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物理问题的教学

合集下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主要涉及第1节《力的概念》和第2节《力的作用效果》。

详细内容包括力的定义、分类、作用方式、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分类和作用效果,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力的知识分析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以及力与运动的关系。

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理解,尤其是力与运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车、滑轮、钩码、气球等。

2. 学具:橡皮筋、直尺、铅笔、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现象,如运动员举重、拉弓射箭等,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详细讲解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引导学生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3. 实践情景引入: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力的作用效果,如推、拉、挤、压等。

4.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作用效果的相关例题,引导学生掌握力与运动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设计有关力的概念和作用效果的小题目,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6. 实验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让学生直观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7. 小组讨论:讨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对力的作用效果的影响。

六、板书设计1. 力的概念、分类、作用效果2. 力与运动的关系3. 例题解析4.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效果。

(2)举例说明力与运动的关系。

(3)计算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已知这两个力的大小和方向,求物体的运动状态。

答案:(1)见课本。

(2)见课本。

(3)物体受到的两个力分别为F1和F2,夹角为θ。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这两个力的合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八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

人教八年级物理下册单元教学设计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2课时)教学设计:教学5个环节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明确目标如果你站在公共汽车上,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你会向后倒,而当汽车急刹车时,你却会向前倾,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思考后引出课题。

二、自主学习,指向目标学生自学教材第16页至第19页,完成学生用书自主研学部分的内容。

三、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教师演示】课堂演示图中所示的实验。

【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注意每次实验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分别是什么,并将实验结果填入表格。

【教师点拨】三次实验都是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保证小车在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开始水平运动的速度相同,这是相同条件,三种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使小车在平面上受到摩擦阻力不同,这是不同的条件,实验现象如图所示,三个虚线小车标志着小车在三种表面上停止的位置。

请同学们讨论并将观察到的现象和分析的结论填在表格里。

【师生共同分析】(1)在相同条件下(小车在三种不同物质表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小车在三个平面上,水平方向没有推力或牵引力作用时,仍然向前运动。

这说明物体只要运动就得受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也可以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2)在三种表面上由于存在阻力,总要阻碍小车前进,最终要停下来。

表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速度变化得越慢,小车前进得越远。

实验次数表面材料小车速度变化快慢小车受阻力大小小车前进的距离1 毛巾快大短2 棉布较快较大较长3 木板慢小长2.牛顿第一定律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等科学家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力和运动的关系的第一条规律就是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教师讲述】(1)牛顿第一定律是对一切物体而言的,条件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结论是原来静止的物体要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的第一节内容。

具体包括: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以及力的分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

2. 使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和分类,能区分不同类型的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惯性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和分类。

难点:理解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以及力的作用效果和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滑板、斜面、弹簧测力计。

学具:笔、纸、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辆小车在光滑水平面上运动,让学生观察其运动状态,引导学生思考:小车为什么能继续运动?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停止运动?2. 例题讲解:(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惯性的概念: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形状或大小。

(4)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各种力的作用效果和分类。

4. 小组讨论:讨论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减小或利用惯性。

六、板书设计1. 牛顿第一定律2. 惯性3. 力的作用效果4. 力的分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举例说明惯性的概念。

(3)列举三种力的作用效果和分类。

2. 答案:(1)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如: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身体会向前倾;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继续飞行等。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交通工具的安全带、运动场上的跑道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 运动和力《第3节 摩擦力》教案

《摩擦力》本专题属于课标三大主题之一──“运动和相互作用”主题的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是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也是学习物理学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涉及较多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比较抽象。

本条目课程内容主要涉及认知性学习目标,具体说明如下:“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力”中的“了解”属于认知性目标行为动词,该条目处于“了解”水平。

能根据生活体验认识摩擦力,了解三种类型的摩擦,即静摩擦、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

了解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与物体运动的方向有可能相同。

能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用弹簧测力计粗略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明确只有把物体放在水平支持面上,让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物体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经历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用控制变量的思想设计并进行实验。

比如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时,就要改变物体间的压力,同时要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等其他因素都相同;在研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时,就要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同时要保持压力、接触面积等其他因素都相同。

能表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物体间的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把滑动变为滚动,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无关,与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与拉力大小无关。

对于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利用二力平衡知识判断。

比如用水平方向的力拉水平面上的物体未拉动,可以先对物体受力分析,物体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支持力,水平方向受拉力和摩擦力,因为物体静止,即在水平方向静止,二力平衡,所以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同样,物体在竖直方向静止,也要二力平衡,所以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全章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运动和力》主要内容包括:运动的描述、位置的相对性、直线运动、曲线运动、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力的作用、摩擦力、二力平衡等。

本章内容是学生对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对物理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思维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对实验现象和实际问题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概念和原理的理解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实验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数学公式的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加强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

2.数学公式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2.利用实验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原理。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运用数学工具,加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实验器材和实验材料。

2.准备实例和习题。

3.准备多媒体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运动和力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验和实例,呈现运动和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4.巩固(10分钟)学生解答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梳理知识点。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相关的习题和实际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8.板书(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并掌握第八章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知识体系;(2)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学习的积极性;(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真理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复习第八章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 通过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 分析本章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三、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复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1)引导学生回顾本章所学的基本概念;(2)讲解本章的重要原理和规律;(3)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第二课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1)引导学生梳理本章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2)分析本章的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3)通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后作业1. 复习本章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3. 考试:通过考试,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注意:本教案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

六、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采取分层教学法,既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提供拓展提升的机会。

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物理现象。

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PPT课件:涵盖本章重点知识点,辅以图片、图表等形式,增强视觉效果。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1.请同学们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列举至少三个应用二力平衡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完成教材第8章第2节后的习题1、2、3,并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
3.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中的“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和“作用在一个物体上”这两个条件。要求实验步骤清晰,数据记录准确,并分析实验结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实验器材,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
2.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并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分析。
3.各小组汇报实验成果,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心得。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实验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500字
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二力平衡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基本概念:讲解二力平衡的定义,阐述二力平衡的条件。
3.实践操作:分组进行实验,验证二力平衡条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知识应用:分析生活中的实例,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二力平衡条件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谈谈自己对二力平衡现象的理解和体会。
3.教师强调二力平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将物理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的意识。
4.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二力平衡知识,并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二力平衡知识点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的第一节,主要内容为:1. 学习运动和力的概念;2. 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3. 掌握力的作用效果;4. 学习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知道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2. 使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效果,能够运用力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运动和力的关系,二力平衡的条件;2. 教学重点:力的作用效果,运动和力的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小车、木块、弹簧测力计、细线、钩码等;2. 学具:笔记本、笔、三角板、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小车和木块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当小车推动木块时,木块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引出运动和力的概念。

2. 讲解运动和力的概念:解释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运动和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

3.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弹簧测力计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通过钩码的实验,让学生了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讲解当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若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则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运动和力1. 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2. 力:物体对物体的作用3. 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密切力的作用效果1. 改变物体的形状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1. 大小相等2. 方向相反3.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七、作业设计1. 判断题:(1)物体受到的力越大,运动状态改变得越明显。

()(2)物体受到的力越小,运动状态改变得越不明显。

()(3)物体受到的力为零,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2. 选择题:A. 弹簧被拉伸B. 弹簧被压缩C.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A. 弹簧被拉伸B. 弹簧被压缩C. 物体在水平面上匀速直线运动D. 物体在斜面上加速下滑3. 解答题: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其中一个力为10N,方向水平向右,另一个力为8N,方向水平向左,求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处于平衡状态,说明理由;如果不处于平衡状态,请说明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精品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精品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在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中,深入探讨第12节内容。

主要围绕力概念、作用效果、测量和力合成展开。

具体内容包括:理解力概念,掌握力作用效果,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大小,解力合成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概念,知道力作用效果。

2. 培养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大小能力。

3. 使学生掌握力合成原理,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概念、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使用,力合成原理。

难点:力合成原理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演示用小车和绳子、图示等。

2. 学具:弹簧测力计、小车、绳子、图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演示小车在拉力作用下运动,引导学生思考力与运动关系。

2. 教学内容展开(1)力概念与作用效果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力概念,知道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个要素。

讲解力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形状等。

(2)弹簧测力计使用介绍弹簧测力计原理,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大小。

(3)力合成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解力合成原理。

结合图示,讲解力合成方法,如力三角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等。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讲解力合成原理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有关力概念、测量和合成问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力概念、作用效果2. 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3. 力合成原理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解释力概念,并给出三个生活中常见力例子。

(2)简述弹簧测力计使用方法。

(3)如图,已知力F1=6N,F2=8N,求它们合力F。

答案:(1)见学生解答;(2)见学生解答;(3)合力F=10N。

2. 作业答案:(1)答案见学生解答。

(2)答案见学生解答。

(3)答案:合力F=10N。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力概念、测量和合成掌握情况较好,但部分学生对力合成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复习《力与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复习《力与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复习《力与运动》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复习《力与运动》这一章节,帮助学生们巩固他们在这一章节中学到的知识。

设计思路是先通过一些实例来引起学生对力的作用的思考,然后通过实验和讨论来帮助他们理解力的作用原理,通过练习来检验他们的理解程度。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以及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够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发生改变,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教学难点是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教学重点是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原理的理解。

为了进行这节课,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一些日常用品,如气球、小车等,以及一些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滑轮组等。

在活动的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一些重难点,如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我会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实验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课后,我会进行反思,看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出一些拓展延伸的任务,让学生在课后去完成,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这就是我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设计,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力与运动》这一章节的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力与运动》这一章节的知识至关重要。

我将对这些重点细节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我需要重点关注通过实例引入力的概念的过程。

这一步骤是学生对力的理解的基础,通过吹气球、拉弹簧等实例,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力的存在和力的作用效果。

我会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确保他们能够理解力的概念,并能够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存在联系起来。

我需要重点关注实验和讨论的过程。

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力的作用原理的重要手段,而讨论则是他们分享和深化理解的平台。

在这一环节中,我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并通过讨论来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发现。

高中物理第八章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第八章讲解教案

高中物理第八章讲解教案教案主题:力的平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 能够通过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判断力的平衡;
4. 能够解决与力的平衡相关的问题。

二、教学重点
1. 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 判断力的平衡的情况;
2. 解决力的平衡相关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
1. 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原理;
2. 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3. 判断力的平衡的情况;
4. 解决力的平衡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例子引出力的平衡的概念;
2. 讲解力的平衡的原理和条件;
3.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
4. 利用实际例子分析力的平衡情况;
5. 练习:让学生进行力的平衡相关的题目练习;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
1. 完成课堂练习;
2. 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加深对力的平衡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注重让学生理解力的平衡的概念和原理,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掌握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力的平衡相关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了趣味性和实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在布置作业时,也要确保作业内容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促进学生对知识的进一步巩固和理解。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教案 北师大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八章教案 北师大版

教学课题: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1 压强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2、理解压强的概念是作用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3、知道压强的国际单位时牛/米2,又叫帕斯卡.4、能用压强公式p=F/S,进行简单计算.5、知道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是改变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大小,了解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学习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2、在压强概念的学习中,理解比值定义的方法.3、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重要性.2、通过对日常生活、生产中压强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日常用品中的物理学原理的精神和将物理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生产的意识.教学重点:1.压力的概念,压力的作用效果与那些因素有关.2.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回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教学难点: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2.压强概念、压强的计算公式(比值定义的方法)3.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它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教具:实物投影仪、橡皮泥、泡沫塑料、压力小桌、200g的钩码教学过程: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1 压强一、压力:通过实物投影仪给出教材第36页的图8-1,提出问题:压路机对路面,运动员对跳板、图钉对墙壁有没有力的作用?提出问题:这些力作用点和方向各如何,怎样用共性语言来描述它们?并组织学生讨论,得到结论.学生回答:有进行讨论,总结出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它有"使物体发生形变"的作用效果.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组织学生用手边的铅笔作教材图8-2的实验,体会"笔尖处比笔尾处疼",紧接着提出问题:结合这个小实验分析一下,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引导学生进一步设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压力及受力面积有关给出实验器材,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验证性实验,选择实验效果最好的器材.学生设计时教师给予适当提示和点评,确立统一的实验方法:在受力面积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在压力大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安排学生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完成这个简单的实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受力面积有关".设计实验,理解选用橡皮泥最好,它能够持久的记录深浅的印记.分组完成实验.交流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及受力面积有关".二、压强:在实验结论的基础上用与速度做类比,用比值定义法给出压强的概念,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1,通过对题目的分析引导学生得出压强计算公式、单位.举出实例,让学生感知压强单位的大小.学生动手计算例题1,感悟到压强计算公式、压强单位的推导过程.体会出压强单位的大小.应用压强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利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出例题2,安排学生分组讨论人对沙滩的压强是多大?指导学生考虑:"人的体重大于多少?","怎样估测鞋底的面积?",启发学生在白纸上引出鞋印,用画小方格的方法,求鞋底面积.提示学生计算人通过沙滩时对沙滩的压强,只是计算单脚的面积,而对于坦克却注意它是两条履带的面积.分组讨论,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领悟到用"分割法"求鞋底面积的方法.在讨论基础上,进行计算.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提出问题:"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有哪些?",组织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讨论人们是怎样根据实际需要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利用压强公式得出答案.在发言过程中体会怎样将物理的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解决实际问题.⒈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四、小结:布置作业:P39 1~3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第八章压强与浮力§8-1 压强一、压力:(F)⒈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⒉方向:垂直受力物体表面,并指向受力物体.⒊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二、压强:(p)⒈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例题:例1:一块石头重2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5m2,这台机器重5000N,与地的接触面积是100m2,比较一下石块与机器对地面压力的作用效果的大小?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⒊公式: p=⒋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帕=1牛/米2,表示"每平方米面积上受到的压力是 1牛顿".例题2:人可以安全地通过一个沙滩.现有一辆履带式拖拉机要从这个沙滩上通过.已知这辆拖拉机的质量为5150kg,它的每条履带跟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0.75 m2,从压强的角度考虑,这辆拖拉机能否安全地通过沙滩?三、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⒈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增大压强;增大受力面积,可减小压强.⒉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可减小压强;增大压力,可增大压强.教学反思:压力与压强的知识历来是教学的难点,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设计试验、选择仪器、层层深入,步步递进,得出了压力、压强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进行了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在课上就能掌握相关知识.并通过分析"减小或增大压强的方法"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兴趣.本节课调动了学生的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思路和设计实验等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课题:§8-2 液体内部的压强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液体对器壁以及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通过实验探究活动,知道液体内部压强规律.3、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学会使用微小压强计.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2、通过用微小压强计对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物理实验是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发展学生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的创造性思维能力.3、经历用"理想液柱法" 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假想模型法的思路,并使学生了解它是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使学生体会由探究得到物理规律的喜悦.2、通过对液体内部压强公式的推导,让学生认识到物理学逻辑性强、科学严密.3、通过对帕斯卡实验的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物理的情感.教学重点:1. 液体对容器底及容器壁有压强;2. 液体内部压强规律;3. 液体内部压强公式教学难点:1. 用微小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由实验数据分析概括物理规律.2. 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3. 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4. 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教具:微小压强计、适量的水、盐水.在两侧有开口直玻璃管,橡皮膜、盛水的方形玻璃鱼缸,电脑、教学过程:§8-2 液体内部的压强一、液体压强的特点:提出问题:放在同学桌面的铅笔盒受重力作用,对制成它的物体表面有压强,那么装在杯里的水对杯底会不会有压强?做教材图8-6左图的演示实验证实学生想法.然后将少量水到在玻璃板上并提问:"水不同于固体的是它还具有流动性,那么水对阻碍它流动的杯壁有没有压强?" 做教材图8-6右图的演示实验,证明"有".讲授:液体中有不同的位置,这些点到液面的距离称作:"深度".提问:"随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怎样变化呢."做教材图8-28的演示实验,提问:"橡皮膜发生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左右两图的实验有什么不同?"启发学生从观察现象得到初步结论.重力作用,水对杯底有压强.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领会到: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增加,压强增大.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1.探究实验的步骤、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给每组学生一个微小压强计,让学生自学教材的微小压强计介绍,并让每个小组动手探索,向学生提出问题:"微小压强计测量的是液体中那一部分受到的压强?微小压强计时怎样显示压强大小的?"安排学生回答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指导学生按以下思路设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的实验步骤,①.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处各个方向压强大小的关系;②.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变化的关系.③.不同种液体中同一深度压强大小的关系.安排学生设计表格,进行指导给出正确的表格形式(如表1).强调及时记录数据.实验次数深度/cm 橡皮膜方向水盐水液面高度差/㎝液面高度差/㎝1 3 朝上2 3 朝下3 3 朝侧面4 6 朝下5 9 朝下表1比较1、2、3次实验中水或盐水的数据可得:比较2、4、5次实验中水或盐水的数据可得:比较每次实验中水和盐水的数据可得:①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通过U型管液面差能反映出来.②作用在橡皮膜上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侧液面差就越大,并且能从标尺刻度读出液面差是多少厘米.2.完成探究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学生分组实验、讨论时,按上述思路进行个别辅导,帮助学生从实验数据中找到结论.在得出规律后,用它来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经验和现象.例如:我们在电视或电影上经常会看到人潜入海中去观看美丽的海底世界,我们在电视上看到海水下面各种新奇的景色的同时,也看到在不同深度的潜水员穿着不同有潜水服.这是因为海水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深水中工作必须有特殊的保护装备,以防压坏身体.介绍帕斯卡实验,要求学生解释其中的原因.提问:"液体在某一深度的压强该怎样计算呢?" 引出液体压强的计算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出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发言解释帕斯卡实验的原因:由于同种液体中压强随着液体深度的增大而增大,而帕斯卡实验中桶上方水的高度很大,使桶中水的深度很大,压强很大,超出了桶的承受能力,桶就被涨破了.三、推导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1.对公式进行分析2.利用液体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补充演示实验:在上端开口、下端贴有橡皮膜的玻璃管中注入一定深度红色的水,橡皮膜将向外凸出,将玻璃管放入盛有水的方形玻璃鱼缸中,直到管内外水面向平,引导学生分析这一现象.利用"理想液柱法"推导液体内部压强公式引导学生用公式来解释上面探究实验总结出来的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结合公式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所取的底面积大小没有关系.补充演示实验:用微小压强计测粗细不同但装水深度相同的两个容器底部压强.说明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重力没有大小关系.通过例题1、例题2练习公式的应用观察演示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分析出:只要求出玻璃管内水对橡皮膜的向下压强,也就求出了这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学习液体压强公式,观察补充演示实验,领悟实验结论.布置作业:P42 1~3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8-2 液体内部的压强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二、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不同液体的压强还跟它的密度有关系.三、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⒈公式推导:在容器中装有密度为ρ的液体,要计算液体在深度为h处的压强p,可在液体中取底面积为S、高为h的一个圆柱体的液体为研究对象,液体静止时,这个液柱液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液柱底面积所受的竖直向上的压力一定为此液柱所受的重力即:G=F因此有:ρS h g = pS,所以深度为h处液体产生的压强p = ρgh⒉公式:p = ρgh例题1:计算水面下50 cm处水的压强?例题2:如图1容器中盛有某液体,pA, pB, pC分别表示A、B、C三点处液体的压强,则:A. pA=pB=pC;B. pA=pC>pB;C. pA>pC>pB;D. pA=pB<pC例题3:见图2,求液体内各点处的压强:教学反思:研究科学探究活动如何在课堂中实施成为物理课程的改革关键,本节课安排了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另外,根据知识内容和学生情况,教师补充设计一些演示实验,能够使学生的思路由形象过渡到抽象,使学生先有一个实际感受,再进行抽象,搭一个台阶,能够有效地降低知识难度.教学课题:§8-3 连通器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连通器的构造特点.2、了解连通器的原理.3、了解一些连通器的应用实例,了解船闸的作用和工作原理.二、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探究式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2、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3、让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在探究连通器原理的过程中,让学生保持对大自然的好奇,领略自然界的美妙与和谐.2、通过对连通器的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简单的物理原理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大问题,培养学生把自己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为人类服务的意识.3、通过介绍葛洲坝船闸让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教学重点:连通器的特点和应用教学难点:用“假想液片”法分析连通器中液体静止液面总相平方法教具:两个小车、长木板、刻度尺、小木块、秒表教学过程:§8-3 连通器引入:师:请大家观察老师手中的茶壶,它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象茶壶这样的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师:生活中还有那些容器是连通器?学生回答师:老师手中的这个玻璃器皿是不是连通器,为什么?它有什么特点生:是连通器.因为它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它的特点是组成连通器的各个容器长短、粗细、形状各不相同.师:猜想一下,若在这个连通器中倒入水,当水静止时,各容器中的液面会不会平?学生猜想教师演示实验师:为什么各容器的液面是相平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理由教师带领学生分析原因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因为液体静止,所以液片处于静止状态,则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F向左=F向左又因为液片两侧的面积相同根据p=F/S可得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有p=ρgh可得,当ρ一定时,p相同则两管液面高度相等,即两管液面相平.师:如果连通器各容器中装的是不同液体,液面还会相平么?教师演示实验生:液体密度小的那个容器液面高.师:为什么?用刚才的方法分析.师:如果连通器中装有同种液体,但是连通器处于运动状态,液面会相平么?教师进行演示实验生:这时液面不相平.师:课本中图8—12中的物品是连通器么?说说它们的工作原理.让学生叙述工作原理,教师补充.师:连通器还有一个重要应用---船闸,你能根据图中的情况说明船闸的工作过程么?放船闸的录像带,增加感性认识学生叙述,教师补充布置作业:P45 1~2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8-3 连通器1、什么是连通器?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叫连通器.2、连通器的特点如果连通器中只装一种液体,则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容器中液面总相平.分析:设想U形管最底部有一个液片液体静止-----液片处于静止状态-----液片两侧所受压力相等----液片两侧所受压强相同-----两管液面高度相等-----两管液面相平3、连通器的应用茶壶、洗手池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统、电热水器的水位计、牲畜自动饮水装置、船闸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始终把学生放在教学的首位,让学生猜想、观察、思考、分析,层层深入,逐步得出结论.本节课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教学课题:§8-4 大气压强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5、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教学难点: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教具:易拉罐、针筒、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砝码、抽水机模型、离心泵模型、托里拆利实验录像带、抽水机和离心泵电脑动画教学过程:§8-4 大气压强引入: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新课教学引导学生注意观察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提出问题:我们生活在地球周围的大气层中,气体也像液体一样没有一定的形状,具有流动性,同时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同学们猜想一下大气是否也像液体一样在它内部存在压强呢?学生讨论并猜想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验证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演示课本图8—17中的四个实验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启发学生得出结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2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师:为什么活塞向上运动时,阀门A关闭,阀门B打开?活塞向下运动时,阀门B关闭,阀门A打开?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m左右?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布置作业:P50 1~4练习册本节练习板书设计:§8-4 大气压强1、大气压强的存在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大气压强的测定托里拆利实验大气压强的值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Pa3、大气压强的变化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4、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原理: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工作过程教学反思:本节课一开始让学生猜想大气压是否存在,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学生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老师的思路思考.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介绍,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同时也生动地说明了大气压不但存在,而且很大这一事实.教学课题:§8-5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课时: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向上托的力叫做浮力,知道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1. 力的作用效果;2. 惯性;3. 重力;4.摩擦力;5. 二力平衡;6. 压强。

具体到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力的作用效果。

力的作用效果包括:1. 改变物体的形状;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作用效果,能说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能通过实例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3. 能运用力的作用效果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作用效果难点:如何运用力的作用效果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笔记本、课本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图片,如弹簧被拉伸、乒乓球被击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知识讲解:(1)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如拉弹簧、挤压海绵等;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推动小车、踢足球等。

(2)实例说明:教师可以举例说明力作用效果的实例,如用力拉弹簧,弹簧变长;用力踢足球,足球飞出去等。

3. 随堂练习:(1)请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请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4. 例题讲解:教师可以出一道例题,如:一个足球被踢出去,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是力作用的什么效果?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效果:1. 改变物体的形状2.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七、作业设计1. 请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2. 请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 请分析一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运用力的作用效果解决实际问题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学生是否能理解力的作用效果,是否能运用力的作用效果解决实际问题等。

对于拓展延伸,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除了力的作用效果,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如重力、摩擦力等。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八章《力和运动》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八年级物理(人教版)第八章《力和运动》大单元优秀教学案例
3.小组合作培养团队精神:教师组织了多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共同探究、分析、总结,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反思与评价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加深对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过程和合作表现,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5.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讲授摩擦力的定义,讲解摩擦力的影响因素,如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等,并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讨论题目,引导学生针对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如“力是如何作用在物体上的?”,“二力平衡的条件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验,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共同探究、分析、总结,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实验和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如物体形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加深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
4.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惯性的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惯性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5.结合学生的作业表现,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贴近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验现象,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力的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引导学生思考:教师针对本章知识点设计了一系列递进式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作用效果以及二力平衡的条件等。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力的作用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八章运动和力教学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3.知道什么是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4.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5.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教学重难点:1. 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知道牛顿第一定律,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知道什么是惯性.会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有关现象.3. 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

知道二力平衡时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学思路与设计:本章内容概念性强,比较抽象,很多知识、规律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不相符的,所以要理解好本章知识,关键是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然后分析概括、总结归纳得出科学的规律结论。

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得到结论性的、规律性的知识,而且要通过探究活动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其中重点要学习设计实验的表格、学习收集数据,用图象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学习控制变量法,学习怎样提出科学的猜想,学习归纳方法,学习评估自己与别人实验的成功与失误。

也就是说要把科学探究当作教学内容来认真对待。

要通过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

科学探究是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目标,只有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进行体验才能实现。

本章的知识跟社会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教学中要多举实例让学生分析,以加强物理与生活、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把知识讲活。

教学措施:1. 通过实验探究、动画演示,得到结论再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2. 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边实验边总结并应用启发性的综合性教学法3. 对摩擦力的定义采用透镜式教学模式“对影响摩擦力大小因素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对增大、减小摩擦力的方法采用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

4. 初步认识科学对人类社会和生活的实际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意识。

课时安排:本章共分3节,新授课及练习用6课时,复习检测用2课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教学设计】2. 力的平衡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与运动》【教学设计】2. 力的平衡

2. 力的平衡课题 2. 力的平衡研讨时间执行时间三维目标1.知道什么是力的平衡,知道力的平衡及二力的平衡的条件。

2.知道二力的平衡条件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3.体验物体静止时合力为0的现象。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二力平衡的条件,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难点:验探究二力平衡条件并认识到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

教学准备两端有滑轮的直木板,小车模型(玩具小车)、挂盘、砝码等。

教学程序(主备)集体研讨个人修改(一)引入新课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时候总要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是静止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并非都不受力。

(例如:悬挂的电灯、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而有受力的物体,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

(例如:用力踢球,球由静止变为运动)物体在受到力的作用时,为什么有些可以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有些却不能?这些力和物体的运动状态之间有什么联系呢?(二)进行新课一、力的平衡请大家思考,你见过的哪些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保持静止状态?教室内的吊灯受到重力和拉力,吊灯保持静止。

放在地上的水桶受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水桶静止。

课桌受到重力,书本对它向下压的力和地面的支持力,课桌静止。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也能见到。

一列火车在一段平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火车受重力、支持力、水平向前的牵引力和向后的阻力。

物体在受到几个力作用时,如果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相互平衡。

否则这几个力就不能平衡。

二、二力平衡条件二力平衡的情况最简单,我们先研究这种情况。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所示实验并讲解这个木块受两个拉力。

当两个拉力大小不等时,木块不能保持静止。

物体将向较大的力的方向加速运动。

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力的方向互成角度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

物这两个力不能平衡。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互相平行时,木块也不能保持静止。

体将发生转动。

人教八下物理第八章8.2力的平衡教案

人教八下物理第八章8.2力的平衡教案

教案:人教八下物理第八章 8.2 力的平衡一、教学内容1. 平衡状态的定义:物体在受到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所受到的力就是平衡力。

2. 平衡力的条件: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如果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那么这两个力就是平衡力。

3. 平衡力的判定: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可以根据“一物、二力、三条件”的原则进行判定。

4. 物体受力分析:通过实例分析,了解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的受力情况。

5. 平衡力的应用:了解平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杠杆、滑轮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平衡状态的定义,了解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让学生掌握平衡力的条件,学会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平衡力的判定方法,物体受力分析。

2. 教学重点:平衡状态的定义,平衡力的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平衡现象,如人骑自行车、天平称重等。

2. 概念讲解:讲解平衡状态的定义,强调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 平衡力的条件:讲解平衡力的条件,即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 平衡力的判定:介绍“一物、二力、三条件”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判断两个力是否是平衡力。

5. 物体受力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的受力情况。

6. 平衡力的应用:讲解平衡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杠杆、滑轮等。

7. 例题讲解:分析并解答课本上的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平衡力的知识解决问题。

8.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平衡状态:物体在受到平衡力作用时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二力平衡的应用习题课专题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二力平衡的应用习题课专题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二力平衡的应用习题课专题教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节幼儿园课程,旨在通过有趣的活动,帮助孩子们发展他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创造力。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互动式教学和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中学习,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1. 学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2. 培养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 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会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难点:理解科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

学具:观察记录本、画笔、彩泥等。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2. 观察与实验:指导孩子们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3. 实践与操作:让孩子们动手进行实验,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4. 创作与表达:鼓励孩子们用画笔和彩泥表达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学会使用工具进行观察和实验。

难点:理解科学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

同时,我也会寻找更多的资源和方法,拓展孩子们的学习渠道,让他们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孩子们能够培养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让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拥有知识,更拥有探索世界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观察与实验观察与实验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也是孩子们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需要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观察不同的物体。

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全新的体验,他们可能会感到好奇、困惑甚至是害怕。

因此,我特别准备了详细的指导步骤,从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和放大镜,到如何观察和记录所看到的物体,我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和示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物理问题教学物理问题教学主要研究物理教学中的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作为一个心理学的术语,它指的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面临新情景、新课题,发现它与主客观需要的矛盾而自己却没有现成对策时,所引起的寻求处理问题办法的一种心理活动①。

虽然中学物理中研究的问题,都是在一定的科学背景下已经解决的问题,从科学探索的意义上,它们已不成其为问题。

但是由于学校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特殊性,对于学生而言,这些仍作为一个个未知的问题提出。

物理教学就是通过引导学生去探索、解决这一个个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教学目标。

对一个具体物理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认识上要经历两个阶段,实现两次飞跃。

一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阶段,这一阶段以建立概念、发现规律为实现第一次飞跃的特征;二是从理性到实践的运用阶段,这一阶段以运用概念、规律去解决(或模拟解决)实际问题为实现第二次飞跃的特征。

通过认识的两次飞跃,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解决问题。

虽然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从整体上可以看做是一个问题解决过程,但是认真分析可以发现:“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存在着知识的不同整合形式,不同程度的程序化和累积技能”①,即不同阶段在认知上有许多独自的特点,对概念、规律学习的研究不能代替解决问题学习的研究。

上章我们对概念、规律学习做了较为详尽的研究,本章将对解决问题的学习进行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心理活动的一般模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以及教学指导的策略。

①邵瑞珍等: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①[美]RobertGlaser:认知科学与教育,国际社会科学,1989年第1期,第11页。

第一节物理问题解决研究的意义为了与一般性的问题解决活动和概念、规律学习阶段的问题解决活动相区别,我们将解决物理问题的活动称之为物理问题解决。

一物理问题解决的内涵广义地,我们可以将思维活动和问题解决活动等同起来,认为“思维即是问题解决”②。

这样,白昼做梦、回忆电话号码和“ 1+1=?”的计算这一些思维活动都可以归结为问题解决活动。

但从物理教学中解决物理问题的研究这一特定内容看,我们所关注、所重视的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一定程序和方法经过反复思考才能解答和完成解答过程的物理问题,因而我们接受“将问题解决定义为任何受目标指引的认知性操作序列”①这一提法。

一种活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标准:它必须是受目标指引的;它必须包含有一系列的操作;这些操作必须具有重要的认知成分,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活动。

白昼做梦没有明晰的目标;回忆电话号码虽受目标指引但只是对记忆的一次检索,没有一系列的心理步骤;“1+1=?”的计算虽有明晰的目标和一系列的操作,但它对小学一年级以上的学生只是一次练习,没有包含重要的认知成分。

因而它们都被排除在问题解决活动之外。

据此,我们认为物理问题解决的内涵应是:面临一个具有一定新意的物理问题,力图寻找有关的概念、规律、方法去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心理过程。

一些通常意义下的物理问题解答,如“复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内容”、“已知一物体的m,a,试根据公式F=ma计算该物体所受合外力”等,由于只是记忆检索或没有重要的认知成分,因而不被视为物理问题解决活动。

明确这一界定,对于理解本章所述内容是十分必要的。

二物理问题解决的心理活动模式当学生面临一个需要解答的物理问题时,他们便被置于一种问题情景内。

他们尝试寻找“答案”时的心理活动我们用图8-1表示如下:状态Ⅰ是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它包括学生在已有的物理知识领域内观念的内容和组织,如概念、规律、方法、技巧等。

若问题只是一些较为简单的、缺乏新意的内容,则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将它完全同化,在不改变原有认知结构的情况下就可以直接使问题得到解决(图8-1中虚线所示路径);若问题较为复杂,有一定新意,则学生将会发现原有规则不适应,即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完全同化新问题,必须重新组织若干已知的规则(概念、规律、方法、技巧等),找出对当前问题适用的形式和内容,这一活动就是顺应。

经过同化和顺应这两种活动之后,达到状态Ⅱ,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从这一新的认知结构出发,使问题得到解决。

而问题一旦解决,在问题解决中所形成的“高级规则”将得到强化,被贮存下来作为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后可以用来解决相同类型的其他一些问题,使学生习有所得。

图8-1的心理活动模式启示我们:(1)认知结构对物理问题解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问题解决是从已有的认知结构开始的,原先习得的简单规则,如概念、规律、方法、技巧等,是问题解决中思维的素材,如果缺少这些素材,学生的认知结构完全不能同化其问题,则也没有调整、改造其原有认知结构的必要和可能,认知也无从发展。

所以必要的知识、方法的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前提,离开必要的知识、方法的积累和掌握去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能是“空中楼阁”。

(2)同化只引起量的变化,不能引起认知结构质的变化。

学生只是同化他的经验于现存的认知结构中,不需要调整、改造原有的认知结构,因而智力无从发展,新事物也无从认识。

所以我们在选配例题、习题时,一定要注意启发性,要选择那些能启迪思维、概念性强的问题,不要选或少选那些机械重复的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实际状况出题,要使不同学生都能习有所得。

三物理问题解决研究的价值认知心理学家把我们的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范畴。

对物理学科来说,所谓陈述性知识指的是物理学的现象、概念、规律及科学方法等。

程序性知识指的是为学习物理知识而进行的观察、实验、想象、分析、推理、综合等思维及思维程序、方法等。

前者是学习的内容,后者既是学习的方法,又是学习的内容。

按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程序性知识比陈述性知识更具有概括性和恒定性,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因此更有价值。

这和古人所说的“授人以鱼,不若授人以渔”,有异曲同工之妙。

程序性知识只能通过一定的过程习得。

从图8-1的心理活动模式可以知道,物理问题解决活动(图中实线所示路径)可以促进物理概念的内化,使技能操作规范、熟练,获得一定的经验和认知策略。

可见,物理问题解决活动是形成程序性知识的重要途径。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结合,就构成学生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当前中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上存在着严重困难,许多教师常采用“题海战术”来试图克服这一困难,这种方法耗费师生大量精力、时间,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却收效甚微,且给物理教学本身留下了许多“致命的隐患”。

研究物理问题解决的意义在于:寻找一条从根本上战胜“题海”,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途径,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意见。

②查有梁:大教育论,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259页。

① [美]J.R.安德森著,杨清、张述祖等译:认知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329页。

第二节物理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物理问题解决是包含有重要认知成分、一系列操作的心理活动。

它要借助一定的思维模式才能进行。

所谓思维模式是指一种依时间顺序排列的有顺序性、结构性、策略性和规律性的连续系统,它是思维方法和思维内容的统一,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统一。

一个物理问题解决得正确与否,完满与否,在已有足够陈述性知识的前提下,则主要取决于解题过程的思维模式。

一物理问题解决的程序模式问题解决是一种企图达到目标的尝试。

问题解决者的任务就在于要找到某种能达到目标的操作序列①。

通常一个物理问题包含着目标、条件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这三个要素,物理问题解决的任务就是去寻找条件和目标之间的联系,并利用这种联系去达到目标。

这种联系可能是一个概念、一个规律,也可能是一个几何关系,或者是一系列的规律、公式、关系的组合。

怎样去寻找?这种寻找应沿着什么方向进行呢?《牛顿力学的横向研究》一书中所提出的人类问题解决的一般程序②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我们认为物理问题解决应遵循如图8-2所示的程序:面对一个物理问题,解答者总是在他们已有和能够达到的认知状态中,猜测或搜索出一些概念、规律和方法,尝试在问题的目标和条件之间寻找联系。

一旦确定某一或某些概念、规律和方法可能建立起这种联系时,便将其应用于求解这个给定的问题,从而得到一个结果。

然后将这一结果反馈检验,若结果是肯定的,则问题解决;若结果是否定的,则进行矫正,即修改或重新猜测,搜索出新的概念、规律和方法,再次去求解……这种循环往复,利用“猜测—试错”最终使问题解决的思维程序,就是物理问题解决(实际上也适用于其他问题解决)的基本模式。

二物理问题解决的行动模式我们可以将解题的认知过程视为三个状态:解题者所处的最初情境(条件和对条件的认识),称为初始状态;达到目标过程中所处的情境(寻求联系的种种认识),称为中继状态;达到目标时的情境(建立新的认知结构),称为目标状态。

从初始状态开始,存在着多种途径、方法和选择。

例如,面对一个力学问题,就存在静力学、运动学还是动力学问题的认识和选择;若一旦确定是动力学问题,又存在着是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动量定理或动能定理来解决问题的认识和选择;若一旦确定使用动量定理,又存在着是否守恒的认识和选择……解题者一旦作出某种选择,就改变了原有状态,处于一种新的状态。

可见,在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存在着许多的中继状态,解题者所能达到的所有中继状态构成了一个问题空间。

物理问题解决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对物理问题空间的搜索过程。

怎样的搜索更为有效?有哪些指导搜索的方式呢?从问题解决的基本模式可以演绎出两种搜索问题空间的主要方式,我们因其对搜索行动具有指导意义而称之为行动模式。

1.尝试错误式尝试错误式是由进行无定向的尝试,重复无效动作,纠正暂时性尝试错误,直至出现解决问题得以成功的动作等,一系列反应所组成的。

在没有或辨不清意义联系形式的问题的场合,尝试错误式是不可避免的。

例如在解决一些光学黑盒和电学黑盒问题时就常用这种方式。

例1 如图8-3所示。

黑盒内装有一个电源和几个阻值相同的电阻连成的电路。

盒外有从电路引出的四个接线柱,用理想的电压表测得各接线柱之间的电压为U12=5V,U24=0V,U34=3V,U13=2V。

试画出盒内电阻的结构,要求所用电阻个数最少。

本题的解答即需要用尝试错误的方式,去确定电阻个数和组合形式①。

所得最后结果如图8-4示。

2.顿悟式和尝试错误式的一系列刺激—反应形成联结的解题方式相比,顿悟式解决问题则具有一定的“心向”。

它致力于发现手段与目标之间的有意义的联系,而这种联系正是问题赖以解决的基础。

顿悟式解决问题就其特征来说,好像是突然出现的。

阿基米德在入浴时,由于浴缸的水外溢,而顿悟孕育已久的解决测定王冠含金量问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许多繁难的物理问题,从初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途径十分隐蔽,而且在中途还会出现许多岔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