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及评论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提升教育质量并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新一代人才。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这一次改革的背景是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推进。
改革主要针对学科设置进行调整,强调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以农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特点。
这一改革为当时农村地区的孩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也存在实施难度大、效果不尽如人意的问题。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这一次改革是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产物。
改革的目标是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引入了通识教育,增加了体育、音乐、美术等非学科类课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此外,这次改革还提倡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次改革是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
改革的重点是调整学科结构和教学内容,增加综合实践活动。
这次改革以减负为主要目标,取消了一些繁重的课程和考试内容,提倡课程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发展。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一次改革是出于教育质量的考虑。
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减轻学业负担、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和合作精神等。
这次改革提出了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这次改革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重视信息技术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和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这次改革是出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改革的重点是推行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次改革提出了创新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推动学校各个层次的改革和创新。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教研部唐水明整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
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1994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国发[1994]39号。
【1】中国特色的的八次改革
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 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 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 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 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同年颁发 《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取消 农业基础知识课,开设劳动技术课,高中设置选修 课。——第六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 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 材。
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 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 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 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 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 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 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 同需求。
五、深化改革期(1985—现在)
1997年高中新教材实验,2000年《全日制普 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颁发——第八 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奏。 第八次课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新 课改”的全称,上世纪末,中共中央、国务院 提出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纪构建起符合素 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3、课程内容方面,强调改变“繁、难、偏、 旧”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学习与生活、 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4、课程实施方面,强调变“要学生学”为 “学生要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 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会合作。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8次课程改革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为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和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人才,我国进行了多次课程改革。
本文将对自建国以来的8次课程改革进行梳理和回顾。
第一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2年,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次全面的教育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以调整学科为核心,取消了原先的八年制小学和四年制中学教育模式,建立了新的“一二九”学制,即六年制的小学和三年制的初中,增加了数学、自然、物理、化学等实用学科的教学时间,这一改革为适应新国家的需要提供了更多的人才。
第二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58年至1962年,这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在这次改革中,增加了政治、历史、地理等社会科学课程的教学时间,增加了手工劳动、劳动实践和科技活动的时间,提高了教育的实用性和综合性。
第三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78年,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强调全面发展。
这次改革提倡开展校本研究、学校特色课程和兴趣小组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四次课程改革发生在1993年,这是继续教育改革的一次重要举措。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力度。
这次改革增加了职业技术教育的比重,开展了职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实践活动,促进了教育与社会经济的紧密结合。
第五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1年,这是迎接新世纪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这次改革着重发展综合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增加了选修课程的设置和实施。
第六次课程改革发生在2009年,这是高中阶段教育的一次重要调整。
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衔接和协调。
这次改革进行了课程研讨和教材编写,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一直被视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不断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重点介绍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首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始于1950年代末期。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教育部门开始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其目的是使课程更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强调实用性和现代化。
重点改革包括将语文、数学等科目内容进行修改,增加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1970年代。
该时期的改革旨在排除“四旧”文化遗产对课程内容的负面影响,更加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课程进一步强调了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价值观,对科学、艺术等领域进行了全面的重新定义和调整。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0年代末期,也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该次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在课程内容上加入了更多的现代科技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也得到革新,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和合作变得更加活跃。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1990年代初期开始,重点是与国际接轨。
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为此教育部门推动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学生开始学习外国语言和文化,培养跨文化沟通和交流能力。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在面临全球化带来的新挑战和变化的背景下,中国教育部门将课程改革的方向定为“素质教育”。
教育部门试图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潜能。
这次改革也强调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实际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代中期。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开始注重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在课程改革中,加入了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始于2015年,该次改革被称为“新高考改革”。
此次改革的目标是减轻学生的考试压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中国的八次课改历程
中国特色的的八次课改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 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1、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标解读
第二,国家经费投入依然不足,且各地 区投入不平衡。
新课程改革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持,不 论是在新课程资源开发、学校场地建设、 教学硬件设备、师资培训等众多方面都需 要大量的资金,仅仅依靠学校自身解决这 些问题是不实际的,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和社会各部门的协调。
第三,对农村教育重视不足。 主要表现在对农村教师培训不足、经费支持 不够、课程编制较少考虑农村教育的需求、选择 的实验地区和学校农村比率远远少于城市的等等。
第二次(1953-1957)4年
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 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 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 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 课。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 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 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 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第八次(2001—至今)
新一轮课程改革 的相关介绍及取得的成就
1.新课程改革有关政策文件 2001-200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一系列有 关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国家政策和文件,构建了本 轮课程改革的总体政策框架。
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语文等21个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
• 第五次 (1977-1985)8年
• “文革”结束,拨乱反正。1978 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 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 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 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 第六次 (1986-1991)5年
• 1986年《 义务教育法》出台。国家 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 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 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 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 的空间。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第一次:(1949—1952年的第一次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收回了教育主权,对旧中国遗留下 来的各类教育问题进行了彻底的改造,1949年12月教育部 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教育改革的基 本方针“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 经验,借助前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 第六次:(1981—1985年的第六次课程改革)
1981年6月中共中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 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 出:“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 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 合的教育方针。” • 1981年教育部根据邓小平“要办重点小学、 重点中学、重点大学”的指示精神,颁发了《全 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并 修订颁发了五年制小学和中学教学计划。
• 第八次:(1996至今第八次课程改革)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提出并开始 实施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有别于应试教育的 课程。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了更好地解决 前七次课程改革遗留的课程问题,为了顺应世界 课改的潮流,中国政府又开始了一场广泛、全面、 深入持久的课程系统改革。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 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 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 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教育 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 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 人民满意的教育。
•
这次改革不是对课程内容的简单调整, 不是新旧教材的替换,而是一次以课程为核心 的波及整个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系统改革, 是一场课程文化的革新,是教育观念与价值的 转变,涉及课程的理念、目标、方法、管理、 评价等方面。这场改革仍在继续,成败与否有 待实践的检验。
建国以来八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及评论
建国以来各次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及评论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方法(一)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内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
在教学方法上,方针政策的提出为教学方法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由于忙于对较的教育机构进行接收改造,忙于新学校的建设,直到1952年,教学方法的改革尚未大规模进行。
(二)代表教学方法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是要求“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而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中最突出的就是干部教育和工农群众教育。
而且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还需要有知识有文化大量干部与工农群众参与,可此时的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文盲的数量不在少数,为了能尽快满足新民主主义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使他们能在国家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这一时期的教学方法主要以围绕如何提高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成人教育为主1北京“工农速成中学”教学方法为了加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教育,国家大力创办工农速成学校,培养工农出生的知识分子和建设人才。
工农速成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与产业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求学生在3年时间内要修完普通中学6年的基本课程,因此对于这一要求,就要探索如何精简课程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等。
在这一探索中形成了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方法。
其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有五方面:第一,选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进行速成教育,那必须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选取了具有本科学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该校上课,并且还有教育部分配的各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就使该校迅速形成了一只有学识、有经验、勤奋好学、用于探索的教师队伍。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自建国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经历了8次重大的课程改革,这些改革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机会,也对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刻的改革和创新。
本文将依次介绍这8次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
第一次课程改革(1950年代-1960年代)建国初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革和重建,因此教育改革是迫在眉睫的任务。
在这个时期,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为了推行社会主义教育并推广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课程内容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第二次课程改革(1970年代-1980年代)这个时期,中国正在进行社会主义革命,课程改革旨在贯彻毛泽东思想,将政治教育置于核心位置。
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政治、语文和数学。
政治课程被强调为“红旗下的一代”,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理念。
第三次课程改革(1990年代)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国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进行的,旨在提高高中阶段的教育质量。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学生。
课程内容的改革包括减少课程负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四次课程改革(2001年)这次课程改革主要是针对小学阶段的教育,目标是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教育公平性。
改革的重点是优化课程结构,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和教学质量。
此外,教育部还鼓励学校开展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兴趣爱好。
第五次课程改革(200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改革的目标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兴趣培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课程内容的改革主要包括增加选修课程的数量和种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
第六次课程改革(2010年)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改革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课程内容方面,增加了创新创业课和社会实践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第七次课程改革(2014年)这次课程改革是在“育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的,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人才。
本文将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介绍每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51年至1952年间。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基础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统一的标准,使全国各地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内容。
改革的重点在于推动综合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61年至1965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迎接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重点是加强劳动教育和生产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劳动精神。
同时也加强了科学、文化和技术的教育,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第三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85年至1993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提高我国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改革的重点在于调整课程结构,减轻课业负担,推动素质教育。
此外,改革还加强了道德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
第四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1999年至2001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迎接全球化的挑战。
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改革还强调了信息技术的教育,以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
第五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04年至2008年间。
这次改革是为了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同时,改革还注重了体育教育和艺术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六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0年至2013年间。
这次改革的背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
改革的目标是推动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改革还加强了道德与法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养。
第七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生在2014年至2017年间。
新中国的八次课改
新中国八次课程改革“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年启动,1952年结束。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方针,指出要“以老解放区新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苏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了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内容包括:(1)规定了中小学的课程门类,统一了课程安排和课时安排,优化了中小学课程的比例结构和衔接;中学新的教材。
1952,这“有计划年颁发了建国以来全国第一套比较齐全的教学大纲—《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修订草案)》,在这次课程改革期间,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教学计划每年都有调整,课程设置变动频繁。
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各学科专家编辑出版了第二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各科教材。
第二次课程改革因为课程变动频繁,教材难以满足需要,致使教学工作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执行;部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配合不够紧密,课程设置不尽合理;第二套教材只使用了一年,因为以苏联教材为蓝本,内容偏深过难,被教育部要求精简。
“第三次课程改革”: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58—1965),前一阶段是1958—1960年的“大跃进”时期。
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开始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
据此,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教育革命”。
在基础教育课程领域进行如下改革:下放课程管理权力;缩短学制,自编教材,自请教师;组织参加生产劳动,建设生产劳动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和对教师的思想改造。
后一阶段是1961—1965年的课程调整时期。
在1961年召开的中共八届九中全会上,党中央确立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以纠正“教育革命”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基础教育课程作如下调整。
(1)统一管理基础教育课程。
1963年3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对中小学课程实施统一管理,首次提出了“国定制”与“审定制”相结合的教科书制度。
8次课程改革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前前后后已经经历了八次课改,每一次课改的进行都使得我们离民族的复兴越来越近了!课改历程一、改造和引进期(1949—1957)第一次课改:1952年选用当时认为使用得较好的教材加以修订或重编——第一套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课改:1956年颁布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完全自编的第一套12年制中小学教材,首次使我国的课程实现了国家的高度统一—第二套中小学教材。
强调“双基”,注重课程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加强劳动教育;模仿性,结构单一,全国统一,不能满足不同地区、学校不同需求。
二、曲折探索期(1958—1965)第三次课改:“大跃进”时期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人教社编写出版了一套10年制中小学实验教材——第三套中小学教材。
第四次课改:1961年后,开始“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新强调“双基”。
1963年颁布《关于实行全日制中小学新教学计划(草案)的通知》,加强了政治课教学,提高了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教学要求,首次允许地方在使用统一教学计划、通用教材的同时自编教材和教科书,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规定高三开设选修课,根据教育的水平发展实行多元化学制,人教社编写出版了新的12年制教材——第四套中小学教材。
三、十年动乱时期(1966—1976)原有课程全部废止,各省市自治区自行编订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处于严重无政府状态,所有课程都突出阶级斗争为纲,教材片面突出政治,开设工业基础知识、农业基础知识,严重破坏了学科科学体系,削弱了基础知识,教学质量低劣。
四、拨乱反正恢复期(1977—1985)第五次课改: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颁布,秋季,编订了各科教学大纲,编写出版了以基础知识为主的学科中心式教材,首次将外语列为小学科目——第五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六次课改:1981年《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正方案)》颁布,以思想品德课取代了原来的政治课,恢复历史课、地理课,增设劳动课。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的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 1949年至1952年:新中国课程改革的初创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课程改革主要集中在解放战争胜利后的教育重建上。
1949年,中央教育部正式成立,开始调查全国教育资源的分布和状况。
1950年底,中央教育部制定了《关于基础教育规划纲要(修订草案)》。
这个规划纲要是新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奠基性文件,主要包括普及义务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的内容。
2. 1953年至1957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确立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确立了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劳动者,同时注重发展合作、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952年到1953年,中央教育部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会议,明确了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改革的基本框架。
3. 1958年至1960年:大跃进时期的全面改革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是在大跃进政策的背景下进行的。
教育体制改革、课程内容和教材改革成为主要议题,在实施中农学习社训(农村教育合作社)和大规模农村学校建设,以满足农村基础教育需要。
此外,也注重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和培养农村干部教师。
4. 1962年至1965年:社会主义教育方向的完善和实施在这个时期,中国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的普及率不断提高。
重点在于加强科学教育,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水平。
1962年,中央教育部发布了《中等教育改革纲要》和《普通高级中学总目程序》等文件,进一步明确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5. 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时期的课程变革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得教育体制和课程内容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决定全面深化中等教育改革的决议》和《普通高中培养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加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
6. 1993年至1999年:加强基础教育素质教育这个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围绕素质教育展开。
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振兴中等教育的决定》和《九年制义务教育外语教学大纲》等文件,并进一步完善了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内容和方向。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 8 次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课程经历了多次改革,每一次改革都反映了时代的需求和教育理念的更新。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促进教育公平。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 8 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第一次课程改革(1949 1952 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教育事业也面临着整顿和重建。
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是改造旧教育,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
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
同时,对旧教材进行了修订和改编,删除了封建、买办、法西斯等内容,增加了反映新中国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新内容。
第二次课程改革(1953 1957 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教育也需要适应新的形势。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学习了苏联的教育经验,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和学科体系的完整性。
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课程的比重,加强了基础知识的教学。
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生搬硬套的问题。
第三次课程改革(1958 1965 年)“大跃进”时期,教育也受到了影响。
这次课程改革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缩短学制,精简课程。
但由于过于强调劳动实践,忽视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导致教育质量有所下降。
1961 年以后,进行了调整,重新强调了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第四次课程改革(1966 1976 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育受到了严重破坏,课程改革陷入混乱。
学校停课,教材被废弃,教学秩序被打乱,教育质量大幅下降。
第五次课程改革(1978 1980 年)“文革”结束后,教育开始拨乱反正。
这次课程改革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增加了外语、计算机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六次课程改革(1981 1985 年)这一时期,课程改革强调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在课程设置上,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和优化,使课程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需求。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建国八次课程改革简述第一次1949-1952教育部颁发了《中学暂行教学计划(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份教学计划(1950年8月)。
设置了门类齐全的学科课程,政治、语文、数学、自然、生物、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外语、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
1952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中学教学计划(草案)》,同年10月,颁布了建国以来第一份五年一贯制小学的《小学教学计划》。
第二次1953-1957这四年时间中,国家共颁布了五个教学计划,其中在1953-1955年颁布的三个计划中,大幅削减了教学时数,首次在教学计划中设置劳动技术教育课。
1956年颁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套比较齐全的中学各科教学大纲1956年国家正式发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套中小学教科书,这套教材理论性有所加强,特别注意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
第三次1958-1965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左”倾思想影响萌芽的时期。
1958年“大跃进”引发了“教育大革命”,大量缩短学制,精简课程,增加劳动,注重思想教育,还出现了多种学制的改革试验。
(小学五年一贯制,中学五年一贯制,中小学十年贯制,中小学九年一贯制,高中文理分科的初步实验)第四次1966-1976“文革”十年,整个教育领域受到重大影响,学校课程与教学经历了一场灾难。
停吵闹革命全国只有一种教材,就是毛泽东著作和报刊社论。
68年复课之后,搞工农兵教育,严重破坏了学科体系和教材结构。
第五次1977-1985“文革”结束,拨乱反正。
1978年颁发《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统一规定全日制中小学学制十年,小学五年,中学五年。
1980年出版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统编第五套中小学教材。
第六次1986-19911986年《义务教育法》出台。
国家教委公布了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初稿,突出了新型教育方针的具体要求,适当增加了基础学科的教学时数,在教学计划中给课外活动留出固定的足够的空间。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
建国以来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的教育体制经历了许多次的改革和方针调整。
这些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的提出和实施,对中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对建国以来的八次教育方针和改革思想进行回顾和分析。
一、打破旧有制度束缚,实施教育普及方针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被确定为国家的优先发展领域之一。
为了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我国实施了“教育面向全民,全民接受教育”的方针。
这一方针的提出,打破了传统教育中的贵族化和封建思想的束缚,通过推动免费教育、普及义务教育等措施,使教育资源向全体人民倾斜,促进了社会公平和人民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教育开始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道路。
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强调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这一方针的提出,使教育的目标从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特长。
通过加强对艺术、体育、劳动技术等方面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提升国民素质水平。
三、加强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
我国提出“注重职业教育,提高就业能力”的方针,加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改革。
通过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源配置和改革创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四、推动信息化教育,提升教学质量21世纪初,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提出了推动信息化教育的方针。
通过加大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这一方针的实施,使得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室教学,而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率。
五、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为了解决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我国提出了推进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
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改善农村教育条件,缩小城乡差距。
同时,通过加大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推动教育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历次课程改革
历次课程改革自从我国实行教育制度以来,课程改革一直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对课程的不断改革,旨在提高教育质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本文将回顾我国历次课程改革的进程,并分析每次改革的影响和成果。
一、初期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教育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
1950年代至1970年代,我国实行了内容丰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种课程形式综合了各学科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初期课程改革暴露出教学过程单一、缺乏实际应用等问题。
二、课程管理中心改革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教育系统开始进行深化改革。
在课程改革方面,成立了国家课程管理中心,加强对课程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这一改革措施使得课程的体系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引入了一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
然而,由于改革推行时间短暂,对教育主体和教育教学过程的调整不够到位,这次改革暴露出了实施难度大、教材教法矛盾等问题。
三、素质教育导入到了1990年代,中国教育进一步推行素质教育理念,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
课程改革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展开。
这次改革的重要特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同时也倡导学科整合,让学生能够从多个学科中获取知识和技能。
然而,由于教材和评价方式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思维的制约,一些学校和教师在素质教育的实施上遇到了困难。
四、终身学习理念的引入进入21世纪,中国教育开始引入终身学习理念,使课程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教育系统逐渐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改革进一步加强了跨学科融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
此外,信息技术在课程改革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支持学生自主学习和资源共享。
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展望当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变化,我国的课程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
建国以来基础教育的8次课程改革教研部唐水明整理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的成就,对于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在进行的是第八次课程改革,中国教育进入又一个新纪元。
课程改革的历程主要是:第一次:建国后,新中国实行了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第一次制定了统一的课程政策,制定颁发了两套全国通用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第二次:1953年,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学大纲(草案),主要学习苏联经验,基本上是参照苏联大纲的模式。
第三次:1958年,以党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为标记,中小学课程改革主要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四次:1963年,教育部颁布《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草案)》,对文化课、品德课、生产知识课,对教学、生产劳动和假期工作都作了统一安排,该计划一直沿用到文化大革命开始。
第五次:197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强调教学要为实现我国四个现代化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打好基础;提出教材编写原则: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训练,注重智力培养。
1978年秋季,小学、初中、高中的起始年级用上了新教材,1980年这套(第五套)教材全部编写完毕。
第六次: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经过简政放权,分级管理的改革探索,1988年,颁发《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包括六三制和五四制两种)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同时对小学的培养目标、学生的基本能力、良好习惯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改革了课程结构,调整了各学科比例,增加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成为当时编写义务教育教学大纲的依据。
第七次:1992--1998年。
1993年,中共中央颁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发[1993]3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以来各次教学改革中教学法及评论一、1949—1952年第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法(一)改革背景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此时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服务,继承发扬老解放区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国解放区继续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1949年12月23日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要对旧教育实行“坚决改造,逐步实现”的针,指出要“以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吸收旧教育有用经验,借助联经验,建设新民主主义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初步建立起新中国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制度和传统。
在教学法上,针政策的提出为教学法的发展指明了向,但是由于忙于对较的教育机构进行接收改造,忙于新学校的建设,直到1952年,教学法的改革尚未大规模进行。
(二)代表教学法这一时期的教育政策是要求“以解放区教育经验为基础”,而解放区的教育经验中最突出的就是干部教育和工农群众教育。
而且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
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还需要有知识有文化大量干部与工农群众参与,可此时的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其中文盲的数量不在少数,为了能尽快满足新民主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要,使他们能在建设中发挥更大的力量。
这一时期的教学法主要以围绕如提高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文化知识水平的成人教育为主1北京“工农速成中学”教学法为了加强干部和工农群众的教育,大力创办工农速成学校,培养工农出生的知识分子和建设人才。
工农速成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干部与产业工人的文化知识水平,要求学生在3年时间要修完普通中学6年的基本课程,因此对于这一要求,就要探索如精简课程与教材,改革教学法等。
在这一探索中形成了工农速成中学的教学法。
其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五面:第一,选用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进行速成教育,那必须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如北京实验工农速成中学,选取了具有本科学历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到该校上课,并且还有教育部分配的各大学的优秀毕业生,这就使该校迅速形成了一只有学识、有经验、勤奋好学、用于探索的教师队伍。
这为速成中学的教学提供了强力的师资保障。
第二,创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按学生入学成绩分班进行教学。
但教师会利用课余时间,对基础较差的同学进行“结对子”的个别辅导,并创立了一种“研究辅导”的形式。
“即由教师与程度不同的学生组成不同的研究小组,通过对某一问题的定向探讨,既补充了基础知识,又发挥了成人理解力、表达力较强的特点,使成绩较差者在共同探讨中扫除了自卑感。
通过研究辅导,教师往往能及时听到班级授课时所听不到的意见反馈,甚至可以获得相关建议,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
这种课后辅导,逐渐扩展到经常举行读书报告会、演讲会、文艺学习晚会,或组织同学参观、看电影和戏剧,以扩展和加深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进行直观和实践教学。
学校老师尽量利用形象的教具辅助教学,像实物教具、教学模型、仪器、图表等形式,使学员更快速的掌握抽象的理论知识,对于各种实验课,如生物组解剖要用小白兔,总务处总能按时供给;即使冬季要用蟾蜍解剖,也会千百计提供,为了学习物理课中的机械原理,则联系有关工厂将报废的机器调拨到学校,让学员动手拆卸和组装,这样使学员能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第四,因材施教。
多教师根据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他们深入学员中间了解学员的实际水平和思考习惯,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第五,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
只改进教学法而没有学习法的更新,教学效果也是无法得到根本改观的。
教师在看到工农兵学员入校后虽刻苦用功,但往往表现在呆读死记上,即使晚上熄灯后,有人还用手电筒在被窝里记诵,结果学习效果并不好,见此情况,教师便依据成人学习的心理特点,进行学习法的指导或引导。
如在语文教学中,为克服学生生字难关,教师辅导学员掌握部首查字法和四角查字法,使学员在学习掌握课堂所教的字词外,利用工具书扩展和深化知识,并帮助学生学会自学。
对工农速成中学的评论:北京工农速成中学的探索的个别辅导、结对辅导、研究辅导相结合的教学对于教育质量的促进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快速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数量。
2.祈建华速成识字法速成识字法的创始人祁建华在部队工作时,目睹了战士们的文化水平低,虽有迫切学习的心愿,但识字效率却很低的现状,因而萌生了改革教法以教会战士快速识字的强烈愿望。
之后作为文化教员在部队开始进行识字教学,用注音符号教战士识字,不断摸索,收获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字教学法。
在经过示教学,由大家讨论研究,上级又派工作组帮助其总结经验,使这一法进一步完善。
此后开始在部队、工厂、农村逐步推广。
1952 年初借用速成识字法,开展扫盲运动,使它由战士教育扩展到工农教育领域。
速成识字法主要是用于扫除成年人文盲的教学法。
借鉴中国人民解放军快速扫盲的成功经验,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法,利用注音符号作为辅助识字的工具,展开群众性识字运动。
其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四面:第一,思想动员,打破顾虑,使师生在思想上达成一致,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增强信心。
由于学员对速成识字法不了解,容易在思想上产生顾虑,将思想动员作为教学前提,使学员在思想上做好准备,以积极的学习态度投入扫盲,保证教学计划的高效完成。
第二,掌握识字工具-注音符号和拼音。
首先,在帮助学员掌握注音符号时,要由易到难,讲授注音符号,把难记的放在后面,多记几遍。
教拼音时,教学由单拼音、双拼音、三拼音依次进行,再将练习从注音符号转移到拼音。
其次讲求记忆法,采用多种记忆法,常用的法有:打乱次序练习,即练习“搬家”,从而增强对学习容的记忆;可以用学员熟悉的汉字来帮助记忆。
再次,因材施教,尊重学生;教学过程中,不能苛求“标准音”。
学员来自不同地,对于他们的发音要求不能一刀切,尊重地差异。
最后,要求学员必须读出声来。
大声读出来,容易发现发音的错误,便于纠正。
第三,合作学习,实验班采用“教员拼、学员听,一部分拼、一部分听,大家拼,大家肯定音”的办法,在互助小组里你拼我听,我拼你听,进而自拼自听。
开始拼音时,读的次数较多,以后逐渐减少,直到一次拼出为止,在熟练掌握后,便可以开始识字教学。
第四,突击学习生字。
通过掌握其教学要领,把握教学进度,讲解生字:依靠注音符号,或联系生活,或者分解字形,加深学生印象,指导小组复习:在突击学习生字阶段,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小组活动,真正解决问题,不是在教员而是在小组复习中。
对祈建华教学法的评论:从该法中,我们可以得出四个面的特点,第一,通过思想动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二,注重运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掌握;第三,发挥小组学习作用,互助学习,促进学生集体的提高;第四,遵循教学顺序性原则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以及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3.廷赞的教学法廷赞当时是工务段的建筑主任,工务段有自己的工人业余学校,他担任一年级国文和算术课老师,35 个学员中,有百分之四十是文盲,百分之六十只认识一百来个字,数学一点不会,这种情况教学任务重难度大,学委会在聘请教员时,谁都不愿去。
廷赞自愿担当,并且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法。
其教学法的特点主要有五面:第一,讲课时,联系工人实际生活,通俗易懂。
这样使工人感受到学习知识是有用的,激发学习兴趣;第二,课外作业量适中;讲完一课或告一段落的时候,每次都留有课外作业,但是不多,他说:“如果留多了作不了,就成了‘帐多,不愁了’”。
所以他留的作业总是能教学员们回家后半小时就可以做完的。
这样,下次上课就可以交回,就不会拖延不交,或是强调没有时间的困难;第三,及时反馈;他在看完学生平时作业后,都评以适当的等级或分数然后记在成绩簿上,作为鼓励和平时的成绩的考核。
对于作业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集体或个别的指导;第四,实行辅导和补课制度,从全班中选择成绩好的学员负责帮助几位程度差的学员学习,这样,一面可以协助教员解决一些教学上的问题,另一面可以帮助教员了解班中的整个学习情况。
有的学员出差回来就要这几位成绩好的学员给他们补课。
在相当的时期,对出差的学员进行测验,如果及格,就给负责帮助的同学加分,以资鼓励;如果不及格,就是两面都没有努力,就给负责帮助的同学予以批评。
这样就可以起到督促学生学习,保持出差同学的程度与全班的水平一样。
对廷赞的教学法的评论:第一,对学生的表现及时反馈,并将学生平时成绩记录下来并进行过程性的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第二,创新的辅导补课制度,成绩好的学生对成绩差点的学生进行补课辅导,并由老师监督,从而真正实现全班学生的共同进步。
(三)对第一次课程改革中教学法的评论1.教学法改革与探索以成人教育为主2.教学法改革与探索的目的以提高成人知识文化水平的识字教学为主3.教学法改革与探索以速成为标准4.教学法改革与探索具有阶级性二、1953—1957年第二次课程改革中的教学法(一)改革背景第二次课程改革于1953年启动,1957年结束。
1953年党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
同年11月26日,政务院做出《关于整顿和改进小学教育的指示》。
1954年4月,政务院发布《关于改进和发展中学教育的指示》,标志着“第二次课程改革”启动。
这次课程改革主要师法联,服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这一时期的我国开始全面学习借鉴联的教育模式,大量引进联的教育教学理论、教学大纲和教材,多联专家来华讲学,指导中国的教学实践。
在这种背景下,开始了广泛地仿效联为特色的教学法改革。
(二)代表教学法1.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法(讲授法)中国人民大学在1953年到1957年间,先后聘请了98名联专家。
这些联专家除了帮助培养教师,给研究生上课、指导教师编写教材和讲义,帮助学校提高教师和在职干部的理论水平外,还帮助建立了一套高等教育制度和教学法。
当时人民大学参照联经验结合众多实际情况,规定了学校整个教学过程是:系统讲授——学生自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和实验——教师辅导——生产实习和教学实习——考试和测验。
这套教育制度和法,对初创时期的人民大学教学工作其了积极促进作用。
这套教学法最基本和最核心的部分就是讲授法。
讲授在教学过程中占领导地位,讲授的质量决定学校整个教学的水平。
其基本要求就是第一,讲授应该具有高度的思想理论水平。
第二,讲授应该尖锐的反对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第三,讲授应该阐明所学课程的科学原理。
第四,讲授应该遵守该课程的讲授提纲,容要完整,叙述要谨。
第五,讲授语言应该明确、通俗,表达清楚而生动。
对中国人民大学教学法的评论:中国人民大学是当时全国高校学习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面的典型模仿。
其教学法在学习联经验并结合本国本校教学实际上,围绕讲授、实习、自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
为全国高校学习联经验进行教学改革面起到了典型示作用。
2.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法边讲边实验的教学法其核心就是实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