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封面、正文(仅供参考)、评语、评分表模版(2013版)

合集下载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在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给出成绩,具体评分标准如下:优秀: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难度较大,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丰富且得当,分析问题能力强,工作量饱满,完成质量高,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良好: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丰富且得当,分析问题能力较强,工作量饱满,完成质量较高,说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中等: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清晰,框架结构合理,文献资料运用得当,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工作量较饱满,较好地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及格:学生态度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较清晰,框架结构较合理,文献资料运用较得当,有一定的分析问题能力,工作量较饱满,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不及格:学生态度较认真,完成课程设计部分思路不清晰,框架结构不合理,文献资料查阅与运用不充分,工作量不饱满,未完成课程设计相关任务。

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其策略研究成绩及评语(宋体,小二,加粗,居中)组织、校对、排版负责人:刘化飞(宋体,小四,加粗)李冠达——中(宋体,小四,加粗)主要负责研究基本概念问题,即文化产业的内涵及特征,完成较好,思路清晰,但篇幅不大,任务量不重,整体参与度有待提高。

(宋体,小四)梁爽、周婷婷——良主要负责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启示部分,虽然任务量较重,最新数据查找困难较大,仍能较好地完成,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研究入手,得出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启示,但美国和英国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研究还应再具体完善些。

刘化飞、刘强——优主要负责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即课题研究的第三、四部分,本部分为该课题研究的重点,思路连续性要求很高,有两名同学共同完成,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概况入手,重点分析几个主要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基于此,提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策略,篇幅较大,任务量较重,完成质量较高。

教学课程设计评语

教学课程设计评语

教学课程设计评语第1篇:课程设计评语优秀等级:该课程设计具有独立的设计思路,完成了原理框图以及电路设计,并对元件参数进行计算,设计思路正确;设计内容完整,各种表格、数据、电路图等完整无误;报告书写规范完整,自述清晰,问题回答准确,认真设计。

成绩评定为“优秀”良好等级:该课程设计具有独立的设计思路,完成了原理框图及电路设计;设计内容完整,表格、数据、电路图等基本完整;报告书写规范,自述基本清晰,回答问题基本完整,设计过程中比较认真。

成绩评定为“良好”中等等级:该课程设计具有独立的设计思路,基本完成原理框图;设计内容基本完整,表格、数据、电路图等基本完整;报告书写基本规范,自述基本清晰,回答问题基本完整,设计过程中较为认真。

成绩评定为“中等”及格等级:该课程设计的基本设计思路与他人相同,但有自己的创新点;设计内容基本完整,报告书写基本规范,自述基本清晰,回答问题不熟练,不完整,设计过程中,态度不积极。

成绩评定为:“及格”不及格等级:该课程设计基本设计思路、电路及参数设计均与他人相同;设计内容不完整,报考书写不规范,表述不清楚,自述不清晰,问题回答不出来,设计过程中,态度不积极。

成绩评定为:“不及格”第2篇:评语之课程设计考核表评语课程设计考核表评语【篇1:课程设计考核要求与成绩评定标准】莆田学院课程论文考核要求与成绩评定标准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形势与政策适用年级/专业:公共课学历层次:本科考核时间:本课程考核评分比例如下:设计项目一:形势与政策课程论文一、考核内容与要求1、从以下的主题任选其一:《正确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形势》、《新形势下的南海问题》、《中国经济新常态“形有波动,势仍看好”》、《岛内政党轮替后的两岸关系展望》。

附ppt在压缩包,仅供论点参考,请勿抄袭。

2、每篇论文的字数2000~3000字左右,要严格按照正规论文的格式(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都具备)。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22日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
评定项目
内容
满分
评分
总分
学习态度
学习认真,态度端正,遵守纪律。
10
答疑和设计情况
认真查阅资料,勤学好问,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
40
说明书质量
设计方案正确、表达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科学合理;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图、表、文字表达准确规范,上交及时。
40
回答问题情况
回答问题准确,基本概念清楚,有理有据,有一定深度。
10
总成绩
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不及格
评语:
学习态度一般。查阅资料不完善,整个设计过程没有提出有效的问题,与同学、老师的沟通不主动,不积极。设计方案不合理,没有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基本要求,建议重修。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2013.年12月22日
40
回答问题情况
回答问题准确,基本概念清楚,有理有据,有一定深度。
10
总成绩
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语:
学习认真,态度端正。认真查阅资料,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较正确、表达较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合理;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图、表、文字表达准确规范,上交及时。回答问题比较准确,基本概念清楚,有理有据。
40
回答问题情况
回答问题准确,基本概念清楚,有理有据,有一定深度。
10
总成绩
采用五级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

评语:
学习认真,态度端正。认真查阅资料,提出的问题有一定深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设计方案正确、表达清楚;设计思路、实验(论证)方法科学合理;达到课程设计规定的要求;图、表、文字表达准确规范,上交及时。回答问题准确,基本概念清楚,有理有据,有一定深度。

课程设计评估表

课程设计评估表

课程设计评估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第三章“物质与能量”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与性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学生将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并进行相关的科学探究。

1.描述物质的基本组成和不同类型的物质结构。

2.解释不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能量交换过程。

3.阐述能量守恒定律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4.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物质的性质和能量变化。

5.分析实验数据,导出结论,并能够与他人交流分享。

6.利用数学工具处理实验中的定量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2.增强对科学实验的兴趣和科学探究的自信。

3.建立对自然界中物质与能量变化的尊重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围绕第三章“物质与能量”进行,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质的基本组成:原子、分子和离子。

2.物质的结构: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与区别。

3.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及例子。

4.能量的类型:机械能、热能、电能等。

5.能量的转化:能量形式之间的转换过程。

6.能量守恒定律: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的应用。

教学大纲将详细规划每一节课的内容和进度,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掌握每个概念。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1.讲授法:用于解释复杂的概念和原理,为学生提供坚实的基础。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对物质与能量关系的深入理解。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强化学生对能量转化的认识。

4.实验法:设计相关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物质与能量的变化。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利用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自然科学基础》第三版,重点使用第三章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额外的阅读材料,加深学生对物质与能量知识的理解。

3.多媒体资料:使用PPT、视频等资料,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2013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评分标准

2013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评分标准

土木工程专业《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及评分标准青岛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成绩考核与评定图纸占70%~80%,考勤、平时提问占20%~30%。

注意问题:①注意设计的完整性,课程设计的出图质量、标准、要求应按照施工图的标准执行,防止片面性。

②学习使用规范、手册及标准图集。

③避免设计过程中的重复,尽量能采用标准和图集表达节点构造。

④加强独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自方案构思到施工图设计独立完成,方案阶段学生分组讨论,对每个方案进行修改,指导教师在满足规律要求的基础上应尊重学生的设计思路,确定其方案。

⑤指导教师加强辅导,指导学生按规律和标准完成设计。

二、课程设计任务书(见附录一)完成形式及时间:一周:1:布置任务及提出要求0.5天2:方案构思及草图 1.5天3:图纸绘制 2.5天4:成果整理0.5天三、课程设计指导书(见附录二)四、课程设计总结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对所学的房屋建筑学有关课程学习的内容进行深化、拓展、综合训练的重要阶段。

通过设计,有利于学生将书本上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并可拓展视野,提高发现问题的能力。

并引导学生从建筑功能需求和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积累工程技术方面的具体知识,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增强其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其独立工作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意识、创新意识。

对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请在以下任务书题目类型中任选一个去做,具体要求见各任务书中。

附录二课程设计任务书(一)一、设计题目:18班完全中学教学楼设计二、设计条件:1、修建地点:城阳区新建职工住宅区内。

2、总平面位置及地形条件:见附图3、地震烈度及耐火等级:6度、二级。

4、结构类型:框架结构为主。

5、建筑层数:4~5层为主。

6、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指标:总建筑面积3000m2左右。

7、总平面布置:(1)教学楼。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抄写注意:[ ]内的句子是其前面一句话的替换句,同学们抄写时可选择[ ]内外的句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完全一样的评语体系,同时请注意保持语句通顺。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优秀全程主持(积极参与)课程设计[主持(积极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如策划、设计方案、人员分工等];在课设团队中起重要组织、协调作用[负责组织、协调团队成员的分工];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作风严谨;为团队课程设计任务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付出很多精力及时间]。

能很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课程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计算正确、图纸符合要求;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用理论知识对课程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的能力强,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把握程度好[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了如指掌],回答问题思路清晰[回答教师问题圆满,并有某些独到的见解],陈述相关知识点时语言流利、概念清楚[从答辩情况来看,基础理论知识扎实]。

经答辩小组讨论,一致认定其课程设计最终成绩为优秀。

抄写注意:[ ]内的句子是其前面一句话的替换句,同学们抄写时可选择[ ]内外的句子自由组合,形成不完全一样的评语体系,同时请注意保持语句通顺。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良好全程参与课程设计[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参与设计方案、分工等前期工作];能较好地协调自己与团队其他成员间的工作[与团队其他成员之间配合、协调较好];独立工作能力较好[工作态度认真、细致、严谨],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

能较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课程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课程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能力强,计算正确、图纸符合要求;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用理论知识对某些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的能力较强,独立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较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较为了解[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了解清楚],回答问题思路较清晰[回答教师问题较圆满],陈述相关知识点时语言流利、概念较清楚[从答辩情况来看,基础理论知识较丰富]。

课程优质设计评分表(完整)

课程优质设计评分表(完整)

课程优质设计评分表(完整)课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评分标准:1. 内容设计 (总分20分)内容设计 (总分20分)- 目标明确:____/5分- 组织合理:____/5分- 内容丰富:____/5分- 材料恰当:____/5分2. 教学策略 (总分30分)教学策略 (总分30分)- 多样化:____/10分- 互动性:____/10分- 创新性:____/10分3. 研究支持 (总分20分)学习支持 (总分20分)- 文字材料:____/5分- 多媒体支持:____/5分- 实践机会:____/5分- 研究小组:____/5分4. 评估方法 (总分20分)评估方法 (总分20分) - 准确性:____/5分- 公平性:____/5分- 反馈及时:____/5分- 任务挑战性:____/5分5. 研究资源 (总分10分)学习资源 (总分10分) - 图书馆资源:____/2分- 网络资源:____/2分- 小组讨论:____/2分- 实践资源:____/2分- 其他资源:____/2分6. 研究环境 (总分10分)学习环境 (总分10分) - 教室设施:____/2分- 技术设备:____/2分- 研究氛围:____/2分- 师生关系:____/2分- 其他因素:____/2分总分:____/100分备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意:请在每个评分项后面填写相应的分值,总分栏由评审人员填写。

请使用有关课程设计的具体信息进行评分,尽量避免主观评价。

谢谢!。

评语大全之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评语大全之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篇一:课程设计评语模板(精简版)】课程设计评语模板——优秀1.课程设计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流畅、计算正确;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

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把握程度好,回答问题思路清晰,语言流利、概念清楚。

经答辩小组讨论,成绩为优秀。

2.积极参与课程设计;独立工作能力强,工作态度认真;为课程设计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能很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流畅、计算正确;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独立运用知识的能力强,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答辩时对该设计过程的把握程度好,回答问题思路清晰、概念清楚。

经答辩小组讨论,成绩为优秀。

3.积极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任务;态度认真,积极配合团队工作;为课程设计的完成做出重大贡献。

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流畅、计算正确;能对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并能用所学知识对课程设计所涉及的问题加以深入分析,有自己的创新之处;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的把握程度好,回答问题圆满。

经答辩小组讨论,成绩为优秀。

课程设计评语模板——良好1.全程参与课程设计;能很好地配合团队工作;工作态度认真、细致,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

能较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较流畅、计算正确;能对课程设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答辩时对该设计项目过程了解,回答教师问题较圆满。

经答辩小组讨论,成绩为良好。

2.积极参与全部课程设计,与其他成员之间配合、协调较好;态度认真、严谨,为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做出了较大贡献。

能较好的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达到设计大纲中规定的全部要求;设计报告结构合理,层次清晰,文字表达较流畅、计算正确;收集并综合利用资料的能力较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答辩时对设计进度及任务分工情况了解清楚,回答问题思路较清晰、概念较清楚。

课程设计批改评语

课程设计批改评语

课程设计批改评语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学科的基本原理、XX知识点的基本构成,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2. 引导学生通过对比、分析,掌握XX学科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解释现象、解决问题。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数据收集、处理、分析等。

2.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升综合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XX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欲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引导学生认识到XX学科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设计兼顾知识深度和广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达到预设的课程目标。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XX学科基础知识:涵盖教材第一章至第三章,重点讲解基本原理、概念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 第一章:XX学科概述- 第二章:XX学科的基本原理- 第三章:XX学科的应用领域2. XX学科方法与技能:结合教材第四章,引导学生学习并掌握XX学科的基本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 第四章:XX学科的方法及其应用3. XX学科实践与探究:以教材第五章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 第五章:XX学科实践案例分析4. XX学科综合应用:整合教材各章节内容,设计综合实践项目,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设计评语

课程设计 评语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章节的基本知识点,如XX概念、XX原理和XX方法,并能够准确描述和解释。

2. 学生能理解学科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运用XX知识分析XX现象,解决XX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程相关的练习和任务,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创新意识。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XX学科示范课,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思考,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科特点,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本课程目标为依据,确保教学效果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章节一:XX概念与性质- 概念介绍:涵盖XX的基本定义、内涵与外延。

- 性质分析:探讨XX的特点、分类及相互关系。

2. 章节二:XX原理与应用- 原理讲解:阐述XX的基本原理、公式及其推导过程。

- 应用案例分析:分析XX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XX实例。

3. 章节三:XX方法与技巧- 方法介绍:讲解XX方法的基本步骤、操作要点。

- 技巧训练:通过实例练习,提高学生运用XX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章节一的学习,侧重概念的理解与记忆。

第二周:章节二的讲解,结合实际案例,深化对原理的认识。

第三周:章节三的训练,通过练习,提升方法与技巧的运用能力。

教学内容与课本关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教学,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分组版)

课程设计报告封面(分组版)

北京邮电大学课程设计报告一.需求分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人工管理的缺点,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借助计算机技术提供一个电子化的课程设计管理平台。

为了更好地管理设计过程中所产生的资料文档,我们开发一个软件工程课程设计管理系统。

教师和学生可以应用该系统实现如下功能:(1)添加学生信息;(2)删除学生信息;(3)显示学生信息;(4)查找学生信息;(5)修改学生信息;(3)算法分析。

三.设计分析1.各函数的功能和实现学生成绩管理的相关功能由对应的函数来实现。

Student Management工程使用了一个头文件两个源文件,在inform.h头文件中对工程的变量和函数进行了声明,主要的变量包括name,id,sex,number,phonenumber,主要的函数包括insert(添加函数) del (删除函数)find(查找函数)modify(修改函数)。

在stu.cpp中对这些函数进行的定义,在main.cpp中实现了工程中要求实现的对学生信息的操作。

2.实现的过程(1)利用带头结点的链表记录数据,同态分配存储空间,在头结点后插入记录。

(2)从头结点的后继结点开始查找要删除的学生记录的学号,找到后释放相应的存储空间,完成记录的删除。

(3)从头结点的后继结点开始查找要修改的学生记录的学号,找到该结点后重新输入该学的姓名和成绩,完成修改记录的操作。

(4)先学生记录的个数,然后从第一个学生记录开始,对所有的学生成绩求和,然后求平均值,完成对学生求平均成绩的操作。

(5)通过主函数调用其他函数,完成学生管理系统的全部操作。

3. 工程的的结构图如下4. 工程中的分工:工程的inform.h头文件有何奇峰完成,main.cpp源文件有梁伟完成,stu.cpp中的del(删除函数)以及modify(修改函数)的定义有何奇峰完成,insert(增加学生信息函数)和find(函数)的定义和编写有梁伟完成,其中的get(输入指令的函数)以及界面的循环油两人共同讨论编写。

个人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个人课程设计评语模板

个人课程设计评语模板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理解并掌握……(具体知识内容);能列举……的例子,并解释其原理。

技能目标:学生能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能独立完成……的实验或实践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的重要性,培养对……的兴趣和热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具体内容),这部分内容是教材的……章节。

首先,我们会学习……,让学生了解……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接着,我们会深入探讨……,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我们会总结……,引导学生思考……的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的原理和概念。

然后,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对……的理解和认识。

接下来,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掌握……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对……的兴趣和热情。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提供……等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视野。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展示……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等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通过以上教学资源的支持,我们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旨在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方式,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设计等级评语

课程设计等级评语

课程设计等级评语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第三章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函数、导数、极限等基本概念。

(2)学会运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

(3)了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学会求解一阶微分方程。

2.技能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导数求解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和最值。

(2)能够运用微分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数学》第三章的以下几个部分:1.函数、导数和极限的基本概念。

2.导数的运算规则和求导方法。

3.函数的单调性、极值和最值的求解。

4.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5.实际问题中的微分方程应用。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用于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微分方程的应用。

4.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数学》第三章相关内容。

2.参考书:提供相关章节的学习参考资料。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视频等,辅助讲解和演示。

4.实验设备:计算机、投影仪等,用于数学实验和演示。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具体评估方式如下: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考试:安排期中、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实践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实践项目,评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设计评分表

课程设计评分表

课程设计评分表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体包括: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数学基本概念和公式:有理数、整数、分数、小数等基本概念,以及加减乘除、平方根、指数等基本运算。

2.数学定理和性质:包括数学归纳法、素数定理、完全平方公式等。

3.数学问题解决:通过实例讲解,使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能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定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4.实验法:学生动手实验,验证数学定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数学课本,为学生提供系统、科学的数学知识。

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学PPT、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包括计算器、几何模型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以考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3.考试:定期进行考试,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和应用能力,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估和同伴评估,培养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设计评审表评语模板

课程设计评审表评语模板

课程设计评审表评语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并熟练掌握XX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XX学科的基本概念:介绍XX学科的基本定义、特点和意义,使学生对该学科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XX学科的基本原理:讲解XX学科的核心原理,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XX学科的方法与应用:介绍XX学科的主要研究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XX学科的发展趋势:介绍XX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法为了实现课程目标,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选择和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资料。

2.参考书:推荐一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准备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确保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我们期望学生能够达到课程目标,掌握XX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中铬的分析测定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1001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陈立新周原完成日期:2013.6.16——2013.6.29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姓名学院化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班级化工1001 学号指导老师陈立新周原教研室主任陈立新教学主管院长陈建芳一、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1. 设计内容2. 设计准备要求:(1)认真学习课程设计相关要求;(2)与指导教师商讨、确定课程设计题目。

3. 实验方案设计要求:(1)根据课程设计题目及指导教师所列参考书,阅读相关资料;(2)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3)利用互联网等相关资料;(4)设计实验初案。

4. 实验论证要求:对实验初案进行实验论证,对出现问题不断进行修证、补充,直到符合设计要求。

5. 课程设计要求报告格式参照学院毕业论文格式(学院网页可下载),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正文-附件-设计评语-评分标准。

正文最多使用三级标题,字数5000以上,多者不限。

二、时间分配表三、成绩评定知识水平:30%;设计论文质量:50%;平时:20%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2013.6.161 前言铬元素符号Cr,银白色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属ⅥB族,铬矿原子序数24,原子量51.996,体心立方晶体,常见化合价为+3、+6和+2。

1797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L.N.Vauquelin)在西伯利亚红铅矿(铬铅矿)中发现一种新元素,次年用碳还原,得金属铬。

因为铬能够生成美丽多色的化合物,根据希腊字chroma(颜色)命名为chromium。

从生态效应的角度介绍了重金属铬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重点论及了铬污染对人体健康及水生生物等其他生物的影响、对水体自净作用的影响,指出Cr6 + 的生态效应远比Cr3 + 大的多。

目前治理含铬工业废水和受铬污染土壤几种有效方法,旨在引起人们对环境中铬污染的生态效应产生足够的重视和防范。

2水体中铬的分析方案设计2.1铬元素的基本介绍银白色金属,质硬而脆。

密度7.20克/立方厘米。

熔点1857±20℃,沸点2672℃。

化合价+2、+3和+6。

电离能为6.766电子伏特。

金属铬在酸中一般以表面钝化为其特征。

一旦去钝化后,即易溶解于几乎所有的无机酸中,但不溶于硝酸。

铬在硫酸中是可溶的,而在硝酸中则不易溶。

在高温下被水蒸气所氧化,在1000℃下被一氧化碳所氧化。

在高温下,铬与氮起反应并为熔融的碱金属所侵蚀。

可溶于强碱溶液。

铬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在空气中,即便是在赤热的状态下,氧化也很慢。

不溶于水。

2.1.1来源与用途自然界中主要以铬铁矿FeCr2O7形式存在。

由氧化铬用铝还原,或由铬氨矾或铬酸经电解制得。

按照在地壳中的含量,铬属于分布较广的元素之一。

它比在它以前发现的钴、镍、钼、钨都多。

这可能是由于铬的天然化合物很稳定,不易溶于水,还原比较困难。

有人认为沃克兰取得的金属铬可能是铬的碳化物。

铬用于制不锈钢,汽车零件,工具,磁带和录像带等。

铬镀在金属上可以防锈,也叫可多米,坚固美观。

铬可用于制不锈钢。

红、绿宝石的色彩也来自于铬。

作为现代科技中最重要的金属,以不同百分比熔合的铬镍钢千变万化,种类繁多,令人难以置信。

铬的毒性与其存在的价态有关,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高100倍,并易被人体吸收且在体内蓄积,三价铬和六价铬可以相互转化。

天然水不含铬,海水中铬的平均浓度为0.05ug/L,饮用水中更低。

铬的污染源有含铬矿石的加工、金属表面处理、皮革鞣制、印染等排放的污水。

铬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肌体的糖代谢和脂代谢中发挥特殊作用。

三价的铬是对人体有益的元素,而六价铬是有毒的。

人体对无机铬的吸收利用率极低,不到1%;人体对有机铬的利用率可达10-25%。

铬在天然食品中的含量较低、均以三价的形式存在。

确切地说,铬的生理功能是与其它控制代谢的物质一起配合起作用,如激素、胰岛素、各种酶类、细胞的基因物质(DNA和RNA)等。

2.1.2铬的生理功能1.体内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的重要组成成分:GTF 是由三价铬、烟酸、谷氨酸、甘氨酸和含硫氨基酸组成的活性化合物,它能增强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可通过活化葡萄糖磷酸变位酶而加快体内葡萄糖的利用,并促使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2.影响脂类代谢:铬能抑制胆固醇的生物合成,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以及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

老年人缺铬时易患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

3.促进蛋白质代谢和生长发育:铬在核蛋白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它能促进RNA 的合成,铬还影响氨基酸在体内的转运。

铬摄入不足时,实验动物可出现生长迟缓。

正常健康成人每天尿里流失约1微克铬。

啤酒酵母、废糖蜜、干酪、蛋、肝、苹果皮、香蕉、牛肉、面粉、鸡以及马铃薯等为铬的主要来源。

铬为皮肤变态反应原,可引起过敏性皮炎或湿疹,病程长,久而不愈。

如对眼睛和黏膜有很强的刺激性,对皮肤有中度刺激性,吸入还可导致肺栓塞和肝损害。

我国和欧盟等有关国家的相关规定中均把这两种元素列为化妆品禁用物质。

2.1.3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健康危害:金属铬对人体几乎不产生有害作用,未见引起工业中毒的报道。

进入人体的铬被积存在人体组织中,代谢和被清除的速度缓慢。

铬进入血液后,主要与血浆中的铁球蛋白、白蛋白、r-球蛋白结合,六价铬还可透过红细胞膜,15分钟内可以有50%的六价铬进入细胞,进入红细胞后与血红蛋白结合。

铬的代谢物主要从肾排出,少量经粪便排出。

六价铬对人主要是慢性毒害,它可以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和粘膜侵入人体,在体内主要积聚在肝、肾和内分泌腺中。

通过呼吸道进入的则易积存在肺部。

六价铬有强氧化作用,所以慢性中毒往往以局部损害开始逐渐发展到不可救药。

经呼吸道侵入人体时,开始侵害上呼吸道,引起鼻炎、咽炎和喉炎、支气管炎。

监测方法来源类别高锰酸钾氧化- 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GB7466-87 水质(总铬)火焰原子吸收法GB/T17137-1997 土壤(总铬)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直接火焰原子吸收法GB/T1555.5-95 固体废物浸出液(总铬)硫酸亚铁铵容量法GB/T1555.8-95 固体废物浸出液(总铬)硫酸亚铁铵容量法;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GB/T1555.4-95 固体废物浸出液(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GB7467-87 水质(六价铬)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CJ/T97-99 城市生活垃圾(总铬)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国家环保局编空气和废气(六价铬)原子吸收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固体废弃物(总铬)2.2实验方案原理2.2.1高锰酸钾氧化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总铬的测定是将三价铬氧化成六价铬后,用二苯碳酰二肪分光光度法测定。

当铬含量高时(大于1mg/L) 也可采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在酸性溶液中,试样的三价铬被高锰酸钾氧化成六价铬,六价铬与二苯碳酰二肼反应生成紫红色化合物于波长540nm 处进行分光光度测定。

过量的高锰酸钾用亚硝酸钠分解,而过量的亚硝酸钠又被尿素分解。

2.2.2实验的流程图第一步:铜铁试剂氯仿萃取除去钼钒铁铜第二步:硝酸硫酸消解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时需进行消解处理第三步:高锰酸钾氧化三价铬3实验论证3.1试剂测定过程中,除非另有说明,均使用符合国家标准或专业标准的分析纯试剂和蒸馏水或同等纯度的水,所有试剂应不含铬。

丙酮(C3H6O)硫酸(H2SO4,ñ=1.84g/mL 优级纯)1+l 硫酸溶液:将硫酸1.2的硫酸, 缓缓加入到同体积的水中混匀.磷酸1+1 溶液:将磷酸(H3PO4 ñ=1.69g/mL)与水等体积混合硝酸(HNO3 ñ=1.42g/mL)氯仿(CHCl3)高锰酸钾40g/L 溶液:称取高锰酸钾(KMnO4)4g ,在加热和搅拌下溶于水最后稀释至100mL尿素200g/L 溶液:称取尿素[(NH2)2CO]20g,镕于水并稀释至100mL亚硝酸纳20g/L 溶液:称取亚硝酸钠(NaNO2)2g ,溶于水并稀释至100mL..........3.2 操作步骤3.2.1 样品的预处理1)一般清洁地面水可直接用高锰酸钾氧化后测定。

2)硝酸硫酸消解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时,需进行消解处理。

取50.0mL 或适量样品(含铬少于50ìg) ,置100mL 烧杯中,加入5mL 硝酸(1.4)和3mL硫酸(1.2) 蒸发至冒白烟,如溶液仍有色,再加入5mL 硝酸(1.4) 重复上述操作至溶液清澈,冷却。

用水稀释至10mL,用氢氧化铵溶液(1.9)中和至pH 为l-2,移入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摇匀供测定。

3)铜铁试剂氯仿萃取除去钼钒铁铜取50.0mL 或适量样品(铬含量少于50ìg) ,置100mL 分液漏斗中,用氢氧化铵溶液(1.9),调至中性(加水至50mL) 。

加入3mL 硫酸溶液(1.2.1)用冰水冷却后,加入5mL 钢铁试剂(3.10)后振摇1min ,置冰水中冷却2min 。

每次用5mL氯仿(1.5),共萃取三次弃去氯仿层。

将水层移入锥形瓶中,用少量水洗涤分液漏斗,洗涤水亦并入锥形瓶中加热煮沸。

使水层中氯仿挥发后按2.1.2 和2.2 处理。

4)高锰酸钾氧化三价铬取50.0mL 或适量(铬含量少于50ìg)样品或经 2.1.2 ,2.1.3 处理的试样置于150mL 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铵溶液(1.9)或硫酸溶液(1.2.1)调至中性,加入几粒玻璃珠,加入0.5mL 硫酸溶液(1.2.1) 0.5mL 磷酸溶液(1.3)(加水至50mL) ,摇匀。

加2 滴高锰酸钾溶液(1.6),如紫红色消褪则应添加高锰酸钾溶液保持紫红色,加热煮沸至溶液体积约剩20mL。

取下冷却,加入lmL尿素溶液(1.7)摇匀,用滴管滴加亚硝酸钠溶液(1.8) ,每加一滴充分摇匀,至高锰酸钾的紫红色刚好褪去,稍停片刻待溶液内气泡逸出,转移至50mL 比色管中。

注:也可用叠氮化纳还原过量的高锰酸钾,即在氧化步骤完成后取下趁热逐滴加入浓度为2g/L的叠氮化钠溶液,每加一滴立即摇匀煮沸重复数次至紫红色完全褪去继续煮沸1min。

警告:叠氯化钠是易爆危险品。

如样品中含有少量铁(Fe3+ )干扰测定,可将2.2.1 中加入0.5mL硫酸(1.2.1) 0.5mL 磷酸溶液(1.3)改为加入1.5mL 磷酸溶液(1.3)。

3.2.2 测定取50mL 或适量(含铬量少于50ìg),经2.2 步骤处理的试份置50mL 比色管中,用水稀释至刻线,加入2mL 显色剂(1.14),摇匀。

l0min 后在540nm 波长下,用10 或30mm 光程的比色皿,以水做参比,测定吸光度减去空白试验吸光度,从校准曲线(2.5)上查得铬的含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