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水听课记录及评课表
听课记录表
![听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0806a9e167ec102de3bd892a.png)
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听课教师:张秀智 2012 年月日科目数学班级九年级2班节次第二节任课教师陶志霞课型新授课题垂直于弦的直径参加对象参加小课题研究人员讲授过程摘要一、【活动1】问题与情景,观察图片,引入课题大家观看图片,这是什么?若知道赵州桥主拱桥的跨度和拱高,能否求出赵州桥的主拱桥的半径吗?通过下面的学习相信大家就能解决了。
【活动2】1.学生动手操作问:大家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圆,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对折,重复做几次,你发现了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2.探索得出圆的对称性: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3.问:圆有几条对称轴?【活动3】2.说一说引导学生归纳圆的性质(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3.想一想如图,由垂径定理我们知道:已知直径cd使cd⊥ab于e,得到直径平分ab,并且平分弧acb及平分弧ab。
观察图形,并思考:4.巩固练习:1、判断正误(1)如果一条直线过圆心且垂直于一条弦,则平分这条弦所对的弧。
(2)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且平分这条弦所对的两条弧。
(3)平分一条直径的弦,必垂直这条直径。
2、如图,ab是⊙o的直径,弦cd与ab相交于点e,若___________,则bc=bd(只需填写一个适当的条件)【活动4】1.讲解例1如图,在⊙o中,弦ab的长为8cm,圆心到ab的距离为3cm,求⊙o的半径巩固练习:1.如图,在⊙o中,ab、ac为互相垂直且相等的两条弦,od⊥ab于d,oe⊥ac于e,求证四边形adoe是正方形.【活动5】请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小结本节课:1、从知识上学习了什么?2、从方法上学习了什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学会以诚相交学会结交益友学会平等待人学会善恶分明学会抛弃嫉妒心学会少发脾气学会莫论人是非……三、收获平台:我收获、我感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观察水》听课记录及评课表
![[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观察水》听课记录及评课表](https://img.taocdn.com/s3/m/16d9e622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65.png)
[课堂观察评价记录表]《观察水》听课记录及评课表篇一: 《观察水》听课记录及评课表教案:《观察水》听课记录及评课表一、导课学生把手放在水里洗,依托经验进行感受。
1、师问:学生洗手之际有什么感觉?生:冰凉冰凉的/有点湿湿的…2、师说:像洗手这样,我们每天都要和水打交道,那你们对水了解多少呢?生:水解渴/透明的/无色/无味…3、师问:你们是通过那些途径获得这些关于水的信息?生:看书/查资料/问父亲母亲/问老师/观察…二、实验导入1、师说:观察是我们获得信息的1种非常重要的途径。
那我们平时是借助那些感官来观察事物的?生说:看:颜色、形状、大小等闻:香、臭尝:酸、甜、苦、辣摸:软、硬、冷、热听声音:潺潺的小溪、波澜壮阔的大海师:这些都是我们观察事物通常采用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观察水。
三、分组实验1.小组活动师说:你们桌上有四杯液体,请你们通过“观察”的不同方式分辨出分别是哪4种液体?然后告诉大家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的?学生分组实验。
2.小组汇报师问:你是怎样把清水找出来的?你们觉得谁的方法最有效,谁的方法更科学?小组汇报:先看,分辨出牛奶,因为牛奶是白色的;然后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因为白醋闻起来是酸的;然后用舌头尝,因为糖水是甜的;最后一杯就是清水。
3.教师小结:我们进行观察之际是讲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的。
首先我们用眼睛看,然后用鼻子闻,然后摸一摸,如果确定没有毒并且没有安全问题,再尝。
如果不确定千万不要尝。
四、观察水1.师说:水找出来了,调动你们的一切感观,好好观察观察这杯水,把观察到关于水的特点的记录下来。
2.学生分组实验3.小组汇报: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体。
4.教师板。
师问:形状变了吗?生:形状变了。
3.教师将木块从A袋放至B袋,再拿出。
/生:未变形。
教师将水从A袋倒入B袋。
/生:变形。
4.教师展示装有水的4种形状的容器。
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生:水会随着容器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形状。
幼儿园听评课记录40篇
![幼儿园听评课记录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826ff8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4.png)
幼儿园听评课记录40篇(1)教育目标:传授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和观察力。
教育内容:讲解水的状态变化,如液体、固体、气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水的蒸发、凝固和溶解现象,理解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和物质之间变化的规律。
评价:这堂课内容有深度,能够较好地满足幼儿的自然科学探索和认知需要。
同时教师通过简单有趣又具体的实验,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容易理解对物质变化的产生的原因。
(2)教育目标:引导幼儿对自然景观的观察和感知,带领幼儿了解自然界的善良平和。
教育内容:教师使用PPT图片和视频,让幼儿了解自然景物如海浪、树木、鸟儿、蝴蝶、云、太阳、天空里的彩虹等。
评价:这堂课内容简单直观,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于自然界景物的深度认识,并且具有美学教育、情感教育的作用。
但建议教师在课堂更充分地体现科学性指引,强化自然科学教育的元素。
(3)教育目标:强化幼儿对身体肌肉的认识,提高自卫能力。
教育内容:通过小游戏及体能训练,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幼儿学习基本的协调动作、跑跳、冲刺、攀爬等运动技能。
评价:这篇课程内容丰富,适合快乐体验式启发式教学方法。
但本身却偏离幼儿的年龄特点,应该呈现出更多的趣味性,开展更有创意的游戏式体育教育,从而激发幼儿的参与和学习动力。
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对幼儿的保护,无论是教学安全和卫生,还是对幼儿的标准和要求,都应做到恰到好处。
(4)教育目标:培养幼儿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激发幼儿对世界知识及文化的浓厚兴趣。
教育内容:引导幼儿根据话题自发交流,鼓励每个孩子有话直说,及时正面向他们的斗争,并在谈话过程中加入有意义的话题,有如童话、趣谈生活、故事绘本等。
评价:这讲课能够培养幼儿的听说读写四位一体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幼儿在对话中通过启蒙的方式了解更多的知识。
在课程设计中应该注重情境化,综合性,也要体现相应的文化内涵。
(5)教育目标:激发幼儿对于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幼儿音乐素养。
教师园内听课评课记录评价表 2
![教师园内听课评课记录评价表 2](https://img.taocdn.com/s3/m/8a23266d1ed9ad51f01df224.png)
活动名称男孩女孩排排队活动过程:调整措施:一、谈话师: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怎么样了?我们一起坐上小火车去效游,好吗?听音乐开小火车,进入活动场地。
二、帮小鸭子排队⒈观察、了解小鸭排队规律。
师:这是哪儿呀?小河边的景色变得怎么样了?河里有什么呀?小鸭子在干什么呢?它们是怎么排队的?2.帮助掉队的小鸭子排队。
师:有3只小鸭子掉队了,怎么办?引导幼儿按照前面小鸭子的排队规律接着往下排,并简单说出排队规律。
3.尝试按照不同规律为小鸭子重新排队。
师:刚才是小黄鸭排在最前面,想想看还可以怎么排呢?三、男孩女孩排排队1.师:宝宝们也来学学小鸭子排队,好吗?想一想,宝宝们可以怎么排队呢?引导幼儿自主地按照男孩女孩的特征有规律地排队。
2.师出示男孩女孩两两间隔排列标记,引导幼儿自主按标记要求进行排队。
3.老师提问:你为什么站在这里?(在课堂上表现尤为突出的小女孩)4.小结评价,结束活动。
(听音乐离开)以游戏“开火车”成功的导入活动,激发了幼儿学习兴趣。
以情境引入,可以充分吸引幼儿,提高他们的兴趣;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思考,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幼儿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能够注意到问题的开放性和趣味性,问题的设置也由易到难。
利用电子白板让幼儿动一动、点一点,活动中幼儿对电子白板的操作很感兴趣。
通过课件顺利的完成小鸭排队的规律。
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进行扩充、加深难度,体现了活动的连贯性、层次性,让幼儿动脑动手、分析操作,发挥了幼儿的潜能。
幼儿的思维被教师有层次地提问所激活,有效地体现了师幼互动,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建议活动中可以尽量鼓励幼儿自己去主动尝试,让每位幼儿都大胆进行思考和探索。
总体评价:本次活动教师教态自然、教学语气很亲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白板,激发了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学会观察、操弄、分析和发现,充分调动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整体的设计既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也留给幼儿挑战的机会,活动氛围轻松愉快,达到了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听课及评价记录
![课堂教学观察与诊断听课及评价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1d38182ec5da50e2524d7f9b.png)
呈现强调得当
2
课堂教学教学结构
先学环节
导学
明确任务
2
强调重点
2
指导学法
2
要求到位
2
自学
组织得法
2
巡导得当
2
后教环节
互动交流
2
汇报检测
2
订正评价
3
点拨引导
2
小结强化
2
二次检测
2
关注差生
2
当堂训练
紧扣目标
2
题型全面
2
层次兼顾
2
突出双基
2
注重实用
2
当堂完成
2
项目
评价要点
分值
得分
教学实况记录
随堂诊断评价
课堂教学教学结构
教学小结
汇报收获践
2
能力拓展
拓宽视野
2
促成迁移
2
突出实用
2
培养能力
2
落实堂清
方法措施得当
2
实际效果明显
2
补清手段具体
2
教师素质
语言、板书
2
手段、方法
2
机智、技能
2
态度、师德
2
学识、素养
2
教学常规
课堂秩序良好
2
坐姿写姿要求
2
态度习惯培养
2
教学效果
参与积极,气氛活跃
2
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2
面向全体,受益面广
2
情感愉悦,内心满足
2
合计得分
评价等级
□优秀□良好 □一般 □较差
座谈反馈意见
课堂教学观察诊断听课及评价记录
授课教师
《水》的评课稿
![《水》的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236fea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f5.png)
《水》的评课稿第一篇:《水》的评课稿《水》这篇课文叙写了“我”出生的村子严重缺水,人们爱水、盼水、节水。
文中通过了泉眼挑水的艰辛、雨中洗澡的快乐、用一勺水的舒服这三个方面写出了水的珍贵和缺水的苦涩,并以此警示人们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课文有人物的语言及动作描写、有详写与略写的结合,多方面、多层次地揭示了“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这一中心。
在这一课中,赵老师不仅让孩子们进入课文领略了“水”给作者带来的“苦”与“乐”,还让所有听课教师在语文教学这条道路上看到了一盏明灯——原来,语文味是这样“品”出来的:一、品文开课前的谈话中,赵老师就“拨乱反正”——咱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表现的。
这话说得好!我不禁暗中鼓掌,孩子们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存在是为孩子们学习服务的,教学并非学生配合老师“秀”给评委看。
开课伊始,赵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一个“品”字。
“品”即“品味”,它如同一把开启语文学习之门的钥匙,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品味了乡亲们烈日下长途跋涉辛苦挑水的画面;品味了课文中表现出水之珍贵的词句;品味了四兄弟“勺浴”时的“苦”“雨浴”时的“乐”。
我与“我”融为一体,学习者与文中人物在课堂中完全融为一体,真正做到人文合一,学的便不是课文,而是真实的生活。
从赵老师的教学中可以看出,他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
陶行知先生曾倡导过“六大解放”,即解放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时间、空间。
这六大解放的核心是解放学生的大脑。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人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同一篇课文,不同的学生通过阅读,所能产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更确切的说学生在文章中所感悟到的,是他自己以独特的感性和经验模式参与解读才能感悟的,他通过文本与作者的“对话”是极富个性化的。
要做到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就要求教师以学生为本,把主体地位让给学生。
赵老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的身份,引领学生不断地研读文本。
观察员听课评课记录表模板
![观察员听课评课记录表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7769d33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85.png)
教材运用
教师是否充分运用教材资源
充分运用/未充分运用
知识讲解
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解是否准确清晰准确Fra bibliotek晰/不准确清晰
课堂气氛
教室中的学生是否积极、活跃
积极活跃/不积极活跃
第二部分:课程评价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总结
学习效果
学生是否掌握了学习目标
掌握了/未掌握
教学内容
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是否贴近实际生活
教师评价
教师自己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的评价
评价高/评价低
学生评价
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评价
满意/不满意
以上是《观察员听课评课记录表模板》,观察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评价内容。这个模板有助于观察员全面了解课堂情况,并提供客观的教学评价。
贴近实际生活/不贴近实际生活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有效/无效
教学互动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否积极
积极互动/不积极互动
问题解答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解答得好
解答得好/解答不好
学生参与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参与/不积极参与
课堂纪律
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具备良好的纪律
良好的纪律/不良好的纪律
观察员听课评课记录表模板
第一部分:课堂观察
观察项目
观察内容
评价
课堂目标
清晰的学习目标是否明确
目标明确/目标模糊
教学方法
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课堂活动
方法适合/方法不适合
学生参与
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积极参与/不积极参与
教师教学态度
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态度是否积极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90c0b5c281e53a5902ff6f.png)
听课观课量表(3组)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全程监控)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学设计)
总评:
建议:
说明:
1. 记录学生发言的次数,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也可用箭头记录,主
动发言记向上的箭头,被叫发言记向下的箭头。
2. 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动,可用
符号“▲”表示,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课堂教学观察表五:(综合评价)
说明:每项得分分ABC三等级,分别赋值5分,3分,1分。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表]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表]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eeab1410cf84b9d529ea7a0b.png)
[教师听课评课记录表]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篇一 : 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公开课评课记录、教师评课记录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上课教师评课教师蒋贤娟1、武农1、课上得很好,整个上课的环节很清楚。
[]新课的导入、教学的过程都有。
2、是一节总结复习课。
3、对新课的讲解也比较清楚。
2、周峰1、作为一名新教师的教态很自然,综合素质较好2、比较成功。
3、何仁娟1、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比较完整,讲解清楚。
2、作为一名新教师非常不错。
3、课堂内容可以再调整一些这样会更好。
4、邬明芳1、作为一名新教师,是不错的。
2、前一节课的内容,把教学重点应该放在异同点与换算上。
3、小结应该上升到一定高度,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也不错。
4、可以把后面的作业题搬到课堂上来。
5、邬校1、是比较成功的,在教学一线的时间那么短,很不错。
2、从企业到课堂,讲一些新的知识是非常好,联系比较紧密。
3、前紧后松的上课结构安排得不是很好。
4、课堂的重点讲解不太突出,练习题可以加强。
5、13种术语,课堂内容有些多,但是作为一节总结复习课是可以接受的。
6、周峰1、挂图不太大,可以让学生参与来画。
2、语速有点快。
3、人晃动较多。
4、引进企业的信息很好。
教师公开课评课意见记录上课教师评课教师王平叶1、何仁娟1、整体上课的环节,把握的还是不错的。
2、在对每一个方法总结的时候应该有总结的板书。
3、三种方法里最难的是哪一点,没有体现,应该要有重点难点之分。
4、在对学习做课堂练习的时候,可以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练习,做完之后让小组长快速的检测正确率,然后每个小组之间互相进行评比。
便于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能够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效果会更好5、在总结的时候,也应该有板书。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节公开课,这样的方法是不对的,应该有所创新,既然是复习课,可以以案例、实际的作业方式来进行上课案子最好会比较有创意,在这方面今后应该思考、调整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反思:《水》教案修改记录
![教学反思:《水》教案修改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35dc3e73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2.png)
在教育教学中,教案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工具,而教学反思则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的过程、方法和效果进行反思、总结和评价。
本文将重点介绍一份《水》教案的修改记录,分享教师们对于教学反思的体会和方法,希望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一、教案信息教案名称:水授课对象:初中生课程性质:地理主要内容: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二、教学反思1.初版教案存在的问题(1)内容繁琐,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2)缺乏相关案例,无法让学生学以致用;(3)课堂氛围较为呆板,缺乏互动和活动性。
2.反思分析(1)教师应当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应该增加生动的案例,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理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3)创设多种互动形式,增加学生对于教学的反应和参与度,提高教学效果。
三、修改记录初版教案逐渐得到修改、完善和实施,以下是教案的主要修改记录:1.修改内容(1)调整课程大纲,增加生动案例和剪辑视频,让学生心境亲身体验知识;(2)设计多种互动形式,如小组讨论、合作分工、现场调研等,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3)增加课外拓展活动,安排实地实践课、科普讲座、社会实践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2.实施效果(1)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明显提高;(2)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3)学生的科普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逐渐增强。
四、教学反思的启示(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口味,设计生动且易于理解的案例,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2)教学过程也要借助多种互动形式,创设合适且有意义的互动环节,以让学生全面参与并且实践;(3)学生在课堂内外都应该多参与各种拓展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综合素质和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以上《水》教案的修改记录,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教学过程中积极推动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有助于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1.5《观察一瓶水》实验记录单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下册1.5《观察一瓶水》实验记录单](https://img.taocdn.com/s3/m/897996ba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11.png)
sh í y àn j ì l ù d ān 实 验 记 录 单组 员 姓 名: 日期:备注:在相应的特征打“√”,需要补充说明的写在“ ”上。
shu ǐ 水 x ǐf ày è 洗发液m ùku ài木 块w ǒ de f ā xi àn我 的 发 现z ǔyu ánx ìngm íngr ìq ī观 察 方 法观 察 对 象gu ānch áf āngf ǎ gu ānch ádu ìxi àngw ús è无 色 ☐ y ǒuy áns è有 颜 色☐w ús è 无 色 ☐ y ǒuy áns è有 颜 色☐ w ús è 无 色 ☐ y ǒuy áns è有 颜 色☐ 或 者hu òzh ě t òum íng 透 明 ☐ b út òum íng 不 透 明 ☐t òum íng 透 明 ☐ b út òum íng 不 透 明 ☐t òum íng透 明 ☐ b út òum íng 不 透 明 ☐g ùd ìngx íngzhu àng固 定 形 状 ☐ w úg ùd ìngx íngzhu àng 无 固 定 形 状 ☐ g ùd ìngx íngzhu àng固 定 形 状 ☐ w úg ùd ìngx íngzhu àng 无 固 定 形 状 ☐ g ùd ìngx íngzhu àng固 定 形 状 ☐ w úg ùd ìngx íngzhu àng 无 固 定 形 状 ☐ li ú d òng 流 动 ☐ b ù li ú d òng 不 流 动 ☐li ú d òng流 动 ☐ b ù li ú d òng 不 流 动 ☐ li ú d òng流 动 ☐ b ù li ú d òng 不 流 动 ☐ w úw èi无 味 ☐ y ǒuq ìw èi有 气 味☐ w úw èi 无 味 ☐ y ǒuq ìw èi有 气 味☐ w úw èi 无 味 ☐ y ǒuq ìw èi有 气 味☐ b ù ni án不 黏 ☐ ni án ch óu 黏 稠 ☐b ù ni án 不 黏 ☐ ni án ch óu 黏 稠 ☐gu ānghu á 光 滑 ☐ c ū c āo 粗 糙 ☐1.水和洗发液的相同点: ,不同点:2.水、洗发液、木块的相同点: ,不同点:shu ǐh éx ǐf ày èdexi āngt óngdi ǎn b ùt óngdi ǎnshu ǐ x ǐf ày è m ùku ài dexi āngt óngdi ǎn b ùt óngdi ǎn○1颜色 ○2气味 ○3是否透明 ○4有形状(固定/不固定) ○5是否会流动 y áns è q ìw èi sh ìf ǒut òum íng y ǒux íngzhu àngg ùd ìngb úg ùd ìng sh ìf ǒuhu ìli úd òng。
听课_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
![听课_评课教研活动记录(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52dc655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校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听课评课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听课、评课的方式,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活动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上午9:00-11:30三、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活动参与人员本次活动由我校全体教师参与,共分为听课组、评课组和主讲教师组。
五、活动流程1. 听课环节2. 评课环节3. 主讲教师发言4. 领导总结发言六、活动内容1. 听课环节上午9:00,活动正式开始。
听课组教师按照事先安排,分别进入不同教室进行听课。
本次听课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学科。
听课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记录,观察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
2. 评课环节上午11:00,评课环节开始。
各学科听课教师分别集中到多功能厅,就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评课过程中,教师们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主讲教师的教学进行了全面、细致的点评。
(以下为部分学科评课内容)语文组:1. 讲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目标明确。
2. 教师注重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3.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互动良好。
4.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组:1. 讲师教学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2. 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堂纪律良好,学生认真听讲。
4.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英语组:1. 讲师教学态度认真,课堂气氛活跃。
2. 教学内容丰富,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3. 教师善于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
4. 课堂提问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主讲教师发言在评课环节结束后,各学科主讲教师分别进行了发言。
他们对听课教师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加以改进。
4. 领导总结发言最后,学校领导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一年级池上观课议课记录表
![一年级池上观课议课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e995db2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79.png)
一年级池上观课议课记录表教师姓名:XXX观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观课地点:XXXX小学一年级观课主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观课目标:1. 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池塘中的生物,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2. 通过参与实际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一、课堂准备教室桌上摆放着各种观察工具,如显微镜、放大镜、捕虫网等,并准备好一本关于昆虫的图书。
二、课堂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学生: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回忆起上次课堂的学习内容。
2. 观察池塘中的生物教师带领学生来到学校附近的池塘边,让学生观察池塘中的生物。
教师鼓励学生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仔细观察,发现池塘中的小虫子、蜻蜓、青蛙等生物。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物的特征,并鼓励他们提出问题。
3. 动手操作教师带领学生回到教室,将教室内的一部分布置成观察实验室。
教师向学生展示捕虫网的使用方法,并鼓励学生动手试一试。
学生们兴致勃勃地使用捕虫网捕捉昆虫,并将它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逐个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使他们能够观察到昆虫的细节。
4. 小组合作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本关于昆虫的图书。
学生们在小组内自由讨论,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图书的资料,互相交流并记录下他们观察到的有关昆虫的知识。
教师鼓励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互相帮助解答。
5. 总结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总结讨论,引导他们回顾当天的观察和实验过程,并总结他们所了解到的关于昆虫的知识。
教师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新学到的知识,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课后反思1. 教师观察到学生在观察和动手操作环节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用放大镜和显微镜仔细观察生物,提出问题,并互相交流和帮助解答。
2. 教师在小组合作环节发现,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知识,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听课记录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0d713122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2.png)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观察物体听课记录《观察物体》听课记录评课稿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
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
所以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布老虎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
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二、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
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三、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
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
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正方体,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
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
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四、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
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听评课报告表格
![听评课报告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e4015d6d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18.png)
听评课报告表格1. 引言听评课报告表格是一种用于记录和评价教学课程的工具。
它通过建立一个结构化的表格,让听课人员能够系统地记录和反思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的表现。
这种表格可以帮助听课人员提供有意义的反馈和建议,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个常见的听评课报告表格的结构和内容,并提供一些使用该表格的指导原则。
2. 听评课报告表格结构2.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任课教师:•授课时间:•上课地点:2.2 课程目标•本节课的目标是什么?•目标是否明确?是否与学习者的需求相符?•授课教师是否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和理解这些目标?2.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授课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是否有效?为什么?•授课教师是否运用了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和媒体?2.4 学生参与度和互动•课堂氛围如何?•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受到激发?2.5 教师表现•教师的表达清晰吗?•教师能否生动地演示和解释教学内容?•教师是否能够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2.6 教学反思和改进建议•本节课的优点是什么?•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空间是什么?•提出针对本节课的具体改进建议。
3. 使用指南3.1 在听课过程中记录•在听课过程中,尽量详细地记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表现。
•注意记录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情况,课堂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教师的表现,注意记录教师的表达清晰度、教学能力和与学生的互动情况。
3.2 分析和评价•在填写听评课报告表格时,应根据记录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评价。
•尽量客观地评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师的表现。
•针对问题和改进空间,提出具体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3.3 提供有意义的反馈•在填写听评课报告表格时,要尽量提供有意义的反馈和建议。
•反馈应具有针对性,指出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
•建议应具体明确,能够帮助教师改进教学。
4. 结论听评课报告表格是一种有助于记录和评价教学课程的工具。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探索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用途?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探索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用途?](https://img.taocdn.com/s3/m/cea6b92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9e.png)
幼儿园教研活动记录:如何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探索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用途?活动概述本次教研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探索自然环境中的水资源,掌握水的重要性和用途。
通过亲身实践和游戏活动,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以及正确的水资源使用方法。
活动时间2022年3月15日上午9:00-11:00活动地点幼儿园校内花园和小溪活动流程1.导入环节:老师与幼儿们围坐在一起,用具象化的语言讲解水的重要性和用途,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水的形态:带领幼儿们一起走到花园附近的小溪旁,观察水的流动、水的颜色和形态,引导幼儿感受水的存在形式。
3.水的运动:利用水杯、水盆等工具,给幼儿们提供亲自操作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水的流动和变化,增强对水运动的认知。
4.水的颜色变化:在水中加入食用色素,让幼儿们观察水的颜色变化过程,引发他们对水的变化机理的思考。
5.水的用途:将几种不同用途的容器(如水杯、水壶、水桶等)放在一起,带领幼儿们分辨它们的用途,并通过实例讲解水的多样化应用场景。
6.水的节约:在幼儿们已经掌握了水的重要性和用途后,进行一场有趣的游戏,让幼儿们学会节约水资源的方法,如合理使用洗手间的水、养成关水龙头的好习惯等。
7.总结回顾:与幼儿们一起回到教室,展开小组讨论,让幼儿们分享今天所学到的关于水的知识和体会,加深对水资源的理解。
活动收获通过这次教研活动,幼儿们学习到了水的重要性和用途,增强了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在游戏和实践中,幼儿们培养了良好的水资源利用习惯,明白了合理使用水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观察和实践,幼儿们的动手能力、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活动反思和建议1.活动可以增加一些与水相关的手工制作环节,进一步培养幼儿们的动手能力。
2.在活动前准备过程中,要确保教具和材料的充足性,以免幼儿们不能充分参与。
3.在活动中,要注重与幼儿的互动沟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想象力。
结语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我们不仅增进了幼儿对水资源的理解,也让他们意识到合理使用水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导课
学生把手放在水里洗,依托经验进行感受。
1、师问:学生洗手之际有什么感觉?
生:冰凉冰凉的/有点湿湿的…
2、师说:像洗手这样,我们每天都要和水打交道,那你们对水了解多少呢?
生:水解渴/透明的/无色/无味…
3、师问:你们是通过那些途径获得这些关于水的信息?
生:看书/查资料/问父亲母亲/问老师/观察…
师:这些都是我们观察事物通常采用的方法,今天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观察水。
(板书:观察水)
【评:在实验未做之前就提到“观察”所用到的器官,似乎不太合适。我认为可以在实验进行的过程中逐步渗透这样的实验方法。】
三、分组实验
1.小组活动(分辨出牛奶、白醋、糖水、清水四杯液体)
师说:你们桌上有四杯液体,请你们通过“观察”的不同方式分辨出分别是哪4种液体?然后告诉大家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进行观察的?
教师将水从A袋倒入B袋。/生:变形。
4.教师展示装有水的4种形状的容器。
师问: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水会随着容器形状的改变而改变形状。
5.小结:水没有固定形状。
【评:通过比较的方法帮助学生认清科学真相,但如何进行有效的比较却是值得商榷的事情。比较的种类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此处的比较实验还是恰到好处的。】
六、水的流动
1.教师将装有水的A塑料袋,戳破1个洞。
师问:看到了什么?
生:水在流动/水流到了塑料盆里。
2.师问:如何使木块从A袋转移到B袋?是不是戳个洞即可了?
生:不是/是…
【评:个人认为,此处比较实验无太大可比性,似乎离“水的流动”这个话题有点远。简单一点设计:水从甲杯倒入乙杯,请学生们说说看到了什么?水为什么会从甲杯进入乙杯。】
2.学生分组实验
3.小组汇报: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体。
4.教师板()书:
看:无色、透明
闻:无气味
尝:无味
摸:凉的
5.教师小结:通过我们的观察,大家发现了很多水的特点。特别是通过和牛奶、白醋、糖水的比较观察,大家都发现了:水是无色的、无味的、无气味的、透明的液体。派生出的问题:水有无形状之争。
学生分组实验。
2.小组汇报
师问:你是怎样把清水找出来的?你们觉得谁的方法最有效,谁的方法更科学?
小组汇报:先看,分辨出牛奶,因为牛奶是白色的;然后用鼻子闻,分辨出白醋,因为白醋闻起来是酸的;然后用舌头尝,因为糖水是甜的;最后一杯就是清水。
3.教师小结:我们进行观察之际是讲究观察的顺序和方法的。首先我们用眼睛看,然后用鼻子闻,然后摸一摸,如果确定没有毒并且没有安全问题,再尝。如果不确定千万不要尝。
科学课尤其是实验部分,需要学生多动手实验。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6个大组,进行分组实验。在讲到“水的流动”环节,教师采用了演示实验的方法。个人认为,此处实验已即可由学生自己完成,比如说:在学生实验桌上,准备好2个形状大小不同容量相同的容器。分组实验虽然是值得去实行的方式,但是往往纪律会成为问题,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好的影响。
七、探究运水的方法
1.教师展示水管
师问:如何将A桶中的水移至B桶?
2.讨论:用水管/用体积小一些的容器…
3.请两个学生上讲台实验。实验未果。
4.师问:怎么会这样,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
师说:管子中是不是有空气?是不是应该将空气排掉,水才能进入管子中?
生:是/不是…
5.师说:好,这个运水的实验就留给小朋友们作为课后作业,回家实验一下。
【评:板书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于实验而言,有益的总结更是必不可少。】
五、水无固定形状
1.教师拿出1个长方形木块,从甲杯拿出放至乙杯。
师问:形状是否变形?
生:没有变形。
2.教师将水从甲杯倒至乙杯(甲杯乙杯是不同的杯子)。
师问:形状变了吗?
生:形状变了。
3.教师将木块从A袋放至B袋,再拿出。/生:未变形。
【评:此处实验设计对于城市中的小孩似乎过于复杂,或者我们可以将实验设计的更简单,更可操纵一些。】
评课:
这是一节亮相课,用到的“道具”之多可见教师进行相当充足的准备。但是,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了教学内容最佳的呈现,教学目标最好的达成。为了让学生辨别出清水,教师准备了牛奶、白醋、糖水、清水,前3种液体是为了让学生在辨别过程中,多一些“障碍”,同时能知晓辨别的方法----视听触味嗅,而不单单嗅一下或是尝一下即可解决问题,最终才能得到1个比较完整的答案----水是无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总而言之,本节课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细节仍有许多值得商榷。
【评:导课过程略显生硬,过多的时间用于老师的问和学生的答。】
二、实验导入
1、师说:观察是我们获得信息的1种非常重要的途径。那我们平时是借助那些感官来观察事物的?
(1)生说:看:颜色、形状、大小等
(2)闻:香、臭(气味)
(3)尝:酸、甜、苦、辣(味道)
(4)摸:软、硬、冷、热
(5)听声音:潺潺的小溪、波澜壮阔的大海
【评:此处的分组实验,整个过程较为混乱,未显现出井然有序的场面。但学生在回答问题之际,回答基本上对题。这是因为第二环节教师的实验方法的说明有关系。这一环节最后教师的提醒是有必要的,提醒学生不确定的物品不要轻易尝试。但是提醒时的语言可以更生动一点,这样学会印象也会更加深刻。】
四、观察水
1.师说:水找出来了,调动你们的一切感观(看、闻、尝、摸、听),好好观察观察这杯水,把观察到关于水的特点的记录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