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墩施工总结

合集下载

墩柱施工总结报告

墩柱施工总结报告

海尾立交桥第十一标项目经理部墩柱首件施工总结为了使海尾立交桥桥梁墩柱的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我项目部于2013年4月26日,对主线(N线)桥R-7墩柱进行了施工,并在施工中对首件桩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将墩柱首件桩总结报告如下:一、工程概况佛山市顺德区海尾立交桥主线(N线)桥桥梁修编后起讫里程为NK0+524.86~K0+900.26,其中桥梁总长375.4m,分左、右幅设置。

全桥墩柱各26个,5种型号墩柱桥台4个,鱼腹式现浇连续箱梁14孔3联(左右幅)。

桥梁除标准段采用单箱二室结构外,其余根据桥面宽度不同采用单箱三室和单箱四室预应力鱼腹式箱梁,主跨跨径为40m,桥宽16.15m,梁高由跨中1.7米变化至桥墩处2.2米。

我标段共有各类桥墩26个,其中A型桥墩8个、B型桥墩2个、C型桥墩7个、D型桥墩7个、E型桥墩2个。

二、施工机械的配备首件桩基实际投入的主要设备:首件桩基实际投入的主要人员:3模板工86养护工人2三、墩柱施工工艺墩柱施工工艺流程图3.1施工前准备3.1.1正式开工前由项目总工程师对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

3.1.2施工承台时,按图纸要求将墩柱预埋筋安装完成,并控制其平面位置和高程。

当承台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强度不小于2.5MPa时,将墩柱与承台交接部分凿毛、冲洗干净,使承台与墩柱接触面符合设计要求。

3.1.3用排架管搭设施工脚手架脚手架搭设采用双排架脚手架水平管在竖直方向按照每隔1.2米设一道,并加设剪刀撑证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在施工作业处拉好安全网。

支架管应放在稳定的基础上防止脚手架倾斜失稳。

墩柱模板注拉设足够缆风绳,保证模板垂直度和稳定性,缆风绳地锚必须牢固,缆风绳使用φ8钢丝绳并用3t葫芦拉紧固定。

3.2钢筋加工3.2.1钢筋加工:钢筋加工前对于局部弯曲钢筋进行调直处理,钢筋下料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对同批同类尺寸的钢筋进行第一根加工试验,经检验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墩身施工技术总结

墩身施工技术总结

首件工程报验单工程名称:金温扩能改造工程施工标段:Ⅱ标施工单位:中铁二十四局集团编号: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施工组织及人员安排 (1)三、施工过程及小结 (2)3.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 (2)3.2支架搭设 (2)3.3钢筋绑扎 (4)3.4模板安装 (5)3.5混凝土浇筑 (6)3.6养护 (8)3.7模板拆除 (9)四、拆模后现场情况 (10)五、总结 (10)永康江特大桥墩身工艺性试验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康江特大桥位于浙江省武义县与永康市交界处,主要跨越既有金温铁路、永康江、永武二线公路、五金大道。

全桥起讫里程:DK38+734.680~DK47+479.870,桥长8745.19延长米。

作为全桥的控制工程,跨永康江连续梁施工的安全质量尤作为重点,结构布置为48+4*80+48m连续梁,里程为DK41+415.010~DK41+832.610。

桥址位于永康江河谷地带,地势大多低平开阔,有大片农田、水塘、村庄、河沟、道路等,局部为小丘陵,植被茂盛;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岩性变化大,各处水文地质条件差异较大。

永康江特大桥跨永康江段连续梁作为整桥的控制工程,选取87#墩墩身作为工艺性试验墩,里程DK041+703.810,本桥墩采用圆形墩形式,高度为14m,墩身混凝土均采用C35。

墩身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泵送入钢模。

二、施工组织及人员安排跨永康江连续梁施工是本桥的施工控制重点,为此成立了施工领导小组,组长为张建其项目经理,副组长为徐建华副经理、任延涛总工、王亮副总工,组员有谭拥民、张雄等。

其中徐建华负责现场指挥。

组长:张建其副组长:徐建华、王云凯、任延涛施工负责人:徐建华技术负责人:王亮、张雄安全质量负责人:李志伟、郝晓伟请见附图:项目部管理组织机构图三、施工过程及小结3.1墩身施工工艺流程图:3.2支架搭设承台施工完成以后,待基坑回填后即进行下一步墩身施工。

为保证墩身施工安全快速,采用搭设脚手架的方法辅助施工。

试验墩工程施工总结

试验墩工程施工总结

试验墩工程施工总结根据试验柱施工情况,施工中存在的外观质量问题十分突出,结合目前浇注的试验墩情况,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及改进措施归纳如下:1、模板接缝处理问题由于模板拼装后缝口不严密、有缝隙。

浇注混凝土时,缝隙渗水,但水泥未淌出则形成色斑;若缝里漏浆,即有水泥淌出则形成砂线。

当渗水、漏浆的严重的程度不同,则色斑范围、深浅不一。

从而形成了砼表面模板竖向接缝处不平整、错台,接缝处混凝土表面有砂线和深浅色差。

对于以上问题主要整改及防治措施如下:钢模拼装采用预先拼合成整体,整体吊装。

拼装时,在模板接缝处贴双面胶,并且在模板拼装完成后,在缝隙表面采用玻璃胶进行封堵,确保模板拼装接缝严密、平顺、不渗水、不漏浆。

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不允许贴近接缝模板,尽量避免在模板接缝处振捣,振捣棒离开模板缝口约20cm。

2、混凝土拌合质量问题在试验柱混凝土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加上搅拌时间不够,混凝土和易性差、混凝土拌合不均匀等因素造成了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出现离析、泌水、水波纹状和鳞斑等现象。

3、针对混凝土质量问题,砼拌合时,在允许范围内调整混凝土施工配合比。

4、试验墩混凝土表面气泡过多在墩柱浇注过程中混凝土分层厚度过厚;振捣工艺不规范,振捣时间不够,振捣棒上提速度过快;混凝土坍落度过大等因素造成了混凝土表面除个别大气泡外,细小气泡多,呈片块状密集。

解决墩柱混凝土表面气泡问题,主要是抓混凝土分层与振捣工艺。

施工中,强调混凝土分层与振捣并重,必须克服重视振捣、轻视分层的习惯现象。

分层过厚和振捣方法不当均是形成气泡的主要原因。

浇筑时注意分层厚度,每层厚度约为30cm,振动棒的使用由专人负责振捣。

振捣过程应掌握振捣时间与间距,振捣时振动棒要插入下层砼中5—10cm,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50型振捣棒工作半径按40cm考虑,振捣棒移动半径不超过其作业半径的1.5倍,确保振捣密实。

振捣时间一般在20~40s,防止过振和漏振情况发生。

墩子工个人年终总结

墩子工个人年终总结

墩子工个人年终总结一、回顾过去,总结经验今年对于我而言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一年。

在这一年里,我作为一名墩子工,经历了许多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首先,我参与了“XXX项目”的施工过程。

该项目的要求极高,涉及到复杂的土石方工程。

在这个项目中,我主要负责墩子的建设和布置,包括基础施工、模板搭建和混凝土浇筑等工作。

通过这个项目,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墩子工作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在施工过程中,我也注意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其次,我还参与了“XXX大桥”的施工。

这个项目规模庞大,要求高度精确的测量和布置。

在这个项目中,我负责对墩子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定位,并确保墩子的高度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这让我进一步熟悉了墩子工作中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

二、成果展示,述说成长通过一年的努力和学习,我在墩子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绩。

首先,我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项目中,我经常需要面对时间紧迫的情况,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工作。

通过反复训练和实践,我逐渐熟练掌握了墩子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

其次,我在团队合作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墩子工作通常需要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包括测量员、钢筋工和混凝土工等。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逐渐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协调各方工作进度,确保墩子工作与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三、面对挑战,展望未来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也面临了一些挑战,但这些挑战让我更加坚定了对墩子工作的热爱和追求。

首先,技术的更新和发展让我感到压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入,我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行业的发展。

其次,团队合作中的沟通与协调也是我需要不断提高的地方。

墩子工作需要与其他工种密切合作,因此良好的沟通能力对工作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我将努力提升自己的沟通技巧,更好地与他人协作。

在未来,我希望能够在墩子工作的道路上不断努力,通过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我将积极参与项目,深入学习墩子工作的各个环节,不断挑战自我,在实践中成长。

首件墩柱施工总结报告

首件墩柱施工总结报告

首件墩柱施工总结报告首件墩柱施工总结报告试验墩柱施工总结报告一、工程概况德上高速公路A7标段共有2座大桥、1座中桥(玉泉中桥、太平大桥、葛玲1高架)共长563m。

其中墩柱62根,墩柱采用C30砼浇筑施工。

我标段试验墩柱选在太平大桥4~5#墩之间的S203省道上,试验墩直径1.4m,墩柱高1m。

二、实验目的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及实际施工安排,我标段试验墩选在太平大桥4~5#墩之间的S203省道上,试验墩直径1.4m,墩柱高1m。

进行试验墩柱施工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1、检测墩柱施工工艺的合理性及可靠性;2、检测合同段墩柱施工各部门协作能力;3、检测施工队是否具备墩柱施工能力,包括施工人员及设备材料是否满足施工要求;4、试验施工成功后可指导其他墩柱施工,从而全面展开墩柱施工工作。

三、试验墩柱施工(一)施工准备1、试验墩柱施工前,场地已进行平整,用砼做垫层施工,垫层严格找平。

(二)试验墩施工过程及施工方案1、模板安装(1)根据墩柱高度预先编排好顺序再进行模板配置,模板在安装前必须进行试拼,试拼完成后应将模板集中摊平,进行打磨、除锈、涂刷脱模剂,暂不使用时,需用塑料薄膜包裹覆盖,避免板面受到污染或生锈。

(2)立模前先将模板抛光,并涂刷优质脱模剂,涂刷脱模剂应做到薄且均匀,不得污染钢筋。

(3)立模时,底节模板内边线应和承台顶面预先标识出的墩柱轮廓线重合。

模板底部与承台顶面接触处应采取有效止浆措施,防止漏浆产生“烂根”现象。

模板板缝间填塞双面胶,粘贴双面胶时应注意使其边线应略低于面板,不得超出模板面或远离模板边,立模过程中随时检查接缝处的平整度,保证拼装加固后的板面之间平整,无错台,接缝严密,拼装牢固,整体结构稳定。

(6)模板安装完成后,应对其平面位置、标高、竖直度及模板紧固程度、拉杆孔止浆措施和模内净空等方面进行全面量测检查,合格后方能浇筑混凝土(7)模板安装时要注意下口与预埋主筋顶紧,上口对称设置缆风绳。

4、模板拆除及保养(1)模板的拆除应按工艺设计的顺序进行,应遵循后支先拆,先支后拆的顺序,拆模时严禁抛扔模板,不允许用猛烈敲击、生拉硬拽等方法拆除模板,模板拆除后,应及时对其进行维修整理,并分类妥善存放。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墩柱首件施工总结

桩接柱(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我单位于2014年5月11日,在选择有代表性的K17+734桥型防护0#台右幅0-3、0-4、0-5进行了桩接柱首件施工,首件已按照既定计划顺利完成。

现将该工艺试验施工情况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本首件定位K17+734桥型防护0#台右幅0-3、0-4、0-5桩接柱(墩柱)桩径为1.1米。

二、施工目的(1)确定设备及机具选型、组合,确定施工工艺;(2)确定混凝土浇筑时间和速度;(3)确定施工人员组成和分工;(4)复核试配砼的配合比、坍落度,搅拌时间;(5)积累各种参数,以指导墩柱大面积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三、施工前准备施工前准备主要分为:材料准备、人员机械设备准备和技术准备等方面。

1、材料准备施工前对砂、石、水泥、钢筋等原材料做进场前取样检验,进场后按规定的检验频率进行抽检,抽检合格并经试验监理工程师确认,可用于工程施工。

墩柱、台身配合比已通过监理工程师认可批复。

该桥临近村庄,从经理部到施工队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必须保证墩柱施工质量,尤其是外观质量。

为此项目部要求现场技术员全程监督,砂全部过1cm筛,碎石全部用水洗机水洗,实验室、拌和站严格控制施工配合比及坍落度。

2、人员、机械设备根据我标段实际施工情况及施工队伍特点,每一班组配备班长1名,技术人员1名,振捣工2人,电焊工2人,辅助工3人,电工1人。

相关的机械及小型机具有:QY-25T吊车1台,砼运输车2台,铲车1台,电焊机2台,发电机1台,切割机1台,调直机1台,振捣器2台,以上配备可满足施工需求。

3、技术准备根据设计图纸、现场实际条件编制详尽施工方案、对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技术交、安全交底,让参与现场施工的人员能抓住重点,明白自己的控制关键点。

开工前对图纸上的墩位坐标进复核,确准无误后用全站仪进行放样,测量实行双检制度,确保墩柱的平面位置和标高的准确性,以满足及规范设计要求。

四、施工工艺(1)钢筋工程桩接柱(墩柱)主筋与桩头受力钢筋一一对应焊接,确保其位置准确。

钻孔灌注桩试验桩施工总结最新范文心得体会精品工作活动培训总结计划

钻孔灌注桩试验桩施工总结最新范文心得体会精品工作活动培训总结计划

钻孔灌注桩试桩施工总结为了使桥梁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能够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我项目部于201*年3月27日~201*年4月9日对亮岗特大桥DK860+100处进行了试桩施工,并在施工中对试验桩各个工序进行了控制和检测,其结果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现将钻孔灌注桩试桩总结报告如下:一、施工机械人员的配备本工程钻孔灌注桩钢筋笼采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混凝土采用大型拌合站集中搅拌。

试桩DK860+100处试桩实际投入的主要设备:ZL50—1装载机2台,冲击钻机ZZ—6A型1台,HZS90E型拌合楼1座,16T吊车一台,X400型电焊机1台,630KW变压器1台,空压机W—0040型1台;GPS—311S全站仪1台,DSZ2水准仪1台。

实际投入的人员有30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6人,机械操作人员及驾驶人员4名,熟练工20人。

二、施工工艺准备工作:工作内容包括测量放样、钻机平台、制作和埋设护筒、制备泥浆三个项目。

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桩号坐标采用全站仪进行测量放样,定出各个桩位并打上木桩,再钉上小铁钉并作明显标志防止施工中破坏;在钻机平台搭设好后用水准仪测定钻机平台标高,算出桩底标高以便在施工中用测绳控制钻孔深度。

2钻机平台的平面尺寸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结合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位移要求,施工方法及其他机具,设施施工布置等情况确定。

钻机场地为旱地时,平整场地、清除杂物,夯实基础,防止钻孔产生不均匀沉陷,场地为陡坡时,用枕木或木排架搭设坚固稳定的工作平台。

3制作和埋设护筒护筒是钻孔灌注桩施工的重要内容之一,有固定桩位、锥导向、隔离地面水并保证泥浆在孔内高出地下水或施工水位一定高度,形成静水压力,以保证孔壁不致坍塌的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往往由于护筒埋设不规范,发生坍孔,偏位等事故,造成不必要损失,护筒看起来简单,其实它的作用万万不可轻视,因此本项目将护筒的制作和埋设作为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主要项目来抓。

A、护筒的材料和制作旱地及浅水钻孔桩一律采用钢护筒。

混凝土实验工作总结

混凝土实验工作总结

混凝土实验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主要的建筑材料,其质量
和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提高其使用性能,实验工作变得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进行了大量混凝土实验工作,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不断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

首先,我们进行了混凝土的配合比实验。

通过调整水灰比、砂浆比和骨料比等
参数,我们发现不同的配合比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适当调整配合比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能。

其次,我们进行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实验。

通过在不同龄期下进行抗压强度的
测试,我们发现混凝土的强度随着龄期的增加而不断提高,但增长速度逐渐减缓。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确定了混凝土的最佳养护期和最佳使用时间,为工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混凝土的耐久性实验。

通过模拟混凝土在不同环境下的长
期使用情况,我们发现混凝土在潮湿、高温、低温等不同环境下的性能表现存在差异。

在实验中,我们不断尝试新的添加剂和改良措施,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老化能力。

总的来说,通过混凝土实验工作的不断探索和总结,我们不仅提高了混凝土的
质量和性能,也为建筑工程的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创新,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薄壁空心墩首件总结

薄壁空心墩首件总结

薄壁空心墩首件总结根据标段的实际情况,经过项目部精心组织,规范施工,薄壁空心墩首件施工已经结束,作为首件工程既是业主对我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的全面考查,又是为我们以后薄壁空心墩大规模施工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为了更好做好下一步工作,现将首件薄壁空心墩施工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K52+522中沟大桥4#墩墩身高54米,为等截面薄壁空心墩,在墩身中部设一道横隔板,钢筋总量为:124773.3Kg,混凝土总量为:529.5 m?。

其桩基础为4①1.8m钢筋混凝土群桩基础,承台采用长宽高:7.5mX7.5mX 3m现浇C30混凝土基础。

二、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分项工程质量评分不低于90分。

(二)安全目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轻伤控制在3%。

以下。

(三)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工程实际,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准备(一)水、电及现场布置施工用水:自设供水管道,在拌合站修筑蓄水池以保证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在中沟大桥3#墩左侧架设200 KVA变压器供电。

另自备150KW 发电机一台作备用电源。

(二)物资供应模板体系:采用爬模施工工艺,外模材料与传统模板有些变化,外模面板采用的是新型材料制作(进口维萨板厚21mm),模板竖肋为H20工字木梁,横肋为双[14 槽钢,模板体系采用的是钢木结构。

试验墩总结

试验墩总结

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LXTJ-3标(YK9+100/ZK9+~YK13+191/ZK13+)中国中铁试验墩施工总结编制:曾伟复核:胡云峰审核:陈军中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淅高速公路卢氏至西坪段LXTJ-3标项目经理部试验墩柱施工总结1.试验墩目的墩身工程外露地面以上,因此墩身砼浇筑必须内实外美。

为此,在施做第一个墩身前,我项目部决定施工试验墩,确保后续正式墩身工程达到要求。

具体目的:①检查模板拼装效果;②考核工人施工水平;③优化混凝土配合比;④确定混泥土的浇筑速度及分层浇筑振捣厚度、振捣时间;⑤满足完整施工所需配备的机具、人员等数据。

2.试验墩施工情况配合比试配:通过试验,我部确定的砼理论配合比为(每m3砼用料):水泥:河南锦荣 367kg砂子:卢氏县龙驹沙场 662kg碎石:卢氏县横涧乡磨上石料厂 1190kg外加剂:河南克功FN-A 3.6kg水:饮用水 161kg脱模剂选用机油+柴油。

试验墩流程:配合比试配/模板加工模板打磨/试验墩施工场地选择和整平立模砼浇筑拆模讨论总结。

试验墩浇筑方案试验墩选择在杏树凹大桥右线9#墩侧。

试验墩为直径1.6m的圆柱墩,墩高 2.0m,采用墩身混凝土配合比,素混凝土分层浇筑,吊车吊装砼料斗入模,采用50型插入式振动棒分层振捣。

试验墩模板使用巩义维达模板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模板。

试验墩浇筑试验墩共浇筑三根,其高度均为2m。

混凝土全部由1号混凝土拌合站提供。

模板采用由巩义维达新加工的Ф1.6m的圆柱模,高2m,人工用角磨机配钢丝刷除锈打磨,共处理3遍。

采用干布擦拭清洁模板表面,清洁完后用手触摸无黑印。

模板拼装好后,由25T吊车整体吊放至事先硬化好的平整的场地上,为防止漏浆,在模板内侧用棉纱封堵好底口。

用干布擦干净模板表面灰尘,采用毛巾涂刷脱模剂,脱模剂采用机油+柴油。

1)、1#试验墩混凝土于2013年3月9日浇筑,3月11日拆模。

施工配合比水泥:河南锦荣 367kg砂子:卢氏县龙驹沙场 692kg碎石:卢氏县横涧乡磨上石料厂 1190kg外加剂:河南克功FN-A 3.6kg水:饮用水 131kg脱模剂选用机油+柴油。

薄壁空心墩首件总结

薄壁空心墩首件总结

薄壁空心墩首件总结根据标段的实际情况,经过项目部精心组织,规范施工,薄壁空心墩首件施工已经结束,作为首件工程既是业主对我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流程的全面考查,又是为我们以后薄壁空心墩大规模施工提供了一个可行性方案。

为了更好做好下一步工作,现将首件薄壁空心墩施工过程以及出现的问题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K52+522中沟大桥4#墩墩身高54米,为等截面薄壁空心墩,在墩身中部设一道横隔板,钢筋总量为:124773.3Kg,混凝土总量为:529.5 m³。

其桩基础为4Φ1.8m钢筋混凝土群桩基础,承台采用长宽高:7.5m×7.5m×3m现浇C30混凝土基础。

二、施工目标(一)质量目标交验项目主要指标合格率要求达到100%,分项工程质量评分不低于90分。

(二)安全目标重大安全责任事故为零案次;无人身重伤事故及其以上事故;无汽车行车责任重大事故;无等级火警事故和爆炸事故;无压力容器爆炸事故,年度轻伤控制在3‰以下。

(三)环保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法》和《水土保持法》及地方政府有关规定落实环保。

采取各种工程防护措施,控制水资源污染,水土流失,减少粉尘对空气的污染,降低噪音污染,减少工程建设对沿线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确保沿线景观不受破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良好的环境。

(四)首件目的通过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拟定的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结合工程实际,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准备(一)水、电及现场布置施工用水:自设供水管道,在拌合站修筑蓄水池以保证施工用水。

施工用电:在中沟大桥3#墩左侧架设200 KV A变压器供电。

另自备150KW 发电机一台作备用电源。

(二)物资供应模板体系:采用爬模施工工艺,外模材料与传统模板有些变化,外模面板采用的是新型材料制作(进口维萨板厚21mm),模板竖肋为H20工字木梁,横肋为双[14槽钢,模板体系采用的是钢木结构。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墩身首件工程施工总结1、在施工过程中,我部严格按照首件工程的施工要求和程序,根据设计意图和规范以及有关通知要求,认真研究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施工完成后,经自检合格;后续墩身的施工中,我部将严格要求完成施工;现将墩身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总结。

2、各工序检测数据及相关报告施工过程中,对墩柱模板尺寸、钢筋加工及安装等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经整改后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检查原始记录详见附表。

3、首件工程质量评价项目部会同监理进行质量验收后,认定首件工程施工过程满足合同、规范及设计要求,墩身施工工艺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4、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质量技术问题项目部及监理在检查验收时发现:模板刷脱模剂不均匀等问题。

经整改后达到外观要求,在后续墩身施工中加强各项工序控制的管理工作,确保工程质量。

浇筑时,第一盘混凝土控制不理想,坍落度过大,试验室立即进行调整,重新拌制混凝土,以保证混凝土的坍落度满足要求,保证墩身的外观质量。

(2)施工组织问题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现场准备工作不充分,各个工序没有紧密衔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在施工结束后组织项目部员工和施工队召开了首件工程总结会,查找问题,分析原因,总结经验。

在今后的施工中每个环节责任到人,全程盯控,在施工前每项准备工作必须到位,确保墩身施工顺利进行。

备注:由于该墩分项尚未完工,分项评定和中间交工证书没有进行。

已经完成25.11m墩身能满足首件工程各项要求,可以对以后其他墩墩身进行指导工作,该分项完成后,再对资料进行完整补充。

桥梁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桥梁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

桥梁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总结一、首件工程概况根据现场施工进度,我部计划以坡头枢纽立交F匝道桥1#-B墩柱做为为墩柱首件工程施工,该桥中心桩号为FK1+311.566,桥梁全长980.7米,上部结构采用预应力砼小箱梁和现浇连续箱梁,跨径组合:10*20+32+50+36.529+2*36.638+39.7 +50+50+34.149+2*20+2*25+16*20,下部结构采用柱式墩,桥台采用肋式台,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本桥共有墩柱85个。

该桥1#-B墩柱高度为7.192m,墩柱直径为1.3m,墩柱采用C35砼,主要工程数量见下表:二、施工目标与首件工程的目的1、质量目标:本工程首件质量目标是创优质工程,实测项目和外观鉴定综合评分达95分以上,中间交验一次通过;争创标杆工程;2、安全目标:无安全事故发生;3、首件工程的目的:通过墩柱首件的施工,取得相关的技术参数,确定施工方案的可行性,为后续施工总结相关经验;通过首件工程施工,确定劳动力、机械设备等的最佳组合,以及各工序之间的衔接,并以此为依据指导全标段桥梁墩柱施工,确保工程质量,来确定最优的施工工艺和施工组织。

三、施工说明根据招标文件、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编制桥梁墩柱首件工程施工方案,在得到总监办批复后,我标段经过细致的施工准备,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进行了首件工程的施工,具体过程如下:2015年7月31日开始进行试验墩施工;2015年8月14日完成试验墩施工;2015年8月13日完成墩柱钢筋笼预埋施工;2015年8月15日完成系梁的浇筑工作;2015年8月17日完墩柱放样与报验工作;2015年8月19日完成钢筋笼及模板校验安装工作;2015年8月20日完钢筋笼、模板等自检报验工作;2015年12月29日上午11点完成混凝土浇筑工作;2015年8月22日拆模,覆盖双层薄膜进行滴灌养生;2015年8月22日对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了检测,共计检测点数20个,合格点数20个,合格率为100%;2015年8月28日墩柱7天回弹抗压强度推定值为32.1MPa。

墩身质量分析报告

墩身质量分析报告

墩身质量分析报告一、引言二、墩身质量组成分析墩身质量包括墩身材料以及附加构件的质量。

墩身材料一般为混凝土,其质量主要由水泥、骨料和掺和料组成。

附加构件包括钢筋、预应力钢束等。

墩身质量组成分析应考虑各组成部分的含量、比例和质量稳定性等因素。

三、墩身质量特性分析1.强度特性:墩身的强度是保证其正常工作的重要指标,可以通过强度试验来评估。

墩身的强度与材料的质量、配合比以及养护等因素有关。

2.稳定性特性:墩身需要具备足够的稳定性,能够承受外部荷载和地震等不利影响。

墩身的稳定性主要受到几何形状、墩基和基岩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3.耐久性特性:墩身需要具备良好的耐久性,能够长期抵抗风化、腐蚀等环境因素的侵蚀。

墩身的耐久性与材料的抗腐蚀性、氯离子渗透性以及气候等因素有关。

四、墩身质量性能分析1.质量稳定性:墩身质量应具备稳定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一致的质量特性,避免开裂和变形等问题。

质量稳定性与材料的质量、施工工艺等因素密切相关。

2.超荷性能:墩身需要具备一定的超荷承载能力,能够在超过设计荷载的情况下继续运行,保证安全性。

超荷性能与墩身强度、结构形式等因素有关。

3.变形性能:墩身在受到荷载作用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墩身的变形应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避免对周围结构和受力情况造成不利影响。

变形性能与墩身的刚度、强度等因素相关。

五、墩身质量分析结果通过对墩身质量的组成、特性和性能进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墩身质量组成均衡,材料比例合理;2.墩身强度满足要求,能够承受设计荷载;3.墩身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耐久性;4.墩身质量稳定,不存在开裂和变形等问题;5.墩身具备较好的超荷性能和变形性能。

六、墩身质量改进建议根据墩身质量分析结果,可以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优化材料配比,进一步提高墩身强度和稳定性;2.改进施工工艺,加强墩身养护,提高墩身的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结构调整,进一步提升墩身的超荷性能和变形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SKZH-2标
试验墩
技术创新及总结
编制:吴伟
审核:张广奎
施工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
试验墩技术创新及总结
一、试验墩目的
墩身工程外露地面以上,因此墩身砼浇筑必须内实外美。

为此,在施做第一个墩身前,我项目部决定施做试验墩,确保后续正式墩身工程达到要求。

具体目的:
①检查模板拼装效果。

②考核工人施工水平。

③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④确定混泥土的浇筑速度及分层浇筑振捣厚度、振捣时间。

⑤满足完整施工所需配备的机具、人员等数据。

⑥混凝土内外温度及温差对比数据以便决定是否增加降温措施。

二、试验墩施工情况
1、配合比试配:最少做三个配合比,试配全程请试验监理工程师参与,最终选择1个作为施工配合比。

2、试验墩流程:配合比试配/模板加工模板打磨/试验墩施工场地选择和整平立模砼浇筑拆模讨论总结
3、试验墩浇筑方案
试验墩墩高2.0m,采用墩身混凝土配合比,素混凝土分层浇筑,泵送入模,采用“50”振动棒分层插入式振捣。

试验墩分二节浇筑1m/每节,下面1m采用微调的试配选定配合比;上面1m采用选定的试配施工配合比。

试验墩浇筑、振捣工艺要求:
1)距离模板的振捣距离:一侧距离模板10cm;另一侧距离模板20cm。

2)分层厚度:由下往上分层情况,50 cm +30 cm +80 cm +40 cm。

3)振捣方式:分两侧对称按顺时针或逆时针同时振捣
4、试验墩采用配合比
1)选定的试配施工配合比
2)微调的试配施工配合比
5、浇筑过程安排
1)人员安排及培训
指定现场指挥1人(由生产副经理担任),负责全盘指挥和下达各项指令;工程部长负责编制施工作业指导、施工培训及施工总结;试验室主任负责现场混凝土检测及混凝土配比的总结优化;振捣工4人,其中2人主振,2人配合振捣;电工1人,负责现场施工用电;普工2人,1人负责放料,1人负责检查浇筑过程模板变化情况。

施工培训,工程部编制作业指导,经讨论后,由工程部进行培训。

内容主要有施工人员各自负责那些内容,以及如何浇筑、振捣施工。

2)浇筑准备
人员配备:共有8人,其中振捣工4人,2人主振,2人配合振捣;放料1人,负责将罐车内混凝土放至砼输送泵车;电工1人,检查照明用电及机械用电情况;普工1人,检查模板变化,是否有涨模漏浆现象;指挥2人,1人指挥砼输送泵车送料,1人指挥施工。

机械配备:输送泵车1辆,混凝土罐车2辆,同时到场确保混凝土输送不间断;“50”振动棒4条,同时振捣使用2条,备用2条。

现场试验仪器:准备坍落度、含气量、泌水检测仪器和砼试块试模4组,每车混凝土做2组。

3)浇筑过程描述:
根据分节浇筑安排砼搅拌、发送,分二节浇筑,混凝土经过计算7.2m3/节。

搅拌站按试验墩施工安排和要求单独搅拌加工,每车发料7.2 m3,按浇筑安排顺序放料。

混凝土进场,首先对混凝土进行坍落度和含气量检测,检测混凝土坍落度第一车为120mm,第二车150mm;含气量为1.4%、3.2%;无泌水。

17:20开始湿润泵车输送管,润管砂浆1m3,正式浇筑时间:17:35~21:53。

第一层层厚50cm,泵送混凝土用时17:35~17:50,15分钟。

17:50开始振捣,振捣时2条振动棒分两边同时对称振捣,振动棒插入间距40cm左右,按照快插慢拔原则顺时针振捣,振捣用时21分钟。

振捣每棒用时平均1分钟10秒左右。

第二层层厚34cm,泵送混凝土用时20:11~20:19,8分钟,20:20:19开始振捣,振捣用时16分钟。

振捣每棒用时平均45秒左右。

第三层层厚85 cm,泵送混凝土用时20:36~20:58,22分钟,20:58开始振捣,振捣用时28分钟。

振捣每棒用时平均1分钟15秒左右。

第四层层厚31 cm,泵送混凝土用时21:22~21:35,13分钟,21:35开始振捣,振捣用时18分钟。

振捣每棒用时平均1分钟左右。

浇筑过程顺利完成。

6、拆模
自浇筑完成至拆模间隔时间36小时,期间环境温度13℃~23℃。

三、拆模观测
1)不同配合比成品效果对比表
2)不同振捣效果对比
3)不同分层效果对比
4)表层与内部温差测量
5)拆模后效果图
图一设计总体负责及分公司经理、分公司总工观看
图二铁投董事长、集团公司总经理、监理总监等观看
图三铁投领导及东南公司领导(业主单位)观看
图四铁投领导及东南公司领导(业主单位)观看
图五试验墩正面效果
四、后续各项检测说明
1、用2米靠尺检测平整度,凹面最大凹陷3mm,接缝错台较
2、2#试验墩混凝土试块4天试压1组试块,强度分别为32Mp、
35 Mp、34 Mp,平均强度达到84%以上,最小强度达到80%。

五、试验墩总结
1、模板加工较好,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施工人员分配合理,配合较好,但作业水平有待提高。

3、配合比采用微调后试配选定的施工配合比作为最终的施工配合比。


4、分层振捣层厚以50cm~60cm为宜。

5、振捣距离模板的距离以10cm~15cm为宜。

6、每棒振捣时间以1分钟左右为宜。

7、每棒振捣间距以40cm为宜。

8、墩身表层与内部温差30℃左右,超过规范要求的20℃,但是混凝土没有开裂现象,建议不采取降温措施。

中铁七局莞惠城际轨道SKZH-2标项目部
2009年11月26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