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养老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中国古代养老制度是一个广泛而复杂的话题,涵盖了多个历史时期和不同的社会阶层。

本文将从传统养老观念、家庭养老、庙宇养老和政府养老等方面来阐述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

一、传统养老观念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基础是传统的养老观念。

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养老是一种孝道,孝顺父母被视为人之常情,也是礼教中的重要内容。

儒家思想强调尊重长辈、保障老人的生活需求,这种思想观念在整个古代中国社会中深入人心。

二、家庭养老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家庭养老是主要的养老模式。

儿孙们将照顾和供养年迈的父母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家庭成员会一起生活并共同分担养老的责任,尤其是由长子或长女来主要承担。

同时,老人在家庭中享有尊敬和地位,他们在家庭决策和重大事务中仍然保持着一定的权威。

三、庙宇养老除了家庭养老,中国古代社会还有一种养老方式是庙宇养老。

一些庙宇或寺庙设立福利机构专门用于照顾老年人,提供基本的膳食、住宿和医疗等服务。

老年人可以选择离开家庭,进入庙宇寄养,与其他老年人一起生活,享受由宗教机构提供的养老保障。

四、政府养老政府在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中也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在一些朝代中,政府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照顾孤寡老人和没有家庭依靠的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政府还实施一些福利措施,例如减免税收或提供农田供老年人耕种,以保障他们的生计。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养老制度有着较为完善的家庭养老、庙宇养老和政府养老等多种方式。

传统的养老观念、家庭的庇护、庙宇的寄养和政府的福利都是古代养老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制度不仅体现了孝道和亲情的重要性,也为老年人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和社会支持。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阶层中存在差异。

在封建社会的高度等级化和厚重的社会、经济压力下,养老制度可能有所不同。

也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和文化观念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和调整。

总之,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是基于传统观念和家庭责任的基础上,结合庙宇的寄养和政府的福利而形成的。

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

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

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问题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社会话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独特而丰富的养老方式,这些方式不仅体现了中国人对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也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一、家庭养老在中国传统家庭中,家庭养老一直是一种主要的养老方式。

中国人有着深厚的家庭观念,尊老敬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在这种养老方式下,子女会尽量将父母亲安置在自己身边,为他们提供照顾和关爱。

父母亲也会在家庭中发挥长辈的作用,传授子女们生活经验和道德准则。

二、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一种重要形式。

中国人对居家环境的重视和独特的居住文化使得居家养老成为一种受欢迎的选择。

在居家养老中,老人可以保持自己独立的生活方式,自己料理日常生活所需。

他们可以与邻里互动,参与社区活动,保持社交关系的稳定和活跃。

三、子女赡养在中国的传统养老方式中,子女赡养是一种常见的形式。

根据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子女有责任照顾和赡养年迈的父母。

子女会尽力提供经济和精神上的支持,确保父母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子女赡养被视为一种道义上的义务,也是一种表达对父母孝道的方式。

四、社区养老社区养老是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一种现代化延伸。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老年人纷纷移居到城市中的养老社区。

这些社区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和设施,如医疗保健、康体锻炼、文化娱乐等,以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

社区养老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也提供了一个社交和互助的平台,让老年人能够与同龄人共度晚年。

五、养老院养老院是一种相对较新的养老方式,但在如今的中国社会中越来越普遍。

养老院提供专业的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在养老院中,老年人可以享受到全方位的照顾和护理,医疗、饮食、娱乐等方面都有专门的人员负责。

对于那些没有子女或子女无法照顾的老年人来说,养老院成为了一种理想的选择。

总结而言,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体现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子女对父母的责任。

古代的养老制度

古代的养老制度

古代的养老制度古代养老制度是指在古代社会中,为了照顾和养老人口而建立的一系列制度和安排。

在这个时期,养老问题是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从家庭养老、宗族养老和官方养老三个方面来探讨古代的养老制度。

一、家庭养老在古代社会中,最基本的养老方式是依靠家庭。

家庭养老是指子女养老的责任由子女承担,他们将父母视为责任与义务。

在古代,家庭观念非常重要,子女对父母的敬重和扶养是社会道德的核心之一。

在这种养老制度下,父母在生活负担过重、年老体弱时,子女们将承担起照顾和供养的责任。

这种家庭养老制度依然在一些农村地区或保守的观念中存在。

二、宗族养老宗族养老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同一个宗族或姓氏的人共同承担对年长者的赡养责任。

宗族是古代中国社会组织形式之一,其基础是血缘和亲属关系。

在宗族制度中,养老责任通常由家族长辈承担,他们在经济、精神上支持和照顾年长者。

宗族养老制度中,通过共同意识和责任感的传承,整个宗族将共同努力照顾老人的生活和需求。

三、官方养老在古代社会,政府也意识到养老问题的重要性,并建立了官方养老制度。

这包括各级政府组织的养老机构、养老院和其他养老福利制度。

在国家层面上,官方养老制度是为了缓解家庭和个人承担养老责任的压力,并为无家可归或无法得到照顾的老年人提供庇护。

这些官方养老设施提供住宿、食物和基本医疗服务,为老年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帮助和支持。

综上所述,古代的养老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宗族养老和官方养老三个方面。

家庭养老以子女承担养老责任为基础,宗族养老依赖于宗族成员的共同承担,而官方养老则是政府为解决养老问题而建立的机构和制度。

每种制度都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尽管古代的养老制度与现代有很大差异,但它们都是人们为了缓解养老问题而努力创造的制度安排,体现了对老人尊重和关爱的价值观。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养老制度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古代养老制度的概述:
先秦时期: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养老机构是“孤独园”,由梁武帝萧衍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收养孤儿和无人赡养的孤寡老人,由国家来收养无依无靠的孤寡老人,负责其衣、食及医疗等。

汉朝: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养老令”,用于保障老人的生活。

赋税方面规定,年满56岁的老人可免征赋税,另外年满60的鳏寡老人在市场上做买卖,不用收租税。

汉朝选拔人才制度的察举制非常重视官员的品行,把孝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主要用于挑选品行端正,足以为世人榜样的孝子、廉洁之士。

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继承了历朝的传统赐予老人官爵(虚衔)和几杖。

为了便于照顾和赡养老年人,朝廷会酌情减免老人家属的赋税徭役,而且朝廷非常重视对子女孝行的褒奖。

还针对老人制定了一系列的救助政策和措施。

唐代:官员退休后可领取原俸禄的三分之一作为养老金;五品官以上致仕者给半俸,功臣元勋经皇帝特批,退休后可保留全薪。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实在,若何养老其实不是现代才有的题目。

在中国古代,除以孝治全国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和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先秦期间的《礼记王制》记录:50岁以上的白叟可供给细粮;汉朝的《王杖诏令册》划定:70岁以上白叟即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朝《唐大诏令集》划定白叟可放置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朝已呈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类养老机构先秦时的免费医疗特别实惠。

周朝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划定家有90岁白叟全家都可不服徭役。

早在上古三代。

白叟的概念和尺度已被明白。

《礼记曲礼上》记录: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大要意思是,人到了60岁,就算老年人,可以指令人干活;70岁身体各项性能进一步虚弱,应当交接家事,把该放置的都放置好;80岁、90岁,已经是成耄耋白叟先秦期间若何养老?起首是存眷老年人的饮食。

《礼记王制》曾具体记录:从50岁起,就应当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筹办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添副食;到了80岁,要常常供奉珍羞美食。

至于90岁的白叟,因步履未便,饮食消费已没纪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在白叟的床前服侍,若是白叟出游,最好是带着食品随着他在夏、商两代,朝廷还会在二月和孟冬两季给鳏、寡、孤、独者发放食粮等糊口必须品。

为让子孙更好地供养白叟,周朝实施给有白叟的家庭减免徭役的政策。

若是家中有80岁以上的白叟,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若是有90岁白叟,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上述首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所作出的划定,先秦期间还提出了国度养老概念。

能享受国度养老待遇的首要是四类白叟:一是相当于公平易近道德表率的三老五更;二是相当于义士家眷的家中之老;三是相当于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四是相当于五保户的庶人之老。

先秦期间的免费医疗特别实惠,此即周朝起实行的养疾之政。

那时,在官府编制中专设掌病一职,负责给白叟问病。

古代养老制度

古代养老制度

古代养老制度
古代养老制度主要指国家为老年人提供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的一种制度。

以下是中国古代的一些养老制度:
1. 养耆:在周朝,就有“养耆”的制度。

耆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国家要为老人提供粮食、衣服、住房等基本生活保障。

2. 赐老:在战国时期,秦国实行“赐老”制度。

秦国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养,8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给奴婢,9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给车马。

3. 养老:汉朝时期,实行“养老”制度。

汉朝规定,6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除赋税和徭役,7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养。

4. 赐帛赐粟:唐朝时期,实行“赐帛赐粟”制度。

唐朝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给帛和粟,8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给奴婢,9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给车马。

5. 养疾:在宋朝,实行“养疾”制度。

宋朝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患有疾病的,由国家供给药物和医疗。

6. 赐禄:明朝时期,实行“赐禄”制度。

明朝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由国家供给禄米。

总的来说,古代养老制度主要是对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社会服务。

这些制度在不同朝代有所变化,但总体上都体现了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

养老的历史

养老的历史

养老的历史
养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末期,那时人类开始形成初步的社会组织和家庭结构,年老的成员由于体力减弱,由家族或部落中的其他成员照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养老制度逐渐成型,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与特点:
1. 先秦时期:养老主要体现在宗法制下对长者的尊敬和赡养,依据礼法约束,强调“敬而有养”。

2. 夏商周时期:养老制度进一步完善,《礼记·王制》记载了不同朝代以燕礼、飨礼、食礼等形式体现尊老的传统,如规定五十岁以上者在乡间受到尊重与照顾,六十岁及七十岁以上者可得到国家层面的供养。

3. 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院”,梁武帝萧衍设立机构收容孤寡老人,体现了更为正式的社会化养老模式。

4. 唐宋至明清:古代官府设置“福田院”、“居养院”等机构,对贫困和无依无靠的老年人进行集中供养,同时民间孝道文化兴盛,家庭养老依然是主流。

5. 近现代以来: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

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职工养老保险到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形成了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同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在加快,包括社区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模式共同发展。

6. 当代中国: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不断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制定并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推动养老服务行业规范化、专业化发展,家校结合的同时,社会化的养老服务也越来越普及和多元化。

历代养老政策

历代养老政策

历代养老政策
历代养老政策
一、中国古代
中国古代的养老政策主要集中在家庭和族群中。

家庭养老政策的最重要内容是家庭尊老、爱老的传统,有“子孝、儿恪”之义,要求子女们把父母当作神一样的孝敬。

大家庭有“兄抚弟、姊抚妹”之礼,从而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和尊严,并实现了“尊老服人”的理念。

族群养老政策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古代的大宗族,他们把老年人看作族群的栋梁,尊重老年人的权威,把他们当作族群的长辈,承认他们的贡献,尊重他们的贡献,以此来激发血脉的热爱,保障老年人的生活和尊严。

二、中国近代
中国近代的养老政策也以家庭为主,但是家庭的养老政策并没有古代的那么普遍、全面,这主要是由于近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许多行业和市场经济,家庭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大家庭变成了小家庭,子女们也不能像古代那样,把父母当作神一样的孝敬,家庭尊老爱老的文化也渐渐的被淡忘。

此外,社会也出现了一些对老年人的照顾机构,例如养老院,老年活动中心等,这是近代的养老政策。

三、近代以来
从20世纪到现在,中国养老政策已经从家庭为主向社会共担转变。

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一是家庭养老基础不稳定,子女往往无力承担照顾老人的重任;二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使得人们远离
家庭,社会的养老政策更加重要;三是社会的发展,使得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养老政策也有了新的内涵。

今天,中国的养老政策更加完善全面,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形成,包括家庭养老、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种形式,以及一系列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增加老年人的收入、提供老年人的健康照顾、提供养老服务等。

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助于加强对老年人的照顾,改善老年人的生活,为老年人的健康、安全、安宁提供保障。

中国古代养老

中国古代养老

中国古代养老作者:来源:《晚晴》2012年第10期养老,在我国古代是非常受重视的,大大致可分为家庭养老和国家养老两个途径。

先说家庭养老,据《礼记·曲礼上》记载:“六十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百年曰期颐。

”意思是说,六十岁开始进入老年,可以指事使人了,不必事事躬亲;七十岁已人老体衰,应该传交家事,委付子孙;八十、九十成耄耋老人,记忆力衰退,思维迟钝,自控力差,行为像小孩;到了百岁,已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时刻都要依赖子孙的供养和照顾。

照顾老人之周到,实在令今人羞愧,自叹不如。

《礼记·王制》记载:“五十共粮,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寤,膳食从於由可也”。

意思是说,五十岁老人,吃的粮食与壮人要有所不同;六十岁,要储备着隔宿的肉类,以应不时之需;七十岁,美味的食物要预备双份,不使之匮乏;八十岁,要经常供奉珍奇美食;九十岁,人老食饮无时,或急求立得,故水浆、食物不可须隔离卧室,如老人出游,最好是携带食物跟着他。

再说国家的养老。

据《礼记·王制》“养老”一节记载,虞、夏、殷、周之世,养老制虽然各有不同,但养老的传统是一脉相承的。

孔颖达疏引皇氏云:“人君养老有四种:一是养三老五更;二是子孙为国而死,王养老者父、祖;三是养致仕之老;四是引户校年,养庶人之老”。

何谓“三老五更”?据《礼记·文王世子》说,是指“群老之席位”。

郑玄注云:“三老五更各一人,皆年老更事致仕者也。

天子以父兄养之,示天下之孝悌者也”。

又《乐记》:“食三五更于太学。

”郑注:“三老五更互言之耳,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

孔疏:“三德谓正直、刚、柔,五事谓貌、言视、听、思也”。

据说这种制度至汉代远保存着。

例如《汉书·礼乐志》:“养三老五更於辟雍。

”《后汉书·明帝纪》:“尊事三老,兄事五更”。

第二种想当于今之烈士家属中的老人。

第三种仿佛今之离退休干部。

第四种养老制度称为“引年”,意为据其年龄有所区别。

没有退休金的古代人如何养老

没有退休金的古代人如何养老

农村·农业·农民2016.11A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养老,还有各类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

百姓依赖家庭养老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远远超过现代。

早在北魏时期,政府为保证老人由儿女所养,首创“存留养亲”制度。

该制度规定,如果犯人(犯罪极其严重的除外)的直系长辈老无所养,则国家应当对这个犯人减刑或刑罚缓期执行,即便坐牢,也会关押在当地,不会流放到外地,以便其可以随时回家照顾老人。

更有甚者,在特殊情况下,为了达到赡养老人的目的,可以赦免犯人一些不太严重的罪行。

“存留养亲”制度从北魏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是中国古代重视家庭养老和保障家庭养老的一个缩影。

对某些犯人进行特赦,以确保家庭养老的实现,这在古代社会是很有必要的。

唐代的家庭养老做得很好。

在唐代,社会上普遍形成了一种良好的风气,子女不仅要在生活起居上照顾和赡养老人,而且要在精神上保证老人的心情愉悦,当时称之为“色养”。

所谓“色养”,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

所以,不管是一般家庭,还是官宦人家,唐代的老人除了在物质上老有所梁盼没有退休金的古代人如何养老二十四孝之亲尝汤药图片来源:河北青年报养,还能笑着养老。

在唐代,儿媳妇如果不能“色养”公婆,就可以成为丈夫休妻的理由。

盛唐时期,一位叫李向秀的大臣,就因为妻子未能尽到“色养”公婆的义务而将其休掉。

唐代的家庭,若父母还健在,儿子一般就不出远门,也不分家,更不各自攒私房钱。

这种养老的社会氛围,使得老人可以在儿女的全天候照料下安享晚年。

到了清代,家庭养老的法律规定相当严苛。

例如,如果老人因为养老无着而自杀,那么儿子要以过失杀人罪论处。

古代官员退休后的待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文化名段

中国古代养老文化名段

中国古代养老文化名段中国古代养老文化名段一、家庭养老中国古代家庭养老,强调子女孝心和亲情的重要性。

以下是几个与家庭养老相关的名段。

1. 孝敬父母中国古代教育中,孝敬父母被视为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孝经》。

这本经典教导子女尊重父母、敬爱长辈,并以忠诚、孝顺为道德准则。

养老之道的核心在于,子女要尽己所能地照料和孝顺年迈的父母,在物质上和情感上共同担负起家庭责任。

2. 世代相传中国古代的养老文化也注重家族的延续和繁荣。

子孙后代应该尊敬父辈的智慧和经验,同时将这些财富传承下去。

至于家族、家庭的问题,子女们应该共同商讨、传承,并且保证传统的延续。

古人有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 慈爱之心中国古代养老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慈爱之心。

子女应该将父母视为宝贝,关心他们的身体和生活。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最好的方式就是经常去看望父母亲,给予他们温暖和关怀。

二、社区养老中国古代的社区养老文化强调邻里互助和社会共同责任。

以下是一些与社区养老相关的名段。

1. 同心协力社区中的人们应该紧密合作,通过共同努力来改善整个社区的生活质量。

彼此帮助、尊重和互相照顾是关键。

在古代,人们通常以邻里之间的互助为基础,共同解决问题,提供援助和支持。

2. 耆宿之风中国古代社区内的长者通常被称为“耆宿”。

他们因年老而得到尊重和关怀。

社区和居民团体会齐心协力,为耆宿提供生活上的支持和帮助。

耆宿也会为社区做出贡献,传授智慧和经验给年轻一代。

3. 乡村养老在中国古代,农村地区的养老文化也有其独特之处。

农村社区通常有更紧密的社交网络和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

老年人往往可以在乡村环境中享受到更自然、宁静的生活,同时也能得到亲友的照顾和支持。

三、宗教养老中国古代宗教在养老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与宗教养老相关的名段。

1. 佛教养老佛教强调慈悲和无私的精神,教导人们尊重生命并关心他人。

佛教徒会尽力提供住所、食物和医疗等精神与物质的支持给需要帮助的老年人。

中国古代的养老措施

中国古代的养老措施

中国古代的养老措施1、汉代:鸠杖获赐鸠杖意味着同时获得了一系列的礼遇和优待,如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见到地方长官无需疾步而行;如可以行走在驰道的中间,这个位置若无朝廷特批,普通人是不能行走的;如终身免除赋役,在市场上做买卖也可以享有免税的权利。

获赐鸠杖的老者甚至享有相当程度的司法免责权,而辱骂、殴打获赐鸠杖的老者则要以大逆不道论罪。

2、汉代:三老汉代,国家设置了“三老”以推行教化,襄助地方官处理一些政务。

刘邦在公元前205年曾发布诏书建立三老制,这时刘邦还未战胜项羽,天下尚未安定,他下令在每乡选择年龄在五十岁以上,有德行、有领导力的老者一人担任乡三老,再从乡三老中选一人为县三老,县三老可以与县衙中的县令等官员商议政事。

县三老之上还有郡三老、国三老。

三老享有免除徭役的权利,有时朝廷还赐以酒肉。

五十岁在今天看来当然算不上老者,但汉代却可以称为老者。

3、清代:千叟宴1785年是乾隆帝即位五十周年,在文治武功上,他这时已有不俗的成绩。

这年正月初六,乾隆帝邀请三千多位六十岁以上的老者到紫禁城内的乾清宫参加宴会。

紫禁城分前朝和后寝,前朝是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后寝是皇帝的家,乾清宫已在后寝的范围内,皇帝将老者邀请到自己的家中吃一顿饭,这在古代是一项莫大的荣幸。

宴会上,除了以珍馐美食供奉老者,也有赋诗的文化活动。

皇帝还向老者赠送了如寿杖、如意等礼物,值得一提的是,朝廷为此次千叟宴特别制作了“御赐养老”的银牌颁发给老者。

举办千叟宴,既为宣扬国家的太平与繁荣,也延续了敬老尊贤的历史传统。

4、唐宋:文学馆唐宋时代的养老制度大大进步,不但从衣食住行上关注老人,更是注重老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在原有养老的礼制活动的基础上,国家建立了“文学馆”等文史机构,组织老年学士修史编志,起草皇帝诏书,协助科举考试等,真正实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5、宋代:观酣宋代也有同周代相似的礼制活动,称为“观酣”,其余的礼仪与唐代相差无几。

明太祖朱元璋夺取政权后,体察民情换取民心,第一件事并没有忘记对于年长者的赡养和优待。

古代如何养老

古代如何养老

其实,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如何养老?先秦时期的《礼记·王制》记载:50岁以上的老人可供给细粮;汉代的《王杖诏令册》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代《唐大诏令集》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代已出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种养老机构……周代规定家有90岁老人全家都可不服徭役早在上古三代,“老人”的概念和标准已被明确。

《礼记·曲礼上》记载:“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大概意思是,人到了60岁,就算老年人,可以指使人干活;70岁身体各项机能进一步衰弱,应该交代家事,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80岁、90岁,已算髦耋老人……先秦时期如何养老?首先是关注老年人的饮食。

《礼记·王制》曾详细记载:从50岁起,就应该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准备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加副食;到了80岁,要经常供奉珍馐美食。

至于90岁的老人,因行动不便,饮食消费已没规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如果老人出游,最好是带着食物跟着他……在夏、商两代,朝廷还会在仲春和孟冬两季给鳏、寡、孤、独者发放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给有老人的家庭减免徭役的政策。

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上述主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所做出的规定,先秦时期还提出了“国家养老”概念。

能享受国家养老待遇的主要是四类老人:一是相当于公民道德楷模的“三老五更”;二是相当于烈士家属的“家中之老”;三是相当于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四是相当于五保户的“庶人之老”。

先秦时期的“免费医疗”尤其“实惠”,此即周代起实施的“养疾之政”。

古代养老制度

古代养老制度

古代养老制度古代养老制度是指在古代社会中关于老年人养老问题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由于缺乏社会保障机制,古代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照顾往往依赖于家庭和道德观念,因此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养老制度。

一、家庭养老传统在古代社会,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家族观念非常重要。

在这种背景下,养老责任主要由血缘关系亲属承担。

儿女们尊敬父母、奉养老人是儒家伦理和道德教育的一部分。

在家庭中,老年人通常享有一定的地位和权力,他们的养老问题由家庭成员共同协商和解决。

二、祭祀和尊老习俗古代社会中,祭祀活动被视为尊敬祖先和老年人的一种方式。

祭祀仪式中,老年人作为族人的长辈,拥有特殊的地位和待遇。

此外,尊老习俗也是古代社会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传统。

通过尊敬老年人、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社会对老年人予以崇敬和尊重。

三、社会救济机构古代社会中,也存在一些针对贫困老年人的社会救济机构,如救济院、救助会等。

这些机构由富裕的私人或官方组织设立,为贫困的老年人提供食物、住所和医疗等基本生活保障。

虽然数量有限,但是这些机构在缓解老年人困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四、道德观念和义务救助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着强烈的道德观念,人们普遍认为应该敬老爱幼。

因此,很多有条件的人经常倡导帮助贫困的老年人,以传递爱心和传统道德观念。

这种义务救助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得到普遍遵循,不同的人通过不同的方式,如捐款、提供食物或提供住所等,来帮助老年人度过晚年。

五、农村养老制度古代农村社会养老方式的特点是自给自足。

由于缺乏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需求,农村老年人通常通过种植农作物、养殖牲畜等方式来自给自足。

与之相关的还有农村养老公益事业,如村里集资建设的老年活动中心和养老院,提供一定的养老服务。

六、学院养老制度在古代中国,养老制度中还有一种独特的形式,即学院养老制度。

古代一些知名的学院,如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等,不仅提供教育培训,还设有养老院,为老年学者和无家可归的老人提供食宿和生活保障。

综合来看,古代养老制度主要依靠家庭、道德观念、祭祀习俗、社会救济机构和义务救助等多种方式来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悠久而丰富,早在公元前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养老的相关制度。

以下将从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唐宋时期和明清时期等不同历史时期,分别介绍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以展现其演变的过程和特点。

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养老方面渐渐形成了一定的制度。

例如,齐国的惠施即提出了“养老塲”,并引进了“三老”,即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归入其中,为他们提供了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

此外,鲁庄公更是制定了“三老”制度,将六十岁以上的老人纳入公家养老制度,并出资修建“三老井”,供他们领取基本生活物资。

这些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老人的生活安全和尊严。

随着秦国统一六国,秦汉时期出现了更加完善的养老制度。

秦始皇通过实行“官养”制度,也就是国家责任统一养老,将六国的养老制度整合为国家制度。

到了西汉时期,宋义注的《九章律历》中又有了对于老年人的养老制度,明确规定了医疗、养老、祭祀等方面的政策。

此外,汉武帝还设立了太子中兴制度,为皇帝之子设立了养老之地,给予了尊贵的待遇。

唐宋时期,养老制度进一步完善和扩大了。

例如,唐代废弃了“十三经”中的“孝经”等教科书,而创立了“增广贤文”,其中有一篇讲述养生和养老的文章,强调养老的重要性。

宋代则更进一步,以白描《长寿宝篇》为例,讲述了一派对老年人尊敬、孝顺的情感,提倡养老的理念,以及一些养生养老的方法。

因此,可以说,唐宋时期养老制度的发展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明清时期,养老制度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例如,明代洪武帝在位期间,规定了“养老制度”,明确规定六十岁以上的老人享受国家的免税政策,给予了一定的物质保障。

而在清代,则推出了“襟裾渥恩”,即皇帝授予老年公民金印、白绫,一方面彰显皇帝的恩德,一方面也是老年人的尊严和荣耀象征。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发展。

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养老塲”、惠施的“三老”,到秦汉时期的“官养”制度、宋义注的《九章律历》等,再到唐宋时期的《增广贤文》、白描《长寿宝篇》和明清时期的“养老制度”和“襟裾渥恩”,这些都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养老制度的逐渐完善与发展,并体现了对老龄人口的尊重和关爱。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中国古代养老制度是指在古代中国社会中,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社会保障而设立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定。

古代中国的养老制度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和优良传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古代养老制度的特点和内容。

一、家庭养老制度古代中国的家庭养老制度是最基本的养老制度。

在封建社会中,家庭被认为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组织形式。

按照传统观念,子女应该尽孝养老,而父母则有责任教育和抚养子女。

因此,在中国古代,子女有义务照顾年迈的父母。

家庭养老制度在封建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它保证了老年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得到满足,他们可以依靠子女的赡养过上相对稳定和安逸的生活。

另一方面,家庭养老制度也体现了封建道德和人伦关系的标志,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家庭观念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公益养老制度除了家庭养老制度之外,古代中国还存在着一套公益养老制度。

公益养老制度的核心是“三老”,即孤独老人、无子女老人和无劳力老人。

这些老人没有子女或者没有劳力来赡养自己,生活困难,需要社会的帮助。

公益养老制度是由官府、教堂、寺庙等机构来承担的。

它们提供食宿、医疗、护理等基本生活保障,还为老人提供精神慰藉和社交活动。

例如,官府设立“敬老院”,专门收容孤独老人和无子女老人;寺庙设立“济寿堂”,接纳无劳力老人,帮助他们度过晚年。

公益养老制度的实施不仅解决了一部分老年人的生活问题,还体现了封建社会的仁义道德和慈善精神。

同时,它也为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三、子女赡养制度在中国古代,子女赡养制度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制度。

它要求子女为年迈的父母提供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

子女赡养制度的核心是“三系宗亲”,即支持父辈、收养兄弟姐妹和关照亲族。

然而,子女赡养制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不同家庭的经济实力和子女的能力有限,有时无法满足老人的需求。

其次,子女赡养制度容易引发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不和谐。

列举古代养老措施

列举古代养老措施

列举古代养老措施1. 封爵赐禄在古代,一种常见的养老措施是封爵赐禄。

当一位官员或贵族年迈无法再继续从事公职时,君主会封其为爵位,并赐予其一定的禄米或田地作为生活来源。

这种措施既能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也能维持他们在社会上的尊严和地位。

2. 安置庙馆古代社会中,庙馆是供奉神灵的地方,也是官员们的居所。

当一位官员进入退休阶段时,政府通常会安排他们居住在庙馆中。

这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养老保障,还有一定的精神寄托,因为在庙馆里,他们可以随时祭祀神灵,祈求庇佑和福泽。

3. 养子负责在古代社会中,养儿育女是人们普遍的责任和期望。

长子是家族延续的重要责任承担者,其责任之一就是照顾父母的晚年生活。

长子会承担维持家族的经济负担,包括供养年迈的父母。

养子负责的养老措施在古代被广泛采用,并被视为一种传统和道德责任。

4. 养老院养老院是一种古代的养老措施,主要针对没有子女或子女无法负责照顾的老年人群。

在古代,一些富有的家庭或寺庙会建立养老院,为没有家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食宿和照料。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养老方式,相对于上述几种措施,养老院通常只适用于一小部分特殊情况下的老年人。

5. 社区帮助古代社区的互助与帮助精神是另一种养老措施。

社区成员会互相帮助,例如年轻人会照顾年长者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完成各类家务、购物等事务。

这种养老措施重在邻里之间的和谐互帮互助,也是一种人情味的养老方式。

6. 私人养老护理在古代,一些富有的家庭会雇佣护工或护士来照顾年迈的家族成员。

这是一种相对奢侈的养老方式,因为只有有经济实力的家庭才能承担得起护工的费用。

私人养老护理能够提供全天候的照料,确保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

7. 养生保健古代人们非常重视养生保健,将保持身体健康作为养老的基本前提。

他们采取各种保健措施,如饮食调理、按摩推拿、草药疗法等,以延缓衰老、提高身体素质。

正因为养生保健的重视,古代人们在老年时能够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

8. 文化活动在古代社会中,文化活动被视为一种重要的娱乐方式和精神寄托。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

中国古代养老制度中国古代的养老制度可以追溯到商代,这一制度在秦代以后逐渐完善并广泛实行。

古代的养老制度主要包括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个层面。

家庭养老是指儿女负责供养父母和祖父母,在家族组织中共同生活。

社会养老是指国家和社会对老年人提供福利、照顾和保障的制度安排。

在古代中国,家庭是最基本的养老单位,有着重要的职责和义务。

儿女们都有供养父母和祖父母的责任,并且有着合理分配家庭资源的义务,以保证老人得到足够的生活需求。

古代中国有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儿女们认为供养父母是一种天职和道义,而且也是为了自己老了时也能获得同样的待遇。

正因为有这样的观念,所以大部分中国人都非常重视家庭养老。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养老制度中,有一些措施保障了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要。

官府会设立敬老院,接收无人赡养的老人,为他们提供食宿和照顾。

敬老院通常设在寺庙内,由僧侣负责照料,也有一些由官员管理。

此外,官府还会设立济贫院,为贫困老人提供物资和援助。

教育系统中也有为老年人开设的学习班,让他们充实自己并获得社会尊重的机会。

这些制度为社会上没有亲人可以依靠的老年人提供了一定的保障和照顾。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家族组织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族成员之间有着相互支持和互助的义务,尤其是在养老方面。

家族长辈通常由家族中最年长的人负责管理和照顾,其他成员则有义务尽力支持和帮助。

在家族中,老人们享有崇高的地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受到尊重,得到合理的照顾和关怀。

家族不仅提供了物质上的供养,还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

家族成员通过传统仪式和节日来纪念和庆祝老人的生日,这种传统习俗加深了家族成员之间的感情。

总体来说,在古代中国,养老制度是多层次的,既包括家庭养老,也包括社会养老。

家庭养老是最基本的层面,家族关系和思想观念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家族成员的主观努力和责任感,以及亲情关系的纽带,使得家庭养老制度在古代中国得以长期存在。

同时,社会养老制度也是逐渐完善和发展的,通过政府、官府和社会组织的参与,老年人能够得到一定的保障和照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实,如何养老并不是现代才有的问题。

在中国古代,除了“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中国古代如何养老?
先秦时期的《礼记·王制》记载:50岁以上的老人可供给细粮;汉代的《王杖诏令册》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代《唐大诏令集》规定老人可安排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代已出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种养老机构……周代规定家有90岁老人全家都可不服徭役早在上古三代,“老人”的概念和标准已被明确。

《礼记·曲礼上》记载:“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大概意思是,人到了60岁,就算老年人,可以指使人干活;70岁身体各项机能进一步衰弱,应该交代家事,把该安排的都安排好;80岁、90岁,已算髦耋老人……先秦时期如何养老?首先是关注老年人的饮食。

《礼记·王制》曾详细记载:从50岁起,就应该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准备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加副食;到了80岁,要经常供奉珍馐美食。

至于90岁的老人,因行动不便,饮食消费已没规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在老人的床前伺候,如果老人出游,最好是带着食物跟着他……在夏、商两代,朝廷还会在仲春和孟冬两季给鳏、寡、孤、独者发放粮食等生活必需品。

为让子孙更好地赡养老人,周代实行给有老人的家庭减免徭役的政策。

如果家中有80岁以上的老人,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如果有90岁老人,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上述主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所做出的规定,先秦时期还提出了“国家养老”概念。

能享受国家养老待遇的主要是四类老人:一是相当于公民道德楷模的“三老五更”;二是相当于烈士家属的“家中之老”;三是相当于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四是相当于五保户的“庶人之老”。

先秦时期的“免费医疗”尤其“实惠”,此即周代起实施的“养疾之政”。

当时,在官府编制中专设“掌病”一职,负责给老人“问病”。

据《管子·入国》所述,掌病要定期看望老人,定期进行检查:有公职者,70岁以上3天一问;80岁以上2天一问;90岁以上每天问一次;对民间老人,每5 天问一次。

对于患重病老人,掌病要及时向国君汇报,国君会安排出时间,亲自前去看望老人。

但是,这项制度在后来名存实亡,成了老人的一种愿望。

汉代出现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
汉代是中国古代养老制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推出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制度,特别是对“家庭养老”,有着极严的规定和要求,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不养,在汉朝算重罪。

为保证家庭养老的落实,汉律规定,不赡养老人者或被“弃市”。

汉朝人的平均寿命仅30岁,能活到六七十岁很不容易,“人生七十古来稀”,用在汉朝更贴切。

因此,汉朝将“老人”的标准提前了4岁,即到了56岁就算老人。

《汉旧仪》中所说的“未二十三为弱,过五十六为老”,就是这个意思。

56岁以上的人,可以享有相应的老人保障权益,如免除税赋。

汉朝规定,13岁~56岁的成年男女,每年要缴120钱人头税,到了56岁,就可免缴这笔钱。

对于90岁的老人,甚至连家属都可以享受免除徭役的待遇。

除了减负免税,朝廷每年还会直接给民间老人(庶老)发放食物。

如汉文帝刘恒即位当年即下诏:80 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米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90 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再加赐帛二匹,絮三斤。

汉朝最让老人有尊严、觉得幸福的地方,应该是发放“老年证”。

当然,这种老年证不是今天这样的小本子,而是一种叫“鸠杖”的实用物。

鸠杖,又叫“王杖”,顾名思义是帝王赐予老人使用的拐棍,它是一种特殊权力的象征。

从史料和考古发现来看,给老人“赐杖”的制度在汉朝被正式确立,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曾做鸠杖赠送高龄老人,开了汉朝赐杖的先河。

汉宣帝刘询则使之成为一种制度,规定凡是80 岁以上的老人,皆由朝廷授以王杖。

但从张家山汉简中的相关律令来看,汉代较早时曾是“七十赐杖”。

为了保证鸠杖的权威性,汉朝出台了相应的法规。

1959年~1981年,从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中先后出土了8根王杖(鸠杖),还随之出土了《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令册》木简。

《王杖诏令册》全文近600字,规定了70 岁以上老人应该享受的生活和政治待遇,有学者称之为中国最早的“老年人保护法”。

其中有一项规定:70岁以上老人即使触犯刑律,只要不是首犯就可以免予起诉,继承了先秦时期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的制度。

唐代已关注老年人精神健康
魏晋南北朝时期,养老制度又出现了新的突破。

如北魏,首创了“存留养亲”制度,此制度一直影响到晚清。

存留养亲,就是一种司法缓刑制度:如果死囚、流刑犯的家中有直系血亲需要照顾,准许死囚在家“侍亲缓刑”、流刑犯在家“权留养亲”,等家里老人去世后再服刑。

在唐朝,养老制度备受皇帝重视。

据《册府元龟》上所列资料统计,唐朝各位皇帝下发有关养老诏令的次数多达73次,其中以唐太宗为最,在位23年下“养老诏”28次。

而《册府元龟》所记并不全,实际不止73次。

唐代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

据《唐大诏令集》,唐太宗在“即位赦”中特别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仍加版授,以旌尚齿。

”所谓“尚齿”,就是尊老的意思。

唐朝还曾有过一项“补给侍丁”制度,官府免费给民间老人安排护工(侍丁)。

开元七年(公元719年)户令规定的配给标准是:“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给百岁老人的护工增至5名。

唐代甚至还有“精神养老”一说。

当时,流行一个名词叫“色养”。

所谓“色养”,说得通俗简单一点,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

一代名相、时任司空的房玄龄,不只为臣称职,赡养老人方面也是“道德楷模”,当年房玄龄“色养”老人极为到位,《贞观政要·孝友》称,房玄龄“事继娘,能以色养,恭谨过人”。

在古代,子女给老人脸色看、不孝顺,都是大逆不道的事情。

或许有鉴于此,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意思是,如果家中有老人,子孙不能远走他乡,要呆在老人的身边,否则要被治罪,此项规定较好解决了“空巢”现象。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萧衍曾建养老院“孤独园”
古代历朝在重视养老的同时,也都会根据本朝的实际情况,出台了一些具体的敬老养老措施。

在免税赋方面,宋仁宗嘉佑四年的诏令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免除其一子的税赋;明、清两朝的养老规定差不多,但年龄提前到了70岁。

而且,从宋代开始,还出现了养老院等慈善机构。

建“养老院”起源于南北朝时期,高寿皇帝梁武帝萧衍曾于普通二年(公元521年),在都城建康(今南京)创办了“孤独园”。

到唐朝,这样的养老机构被推广,在武则天时代,唐朝即开设主收贫、病、孤、疾者的“悲田养病院”。

但真正让“养老院”这种养老方式流行起来的是宋朝。

北宋初年即开设名为“福田院”的养老机构,后有“居养院”,南宋则叫“养济院”等。

虽然名字不同,但都是慈善性质的养老院;入院老人的年龄,也放宽到了50岁以上。

同时,民间养老院也普遍兴起。

如洪迈《夷坚甲志》“刘厢使妻”条,在与南宋对峙的金国兴中府,有位叫刘厢使的汉族人,遣散家中奴婢,拿出全部财产兴建“孤老院”。

元朝同样重视养老,元世祖忽必烈曾采纳汉臣刘秉忠的建议,逐步建立和完善了元朝的收养救助制度,当时各路均设立养济院1所,救助、收养“诸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穷而无告者”。

明、清两朝的养老院仍如南宋、元朝一样,称为“养济院”,朝廷继续发展官办、民办等各种形式的社会养老机构。

明代朱元璋还恢复了汉朝制度化的“赐杖”与“赐爵”制度,在物质救济上,明太祖朱元璋曾先后两次颁发诏令,实行孤贫老人终身养老。

清朝则重视古老的“赐食”制度,多次请全国老人到紫禁城内去吃大餐,并取名曰“千叟宴”,其中以乾隆年间最盛。

(作者:倪方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