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鸠杖——我国古代敬老养老制度的标志

合集下载

鸠杖及其起源初考

鸠杖及其起源初考

鸠杖及其起源初考作者:傅亮来源:《现代交际》2011年第07期[摘要]“鸠杖”就是在手杖的扶手处做成一只斑鸠鸟的形状。

鸠杖在先秦时期是长者地位的象征,汉代更是以拥有皇帝所赐鸠杖为荣。

本文试图从“鸠杖”的形制阐述鸠杖的象征意义及其起源。

[关键词]鸠杖起源养老制度[中图分类号]K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7-0074-01一、关于鸠杖的发掘情况及其执杖形象分类2003年3月,在江苏连云港华山盖西汉晚期木椁墓出土一完整鸠杖,杖长2米多,黑色,杖头为斑鸠造型,做工精致。

1959年甘肃武威磨咀子13号汉墓出土木鸠杖一根,18号汉墓出土木鸠杖两根,武威旱滩坡出土木鸠杖一根。

1984年武威五壩山23号汉墓出土了一根较为完整的松木鸠杖,长2.1米,杖身光滑,杖端雕有鸠首,形象逼真。

另外在1974年,广西平乐银山岭汉墓场也出土有木制鸠杖,1968年河北满城汉墓也出土有银制鸠杖头。

此外,在西汉帛画和画像石,也有执杖老者的形象。

综合目前所见,执杖形象大致有如下三类,一类是老人执杖,如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妇执杖及四川德阳和彭县出土的被定名为《养老图》的东汉画像砖,其中尤以彭县太平乡1956年出土的画像砖养老图最为形象、生动。

该砖长49厘米、宽28厘米,正面上部用线条勾画了一座建于台基之上的仓房,其前正中有踏道利于上下,仓房有门两道,门上有闩,房顶有气窗二,房前左设席,一人衣冠而坐其上,似为管理仓房的小吏,小吏一手前伸似做指挥之状,其前置量器二,砖之右下角一着短衣袴、执鸠杖的老者跪坐于地,正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仆役以量器注粮食于地上的食器中;[1]一类是门吏执杖,如临沂庆云山石椁画像,还有沂南汉墓墓门中心立柱正面的羽人手里握着一截枝杈状的法器,这应该就是专门用作打鬼的武器桃杖;一类是历史文化名人执杖,如老子、孔子等,所执之杖一般都为直杖,但也有曲杖,如微山岛沟南出土的西汉晚期双石椁画像,该画像刻画在石椁右侧板的左端,表现的是孔子率弟子们晋见老子的场面,作为长者的老子赤手空拳,执弟子礼的孔子却手扶一柄“弓”形曲杖。

「汉简」不敬老者死——《王杖诏书令》

「汉简」不敬老者死——《王杖诏书令》

「汉简」不敬老者死——《王杖诏书令》法帖简介《王杖诏书令》为武威竹简中的代表作之一,描述了在汉代尊老敬老的制度。

释文制诏御史:年七十以上,人所尊敬也,非首、杀伤人,毋告劾,它毋所坐。

年八十以上,生日久乎?年六十以上毋子男为鲲,女子年六上以上毋子男为寡,贾市毋租,比山东复。

复人有养谨者扶持,明著令。

兰台令第卌二孤、独、盲、珠孺(朱需),不属律人,吏毋得擅征召,狱讼毋得殴。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

夫妻俱毋子男为独寡,田毋租,市毋赋,与归义同;沽酒醪列肆。

尚书令臣咸再拜受诏。

建始元年九月甲辰下。

汝南太守谳廷尉,吏有殴辱受王杖主者,罪名明白。

制曰:谳何,应论弃市。

云阳白水亭长张熬,坐殴泄受王杖主,使治道。

男子王汤告之,即弃市。

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朕甚哀怜耆老。

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吏民有敢骂殴詈辱者,逆不道;得出入官府节第,行驰道中;列肆贾市,毋租,比山东复。

长安敬上里公乘臣广昧死上书皇帝陛下:臣广知陛下神零(灵),复(覆)盖万民,哀怜老小,受王杖,承诏。

臣广未常有罪耐司寇以上。

广对乡吏趣未辨,广对质,衣疆吏前。

乡吏…………下,不敬父母所致也,郡国易(亦)然。

臣广愿归王杖,没入为官奴。

臣广昧死再拜以闻皇帝陛下。

制曰:问何乡吏,论弃市,毋须时;广受王杖如故。

元延三年正月壬申下制诏御史: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吏民有敢殴辱者,逆不道,弃市。

令兰台第卌三。

汝南郡男子王安世,坐桀黠,击鸠杖主,折伤其杖。

弃市。

南郡亭长司马护,坐擅召鸠杖主,击留,弃市。

长安东乡啬夫田宣,坐殴鸠杖主,男子金里告之,弃市。

陇西男子张汤,坐桀黠、殴击王杖主,折伤其杖,弃市。

亭长二人,乡啬二人,白衣民三人,皆坐殴辱王杖功,弃市。

在汉朝人民平均寿命只有50岁的情况下,活到70确实不容易。

汉朝对于老人的待遇十分优厚,不但要发拐杖和津贴,要是被人欺负了还有朝廷做主。

那个时候欺负老人后果很严重,不管你是当官还是乡野匹夫,要是敢打老人,下场就两个字——“弃市”。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历史第六单元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第17课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部编版选择性必修1
——摘编自刘志扬《我国古代的社会救助:途径与成效》
教你读史 ① 中国古代政府举行大规模的赈灾活动,日常的贫困救助则由民间社会负责 ② 北宋范仲淹开设的“义庄”、南宋朱熹提议创办的“社仓”、明清商人和佛寺的参与
均是民间救济的重要表现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救助体系的特点。 提示 政府救济与民间社会救济相结合(或以官府救济为主,以民间社会救济为辅);救 济形式多样;注重可持续性;注重救助与经济手段的结合;施助主体多样(或以前以官绅 为主,明清后商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佛寺发挥重要作用;宗族发挥重要作用);体现儒 家思想。
(3)趋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历代社会救济
(1)原因: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每逢自然灾害发生时,人民生活缺少保障。 (2)特点 ①主体:政府掌握大量资源,救济的重点在__救__灾__,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 ②辅助:社会力量的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中的__赈__济__。
思考: 根据材料,找出至少两个中国古代福利体系的发展趋势。 提示 趋势一:公共福利由政府举办到政府举办、劝富豪助济,再到官府自办,引导民 间资金投资、公私合作。趋势二:宗教团体、僧人参与社会福利实施和救济,并逐渐 成为福利救助的重要形式。趋势三:由西汉初年单纯的福利救助,到唐宋、明清时期 用于公共设施建设。趋势四:社会福利逐渐机构化、制度化,体系日益完备。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时空坐标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3 培养·史学思维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 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 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 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浅谈出土文献中鸠杖与汉代养老制度

浅谈出土文献中鸠杖与汉代养老制度
责任编辑 :张丽 项 目资助 :本文为宁德师范学 院科研资助项 目 (o 8 O 8 20Y O )。
汝 南太 守谳 延尉 ,吏有殴辱王杖主者,罪名明 白。 ( 七) 第 制 日:谳何 ,应论弃 市。云阳 白水亭长 张熬 ,坐殴扯受 王杖主 ,使治道 ,男子王汤 ( 第八 ) 告 之 , 即弃市 。高 皇帝 以来 至本 始二 年 ,朕甚 哀怜 耆 老 。高年赐王杖 , ( 第九 ) 上 有鸠 ,使 百姓 望 见之 , 比于节 。吏 民有 敢骂 詈殴 辱 者 ,逆 不 道 。 ( 十) 第 得 出入 官府 节第 ,行驰道 中;列肆贾市 ,毋租 ,比山东 复。 ( 第十一 ) 长安敬上里公乘 臣广昧死上书 。 ( 第十二 ) 皇帝 陛下:臣广知陛下神零覆 盖万 民,哀怜老小 ,受王 杖 , 承 诏 。 臣 ( 十三 ) 第 常有罪 耐司寇 以上 。广对 乡吏 ,趣 未辩广对 ,质衣疆 吏 前。乡吏 ( 第十四 ) ( 第十五简缺 ) 下 ,不敬重 父母所致也 ,郡 国易然 。臣广愿归王杖 ,没 入为官奴。 ( 第十六 ) 臣广昧死再拜 以闻 ( 第十七 ) 皇帝陛下 ( 第十八 ) 制 曰: 问何乡吏 ,论弃市 ,毋须时 。广受王杖如故 。 ( 第十九 ) 元延三年正月壬 申下 ( 第廿 ) 制诏 御 史 :年七十 以上 杖 王杖 , 比六百 石 ,入 官府不 趋 。吏民有敢 殴辱者,逆 不道, ( 第廿一 ) 弃市。令在兰台第{ 三。 I 忏 ( 第廿二 ) 汝南郡男子王安世 ,坐桀黠 ,击鸠杖主 ,折伤其杖 ,弃 市 。南郡亭长 ( 廿三) 第 司马护 ,坐擅召鸠杖 主,击 留,弃市 。长安东乡啬夫 田 宣 ,坐彀 ( 第廿 四) 鸠 杖 主 ,男子 金里 告之 ,弃 市 。陇 西男 子张汤 ,坐桀 黠 ,殴击王杖主 ,折伤 ( 第廿 五)

由鸠鸟杖首探寻汉代养老制度

由鸠鸟杖首探寻汉代养老制度

径2 . 7 厘 米 , 川 来 镶 手 杖 , 手 杖 部 分 鸟 的 歌 颂 则 反 映 了 当 时 人 们 对 它 的 是 一 种 不噎 之 鸟 ,在 《 后 汉 书 》I I l 礼
为 小 制 , 已经 腐 烂
柱 体 卜铸一 只 认 识 的 情 感 : “ 关 芙 雎 鸠 , 在 河 之 仪 志 有 所 记 载 : “ 仲 秋 之 月 ,县 道 皆
把 鸠 鸟 形 象 雕 刻 于 手 杖 的 顶 端 ,这 样 孝 敬 之 心 . 、 这 种鸟类身上所体现 f { I 来
南 方 的 越 人 .均 把 鸠 鸟作 为 部 落 的 图 的 手杖 称 为 鸠 杖 ,又 叫 王 杖 。 在 《 礼 的 l 舐犊 之 情 与 孝 顺 情 怀 正 是 人 类 维 持 腾 鸠 鸟 的艺 术 形 象 最 早} { I 现 在距 今 记 ・ 王 制 》 巾 记 载 ,从 汉 代 外始 ,旧 f I l 谐 稳 定 的 家 庭 生 活 所 需 要 的 ,这 一 7 0 ( 1 0 多年的河姆渡遗址 r { ] f { { : L 的 陶
李海艳 一 文
【 摘 受 】鸠鸟在我 国灿烂辉煌 的文化史上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 、关注 ,甚 至是被 崇拜的 鸟类 ,它后 来演变成 了
到 了先秦 时期 ,鸠鸟的形 象开始 出现 在制作的手杖 的顶端,人们称之 为鸠杖 首或
【 关键词 】鸠鸟 手杖 尊老 孝道
这 件 鸠 形 杖 首 (见 冈 1)是 于 尾 大 ,胸
站 立 的 大 鸠 ,头 小 尾 长 ,头 上 有 一 对 洲 ,窈 窕 淑 女 ,君 子好 逑 。 ” ( 《 周 案 户 比 民 。年 始 七 r ‘ 肯 ,授 以 杖 , 犄 ,眼 睛 日视 前方 .炯 炯 有 神 ,神 南 ・ 关雌 》 ) “ … 于 嗟鸠 兮 ,无 食桑 娴 之 糜 喇 : 八 f 一 儿 卜'礼 彳 『 加 赐 玉

鸠首杖,汉代老人的“优待证”

鸠首杖,汉代老人的“优待证”

鸠首杖,汉代老人的“优待证”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铜鸠杖首砾华/文图【题记】鸠杖首,见证一段流传千古的敬老佳话。

岁岁重阳,今有重阳。

传统文化中,九九重阳节有敬老、登高、祭祖等文化内涵。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尊老敬老的美德。

在古代农耕社会,老人中的贤者,是知识、经验、权威和智慧的化身,敬老尊贤是上至帝王、下至民众普遍践行的道德规范。

此风尚绵延千年不息,终于生长为华夏民族血脉中至为臻贵的文化传承。

汉代时,推行“以孝治天下”,将养老敬老提升到治国层面。

汉文帝颁布《授粥法》,明确规定:80岁以上老人每月供给一定量的大米、肉和酒。

同时规定:“凡孝于亲者人帛五匹。

”不赡养老人者,将被处以死刑,尸体将被展示于街头,对父母、祖父母等长辈不敬者也将被判重罪。

西汉初期,还颁布了尊敬和扶养老人的法令——《王杖诏书令》。

关于汉代“王杖”的形制,《续汉书·礼仪志》记载王杖长“九尺”(约合今2米),“端以鸠鸟为饰”,因此当时民间又称为“鸠杖”。

”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就出土了一件铜鸠杖首,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陈列可见。

顾名思义,“鸠杖首”就是“鸠杖”之“首”。

满城汉墓出土的这件鸠杖首为青铜质地,鸠鸟嘴巴紧闭,上下尖啄部相合,凸起的双眼炯炯有神,似在翘首昂视,望之颇有威仪。

因是皇帝所赐,故名“王杖”。

据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王制》记载,汉代规定七十岁以上老人,持有国家颁发的鸠杖,可享受各种特别优待,如出入官府衙门,不受限制;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做小本营生,一律免税务;且身份地位受国家保护,有胆敢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严重者处以死刑等等。

另外,朝廷还颁布了《王杖诏令册》,将授杖、持杖、用杖的准则纳入法律。

诏书宣告,“高年赐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之,比于节。

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

”六百石,相当于当地的卫工令、郡城、县令官职。

有了朝廷许给的“六百石”,老人持王杖进入官府,便不必低头碎步,等于同当地长官平起平坐了。

中国古代如何尊老?

中国古代如何尊老?

1959 年在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发现的10枚木简,被称为“王杖十简”。

木简内容为西汉宣帝、成帝时关于“年七十受王杖”的两份诏书和受杖老人受辱之后裁决犯罪者的规定。

何为“王杖”?王杖是汉代政府授予年长者的官方凭证,以示尊老之礼,用以引导社会建立起尊老风尚。

《后汉书》曾记载:每年秋天的时候,朝廷都会进行人口普查,对符合年龄规定的老人进行授杖仪式(相当于现在颁发“老年证”)。

王杖上端用铜鸠做装饰,据说是由于鸠鸟为“不噎之鸟”,嗓子眼大,吃饭总也噎不着。

用它做装饰,祝愿老人吃饭时像鸠鸟一样不会噎到。

《后汉书》中的其他记载更是表明当时老人吃饭噎着是常事,所以养老礼制规定老人吃饭时,得有人专门陪伴左右,负责提醒别噎着。

至于“餔之糜粥”的规定,更是源于先秦时期的养老礼制。

《礼记·月令》已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食饮”的记述。

古人吃的“粒食”属于“干饭”,又粗又涩,不宜消化。

尤其是老年人更需要液体的羹来佐食。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养老礼制中,朝廷颁赐给天下老人的慰问品是“糜粥”的原因。

提起“糜粥”,更耳熟能详的故事来自晋惠帝 “何不食肉糜?”西晋太熙元年(290),晋武帝司马炎去世,蠢笨无能的太子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

他当政之后,又是地震,又是大疫,下属告诉他,民多饿死,他却反问道:“为什么不吃肉糜?”可能这位皇帝因为参与养老之礼而对“糜粥”很是熟悉,所以在他的认知中,平民百姓最差也能吃上肉粥吧,怎么可能会有饿死人的情况发生呢?羹不仅是最佳的下饭食品,也是古代社会最没有“等级性”的食品,无论贵族和贫民都可食用,因为《礼记·内则》中规定“羹食自诸侯以下至于庶人,无等”。

鉴于以上原因,羹备受古人青睐就不足为奇了。

(摘自北京日报出版社《秦汉的飨宴 : 中华美食的雄浑时代》) 文/ ■王辉生在战国时期。

汉代以后,“田”形由多个省略为一个。

汉语里很早就产生了“雪”这个字。

人们在进行书面表达的时候,借用了一个读音与“雪”相近的字,那就是“彗”。

汉代养老政策与实践

汉代养老政策与实践

汉代养老政策与实践作者:***来源:《人民论坛》2024年第04期【关键词】汉代养老制度养老实践【中图分类号】D669.6【文献标识码】A养老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初步形成了“贵亲尚齿”的习俗,但从制度层面来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则形成于汉代。

汉代针对如何善待老人、敬老养老的问題,通过颁布诏书和律令,逐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养老制度。

汉代按照老年人的不同年龄段实施差异化政策,在制度设计和实践中体现了对高龄老人的优待。

这些养老措施是中国古代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理想的实践,也是汉代“以孝治天下”的具体举措。

汉朝建立后,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养老问题。

汉高祖时期,颁布了在县乡推选“三老”、为民表率的诏书。

吕后时期就有给90岁以上老年人“稟鬻米”的律文。

到了汉文帝时期,正式颁布养老诏书,汉代养老制度初步形成。

此后的汉武帝、汉成帝等多次颁布养老诏书。

汉文帝以孝治天下,即位之初就颁布了养老诏书。

《汉书·文帝纪》载汉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年)三月“养老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

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稟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有司请令县道,年八十已上,赐米人月一石,肉二十斤,酒五斗。

其九十已上,又赐帛人二匹,絮三斤。

”汉文帝养老诏令中强调了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养老的前提是老年人要吃好穿暖,因此朝廷要赐米、赐肉、赐酒、赐帛给老年人。

朝廷这样做的目的是“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即协助天下子孙孝养家中的高龄老人,通过国家救助来尽可能保障老年人的物质生活,这体现了汉代家庭养老和国家辅助养老相结合的思想。

汉代赋税徭役较重,成年男子不但要缴纳赋税,还要承担徭役、兵役等任务,这导致其赡养老人的经济能力不足和时间精力不够。

面对这种情况,汉武帝于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四月颁布养老诏令,对养老政策作出了调整。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

让人羡慕的古代养老制度实在,若何养老其实不是现代才有的题目。

在中国古代,除以孝治全国的治国理念,更有老吾老和人之老等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先秦期间的《礼记王制》记录:50岁以上的白叟可供给细粮;汉朝的《王杖诏令册》划定:70岁以上白叟即便触犯刑律虽有罪不加刑焉;唐朝《唐大诏令集》划定白叟可放置护工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宋朝已呈现福田院居养院养济院孤老院各类养老机构先秦时的免费医疗特别实惠。

周朝九十者其家不从政,划定家有90岁白叟全家都可不服徭役。

早在上古三代。

白叟的概念和尺度已被明白。

《礼记曲礼上》记录: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传;八十九十曰耄大要意思是,人到了60岁,就算老年人,可以指令人干活;70岁身体各项性能进一步虚弱,应当交接家事,把该放置的都放置好;80岁、90岁,已经是成耄耋白叟先秦期间若何养老?起首是存眷老年人的饮食。

《礼记王制》曾具体记录:从50岁起,就应当给细粮吃;到了60岁,还要筹办隔宿的肉食;到了70岁,则要增添副食;到了80岁,要常常供奉珍羞美食。

至于90岁的白叟,因步履未便,饮食消费已没纪律,可能随时要吃要喝,要在白叟的床前服侍,若是白叟出游,最好是带着食品随着他在夏、商两代,朝廷还会在二月和孟冬两季给鳏、寡、孤、独者发放食粮等糊口必须品。

为让子孙更好地供养白叟,周朝实施给有白叟的家庭减免徭役的政策。

若是家中有80岁以上的白叟,儿孙中可以有一人不服徭役;若是有90岁白叟,则全家都可以不服徭役,此即八十者,一子不从政;九十者,其家不从政一说。

上述首要是对家庭养老模式所作出的划定,先秦期间还提出了国度养老概念。

能享受国度养老待遇的首要是四类白叟:一是相当于公平易近道德表率的三老五更;二是相当于义士家眷的家中之老;三是相当于离休老干部的致仕之老:四是相当于五保户的庶人之老。

先秦期间的免费医疗特别实惠,此即周朝起实行的养疾之政。

那时,在官府编制中专设掌病一职,负责给白叟问病。

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1

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1

汉简所记敬老制度研究刘奉光(曲阜师范大学中文系山东曲阜273165)摘要:武威汉墓出土的“王杖诏书令”规定给70岁以上的老人授王杖,使其享受种种优惠,并严惩抗令不遵者;而且颁赐王杖不分穷、富、男、女,这充分体现了汉代的养老、敬老制度,也给今人以深刻的启发。

关键词:汉墓王杖诏令敬老养老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959 年9月至11 月,甘肃省博物馆在武威市新华乡缠山村磨嘴子高地发掘了31座汉墓,出土了木简10枚,鸠杖13根。

其中18号墓出土了鸠杖二根,一根为长1.94米的木杆,直径4厘米;一根残长40 厘米,杆端各镶一木鸠。

鸠杖上缠有木简十支,简长约23~24厘米,其简文曰([]内字为笔者臆补):《制》诏御史曰: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入官廷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

有敢征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

建始二年(汉成帝时,-31)九月甲辰下。

《制》诏丞相御史:高皇帝以来,至本[始]二年(汉宣帝时,-72年),朕甚衰老小:高年受王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

有敢妄骂詈殴之者,比逆不道。

得出入官府。

节第(但)行驰道旁道,市卖复,毋所与,如山东复:有旁人养谨者,常养扶持,复,除之。

明在兰台石室之中。

王杖不鲜明,得更缮治之。

河平元年(汉成帝时,-28),汝南西陵县昌里,先年七十,受王杖。

[颊]部游缴吴赏,使从者殴击。

先用诉地太守,上谳廷尉,报:罪名明白,赏当弃市——兰台令第三十三,御史令第四十三。

尚书令灭受在金。

孝平皇帝元始五年(公元5年),幼伯生,永平十五年(汉明帝时,公元72年68岁)受王杖。

是为《王杖十简》,参阅前贤争议,拙译文为:《皇帝诰命》诏令御史说:年龄70岁以上接受王杖的人,与年薪600石米的官员享受同等待遇,进官府不拜,犯了徒刑2~4年的耐罪及以上,也无须以二尺板牍告劾。

有敢征召侵辱他的,类同大逆不道。

建始二年(-31)九月甲辰日颁下。

《皇帝诰命》诏令丞相、御史说:高祖皇帝以来,到本始二年(-72)今日,朕非常哀怜老小:高年龄的人,应赐给他们王杖,杖上有鸠鸟,使百姓老远就能望见它,知道和符节一样尊贵。

鸠杖——古代老人享受优惠的“老年证”

鸠杖——古代老人享受优惠的“老年证”

掌故 I 丨 I Anecdote 尊老养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这一美德的形成,除了道德力量的约 束外,还有各种优惠等制度的支撑。

我国古代对高龄老人颁发鸠杖,这是一种以鸠 鸟作为杖首装饰物的拐杖。

鸠杖是高龄老人享受各种优惠的凭证。

我国崇鸠观念由来已久,古人视鸠为春鸟、善鸟,象征着生命和慈祥。

周代有 “献鸠养老”的风俗。

国家为此专门设置罗氏(主管捕捉飞禽的官员)这一官职。

汉代对鸠鸟青眼有加。

相传楚汉相争中,刘邦曾在被项羽军队紧追不舍时,藏 身林木,因鸠鸟啼鸣庇护而得以脱险。

刘邦称帝后,为感恩鸠鸟救命之恩,给老人 赐杖时以鸠鸟形状作装饰。

鸠鸟是吉祥鸟。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鸠者,不噎之鸟也,欲老人不噎。

”估 计汉代患噎食病的人比较多,皇帝希望天下老人不噎。

鸠杖是古代敬老养老的标志。

敬老养老制度在中国源远流长。

我国古代对年 长老人有“赐杖”的礼制。

“杖”,即手杖。

君王对有功、有德、有爵的七十岁以上老人 赐以手杖,或称王杖,表示优待。

自汉高祖刘邦开始,汉朝有向年长老人赐鸠杖习俗,并以法律条文形式推广 至全国。

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磨咀子汉墓中还出土《王杖诏令册》,就是关于高 年授王杖的实物资料。

《后汉书•礼仪志》明确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案户皆民,年始七十者,授 之以王杖,哺之糜粥。

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王杖九尺,端以鸠鸟为饰。

”除了汉朝赠送年长老人鸠杖,唐朝也有赐鸠杖记载。

唐朝是我同经济文化达 到顶峰的朝代,在敬老尊老方面更加开放。

据《新唐书•玄宗本纪》记载,唐明皇将长安的长寿老翁请到皇宫里吃饭,九十 岁以上的老翁赐几、鸠杖,八十岁以上的赐鸠杖。

不仅老翁享受这样的待遇,八十 岁以上的老妇也享受同样的待遇。

高龄老人手持鸠杖可以享受诸多“特权”。

1956年,四川省彭州市太平乡出土了一块东汉养老画像砖。

画面正面有一座 粮仓。

仓房的左侧前铺一席,席上坐一戴冠长服的人,两手伸出似作指挥状,面前 还放着大小两个M 器。

武威磨嘴子汉墓:探微彩绘木鸠杖《王杖简》

武威磨嘴子汉墓:探微彩绘木鸠杖《王杖简》

武威磨嘴子汉墓:探微彩绘木鸠杖《王杖简》跟随鸠杖一起出土的还有松木削制的《王杖简》,它共计10枚,有几枚系在杖端,其余则散在棺旁。

两道编绳,先书后编;墨书隶体,字迹清晰。

每枚简容字多者37字,少者6字,共240字。

其内容记载了东汉永平十五年(72年)幼伯受王杖事,并录建始二年(前31年)...原标题:武威磨嘴子汉墓:探微彩绘木鸠杖《王杖简》武威磨嘴子汉墓出土的彩绘木鸠杖是现在所能见到的所有汉代木鸠杖中,彩绘保存最完整的一件,它和一同出土的《王杖简》,是我国古代敬老爱老养老方面最具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历史实物资料。

1杂木河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称5月,记者在河西采访时,在武威市博物馆,曾见到一件有趣的汉代文物——彩绘木鸠。

它为木质,卧姿。

双目平视,口中含物,两翼收拢于背部,尾呈平行片状,两足曲伸,中有方形卯,为杖杆接榫处。

通体墨彩绘制,从颈至腹绘鱼鳞状羽毛,两翼及尾上部绘鱼骨状羽毛。

讲解员说,它是彩绘木鸠杖的杖首部分,是汉代尊老养老制度的实物资料,和它形制相近的一件鸠杖,收藏在甘肃省博物馆。

那件木鸠杖的出土地,来自于杂木河畔的磨嘴子汉墓。

杂木河发源于祁连山脉冷龙岭北侧的牛头山、卡洼掌、红崾岘一带,东流经毛藏寺到杂木寺出山,将淙淙清流注入武威市凉州区。

出山口的这段杂木河河长60公里,集水面积达到851公里。

在上游的天祝藏族自治县境内,杂木河还是一副高冷的模样,山谷盆地,草场丰茂、灌木密集,而到了下游的凉州区,便更多的带了尘世的烟火气。

这段河流滋润的是走廊平原的丰腴灌区,由此,杂木河不再只是地理上的名称,举世闻名的磨嘴子汉墓群给了它文化史上强烈的符号象征意义。

就在武威市西南15公里处的杂木河西侧,有一处高出河床二三十米的二级台地,在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700米的范围内,分布着面积70万平方米的墓群,这便是磨嘴子汉墓群所在地,站在台地上,仍能看到一些紧密排列的墓室和残存的墓墙……同行的一位武威文友说,1955年和1959年时,甘肃省博物馆先后进行2次发掘,共清理汉墓37座,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其中18号墓出土了王杖和《王杖简》,编为1册,完整无缺。

精美鸠杖首印证了中华民族敬重老人的厚重文化和历史

精美鸠杖首印证了中华民族敬重老人的厚重文化和历史

精美鸠杖首印证了中华民族敬重老人的厚重文化和历史
所谓“鸠杖”,是在顶端扶手处做有斑鸠鸟形状的助行手杖。

鸠杖首在先秦时期就有了尊敬长者及孝敬老人的象征。

《周礼》记载有周人献鸠敬老的风俗,并且朝廷专门设置有“罗氏”捕鸟之官职,以负责网捕捉鸟等事宜:到了寒冬腊月,天子大祭之际,将围猎获得之鸟献给天子用作祭祀;仲春惊蛰后,复苏的鸠鸟是一种高级滋补品,适宜于“养老助生”,将其捕捉并代表皇家天子献给老人,希望他们食用后,能起到返老还童的功效。

到了汉代,虽然没有专门捕鸠献鸟之官职的设置,但通过取其鸠鸟长寿吉祥之意,将王杖之首雕成鸠鸟送给老人以推动全民尽孝,并保障其老人权利。

《后汉书·礼仪志》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

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

八十九十,礼有加赐。

王杖九尺,端以鸠鸟为饰”。

汉代社会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七十岁以上老人,可持皇家颁发的鸠杖,享受特殊优待:出入官府衙门,无需下跪;行走王土,食宿均有照应;做小本营生,一律免税务。

在汉代,老者的身份地位受皇家保护,有胆敢欺凌拄鸠杖老人者,以蔑视皇帝罪论处,重者处以死刑。

可以看出,鸠鸟杖首在汉代就已经成为皇家敬老的标志,并走进寻常百姓家。

由此也已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孝敬老人的制度和厚重的历史文化。

汉朝老人凭鸠杖就可享受国家福利

汉朝老人凭鸠杖就可享受国家福利

龙源期刊网
汉朝老人凭鸠杖就可享受国家福利
作者:
来源:《新传奇》2018年第26期
陕西学者、陕西师范大学教授于赓哲,对古代养老话题颇有研究。

在他看来,汉朝老人最幸福,原因在于汉朝重视孝道,朝廷对老人待遇优厚,而鸠杖相當于汉代的“老年证”,当时的老人可以凭鸠杖享受国家福利。

汉文帝对养老问题非常重视,孤寡老人到市场上做买卖,规定免缴纳租税。

酒是国家专卖品,但为了照顾孤寡老人,政府允许孤寡老人卖酒。

不赡养老人者,要被处弃市之刑。

汉代对老人实行“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的政策。

从一些文字记载来看,汉代的养老敬老非常务实,70岁以上老人可以获赐王杖,免劳役赋税,政府定期
赐粮食、酒肉、帛絮,此外还享有“入宫廷不趋”等特权。

而对80岁以上的老人,每月赐米1石、酒5斗、肉20斤;对9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加赐帛两匹。

(《华西都市报》)。

武威汉墓医简探秘

武威汉墓医简探秘

武威汉墓医简探秘1972年11月,甘肃武威旱滩坡在修建水利工程时,意外发现了一座东汉时期的古墓。

考古人员发现,墓中有一座炕形的陈棺台,台前立着一根顶部装饰着鸠鸟的木杖,棺木打开,墓中仰卧着一位老人,胸口下覆盖着彩绘的布匹,头前的布袋中装着一卷折叠起来的简书。

甘肃武威磨嘴子18号墓出土鸠杖据《后汉书》记载,“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王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噎之鸟,欲老人不噎。

”墓主人身份甘肃武威地区的汉墓中多次出土了鸠杖,可见对七旬老人赐以鸠杖的优抚制度在东汉时确实存在的。

旱滩坡的墓葬中出土的鸠杖也证实了墓主人是一位年过七十的老者。

墓主人头前布袋中所装的简书必然是这位老人生前常用之物,经学者研究,这批简牍共92枚,简文结尾有“右治百病方”尾题,是一部医方书。

由此可见,这位墓主人是一位上了年纪的医生。

《治百病方》这部《治百病方》中保存了比较完整的医方30余个。

如“治风寒逐风方”、“治久咳逆上气汤方”、“治金创止痛方”、“治妇人膏药方”、“治目痛方”等,共 30 多个,涵盖了内、外、妇、五官、针灸等各科内容。

医简中所列药物近百种,其中69种见于《神农百草经》,11种见于《名医别录》。

治病所用的剂型有散剂、膏剂、丸剂、栓剂、汤剂等,对于药物的炮制加工也有不少论述。

医简将炮制加工称为“治合”,其中颇为具体地介绍了半夏、狼毒这两种有毒药物的炮制方法,与今天所用的加工方法十分相似,显示古代医家对于炮制毒性药物已有不少经验。

成书年代根据墓中所出五铢钱、墓葬形制、随葬品及简文字体和写法判断,《治百病方》的成书时间是东汉早期,正处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和《伤寒杂病论》之间的特殊历史时期。

治疗原则书中治疗方法已初步体现出辨证施治的精神。

如简79、简80甲、80乙所述病名、主症基本相同,但所用药物却大相径庭,前方以热药为主,如桂枝、蜀椒等,后方以寒药为主,如石膏等,体现了“同病异治”的施治原则。

由鸠鸟杖首探寻汉代养老制度

由鸠鸟杖首探寻汉代养老制度

由鸠鸟杖首探寻汉代养老制度作者:李海艳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第08期【摘要】鸠鸟在我国灿烂辉煌的文化史上一直是备受人们喜爱、关注,甚至是被崇拜的鸟类,它后来演变成了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的化身。

到了先秦时期,鸠鸟的形象开始出现在制作的手杖的顶端,人们称之为鸠杖首或杖首。

锦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汉代鸠鸟铜杖首为我们探寻古时候老年人的社会权益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关键词】鸠鸟手杖尊老孝道这件鸠形杖首(见图1)是于1974年8月由我馆的考古工作人员在锦县(今凌海市)东花乡姚家村采集到的,采集地位于锦州市区东约35公里。

锦州地区历史悠久,据《汉书·地理志》记载,锦州秦、西汉时属辽西郡,东汉时期大部分属辽东属国,始终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此杖首通高11.3厘米,宽12.5厘米,底部是中空的圆柱体(见图2),口径2.7厘米,用来镶手杖,手杖部分为木制,已经腐烂。

圆柱体上铸一只站立的大鸠,头小尾长,头上有一对犄角,眼睛目视前方,炯炯有神,神态灵动,口中衔着食物,其身上的斑纹及爪都非常清晰。

大鸠的胸部铸有一只小鸠,张着嘴,抬着头,看着上方,正等着大鸠喂食;大鸠的尾部亦铸有一只卧着的小鸠,它正在向后面张望着,悠闲嬉戏,好一幅母慈子孝、舐犊情深的画面。

整件器物造型生动,形态逼真,线条流畅。

远古时期,中国西北的羌人、南方的越人,均把鸠鸟作为部落的图腾。

鸠鸟的艺术形象最早出现在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陶盆上。

“鸠鸟”到底是什么样的鸟类?古人所说的“鸠鸟”包括五种外形相近的鸟,即祝鸠、鸬鸠、雎鸠、爽鸠和鹘鸠。

现代为鸠鸽类部分鸟的通称,通常指斑鸠,状如灰鸽,头小,尾大,胸凹。

[1]“鸠鸟”是一种常见的鸟,喜素食,尤其喜欢食浆果;不擅于筑巢,鸟巢结构简单,有“鸠占鹊巢”这种说法;鸠鸟对子女精心照料养育,一经相配便从一而终,不离不弃。

缘于鸠鸟的这些良好的习性,所以它很早就成为了艺术家们创作的题材,被寄寓着丰富的情感内容。

汉代敬老法令 70岁以上老人享受今处级待遇

汉代敬老法令 70岁以上老人享受今处级待遇

汉代敬老法令70岁以上老人享受今处级待遇>国人一直非常关心孩子的成长,有关家教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很多,甚至一些名门望族的家教经,如比较著名的严氏和曾氏,已经成了许多人的传家法宝。

相比,国人对老人的赡养、安抚似乎逊色很多,既缺乏必要的机制,也缺乏系统的理论。

老龄化的标准很多,最直接、最重要的标准就是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西汉初期,国家刚刚恢复安定,皇帝就颁布了养老诏令,凡8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享受“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待遇。

汉高祖诏曰,凡50岁以上的子民,若人品好,又能带领大家向善的,便可担任“三老”职务,由乡而县,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尽免徭役,每年十月还赐予酒肉;汉文帝诏令:“老者非帛不暖,非肉不饱。

今岁首,不时使人存问长老,又无布帛酒肉之赐,将何以佐天下子孙孝养其亲?今闻吏禀当受鬻者,或以陈粟,岂称养老之意哉!具为令。

”到了成帝建始年间,又将享受这种法定待遇的老人的最低年限降到了70岁。

每年秋天,由地方政府普查人口,对高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并举行隆重的授杖仪式。

如《后汉书·礼仪志》中记载:“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玉杖,哺之糜粥。

八十、九十,礼有加赐。

玉杖长尺,端以鸠饰。

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

”从这个记载来看,汉代的养老敬老,不仅务实,而且还有良好的健康祝愿,如上所述的“鸠者,不噎之乌也,欲老人不噎”。

1959年在甘肃武威县咀磨子18号汉墓内出土了一根鸠杖,杖端系着王杖诏书木简,根据此木简,以及1981年在同一地点汉墓中出土的一份西汉王杖诏书令册木简的记载可知,汉朝的养老、敬老法规始终一致,没有间断过,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皇帝就要将敬老养老的法令诏告天下。

最耐人寻味的是,西汉诏书中明确写道:“高年赐王杖(即前文中的玉杖),上有鸠,使百姓望见之,比于节。

”“年七十以上杖王杖,比六百石,入官府不趋。

”。

我国古代的敬老法

我国古代的敬老法

我国古代的敬老法

【期刊名称】《黑龙江劳动保障》
【年(卷),期】2003(000)008
【摘要】王杖法在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王杖十简》和《王杖诏书令》,是现存最早的养老法律。

“王杖”由官府授予70岁以上的老人,持杖可以享受种种特别的优待,生活上除了定期发给米、酒、肉之外,还可以免除子孙的赋役:法律规定,如果有人对持有王杖的老人有谩骂、殴打行为,比照“大逆不道”论斩。

【总页数】1页(P14)
【作者】无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3
【相关文献】
1.我国古代的敬老法规 [J],
2.武威鸠杖——我国古代敬老养老制度的标志 [J], 王其英
3.我国古代法中的身份法管窥——以清代的身份法为例 [J], 李雪涛;
4.我国古代尊老敬老轶闻 [J], 施萍萍
5.中国古代是否存在体育法?——基于我国古代体育法律史料及其价值的分析 [J], 戴羽;李泽中;刘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传统敬老文化

中国传统敬老文化

中国传统敬老文化中国传统敬老文化1.鸠杖是赐予老者的荣誉上世纪五十年代,考古工作者在甘肃武威磨嘴子汉墓发现了一件木鸠杖,现藏甘肃博物馆。

这件木鸠杖高196.5厘米,杖杆细长,杖顶是一只彩绘的鸠。

我们在其他博物馆中,也能见到汉代的鸠杖首,有的鸠口中还含着食粒,这件木鸠杖历经千年时光完好保存到了今天,殊为难得。

汉代的鸠杖不是一般的手杖,而是朝廷颁发给年高德劭者的一种荣誉,它是身份的象征。

老者手持高达两米的鸠杖出现在公共场合,能令众人都注意到,老者近前,当以礼节问候老者,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那么为何以鸠作为手杖的装饰,而不用其他动物呢?东汉应劭编写的一部社会风俗史著作《风俗通义》中有一个相当传奇的故事:刘邦与项羽在荥阳一带大战,项羽攻势凶猛,刘邦节节败退,躲到了草丛中,前来追赶的人逼近刘邦时,忽然听到鸠鸣声声,追赶的人大概认为有人在一定会把鸟惊走,这说明前面肯定没有人了,于是掉头就走,刘邦因此逃过一劫。

刘邦取得楚汉之争的胜利后,认为鸠乃非同寻常的鸟,遂命人制作鸠杖,赐给老者。

其实,鸠自有一层深厚的文化内涵,《周礼·夏官》中记录了一个叫“罗氏”的官职,它职司网罗鸟雀,每年春季的第二个月,也就是“中春”,罗氏要“罗春鸟,献鸠以养国老”,可见“献鸠养老”是一项传统。

鸠在古人心目中又被认为是吃东西不会噎着的动物,因此赐予老者鸠杖,也包含着希望老者进食顺畅的祝愿。

在武威磨嘴子汉墓中还出土了一批与鸠杖有关的汉简。

鸠杖又被称为王杖,朝廷一度只赐给年龄在八十以上的老者鸠杖,但那时人的寿命比今天短多了,所以后来调整到年龄七十以上的老者就可获赐鸠杖,这样更能表达朝廷尊老之意。

获赐鸠杖意味着同时获得了一系列的礼遇和优待,如可以自由出入官府,见到地方长官无需疾步而行;如可以行走在驰道的中间,这个位置若无朝廷特批,普通人是不能行走的;如终身免除赋役,在市场上做买卖也可以享有免税的权利。

获赐鸠杖的老者甚至享有相当程度的司法免责权,而辱骂、殴打获赐鸠杖的老者则要以大逆不道论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此也称‘ ”成为朝廷敬老养老的标志。 伦理建设 , 辙 , 皇帝的谥号中都有 一个“ ” 见鸠 鸟在人们心 目中的地位 。 孝
到 了汉 代 , 斑鸠 象 征 敬 老 养 老 的 意 字 , 如孝文帝 、 孝景帝 、 武帝 等。敬老 孝
义依然存在 , 但在具 体形式上 与先秦有 养 老 本 是 一 种 美 德 , 由此 派生 出 的 孝 道 隆时期 曾大量制作鸠杖 ,用上等 白玉 、 所 不同。古代 的养老礼一年举行两次 , 伦 理 是 封 建 社 会 的治 国之 本 。 代 官 吏 碧玉 , 古 甚至将上好的玉质 工艺品改制为 分别安排在仲春和仲秋 , 先秦 两汉 都是 父母去世后都要 回家“ 丁忧 ” 这是 政策 鸠 鸟做成 的鸠杖 。康熙 、 , 乾隆时举 行过

我 国 古老 的敬 老 养 老 传 统 及 其 头杖 、 凤头杖 、 杖等。所 谓鸠 杖 , 鸠 就是 大多数 出土于汉墓。当然也有更早的 。
象征 物 — — 斑 鸠
敬 老 养 老 制 度 在 我 国 有 着 古 老 的 状 。鸠 杖 在 先 秦 时 期 是 长 者 地 位 的 象 主 要 地 区 ) 现 了 卡 约 ( 海 湟 中 县 卡 发 青
龄 老 人 几 杖 , 为 老 人 的 凭 证 。 , 王 人 ;汉 宣 帝 时 建 立 了 高 年 授 王 杖 的 制 商 时期 的 卡 约 文 化 时期 , 羌 人 的鸠 鸟 作 杖 是 古
权 的象征 , 后来特指君王赐给高龄老人 度 ,规 定 凡 是 8 以 上 的 老 人 由政 府 崇 拜 已很 普 通 , 通 过 完 整 形 象 的实 体 O岁 并
型 、 有代表性 、 具 权威性 和系统性 “ 最 最 扶老 ” 山海经 》 夸父逐 日, 。《 : 干渴 而 杖 及 杖 首 , 铜 制 、 玉 质 、 木 制 , 或 或 或 其
死, 弃杖化为桃林 。 手杖名 目繁多 , 龙 造 型 大 同小 异 。最 早 的 为 春 秋 时 期 的 , 有 在手杖 的扶手上 做成一 只斑鸠 鸟的形 18 9 3年 , 青 海 省 湟 源 ( 羌 人 活 动 的 在 古
志虽然在全 国许多地 区均有 出土 , 甘 斑 鸠 长 寿 之 意 是 非 常 恰 当 的 。 但 肃武威市磨 嘴子 、 旱滩坡 、 坝山 出土 五 令册》 却是我国古代敬老养老制度最典
的 实物 见 证 。

惠, 比今 天的“ 老年证 ” 更具权威性 。 三 、鸠 鸟崇拜和鸠杖之历史渊源
历史和传统 , 人们把它看作 是仅次于事 是最大 的阳数 , 大成之数 , 又称天数 , 乃 多方面。 诏令册》 际是一部 比较完整 《 实
亲 孝 亲 的一 种 美 德 , 逐 渐 形 成 一 种 制 数之极 , 并 象征极高 、 极深 、 多 、 极 极大 、 极 的古代 “ 老年人权益保 护法” 不仅有政 , 度 ,同 时也 是 中华 孝 文 化 的重 要 内容 , 广 , 又具 有吉祥 尊荣之意 ;鸠 ” “ ” 策 法 律 规 定 , 有 不 少 量 化 指标 。而 鸠 “ 者 久 还 影响深远。 以鸠 杖 为 代 表 的 敬 老 养 老 标 也 , 寓意长久 持久永久之意 。所 以赋予 杖 又相 当于 “ 年 证 ” 可 以 享受 许 多 优 老 ,
老人奉献斑鸠 , 而是在赐给他们 的王杖 “ ” 孝 的具体 体现。 由于皇帝提倡并 有制 米 , 杖身紫檀木质 圆形 , 直径 25 米 , .厘
上 雕 刻 象 征 长 寿 吉祥 的斑 鸠 图形 。 “ 度 保 证 , 代 敬 老 养 老 之 风 盛 行 , 赐 汉 出土 杖首镶嵌一只乳 白色玉鸠 , 到手 中凉 握 鸠 杖 ” 仅 是 王 权 优 抚 老 人 的 一 种 象 征 于 汉 代 的 画 像 砖 上 常 能 看 到 尊 重 照 顾 爽宜人 , 只宜夏 日使用 。 不 但 性 活 动 , 是 贯 穿 于 汉 代 尊 老 制 度 的一 老人 的情 形 。 也
传统, 并一直被社会和官方所称道。为保 征 ,汉 代 更 是 以拥 有 皇 帝 所 赐 鸠 杖 为 约 村 ) 化 时 期 (5 0年 前 ) 文 30 的墓 地 , 出
证全社会的人都 能敬 老 , 由君王赐给高 荣 。汉 高祖刘邦 时做鸠杖 赠送 高龄老 土两件铜鸠 杖首 , 说明在我 国相 当于夏
如此 。但 是 , 代 没 有 专 门捕 鸠 鸟献 给 法律 , 汉 任何 官吏都 得如此 , 否则 就要 下 四次宫廷千叟宴 , 宴后赏 赐老人有鸠杖 老 人 的罗 氏 了 , 养老 礼 也 不 再 是 向 高龄 狱 论 处 ( 除非 特 殊 时 期 皇 帝 恩 准 )这是 等珍宝之物 。今故宫鸠杖 , 18 , 长 1 厘
到 目前 为 止 , 南 到北 , 东 到 西 , 从 从
二 、汉 代 的 敬 老 养 老 制 度 及 其 象
的王杖 ( 鸠杖 ) 以及《 王杖十简》 王杖 诏 征 物 — — 鸠 杖 《
“ ” 已有 之 , 还 有 个 雅 号 叫 全 国各地都有鸠杖或鸠首 出土 , 杖 古 它 这些 鸠
F zA ・ s fE H A A H NL HW N U l

史 文 化
武威鸠杖
我 国古代敬老养老 制度的标志
口 王 其 英
敬 老 养 老 制 度 在 我 国有 着 悠 久 的 音表达思想感情 。“ ” “ 也 ,九” 助 、 鸠 者 九” “ 经济支持 、 活关怀 、 生 社会扶持等诸
的 “ 杖 ” 是 一 种 端 首 装 有 木 刻 斑 鸠 授 以王 杖 。东 汉 继 承 了这 一 制 度 。 王 。 鸟 的木 杖 ( 有 金 属 、 等 制 作 的 ) 因 也 玉 ,
去表现 。《 经》 诗 首篇《 关雎 》 “ 关雎 :关
汉朝十 分重视 以孝为核 心 的纲常 鸠 , 河 之 洲 … … ” 即 以 鸠 鸟 起 兴 , 在 , 可 据 清官 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 , 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