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研究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

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
现代化是农田水利建设的必然趋势,需要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自动 化和智能化水平,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效益。
推进农田水利现代化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农田水利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为农田水 利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 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 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我国 农田水利建设的整体水平。

管理不到位
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和维护需要专业的人员和设备,但由 于管理不到位,导致工程效益低下、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农田水利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政策支持不足
虽然国家对农业发展给予了一定 的政策支持,但相对于其他行业 来说,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支持 仍然不足。
投入主体单一
目前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主体主 要是政府和农民,社会资本参与 度较低,导致资金来源单一,难 以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组成部分,能够提高农业的抗风险 能力和生产效益。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能够改善农田的 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 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农业的影 响。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能够及时调节和 调度水资源,减轻干旱、洪涝等灾害 对农业的影响,保障农民的利益。
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
科学规划
根据当地水资源条件、农业生产和地理环境等因素,科学制定农田 水利工程建设规划,确保工程建设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严格建设标准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提高工程效益和使用寿命。
加强监督与管理
建立健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监督与管理机制,确保工程建设按照规 划、标准和规范进行,防止出现违规行为和腐败问题。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调查及对策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调查及对策

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现状调查及对策农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而农田水利设施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抵御自然灾害、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管护现状却不容乐观,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现状(一)设施老化失修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使用年限较长,缺乏有效的维护和更新,导致设施老化、损坏严重。

例如,渠道淤积、渗漏,水闸、泵站等设备运行效率低下,甚至无法正常使用。

(二)资金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目前政府的财政投入有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同时,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导致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在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

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管理混乱,工作效率低下。

(四)管护队伍薄弱从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素质不高,缺乏必要的技术培训和管理经验。

而且,管护人员的待遇较低,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保证管护工作的质量。

(五)农民参与度低农民作为农田水利设施的直接使用者,对设施的管护参与度却很低。

一方面,农民缺乏对水利设施重要性的认识,缺乏保护设施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农民缺乏参与管护的渠道和机制,难以发挥其主体作用。

二、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原因早期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标准较低,质量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老化和损坏的情况日益严重。

(二)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

(三)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地方政府对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工作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没有将设施管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摘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本文旨在分析其现状与思考未来发展。

通过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的分析,发现存在诸多挑战与问题,如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等。

为推动其发展,需要加强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同时保障资金的持续投入。

未来,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朝着更加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其重要性也会得到再次确认。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关乎农业生产,更与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应加大力度支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为农业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重要性,研究目的,挑战与问题,发展思考,技术创新,政策支持,资金保障,未来发展趋势,战略意义。

1. 引言1.1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农业生产和农田灌溉而兴建的水利工程。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是指当前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情况和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日益受到重视。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灌溉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建设资金不足、技术条件落后、管理体制不完善等。

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

只有全面了解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推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1.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它直接关系到农田灌溉、土壤水分管理、排灌排水等工作,对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作物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田水土环境,减少水土流失、保护耕地资源,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也与农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可以带动当地农业产值的增加,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农田水利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

农田水利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

农田水利的重要性与发展方向农田水利是指通过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农田排水的良好管理,保障农田灌溉和农作物生长的一系列措施。

农田水利的发展对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田水利的重要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农田水利的重要性1. 提高农业产量:农田水利可以保证农田的灌溉,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充足的水源,调节土壤湿度,增加土壤肥力,进而提高农业产量。

合理的灌溉水利系统可以保证农作物的良好生长,增强抗旱、抗涝等能力,提高经济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调节农田生态环境:农田水利可以调节农田的湿度和温度,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有利于调节农田的生态环境。

适当的水利措施可以减少农田的土壤侵蚀,防止土地沙化和退化,维护农田生态平衡。

3. 保障农民生活:农田水利除了为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外,还可以满足农民的生活用水需求。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和水源调配,可以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的饮用水和生活用水,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农田水利的发展方向1. 提高农田水利的科技含量: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各种现代化的农田水利技术逐渐应用于农田管理中。

例如,采用精准灌溉技术,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对农田水源的智能化调控和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利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对农田水利进行监测和管理,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和管理水平。

2. 推动农田水利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在农田水利的发展中,要注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田水利与生态农业的有机结合。

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保护水资源,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提倡有机农业和生态种植,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

3. 加强农田水利的管理和服务:农田水利的发展需要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和服务体系。

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健全农田水利的管理机制,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测和维护。

同时,提供相关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帮助农民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农田水利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一直是我国农村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

近年来,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就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与发展方向展开探讨。

一、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设施体系。

不仅农田灌溉设施得到了改善,还有大量的水库、水塘等水利工程得到了修复和建设。

农村居民用水问题也得到了有效解决,人畜饮水安全得到了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然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建设水平不够,质量有待提高。

有些地方水利设施建设粗放,缺乏可持续性。

二是水利设施建设仍然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缺乏长远规划。

三是服务范围有限,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民依然面临着用水不足的困境。

三、发展方向之一:提高水利设施建设质量要解决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首先要提高水利设施建设的质量。

要强化工程质量管理,严格遵守施工标准和规范,确保建设的水利设施符合安全可靠的要求。

四、发展方向之二:推进智能化水利设施建设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水利设施建设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应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动态管理和智能化调配,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五、发展方向之三:加强农村水资源保护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发展必须与水资源保护结合起来。

要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避免水源污染和水土流失。

六、发展方向之四: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应该与生态农业发展相结合,促进可持续发展。

要优先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推广水稻轮作、水土保持等生态农业技术,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七、发展方向之五: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农村水利设施建设还可以与农业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和增收致富。

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种养结合、产销一体的示范农场,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增值。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与发展思考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内容,为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结合当前地区条件做好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通过对农田水利建设现状进行分析,对建设发展提出一些策略与思考。

标签:农田水利;水利工程;工程建设;建设现状引言我国是一个相对缺水的国家,经常出现季节性、區域性缺水,水资源开发压力较大。

目前,农田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和建设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对稳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需要进一步强化农田水利建设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经济发展。

1 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在实际应用中,主要有以下三大优点:第一,促进农业生产,提高农作物产量,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库、蓄水池和水井等能够解决农田灌溉和农民饮水的问题;第二,改善我国农村基本设施的建设现状,减少自然条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抵御洪水;第三,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带动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一个地区的水利工程优质能够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水平的发展。

2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现状2.1规划不够统一,缺乏统筹全局的思考首先,在规划上,农田水利工程缺少实地踏调研和踏勘,在一些工程中,直接根据图纸进行设计和施工,设计人员全程对实地情况一无所知。

最后,虽然农田水利工程已建成,但是,使用率和使用效果根本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造成资源的浪费。

其次,在设计上,因为农田水利工程项目很小,无法引起设计人员足够的重视,容易直接照搬原来的设计图纸等内容直接进行建设,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在建设完工后,工程无法适应当地的特殊条件,在耐热耐寒等方面欠缺考虑。

还有很多农田水利工程是在原有的水利设施基础上进行的改动,因为季节原因,没有考虑到其他季节如雨季和旱季的情况,导致工程使用寿命比预期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

同时原有的水利设施在建设的时候,可能并没有经过科学的规划设计,施工过程也不一定规范,在此基础上,建设容易造成豆腐渣工程,因为原来建设的缺陷,导致新的设施也无法完全投入使用。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
修复与更新农田水利设施
对老旧、损坏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修复和更新 护机制
明确设施的所有权和管护责任,建立完善的管 护机制,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长期效益。
推进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深化农田水利管理体制改革
01
通过改革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实现农田水利工程的科学规划、
经验总结
该地区农田水利改造成功的关键在于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注重实效和质量。在改造过程中,注 重了工程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环保性,确保了农田水利设施的长效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某地区农田水利建设成效分析
成效分析
经过某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和改造,当地 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农田水利 设施得到了全面升级和优化。这不仅提高 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还有效减少了 农田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农田水利建设地区发展不平衡
由于地理、经济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 可能因为资金、技术等原因,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落后,无法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 需要。
02
农田水利建设措施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1 2
建设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提高农田灌溉效 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措施》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 农田水利建设措施 • 农田水利建设案例分析 • 农田水利建设前景展望
01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
农田水利建设的发展历程
古代农田水利建设
古代中国以农业为基础,因此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国家的重 要事务。在古代,修建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如都江堰、郑 国渠等,这些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 产量。

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农田水利工程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系列新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得到应用和推广,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对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进行分析。

一、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的现状(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当前农田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其中,滴灌技术通过将水一滴一滴地均匀、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喷灌技术则利用喷头将水喷射到空中,形成细小的水滴均匀地洒在农田上,具有灌溉均匀、节省劳动力等优点。

此外,微灌技术、渗灌技术等也在不同地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应用。

(二)信息化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通过传感器、物联网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墒情、气象条件、灌溉水量等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到管理平台,实现对农田水利设施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管理。

例如,利用智能化灌溉系统,根据土壤湿度和作物需水情况自动控制灌溉时间和水量,达到精准灌溉的目的。

(三)渠道防渗技术渠道是农田水利工程中输送水资源的重要通道,而渠道防渗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渠道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

目前,常用的渠道防渗技术包括混凝土衬砌、塑料薄膜防渗、浆砌石衬砌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还降低了渠道维护成本。

(四)新型管材与管件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管材和管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运行效果和使用寿命。

新型的管材如聚乙烯(PE)管、聚丙烯(PP)管等具有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逐渐取代了传统的铸铁管和混凝土管。

同时,各种新型管件如快速接头、伸缩节等的出现,也提高了管道系统的连接可靠性和灵活性。

二、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发展面临的问题(一)技术推广难度较大虽然农田水利工程新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在推广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

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对于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和农户来说,难以承担。

乡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乡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乡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及发展方向首先,乡村水利建设的基础设施有待完善。

由于农村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投资力度不如城市地区,许多乡村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依然滞后。

乡镇和农村地区的灌溉渠道、水库、水井等基础设施不足,导致农田灌溉困难,影响了农作物的生产和农民的生活。

此外,一些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缺乏水利工程系统的规划和建设,导致水资源浪费和利用率低下。

其次,水资源管理亟待加强。

乡村地区的水资源管理面临着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缺乏有效监测手段等问题。

很多乡村地区缺乏科学的水资源规划和调度机制,导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难以实现。

此外,一些地区还存在用水不合理、水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再次,信息化水利管理有待提升。

乡村地区的水利管理普遍存在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

传统的人工调度方式和简便的设施监测手段无法满足现代水利管理的需求。

因此,乡村水利管理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监测、调度和管理的科技含量,通过智能化设备和远程监控等手段,实现对水资源利用和水利设施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

此外,提高农民水利设施的使用意识也是乡村水利建设的发展方向之一、水利设施的使用情况对于水利建设的效益至关重要。

鼓励农民广泛参与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水利意识和责任感,可以有效提高水利设施的使用率和运行效率。

为此,需要加强对农民水利设施使用方法和管理要求的培训,鼓励农民主动参与水利建设和管理,形成水利设施的共同管理机制,提高整个乡村水利建设的有效性。

另外,加强科技创新和推动水利建设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也是乡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水利设施的改造和升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水质安全水平。

同时,与农业产业的融合可以实现农业用水和农产品加工水的循环利用,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并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乡村水利建设的现状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水资源管理不力、信息化水利管理不足以及农民水利设施使用意识欠缺等问题。

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策略一、农田水利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㈠农田水利工程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秦安县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890处,其中水库1座,塘坝260座,自流渠32条,电灌站127处,机灌站110处,电井152眼,机井45眼,人畜饮水工程109处,病改工程54处,河堤30.766公里,集雨节灌水窖55192眼,人饮水窖51230眼,万亩以上灌区2处(东坪电灌和西大渠),设计有效灌溉面积0.77万公顷。

但是,由于工程老化失修,设备报废,效益严重下降。

㈡农田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1.灌溉工程老化失修,水库病险隐患较多。

秦安县水利工程大多兴建于20世纪50年代~60年代,不少工程为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由于受当时资金、建材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

经过数十年的运行,不少水利工程因维修经费不落实,管理不善,老化失修,工程不可避免地出现老化和损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或隐患。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灌区服务功能严重退化。

秦安县现有的中型灌区渠道防渗率为18.6%、小型灌区渠道防渗率为12.5%。

灌区灌溉服务功能严重退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农业发展的需要。

农田水利工程投入严重不足。

虽然近几年,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加大了农田水利工程的投入,但投入力度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不相称,村内事务实行“一事一议”后,农村基层政府组织农民兴修水利的能力削弱,部分农村开展小型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了“事难议、议难成、成难办”的现象,加上全县劳务输出量大,留守农村的劳动力严重不足,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及管护受到较大的影响。

3.管理体制不顺,管理责任难落实。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逐渐退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地位,农田水利工程的归属不明确,管理责任不落实,农民的分散经营和农田水利设施集体受益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

二、农田水利工程发展的对策和建议㈠拓宽投资渠道,加大投资力度资金是农田水利工程规划实施的“三大支柱”之一,是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经济基础。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

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现状及分析一、引言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一直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二、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一)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过多年的运行,已严重老化失修。

渠道渗漏、坍塌,泵站设备损坏,水库库容减少等问题普遍存在,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下,灌溉保证率降低。

(二)投入不足尽管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农业发展的需求仍显不足。

地方政府财政紧张,难以配套足够的资金,农民自筹资金能力有限,社会资本参与度不高,使得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较大。

(三)管理体制不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

部分地区的农田水利设施缺乏有效的管护机制,管理主体不明确,导致设施损坏后无人维修,影响正常使用。

(四)水资源分布不均我国水资源在地域上分布不均,南方水资源相对丰富,北方水资源短缺。

同时,季节分配也不均衡,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这给农田水利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五)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在农田水利建设中,一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够广泛,灌溉方式较为粗放,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影响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和效益。

三、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历史欠账较多过去在农田水利建设方面投入不足,规划不够科学,导致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质量不高,为后续的发展留下了隐患。

(二)重视程度不够一些地方政府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农业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充分认识到农田水利建设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资金和政策支持上存在偏差。

(三)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农民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度和参与度降低。

同时,由于农业比较效益低,农民自筹资金建设农田水利设施的意愿不强。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农田水利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一、农田水利建设现状1.规模不足:部分地区农田水利设施相对较少,无法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设施老化:部分农田水利设施已经投入使用多年,存在技术落后、老化损坏等问题。

3.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农田水利设施缺乏配套设施,如抗洪、排涝等设施不完善,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的风险。

4.水资源利用不合理:部分地区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存在问题,造成浪费和水资源紧张的状况。

二、发展策略1.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提高设施的覆盖面积,确保农田水利设施的供给能够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2.更新改造老化设施:对已投入使用多年的农田水利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提升设施的技术水平和使用寿命,提高设施的效能和稳定性。

3.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在农田水利设施的基础上,加强抗洪、排涝等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因灾害造成的农业损失。

4.实行节水灌溉: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农田水利设施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加强管理和运维1.建立健全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确保设施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运营。

2.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维修和维护体系,加强设施的定期检修和巡查,及时发现和修复设施的故障,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3.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保障设施的有效利用。

四、加强政策支持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加快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2.制定相关政策,推动技术研究和开发,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3.发展农田水利设施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投融资效益。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建设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加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投入,更新改造老化设施,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实行节水灌溉等措施,同时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和运营,并加强政府的政策支持,可以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和运行效果,推动农业生产走向更高质量和高效益的发展。

农业水利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农业水利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农业水利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农业水利是指通过人工手段调整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水是农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当前农业水利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农业水利发展的趋势。

一、农业水利发展现状1.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近年来,我国对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巨大力量,包括水库、灌溉管道、水利工程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的水资源供应,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效益。

2. 灌溉技术不断升级传统的灌溉方式大量浪费水资源,而现代化的灌溉技术逐渐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例如,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有效减少了水资源的使用量,提高了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3. 水资源管理日益完善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农田水资源的管理力度。

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了水资源审批制度和水权交易市场,加强了对农田水资源的监管和保护。

二、农业水利发展趋势1. 精细化水资源调度未来农业水利发展将趋向于更加精细化的水资源调度。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实现对农田水利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度,以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益和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2. 推广生态灌溉技术生态灌溉技术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水资源节约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灌溉方式。

未来,农业水利将大力推广生态灌溉技术,减少农田灌溉对水资源的消耗,减少农田对水质的污染,实现农业生产与水资源保护的良性互动。

3. 发展节水灌溉和智能灌溉技术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张,节水灌溉和智能灌溉技术将成为未来农业水利发展的重要方向。

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等,通过减少水的流失和蒸发,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率。

智能灌溉技术则结合了物联网、传感器等技术手段,根据农田的土壤湿度和作物生长需要,实现自动化的灌溉调节,提高农田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统筹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农业水利的发展需要与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发展相互协调。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农田水利工程是指为了解决农田灌溉、排水和防洪等问题而进行的水利设施建设。

在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对于提高农田产量、保障农民生活和推动农业现代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探讨农田水利工程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首先,我们来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通过大规模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田灌溉面积不断扩大,农田排水能力不断提升,农田防洪能力得到有效增强。

这些工程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农田灌溉的问题,也为农田排水和防洪提供了保障。

同时,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还带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农田产量和农民收入。

然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农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而另一些地区则存在水资源浪费的情况。

因此,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更加注重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问题。

由于一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导致工程设施的老化和损坏,影响了工程的正常运行。

因此,加强农田水利工程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工程设施的长期稳定运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朝着智能化、节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智能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农田水利工程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水资源的精准管理和智能调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农田灌溉的精准性。

其次是节能化。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大量的能源支持,而能源的消耗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未来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将更加注重节能减排,采用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是可持续发展。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现状与展望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现状与展望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现状与展望近年来,随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合理规划、科学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已成为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的关键一环。

本文将分十二个小节展开讨论现状与展望。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现状农田水利设施规划是农业生产的基础。

然而,当前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规划缺乏科学性,往往停留在表面性、模糊性的阶段,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其次,规划与实际生产脱节,存在“一刀切”、“盲目跟风”的情况;再次,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难以落地。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问题根源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问题的根源主要是由于缺乏科学规划的意识和方法。

部分地方政府为了追求政绩和速成,忽视了农田水利设施规划应该着眼于当地的自然环境、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民需求,从而导致规划不切实际、不可持续的局面。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展望面对当前的问题,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发展仍然具有广阔的空间和潜力。

首先,应当加强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前期调研和数据分析,充分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其次,规划应当注重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科学地进行资源配置和需求预测,实现规划与实际生产的有机融合;再次,应当加大政府和社会资金的投入力度,确保规划的实施和落地。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发展路径为了推动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顺利实施,未来应当走以下几条发展路径:首先,加强规划编制人员的培训和专业化水平,提高规划的科学水平和针对性;其次,加强政府和社会的协作机制,形成规划制定、实施和评估的闭环机制;再次,加强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认识和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社会效益农村农田水利设施规划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规划科学、合理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有效调节气候、保护水源、防洪排涝,为当地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农田水利是指在农业生产中通过各种措施,合理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以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

随着国家对农业水利工作的不断重视,农田水利的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农田水利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现状1.现有技术及成果农田水利研究领域中,已有许多关于节水、增产等方面的成果,并逐步向着智能化、信息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节水灌溉、微灌、滴灌、喷淋、灌草带等节水插秧等为主要技术的农田水利技术体系,农民也已经逐渐掌握了这些技术,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在农田水资源管理方面,国家已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等工程建设,以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条件;同时,在南方地区逐步推广了水利工程,如堤防、水塘、水闸等工程,保障了南方地区良好的农田水利条件。

2.问题和挑战尽管现有技术及成果对农田水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如:(1)由于农业水消耗量大,部分山区农田水资源较为匮乏,存在灌溉难度大等问题。

(2)治理农田水利问题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如何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提高投入效益,成为新的难题。

(3)对于一般耕地或者纯草地来说,如何科学化规划,选择出合适的物种植被种类,才能有效地增加土地生产力,并一定程度上扩大农田水利应用范围。

二、未来发展方向1.加强节水技术研究加强节水技术的研究,实现节水灌溉、微灌、喷淋、滴灌等技术的深度融合。

同时,通过对农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整体效益。

2.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将现代技术与水利管理相结合,推进农田水资源科学管理,在现有工程实施的同时推动“互联网+农田水利”概念的落地。

3.推进农田生态建设通过生态环境保护,从根本上保护农田水资源,提高生态环境要素的流通效率,达到农田水利与生态效益协同发展的目标。

4.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鼓励和支持农民参与农田水利建设和管理,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农田水利的管理建设。

政府对农业技术专家和企业加大支持,以推动农田水利领域的技术创新。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与发展对策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田水利则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备受关注。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国农田水利的现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修建了大量的水库、渠道、泵站等水利工程,有效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

这些基础设施在保障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次,节水灌溉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随着水资源短缺问题的日益突出,节水灌溉成为农田水利发展的重要方向。

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一些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然而,我国农田水利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部分早期建设的水利工程由于运行时间长、维护投入不足,出现了设施损坏、渠道渗漏等问题,影响了农田灌溉的效果和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是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加大了投入力度,但与农田水利建设的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资金短缺导致一些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滞后,难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

三是水资源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

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在地区之间分布极不均衡。

一些干旱地区水资源匮乏,而一些湿润地区在雨季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水资源的合理调配和利用面临较大挑战。

四是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不完善。

部分地区存在管理职责不清、产权不明晰、运行维护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效率低下,难以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为了推动我国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应采取以下对策: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支持,同时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拓宽资金来源渠道。

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确保农田水利建设有足够的资金保障。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更新和维护。

定期对现有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修复和改造老化失修的工程。

当前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战略

当前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战略

当前农田水利现状及发展战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离不开农田水利设施的支持。

农田水利是指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工程设施和措施,包括灌溉、排水、防洪、抗旱等方面。

良好的农田水利设施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然而,当前我国农田水利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以适应农业现代化的需求。

一、当前农田水利的现状1、农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我国许多农田水利设施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多年的运行,已严重老化,损坏严重。

渠道渗漏、坍塌,泵站设备陈旧、效率低下,水库大坝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普遍存在。

这些老化失修的设施不仅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也降低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2、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长期以来,我国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相对较少,资金缺口较大。

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农田水利的投入,但仍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农民自筹资金困难,导致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短缺,一些急需建设和改造的项目无法及时实施。

3、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我国农田水利管理体制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不清的问题。

水利、农业、国土等部门都涉及农田水利管理,但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导致管理混乱。

同时,农村基层水利管理组织薄弱,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不高,难以保证农田水利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水资源短缺与浪费并存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但在农业生产中,水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

灌溉方式落后,大水漫灌仍然普遍存在,水资源利用率低。

同时,由于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一些地区在干旱季节无法及时得到灌溉,而在雨季又容易出现洪涝灾害,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

5、农田水利技术创新不足在农田水利领域,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和应用相对滞后。

信息化、智能化的水利管理手段尚未得到广泛应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难度较大,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科技含量较低,制约了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农田水利发展的战略1、加大投入,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政府应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财政投入,建立稳定的投入增长机制。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田水利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
水稻生产函数、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成果被山西、 河北及广西稻田应用
以此研究为基础,进一步开展了与欧盟、美国、 澳大利亚、国际水稻研究所等地区、国家和国际 组织在水稻节水领域的国际合作研究
1. 节水灌溉_旱作节水灌溉
主要典型研究课题
农田节水灌溉的增产及环境影响效应的应用研究 (基金)
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函数、灌溉模式及墒情监测 (基金)
提出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典型地区不同水资源条件下 的水稻优化灌溉制度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与主要气象 因素相关的数学模型
探索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随时、空变化的规律,提 高了点上短系列生产函数试验成果的实用价值
1. 节水灌溉_水稻节水灌溉
主要研究成果
揭示了水稻中、早期受旱复水后,耗水及生长的 “ 反弹”效应,提出了充分利用此效应的节水、 丰产灌溉理论与方法
提出了涝渍兼治的排水指标,根据涝渍兼治的理 论,提出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标准
提出利用累计地下水埋深SEW和受抑制天数SDI 为指标的排水标准
探讨了水旱连作条件下,同时考虑农田水分状况 和排水水质的排水设计标准及排水规格的确定方 法和步骤
4.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主要课题
内蒙(河套) 河南(鸭河口,南湾等) 广东(高州,青年运河等) 湖北(颜家台,洪湖,东风,浠水,莲花池)
环境 系统
29.73% 18.92% 11.76% 0.00%
9.09% 0.00% 0.00% 20.00% 0.00% 6.78%
经济
5.41% 0.00% 0.00% 0.00% 5.08%
其它
16.22% 23.53% 72.73% 20.00% 74.58%
2. 研究课题分析_研究方向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与发展对策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与发展对策关键信息项1、我国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现状灌溉设施排水设施水源工程2、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与机制现状管理机构设置运行维护模式资金投入与保障3、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灌溉现状水资源供需情况节水灌溉技术应用农业用水浪费问题4、农田水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现状粮食产量保障农产品质量提升农业抗灾能力5、未来农田水利发展的目标与规划总体发展目标阶段性任务分解6、推动农田水利发展的政策支持与保障措施财政政策税收优惠法律法规完善7、科技创新在农田水利发展中的应用与前景智能化灌溉系统远程监控与管理新型材料与设备研发11 我国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现状我国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保障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灌溉设施方面,部分地区的灌溉渠道老化、破损,导致水资源在输送过程中损失较大。

一些灌溉设施的设计标准较低,无法满足现代农业高效灌溉的需求。

同时,灌溉设备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人工操作仍占较大比例,影响了灌溉的精准度和效率。

在排水设施方面,一些农田的排水系统不完善,遇到强降雨天气容易出现积水内涝,影响农作物生长。

排水渠道的淤积和堵塞问题也较为常见,降低了排水能力。

水源工程方面,部分地区的水源保障不足,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

一些小型水源工程的蓄水能力有限,且缺乏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111 农田水利管理体制与机制现状管理机构设置方面,存在职责不清、协调不畅的问题,导致农田水利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效率不高。

运行维护模式较为粗放,缺乏专业的维护队伍和科学的管理制度,使得农田水利设施的使用寿命缩短。

资金投入与保障方面,农田水利建设和维护的资金投入相对不足,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资金来源渠道较为单一,主要依赖政府财政投入,社会资本参与度较低。

112 水资源利用效率与节水灌溉现状水资源供需情况紧张,农业用水占比较大,但用水效率不高。

节水灌溉技术应用范围有限,虽然一些地区推广了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但总体普及率仍有待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出了我国南方和北方典型地区不同水资源条件下 的水稻优化灌溉制度
在国内外首次提出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与主要气象 因素相关的数学模型 探索了水稻水分生产函数随时、空变化的规律,提 高了点上短系列生产函数试验成果的实用价值


1. 节水灌溉_水稻节水灌溉
主要研究成果

揭示了水稻中、早期受旱复水后,耗水及生长的 “ 反弹”效应,提出了充分利用此效应的节水、 丰产灌溉理论与方法 水稻生产函数、优化灌溉制度的研究成果被山西、 河北及广西稻田应用

农田水利模型:灌溉排水的均衡、预测、优化、分 析、模拟、仿真、规划、设计等应用模型,逐步形 成灌区及地区灌溉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库建设:需水、耗水、灌溉水资源、作物分布 及种植、地理、社会、经济、地表水资源、地下水 资源;已建和在建的灌排工程;用水、供水、耗水、 污废水排放信息,实时监测、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 化


2. 水环境及水资源
主要典型研究课题

劣质水资源化与灌溉技术(863) 再生水高效安全灌溉利用技术(863) 地表、地下水污染基本规律及预测数学模型研究(基金) 污染物通过区域饱和—非饱和土壤的运动理论(基金) 污水灌溉中污染物转化运移规律的基础研究(基金) 排水条件下化肥的流失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基金) 西北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95) 西北干旱区盐碱地改良排水多准则优化设计模型研究(基 金) 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系统运行管理研究


3. 排水标准
主要典型研究课题

控制排水田间工程及水管理成套技术(948) 农田地下排水动态水管理模拟模型研究(基金) 涝渍灾害防御技术(95)
3. 排水标准
主要研究成果

引进国外的自动给水栓技术,提出了技术要点, 建立了自动化和现代化的试验示范区 提出了涝渍兼治的排水指标,根据涝渍兼治的理 论,提出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标准 提出利用累计地下水埋深SEW和受抑制天数SDI为 指标的排水标准 探讨了水旱连作条件下,同时考虑农田水分状况 和排水水质的排水设计标准及排水规格的确定方 法和步骤
2. 灌溉用水的循环机制,GSPAC系统的研究

灌区水量的循环机制(地表、地下、转换、生态) 作物耗水机理及作物耗水量的预测分析理论 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调度、优化、分配)
井渠结合措施及对于水循环的影响(井渠结合与渠道 防渗,井渠结合与地下水利用,井渠结合模式、井渠 开采量比例)
季风气候区的雨水利用和城市雨洪利用 不同尺度水循环过程的耦合 利用遥感遥测技术辨识作物、土壤含水量等区域农田 数据的理论与技术

3. 农业水环境
农田区域水环境

非点源污染方面的研究,人类活动对地下 水环境影响的预测 劣质水灌溉对农田环境影响 节水灌溉对区域水资源循环体系和大田作 物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区域水资源开发和灌溉对于区域生态环境 的影响


3. 农业水环境
劣质水利用及环境问题

劣质水灌溉技术方法和理论(标准,保障技术)
排水条件下的养分流失和转化
污水处理和利用相接合的综合技术及污染物转化 理论 地下水及土壤的污染及修复技术(物理、化学、 生物、电动、P&T)

4. 农田水利信息化技术

信息技术: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 网络技术、3S技术等,发挥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充 分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设施建立农田水利工程软件开 发基地
5. 农业节水技术方法

渠道防渗技术与防冻胀技术:材料的研究,模 式,技术措施,养护
控水、量水技术:低水头、高精度、自动化、 低造价的量水设备,自动闸门,灌区的上游控 制和下游控制技术 海水的淡化和利用技术


回归水的拦蓄和利用技术
人工降雨的催化和利用技术
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
6. 水政策(水价、水管理、机制)
5. 国际合作
主要成果

拓宽了进行农田水利科学研究的资金渠道, 提高了学科在国际同类研究中的相互了解

锻炼了一批年轻学者,提高了国际合作和国 际交流的能力
根据黄河上游和下游两个不同类型灌区的观 测和试验,参与提出了节水的途径和相应技 术方法,初步建立了节水灌溉的决策支持系 统

三、农田水利研究的发展方向

了解了全国灌区发展的现状,掌握了我国 灌区的基本特征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5. 国际合作
主要代表性课题课题

黄河节水策略(欧共体)
中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其影响(澳大利亚)
提高水稻灌区水分生产率的研究(澳大利亚)
遗传水法理论及应用研究(香港)
水稻灌区灌溉系统控制理论及其应用(澳大利 亚)




2. 研究课题分析_研究方向
课题类型
基金
国家项目
节水
29.73%
64.71%
环境
29.73%
11.76%
系统
18.92%
0.00%
经济
5.41%
0.00%
其它
16.22%
23.53%
部委级项目
国际合作
18.18%
60.00%
9.09%
0.00%
0.00%
20.00%
0.00%
0.00%
72.73%
总经费
470 430 350 310 850
项目数
34 15 11 5 64
单项经费
13.82 28.67 31.82 62.00 13.28
合计
2410
129
18.68
1. 研究课题分析_研究课题来源(96年以来)

研究以纵向科学研究为主,纵向项目是横向项目的 两倍
基金项目在研究经费和项目个数最多,体现科学研 究的水平和实力 国家项目主要是“ 863”、国家攻关。部级的项目偏 少,应进一步增进和相关部的联系 横向项目以规划设计为主。面宽,内容丰富,是联 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 平均每人每年的科研经费7-8万元
1. 2. 3. 4. 5. 节水灌溉基本理论 农业水环境 农田水利信息化技术 农业节水技术方法 水政策
1. 节水灌溉基本理论(水、盐、作物)
水分及盐分运动的基本理论研究

农田土壤水分的转化问题与农田水分的有 效利用 水热和溶质的耦合运移 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中的水热运移



水肥交互作用机理研究

3S系统 经济、法律 强项:基本理论,节水灌溉 加强:环境,排水,灌溉技术

充分发挥已有优势,优化学科结构

发展:信息技术,水政策
以上报告仅根据本人掌握的有限资料 和比较熟悉的专业范围而得到的初步看法, 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谢 谢!

水权、水价的形成机制以及效益补偿机 制
农业节水效益和投入机制的研究 灌溉用水水价调整机制及其对于节水和 农业的影响 农业节水灌溉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四、我校农田水利科学研究应掌握的机遇
机遇和挑战



目前和其余学校和研究单位在同一个新的起跑线上, 无形资产优势和地理位置的劣势 充分利用新学校管理体制的契机,加强和专业领导部 门的联系,拓宽发展途径 利用新武汉大学的多学科门类的优势




田间保墒理论与应用研究(基金)
节水灌溉与农业综合技术(95) 鄂西北山丘区农业干旱问题研究(基金)
1. 节水灌溉_旱作节水灌溉
主要研究成果

丰富和发展了农田水循环和转化理论,不同覆盖条 件下的覆盖保墒理论

提出了冬小麦-玉米一体化的节水高产栽培技术、 冬小麦的喷灌增产模式
提出具有时域稳定和地域适应的作物生产函数,建 立了旱作区的水、肥耦合的作物生产函数 提出的一体化栽培技术与喷灌结合的灌溉模式在31 万亩农田上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4.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主要课题

内蒙(河套)
河南(鸭河口,南湾等)
广东(高州,青年运河等)

湖北(颜家台,洪湖,东风,浠水,莲花池)
4. 大型灌区节水改造
主要成果

锻炼了教师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研究了内蒙河套灌区的秋浇灌溉和不同形 式的井渠结合问题,为河套灌区的节水改 造提供有力的支持
5. 农业节水技术方法

不同尺度下农田墒情预报方法
精细农业。即对灌水位置、灌水时间、灌水数 量、灌水成分、空气湿度和土壤墒情进行自动 监控,科学管理 现代灌水技术 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 旱地(雨养)农业的水分利用技术 地面灌溉技术。激光控制平地、水平畦田灌溉 技术、田间闸管灌溉系统。

2. 水环境及水资源
主要研究成果

研究了污水灌溉技术方法,提出了污水灌溉中污 染物的转化运移理论和模型

研究了化肥的利用和流失,提出了氮素流失的模 拟方法和控制减少氮素流失的方法
根据土壤和介质特征随机分布的特征,研究了溶 质在非饱和介质中运移的基本方程和基本理论 研究了西北典型地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于灌区 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0%
横向项目
13.56%
0.00%
6.78%
5.08%
74.58%
2. 研究课题分析_研究方向

在所有类型的项目中,节水灌溉都是重 要的研究内容 基金项目、国家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 偏重于节水和环境 部委级项目和横向研究课题偏重于实用 性的项目和规划设计


二、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内容
1. 2. 3. 4. 5. 6. 水稻节水灌溉 旱作节水灌溉 水环境与水资源 排水标准 大型灌区改造 国际合作项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