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律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
法律与道德、宗教的区别与联系一、什么是道德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具有认识、调节、教育、评价以及平衡五个功能。
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然而,不同时代与不同阶级,其道德观念都会有所变化。
从目前所承认的人性来说,道德即对事物负责,不伤害他人的一种准则。
二、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一)法律与道德的区别1。
产生的条件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
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
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
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
调整范围不尽相同.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
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
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
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
作用机制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 内容不同。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
品德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品德与道德关系的具体内容
品德道德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品德与道德关系的具体内容思想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二者的区别可归结为:1、产生的条件不同。
原始社会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只有道德规范或宗教禁忌,或者说氏族习惯。
法律是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氏族制度的解体以及私有制、阶级的出现,与国家同时产生的而道德的产生则与人类社会的形成同步,道德是维系一个社会的最基本的规范体系,没有道德规范,整个社会就会分崩离析。
2、表现形式不同。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要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国家制定法、习惯法、判例法等。
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它一般不诉诸文字,内容比较原则、抽象、模糊。
3、调整范围不尽相同。
从深度上看,道德不仅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还调整人们的动机和内心活动,它要求人们根据高尚的意图而行为,要求人们为了善而去追求善。
法律尽管也考虑人们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从广度上看,由法律调整的,一般也由道德调整。
当然,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
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
4、作用机制不同。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而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和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律来维持。
5、内容不同。
法律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一般要求权利义务对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而道德一般只规定了义务,并不要求对等的权利。
比如说,面对一个落水者,道德要求你有救人的义务,却未赋予你向其索要报酬的权利。
向被救起的落水者索要报酬往往被视为不道德。
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都是为一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的。
它们是两种重要的社会调控手段,自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在建立与维持秩序时,都不能不同时借助于这两种手段,只不过有所偏重罢了。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SUPERSTRUCTURE的不同范畴。
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
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
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
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手段。
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
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一、道德与法律的学理含义:(一)道德的含义: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道德根源于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
恩格斯讲:“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
而社会直到现在还是在阶级对立中运动的,所以道德始终是阶级的道德。
”这表明道德的内容最终由经济条件决定,并伴随经济的发展而有相应的变化;基于不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的不同社会集团,有着不同的道德观,在阶级社会中的道德具有阶级性。
因此,我们可以把道德简单的概括为: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合,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体系。
(二)与道德密切相关的法律的含义。
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道德,也没有亘古不变的永恒法律。
今天的社会,代表不同利益的统治集团仍然还存在,但是他们代表的阶级利益是根本不同或者是对立的。
不同的统治集团各有各自的阶级利益,以及与其阶级利益相适应的道德。
法律在本质上是统治集团的整体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既然法律是意志的具体化,而道德当然属于意志范畴,那么法律当然反映统治阶级的道德观。
从侧重道德的角度,我们可以将法律定义为:在主观方面,法是国家意志和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在客观方面,法的内容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
2.根本目的 ——保证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3.要求:
青少年既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地守法、护法, 又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质和道德水平,做一个好公民。
4. 依据:
法律和道德的密切联系
小结:
1、道德的基本内涵 法 律 与 道 德 的 关 系 2、道德与法律的共同点 3、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4、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5、法治与德治相结合
梁自尽的绝路。小英虐待母亲的行为激起了公愤。司法部门
经查证核实,以遗弃罪判处小英有期徒刑四律体现并维护道德:
① 法律的强制力有利 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案例二:
阅读P45 李佳等三位同学材料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法律的强制力有 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准。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2、①道德促进法律的实施:人们的道德水准提高了, 会自觉地遵纪守法。
案例四:
“雷锋传人”郭明义
——2010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1996年至今,任齐大山铁矿生产技术室采场公路管理员。 入党30年来,他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 业绩。从1996年开始担任采场公路管理员以来,他每天都提前2个小时上班,15年中, 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相当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们称他是"郭菩萨"、"活雷 锋",矿业公司领导则称因郭明义使整个"矿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华。 他20年献血6万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2002年,郭明义加入中华骨髓库, 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2006年,郭明义成为鞍山市第一批遗体和 眼角膜自愿捐献者。 1994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资助了180多 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几乎一贫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还住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 镇,一个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 2、 ②道德弥补法律的不足:道德涉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深
道德与法律知识点大全汇总
道德与法律知识点大全汇总道德与法律都是人类社会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个人行为规范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常见的道德与法律知识点,帮助读者了解并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一、道德知识点1. 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道德的基石之一。
诚实是指说真话、不撒谎,而守信是指履行承诺、不失信。
诚实守信的行为可以建立信任,促进人际关系的健康发展。
2. 礼貌与尊重:礼貌和尊重是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品质。
礼貌是指待人有礼、尊重他人的行为,而尊重则是指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权利、意见和感受。
3. 自律与责任:自律是指对自己的行为有规范和约束,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
责任是指承担起自己应有的义务和责任,做到言行一致。
4. 公平与正义:公平和正义是维护社会公平秩序的基石。
公平指对待所有人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正义指追求公正、用正当的方式对待他人。
5. 善良与仁爱:善良是指心地善良、慈悲怜悯的品质,能够关心和帮助他人。
仁爱则是指厚爱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回馈社会。
二、法律知识点1. 宪法与法律体系:宪法是国家最高法律,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法律是具体规定社会行为的法律法规,是公民生活的重要准则。
2. 刑法与民法:刑法是国家对犯罪行为作出的惩罚性规定,民法则是对个人之间的权益关系做出的规范。
刑法主要管制犯罪行为,而民法主要涉及合同、财产等方面的法律关系。
3. 婚姻法与劳动法:婚姻法是调整婚姻关系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夫妻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劳动法是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劳动者与雇主之间的权责关系。
4. 治安与交通管理法:治安法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各种违法行为的处罚措施;交通管理法规定了机动车辆和行人的交通行为准则,并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了规范。
5. 知识产权法与环境保护法:知识产权法是保护创新成果和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规定了对发明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的保护;环境保护法是维护环境生态平衡的法律法规,规范了对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高中政治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一、引言法律与道德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概念。
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和讨论。
本文旨在探讨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包括它们的定义、相互联系以及对社会的影响。
二、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是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规则和条例的总称。
它是通过立法程序形成的,并由法律机构执行和解释。
法律的目的是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
它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约束人们的行动,确保社会的正常运行。
法律的重要性在于它为社会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明确的行为准则。
它确定了权利和义务,并规定了对违法行为的处罚。
法律的制定和实施需要权威和强制力,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公正性。
三、道德的定义和作用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它是社会共同认同的一套道德准则,规范人们的行为和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
道德是基于个人的良知、社会文化和传统的,它与人的内心感受和良心有关。
道德与法律相比更加主观和灵活。
它无法用强制手段来执行,但它对于个人和社会的约束力同样重要。
道德的作用在于塑造个人的品德与性格,增加人际关系的和谐,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四、法律与道德的相互联系法律与道德是相互关联的,它们在某种程度上相互影响和补充。
虽然法律和道德的出发点和形式不同,但它们都追求社会秩序和公正。
许多法律准则都源于道德观念,而道德标准也常常影响法律的制定和实施。
法律可以看作是对道德的最低标准化,它要求人们至少达到法定的行为规范。
法律通过明确的条文和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违反法律就会受到制裁。
而道德则更加宽泛和灵活,它要求人们在精神层面上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另一方面,道德对法律的健康运行也至关重要。
道德的约束力能够填补法律无法涵盖的空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民主发展。
在一些道德观念相对成熟的社会中,公民的道德素养往往能够自觉地遵守法律,减少社会矛盾和纠纷。
五、法律与道德的冲突与协调尽管法律和道德有相互联系,但有时候它们也会发生冲突。
法律与道德的辩证关系
一、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法律与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其性质与作用方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法律与道德也对经济基础有着巨大的反作用,同时两者之间又相互依存、相互交叉、相互影响。
据此,法律与道德的一般关系主要可作如下表述:生成形态并列。
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的重要行为规范,都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评价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
但是,两者属于不同的社会规范体系。
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这一论断不仅深刻地概括了道德的本质特征,而且指明了道德与法律的根本区别。
从性质上看,道德体现的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它包括人们关于善与恶、美与丑、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形态,也包括与这些观念相对应的伦理行为规范。
道德的规范作用来自于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等精神力量,实际上是通过社会成员的自觉性来发挥作用的。
而法律表现的是“国家意志’’的他律,具体而言,它是由国家机关根据占社会领导地位或主导地位的阶级意志而采用规范形式制定的,同时又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即法庭、警察、监狱等来保证施行的。
所谓法制即是上述法律规范体系及有关的立法、执法、守法、法律监督等一系列环节的制度。
以上说明,在社会规范系统中,法律与道德是两个并列存在的对立面的统一。
就其生成形态来说,法律主要是一种制度形态的上层建筑,道德主要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们在基本内涵、表现形式、调控方法等方面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调控范围交叉。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不仅表现为对立面的排斥,而且存在着对立面的过撞与转化。
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法律与道德的交叉与渗透,有两个重要表现:一是法律意识与道德观念具有同一属性而相互联系,二是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调控范围有所重叠而相互包容。
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禁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的冲突在社会生活中,法律和道德往往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总是和谐的。
法律是一套由国家制定的规则和法令,旨在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而道德则是一种普遍的伦理标准,被视为个人行为的准则。
尽管法律和道德的目标都是为了社会的利益和公正,但它们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首先,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源于其根本的不同。
法律是通过立法程序通过的,具有明确的权威和约束力,其违反可能会导致法律后果。
而道德则是由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信仰和价值观所塑造的,其违背不一定造成法律责任。
例如,法律可能规定某些行为是合法的,但从道德角度来看,这些行为可能是不道德的。
其次,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可能是由于社会的变革和个人的观念差异所引起的。
社会和文化的不同可能导致对道德准则的理解和评判存在差异,这与法律的普遍适用性形成了对比。
此外,个人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可能会与特定法律相冲突。
例如,某些人可能认为安乐死是一种道德上应支持的行为,但在某些国家或地区,安乐死被法律视为非法行为。
第三,法律和道德之间的冲突还可能源自法律的局限性和不完善性。
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因此必然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局限性。
法律无法预见和解决所有情况,有时可能由于过时或不完善而与道德相冲突。
例如,某些法律规定可能违背人们普遍认可的道德准则,或无法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尽管法律和道德之间可能存在冲突,但在实际应用中,两者通常需要相互促进和补充。
法律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们的制定和执行可以起到规范行为、保护权益的作用。
然而,法律的制定并不是静止不变的,它需要不断与道德观念相结合,并根据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修订和重塑。
同时,道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道德观念的存在可以推动个人和集体行为的自律,树立起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道德准则可以填补法律的空白,并为法律提供指引和约束。
在某些情况下,道德的力量超越了法律的限制,促使人们采取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
综上所述,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这源于它们的根本不同、社会变革和个人观念差异以及法律的局限性。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法律是道德的底线。
人与人之间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各种各样的纠纷,相应道德和法律也会随之产生。
不管是道德还是法律,共同目的就是规范人的某种行为,从根本上解决一些冲突问题,来达到最终目标。
道德问题的解决方法一般是提倡或者谴责;法律却是强制的、无情的,只要你触犯了法律,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因为道德的没法律的强制性,存有很多人以为只要不触法干什么都可以,只要法律不要道德了,这就是大错特错的,因为法律就是道德的底线,它和道德没严苛的划清界限,就是冰与水的关系。
如果我们无此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中不特别注意提升学识学识,就有可能违反法律,滑向深渊。
错与对只是一念之差,守法与犯罪也只是一步相隔。
古人云:“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一个意念可能导致你犯罪,一个想法可能会让你一生流泪。
有多少人平日不注重修养,事到临头常因一时冲动,一句话可能导致大打出手,一个动作导致车毁人亡。
网络上存有段视频,在高速路上的斗车,一辆越野车一直在前面别着一辆轿车,不想它打破自己,后来轿车打听了个空挡拉到了越野车前面,两车追尾轻易滑至右侧的大卡车下面,人车具毁。
看看后深刻反思,其实已经开始时才多大点事,就是因为两个司机赌气,谁都没在道德修养上严格要求自己,结果冲动出来,结果引致大祸。
既然冲动就是魔鬼,那就应从日常的点滴小事抓起,强化自己的道德修养。
当冲动来袭时,我们就可以作出恰当的推论和挑选。
我们中学生是当代青少年的一个重要群体,是未来的栋梁。
我们的道德法律意识如何将对实施依法治国、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我们必须遵纪守法,就要从身边的小事抓起,从自己抓起,从确保每一节课的纪律已经开始,努力做到严苛自律,培养自我约束的好习惯。
我们还要不懈努力学法、知法、守法、用法,进一步增强个人的.道德法律意识。
注重道德的法制社会是和谐的。
让我们携起手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加强道德法制观念,描绘更加美好的明天!很多年以前,我开设了一所学校,专门招生源自印第安原始部落的学生,他们从亚利桑那州的各个原始部落走进我坐落于加利福尼亚奥克兰市的家里。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
法律与道德的区别联系
一、区别主要表现为:
1、含义不同。
法律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按照宪法的规定,按照立法程序制定并且颁布实施的规范性文件;道德指生活在一定物质条件下的自然人关于善与恶、荣与辱、正义与非正义、公正与偏见、野蛮与谦逊等观念、原则以及规范的总和。
2、调整的范围不同。
可以说大多数的社会关系既可以由法律和道德共同调整,也可以由他们各自调整;但是也有少数的社会关系只能由道德来调整,比如友谊、爱情等。
3、保证实施的力量不同。
法律*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主要凭借舆论、习惯、内心信念、宣传教育等手段保证实施。
4、产生和变迁不同。
法律的产生和变迁更多具有人为的特点;道德的产生和变迁具有自生自发性。
二、联系主要表现为:
1、一国范围内的法律与统治阶级的道德都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体现。
2、两者都是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均为社会的秩序、正义、安全等提供一定程度的保障。
3、道德和法律在产生、变迁过程中相互渗透,道德可以法律化,法律也可能道德化。
4、道德与法律相辅相成。
法律的制定受道德的影响,体现并维护道德的精神;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并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
《道德与法律》课件
国际法的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间的法律合作和协调将进一步加强,国际法将 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道德与法律在未来发展的相互影响与促进
道德对法律的引导
01
道德观念的发展将引导法律制定更加公正、合理,符合社会价
值观。
法律对道德的保障
02
法律通过规范社会行为,为道德观念的实践提供了保障,维护
冲突
在某些情况下,道德和法律可能会出现冲突。例如,某些道德观念可能在实际 操作中触犯法律,或者法律规定可能与某些道德观念相悖。在这种情况下,我 们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抉择。
05
CATALOGUE
道德与法律的未来发展
道德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道德多元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将更加频 繁,道德观念将呈现多元化趋势。
强制性
法律通过国家强制力来执行, 违反法律将受到制裁。
稳定性
法律一旦制定,通常具有相对 的稳定性,不会轻易改变。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01
02
03
相互补充
道德和法律在维护社会秩 序和公共利益方面相互补 充,道德强调内在自觉, 法律提供外在约束。
相互影响
道德观念的变化可能影响 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反之 亦然。
益。
规范行为准则
法律明确规定了人们的 行为准则和规范,约束 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
公共利益。
促进经济发展
法律为市场经济提供制 度保障,保护产权,维 护公平竞争,促进经济
发展。
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相互影响
道德是法律的基石
道德为法律提供了价值基础和社会认 同,使得法律具有合理性和正当性。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都是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共同
约束和规范着我们的社会行为。
然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之间也
存在着一些差异,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规范制定的依据不同
道德规范的形成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且
其制定并不依赖于特定的机构或制度。
道德规范是通过社会惯和行
为规范的方式逐步形成的,因此其适用范围普遍且广泛。
相比之下,法律规范是由国家制定并通过立法程序予以实施的。
法律是社会的正式规范,对于保护公民权利和社会利益起着重要的
作用。
2. 违反后果不同
违反道德规范可能会引发道德上的谴责、社会公众的排斥以及
人际关系的紧张。
但与此同时,并没有法律的制裁和处罚。
如果违反了法律规范,将会面临法律的制裁和处罚。
法律规定
了各种犯罪行为以及相应的处罚,如果不遵守法律规定,可能会被
法律机关进行处理。
3. 约束力不同
道德规范并没有明确的法律效力,仅仅是社会公认的道德标准。
虽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但道德规范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个人尊
严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法律规范则具有明确的法律效力,强制力更大。
法律的制裁和
处罚可以对违反者的行为进行约束和惩罚,维护国家的法制和社会
的公平正义。
综上所述,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依存的,
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两者存在着一
些差异,但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约束和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持
社会的稳定和有序。
道德与法律知识点大全总结
道德与法律知识点大全总结第一章道德的基本概念一、道德的概念和特征1. 道德的概念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适应社会规范,遵循社会价值观念,从而形成的一种行为准则和规范。
它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所应遵守的一系列规范和原则,是人们共同的道德追求和正确的行为准则,是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
2. 道德的特征(1)普遍性。
道德规范适用范围广泛,不分种族、国家、年龄、性别,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和形成的共同追求。
(2)相对性。
不同道德规范随着社会环境、历史条件、文化传统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同一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道德问题也会有不同的认识。
(3)规范性。
道德规范具有一定的准则性、规范性和约束性,是约束和规范人们行为的一种强制力。
二、道德与道德规范1. 道德规范的概念道德规范是指社会、群体或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制定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
它主要包括道德法则、道德规则、道德价值观等。
2. 道德规范的分类(1)宗教道德规范。
即宗教信仰所规定的道德规范,如基督教的十诫、佛教的五戒。
(2)社会伦理道德规范。
即社会生活中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如“不偷盗”、“不谋害”等。
(3)职业道德规范。
即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如医德、法律从业人员的保密规范等。
三、道德与价值观1. 价值观的概念价值观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对各种事物所持有的态度和看法,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标准来评价事物的好坏、美丑、正误等。
2. 价值观的种类(1)客观价值观。
即事物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如自然界中的自然价值。
(2)主观价值观。
即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如个人对物质财富、家庭幸福、社会和平等的认识和评价。
3. 道德与价值观的关系价值观是道德规范的基础,是道德规范的内在来源。
在道德中有一些绝对价值观念,如爱、公平、正义等,这些价值观念是人们制定和遵守道德规范的基础。
四、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 道德与法律的异同(1)道德规范是社会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是社会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具有不可强制性。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道德与法律的区别与联系在社会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是两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概念,它们都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然而,道德和法律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与联系。
接下来,本文将就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一、道德和法律的区别1.定义不同:道德是指人们内心对善恶、对对错的判断和认识,是一种自觉的自律。
而法律是由国家或地方政府制定的,以规定并保护社会秩序及人民合法权益的一种社会规范。
2.适用范围不同:道德适用于个人和群体之间的行为规范,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而法律则是针对整个社会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力。
3.制定方式不同:道德是通过社会传承和个人道德感受的积累形成的,缺乏明确的制定过程;而法律则是通过立法机关的正式程序制定的,有明确的法规依据。
4.处罚方式不同:道德违背往往引发道德谴责、社会厌恶等非物质性的惩罚方式;而法律违背往往会受到法律制裁,包括罚款、刑罚等物质性的惩罚方式。
二、道德和法律的联系1.共同目标:道德和法律都旨在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们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2.互相促进:道德和法律相互促进,道德观念的进步有助于法律的完善和发展,而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有助于道德规范的落实。
3.互为补充:道德是社会规范的基础,是法律的道德基础。
法律制定和执行过程中也会参考道德的观念和原则,确保法律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4.相互制约:道德对法律起着一定的制约作用,法律对道德也有其一定的规范作用。
它们共同构成了社会行为规范的体系。
三、道德与法律的差异在实践中可能引发的问题1.灰色地带:道德与法律并不总是完全一致的。
有些行为可能在法律上合法,但在道德上并不被广大人民所接受,这就产生了一些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2.对立与表裂:有时候,一些人可能会抱持道德观念与法律规定相悖的态度,从而违背法律或者社会道德,导致犯罪与道德败坏等问题。
3.合理权益的保障:在某些情况下,法律的规定可能无法完全保障人们的合理权益,而道德观念则可以帮助人们在无法依靠法律的情况下维护自身权益。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道德与法律是一对孪生兄弟,它们之间虽然有区别,但也有着共同点。
联系: 1、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影响。
区别: 1、性质不同。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体现了统治阶级意志,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公民权利,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道德可以说是由道义和德行组成的,道德中包含着道德的内容,而道德又离不开法律,这是因为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具有软性约束力,而法律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具有硬性约束力。
正因为道德具有软性约束力,所以它能够给人的行为提供方向、指引和激励,人们在违背道德时总是希望通过违背道德得到“惩罚”,但却总是难以抵挡道德的强大约束力。
法律就不同,虽然其强制性让2015年08月25日星期四晴道德与法律的联系和区别如果法律对于不守规则的人都处以严厉的制裁,那么一个良好的社会秩序将无法实现,每个人都可能会随心所欲,任意妄为,甚至做出触犯法律的事情。
这样的社会只会走向混乱,失去其原本的意义。
所以,法律对人的行为规范作用也是不可替代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道德与法律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
既然道德与法律是一对孪生兄弟,那我们就应该全面地认识他们。
有些人认为道德与法律完全是两个概念,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即使存在,也只是偶尔出现的联系,所以就会轻易地放弃道德。
我觉得他们的想法很不全面。
如果一个人仅仅具有道德修养,却并不遵守法律,最终也只会落得被人唾弃的下场,甚至还会身败名裂。
道德与法律虽然表面上看似乎没有联系,实际上,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因为一旦道德缺失,人们就会做出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的事情,进而伤害他人的权益,造成更大的伤害;如果一个社会缺乏了道德,就会导致国家政治腐败,社会秩序混乱,人们将会肆意破坏社会公共财物,并使用暴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最终导致社会危机。
法律与道德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
法律与道德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在社会中,法律和道德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维护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规则,而道德则是指个人或群体根据道德准则所遵循的行为规范。
然而,在实践中,法律和道德之间往往会发生冲突,如何平衡法律和道德的冲突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要理解法律和道德的区别。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保护个人的权益和利益。
而道德是一种普遍适用的行为准则,根植于个人的内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规范作用。
尽管法律和道德的目标不同,但二者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然而,法律和道德并非总是一致的。
法律可能存在某些弊端或不完善之处,而道德往往是对人性和公平正义的更深层次追求。
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需要寻找平衡点。
一方面,法律具有明确的规定和强制执行机制,它是社会秩序的基石,不可置之不理。
另一方面,道德是人们内心的良知和价值观,它代表了更高的伦理追求,也不容忽视。
在处理法律和道德的冲突时,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种方式来寻求平衡。
第一,法律的发展应与道德的发展相一致。
法律的制定过程应该充分考虑社会的道德需求和价值观念,以确保法律有更高的道德底线。
同时,法律也应该及时进行修正和完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第二,法律的执行需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判断力。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法律条文可能无法完全适应特定的情形,这时执行者就需要根据道德准则进行判断和解释,以保证公平和正义。
第三,个人的道德选择和法律的遵从并非总是矛盾的。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道德追求应该与法律相协调,而不是将其对立起来。
个体应该遵守法律,但也要保持自己内心的良知和道德观念,在法律范围内尽量做到合法和道德上的一致。
第四,教育和宣传的力量也是平衡法律和道德冲突的重要方面。
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使他们在面对冲突时能够做出明智的选择。
同时,社会也应该加强对道德行为的宣传和表彰,让道德成为社会风气的一部分。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中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建起社会秩序和规范行为。
本文将讨论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首先,道德和法律都是社会规范的表达。
道德是指个体内心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基于良知、和价值判断而形成的准则。
与之相对,法律是国家或社会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规则。
道德的形成源于个体内心的自律,而法律则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外部规范。
其次,道德和法律具有不同的约束力度。
道德约束是一种内在的自我约束,它基于个体内心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道德约束的力度主要来自个体对良心的束缚,缺乏外部强制力。
相比之下,法律约束是一种外在的社会约束,具有明确的规定和制裁措施。
法律的力度主要体现在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和制裁,从而通过外部力量来确保社会秩序。
此外,道德和法律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存在冲突。
道德可以超越法律,即个体可以违背法律规定而坚持自己的道德信念,但同时也要承担可能的法律后果。
同时,法律也可以超越道德,即法律可能会制定一些与个体道德观念不完全一致的规则。
在这种情况下,个体需要在道德和法律之间做出选择和权衡。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和法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法律往往是道德观念在社会中的最低标准,起到规范社会行为的作用。
同时,道德也可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通过道德观念的改变来推动法律的进步和完善。
总之,道德和法律是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概念。
它们共同构建起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在道德和法律之间找到平衡,遵守法律同时又坚持道德标准,为社会的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论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论述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道德的基础是诚信、善良。
2,诚信、善良靠法律护佑。
举例,老赖、失信人、集资跑路、贪污腐化、先预售后破产、拐卖儿童妇女、欠薪、诱奸谋杀、诱骗谋财害命等各种套路,这都属于大白天套现诚信、善良的欺诈行为。
3,没有严竣的法律,诚信、善良得不到呵护,则道德不复存在。
小学生养成的诚信美德将在成长的路上遭遇坏人利用,让有道德的人转变成受害者,而逐渐失去道德,痛恨社会。
4,善良没有法律的保驾护航,将被坏人践踏,如家暴、校霸、村霸、抢劫、讹诈等。
5,自私让人失去道德,不及时得到法规纠正,则酿成大错,如假冒伪劣、固封自步、封建迷信、三观不正、歪理邪说。
5,现实的情况告诉我们,好的法律、法规滋生道德,先有法律后有道德。
梦想主义者与三观不正者总是说道德决定法律,这是唯心的。
结论,合理的法律决定道德,法律的执行力度决定道德的层次。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的关系引言:道德和法律是社会规范的两种不同形式。
道德是一种内在的个人信仰和价值观,而法律则是由政府制定的规则和法规,在社会中对个人行为进行规范。
尽管道德和法律有着不同的来源和适用方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社会中起到的作用。
一、道德与法律的定义和特点1. 道德的定义和特点道德是指人们对善恶、对正确和错误的认识和评判,并在行为中遵守自己的道德准则。
道德是个体内在的、主观的规范系统,它源于个体的信念、价值观和良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一定程度的变化。
道德行为通常基于自愿和自我约束。
2. 法律的定义和特点法律是由政府制定的、具有强制力的社会规则和法规。
它是公正和公平的原则在社会交往中的体现,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而制定的规则。
与道德不同,法律是强制性的,违反法律会受到处罚。
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1. 影响关系道德和法律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共同构成了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
道德行为通常是法律行为的先行者,即在制定法律之前,人们会先从道德准则出发进行行为,而后政府会将其纳入法律规范中。
此外,道德观念可以影响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如道德上的反对可能导致某些法律的修订。
2. 互补关系道德和法律在规范个人行为和保障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互补作用。
道德准则是法律的基础,它们能够引导个体有正确的道德判断和行为。
而法律则提供了一个更具体和明确的行为规范,从而保护了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三、道德和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1. 确保社会秩序道德和法律是确保社会秩序的主要依据。
道德行为的遵守和法律的执行可以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安宁,防止混乱和冲突的发生。
2. 保护个人权利道德和法律都涉及个人权利的保护。
道德准则鼓励个人尊重他人的权利和自由。
而法律则确保个人权利得到法律保护,当个人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寻求公正和补偿。
3. 提升社会道德水平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可以促使人们遵守道德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法律
道德和法律就像两个相交的圆,它们有重合的部分,也有各自独有的部分,在远古尚没有法律的年代,道德法或云习惯法就是唯一的社会规则,人们自发地对违反规则的人实施惩戒。
古希腊人认为法律未必与道德法重合,然而即便人们认为国家法律不符合道德,也应该服从,人们应该对国家进行道德劝诫,说服其废除不符合道德法的实在法。
然而犹太人严苛的一神宗教使他们相信实在法就应该与上帝的律法是重合的,与上帝的律法不符的法律都是不道德的。
现代法律与希腊人的说法更接近一些,但现代社会也有恶法非法、公民不服从的一说,现代法律其实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一般性的基本的法律规则,这种基本的法律规则是刚性的,不容更改的,事实上这些刚性的法律规则的渊源就是习惯法,是千万年来人类社会积累的经验、传统和习惯,历经千万年人类理性与自然之间的磨合、是经历过千万年的试错、纠错,得以沿袭下来的规则传统,那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想出来的,而是无数先人的理性和经验的结晶。
而还有一些并非一般性的法律就没谱了,比如我国的宪法中对某特定组织的特别规定显然不是一般性的规则,而是为了满足特定人的特殊需要,是立法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制定出来的。
再比如户籍制度这种法律规定也不是一般性的法律,而是针对一部分人的歧视性法律,也是是立法者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偏好制定出来的,这种东西就不该被纳入法律规范中。
事实上道德依然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只是这种道德律的普遍程度或大或小各有不同罢了,比如愤青认为爱国是一种道德,而我就不认同这个道德,比如我认为尊重他人的言论自由是一种道德,我们的政府就不大同意。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价值观,一个价值的好坏是应该也必须是可以讨论的,普遍的道德规范应该是人人遵守的,那么对于不遵守的人,人们自然会给予道德批判,对任何人的言论和行为也都可以进行道德批评,任何人都不能豁免于批评,比如肆意辱骂别人并不一定触犯法律,然而显然是不道德的,那么难道别人不可以批评骂人者吗?显然不是,道德律就是依靠舆论压力来产生效力的,比如对一个不讲道理只会乱骂人的人,显然人们就会鄙夷他,对他进行负面的道德评价。
德律是一种社会行为规范,言行不符合这种行为规范的人就会被社会舆论贬斥、被人群排斥。
事实上,在生活中一个蛮不讲理的人自然会被舆论给予负面评价并被人群所排斥,这就是道德律的社会效用。
但是道德舆论该不该有界限,还是应该有,那就是如果一个行为不对任何人构成伤害,纯属私域的个人行为,过分的干预会造成整个社会的不自由状态,这种社会舆论的过分压力比法律上的苛刻更难以逃避,所以有舆论杀人的说法,这样过度的道德舆论干预,会极大地挤压我们社会的自由空间。
我曾经看过一部影片《搜索》,就是关于一起道德舆论杀人的事件,“不让座”事件主人公被人肉被舆论淹没,最终自杀身亡,人们往往只看得到事情的一面,主人公实患癌症晚期而无心“犯错”,却被群众的道德舆论压死。
当真相扑朔迷离的时候,局外人妄断是非都是轻率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每个人有让座的权利,也有不让座的权利,何以借道德舆论干预他人的权利?所以道德舆论也需规范。
其实我们可以利用道德和法律相交的部分更好地调整社会秩序,重塑社会文明及道德规范。
即实现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
所谓“道德的法律化”,是指纳道德因素到法律中,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维护社会稳定,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社会秩序遵循着一个从习惯到习俗、从习俗到惯例、从惯例到法律制度的发展过程。
现行法律虽无法超拔于社会习俗存在,但法律对于引导甚至重塑社会文明、道德规范,并不一定存在
冲突。
所谓“法律的道德化”是指将法律变成人人自觉遵守的道德的一部分,形成法律至上的观念,培养人们的正确权利义务意识,以及运用道德原则指导法律实践。
法律的实施要依靠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但更主要是借助经常的、大量的思想组织工作和广大民众在道义上、舆论上的支持。
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会做到自觉守法,而且会产生对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不能容忍的正义感,并与之做坚决的斗争。
所以,社会需要形成一套法律至上,唯公平、正义、权利至尊的伦理道德。
要规范当今社会,需将道德和法律更好地融合。
以道德的法律化为主,法律的道德化为辅。
中国历来强调德治为主,法制为辅,过去没有错,而当今社会正在经历大转型,则需反其道而行之。
依靠法律拯救道德,确实不得已。
法律只是扶助道德之一途,在经济急剧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中,曾经倚仗熟人社会道德压力来规制行为的文化传统,正岌岌可危,在情感约束越来越少的“陌生人”社会里重建道德规范,我们还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