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 水体运动原理 常考点三 洋流的分布及影响练习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学生版)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学生版)

1.以水体运动为线索,重点考查水循环的环节及其影响因素,河流补给类型及其水文特征,洋流的分布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在复习过程中,应结合水循环示意图、河流流量过程线图、洋流分布及其变式图,复习巩固运用水体运动的规律知识。

考向 1 水循环[模拟诊断]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

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89年到2015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A .10-15千米 B .15-20千米 C .20-25千米D .25-30千米2.不透水面的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①地下水位上升 ②地表气温升高命题趋势专题 三 ××水体运动③生物多样性增加④地表径流增多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1.B2.C【解析】1.有图可知,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年与2015年曲线的差值最大的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中心大致为15-20千米,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

读图判断即可。

2.有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

城市不透水面其实就是路面的硬化改变地表下店面性质增加。

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

影响地表植物的生长;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量、水分的交换。

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对空气的温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产生“热岛现象”。

不透水铺装严重地破坏了城市市区地表土壤的动植物生存环境,改变了大自然原有的生态平衡。

②④正确,①③错误。

选C。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专题03水体的运动规律讲学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资料含解析精品

专题03水体的运动规律讲学案-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资料含解析精品

专题03 水体的运动规律本专题考查的形式多以示意图、统计图及热点区域为背景,侧重考查河流及其补给、各种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及其影响、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试题难度一般不大,因此,复习时应着重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灵活运用能力。

2018年高考考查方向预测:1.结合地理图示和有关材料,考查陆地水体相互关系及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2.结合区域判读及有关资料,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的水系、水文特征分析思路2.河流特征及其水文特征的应用(1)根据河流特征判断地形①根据河流流向可判断地势的高低,河水从高处向低处流。

②根据水系特征可判断地形类型:向心状水系,地形为盆地;放射状水系,地形为山顶;若河流平行排列如下图所示,则地形特征为山河相间分布。

③根据河床宽度判断地形:若河流河床较宽,则说明该河流经平原地区,一般流经平原地区的河流比较弯曲。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可判断地理环境特征:①含沙量大,则说明上游植被覆盖率不高,水土流失严重。

②若河流有结冰现象,则说明在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③若河流出现两次汛期,一次是春汛,另一次是夏汛,则说明该河流在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等地区。

3.人类活动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流量和水位变化含沙量变化破坏植被地表径流量增加,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增加植树种草地表径流量减少,使河流水位升降缓慢减少硬化城市路面增加地面径流,使河流水位陡涨陡落铺设渗水砖减少地面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河流水位平衡减少水库以下河段河修建水库对流量有调节作用,使河流水位平衡流含沙量围湖造田对河流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水位陡涨陡落二、洋流1.洋流的分布与北半球同纬度的北太平洋暖流、北大西洋暖流相比较,南半球西风漂流为寒流,主要原因有:(1)南极大陆是一个冰雪覆盖的大陆,影响其周围海域的水温;(2)漂浮的冰山的融化吸收大量的热量;(3)南极大陆强劲的极地东风加剧海水的降温。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2篇 专题3 水体运动课件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2篇 专题3 水体运动课件

增加,降水量增加
①旱改水、精耕细作、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等能增加下渗,调节径流,加大蒸
发,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降水
农林生产 ②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湖泊防洪抗旱的能力,也减弱了湖
活动
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③保护湿地资源(沼泽)、植树造林(绿色水库)、保护草原(绿色蓄水池)会产生有
利的影响;反之,则会产生恶劣的后果
• C.甲增加,乙减少,总D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 解析:第1题,森林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有利于地表水下渗。森林植被遭破坏 后,降水下渗量减少,A项错误;下渗量减少,降水更多地转化为坡面径流,导 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B项正确;森林对降水变率影响不大,C项错误;河 道淤积不会导致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D项错误。第2题,森林植被对降水量 影响不大,①错误;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②错误;森林 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③正确;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多,地下径流 增加,④正确。第3题,由“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可知,忽略蒸发, 降水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
• 水循环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水循环是与水资源有最直接关系的自然地理原理,同样与人类有着密切联系,水 循环能影响人类活动,人类活动也能影响水循环过程。
• (1)水循环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水循环过程是物质和能量的输送与交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水循环首先能够为 人类社会提供物质和能量。具体表现如下:
影响
• (2)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 在水循环的众多环节中,人类活动施加影响较多的是地表径流。因此,人类活动 主要是通过改变水体的时空分布影响水循环过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

①流量:取决于流域面积大小、流域内降水与蒸发的关系。
②流速:主要与流域内的地形条件有关。
③汛期:取决于主要补给水源的季节变化。
④凌汛:与河流的纬度位置和流向有关。 ⑤结冰期:主要与流域内最冷月气温的高低有关。 ⑥含沙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状况、河流补给条件、汛期或枯水期、 流域内的人类活动有关。 (2)河流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①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 ②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 ③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④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 (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 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
解析 答案
命题角度二 水循环原理的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或非选择题)
(2018· 辽宁省六校联考 )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
生着变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
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1)~(3)题。
(1)贝加尔湖形成于
A.地壳断陷集水 √
C.河流改道 解析
B.火山口集水
D.滑坡阻断河流
读图可知,贝加尔湖比较狭长,而且与
东部山地落差较大,结合题干信息“贝加尔湖 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可推断贝加尔湖是构造 湖,是地壳断裂下陷集水形成的。故选A。
解析
答案
(2)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且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说明
A.湖区降水量加大
C.湖盆在加深 √ 解析
B.入湖径流增多
D.入湖泥沙增多
C对:由材料可知,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湖水深度还在加
大,说明该地区地壳还在不断下沉,湖盆加深。 A错: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远东地区,处于内陆,降水稀少。 B错:入湖径流增多只会导致湖泊水量增多,与贝加尔湖湖水深度关系 不大。 D错:入湖泥沙增多会导致湖水深度变浅。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2020版高考地理新课标大二轮专题辅导2-3专题突破篇专题三 水体的运动规律

[专题分析]纵观近几年高考命题可知,本专题的考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以水循环模式图或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水循环及其意义、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以河流流量变化图或区域流域图为载体,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及流域的综合开发;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

考向一水循环1.水量平衡(1)概念:水量平衡是指任意尺度的区域(或水体),在任意时段内,其收入水量与支出水量之间的差额等于该时段区域(或水体)内蓄水的变化量,即水在循环过程中,总体上收支平衡。

(2)各区域的水量平衡问题①海洋: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径流量-多年平均蒸发量=0。

②内流区: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降水量。

比如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很少,因此其多年平均蒸发量也不多。

③外流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多年平均径流量=0。

④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

2.水循环的三大类型及意义3.人类对水循环的利用和影响(1)正向利用①修建水库,改变地表径流的季节分配,减少洪水期径流量,增加枯水期径流量;同时由于水面面积的扩大和下渗增大使地下水位提高,可加大蒸发量和降水量。

②跨流域调水,改变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也可以使蒸发量增加,大气中水汽增多,从而增加降水量。

③植树造林、保护湿地资源,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使下渗增多,减少地表径流。

④城市铺设渗水砖,可减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增大地下径流量。

⑤实施人工增雨,加大降水量。

合理的人类活动,对水循环某些环节进行正向利用,不仅可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有效改善生态环境。

如修建水库进行拦蓄洪水,减少洪水威胁和水灾发生,城市铺设渗水砖可防治城市内涝现象。

(2)负向影响①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平时会减少蒸腾,空气中水汽减少,使降水量减少;降雨时,下渗减少,大量地表径流产生汇聚,容易发生洪涝灾害。

②围湖造田则减少了湖泊自然蓄水量,削弱了其防洪抗旱能力,也减弱了湖泊水体对周围地区气候的调节作用。

专题三:水体运动及其影响(二轮专题复习)

专题三:水体运动及其影响(二轮专题复习)
(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想保持芦林湖一湖清水永续利用,你认为可采取哪些 措施,请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严格控制影响水质的泥沙入湖量; 预防发展旅游带来的水质污染问题;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护湖泊生态环境; 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生物多样性。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二轮资料:P42)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板块碰撞挤压,隆起成为高原; 高原上山地隆起(或构造隆起),凹陷处形成盆地,河水(或地表水)在盆地低洼 处汇聚形成湖泊; 高原、山地进一步隆起,气候变干,湖水不能外泄,形成内陆湖。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二轮资料P44)
茶卡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最东段、祁 连山南缘凹陷的山间小盆地内,南面有 鄂拉山,北面有青海南山与青海湖相隔, 总面积105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 100米, 湖水面积、水深受季节影响明显。盐湖 每年10月至翌年4月为枯水季节,湖面 大部无湖表水;5~9月为丰水季节,湖表覆满水层。茶卡盐湖有厚度在4~8米之间的沉积 盐层。夏季气候温凉,干旱少雨,平静的湖面如镜子一般倒映着蓝天白云,有中国的“天 空之镜”之称。图1示意茶卡盐湖地理位置,图2为茶卡盐湖“天空之镜”景观。 (2)区域认知——茶卡盐湖曾是外流湖。分析茶卡盐湖演变成内陆湖后,巨厚沉积盐层的 成因。
A.冲刷河床淤泥 B.稳流洪峰
D 2.在潮汐式调度期间,图中a、b两处在8时开闸前
的水位、开闸后连通渠表层的水流方向分别是( ) A.a=b;b→a B.a>b;a→b
C.a<b;b→a
D.a=b;a→b
B 3.一年中最不适宜持续按表中时间实施潮汐式调度的季节是( )
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
微专题3:海水运动与海--气相互作用(名题汇专题过关验收卷P22)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_2023年学习资料

(全国通用)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分教程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_2023年学习资料

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构建网络-整体认知-海陆间循环-形成-分布-海洋环境-水体环境-水循环-类型-陆地内循环-环节-海上内循环-影响-意义-河流-热量平衡-餐-生物分-海洋航行-海洋污染-河流补给-河流特征从“人地协调观”角-考点一-度认识水循环[考情报告]水循环对人类生存、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

水循环-的作用、原理及应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是高考的主要命题点。

以水-循环示意图和大治理、工程建设、水污染及其治理等为背景,考查各种水-体的补给关系和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及意义;考查考生的区域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

题型灵活多样。

真题探究-2016全国卷Ⅲ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甲河-■透水岩层-%不透水岩层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恢复后,该山地的-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思维流程-森林破坏后,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能力圆降低,下渗-指出山地对河-文字信息-流的分水作用-☑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坡面径流4增多,洪水-山地森林从破-环到恢复,-枯水期.河流径流量差值-变了河流径流-特征-圆增大-森林恢复,坡面径流流速-获取和解读信息-甲、乙河分-图像信息-列山两侧-阳成慢,流量减少,下渗水-山地透水岩层-量☑增加,转化为地下径流-不透水岩层相-圆增加,同时蒸发(腾)量增加-调动和运用知识-间分布、向乙-倾斜-森林恢复,地表水蒸发(腾)-森林破坏,-量圆增加,植被截留雨水量-致河流径流品-年内波动强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补给-设问信息-的原因-甲乙河流总量四减少;岩-层向乙河方向倾斜,地下径-区城水循环-流增加,甲河一侧地下径流-影响,对甲-乙两河径流量-补给回乙河,径流量甲河减-的影响-,乙河增加-尝试作答B-2C3D-答案知能整合-1.运用综合思维,从辩证的角度全面理解影响水循环诸环节的因素-1影响蒸发量大小的因素-蒸发旺盛,蒸发量大-强-高-光照-气温-风速-空气湿度-裸露的水域表面积-弱-蒸发微弱,蒸发量小2影响水汽输送方向和水汽量大小的因素-风-风带(信风带、西风带、极地东风带)-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季风-海洋上空-陆地-的水汽-距海远近-地形(否)阻挡-3降水形成的条件-充足的水汽供应-强烈上升的大气运动-形成丰富的降水-充足的凝结核④影响地表径流流速、流量的因素-影响因素-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年降水量-决定地表径流流量大小的最主要的因素-流域面积-同地表径流流量呈正相关-支流数-植被-涵养水源,起到“削峰补枯”的作用-地形-一般随坡度增大,流速增大-地质条件-河流流经喀斯特地貌区、沙质土壤时,河水易下渗,-土壤质地-减少表径流的流量-蒸发-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地表径流的影响大-人类活动-沿岸取水会导致径流量减少。

专题三第2讲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

专题三第2讲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课件-2021届高考二轮复习
答案:1.C 2.B 3.C
第2讲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高频考点二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020·浙江卷)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 图中虚线代表洋流。读图,完成下题。
第2讲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命题分析] 本题以世界部分海陆状况为切入点,主要考查洋流性 质及其对沿岸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体现了地理学科中的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其命题思路的流程如下: 南美洲、南极洲与太平洋、大西洋交汇处的“十字” 海域→海域状况复杂→风向、洋流流向多变→对附近沿岸 的地貌、生物资源、航海、气候影响大。
专题三 水体运动
第2讲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素养导引 脉络理清
课标要求
学科素养要求
1.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海
1.区域认知:准确定位区 域地理位置,熟悉区域
水性质和运动对人类活动的
的地理环境特征。
影响。
2.运用世界洋流分布图,
2.综合思维:结合区域 环境特征,综合分析洋
说明世界洋流分布规律,并
流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地
第2讲 洋流分布规律及其影响
疑难探究 题组集训
[解题思路] 图中甲洋流是西风漂流,位于南半球,南半球中高纬 度没有副极地环流圈,A 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 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 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 风带影响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 错误。西风 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D 正 确。故选 D。 [参考答案] D
1.海洋向大气输送热量的最主要方式是( )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全国)课件(81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全国)课件(81张)
1.流域综合开发的一般思路
2.河流水能与航运价值分析
3.水库建设的利弊分析
利(综合利益)
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养殖、供水 和调水、调节气候等
3.灞河、浐河橡胶坝完工后,地下水和河水的相互补给关系是 ()
A.灞河右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B.灞河左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C.灞河 A#坝下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D.浐河两岸都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解析:C [图示灞河 A#坝下游地下水位线向北(数值小)弯曲, 说明河流附近地下水位高于两侧,则下游河段为河水补给地下水。 灞河 A#坝上游地下水位线基本呈东西延伸,可判断灞河 A#坝上游 地下水均由南向北流。结合河流位置,可知浐河左岸为地下水补给 河水、右岸为河水补给地下水,灞河 A#坝上游右岸为河水补给地下 水、左岸为地下水补给河水。]
沼泽、水库等湿地的调节作用
(2)水位:变化大小; 汛期:有、无(有就 ①决定于河流的补给类型:主 答,明确季节或时 要包括降水量;气温;地形; 洪涝灾害 间及长短;无就不 ②湖、沼的调节作用 答)
①泥沙的来源:植被状况、地形 三角洲的变化
坡度(流速)、表土性质、降水强 海岸线的变化
(3)含沙量: 度、流量多少→侵蚀强度→沙的 河水的颜色土
(多或少) 来源量;②泥沙的沉积:流经的 壤的肥力
地形和河道曲直、湖、沼、水库 水质的好坏
的沉积→沉积量
气候:最冷月气温;地形:海拔 (4)结冰期:有
高度、地形对冷空气阻挡、流速 或无(若有,
的大小;海洋、湖泊的调节;河 长或短)
水的深浅;盐度的高低
河流生物
(5)流速:快或 慢
地形
河流含沙量
(6)凌汛:有就 气候:最冷月气温;河流流向;
人类活动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核心考点练3洋流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3水体运动规律核心考点练3洋流

核心考点练3 洋流(2022·江西吉安高三期末)莫桑比克海峡位于非洲大陆与马达加斯加岛之间。

马达加斯加岛南北部海区及莫桑比克海峡北部窄口处的地形十分复杂,有大量海底山脊、海岭。

马达加斯加岛南部西侧海区海流呈逆时针旋转。

下图示意莫桑比克海峡及其邻近海区海流。

据此完成1~2题。

1.马达加斯加岛南部西侧海区的海流呈逆时针旋转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盛行风向、洋流方向B.海陆轮廓、海底地形C.潮汐变化、洋流流速D.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2.图示海域海流流速最快的是( )A.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海域B.莫桑比克海峡南部海域C.马达加斯加岛西南海域D.莫桑比克海峡北部海域(2022·重庆一诊)海滩离岸流,也叫回卷流,是一股垂直于海岸流向外海的狭窄而强劲的水流,多发于沙质海滩的横向沙坝、沟槽等地形区域。

有观点认为,某个时刻,在风、波浪、潮流等作用下,冲向海滩的海水因某种扰动聚集起来,最终大量的海水从较低的缺口冲出形成离岸流,强劲的水流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将在此区域活动的人群拖到外海,造成溺水事件。

离岸流在岸边高地容易判断:在平行于岸线的条带状白色浪花中,颜色偏黄的平静水域为海滩离岸流分布区。

下图为我国某海域地形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示海滩最容易发生离岸流的海域是( )A.甲B.乙C.丙D.丁4.离岸流海域的颜色偏黄的原因可能是( )A.海水携带了大量泥沙B.海域的藻类物质丰富C.海水较深且流速较慢D.与外海洋流混合5.在海滩不幸遇到离岸流,最科学的自救方法是( )A.尽全力逆流游回岸边B.呼叫或挥手寻求救援C.平行于海岸向两边游D.下潜到水底走回岸边2020年10月下旬至2021年3月底,广东全省平均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少58%。

专家称,广东省本次干旱天气和拉尼娜现象密切相关,拉尼娜现象造成了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的被迫移动,并造成北半球高低纬之间大气环流产生明显的变化。

下图示意拉尼娜年太平洋局部水温和气压分布。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课件: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2018年高考地理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创新课件: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答案:4.D 5.C
[清障提能]
区分水循环环节的注意事项 一般情况下,海陆间循环主要有四个环节(蒸发、水汽输 送、降水、径流输送),海上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主要有两个 环节(蒸发、降水)。但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都可能发生水汽输送,只不过海洋上空向陆地上空的水汽输 送是最主要的输送方向,径流输送在陆地内循环和海陆间循 环都存在。分析环节时要分清空间区域和箭头方向,一般箭 头向上为蒸发,箭头向下为降水。
目前安徽省正试点 “海绵城市 ”建 设:缺水地区优先利用透水砖、下沉式 绿地、生物滞留设施等,其他地区优先 利用雨水湿地、蓄水池等设施,构建新 型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据此完成 4~5 题。 4.“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是 A.a 增加 B.b 减少 C.c 减少 5.“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①减少城市用水量 能力 A.①② ②促进雨水资源利用 C.②④ ④缓解城市内涝 B.②③ D.③④ ( D.d 增加 ( ) ③增强城市排水 )
(二)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河流水与 湖泊水 、 地下水 具有相互补给关系,但黄 河下游、长江的荆江河段为“地上河”,只存在 河流水 补给
地下水 的情况。
2.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流量 、 水位、 含沙量 、 结冰期 、凌汛、流速等。 3.河流的水系特征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描述:①河流
解析:第 4 题,结合水循环知识可知 a、b、c、d 四环节分别 为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和蒸发(蒸腾)。据题可知,由于 “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对水体的“蓄存”和“释放”,(a) 地表径流减少,(b)下渗量增加,(c)地下径流增加;“海绵城 市”的建设使当地空气变得湿润,(d)蒸发(蒸腾)量增加。第 5 题,城市蓄水能力增强,可促进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一 定程度上缓解城市内涝。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3《水体运动规律》考点三 洋流及其影响课件.ppt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1-1-3《水体运动规律》考点三 洋流及其影响课件.pptx

D.台湾海峡→青岛Biblioteka [解题技巧]1.审题干
(1)时间为 4 月 5 日。
(2)航行航线图。
11
2.析图表
[尝试解答] A
12
[方法规律] 1.判断洋流流向的方法 (1)洋流成因法:根据洋流分布与气压带、风带之间的内在联系判 断。 (2)洋流性质法: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 (3)洋流概念法:洋流水温低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寒流,洋流水温 高于所经海区的洋流是暖流。一般寒流由高纬流向低纬,暖流由 低纬流向高纬。
C.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D.使附近海区石油污染向南扩散
18
解析:第 1 题,根据题干,结合图示的纬度位置判断该洋流一定 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南纬 40°以南地区没有南北方向的大洋环 流。第 2 题,根据题干,结合全球洋流模式图判断,该洋流分布 于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洋东部,为暖流,故对沿岸地区起增温增 湿的作用,使沿岸气候带的北界向高纬延伸,B 正确。受暖流影 响,等温线应向高纬凸出,海洋石油污染应向北扩散。 答案:1.A 2.B
15
5.世界渔场的形成原因
16
[学以致用] 题组一 洋流的分布规律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
17
1.甲洋流流经海域位于( A )
A.北半球中高纬度
B.北半球中低纬度
C.南半球中高纬度
D.南半球中低纬度
2.甲洋流( B )
A.将极地冰山带向低纬海区
B.使沿岸气候带北界向高纬伸展
B.冬季赤道逆流与季风洋流流向叠加
C.冬季北赤道暖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D.冬季赤道逆流与南赤道暖流流向叠加
21
5.7 月,图中 R 处的天然橡胶运往我国上海,货轮在马六甲海峡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水体运动和流域开发测试专题强化训练A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三 水体运动和流域开发测试专题强化训练A卷-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三水体运动和流域开发测试(A卷)一、选择题(2017·长春质检)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

这项工程主要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进水口三大部分和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泄洪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

下图为都江堰工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伟大奇迹,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最主要的功能是( )A.航运B.水产养殖C.旅游D.防洪灌溉2.都江堰工程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有效处理了泥沙问题。

它能有效处理泥沙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A.处于凸岸的外江泥沙量最大,洪水易带走泥沙B.内江流速慢,含沙量小C.飞沙堰对泥沙起阻挡作用D.宝瓶口为收窄断面,流速快,输沙量小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都江堰工程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泄洪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同时又对四川盆地的农田灌溉起到了重要作用,故选D。

第2题,处于凸岸的外江泥沙容易沉积,当从鱼嘴来的水量大时,泥沙容易被冲走,故A 项正确;内江处于凹岸,河流流速快,故B项错误;当内江水位高时,一部分洪水从飞沙堰排出,带走大量泥沙,因此,飞沙堰起到泄洪排沙作用,故C项错误;当河水流经宝瓶口时,由于断面收窄,河水流速加快,对泥沙冲刷能力加强,输沙量大,故D项错误。

答案:1.D 2.A基流是地下水补给进入河水中的部分,其径流量较为稳定,为河川的基本流量;它在维持河道生态、提供枯水季节供水中作用显著。

基流指数是基流占河流径流的比重。

下表为1961-2000年间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的相关数据。

据此完成3~4题。

A.气温变化B.降水量变化C.基流指数变化D.植被变化4.1961-2000年间,气温升高对黄河源区基流和基流指数的影响明显,因为气温升高使( )A.蒸发量增大,地下水补给增多,基流减少B.冻土融化多,地表水下渗增多,基流减少C.冻土融化多,地下水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D.冰川融化多,地下水补给河水增多,基流指数增大解析:第3题,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当降水量多时,基流也相对增多,此时段基流指数变化不大,所以黄河源区的河流径流量大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变化,B对。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三 水体运动(水循环、水量平衡、陆地水体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三 水体运动(水循环、水量平衡、陆地水体与河流水文、水系特征)

基础知识结构
基础知识概念检索
1.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2.地表水、地下水(潜水、承压水)、内流河(湖)、外流河(湖)、流域、河源、干流、
支流、河口。 3.湿地、沼泽、淡水湖、咸水湖、构造湖、火口湖、牛轭湖、堰塞湖、冰川湖、海
迹湖。 4.雨水补给、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地下水补给、湖泊水补给。 5.河流水文特征——流量、水位(高低、变化)、流速、含沙量、结冰期、汛期、春
1.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通过水循环,全球水体能够处于不断的更新中 2.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通过大气环流进行水汽输送,洋流 的运动 3.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 4.促进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 5.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流水作用是地表形态塑造的重要作用,流水地貌是地 表的常见地貌 6.影响全球气候和生态:水循环是气候的基本体现,水循环异常也会造成地 区或全球生态平衡异常
2.据材料推测,海南岛水源涵
B 养量的分布特征是( )A.东
部低西部高
B.东部高西部低C.自北向南
递 2水.减量根呈据现上东题部可多知、,西水部源少涵的养特量点与,降因水此量水明源显涵呈养正量相也关应,呈海现南东岛部降 多、西部少的特点,B正确,ACD错误。故选B。
D.自南向北递减
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知识应用——链接高考题(水循环与水量平衡)
(2023·海南·高考真题)水源涵养是指生态系统通过其特有结构与水相
互作用,将水分保持在生态系统的过程与功能。海南岛降水量呈现东部多、
西部少的特点。图示意1996-2020年海南岛降水量、蒸散量、水源涵养量的年
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训练专题三水体运动规律

训练(三) 水体运动规律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60分)(2013·安徽)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1~2题。

1.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④⑤解析本题考查区域水循环的环节和地理意义。

伏尔加河流域内位于40°E以东的地区,受西风带的影响小;伏尔加河河水最终注入里海,因此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因此C项正确。

伏尔加河所在纬度较高,蒸发不旺盛,只在下游蒸发旺盛,由于该河流主要在平原上流动,流速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因此可以使其流域地势趋于平坦,而非高低不平。

答案 C2.图中所示石油、天然气( )A.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不同B.直接形成于伏尔加河的沉积作用C.开发得益于伏尔加河水资源丰富D.输出主要通过伏尔加河运往西欧解析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能源的形成及分布。

由于伏尔加河流域面积占东欧平原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注入里海径流量占进入里海总径流量的85%。

流域内人口约占俄罗斯总人口的43%,同时该流域气候干旱,因此该地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与水资源丰富有关系,故C项正确。

与伏尔加河水能的能量来源相同,都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由于石油、天然气形成年代较早,与伏尔加河沉积作用关系不大;伏尔加河及其支流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不能通过伏尔加河将石油、天然气运往西欧。

答案 C(2013·河北省普通高中质检)下图为德国柏林某生活小区的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该系统的广泛使用会( )A.加剧城市内涝B.导致地下水位下降C.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D.加重绿地土壤盐渍化解析本题考查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雨水收集再利用,可减小地面雨水聚集量,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减轻城市内涝,并且可以补充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不会加重城市绿地土壤盐渍化。

人教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共62张ppt)

人教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课件:专题三 水体运动规律(共62张ppt)

析题突破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 (1)贝加尔湖为 (1)贝加尔湖的湖水深度 3
大 ,水量巨大,但
□ □ 世界上 1 最深 只有 4 表层 湖水因海拔高而从河流流出,
的湖泊
□5 大部分 水体都无法流出
(2)由所给地形
□ 图可知,贝加尔 (2)贝加尔湖所处纬度较 6

,气温较
湖为□2 外流 □7
A.3—5月Biblioteka B.6—8月C.9—11月
D.12月至次年2月
解析 结合经纬线可知,图示区域的气候类型为地中海气候,结合该气 候降水特点可知,12月至次年2月为胡卡尔河的汛期,河流径流量大,河水中 的悬浮物多,河水浊度高,为河流的浊期。
答案 D
10.在胡卡尔河干支流中,河水浊度较高的河段是( )
A.ac段
答案 C
6.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分配发生变化的原因
可能是( )
A.流域降水量增加
B.全球气候变暖
C.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D.大量修建水库
解析 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聂伯河径流量的季节差异减小,说明是受 到了人类活动的调节作用,可能是上游修建水库所致,D项正确;“总径流量 变化较小”,说明降水量没有大的变化,A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不影响季节 分配,B项错误;农业发展,灌溉面积增加,C项错误。
(1)若图中曲线表示干湿状况不同的沙壤土和黏壤土在其他条件相同 时的入渗率变化情况,则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
A.①—湿黏壤土 B.②—湿沙壤土 C.③—干沙壤土 D.④—干黏壤土
解析 四条曲线代表四种土壤,而这四种土壤性质又可以分为干和湿、 黏和沙,就入渗率而言,应该是干>湿,沙>黏,所以入渗率干沙壤土>湿沙壤 土>干黏壤土>湿黏壤土。故选B。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原理常考点三洋流的分布及影响练习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三水体运动原理常考点三洋流的分布及影响练习

-------------------------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劳------------------------------常考点三洋流的散布及影响(2018 ·福建部分学校联考) 下列图为“印度洋部分海疆表层海水等温线( 单位:℃ ) 散布示企图”。

回答 1~ 2 题。

1.图示季节 ()A. P 处的风向为西南风B. P 处洋流大概自西向东流动C. Q处洋流性质为暖流D. E 处洋流自西向东流动2. M海疆等温线的曲折方向、疏密特色及其形成原由对应正确的选项是()①向低纬度曲折—暖流②向北凸—寒流③等温线密集—洋流影响,温差大④等温线密集—副高控制,蒸发旺盛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答案分析第 1 题,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洋流流向受季风风向影响。

等温线凸出方向代表洋流流向,图示季节吹东寒风,北半球是冬天。

P 处的风向为东寒风, A 错。

P 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大概自东向西流动, B 错。

Q 处洋流是索马里半岛沿岸洋流,冬天性质为暖流, C 对。

E处洋流是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 D 错。

第 2 题, M海疆等温线向低纬度曲折,是寒流,①错。

M海疆位于南半球,向北凸,是寒流,②对。

等温线密集,受寒流影响,温差大,③对、④错。

重点原理金戈铁制卷1.洋流的散布2.洋流对天气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读“某海疆表层海水等温线散布图”及“甲地沿纬线方向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图”,达成1~2题。

1.图中洋流可能位于()A.美国西部海岸B.日本东海岸C.莫桑比克东海岸D.澳大利亚西海岸2.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A.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减缓B.利于渔场的形成C.促使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互换D.增添沿岸地域降水答案分析第 1 题,读海疆表层海水等温线散布图可知,该海疆有虚线( 纬线 ) 穿过,说明该海疆有极圈线或许回归线穿过。

依据海水垂直温度随深度增添而降低的特色可得,甲地在同一纬度上水温显然低于双侧,据此可推测该洋流是寒流。

-水体运动整合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

-水体运动整合篇-高考地理二轮复习1

A错误。西风漂流环绕南极流动,从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B错误。西风漂流是在南半球西风带影响
下形成的,和极地东风关系不大,C错误。西风漂流纬度较高,靠近南极大陆,水温较低,是寒流,
D正确。故选D。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第2题,若图示海区温盐环流减弱,则表层海水下沉减弱,海水北上减弱,即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
洋暖流势力减弱,由暖流对气候的影响可知,会导致北美东部地区气温降低,降水减少,故选A。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 【审答流程】
材料信息: M海域渔业资源丰富
图示信息: ①区域经纬度
பைடு நூலகம்
提取信息 ②甲、乙、丙三支洋流位置及流向
设问信息: ①洋流丙流量最大时
②自然环境特征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名校课堂】获奖PPT-第部分专题-水 体运动 整合篇 课件- 高考地 理二轮 复习1( 最新版 本)推 荐
典例剖析

典例3 (2020·浙江嘉兴)右图中甲乙丙为
三支洋流,M处海域渔业资源极为丰富。完成(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考点三洋流的分布及影响
(2018·福建部分学校联考)下图为“印度洋部分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示意图”。

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 )
A.P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B.P处洋流大致自西向东流动
C.Q处洋流性质为暖流
D.E处洋流自西向东流动
2.M海域等温线的弯曲方向、疏密特点及其形成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
①向低纬度弯曲—暖流②向北凸—寒流③等温线密集—洋流影响,温差大④等温线密集—副高控制,蒸发旺盛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1.C 2.B
解析第1题,北印度洋为季风洋流,洋流流向受季风风向影响。

等温线凸出方向代表洋流流向,图示季节吹东北风,北半球是冬季。

P处的风向为东北风,A错。

P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大致自东向西流动,B错。

Q处洋流是索马里半岛沿岸洋流,冬季性质为暖流,C对。

E 处洋流是南赤道暖流,自东向西流,D错。

第2题,M海域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是寒流,①
错。

M海域位于南半球,向北凸,是寒流,②对。

等温线密集,受寒流影响,温差大,③对、④错。

关键原理
1.洋流的分布
2.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读“某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及“甲地沿纬线方向海水温度垂直变化图”,完成1~2题。

1.图中洋流可能位于( )
A.美国西部海岸B.日本东海岸
C.莫桑比克东海岸D.澳大利亚西海岸
2.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减缓
B.利于渔场的形成
C.促进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交换
D.增加沿岸地区降水
答案 1.D 2.B
解析第1题,读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可知,该海域有虚线(纬线)穿过,说明该海域有极圈线或者回归线穿过。

根据海水垂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的特点可得,甲地在同一纬度上水温明显低于两侧,据此可推断该洋流是寒流。

美国西部海岸未有极圈线或者回归线穿过,A错误;日本东海岸是日本暖流,增温增湿,B错误;莫桑比克东海岸是厄加勒斯暖流,增温增湿,C错误;澳大利亚西海岸有南回归线穿过,因此海域表层海水等温线应是a<b<c <d,受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海水等温线向温度较高处凸(凸高为低)。

故D正确。

第2题,根据上题分析,该洋流是寒流。

南半球寒流流经海域,海水上泛,给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有利于渔场的形成,例如秘鲁寒流海域著名的秘鲁渔场,B正确;受寒流流向影响,海轮沿洋流北上航速加快,A错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上,正常情况下,洋流很难促进同纬度海陆间大规模水热交换,C错误;寒流对沿岸的影响是降温减湿,D错误。

19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南邻秘鲁)和秘鲁等地,渔民们发现,每隔几年,从10月到次年3月便会出现一股沿海岸南移的暖流,使表层海水温度明显升高,沿岸地区渔业资源也会遭受灭顶之灾。

后来,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厄尔尼诺。

下图示意某次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部分地区表层水温距平值分布。

读图,完成3~4题。

3.据图分析可知,厄尔尼诺现象对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主要影响是( )
A.印尼东部岛屿降水增多B.澳大利亚东部森林火险等级升高
C.秘鲁沿岸降水减少D.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减少
4.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 )
A.赤道逆流增强
B.秘鲁寒流东移并减弱
C.南赤道暖流增强
D.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升温
答案 3.B 4.A
解析第3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西海岸受暖流影响,上升气流加强,会导致秘鲁沿岸降水增多,厄瓜多尔西部沿海洪涝增多;而澳大利亚东部及印尼热带雨林地区则因暖流
补给减少,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减少,森林火险等级升高,据此选B。

第4题,厄尔尼诺发生时,太平洋中因东太平洋形成低压、西太平洋形成高压使得赤道逆流增强;秘鲁寒流西移并减弱;南赤道暖流因东南信风减弱而减弱;厄尔尼诺是南美洲秘鲁太平洋沿岸海水异常增温的现象,很多太平洋热带地区西部表层海水普遍降温,据此选A。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甲处上升流较乙处强的原因是( )
A.地转偏向力差异B.海水盐度差异
C.海水温度差异D.风向差异
6.有关甲处洋流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处附近海岸夏季比较凉爽
B.甲处海域的等温线向南凸出
C.甲处的污染物向南扩散
D.甲处冬季海雾比夏季强
答案 5.D 6.A
下图是“世界某区域某月7℃等温线一百多年来随全球气候变暖而变化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7~9题。

7.研究表明,影响全球近一百多年来7℃等温线空间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面辐射 B.大气辐射 C.太阳辐射 D.大气成分
8.图中海域等温线发生弯曲的原因是( )
A.沿岸有寒流经过
B.海洋比热容大,降温慢
C.海底地形为海岭
D.纬度高,太阳辐射弱
9.该月,图中河流( )
A.有明显的凌汛现象B.处于枯水期
C.补给两岸地下水D.含沙量较小
答案7.D 8.A 9.C
(2018·甘肃靖远县模拟)渔获产量的分布实际上代表了渔业资源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渔业常常采用渔场资源重心描述渔场空间位置的变动。

读“2014年12月~2015年7月大西洋中部某海域(中上层鱼类渔场)产量重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示意图”,完成10~12题。

10.该渔场位于( )
A.非洲西部B.南美洲东部
C.北美洲东部D.欧洲西部
11.该渔场形成的主要条件是( )
A.有南赤道暖流流经B.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C.寒流交汇于大洋中D.盛行上升补偿流
12.每年影响该渔场重心移动的主要风带是( )
A.西风带B.东南信风带
C.东北信风带D.极地东风带
答案10.A 11.D 12.C
下图为“纽芬兰岛及其附近洋流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13.关于①②③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洋流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北弯曲
B.②洋流流经海域的盐度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盐度
C.③洋流的成因与赤道流相同
D.①②③洋流的性质相同
答案 B
解析从经纬度和陆地轮廓可以确定此图为北大西洋北部,①洋流为拉布拉多寒流,水温低,表层海水等温线向南弯曲,A错误;②洋流为暖流,来自纬度较低的副热带海区,水温高,蒸发量大,流经海域的盐度高于全球平均海水盐度,B正确;③洋流主要受西风影响,属于风海流,赤道流为补偿流,两者形成原因不相同,C错误;①为寒流,②③洋流为暖流,D 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