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鼓应+庄子的视野与心境

合集下载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逍遥游)学习笔记(一)

陈鼓应 《庄子今注今译》(逍遥游)学习笔记(一)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逍遥游)学习笔记(一)1.台湾学者方东美:庄子的精神“逍遥游乎无限之中,遍历层层生命境界。

”,这是庄子主张于现实生活中求精神上大解脱的人生哲学全部精义。

2.蜩与学鸠笑之曰(22):“我决起而飞(23),抢榆枋(24),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25);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26)?”适莽苍者(27),三飡而反(28),腹犹果然(29);适百里者,宿舂粮(30);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31)?王仲镛说:"逍遥游,是指的明道者---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以后所具有的最高精神境界。

大鹏就是这种人的形象,蜩与学鸠、斥晏鸟,指世俗的人。

"释德清说:庄子因言世人小见,不知圣人者,以其志不远大,故所蓄不深厚,各随其量而已。

……比二虫者,生长榆枋,亦无远举之志,宜乎其笑大鹏之飞也。

举世小知之人盖若此。

3.徐复观先生说:“人生之所以受压迫,不自由,乃由于自己不能支配自己,而须受外力的牵连。

受外力的牵连,即会受到外力的限制甚至支配。

这种牵连,称之为‘待’。

”(《中国人性论史》,第389页)4.方東美先生:“一個人要真正獲得精神自由,必須‘無待’!那麼怎麼樣可以無待呢?就是從事這個生活的人自已要有一個使命,要在自已的生命宇宙裏面,自做精神主宰。

”5.徐复观:人所以不能顺万物之性,主要是来自物我之对立;在物我对立中,人情总是以自己作衡量万物的标准,因而发生是非好恶之情,给万物以有形无形的干扰,自己也会同时感到处处受到外物的牵挂、滞碍。

有自我的封界,才会形成我与物的对立;自我的封界消除了(无己),则我与物冥,自然取消了以我为主的衡量标准,而觉得我以外之物的活动,都是顺其性之自然。

(《中国人性论史》,第394页)。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

《庄子》对后世文学影响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想象奇幻,构思巧妙,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重要的作品。

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是晋代郭象的注本,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其中“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共三十三篇。

它以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以简洁深刻、旷达放任的思想和缤纷瑰丽、才华横溢的手笔,增添了中华文明的厚度,拓宽了人的精神境界,对后世哲学、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庄子》不是一部书,而是一个世界。

儒家中庸思想和道家逍遥思想无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泉源,“逍遥自在”的思想在《庄子》全书中“五石之瓠,不虑以为大樽浮于江湖,而忧其无所容”,当反复咀嚼庄子这些看似荒诞怪异的故事,才慢慢懂得心灵顺应天地大道,跳出万物束缚,无己、无功、无名,与天地精神相往来,逍遥自在。

《庄子》对后世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当我们读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太白的“且放白鹿青崖间,需行即骑访名山”、苏东坡的“我欲乘风归去”时,不能不追想到庄子的愤世和自任。

正如《庄子今注今译》的作者陈鼓应所说,在逆境中,庄子的保持定力和超越的心境激励着他迎难而上。

我想,这正是《庄子》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

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对庄子思想的认识

庄子思想的现实意义摘要:庄子的思想并不是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只有虚无和消极避世。

庄子的思想中有很大一部分对现实生活有着很大的意义。

作为一个文学家,庄子对后世的审美观产生了重大影响;作为一个哲学家,庄子的理念中有很多的为人、处事的学问,对于我们做人做事和心态调节都有启示;作为一个思想家,庄子的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自然观和辩证法因素,他的自然本位的思想对当今时代的环保意识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

正文:庄子的思想历来都有很多争议,大部分人认为庄子思想是避世的、消极的,不愿直面现实的。

另一种立场是庄子是很强悍的思想,因为他表达的是一种态度而非方法,庄子思想是以避世的心态来入世。

庄子把人的思维调整到一个极高的境界来审视宇宙万物和世界上的各种纷争,庄子的这种境界是超越空间和时间的,因而在现代社会中有广泛的影响。

1.对后世审美标准的影响庄子的文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审美观,对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意义。

庄子说:“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认为“道”,即自然规律无处不在,提倡尊重道,追求“应之自然”的艺术本色美,不能以人的主观意志去任意违背。

所以庄子的文学思想提倡自然美,本色美,他主张“无为”,反对人为的雕琢造作。

他提出音乐应该如“天籁”、“天乐”,绘画应该如“解衣般礡”,文学应该“言不尽意”。

人如果在精神上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做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使“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那么可以说进入了逍遥之境界,而这也是文学创作追求的最高境界。

远眺古代,魏晋时期的两位重要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和钟嵘,就深受其影响,并把它贯穿在整个文学理论批评之中。

钟嵘在《诗品》中品评一百二十多位诗人,其衡量优劣的标准亦在于是否符合自然之美。

最初的源头就是庄子的思想。

他坚决反对堆砌典故,“文章殆同书抄”的倾向,认为“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借由直寻”,明确提出“自然英旨”的审美原则。

时至近代,五四时期“性灵”文学倡导者林语堂也指出:“在文学上主张发挥个性,向来称之为性灵,性灵即个性也。

谈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及其对当代社会的观照

谈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及其对当代社会的观照

谈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及其对当代社会的观照《庄子》的人生处世哲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一是个体逍遥的心灵境界,一是对世俗政治、教化的批判,一是个体生命在世俗世界中的融合。

通过这三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庄子》,并能透过《庄子》来反观当下社会所出现的问题以及个体所面临的生命困境,然后依循、借鉴《庄子》中的人生智慧,在当下社会中走出合理的人生之路。

标签:庄子;人生;处世;生命;当代《庄子》的人生与处世哲学涵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心斋、坐忘等修养功夫来实现心灵世界的逍遥,从而与天地冥合为一;一是通过对仁义教化和腐朽政治的批判与抛弃,来说明“有为”对人生命的戕害;一是通过对现实生命、朋友交往、世俗生活的安时处顺、莫逆于心、不谴是非,来完成理想与现实的融合。

一、逍遥的心灵境界在庄子看来,人性应当是自然无为的,所谓“性者,生之质也”(《庚桑楚》)。

人先天所具有的即是人的本性,《马蹄》篇认为:“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

”但是人一旦进入到社会,和外物有所接触,就极易受到外物的影响,人的自然本性就会受到斫伤,“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熏鼻,困■中颡;四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五曰趣舍滑心,使性飞扬。

此五者,皆生之害也”(《天地》),“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进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可不哀邪!”(《齐物论》)“五色”、“五声”、“五臭”、“五味”、“趣舍滑心”、“物相刃相靡”等都可使人“遁其天,离其性,灭其情,亡其神,以众为。

”(《则阳》)诚然,庄子对外物的否定过于绝对化,但庄子并不否定外物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在《齐物论》中,庄子肯定了万物的存在。

庄子的抛离外物是针对外物对人性、人心的影响而言的,庄子主张“物物而不物于物”(《山木》)。

庄子眼见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指出人之本性、人被物奴役的同时,告诉我们应当如何才能不陷入物的世界,使人性复归于朴,即回归本真的自然之性——这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的修养功夫,使心灵达到逍遥自在之至高境界。

庄子的视野与心境

庄子的视野与心境

庄子的视野与心境陈鼓应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上的演讲《庄子》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特别是到了现当代,无论是严复引进西方自由平等概念,使自由民主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接,还是章太炎试图将儒、释、道融会贯通,都受到道家思想的深沉影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流露出非常浓厚的庄子意境。

包括汤用彤、蒙文通、冯友兰、金岳霖、宗白华、方东美等,都是具有道家情怀的学者。

对每一个人来说,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与其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都是有联系的。

所以,今天我就从“视野”与“心境”切入,谈谈庄子可以带给今人的启示。

大小之辩如果把时空拉到无限大和无限小,可以看到,万物的大小皆无定准,其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可以不断相互转化的。

通常都认为,《齐物论》是《庄子》中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但在讲《齐物论》之前,我想先讲讲《秋水》篇。

《秋水》篇中如此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说的是秋天下雨,黄河水高涨。

从两岸及沙洲之间望去,连牛马都分辨不出来,形容河面浩荡宽阔。

于是,河伯就认为天下的美、天下的壮观都是自己第一,无人可及。

然而,当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他改变了自己欣然自喜的面容,转而“望洋兴叹”:如果不是见到大海,我就“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这时,北海若就对他讲述了“井底之蛙”的故事。

中国有两大神话系统———蓬莱神话和昆仑神话。

庄子把这两大系统都汲取到他的思想里,把神话哲理化。

河伯与北海若两个水神接着对话。

北海若说,只有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才能够跟你“语大理”。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如果对方一副花岗岩脑袋的样子,坚持一种全然封闭的心态,那你就什么都没法跟他讲。

河伯还好,起初还“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自我为中心,可是最终,他并没有排斥别人。

庄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庄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

庄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及对我们的启示庄子人生观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庄子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庄子的思想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并在老子的思想基础上进行了创新,由此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

庄子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庄子的思想充满了矛盾。

庄子看破功名利禄,面对成功与失败都以淡然的态度接受,对待生死更是有自己的看法。

一、庄子人生观产生的时代背景在研究庄子的人生观之前,有必要对其生活的时代进行分析。

庄子人生观的产生深受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影响,所以他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烙印。

庄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那个年代是诸侯分裂,思想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

各诸侯国为争夺自己的霸主地位,到处开展战争争夺土地,造成普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

作为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周礼,也在逐渐的崩溃,瓦解。

这体现了当时的传统思想观念已经与当时的社会实际不相符合了。

旧的统治思想开始瓦解,但是新的统治思想还没有形成。

于是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景象,各个思想学派都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

庄子就是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了具有自己特点的思想,他更加注重个体的自由,这种自由是不受任何外在力量羁绊的自由。

这种思想在当时是非常独特的。

不同的时代背景,将会影响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我们对待庄子的思想,首先应该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并且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来对庄子的思想进行重新的解读。

所以一定要了解庄子思想所产生的时代背景。

就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比较混乱,社会比较动荡,老百姓大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就使庄子的人生观为了解救人们超越现实的困苦,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庄子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庄子人生观包含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在对庄子的人生观进行解读的时候,我们可以逐渐对庄子的思想有了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

庄子的生活是比较清贫的,但是他的精神世界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对待庄子的思想,应该放下浮躁的心,把心静下来,慢慢地领会庄子所倡导的人生观。

陈鼓应:庄子的心境一个通达的世界

陈鼓应:庄子的心境一个通达的世界

陈鼓应:庄子的心境一个通达的世界世间争议大都是因每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来作判断引起的。

而庄子启发我们,假如你跟朋友之间有冲突,不妨尽量收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

现在我们再来看《齐物论》篇,就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其中很大的篇幅是谈认识论的。

开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偶”。

于是,他的学生颜成子游说,老师今天打坐和过去不一样呀,是何缘故呢?子綦答道,“今者吾丧我”。

这一段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吾丧我”。

头一个“吾”是一个大我、真我,一个得道于今日的、开放的,可以跟他人、外物相感通的我。

而“丧我”中的“我”是那个尚未忘己、忘功、忘名的我。

接下去,子綦突然把话锋一转,问子游道,你听说过“人籁” 、“地籁”、“天籁”吗?话题转到“三籁”,实写“地籁”:风吹不同的孔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风较强时,响应的声音也大;风较小,响应的声音也比较小;当强风停止了,每一个洞窍就是虚空的状态。

庄子在这里想说明的是,人心犹如一管一洞,而一管一洞之所以各成其声,是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怒者”在主宰着。

庄子接下来写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这句话被认为是其个人对百家争鸣的看法。

在庄子看来,诸子百家在文化论战中,我批评你,你攻击我,搞得大家晚上睡觉精神交错,白天心神不宁。

但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心境恰恰不是虚,而是实。

风吹万种孔窍,之所以会发出千差万别的声音,就是因为这些孔窍的自然形态不同,本身的结构、条件造成发出声音的差异。

正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成见,所以大家一直论辩不休。

而这一切,“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也就是说,都是因为各自自身的原因,并没有一个是被指使的。

庄子的这段描写很精彩。

它对每一个人介入论战时的那种心理状态、精神上的波动、行为样态的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

由此点出“有情而无形”的“真宰”和“真君”,即超脱于肉体和感情之外的自我。

然而,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庄子《逍遥游》小大之辩之人生境界探析

庄子《逍遥游》小大之辩之人生境界探析

庄子《逍遥游》小大之辩之人生境界探析作者:张晓琳来源:《卷宗》2018年第07期摘要:《逍遥游》一开篇便让我们领略到鲲与鹏超乎想象的大,与蜩、鸠、菌、蟪蛄等小物形成强烈差别。

但是我们对这种差别的认识不能仅仅局限在时间与空间层面的大小,而要突破表面的认识,上升到精神境界与人生价值。

关键词:《逍遥游》;“小”;“大”;人生境界“小大之辩”是贯穿庄子《逍遥游》篇的重要线索,并且在一开始就表现了两种视角:一个是“大”,一个是“小”。

基于这两种差别,人们往往倾向于通过形体上的大小对其进行褒贬,从而忽略了小大之分的真正差异是两类事物的境界不同。

一、小大之辩的歧义及真正内涵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是以寓言的形式进行的一个生活在北冥里的大鱼变化成为高飞的大鹏。

鲲是大的,大到不知其几千里,鹏也是大的,它的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在庄子的笔下,这种想象的大物随处可见,与这些大物相对应的是翱翔于蓬蒿的蜩与学鸠、不知晦朔区分的朝菌以及不知春秋的蟪蛄,从而展开了“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的论断。

人们对于大物、小物的认识与“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有密切的关系。

最通常的表现就是大物有大知,小物则仅限于小知。

在此基础上,将庄子所揭示的理解为小年是不及大年的,就像众人的不及彭祖;小知也一定不及大知,就像小鸟的不及大鹏。

于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对于他们所理解的大知趋之若鹜。

大知等同于地位、金钱、权力、荣誉的符号,执着于外物。

正如尼采所担忧的人类的存在失去意义、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质的价值,即陷入了价值虚无主义的泥潭之中。

而庄子在《逍遥游》中所要阐述的显然不是人们所误解层面上的理解。

陈鼓应认为,庄子之所取大者,在于只有一个开阔的思想空间才能培养出开放的心灵维度,才能舒展一个辽远的心灵视野;只有从“小”的局限中解脱出来,才能使精神由大解放而得到大自由。

一方面,众人和小鸟等小物的无知和局限表现在坐井观天式的盲目的自得,或者管锥天地式的浅薄的鄙陋。

解惑|陈鼓应: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

解惑|陈鼓应: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

解惑|陈鼓应: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庄子眼中人性的真与美文/陈鼓应一、前言在先秦人性论史上,众所周知孟子倡性善、荀子言性恶,本文则以性真为主题①,论述庄子学派的人性之真与美。

孟、庄同时代,身处战国中期,是为儒、道思想发展的高峰期。

徐复观的《先秦人性论史》便以孔孟与老庄并重而进行论述,他说:“古代整个文化的开创、人性论的开创,以孔孟老庄为中心;似乎到了孟庄的时代,达到了顶点。

”(徐复观,第46页)此言甚是。

然而,通览当代学者有关先秦人性论课题的讨论,几乎多集中在孟子的观点上,连在当时以及汉代影响较大的荀子都被边缘化,至于庄子有关人性论的观点则更罕见学者论及②。

这是促使我撰写庄子人性论的主要动机。

人性论在内容上,有心、性、情、欲等主要议题。

有关“心”的议题,我已发表专文(陈鼓应,2009年a),接着拟分篇论述庄子有关“性”、“情”议题的文章。

长期以来,我十分关注庄子“性情不离”的重要命题,这一观点与宋儒程朱学派之扬性抑情而导致情性割裂的偏颇学说形成鲜明的对比。

程朱理学在理气二元的理论架构下,还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遂产生“尊性黜情”的严重后果。

反观王安石的“性情一体”说,与庄子主张“情性不离”(《庄子·马蹄》。

下引《庄子》仅注篇名)正遥相呼应,这引起我对王安石人性论的极大关注。

王安石批评孟、荀性善、性恶之说而提出性情一体说:“性、情一也。

世有论者:‘性善、情恶’是徒识性情之名,是不知性情之实也。

喜怒哀乐好恶欲,未发于外而存于心,性也。

喜怒哀乐好恶欲,发于外而见于行,情也。

”“性者情之本,情者性之用。

故吾曰:性情一也。

”(《性情》)王安石从自然人性论的角度指出,人的自然本性无所谓善恶。

他说:“性生情,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

”(《原性》)苏东坡也说:“情者,性之动也……性之与情,非有善恶之别也。

”(《东坡易传》卷一)有关中国心性论的讨论,在哲学史家与正统学者的影响下,习以为常地将程朱独断论的道德形上学高拔,并将孟子泛价值主义的思维扩大化,形成单一化的人性论史观,③ 以至于《庄子》“性情不离”与王安石“性情一体”的学说长期被掩没。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今日,随着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古典经典书籍重新进入广大读者的视野,庄子广泛阅读于世。

2018年11月,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叫《庄子今注今译》的专著,由文化复兴社出版社、著名社会学家、文化研究者和庄子学家陈鼓编著,其内容涵盖了庄子的一段历史,精彩纷呈。

《庄子今注今译》以庄子的25种37篇译文著称,其中包括复古的小说《说之乐》,著名的文论《养生主》、《列子》,以及关于政治、财富、生活和人生等多领域的文章。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鼓在《庄子今注今译》中,将古典文学和现代人文结合起来,在今天的读者中引发重新思考。

据陈鼓介绍,他把对文本的理解和当今实际生活放在一起,充分利用研究实践思想,改写和调整具体的文本段落,以浓重的语言烘托情感与思想,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古代庄子的思想,唤起读者的认同精神,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今天耳熟能详的俗话,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另外,在陈鼓对庄子译文的编著中,他把文本的文体和语言改写,以宋代文言文为主特色,让庄子原貌更加地表现出来,保证语言的统
一性和细腻性。

集闻识辩有造化,陈鼓以其文有熏陶之功,让其演绎,令庄子之
风昔而新生,传世百世之典籍《庄子》,改写之后再度被人注意,令
读者受益终结。

在此,吾乃礼赞之词!。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
四、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的价值与意义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对于读者来说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首先,该书为我们深入理解庄子的思想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陈鼓应的注解与译文,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庄子的核心观点和内涵,更好地理解道家学派的精神。
其次,陈鼓应的译文准确、通俗易懂,使得庄子的思想与当代读者产生联系。他注重将庄子的思想和现代语境相结合,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将庄子的智慧应用于当下的生活和工作中。
2. 德与无为而治
庄子认为人应当追求道德的修养,通过无为而治来实现和谐社会的理想。陈鼓应对于庄子关于德与无为而治的理解作了深入的研究,并在他的注解中进行了详细的阐释。他通过清晰的译文和准确的注解,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道德观和治理理念。
3. 自由与人生观
庄子主张人应当追求自由,摆脱俗务和欲望的束缚,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陈鼓应对庄子的自由观进行了精辟的诠释,他指出自由不是肆意妄为的放纵,而是回归内心本真,超越世俗的束缚。他的译文和注解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庄子对于自由的独特见解。
陈鼓应是中国著名学者,对庄子的研究深入而广泛。他的《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是一部针对《庄子》全书的注释与译释。该书立足当代语境,结合现代的理译,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庄子的思想内涵与表达方式。
三、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的主要观点
1. 道与自然
庄子的思想主要围绕“道”展开,他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原则,万物皆由道而生。陈鼓应在他的注解中深入剖析了庄子对于道与自然的理解,指出道是一种自发自然的力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存在。他的译文准确地表达了这种观点,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领悟道的含义。
最后,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对于庄子研究的推进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他的工作,庄子的思想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传播,进一步推动了庄子研究的深入发展。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四)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四)

陈鼓应:庄子论人性的真与美(四)四、“性修反德”的修持工夫与境界(一)“虚”、“静”、“明”的修为方法人类面临席卷而来的物化浪潮,面对日愈束缚人性的人伦规范之异化趋势,“性修反(返)德”的呼声遂成为庄学在人性论议题上所提出的重大课题。

庄子在《天地》与《庚桑楚》中为人性下了明确的界说,同时言及心性持修工夫的问题。

《天地》提出“性修反德”的主张,即是通过修养心性的方法,逐步将人的精神层次提升到“德”的最高境界。

《庚桑楚》中进而具体地提到“正”、“静”、“明”、“虚”的修养工夫。

(13)“虚”、“静”、“明”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范畴,最早见于《老子》。

从老子开始,“虚”、“静”便成为道家心学修养论中的核心概念,而“明”的概念成为心境和思维感通之况喻,则始于庄子。

(参见涂光社,第114-128页)徐复观说:“虚静是道家功夫的总持,也是道家思想的命脉。

”(徐复观,第383页)徐先生说得好,可惜未即展开论述。

虚”、“静”等人生修养方法以及“复性”(“复命”)工夫,创始于老子,庄子继之有更大的补充和发展。

1.“虚”:“唯道集虚”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首先将“虚”与“心”联系起来,他说“虚其心实其腹”(《老子》第三章)。

虚心的修养,在消极层面是去除主观成见,在积极层面则是扩大心胸的涵容性。

老子还将“虚”与动、静观念结合(14),其“虚静”的修养工夫对后代的影响至为深远。

(15)老子虚静说著称于世,但《庄子》内篇中“静”的概念却未得一见(16),对比之下,内篇着力于发扬“虚”的观念,突出“虚其心”——阐发“心灵”的开阔性。

如《齐物论》开篇提出“众窍为虚”——形象化地描写开放心灵所发出的言论,具有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对应于“众窍为虚”,庄子接着提出“莫若以明”,描绘开放的心灵可以如实地反映外在多彩的世界。

《人间世》在著名的“心斋”学说中,进而提出“唯道集虚”的重要命题。

其主旨是在表述心透过“听之以耳”,历经“听之以心”、“听之以气”,达到与道结合的境界(“唯道集虚”)。

陈鼓应 老庄新论 修订版

陈鼓应 老庄新论 修订版

陈鼓应老庄新论修订版
陈鼓应的《老庄新论》是一本对老庄哲学进行修订的经典著作。

他在该书中提
出了一系列关于道德、政治和个人修养的新观点,并对老子、庄子等古代哲学家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在《老庄新论》中,陈鼓应强调了个体的内在修养对于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自身修行的不断努力,个人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

他以基督教的信仰作为道德行为的指导,倡导人们要秉持善良、正义和公平的原则来对待他人。

通过对老庄哲学进行修订,陈鼓应提出了“人心平安”这一重要概念。

他认为,
只有在心境平和的状态下,个人才能够真正地理解自然之道和宇宙之道。

他通过分析安逸和安定这两个概念的差异,强调了在追求内心平静的过程中,个人应该主动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并从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

此外,在《老庄新论》中,陈鼓应对政治和权力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主张以道德为先导,正确行使权力,并强调政治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他对权力的滥用和腐败现象进行了批判,并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促进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总的来说,陈鼓应的《老庄新论》是一本对老庄哲学进行了修订的重要著作。

他在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和见解,强调了个人修养、人心平安和正确行使权力的重要性。

通过他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古代哲学思想,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庄子浅说

庄子浅说

《庄子浅说》作者:陈鼓应作者的话在我的第一本书《悲剧哲学家·尼采》前言里,我曾经说过世界上有两本书是我最喜爱的:一本是中国的《庄子》,另一本是德国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这两者在思想解放与个性张扬方面,有许多共同点。

而尼采的激情投入与庄子的清明超脱,正有如希腊悲剧与狄奥尼索斯(酒神)与阿波罗(太阳神)两种精神力量的相互对立而又相互协调一样,迹反映着历代知识分子内心的种种冲突与求取平衡。

看来,一个人生活的体验愈多,愈能欣赏庄子思想视野的宽广、精神空间的开阔及其对人生的审美意境;一个人社会阅历愈深,愈能领会庄子的“逍遥游”实乃“寄觉痛于悠闲”,而其思想生命的底层,则未始不潜藏着浓厚的愤激之情。

我对庄子兴趣,最初是由好友包奕明引起的。

在大学期间,以学习西方哲学为主,老庄哲学虽列为必修课程,但除了听到一些本体论、宇宙论的概念术语之外,并无所获,对于老庄思想的精髓,更不甚了了,我读研究所时,在研究尼采著作之余,也喜读存在主义的作品,奕明兄多次对我说:“庄子‘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很有存在主义的竟味。

”他的一番话引起我的好奇,由好奇而嚼读《庄子》。

这本小书是研读《庄子》后有所感发而写的,原各《庄子哲学》,1966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现在,这本小册子能和大陆读者见面,首先要感谢三联书店的朋友们。

庄子的影像在一个混乱的社会里,庄子为人们设计了自处之道。

在他所建构的价值世界中,没有任何的牵累,可以悠然自处,怡然自适。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太平盛世时,儒学思想往往抬头,因为儒家确实提供了一套适于当时人际关系的伦理基础。

于是,治者们也乐于将整个社会结构纳入伦理关系中,以维系社会秩序,使其井然。

然而,历代毕竟乱多于治,每当政情动荡,社会大乱时,儒学思想便失去效用,而道家思想则应时而兴。

因为道家并不抱持着冠冕堂皇的道德原则,而能深入人性,切中时弊,彻察动乱的根由;它正视人类不幸的际遇,又能体味人心不安的感受,对于饱经创伤的心灵,尤能给予莫大的慰藉。

陈鼓应:《庄子浅说》(4)

陈鼓应:《庄子浅说》(4)

陈鼓应:《庄子浅说》(4)陈鼓应:《庄子浅说》(4)十五、理想人物在庄子眼中,当道人物都是一丘之貉,世俗人群则为浑噩之徙,除了这两种人物之外,世间还有几类特殊之士:思想犀利,行为高尚,超脱世俗,言论不满,表现得很高傲;这是山林隐士、愤世的人、孤高寂寞、怀才不遇者所喜好的。

谈说仁义忠信,恭俭推让,好修身而已;这是平时治世之士、实施教育的人、讲学设教者所喜好的。

谈论大功,建立大名,维护君臣的秩序,匡正上下的关系,讲求治道而已民;这是朝廷之上、尊君强国的人、开拓疆土建功者所喜好的。

隐逸山泽,栖身旷野,钓鱼闲居,无为自在罢了;这是优游江海之士、避离世事的人、闲暇幽隐者所喜好的。

吹嘘呼吸,吞吐空气,像老熊吊颈飞鸟展翅,为了延长寿命而已;这是导引养形的人、彭祖高寿者所喜好的。

(《刻意》)上面列举的五种人,也可说略道尽世间的品流。

而庄子却另外创构了一种理想人物,有时称他们为至人,有时称为真人,又有时称为天人或神人,不一其名。

《逍遥游》内说到这种理想人物,能够顺着自然的规律,以游于变化之途。

庄子运用浪漫的手法,将这类人描绘得有声有色。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予,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以文学式的幻想,把姑射之山的神人构绘得有若天境中的仙子。

在这里,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这是浪漫幻想的驰骋,绝非神仙家之言;而庄子的用意在于打破形骸的拘囚,以使思想不为血肉之躯所困;至于“游乎四海之外”是精神上的升越作用,和《天下》篇的“与天地精神往来”具有同样的意义。

在不受外界物质条件约束的意义下,庄子在《齐物论》上这样描写: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热,河汉冱而不能寒,疾雷破山风振海而不能惊。

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

庄子这种笔法在当时是很新鲜的,在表达辞意和开拓境界方面,都富有独创性。

可惜后来被道教之流,抄袭得陈俗不堪。

庄子在这里无非想表示这种人是丝毫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

陈鼓应《庄子浅说》志疑

陈鼓应《庄子浅说》志疑

陈鼓应《庄子浅说》志疑陈鼓应先生是台湾著名学者,《庄子》研究专家。

八十年代初,他的《庄子今著今译》风行大陆,对“庄子研究”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笔者也就是从那时起借助陈先生的书来领会《庄子》的。

可以说,陈先生对庄子义理的剖析于我实有发蒙启愚之效。

《庄子浅说》是陈先生的一部深入浅出的著作,它概括而精要地阐述了庄子的思想,并通过中西哲学比较揭示庄子义理中包含的东方文化精华。

它简明有序,清朗贯通,是引领读者走进庄子世界的好向导。

这本书原名《庄子哲学》,1966年由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

现在,北京三联书店以“三联精选”的方式推出,它对读者阅读和理解深奥幽玄的《庄子》,会产生良好的作用。

陈先生为三联书店推出此书专门新写了序,没有对原书作任何修改和说明,不知是什么原因。

但是,陈先生阐述《逍遥游》的《鲲鹏和小麻雀》一篇,却让我不得要领,且有可疑。

“北冥”、“南冥”、“天池”、“鲲鹏”都是庄子为表述其思想而预设的“想象世界”。

陈先生说:“‘南冥’的‘冥’,亦作‘明’解,憨山注:‘谓阳明之方,乃人君南面之喻。

’这喻示着入世的抱负。

”“这种理想人物一经出现,其功便是以泽及百姓,如鹏之翼履群生。

”我认为,庄子义在精神的自由翱翔,此处大概是谈不上什么“君人南面之术”或者“泽及百姓”的。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应该是庄子所描写的大鹏视下的莽苍一片、万类飘荡的情景,非谓“鹏之翼履群生”,因此也就不能用以比喻什么“泽及百姓”的“理想人物”。

且按陈先生的理解,则“野马尘埃”为“百姓群生”,“人君南面”为“鹏”,那么其“泽”亦不过是“救世主”对“愚氓”的一点恩惠而已。

我以为问题不是出在庄子那里,因为庄子此处根本就不是在谈这码事。

问题是陈先生思想还有点落后,缺乏“民主”、“以民为主”而不是“为民作主”的思想,误解了庄子。

庄子的“平民”意识十分突出,他尖锐地指出,“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候,诸候之门而仁义存焉”,“圣人生而大盗起”,“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庄子》内篇的心学(下)——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

《庄子》内篇的心学(下)——开放的心灵与审美的心境

作者: 陈鼓应[1]
作者机构: [1]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
出版物刊名: 哲学研究
页码: 51-59页
主题词: 《庄子》内篇;审美心境;心灵美;开放;心学;“庖丁解牛”;《养生主》;艺术活动
摘要:五、《德充符》:主体的审美心境1.形体丑而心灵美本文上篇所述《养生主》“庖丁解牛”寓言在艺术活动的主题中,说明创作主体通过“为学”的积累,在创作过程中体现出“为道”的艺术境界。

而《德充符》则是以浪漫主义的笔法,描绘如“王骀”、“哀骀它”等形体残缺者,在丑怪形象之下,其内在生命却能显现出生意盎然的审美心境,流露出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庄子对于形体丑的描写,乃是为了衬托出心灵之美,这使我想起了苏东坡的诗句:“粗缯土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和董傅留别》)。

陈鼓应:道家为中国哲学注入了四种精神

陈鼓应:道家为中国哲学注入了四种精神

陈鼓应:道家为中国哲学注入了四种精神陈鼓应先生1935年生于福建漳州,祖籍长汀。

母亲在鼓浪屿怀上他,故取名鼓应。

他骨子里悲天悯人,心底充溢着冲创意志,平生古道热肠。

童年亲历日军飞机轰炸,心底潜埋下反殖民、反侵略的民族意识。

青年时期于台湾大学追随殷海光先生,直接受到五四精神的鼓舞摇荡。

人权与主权,民主与民族,贯穿着陈先生的一生,造次颠沛皆由之而来。

作为知识分子他仗义执言,先后三次被大学解聘。

作为学者他沉潜积厚,译注老庄文本、引入现代哲学、诠释道家思想。

作为家人、弟子、朋友、师长,他一生温厚、热忱、爽朗、平易。

谈话间,陈先生望着笔者的眼睛,轻语道:“也许我是一个性情中人。

”儒家文化与道家哲学陈先生小时候读私塾,每天背诵《论》《孟》《学》《庸》,有什么感受?■陈鼓应:那时候年纪很小,读书识字都通过背书,主要是儒家的书。

我们上小学没有礼拜六、礼拜天,每个人都要背,摇头晃脑那样唱诵。

背不出来老师要用尺打。

我小时候不受拘束,《论》《孟》《学》《庸》不是我的“四书”,我的“四书”是《封神榜》《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但是我背书并不费力,摇头晃脑就背下来。

直到现在,有时候我兴之所至,就会吟诵一段小时候背诵的四书。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像这样唱诵。

小时候背四书算是灌注式的教育,但是也可以朗朗上口。

现在接受新式教育,常常批评那样背书,好跟坏我不做评论。

确实西方多一些启发,中国多一些灌注。

要说温习传统典籍、了解文化渊源,再回流到个人生命和家庭生活,这方面美国的教育就不如中国,更不如法国。

我曾看到法国的中学生怎样读历代典籍,很让人吃惊。

法国人把文史哲各种经典汇编成18册教材,涵盖希腊罗马到文艺复兴两千多年的文化传统,中学生要通读。

现在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没有哪一部不被翻译成世界各国语言,我们的经典也在中外文化交融当中汲取新的生命力,我们自己确实应该重视本民族的经典。

□:陈先生提出“道家主干说”反响很大,也有一些争论,而实际上您更完整的表述是“文化的主干是儒家,哲学的主干是道家”。

庄子齐物论陈鼓应

庄子齐物论陈鼓应

庄子齐物论陈鼓应庄子齐物论陈鼓应【题解】本篇是《庄子》的又一代表篇目。

“齐物论”包含齐物与齐论两个意思。

庄子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这就是“齐物”。

庄子还认为人们的各种看法和观点,看起来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世间万物既是齐一的,言论归根结底也应是齐一的,没有所谓是非和不同,这就是“齐论”。

“齐物”和“齐论”合在一起便是本篇的主旨。

全文大体分成七个部分,第一部分至“怒者其谁邪”,从子綦进入无我境界开篇,生动地描写大自然的不同声响,并且指出它们全都出于自身。

第二部分至“吾独且奈何哉”,推进一步描述社会各种现象和人的各种不同心态,并指出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又都是出自虚无。

第三部分至“此之谓以明”,说明是非之争并没有价值。

万物都有其对立的一面,也有其统一的一面;万物都在变化之中,而且都在向它自身对立的那一面转化。

从这一意义说,万物既然是齐一的,那么区别是与非就没有必要,才智也就成了没有价值的东西。

第四部分至“此之谓葆光”,进一步指出大道并不曾有过区分,言论也不曾有过定论,人们所持有的是非与区分并非物之本然,而是主观对外物的偏见,物、我一体,因而是非无别,容藏于一体。

第五部分至“而况利害之端乎”,从忘物才能齐物入手,说明认识事物并没有什么绝对客观的尺度,因而人的言论也就没有确定是非区别的必要。

第六部分至“故寓诸无竟”,借寓言人物之口阐述齐物与齐论的途径,即忘掉死生、忘掉是非,把自己寄托于无穷的境域,从而遨游于尘埃之外,这也就进一步说明物之不可分、言之不可辩。

余下为第七部分,通过两个寓言故事表明“无所凭依”和物我交合、物我俱化的旨意。

“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

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

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

陈鼓应谈王博《庄子哲学》

陈鼓应谈王博《庄子哲学》

陈鼓应谈王博《庄子哲学》记者:陈先生,请您谈一下对王博先生的新作《庄子哲学》的整体印象。

陈鼓应:这是一本非常好的书。

我认为,整本书写得最好的地方,就是他的表达方式,不像一般介绍《庄子》的书总是用一种概念化的、具有理论架构的写作方式。

而庄子是一个诗人、文学家,他的哲学带着诗和文学的色彩,王博也是用一种流动性的语言来进入庄子的内心世界,在表达上行云流水,这方面是非常成功的。

学哲学的人总是把一个东西过于理论化、概念化,就庄子的思想而言,就好比把它放到冰箱里,冰冻了以后再来切割,一个活生生的东西就这样被冰冻和肢解了,其他人写庄子都是用这种方式,而王博的这种表达方式是很贴切的。

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他掌握住了庄子思想的生命的主轴,以往所有的介绍庄子的书大概都没有掌握住这个主轴。

我个人也曾经写过关于内七篇的文章,在《老庄新论》里面,两相比较,我认为他掌握庄子的生命主轴的特点非常突出,比我要写得好。

庄子写得最好的是《齐物论》,是一座好比珠穆朗玛峰那样的最高峰,是庄子写得最精彩的部分,讲了如何由物的世界进入道的世界的问题,《大宗师》讲“物有结之”,物总是有对立冲突的,总有太多的纷争,而道的世界是虚空的,通过掌握虚空可以进入道境,因为在庄子的哲学里边,道和物的关系是一个主线,王博在谈《齐物论》的时候掌握了这一条主线,分析、论述物的世界由成心所带来的种种对立和矛盾,然后再展现一种道的境界,用虚空的概念来打通这两者。

以《齐物论》来说,对于道和物这两个不同层次的东西,先分析物的层次的种种问题,然后呈现一个更高的道的世界,所以我认为在对《齐物论》的论述中,以前还没有人能够如此明晰地把握道和物的层次的不同,而他则牢牢地掌握住了道物关系这条主线。

就内七篇来说,每一篇都是按照它们自身内部的思想结构层层分析,成功地把读者带入到庄子的内心世界。

与一般用概念化、理论化的方式去切割庄子的著作相比,这本书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记者:这本书对庄子的讨论严格地限制在《庄子》的内七篇,您对此有何评价呢?陈鼓应:一般来说,要了解庄子哲学的核心思想,都是以内七篇为中心的,从内七篇来进入庄子的思想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鼓应 1935年生,福建长汀人。

台湾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

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现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台湾大学人文社会高等研究院访问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先秦诸子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道家文化研究》主编。

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道家哲学、尼采哲学。

著有《庄子哲学》、《悲剧哲学家尼采》、《老子今注今译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尼采新论》、《管子四篇诠释》、《道家易学建构》等。

陈鼓应庄子的视野与心境2009-11-22 08版:思想者·连载·广告———陈鼓应教授在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座”上的演讲———《庄子》上承《老子》,下启《淮南子》,是道家的一部主要著作,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

特别是到了现当代,无论是严复引进西方自由平等概念,使自由民主与中国传统文化对接,还是章太炎试图将儒、释、道融会贯通,都受到道家思想的深沉影响。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流露出非常浓厚的庄子意境。

包括汤用彤、蒙文通、冯友兰、金岳霖、宗白华、方东美等,都是具有道家情怀的学者。

对每一个人来说,无论做学问还是做事,与其个人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都是有联系的。

所以,今天我就从“视野”与“心境”切入,谈谈庄子可以带给今人的启示。

大小之辩如果把时空拉到无限大和无限小,可以看到,万物的大小皆无定准,其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可以不断相互转化的。

通常都认为,《齐物论》是《庄子》中论述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篇,甚至可以说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但在讲《齐物论》之前,我想先讲讲《秋水》篇。

《秋水》篇中如此写道,“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说的是秋天下雨,黄河水高涨。

从两岸及沙洲之间望去,连牛马都分辨不出来,形容河面浩荡宽阔。

于是,河伯就认为天下的美、天下的壮观都是自己第一,无人可及。

然而,当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他改变了自己欣然自喜的面容,转而“望洋兴叹”:如果不是见到大海,我就“见笑于大方之家”了。

这时,北海若就对他讲述了“井底之蛙”的故事。

中国有两大神话系统———蓬莱神话和昆仑神话。

庄子把这两大系统都汲取到他的思想里,把神话哲理化。

河伯与北海若两个水神接着对话。

北海若说,只有你知道了自己的不足,我才能够跟你“语大理”。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是这样,如果对方一副花岗岩脑袋的样子,坚持一种全然封闭的心态,那你就什么都没法跟他讲。

河伯还好,起初还“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以自我为中心,可是最终,他并没有排斥别人。

当他遇到北海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小。

随后,北海若又进而说道,“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但与天地比,海之大“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所以这第一次对话的重点,就是不可“以此自多”。

不要盲目地觉得自己了不起,要去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第二次对话。

河伯问:“然则吾大天地而小毫末,可乎?”我可不可以认为毫末最小,天地最大呢?北海若回答:“否。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

”“是故大知观于远近,故小而不寡,大而不多,知量无穷。

”意思是说,整个宇宙中所谓万物的数量是无穷的,时间永无止期,得失是没有一个定准的,终始也是无常的。

而那些得道之人,既能看到远,也能看到近。

这里所说的“终始无故”,从字面上看,“故”就是缘故的“故”,但其实是通固定的“固”。

所谓“终始无固”,是讲终而又始,宇宙是不停地变化的,没有止期。

这就是庄子的变化观。

用《大宗师》篇中的话来说,就是“万化而未始有极也”。

所谓大化流行,无有止期。

老子在变动当中求其“常”,而庄子则认为这不可能。

因为,所谓“常”,很难找到一个绝对的立足点。

因此,庄子认为,人要“观化”,观察变化;要“参化”,参与变化;同时要“安化”,安于所化。

毕竟,“计人之所知,不若其所不知”,我们所知道的终究是有限的,我们所知的终究比不上我们所未知的;“其生之时,不若未生之时”,在从过去、现在到未来那么漫长的时空里面,我们活着的时间真的只是一刹那的存在。

如此一来,还怎能分别“天地”与“毫末”的大小呢?后来,他们又进入第三次对话。

河伯问北海若,那么,可不可以说“至精无形,至大不可围”呢?毫末虽小,还有形,小到无形,算不算最小呢?比天地还大,大到没有边界,可算是至大吧?北海若答道:“夫自细观大者不尽,自大视细者不明”。

这句话很有意思。

说的是如果我们常常从细微处看,比如写文章,一直往细里钻牛角尖,就看不到整头牛了,所谓见树不见林。

而有些人一下子就掌握了整个大局,好比写作时有个很不错的提纲,却又不从细处落实,这样就往往不够细腻。

北海若又论述道,“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是说连语言文字都没有办法表达、心意也没有办法意识到的,就不必区分什么大小精粗了。

而“因其所大而大之,则万物莫不大;因其所小而小之,则万物莫不小”。

如果把时空拉到无限大和无限小,可以看到,万物的大小皆无定准,其之间的相对关系是可以不断相互转化的。

如果用现代的哲学观点来分析的话,河伯与北海若之间的前三次对话所揭示的,就是我们应如何去认识外在的、客观的世界。

主体的局限性有限的主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认识如此复杂的客观世界?庄子曰,“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秋水》篇最后一段提到,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倏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庄子说,这鱼好从容自得,好快乐。

于是,惠子反驳道,你又不是鱼,你怎么知道这鱼是快乐的呢?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于是惠子说,我不是你,当然不能完全了解你的想法,同理,你也不是鱼,如果按此逻辑推理,很明显,你也不知道鱼是不是快乐。

这里惠子所提出的,就是一个主体如何认识客体的问题,这是哲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大问题。

而我们可以看到,在这场对话中,庄子是以一个诗人、一个美学家的视角,把主体的情意投射到客体,即所谓“移情”,然后物我无别、相互交融。

而如果正如惠子所说的那样,主体是主体,客体是客体,这两者之间永远隔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就会产生很多问题。

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之所以很难了解,是因为每个人都是主体,而主体是不愿意被他人当作客体加以把握的。

所以萨特说,他人对于主体来说是一座监狱,无路可通。

举个可能不是很恰当的例子。

比如你在考试,我目光一对照,看见你刚好在作弊,那么此刻你这个主体就立即变成客体。

如果第二天,我又在上楼梯时碰到你,你这个主体又降为客体,因为这让我再次想到昨天你因为作弊被我抓到。

然而,正在我得意的时候,哎呀,一下子踩了个空,翻了个跟头,爬起来。

就在我俩目光相对的那一刻,我这个主体下降为客体,你那个客体冉冉上升为主体。

可见,尽管人与人之间时有冲突,但人可以互为主体,从而突破主体的局限性。

当然,《庄子》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人活着的时间那么短暂,外在的世界又无穷大,得失又无常,怎么去得到一个定准呢?也就是说,有限的主体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去认识如此复杂的客观世界?让我们继续看河伯与北海若之间的第四次对话。

经过了之前的几番辩论,河伯已经慌了。

他原以为天地最大,毫末最小,而北海若都说不是;然后他又认为“不可围”最大,“至精”最小,但得到了否定的见解;第三回合,两人谈论到,如果是无法以感观知觉去确实把握,或者用语言去表达、用心意去追述,这就无所谓大小了。

这可怎么办?怎么去区分贵贱大小?所以,北海若有这样一句话,“贵贱有时,未可以为常也”。

也就是说,所谓贵、贱都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所以对人、对事物的评价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并多换几个角度。

可见,庄子的相对主义是提醒我们要把自己的思想视野弄得开阔一些。

在《秋水》篇中,庄子借北海若之口如此说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以俗观之,贵贱不在己。

”这句话说的,就是如果分别从道的观点、从个人的观点、从流俗的观点来看事情,来评价事情,结果都不同。

其实,这就好比我们当下社会生活中的流行时尚嘛。

现在流行什么颜色,巴黎流行什么服装款式、风格,我们一个个都去跟着转。

而且,从物的角度来看,万物都自视高贵而轻贱他物;从人的角度看,每一个人都觉得自己最行、最有本事。

但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根本无所谓贵贱,因为价值判断都是人赋予的。

因此,从道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通权变达,将庄子所说的“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了然于心。

此处“必明于权”的“权”是“变”、“变化”的意思。

可见,《秋水》篇不仅谈到了自我中心的问题,也演绎了道的观点,并提醒我们,要认识到主体认识客观世界过程中必然存在的局限性。

一个通达的世界世间争议大都是因每个人只是从自己的角度来看、来作判断引起的。

而庄子启发我们,假如你跟朋友之间有冲突,不妨尽量收一下自己的情绪,然后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

现在我们再来看《齐物论》篇,就可以非常明显地发现,其中很大的篇幅是谈认识论的。

开篇“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答焉似丧其偶”。

于是,他的学生颜成子游说,老师今天打坐和过去不一样呀,是何缘故呢?子綦答道,“今者吾丧我”。

这一段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吾丧我”。

头一个“吾”是一个大我、真我,一个得道于今日的、开放的,可以跟他人、外物相感通的我。

而“丧我”中的“我”是那个尚未忘己、忘功、忘名的我。

接下去,子綦突然把话锋一转,问子游道,你听说过“人籁”、“地籁”、“天籁”吗?话题转到“三籁”,实写“地籁”:风吹不同的孔穴,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风较强时,响应的声音也大;风较小,响应的声音也比较小;当强风停止了,每一个洞窍就是虚空的状态。

庄子在这里想说明的是,人心犹如一管一洞,而一管一洞之所以各成其声,是因为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怒者”在主宰着。

庄子接下来写道,“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这句话被认为是其个人对百家争鸣的看法。

在庄子看来,诸子百家在文化论战中,我批评你,你攻击我,搞得大家晚上睡觉精神交错,白天心神不宁。

但在这个争鸣的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的心境恰恰不是虚,而是实。

风吹万种孔窍,之所以会发出千差万别的声音,就是因为这些孔窍的自然形态不同,本身的结构、条件造成发出声音的差异。

正因为每一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成见,所以大家一直论辩不休。

而这一切,“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也就是说,都是因为各自自身的原因,并没有一个是被指使的。

庄子的这段描写很精彩。

它对每一个人介入论战时的那种心理状态、精神上的波动、行为样态的变化,描绘得栩栩如生。

由此点出“有情而无形”的“真宰”和“真君”,即超脱于肉体和感情之外的自我。

然而,人“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

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

有人活在这世间,劳碌而无功,好像无头苍蝇;有人看到利,眼睛就像狼一样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