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附答案)
开封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
开封市高三语文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 (2019高三上·西安月考) 根据下列提示,填写空白处的原句。
(1)《醉翁亭记》中写太守宴会上就地取材、菜色丰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出师表》中诸葛亮表示愿意尽自己平庸的才能扫除奸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描写天气变化烘托出诗人凄恻愁惨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2. (4分) (2020高二下·合肥开学考) 阅读下面两段关于“雨”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他是一个对大自然特别航感的人,大自然的任何细微变化都会在他的心灵世界引起反应,在他的诗中留下精妙回响,若要从唐代选一个诗人来作写雨的探花郎,那么我真心推举他——韦应物。
和朋友分别时,” ”和友人不能见面的时侯,他会有“ ”的念头,等到相逢时,”” ,这是对友人身上隐士之风的赞美;在大宴宾客的盛宴上,“”,何等雍容,极有身份。
到了宋代,苏东坡写雨总是令人。
他用诗写雨:“黑云翻墨末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将夏天的雨写得 ,也是一派大家风度。
他用词写雨:“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风雨自然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
到了的境界,人,已经活在了风雨之上。
(二)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
听听那冷雨。
听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
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二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检测试卷(含参考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装◆◆◆◆◆◆◆◆◆◆◆◆◆◆◆◆◆◆◆◆◆订◆◆◆◆◆◆◆◆◆◆◆◆◆◆◆◆◆◆线◆◆◆◆◆◆◆◆◆◆◆◆◆◆◆◆◆◆ 2019年高考第一次模拟检测试卷 语 文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字史料和口述史科都不一定准确,对实物史料的鉴定又往往见仁见智,所以研究历史必须具备考证的功力。
清乾嘉时代,考证学基本上局限于文献典籍范围。
1925年,王国维提出了“二重证据法”,用甲骨文等考古资料(即“地下之新材料”)跟传统典籍文献(即“纸上之材料”)互相释证,扩大了研究者的视野。
上世纪九十年代,史学家杨向奎等进而提出了“三重证据法”,自觉吸收了民族学、民俗学的资料研究历史,其中既有文字材料,又有非文字材料,如实物形态、图案花纹、装饰美术、民间信仰、风俗制度、民间艺术游戏、建筑遗痕等。
本世纪初,又有学者把出土和传世的古代文物与图像资料作为文献以外的第四重证据,以期达到“立体释古”的目的。
图像史料似乎是一种新的概念,但中国自古就有图史互证、从画面寻找历史痕迹的传统,方式之一就是古籍中的“左图右史”。
南宋史学家郑樵在《通志》中指出:“图谱之学,学术之大者。
”“图,经也;文,纬也。
一经一纬,相错而成文。
2019年河南省开封市成才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
2019年河南省开封市成才学校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孩子们李娟一个年轻的母亲拖着自己满脸鼻涕的小孩子到我们店里,说要买玩具,这使我们非常惊奇。
在山里呆久了,几乎都忘记了世上还有“玩具”这个东西。
我们这里小孩的玩具一般是空酒瓶子。
更多的小孩子是空着手跑来跑去地玩。
还有的小孩子进森林拾柴禾玩,有的放羊玩,有的挑水玩。
总之,在我看来,他们的游戏和劳动好像没什么区别,但还是玩得那么高兴。
我把我们有限的商品浏览了一遍,最后向这个母亲推荐浇花用的喷水壶。
从此,我们天天都可以看见她的小孩用那壶在自家毡房子门ロ的草地上浇水,浇完一壶后,再歪歪扭扭跑到河边,很努力地满满灌一壶,再跑回家津津有味地接着洒。
最有趣的情景是孩子们集体去拾柴禾。
一个人推一个独轮车——基本构造是两个木头交叉着绑在一个勉强能够滚动的圆东西上面。
通常每推动二十米,那个圆东西就会掉下来一次。
这些孩子一边卖力地干活,一边卖力地修车,一个个汗流浃背的,深为劳动所陶醉。
他们一整天拾回来的柴禾足够晚餐用的了。
如果不够用,家长们就顺手把那个独轮车也填炉子里烧。
我们这里的所有孩子都会弹电子琴,他们好像天生对音阶高低的细微变化敏感异常,刚刚听完一首歌,顺手就可以在琴上完整的敲出来。
然后保准会被大人逮个正着:“满手都是泥巴,竟敢摸琴!”而阿依邓不一样,她是一个文静的、神情轻松的女孩子,在所有孩子里年龄最大,都已经上初中了。
大人们都很喜欢她,唤她名字的时候,都是很心疼地唤着:“阿依邓?在吗?”阿依邓很勤快懂事,家里的大大小小的家务活全是她一个人拿下的。
她揉面粉的架势特别地道,站在巨大的面盆旁边,小小的身子浑身都鼓动着力量似的,每揉一下,身子就涌动一次。
所有的孩子也都喜欢她,并且很听她的话。
常常看到他们围着她,津津有味地听她说着什么,估计是在听她讲故事。
他们坐在碧绿的草坡上,花朵怒放一般簇在一起,远远地只让人感觉到入迷的宁静。
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开封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9高一上·台州月考) 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正确无误的一项是()A . 笨拙(zhuō)嗥叫(háo)处(chù)理品跌宕起伏(dàng)B . 作揖(yī)笔杆(gān)黑魆(xū)魆铩羽而归(shā)C . 缱(qiǎn)绻槎(chá)桠盥(guàn)洗室含蓄隽永(juàn)D . 贫瘠(jí)饿殍(piǎo)什刹海(chà)按捺不住(nài)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 收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最终将艺术品收入囊中,更在于考证、辨析,期间有知识的增长、经验的积累,还有藏友间的辩论和友谊。
B . “先贤古墓”是40多位阿拉伯著名伊斯兰教传教士的墓地,建于贞观三年,至今已逾1300 多年,是一座名正言顺的“古”墓。
C . 近几年来,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一直在指责中国黑客侵入其敏感网站,他们是否有足够的证据,我们不得而知。
D . 诚信建设首先应从政府官员抓起,政府在制定政策的时候,一定要放长线,钓大鱼,切忌朝令夕改,“先算好任期,再做出政绩”。
3. (2分) (2016高二下·新华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B . 在“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确定将抢救民间木版年画列为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之一。
C . 崇安髭蟾是武夷山区特有的两栖类珍稀动物,生活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高山溪水中,最初因五十年前在崇安发现而得名。
D . 食醋富有氨基酸、钙、磷、铁和维生素B等成分,因此具有美容功效,皮肤吸收之后,可改善营养缺乏,促使皮肤美白细腻。
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12月)试题(含解析)
开封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界曾普遍认为,我国古代社会停滞以至僵化始于宋代。
其实,宋代是个竞争性强、开放性高的社会。
传统社会是封闭式的固态社会,人们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以及职业具有非运动性,和前代相比,宋代呈现较为明显的社会流动倾向。
社会流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地位以及职业的变动,是社会自我调节的重要机制之一,是社会富有活力与否的重要标志。
面对社会流动增大的现实,宋人张载在《经学理窟》)中说:“今日万钟,明日弃之;今日富贵,明日饥饿。
”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往往世代为官,这种状况到唐代没有根本性改变。
宋代“朝廷无世臣”,士庶界限趋于消解,官民之间可以转化。
沈伦原是以教书为业的穷书生,后来官拜宰相,去世后,家道随之中落。
宋代政治上的流动与科举改革关系极大。
宋代“取士不问家世”“一切考诸试篇”,采取弥封、誊录等措施,平民子弟仕进的可能性增大。
明代学者胡应麟在《华阳博议下》中说:“五代以还,不崇门阀。
”宋代门第观念相对淡薄,人们更加看重科举和官职,这些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前士庶不通婚、不交往的旧习俗有所改变,出现了“婚姻不问阀阅”“所交不限士庶”(朱熹《增损吕氏乡约》)等新现象。
魏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经济色彩浓重。
中唐前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宋代商品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营利者往往“累千金之得,以求田问舍”,政治权力向经济力量屈服,宋朝政府不得不减少对土地买卖的限制和干预,土地作为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土地所有权转换频率加快,以致“庄田置后频移主”(刘克庄《故宅》)。
苏洵曾感叹:“富者之子孙或不能保其地,以复于贫。
”商人比田主风险更大,“有朝为富商,暮为乞丐者”,达官显宦同样难免。
对于经济上的社会流动,宋人概括道:“富儿更替做。
”我国古代,人们的身份被固化为四大类别——士农工商。
士列四民之首,商居四民之末。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四民由四种不同身份演变为四种不同的职业。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二)(含解析)
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卷语文(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经筵于春秋两季气候温和之时举行,每月三次。
经筵举行的时间一般在早朝之后,皇帝在大汉将军20人的保卫下首先驾到。
在这文质彬彬的场合中,大汉将军也免除甲胄而穿上袍服,但仍携带金瓜等必不可少的武器。
皇帝在文华殿面南坐定,传谕百官进入,行礼如仪。
至此,鸿胪寺官员将书案一张摆在御座之前,专供圣鉴;另一张摆设在数步之外,为讲官所用。
参加听讲的官员鱼贯而入,分列书案左右。
经筵和其他所有的仪式一样,必有其目视耳听的对称均衡。
先一日用楷书恭缮的讲义此时已经陈列于案几之上。
在赞礼官呼唱之下,两员身穿红袍的讲官和两员身穿蓝袍的展书官出列。
他们都是翰林院中的优秀人员。
讲官面对皇帝,展书官在书案两侧东西对立。
接着是讲官叩头,叩头毕,左边的展书官膝行接近书案,打开御用书本讲义,用铜尺压平。
此时左边的讲书官也已经趋前,站在中央的位置上,开始演讲。
讲完后,书本盖覆如前,讲官及展书官退列原位,以便右边的同僚履行任务。
左边讲官所讲授的是“四书”,右边讲官所讲授的则为历史。
此种节目,历时大半天。
只有讲官可以口讲指划,其他人员都要凝神静听,即使皇帝亦不能例外。
如果当今天子偶然失去了庄重的仪态,把一条腿放在另一条腿之上,讲官就会停止讲授而朗诵:“为人君者,可不敬哉?”这样的责难不断重复,决无宽贷,一直到这个为人君者突然发现自己的不当而加以改正,恢复端坐的形态为止。
这种繁文缛节乃是当时国家中一种重要制度。
经筵的着眼点在发挥经传的精义,指出历史的鉴戒,但仍然经常归结到现实,以期古为今用。
称职的讲官务必完成这一任务,如果只据章句敷衍塞责或以佞辞逢迎恭维,无疑均属失职,过去好几个讲官就曾因此而被罢免。
在正面阐述圣贤之道的时候,讲官可用极委婉的言辞,在不妨碍尊严的条件下对皇帝作必要的规劝。
皇帝在经筵上可以提出问题,甚至说明他不同的观点,但是责问或指斥讲官,则属于失礼。
即使讲官准备不充分,讲辞前言不对后语,皇帝感到不快,也不能当场流露,而只能在事后间接提出。
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柳栖士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这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
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得以留存至今。
如刘昚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24首。
有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的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
二是批评史价值。
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唐三味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
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
如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提倡幽情单绪孤怀,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
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拒检,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等,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
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的对象。
2019-2020学年开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开封高级中学高三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古典诗歌的现代传承杨景龙综观20世纪中国新诗,从创作实践到理论批评,从语言形式、表现手法到观念题旨、艺术精神,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的诸多优良传统。
不过,这种继承不是亦步亦趋的墨守成规的仿效,而是在横向移植的外来参照之下的现代创造性转化。
胡适的《尝试集》作为白话新诗的发轫,其秉承古典诗歌的遗传基因即至为明显,胡适自己就承认,他的新诗“实在不过是一些刷洗过的旧诗”。
胡适之后,白话诗人的创作或强或弱,或显或隐,或多或少,都无法完全逃离古典诗歌传统的一脉血缘。
古今诗歌意象、诗句之间,像戴望舒名篇《雨巷》的中心意象“丁香”,即来自李璟《摊破浣溪沙》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卞之琳就说《雨巷》“读起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
余光中《碧潭》有句“如果舴艋舟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活用李清照《武陵春》词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古今诗歌作品之间,郑愁予名篇《错误》的艺术构思,显然借鉴了苏轼《蝶恋花》下片中的无焦点冲突和戏剧化情境;舒婷名篇《船》表现的咫尺天涯的永恒阻隔,与《古诗十九首》中的《迢迢牵牛星》同出机杼。
古今诗人之间,像郭沫若诗歌的豪情气势与李白诗歌,艾青诗歌的深沉悲郁与杜甫诗歌,戴望舒、何其芳诗歌的辞色情调与晚唐温李诗词,卞之琳诗歌的炼字琢句与南宋姜、吴雅词等;古今诗体之间,像胡适之体的浅白与元白体的浅俗,俞平伯、严阵、流沙河诗歌的语言节奏与古代词曲句式,郭小川的新辞赋体诗歌与古代辞赋歌行,白话小诗的体式与古代绝句小令等;古今诗歌流派之间,像新边塞诗的激昂豪迈、地域特色显明,与盛唐边塞诗的激情悲壮、异域风光独特等;古今诗歌主题之间,像社会政治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时间生命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愁主题等;古今诗歌形式手法之间,像构句分节押韵,意象化,比兴象征,构思立意,意境营造与氛围渲染,叙事性和戏剧化,互文与用典等,其间均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
开封市2019届高三语文10月考试卷
开封市2019届高三10月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出现了“山水城市”的概念。
山水城市并不是简单地指有山有水的城市,是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其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天人合一,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居环境,山水之景与城市的关系处理,可以遵循以下的原则:隐、喻、融。
隐可以是顺其自然,如山应保留山形固有之势,加强林木绿化,形成植被群落,繁荣林中生物,进而形成“自然而然”的平衡的生态圈;水亦要因势而导,保持和发扬其原有之魅力。
如以武汉为例,因各湖区周边环境和所处位置差异,可分别形成自己的个性风貌。
如东湖的秀、梁子湖的帅、南湖的雅、月湖的韵等,在景观建设中稍加修饰即可。
也可因景而造,将人工环境巧妙地隐含于自然环境之中,隐人工显自然。
喻的本质在于为单纯的生态环境注入浓郁的人文气息,使二者相得益彰,互相映衬。
自然形态的山水经艺术的描绘方能展示出深蕴之美,使许多不为人知的山水因文人墨客的游览、题咏而千古传颂,魅力独具。
如杜甫的“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不仅描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更是烘托出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巍峨气势。
相对于对历史上文化艺术的传承,在人类日常生活中,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同当地自然环境的长期磨合之中,人性与自然性相互渗透、影响,逐步形成了“人——景”互喻互指的文化个体,即地域特色文化。
这种地域特色文化的建立与强化,可增以强市民的归属感,对于其他文化形成强烈的吸引,进而促进相互的交流与发展融即融合,包含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人与环境的融合。
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整体表现为一种和谐,这种和谐可以是对比的和谐,也可以是韵律、节奏的和谐。
法国巴黎城区德方斯新区的建设,则是利用一条河流将该区与旧城区进行划分,河两岸新旧对比的建筑景观更是激发了人们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之间碰撞的思考。
环境设计对于人来说,应该是尽可能地弱化二者之间的陌生感,加强环境于人的可参与性。
开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一)
开封市高三下学期语文高考模拟试卷(一)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10题;共65分)1. (6分) (2019高一下·重庆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文学家所看重的真,是文艺之真,而不是科学之真,故而在必要的时候,文学家便会与科学上的真,这是的。
文艺之真,不过是指所描写的事物,一眼看去不能不真实。
一代天才画家米勒的作品中,有一幅农夫割草的作品。
据说一个农夫看了之后评论道:()?固然,事实上从骨骼上说,也许是不能刈草的。
然而,尽管如此,若看上去就是一个农夫在自然而然地割草,对于画家来说,已经做到文艺之真了。
至于表现出艺术之真,同时又能发挥科学之真,这问题已不是观赏者操心了。
现在的画家,都在忙于认真研究人体组织构造,他们是要使作品尽量地接近科学之真,该种努力无疑是可以赞许的,但是假如,而不研究艺术上的真,那么他的作品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文艺之真和科学之真,其间虽有微妙的关系,但是文艺家应以文艺之真为第一义;有时为了达到文艺之真而宁可牺牲科学之真,似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南辕北辙不足为奇固步自封无可厚非B . 南辕北辙毋庸置疑胶柱鼓瑟无可非议C . 背道而驰毋庸置疑固步自封无可非议D . 背道而驰不足为奇胶柱鼓瑟无可厚非(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为什么要这么弯下腰去刈草呢B . 腰这么弯下去,能不能刈草呢C . 腰这么弯下去,哪里能刈草呢D . 刈草能这么弯下腰去吗(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至于表现出艺术之真,同时又能发挥科学之真,这问题已不是观赏者操心的事了。
B . 至于能否表现出艺术之真,同时又能发挥科学之真,这问题已不是观赏者操心的事了。
C . 至于能否表现出艺术之真,同时又能发挥科学之真,这问题已不是观赏者操心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开封市2019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这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
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
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得以留存至今。
如刘昚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24首。
有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的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
二是批评史价值。
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可以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唐三味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
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
如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钟惺、谭元春《唐诗归》提倡“幽情单绪”“孤怀”,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
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殷璠《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拒检”,评高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等,均被后世奉为圭臬。
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古文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
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对象。
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
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
现在唐人选唐诗已有较完善的整理本,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有许多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
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是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
唐诗选本最流行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编的《唐诗选》,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毕竟是40年前的作品,且选诗数量较少。
2013年出版的刘学锴先生《唐诗选注评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唐诗选本,该书集逸、注、评、鉴为体,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足。
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久负盛名,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学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少。
除此之外,还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
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选注》《唐文选》《宋文选》等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
(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尽管现存的唐宋诗文选本价值很高,但当代学者的挖掘、整理、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
B.一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中的材料更丰富,不少异文对研究古代诗歌有重要意义。
C.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
D.《唐诗选注评鉴》《宋诗选注》等选本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通俗性不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从学术和文化两方面阐释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论证。
B.文章第二段以大量资料为例,增强了文章的论证力量,也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
C.文章论证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时,既角度不同又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结构严谨。
D.文章在论证唐宋诗文选本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普及层面上推出新选本的必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唐宋诗文选本极大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对文学鉴赏和批评有着重要意义。
B.唐宋诗文选本序跋中的学术观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着当时的文坛。
C.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唐宋诗文,这与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
D.通过整理唐宋诗文存世选本,不仅可从中获取学术资料,更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大禹的寂寞何向阳时隔四千年之后,已经难见当年辕关的地貌了,只剩了讲说,在往事与神话间游走,还有“古辕关”这几个清人的字,刻在关隘立壁上,写着历史。
夏禹,一半被压了纸型,叠藏在文典史籍里头,一半,化作了口口相传的故事,散落在如空气无形却有时又凝聚成某种气候的民间里。
然而,真的跑了几十里地,到“萃两间之秀,居四方之中”的嵩高之地登封城北约两公里万岁峰下,面对高10米、周长43米的巨大“启母石”时,才知道那个英雄是彻底地寂寞的。
早年读《史记·夏本纪》,印象中叫禹的英雄与洪水斗了一辈子,太史公用了几大段写他从这里到那里,好像走遍了天下河流,连一些不知名的地图上都找不到的小河都布满他的足迹,哪里有水难,哪里就能眼见他的身影,忙碌得不知道还有别的生活。
重翻《史记》,“敏给克勤”“劳身焦思”的句子扑进来,对应“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的功劳,“陆行乘车,水行乘船,泥行乘撬,山行乘辇”的做法更惹人眼目,“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终于告功于天下,天下也终于因这个人的忙碌操劳而“太平治”。
然而行为、功绩之外,仍有一句不能舍下,是“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较之,我到更喜欢口传历史中那句——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去了“敢”字,可能更见禹的风格。
不是不敢,而是不能,司马迁的文人叙事中说的是责任,民间叙事中说的是精神。
二者叠加,仍不能抹去个寂寞么?禹治水前,还有一个人因治水建功,也因治水被杀,当那个叫鲧的人用堵的方法没有最终止住而失败时,死的命运其实已等着他了,“九年治水而不息”,功用不成是小事,关键是民生之系。
《史记》中那一句让人看了心悸—“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可见当时的责任制之严明。
“舜举鯀子禹,而使续鲧之业”这里面有种难以人情释解的苦痛,前赴后继才不那么浪漫,舜此举之用意今人不好揣摩,然而也让人觉出搭了性命的压力,不知尚年轻气盛的禹怎么想?反正,他是上路了。
面对因洪水生灵涂炭的百姓,他是非要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了。
在失去了父亲之后,谁又是第二个要他付出的亲人呢?五层楼高的启母石就是另一场不幸的实证。
“禹治洪水,通面辕山,化为熊。
谓涂山氏曰:‘欲饷,闻鼓声乃来。
禹跳石,误中鼓。
涂山氏往,见禹方作熊,惭而去。
至嵩高山下,化为石。
方生启,禹曰:‘归我子。
’石破北方而启生。
”《淮南子》里这篇故事一波三折,熊身的禹,和无意中见了熊身禹的为妻的涂山氏的“惭而去”——一写得太生动,也太涩苦,还有启之生,都神迹般,扑朔速离;然而立于启母石前的下午,阳光是这么好,壁峭的石头破裂开来,一分为二,围着它走,有种本真的崇慕,因为它本身没有任何雕饰或者后天的人文附丽,就是一块巨石,风雨阳光都经过了,还是一块巨石。
对于那不知神迹的过路人,它会因没有文字与解说而沉默为一块真正的顽石。
大禹寂寞着,他的寂寞还不是后天的懵懂,而在当时,最亲密如妻子的人仍然会“惭而去”,离开他,不解是深的,比水更深一些。
大禹,枉有回天之力,能够劈山让泄流改道,却不能够让一个心爱的女人回心转意,一任那自心流漫的大潮淹没自己。
何况诸侯们叫叫嚷嚷,争相出着主意,到了要走向水泽大野时,便多缩进家门不愿出去。
对于这帮人,大禹怎么不会冲他们把那双总是在走长满老茧的大脚伸开呢。
这个英雄,领着一批人实干,却还要永担背后的热嘲冷眼、唾沫星子,那也是一种水,堵或者导似已不是对付的方法,它汇聚着另一场洪水要淹没这个治水的人还有民众,他们的纪念随时随处,然而民众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也因随时随处而心境迁移,也会遗忘。
他们忘了一个人的最好办法是将人打入历史,在史录的隧道里或可赢取一个空间,几行文字,然而内心呢,当洪水不再,阳光灿烂,歌舞升平,与幸福伴行之际,谁会想起、忆念、沉吟,或者祭奠。
(有删改)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从难见当年辕关的地貌写起,点出大禹是彻底地寂寞的,转人对大禹治水的叙写,在现实与历史的交互中再现英雄的业绩。
B.文章以丰富的史料、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大禹公而忘私精神的赞扬,更对大禹的寂寞进行了深层次的挖掘和分析。
C.鯀因治水失败而被杀,大禹因洽水成功而被人纪念,文章以对比的方式深刻揭示了主题:个人功绩事小,民生之系事关重大D.以民众对大禹的纪念也会时过境迁乃至遗忘结尾,含蓄而深沉,既照应了标题,又表明作者的叹惋,引发读者进行深入思考。
5.文章中史料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6.为什么作者说“大禹是彻底地寂寞”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叫座的不叫好,叫好的不叫座”成为我国电影市场的怪现象,不少电影因为明星效应收获高票房,但剧情粗糙。
业界普遍认为,尽管近年来我国电影市场增长迅速,但内容、品质的提升并未保持同步。
内容和质量是电影的核心,仅靠明星、特效画面吸引观众,最终会使观众厌烦。
可以看到,优质国产片越来越得到市场的积极反馈,观众对“流量吸睛”的欠诚意之作并不买账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指出,中国电影观众正步入更为成熟、稳定的阶段,观众群休的观影品位不断提升,对高质量电影产品的需求也在提升,更需要电影产业在反思中进步,不仅仅单方面追求数量的增长,而要从创作端发力,推动各类影片多样化发展,注重将内容、质量作为核心,创作出更多优质作品,促进中国电影持久健康发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8年9月12日)材料二: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走出去”成績巨大。
无论以产品的数量、质量还是市场来衡量,中国都是电影大国。
但中国电影“走出去”,不只是“中国产品”走出去,更要实现中国文化”“中国精神”走出去。
从这点看,中国电影“走出去”如何从量的粗放型发展到质与量的共同提升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和海外商业院线发行的中国电影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标准分成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较好地传播了中国文化与中国精神;第二种是一般性地展示了中国元素和故事,有助于世界人民了解中国、关注中国。
目前,第二种影片占大多数,且票房较好;第一种影片应是未来中国电影努力的方向。
电影是中国当代文化的重要部分,电影创作者要从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民族传统中汲取精华,提炼和融合为影片的中国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