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趣闻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宗教改革的时间

合集下载

欧洲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欧洲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

欧洲的宗教改革及其影响欧洲的宗教改革,指的是16世纪时,基督教内部在经院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发生了大规模的分裂。

当时的欧洲处于封建社会的稳定阶段,封建势力正在不断壮大,教会仍然是当时封建统治的基础。

但是,这种稳定的封建社会面临着新的威胁:新教的兴起。

一、宗教改革的原因宗教改革的原因主要是出在教会的天主教本身。

天主教本身在当时的欧洲是一个庞大的机构,它的财力和权力都非常大,甚至大到了可以操控国家和政治。

在当时的教会历史中,出现过不少的腐败和堕落现象,例如卖赎罪券,教士的通奸和贪污等等。

这些行为引起了人们的不满,也加剧了人们对教会的质疑和不信任。

二、宗教改革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马丁·路德是宗教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是16世纪德国一个牧师和神学家。

他认为教会不能脱离圣经的教义,否则它就会堕落和堕胎。

他提出了“唯独信心”和“独立圣经”的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当教会不再按照圣经的教义来管理和领导教会时,修道士才会离开教堂而成为异教徒。

约翰·加尔文是另一位重要的宗教改革先驱,他是16世纪法国一个牧师和神学家。

他认为教会必须按照圣经的教义来管理和领导教会,首先要制定一套理论框架,作为教会的政策依据。

他提出了“前定论”的理论,即上帝早就决定了谁能够被救赎,而谁不能。

三、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在欧洲产生的巨大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首先,它为欧洲提供了一种新的信仰体系,它在基督教内部的分裂中产生,德国、英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基督教开始了分道扬镳的历程。

这种分裂是以肃清腐败和堕落的教会为基础而产生的。

其次,它促进了信仰自由、宗教多元化和教专制的消失。

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再局限于某一种教会,开始自由选择自己的信仰。

宗教改革还带来了社会和政治的变革。

例如,在英国,亨利八世推翻了罗马教皇的领导地位,成立了自己的英国教会,成为国家教会;在荷兰,新教徒开始了解教和政治的分离。

这些变化都是基于宗教改革的基础上产生的。

总之,宗教改革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之一,它对欧洲的文化、政治和社会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历史的影响16世纪初,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由马丁·路德所倡导的新教教义迅速扩散,对欧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场运动不仅改变了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还对政治、社会、文化和艺术等各个方面都产生了影响,成为欧洲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之一。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背景和起因宗教改革运动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天主教教会内部,教会的财富和权力逐渐导致了腐败现象的加剧,而教义和仪式的规定也引发了教徒的质疑和不满。

马丁·路德在1517年公开发表了《九十五条论纲》,抨击教会的贪污和偏离原教旨主义的现象,提出了新教的基本教义和信仰原则。

此后,新教在德国境内广泛传播,引发了宗教改革的浪潮。

二、新教对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的影响新教的基本信条是信仰、恩典和圣经,强调个人信仰和敬虔生活的重要性,强化了个体对上帝的信仰直接性。

这种信仰上自由和个性化的特征,对欧洲宗教信仰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教会们不再是唯一的宗教权威,信仰的自由和多元化催生了新的宗教潮流和组织形式,这也为个人主义、自由、民主和人权等思想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启示。

三、新教对政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新教的迅速传播和信仰改变不仅引起了教会的分裂和重组,也直接或间接地对政治和社会产生了影响。

在德国,新教家族的统治地位和封建领主的利益矛盾导致了剧烈的冲突和战争;在英国,亨利八世炸毁了天主教,从而开创了英国国教的历史。

新教教义中所倡导的职业精神、个人主义和自由思想,也对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新教的贡献,不仅在于改变了先前的精神氛围,也在于开创了新的世俗空间,点燃了欧洲社会变革的火炬。

四、新教对文化和艺术的影响新教所强调的圣经和教义的普及,极大地促进了书籍印刷业的发展,从而也间接地对欧洲文化和艺术产生了影响。

贵族和中产阶级的大力支持,也使新教成为了艺术领域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艺术审美上,新教强调清晰和质朴,摒弃了原来的轻描淡写。

第二节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

第二节马丁路德和德国宗教改革

一、选择题: 16世纪西欧的反封建斗争往往采取反对天主教神 学的宗教改革的形式。请回答1~2题。 1.马丁· 路德倡导宗教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 ) A.反对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 B.脱离罗马天主教会的管辖 C.改革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 D.建立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教会
D
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 ( ) 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 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 C 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 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D
路德发动的宗教改革首次在天主教神权统治体系 中打开了一个缺口。请回答3~4题。 3 .《九十五条论纲》发表的意义在于 A.反驳了赎罪券的功效 B.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C.否定了天主教会的神学说教 D.提出“因信称义”的思想 4.下列情景不可能发生在路德身上的是 A 正在兜售“赎罪券” B.在演讲中呼吁“信仰即可得救” C.正伏案把《圣经》翻译成德文 D.正与一修女举行结婚仪式 (
3.路德宗教改革思想 (1)抨击罗马教廷的“三道护墙”。 (2)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3) 从伦理学角度阐明“因信称义”的教义,否定教皇 与教职人员的权威。 ( 坚持《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 神圣权威) (4)王权高于教权 (5)致力于《圣经》的德文翻译。
思考:欧洲宗教改革的目的和实质?
目的:否定教会对神学的垄断地位,满足资产阶级要求资 本原始积累的愿望。
第二节 马丁•路德和宗教改革
一、宗教改革前夕的德国(德国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
1.经济:15世纪下半叶有了显著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政治:处于严重的分裂状态。 3.社会矛盾激化:天主教会长期对德国进行搜刮与控制, 德意志成为“教皇的奶牛”。社会各阶层迫切要求实现 民族统一,摆脱教皇的控制和掠夺。

德国

德国

德国史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地位:西欧宗教改革最先爆发于德国,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

德国统一1、背景:19世纪中叶,随着德意志地区资本主义的发展,德意志民族统一问题被提上日程。

当时各邦国中,以普鲁士邦的综合实力最为强大。

俾斯麦力主强硬的“铁血”统一道路,即在普鲁士王室领导下,通过王朝战争,取得民族统一。

2、过程:1864年到1870年,普鲁士连续发动对丹麦、奥地利和法国的三次王朝战争,全部取得胜利。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分裂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发展铺平了道路。

②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

③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后来成为欧洲最富侵略性的国家。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德国迅速发展结果: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初,工业生产居世界第二位。

一战前后的德国1、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形成以德国为首的三国同盟,又称“同盟国”2、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事件。

奥匈帝国最终向塞尔维亚宣战。

接着,俄、德、法、英相继投入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918年11月11日,德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4、1919年6月28日,与会国在凡尔赛宫签订对德和约,史称《凡尔赛和约》。

和约第一部分为国际联盟盟约,第二部分是对德和约。

《凡尔赛和约》把所有的战争罪责都推给德国及其盟国,并对德国实行严惩。

(和约让德国失去了1/8领土和1/10人口,所有殖民地被战胜国已委任统治的方式瓜分,军事受限)二战前后的德国1、希特勒与纳粹党利用德国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于1933年初上台执政。

2、实行纳粹体制(以集权为特征,以扩张为目标。

)(在政治上,确立一党专制元首独裁。

在经济上,推行“松财政,紧货币”的政策,实现全民就业和经济复兴。

纳粹政府宣扬民族共同体理论,强化社会统制,推行排犹政策。

)通过《慕尼黑协定》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

1939年9月1日,以“闪击战”突袭波兰。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历史是记忆量最大的课程之一,厚厚几本书,内容多,头绪繁杂,如果没有科学的记忆方法,就很难把握好。

下面是小偏整理的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高中历史选修一课文知识点一德国宗教改革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1)16世纪德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

主要原因:(2)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

主观原因:(3)马丁·路德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立志改革。

直接原因:(4)1517年,教皇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

2.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的开始:(1)开始的标志:《九十五条论纲》时间:1517年(2)、《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⑴……荒谬无耻;⑵……实际贪财……;⑶……不能赎罪……;⑷……内心忏悔获上帝赦免;⑸……教会带有欺骗性……(3)影响:激起反对教廷风潮,揭开欧洲宗教改革序幕。

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致德意志的教贵族书》等文章发表1、理论基础:“因信称义”。

简化宗教仪式,神职人员可娶妻;2、《圣经》是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在上帝和《圣经》面前人人平等;3、国家权力应当高于教权并且支配教权,停止向教廷纳贡,取消教廷的最高宗教司法权,教会民族化。

目的:满足资产阶级国家统一中央集权的要求路德论婚姻马丁路德认为:「凡知道自己不适合独身生活的人应该赶快做些功夫,奉上帝的名赶快结婚,男孩子最晚廿岁﹑女孩子在十五岁到十八岁之间就应该结婚,这是他们正健康而适合结婚的年龄。

三马丁•路德改革的结局及意义1.群众运动和农民起义1523发表《论世俗当局的权利》,反对暴力和农民起义,要求人民服从政府,维护封建统治。

2.路德教派合法地位的确立1555年,确立“教随国定”的原则,路德教派取得合法的地位。

3.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意义意义:教改革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政动。

德国的宗教改革

德国的宗教改革

4.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517年10月,教皇立奥十世派特使去德国出售 赎罪券,欺骗人们说“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 响钱柜,罪人的灵魂立刻就可以从炼狱跳上天 堂”,这种敲诈勒索的伎俩,使本来已经痛恨罗 马教廷的德国人民终于怒吼了起来。1517年10月 30日,路德写了《九十五条论纲》,第二天中午 贴在维登堡教堂门口,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 他说:当钱投入钱柜的叮当作响时候,增加的只 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他认为出 卖赎罪券是“欺骗”和“捏造”,是犯了错误, 是宣传与“基督教不符”的道理。
生平简介
马丁· 路德,早年进入爱尔福特大学主攻法律, 但在1505年他却放弃学业进修道院。起初年轻的 路德所遵循的作法通过一切努力来达到自我拯救, 在神父的劝诫下转而相信拯救靠上帝的怜悯来获 得的。1512年,路德获神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 为维登堡修道院副院长和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 在维登堡大学任教期间,路德已经在思想上否定 了天主教神学的基本观念,否定了教皇的权威。 1517年,美因兹大主教亚尔伯特兜售“赎罪券” 终于使他他怒不可遏。
第三,他并没有要求运用国家暴力 去推翻这个罪恶的社会,相反, 而是要维护这个罪恶的社会,他 虽然宣扬过暴力,但他是要诸侯 和国王掌握暴力,而对农民和平 民进行的武装斗争却竭力反对。 第四,对于他后期翻译圣经和改革 宗教的活动也不能不加分析地肯 定和赞扬。
请输入教师姓名
马丁·路德
中文名: 马丁· 路德 外文名: Martin Luther 出生地: 日耳曼 出生日期: 1483年 逝世日期: 1546年 主要成就: 16世纪欧洲宗教 改革 主要著作:《九十五条论纲》、 《论基督徒的自由》、《论 基督徒的自由》、《论意志 的束缚》、《教理问答》等
德国的宗教改革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宗教改革运动无疑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16世纪的欧洲是处于神权主义时代的,天主教会在欧洲世界的突出地位不容置疑。

但这个时代也孕育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这场运动持续了几十年,彻底改变了欧洲宗教和政治面貌。

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将从宗教改革运动的起因、发展以及对欧洲社会日后产生的影响这三个方面来加以探究。

一、宗教改革运动的起因宗教改革运动起源于16世纪早期的欧洲,是由一位德国修道士——马丁·路德首先发起的。

当时由于天主教会的腐败以及罗马教皇利用教会权力谋取个人利益等问题不断涌现,使得欧洲民众对宗教机构的质疑和不满不断上升。

而路德之所以能够成为改革的旗手,是因为他对天主教会的及时批评和对基督宗教的重新思考。

其中他批判的著名举措是,撤销了一些罪人可赎取免罪宣言的做法,指责天主教会放纵拉丁僧侣的奢侈和个人欲望、贪污、堕落等种种弊病。

宗教改革的确切历程是催化因素令其在欧洲得以兴起。

16世纪初,商业、军事、科技等多方面的发展都催生了欧洲的文化疲劳。

各地政治和经济体系暴露出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对公共标准的重新思考与反思。

同时,新教徒的出现和天主教会对他们的迫害,引起了一些士绅和城市居民的怒火,为宗教改革的发展提供了汲取能量的源泉。

二、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经过马丁·路德的呼吁,德国、瑞士、荷兰等地的基督教教会和信仰界很快响应了。

各地的新教派系不断涌现并推翻了天主教的统治地位,由此形成了新教教派,包括路德宗、加尔文宗、英国国教、长老会、浸信会等。

各新教派系主张的信仰具有不同特点。

路德宗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发展出了独立的学说,英国国教则由英王亨利八世建立,被视为基于政治利益而非对信仰规范的追求。

这些措施在许多方面推动了对欧洲的教会、政治等体系的思考和实践改革。

天主教会对改革的回应由于各种原因比较迟缓,导致改革派的分裂与壮大。

此外,欧洲大陆和英国天主教与新教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争端,也成为欧洲文明史上的一段重要的篇章。

德国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宗教改革为什么首先发生在德意志呢?有两个原因:一是德意志的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二是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

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

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

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

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

而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就成了宗教改革的导火线。

?马丁·路德改革的经过?1517年,为反对教皇兜售赎罪券,德意志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以学术争论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了“欢迎辩论”的《九十五条论纲》。

路德明确断言《圣经》的权威至上,否认教皇权威;教皇不是《圣经》的最后解释人,每个信徒都可以直接与上帝相通,无需神甫作中介。

即“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原则。

他还提出了简化宗教仪式,驱逐大主教会势力的主张。

1520年,路德公开发起宗教改革,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另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

?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要求。

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当路德投入到封建诸侯的怀抱后,人民就团结在宗教改革激进进派闵采尔的周围,1524—1525年,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战争遍及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大约有2/3的农民参加了斗争。

在农民战争中,教会的寺院、教堂被捣毁,教会财产流失,教士的威信扫地,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路德教派的传播?宗教改革后,一些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同天主教诸侯抗衡。

到16世纪50年代,双方缔结条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

高中历史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学习总结

高中历史 欧洲宗教改革 专题学习总结

专题学习总结一、宗教改革最先发生在德意志的原因1.15、16世纪间,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一些手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德意志经济上的分散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

2.中世纪以来的割据局面依然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的勒索。

德意志是受罗马教会压榨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奶牛”的称号。

摆脱教会的压榨和束缚,成为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3.教廷对德意志的剥削引起了德意志各阶层的仇恨,从而激发了他们的民族意识。

4.罗马教廷还时常干预德意志的政治,竭力维持其分裂割据的局面。

二、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1.宗教改革推动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波及原来天主教统治下的欧洲广大地区。

尽管这些改革的动机、方式与目的不尽一致,但都对欧洲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推动了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发展。

2.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新的传播(1)宗教改革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

(2)宗教改革以后,出现了路德派、卡尔文派和英国国教等新基督教派别,它们统称为新教。

新教在很多地方建立了教会,它不再听命于罗马教廷。

德意志、丹麦和挪威等地,瑞士、法国和英国等地有很多新信徒。

新教后来还传播到了北美等地。

(3)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各国封建统治者的权力得到加强,《圣经》纷纷被翻译成当地文字,所有这些都促进了欧洲民族意识的高涨和民族国家的发展。

3.宗教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被剥夺的财产很大一部分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4.为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创造了条件(1)卡尔文教与尼德兰革命:卡尔文鼓励人们鄙视懒惰与保守,鼓励积极开拓进取,勤勉敬业,坚持不懈,获取最后成功。

实际上都为资产阶级的经济活动披上了神圣的宗教外衣。

卡尔文创建的宗教组织形式也带有民主化的色彩,为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提供了借鉴。

所以,卡尔文派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的旗帜。

探析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其意义

探析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其意义

探析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及其意义一、德国宗教改革的起因宗教改革运动最早在德国出现并不是偶然的,16世纪的德国虽然被称之为“神圣罗马帝国”,但其实真正的中央集权从来都没有在德国建立起来。

国家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受制于教皇的王权也就成了一个虚名。

到16世纪,全德国有七大选侯,几十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以及上千个骑士领地。

一方面,由于封建割据,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这个时期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崛起迫切需要德国建立起具有中央集权性质的王权统治。

经济上的分散又反过来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

另一方面,分裂的德国使得罗马教廷有机可乘,特别是在敛取钱财方面,德国故被戏称为“教皇的奶牛”。

在德国宗教改革之前,教皇和神职人员在一段时间里极其腐败,他们行贿受贿,搜刮民财,鱼肉百姓,引起了德国各地教民和世俗社会各阶层的公愤。

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和城市贫民强烈要求政治民主,彻底改革教会。

与此同时,由下层贵族、行会手工业者组成的改良派也有进行改革教会的要求。

除了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和经济搜刮激起了宗教改革的呼声之外,文艺复兴运动也进一步推动了德国及整个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运动。

人文主义者力图把这个世界重新颠倒过来,恢复人对神、世俗社会对教会至少是独立的地位。

人文主义者通过办学和印行《圣经》和古教父著作等基督教书籍,使广大教徒第一次直接接触信仰的原始内容并对原始基督教有了了解。

人文主义进一步唤醒了长期植根在日耳曼民族心灵深处的民族意识,增强了德国各个阶层对教会改革必要性的意识。

作为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和领袖,马丁·路德立制改革德国宗教的决心和努力是掀起改革热潮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青年时代的路德与许多人文主义者一样对原始基督教感兴趣,在大学任教时主讲保罗和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

通过研究和授课教育,路德自己的神学思想受到保罗和奥古斯丁预定论思想的影响,认为人的救赎完全依赖于上帝的恩典,而非其他,因而逐渐形成了其宗教改革的中心思想——“因信称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得救全在于信仰。

德国宗教改革研究与历史性质

德国宗教改革研究与历史性质

德国宗教改革研究与历史性质德国是一个拥有着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它的宗教改革运动便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宗教改革在德国被视为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彻底改变了当时整个欧洲的宗教面貌,使得新教的力量逐渐崛起,从而影响了欧洲历史的发展进程。

尽管改革运动已经过去了很久,但对于历史的研究和探究仍然呈现出极其重要的意义。

宗教改革的背景与原因16世纪是一个以宗教膜拜为主导的时代,天主教教义深入人心,但同时也存在着教会的腐败和暴行,人民的民族和宗教矛盾由来已久,激化的矛盾导致了改革运动的爆发。

改革运动以马丁·路德等人为代表,他们开始反对教会的腐败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呼吁信徒强化个人信仰,改善教会的局面。

宗教改革的影响宗教改革虽然发端于德国,但它的影响却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最终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一种思潮,远远超出了宗教的范畴。

改革的精神,即创新、宽容、自由、民主,成为了后来很多国家的流行思潮,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的文化和社会形态的发展。

宗教改革的历史性质宗教改革的历史性质,不仅在于它促进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推进了国家民族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在于为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等进一步的历史事件打下了基础。

德国的宗教改革历史被视为这一时期最早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奠定了现代欧洲的基础。

宗教改革的研究宗教改革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历史研究课题,研究它的意义和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德国宗教改革研究被认为是比较深入和完整的,除了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活动外,德国宗教改革奠基人约翰内斯·克朗与瑟尔博斯、热夫斯、梅兰希顿、卡尔斯塔特、克朗哈德也是研究的重要对象。

而宗教改革背景下发生的宗教战争、农民起义等事件也是被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领域。

总结因此,德国宗教改革研究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对于增强历史意识、拓宽历史视野,有着重要作用。

宗教改革不单是宗教活动,它背后亦涉及人文主义思潮与宽容的西方文明,是一个历史和文化互融的精华,是我们维护文化历史记忆、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

我的选修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我的选修5.2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

探究二:请比较卡尔文宗与路德宗教义的 异同。 相同点:①信仰得救;②《圣经》 是最高权威、③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点: ①主张先定论,鼓舞资 产阶级的进取精神; ②神职人员要由信徒选举产生,建 立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 ③鼓励人们大胆地追求财富与成功, 更加符合资产阶级的利益。
三、享利八世宗教改革;
(六)改革冲击波——欧洲宗教改革的 影响;
1、性质:
是资产阶级在宗教外衣掩饰下 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也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 思想解放运动
2、作用:
1)政治上:
①打击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各国王权 得到加强;
②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 国的民族意识,催生了独立于罗马教廷的民 族国家教会,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德国北欧
卡 尔 文
卡尔文 教
英法等国
亨 利 八 世
英国国 教
英国
(五)天主教会的改革;
1、背景;
1)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使罗马 天主教会在西欧的社会政治地位受 到严重威胁。
2)天主教会内部的一些有识之士 纷纷倡议实行改革。
天主教会的改革; 2、内容;
1)清除内部积弊,重新审定教 义、教规。
2)继续强化异端裁判所,加强 思想控制 3)是网罗各种狂热的信徒,组 建反对新教改革的团体。 3、效果:暂时摆脱了危机。
卡尔文宗教改革;
3、主要影响;
1)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 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 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2)日内瓦建立了共和性质的神权国家体制,卡 尔文思想被奉为指导思想; 3)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 因而,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得到广 泛传播,并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大国崛起 考点21 德国及宗教改革

大国崛起   考点21   德国及宗教改革

考点21德国及宗教改革[考点扫描]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1)原因①根本原因:15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提出了国家统一的要求,但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外交手段阻挠德国的统一。

②主要原因: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2)开始: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主张①核心:“因信称义”。

②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否定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③提出要建立一个廉俭教会、民族教会。

(4)结果: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奥格斯堡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地位。

2.卡尔文宗教改革(1)内容:信奉“因信称义”;提出“先定论”;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2)影响①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②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1)概况:英国议会于1534年通过了《至尊法案》,进行宗教改革。

(2)内容: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3)影响①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它的最高首脑是国王而不是教皇,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的残余,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4.尼德兰宗教改革(1)背景①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获得众多的信徒。

②统治尼德兰的西班牙国王极端仇视新教,残酷迫害所谓的异端分子。

(2)性质: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双重性质。

(3)结果:尼德兰全境爆发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并建立了独立的荷兰共和国。

德国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

德国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

德国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宗教改革之所以首先爆发于德国,是由于德国存在特殊的经济政治情况,那么你知道德国宗教改革是怎么回事吗?以下是为你整理的德国宗教改革的详细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德国的宗教改革实际上就是对教皇统治的反对。

封建制度下的德国,各种矛盾剧烈激化。

一些王侯和市民阶层对现状非常不满意。

最底层人民受到的苦难也越来越重。

教会的威信明显下降。

德国掀起了一场关于信仰的宗教改革。

德国的宗教改革简介到底是怎样?爆发的背景是什么?教会的腐败和残暴,以及轻商思想严重阻碍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当时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席卷了整个欧洲。

德国也毫不例外受到了影响。

于是掀起了一场宗教改革。

宗教的改革主要引发人是马丁;路德。

他反对天主教会,唤醒了社会变革的新思想。

当时天主教会的压迫和剥削使得人们颇为不满,马丁;路德的新的思想的出现很快就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支持。

天主教会的主要思想是信奉教皇的统治和行奉一些圣礼。

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显然是十分不科学和可笑的。

但是在一定时期内却被人们所信奉和推崇。

路德教信奉的是依靠内心的信仰来行事。

宗教改革简介主要是路德教的兴起和传播。

路德的改革思想对后来爆发的农民战争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为农民战争提供了思想基础。

路德的言论和思想从信仰领域扩展到了社会领域,对当时教会的统治和神学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德国的宗教改革简介的内容主要就是路德的思想的传播,以及对人们生活所造成的巨大的影响,使得宗教思想进一步解放。

德国宗教改革的意义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领导者,有力的推动了德国宗教改革的进行。

作为先驱者,他本人树立了十分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努力掀起宗教改革的浪潮。

马丁・路德对原始基督教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在神学方面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他在大学任教的时候用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影响了很多年轻人,那么,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什么地方呢?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改革了德国宗教的中心思想,将基督教还原至社会学科的本质属性,削弱了基督教会的权力,有效制止了罗马教廷的腐败,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一定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

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

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有了长足地发展,当时天主教会独裁的统治和精神控制已经阻碍了各方势力的发展。

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导致了宗教改革呢?让小编来告诉你吧!宗教改革的原因由于新势力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反对神学的束缚,而且印刷业的出现,人们发现很多教义是被天主教故意曲解。

宗教改革原因还包括天主教会的腐败和奢靡,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甚至在德国境内兜售赎罪卷。

国家的大权掌握在教会的手中,无论谁犯了错即使是王室都要接受教会的严厉惩罚。

很多贵族和新兴势力的民族自尊心开始发酵,希望统一德意志,而天主教落后的对人们的思想控制也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异类”这个群体。

宗教改革原因最为直接的就是天主教那腐败的行径。

天主教会当时腐败至极,各种丑闻多不胜数,由于教会的极高地位,大多数的神职人员根本不是因为道德而加入教会,只是因为金钱。

甚至为了金钱做出许多败坏道德的事情,而且对王室的人同样给予残酷的刑罚。

教皇曾经惩罚一个尊贵的贵族在雪地里面跪了整整三天。

它的落后的教义和政策阻碍了新兴势力的经济利益,阻碍了国内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希望摆脱它的强权,追求自由民主,打破天主教的垄断独裁地位,而获得自由平等的权力。

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关系每一次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的发生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么,宗教改革与社会改革之间是互不影响、各自产生呢?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社会改革指的是:在某一个特定的社会阶段内,不同的阶级之间通过司法、政治、军事等各种手段来调整大规模的利益分配。

如历史上发生朝代更替,使用暴力的军事手段,让利益的分配方式发生改变;如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不再负责利益的分配。

宗教改革则指的是发生于十六世纪的,推翻天主教会统治的__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爆发是因为深刻的社会问题。

德国宗教改革

德国宗教改革

天主教会 因行称义 依靠教皇为首的教 阶制度和复杂的圣 礼才可以获得救赎
路德教 因信称义 依靠内心的信仰
返回
1527年7月,路德与曾经当过修女的Katharina von Bora喜结良缘。图为其肖 像, 由Lucas Cranach the Elder于1526年绘画 返回
天主教会按照等级制度组成的教职体系和教会管理 体制。罗马帝国后期参照帝国的官阶体系而形成, 后逐步扩展定型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教阶制的 主体由主教、神父和助祭三个品位组成。主教品位 又分作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首主教(即 首席主教,一国教会组织之首或首都所在地的主 教)、大主教、主教和一般主教等级次。助祭之下 还设有一些其他较低品位。教会管理体制则依照这 一等级层次,逐级对下行使管理权。罗马教廷把整 个西欧的基督教组织及神职人员,按着这一等级森 严的教阶制度,统统纳入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组织体 系之中。
马丁路德
最终在15147年在德国领导 了宗教改革运动。1546年去 世。
返回
1517年维滕堡大学神学教授马丁·路德针锋相对,在教堂门口贴出《九十五条论 纲》,痛斥了“赎罪券”的欺诈,提出了“信仰即可得救”(因信称义)的原则。 《九十五条论纲》现已被刻在当年粘贴处的教堂门上。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内容
1.因信称义 2.全体信徒皆教士 3.主张神父可以娶妻 4.简化圣礼 5.废除教阶制度
返回为什么宗教改革运动最先在德国爆发德国名义上是统一的神圣罗马帝国实际上长年处于四分五裂的诸侯割据这使得德国皇帝无法不依赖于教会的力量同时由于神圣罗马帝国大统一梦想是包含了意大利的所以德国皇帝必然要和教会合作教会的力量非常强大
挑战教皇的权威
一、宗教改革的背景
1.教会的腐败和残暴 2.教会的轻商思想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影响

宗教改革的原因1

宗教改革的原因1

1)宗教改革的原因2)德国改革马丁路德加尔文⑷影响⑸实质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一、政治上:民族主义观念的兴起,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打破天主教的控制。

二、经济上: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成长起来,要求打破天主教神学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三、文化上:文艺复兴的推动作用。

四、宗教上:天主教会在四分五裂的德意志势力很大。

不仅在精神上统治着德意志,还从德意志掠取了大量财富。

五、社会上:黑死病的蔓延社会根源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第二,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

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

他们加强政宗教改革马丁路德雕像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励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

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第三,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

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论,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思想渊源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

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德国宗教改革的原因是什么?宗教改革的时间
导语:狭义的宗教改革时间开始于16世纪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当时的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把民众当成奶牛,趁乱剥削,宗教改革因
狭义的宗教改革时间开始于16世纪马丁路德提出九十五条论纲,当时的德国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罗马教廷把民众当成奶牛,趁乱剥削,宗教改革因此首先在德国酝酿。

当时混乱的德国教徒还被兜售以赎罪券,对教皇早有批判之意的马丁路德为此写下九十五条论纲,并把它张贴在威登堡大学的教堂门口。

随着路过众人的阅看,宗教改革被揭开了序幕。

这张挑战教皇的檄文很快传遍全西欧,德国贵族和人文主义者纷纷支持其创新民主的改革建议,不过教廷就大发雷霆,革除了他的教籍,压迫之下的马丁创设新教。

之后瑞士、法国等欧洲国家也陆续掀起了宗教改革。

综合来看,改革内容主要针对天主教会和罗马教皇内部的腐败、无知以及贪婪,呼吁建立更开放自由的伦理规范和生活方式。

有了新的宗教后,渴望自由的人民不再受天主教会束缚,更具人文主义的新教更加受欢迎。

荷兰发生宗教改革时间是1566年,正恰逢民族争取独立的时期,所以其改革较之其他国家具有民族性和资产阶级革命性。

宗教改革时间持续到1648年,因为在这一年各诸侯邦国签订合约结束三十年战争的同时,也明文承认了新教、归正宗以及加尔文宗的合法地位,且无论所追随的宗教是新是旧,众诸侯地位平等,与此同时,帝国内各诸侯邦国此后可以自行确定官方宗教,臣民对于宗教信仰有了自主选择权。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改革,宗教改革原因很多,当时天主教会的统治异常地黑暗。

而且当时欧洲的政治、生产、文化
生活常识分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