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 PPT
合集下载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五章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c126927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d.png)
05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应 用
教育领域的应用
促进学习策略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是学习的重要基础,教育者可以通过 设计有效的学习策略,如分段学习和分散复习,来帮助学 生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
个性化教学
了解学生的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能力,可以帮助教育者制 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结构与功能
短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在大脑中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差异,短 时记忆主要与大脑皮层下的听觉系统有关,而工作记忆则 涉及多个认知系统的协同作用。
联系
工作记忆是短时记忆的一 种扩展
工作记忆可以看作是短时记忆 的一种扩展,它不仅包括信息 的暂时存储,还涉及对信息的 操作和处理。
信息在两者之间可以相互 转换
差异
存储时间
短时记忆的存储时间通常在几秒至几分钟之间,而工作记 忆的存储时间则相对较长,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
信息处理方式
短时记忆主要涉及对信息的暂时存储和简单复述,而工作 记忆则涉及更复杂的信息处理和操作,如分析、组合和推 理等。
信息容量
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有限,通常只能存储7±2个信息单元, 而工作记忆的信息容量相对较大,可以同时处理和存储更多 的信息。
影响个体的思维速度、 学习能力、推理能力 等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的模型与结构
模型
工作记忆的模型通常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视觉空间模板和情景缓冲器 等部分。
结构
工作记忆的结构包括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短时记忆负责暂时存储信息,长时记 忆负责长期存储和提取信息。
03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差 异与联系
研究发现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大约 为4个项目,且存在个体差异。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比较研究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69fabc3f6c85ec3a87c2c5f8.png)
两种数字呈现速度:一为快速,每秒呈现4个 数字;另一为慢速,每秒呈现1个数字。这样 就可在间隔数字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间隔时间; 或在间隔时间不变的情况下改变间隔数字。
第五节
工作记忆
一、工作记忆的概念
大脑对某种形式的信息暂时存储并进行 加工处理的过程。人的许多认知活动都离不 开工作记忆。 在工作记忆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需 要从长时记忆中选择一些信息进入工作记忆 中来帮助其对感觉信息的加工与处理。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短时记忆
平行扫描
工作记忆
组块
A
2.组块在短时记忆中有什么作用,如何扩 大组块? 3.对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性应做何种解释?
4.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方式有哪些?其中 以哪种方式为主?
5.试述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方式。
一、斯腾伯格的经典研究 1.实验范式
5 6 1 3 8 2 2
2. 平行扫描与系列扫描
Sternberg实验的实际结果
两种系列扫描模型
斯腾伯格通过实验发现,短时记忆中 对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是以完全系列扫描 的方式进行的,后来的实验结果基本与他 的结果一致。
对Sternberg模型的批评
组块是运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形成的较大、有意 义的单位,这些组块可称为意义组块。
分组是指把时间空间上接近的一些项目分 成一组。在这些组的内部,各成分之间不 存在意义联系,也不形成一个熟悉的单位, 有时也将分组看作一种组块,称之为时空 组块。
分组虽然也可增加短时记忆所能容纳 的项目,但其作用远少于组块。它与组块 的本义是不一致的,与意义组块有原则区 别。
二、工作记忆的组成部分
巴德莱和辛奇认为工作记忆包括以下三 个组成部分:
1.中枢执行系统(核心成分):容量有限,但 可参与任何认知活动,不受感觉道影响的控 制系统 。 2.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存储视觉和空间的 信息,专门进行视觉和空间编码 。 3.语音回路系统:以语音形式保存信息,主要 用于言语复述。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
![认知心理学-5-短时记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de7d0284254b35effd34a6.png)
平均组块数分别----- 7.7, 5.7 和 5.3, 每个组块中棋子的平均数----- 2.5, 2.1 和 1.9, 这说明棋艺水平愈高, 棋手应用的组块也愈多 , 并且 每个组块所包含的成分也多。
24
Miller&Selfridge(1950):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 块的影响
• 人可以利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义知识和 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来促进短时记忆
7
Hamilton,弹子实验
主试念 被试写
1 , 7 , 6, 4 , 5, 8 …… 1 , , 6, 4 , , ……
1887年,Jacobs
8
被试平均能回忆出 7 个数字
被试先阅读一次 被试回忆记住的
被试一般可回忆大约 7 个无意义音节
9
一、有限容量:7+2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明确提出,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7个) 三音节词(6个) 两个词组成的短语(4个),如criminal lawyer, milk way 更长的短语(3个),如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的容量 就随之变小。
27
不同性质材料的容量不同(Cavanaugh,1972)
13
– 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请 记 住 棋 盘 中 各 子 的 位 置
14
请 在 棋 盘 中 写 下 相 应 的 棋 子
15
你的正确复位率是多少?
16
象棋实验1(de Groot,1965)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 然后将棋子移开,要他们复盘(恢复最初的棋盘); 结果:象棋大师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
24
Miller&Selfridge(1950):语义和句法信息对组 块的影响
• 人可以利用长时记忆中储存的语义知识和 句法规则来组块,从而来促进短时记忆
7
Hamilton,弹子实验
主试念 被试写
1 , 7 , 6, 4 , 5, 8 …… 1 , , 6, 4 , , ……
1887年,Jacobs
8
被试平均能回忆出 7 个数字
被试先阅读一次 被试回忆记住的
被试一般可回忆大约 7 个无意义音节
9
一、有限容量:7+2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A. Miller明确提出,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单音节词、双音节词(7个) 三音节词(6个) 两个词组成的短语(4个),如criminal lawyer, milk way 更长的短语(3个),如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如果增加每个组块本身的信息,那么短时记忆的容量 就随之变小。
27
不同性质材料的容量不同(Cavanaugh,1972)
13
– 不同组块包含的信息数量是不同的
请 记 住 棋 盘 中 各 子 的 位 置
14
请 在 棋 盘 中 写 下 相 应 的 棋 子
15
你的正确复位率是多少?
16
象棋实验1(de Groot,1965)
给象棋大师和新手看一个真实的棋局,5s; 然后将棋子移开,要他们复盘(恢复最初的棋盘); 结果:象棋大师能将90%的棋子正确复位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PPT](https://img.taocdn.com/s3/m/8e702fbb67ec102de2bd89bf.png)
×6 258
第二节 工作记忆
☺定义: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 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 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 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 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Baddeley,A. D., & Hitch,G.J.(1974) Short memory --------- working memory • 工作记忆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成分构成: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2)视觉编码 减法反应时(Posner的实验)
3、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 ☺试验一: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然后进行20s心算任务,
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 ☺试验二、三同试验一,连续完成。 ☺试验四:同前,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 ☺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
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
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 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 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第二节 工作记忆
☺定义:完成认知任务时,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 操作的一个记忆系统。工作记忆不单单是一个被 动的存储器。相反,对信息操作的强调意味着, 工作记忆更像是一个工作台,在这个工作台上, 材料持续地得到处理、结合和转化。
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
☺Baddeley,A. D., & Hitch,G.J.(1974) Short memory --------- working memory • 工作记忆模型由三个独立的成分构成: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 即使刺激材料是视觉形式呈现的,也必须转换成 声音形式,才能在记忆中保存下来
(2)视觉编码 减法反应时(Posner的实验)
3、语义编码: 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实验中分成实验组和控制组,整个实验由四次试验组成。 ☺试验一:给被试呈现3个字母,然后进行20s心算任务,
之后回忆3个字母。实验组与控制组接受同样的任务。 ☺试验二、三同试验一,连续完成。 ☺试验四:同前,实验组呈现三个数字。 ☺记录:每次被试的回忆成绩。
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Wickens(1970,1972)
☺发生自前摄抑制释放:实验组回忆成绩上升 ☺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中存在语义代码,可表征
范畴意义,使得前面记忆的同一范畴内容干扰后 面的识记。当前后识记内容属于不同范畴时,出 现自前摄抑制释放。
☺ 语音相似效应:在即时系列回忆实验中,发音相似的项目 容易出错。说明语音回路中的信息是按语音编码的。
☺ 词长效应:中国人的数字记忆广度平均为9.9,英国人为 6.6,威尔士人为5.8 (Hoosain和Salili, 1988)。原因就在于汉 语数字的发音相对较短(分别为265、321、385ms)。
认知心理学5章.ppt
![认知心理学5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aa64b483d049649b6658e9.png)
一、Sternberg的 搜索/扫描模型
(一)平行/系列 扫描;
从头至尾/自我停止 扫描
(二)研究
实验假设:
实验程序:
实验结果:系列扫描
从头至尾扫描
(三)批评
最多只用6个识记项目
“从头至尾”无法合理解释系列位置效应
从加工容量有限的观点也可解释----平行扫描
2019/10/24
9
二、直通模型 Direct Access Model
11
2019/10/24
12
第四节 遗忘
一、遗忘进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
2019/10/24
14
二、遗忘的原因
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
以致消退
干扰说: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干扰
前摄抑制/倒摄抑制
Waugh等(1965) 探测法 → 干扰 压抑说: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 提取失败:
4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 贮存空间 • 时间 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量 • 贮存空间; 但容量可变
2019/10/24
5
第二节 信息编码
编码(Encoding):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
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过程
代码(Code):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信息形式
2019/10/24
6
一、听觉代码与AVL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
本章主要内容
短时记忆的容量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
2019/10/24
2
第一节 短时记忆容量
一、有限容量 7±2个组块
• 组块(Chunk) • 分组(Grouping) • 知识经验与组块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短时记忆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短时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a8608e126bd97f192279e976.png)
(三)感觉代码与感觉记忆信息的区 别
感觉记忆——信息的原有形式
刺激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记忆
短时记忆的感觉代码——
带有各自感觉道的特性 但更抽象
排除了刺激的物理特性与细节
关于短时记忆的其他说法
由于短时记忆的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具有不
同感觉道的特性,并且记忆效果也有不同。 曾经有人设想短时记忆也许可能分为听觉的 和视觉的,有单独的听觉短时贮存和视觉短 时贮存,但此说目前还没有充分根据。 同样,目前也还不能最终确定,除听觉代码 和视觉代码以外,是否还有其他感觉形式的 代码。
则称作代码(Code)。
一 感觉代码 (一)听觉代码与AVL单元
Conrad声音混淆实验实验设计
单因素实验设计 自变量:呈现方式(视觉、听觉)。 因变量:字母混淆次数。 实验材料 所用刺激皆为6个字母组成的一个字母序列, 其中有些字母的发音相似,如:C,V;M, N;S,F。
实验程序 --第一阶段:视觉呈现刺激, --第二阶段:在白噪音背景上,听觉呈现刺激。 刺激呈现完毕后,被试要立即进行顺序回忆,即 严格按照原先字母呈现的顺序来回忆出这些字母。 实验结果 Conrad将被试在这两个实验中回忆的结果与字母呈 现序列加以对照,统计出被试的回忆错误,分别列 成一个混淆矩阵,见表5-2和表5-3。
图5-4 自前摄 抑制释 放的实 验
实验结果(如图5-4)
自实验1到实验3,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都逐 步下降,明显地表现出前摄抑制的强烈作用; 在实验4中,控制组的回忆成绩仍受到前摄抑 制的作用而继续下降,但实验组的回忆成绩 却急剧上升。 Wickens将实验组的回忆成绩 上升称作“自前摄抑制释放”。
实验结论 短时记忆的信息代码是声音代码或听觉代码,即使 刺激材料是以视觉形式呈现的,其代码仍具有听觉 性质,在短时记忆中出现形-音转换,而以声音形式 在短时记忆中保持或贮存。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ppt课件
![《心理学第五章记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345887add88d0d232d46a98.png)
答案要点
• 这是记忆方法中的“多通道协同记忆 〞法, “多通道协同记忆〞法的涵义。
• 引见意义识记和了解识记的方法;定 位法,笼统记忆法,联想记忆法,谐 音记忆法等。
本章重点
• 1、记忆的概念和环节** • 2、记忆的分类〔时间、内容〕** • 3、影响识记的条件 • 4、遗忘规律** • 5、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 6、如何减少遗忘** • 7、记忆的质量* • 8、青少年记忆特点及良好记忆力的培育**
• 〔113-114页〕
二、记忆过程及规律
• 〔一〕识记 • 〔二〕坚持 • 〔三〕再认和重现
三、记忆规律的运用
• 〔一〕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 • 1、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 2、有可以“记住〞的自信心 • 3、记忆的目的义务明确 • 4、有适宜本人特点的记忆方法
•
〔125-126页〕
〔二〕运用记忆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第五章 记忆
主要内容:
• 一、记忆概述 • 二、记忆过程 • 三、记忆规律的运用 • 四、青少年记忆力的培育
一、记忆概述
• 〔一〕记忆——个体对过去 阅历的反映。〔111页〕
• • 识记——坚持——再认或
重现
〔二〕记忆的分类
1、根据信息储存的时间分 〔1〕 瞬时记忆〔2秒钟左右〕 特点:有鲜明笼统性,坚持量大,易衰退; 〔2〕 短时记忆〔1分钟左右〕 特点:容量为7+2组块,经复述可转入长时记
• 〔128-132页〕
四、青少年记忆力的培育
• 〔一〕良好的记忆质量 • 识记的矫捷性 • 坚持的耐久性 • 记忆的准确性 • 记忆的预备性
〔二〕青少年记忆力的特点
• 是记忆的黄金时期 • 有意性开展 • 意义识记占主导 • 笼统识记才干开展较快 • 记忆广度增大 •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PPT共49页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PPT共49页](https://img.taocdn.com/s3/m/b5cfd927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4e.png)
认知心理学 第5章 短时记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第五章短时记忆
![第五章短时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ca497447a26925c52dc5bf34.png)
知觉代码和概念代码共同构成一个概念结。每个概 念结有不同的激活水平(activity level)或熟悉值 (famillarity value)。
2019/5/30
23
双重模型示意图
2019/5/30
24
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研究还发现,信息的加工速率 与材料性质或信息类型有一定关系,即加工 速率随着记忆容量的增大而提高,容量愈大 的材料,扫描也愈快。
典型实验:字母匹配实验和名称匹配实验
2019/5/30
10
三 语义编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 以外,短时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 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代码,不带 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2019/5/30
11
小结
1. 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也含在视觉编码,而且它出现 在听觉代码之 前。
2019/5/30
28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进程
Murdock(1961) 实验材料: 3个辅音字母 1个单词 3个单词 识记材料性质的改变对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没 有什么大的改变
2019/5/30
29
1个单词的回忆率并没有随着回忆的延缓而发 生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释?
一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如果组块数超 过槽道数,超出的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记 忆所容纳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 容量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 信息的数量。
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什么限制,取决于一个项 目复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019/5/30
5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作 台既要放原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个 权衡关系,短时记忆也是如此,它既要贮存, 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2019/5/30
23
双重模型示意图
2019/5/30
24
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研究还发现,信息的加工速率 与材料性质或信息类型有一定关系,即加工 速率随着记忆容量的增大而提高,容量愈大 的材料,扫描也愈快。
典型实验:字母匹配实验和名称匹配实验
2019/5/30
10
三 语义编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 以外,短时记忆还有语义代码。语义代 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代码,不带 有任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2019/5/30
11
小结
1. 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中也含在视觉编码,而且它出现 在听觉代码之 前。
2019/5/30
28
短时记忆中的遗忘进程
Murdock(1961) 实验材料: 3个辅音字母 1个单词 3个单词 识记材料性质的改变对
短时记忆的遗忘进程没 有什么大的改变
2019/5/30
29
1个单词的回忆率并没有随着回忆的延缓而发 生大的变化,原因是什么?如何解释?
一个槽道只能贮存一个组块,如果组块数超 过槽道数,超出的部分信息就不能被短时记 忆所容纳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 容量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 信息的数量。
短时记忆容量没有什么限制,取决于一个项 目复述所需要的时间长短
2019/5/30
5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作 台既要放原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个 权衡关系,短时记忆也是如此,它既要贮存, 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9
三、直通模型
Wickelgren认为短时记忆中的各个项目不是通过比较来提取 的,人可直接通往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 进行直接提取 (Direct Access Model) 。
直通模型(Direct Access Model)认为,短时记忆中信息 的提取并不是通过扫描的方式进行的,大脑可以直接通往 所要提取的项目在短时记忆中的位置,进行直接提取。
《认知心理学》
第五章 短时记忆
(课时 3学时)
本章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短时记忆的容量,掌握 短时记忆信息的编码、提取及遗 忘过程。
第一节短时记忆容量
一、有限容量7±2 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George ler明确提出,
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 1.组块(Chunk):是指将若干较小单位联合而成熟悉
该模型认为,短时记忆中的每一个项目都有一定的熟悉值或 痕迹强度,可以据此作出某种判定。在大脑内部有一个判 断标准,当熟悉值高于这一标准,则作出“是”反应,低 于这一标准则作出“否”反应。
熟悉值与标准的偏离程度越高,作出是或否反应的速度也 越快。
支持实验: Theios等(1970)发现,常见词的反应时快于 非常见词。 Baddeley和Ecob(1973)也发现,如果识记项 目表中有重复出现的项目,即同一项目几次 出现,则该项目的反应时少于非重复项目。 四、双重模型 Atkinson和Joula认为,短时记忆过程中信息 的提取既包含扫描方式,也存在在直通方式, 简言之就是两头直通,中间扫描。
的、较大的单位的信息加工,也指这样组成的单 位。组块既是过程,也是单位。 2.知识经验与组块:组块的作用在于减少适时记忆 中的刺激单位,而增加每一单位所包含的信息。 人的知识经验越丰富,组块中所包含的信息越多。 3.分组:与组块相似,但它不是意义分组,各成 份之间不存在意义联系。
二、容量有限的性质
一、Sternberg的经典研究
Sternberg的研究表明,短时记忆中信息的提取是 通过系列扫描以从头至尾扫描方式来实现的。 可以将之理解为扫描模型(Scanning Model)。
Saul Sternberg的实验可以说是一个经典的研究范 式。其实验假设为,如果被试要对短时记忆集 中所有识记项目进行全部扫描后才能进行测试 项目进行“是”或“否”判断的话,那么,被 试进行正确判断需的反应时不应随记忆集的大 小而变化(图1所示)。而实验结果却如图2所 示,被试的反应时会随短时记忆集的增大而延 长。这说明,短时记忆是的扫描不是进行全部 的扫描,而是进行有序的系列扫描。
第二节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本节要说明的是在短时记忆中,信息 以什么形式贮存和被进行加工。
一、感觉代码 1、编码就是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
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的形式的加工 过程(Encoding)。经过编码所产生 的具体的信息形式叫做代码(Code)。 2、组块在本质上就是短时记忆信息 的意义组织或再编码,这表明,短 时记忆中也存在语义编码。
第四节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遗忘
一、遗忘进程
通 过 干 扰 作 业 法 (Peterson-Peterson 方 法)发现,
1.短时记忆中信息可以保持15——30S。
2.如果得不到复述,那么短时记忆中的 信息将会迅速遗忘。
3.只要短时记忆识记项目的数量不变, 识记材料性质的改变对短时记忆的遗 忘没有什么大的影响。
五、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
短时记忆的研究还发现,信息的撮的加工速率与材料性质 或信息类型有一定关系,即加工速率随着记忆容量的增大 而提高,容量愈大的材料,扫描也愈快。不同类别材料的 加工速率与记忆容量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短时记忆信息 提取的加工速率与材料性质或信息类型有一定关系。 cavanaugh(1972)通过统计不同的研究对某类材料的平均实 验结果,得出扫描一个项目的平均时间,并与相应的短时 记忆容量(广度)加以对照cavanaugh进而认为,每个刺激 的加工时间与其平均特征数量成正比,平均特征数量大的 刺激需要的加工时间多,反之需要的加工时间则少。这种 解释还存在不少疑点。但它却把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记 忆容量和信息表征都联系起来。这确实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加工速率反映加工过程的特点,在不同材料的加工速率差 别的背后,可能由于记忆容量乃至信息表征等因素的作用 而存在着不同的信息提取过程。
二、语义代码
除了听觉代码和视觉代码这些感觉代码以外,短时记忆还有语 义代码。语义代码是一种与意义有关的抽象代码,不带有任 何一种感觉道特性。
Wickens(1970,1972)采用前摄抑制设计进行了研究。
前摄抑制为先学的知识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实验采用连续四次 组进行。图中实点虚线表示实验组的成绩,空心虚点表示控 制组成绩。在前三次实验中,实验组和控制组的处理都是一 样的。即向被试呈现三个字母(每次实验所呈现的三个字母 不一样),然后让被试用20s的时间完成一个计算作业,以防 止被试重复所看到的三个字母。在第四次实验中,控制组学 生看到的依然是字母,而实验组看到的则是三个数字,在完 成一个计算作业之后,两组被试的回忆成绩发生显著的变化。 实验组的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的被试。表明,计算作业对实 验组产生重要的影响。也说明了语义记忆在短时记忆存在的 心理真实性。
第三节 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
将短时记忆中的项目回忆出来,或者当 该项目再度呈现时能够再认,都是短时记忆 的信息提取。由于短时记忆只贮存少数几个 项目,而且立即可被提取出来。因而使人感 到,短时记忆信息提取的机制是很简单的。 但是,后来的研究表明,情况远非如此。实 际上,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是相当复杂的。 它涉及许多问题,并且引出不同的假说,迄 今没有一致的看法。
1.Waugh、Norman和Atkinson等倾向于从贮 存空间及其有限的槽道来说明
2.Baddeley等(1975)认为短时记忆的容量 取决于人在2秒钟内能够复述的信息的数 量。
3.Klatzky(1975)木匠工作台原理。木匠工 作台既要放料又要工作,二者必然存在一 个权衡关系,短时记也是如此,它既要贮 存,又要加工,实际上是一个工作记忆。
二、痕迹消退与干扰
• 干扰项目数量对短时记忆信息保持的影响 • 1.关于遗忘,历来有痕迹说与消退说之分。 • 2.Waugh和Norman(1965)实验发现,短时记忆
中的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而不是记忆痕迹消 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