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激素的危害与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研究进展的报告,600字本文将介绍有关环境雌激素的近期研究进展。
雌激素是一类由女性内分泌器官分泌的激素,包括雌二醇、雌三醇和雌性激素等,这些激素对人体的生物学功能有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由于大气污染和污水排放,环境中的激素水平上升,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不利影响,因此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
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开始聚焦环境雌激素,他们将颇具挑战性的课题作为研究重点,以深入了解其在生态学、毒理学和其他方面的影响。
根据目前研究发现,环境雌激素可以通过影响生殖细胞等影响生物体发育、衰老和整体健康,同时也会对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
除了生物学影响外,环境中过量的雌激素也可能污染人体的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导致生殖健康状况的改变。
因此,研究环境雌激素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世界各地都在开展环境雌激素研究。
例如,美国研究人员提出了“扩散处理法”,用于测定环境中不同区域和时间的雌激素污染程度;而在中国,学者对太湖的雌激素污染水平和来源进行了深入研究;另外,欧洲学者也致力于开发新的检测方法和定量因子,以便将不同的雌激素污染程度准确量化。
从上述研究进展来看,研究人员正在逐步发现环境雌激素的潜在影响,其对生物发育和整体健康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影响。
然而,鉴于环境雌激素研究新兴而复杂,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
显而易见,进一步探索环境雌激素的作用机制仍需努力,以便有效的控制和管理雌激素污染,保护人类健康。
总之,环境雌激素研究正在发展,但仍处于探索阶段。
因此,未来学者将在实验室、室内模型和现场实践中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此领域的发展,试图在重要领域取得新的进展,以应对环境雌激素污染带来的健康风险。
环境激素及其危害
环境激素及其危害环境激素及其危害汤波云(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0级生物技术2班)摘要:环境激素为环境中的激素类似物,通过与激素受体结合,干扰正常的生理代谢、内分泌、生殖机能,引起种种负面生物学效应。
介绍了目前发现的一些主要的环境激素种类如DDT,多氯联苯(PCBs),二恶英等等,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和特点,揭示其危害的严重性。
关键词:环境激素激素受体DDT PCBs体内荷尔蒙在分泌后,与细胞中的受体结合,进而深入细胞核,诱发遗传基因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维持生物正常的新陈代谢。
而环境激素进人体内与受体结合后,就会在体内发出错误信息,从而破坏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内分泌和生殖机能。
环境激素已成为继臭氧层、地球气候变暖之后的第三大环境问题:男婴出生率下降。
自70年代以来,加拿大男婴的出生率下降了0.22%,美国下降了0.1%。
美国科学家说,这可能是杀虫剂等污染物干扰了人类生殖激素的结果。
男性精子数目锐减,男性不育症患者增加。
从1986年到1995年,印度男子精子数目平均下降了43%。
而1995年之前的20年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增加了2.5 倍,环境污染却增加了4倍。
据统计,俄罗斯目前有400万男子患有不育症。
动物雌性化现象严重。
英国的一项调查报告说,生活在工厂排污河流的石斑鱼发生了严重的雌化现象。
在诺福克郡的艾尔河观测点,接受调查的雄性石斑鱼60%出现了雌性化的特征,不少石斑鱼的生殖器开始具有排卵功能,并出现了两性鱼。
研究人员认为,排入河水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雌性激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另外,专家在日本沿海北起北海道、南到鹿儿岛的22个县的93个点对荔枝螺进行了调查,发现87个点的荔枝螺的生殖系统出现异常,研究人员在它们体内发现了有机锡。
目前已报道的环境激素对动物(包括人类)的生殖影响主要集中在:生育力下降、孵化能力降低、后代生存能力减弱、影响激素分泌和激素活性以及造成生殖解剖学结构的改变(如隐睾症、尿道下裂、子宫内膜异位、阴阳人、发育不全等)。
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分析
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分析摘要:壬基苯酚是在环境中分布广泛的一种环境激素,常用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产物,具有雌激素活性。
本文从壬基苯酚的环境污染现状以及生态危害出发,详细分析阐述了国内外作为环境激素污染物的壬基苯酚最新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并提出了今后壬基酚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
关键词:环境激素生物活性毒性评价壬基苯酚1 前言环境激素主要由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通过暴露、摄取、生物富集等途径威胁人类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存和繁衍。
而壬基酚(nonylphenol NP)又是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在环境中的生物降解产物,具有雌激素活性。
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nEO)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是继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之后的第二大类全球商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民用市场上,主要用作洗涤剂、清洗剂、硬表面清洁剂等,大多为液体产品,使用后会成为废水进入城镇排水系统,最终汇入江河湖海等水域。
NP化学性质稳定,在环境介质中分布广泛。
NP的雌激素作用,表现为与雌激素受体相结合,显示出雌激素亢进,引起雄性动物雌性化现象,对人体癌细胞增长及生殖能力均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影响。
人类有多种潜在的暴露途径,如饮用受到污染的水、食用水生生物、使用含有NPnEO及其降解产物的日用品等均成为人类不可避免的暴露途径。
2 NP的理化特性NP(nonylphenol NP)常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熔点-10℃,沸点293~297℃,相对密度0.950,蒸气压0.0032Pa,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5.99,在水中溶解度为6.35mg/L(25℃),可溶于丙酮、己烷、苯酚、乙醇等有机溶剂。
NP又可根据壬基取代基支链结构的不同,理论上有211种同分异构体。
而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且在环境中稳定存在的主要同分异构体大约有十几种。
该物质脂溶性较高,容易进入生物体中,但并不容易出来造成累积。
因此苯酚有壬基取代基时其生物降解性显著降低。
环境激素及其污染防治研究进展
(. u n d n o ain l c o l f c n e n e h oo y G a gh u5 6 0 . olg f n i n e t lSce c 1 G ag o gV ct a S h o i c dT c n lg , u n zo 1 5 ;2 C l e vr m n a i n e o oS e a 0 e oE o
a d c t g isofe io n a e ore nv r nm e t lh m o a ntod e n t sp pe , nd e pe ily t e w a nd m eho h r o e’ olu i n w ee n a or new si r uc d i hi a r a s ca l h y a t dsoft eho m n Sp lto r e p sz d.Th luto o e sofe m ha i e e po l i n pr blm nvio r nm e t lho m on ha h ob a e n t e ne c nt y e er viw e lo,s m e c nto n a r est tt e gl e f c d i h w e ur w r e e d as o o rl
维普资讯
广
8 6东 ຫໍສະໝຸດ 工 20 0 7年 第 1 2期 第3 4卷 总第 l6 7 期
w ww. dc e . o g hm cr n
环 境激 素 及 其 污 染 防治 研 究 进 展
黄培东 ,于芳芳
(.广 东省 科技 职业技 术 学校 ,广 东 广 州 50 5 ; .华 南理 工大 学 环 境科 学与 工程 学 院 ,广 东 广州 50 0) 1 16 0 2 10 6
环境激素的危害及研究进展简述
境似乎更有利于早期胚胎的发育。而超氧化物歧化酶 ( ,IJ ) 催化超氧离子歧化成 !4 I4 , 对保护胚胎免受氧自由基伤害起 到重要作用。添加 ,IJ 有助于克服 4 B 细胞发育阻滞。在经 电子自旋共振处理的兔输卵管内, 已检出 ,IJ 活性。 蛋白质上的巯基是氧化作用最薄弱的对象之一。硫氧还 原蛋白作为二硫化物还原酶被证明在提高早期胚胎体外发育 能力上极为有效, 但也有人认为它对突破阻滞没有帮助。另 外, 半胱氨酸、 抗坏血酸、 脱铁铁蛋白、 转铁蛋白和 KJL* 也有 助于克服氧自由基的伤害。而且, 加入转铁蛋白后, 通常能使 小鼠 4 B 细胞发育阻滞的胚胎发育至囊胚, 其发育速度和达到 囊胚的比例均接近于体内发育的程度。 有关早期胚胎防御氧自由基伤害的具体机制目前还有争 议, 但被普遍接受的是氧自由基伤害对早期胚胎体外发育阻滞 的影响不可忽视。从蛋白质巯基的抗氧化力到超氧化物歧化 能力等不同层次的研究都表明, 早期胚胎对氧自由基伤害极其 敏感, 也许是因为该时期的胚胎尚不具备较成熟的抗氧化能 力, 需要补充某些外源酶 ( 可能来自输卵管液) , 而体外培养的 早期胚胎可能因丧失这一外源酶而不能免于氧自由基的毒害。 7? 4> 培养液成分的平衡 目前广泛使用的培养液有 G3IM B 4 , 378 , 37 , 34 , GNN 和 LM3 B 799 等。但在这些培养液中多数品系的小鼠早期胚 胎都不能避免发生 4 B 细胞阻滞。此后为克服阻滞而专门设 计了各种改良液。 MOG 在 G3IM B 4 的基础上增加了 KJL*, 以谷氨酰胺代替葡萄糖, 以及提高乳酸和丙酮酸的浓度比。近
,0 环境激素的研究进展
早在 !" 世纪 &" 年代, 许多国家就开展了对人乳中二口恶英 的监控, 以估计婴儿从母乳中摄取的量; 从 !" 世纪 +" 年代到 (" 年代以来, 科学家不断关注各类环境污染物对各种野生动 物的影响, 丹麦首先报道了男性精子减少, 生殖机能 发 生 异
环境雌激素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
环境雌激素生态影响的研究进展3包国章 董德明(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3)李向林 白静仁(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沈万斌(吉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长春,130023)P rogress o f Studies on E cological E ffects o f E coestrogen.Bao G u ozhang ,D ong Deming ,Shen Wanb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3),Li X ianglin ,Bai Jingren (Institute of A nimal Science ,Chine se A 2cademy of A gricultural Science s ,Beijing 100094).Chine se Journal of E cology ,2001,20(5):44-50.There are currently 80types of ecoestrogen proved ,which can cause reproductive malfunction ,cancer ,malformation and abnormal behavior of animals and human beings while s ome ecoestrogen can interfere with m ore than one end ocrine system or change the sex ratio and life cycle of certain animals.S ome trace ecoestrogen can be accumulated to a concentration level hundreds of million time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environment.The injury of ecoestrogen could be different according to differences of genetics ,time and geolo 2gy.C om pared with synthetic ecoestrogen ,phytoestrogen reduce the risk of reproductive cancers.K ey w ords :ecoestrogen ,reproduction ,feminization ,bioconcentration.中图分类号:X 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890(2001)0520044207 3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16-02)资助. 作者简介:包国章,男,32岁,讲师。
环境激素的危害
环境激素对生物基因的影响
• 一、动物畸变
• 二、人体畸变 • 三、多(少)器官现象 • 四、残疾人群
• 1.北京晨报8月1日报道 “我在草丛里发现了一只三条腿 的癞蛤蟆!” • 2.在朝阳市双塔区有两处水塘,能很容易地看到三条腿的 蛤蟆 。 • 3. 2007年,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官方消息称, 每隔30秒,中国就有一个存在某种出生缺陷的婴儿降生。 作为出生缺陷率高发国家,中国被喻为出生缺陷的“珠穆 朗玛峰”,而山西省正好就是那个“峰顶”。
• 2. 20世纪30年代,当时人们采用人工合成的 方法生产雌性激素(DES),用作药品。这种合 成雌激素在诞生的同时就被指出有导致恶性肿瘤 的危险。 • 3.在30-40年代,西方国家最早用雌激素防止流产 和促进胚胎发育。若干年后才发现服药妇女易患 乳腺癌,它们所生子女易患生殖系统癌症。
环境激素对生物行为(中枢神经) 的影响
如何防治
• 一.环境激素的工业技术治理
• • 1.开展绿色技术 2.开发农药替代产品--生物农药
•
3.开发某些新型环保材料
• 二.利用法规、管理和提高公众意识治理环境激素
• 4.加强限制环境激素法规与政策的制定
•
•
5.从管理上限定环境激素污染
6.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方面杜绝环境激素
• 三.注重个人行为拒绝环境激素对身体影响
• 山西太原市儿童福利院 1999年该院有孤儿70多个,2004 年初增长到90多个,五年中增加了28.6%。截至2006年 10月增加到了300多人,“不到三年就增长了233.3%”
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及污染防治_匡少平
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及污染防治X匡少平 张书圣(青岛科技大学应用化学系,青岛266042)摘 要 环境激素具有类雌激素活性,能对生物和人体的内分泌机能造成影响;环境激素污染可导致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下降和生殖器免疫力降低,并引起各种生理异常。
本文对国内外环境重金属激素和有机激素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防治环境激素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指出环境激素致毒生物化学机理研究、环境激素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积累的行为研究、环境激素容量分析以及环境激素物质的进一步筛选是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和前沿领域。
关键词 环境激素污染 重金属污染 有机污染 气溶胶 环境污染防治Research advances and pollu tion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hormonesKuang Shaoping Zhang Shusheng(Department of Applied Chemistry,Qingdao University of S cience and Technology,Qingdao 266042)Abstract Environment hormones act as estrogens in animal and human bodies,and their pollution in en -vironments can result in many procreant anomalies,such as incretion maladjustment,reproductive failure,the w eaken of procreation function,the descend of genital immunity abortion,and the cancer of the reproductive organs.The present paper summarizes the recent researches on heavy metals and organic hormones,and fur -ther proposes some m ain control techniques for environm ental hormone pollution.It is emphasized that some aspects in hormone pollution study ing,for instance,the biochemical mechanism of toxicosis,the behavior of transformation and accumulation in environmental media,its env ironmental capacity,and the strategies for its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 ent,have been becoming the front field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Key words environm ental hormone pollution;heavy metal pollution;organic pollution;aerosol;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1 环境激素与环境激素污染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 hormones)是指外源性干扰生物和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化学物质,主要由人类活动释放到环境中,并对人体和生物(主要为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具有类似雌激素作用[1)3],能导致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并引起各种生理异常[4,5]。
环境激素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及对策措施研究
环境激素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影响及对策措施研究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化的发展,人类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其中之一就是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指那些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内分泌系统功能,同时对生殖、发育、免疫、代谢和神经系统等多个生理系统产生影响的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存在于自然环境中或人为主导的环境中,如空气、水和食物中,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影响日益受到关注。
一、环境激素对人类生殖和发育的危害1. 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环境激素与男性生殖系统有着密切关系。
多研究表明,环境激素对男性生殖系统的影响表现为睾丸体积和精子质量的下降、睾酮水平的降低等。
此外,环境激素还会增加男性不育症和睾丸癌的风险。
2. 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影响环境激素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危害也日益明显。
环境激素影响女性的卵巢功能、卵子的质量和数量、雌激素水平等。
长期暴露在环境激素中的女性,容易因为生殖系统疾病导致不孕不育或早产等问题。
3. 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环境激素对胎儿和婴儿的影响由于内分泌系统的不成熟,加之胎儿和婴儿比较小,对环境污染物质的代谢能力较差,而出现更加严重的影响。
环境激素可以影响胎儿和婴儿的生殖发育、肾上腺功能、性别发育、免疫功能等,导致功能和结构上的问题。
二、对策措施研究1. 加强环境监测要保障人类生殖和发育健康,需要加强环境监测,掌握环境中激素类物质的含量和分布情况。
这将有利于预测污染物的污染趋势、评估单个环境事件对公众健康的风险,并指导科学决策。
2. 制定严格的法规和标准并执行在制定环境法规和标准时,必须谨慎地考虑环境激素的存在,并根据其影响性制定相关法规和标准。
针对环境激素产生的危害结果,需要建立监控机制,加大违法打击力度和处罚力度,促进有关部门切实有效监管。
3. 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不足是影响环境改善的因素之一。
要让公众了解环境激素的危害,了解如何在个人层面内保护,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从而引起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激素类物质污染的研究及展望
维普资讯
20 年 8月 07
冯辉 霞等:环境激 素类物质污染 的研究及展望
— 6 — —6 1—
积放大; 环境激素通常具有脂溶性, ③ 进入生物体后不易排除 .
依 据其 化 学结 构分 为 多氯 联苯 类 、 苯二 甲酸 酯 类 、 邻 氯代 烃类 、 芳香 族碳 化 氢类 、 基 酚类 、 酚类 、 烷 双 联
苯 酚类 、 酚类 、 属类 、 氯 金 硝基 苯类 、 喃类 、 机锡 类等 , 些化 合物 主要 用 于除 草剂 、 呋 有 这 杀虫 剂 、 防腐 剂 、 菌 杀
维普资讯
第2 5卷 第 4期
2 0 年 8月 07
河
南
科
学
Vo _ No4 l 25 . Au g.2 07 0
HENA N SCI ENCE
文章 编 号 :0 4 3 1 (0 7 0— 60 0 10 — 9 8 20 ) 4 0 6 — 4
激素污染的研 究进行 了综述,并总结 了防治环境激素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
关键词 :环境激素; 种类; 危害; 污染防治; 环境 Y程 学 -
中 图分 类 号 :X 1 1 3 文 献 标 识 码 :A
环境 激素 (n i n na h r o e 环 境荷 尔 蒙或 内分 泌干扰 物 ) 指那 些 类似 于雌 性 激素 、 性激 素及 evr metl om ns o 常 雄
环境 激素 类物质污染的研 究及展望
冯辉 霞, 赵
摘
霞, 俞树 荣 , 王
毅 , 王琨玲
7 05 ) 3 0 0
( 州理 工 大 学 石 油 化 工 学院 , 州 兰 兰
要 :环境激素污染正严 重威胁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从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危 害 出发 ,对 国内外环境
环境激素
历史由来
环境激素的作用机理近些年来,当产业化浪潮给人类带来物质文明时,人们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 的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获取暂时利益的同时,也蒙受了巨大危害。为了使牛、 羊多长肉,多产奶,人们给这些牲畜体内注射了大量雌激素;为了让池塘里的鱼虾迅速生长,养殖户添加了“催 生”的激素饲……。这种具有与人和生物内分泌激素作用类似的物质,或者说通过来自外部环境的合成化学物质, 被科学界称之为环境激素。
种类
目前,全球合成的化学物质已达到约1000万种,每年都有10万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其中环境激素类物质大 约有70种、有机物质67种、重金属3种。环境激素的分类可以按以下两种方式进行。
(1)按化学结构分类
可分为a.含硫化合物,如涕灭威、硫丹等;b.含卤素化合物,如多氯二嗯哄、氯丹等;C.不含卤素和硫 的化合物,如烷基酚、硝基甲苯等;d.菊酯类化合物,如氯氰菊酯、氯菊酯等;e.重金属,如汞、镉、铅等。
直接通过细胞膜侵入细胞内而不通过受体的环境激素,可以认为它与脂溶性物质的类固醇激素起同样的作用。 即先与细胞内或细胞核内的受体(激素受纳器)结合,形成激素和受体的复合体:这一复合体发生活化后,激活 DNA的功能,通过转录翻译合成蛋白质,并以这种蛋白质为原料制造激素。这样,环境激素完全伪装成可以随意 命令制造蛋白质的类固醇激素,与受体结合,造成内分泌系统紊乱。例如,DDT和已烯雌酚的化学结构虽与雌激 素不同,却可与胞质中的雌激素受体结合,导致生殖器官功能损伤和肿瘤发生。
4.不用聚氯乙烯塑料容器在微波炉中加热。因为聚氯乙烯塑料制品中添加的增塑剂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是 一种环境激素,而它可能在高温中渗出。
谢谢观看Biblioteka (2)按来源分类a.天然雌激素。存在于动物体内的天然雌激素,化学结构相似,属固醇类激素,包括雌二醇、雌三醇和雌酮 等。其中雌二醇作用最强。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殖激素,它在动物发情、分娩、泌乳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 体可以分泌雌二醇、雌三醇和雌酮等激素,雌三醇和雌酮是雌二醇的代谢产物,雌二醇、雌三醇和雌酮的活性比 为100:3:100,可见前者活性最高。这3种激素主要是由人或哺乳动物的卵泡颗粒细胞和卵泡内膜细胞分泌,对第 二性特征的发育和女性月经周期的调节起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人或哺乳动物体内的黄体、肾上腺皮质、胎盘以 及雄性体内的睾丸问质细胞也可分泌微量的雌激素。
环境激素类物质污染的研究及展望
文章编号:1004-3918(2007)04-0660-04环境激素类物质污染的研究及展望冯辉霞,赵霞,俞树荣,王毅,王琨玲(兰州理工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兰州730050)摘要:环境激素污染正严重威胁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从环境激素的概念、种类及其危害出发,对国内外环境激素污染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防治环境激素污染的主要技术手段.关键词:环境激素;种类;危害;污染防治;环境工程学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A环境激素(environmentalhormones环境荷尔蒙或内分泌干扰物)常指那些类似于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及甲状腺激素的化合物,在至今为止的报道中,有的是由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而释放到周围环境中,而一些天然植物化合物也能产生环境激素污染,他们对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能导致各种生物生殖功能下降,生殖器肿瘤,免疫力降低,早在20世纪30年代,曾报道过雌激素效应,20世纪70年代发现了DES综合症,20世纪80年代在英国的沙布塔河有5%的雄性鲤鱼发生了雌雄同体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在佛罗里达洲和五大湖,发现爬行类和鱼类动物的雌性化、生殖器怪异的鳄鱼等动物繁殖力异常的现象[1].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的又一全球性环境问题,由于环境激素的毒性作用剂量少,潜伏期长,其危害常常表现为对物种和生态环境产生灾难性的影响.环境激素的研究已成为国际上环境科学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其主要研究范围是环境激素的筛选与调查、作用机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筛选方法.因此,对环境激素污染问题的认知、研究与防治已经开始受到全球的重视.近几年,世界各国尤其是日本已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1环境激素的种类、特性及其污染危害目前,对环境化学物质激素作用的评价方法主要有[2]体检查法和E-检验法.为了预防各种物质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有必要迅速及时地判断哪类物质有激素样作用.迄今为止,美国化学文摘中登记的化学物质已超过2000万种,进入环境的就有数万种,并且现在仍以每年10万多种的增长速度不断诞生新的合成化学品,怀疑影响人类健康的约有200多种,利用环境激素样评价系统,目前确定为环境激素的物质有70多种,其中农药类占44种,金属类3种,工业用原料类22种.依据其作用功能分为干扰雌激素的环境化学物、干扰睾酮的环境化学物、干扰甲状腺素的环境化学物等.依据其来源分为人工合成激素、植物性激素、真菌性激素、环境中的激素样物质.依据其化学结构分为多氯联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氯代烃类、芳香族碳化氢类、烷基酚类、双酚类、联苯酚类、氯酚类、金属类、硝基苯类、呋喃类、有机锡类等,这些化合物主要用于除草剂、杀虫剂、防腐剂、杀菌剂、防污剂、塑料可塑剂、表面活性剂、洗涤剂及染料、颜料、医药品合成原料等.其代表性物质及其作用见表1[3-5].环境激素具有如下特点:1)延迟性生物在胚胎、幼年时所造成影响可能到成年和晚年才显露出来;2)时段性不同生长阶段对生物个体会造成不同方式的影响与后果;3)复杂性不同剂量、不同暴露方式对不同器官可能造成不同影响,其毒性有时有协同或拮抗作用.另外,环境激素的去除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①环境激素在环境中不易分解;②环境激素会通过食物链蓄收稿日期:2007-04-01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基金资助项目(Z2005-1-62016)作者简介:冯辉霞(1966-),女,甘肃临夏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绿色化学,环境保护,功能性材料.第25卷第4期2007年8月河南科学HENANSCIENCEVol.25No.4Aug.20072007年8月积放大;③环境激素通常具有脂溶性,进入生物体后不易排除.表1环境激素代表性物质及其作用Tab.1Therepresentativesubstanceofenvironmentalhormoneanditsaction由于环境激素大多数为化学性质稳定的脂溶性化合物,在环境中不易降解,可经食物链富集进入人体,生物半衰期较长且在人体内没有特定的代谢系统,因而可在体内长期缓慢地发挥作用.环境激素类化合物严重影响人及野生动物的健康和安全,可以使生育力下降、性别变化及卵的孵化率降低,甚至导致灭绝[6-8].同时环境激素通过各种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内[9],改变了人体的激素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例如,可以引起诸如乳腺癌、前列腺癌、睾丸癌、卵巢癌、甲状腺癌、副睾丸囊肿、阴道腺癌、精巢癌等[10-13]等癌症;对于生殖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不育率增高、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器官肿瘤发病率增加、月经紊乱、先天性畸形等;对于免疫系统,免疫功能改变,表现在降低及抑制免疫能力,加速自身免疫性病变的发生和引起胸腺萎缩;对于神经系统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迟滞和行为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14];对于心血管系统表现慢性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风湿性心脏病.2环境激素污染的防治环境激素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环境科学领域中的热门研究课题.发达国家以巨大的投入,研究环境激素的种类、污染途径、污染源、作用机理、生态危害、污染控制和防治对策等.我国环境科学界也在组织重大课题,开展环境激素的研究工作.在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各种标准、法规,对人类生存的环境进行环境保护和治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涉及到环境激素物质,如,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1995)规定了包括镉、铅、汞在内的具有环境激素特性的重金属和六六六、DDT等合成有机物在土壤中的最高允许浓度指标值和相应的监测方法;《环境镉污染健康危害区判定标准》(GB1722121998)是对环境受到镉工业污染废弃物并以食物链为主要接触途径而导致人体肾脏慢性损害而制定的专项标准;《含多氯联苯废物控制标准》(GB1301521991)则是对含多氯联苯废物及废电力、电容器中用作浸渍剂的多氯联苯环境激素类物质的专项控制标准(其控制标准值为镉浓度50mg/kg).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了类激素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对生态的破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对环境重金属激素的防治来说,包括镉(Cd)、铅(Pb)、汞(Hg),应严格杜绝来自电镀工业废水、塑料、电池、电子等工业排放废水的污灌;对已经被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可以采用组合修复技术[15],如清洗剂-微生物技术,螯合物-植物技术.对环境有机激素,化学农药类占所有环境激素种类的63%.我国是农业大国,化学农药的使用率居世界之最,因此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相对更为严重.研究表明,农药很容易残留在土壤和植物体内,加强农药进入环境后的监测工作,尽快淘汰已被国际公约中列为禁用或限用的农药品种,甚至完全淘汰化学合成农药,积极发展生物农药(利用生物体本身或生物体产生的生理活性物质,对特定的病虫害产生作用的高安全性农药),倡导生态农业,实现无公害化生产,是治理化学农药类环境激素污染的重要途径[16].另外,环境有机激素污染的工业来源包括塑料、纺织、橡胶、黏合剂、油漆、皮革、洗涤剂、汽车、有色金属、电镀、电池、石油冶炼及药物等行业.这些激素物质常常通过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直接排放进入土壤、种类化合物来源主要作用天然物质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动物体内合成抑制激素分泌植物激素7-羟-4-氧异黄酮五叶草合成物质有机氯化物二恶英类(Dioxin)垃圾焚烧副产物等阻碍甲状腺作用等多氯联苯PCB电器产品阻碍甲状腺作用等DDT农药、杀虫剂抑制雄性激素作用有机锡化合物三丁基锡防污剂引起贝类雄雌同体农药除草剂、杀虫剂阻碍激素代谢等烷基酚乙烯化合物壬基苯酚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类似激素作用烷基酚壬基苯酚塑胶原料、洗涤剂类似激素作用酚甲烷化合物BisphenolA.F塑胶、聚碳酸酯原料类似激素作用冯辉霞等:环境激素类物质污染的研究及展望661--第25卷第4期河南科学大气、水体,人类则通过直接呼吸、饮水及食物链吸收积存,从而危害人体健康.对这些工业造成的环境激素污染的治理,严格要求达标排放.对已经造成的污染除可以运用水解、光分解、氧化-还原等方法降解外,还可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修复.此外,其他酚类、苯类、卤代芳香族化合物、邻苯二甲酸盐以及农药(如对硫磷)等环境激素均可被不同微生物分解,至少能部分降解.为控制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造成日益严重的危害,应从源头抓起,堵住环境激素产生和排放的源头,如禁止使用DDT、PCBs,减少使用会产生二恶英的产品.同时,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食用的管理,管理完善的污染物质一般不会进入外界环境,提高对环境的监测水平和医疗水平.对全民还应做好广泛的宣传,从各个方面进行自我保护,例如:①不用聚苯乙烯、聚氯乙稀制品容器泡方便面,或在微波炉中加热.致癌环境激素苯乙烯、双酚A会在高温中渗出.②不购买塑料制婴幼儿用品.聚碳酸酯制奶瓶中倒入开水后检测出水中含有双酚A.另外,目前大部分玩具使用了聚氯乙烯材料,该材料中,含有柔软剂的邻苯二甲酸化合物是环境激素.③避免食用近海鱼.小鱼和微生物摄取了海中的化学物质,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大型鱼类体内浓缩的化学物质非常多.在日本通过食物摄取的二恶英总量中,约60%来自鱼类.④慎用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中人造雌激素,会从服用者的尿中排出流到河川后,造成的激素作用是双酚A的1万倍.⑤尽量不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尽量不用合成洗涤剂.⑥大量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菜.因为糙米、芥菜、菠菜、萝卜、小米、黄米和元白菜等是容易使二恶英从体内排出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持食物多样性,用平衡食物方法,分散环境激素的危险性[17-19].3环境激素的研究展望[20-22]环境激素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污染问题,引起了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但对它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特别是我国目前缺少对环境激素问题的全面调查,污染现状及其变化的趋势还不清楚,只有加大研究力度,尽可能地找出所有已经存在和潜在的环境激素,防治已有的环境激素污染,有效地控制环境激素的产生,才能真正防止环境激素对人类以及整个生态环境产生的危害.今后国际环境科学领域研究的前沿和重点应该是:1)环境激素污染物质的致毒生物化学机理的深入研究;由于生物浓缩、积累和放大作用,进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即使是微量的,也会使生物尤其是处于高级营养级的生物受到严重毒害,这对生物和人类的健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环境激素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转化和积累的行为研究;地面水是环境污染物最大的储存库,生活在其中的鱼类最敏感,往往占先受害,以鱼为研究对象,考察环境激素在鱼体内富集与释放代谢动力学规律,探讨其分配、归趋、迁移转化的行为规律,示踪水生生态环境的变异规律,为生态风险性评定及环境执法提供可靠的依据.3)鉴别和确定环境激素污染物质,确定环境激素容量以及如何将其纳入定量监测评价中;确定环境激素的激素活性水平与其定量构效关系,预测新的同源物的潜在生物效应,揭示分子结构、环境、生物效应之间的关系,建立辨别模型与相关数据库.参考文献:[1]ColborT,DumanskiD,MyersJP.Ourstolenfuture[M].NewYork:TheSpielerAgency,1995:215-220.[2]香山不二雄.Currentstateofstudyonenvironmentalhormone[J].SeikasuToKankyo,1997,42(6):34-35.[3]StrathmanH.Economicassessmentofmembraneprocesses[C]//.In:ProceedingoftheEECBrazilWorkShoponMembraneSeparationProcesses.Brazil:RiodeJaneino,1992.[4]SafeSH,GaidoK.Pytoestrogensandanthropogenicestrogeniccompounds[J].EnvironmentalToxicologyandChemistry,1998,17:119-126.[5]AndersonHR,AndersonAM.ComparisonofShort-termestrogencityrestsforidentificationorhormone-disruptingchemicals[J].EnvironmentalHealthProspective,1999,107(Supl):89-100.[6]吴强,王爱平.环境毒物对鱼类生殖功能的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2000,16(2):178-180.[7]CrispTM,CleggED,CooperRL,etal.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ion:Aneffectsassessmentandanalysis[J].EnvironHealthProspect,1998,106(1):11-56.662--2007年8月[8]TylerCR,JoblingS,SumpterJP.Endocrinedisruptioninwildlife:acriticalreviewoftheevidence[J].CritRevToxicol,1998,28(4):319-61.[9]郝明德,刘晓宏.环境激素与环境保护型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9,20(4):229-232.[10]蒋学之.环境雌激素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影响[J].中国公共卫生,1997,13(4):251-252.[11]GerhardI,RunnebaumB.Thelimitsofhormonesubstitutioninpollutantexposureandfertilitydisorders[J].ZentralblGynakol,1992,114(10):593-602.[12]WalkerAH.Theeffectofinuteroethinyloestradiodontheriskofcryptorchidtestisandtesticularteratomainmice[J].BrJCancer,1990,62(8):600-603.[13]SnedekewSM,DiaugustineRP.Hormonalandenvironmentalfactorsaffectingcellproliferationandheoplasiainthemammarygland[J].ProgClinBiolRes,1996,394(3):211-213.[14]魏泽兰.阿尔茨海默病与雌激素的作用[J].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2000,27(2):65-68.[15]陈志良,仇荣亮,张景书,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J].环境保护,2001,(8):17-19.[16]冯辉霞,王毅.生态化学与人类文明[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17]KelceWR,StoneCR,LawsSC,etal.PersistentDDTmetabolitep,p’DDEisapotentandrogenreceptorantagonist[J].Nature,1995,375:581-585.[18]NeedhamL.Nationalcenterforenvironmentalhealth[C].CentersforDiseaseControl&Prevention,PublicHealthService,DHHS.Atlanta:PrivateCommunication,1996.[19]ColbornT,DumaoskiD,MeyersJP.Ourstolenfuture[M].NewYork:PenguinBooks,1996.[20]姜安玺,李文兰,季宇彬,等.当前环境激素的研究状况[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2,15(5):29-31.[21]周少奇,林云琴.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4,26(1):25-27.[22]匡少平,张书圣.环境激素污染研究进展及污染防治[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2,3(6):8-12.TheExpectationsofInvestigationonthePollutionofEnvironmentalHormonesFENGHui-xia,ZHAOXia,YUShu-rong,WANGYi,WANGKun-ling(CollegeofPetrochemicalEngineering,LanzhouUniversityofTechnology,Lanzhou730050,China)Abstract:Environmentalhormoneheavilythreatensthehealthofhuman.Thisarticleintroducestheenviron-mentalhormones′conception,category,andthedirectinfluenceandthelatentharmtohumanbeings.Itsumma-rizestherecentresearchesonenvironmentalhormone,andfurtherproposessomemaincontroltechniquesforenvironmentalhormonepollution.Keywords:environmentalhormone;category;harm;pollutioncontrol;environmentalengineering冯辉霞等:环境激素类物质污染的研究及展望663--。
环境激素研究进展探讨
P.Palanza 和 F.Morellini 等发现摄入了甲氧氯的 胎儿鼠 , 在出生后早期的幼鼠变得非常活跃 , 长大 后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反应能力降低[ 16] 。Olsson 等 采用环境激素物质 PCB -190 、 PCB -60 、 PCB -104 对斑马鱼的繁殖力 、 总体形态学和组织学等进行了 影响研究 。发现没有一种物质会降低鱼的繁殖力 , 但是却增加了胚胎和幼体的死亡率[ 17] 。Brown 等研 究了长期暴露于 4 -壬基酚中的片脚类动物 , 研究 其生 长 、 性 别 分 异 和 繁 殖 能 力 , 结果 表 明 仅 仅 10μg/ L 的暴露剂量就可以降低种群的密度和生长 速度[ 18] 。 3.2 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影响
服用了口服避孕药 DES 的母亲的下 一代 , 青 春期的女孩子身上会出现 生殖器官发育 迟缓 、 畸 形 , 甚至出现罕见的阴道癌等症状 , 而在男孩身上 则发现身材矮小 、 体重轻 、 阴茎发育缓慢等现象 。 美国揭示了 DDT 的代谢产物 DDE 与癌症之间的关 系 。他们对 58 名乳腺癌患者和 171 名未患乳腺癌
1996 年 7 月 , 日本通产省 成立 “ 外因性物 质 的激素作用的调查研究委员会” , 接着厚生省着手 研究环境激素问题 , 并对已有的化学物质进行筛选 毒性测试 。 主要实验 有 :①使用哺乳动物 进行 28 天反复服用的毒性实验 ;②使用细菌进行突然变异 测试 ;③使用哺 乳动物进行染 色体异常测试 。 在 1998 年后进 行了环境激素筛选技术研究和环 境激 素通过食品进入人体后被吸收 、 代谢 、 排泄动态过 程研究[ 21] 。
环境激素的危害
免疫系统受损
环境激素可能影响陆地生 物的免疫系统,使其抵抗 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
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危害
生物多样性下降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某些物种数量 减少或灭绝,从而影响生物多样
性。
生态平衡失调
环境激素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导致某些物种数量的增加或减少 ,进一步影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 。
食物链断裂
行为异常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水生生 物的行为异常,如鱼类变 得过于活跃或过于安静, 影响其生存和繁殖。
对陆地生物的危害
繁殖障碍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陆地生 物的繁殖障碍,如鸟类和 哺乳动物的生殖器官异常 和生殖能力下降。
生长发育异常
陆地生物在接触环境激素 后,可能出现生长发育异 常,如动物出现生长过快 或过慢的现象。
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认知能力
环境激素可能加速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增加 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
骨骼健康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老年人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风险 增加。
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接触环境激素可能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病情 ,影响康复和生活质量。
05
CATALOGUE
减少环境激素危害的措施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宣传教育
生长发育异常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生物体生长发育异常,如性早熟、生长迟缓等。
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免疫功能下降
环境激素可能降低生物体的免疫功能,使其更容易受到感染 和疾病侵袭。
过敏反应增加
环境激素可能增加生物体对某些过敏原的敏感性,导致过敏 反应增多。
对神经系统的影响
学习与记忆障碍
环境激素可能影响生物体的神经系统发育,导致学习与记忆能力下降。
THANKS
感谢观看
环境激素对人类的影响
推广环保技术和产品,鼓励企业采用环保生产方式,减少环境激素的排放。
06 结论
研究成果总结
环境激素对人类的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都有潜在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导致生殖健康 问题、生长发育异常和癌症等疾病。
环境激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如通过食物、空气、水和土壤等,因此其影响是普遍存在的,对 人类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
加强法律法规监管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
制定和完善关于环境激素生产和使用的法律法规,明确禁止或限制某些环境激 素的使用。
严格执法和监督
加强对环境激素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加大违法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的违法成本。
研发替代品和减排技术
支持科研创新
鼓励和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环境激素替代品,推动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水源
环境激素可通过地表水和地下水进入人体, 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空气
环境激素可通过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气体进入 人体,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食物
环境激素可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影响人体的 正常生理功能。
皮肤接触
环境激素可通过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影响人 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03 环境激素对人体的影响
影响生殖系统
繁殖系统紊乱
环境激素通过食物链累积,影响 水生生物的生殖系统,导致繁殖 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生长异常
环境激素干扰水生生物的内分泌 系统,影响其正常生长,导致体 型异常或生长速度减缓。
行为异常
环境激素可能导致水生生物行为 异常,如迷失方向、丧失逃避能 力等,影响其生存能力。
对陆地生物的影响
繁殖障碍
环境激素通过空气、土壤等途径传播,影响陆地 生物的生殖系统,导致繁殖成功率下降。
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其中环境激素是当前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环境激素是指在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它们具有一定的内分泌干扰作用,可能导致动物和人类生殖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多个器官功能受到影响,最终影响人类健康。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激素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并探讨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机制研究进展。
一、环境激素概述环境激素指在环境中存在的化学物质,它们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环境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家庭和农业等领域,如塑料材料、化妆品、农药、染料等,这些物质具有内分泌干扰作用,可干扰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理反应。
目前研究显示,环境激素对动物和人类的生殖发育、代谢、免疫和神经系统等方面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二、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发育和成人生殖健康研究发现,环境激素可干扰男女性生殖系统的正常生理发育和功能,可能导致不育、流产、早产等问题。
在婴幼儿阶段,受到环境激素的影响可能会导致生殖器不发育、身体内雄性激素水平降低等问题。
此外,环境激素还会影响女性的月经周期和卵巢功能,降低生育能力。
在成年人阶段,暴露于环境激素中的人可能会出现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等问题。
2. 代谢和免疫健康环境激素还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和免疫系统,包括影响体重、血糖、胆固醇水平等,甚至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
此外,环境激素还可能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使得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
3. 神经系统健康环境激素对神经系统也会产生影响,如干扰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导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降低,干扰睡眠和情绪等。
三、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机制研究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机制研究涉及广泛,主要包括内分泌干扰、氧化应激、DNA损伤、细胞凋亡等多个方面。
1. 内分泌干扰环境激素的内分泌干扰作用是其影响人体健康的主要机制之一。
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
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研究随着现实工业、农业、家庭、医疗、建筑等领域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等“三废”加剧环境污染问题,进而导致环境激素的存在。
环境激素是指存在于人类工作、生活、生产及环境中的人造化学物质、微生物代谢产物、药物、植物次级代谢物、食品添加剂和污染物等,它们与内分泌系统的某些分泌物相似,能够调控生物体的内分泌系统,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近年来,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逐渐受到关注,许多国家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旨在综述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一、环境激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1.雄激素类环境激素雄激素类包括多种物质如六六六、多氯联苯、邻苯二甲酸酯等,它们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或干扰内源性激素(如雄激素、雌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合成、代谢和作用,从而引起人类健康问题。
尤其是在婴儿、青春期和老年人群体中,雄激素类环境激素对男性的性征发育和人类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育及稳定性有较大影响,出现性别不正常、生殖健康问题等。
2. 雌激素类环境激素雌激素类环境激素以叶酸为代表,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从而引发不育症、乳腺癌等多种健康问题。
此外,婴儿女性用药和宠物药物滥用等也是雌激素类环境激素引发的重要原因。
3. 甲状腺激素类环境激素甲状腺激素类环境激素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或干扰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和作用,导致儿童智力下降、甲状腺肿大,甚至出现甲状腺功能障碍性疾病等。
4. 其他环境激素除上述三类外,还有多种环境激素如二噁英、戊酸、邻苯二甲酸酯等,这些环境激素能够引发诸如肝脏疾病、肺癌、肾脏疾病并增加白血病的发生几率等多种健康问题。
二、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研究1. 内分泌干扰机制环境激素干扰内分泌功能是其中最主要的作用机理,因为环境激素对内分泌激素受体的亲和力是与内源性激素相似的,它们在体内与受体结合后能够激活或抑制下游物质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参与内分泌功能的调控。
环境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激素(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EDCs)是指一类化学物质,它们可以进入人体内部,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目前,世界各国的环保机构和学术界均对环境激素的危害给予了高度的关注。
本文将从环境激素的来源、作用机制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环境激素的来源环境激素主要来自于化工、医药、塑料、电子等各种工业生产和生活中的日用品。
尤其是塑料制品的使用数量在近年来得到大量增加,从日用品到医疗器械,从纺织品到电器家具,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因素。
此外,农业中广泛使用的农药也是一种常见的污染源。
这些化学物质在使用过程中可能被释放到环境中,而人们从这些环境中获取食物和饮用水,使这些物质进入体内。
二、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环境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来引发健康问题的。
内分泌系统是指能够分泌激素的腺体和接受激素作用的细胞,通过各种激素的相互作用调节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免疫等方面,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
而环境激素通过与内分泌系统中激素的结合,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改变人体内激素水平的平衡状态,进而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三、环境激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环境激素会对人体的生殖和发育、代谢和肥胖、免疫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等方面造成影响,具体如下:1、生殖和发育环境激素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女性暴露于环境激素中,可能会导致早熟,胎儿性别的不平衡,甚至会威胁到胎儿的生命。
男性则可能会因此出现生殖器官的发育不良,导致精子数量减少、活力下降,从而影响生育能力。
2、代谢和肥胖环境激素还会影响人体的代谢和肥胖。
EDCs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使得机体抵抗胰岛素效力、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并影响人体的能量代谢。
研究还表明,环境激素与肥胖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暴露于环境激素中的人更容易变得易胖。
3、免疫系统环境激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也很大。
环境激素对人类繁衍生存的危害对于激素大家并不陌生从人体
“环境激素”对人类繁衍生存的危害对于激素,大家并不陌生,从人体生理学的角度看,激素是人体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对人体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微量物质。
例如,性激素可刺激生长发育和生殖系统的成熟。
那么,什么是“环境激素”呢?科学家认为,“环境激素”是指释放到环境中能导致内分泌障碍的化学物质。
它包括大量人工合成的激素、农药、灭菌剂、洗涤剂以及一些生产塑料的化工原料、垃圾焚烧排出的有害物质等。
现已查明有70余种,它们大都具有与雌激素分子相似的化学结构,如DDT、多氯联苯和聚碳酸酯等。
它们释放到环境中来,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污染,再通过饮食、呼吸等途径进入人体,产生类似激素的作用,破坏人体原有的生理平衡机制,干扰人体正常的激素分泌,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活性下降,不育症增多。
丹麦内分泌学家尼·斯卡凯贝克经多年调查后发现,近60年来,欧美等国男性精子平均减少50%以上。
我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也表明,我国男性的平均精子数量已由40年代每毫升6000万个下降到现在的2000万个,精子活力也大幅度减退,每8对夫妻中就有1对不育。
“环境激素”的危害,既有内分泌失调的生理因素,还有自由基引发的分子生物学机理。
国内外自由基生物学专家指出,“环境激素”的作用,使机体受到损害,往往与自由基的攻击作用有关。
就精子而言,一方面为了维持人的精子的正常功能,自由基是不可缺的;另一方面,如果自由基过多,将会造成精子的损伤。
而“环境激素”的污染是引起人体自由基增加的元凶。
实验研究已发现,精子对活性氧自由基,如超氧阴离子等的过氧化作用特别敏感,使精子膜的流动性降低、硬变增加,活力下降,导致精子的完整性、运动性及其它功能产生不可逆转的破坏,进而导致精子的死亡。
这已成为男性不育症的重要病因。
上述情况已引起科学家和有识之士的警觉和关注。
但要真正解决“环境激素”对男性精子的危害以及威胁到人类的繁衍生存,还需要一个过程。
因此,专家们呼吁,在加强环保的同时,建议公众要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远离“环境激素”。
生态学中的激素污染及其影响
生态学中的激素污染及其影响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逐渐被人们重视,环境污染也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而在生态学领域中,激素污染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问题。
激素污染也称激素类物质污染,指的是部分动物体内的内分泌系统受到外部物质干扰后,激素的合成、分泌、运输、代谢或作用受到了影响,最终导致了激素水平的异常增加或减少,从而影响到了动物的繁殖、生长、发育和行为等方面。
而这些外部物质主要来源于人类社会的不当排放。
在众多的激素污染物质中,大部分都是化学合成药品、塑料添加剂、农药及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等。
他们会进入到水中、土壤中等环境中,最终进入到动物体内。
而这些激素污染物质所使用的方法往往是间接作用,这也成为了生态学中的一个难点之一。
激素污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其中,它们对水生动物的影响尤为显著。
当激素污染物质被排放到水中时,它们会影响鱼类的性别分化和产卵,进而影响到鱼类的整个生长和繁殖周期。
此外,在鱼类中,激素污染也极大地影响了鱼类的发育和免疫能力,这也使得他们更容易感染疾病。
而在陆生动物中,激素污染所造成的影响也较为严重。
例如,在一些哺乳动物中,激素污染也已经被证明会影响其生殖系统和性别分化。
根据研究显示,环境激素会导致女性哺乳动物的出生率下降、早熟、生育率降低等。
同时,激素污染也会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的稳定。
因为当一个物种的正常生长和繁殖被破坏时,也会对食物链产生不良的影响。
除此之外,激素污染还会影响到人类的健康。
研究表明,激素污染物质对人类的影响主要是导致了男女生殖器官畸形、荷尔蒙水平改变以及孕产妇感染的风险增加等问题。
如何有效的消除和降低激素污染成为了当前全球环保领域的主题之一。
从源头上来讲,减少生产中的化学添加剂及化学合成药品的开发和使用,以及加强废水处理工程和水质监测工作,可以有效降低激素污染的产生。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激素污染问题的研究,针对目前无法消除的激素污染问题,进行有效的控制,避免其对环境和人类的持续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殖系统:主要表现为男性精液质量下降、 不育率增高,女性性腺发育不良、生殖器肿瘤发 病增加、月经紊乱、先天性畸形等;癌症:可引 起乳腺癌、前列腺癌、塞丸癌、卵巢癌、甲状腺 癌、副睾丸囊肿、阴道腺癌、膀胀癌、精巢癌; 免疫系统:免疫功能改变,表现在降低及抑制免 疫能力,加速自身免疫性病变的发生和引起胸 腺萎缩;神经系统:表现在神经系统的发育迟滞 和行为改变,如阿尔茨海默病;心血管系统:表 现为慢性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慢性风湿性心 脏病。
环境激素概述
环境激素亦称环境荷尔蒙、环境内分泌干 扰物,是指干扰生物体内维持自稳性及调节发 育过程中荷尔蒙的产生、释放、代谢、结合、排 泄、交互作用的外源性物质。环境激素类物质常 指那些类似于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及甲状腺激 素的化合物。
早在 30 年代。曾报道过雌激素效应,70 年 代发现了 D E S 综合征,80 年代在英国的沙市塔 河有 5%的雄性鲤鱼发生了雌雄同体的现象,80 年代在佛罗里达州和五大湖,发现爬行类和鱼 类动物的雌性化现象、雄性化了的雌性鱼、生殖 器怪异的鳄鱼等动物繁殖力异常的现象。英国、 美国、法国、丹麦、日本等国家亦通过人类精子 质量调查,提出人类生殖系统功能下降的原因 是由于环境污染构造成的,日本亦首次从人体 脂肪组织中检出环境激素。系列动物及人群的 流行病学资料逐步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瞩目, 环境激素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同时 也引起各国政府机构的高度重视和重大资金投 入。
环境激素的控制方法
管理完善的污染物质一般不会进入外界环 境。对环境重金属激素来说,首先应杜绝来自电 镀工业废水、塑料、电池、电子等工业排放废水 的污染,它们是锡、铅、汞等环境激素的重要来 源。在监测管理上,应要求这些工业废水排放严 格达标。实际上,分离、回收这些工业废水中的 重金属,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可变废为宝。
环境激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及作用机理
环境激素可经食物、呼吸、水生动物的鳃和 体表进入人类和动物体内。食物和职业接触是 人类接受环境激素的主要途径,因为大多数环 境激素是脂溶性的,通过食物链有很强的富集 作用。一般来说,人体接触农药、树脂添加剂等 环境激素物质的途径除了食品的直接摄取以外, 由于现在传统的给水处理工艺难以去除某些高 稳定性的环境激素类物质,因此自来水成为环 境激素类物质进入人体的另一个重要的途径, 对人体健康构成巨大的威胁。
对已经遭受环境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由于 各种单一化治理技术的局限性,所以组合修复 技术已逐渐成为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修复技术。 这些复合修复技术利用了生物(微生物、植物)对 重金属的超强吸收能力,在过程上基本不使用 有害化学物质,因此,一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是目前及今后值得推崇的土壤修复手段和研究 领域。
科 技 论 坛
中国科技信息 2005 年第 10 期 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May.2005
环境激素的危害滨市太平国际机场动力保障部 150079; 2,哈尔滨市环境监测站 150001)
泌干扰大多是可逆的,当外源性暴露停止以后 内分泌会恢复正常,但对正处于器官形成阶段 的胎儿或幼体通常导致不可逆的危害,使之出 现出生体重减轻、注意力不集中、多动等症状。
环境激素对生物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环境激素对水生生物和野生生物的危害主 要是造成生育力下降、性别变化及卵的孵化率 降低,甚至导致灭绝。一些学者认为,环境 激素是造成动物生殖功能障碍以至于野生动物 濒临灭绝的重要原因。同时环境激素通过各种 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人体内,改变了人体的激 素平衡状态,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激素的种类和来源
目前,怀疑对人类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化学 物质约有 200 多种,已被证实列入环境激素黑名 单的有 7 0 种。这些干扰内分泌的化学物质根据 来源可分为农药、工业化合物和植物雌激素 3 类。其中农药有 44 种(杀虫剂 24 种,除草剂 10 种,杀菌剂 9 种,杀虫剂代谢产物 1 种) ,超过 总量的 6 0 %,因此农药污染是引起环境激素问 题的一个主要原因。依据化学结构可以分为多 氯联苯类、邻苯二甲酸酯类、氯代烃类、芳香族 碳化氢类、烷基酚类、双酚类、联苯酚类、氯酚 类、金属类、硝基苯类、呋喃类、有机烯类等。
环境激素的筛选方法
多数环境激素提取液在化学结构上和内源 性类固醇激素相差很大,单纯的化学结构分析 不足以揭示它们的激素作用,生物检测可以克 服化学分析的限制。早期的生物检测依赖生物 全体检验,如利用雄激素对雄性动物生殖道细 胞增殖作用,通过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活动状况 来判定雄激素作用,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无法大 量检测和指标判定较模糊。近年来判定环境激 素作用的方法分为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体内 试验主要是子宫增重试验;体外试验则包括雌 激素受体竞争试验,雌激素受体阳性细胞培养 试验,雌激素受体重组酵母鉴别法,卵黄素蛋白 原法,乳铁蛋白 m R N A 法,类固醇激素的转化 和灭活等。
环境激素的发展趋势
虽然目前国内外已对环境激素有所研究, 但由于环境激素作用机理的复杂性,用现有的 检测方法还不可能较好地反映环境激素对人体 的潜在危害,尤其是在其如何进入到食物链这 个重要环节方面缺少必要的信息。因此在这个 领域内的大量工作需要加大研究力度,而且对 于环境激素的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内 容涉及环境科学、毒理学、卫生学、化学、生理 学、生殖学、人口学及医学等诸多学科,所以需 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摘 要:环境激素是指干扰动物与人体正常内分泌机能的外源性化学物质,由它引起的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最敏感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本文就环境 激素的产生、毒性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进行简单阐述,并对其研究进展的历史、现状和前景简要概述和分析。 关键词:环境激素;环境荷尔蒙;地表水;检测;危害;进展;污染防治
环境激素,又被称为外因性干扰内分泌的 化学物质,是近些年来造成野生动物和人类的 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出现异常现象 而逐渐为人认识的一类新的环境有害物质。在 自然界中环境激素类化合物的含量极微,却表 现出超常的显性内分泌效应,严重影响人及野 生动物的健康和安全。环境激素问题已被列为 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全球性的重 大环境问题。
-59-
参考文献 [1],COLBORN Theo, et, al,. Our stolen future[M]. Penguin Books USA Inc. 1996 [2],TYLER CR, et, al,. Endocrine disruption in wildlife: a critical rewiew of the evidence[J]. Crit Rev Toxicol, 1998, 28: 319-361 [3],RANDALL Bolger. Rapid screening of environmental chemicals for estrgen receptor binding capacity[J]. Environmental Health Perpectives, 1998, 106: 551-557
在环境有机激素中,化学农药类占所有环 境激素种类的 6 3 %。加强农药进入环境后的监 测工作,尽快淘汰已被国际公约中列为禁用或 限用的农药品种,甚至完全淘汰化学合成农药, 积极发展生物农药,倡导生态农业,实现无公害 化生产,是治理化学农药类环境激素污染的重 要途径。
环境有机激素污染的工业来源包括塑料、 纺织、橡胶、教合剂、油漆、皮革、洗涤剂、汽 车、有色金属、电镀、电池、石油冶炼及药物等 行业。对这些工业造成的环境激素污染的治理, 首先仍然是严格要求达标排放。对已经造成的 污染除可以运用水解、光分解、氧化—还原等方 法降解外,还可运用生物技术进行环境修复。这 些生物技术的优点是,一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