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基本构架研究

合集下载

江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江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江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江阴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江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江阴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前言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更好的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江苏省有关土地利用的方针、政策,以及《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 1024-2010)、《江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并结合江阴市实际情况,编制《江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规划期内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向,明确政府土地利用管理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政策导向,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土地用途管制、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在本区域进行的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应遵守本规划,本行政区域内有关土地利用的专项规划和行业用地规划均应符合本规划。

《规划》范围为江阴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土地,总面积98753.5公顷。

《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基期年为2005年,近期目标年为2010年,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三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第二章规划目标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第四章农用地保护和合理利用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第二节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和保护力度第三节合理利用安排各类农用地第五章建设用地调控和用地安排第一节城镇村建设用地布局与控制第二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及管制措施第三节保障重点基础设施用地第六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节基础性生态用地规模与布局第二节构建生态屏障廊道第三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第七章土地用途区及管制规则第八章土地整治安排第一节土地整治规模第二节土地整治重点工程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第一节中心城区范围与发展方向第二节中心城区空间管制边界划定第十章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第十一章规划实施措施第十二章附则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区域概况第一条地理位置江阴市地处长江下游,位于北纬31°40′34″至31°57′36″,东经119°59′至120°34′30″,北有长江公路大桥与靖江市相连,南近太湖,有锡澄高速公路与无锡惠山区相接,东接常熟、张家港,西连常州。

江阴城南规划出台,将打造宜居片区

江阴城南规划出台,将打造宜居片区

资料来源:江阴房产网江阴城南规划出台,将打造宜居片区前日,规划局出台公示城南规划,预示了2010年开始,城南地区正式进入全面兴建改造。

而从规划图上来看,城南地区的建设方向是宜居。

一核:地区中心,集中布置八字桥公园、文化中心城南的建设以“文化”为核心,在这里保留了最多的江阴老城的风貌。

从忠义街到花山路,都透露着浓浓的古韵。

明清时代的建筑风格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城南的核心地带是一座八字桥公园,位于东城河与西横河的交界处。

以此为中心辐射出来的大片的居住用地和绿化用地,以及特色文化街区。

两轴:南北向沿虹桥南路的城市发展主轴,东西向沿新河的建筑绿化景观次轴虹桥南路确定在2010年南延打通至芙蓉大道,而沿虹桥南路将兴建商业办公、小区综合商业服务及学校等。

环南新村的拆迁也进入实质性阶段。

东西向的西横河的河道整治已列入2010年的重点重大项目,在此基础上,将在沿河道两旁兴建绿地景观带。

四带:以现状河流为基础,在河道两岸形成四条滨河文化休闲绿带沿东城河的忠义街已被单独列出,打造具有传统古韵的风貌带。

这一带的建筑将大部分得以保留,并得到修葺。

以崭新的面貌出现,也为江阴市民的休闲旅游提供了一个好去处。

而风貌带的打造不仅仅是文化的保留,更是江阴作为一个古城而所因拥有的历史成就和认可。

四片:以道路、水系为界,将整个规划用地分成四个功能片区城南地区地块方正,以道路和水系为界,成正规方正型,规划伸缩性大。

从规划示意图可以看出,这里将建造起众多居民住宅。

现已经确认开发的有融科智地,阳光置业,江苏华强等大型企业,除此以外,城南片区还将兴建大量的拆迁安置房及经济适用房。

从城南的整体规划来看,此地的开发偏向于人居。

交通便利,绿化率高,配套设施齐全,且拥有独一无二的风貌带。

可以预计的是,将有大量的置业者选择在此安家落户,人气聚集带来的是整个城南氛围的活跃,同时也为江阴城市化建设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资料来源:江阴房产网。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主要内容⼀、规划范围(⼀)规划范围江阴市域,总⾯积987.53平⽅公⾥。

(⼆)中⼼城区西⾄泰常⾼速公路,南⾄规划江阴⼤道(西段)-京沪⾼速公路-常合⾼速公路(东段),东⾄新桥西边界,北⾄江阴市界所围合的范围,总⾯积约417平⽅公⾥。

(三)旧城区北⾄长江、南⾄芙蓉⼤道、西⾄通江路-通渡路、东⾄朝阳路-⽂定路,总⾯积约14.25平⽅公⾥。

⼆、规划期限近期:2011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远景:展望⾄本世纪中叶。

三、城市性质长江下游滨江新兴中⼼城市,历史⽂化名城。

四、总体⽬标⾄2015年,总体达到中等收⼊发达国家和地区当前发展⽔平,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2020年,主要发展指标达到⾼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平;⾄2030年,总体达到⾼收⼊发达国家或地区当前发展⽔平。

将江阴建成⼈民⽣活幸福、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充满活⼒、城乡协调发展、⽂化特⾊鲜明、⽣态环境优美、民主法制健全的滨江花园城市。

五、⼈⼝与城市化(⼀)市域总⼈⼝市域总⼈⼝近期控制在212万⼈以内,中期控制在245万⼈以内,远期控制在320万⼈以内。

(⼆)中⼼城区⼈⼝近期:130万⼈,其中城市⼈⼝122万⼈;中期:160万⼈,其中城市⼈⼝154万⼈;远期:202万⼈,其中城市⼈⼝200万⼈。

(三)镇⼈⼝近期62万⼈,中期66万⼈,远期100万⼈。

(四)农村⼈⼝近期28万⼈,中期25万⼈,远期20万⼈。

六、产业发展引导(⼀)产业发展策略以沿江地区为重⼼,统筹市域⼯业布局;以中⼼城区为核⼼,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以南部⽣态⽔⽹地区为主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产业布局指引1、⼯业总体布局规划形成“临港产业集聚区”、“⾼新产业集聚区”、“东部优势产业集聚区”、“南部轻型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东南特⾊产业集聚区”五⼤⼯业产业集聚区。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

江苏省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江苏省⽆锡市
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
规划结构图
年代 2007年
原图 294 KB
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规划结构图 2007年
#江阴#
【江阴地图收藏】
规划两个公园:
①观⼭秦望⼭森林公园
②南郊森林公园
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
⽤地规划图
年代 2007年
原图 393 KB
江阴市城市南组团地区分区发展规划⽤地规划图 2007年
江阴市城市核⼼区和中⼼地区
主要包括:⽼城核⼼区、副城中⼼区、⽕车站副中⼼区。

江阴市城市历史风貌地区
主要包括:南门地区、北⼤街地区、长泾古街、青阳⽼街。

江阴→靖江
北接线
江阴第⼆过江通道
南接线
原图 670 KB
江阴第⼆过江通道规划图
苏南沿江铁路江阴站
南京→句容→江阴→上海
苏南沿江铁路江阴站
#⽆锡#
【江苏省⽆锡市江阴市】。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公布日期】2006.08.17•【字号】苏环然[2006]27号•【施行日期】2006.08.1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正文江苏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苏环然〔2006〕27号)各省辖市环保局:为认真落实《江苏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5年初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厅印发了《关于加快制定生态市、县建设规划的通知》(苏发改区域发[2005]229号),对各地编制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年多来,各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为目的,认真组织编制《规划》,截止7月底,全省已有8个省辖市和12个县(市、区)完成了《规划》的编制(修编),为生态市、县(市、区)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但是,部分地区《规划》编制质量不高,主要问题是不够规范,内容空泛,脱离实际,缺乏操作性。

很多地区《规划》仍在编制过程中。

为进一步指导各地认真做好规划编制目前工作,提高规划质量,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其实施意见,结合全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我厅拟定了《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现印发你们,希望结合本地实际,加强对所辖县(市、区)《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

附件:《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二○○六年八月十七日附件: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编制(修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设生态省,是省委、省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决策,建设生态市、县是建设生态省的基础,做好生态市、县(市、区)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编制工作又是加快推进生态市、县(市、区)建设的基础保证。

江阴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基本构架研究

江阴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基本构架研究
维普资讯
文章鳙铡 10 - 0 2 2 0 ) 4 0 1- 3 6 0 2 (02 0- 0 90 0
[ 中 分类号l U 8 94 T
【 文献标识码l A
江 阴 生 态 市 建 设 规 划 的 基 本 构 架 研 究
[ 一雅文 1 戴明忠 z 潘铁 山2 , ,
的成 果, 先后被 授予 垒 国卫生 城市 ” 全 年 完成 G P3 8 0 亿 元 、 D 2 . 3
国 文 化 模 范 市 ” “ 家 环 境 保 护 模 范 城 亿 元, 人均 6] 9 0 0无 、 国 1 2 0 P 市 2 0 年 t 习 政F 据发 展需 要,适 01 邛 市 时地 提 出 了建设 生志 市 的 战 略 决 策 。编 翩 生态 规 划 是 建设 生志 市 的 基 础 性 工 作, 本 文 在 借 鉴 国 内 外 生 态 城 市 规 划 经 验 的 基
合、 工业生态化的方 向、 多种类型生态社 区的重构 . 主要建 设工程 厦机制创新 等方 面研 究了适 夸于江 阴市生态建设规 划的理 念与实践构 架。
【 关键词] 生态城市 建设规划 基 本构 架;江阴市
江 阴 市 是 我 国 乡 镇 企 业 “ 南 模 式 苏 的发 源 地 和 再 要 基地 之 一 ,经 济 总 体 实力 居全 国 同类 城 市 前列 ,在 社 会 、 经济 、生
图 至里星堕

董 雅 立. 女. 中国 科学 院 南京地 理 与湖 泊研 究 研 究员。1 5 9 9兰 毕业干前 苏 国立 列宁格勒 大学 圯 理 幕.长 期 事 环贵 保护 、生 态地 理 研究 ,己 发表辅 市曩 区域生态 方面 论文十棠 篇,1 9 9 3生 出
版 城 市 景 现 生 态 》 一 书

江阴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的探索与思考

江阴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的探索与思考

江阴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实施的探索与思考【摘要】本文在总结江阴市城市近期建设规划编制历程的基础上,简要阐述规划编制的背景及主要目的,并扼要介绍了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主要内容以及创新点。

【关键词】近期建设规划;土地资源;空间政策;调控【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in jiangyin city planning process of recent construction, the paper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of the planning and the main goal, and briefly introduced the planning of the technical route and the main contents and innovative points.【key words 】short-term planning; Land resources; Space policy; regulation江阴市地处中国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中部,多年来先后荣获首批“国家生态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最佳经济活力魅力城市”、“中国十大和谐名城”等40多项全国性荣誉,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名中屡夺桂冠,被中央确定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18个典型地区之一,被中央调研组誉为“科学发展的先行者”。

1 规划背景与编制目的1.1 近期建设规划的编制背景至2009年末,江阴全市总人口约120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3.36亿元,近十年来年均增长近20%,城市发展前景无可限量。

但是,随着城市不断的发展,江阴这片承载了众多希望的热土在未来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新与旧”、“发展与保护”的抉择,如何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将是对政府驾驭能力的极大考验。

值得肯定的是,江阴多年积累的资本与经验给未来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使得江阴有能力在空间、能源、环境等资源日益紧缩的制约下获得更大的机遇,实现城市的战略转型。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江阴市生态市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市十二届政协四次会议第号提案办理函复陈楠副主席:您在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全面推进农村生态建设》的提案,市政协、市人民政府已交我单位办理,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诚如您所言,多年来,江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为建设具有江阴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2004年以来,以生态市建设为抓手,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环保优先方针,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始终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举措,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严格执行各项环保法律法规,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全面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生态保护和建设,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协调推进,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城乡生态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今年6月5日,国务院领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授予我市国家生态市牌子,我市跻身全国首批生态市行列。

一、坚持环保优先,建设循环型社会坚持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确立“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 1 —众参与、重点突破、兼顾社会”的原则,按照企业集中、产业集聚、发展集约的要求,开展循环经济试点,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构建生态经济体系,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以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率先发展”为目标,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结合江阴的产业特点,编制出台了《江阴市循环经济建设规划》。

去年以来,根据《规划》所提出的发展思路和重点工程,按照资源高效利用、废物循环利用的要求,大力开展循环经济试点,着力培育循环经济典型,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循环经济的发展。

在企业层面上,积极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审计、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全市有56家企业通过了ISO14000认证,126家企业实行了清洁生产审计,每年节水1600万吨,节电1800万千瓦时,减排COD880吨、SO22.6万吨、烟粉尘1620吨、NO X1.8万吨,新增经济效益21.8亿元。

创建生态城市 构筑绿色家园--关于江阴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构想

创建生态城市 构筑绿色家园--关于江阴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构想

创建生态城市构筑绿色家园--关于江阴市创建生态城市的构

徐志伟
【期刊名称】《环境导报》
【年(卷),期】2003(000)009
【摘要】@@ 综观世界城市的发展,人们普遍认为,城市是一种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建起来的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总页数】1页(P24)
【作者】徐志伟
【作者单位】江阴市环境监测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
【相关文献】
1.青山碧水环绕绿色家园生态和谐拥抱幸福江阴——江阴市创建国家园林城市走笔[J], 王锡南
2.铜陵市绿色生态城市创建顶层设计和路线探索 [J], 徐丽丽
3.Patrick Eriksson:我看好中国成功创建首个零碳生态城市 [J], 张孟月(采访);靳松(译);艾瑞克森
4.Patrick Eriksson:我看好中国成功创建首个零碳生态城市 [J], 靳松
5.创建绿色社区营造生态城市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阴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构思

江阴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构思

江阴市总体规划纲要的构思
沈德熙;袁锦富
【期刊名称】《现代城市研究》
【年(卷),期】1994(000)005
【摘要】无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沈德熙;袁锦富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塑造具有场所感的“多元”空间环境:江阴市市政广场规划设计构思 [J], 陈沧杰;王承华
2.“异课同流程,同课异构思”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以江阴市周庄镇社区教育中心道德讲堂课程建设为例 [J], 朱伟
3.“书画澄江艺术青春”——江阴市青年艺术家书画作品巡展在江阴市展览馆展出 [J], ;
4.公共安全的体系健全和十四五规划创新——以江阴市公共安全体系总体规划纲要(2019-2025年)为例 [J], 唐钧; 龚琬岚
5.江阴市中医肝胆病外治专科医院江阴市月城卫生院江阴市月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江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江阴市“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江阴市环境保护局2010年12月目录序言 (1)第一章“十一五”期间环境保护工作回顾 (1)第一节工作成效 (1)第二节存在问题 (7)第二章“十二五”环境保护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9)第一节机遇分析 (9)第二节压力分析 (10)第三章“十二五”规划总体思路和目标 (13)第一节指导思想 (13)第二节规划原则 (13)第三节规划目标及指标 (14)第四章“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主要任务 (16)第一节推进经济转型,创建“两型”社会 (16)一、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16)二、推进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建设 (17)三、深入推进节能工作 (20)四、全面开展“两型社会”创建 (20)第二节完善基础设施,提升治污能力 (21)一、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 (21)二、脱硫脱硝工程建设 (24)三、固体废物处理设施建设 (25)第三节深入污染防治,改善环境质量 (26)一、加强污染物减排 (26)二、强化水污染整治 (27)三、改善城乡大气环境 (29)四、加大固废污染控制 (32)五、深化噪声污染管理 (33)六、重视农村环境保护 (34)第四节强化综合治理,保障环境安全 (36)一、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 (36)二、保障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37)三、开展土壤环境保护 (37)四、防治持久性有机污染 (38)五、加强光热污染防治 (39)六、防范环境安全隐患 (39)第五节提升生态功能,构建生态屏障 (39)一、优化生态功能区 (39)二、保护生物多样性 (40)三、构建城乡绿色屏障 (41)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 (41)五、开展生态文明创建 (41)第六节创新管理机制,提升能力建设 (42)一、完善政策法规制度 (42)二、提高环境监测能力 (43)三、建设数字环保系统 (43)四、加强环保队伍建设 (44)五、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44)第五章“十二五”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重点工程 (46)第六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5)第一节组织管理保障 (55)第二节政策制度保障 (55)第三节资金投入保障 (56)第四节科技提升保障 (56)第五节宣传教育保障 (57)序言“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江阴的深入推进时期,是全面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精品】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

【精品】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说明

江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一、总则●规划指导思想1、放眼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考虑加入"WTO"后技术、产业、资金流向对江阴的影响,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江阴市的竞争力。

2、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率先"要求,认真研究城镇发展战略、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

3、结合市域行政区划调整的机遇,合理确定城镇发展空间,推进城市化进程。

4、处理好经济发展模式和空间布局的关系,形成市域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群体。

5、从江阴市交通枢纽的地位与作用入手,发挥通道优势,加强与张家港、靖江的协同发展。

6、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保护历史文化,体现城市特色。

●修编重点1、调整城镇空间布局调整城镇空间布局,精简发展主体,并提出配套的政策与措施。

2、调整乡镇工业园和乡村居民点根据区位条件,发展潜力,调整乡镇工业园的布局,优化市域产业空间布局。

逐步调整乡村居民点的布局,引导乡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3、协调江阴与周边城市的关系完善市域综合交通网络,统筹协调区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考虑新长铁路、沿江高速公路、锡澄高速公路对江阴城镇发展的影响,江阴与无锡、常州、张家港、靖江等周边城市的分工协作。

区域位置图一区域位置图二4、研究和体现城市特色贯彻城市设计理念,从江阴滨江的特点出发,保护自然山水,合理安排沿江岸线,保证城市生活岸线,从江阴交通枢纽的特点出发,发挥交通优势,建设物流园区;发掘江阴深厚的文化积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延续历史文脉。

5、保护生态环境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明确市域的生态建设目标和措施,从城乡协调发展角度出发,确定市域城镇聚集空间与绿色开敞空间,划定优先建设地区、引导建设地区和不宜建设地区,界定物种源、廊道和节点,保持物种的多样性,提出生态建设对策。

6、积极应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对老城区、新城区、外来人口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民情民愿,在规划中加以体现,制定措施,以有利于社会稳定、协调发展。

江阴战略规划成果全1

江阴战略规划成果全1

江阴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导言“当城市成功的时候,整个国家也在成功”。

这句话出自美国《商业周刊》刊载的一篇叫做《大城市更加光辉》(1998/5)的文章。

它指出大城市在服务经济、信息经济发展中是非常重要的载体,因此大城市变得越来越有价值。

在有近13亿人口9亿农民的中国,这个命题应当是:当城市成功的时候,当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发展关系处理成功的时候,才是整个国家真正的成功。

江阴作为一个中等城市,行政上直接牵系着广大农村,城市部分的发展策略关系到镇、乡的发展。

过去二十年间,江阴以占全国万分之一的国土,千分之一的人口,创造了三百分之一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未来的发展中,走什么样的城市化道路,通过何种产业和空间的策略来保持城乡的可持续发展,是任何规划都必须面对的基本问题。

我们需要兼顾988平方公里市域内城、镇、乡的共同发展,兼顾36万城市人口和80万农业人口的利益,兼顾城市和它所在的这个富庶区域,以及城市的历史和未来,因为这座城市的发展直接代表了一种国家成功的希望。

第一章规划背景分析经过过去20年的发展,江阴已经壮大为全国百强县之首,且极具潜力。

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江阴是否能够保持这种优势,如何发掘城市具有的潜力,寻找恰当的途径来释放这些潜能,使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可持续性,则是一个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本次概念规划是为总体规划调整进行前期的战略研究。

对于规划的背景分析不仅涉及到宏观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发展的外部区域环境,也包括了对城市当前发展问题的基本判断。

一.社会经济发展环境1.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要求城市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与产业竞争力从“十五”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城市在经济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将会承担更为重要的作用。

随着过剩经济代替过去的短缺经济,我国的经济模式正在发生着重大的转变。

由于商品和服务的全面供过于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持续下降,给经济的高增长带来很大压力,但同时全面竞争或者充分竞争时代由此到来。

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

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

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背景江阴市位于江苏省南部,是中国的纺织业和化纤产业基地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日益扩大,城市发展已经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因此对于城市规划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制定新的城市规划方案。

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也是在这种环境下推出的。

方案目标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的目标是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区。

该社区将拥有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娱乐设施,并且在容纳居民方面提供足够的空间。

建设规划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方案概述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的总面积约为13平方公里,总投资额约为70亿元人民币。

规划方案分为三个主要区域: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及娱乐区。

住宅区住宅区占总面积的70%,将提供充足的住宅面积,以容纳约10万人。

整个住宅区将分为多个小区,并设定公共绿地和休闲区域。

工业区工业区占总面积的20%,将用于建造现代化的工业设施和制造厂房。

该区域将为当地经济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商业及娱乐区商业及娱乐区占总面积的10%,将包括购物中心、娱乐设施和适合当地居民的餐饮设施。

设计亮点自然环境考虑设计方案中充分考虑了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

从自然资源的保护到社区的绿化、水资源的利用方面都有着完整的规划,使整个社区不仅可以保护环境,同时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

交通便利规划方案将社区的交通问题考虑在内。

社区内将有齐全的公共交通系统覆盖,并且与当地高速公路互通,交通便利。

建筑风格统一整个社区的建筑风格统一,使社区在整体上有更好的协调性。

设计方案主要采用现代建筑风格,同时结合了传统文化元素,为居民提供生活的舒适感。

结语江阴东方新城规划方案的推出为当地居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并且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未来的发展中,江阴东方新城将继续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为居民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

江阴生态海绵城市措施

江阴生态海绵城市措施

江阴生态海绵城市措施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面临着许多环境问题,如城市内涝、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引入“海绵城市”概念,并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江阴市作为中国江苏省的一个发展中城市,也在积极推进生态海绵城市建设。

本文将介绍江阴市所采取的生态海绵城市措施。

雨水管理为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江阴市实施了一系列的雨水管理措施。

首先,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增加了雨水收集设施和雨水下渗井。

同时,还建设了雨水花园、生物滞留池等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绿化和冲洗道路。

另外,江阴市还构建了一个分布式雨水管理系统,将雨水合理利用,避免了过量排放造成的水源浪费和水体污染。

绿地建设绿地是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江阴市着重加强了城市绿地建设。

首先,加大了绿道建设的力度,打造了一条环绕城市的绿色走廊。

其次,江阴市将传统的绿地改造为生态绿地,引入了湿地、人工湖和植被群落等元素,提高了绿地的水源涵养能力和生态功能。

此外,江阴市还利用屋顶空间建设了绿化屋顶,增加了城市绿化面积。

建筑设计与管理江阴市在建筑设计和管理方面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

首先,对新建建筑采取了雨水收集和利用的设计措施,将雨水用于冲洗马桶、浇灌花园等。

其次,江阴市实施了绿色建筑认证制度,推动建筑行业向环保、节能的方向发展。

同时,江阴市加强了对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监管,确保施工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生态恢复和保护为了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江阴市进行了一系列的生态恢复和保护工作。

首先,加强了湿地的保护和管护工作,恢复了一大批湿地生态系统。

其次,江阴市推行了雨水渗透式绿地规划,将城市建设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此外,江阴市还建立了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监测系统,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和控制。

社会宣传和参与江阴市注重社会宣传和公众参与,提高了公众对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认知度和支持度。

江阴市城东新区中心区城市设计

江阴市城东新区中心区城市设计

市的展开扩散一样表现为一种均质蔓延,在缺乏各不同属性的地区间的空
间边界的同时又无法构筑起地区性的功能中心,进而使得各地区难以构成 空间认知感,整体面言城市空间表现为秩序缺乏与级差含糊。
C、空间过于开敞且缺乏公共活动发生的空间可能性
由于缺乏必要的整合,城市中心区空间整体上仍较为松散,进而使得城市 未能提供充分的公共活动发生的空间可能性,使得城市活动除了通过与到
图例行政办公用 地 商业金融用地 文化娱乐用地 C1 C3 C2 R2 M U G2 C4 C4 E9二类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市政设施用地 城市绿地 体育用地 医疗卫生用地
江阴市城东新区中心区现状用 地汇总表
现状建筑性质图
基地内建筑状况
2.用地需求分析 新城组团拥有良好的区位和便利的交通,我们在改善新城组 团城市中心职能结构的同时,如何利用新城组团良好的区位和便 利的交通提升江阴城市形象与地区竞争力,也是本次规划设计不 容忽视的问题。 江阴的城市发展也正面临着城市中心区空间区位变迁的十 字关头。原城市中心作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和办公中心,其建设量 已经达到了饱和状态,需要在主城之外寻找新的空间来发展新型 的城市区域金融商贸服务职能,而新城组团地区作为城市未来发 展重点,在经济发展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关键时期(如全球经济一 体化、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城市经济发展最快得地区之一), 不得不考虑新城组团地区中心应该承担起区域金融商贸服务的职 能,使城市更具竞争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域经济服务次中心 城市。 商业用地需求分析 伴随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区域内零售业 逐渐正向集约化、集中化方向发展,长三角地区零售业的融合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零售企业间的兼并重组、整合融合, 零售企业间的整合融合增强了该地区零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 进了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二是零售业态之间的相互融 合,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各种零售业态纷纷寻求自身的市场竞 争优势。 由自身的交通区位决定,江阴必将处在整个区域内经济一体 化所带来的零售业态相互融合和竞争风暴的中心,而本次规划区 域紧接锡澄高速公路出入口,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所以区内 商业服务的对象和面对的竞争不仅仅是局限在江阴本市的,而是 要从整个区域考虑,这就要求区内商业布置在用地选择和规模等 级上要与之相配。

江阴凤栖苑规划方案

江阴凤栖苑规划方案

江阴凤栖苑规划方案简介江阴凤栖苑是一个正在进行规划的新社区,位于江苏省江阴市锡港新区,规划总面积为10.2平方公里。

本文将介绍江阴凤栖苑的规划方案。

规划背景江阴市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旅游景点。

而近年来,江阴市经济发展迅速,对城市的建设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市民对一个美丽、和谐、宜居新社区的期望,江阴市政府开始规划凤栖苑社区。

规划原则1.以人为本,确保社区住户生活质量。

2.体现生态、环保、智能的发展方向。

3.协调城市主干道和社区内道路的交通流动。

规划方案总体布局凤栖苑社区总面积约为10.2平方公里,其中住宅用地占比为60%,商业和公共服务用地为20%,居住与服务设施用地占20%。

整个社区以“一核、四带、六区”为总体布局。

•一核:指社区中心,包括商业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等。

•四带:指将社区与周边环境连接起来的交通、绿化、步行等带状建筑物。

•六区:指住宅区、商业区、公园、文化区、教育区和运动休闲区。

建筑设计风格凤栖苑社区采用的是现代简约风格,以灰色、白色为主色彩。

住宅建筑外墙以垂直线条为主,营造出现代感和俊朗的形象。

交通规划凤栖苑社区内部的交通规划基于“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私家车”四种交通方式的平衡,促进了社区的低碳、环保和智能发展,同时也保障了家庭的便捷。

绿化规划江阴凤栖苑是一个绿色生态社区,规划中将约55%的总面积用作公共休闲景观建设,其中60%的用地比例用于绿化、园林等绿化景观的打造。

结论江阴凤栖苑规划方案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创造一个美丽、和谐、宜居的新社区。

同时,凤栖苑社区打造出一个低碳、环保、智能化、绿色且人性化的社区,比较符合现代居住的需求和时代背景。

最终,江阴凤栖苑规划方案将会成为江阴市城市建设的一张闪亮名片,充分满足市民的美好期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2年第4期 第18卷[文章编号]1006-0022(2002)04-0019-03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江阴生态市建设规划的基本构架研究□董雅文1, 戴明忠2, 潘铁山2(1.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08;2.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江苏 南京 210036) 江阴市是我国乡镇企业“苏南模式”的发源地和重要基地之一,经济总体实力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道路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先后被授予“全国卫生城市”、“全国文化模范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1年江阴市政府根据发展需要,适时地提出了建设生态市的战略决策。

编制生态规划是建设生态市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江阴市的发展特点,针对生态市建设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提出由主要思路、规划要点与决策管理创新3个部分组成生态规划的基本构架,目的是使该项规划更具针对性、操作性与前瞻性。

江阴位于长江黄金水道南岸,东距上海180km,西距南京204km,有江阴长江公路大桥与靖江相连,处在苏锡常大都市圈的中心地位。

全市土地总面积988km2,其中陆地面积791.2km2,约占总面积的86%,水域面积196.8km2,其中长江水面58km2,占总水域面积的29%,长江深水岸线长达35km。

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气候宜人。

2000年底全市总人口115.18万人,人口密度1 165.7人/km2。

耕地面积51 690hm2。

全市现有20个镇,原澄江镇与要塞镇合并为江阴市政府所在地,即市区。

生态市规划与建设范围为包括市区及城镇、农村在内的城乡一体化建设。

江阴市的经济总量与人均指标处于江苏省64个县级市(区)的领先地位。

2001年完成GDP 328.03亿元,财政收入25.02亿元,人均GDP 29 000元,城镇职工平均工资约1.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约5 700元。

1999年江阴市已率先实现小康,规划至200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

全市有省级以上集团企业82家,其中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46家,占全国的4.6%,大型企业13家,占全国的7%。

上市公司10多家。

经济发展潜力及城市(镇)综合发展潜力均居江苏省同类市县之首。

2.1 建设生态市需要解决、协调或缓解的问题 主要有4个方面:①土地利用的空间组织缺少生态内涵,发展与控制的关系失调。

②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工业企业布局比较分散,镇、村工业园区数量较多,土地开发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③在耕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2001年人均耕地仅0.042hm2),农业产业化、生态化程度不高,依靠传统农业难以解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问题。

④不断加快的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与日益减小的环境容量形成强烈反差,水环境污染已经对全市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规 划师论坛 [摘 要]针对江阴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的矛盾,从生态发展战略的定位、空间的生态整合、工业生态化的方向、多种类型生态社区的重构、主要建设工程及机制创新等方面研究了适合于江阴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理念与实践构架。

[关键词]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基本构架;江阴市董雅文,女,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

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国立列宁格勒大学地理系,长期从事环境保护、生态地理研究。

已发表城市及区域生态方面论文十余篇,1993年出版《城市景观生态》一书。

电话:025-6517343戴明忠(1973-),男,硕士,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毕业,从事生态规划研究、环境工程咨询等方面的工作。

潘铁山(1979-),男,2001年毕业于苏州城建环保学院,从事生态规划、环境工程咨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收稿日期]2002-03-08调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

2.2 生态市的战略定位 生态市的战略定位是指江阴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的生态取向或为城市发展服务的生态战略。

生态发展战略和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决策是相容的,它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资源再生与循环,发展与控制相协调,并通过经济、社会、环境、生态等多个目标的整合实现城乡一体化生态建设的发展思路。

江阴市已经明确提出“富民强市”的奋斗目标,在城市性质方面有建设“现代化港口城市”、“交通枢纽”、“山水城市”[1]、“园林城市”等提法。

运用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遵循自然规律、人文规律、市场经济规律对上述几种发展与建设定位提出生态化发展的导向,即将生态内涵融于社会文明进步、经济快速发展、环境优美、生活殷实之中,提高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强化生态建设与保护,为江阴成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强市提供坚实的生态与环境支撑。

2.3 基于环境友好的空间整合 处于快速城镇化与工业化进程中的江阴市,需要通过对城市(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与生态安全要素协调机制的研究,提出解决非生态化空间数量的膨胀与格局的无序化问题的途径[2]。

一方面是从全市域的宏观或各城镇的微观层面上,科学地确定建设、开发用地与生态空间的面积比例,二者的嵌套方式,生态空间的组成、形态、成熟程度等。

另一方面宜采用积极鼓励与适度控制相结合进行分区操作:经济开发区与沿江新材料产业带为适度发展区,在开发中保留20%左右的土地面积作为生态空间;中心镇和有较强经济基础的城镇为引导开发区,重构生态绿地,建设人居生态;黄山等30余座丘陵山体坡麓地带为限制开发区,生态恢复优先;露采矿区宕坡、宕口的环境综合整治与产业化开发为生态重建与开发区。

2.4工业的生态化发展 江阴是著名的工业强市,工业化发展模式经历了初期、中期及后期阶段,工业文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也因其固有问题的严重化,已经产生了生态与环境的负效应。

生态文明作为工业文明的替代力量,对推动工业社会向生态社会转型,从工业化发展模式向生态化发展模式转变,将起到重要作用。

充分运用江阴市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以先易后难为原则,优先推进为新兴产业服务的现代服务业、生活服务业及文化产业的生态化进程,加速培育以江阴地域文化、人文资源、田园风光和路桥景观为特色的生态型旅游产业以及显现路桥优势的物流生态产业等。

用现代科学技术或高新技术改造特钢、印包、机电、毛纺等产业,对缓解结构性污染与提升区域经济的生态素质均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在产品设计、企业工艺流程改造、物耗能耗的减量化、废弃物排放最小化以及市场营销、企业管理等方面均应有力度较大的生态化运作措施。

2.5 构筑城市(镇)生态社区的思路 城市(镇)生态社区是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和谐运转的基础单元,也是城(镇)人群的承载空间。

江阴的现代化生态社区可从交通、商贸、文教、生活、休憩等几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整合来规划设计,突出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共融、共生、共长。

如建设以公共交通聚集为中心的交通生态社区,以城市公园及周边地区为主体的休憩社区,以住房室内功能健康、环保、节能、节水、高舒适度及室外公共设施生态化为主体的生态居住社区。

各类生态社区的环境设计应突出其服务功能的生态内涵,即生态功能定位意识要准确,功能要完整,环境设计建设要自然化,与城市大型公共设施,特别是绿地、广场保持通达性,管理要人性化。

城市生态小区的经济活动应是高效与无害的、社会生活安排有序、物质环境最舒适。

3.1 目标 江阴生态市建设的战略定位是确定建设目标的主要依据,而生态建设工程与项目则是实施目标的措施或手段。

建设目标应主要反映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统一,前提是社会经济发展,关键是环境保护,因此提出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为框架的目标。

具体目标是:200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目标是201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万元。

三次产业比例为3:56:41(2000年三次产业比例为4:68:28)。

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份额达到63%以上。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递增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6%以上。

全市城市化水平达60%,城市人口35万人~40万人,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3%,人均绿地13m2。

人均住房面积、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人均生活用水、人均期望寿命、万人拥有病床数等目标将以国际、国内同类生态城市(如汕头、中山、佛山)的最优目标为基本要求。

大气、水、噪声达到或优于功能区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大于50%,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率达100(8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一控双达标实现率100%,城市气化率100%,工业企业绿色化率80%,工业企业ISO14000体系认证率10%,环境保护投资指数大于2.0%。

单位GDP耗水小于200立方/万元,单位GDP能耗小于1.3吨/万元。

3.2 重点建设领域 针对上述规划目标,确定重点生态建设或保护工程项目:(1)产业生态化转型工程:培育以江阴澄星实业集团、加华新材料资源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工业企业绿色化工程;以申达科技工业园、阳光与三毛集团为主体的生态型工业园区(绿色毛纺工业园)或循环经济型工业园区工程。

在农业上培育奶牛规模养殖场粪便无害化与资源化示范基地及都市型绿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等。

(2)生态型产业建设工程:利用江阴市林业与旅游产业正在起步的契机将有意识地引导这两项产业的生态建设,提出发展林业经济与建设生态公益林相结合,包括丘陵地区成熟林更新造林,营造高效经济林、风景林、公益林等。

发展江阴的人文、历史、自然旅游资源优势,突出环境友好、生态健康,组织以江、河、路、桥、镇、古迹名胜为特色的区域性生态旅游网络。

(3)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工程:通过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控制城市(镇)建设用地的外延拓展,保护土地的再生产及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提高耕地质量,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缓解耕地超临划 师PLANNERS2002年第4期 第18卷界负载。

采用生态修复技术,对因开采建筑石料而破坏的山体宕坡、宕口及砖瓦窑废弃地进行复绿或发展绿色产业。

在水资源保护方面,应增强流域性水资源调配管理能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发展节水农业,控制与防治地区沉降与地下水位下降等。

长江岸线资源江阴段宜通过生态建设规划对港口、码头、泊位、仓储、工业、生态保护用地等的布局提出生态合理性的论证及调整方案等。

(4)城乡一体化生态防护体系建设工程:该防护体系覆盖全市域的城镇与农村,基本构架由3类生态空间组成:一是山体自然景观、林木等植被;二是由长江、通江河道与水网绿色通道(路网)组成的生态廊道;三是广大农田等开阔腹地,或称开敞空间。

以上三部分的镶嵌统称为“生态防护体系”[3]。

其主要功能为净化空气,削减与去除大气污染物,调控人居环境的碳、氧平衡,降低噪声,调节气候,改善与提高水体净化功能。

江阴城区与20个小城镇的环境建设规划优先安排的项目有大桥地区景观重构、沿江开发区的生态保护、高速公路和铁路两侧绿化、市级以上河道两侧绿化、城镇景观整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及集中供热工程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