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 粤教版

合集下载

粤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第15课离骚

粤教版高一必修一语文文言文第15课离骚
• 第三层(7-12节)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
场,表达了这种观点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
情。回顾历史上兴衰成败的教训(前8句 ),联系楚国的黑暗现实,反复申述自 己的忠心和悲惨遭遇(后14句)。(自 叹现实)
讨论下列问题
(1)屈原的政治理想是什么? (2)如何才能实现此理想?诗中怎样
阐发的? (3)屈原在楚国振兴中担当了一个怎
古代的三个君王品德是多么的完美 啊,那时候群芳都聚集在他们的身旁。 (他们)交杂地佩戴申椒和菌桂啊, 哪里只是蕙草与香茝结成的环佩?
彼尧、舜之耿介(光明正大)兮,既 遵道(遵循正道)而得路。何桀、纣之 昌被(pī 穿衣而不系带,比喻放肆妄行)兮,夫 唯捷径(贪走便道)以窘步(寸步难行) 。
那唐尧和虞舜是多么正大光明啊, 他们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夏桀和 商纣是多么放肆妄行啊,只想贪走便 道而寸步难行。
借香草象征自己 的美质和才能
我既有繁多的内在美德啊,又有优 良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 和白芷啊,又编结秋兰作为身上的 佩饰。
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 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我把蘼芜和白芷都折取了来, 和秋兰纽结着做成了个花环。
既有美德, 又有才华。
一切内在美质的基础上,再加上各种香 花修饰仪容,更显出与众不同。
骚体诗一般是三四个节拍,随 文切分。 如 :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 考/曰伯庸。
《离骚》译文
帝高阳之苗裔(后代子孙)兮,朕皇考(太祖) 曰伯庸。摄提(星名)贞(正好)于孟(开始) 陬 (zōu 正月)兮,惟(句首语气词)庚寅 (指庚寅日)吾以降(降生) 。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啊,我 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正当夏历寅 年的孟春正月啊,就在庚寅那天我 便降生。
太阳与月亮飞快地运行不停留啊, 春天与秋天依次更替。看到草木也 有凋零之时啊,便害怕美人也将衰 老!

《离骚》(粤教版)解析

《离骚》(粤教版)解析

岂余身之惮殃兮, 惮:害怕 殃:灾祸
恐皇舆之败绩。
皇舆:帝王的战车,
此处比喻国家
那些(把持朝政)结党营私的小人苟且偷安, 贪图享乐,以致国家前途既黑暗又狭隘危险; 难道我害怕灾祸(而不敢反对他们)吗?(我 反对他们,是)我担心国家遭受灭亡。
4
先后:身前身后
忽奔走以先后兮, 踵:脚后跟
及前王之踵武;
被惮
zhǒnɡ quán jiǎn qiānɡ

荃 謇謇 羌
朗读课文
《离骚》一般每句二到四个节拍,随文分切;并多用 “兮”,使诗歌婉转动人。在文中,“兮”表示语意 未完,下句待续。朗读时,掌握好它的节奏特点。以 第一节为例:
帝 / 高阳 / 之/苗裔兮,朕/皇考 / 曰/伯庸。 摄 提/贞 于 /孟 陬 兮,惟/ 庚 寅 /吾/以 降。皇/ 览 揆 /余/ 初 度 兮,肇 /锡 余 /以 嘉 名,名 /余 /曰 /正 则 兮,字 /余 /曰/ 灵 均。
武:足迹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 荃:香草,喻楚怀王
反信谗而齌怒。
察:体察 中情:内心
齌怒:盛怒
(我)匆匆忙忙地在你的前后奔走效劳啊,(是 为了让你能)赶上先王们的足迹;君主不体察我赤 诚的内心啊,反而听信谗言而对我大发怒火。
固:本来 患:祸患 九天:苍天 以为:以(之)为 正:通“证” 灵修:喻楚怀王 故:原因
2.比兴手法的大量运用。例如文中用:“众芳” 喻指群贤;“申椒、菌桂、蕙、茝”等喻指群贤; “荃”喻楚怀王
3.对偶句式的运用。如文中:“名余曰正则兮, 字余曰灵均 ”“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 佩 ”等句,句式整齐对偶,
4.对比手法的运用:用“三后”的“耿 介”“遵道而得路 ”与“桀纣”的“昌 披”“捷径以窘步”相对比,用来劝谏楚王要 任用贤才,要走正确的治国之路。

粤教版必修一《离骚》

粤教版必修一《离骚》

15.离骚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离骚》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是“楚辞”体的代表作品。

2、通过学习《离骚》,了解文学作品中常用的“移情法”。

如屈原借诗中的的“香草”“美人”表述自己的政治理想及情怀。

3、学会吟诵古诗词,注意节拍、重音。

4、了解以屈原作品为代表的积极浪漫主义和创作手法:丰富的想象,形象的描述。

能力目标1、培养通过把握诗文形象,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2、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离骚》,理解诗人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情怀,培养学生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诗人不与恶势力同流合污,执著追求理想的高尚节操。

教学重点1、通过鉴赏《离骚》的优美诗句,学习屈原追求美政、忧国忧民的高尚品德。

2、品味、鉴赏诗歌的比兴艺术手法,艺术价值。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对诗作中疑难的字、词及表达含蓄的句子的理解。

2、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1、运用讲读法、逐节诵读、讲讲背背,指点难字读音、难字词义。

2、运用讨论法,让学生理解诗中作者的爱国忧民感情及他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3、通过比较阅读法,延展课堂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充实对作品的理解。

教具准备录音机教学磁带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了解屈原的《离骚》及他的政治理想。

2、了解《离骚》在诗歌形式上的革新及“楚辞”体。

3、学习诗歌的1-7节,解决其中的疑难字、词,能够熟读并基本背诵下来。

教学过程一、导语: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感叹古代帝王们武功有余而文治不足。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我们知道,\"风\"是指《诗经》中的《国风》,\"骚\"即《楚辞》中的《离骚》。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第一部文人创作的诗歌,《诗经》《楚辞》分别开创了我国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诗风,\"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离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离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离骚粤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离骚》的创作背景及作者屈原的生平经历。

掌握《离骚》的基本内容、结构、主题及修辞手法。

学会欣赏古典诗歌的美感。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理解、分析古典诗歌的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古典诗歌进行审美教育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激发学生追求真理、坚持正义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离骚》的基本内容、结构、主题及修辞手法。

屈原的生平经历及创作背景。

2.教学难点《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

《离骚》中的美学价值。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古典诗歌,如《离骚》之前的《诗经》等,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2)简介《离骚》的作者屈原及创作背景。

2.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离骚》全诗,感知诗歌的基本内容。

3.分析讲解(1)讲解《离骚》的结构,帮助学生理清诗歌脉络。

(2)分析《离骚》的主题,引导学生理解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

(3)讲解《离骚》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离骚》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2)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

5.课堂小结(2)鼓励学生课后深入研究《离骚》,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四、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离骚》全诗。

2.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离骚》的鉴赏文章。

3.收集其他古典诗歌中的象征手法及寓意,进行对比分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素养。

1.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2.是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离骚》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3.是否关注了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通过反思,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讲解教学重点:“同学们,你们在阅读《离骚》时,有没有注意到诗中屈原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的?”“我们可以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屈原的孤独与坚持?”2.在分析结构时,我会这样引导学生:“屈原在《离骚》中是如何布局谋篇的?我们可以一起找出诗中的过渡句,看看屈原是如何巧妙地连接各个部分的。

离骚ppt129 粤教版

离骚ppt129 粤教版
之败绩”,“哀民生之多艰”,又“恐修名之不立”, “哀朕时之不当”。这忧国忧民,且感慨于自己生不逢 时的双重乃至多重忧愁,实在是《离骚》创作的触媒。 同时,《离骚》也是屈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 用血10.10和.2020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4。
10.10.2020
5
10.10.2020
32
1.汲取散文的笔法,行文灵活多变。 句式以六言为主,加上对偶修辞, 使整首诗整齐而节奏鲜明。 2.大量运用“兮”字,不仅加强了 生活色彩,而且使诗歌的调子回荡 顿挫,婉转动人。
10.10.2020
33
3.对偶句式的运用。如诗中的“名
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朝搴
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等
6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注解:太息,叹息。掩涕,擦拭眼 泪。 民生,人民的生计。一说, 民生即人生。 多艰,多难。
译文:深深地叹息著擦拭眼泪啊, (我)哀伤百姓活得如此艰难。
10.10.2020
7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
替。注解:修姱xiū kuā,修洁而美
好。 鞿羁jī jī,马缰绳和络头。比
10.10.2020
28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注解:游目yóumù,放眼远眺。 四
荒sì huāng,四方荒远之地。 译文:忽然回首纵目远望啊,(我) 将游观遥远的四方。
10.10.2020
29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注解:缤纷bīnfēn,繁多的样子。 芳菲菲,指服饰的芳香浓烈。弥, 更加。章,通“彰”,明显,显著。 译文:服饰佩带丰富多彩啊,香气 勃勃愈来愈显著。
喻束缚。屈原以马自喻,谓为人所牵累不能贯彻主

离骚教案粤教版

离骚教案粤教版

离骚教案粤教版离骚教案粤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屈原和《离骚》、骚体诗的形式特点及诵读要领。

2、学会从语言入手,准确的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高尚的人格操守。

3、理解人物在特定时代所表现的人格追求。

教学重点:鉴赏重要语句,感觉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难点:对屈原之死的评价,理解“殉道者之歌”。

教学方法:讲述、分析、诵读、讨论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朗读,介绍屈原、《离骚》、楚辞(一)介绍后人凭吊屈原的对联,渲染悲剧气氛,为学习文本蓄势。

出示对联:“天问千声悲故国,江咽万语吊斯人”、“沉思高举洁白清忠,汨罗江上万古悲风”、“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从对联中的“天问、汨罗江、香草、三户地、九歌等词,可知凭吊的是屈原。

让学生从对联中概括凭吊者的感情。

学生很快从对联中抓住“悲”字,体味到后人的悲叹和惋惜之情。

(二)、介绍屈原、《离骚》出示屈原图片。

解说:屈原,就带着这种悲痛出现在中国文学史上。

他生活的楚国原先也是个强国,但当屈原登上政治舞台时,楚国的综合国力已日趋下降,落后就要挨打。

屈原和楚王有血缘关系,试图变法强兵,但遭到奸臣的嫉恨,后来连一向信任他的楚王也抛弃了他,忧郁愤怒出诗人。

于是,在他第一次被流放时,他写下了《离骚》。

明确:"离"是遭遇的意思,"骚"是指忧愁,《离骚》就是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三)介绍楚辞过渡语:请大家各自朗读这段用血泪写成的文字,注意在形式上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出示资料:苗裔(yì)、孟陬(zōu)、庚寅(gēngyín)、降(jiàng)、揆(kuí)、肇锡(zhàocì)、重(chóng)、扈(hù)、辟芷(zhǐ)、汩(yù)、搴阰(qiānpí)、道(dǎo):通“导”向导一般一句是三四个节拍,随文切分。

第15课离骚(节选)(粤教版)

第15课离骚(节选)(粤教版)

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指九天以为正兮 古义:“__以__之__为__”__的__省__略__。__
今义:认为。
(2)春与秋其代序 古义:_替__代__更__换__时______
序。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3)夫唯捷径以窘步 古义:_斜__出__的__小__路__,__邪__路__。___ 今义:近路,比喻能较快地到达目的的奇妙手段或办法。 (4)惟夫党人之偷乐兮 古义:_指__当__时__结__党__营__私__的__楚__国__腐__朽__贵__族__集__团__。 今义:同一个党派的人。
运用示例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为了这一信仰,他受到谗 言的中伤,由三闾大夫沦为被放逐的落魄诗人,但是灵魂的高尚足以震 慑那些卑鄙的政客。“路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诗人的志向, 更是一位爱国人士矢志不渝的人生信约。不愿做亡国奴的他,怀着一腔 爱国热情和愤恨抱石沉入了汨罗江。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不用死的;但 作为一个心怀祖国的政治家,当他知道国家灭亡的时候,他又不得不死。 屈原,带走了自己的肉体,留给人们一个永不消灭的高尚灵魂。
二、背景展示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写道,“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 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又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 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 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的“忧愁幽思”和怨愤,是和楚国 的政治现实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离骚》就是他根据楚国的政治现实 和自己的不平遭遇,“发愤以抒情”而创作的一首政治抒情诗。由于 其中曲折纵情地抒写了诗人的身世、思想和境遇,因此也有人把它看 作是屈原生活历程的形象记录,称它为诗人的自叙传。

粤教必修1高中语文离骚(节选)课件

粤教必修1高中语文离骚(节选)课件

MOMODA POWERPOINT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Fusce id urna blandit, eleifend nulla ac, fringilla purus. Nulla iaculis tempor felis ut cursus.
离骚
屈原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
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
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
9、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11、以我独沈久,愧君相见频。。***** 12、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13、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 14、他乡生白发,旧国见青山。。**** 15、比不了得就不比,得不到的就不要。。。***** 16、行动出成果,工作出财富。。*** 17、做前,能够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 9、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10、很多事情努力了未必有结果,但是不努力却什么改变也没有。。****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不足,可得无限完美。。****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16、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1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9、杨柳散和风,青山澹吾虑。。***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5离骚 (共43页)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15离骚 (共43页)

译文(郭沫若译)
我本是古帝高阳氏的后裔, 号叫伯庸的是我已故的父亲。 太岁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 庚寅的那一天便是我的生辰。
先父看见了我有这样的生日, 他便替我取下了相应的美名。 替我取下的大名是叫着正则, 替我取下的别号是叫着灵均。
第二段
• 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 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但是由于在内 政外交上屈原与楚 国腐朽贵族集团发 生了尖锐的矛盾, 遭到小人的诬陷和 楚怀王的疏远。
屈原被贬离开国都
公元前278年,秦 将白起(人名) 攻破楚都,屈原 悲愤难捱,遂自 沉汨罗江,以身 殉国。
楚辞: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
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 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 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 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 天地。后人因此将《诗经》与《楚辞》 并称为“风、骚” 。
离 骚
( 节 选 )
屈 原
屈原,名平,字原。战 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 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1953年,他被列为世界四 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 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 意大利但丁)
屈原因出身贵族, 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 宠信,位为左徒、三闾 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 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 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 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 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 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 局面。
屈原作品主要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出诗人的“美政”理想。与此相关,屈 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 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 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 “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和忧国 忧民、忠贞爱国的情怀。

《离骚》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教案(粤教版高一必修)

作业批改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指出问题并给予具 体的指导和建议。
家长沟通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 的成长进步。
改进建议
01
02
03
04
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 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
效果。
丰富教学资源
积极开发、利用多种教学资源 ,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过程中,应更加 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 ,特别是对难懂字词和
句子的解释。
加强课堂互动
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观 点,通过讨论加深学生
对《离骚》的理解。
创新教学方法
尝试引入更多形式的教 学方法,如角色扮演、 朗诵等,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拓展教学内容
在讲解《离骚》的基础 上,可以引入更多相关 背景知识和文化内涵。
《离骚》的意象与象征意义
总结词
深入理解《详细描述
《离骚》中,屈原运用了大量的香草、美人、龙凤、鸾鸟等 意象,这些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香草象征着 美好的品德,美人象征着君子的道德情操,龙凤、鸾鸟等则 象征着祥瑞和美好的愿望。
《离骚》的创作手法与艺术特色
详细描述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大臣,他学识渊博,忠心耿耿,却因遭谗 言而被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离骚》这首长诗,表达了 自己对楚国和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对理想和正义的追求。
《离骚》的文本解读
总结词
通过对《离骚》文本的解读,可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题。
详细描述
诗歌中,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表达了自己对楚王和国家的忠诚,以及遭受不 公待遇的痛苦和无奈。同时,他也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正义的追 求。

离骚(节选)(粤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节选)(粤教版高一必修)

离骚(节选)(粤教版高一必修)屈原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楚辞》的基本特征,认识屈原的“爱国精神”,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作者的坚持真理的爱国精神和献身精神。

3、过程与方法:朗读法、探讨分析法。

教学重、难点:本诗的艺术想象力。

教学过程:一、整体把握1.创作背景关于《离骚》的创作背景,争论的焦点之一是它创作于屈原被楚怀王疏远之时,还是流放中。

《史记屈原列传》里说,年轻得志的屈原遭到同僚上官大夫(即靳尚)的谗害,楚怀王因而疏远了他。

他“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而《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屈原放逐,著《离骚》。

”《报任安书》里也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对同一事件的表述明显存在着矛盾。

由于可靠史料的缺乏,要解决这个问题,从这首诗本身找证据是好办法。

诗中有这样的诗句:“何离心之可同兮,吾将远逝以自疏。

”“自疏”意味着主动的态度,不是“被放”。

此外,也有人因为诗中有“济沅湘以南征兮”一句,怀疑它是屈原放逐之后所作,这并不足信。

因为《离骚》后半部分,全是写作者想像中的云游,“济沅湘以南征兮”并非实有其事。

总之,《史记屈原列传》的说法是可信的。

而《史记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是抒情性文字,行文时不大忠实于史实,是有可能的。

2.主要内容《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历来以其可与日月争辉的光芒照耀诗坛。

它有着丰富的内容,浪漫的想像,强烈的感情,自成一格的写作手法,思想和艺术上的魅力并重,令无数人为之倾倒。

同时,它也是我们了解屈原伟大思想与生平的最重要的历史资料。

课文节选的这部分主要叙述作者因洁身自好、坚持正道而受到周围众人的猜疑和造谣中伤,君主也疏远了他,他一方面表明誓死决不就此退缩,和蝇营狗苟的小人们同流合污,一方面设想自己要隐退,同时更加努力培养自己的美好的德行。

这部分也是作者最集中表白自己的心志,感情表达最直接、强烈的段落。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绪的抒发定下了基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学艺术两大创作方法
现实主义: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 现实主义:真实客观地再现社会现实. 深刻 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 地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从作品中自然 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 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和爱憎感情。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 内心世界出发, 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 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 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 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
诗句分析( 诗句分析(一)
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纷:繁多的样子。 既:已经。 此:指上文的家 繁多的样子。 已经。 生辰、嘉名等。 世、生辰、嘉名等。
又重之以修能
美好的,优秀的。 重:加上,增加。 修:美好的,优秀的。 加上,增加。 句式:状语后置句。 句式:状语后置句。
扈江离与辟芷兮
扈:楚方言,“披” 楚方言,
诗句分析( 诗句分析(一)
昔三后之纯粹兮
昔:从前。 从前。 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固众芳之所在
固:确实。 众芳:比喻众多贤臣。 确实。 众芳:比喻众多贤臣。 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之:取消主谓短语的独立性。 所在:所,地方。在,聚集。 所在: 地方。 聚集。
肇锡余以嘉名” “肇锡余以嘉名”
肇:开始。 锡:通“赐” 开始。 句式: 句式:状语后置句 嘉:美好
名余曰正则兮” “名余曰正则兮”
名:名词作动词,取名。 名词作动词,取名。
第二节
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 叙述自己积极进修,锻炼品质和才能,决 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心辅助楚王进行改革,使国家富强起来。
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 举历史事实说明,在贤明君主时期,贤士就会为国 君效力。 君效力。 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 举尧、舜光明正大的做法与桀、纣的狂乱失足进行 对照,给楚王作取舍的参照。 对照,给楚王作取舍的参照。 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 指出小人走错路,陷国家于倾危;自己不避灾祸反 对他们,是为国家免受祸患。 对他们,是为国家免受祸患。 申说自己为国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不料楚 申说自己为国效力,希望赶上前王的足迹。 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 王全不了解我的内心,反而信谗怒己。 说明明知忠言直谏对己不利,但为了国君, 说明明知忠言直谏对己不利,但为了国君,忍受祸 不断进谏。 患,不断进谏。 楚王当初和我约定,现在又反悔。 楚王当初和我约定,现在又反悔。我为楚王的屡次 变卦感到伤心。 变卦感到伤心。
端午亦称端五 端五,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的意思和 端五 “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 “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 “阳辰 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 阳辰 端阳 称重五,也称重午。 重午。 重午 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 夏节、 夏节 浴兰节、女儿节, 地腊、诗人节等等。 节、地腊、诗人节 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 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 来。俗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 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 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 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 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 》;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 》;屈原放逐 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 》;左丘失明 《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 》;孙子膑脚,《兵法 修列; 孙子膑脚,《兵法》 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 》;韩非囚 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 ,《说难》、《孤愤》。《诗 说难》、《孤愤》。《 秦,《说难》、《孤愤》。《诗》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来吾道夫先路! 来吾道夫先路!
来:召唤词。 道:通“导”,引导 召唤词。 做先驱带路。 做先驱带路。 ):语气助词 夫(fú):语气助词,不译。 ):语气助词,不译。 先路:动词: 先路:动词:
第三节
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 阐明自己的政治观点与立场,表达了这种观点 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不为楚王采纳的痛苦心情。
楚辞的影响
『诗体解放』 打破了《诗经》四言的格式,创造出句法参差的 体裁 『浪漫诗风』 奇特的幻想和夸张的手法,影响唐代诗人李白和 李贺 『创造赋体』 铺张的手法影响汉赋的写作方式。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爱 国诗人,名平,字原,战国时期 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 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 者。他出身于楚国贵族,学识渊 博,善外交辞令。在政治上他推 崇“美政”,后来遭到群小的诬 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 逐。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 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 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 政治理想。
叙述自己已具有的内在美德, 叙述自己已具有的内在美德,又加上有优秀的 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成为内外完美的人。 才能,再加上讲求整饰,成为内外完美的人。 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修身的情况, 叙述恐怕时光易逝,自己修身的情况,并用木 兰和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 兰和宿莽来表明自己志向的坚贞。 过渡句。承接上文,转入下文。 过渡句。承接上文,转入下文。 诘问楚王为何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 诘问楚王为何不立志改革,改变法度。表达自 己愿为前驱的心愿。 己愿为前驱的心愿。
第一节
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叙述自己的家世出身和名字美好的意义。
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叙述世系和自己出生的年月日。 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 叙述名字的由来和名字的美好意义。
“朕皇考曰伯庸” 朕皇考曰伯庸”
朕,我。“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古者尊卑共之,至秦天子独以为称。 皇考:已故的父亲。( 。(妣 已故的母亲) 皇考:已故的父亲。(妣:已故的母亲)
《离骚》是屈原一生寻求爱国真理并为之奋斗 离骚》 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 不息的一个缩影,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 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 首政治抒情诗, 首政治抒情诗,是“可与日月争光”的一篇浪 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 漫主义杰作,是诗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 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 作品。 是“楚辞”体的重要代表作品。 《离骚》的主题表现了诗人为实现祖国富强的 离骚》 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崇高目标所作的热烈追求和不屈的斗争。 遭遇, 忧愁, 离骚” “离”——遭遇,“骚”——忧愁,“离骚” 遭遇 忧愁 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373句是屈 即作者遭遇忧愁而写成的诗句。全诗 句是屈 原的思想结晶, 原的思想结晶,是他政治失败后用血和泪写成 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发忧国之思的作品。
通假字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 肇锡余以嘉名:锡通“赐” 赐给 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 扈江离与辟芷兮:辟通“僻” 偏僻 来吾道夫先路也: 来吾道夫先路也:道(dǎo)通“导” 向导 ) 指九天以为正兮: 指九天以为正兮:正 通“证” 作证 词类活用 名余曰正则兮。 名余曰正则兮。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 字余田灵均。 字余田灵均。名词用作动词 给人取表字 特殊句式 恐年岁之不吾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恐年岁之不吾与 :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 宾语前 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 置,应为“不与吾” 全句译为,只怕年岁不等待 我。
——司马迁《报任安书》
屈原的代表作, 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 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 主义的政治抒情诗。 主义的政治抒情诗。抒写诗人 的身世、 的身世、政治思想和忧国忧民 的思想。 的思想。此诗的写作时间又正 是在诗人因受到谗言第一次被 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 放逐,诗人是被迫远离故土的, 因此, 因此,其忧国忧民的思想随处 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可感亦在情理之中。
纫秋兰以为佩
纫:名词作动词,“用绳索连结” 名词作动词, 用绳索连结” 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 佩:名词,佩带在身边的装饰品。 以为: 以为:把……当作 当作
诗句分析( 诗句分析(二)
汩余若将不及兮
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汩:水流很快的样子。比喻时间过得很快。 好象。 不及: 若:好象。 不及:赶不上
鉴赏诗歌
读顺 字音 节奏停顿 读懂 字词 内容 人物 感情 修辞 读美 艺术特色
表现手法 语言
苗裔(yì):后代子孙 孟陬(zōu):正月 揆(kuí):揣度 扈(hù):被、披 辟芷(zhǐ):香草名,即白芷 汨(yù):水急流貌 搴(qiān):攀、折 阰(pí):山坡、岭上 骐骥(qí jì):骏马 申椒(jiāo) 申地产的椒 蕙茝(chǎi)香草名 猖披(pī):穿衣而不系带的样子,比喻狂乱不羁 惮(dān):害怕 捷径:比喻政治上的邪道 踵(zhǒng):脚后跟 謇謇(jiǎn):忠贞的样子 荃(quán):香草名,喻楚怀王 灵修:神明、有远见的人,喻楚怀王
屈 原 的 作 品
代表作有《离骚》《天问》 《九歌》《九章》等。屈原的出 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 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 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 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 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后人也因此将《诗经》与《离骚》并称为 “风、骚” 。“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 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 “风骚”也因此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同时,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恐年岁之不吾与
恐:恐怕,担心。 恐怕,担心。 与:等待 句式:宾语前置句。 不与吾” 句式:宾语前置句。“不与吾”
朝搴阰 朝搴阰之木兰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