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程感觉记忆及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 记忆结构
• 实验对照
– 将自由回忆得出的结果与原先呈现的顺序加以对照,就可 发现在原来的刺激系列中,不同位置上的刺激的记忆效果
•
词表中间部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差,而起始部分和结尾部 分的字词回忆成绩较优,均高于中间部分
13
结果解释
干扰说
刺激系列中间部分项目的回忆成绩较差,由于前摄抑制 和倒摄抑制共同干扰。
4.4 加工水平说
• 理论内容
– 作用于人的刺激要经受一系列不同水平的分析,从浅表的感
觉分析开始,到较深的、较复杂的、抽象的和语义的分析。 较深的分析则涉及模式识别和意义的提取。
– 这种加工系列体现出不同的加工深度。加工的深度愈深,则
有愈多的认知加工和语义加工。
– 记忆痕迹是信息加工的副产品,痕迹的持久性是加工深度的
C P
N
F L
T
X A
S
Sperling认为,被试看到的字 母要多于报告出来的。 被试没有看清字母还是看到后 又忘记了?
图4-6 感觉记忆实验用卡片
• 正式实验
• 实验程序
– 基本同预实验,但给字母卡片中三行字母配以声音信号。
• 被试任务 – 声音信号响起时,报告对应行字母。(部分报告法) – 声音信号响度随机安排 • 实验结果 – 回忆正确率100%
– 进行照片再认测验
• 结果发现:
– 作了有关诚实、魅力的判断后,再认成绩要高于仅作性别判断的
• 结果提示:
– 人的品质判定比确认人的性别要求更深的加工,也有利于再认
Rogers等(1977)
• 实验程序1:
– 每次给被试呈现一个形容词,同时提出一个问题,要求被试作出 回答
• 实验材料:
– 40个形容词 – 涉及词的结构、语音、语义和自我评定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05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应 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学习策略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 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分段学习和分散复习,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教育者制 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构与功能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大脑中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短 时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的听觉系统有关,而工作记忆则 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协同作用。
联系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 种扩展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短时记忆 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包括信息 的暂时存储,还涉及对信息的 操作和处理。
信息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差异
存储时间
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而工作记 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信息处理方式
短时记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简单复述,而工作 记忆则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操作,如分析、组合和推 理等。
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7±2个信息单元, 而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更多 的信息。
影响个体的思维速度、 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结构
模型
工作记忆的模型通常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等部分。
结构
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负责暂时存储信息,长时记 忆负责长期存储和提取信息。
03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差 异与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为4个项目,且存在个体差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心理学记忆的种类
心理学记忆的种类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人类获取知识和经验的关键。
心理学家们根据记忆的特征和其处理方式,将记忆分为多种类型。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心理学记忆的种类。
1. 意象记忆意象记忆是指人们通过感官体验的方式,对事物的形象、声音、味道等进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记住一个人的相貌,通过听觉感受记住一首歌曲的旋律等。
意象记忆是人类记忆的基础,它是其他记忆形式的基础。
2. 语义记忆语义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事物的意义和概念进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一些单词的定义、一些公式的含义等。
语义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使我们能够对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知。
3. 过程记忆过程记忆是指人们对于各种技能和操作过程进行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如何骑自行车、打乒乓球等。
过程记忆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记忆形式,它使我们能够进行各种技能的操作和执行。
4. 短时记忆短时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暂时存储。
例如,我们可以暂时记住一个电话号码,但过一段时间就会忘记。
短时记忆通常只能记住较短时间的信息,在信息没有被转化为长时记忆之前,信息会很快地被遗忘。
5. 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人们对于信息的长期存储。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自己的生日、家庭地址等。
长时记忆是人类记忆最重要的形式之一,它使我们能够长期保存和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
6. 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指人们在进行任务时需要暂时记住的信息。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一个计算公式的中间结果,以便下一步的计算。
工作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任务的执行和控制。
7. 自传式记忆自传式记忆是指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的记忆。
例如,我们可以记住自己小时候的一些事情。
自传式记忆是人类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使我们能够对自己的人生经历进行回顾和总结。
不同的记忆形式在人类认知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支持,共同构成了人类记忆的丰富多彩的世界。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详解
3.分组:是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 成一组。它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
各成分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分组确实有利于短 时记忆。 举例:电话号码
身份证号码 银行帐号
4.组块大小与短时记忆容量的关系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存 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贮存有限说)
3 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别
▪ 感觉记忆按感觉信息的原有形式来加以保 持,即按刺激的物理特性进行直接的编码。
▪ 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 性,但比感觉信息要抽象,它已经排除刺 激的某些物理特性或细节。
二、语义代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以外,短时 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 抽象代码,不带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 编码有不同层次或水平,有不同形式。 ➢ 编码是一个展开的过程,包括对信息的反复感知、思考、体验和
操作。
▪ 储存(storage)是把信息以一定形式保持在人脑中。
➢ 知识的存储也叫知识的表征(representation)。 ➢ 这种表征可以是事物的图象,也可以是一系列概念或命题。 ➢ 存储是记忆过程的中间环节。
1.组块(Chunk):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 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位。 组块既是过程,也是单位。组块受到材料性质的影 响。
2. 知识经验与组块
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中的刺激单 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人的 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 多。
Smith(1954) 二进制数字实验
▪ 提取(retrieval)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 是记忆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对感觉记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听觉这两方面,视觉和听 觉的感觉记忆被分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和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
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Sperling)证明了视觉感觉记忆 的存在。
整体报告法(whole report)和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达尔文(Darwin)等人用类似于斯珀林(Sperling)的
第一节 记忆概述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模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彼得森(Peterson,1959)等人的实验结果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短时记忆存在的另一个实验证据:
沃和诺尔曼 (Waugh & Norman)也开展了短时记忆的研 究,他们用由16个数字组成的序列探索初级记忆中项目的记忆 特点。这些项目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呈现给被试。最后,给 出探测数字,它是序列中某一位置上曾出现过的数字。探测数 字出现时伴随有一个声音,此声音提示被试回忆数字序列中紧 跟在探测数字之后第一个出现的数字(目标数字)。例如,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1.情节记忆 是指接收和存储发生于个体特定时间的情节或事件, 以及有关该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语义记忆 是指运用语言进行的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相关字 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隐含的意义和所指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联 系,以及有关公式、法则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等有组 织的知识。
CONTEXT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障碍及其解剖定位
第三节 临床应用——遗忘症的评定与康复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医学心理学考试知识点: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今天今天带领大家学习认知过程-记忆的概述及分类。
(一)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再现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是人们熟悉的心理现象。
如果没有记忆,个体将一直处于新生儿状态,难以适应一切活动。
所以说记忆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记忆分类
1.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1)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这些具体形象可以是视觉的、听觉的、嗔觉的、味觉的或触觉的形象。
例如,科事物的大小、形状、颜色、声音、气味、软硬、冷热等的记忆都属于形象记忆。
(2)逻辑记忆:是对概念、公式、判断、推理等抽象内容的记忆,
这些记忆不是事物的具体形象,而是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表现出事物的意义、本质和规律,这种记忆形式是人类所独有的。
(3)情绪记忆:是对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
例如,失去亲人后的痛苦心情很长一段时间难以忘怀,就是情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的广度是7士2个创克。
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以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人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是指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
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和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持时间长,从1
分钟。
认知心理学 第四章 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阿特金森和希夫林(Atkinson & Shiffrin,1968)的记忆存储库理论 示意图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修订的记忆系统模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典型的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补充)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记忆的加工水平模型
克雷克和洛克哈特(Craik & Lockhart)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1.情节记忆 是指接收和存储发生于个体特定时间的情节或事件, 以及有关该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语义记忆 是指运用语言进行的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相关字 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隐含的意义和所指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联 系,以及有关公式、法则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等有组 织的知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三)内隐记忆与外显记忆
按记忆的意识维度,长时记忆还可分为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和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
内隐记忆:又称非陈述性记忆,是指人们不能回忆其本身却能 在特定行为中证明其事后效应的经验,换言之,内隐记忆是指人们既 没有觉察到自身拥有,也不需要有意识地提取,但在特定的任务操作 中能自然地表现出来的记忆,是一种无意识获得的经验对当前任务的 顺利完成产生易化的作用。
部分报告法证实了声像记忆的存在。
第一节 记忆概述
2.短时记忆 是指人脑对刺激信息保持在1分钟左右的加工处理 和编码,是信息的感觉接受器和长时记忆之间的中间环节。
詹姆斯(James)提出记忆的二元理论,将记忆分为 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两类。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提出两种记忆系统模型。 彼得森(Peterson)等人通过实验证明了短时记忆的存在。 支持短时记忆存在的另一个证据,是源自自由回忆实验的系列 位置效应。
心理学知识-记忆
心理学知识-记忆1.记忆的分类:(1)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人们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人们对一般知识和规律的记忆,与特殊的地点、时间无关。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指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内隐记忆:指个体在无法意识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无意识的影响。
(3)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感觉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短时记忆: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阶段,保持时间大约为5秒到2分钟;长时记忆:指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的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
(4)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作事情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机能和运动机能的记忆;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他可以通过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
2.记忆是一个过程记忆是一个过程,包括信息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基本过程。
信息编码:是个体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的过程,包括对外界信息进行反复的感知、思考、体验和操作。
存储: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得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得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提取:是指从长时记忆中查找已有的信息的过程。
?3.记忆的脑学说理论?(1)整合论:美国心理学家拉胥里提出。
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它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
他用实验的方法破坏动物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发现大脑皮层破坏的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法国医生布洛卡提出脑机能定位论。
认为:脑的机能是由大脑的一些特定区域负责的,记忆当然也不例外。
(3)SPI理论:功能模块。
SPI是串行(Serial)、并行(Parallel)、独立(Independent)的缩写。
这种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多个执行特定功能的记忆模块构成的。
信息以串行的加工方式进入记忆系统,在一个记忆模块中的编码依赖于某些其他功能模块中信息加工是否成功。
认知心理学第5章-短时记忆..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引言 感觉代码 语义代码
引言
在短时记忆中,信息以什么形式保持或 贮存是短时记忆信息编码问题。 编码: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 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Encoding),而经过编码所产生的 具体的信息形式则称作代码(Code)。
一、感觉代码
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视觉代码 感觉代码与感觉信息的区别
第六章 短时记忆
引言
短时记忆的刺激呈现范式
◦ 在关于短时记忆容量、编码等的实验中, 刺激一般只短暂地呈现一次,持续时间通 常约1s。 ◦ 所以,短时记忆也可称作一次呈现的刺激 记忆,或电话号码记忆。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容量大小 短时记忆的容量单位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性质
短时记忆容量大小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Miller发表了一篇著名论文,题为 “神奇数7加减2:我们加工信息的能 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 量为7士2,即一般为7并可在5-9之间 波动。 但一些人认为并没有那么多。Mandler 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可能是4或5。 Simon也认为是4-5。
特点
◦ 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的代码, 不带有任何一个感觉道的特性。
实验
◦ Wickens(1970,1972)的实验 ◦ Shulman(1970,1971,1972)的实验
Wickens的前摄抑制实验
实验设计
◦ 2×4混合实验设计。自变量:组别(控制 组、实验组);实验次数(共4次)。
◦ 实验结果
任何一组被试在运用所学到的组块方式后,比以 前可以记住更多的二进制数字。 组块比率高的方式并没有充分显示出优越性。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
第五章记忆〖导学提示〗现代心理学认为,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本章着重介绍认知心理学对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研究,分析从记到忆的心理过程。
第一节记忆概述一、什么是记忆记忆是个体对其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回忆和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信息的输入、编码、储存和提取。
感知过的、思考过的、体验过的和行动过的事物都可以成为个体的经验。
例如,从前见过的人,现在不在面前,我们能想得起他的姿态相貌;见到他时能认得出来,这就是记忆。
不仅感知过的事物能保持于头脑中,而且思考过的问题、理论,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练习做过的动作都能保持于头脑中。
在生活实践中见过、学过、做过的事情以及体验过的情绪,都可以成为我们的经验而保持在我们的头脑中,在以后生活的适当时候回想得起,或当他们再度出现时能认得出来。
这些都是记忆。
识记、保持和再现是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
识记是记忆的开初阶段,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记忆过程。
识记具有选择性。
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只有被个体注意才能识记住。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识记是信息的输入和编码过程。
在编码时,人试图将当前经验同某一名称相联系。
这一过程通常是自动的迅速的,因而未被意识到。
进一步的编码过程是使新输入的信息同已有的知识经验建立广泛的联系,从而形成知识网络。
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脑中的巩固过程。
从信息加工观点来看,保持就是信息的储存。
储存也是一个积极的过程,储存的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经验的过程。
经验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能把它重新回想起来的过程,称为回忆。
例如学过的诗歌,我们不看书而把它背出来,就是回忆。
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的过程,称为再认。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回忆和再认是提取信息的过程。
记忆的三个基本过程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没有识记,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也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
心理学知识记忆
引言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绪的科学,它不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指导我们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际关系和提升自我。
在心理学中,记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获取、存储和回忆信息的过程。
本文将探讨心理学中关于记忆的知识,并分析记忆的五个主要方面。
正文内容一、感知记忆1.感知记忆的定义和作用感知记忆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和存储,它是记忆的第一个环节。
感知记忆帮助我们对事物进行识别、辨别和分类,使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2.感知记忆的类型感知记忆包括视觉记忆、听觉记忆、触觉记忆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感知记忆在大脑中的处理方式和存储机制也有所不同。
3.感知记忆的影响因素感知记忆受到注意力、情绪和意识等因素的影响。
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和意识清醒有助于增强感知记忆的存储和回忆能力。
二、短时记忆1.短时记忆的定义和特点短时记忆是指能够在短时间内保持一段信息的能力,它有限容量且容易受到干扰。
短时记忆帮助我们进行暂时性的信息加工和处理。
2.短时记忆的工作原理信息在短时记忆中通过重复记忆、组块化和关联等方式来进行存储和维持。
短时记忆的信息会逐渐转移到长时记忆中,或者在没有被转移的情况下逐渐消失。
3.短时记忆的提高方法利用组块化和编码策略可以增加短时记忆的容量和稳定性。
避免干扰和集中注意力是提高短时记忆表现的有效方法。
三、长时记忆1.长时记忆的定义和类别长时记忆是相对较持久的记忆,它包括显性记忆和隐性记忆两种类型。
显性记忆又可分为语义记忆和回忆记忆。
2.长时记忆的建立过程长时记忆的建立需要多次重复记忆和深层次的加工。
意义相关性、情境特征和情感体验等因素对于长时记忆的建立起着重要作用。
3.长时记忆的提取和回忆提取是指通过已存储的信息来找回和重新激活原有记忆的过程。
回忆是指主动地搜索和重构已存储的信息。
四、记忆的遗忘和干扰1.遗忘的类型和原因遗忘可以分为主动遗忘和被动遗忘,原因包括干扰、衰老和神经损伤等。
三个记忆系统
三个记忆系统从信息加⼯的观点看,记忆是信息输⼊、编码、贮存、提取的过程。
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加⼯⽅式和贮存时间及神经⽣理学关于记忆过程中⽣理活动特点的研究,可将记忆分作若⼲阶段,每个阶段上信息加⼯⽔平和⽣理活动特点都有所不同。
这些记忆阶段即记忆系统。
有些⼼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种记忆系统,即短时记忆与长时记忆;更多的⼼理学家则把记忆分为三种记忆系统,即瞬时记忆(⼜称“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瞬时记忆⼜称感觉登记或感觉记忆,是认知⼼理学⽤来说明⼈的感觉作⽤和记忆形成的术语。
刺激物体的信息接触到⼈的感觉器管,使得到暂时的存贮,这种存贮形式便叫做感觉登记。
感觉登记有不同的类型,如视觉登记、听觉登记等。
凡接触到感觉器官的信息,都成了登记的内容。
相对短时记忆⽽⾔,感觉登记保持的信息量较⼤,但它们都处于相对地未经加⼯的原始状态。
如果⼈不予注意,感觉登记的信息便很快丧失,所以保持时间相当短。
其重要作⽤在于把环境刺激保持⼀定时间,以便进⾏更精细加⼯。
信息来源与去路:信息接待室——⼏乎进⼊感官的所有信息都能被登记;只有受到特别注意或模式识别的信息,才能转⼊短时记忆,并在那⾥赋予意义。
容量与保持时间图像记忆:保持时间0.25-1秒,容量为9-20个bit(项⽬)声象记忆:保持时间⼤约2秒,不长于4秒,容量为5个bit⼆、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亦称操作记忆、⼯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
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次呈现后,保持在⼀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般⼈的短时记忆的⼴度平均值为7±2个项⽬。
短时记忆中被试对项⽬的提取有三种可能的⽅式:平⾏扫描、⾃动停⽌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意义⾳节,短时记忆⼴度7±2个,超过这⼀范围记忆就会发⽣错误。
感觉记忆与短时记忆
C P N
Hale Waihona Puke F L TX A S
实验结果
100
声音延迟(秒) 部分报告法 0.00 0.10
感觉记忆 和 短时记忆
讲解人:雷攀 星PPT制作:闵 敏
感觉 记忆
定义:感觉记忆实际上是感觉器官受到刺激之后 的感觉暂留现象,如视觉后像、余音、皮肤觉滞 留等。 特征: 1)完全依据刺激所具有的物理特征编码。鲜明 的形象性;感觉后像。 2)信息保持的时间十分短暂。(1s或1-4s) 3)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生理特点所决定,几乎 进入感觉器官的刺激信息都能被登记。 认知心理学中主要涉及图像记忆和声像记忆。
16
短时 记忆
短时记忆的听觉代码
许多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使用听觉代码
康拉德(Conrad 1964年)给被试视觉呈现两种 不同的字母串:声音上混淆的,如CTVG和另一 种不混淆的,如XVSL。他发现回忆声音混淆的字 母串时错误更多。如把B写成P,把C写成T,把F 写成M,等等。
17
短时 记忆
听觉编码实验: 该实验是Conrad(1963,1964)设计的。实验分为 两个,第一阶段为视觉呈现刺激,第二个阶段为 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阶段激。实验所用 的刺激为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其中有些字母 的发音相似。如C和V,S和F等(见图)。刺激字 母呈现后,要求被试按原来的顺序回忆字母。通 过比较原序列与被试回忆序列,统计出被试的回 忆错误,得出两个统计表。由表中可以看,字母 发音越接近,被试的回忆错误越大,表明在短时 记忆中信息是以听觉的方式进行编码的。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原创实用版】目录1.短时记忆的定义与作用2.短时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理论3.短时记忆的实证研究4.短时记忆的认知训练方法5.总结与展望正文一、短时记忆的定义与作用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STM)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暂时存储和加工信息的能力,通常是指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信息在几分钟内就会消失。
短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在我们的思维、决策和行为中起着关键作用。
二、短时记忆的认知心理学理论1.感觉记忆:感觉记忆是短时记忆的前身,是指外界刺激以原始形式被瞬间存储下来的记忆。
2.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核心成分,指对信息进行加工、编码、存储和检索的过程。
3.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是描述信息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转化过程的一种理论,表明遗忘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的。
三、短时记忆的实证研究1.短时记忆的容量:米勒提出了“7±2”的容量限制,即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 7 个单元。
2.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主要有听觉编码、视觉编码和语义编码等。
3.短时记忆的干扰:短时记忆的干扰主要分为前摄干扰和倒摄干扰,指新进入的信息对原有信息的影响。
四、短时记忆的认知训练方法1.记忆技巧:如关联法、首字母法、分类法、图像法等,可以提高短时记忆的效果。
2.认知训练:如注意力训练、加工深度训练、工作记忆训练等,可以改善短时记忆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短时记忆是认知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对于了解人类思维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短时记忆的机制和应用,如文化差异、个体差异、疾病影响等方面。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
关于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短时记忆认知心理学文献综述怎么写1. 引言:介绍短时记忆及其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性在认知心理学领域,短时记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它是指我们在短暂时间内能够记住和处理的信息量。
短时记忆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至关重要。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短时记忆能够帮助我们记住上一页刚刚读过的内容,以便能够理解整个故事的流程。
2. 短时记忆的定义与特征短时记忆通常被定义为能够暂时储存和处理信息的心理过程。
从其特征上来看,短时记忆具有容量有限、持续时间短暂和易受干扰的特点。
在短时记忆中,我们通常只能储存5到9个信息单元,持续时间大约为20到30秒,而且容易受到其他信息的干扰。
3. 短时记忆的心理学理论为了更好地理解短时记忆,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多个理论来解释其工作原理。
其中最著名的理论是Atkinson和Shiffrin的多存储模型和Baddeley与Hitch的工作记忆模型。
多存储模型认为短时记忆是由传感器存储器、短时存储器和长时存储器组成的,每个存储器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和特征。
工作记忆模型则更加强调了短时记忆在认知任务中的重要性,并将其称为工作记忆的一部分。
4. 影响短时记忆的因素短时记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信息的可参照性、重复性和情景联系都会对短时记忆产生影响。
个体差异、认知负荷和芳龄等因素也会对短时记忆的表现产生影响。
理解这些因素对于进一步研究和应用短时记忆至关重要。
5. 实验方法和技术为了研究短时记忆,心理学家们使用了各种各样的实验方法和技术。
其中,经典的实验方法包括序列回忆法、干扰法和短时记忆的分数化测量等。
现代技术如脑电图、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眼动追踪等也为研究短时记忆提供了更深入的手段。
6. 应用和意义短时记忆的研究不仅仅只是为了满足学术上的好奇心,更具有广泛的应用和意义。
对短时记忆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儿童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并帮助设计更有效的教育策略。
认知心理学——短时记忆
认知⼼理学——短时记忆认知⼼理学第七讲短时记忆(3课时)⼀、教学⽬标在已经掌握记忆类型和记忆三级加⼯模型的基础上,进⼀步学习短时记忆的概念、特点,掌握短时记忆的信息编码的⼏种⽅式和信息提取的⼏种模型,从⽽深⼊了解我们对于信息的贮存、提取等加⼯过程。
⼆、重点难点1、重点掌握短时记忆信息编码的⼏种⽅式,了解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三种模型。
2、难点对于短时记忆信息编码⽅式的理解和信息提取模型的学习有⼀定难度。
三、教学⽅法采⽤讲授与学⽣⾃我讨论相结合的⽅式进⾏课堂教学,适当组织学⽣阅读相关认知⼼理学书⽬并进⾏交流讨论。
注重引导⾃学,启发学⽣思维,通过⽣动的⼼理语⾔学的实例,带领同学们进⾏合作学习,组织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导⼊让学⽣回答问题进⾏知识回顾复习:三级加⼯模型: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1、三级加⼯模型(浅记忆)(深记忆)2、记忆类型记忆类型:(1)按内容分:形象记忆,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词—逻辑记忆,动作记忆等。
(2)按编码⽅式、贮存时间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
(3)按记忆时意识参与程度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4)据信息加⼯与存贮的⽅式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介绍短时记忆的概念和特点1、概念短时记忆:指将信息在意识中⼤约保持20-30秒,然后要么进⼊长时记忆,要么被遗忘。
短时记忆【⼈们有时也把短时记忆称为⼯作记忆⼯作记忆,因为它的作⽤就象⼼理的简单记事本,通过它⼈们某个瞬间在意识中保持有关的信息,记录和解决问题。
关于⼯作记忆我们接下来也会讲到。
】2、特点→容量有限容量有限:与感觉记忆、长时记忆相⽐较,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它储存的信息要少得多。
⼀般⼈短时记忆的⼴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意义⾳节,短时记忆⼴度为7±2个,超过这⼀范围记忆就会发⽣错误。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度则可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分记忆类型的依据(二)
• 神经生理学的发现
区分记忆类型的依据(三)
• 电痉挛休克实验
感觉记忆-视像
• Sperling的部分报告法 • Neisser提出Icon概念。它是视觉材料的
感觉记忆系统,保持时间大约为1秒。 Icon中的信息加工比较粗糙 • Sperling的实验证明,如果在部分报告法 中要求报告元音字母或辅音字母,成绩 就接近全部报告法 • Averbach等提出Icon的掩蔽效应
感觉记忆-声像
短时记忆
• 信息提取(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斯滕伯格的研究说明从短时记忆中提
取信息是一个系列加工和终竭扫描的过 程。以后的研究则提示这种过程也可能 取决于刺激本身的性质。
Sternberg的短时记忆提取实验
平行加工的可能性
工作记忆
• 如果进行双任务作业,一个任务越难(记忆 串越长,占用STS容量),另一任务(判断, 占用STS资源)就越慢,但不是不能完成。
Player A Ok
Performance 1: Go No
Player B No
Ok
实验性分离现象(3)
• 记忆的实验性分离现象
Double Dissociation: Two people with brain damage Function 1: STM Function 1: LTM
John
• 巴德利提出了关于短时记忆的一个新概念, 就是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就是一个“工作空 间”包括一个中央执行机构,其作用是协调 和控制输入的信息;还包括一个语音环路, 作为“内部耳”;相应的还有一个“视觉空 间展板”,作为“内部眼”,后两者负责存 储信息。
工作记忆示意图
记忆的神经心理学
研究者考察特定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 发挥的作用,例如海马等;同时也试图 找到涉及信息提取的脑区。记忆过程能 否定位于一个或多个特定皮层区以及怎 样定位,这些都尚待揭晓。
• Moray等人的四声道部分报告法。 • 声像容量比视像更大,保持时间更长,
加工更精细。 • 后缀效应(suffix effect)――声像中的
掩蔽效应 • 感觉记忆的特点:通道相关,容量较大,
保持时间较短,加工程度低。
短时记忆
• 容量(Capacity) 在短时记忆中,如果不作复述或再编
码,互不关联的信息项目数大致上可以 保持7±2个。通过组块技术,这个限制 可以打破,但是组块技术需要关于这些 信息及其相互联结的知识。 • 编码(Coding)
不同类型的记忆
记忆研究的模式之一就是将记忆分为 不同的类型:感觉记忆能够将某种通道 的信息保持一秒以内;STM(短时记忆) 可以将有限的信息保持几秒钟到几分钟; LTM(长时记忆)则可以将信息保持更 长时间。
不同类型的记忆
实验性分离现象(1)
• 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 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以听觉为主要形式
短时记忆
• 保持时间与遗忘 遗忘理论:消褪论和干扰论
Waugh & Norman 探测数字任务
• 1596234789024815----9
前摄抑制及其释放
短时记忆
关于信息的遗忘的原因,存在一些争 论。问题集中在记忆中的信息是消褪了 还是分解了--是否所有“遗忘”的信 息由于其他信息的干扰而压抑。上述两 种针锋相对的可能性都有可能存在,但 是很难设计出严格的实验来做出取舍。
Ok
No
(temporal lobe damage)
Peter
No
Ok
(frontal lobe
damage)
区分记忆类型的依据(一)
• 系列位置效应
– 首因效应(primacy effect) – 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独立作用
• Murdock (1962): rapid reading influenced primacy effect only.
脑结构在记忆形成中的作用
PET研究:言语与空间
Single Dissociation
Peter
Performance 1: Walking
Ok
Performance 1: Running
No
实验性分离现象(2)
• 同一自变量影响下两种测验产生相反结 果的情形称为实验性分离。
Double Dissociation: two players
Performance 1: Ch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