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论文]
杜威的实用主义和做中学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即生活。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的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
”“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看来,最好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而“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
我们如要度量学校教育的价值,要看它能否创造继续不断的生长欲望,能否供给方法,使这种欲望得以生长”。
教育无目的。
在杜威看来,生活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那么教育也应该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要强加给生活和教育目的。
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为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
旨在批判传统教育给孩子们强加了很多他们不理解的、也不需要的目的。
完全由成人的目的决定孩子的教育,在杜威看来,只存在于不民主、不平等的社会。
从做中学。
杜威认为,儿童生来就有要做事和要工作的自然愿望,对作业活动具有强烈的兴趣,因此,“从做中学”实际上是符合儿童的自然发展的,可以使得学校中知识的获得与在共同的环境中所进行的活动联系起来。
如果能使儿童从做中学,即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也许标志着对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
儿童中心论与教师主导。
传统教育是忽视了儿童的,而杜威认为学校生活的组织应该以儿童为中心,学校所做的一切应该是为了促进儿童进步。
但同时,杜威又认为教师不能采取“放手政策”,“因为采取这种方针,就是年长的人决定让儿童任凭偶然的接触和刺激摆布,放弃他们的指导责任”。
他强调教育过程应该是儿童和教师共同参与的,是儿童和教师正真合作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儿童和教师是平等的,都是学习者。
道德教育论。
“道德是教育的最高和最终目的”“道德过程和教育过程是统一的。
”杜威强调道德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力量,必须先培养儿童优秀的道德品质。
但在道德教学实施中,又不应该把某些特定的价值观移植给青少年,也不该把道德、价值作为一种知识传授给他们。
浅析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
浅析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观作者:方蕾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29期一、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1.关于教育本质杜威的观点是:“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教育即生活”是杜威所倡导的一种“新生活”。
他明确地讲:“既然教育并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与过富有成效和本身有意义的生活的过程是一致的,它所能提供的唯一最终价值正是生活的过程本身”。
因此杜威强调的生活是现在的、儿童的生活,他要求教育重视儿童现在生活的内在价值,使儿童从目前的生活中得到乐趣,而不仅仅将现在的生活视为另一种生活作准备的工具和手段。
他所希望的教育本身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同时教育是促进美好生活的积极手段。
从这个观点出发,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这一原则,他要求把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使学校与现有社会制度一样的环境,以便培养能完全适应眼前生活的人,这是“教育即生活”的一个方面。
所谓“教育即成长”,他并没有要把教育与生长相混同,它詮释了一种新的教育观和发展观。
教育是促进本能生长的过程,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将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下解放出来。
他指出儿童的本能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或者可以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儿童的心理内容基本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习惯、情绪、波动、智慧等天生心理机能的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即教育促进儿童的生长。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
经验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经验是世界的基础,因此教育也就是通过儿童的主体活动去经验一切和获得各种直接经验的过程,而获得的全部并不都是能被称作经验的,也不都是有教育意义的。
教育并不能完全与经验等同起来,因为有些经验是不利于教育的,甚至还可能具有错误的教育作用,所以仅仅强调经验的必要性还不够,还应该注重经验的性质之分。
总之,教育应是有用的、正确的、积极的经验的改造。
2.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以所谓的“教育无目的”论而著名。
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理论
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实践与理论作者:柏峰来源:《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年第03期【摘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极大地促进了美国教育的发展,顺应了美国经济社会对教育的迫切要求,也影响到欧洲及世界一些国家,至今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实践理论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杜威在密执安大学任教时对中小学教育颇感兴趣,后来,他尝试将芝加哥大学和中小学教育紧密地联系起来,成立了教育系,并兼任教育系主任。
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系成立的同时,作为教育系实验学校的大学初等学校也宣告成立,并于1896年1月正式开学。
这所学校后来被命名为实验学校,并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这所学校完全是实验性质的,也是为检验杜威的教育思想而开办的,杜威在教育俱乐部上做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学校的基本构想是一个实验室。
它有两个主要目的:①展示、检验、证实和评价教育思想上的观点和原则;②以特定的标准对实施和原则进行总结。
”这段话出自《大学记事》,它把杜威创办这所实验小学的目的和盘托出。
按照威廉·博伊德和埃德蒙·金在《杜威和他的实验学校》里的说法,实验学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①如何把学校与家庭及其周围的生活更紧密地联系起来?②如何采用对儿童有价值、真正有意义的历史、自然科学和艺术方面的教材?③如何把阅读、写作、算术这些正规科目的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经验以及今后的职业结合起来,并如何使之与别的知识性学科联系起来,使教学富有趣味?④如何充分注意个别人的能力和需要?1910年,杜威的《我们怎样思维》问世,提出思维旨在解决问题,也是心智能力的表现,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并把这一思想在教育实践予以印证。
他认为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怀疑到信念的探索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步骤,简而言之,就是:①疑难的情境或者成为问题境况;②疑难的所在和定义(这①—②合称为疑难阶段);③提出解决疑难的各种假设;④对这些假设进行推断(这③—④合称为假设阶段,这是整个探索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
科研课题论文: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实践的探讨研究
70396 教育理论论文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我国教育实践的探讨研究教育的发展依赖于教育思想的提高,而教育思想需要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来进行支撑。
教育思想的改变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教育改革是当今教育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目前,我国现有的传统教育方式方法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单纯培养技能化的肤浅认识;教育模式老套性;教育的课程设置不合理性;教育学习、考核过程过于草率。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单从目前大中小学教育活动开展而言,问题依旧,如:强制性的学习考核规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内在积极性的调动;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的认识不足,强调个人成绩,未与学校、个人发展紧密联系;重视理论知识培养,忽视学生专业化、技能化、实用化课程的开设;甚至严重存在教育内容荒芜,丝毫没有应用的途径,致使教育流于虚无并造成资源的浪费。
在此情况下,要对教育的概念要有清晰的认识,正确认识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积极构建适合于大中小学教育的模式,讲求学以致用;保证教育手段方法机制的合理配置和经济运行,以使得我国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适合于当前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
由此,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我们有着很大的启发。
一、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教育本质的观点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针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有三个主要方面:一方面是教育就是生活;他强调任何教育形式都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连,离开生活的教育便失去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
二方面是教育即生长;在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当中,他采用了生物学化本能论心理学实用理论,提出了“儿童中心主义”的教育原则;他认为任何形式的教育都要围绕被教育的对象进行相关的教育活动,针对于未成年的孩子们来说,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促进孩子们自身生长发育。
三方面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改造。
按照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活动实践就是以未成年孩子们为对象,对其进行改组和改造的过程。
杜威的“做中学”新释
杜威的“做中学”新释杜威,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实用主义的集大成者,也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提出了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做中学”,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重新审视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探讨其内涵、教育价值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做中学”思想起源于杜威对传统教育方法的批判。
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导致学生难以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
因此,他提出了“做中学”的思想,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
实际操作:学生应该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动手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亲身经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而非从他人那里间接获得。
兴趣:学习应该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持续改进:学生应该在操作中不断尝试、反思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做中学”思想在教育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价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实践中,学生需要不断尝试、反思和改进,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社会交往:“做中学”常常需要团队合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交往能力。
在当代社会中,“做中学”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需要不断适应新的环境和挑战,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更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做中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做中学”思想也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杜威的“做中学”思想是一种具有深远影响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通过亲身经历获得知识和技能。
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浅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摘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哲学家,一生从事教育活动与教育理论的研究工作,他依据美国教育的历史发展及其当时的背景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美国及整个世界的现代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被美国人肯定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
谈到杜威的教学论,“从做中学”是其中心。
可以说,“从做中学”渗透教学论的许多方面。
下面我就谈谈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
关键词:从做中学、以问题为中心、课堂与作业活动室、教师主导作用一、杜威的主要教育著作杜威在1896——1906的十年间在芝加哥创办“芝加哥实验学校”。
虽然这个实验学校只存在了8年,但却构成了杜威全部教育理论的实验基础。
1877年发表了他的重要论文《我的教育信条》,1900年在美国出版了名著《学校与社会》,1902年又出版了《儿童与课程》。
这三者形成了杜威早期的重要代表教育著作,他们反映并形成了杜威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杜威在1910年出版了《我们怎样思维》,1913年写了《教育上的兴趣与努力》,1915年与他的女儿合著了《明日之学校》,1916年出版了他的教育哲学代表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这本书被西方资产阶级教育家视为伯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
二、杜威教育理论的理论基础杜威把自己的教育理论建立在一系列的理论基础之上。
实用主义哲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首要理论基础。
实用主义哲学的中心概念是“经验”,宜称超越于唯心与唯物的斗争,而只把经验看成是现实世界的基础。
正像列宁所批判的:“实用主义既嘲笑唯物主义的形而上学,也嘲笑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他宣扬经验而且仅仅宣扬经验。
”①他说:“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经验表现为认识自然、深入自然奥秘的方法,并且是唯一的方法。
”②又提出经验“不承认任何行动与材料、主体与客体的区分,而把双方面都包括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总体之中。
”③归论起来就是:自然依据经验而存在,事物依据人的思维而存在。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杜威(1859-1952),美国哲学家和教育家,提倡实用主义。
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国际社会,并对当今教育界仍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文献研究法试图解读“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内涵,发现“从做中学”理论可以借鉴的地方,并结合当今的教学现状,提出了其在实际教学中的意义: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引导儿童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改变家庭作业的单一形式、运用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方法。
标签:从做中学;儿童;教学引言: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的出现和形成,有着深厚的社会背景和理论渊源。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在他之前的优秀文化,他的教育理论具有丰富且深厚的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功底。
“从做中学”理论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范围内的广泛讨论及对当时教育的审视;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于在几十年后的今天,他的教育理论被视作教育界的经典,且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的学习时,必先学习杜威的教育理论和思想,作为学生自己的理论基础。
一、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涵义与不足杜威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是在对适应环境中生长的,个人也是在参加社会活动中而得到身心素质的发展的。
同样,个人的身体和心理以及理论和实践也不是敌对的,而是相辅相成的〔1〕。
杜威的“从做中学”理论主要是批判传统课堂中学生静坐、依托教科书的教师讲授的教学方式。
杜威认为人们思维来源是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也就是说,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了,人们才会思索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并在实践中去检验方法的正误,思维就是这样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实用主义的思想在教育中的表现,便是“教育即生活、即生长、即经验改造”〔2〕;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便是“做中学”。
从做中学,以儿童为中心。
重视儿童的需要、兴趣、身心发展特征,以儿童的感受和需要为出发点,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时,将儿童的本能和兴趣置于思考的首位,考虑教学活动是否有足够的趣味性吸引儿童学习。
《杜威的教育理论》
1904-1930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推动学 校革新。先后撰写了《明日之学校》(1915)、 《民主主义与教育》(1916)等著作,形成了 系统化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1930(退休)-1939年,在哥伦比亚大学任名 誉教授。出版了《经验与教育》(1938)。 1952年因患肺炎症去世。
编辑课件
1884-1894年,先后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 达大学任教,主讲心理学和哲学,讲课时 竭力与中小学的改革相结合。 1894-1904年,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 和教育学系主任,开始教育改革尝试。 1896年创立实验学校,进行教育创新。同 时,发表了《我的教育信条》(1897)、 《学校和社会》(1899)和《儿童和课程》 (1902)等一些教育论著。
编辑课件
《学校与社会》(1899)是杜威对芝加哥实验 学校家长和赞助人的几个演讲汇集成的一本小 册子。许多人认为这本书是他所有著作中影响 最大的一本。杜威首先从美国“工业制度” (即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过程中引起的社会生 活的根本变化以及教育应当怎样适应这种变化 来论述教育上的一切问题。他要求学校在教材 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根本改革。他主张把各种类 型的作业(如纺织、烹饪等)、自然研究、科 学常识、艺术、历史引进学校,使每个学校成 为Leabharlann 个“雏形的社会”。编辑课件
杜威退休后继续写作,直至1952年去世 为止。《我们怎样思维》《芝加哥实验 的理论》《经验与教育》《人的问题》 是他这个时期里的主要教育著作。美国 进步教育运动从20世纪30年代起,便从 极盛走向衰落。1955年美国“进步教育 协会”的解体是一个重要的标志。因此, 杜威这个时期的著作的一个特点,是他 对进步学校的一些看法和为进步教育所 作的种种辩护。
美国教育学者罗恩曾这样指出: “未来的思想必定会超过杜 威……可是很难想像,他在前 进中自识能够不通过杜威。” 我国教育史学者赵祥麟先生也 曾指出:“只要旧学校里空洞 的形式主义存在下去,杜威的 教育理论将依旧保持生命力, 并继续起作用。”
杜威-外国名家思想作业
关于杜威的思考题
1.对“从做中学”评述。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之一就是“从做中学”。
杜威反对“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主张“在做事里面求学问”,学校课程的中心应是儿童本身以生活化为主的社会活动,用儿童的亲身经验获得知识。
他认为孩子应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和发展自己。
“从做中学”使教材成为学生的向导,教师不再是唯一的导师,而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中心,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成了获取知识的源泉,学生不再局限课堂,将学习知识能力延伸到课堂之外。
“从做中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做中学”有助于儿童的整体发展。
联系目前出现的很多学生高分低能现象,我们有必要把“从做中学”运用到教学中去,多让学生动手,开展一些动手实践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你怎样看待杜威对教育的贡献及其理论特点?
杜威是近代美国教育思想家、实用主义哲学家,有人说杜威对美国及世界教育思想与实施有其深远的影响及无与伦比的贡献,恐怕没有其他任何一个人能够比得上。
我认为杜威对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提出了实用主义的教育思想,著述了很多教育名著,推动了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
他的思想同时对中国的教育也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
他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学校即社会”,他还提出了教育无目的论、儿童中心论,主张从做中学,他的这些理论都体现了实用主义观,对教育的发展与改革有积极的作用。
杜威教学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其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强调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本文通过对杜威教学实践的分析,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实现这一理念。
一、杜威教育理念概述1. 教育即生活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生活过程,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生活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社会,成为有价值的人。
2. 教育即生长杜威强调教育的本质是生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激发学生的潜能。
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改造,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经验反思。
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究和反思,不断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经验。
4.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杜威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需求,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杜威教学实践分析1. 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杜威教学实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1)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
(2)尊重学生的个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2. 体验式教学杜威教学实践倡导体验式教学,即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1)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
(2)引导学生反思实践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项目式教学杜威教学实践提倡项目式教学,即通过完成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1)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
杜威教育思想的实际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杜威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
他的教育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提倡“做中学”,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和探究。
本文将结合一个实际案例,探讨杜威教育思想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二、案例背景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王,性格内向,学习成绩一般。
由于家庭原因,小王缺乏自信,不愿意与人交流。
在学校,他总是默默无闻,很少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为了帮助小王克服困难,班主任老师决定运用杜威教育思想,开展一次以“自信、快乐”为主题的班级活动。
三、案例实施1. 设计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帮助小王树立自信,学会与人沟通,体验快乐。
活动分为三个阶段:认识自我、挑战自我、展示自我。
2. 活动过程(1)认识自我在活动开始前,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让小王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特长和优点。
通过这次活动,小王发现自己在绘画方面有一定的天赋,这让他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
(2)挑战自我为了让小王敢于挑战自我,老师组织了一场“趣味运动会”。
在运动会中,小王参与了跳绳、拔河、接力等比赛。
虽然他在比赛中遇到了困难,但他始终坚持下来,最终获得了同学们的掌声和鼓励。
(3)展示自我在活动最后,老师组织了一场“才艺展示会”。
小王鼓起勇气,展示了自己绘画作品。
同学们对他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小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3. 活动反思(1)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活动中,老师关注到了小王的个体差异,为他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注重学生的实际体验杜威教育思想强调“做中学”,本次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让小王学会了与人沟通,体验到了快乐。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本次活动,小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主动参加绘画社团,并在学校举办的绘画比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四、案例总结杜威教育思想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
通过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注重实际体验和培养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帮助他们实现全面发展。
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
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一、杜威的实用主义德育理论〔一〕探究式讨论提高法杜威认为,用灌输“关于道德的观念〞的方法去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是不成功的。
那么,究竟应采取什么方法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呢?杜威提出的方法之一是主张以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商量和讨论的方法代替强制和灌输〞。
他认为教师可以将现实中的道德疑难问题提供应学生,或者设计出一些道德两难问题,以激发学生对道德问题的好奇心和思考,引起学生对道德问题的探究式讨论,从而提高学生的道德思维和判断能力,促进其智慧和道德的开展。
探究式讨论的目的不是使学生获得“正确的答案〞、知道“去做什么〞,而是使学生“如何决定去做什么〞。
这可以防止传统教育的强制性,而培养学生的“民主〞、“合作〞精神,并激发其内在动因。
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能难得超出学生能力所及的范围〞,要“使新问题的困难程度大到足以激发思想,小到加上新奇因素自然地带来的疑难,足以使学生得到一些富于启发性的立足点,从此产生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建议〞。
讨论中教师既不能把道德原那么直接提供应学生,也不能保持沉默,要作为一个学习者参与其中,与学生交流思想,了解学生的观念和兴趣,促进其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杜威强调,教师不应把自己的观念和某种道德原那么强加给学生。
他认为,“外部强制的禁止和通过个人本身的反省和判断的禁止是互不相容的〞。
以一种“主动作业〞活动的方式代替让学生“静听〞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
这种从作业活动中得到的知识和经验不仅是学生品德形成也是其各方面得到开展的载体。
杜威认为作业活动的方式很多,“除了无数种游戏和竞技以外,还有户外短途旅行、园艺、烹饪、缝纫、印刷、书籍装订、纺织、油漆、绘画、唱歌、演剧、讲故事、阅读、书写等具有社会目的的主动作业。
〞杜威认为,设置这些活动课程应着意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开展,使学生在这种精心设计的情景中认识和体会社会生活、获得经验、学会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以及在做中学等诸方面的理论。
当今的美国教育重视实践,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和创造力,给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以启迪。
课外作业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课外作业设计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自然延伸。
课外作业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为中国教育界所重视。
但是,教师们对学生在做课外作业过程中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
美国课外作业设计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中学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自然延伸。
课外作业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为中国教育界所重视。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课外作业问题。
但是,教师们对学生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对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的相关研究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课外作业的负担问题一直存在。
21世纪,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进步的理念,多层次的课程结构,丰富而鲜活的课程内容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生动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化,课外作业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反映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教育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美国课外作业设计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课外作业有效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本文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优化中国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一、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以及在做中学等诸方面的理论。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把学校教育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也是杜威对教育本质的一个基本看法。
在杜威的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阐述了学校必须体现目前学生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浅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浅析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摘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思想在现今中学新课改中得到了运用,在实用主义教学思想的启示下,中学新课改教学朝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向前进。
因此本文在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对中学新课标体系的建构,中学数学教育目的的确立,中学数学课程设置,中学数学思维与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的启示。
【关键词】实用主义;中学数学;教学启示杜威是美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与教育学家,他通过对学校教育工作的长期实践,将实用主义哲学加以深化、革新,最终形成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是对传统学校教育的形式主义及理论和方法的批判。
只要旧学校的空洞的形式主义存在下去,该教育理论将依然保持生命力,并继续起作用。
”[1]近几年,我国教育界的精英们对传统教学模式改革的呼声愈演愈烈,因此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受到了重视。
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使我国在中小学各学科的新课改中得到了颇多的启示,尤其在数学教学方面。
一、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一)教育的本质及目的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生长、经验的持续不断的改造’的观点。
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生活是在不断变化的,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
”[2]对于教育目的论——基于教育即生长、生活,即经验不断改造的理论。
他说“生长的目的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生长,教育的目的就是获得更多和更好的教育,是儿童所能预见的奋斗目标。
这种目的使儿童成为教育过程的全心全意的参加者,而不是漠不关心的旁观者,更不是迫于威力而敷衍搪塞者。
”[3](二)课程与教材“批判传统教材,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枯燥无味的东西。
提出教材遵循每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应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学会从做中学。
”[4]对教学与课程,杜威的基本原则是“从做中学”。
杜威教学组织形式做中学案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杜威教学组织形式做中学案例篇一: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及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摘要: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提出有其时代背景和现实依据;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做的过程”,主张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相联系,在很大程度上符合当时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杜威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用杜威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它将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教育管理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从做中学”;基础教育;启示一、杜威“从做中学”教学理论的提出(一)提出的时代背景杜威“从做中学”理论的提出,有它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教育发展状况的诸多因素。
盖棺定论地说,美国传统的教育一方面是脱离社会,一方面是脱离儿童。
杜威的理论正好环绕着这两大课题:一是使美国学校和美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合拍,一是使美国学校和儿童以及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合拍。
当时正值美国工人运动迅猛发展要求普及教育,而资产阶级也需要能为他们创造剩余价值而又不惊扰他们安宁的顺服而文化高的工人。
杜威的理论正是适应了这种社会需要,特别是他的“从做中学”教学理论对于培养文化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要求不高的产业工人是很适用的。
(二)提出的现实依据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提倡学校采用被动的“静坐”“静听”的方式,而杜威根据自己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明确提出“从做中学”的方式。
在杜威看来,“从做中学”的提出有三个方面的依据。
1.“从做中学”是自然的发展进程的开始在《民主主义与教育》这本书中,杜威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并指出在第一阶段,学生的知识表现为聪明、才力,就是做事的能力。
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例如怎样走路、怎样谈话、怎样读书、怎样写字、怎样售货、怎样待人接物等。
应该认识到,自然的发展进程总是从包含着从做中学的那些情景开始。
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崔立玮
【期刊名称】《中国校外教育(美术)》
【年(卷),期】2012(000)001
【摘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以及在做中学等诸方面的理论.当今的美国教育重视实践,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和创造力,给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以启迪.
【总页数】2页(P7-8)
【作者】崔立玮
【作者单位】北京市第171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2.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文化产业管理教学模式创新思考
3.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
4.基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研究——以扬州大学为例
5.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之比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议钢琴教学中杜威教育理论的运用论文
小议钢琴教学中杜威教育理论的运用论文小议钢琴教学中杜威教育理论的运用论文钢琴教学和学习是一种结合着各种音乐知识传播和学习的学科,它是不能脱离于音乐学习而独立存在的。
钢琴教学的真正中心不是练琴,不是学习新的技巧,不是去考级比赛,而是对学生本身的音乐素质的教学。
我们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种弹钢琴的技能,而不是让他们一直依赖着老师的指导和帮助。
在钢琴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如下的问题:姿势、技巧、指法、音准以及情感的处理。
姿势、指法、等技巧是有一定模式的,规范的体系通常在长期的学习实践中形成;而音准和情感的处理却是较为抽象的,不同乐曲的旋律和情感都是不同的。
通过平常的钢琴教学我们可以发现,通过学习其它音乐学科的学习是可以改善钢琴学习中的这些问题的。
这更是印证了杜威“学校即社会”的理论,证明钢琴是不可能脱离其他学科单独进行教学活动的。
尔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所有的音乐知识是不可能的,杜威强调,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因此我们可以按照学生的特性在内容的难易上做些调整。
同时要求我们要许多的音乐知识融入到生活的游戏中去。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当学生学习不是因为兴趣,而是为了升学、考试、竞争等等时,这不仅无益于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亦不利于品德进步。
我们现在的钢琴教学充斥了更多的考级、比赛从而失去了学习音乐的纯粹性。
杜威提出学校各种实际活动的目的“在于他们在社会方面能与外部生活联系;同时在个人方面能反映学生关于动作表现和做某事的愿望的需要,是关于建设的创造的而不是被动的和顺从的。
”由此我们在钢琴教学中应该多多遵照学生的本能与兴趣来进行。
杜威认为发展意味着生长,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长和发展。
而学生的生长与发展既需要内在条件,也需要外在条件。
(一)生长与发展的内在条件与钢琴教学生长的内部条件这里讲的是学生现有的生理和心理水平,即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和兴趣或指后天形成的习惯等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学习钢琴的潜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中学课外作业设计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以及在做中学等诸方面的理论。
当今的美国教育重视实践,挖掘潜能,培养兴趣和创造力,给世界范围内的教育界以启迪。
课外作业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课外作业设计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自然延伸。
课外作业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为中国教育界所重视。
但是,教师们对学生在做课外作业过程中的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注是不够的。
美国课外作业设计体现了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中学课外作业的有效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课外作业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自然延伸。
课外作业是教学设计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为中国教育界所重视。
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也提到了课外作业问题。
但是,教师们对学生在课外作业过程中心理,情感等方面的关注,以及对课外作业有效设计的相关研究还没有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因此,课外作业的负担问题一直存在。
21世纪,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基础教育改革,进步的理念,多层次的课程结构,丰富而鲜活的课程内容给基础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随着课程理念的更新,课程内容的生动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化,课外作业如何与时俱进,如何反映新课程的要求,已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美国教育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美国课外作业设计体现了他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对中国课外作业有效设计有一定借鉴作用。
本文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优化中国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一、杜威的主要教育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以及在做中学等诸方面的理论。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活把学校教育和学生的生活联系在了一起,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体系中第一个重要的教育观点,也是杜威对教育本质的一个基本看法。
在杜威的著作《我的教育信条》中,杜威阐述了学校必须体现目前学生的生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
因此,最好的教育是从真实的生活和经历中学习。
学校生活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种形式。
在教育精神方面最需要的改革,就是从现在的生活中表现出教育的意义,而不要把教育看做仅仅是对将来生活的准备。
杜威认为理想的学校能够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相匹配。
学校生活应该符合学生的兴趣和成长的需要。
真正的教育是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刺激来实现的,而这种刺激是由学生生活中的各种要求引起的。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写道,不通过各种生活形式来实现的教育,结果往往是呆板的。
这种教育与生活脱节,只注意专门性、技术性的东西和书本知识,就不能使学生成为美好生活的审慎的创造者。
理想的学校生活应该与社会发展的趋势相一致,成为社会发展的动力。
2.教育即生长1916年《民主与教育》出版,杜威在其书中提出教育既生长的理论。
生长是一个持续的,经历不同阶段的心理发展过程。
人类的心理发展是一直持续的。
学生的天赋和能力都经历一个持续的并具有阶段性的心理成长过程。
杜威认为,从“生长”的理论出发,教育是持续不断的,乃至终生的。
正规的学校教育过程的最大意义,就在于使受教育者能获得更进一步的教育,使他们对于生长的条件更为敏感和更能利用。
在学校里,教育被认为是学生在身体,心智以及适应物质环境和社会关系的能力方面得以生长或成熟的一个过程,学生的基本任务就是生长或成熟。
对于个人来说,知识的占有,技术的习得,和教养的形成并不是生长的终止,而是生长的记号以及继续生长的方法。
学校的一切都必须考虑正在生长的学生,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正在生长的学生的倾向,动机,和兴趣。
杜威强调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
3.教育即经验的不断重组在《经验与教育》中,杜威认为教育是经验的重组过程。
学生的能力在经验重组中得到提高。
教育的过程是不断改造或改组经验的过程。
所谓经验的改组或重组与杜威经验论里的经验的“连续性”有关。
在杜威的哲学术语里,经验表现为主体与客体,有机体与环境的一种相互作用。
连续性原则指人最初的经验来源于先天的能力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例如做事探究的本能。
但在人的一生中要不断经历,改变各种事物,在活动中获得的新的经验增加到原有的经验中以后,就会对原有经验进行改组改造。
学生经验的不断重组有两点意义:其一是增加经验的意义,即使学生认识到过去未曾感觉到的事物的联系;其二是提高指导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就是学生在参加某种有意义的活动时,一定知道他再做什么和预料到将会发生的结果。
杜威的这一思想将认知,获取经验与行动结合起来。
他认为一切教育存在于这种经验之中。
4.学校即社会杜威认为学生的社会生活是连接教育与成长的纽带基础,是学生一切训练和生长的相互联系的基础。
他认为教育应该引导学生适应周围的环境。
第一是要引导学生与周围环境保持平衡,第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的调节自己去适应新环境。
如果学校与社会生活相脱离,那么学校就失去了它的基础。
在《学校与社会》中,他提出理想的学校应该是社会的雏形。
杜威强调学校生活应该包含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
学校教育内容应该与校外生活有联系。
在杜威看来,学校与社会隔离是学校教育的最大浪费,致使学生既不能完全和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获得的经验,也不能把学校里所学到的东西应用于校外日常生活。
5.在做中学以“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重组”为依据,杜威又对知与行的关系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举世闻名的“在做中学”的观点。
在《明日之学校》一书中,他明确提出,从做中学要比从听中学更是一种较好的方式。
杜威指出传统教育强调让学生静坐、静听,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的经历经验。
所以他提出了“在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此教学法倡导通过不同的活动和任务使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不是仅通过背诵记忆和听老师讲授。
在杜威看来,“在做中学”充分体现了学与做的结合,也就是知与行的结合。
杜威明确指出,人们最初的知识和最牢固地保持的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例如怎样走路、怎样谈话、怎样操作机器、怎样写字等。
学生在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通过富有成效的创造性的运用,才能获得和牢固地掌握有价值的知识。
“在做中学”是自然发展进程的开始。
“在做中学”是学生的天然欲望的表现。
“在做中学”是学生的真正兴趣所在。
二、如何优化中国中学课外作业设计中学基础教育一直受社会各界关注。
为了不断增强今天的中学生在未来全球化经济竞争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面对和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学校教育应该培养学生们四项素质:国际视野,灵活的思维,信息的掌控和人际的合作。
课外作业是教学设计中的必有环节,也是培养以上四项素质的重要环节。
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影响,美国的课外作业设计重视接近学生生活,重视实践活动,思维技巧和创造性,培养收集处理信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中国改革课外作业设计有借鉴意义。
下面笔者从杜威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角度,探讨如何优化中国中学课外作业设计。
1.对课外作业设计的重新认识在我国,早在三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学而时习之”的论说。
他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必须及时巩固消化,而一直以来针对如何巩固消化知识的一种最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教师布置学生写作业即为最好的形式。
长此以往,教师一直是在为了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知识而布置作业,由此导致人们产生了一个思维定势,形成了错误的目标定位,即作业主要是为了巩固和消化,而非拓展和培养。
因此就忽视了知识拓展和能力培养的作业设计。
课外作业通常只局限于课后的几道思考题或教辅材料中的练习题。
这种拘泥于书本,拘泥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与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的当代不能相适应。
因此,对于课外作业正确的目标定位和内涵理解很重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认识。
综上所述,作业的设计应该符合以下标准:具有明确的目标,为学生留有选择的机会;接近学生生活;强调思维技巧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要借助信息收集;方便实际操作,运用多媒体,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有效评估;允许学生重新思考,修订和改善他们的作业成果;允许学生与他人合作并共享成果;具有充分的时间与资源,其难易程度应该是大多数学生都有能力完成的。
2.对课外作业设计的建议(1)课外作业设计首先要贴近生活美国许多学校的教师已经意识到,为了给更多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就必须改变课外作业的内容。
他们相信最好的办法就是赋予课外作业一种全新的概念,称之为贴近生活(real life)。
这种课外作业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
这种课外作业能够使学生意识到他们正在学习的知识的价值,同时又能够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课外作业培养了他们的生活能力。
原因很简单:当鼓励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
课外作业可以不是简单抄写和计算之类的练习,可以越来越多地包括学生生活中那些发生在教室之外的有助于培养身体的、社交的、感情的、精神的和智力成长的那些经验。
作业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或是读书、听广播、看电影,或是听邻居长者讲亲身经历,或是假日旅游,或是去田野乡下做调查。
例如,看电视也可以成为课外作业。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和他们的家长或同学一起看与学科内容有关的电视节目,鼓励学生看电视,从中找到有价值的东西。
当他们看到电视中提到他们在学校里学到的内容时,他们便会回忆课本和老师所讲的有关知识,期待更好地理解这一节目。
特别是学生们看完电视之后,第二天上学时把从电视上获得的有价值的信息讲给别的同学听时,这种课外作业的意义就更明显了。
为让学生认识学习的价值,提高学习的兴趣与学习动机,课外作业可以是生活中的数学和科学活动。
学生通过亲自制作蛋糕或冰糖,通过帮助家长摆放家具等活动,可以掌握化学反应的定义,物理中温度与体积的关系,数学的测量等知识。
通过超市购物,参观天文馆、博物馆、动物园等,学生可以掌握数学运算知识、天文地理知识、动植物知识等。
通过外出旅行,在旅行过程中,学生认识路标、车牌、阅读地图、注意汽油损耗、观察沿途的风土人情、气候变化,也可以掌握数学运算知识、天文地理知识等。
(2)课外作业的内容应该侧重于技能而不是可陈述的知识课外作业设计应该能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观察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侧重于的知识。
例如,当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历史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向社区成员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及其影响,并通过手工制作,实验观察,访问图书馆,搜索相关网站,查阅地图,实地拍照,编写学习报告以及制作网页等各种积极的学习行为来增强学生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了解以及提高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