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doc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完整word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版【教学内容】:版本、章、节【教材分析】: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学情分析】: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教学设计模板教材分析:A()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年级()册第()页至第()页的内容。

这部分教学内容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属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领域的知识。

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

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

小学数学教案大全doc
课题:加减法练习
目标: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加减法运算,加深对数字的理解。

教学重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进位借位的应用
教学准备:数字卡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5分钟)
老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快速进行加减法运算。

2. 正文(25分钟)
(1)复习加法运算方法,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计算练习。

(2)介绍减法运算方法,讲解借位的概念,并让学生进行练习。

(3)让学生自主进行加减法运算练习,老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错误的操作。

3. 拓展应用(10分钟)
利用计算器进行加减法运算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结语(5分钟)
总结当天学习内容,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但是在借位的过程中,一些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继续强化练习。

下节课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巩固训练,确保他们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小学数学教案docx

小学数学教案docx

小学数学教案docx
课题: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加法的概念。

2. 学生能够掌握加法运算的基本方法。

3. 学生能够熟练进行简单的加法计算。

教学重点:
1. 加法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 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教学难点:
1. 两位数的进位计算。

2. 加法与实际生活的应用。

教学准备:
1. 教具:数字卡片、计算练习册。

2.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数字相加,并询问他们如何进行加法运算。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加法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2. 讲解两位数的加法计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让学生进行书面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四、活动(10分钟)
教师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加法计算比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度。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加法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完成课堂练习册中的加法题目。

七、课后反思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并对下节课的教学做出计划和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愿大家在数学的世界里畅游愉快!。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设计

小学数学教案详细设计教学目标:
1. 能够熟练背诵1-10的加法口诀表;
2. 能够迅速计算小于20的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1-10的加法口诀表。

难点:迅速计算小于20的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1. 加法口诀表的制作;
2. 数字卡片和运算符号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出示加法口诀表,引导学生观看并尝试背诵。

二、呈现:
1. 教师示范快速计算小于20的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练习。

三、讲解:
1. 解释加法口诀表的重要性;
2. 介绍怎样运用加法口诀表来快速计算。

四、练习:
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练习,相互考验背诵的加法口诀表;
2. 学生独立完成小于20的两位数的加法运算练习。

五、总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加法口诀表的重要性。

六、作业:
完成作业册上的加法口诀表练习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加法口诀表的学习,培养学生快速计算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同时,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他们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数学教案篇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并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使学生经历画角和练习的全过程,进一步巩固角的有关知识。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许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重点会用量角器按指定度数画角难点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师导学学生活动旁记补充一、导入: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

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

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在这三类角中,哪一类角比较特殊?(直角)你能说出身边有哪些是直角?3.请选择适当的学具,每人画一个直角。

指名汇报,你选择了什么学具?怎么画的?4.用最快的速度画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指出你用什么方法帮同学检查的?(板书:目测、量、比三角板)5.小结:以90°的直角为标准,来判断锐角、钝角,所以直角很重要。

(出示一个直角贴在黑板上)6.认识平角和周角。

①师:除了这些角,你们还知道什么角?你对平角、周角有什么认识?打开书P41,自学例2.②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动手折出平角、周角。

板书:平角:等于180°周角=360°师:你还发现平角、周角与什么角有关系?板书补充:1平角=2个直角1周角=2个平角=4个直角师:那我们来看钝角。

只说它大于90°,行不行,怎么补充?板书:钝角:大于90°,小于180°三、巩固认识:1、先判断是什么角,再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完整)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次教学任务为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单元。

本单元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学会进行分数的比较和简单运算,并能将分数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教学内容涉及分数的定义、分数线的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的辨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加减运算等。

2、教学对象本次教学的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掌握了整数、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在分数的认识和运算方面,学生还较为陌生,需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逐步建立分数的概念,提高分数运算能力。

此外,四年级学生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喜欢动手操作和互动交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分数的定义,掌握分数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表示分数。

(2)掌握分数线的作用,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并能够辨识和比较分数的大小。

(3)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如分子、分母的扩大与缩小,分数的等价变换等。

(4)学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加减运算,并能够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5)能够运用分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际操作和互动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分数的性质和运算规律。

(2)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3)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4)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小组讨论、抢答、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2)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通过数学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分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整体设计说明.doc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整体设计说明.doc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整体设计说明设计小学数学教学小学数学教案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数学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课题名称设计者(姓名、通讯地址)一、概述·说明学科(数学、语言艺术等)和年级(中学、小学、学前等)·简要描述课题来源和所需课时·概述学习内容·概述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二、教学目标分析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

(修改后的课标要求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生的学习风格。

要注意结合特定的情境,切忌空泛。

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以及这些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学资源与工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支持教师教的资源;二是支持学生学习的资源和工具,包括学习的环境、多媒体教学资源、特定的参考资料、参考网址、认知工具以及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传统媒体。

如果是其他专题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课程,可能还需要描述需要的人力支持及可获得情况。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

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媒体学生教师进行逻辑选择的运用的活动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

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八、帮助和总结说明教师以何种方式向学生提供帮助和指导,可以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设计相应的不同帮助和指导,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水平的要求,给予不同的帮助。

小学数学教案word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word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word模板
教学内容:加法运算
教学目标:
1. 能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进行计算;
3. 能够解决一步和两步加法问题。

教学重点:
1. 掌握加法的加数、被加数、和的概念;
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加法的运算法则;
3. 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加法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1. 理解和应用两位数及以上的加法运算;
2. 解决带进位的加法问题。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教学板书;
3. 教学实例题目;
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简单的加法题目,让学生通过口头回答或板书方式展示加法运算的过程和结果。

二、授课(20分钟)
1. 讲解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2. 示范和解释如何进行一步和两步加法计算;
3. 演示带进位的加法计算过程;
4. 讲解如何列竖式进行多位数的加法运算。

三、练习(15分钟)
1. 学生完成教师提供的一些简单的加法练习题;
2. 学生互相组队解决一些难度适中的加法题目;
3. 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中的加法习题。

四、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学生所学的加法知识点和运算技巧,强调加法的
重要性和灵活运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加法运算为主要内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通过
互动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充分理解加法的运算过程和技巧。

在未来的教学中,还需要加强学生对加法运算的应用和拓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教案全套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全套模板

小学数学教案全套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小学数学相关知识点。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和解题方法。

2.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课件:准备好相关的教学课件,便于学生理解。

2. 教具:备好教具,如数学套餐、教学卡片等。

3. 学生用具:学生需要准备好纸笔等工具。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和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相关概念。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

4. 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拓展数学思维。

6. 归纳总结:总结所学内容,让学生有所收获。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课后习题。

2. 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 复习前面学过的知识点。

六、教学反馈
1. 收集学生作业,进行批改。

2. 对学生答疑解惑,帮助他们理解知识点。

3. 总结教学过程,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七、教学评价
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提高教学质量。

以上为小学数学教案的范本,可根据实际教学需求进行具体调整和制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7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7篇)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7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篇1)1.教学内容解析教学内容主要指“课标”的“内容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知识及其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

教学内容解析的目的是准确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做到教学的准、精、简。

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有效开展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教学内容解析要做到:(1)正确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及由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并阐明其核心,明确教学重点;(2)正确区分教学内容的知识类型(如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元认知知识等);(3)正确阐述当前教学内容的上位知识、下位知识,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4)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角度分析内容所蕴含的思维教学资源和价值观教育资源。

2.教学目标设置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和安排师生活动方式的依据,是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的依据。

清晰而具体化的目标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的数学学习。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要做到:(1)正确体现“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层次性,在“课标”的“总体目标”和“内容与要求”的指导下,设置并陈述课堂教学目标;(2)目标指向学生的学习结果;(3)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避免抽象、空洞;(4)要用清晰的语言表述学生在学习后会进行哪些判断,会做哪些事,掌握哪些技能,或会分析、解决什么问题等等。

(5)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具体内容,避免泛化。

3.学生学情分析学生学情分析的核心是学习条件分析。

学习条件主要指学习当前内容所需要具备的内部条件(学生自身的条件)和外部条件。

学习条件的分析是确定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材料的前提。

鉴于学习条件(例如,内部条件包括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的复杂性,本标准着重强调如下要求:(1)分析学生已经具备的认知基础(包括日常生活经验、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2)分析达成教学目标所需要具备的认知基础;(3)确定“已有的基础”和“需要的基础”之间的差异,分析哪些差距可以由学生通过努力自己消除,哪些差距需要在教师帮助下消除;(4)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明确教学难点,并分析突破难点的策略。

(完整word)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完整word)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设计第四单元混合运算课题: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一)第1课时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脱式计算。

35-4+27 6×3÷2让学生计算,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是同一级,乘除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那么,如果一道算是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

(指名读读货架上物品的单价)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5×3=15(元)15+20=35(元)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让学生观察算式,引导学生说明在这个算式中先算哪一步,教师适时板书。

师:根据刚才的分析,你能自己写出这些题目的脱式计算吗?试一试。

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试着算一算,师强调:没有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3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年级)课题:认识0-10的数字教学目标:1、认识0-10的数字。

2、能够正确的读出0-10的数字。

3、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使用0-10的数字。

教学内容:1、数字0-10的认识。

2、数字0-10的书写。

3、数字0-10的读法。

4、数字0-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1、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0-10的读法。

3、数字0-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2、数字0-10的读法。

教学方法:1、零散法。

2、游戏法。

3、实用法。

4、归纳法。

1、引入新课:播放数字0-10的视频,让学生认识0-10的数字。

2、让学生在黑板上写出0-10的数字,并让他们大声读出来。

3、通过听写,让学生熟练掌握数字0-10的读法。

4、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体验数字0-10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复习数字0-10的认识和书写。

6、作业布置。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数字0-10的认识、书写和读法,并且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应用。

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零散法、游戏法、实用法和归纳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更多的有利条件。

二、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二年级)课题:认识三位数及其大小比较教学目标:1、认识三位数及其大小比较。

2、能够正确读出三位数。

3、能够掌握三位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4、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内容:1、三位数的认识。

2、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3、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三位数的认识。

2、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难点:1、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

2、三位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1、理论结合实际法。

2、示范法。

3、互动问答法。

4、评价法。

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播放三位数的视频,让学生认识三位数。

2、教师示范三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认真观察。

小学数学教案word文档

小学数学教案word文档

小学数学教案word文档
主题:加法运算
年级:一年级
教材:小学数学教材
目标:
1. 了解加法运算的基本概念;
2. 能够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 能够正确地用数字表示加法算式;
教学步骤:
一、引入
1. 让学生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数字的认识和顺序排列;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加法运算;
3. 通过实际情境,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概念。

二、示范和讲解
1. 通过示例讲解加法的运算方法;
2. 让学生逐步掌握如何进行简单的加法运算;
3. 解释加法算式中的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三、练习和巩固
1. 让学生进行一些口算练习,加深对加法运算的理解;
2.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他们亲自尝试做一些加法算式。

四、操练和拓展
1. 让学生进行一些游戏或小组讨论,体验加法运算的乐趣;
2. 鼓励学生自己创造一些加法算式,进行实际操作。

五、总结和评价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加法运算的重要性;
2.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并鼓励他们在课外继续练习加法运算。

六、作业布置
1. 布置一些加法算式的作业,让学生在家里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加法运算,增强实际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资源,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并掌握加法运算的相关知识。

同时,要鼓励学生勇敢尝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完整版)小学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版)小学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

完整版)小学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小学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完整的小学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组织和呈现数学知识,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2.教学目标本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以下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技能;培养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题:数字和数值的认识;四则运算的研究;几何图形的认识;数据统计与概率;等等。

4.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策略:针对不同的主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练、实验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研究;提供丰富的练和实践机会,巩固研究内容;鼓励学生合作研究和互动交流;设置评估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

5.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活动的开展,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数学教科书和题册;教学投影仪和电子白板;几何图形模型和实物;数学游戏和应用软件;等等。

6.教学评估教学过程中我们将进行以下评估活动:课堂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作业布置,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研究内容;期末考试,总结和评估学生的整体研究成果;学生自评和互评,促进学生对自身研究的反思和提高。

7.教学安排本整体单元教学设计共包括多个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引入数学基础概念,进行认知研究;第二课时:进行基本的四则运算练;第三课时:引入几何图形,进行图形认识练;第四课时:进行数据统计与概率的研究;等等。

8.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及时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和总结,根据学生的研究情况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以上为本文档关于小学数学整体单元教学设计的概要内容,希望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教学进度计划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角的度量,以及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大数的认识,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小学阶段,本学期结束后,有关正整数的认识和计算的内容将全部教学完。

本册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学会用较大的数进行表达和交流,掌握较大数范围内的计算技能,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通过十进制计数法的学习,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数学认知结构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因此,这部分知识仍然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角的度量、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两个单元,这些都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数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学会一些简单的作图方法;同时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体会各种图形的特征及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材介绍了纵向和横向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学会看懂这两种统计图并学习进行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形成统计的观念。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乘法和除法两个单元,教学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初步体会的运筹的数学思想方法,感受数学的魅力。

同时让学生学习应用优化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小学教学数学教案模板

小学教学数学教案模板

小学教学数学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加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力目标:能够熟练进行两位数加法运算。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两位数加法的进位和退位。

2. 能够灵活运用进位和退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资源:数学教材、小白板、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带着学生回顾一位数的加法运算。

2. 通过简单的口算题让学生热身,引导学生进入加法运算的主题。

二、讲授(15分钟)
1. 教师通过示范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

2. 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几道两位数加法题目,巩固基本计算方法。

三、练习(20分钟)
1. 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检查答案,及时纠正错误。

3. 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尝试新的解题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四、拓展(10分钟)
1. 教师提出一些挑战性问题,让学生思考解决方法。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五、总结(5分钟)
1. 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进位和退位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相信自己可以解决各种数学问题。

作业:完成教室上未完成的练习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良好,学生积极参与,喜爱数学学习。

下节课将继续巩固两位数加法运算,加强进退位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案word格式

小学数学教案word格式

小学数学教案word格式
教学内容:加法与减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于
解决简单问题。

教学步骤:
一、导入:通过数字游戏“快乐加减法”引发学生对加法和减法的兴趣。

二、讲解:首先介绍加法和减法的符号及运算法则,然后通过示例讲解其基本运算方法。

三、练习:让学生进行加法和减法的练习,包括口算和书写计算题。

四、巩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五、拓展: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尝试更复杂的计算题,如进位加法和借位
减法。

六、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并强调加法和减法的重要性及实际运用。

七、作业:布置适量的加法和减法练习题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加法和减法有一定的掌握,但在进位加法和借
位减法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下节课将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更多的应用训练,提高学生的综合
运算能力。

教学附录:加法和减法计算练习题
1. 23 + 46 =
2. 58 - 27 =
3. 92 + 14 =
4. 75 - 38 =
5. 106 + 39 =
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作业,加油!。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观察、分析、推理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3)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自信心;(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1)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学概念;(2)熟练运用所学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突破对抽象数学概念的理解;(2)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具体问题;(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2. 知识探究(1)设计有趣的游戏或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识;(2)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3. 实践应用(1)布置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2)设计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鼓励学生分享解题过程,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2)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鼓励;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2)关注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及时给予指导。

2. 结果性评价(1)通过课后作业、单元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2)关注学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评估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1. 教学资源(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其中的数学思想和方法;(2)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现实生活案例,增强学习的实用性;(3)整合网络资源,如教育平台、数学游戏等,丰富教学手段。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

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优秀6篇)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篇一为了总结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十年实验的经验,交流江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成果,探索改善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以推动教材的进一步完善和数学课程改革特别是课堂教学研究与改革的不断深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编辑部决定举办“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

教学设计应围绕苏教版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所安排的教学内容,突出教材自身特色,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组织学习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合理选择、有效运用不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努力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开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数学思考,感悟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设计文稿包括“教学内容”“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资料链接”七个部分。

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过程” 部分必不可少。

“教材简析”可简要分析相关内容在相应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处理的意图和特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主要的教学策略,字数一般在500之内。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忌空话套话。

“教学过程”是文稿的主体。

教学过程应翔实、具体,不仅要有教学程序的叙述,更要有教学重、难点的具体教学处理,以及对学生课堂学习情况的预测和相应的教学应对措施;设计的学习活动应力求新颖、层次清晰,富有启发性和数学思想内涵。

对教学过程必须所作的“说明”不求多、求全,最多选择3~5个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教学安排简述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依据,以及这样的安排对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方法、积累经验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资料链接”主要是指与本课内容相关的背景知识、数学史料、名题趣题,以及它们在社会、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等,字数一般在500之内。

教学设计的叙述主要采用“谈话”“引导”“启发”等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师生对话的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课题名称《认识钟表》
移秀
溱潼中心小学
一、概述
· 小学数学一年
·教版《数学》一年上册84、 85一
· 、分、整、大几
· 表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与技能:初步面,会看面上的整和大几
2、程与方法:展初步的察能力、手能力、概括能力和合作意。

3、情感度与价:建立念,从小养成按作息和珍惜的良好;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系,展初步的数学用意。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元在学生掌握 20 以内数的基上,系日常生活的需要表面上的整和接近整。

于一年
的学生来,既熟悉又陌生。

有些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表的,但他、看表的方法是零碎的、不
具体的;也有些学生在学与生活中
念差,表的知感到陌生。

就需要在老的引下,提升、概括科学地表的方法,同,学生行珍惜
的教育,培养学生合理安排的良好。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理念:本力求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堂教学之中,整堂都以学生自主探究和
活主,学生通操作、自体,表。

在本教学中体以下几点:
(一)知呈生活化:“数学的生活化,学生学的数学”是新程理念之一。


知从生活中自然出,使学生初步感知“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数学堂回
儿童的生活世界。

(二)学生学自主化:本的教学内容表面、整刻、判断大几等,都
是在老的引下,学生在充分的口、手、的探索程中自主得。

(三)学程活化:新程以学生主体活主要方式,把学主交学生。

充分信息技的,恰当运用代教育技丰富多彩的活情境,激起学生参与活
的趣与欲望,使学生能于一种新奇、、快的活氛中,自践,大胆探索。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教学准:件,面模型等。

六、教学过程
一)入
1、(滴嗒滴嗒,滴嗒滴嗒⋯⋯会走没有腿,会没有嘴,它会告我,什么候起,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模板什么时候睡)。

师:猜猜它是谁?
教师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气氛。

2、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教师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仅外型漂亮,还可以告诉我们时间,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钟表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交流,探究知识
1、认识钟表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
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交流
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分针12 个数
2、教学整时
这一环节在教学形式上应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因此在课堂中我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的思维
拓展空间。

出示 3 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表示的是是什么时刻?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出示 1 时、 4 时、 6 时的钟面,让学生说说是什么时刻,然后再提问: 1 时、 4 时、 6
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
吗?
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连一连:学生口头回答钟面时间,巩固看整时的方法
说一说:将整时融入小明一天的作息时间里,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将钟表知识与实际生活自然地结合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大约几时
出示 7 时、 7 时不到和刚过7 时三个钟面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三个钟面的时间
小结:一个是 7 时不到,一个是刚过7 时,我们把它们都叫做大约7 时
师追问:这两个都是大约7 时,有什么不同呢?
生:一个是 7 时未到,一个是刚过7 时
说一说:让学生说出钟面上大约是几时
(三)巩固练习
1.画一画: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判断出缺少的是时针还是分针,再借助直尺画出钟面上
缺少的针,这里还要提醒学生注意画时针和分针的区别。

2.掌握用上午、下午这些词语表示时间
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发现、思考、讨论有挑战性的问题,了解时针每天要在钟面上走两
2
圈,所以一天要走两个 10 时,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培养了学生的语言
表达能力。

出示两幅表示 10 时的图,让学生观察,看能提出什么问题?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两个都
是 10 时,但不一样,一个是上午 10 时,一个是晚上 10 时。

提问:一天有几个8 时,几个9 时?
3.拨一拨:学生在钟面上拨出自己起床和睡觉的时间,然后同桌的同学说一说,要求说
完整。

教学这一环节时,教师顺势教育学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养成按时起床按时睡觉的好习惯。

4.说一说: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一天是怎样安排的?
根据儿童的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特点,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间的
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间就在身边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对时间的观念,联系了
学生生活实际,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全课小结。

教学内容与媒体学生教师进行
教师的活动的运用的活动逻辑选择
一、导入
谈话
猜谜语多媒体出示
二、动手操作、探
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
多媒体出示钟面
与思考,发现观察、比较并
与表达小结方法
三、巩固练习
动手操作多媒体、钟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四、全课总结
结束
七、教学评价设计
本节课利用多媒体组织教学,有效突出了重点,分解了难点;多媒体介入了学生感兴趣的钟面,激起了学生说的欲望。

课堂效果显示学生能较灵活地运用自己小结出的方法进行练
习。

课后反馈反映出学生通过语言项目的学习,对认识钟表已经基本理解,包括认识整时和大约几时大多数学生掌握良好,由练习反馈也可知。

八、帮助和总结
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更有效地学习新知,尽可能将学生的学习效率最优化;
同时教师还需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如借助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观察、
思考、交流、比较、总结,从而更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