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记忆

合集下载

第六章-认知心理学-长时记忆

第六章-认知心理学-长时记忆

词干补笔
• 词干补笔是指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 测验时提供单字的头三个字母,让被试 补写其余二或三个字母构成一个有意义 的单字。
• 例如 jui__填成 juice;
补笔
• 补笔的另一种形式是残词补全,是让 被试学习一系列单字后,把缺一些字 母的缺笔字填上适当的字母成为有意 义的单字
• 如a__a__in填成assassin,__ys__ry 填成mystery
无线索 — 0.49
0.30
提取线索 微弱的 如火车 0.43
0.82
强有力的 如白的 0.68
0.23
二、长时记忆的类型
• 1、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 2、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 3、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 4、回溯性记忆和前瞻性记忆
1、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是指个体接收和贮存关于个人特定时 间内所经历的情景或事件以及这些事件的时空 联系的信息;
• 外显记忆测验(explicit memory tests) :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他在实验早期阶 段学习过的材料的测验,比如自由回忆、 线索回忆和再认。
内隐记忆测验(implicit memory tests) :不要求被试有意识的去提取信息,只要 求他们专注于眼前的作业。如知觉辨认、 补笔。
b.有关概念按逻辑的上下级关系组织起来,构成 一个有层次的网络系统。
c.对概念的特征相应地实行分级贮存。
动物 鱼
网络模型基本假设
• “记忆搜索”的活动是类似于在网络结点间 的搜索。
• 系列搜索:一个结点接着一个结点搜索。 • 在结点处读取知识,如果知识使得我们回
答一个特定的问题,那么搜索就停止;否 则将继续到发现答案为止。 • 联结约束了搜索的程度或范围。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认知心理学知识点总结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的思维、记忆、知觉、注意和语言等心理过程的学科。

它关注人类如何获取、组织、处理和运用信息,以及这些心理过程背后的神经基础。

以下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总结几个重要的知识点。

一、注意力:注意力是我们选择性地关注一些信息,而忽略其他信息的能力。

它在认知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注意力可以分为外部注意和内部注意。

外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外界刺激的关注,如听某个声音或看某个物体;内部注意是指我们对内心活动的关注,如思考某个问题或回忆某个经历。

注意力的分配可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任务的难度、个体的兴趣和情绪等。

二、记忆:记忆是指保存和再现信息的能力。

记忆可以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是暂时保存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持续时间较短;长时记忆是相对永久保存信息的能力,容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记忆的过程包括编码、存储和检索。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可存储的形式;存储是将编码后的信息保存在大脑中;检索是将存储的信息再次提取出来。

记忆的效应有很多种,如串联效应、相似性效应和情境依赖效应等。

三、知觉:知觉是指我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和理解外界信息的过程。

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等。

感觉器官接收到外界的刺激后,会将其转化为神经信号,并传递到大脑中进行处理。

知觉过程中存在很多错觉现象,如视觉上的错觉、听觉上的错觉和触觉上的错觉等。

四、概念:概念是指对事物的一般性的思维表达。

它是人类对事物进行分类和归纳的基础。

概念可以分为原型概念和概括概念。

原型概念是指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典型代表的认知,如对鸟的典型代表是鹦鹉;概括概念是指我们对某一类事物的整体认知,如对鸟的整体认知是有羽毛、有翅膀的动物。

五、语言:语言是人类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它涉及到词汇、语法和语义等方面。

语言的习得和使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到大脑的多个区域。

语言的习得过程可以通过婴儿的语言发展来研究,而语言的使用过程可以通过语言理解和语言产生来研究。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认知心理学记忆》课件

记忆训练方法和技巧
分块记忆法
学习如何将大量的信息分成小块来记忆,提高记 忆的处理效率。
空间记忆技巧
掌握空间记忆技巧,例如方法定位系统,以提高 记忆的空间布局和组织。
联想记忆法
了解如何利用联想和想象来帮助记忆,提升记忆 的效果和持久性。
复习和回顾策略
学会有效的复习和回顾策略,使记忆持续有效和 稳定。
记忆的容量和保持
1
记忆容量限制
我们将探索人类记忆的容量限制,了解记忆容量与遗忘之间的关系。
2
记忆的保持时间
我们将讨论记忆的保持时间,以及长期记忆对信息保存的重要性。
3
记忆保持的技巧与方法
我们将分享一些提高记忆保持的常用技巧和方法,帮助您更好地管理和维护记忆。
பைடு நூலகம்
记忆的遗忘和失忆症
我们将探索关于记忆遗忘和失忆症的现象和原因,以及与认知功能和大脑疾 病相关的记忆问题。
记忆研究的热点和未来展望
我们将介绍当前记忆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热点话题,探索未来记忆研究发展的 可能方向和应用前景。
《认知心理学记忆》PPT 课件
通过这份PPT课件,我们将带您进入认知心理学记忆的世界,详细探讨记忆的 类型、过程、特征以及记忆训练和研究的热点话题。
认知心理学记忆:概述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研究是关于人类记忆系统的认知过程和运作机制。了解记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对于个人发展 和学习有着重要影响。
记忆的类型和过程
1 视觉记忆
我们如何通过感觉信息形成视觉记忆,如何提高视觉记忆的准确性。
2 听觉记忆
我们是如何通过听觉信息来存储和回忆记忆内容的,影响听觉记忆的因素有哪些。
3 语义记忆
语义记忆是指我们对于意义和知识的存储和回忆,探索语义记忆的组织结构和影响因素。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认知心理学第四章记忆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对感觉记忆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视觉和听觉这两方面,视觉和听 觉的感觉记忆被分别称为图像记忆(iconic memory)和声像记忆 (echoic memory)。
美国心理学家斯珀林(Sperling)证明了视觉感觉记忆 的存在。
整体报告法(whole report)和部分报告法(partial report) 达尔文(Darwin)等人用类似于斯珀林(Sperling)的
第一节 记忆概述
沃和诺尔曼(Waugh & Norman)的初级记忆和次级记忆模型
第一节 记忆概述
彼得森(Peterson,1959)等人的实验结果
第一节 记忆概述
自由回忆的系列位置曲线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短时记忆存在的另一个实验证据:
沃和诺尔曼 (Waugh & Norman)也开展了短时记忆的研 究,他们用由16个数字组成的序列探索初级记忆中项目的记忆 特点。这些项目以每秒钟1个数字的速度呈现给被试。最后,给 出探测数字,它是序列中某一位置上曾出现过的数字。探测数 字出现时伴随有一个声音,此声音提示被试回忆数字序列中紧 跟在探测数字之后第一个出现的数字(目标数字)。例如,
第一节 记忆概述
(二)情节记忆与语义记忆
1.情节记忆 是指接收和存储发生于个体特定时间的情节或事件, 以及有关该事件的时间-空间联系的信息。
2.语义记忆 是指运用语言进行的记忆,是一个人所掌握的相关字 词或其他语言符号、其隐含的意义和所指的事物、它们彼此之间的联 系,以及有关公式、法则和操作这些符号、概念和关系的算法等有组 织的知识。
CONTEXT
第一节 记忆概述 第二节 记忆障碍及其解剖定位
第三节 临床应用——遗忘症的评定与康复

心理学 第六章 认知过程——记忆

心理学 第六章  认知过程——记忆

(二)遗忘
2、遗忘的原因
记忆消退痕迹说——巴甫洛夫 干扰抑制说——詹姆斯、达伦巴西 动机说——弗洛伊德 提取失败说——图尔文 同化说——奥苏贝尔
3、遗忘规律
遗忘规律——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在 学习停止的短时期内,遗忘特别迅速,后来逐渐缓慢,到 了相当时间,几乎不再遗忘了。
补充: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1、及时复习,合理复习; 2、合理分配时间; 3、做到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 4、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5、复习方法多样化; 6、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补充:增进记忆的方法 ❖直观形象法 ❖图表法 ❖谐音记忆法 ❖归类比较法 ❖联想法 ❖歌诀法
练一练
➢识记和保持是回忆的前提,回忆则是识记、保持结 果的表现和加强。
二、记忆的分类
根据是否意识到
内隐记忆(无需意志控制) 外显记忆(需要意志控制)
根据记忆形式不同
程序性记忆(关于“如何做”) 陈述性记忆(关于“事实”)
根据记忆内容不同
形象记忆 运动记忆 情绪记忆 逻辑记忆
根据记忆内容保持时间的长短分
谢谢欣赏!
(一)识记
1.识记的概念:指个体获得知识经验的 过程。 2.识记的分类:按有无目的性是否需要 付出意志努力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 记。按照是否理解分类,分为机械识 记和意义识记。
(二)遗忘
1、遗忘概念
所谓遗忘就是对识记过的东西不能回 忆,或者上错误的回忆。遗忘是与保 持相反的过程。
遗忘种类: 暂时性遗忘 永久性遗忘
(1)先快后慢的遗忘进程
3、遗忘规律
(2)不重要的和未经复习的内容容易遗忘
(3)抽象的内容比形象的内容、无意义 材料要比有意义材料容易遗忘。 (4)பைடு நூலகம்摄抑制、倒摄抑制对遗忘有重 要影响。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记忆刻画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记忆刻画

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记忆刻画概述:记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信息的获取、存储和再现。

认知心理学通过研究记忆的机制和特点,揭示了记忆的本质和运作方式。

本文将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记忆的刻画。

一、记忆的分类记忆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根据记忆的持续时间,可以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指短暂存储信息的能力,容量有限,信息容易遗忘。

长期记忆则是指信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和存储的能力,容量较大,信息相对稳定。

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将记忆分为事实记忆和过程记忆。

事实记忆是指存储有关事实和知识的记忆,如历史事件、数学公式等;过程记忆则是指存储有关技能和经验的记忆,如骑自行车、弹钢琴等。

二、记忆的过程记忆的过程可以分为编码、存储和检索三个阶段。

编码是指将外界的信息转化为可存储和记忆的形式,它涉及到注意、感知和加工等认知过程。

存储是指将编码后的信息存储在记忆系统中,存储过程中可能会经历筛选、整合和重组等操作。

检索是指从记忆系统中获取和回忆出已存储的信息,检索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记忆衰退和干扰等影响。

三、记忆的特点记忆具有多个特点,其中包括容量、持久性、可塑性和情境依赖性等。

容量是指记忆系统能够存储和保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短期记忆的容量较小,长期记忆的容量较大。

持久性是指记忆的保持时间,长期记忆可以持续较长时间,而短期记忆容易遗忘。

可塑性是指记忆系统的可变性和可塑性,记忆可以受到外界刺激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情境依赖性是指记忆的检索和回忆受到当时的情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当记忆和回忆的情境一致时,记忆的表现更好。

四、记忆的误差和失忆记忆并非完全可靠,它可能存在误差和失忆现象。

记忆误差包括记忆的遗忘、失真和虚构等。

遗忘是指信息在存储和检索过程中丢失或无法回忆出来,遗忘可能是由于时间的推移、干扰和记忆衰退等因素造成的。

失真是指记忆内容在存储和回忆过程中发生改变或扭曲,可能是由于个人的主观解释和记忆重建等原因导致的。

心理学第四章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

心理学第四章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
等因素的影响。
05
思维
思维的定义
总结词
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过程,它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认知活动。
详细描述
思维是人类大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反映,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通过概念、判断和推 理等形式反映客观事物。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的高级过程,它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帮助人们更 好地理解和应对复杂情境。
听到一首歌。
记忆
个体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回忆 ,包括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思维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关系 和规律的概括和间接反映,如
分析和推理。
语言
个体运用语言符号进行交流和 表达思想的过程,是人类特有
的认知功能。
02
感知
感知的定义
感知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接收 信息的过程,包括视觉、听觉、 触觉、味觉和嗅觉等。
活动的总和。
认知的过程
信息获取
信息处理
信息储存
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外界 信息,如听觉、视觉、
触觉等。
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分析和整合,形成有意
义的信息单元。
将处理后的信息储存于 大脑中,以便日后回忆
和应用。
信息应用
将储存的信息应用于实 际情境中,解决问题或
完成任务。
认知的功能
01
02
03
04
知觉
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和属性 的直接反映,如看到一幅画或
记忆的种类
陈述性记忆
指对事实、事件、概念等信息 的记忆,可以通过语言和文字
来表达。
非陈述性记忆
指对技能、习惯、直觉等非语 言信息的记忆,通常需要通过 实践和经验来获得。
情景记忆
指对个人亲身经历的特定事件 或场景的记忆。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编码与存储

认知心理学-记忆的编码与存储
)和言语的(Linguisitc)代码的联合
视觉编码
Posner的字母视觉匹配和名称匹配实验证明,至少 在部分时间里,信息在短时记忆中是以视觉编码 的
Solso的实验
实验程序类似Posner的实验程序;
以自然色为刺激,并假定在短时记忆中呈现的 颜色至少有三种不同的编码方式:(1)物理 性的,(2)颜色的名称,(3)概念性的;
自我参照效应的心理机制
自我的精细加工说
自我是一个高度精细化的结构,一旦被激活,就可与记忆材料 和存储在自我结构中的其他信息建立联系,这些联系能够为 随后的回忆提供多种通道,促进记忆的效果。
组织加工说
自我参照的加工促进了记忆的组织,组织的作用使记忆项目之 间产生直接联系或在同范畴的项目间产生间接联系,从而优 化了记忆的组织结构,提高记忆效果。
有鲜明的形象性。
声像记忆
最早由Moray等人提出,“ 四耳人实验”
Darwin的“三耳人实验” 声像记忆特点:
1. 容量小于图像记忆,仅为5 个项目左右;
2. 作用时间可达4s,比图像记 忆的几百毫秒要长得多。
感觉记忆的特征
1. 保持时间:图像感觉记忆的持续时间在500ms 内,约为300ms,而声像感觉记忆的持续时间 可达4s左右;
短时记忆信息编码
编码:对信息进行转换,使之获得适合于记忆系统
的形式的加工过程,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 式则称为代码。
短时记忆信息代码
感觉代码:
听觉代码 视觉代码
语义代码:与意义有关的抽象代码,不带有任何
一个感觉通道的特性。
听觉代码存在的证据
Conrad的经典实验:
以6个字母组成的字母序列为材料,每个字母呈现 0.75秒,要求被试回忆字母的顺序;第一阶段以视 觉方式呈现,第二阶段以听觉方式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被试一般只能报告出4-5个字母。
问题:
• 是否能够确定感觉记忆的容量是4-5个呢? • 是否有可能有些信息是在回忆或报告期间丢失的? • 在开始回忆或报告之前,即真正在感觉记忆时限内,是否能捕捉
到更多的信息?
部分报告法
• 为了解决这一疑问,Sperling(1960)设计了如下实验: • 他将先前的实验称为整体报告法(whole-report procedure),要
Erikson & Collins(1967) 材料:两张随机点子图。
分别来看,这两组点子是随机点图,但重叠起 来就会构成VOH3这几个字母。
实验材料
A、B点重叠所成的字母
实验过程
Erikson & Collins改变先后呈现两组点子的 时距,根据被试确认3个字母的情况,揭示视 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
• 分析:使用部分报告法时,被试能准确地报告所要求的任何一行 字母中的3个,即被试实际上对每行字母都知觉到了至少3个,这 样他们所看到的字母总数应该是9个。这就是说被试的图像记忆 的广度应该是9个以上。
• 结论:存在一种感觉记忆,它具有相当大的容量,但是保持的时 间十分短暂
图象记忆的时间特性
• 如果呈现时间不延长,只延长回忆时间,也就 是将声音讯号延后出现,会不会增加记忆容量?
• Sperling利用部分报告法、延缓回忆的方式进行的实验。 • 4行字母,每行4个,共16个字母 • 系统地改变刺激卡片与声音信号之间的时距(0.1、0.15、0.30、
0.50和1s) • 让被试在听到声音信号后报告所记住的字母。
实验结果
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在0.5s内,约为300ms。
Erikson 等人的实验
实验二:Glanzer和Cunitz(1966)
• 方法: 采用自由回忆方式 • 任务: 即时回忆VS延缓回
忆+心算作业30s
• 两种记忆在某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区别,如容量、保持时间和作用。 但是,在其他诸如编码、遗忘原因等方面,两者的差别并不像原 先认为的那样大。
• 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随时间而形成的一个连续系统也就是工作记 忆或活动记忆。
实验条件
呈现刺激项目的时间为1s 实验采用全部和部分报告法 应用部分报告法是在被试前面屏幕上的左、中、 右部分可打出一个光条,指示被试报告从相应信息 源来的信息 视觉线索与刺激的时距为0、1、2和4s
实验结果
小结
• 声象记忆的容量(5个左右)小于图像记忆(8-9个项目)。 • 声象记忆的作用时间可达4s,比图象记忆的300ms要长的多。
• 图像记忆、声像记忆
感觉记忆
• 个体凭视、听、味、嗅等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 (几分之一秒的)记忆。不加注意,转瞬即消失
• 外在刺激消失,而由刺激引起之感觉仍然存在的心理现象,称为 后觉(after sensation),视觉上就是后像(afterimage)。在感觉记忆上, 称为映像/余像(icon)。在听觉上,就是余音/回声(echo)。
用。
声象记忆(echoic memory)
• 声象记忆是以听觉形式贮存的那些基本上未经过加工的输入信息, 其保留时间短暂。
• 声像记忆又称听觉登记 • 声像记忆是听觉的感觉记忆编码形式 • 声像记忆比图像记忆保持时间稍长一些
“四人耳”实验
实验者:Moray et al 实验程序:
“四耳人”实验——把4个扬声器放在一间屋里的4个角的位置, 让被试处在当中的位置,使他可以同时从4个不同声源听到声 音并能区分出声源;
图象记忆(iconic memory)
• 图像记忆:当作用于视觉器官的图像刺激迅速移去后,图像随即在视觉 记录器中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这就是图像记忆。
• 图像记忆又称视觉登记或图像储存。 • 图像记忆是最常见的一种感觉记忆形式,是感觉记忆的一种主要编码形式。
• 美国学者乔治.斯波林(Sperling,1960)首先用实验法证实了视觉器 官的这种编码能力。
受试者报告出他所瞥及的全部资料。改变后的实验是采用部分报 告法(partial-report procedure),要受试者每次只报告他所瞥见 的一部分资料。
Sperling部分报告法的实验
• 部分报告法 • 先告知被试也将看到九个字母,但分成三排,同时呈现。给字
母卡片中的3行字母的每行都配以声音信号。上行-高音,中间 -中音,下面-低音。并事先将这种配对告诉被试。 • 被试在卡片呈现后,若出现高音,就报告与之配对的上行字母, 其他同理。 • 声音的出现随机安排。
• 这些证明表明了感觉记忆的存在。
感觉记忆的特点
• 1.感觉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 外界信息是以感觉痕迹的形式被登记的,信息完全依据它所具有
的物理特性编码,并按感知的顺序被登记。 • 2.感觉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极短 • 在外界刺激的直接作用小时之后,它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
可能性。
• 3.记忆容量较大
对首因效应、近因效应的新解释
• 主张一种干扰说的人: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解释。起始部分 和结尾部分分别受到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影响,中间部分要受到 两个方面的影响,所以成绩更差。
• 主张两种记忆说的人:将系列位置曲线分为两个部分,是两种记 忆。曲线结尾部分是短时记忆,成绩好是因为项目正保存在短时 记忆中;首因效应是因为得到较多次复述进入长时记忆。
• 加工水平说提出了与两种记忆说完全对立的观点。
感觉记忆
Look at the following visual scene for 10 seconds
• 左上角的男人在做什么? • 图中有几个动物?什么动物?
感觉记忆
• 观点: 当外部刺激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感觉象后,虽然刺激的 作用停止,但感觉象仍可以维持极短的片刻。感觉记忆由于时间 短暂,故也可称为瞬时记忆。有了它我们才可以把连续的静止画 看成运动的。
记忆与感知觉不同
• 感知觉是人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的认识,相 当于信息的输入。
• 记忆是对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记忆在感知之后 发生,是人脑积累知识经验的一种功能,是心理过程 在时间上的持续。
记忆研究历程
• 1、长时记忆(LTM)研究,Ebbinghaus 研究的方向; • 2、短时记忆(STM)研究,二战后; • 3、两种记忆说(长时记忆、短时记忆); • 4、感觉记忆(SM)。
部分报告法
视觉呈现
MQT RFG NSL
音调指示
高音 中音 低音
反应
N, S, L
• 部分报告法原理:
• 由于三种声音的出现完全是随机安排的,因此被试在声音信号 出现之前不可能预见要报告的是哪一行
• 因此,研究者就可以根据被试对某一行的回忆成绩来推断他对 全部项目的记忆情况
• 实验结果
• 当视觉刺激消失后,立即给予声音信号,被试能报告的项目数 平均为9个
短时记忆存在的证据
• 临床和动物实验
• 逆向性遗忘:一些脑震荡人不能回忆受伤前几秒钟发生事情,但是可以回忆 几分钟或几小时前的事情。这说明,某种短暂的即时记忆受损,而长时记忆 未影响。
• 癫痫症患者摘除大脑海马后,过去记住东西未受损,但是难以记住新东西。 表明难以将短时记忆转入长时记忆。
• 白鼠过跳台实验表明电休克破坏当前事件记忆的胜利过程,未能使之转为永 久贮存。
信息的存储量大于可被利用的信息量,记忆容量由感受器的解剖 生理特点所决定。其中大部分信息因为来不及加工而迅速消退, 只有一部分由于注意而得到进一步加工,并进入短时记忆。
• 4.信息的传输与衰变取决于注意
编码、储存和提取
• 编码(encoding)是对外界信息进行形式转换,以便更好储存和提取 的过程,即信息的获取。经过编码所产生的具体的信息形式称为代 码(Code)。
• 存储(storage)是把感知过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等,以一定的形 式保持在人们的头脑中。
• 提取(retrieval)是指从记忆中查找已有信息的过程,是记忆过程的 最后一个阶段,体现记忆的好坏。
《Memento》(记忆碎片)
自由回忆实验
• 实验方法:先给被试按一定顺序相继呈现若干个音节、字词或其 他项目,然后要求被试尽量回忆出已学习过的东西,但不必按照 原先呈现的顺序来回忆。
• 把回忆结果以项目呈现顺序为横坐标,以正确回忆率为纵坐标作 图,得到系列位置曲线。
活动:
• 下面给您呈现一些词语,看后请自由回忆。
记忆分类
• 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 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 (人根据时空关系对某个事件的记忆;人对
一般规知识和规律的记忆); • 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VS无意识的记忆) • 程序性记忆和陈述性记忆(对有关事实和事件的记忆VS如何做事
情的记忆)
两种记忆说
内容和核心: •记忆不是一个单一的东西,存在着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不同 的记忆,他们彼此独立而又互相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记忆
第四章 记忆结构
• 重点和难点 • 两种记忆说 • Atkinson-Shiffrin 记忆系统模型 • 水平加工说
• 系列位置效应 • 部分报告法
讨论:
•举出记忆的“十大” 功能
什么是记忆(Memory)?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信息加工的术语:
记忆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实验从2个、3个或4个声源同时各呈现1-4个字母。呈现完毕, 要被试报告听到的字母。
• 报告听到的字母:采用全部报告法和局部报告法。 • 部分报告法时,报告亮灯位置传来的字母。
• 实验结果:
• 部分报告法的成绩好于全部报告法
“三耳人”实验的刺激举例
左耳 B 2 L
双耳 8 6 U
右耳 F R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