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版高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1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新课标卷)
2014年高考文科综合历史模拟试卷(新课标卷)24.余时英在《试说科举在中国史上的功能与意义》一文中说:“北宋‘逐路取人’,则经过南北士大夫长期争论而获致;明代分南、北、中卷也起源于洪武时北方落第举人的抗争。
”这表明A.科举制兼涵了地方代表性B.科举制是按区域分配取士指标C.南北士大夫为争夺权势长期斗争D.科举制是一种古代代议制25. 据《文献通考》记载“(南宋)会子(注:一种纸币)则公私买卖支给,无往而不用……千里之远,数万之缗,一夫之力尅日可到。
”这则材料反映了A.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B.南宋时期政局稳定民族融合C.南宋商品货币关系有较大发展D.南宋时期交通运输业很发达26. 图X可用来说明的主题有图X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主要的近代企业分布①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地区差异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的原因③近代中国工业的合理布局④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造成的危害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27. 14—15世纪,欧洲的人们逐步背离上帝,崇拜自我或崇拜世间的人或物,沉迷于世上的人、物或自我,以这些东西为人生的终极关怀,并鲜明地提出了“服从你的意欲而行”。
材料中的现象A.预示了近代人文精神开始兴起B.反映了人类最初自我意识的觉醒C.说明理性已成为人们行为的准则D.为西方近代政治文明描绘了蓝图28. 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
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
”这位文学家的作品所属的流派是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29. 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容否认也无法否认,历史作为一种认识的客体可以被人类认识,但认识的主体需要站在一种客观的立场上。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人们可以站在自己的立场认识历史 B.研究历史应尊重史实,反映真实的历史C.历史客观事实无法被后人主观认识 D.史学家研究的历史是其思想认识的产物30. 亨廷顿认为,在文明的冲突中,欧洲和美国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世界各伟大文明也将彼此携手或彼此分离;在正在来临的时代,文明的冲突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多文明基础上的国际秩序是防止世界大战的最可靠保障。
【推荐】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新题分类汇编:专题01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解析版)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1.(2014·黑龙江阶段性统一考试)商朝的王位继承,自第二代以下,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这一继承制度()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使政权趋向严密C.有利于社会稳定D.易导致权力纷争【答案】D【解析】题干反映的是王位世袭制下的兄终弟及、父子相传,这一继承制度的弊端在于“以兄终弟及为主,王子无嫡庶之分,皆有继位的资格,至无弟可传,然后传子。
”即王位世袭制下以兄终弟及为主,易导致“弟”与“子”之争夺,D项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宗法制,A项说法错误;B项“严密”说法错误;C项说法错误,应是不利于社会稳定。
2.(2014·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柳宗元在《封建论》中写道:“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
”周初的这一做法()A.有利于维护等级秩序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C.有利于稳定政治统治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据题干“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说的是分封制,从提问方式“周初的这一做法”来,说明考查的是分封制的影响,时间是周初;分封制实行后,形成了等级秩序,所以等级秩序是分封制的产物,不能说是分封制维护了等级秩序,故A项错误;从“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说的是周初分封制的积极作用,维护了统治,B项错误,故C项正确;周初,尚没有实行中央集权体制,故D项错误。
3.(2014·北京朝阳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答案】C【解析】解题依据材料中的“贵族色彩”、“共主”、“地方分权体制”等信息反映了西周形成了以宗法制为核心的等级分封制,故选C。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历史含答案)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把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得分。
1.现代考古在秦、魏等国故地出土了许多生铁铸造的农具。
1950~1951年河南辉县发掘了5座大型魏墓,1号墓出土铁器65件,其中农具占58件,包括钁、锄、铲、镰、犁铧等一整套铁农具。
材料说明战国时期( )A.生铁铸造由魏国独断经营B.成套铁农具有利农业精耕细作C.铁制农具成为随葬必备品 D.铁制农具最早出现于河南辉县2.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
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分封制的加强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D.井田制的推行3.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
观察右侧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4.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
《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
”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C.管理佛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5.明初的户役制度,将户籍分为若干类别,其中主要是民户,还有军户、匠户、灶户(煮盐户)等几十类,并严格禁止更换户别。
这一措施有利于A.缓和土地兼并 B.促成社会分化C.强化社会控制 D.发展商品经济6.《春秋繁露》曰:“大富则骄,大贫则忧……使富者足以示贵而不至于骄,贫者足以养生而不至于忧,以此为度而调均之,是以财不匮而上下相安,故易治也。
”在此,董仲舒提出的治国理念是A.上下相安利国益民 B.强制去富以抑其骄 C.竭力济贫以抚其忧 D.劫富济贫以均贫富7.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高考2014年度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4年度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文综)历史部分高考2014年度历史5校联考模拟试卷命题:何小敏吴亮会本卷共2大题,16小题。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秦王嬴政遣老将王翦击楚,王翦说:“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句中“不得封侯”的原因是()A.秦国的武将不得封侯 B.秦国不再裂土封侯C.秦王的地位不足以封侯D.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已废除2、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
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A.均田制的败坏,分封制瓦解B.土地兼并的严重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3、美国《商业周刊》曾发表文章“你还相信自由贸易吗”,文中讲道:“实行还是不实行经济计划性控制已经不是问题了。
真正的问题是:谁来实施这一政策?”这篇文章应发表于()A. 19世纪3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C. 20世纪30年代D. 20世纪70年代4、1920年,陈独秀在《谈政治》一文中明确宣布:“我承认用革命的手段建设劳动阶级(即生产阶级)的国家,创造那禁止对内对外一切掠夺的政治法律,为现代社会的第一需要。
”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B.工农运动的发展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 D.新文化运动阵营的分化5、著名学者傅斯年在1920年曾指出:“从(1919 年)五月四日以后,中国算有了社会了。
中国人从发明世界以后,这一觉悟是一串的:第一层是国力的觉悟;第二层是政治的觉悟;现在是文化的觉悟,将来是社会的觉悟。
”这里对“社会的觉悟”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中下层平民生活、习俗的改造B、社会主义思想的传播C、知识分子民族和国家意识的增强D、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6、某篇发表于1941年题为《三十年来的中国农村》的文章,包括五个主要部分:(一)农产商品化的加速。
上海市2014届高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上海市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历史试题有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总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第1-30题每小题2分,第31-35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若他(自由民)毁坏一贵族的眼睛,他应将自己的眼睛弄瞎……若他毁坏另一平民的眼睛……应赔偿一米纳白银……若他毁坏另一自由民的奴隶的眼睛……应折价赔偿。
‛以上材料译自A.古代埃及的象形文字 B.古代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C.古代印度的《罗摩衍那》 D.殷墟出土的甲骨文2.伯利克里时代,雅典实施民主政治,但真正享有民主权利的只有A.城邦贵族和平民 B.城邦成年公民C.城邦男性公民 D.城邦成年男性公民3.“汉承秦制”,汉初承得走样的是A.皇帝制度 B.中央官制 C.郡县制度 D.监察制度4.“诏不得以北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免居所官”。
从语意判断,该史料出自A.《魏书》 B.《汉书》C.《隋书》 D.《旧唐书》5.“莫道英雄起禁营,从前社稷赖屠城。
浮梁巧取江南郡,杯酒轻收肘腋兵。
”诗中的“英雄”是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D.宋太祖6. “讲到中国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还好,宋代就太差了。
”钱穆先生评判三代地方行政好坏的核心着眼点是A.行政效率 B.监督力度 C.忠诚程度 D.勘乱能力7.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从职能上看,元朝的中书省大致相当于A.唐朝的尚书省 B.宋朝的枢密院C.明代的内阁 D.清代的军机处8. 以下疆域轮廓示意图中,明朝疆域图是A B C D9. 《元史•卷202》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广而险远,……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这里 “官” 的管辖权属于A .宣政院B .腹里C .理藩院D .驻藏大臣10. 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且缘入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
即厚往薄,所费不足当互市之万一。
201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
2014年高考历史仿真模拟试卷(一)(50分钟,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4分,共48分。
)1.某校的水电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此广大师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种建议。
如果该校校长是一位崇尚儒学的人,他最可能采纳哪种建议?( )A.这是品德问题,应加强思想教育B.这是无意识的行为,主张顺应自然,等学生自我觉悟C.这是违纪行为,主张严厉惩罚D.加强节约宣传,身体力行2.某医学家在所撰医书的自序中写道:“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元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下关于该医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医学著作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B.在医学史上最早进行麻醉手术治疗C.世称“药王”,强调“人命至重,有贵千金”D.其医药著作有“东方药物巨典”之美誉3.1651年英国政府颁布的《航海条例》规定:“自公元1651年起及从此以后……无论为英国人或别国人的殖民地所生长、出产或制造的任何货物或商品,如非由属于本共和国人民所有的任何种类船舶载运,皆不得输入或带进英吉利共和国……或殖民地或领土。
……如违反本条例,其全部进口货物应予没收,运载该项货物或商品入口之船舶……亦应一并没收。
”洪武年间,明太祖规定:“片板不许人海”,“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这两个法令或条例的相同点为( )A.加强政府对对外贸易的掌控B.强化闭关锁国政策C.禁止国民进行海外贸易D.增强本国经济实力4.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价值标准”可以归结为以下四条:以农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暴力革命、反对封建主义、反对外来侵略。
若按这四条标准来评价,下列事件有可能得到完全肯定评价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五四运动D.辛亥革命5.为了宣扬社会主义,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出版了诸如下列刊物。
这些刊物的名称表明( )A.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大多来自劳工阶层B.中国的工人阶级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武装自己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D.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一开始就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6.阅读和分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的相关表格。
2014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
[键入文字]
2014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有答案)
摘要:要多练习,知道自己的不足,对大家的学习是有所帮助的,以下是历史网为大家总结的2014 高三历史模拟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60 分)
1.《资治通鉴》第191 卷记载:“建成、元吉至临湖殿,觉变,即跋马东归宫府。
世民从而呼之,元吉张弓射世民,再三不彀,世民射建成,杀之。
”史称“玄武门之变”。
高祖李渊被逼退位,李世民登上皇位,他的做法违反了
①孔子倡导的“礼”②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③西周确立的宗法制④唐朝法律的选官制度
A.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
2.《明太祖实录》载:“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
今礼所言不得隔城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上述材料反映出明太祖的用意是
A.消除地方割据对朝廷的威胁
B.改革官制
C.调节皇权与相权冲突的问题
D.强化皇权
3.《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 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这一现象给当时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秋七月,初税田”
B.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C.“除井田,民得卖买”
D.“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4.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1。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
2014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中国人史纲》中说:“封建制度最重要的问题是权力的继承……但父亲遗留下来的如果是一个不能均分的宝座,或是一个不能均分的世袭爵位,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时,问题就发生了。
必须有适当的方法解决,才可以保持国家和家族的完整。
”西周时“适当的方法”是指()A.分封制B.世袭制C.礼乐制D.宗法制25.两位士族出身的文人,回忆了时代和家族出路。
甲文人虽然看到战乱使其家族前途未卜,但他相信,如果他的子弟想要出仕为官,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乙文人对于士人家族的前途同样感到渺茫,但他所处的时代,官员们几乎不可能为其后代子孙的仕途提供庇护。
请问,甲、乙两位文人最可能分属于哪一朝代?()A.元朝、明朝B.元朝、清朝C.魏晋、宋朝D.汉朝、唐朝26.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
……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
”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C.世界市场的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27.“罗马帝国一方面吸收了清除形式主义以后的公民规范,另一方面吸收了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法规,创立了一套不同于公民法的规范。
其内容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权。
”材料表明该时期的罗马法()①主要解决经济纠纷和民事纠纷②突破了公民的局限③简洁灵活,实用有效④使境内自由民都取得了公民地位A.①②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28.霍克海默·阿道尔诺说:“在启蒙精神的发展过程中,总是不可避免的,必然的有一定的理论观点受到毁灭性的批判。
”在启蒙运动中受到批判的“理论”或“观点”不包括()A.“一个国王、一种法律、一个信仰”B.“上帝是宇宙的主宰,君主的权力来自上帝”C.“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D.“教皇是太阳,国王是月亮,国王的权力借自教皇”29、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英国人用了7根烟筒(右图)来代表它的工业时代。
河南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文科综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该试卷坚持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的原则,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都依托历史材料来支撑题干,创设问题,本套历史试题基本上题题如此,试题中所出现的材料尽量不直接来源于教材,材料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合理解读有效信息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突出主干知识考查,多围绕重点主干知识命题,没有偏、难、怪、冷,基本上都是学生熟知的知识点。
在能力考查方面,试题注重考查学科能力和人文素养。
除了文综考试大纲强调的四大能力要求外,还考查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历史素养和学科思维能力,诸如尊重客观史实的意识,“史由证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研究方法和能力及对新史观的了解程度。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文】24.自汉代到明清,“中朝、内阁、军机处”三个机构的共同点是①取代了相权②行政效率低下③强化了君权④始终由高官任职A.① B.③ C.①② D.③④【知识点】A2古代中国·古代东西方的政治制度·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答案解析】B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到明清中央官制的演变,加强了皇权,故③正确;中朝的出现,分割了宰相的决策权,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一级行政机构,不能统帅六部百司,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因此①错误,排除;军机处具有密,速,简等特点,故②排除;中朝一般由出身低微,与皇帝亲近的人担任,故④排除。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
【题文】25.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灿烂辉煌,对下列著作的成就或历史地位的表述,准确地是A.《农书》——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农书B.《授时历》——我国最早的天文学著作C.《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D.《本草纲目》——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知识点】A1古代中国·古今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答案解析】C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算术》标志我国古代数学体系形成,故C项正确;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故A项错误;《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故B项错误;《黄帝内经》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D项错误。
2014高考历史 必考点精选题系列 单科试卷1(含解析)
2014高考历史必考点精选题系列单科试卷1(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2014年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图说历史”是解读历史的一种方式,关于下图解读正确的是( )A.图1至2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君主专制在逐步加强B.图2至图3的制度变化反映了地方行政区划的重大调整C.三幅图共同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发展D.三幅图反映了地方政权的自主性逐步提高2.(原创)“无尖不成商,无度不丈夫”。
这里的“尖”是“尖锐”的尖,而不是“狡猾奸诈”的“奸”,“度”是“尺度”的度,而不是“狠毒”的“毒”。
导致这种发展变化的政策因素可能是( )A.军功授爵制B.重农抑商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海禁政策商”包含着对商人的贬低,故B项正确;A项和商人地位关系不大,C是确定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和商业无关,D项有关系,但关系也不大,故ACD错误,故选B。
【点评】从另一个侧面来考查对重农抑商政策的理解。
3.(2014年河北石家庄一模)子曰:“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朱子说:“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己乃所以复礼,而非克己之外别有复礼之功也。
”“克之克之而又克之,以至于一旦豁然欲尽而理纯。
”可见,两人的“克己”( )A.产生的背景相同 B.使儒学上升到了哲学高度C.实现的途径不同 D.是封建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4.(改编)明代王骥德《曲律·杂论》载:“元人诸剧,为曲皆佳,而白则猥鄙俚亵,不似文人口吻。
盖由当时皆教坊乐工先撰成间架说白,却命供奉词臣作曲,谓之‘填词’。
”对材料认识最准确的是( )A.文学发展呈现世俗化、平民化趋势 B.文人素养影响元代文学创作C.反映了明代商品经济非常发达 D.市民阶层发展主宰元代文学5.(2014年江苏无锡期末)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备考2015)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M1至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
(备考2015)全国2014高考历史试题分类汇编 M1-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及罗斯福新政1. (2014·徐州信息卷)(13分)站在21世纪的开头,回看风云变幻的20世纪,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仍然值得我们去反思。
材料一罗斯福大胆地采取了一些措施,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
他的解决国家灾难的计划——被称为新政——包括阻止银行破产的立法、提供就业和农业补贴、保证最低工资、为老年人提供社会保障。
它的基本前提,即联邦政府保护人们的社会和经济财富是正当的,标志着美国政府政策的重大改变,开始了社会改革立法的趋势,而这种趋势在大萧条后仍持续了很久。
——[美]杰里﹒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材料二苏联局势的动荡和经济危机的加深,严重影响到戈尔巴乔夫的声誉和威信。
为了缓解危机,戈尔巴乔夫把希望寄托在西方强国上,指望从西方得到大量援助渡过目前的难关。
7月初,戈尔巴乔夫带着旨在推动私有制,放弃国家干预,迅速向市场过渡的“哈佛计划”会晤了西方七国首脑。
尽管七国首脑与戈尔巴乔夫达成了六项协议,但在对苏联财政援助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上却搁置起来,使戈尔巴乔夫空手而归。
——陈思、杜正艾《两霸争雄》材料三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两大方案都是为应对令人痛苦的危机——美国胡佛时期的大萧条和苏联勃列日涅夫时期的经济停滞——而设计的。
两大方案都是由不是来自下层、而是来自上层、来自国家上层的领导人领导进行的。
罗斯福和戈尔巴乔夫都对推翻其社会制度的革命不感兴趣,但却对足以保持和重新焕发这些制度活力的改革感兴趣。
尽管他们的改革方案的目的是保守的,但这两位领导人都遭到了保守派和激进派的强烈反对;保守派害怕不确定的未来,激进派要求施行社会外科手术而不是急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罗斯福为“促使经济再膨胀,缓解大萧条引发的痛苦”采取的重要措施。
2014年 高考历史模拟试卷(2014年4月28、29日)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历史试卷(三)第Ⅰ卷(2014年4月28日)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4.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从汉朝开始至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骑缝刻铭。
请结合铭文判断,属于秦朝的是() A.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 B.甲兵之符,右在王,左在新C.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D.与张掖(古代郡名,在河西走廊中部)太守为虎符25.《国语齐语》:“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斤,试诸壤土。
”这段史料说明()A.春秋时期青铜器制造业发达B.春秋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C.春秋时期畜牧业发达D.春秋时期农业耕作技术提高26.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
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27.2009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
请判断这两件中国文物最可能被劫掠于() A.鸦片战争时期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C.甲午战争时期D.八国联军侵华时期28.五口通商后,福建武夷山的特产茶叶行销海外,山民纷纷伐木铲草种茶,使得“苍崖铲为赤壤,清溪泛为黄流”。
但“外洋印度产茶日多,(武夷茶)行销日滞”,又因外商控制了价格,最终武夷“市疲山败”。
这说明了()①中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②生态环境被破坏③鸦片战争后,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④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使武夷山茶叶失去海外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29.对“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理解不准确的是()A.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最高的国家利益B.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繁荣的重要保证C.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国策D.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公民的神圣职责30.实现了两岸关系的历史性突破,为两岸交流建立了正常化的联系渠道的是()A.“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B.1987年台湾当局允许居民赴大陆探亲C.“汪辜会谈”D.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发表《告台湾同胞书》31.“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014版高考历史模拟试题精编1-复兰高考名师在线精编解析版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在做试卷之前,给大家推荐一个视频学习网站,我之前很长时间一直是做试卷之后,再到这上面去找一些相关的学习视频再复习一遍,效果要比只做试题要好很多,真不是打广告。
如果你有上网的条件,建议你也去学习一下,全站所有的视频都是免费的。
◆高考语文类在线听课地址:/yuwen◆高考数学类在线听课地址:/shuxue◆高考英语类在线听课地址:/yingyu◆高考化学类在线听课地址:/huaxue◆高考物理类在线听课地址:/wuli其他学科的大家自己去找吧!◆高考在线题库:/exams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
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一观点实质上(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B.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C.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如同向水中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以“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反映的是( )A.“大同社会”的理想 B.宗法观念C.“三纲五常”的原则 D.分封制度3.罗马法的发展受过希腊哲学的影响,但问题在于,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舍弃纯理论的要求而致力于满足实际的需要。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在确定人的行为能力是以划一的年龄还是根据具体人的智力发育程度作标准,是否要建立时效制度修正“权利胜于事实”的一般原则等问题上,罗马法都是采取从实际出发的态度。
这表明罗马法( )A.重理论轻实际 B.重实际轻理论C.实际与理论并重 D.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4.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如下图所示。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4届高三高考模拟历史试题(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法国著名学者雷奈〃格鲁塞的《东方的文明》写道“秦代在历史上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周时已有的中国的力量,由它一个最有生气的成分聚合,集中起来,提高到权力的顶峰。
”符合上述观点的说法是( )A.中央集权制度形成B.实现了国家统一C.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D.创立三公九卿制2.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张养浩在《山坡羊》中写道:“一头犁牛半块田,收也凭天,荒也凭天。
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草屋茅舍有几间,行也安然,睡也安然。
雨过天晴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日上三竿犹在眠,不是神仙,胜是神仙。
”对这首词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反映了古代农耕经济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农经济状态下农民生活的富足和惬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经济状态下农民不思进取的心态D.反映了中国古代传统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3.凤凰网载文《谁才是中国传统经济解体的幕后黑手?》中指出:“另外还有社会的发展,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重农抑商、重义轻利观念的改变等等,也被认为是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但是,许多人忽视了自然经济解体的真正黑手——厘金(商业税)。
”作者认为()A.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B.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冲击了传统经济C.重农抑商传统是传统经济解体的主因D.传统经济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的发展4.下列三幅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5.有学者认为,政治体制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
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一一缺乏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C.毛泽东模式一一具有全面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性D.邓小平模式一一既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和制度创新的能力6.下列图片反映了古代东西方文化繁荣、思想活跃的局面。
河南省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河南省2014年高考历史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据《汉书》载:“自周衰,官失而百职乱,战国并争,各变异。
”“秦遂并兼四海,以为周制微弱,终为诸侯所丧,故不立尺土之封,分天下为郡县。
”材料认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A.巩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B.适应了封建大一统政治确立的需要C.消除了分裂割据的经济基础D.适应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的需要2.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3.明朝小说《金瓶梅》的故事源于《水浒传》,但主人公却由侠士武松变为商人西门庆,《三言》《二拍》中的许多故事采自唐宋传奇,但主人公却往往由仕宦之子、将门之后变成了商人。
这反映出A.社会动荡导致传统价值观的缺失 B.世俗文学成为反封建的主要载体C.商人社会地位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D.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根本性改变4.观察下图,根据图中数据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能得到的合理结论是A.经济发展水平与水旱灾害次数成正比B.隋唐政治制度完善导致水旱灾害较少C.农耕经济发展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D.两宋时期水旱灾害较多导致经济倒退5.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
独治之则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也。
”这实质上是主张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限制君权C.民主共和D.民为邦本6.“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以适应变化的情况,但不要变动太大。
要用法律和客观的判断,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
这反映了罗马法A.保持习惯法传统B.强调维护民主法制的重要意义C.崇尚自由和理性D.强调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7.夏东元在《洋务运动发展论》中指出:“洋务运动以适应时代潮流的变革开始,以应该变革而不去采取变革措施因而违反时代潮流而结束。
高考历史模拟题 (1)
宿州市2014届高三试题精选历史---必修3第Ⅰ卷(选择题共51分)一、选择题:本卷共34小题,每小题1.5分,共51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
故曰‘世异则事异’。
”这反映了A.孟子的“仁政”学说B.墨子的“兼爱”思想C.庄子的“相对”观点D.韩非的“顺势”主张2.江都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
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王相。
董仲舒将以引导刘非的主张应当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C.“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3.朱熹说:“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
”又说;“有理而后有气,虽是一时都有,毕竟以理为主。
”这表明在宋代,儒学家们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世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角度是A.从人的本性出发B.从万事万物本源出发C.从天人感应出发D.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4.古代希腊哲人普罗泰格拉指出:“万物的存在与否,全在人的感觉。
一阵风吹过,有人感觉到冷,有人感觉到凉爽。
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下列与这一观点相近的思想家是A.泰勒斯B.董仲舒C.王阳明D.伏尔泰5.明末清初,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大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义有巨大差异。
其中,最大的差别是前者A.猛烈批判君主专制统治B.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主张C.彻底抨击宗教思想体系D.认为儒家学者掌握“道”6.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
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7.“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
江苏省2014届高考历史(1)模拟专家卷新人教版
2014某某高考模拟卷历史(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隋朝宰相杨尚希上表建议合郡为州,曰:“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县立置。
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
……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
”由此可知他建议合郡为州的目的主要是A.削弱地方,集权中央B.加强地方,抵御外侮C.精简机构,节约开支D.强化皇权,削弱相权2.《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说:“没有充分的土地、但却拥有充裕的劳力,中国人本可全力以赴去生产资本以弥补土地的短缺。
但是实际上,在力图节省土地的同时,技术发展反倒专注于能更密集地使用劳力的手段。
”这段材料强调了A.中国农业没有技术革新B.技术落后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C.过多的人口阻碍了中国农业发展D.精耕细作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3.战国时“士”阶层日益壮大。
依其主X,钱穆把他们分为“劳作派”、“不仕派”、“禄仕派”、“义仕派”和“退隐派”。
下列属于“禄仕派”的人物是A.墨子B.韩非C.孟子D.庄子4.历史叙述一般分为史料呈现、史实陈述、历史评价、历史解释等几种方式,中学教材这样叙述清代海禁政策:①“清初,为了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②政府厉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③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④使中国与世隔绝,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
”其中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①B.②C.③D.④5.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这反映了A.手抄本书籍在宋代已经消失B.印刷术促进了文化传播C.造纸术改变了书籍短缺的现象D.宋人不重史学重儒学6.右图漫画名为《射猪斩羊图》,上有对联:“万箭射猪身看妖精再敢叫不,一刀斩羊颈问畜牲还想来么?”下列与漫画主旨最为接近的主X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中体西用”C.“扶清灭洋”D.“科学为第一要义”7.“甲午战争前同时出现了三种工业化的推动和参与势力,并形成了三种资本形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试题精编(一)【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入答题栏内,第Ⅱ卷可在各题后直接作答。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在理论上,继承者首先是嫡长子,其次是嫡次子;如果没有嫡子,再考虑由庶子来继承。
然而在实际运作中,一国之君或权臣之族可以根据其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庶子做继承人。
这使得各王子及其各自的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
”这一观点实质上( ) A .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 .论证了商周时期宗法制的混乱 C .反映了宗法制下对王权的争夺 D .抨击了一夫多妻制产生的弊端2.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如同向水中丢石头形成的同心圆波——以“己”为中心,像水的波纹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
这反映的是( ) A .“大同社会”的理想 B .宗法观念C .“三纲五常”的原则 D .分封制度3.罗马法的发展受过希腊哲学的影响,但问题在于,当理论与实际发生矛盾和冲突时,罗马法总是舍弃纯理论的要求而致力于满足实际的需要。
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例如在确定人的行为能力是以划一的年龄还是根据具体人的智力发育程度作标准,是否要建立时效制度修正“权利胜于事实”的一般原则等问题上,罗马法都是采取从实际出发的态度。
这表明罗马法( )A .重理论轻实际B .重实际轻理论C .实际与理论并重D .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 4.法兰西的共和之路艰难曲折,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确立如下图所示。
下列各项能够对这一现象作出全面准确解释的是( )A .启蒙思想对法国的影响不断深入B .封建残余势力复辟导致曲折迭起C .各派政治力量之间斗争异常激烈D .外国势力干涉打断了民主化进程5.有些日本人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文明之战、解放之战、救亡之战,文明之战是指一种先进文化战胜落后文化;解放之战是指解放中国、光复中原;救亡之战是指黄种人团结起来,共同对付西方。
下列各项对这种观点认识最准确的是( )A.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原因 B.掩盖了日本对华侵略的战争本质C.突出了日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D.表明了中国备受异族压迫的事实6.1848年《共产党宣言》引言中指出:“共产主义已经被欧洲的一切势力公认为一种势力。
”这一观点的历史依据是( )A.英法等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 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显示了工人阶级的力量C.马克思主义已成为工人阶级的思想武器 D.国际工人运动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7.陈旭麓先生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
关于这“三次高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领导阶级和革命前途根本一致 B.革命结果与指导思想根本一致C.革命性质和革命任务根本一致 D.革命对象与革命领导根本一致8.中日复交谈判时谈到钓鱼岛问题。
日本首相说:“借这个机会我想问一下贵方对尖阁列岛(钓鱼岛)的态度如何?”周恩来总理说:“这个问题我这次不想谈,现在谈没有好处。
”田中说:“好!不再谈了,以后再说。
”这说明( )A.钓鱼岛自古是中国领土 B.钓鱼岛存在领土主权争议C.日本坚持钓鱼岛的主权 D.钓鱼岛地区可以共同开发9.作为“中国奥运第一人”,大连人刘长春逃离伪“满洲国”于1932年成功参加了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据其日记记载:“七月二十九日。
四时抵达洛杉矶码头。
侨胞数千来作热烈欢迎……由美国警察机器脚踏车队领导保护,行人车马,为之驻足。
”次日,“二时半,世界运动会(奥运会)开幕,巍巍中华以第八位入席……国旗飘处,观众莫不表示欢迎。
”与之相关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由于美中结盟、中国国际地位明显提高B.当时中国人可在上海观看奥运会电视转播C.作为中华民国奥运选手出征打破日本阴谋D.奥运会刺激美国经济迅速增长10.明朝中后期,瓷器的生产多采用“官搭民烧”的办法;在制瓷中心景德镇有“形器走天下”之说。
这充分说明了( )A.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景德镇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D.景德镇瓷器天下无双11.右图是一件穿有鼻环的春秋时期的铜质牛尊。
从这件牛尊中可得到的信息有( )①春秋时期青铜冶炼技术的成熟②牛在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③牛被运用于农业生产,耕作技术日益进步④牛肉是春秋时的主要食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据资料统计,新航路开辟后,从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
拥有一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体系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
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日后能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
其中内在的直接原因是( )A.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适合工商业发展 B.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C.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压制13.针对早期的殖民扩张,《泰晤士报》曾评述某公司:在人类历史上它完成了任何一个公司从未肩负过、在今后的历史中可能也不会肩负的任务。
据此可知,该公司( )A.是国际垄断组织 B.专门负责对外殖民扩张C.属于殖民统治机构 D.垄断贸易并协助殖民统治14.下面是清政府经营的部分近代企业简表,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15.毛泽东原先打算用10年或1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总路线所规定的“一化三改”的任务,结果只用了3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这反映了经济上的“大跃进” B.它注重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相结合C.这是农业和工业齐头并进的结果 D.这说明阶级矛盾已不再是当时的主要矛盾16.在中国古代婚姻中,男子往往凭借一纸休书就可以结束一段姻缘,但休书也要遵循“七出”和“三不去”(一是有所取无所归,二是与更三年丧,三是前贫贱后富贵)原则,“三不去”可以看作是对“七出”的限制。
这表明当时( )A.夫为妻纲的伦理下女性毫无人权可言 B.古代婚姻制度下女性命运完全取决于男子C.“三不去”原则一定程度上捍卫了女权 D.“七出”和“三不去”并存体现了男女平等17.“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 )①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②建立国营企业③扶植私人资本主义企业④推行“文明开化”A.②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③18.下表是苏联1933年农业方面的有关数据。
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A.C.集体农庄生产效率比较低 D.农业集体化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19.中国风水学主要包含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在我国古代将天地人合一原则最早上升为理论并对我国政治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是( )A.老子 B.董仲舒 C.范缜 D.王夫之20.漫画可以形象地反映抽象的哲学问题。
右图中的哲学家可能是( )A.柏拉图 B.普罗泰格拉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21.“在言语上,中国人受方块汉字的局限,不能向多音节发展,而单音节必然产生大量的同音字,大量同音字的汉字,只宜于用来书写,不适合用来宣读,而佛经是需要向听众宣读的。
形势促使他们改用白话文外,又必须在音调上补救。
”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 A.佛教为汉文注入新鲜血液 B.佛经是白话文体的主要源泉C.中国方块汉字具有局限性 D.汉文化需要外来文化充实22.有人说:“牛顿接过了伽利略传过来的接力棒,并最终完成了科学史上的一次划时代的巨大飞跃。
”下列对牛顿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牛顿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②牛顿力学体系的创立标志着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③牛顿力学的创立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④牛顿在伽利略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天文学的发展做出贡献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23.“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
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
夫曰共举之,则其分际又非甚远于民,而不下侪于民也。
……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上述材料中体现的观点及其在中国最早的倡导者应该是( )A.中体西用,地主阶级洋务派 B.主权在民,资产阶级维新派C.民主共和,资产阶级革命派 D.民主科学,资产阶级激进派24.“科教兴国”战略实施以来,我国科技成就突飞猛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能够说明此观点的史实是( )A.“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票证制度的普遍实施B.“南优二号”选育成功、“革命样板戏”广泛流行C.“神舟”飞船发射成功、教育战线的“停课闹革命”D.“银河—I号”研制成功、互联网的普遍应用25.2012年(1月1日-12月31日)中国内地电影市场票房前十名依次是:《泰囧》(国产)《泰坦尼克号》(3D)、《画皮Ⅱ》(国产)、《碟中谍4》、《少年派的奇幻漂流》(3D)、《复仇者联盟》、《十二生肖》(国产)、《黑衣人3》(科幻)、《冰河世纪4》(科幻)、《地心历险记2》(科幻)。
这可以反映出电影业( )A.并没有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B.大多以战争题材迎合市场C.受科技发展的影响日渐明显 D.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能被大众接受答题栏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17分,27题16分,28题17分,共50分)26.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辛亥年腊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清帝下诏退位。
袁世凯通电全国:“共和为最良国体,世界之公认。
……大清皇帝既明诏辞位,业经世凯署名,则宣布之日,为帝政之终局。
”2月13日,孙中山向参议院辞职,并咨文参议院:“此次清帝逊位,南北统一,袁君之力实多……且袁君富于经验,民国统一,赖有建设之才,故敢以私见贡荐于贵院。
请为民国前途熟计,无失当选之人。
大局幸甚。
”2月15日,南京参议院举行总统选举会,以十七票(全票)补选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并在通告袁世凯的电文中称他为“世界之第二华盛顿,中华民国之第一华盛顿”。
材料二袁世凯接受了很多新的思想,推动了很多新的现代化改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这些新鲜事物有深刻的信念。
也就是说,他能创办很多具有现代色彩的新生事物,并不是因为他内心产生了与这些新事物匹配的理念,而是这些新生事物可以化解所遇到的危机。
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他始终是现代化的追求者,而不是引领者。
袁世凯最大的政治错误是恢复帝制,这个错误如此巨大,几乎抵消了他所有的功绩和美德。
他为什么会犯这个错误呢?一是对于现代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政治制度缺乏一个明确而坚定的信念,二是他自身传统的文化基因顽强地发挥了作用。
——摘编自《袁世凯与中国现代化的“假晶”现象》(1)传统观点认为,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结合材料一所述,你怎样看待这一说法?(6分)(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袁世凯复辟的“传统的文化基因”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