);成熟软骨细胞核小而圆可见1-2核仁、胞质呈弱嗜碱性;电镜下可见丰富内质网+高体;功能:产生软骨基质。
17、骨祖细胞:细胞较小而呈梭形;胞质少;核椭圆形或细长形;着色浅淡,在切片上不易分辨;可分化为骨细胞和软骨细胞,对骨生长、改建和骨折修复有重要意义。
18、成骨细胞:分布在骨组织表面,呈矮柱状单层排列;与相邻成骨细胞、骨细胞以突起连接;细胞核呈圆形且偏于外侧;胞质嗜碱性(电镜下富含粗面内质网+高体);功能:合成和分泌骨基质有机成分,释放基质小泡,促进骨组织钙化。
19、骨细胞:多突起,似参耳子,,单个分散于古板之间或骨板内;胞体小而呈椭扁球形;细胞器减少而突起延长;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功能:有一定的溶骨和成骨作用,参与调解钙、磷平衡。
附: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关系
成骨细胞产生类骨质后,自身被包埋其中,分泌能力减弱、胞体变小、突起延长,最终转变为骨细胞。
20、破骨细胞:数量少而散在分布骨组织表面,胞体巨大且多核,由单核细胞融合而成;形态不规则;胞质强嗜酸性,富含溶酶体、线粒体等细胞器;功能:破骨细胞具有很强的溶骨、吞噬和消化能力,与成骨细胞一起参与骨组织的生长和改建。
21、星形神经胶质细胞: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胞体呈星形;核圆而大、染色浅;胞质富含胶质丝(细胞骨架+细胞外支持、绝缘)。功能:胶质丝能形成胶质界膜、血脑屏障的胶质膜;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有利于神经元的分化、功能维持、损伤修复。
22、少突胶质细胞:分布于神经元胞体附近和轴突周围;胞体较星形神经胶质细胞小;核圆形而染的致密。镀银染色可见其突起较少;电镜下可见其突起末端扩展为膜状而包卷神经元轴突。功能:形成中枢神经元的髓鞘。
23、小胶质细胞:最小的神经胶质细胞;胞体细长、椭圆;核小、扁平而染色深;细胞表面多突起,突起表面多棘突。功能:吞噬受损的神经细胞等(由血液单核细胞入神经组织分化而来)。
24、施旺细胞:表面有基膜。功能: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受损神经元存活和纤维的修复;参与组成周围神经元的髓鞘。
附:中枢神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和室管膜细胞。
周围神经胶质细胞:施旺细胞和卫星细胞。
25、普肯耶纤维(束细胞):位于心室心内膜下;较普通心肌细胞粗短、形状不规则、染色浅;1-2核;胞质富含糖原和线粒体,肌原纤维较少;细胞间有发达的闰盘。功能:组成房室束和各级分支,将冲动快速传递心室各处,保证心室肌纤维同步收缩。
26、黑素细胞:分布于表皮基底层基底细胞之间,突起伸入基底细胞和棘细胞之间;胞体呈圆形;核深染而胞质透明;电镜下胞质富含小泡状黑素体(形成黑色素)。功能:分泌黑色素,影响皮肤颜色,黑色素吸收紫外线,可减少对其他细胞的损伤。
27、朗格汉斯细胞:散在分布于表皮棘层;胞体呈圆形;核深染而胞质清亮;电镜下可见胞质含有特征性伯贝克颗粒;来源于血液单核细胞,具有吞噬细胞的功能:抗原呈递、对抗侵入皮肤的病原微生物、监视癌变细胞。
28、梅克尔细胞:位于表皮基底层;胞体呈扁圆形,细胞表面有短指状突起;电镜下富含高电子密度的分泌颗粒;功能:基地面与感觉神经末梢形成突触,是接受机械刺激的感觉细胞
29、胸腺上皮细胞(上皮性网状细胞):胞体呈星形,有突起;相邻上皮细胞的突起以桥粒连接成网。功能:胸腺细胞的支架、分泌胸腺素和胸腺生成素,为胸腺细胞发育提供良好环境。
30、胸腺细胞:胸腺内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T细胞;从骨髓来的造血细胞进入胸腺,经过阳性选择(具有抗原识别能力)和阴性选择(淘汰自身免疫细胞)发育为成熟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