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
通州合生汇规划方案
通州合生汇规划方案在通州区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合生汇作为通州商业配套建设的重点项目,其规划方案备受瞩目。
本文将对合生汇规划方案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
项目背景合生汇位于通州区北苑地铁站东、京津高速公路南约500米的地方,总建筑面积约为22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为18万平方米,是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酒店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该项目由北京合生汇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约为80亿元人民币。
规划设计总体设计理念合生汇的总体设计理念是“生态商业、多元共融、国际化、智慧化”。
主要设计要素包括绿色生态、文化传承、智慧引领、多元融合、国际标准等,旨在营造一个和谐、宜居、宜商的商业综合体。
建筑风格合生汇的建筑风格以现代简约为主,采用传统中国元素与当代设计手法相结合,体现了东方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色。
功能布局合生汇的功能布局主要包括商业、文化、餐饮、娱乐、办公和住宅等六大板块。
其中,商业板块占地面积最大,约为9万平方米,包括高端百货、主题超市、专业生鲜市场、时尚品牌、儿童游乐区等。
文化板块包括书店、剧院、电影院等,餐饮板块包括餐厅、咖啡馆、快餐店等,娱乐板块包括健身房、游泳馆、派对场地等,办公和住宅板块则主要提供办公空间和高端住宅。
绿化环保合生汇在规划方案中强调绿化环保、低碳环保理念,采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一系列措施,以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之间设置了空中花园和天桥,绿化面积超过了标准要求。
建设进展目前,合生汇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土地已经取得,正在进行规划审批和设计深化等工作。
预计在2022年前完成主体工程建设,2023年正式对外开放。
总结合生汇作为通州商业配套建设的重点项目,其规划方案符合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要求,注重生态环保和文化传承,强调多元融合与智慧引领。
相信未来的合生汇将成为通州区的标志性建筑,为当地居民带来便捷、舒适的消费体验。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引言近年来,北京市通州区发展迅猛,经济快速增长,人口持续增加。
为了更好地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了通州区最新的规划方案。
本文将介绍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的主要内容、目标和实施措施。
规划目标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生态宜居的现代化区域,提升居民生活质量,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具体目标包括:1.建设现代化城市核心区:加强通州区的城市功能,打造现代化的城市中心,提升城市形象。
2.优化空间布局:合理规划各类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城市的开放性和紧凑性。
3.发展现代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
4.保护环境生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提高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打造宜居城市。
5.改善民生福祉: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和幸福感。
规划内容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内容:城市建设1.打造通州区的城市核心区:集中发展商务、金融、文化、科技等功能,打造高品质的商务区。
2.加强交通建设:修建地铁、快速公交等交通设施,优化交通网络,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3.建设现代化住宅区:提供多样化的住房选择,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推动城市居民化。
经济发展1.发展现代产业: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2.促进企业创新:提供有利的政策支持和创业环境,激发企业家精神,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3.引进外资和人才: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吸引外资和人才落户通州,推动经济国际化。
环境保护1.加强空气质量治理:采取措施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居民健康。
2.促进生态修复:加强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措施,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3.推动清洁能源发展: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民生改善1.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加大投资力度,修建更多的学校、医院、养老院等公共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背景通州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地处京津冀腹地,素有“京畿明珠”之称,是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市群发展的战略引领区和重要节点,也是北京市“疏解非首都功能”的主要承接区之一。
为了推进通州地区的发展,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北京市通州区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并制定了相应的实施方案。
战略目标《总体规划》提出,通州将建设成为“一小时交通圈内的现代化城市新区”,打造“人民满意、国际视野、具有全球城市魅力的现代化城市新区”,实现“经济强、生态好、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的发展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通州将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基础设施通州将继续完善其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建、扩建和提升了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包括:•加快推进北运河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提升北运河的生态环境,打造成为通州的绿色生态廊道。
•继续推进与京唐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联络线、地铁四期等重大交通项目的整合,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交通网络,提高通州的城市交通便捷度。
•多措并举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智慧化、数字化发展的基础设施。
城市建设通州将继续推进城市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城市升级,推进城市的规模扩大和空间效益提升,包括:•大力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城市融合发展,创新城市模式、城市管理和城市服务,打造具有先进理念和科技水平的城市。
•加快推进城市绿色化和生态化建设,继续推进通州生态修复和绿化工程,打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功能转型,打造具有突破性和创新性的产业体系,建立起全新的工业、商业和服务业发展新体系。
社区建设通州将继续推进社区建设,加强社区治理和社会文化建设,包括:•推进“社区城市化”进程,打造交通便捷、配套完善、服务优质的社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社区治理实践,推进社区自治,建立和完善社区权力与责任制度,提高社区治理和服务水平。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最新版
通州规划实施方案一、背景通州是北京市的一个新城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总面积为906.8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906.16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0.72平方公里。
通州区地处京津冀核心区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和建设首都副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适应新城区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需要,通州区制定了规划实施方案,以科学规划、统筹协调、创新发展的理念推动通州区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与优化,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新生活。
二、总体目标通州区规划实施方案的总体目标是:推进城市功能、空间结构和居住环境的优化升级,加快实现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目标,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三、重点任务1. 推动重点经济区域发展通州区将以打造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服务、文化创意等产业为重点,提升通州区的经济核心竞争力,建设科技产业园、现代物流园、金融中心等产业集聚区,并加强与京津冀及全国的产业对接。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通州区将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优化区域交通网络,加快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建设,提升通州区的城市轨道交通覆盖率,同时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3.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通州区将深入实施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修订新城区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多核心、多功能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中心区人文环境和公共设施,提高城市功能水平。
4. 保障生态环境和城市品质通州区将深化生态优先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推进区域生态保护与修复,强化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与城市空气质量,打造宜居、宜游、宜业城市环境。
四、保障措施通州区将制定实施细则和配套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强化项目管理和市场化机制引导,建立健全规制化、科学化的城市规划体系和质量监管体系,保障规划实施的顺利进行。
同时,通州区将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社会监督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和完善规划实施方案,确保规划实施取得实效,为实现通州区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规划保障。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公告为了贯彻“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各类用地,协调城乡区域土地利用,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有关文件和上级下达的指标要求,我区已编制了《北京市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并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现将规划成果予以公告,《规划》中相关内容公告如下:(一)批准文号《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通州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京政函〔2010〕119号)。
(二)规划范围与期限规划范围为通州区辖区范围,土地总面积905.81平方公里。
规划期限为2006年-2020 年,规划基期年为2005年,更新时点年为2009年,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三)主要规划调控指标1、总量指标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规模,切实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到2020年,全区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6000公顷以内,其中城乡用地规模27500公顷(含城镇工矿用地19034.57公顷);耕地保有量33066.67公顷;基本农田指标为29600公顷,其中责任基本农田27733.33公顷、多划定基本农田1866.67公顷。
2、增量指标切实调控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2.产业发展
-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依托通州区交通和地理优势,加强与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协作,实现互利共赢。
-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创新引领区。
3.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区域交通体系。
二、规划目标
1.建设国际化、高端化、人文宜居的城市副中心。
2.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创新经济,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地。
3.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构建高效便捷的交通网络。
4.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优化
-按照功能分区原则,合理划分居住、商务、文化、教育、科研、生态等空间布局。
-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
4.生态环境保护
-严格保护生态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加强水环境治理,提升水系景观品质。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打造生态宜居环境。
5.公共服务设施完善
-优化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高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四、实施措施
1.政策支持
-制定支持通州区发展的政策措施,提供政策保障。
-加强与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
2.组织协调
-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规划的实施与协调。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确保规划顺利推进。
3.资金保障
-争取国家和市级财政支持,确保规划实施资金需求。
通州于家务城镇化方案
2.交通网络
(1)优化路网结构,提高区域内,提升步行和骑行体验。
3.生态环境
(1)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
(2)实施水环境治理,保护水资源。
(3)推进垃圾分类和循环利用,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2)完善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医疗水平。
(3)丰富文化体育活动,满足居民精神文化需求。
4.生态环境保护
(1)实施生态修复工程,保护生物多样性。
(2)加强污染防治,提升环境质量。
(3)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5.社会管理创新
(1)完善社区治理结构,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2)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保障居民安全。
3.社会保障方面
贯彻落实国家及地方社会保障政策,保障居民合法权益。
六、结语
通州于家务城镇化方案立足于区域现状,以合法合规为前提,旨在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相信在全体居民及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于家务必将发展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区域。
第2篇
通州于家务城镇化方案
一、项目背景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社会保障水平。
(3)推进住房保障工程,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五、合法合规性分析
本方案严格遵循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城镇化建设合法合规。具体包括:
1.土地利用方面
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进行土地开发与利用,确保土地资源合理利用。
2.环保方面
遵循环保法律法规,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确保城镇化建设对环境影响降至最低。
(3)推动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效能。
五、合法性与合规性
本方案严格遵循国家关于城镇化建设的法律法规,确保各项规划与措施合法合规。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背景近年来,随着北京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规划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
北京通州作为北京市的一个重要区域,其城市规划的调整也备受关注。
最新的通州规划方案在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后已经正式发布。
规划建设产业发展通州区的产业发展规划中,重点发展科技、文化和高端制造业等新兴产业。
在这个方面,政府将加大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的力度,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同时,对于传统产业也将依托政府的支持和引导,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
建设住房通州区作为北京市的大型住宅建设区域,政府将继续推进6个现代住区、40个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加快完善住房配套设施和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打造绿色、舒适、便利的居住环境。
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通州区下一步将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以地铁、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环路系统等为主的城市交通体系,推动和保障整个通州区域的交通畅通,并与北京城市交通相衔接,形成更加紧密的城市融合。
生态环境在城市规划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政府将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推进绿色发展,建设花园城市和生态区域。
同时,政府将大力推动清洁能源和低碳技术的发展,促进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
目标通州区的规划建设目标是打造一个具有“红色文化、现代风貌、多彩民生”的宜居城区。
具体表现在:1.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城市生产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2.居住环境绿化、舒适、便利,社会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备;3.生态环境更加优美,生态质量不断提高;4.品牌影响力和吸引力持续扩大,经济发展更加稳健可持续。
总结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是在政府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下制定出来的。
规划方案以人民利益为根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政府的宏观引导和市场的微观作用相结合,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城市,形成强大的城市功能和市场活力,塑造更加优美、宜居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形象。
通州宋庄最新规划方案
通州宋庄最新规划方案通州宋庄位于北京市通州区,素有“九州屏翠”之称,是城市绿肺和生态宝地。
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发展宋庄的独特魅力和生态价值,通州区政府于近期发布了通州宋庄最新规划方案,旨在为宋庄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一、自然生态保护为了保护宋庄的自然生态,规划方案提出将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开发建设范围。
通过合理划定城市建设边界,确保宋庄的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与修复。
规划方案还重点规定了土地利用原则,将合理划定建设用地与生态用地,以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二、文化传承与开发宋庄拥有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规划方案充分考虑了文化传承与开发的需求。
通过整治历史文化建筑,修复古老街巷,增设文化活动中心等方式,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此外,规划方案还鼓励开发与传承宋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宋庄的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示与发扬。
三、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提升宋庄的基础设施水平,规划方案提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目标。
重点规划宋庄的道路交通网络,提升交通出行的便捷性。
同时,规划方案还规定了水、电、气等公共设施建设的标准与范围,力求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四、产业发展与就业机会规划方案强调促进宋庄的产业发展,打造多元化的经济结构。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文化旅游、创意设计等产业,提升宋庄的经济活力。
此外,规划方案还鼓励招引投资,吸引优质企业入驻,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五、社区建设与民生改善规划方案注重社区建设与民生改善,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通过规划建设社区公园、健身设施等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好的休闲与健身场所。
同时,规划方案还提出完善社区服务设施,并鼓励发展社区组织活动,增进居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六、旅游与休闲发展规划方案将宋庄的旅游资源与休闲空间充分利用起来,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通过开发景区、规划绿道、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提升宋庄的旅游价值。
同时,规划方案还强调保护自然景观,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受,为游客提供舒适的旅游环境。
通州区规划图
通州区规划图通州区是北京市的一个城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规划面积约1420平方公里,辖区共分为七个街道办事处和十一个镇,是北京市规划的重点区域之一。
通州区规划图主要包括城市功能分布、道路交通网络、公共设施、住宅区等方面的规划。
城市功能分布方面,通州区规划图体现了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各区域有机链接的特点。
中心城区以政务中心、商务办公区、商业中心、文化娱乐区等为主,形成繁华商贸区。
周边地区则规划为住宅区、工业区、科技创新区等,形成多元化的城市功能布局。
道路交通网络方面,通州区规划图中显示出一条密集的主干道路网,通过连接主要城市功能区域,形成交通骨架。
主要道路包括京通快速公路、通苑路、新华大街等,这些道路贯穿整个区域,方便人们出行和货物运输。
此外,规划图中还显示了一些次干道和支路,完善了区域内的交通网络。
公共设施方面,通州区规划图中明确了各类公共设施的位置和分布。
教育设施方面,规划了多所学校的建设,包括小学、中学和大学。
医疗设施方面,规划了多个综合医院和社区卫生中心。
体育设施方面,规划了多个公共体育场馆和运动场,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
此外,规划图中还显示了商业中心、文化娱乐设施、公园绿地等,丰富了区域的公共设施。
住宅区方面,通州区规划图中规划了大量的住宅小区,分布在全区各个街道办事处和镇区。
住宅小区的规划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建筑布局合理、绿化覆盖率高。
此外,住宅区规划还兼顾了商业设施和社区服务设施的配套,方便居民的生活和购物需求。
总的来说,通州区规划图体现了一个繁荣发展、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
通过合理的城市功能布局、交通网络建设、公共设施建设和住宅区规划,为通州区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也为居民提供了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更新版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北京市通州区是北京市的一个地区,位于北京市东南部。
虽然通州区地处北京市中心较远,但是随着北京城市向东扩张,通州区成为了高速发展中的城市新区。
为适应新时代城市规划的需要,通州区制定了最新的城市规划方案,本文将对其进行分析。
规划方案概述北京市通州区2019-2035年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的发布引起了广泛关注。
该规划方案的核心是“四网络、两轴线、一体系”,即建设东京城市中心区至通州的交通快速枢纽、连接城市各区的轨道网络、环绕全区的交通网、连接城市全域新型智慧物流网、“一带一轴”主轴与次轴及其发展带和海绵城市体系。
根据规划方案,未来的通州将呈现出市域轴网与城市地铁网交汇的枢纽地位。
轴网核心区将以公路交通及城市轨道交通为主,优化快速环线间的交通流,形成高效的快速枢纽。
同时,城市地铁网络的支撑将对整个轴网的贯通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将城市轨道交通与快速道路联线、公共交通衔接,进一步优化轴网的快速互联。
通州与全市各区的联系将更加便捷。
未来发展的轨道九号线、四号线、五号线等线路将横贯通州,并在通州北部中心区形成交通枢纽。
通州还将依托京津冀协同发展,与天津、廊坊等地区进行通道、节点对接,形成区域交通网。
规划方案重点交通网络交通网络是通州区未来发展的基石。
规划方案中提出,通州区将建设东京城市中心区至通州的交通快速枢纽,连接城市各区的轨道网络,环绕全区的交通网,连接城市全域新型智慧物流网、主轴线及其发展带和海绵城市体系。
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规划中提出了“轨道三百”建设,即计划在未来五年内,通州区内将新建或改造300公里的城市轨道交通,实现全区城市轨道交通网的全面覆盖和加密。
在公路交通方面,规划中提出“五快七慢”公路交通骨架的建设方案,即横向开发五个快速干线和纵向开发七个农村快速路,织密公路交通骨架,促进区域交通便捷快速。
主轴线为适应未来城市的发展需求,规划中提出了“一带一轴”主轴线的建设,即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计划,大力发展通州北中心区,以达到构建“北五环、南五环、中轴线”三大通道框架的目标。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更新版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项目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增加,北京市吸引了许多人口涌入,并使其城市的人口和经济发展水平快速增加。
鉴于北京市的城市规模限制和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北京市政府开始将拓展城市规模的重点转向了周边地区。
通州港湾新城是其中的一个区域,其地处于通州区东南部,位于北京的核心发展轴上,规划面积达到了300平方公里,是首都生态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北京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通州港湾新城计划成为首都的第七个中心城区,以“生态、文化、科技、智慧”为核心推进建设,将包含高端商务、行政、文化、科研、教育、医疗、生活等多个领域的项目。
规划目标及建设内容通州港湾新城规划面积为300平方公里,按照“主城–副中心–新城”的城市发展格局,计划成为首都的第七个中心城区。
同时,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总体目标为:设置全国重要的高频交通节点,创建首都新的城市中心,推动首都高效便捷的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而言,规划包括以下重要建设内容:交通建设通州港湾新城作为首都大型综合交通枢纽,计划设置地铁、城际高速铁路以及高速公路等多个交通网络。
其中包括了轨道交通14号线和6号线将贯穿新城中心区,两条高速公路将加快首都城市与周边区县的联系。
建筑规划针对未来的现代城市时代,通州港湾新城规划建筑将高度标准化和智能化。
建筑高度将按照现行的规范进行设定,大型地标性建筑将会出现在新城的核心区域,通过总体的规划来为新城注入更多的文化色彩。
产业规划作为未来北京的重要发展区域,通州港湾新城定位于北京重要的新兴产业高地,将针对以下三大领域展开产业开发:•计算机、通讯和其他电子设备的制造•航天系统设计和制造•电子商务、物流和国际贸易同时,通州港湾新城将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鼓励科技企业落地,并打造全国面向国际的生态农业示范区。
发展优势与挑战通州港湾新城的发展面临着优势和挑战。
优势在于首都集聚的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和资金资源以及北京大量的市场需求。
北京通州最新规划方案
北京通州是中国首都北京市下辖的一个区,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通州区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为了适应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北京通州区发布了最新的规划方案,旨在提高区域的建设和发展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根据北京通州最新的规划方案,该区将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其中重点发展的产业包括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
通过引进优质资源和提供优惠政策,北京通州区将吸引更多的创新企业和优秀人才,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此外,北京通州还将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交通、水电等基本需求。
特别是交通建设方面,通州区将加快地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同时,通州还将加大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如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生活条件。
在生态环境方面,北京通州区将加大对环境保护和绿化建设的力度。
通过加强生态修复和治理,通州将打造生态友好型城市,提供更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
此外,通州还将鼓励居民参与环保行动,培养绿色消费意识,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
此外,北京通州还将注重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
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和打造旅游景点,通州将展示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
这将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最后,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北京通州还将积极推动社会事业的发展。
包括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社会保障和民生工作,更好地保障居民的权益。
总之,北京通州区制定的最新规划方案旨在通过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文化旅游发展和社会事业提升,提高区域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相信在这个规划方案的引导下,北京通州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南通市通州区五大主导产业介绍
南通市通州区五大主导产业介绍通州的产业具有自身发展的基础和比较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通州依托悠久文化底蕴和传统重商、亲商的社会氛围,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
民力空前活跃,国内外资本快速涌入;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快速集聚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产业吸引力和“滚雪球”效应。
全区工业企业逾5000家,从业人员20多万人,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178家,并形成以家纺服装、机械电子、船舶海工、轻工食品、新能源五大具有明显地域特色、集聚程度较高、整体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撑起通州工业的天下。
一、家纺服装产业家纺服装产业是我区的支柱产业,产业链长、关联度高,就业面广,消费拉动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我区家纺服装产业快速发展,已形成较大经济规模、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体系,从纺纱、织布、染整到家纺、服装生产,形成了上下游衔接和配套,呈集聚化发展态势。
产品特色鲜明,与专业化市场互动,且拥有成本较低、素质较高、形成市场的丰富劳动力资源和日渐完善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显示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从而为产业的调整振兴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
至2008年底,全区拥有家纺服装企业3000家,从业人员21万人。
规模企业526家,其中家纺企业198家,纺织服装企业328家。
拥有亿元企业83家,其中家纺企业46家,纺织服装企业37家。
2008年,实现规模以上产值373亿元,占规模以上产值的41%,纳税销售150亿元。
产品门类众多,品种齐全,主要由“巾、床、厨、帘、艺、毯、线、袋、绒”九大类组成,并逐渐由传统的床上用品向装饰、绿色、生态、环保等功能发展延伸,销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生产规模和品种系列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家纺产业产能约占全国的10%左右,为国内重要的制造研发销售基地。
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家纺名城”和“中国纺织基地市”。
通州发展规划
通州发展规划通州发展规划是指通州区政府制定的用来指导通州区未来发展的规划,旨在提高通州区的发展水平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等方面对通州发展规划进行分析。
首先,通州区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规划中提出,通州将建设完善的交通网络,包括地铁、高速公路和快速路等,提高通州与北京市区和周边地区的交通连通性。
此外,通州还将加强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并改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可靠性。
其次,通州将注重产业发展。
规划中提出,通州将加强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优势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推动通州从传统工业区向高科技产业园区转型升级。
同时,通州还将积极吸引外资和鼓励创业创新,提高通州区的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
第三,通州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规划中提出,通州将加强水环境、空气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提高通州区的环境质量。
通州还将建设生态景观带和森林公园,增加绿地面积,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
同时,通州还将推广清洁能源和循环利用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第四,通州将合理规划城市结构。
规划中提出,通州将建设以城市中心区为核心的多中心城市格局,分散北京城市功能,减缓北京市中心区的人口和经济压力。
通州还将加强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建设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城市建设质量。
最后,通州将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规划中提出,通州将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和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投入,完善通州区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设施建设。
通州还将加强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总之,通州发展规划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和公共服务等方面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路线图。
通过实施这些规划,通州将进一步提升发展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发展机会。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02.18
•【字号】通政发〔2016〕6号
•【施行日期】2016.02.1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发展规划
正文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通知
通政发〔2016〕6号各乡、镇人民政府,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区属机构:现将《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附件:《通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政府
2016年2月18日。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最新版
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方案1. 背景介绍通州港湾新城是北京市通州区郝家府地区的一项重点规划项目,旨在建设成为国际化港湾城市,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核心区域。
该项目于2016年启动,涵盖面积约为 111.8平方公里。
该项目计划以通州水系为中心,以运河、动脉、水岸为主轴,融合河道文化、水乡风光、现代技术和城市规划理论,打造成集商贸、物流、生态、居住、产业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港湾新城。
2. 规划目标通州港湾新城的规划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常住人口规模通州港湾新城规划总常住人口控制在50万人左右,建设高标准的现代化城市社区,推进城市化和人口转移,提高区域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2 产业布局发展高科技产业和物流业,形成数字港湾、科技港湾、创客港湾、文化港湾、保税港湾、运营管理港湾等多元产业布局,打造全球先进的生产、研发、交流和展示基地。
2.3 生态环境推动新城建设生态优先,按照绿化率50%和水面率25%的标准,规划水系景观、林草覆盖和生态廊道系统,形成独具特色的水上生态、岸线景观环境和自然生态防护屏障。
2.4 空间格局空间布局上,将通州水系沿线分为城市活动带、生态屏障带和生产生活带三大空间结构,打造城市极轴、城市节点和城市景观。
2.5 交通体系建设双半小时交通圈,配套通州新机场、地铁、通州万达等城市交通枢纽,打造立体化交通体系和一体化运输服务,提高区域运动效率和核心功能区域的服务质量和咨询水平。
3. 规划组织通州港湾新城规划主要由通州港湾新城管委会负责实施,各部门、属地单位和项目负责人负责落实具体规划方案,并负责组织管理、监督检查、评估评价等全过程的规划实施工作。
4. 实施机制通州港湾新城的实施机制主要包括政府主导、市场主体、社会参与、创新引领、规范管理等五个方面,形成合理的社会化、市场化和法制化规划实施机制,促进科学、高效、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5. 结论通州港湾新城是北京市通州区一项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项目,通过有效的规划实施和协同发展,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同时也将为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互惠互利和可持续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州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时间:2008-09-10 文章来源:政府办公室【字号大中小】第一部分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一)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截至200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2亿元,增长12%。
税收总额实现63.3亿元,增长36.6%;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8.2亿元,增长27.2%。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34亿元,增长13%。
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15亿元,增长20%。
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9500万美元和6.7亿美元,年均增长13.5%和20%。
(二)三次产业稳步协调发展。
截至2007年,全区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2.1亿元、78.2亿元和61.2亿元,三次产业构成为7∶50∶43,三次产业结构更加优化。
现代物流、汽车零部件、食品、出版发行、包装印刷等产业初步呈现集聚发展态势。
2007年,两烟、苏宁、李宁、蒙牛五大企业拉动财税收入增长16个百分点,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三)项目引进和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全区按照"引大、引强"的思路,聚集了一大批符合新城定位的产业项目。
2001-2007年,全区累计引进投资额千万元以上项目742个,投资总额39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94个,外资项目73个,盘活闲置资源512处,盘活闲置资产25.74亿元;提供就业岗位9.6万个。
引进了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李宁体育用品公司等总部企业;北京出版发行物流中心、三辰动漫等文化创意企业;北京烟草物流中心、香港嘉柏、招商局物流等物流企业;蒙牛、雨润、好利来等食品企业;家乐福、易初莲花、贵友等商业企业;北京摩比斯变速器、北京比亚迪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创展家居示范园、东易日盛装饰集团等家居建材企业;北京桑德环保产业集团、北京汇宸太阳能电池生产基地等环保企业;美国宝洁、德国比泽尔、墨西哥宾堡集团、韩国摩比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企业;新希望、星湖园、东升方圆等农业企业。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
例如:颁布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区名牌战略实施意见》;评选和表彰了投资通州十大杰出人物和十大品牌企业;举办了中国运河文化节、中国宋庄文化艺术节、通州区投资环境百日宣传活动、通州商务年会等100余场大型宣传推介活动;参加了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京港洽谈会等200多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内外会展活动。
这些工作有效地改善了全区投资环境,提升了通州作为北京新城区的知名度,促进和加深了外界对通州的了解。
二、发展的历史机遇(一)北京规划修编为我区带来了历史发展机遇。
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是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
北京规划修编提升了我区城市定位,为我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环渤海经济发展国家战略为区域合作拓展了新空间。
通州地处环渤海核心区域,以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和面向首都、辐射京津冀的区位优势,必将成为主城区功能和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成为服务于首都、服务于环渤海的区域服务中心。
(三)奥运经济的兴起为新兴产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2008年奥运会的举办,带动大量基础设施投入和多方位的产业需求,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集聚。
通州作为北京市重点发展的新城和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在发展这些新兴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四)奥运后经济发展为新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通州新城规划,在"十一五"开局3年内,我区已经在新城基础设施、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奥运后,我区将全面启动新城建设,成为北京奥运后经济发展的主要承载地。
三、发展面临的挑战"十一五"期间,全区发展面临着各种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需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
(一)经济实力较弱,经济运行质量不高。
整体经济实力相对较弱,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主要指标和增长速度与先进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消费的拉动力不足。
生产方式集约化程度偏低,资源利用效率不高,经济增长的能耗、水耗还相对较高,增长方式向集约化转变仍需进一步努力。
(二)产业集中度低,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产业的集中度和关联度不高,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够突出,缺少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产业和大型企业。
区域产业布局相对比较分散,很难发挥聚集效应,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很重。
经济结构与新城功能定位的要求还有差距,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消费性服务业还不能满足市民生产和生活需要;生产性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发展迟缓。
(三)区域比较优势不足,符合新城规划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项目和产业项目严重匮乏。
在全市产业发展布局中,生产要素聚集的比较优势不突出,区域整体竞争力不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
缺少符合新城功能定位的国家及市级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规模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城市节点建设缓慢,区域融合度不高。
北苑、朝阳北路东起点、北关、果园、通马路京沈出口(纵深至果园环岛)等区域是我区联系主城区,联系顺义、亦庄新城的重要节点;马驹桥、永乐是京津冀、环渤海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节点。
上述节点市政基础设施齐备,交通路网优势突出,但多为老城改造,资源成熟度不足,重点对接项目进展尤为迟缓。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建设"区域服务中心、文化产业基地和滨水宜居新城"为主要任务,坚持"优化提高一产、二三产业并重、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思路,贯彻落实"坚持高端发展、坚持创新发展、坚持集群发展、坚持品牌发展"的发展战略,打造特色明显、布局合理、资源集约、关联配套、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摸索出一套区别于其他区县,独具特色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通州新城与首都和环渤海区域间的相互融合、互动和错位发展。
二、规划原则(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
兼顾中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递次推进新城建设和产业发展,保证土地、人力资源、电、水、气等生产要素能够持续供应。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城市,推进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产业的有序退出,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坚持统筹安排,有效调控原则。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近期重点引进和培育符合新城规划和发展的独具特色的城市功能和产业项目。
促进产业在内容上和空间上向三条产业带集聚,提升农民就业基地的产业承载能力。
促进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和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加强政府在产业布局中的宏观调控作用。
通过政策、财税、户籍、补贴等方式,积极引导资本、技术、人才、土地、能源等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合理引导"投资、消费、出口"三大经济发展模式。
促进内、外资以及各种所有制企业的协调发展。
(三)错位融合原则。
将我区的产业布局放在首都、环渤海乃至全国、世界的更大视野中考虑,实现新城与首都、与环渤海区域之间的互动衔接、整体融合和错位发展。
实现我区城市功能和产业的共同发展。
第三部分产业结构导向坚持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和导向作用,按照功能集中、产业集聚的原则,大力培育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产业支撑体系。
形成高端商务、文化创意、现代物流、光机电、新能源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和都市型农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突出发展高端商务、文化创意和现代物流三大产业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通州处于长安街中轴线和东部发展带的节点之上,是重点发展的新城,是东部发展带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是服务京津城镇走廊、面向环渤海区域的综合服务中心,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商务、金融、文化、会展等功能。
按照北京规划,我区将主要发展以下产业:(一)高端商务。
1.企业总部鼓励全区引进和培育企业总部、企业区域总部和企业职能总部(结算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研发中心等)。
注重发展企业家俱乐部、商务会馆、企业家沙龙等商务配套项目,聚集企业家资源,搭建企业家交流合作的平台。
2.金融服务按照北京市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通州商务园--北京四大金融后台服务区之一的优势,大力发展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风险投资、金融后台、财务公司、典当等行业。
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作为种子项目落户我区。
3.主题休闲娱乐积极引进大型主题公园项目,以大项目为载体和带动,推进新城综合服务产业全面发展,增强新城综合服务功能。
4.国际商务会议和活动积极引进大型商务会议和活动项目,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会议场馆,吸引国际著名会展商在我区设立分支机构,培育标志性商务会议和活动品牌。
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政府的支持,举办和承办面向首都、环渤海、全球的知名商务会议和活动。
5.国际医疗康体按照北京规划,引进和培育一个集国际综合医院、国际医学教育与交流、国际医疗研究、医药研发为一体的国际医疗康体中心。
中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乃至亚太地区规模最大、设施最好、服务能力最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现代医疗康体中心,是我国与世界各国开展医疗康体研究、学术交流和医疗服务的平台,可以为来华国际友人和全国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二)文化创意产业。
充分挖掘和利用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把文化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鼓励全区发展知识产权交易、当代原创艺术、出版发行、动漫网游、文艺演出、创意设计、广播影视等具有集聚效应的文化创意产业。
有条件的乡镇要积极争取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利用连片闲置资源发展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
(三)现代物流产业。
积极发展高端、高辐射的现代物流业。
大力引进"总部+物流"、"生产基地+物流"、"展示交易+物流"型项目。
着力与空港和朝阳口岸形成物理和软件连接,共同形成环渤海的总部加物流的服务中心。
二、培育壮大光机电一体化、汽车零部件、新能源和环保四大产业(一)光机电一体化产业。
以中关村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第三代移动通讯、半导体照明材料、激光加工技术及设备、机器人及应用系统、新型传感器、光电显示等产业。
(二)新能源和环保产业。
以中关村金桥科技产业基地为载体,着力培育节能、节水、降耗技术、设备和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大力发展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代表的环保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