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
故宫榫卯结构简单介绍
故宫榫卯结构简介1. 什么是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见的一种连接方式,它是通过精巧制作的凸榫和凹卯来实现构件的连接,具有稳固、牢固、结构简洁的特点。
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其榫卯结构更是达到了独步天下的艺术高度。
2. 故宫榫卯结构的历史和特点2.1 榫卯结构的历史榫卯结构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木构建筑,大约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开始应用。
经过不断的发展和改进,榫卯结构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尤其在明清时期达到了巅峰。
2.2 榫卯结构的特点故宫榫卯结构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 精确连接:榫卯结构通过准确的构件制作和精细的连接方法,实现了构件的精确嵌合和连接,使整体结构更加牢固。
2. 绿色环保:榫卯结构不需要使用金属或胶水等外部材料,完全依靠木材自身的力学特性进行连接,更加环保可持续。
3. 结构稳定:榫卯结构中的榫头与卯槽相互咬合,形成了稳定的连接,能够抵御外力的作用,使建筑更加稳固。
3. 故宫榫卯结构的具体应用故宫作为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典范,其榫卯结构应用广泛而精湛。
### 3.1 门窗故宫的门窗是榫卯结构的典型应用之一。
门窗的构件以木材制成,其中榫头嵌入到卯槽中,通过榫卯的连接方式,使门窗牢固地固定在墙体上,不易被外力破坏。
3.2 楼梯故宫的楼梯同样采用了榫卯结构。
楼梯的踏面和扶手等构件通过精巧的榫卯连接,使整个楼梯结构牢固稳定,能够承受人流的冲击。
3.3 宫殿建筑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榫卯结构的集大成者。
宫殿的梁、柱、檩、枋等构件通过榫卯连接,构成了整个宫殿建筑的稳定骨架。
这些构件制作精细,榫头嵌入到卯槽中的连接非常紧密,使整个宫殿能够经受住天灾和人为破坏的考验。
4. 故宫榫卯结构的意义和价值4.1 文化价值故宫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技艺的佳作,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师的智慧和工匠的精神。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榫卯结构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保护价值。
榫卯结构类型介绍
榫卯结构类型介绍
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类型,是指通过榫头和卯口的衔接来连接构件,达到固定和支撑的目的。
榫卯结构具有耐震性好、稳定性强、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古建筑和民居中。
榫卯结构按照连接方式可分为榫头卯口连接、卯口榫头连接和榫卯混合连接三种类型。
榫头卯口连接是指榫头嵌入卯口中,结构牢固,适用于承受拉力或压力的构件连接。
卯口榫头连接则是指卯口卡住榫头,适用于承受弯曲力或剪力的构件连接。
榫卯混合连接则是将榫头和卯口相互交错连接,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
榫卯结构按照结构形式可分为悬挑榫卯、横榫卯和立柱榫卯三种类型。
悬挑榫卯是指榫头和卯口分别嵌入悬挑构件和支撑构件中,支撑构件可以是立柱、墙体等,适用于悬挑结构和屋檐支撑。
横榫卯是指榫头和卯口分别嵌入横向的构件中,适用于横向的大跨度支撑结构。
立柱榫卯则是指将立柱通过榫卯连接成一体,适用于承受大量垂直荷载的柱子。
榫卯结构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工艺技术和审美理念,也为现代建筑提供了一种新的结构类型和设计思路。
- 1 -。
中国古代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中国古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 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的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顺檩 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结点以榫卯相吻 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
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这种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 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 的特殊柔性结构体,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荷载,而且允 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抵消一定的 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中国的榫卯精致、并很有成就,但是,榫 卯并不是中国特有的,谈榫卯就有民族主 义的自豪感,这其实有些过,木材作为最 原始的建筑和家具材料是全球性的,所以 榫卯是在全球性的发生,而不是中国的传 统特色,埃及也同不是必须 唯一存在的,是选择。对于实现其功能来 说,现代有更多、甚至更优的选择,比如 说建筑,水泥钢筋预制的出现出现了摩天 大厦,而木质的榫卯是不可能实现的。对 于家具来说,更多材料的出现不单是降低 了加工成本,更多的是实现了家具使用环 境(比如注塑、合金材料的户外家具)和 造型的多样性,各种曲线、曲面家具的出 现。这些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范围。
榫卯结构的类型
面与面 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
接构合。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 等。 点结构 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 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如“格肩榫”、“双榫”、“双 夹榫”、“勾挂榫”、“锲钉榫”、“半榫”、“通榫”等等。 构件组合 还有一类是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这种方法除运用以 上的一些榫卯联合结构外,都是一些更为复杂和特殊的做法。如常见的有 “托角榫”、“长短榫”、“抱肩榫”、“粽角榫”等。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
04
传承:榫卯结构 作为中国传统技 艺,至今仍在现 代建筑和家具制 作中得到应用和 发展
古代建筑中的应用
01
古代宫殿:榫卯结构用于宫殿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故宫、天坛等。
02
古代寺庙:榫卯结构用于寺庙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少林寺、白马寺等。
03
古代桥梁:榫卯结构用于桥梁的梁柱、斗拱等部位,如赵州桥、卢沟桥等。
加固措施:使用胶水、钉子等辅助材料进
03
行加固,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检查与修复:在组装过程中,定期检查榫
04
卯结构的紧密程度,发现问题及时修复
4 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
古建筑修复与保护
古建筑修复:榫卯结构在 古建筑修复中起到关键作 用,能够保持古建筑的原 貌和结构稳定性。
古建筑研究:榫卯结构在古 建筑研究中起到关键作用, 能够帮助研究人员了解古建 筑的历史、文化和技术特点。
榫卯结构介绍课件
演讲人
目录
01. 榫卯结构的历史
02. 榫卯结构的特点
03. 榫卯结构的制作工艺 04. 榫卯结构的应用领域
1 榫卯结构的历史
起源与发展
01
起源:榫卯结构 起源于中国古代 建筑和家具制作
02
发展:从原始社 会的简单榫卯结 构,发展到明清 时期的复杂榫卯 结构
03
应用:榫卯结构 广泛应用于古代 建筑、家具、船 舶等领域
制作方法:首先选择合适 的木材,然后进行切割、 打磨、雕刻等工艺,最后 进行组装
榫卯的优缺点:优点是结 构稳定、坚固耐用,缺点 是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较 高的技艺水平
榫卯结构的组装与调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组装顺序:按照设计图纸,从下往上,从 里往外进行组装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
传统家具的36种基本榫卯结构1、方材丁字形接合之直肩榫,又称齐肩膀榫。
此种榫卯是最基本的榫卯,被广泛应用。
别的榫卯结构都是根据此种榫卯结构不断演变而来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方材丁字形接合2、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大格肩虚肩是格肩结构的最佳结构,做成虚肩的目的是使榫头接触面大,达到榫卯牢固的目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两面大格肩,虚肩榫3、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榫头的肩是弧形的,肩的弧度大小和相交圆材的接触面弧度一致。
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圆材丁字接合之飘肩,又称蛤蟆肩4、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为使两根相交的料受力均匀,而且受力最大化,需要做成大进小出榫。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小格肩虚肩,大进小出榫5、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两个面都不要明榫,还想让两根料受力比较均匀,而且把榫头做到最长,可采用此种结构。
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方材丁字形接合之大格肩半榫,榫头内格角相交6、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圆材丁字接合7、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圆材丁字形接合之裹腿做,兩根出榫格肩相抵8、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这种格角攒边榫结构是最讲究的最牢固的榫卯,是家具制作中最精细的做法。
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单面格肩9、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燕尾格角攒边榫10、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这种双面格肩榫做成柜门后竖料上下端有横茬露出,待柜门装到柜子上时横茬就不明显了。
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格角攒边榫之双面格肩11、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制作烟袋锅榫可以理解为正方形的方材直肩丁字接合,然后倒圆而成。
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圆材闷榫角接合之烟袋锅榫12、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方材角结合之双榫双面格肩13、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方材角结合之床围子攒接斜卍字14、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板条角结合之揣揣榫,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15、粽角榫粽角榫因其外形仿佛粽子角而得名。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
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
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
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
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X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适合用于板与板的结拼合或者大板与边框的结合。
槽口榫燕尾榫另一类是作为“点”的结构方法。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
榫卯结构解析详细1. 榫卯结构简介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而普遍应用的传统建筑结构。
通过将榫卯部件相互嵌合,使建筑结构更牢固稳定。
榫卯结构具有简单、经济、环保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家具制作等领域。
2. 榫卯结构的基本原理榫卯结构基于以下基本原理: - 榫部件:榫是指材料较硬、形状符合卯的凸起零件,如榫眼、榫舌等; - 卯部件:卯是指材料较软、形状符合榫的凹陷零件,如卯眼、卯舌等; - 嵌合方式:榫与卯通过嵌入或嵌入式连接,形成稳定的结构连接方式。
3. 榫卯结构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结构特点,榫卯结构可分为以下几类:3.1 简单榫卯结构简单榫卯结构是最基本的榫卯连接方式,仅通过简单的嵌合方式连接榫与卯。
这种结构简单、方便,但连接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对结构的承载能力要求较低。
3.2 复杂榫卯结构复杂榫卯结构通过增加榫眼、卯舌等连接形式,使榫卯结构更为复杂且稳定。
这种结构适用于对承载能力要求较高的场景,如大型木结构建筑。
3.3 混合榫卯结构混合榫卯结构将其他结构连接方式与榫卯结构相结合,以增加连接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这种结构常用于一些特殊情况,如木制家具等。
4. 榫卯结构的优点和局限性榫卯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 简单经济:榫卯结构不需要大量的辅助材料和工具,结构制作相对简单,成本较低。
- 稳定性好:榫卯结构通过榫卯的嵌合方式连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 环保可持续:榫卯结构一般采用木材作为材料,具有环保可持续的特点。
然而,榫卯结构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 制作难度较大:榫卯结构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加工,制作过程相对复杂,对工匠技术要求较高。
- 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由于榫卯结构的连接方式限制,不适用于大跨度结构的制作。
5. 榫卯结构的应用示例榫卯结构在建筑、家具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为几个典型的应用示例:5.1 古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传统建筑中广泛使用榫卯结构,如古代的宫殿、寺庙等。
这些建筑通过榫卯结构连接木材,构建出稳定的建筑体系。
中国古代建筑结构——榫卯结构
榫卯结构的价值
■ 一、榫卯结构历史悠久。研究发现,早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新石 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始使用榫卯了,榫卯结构作为中华民 族独特的工艺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式家具之所以被称为传统 家具,榫卯结构就是核心。
■ 二、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链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第一, 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 间的巧妙组合,这种组合可有效限制木件之间各个方向的扭动,而 铁钉连接就做不到
中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 构方式。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 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若榫卯使用得当,两块木结构之间就能严密扣合,达到“天衣无缝” 的程度。它是古代木匠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工匠手艺的高低,通过 榫卯的结构就能清楚的反映出
■ 五、榫卯品质高。红木木质坚硬,而铁钉是靠挤和钻楔进去的,此 过程易造成木材劈裂。而使用榫卯连接家具,可大大提升家具的内 在品质,这也是传统工艺制作的红木家具具有收藏价值的一个原因
榫卯结构赏析
有趣的榫卯结构
榫卯做的笔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榫卯做的手机支架 榫卯做的小动物
榫卯结构
目 录
一、榫卯的含义 二、榫卯结构的价值 三、榫卯结构赏析
榫卯(sǔn mǎo),是一种中国传统建筑、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 构方式,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凸 出部分叫榫(或叫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叫榫眼、榫槽)
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 fāng )、垫板、桁檩 (héng lǐn ) 、斗拱、椽子(chuán zǐ)、望板等基本构件。这 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在中 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附图)
中国古典家具常见的几种榫卯结构中国古典家具发展到了明清之际,除部分民间家具外,大部分宫家具及城市高档家具均采用了南洋的硬质木料,外表经水磨汤蜡处理,非常华美。
而内部则处理成半榫、闷钉、抄手榫等形式,保存外观的纹理齐整、线条顺畅。
圈口穿销是一种比较少见的结构,做工十分讲究,明代黄花梨万历柜及圈椅上应用,可作鉴定断代的依据。
半榫破头楔破头楔用在半榫之内,易入难出。
破头楔一旦在半眼的卯里撑开后,榫头将很难再退出,是一种没有可逆性的独特而坚固的结构,最适宜用在像抽屉桌桌面下的矮老等悬垂而负重的部件上。
这种作法不常使用,因为它没法修复,被称为“绝户活”。
中国古典家具结构方法──挤楔楔是一种-头宽厚,一头窄薄的三角型木片,将其打入榫卯之间,使二者结合严密,榫卯结合时,榫的尺寸要小于眼,二者之间的缝隙则须由挤楔备严,以使之坚固。
挤楔兼有调整部件相关位置的作用。
明式官帽椅上的管门钉苏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几枚竹钉来固定。
这种竹钉俗称“管门钉”,取自古代管城门的兵士“管门丁”之意。
如图中所示,搭脑与扶手上的四颗竹钉其实起到了固定全身的作用走马销“走马”源于古建术语“走马板”,是活动自由的意思。
走马销是栽销的一种,即在两顺材之间,用燕尾状栽销连接,其巧妙的结构,可使二都既紧密结合,又可拆卸自如,所以又名“仙人脱靴”。
是罗汉床围板、太师椅扶手上最常见的方便用销。
穿销穿销是在栽销的基础上延长其一端,使其贯穿于牙板的内铡,一般穿销通常有梯形的角度,边沿有燕尾形的榫口,可在增强部件强度的同时,管束其干缩湿涨的方向,使二木永远贴紧。
栽销是在两顺向木材之间凿眼垂直栽上的薄方木片,以联结固定二者间的位置。
如在桌面心板之间,床牙板与大边之间等等。
半粘牙板用钉常见有清初精美的吴式家具,通身无一处透榫,也不施胶。
只是在几个关键部位用三两枚钉来固定。
历经数百年后仍完好如初。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榫卯结构种类及图片详解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红木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传统红木家具各连接部位,一律以榫卯相接,不仅严谨、牢固,还有装饰作用。
榫卯结构的种类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可分为明榫、暗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钩挂榫、燕尾榫、楔钉榫及走马销等。
燕尾榫结构图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
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结构图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明榫。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暗榫结构图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暗榫,也称“闷榫”。
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之分。
明式和靠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楔钉榫结构图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
圈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钉榫。
套榫结构图套榫:椅子搭脑与腿料连接时不用夹头榫,而是将腿料做成方形出榫,搭脑也相应的挖成方形榫眼,然后将二者套接,这类榫卯结构称为“套榫”。
抱肩榫结构图抱肩榫:这种榫卯结构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处。
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
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家具·榫卯结构
家具·榫卯结构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中国家具·榫卯结构篇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
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这是我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一、中国木建筑中的榫卯结构中国的木建筑构架一般包括柱、梁、枋、垫板、衍檀、斗拱、椽子、望板等基本构件。
这些构件相互独立,需要用一定的方式连结起来才能组成房屋。
在中国建筑中,原则上采取榫卯连接的方式,必要时也会用铁钉。
二、明清家具常用榫卯结构钢筋城市里,大到高架、地铁,小到家中的任意一件家具,都需要铁钉、螺帽来做“关节”。
可这些关节并非铮铮铁骨,温差变化、遇水潮湿,金属容易变形、生锈,造成螺帽松脱,而家具就在不知不觉中变得“不齐整”了。
中式的传统实木家具就毫无此类后顾之忧。
中式家具的结构灵魂,便是榫卯——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不用铁钉,不破坏木质本身生长结构,依靠测量、切割、打磨、安装等纯手工制作,在相连接的两构件上采用凹凸结合的处理方式,完成一件家具。
古人讲究纯天然、无添加,光用木头打造家具,钉子、胶水一概不考虑,遂也用木头巧夺天工地制成了榫卯。
凸起的榫与凹进的卯,但相互间的匹配更浑然天成,更天衣无缝,就这样把一件大家具捣鼓成了一副“七巧板”。
我国家具把各个部件连接起来的“榫卯”做法,是家具造型的主要结构方式。
各种榫卯做法不同,应用范围不同,但它们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三、榫卯结构类型榫卯结构从宋代开始愈趋成熟,自宋历明,经过不断的改进和发展,各部位的组合简单明确,合乎力学原理,美观与实用并驾。
几十种不同的“榫卯”,按构合作用来归类,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型:一类主要是作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
如“槽口榫”、“企口榫”、“燕尾榫”、“穿带榫”、“扎榫”等。
中国家具传统榫卯结构及榫头的计算公式
中国家具传统榫卯结构及榫头的计算公式中国家具传统榫卯结构:格角榫趱边椅凳床塌,凡采用“软屉”造法的,即屉心用棕索、藤条编织而成的,木框一般用“趱边格角”的结构。
四方形的托泥,亦多用此法。
四根木框,较长而两端出榫的为“大边”,较短而两端凿眼的为“抹头”如木框为正方形,则以出榫的两根为大边,凿眼的两根为抹头。
比较宽的木框,有时大边除留长榫外,还加留三角形小榫。
小榫也有闷榫与明榫两种。
抹头上凿榫眼,一般都用透眼,边抹合口处格角,各斜切成45度角。
凳盘、椅盘及床榻屉都有带,一般为两根,考虑到软屉承重后凹垂,故带中部向下弯。
两端出榫,与大边连结。
四框表面内缘踩边打眼,棕索、藤条从眼中穿过,软屉编好后,踩边用木条压盖,再用胶粘或加木钉销牢,把穿孔眼全部遮盖起来。
趱边打槽装板“趱边打槽装板”此种木工的造法,远在西周的青铜器上已反映出来了,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项成功的创造。
长期以来,此法在家具中广泛使用,如凳椅面、桌案面、柜门柜帮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条环板等等,举不胜举。
趱边打槽装板的优点是首先在将板心装纳在四根边框之中,是薄板能当厚板用。
木板因气候变化难免胀缩,尤以横向的胀缩最为显著。
木板装入四框,并不完全挤压,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须为木板的膨胀留余地。
一般板心只有一个纵边使鳔,或四边全不使鳔。
装板的木框趱成后,与家具其他部位连结的不是板心,而是用直材造成的边框,伸缩性不大,这样就使整个家具的结构不至由于面板的胀缩而影响起稳定坚实。
木板断面没有纹理,装板后使木材断面隐藏起来,外露的都是花纹,色泽优美的纵切面。
因此趱边打槽装板是一种经济、美观、科学合理的造法。
立柱与墩座的结合结构凡是占平面面积不大,体高而又要求它站立不倒的家具或家具装饰品,多采用厚木作墩座,上面凿眼植立木,前后或四面用站牙来抵夹的结构。
实物如座屏风、衣架、灯台等等。
明及清前期墩座常用的抱鼓,为的是在站牙之外又有高起而且有重量的构件,挡住站牙,加强它的抵夹力量。
榫卯结构
故宫是如何在多次地震中保存下来的?
3 榫卯的应用 家具 榫卯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4 常见的榫卯结构
楔钉榫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圆棍状又带弧形的家具部件。虽然也是两根圆棍各去一 半、作手掌式的搭接,但每片榫头的前端,都有一个台阶状的小直榫,可 插入另一根上的凹槽中。这样便使连接部不能上下移动。然后在连接部的 中间位置凿一个一端略大的方孔,再做一个与此等大的四棱台形长木楔, 插入后,便能保证两个小直榫不会前后脱出。制作圈椅的扶手、圆形家具 都要用楔钉榫。
榫卯结构,看似简单的木质玩具,仅仅由几组木件构成的一个“结”,外观看是严丝合缝,动动
脑筋可拆解,装上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木条中间有缺,缺缺相合。需将木块大小不一的卡榫精
榫
准放置才能组合成功,而且只要抽掉一根木条,整个接合的木块也即散架了。鲁班锁延伸,鲁班锁的种类花样越来越多。
4 常见的榫卯结构
粽角榫
“粽角榫”因其外形仿佛像粽子角而得名。在江南民间 木工中也称作“三角齐尖”,多用于四面平家具中。
4 常见的榫卯结构
圆柱丁字结合榫
抄手榫
相传,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
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
玩 具
鲁
班
利用榫卯结构,将不同形状的木质零件组装起来,
立
形成一个中空的立方体。
方
笼
中
凹凸的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打开木笼,取出
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
榫卯结构的几种方式
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的木构建筑技术,它通过榫和卯的相互套合来固定木材,使建筑更加牢固耐用。
榫卯结构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以下是其中几种:
1. 贯穿式榫卯结构:这种结构方式采用长钉或螺栓将榫和卯穿透整个木材,从而固定木材。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大型木构建筑,如古代城门等。
2. 卯头榫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通过将卯头和榫头套在一起来固定木材。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家具、门窗等小型木制品。
3. 隐形榫卯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将榫和卯藏在木材内部,使它们不可见。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一些需要美观的木制品,如家具、雕刻等。
4. 翼榫结构:这种结构方式是通过将榫头加上翼,通过与另一块木材的卯的搭配来固定木材。
这种结构方式适用于需要承受横向力的木构建筑,如古代桥梁。
总之,榫卯结构是一种重要的木构建筑技术,不同的结构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建筑和木制品,使它们更加牢固、美观和实用。
- 1 -。
中国古代榫卯 标准件
中国古代榫卯标准件
中国古代榫卯是一种传统的木工连接方式,用于连接木材
构件,使之牢固稳定。
榫指的是凸出的零件,卯指的是凹
入的零件。
榫卯连接方式主要包括榫头、卯槽和卯口。
1. 榫头:榫头是榫卯连接中的凸出部分,通常是一个立方
体或长方体形状。
榫头的形状和尺寸取决于连接的需要,
常见的有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榫头的底部通常有一个
平面,用于与卯槽底部接触。
2. 卯槽:卯槽是榫卯连接中的凹入部分,用于容纳榫头。
卯槽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榫头相匹配,以确保连接的稳固性。
卯槽通常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其底部平面与榫头的底
部平面相对应。
3. 卯口:卯口是榫卯连接中的开口部分,用于将榫头插入
卯槽。
卯口的形状和尺寸应与榫头相匹配,以确保榫头能
够顺利插入卯槽。
卯口通常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开口,其尺寸应略大于榫头的尺寸。
在中国古代,榫卯连接被广泛应用于木结构建筑、家具制
作和船舶建造等领域。
榫卯连接具有结构简单、牢固可靠、易于加工和拆卸等优点,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木工技艺的重
要成就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中国古代没有统一的标准件制度,榫
卯连接的尺寸和形状可能会因地区、时代和用途的不同而
有所差异。
因此,具体的榫卯标准件应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和制造。
这些古代经典榫卯结构,值得收藏。
这些古代经典榫卯结构,值得收藏。
榫卯,是中国古代古建筑和家具中两构件相结合的一种结构。
凸出的部分叫做榫头,凹的部分叫榫眼。
在六七千年前,祖先们就用这种结构修房造屋。
在家具方面这种结构也沿用至今,明式家具最具代表性,不光结构牢固可靠,外观也给人一种几何美学的视觉感。
榫卯是古代家具的精髓,也考验着匠人们的手艺,手艺好不好,看榫卯。
手艺好的匠人做出来的榫卯结构精丝严缝,牢固可靠。
一榫一卯透露出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髓。
我们一起来认识下这些常用的榫卯结构。
1.装板粽角榫
2.粽角榫
3.攒边打槽装板
4.云边插肩榫
5.扇形插肩榫
6.高束腰抱肩榫
7.楔钉榫
8.圆香几攒边打槽
9.烟袋锅榫
10.厚板出头榫舌拍抹头
11.挂肩平榫
12.十字榫
13.圆木十字直角交叉榫
14.抄手榫
以上为比较常用的几种榫卯结构,经过匠人们一代代不断的改良,现已经高达几十上百种榫卯结构,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它们在古代家具甚至现代家具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10种榫卯结构
常见的十种榫卯结构包括:
1. 槽口榫:一种作为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的榫卯结构。
2. 企口榫: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的榫卯结构。
3. 燕尾榫:用于面与面的接合,也可以是两条边的拼合,还可以是面与边的交接构合的榫卯结构。
4. 穿带榫:一种用于面与面的接合的榫卯结构。
5. 扎榫:一种作为面与面的接合的榫卯结构。
6. 格肩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7. 双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8. 双夹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9. 勾挂榫:一种作为“点”的结构方法,主要用于作横竖材丁字结合,成角结合,交叉结合,以及直材和弧形材的伸延接合。
10. 托角榫:一种将三个构件组合一起并相互连结的构造方法。
以上就是常见的十种榫卯结构,希望对解决您的问题有所帮助。
榫(sǔn)卯(mǎo)十二式,老木匠手艺,巧夺天工!
榫(sǔn)卯(mǎo)十二式,老木匠手艺,巧夺天工!两块木头,用钉子钉在一起,它们只是两块木头。
但是,当木匠把多余的部分凿去,一凸一凹,木头便有了阴阳,有了思想,有了情愫。
它们也有了新的名字——榫(sǔn)卯(mǎo)。
这种千年的技艺,发展进化至今,已多达百种,并广泛应用在包括建筑、造船、家具之中。
格角榫格角榫大都使用在几、案、桌、椅等的面框架部分。
桌案的边框一般分长边和短边,长边称为“大边”,短边叫做“抹头”。
大边做榫头,抹头处则作榫眼,这样就把明榫放在两侧。
在大边和抹头的两端分别做出45°斜边,将没有纹理的木材横断面隐藏起来,而将色泽优美的花纹的纵切面外露,给人以绝好的视觉效果。
格角榫也有明榫与暗榫之别。
古代家具多为明榫,明榫有个好处,可以用楔子填入榫卯接合处的空隙增加连接强度。
而现代用机器加工,可以做的比较精密,通常做暗榫。
方材丁字结合丁字结合广泛运用于横财和竖材的连接。
如桌案或大柜的枨子和腿足的连接,杌(wù)凳横枨以及床围子、桌几花牙子的横竖材攒接,都是方材丁字形接合的例子。
粽角榫粽角榫—明榫三个外露面中有一个面出头的粽角榫,出头部分也常被置于不容易看见的地方,如博古柜的顶部。
粽角榫—暗榫明式方凳、案几等3个面都外露的角,则采用不出头的暗榫。
抱肩榫抱肩榫是用在桌面、腿跟裙板之间连接的榫卯结构。
有束腰的方桌、条桌、方几、长条几多采用。
攒边打槽装板攒边打槽装板是中国木器家具最重要的一个榫卯组合,古典家具中的桌面或凳面最常采用的结构。
薄板拼合加穿带,构成面心板。
面心板装在四根边框组合后预留的空槽内,这种组合称为攒边打槽装板。
这个组合实现了薄板当厚板使用。
同时使木板受气候和干湿影响后的涨缩控制在边框开槽的空间内,不同季节施工,工匠会按照不同的比例预留涨缩缝隙。
这个组合的使用和推广使木材的科学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它不仅解决了木材涨缩所带来的影响,对木材的节约和合理使用也是一个有重大意义的创新技术。
卯榫结构样式
卯榫结构样式卯榫结构是一种古代中国传统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连接方式,它完全依靠木材本身的物理性能,通过将木构件相互咬合、榫卯嵌合形成稳定结构,而无需任何金属或胶水等辅助材料。
卯榫结构不仅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而且在家具制作和船舶建造等领域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对卯榫结构的样式进行全面介绍,以期为读者带来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榫头结构榫头结构是卯榫结构中最基本的一种形式,通常用于连接木构件的端头。
榫头结构包括卯榫和榫口两个部分。
卯榫是指一种凸出的木头,榫口是指一个凹陷的木头。
常见的榫头结构包括榫槽榫、榫卯榫和榫眼榫等,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结构连接需求。
榫头结构的特点是连接牢固、稳定可靠,适用于各种木构件的拼接和组合。
二、榫尾结构榫尾结构与榫头结构相对应,它是一种用于连接木构件的边缘或侧面的结构形式。
榫尾结构通常采用卯榫和榫口的方式进行连接,其特点是可以有效地增强木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常见的榫尾结构包括榫槽榫、榫卯榫和榫眼榫等,它们都具有连接牢固、抗扭力强等优点,可以满足不同结构连接的需求。
三、榫卯接头结构榫卯接头结构是卯榫结构中一种常见的组合形式,通常用于连接木构件的横向和纵向。
榫卯接头结构包括榫卯榫、榫榫榫和卯眼榫等几种方式,它们可以有效地增强木构件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广泛应用于梁、柱、横梁等木结构的组合和搭接。
四、榫镶结构榫镶结构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卯榫结构样式,它通常用于家具制作、门窗制作等领域。
榫镶结构是指将一个卯榫件嵌入到另一个木构件中,形成坚固的连接。
榫镶结构具有连接稳固、美观大方等优点,适用于各种家具和建筑装饰中的连接需求。
五、其他卯榫结构样式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卯榫结构样式外,还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卯榫结构,如榫眼榫连接、榫榫榫连接、卯眼榫连接等。
这些结构样式在不同的结构连接需求下都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景和结构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总结来看,卯榫结构样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其在传统建筑、木工制作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榫卯结构种类
榫卯结构种类榫卯结构是一种古老且经典的建筑连接方式,通过凸榫榫头和凹榫榫座的配合,实现了建筑构件之间的稳固连接。
根据不同的形状和用途,榫卯结构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下面将就几种常见的榫卯结构种类进行介绍。
一、榫槽结构榫槽结构是一种常见的榫卯连接方式,其中榫头通过榫槽的方式与榫座连接。
榫槽结构在木结构建筑中应用广泛,能够有效地增加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的稳固性。
这种结构简单实用,易于加工和安装,是木质家具和建筑中常见的连接方式之一。
二、榫头结构榫头结构是一种将榫头直接插入榫座中的连接方式,常见于木质门窗等构件中。
榫头结构简洁明了,结构紧凑,能够有效地承受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力,提高了构件的整体稳定性。
榫头结构在传统建筑和家具制作中被广泛采用,展现了古老智慧和工艺技术的结合。
三、榫卯结构榫卯结构是一种将榫头插入榫座并旋转90度锁紧的连接方式,常用于木质框架结构的搭建。
榫卯结构能够有效地分散力量,增加了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整体的稳定性。
这种结构不仅具有良好的承载性能,而且能够减少连接部位的材料消耗,是一种节约资源的环保连接方式。
四、榫卯榫结构榫卯榫结构是一种将榫头和榫座均采用榫卯连接的方式,常见于木质框架结构的组装。
榫卯榫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连接的稳固性,保证构件之间的紧密配合。
这种结构不仅能够减少外部金属连接件的使用,还能够提高整体的装配效率,是一种高效便捷的连接方式。
总的来说,榫卯结构种类繁多,每种结构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范围。
无论是榫槽结构、榫头结构、榫卯结构还是榫卯榫结构,都体现了古人智慧和工匠精神的结合,展现了木结构建筑的美学价值和实用性。
在现代建筑和家具制作中,榫卯结构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构件的连接提供了可靠而稳固的方式,传承了古老的木工传统,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发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
闽匠船木家具是利用榫卯结构进行组装,以我国传统工艺技巧在每件家具上都具有形体构造的“关节”作用。
榫卯结构在中国的运用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国船木、红木家具的一大特色。
许多明清时期的家具距今已几百年的历史了,虽略显陈旧,但家具整体的结构仍然完好如初,其中,榫卯结构可是功不可没的。
传统家具各连接部位,全部以榫卯相接,不仅严谨、牢固,还有装饰作用。
榫卯结构的种类很多,就其使用的部位、功能和形态而言,大体可分为明榫、暗榫、套榫、夹头榫、插肩榫、抱肩榫、钩挂榫、燕尾榫、楔钉榫及走马销等。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各种结构的由来和做法。
希望对爱好船木家具的朋友有所帮助。
燕尾榫: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是明清家具中不可缺少的榫卯连接法。
燕尾榫是指两块平板直角相接时,为了防止受拉力时脱开,将榫头做成梯台形,形似燕尾,故名“燕尾榫”。
明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明榫。
明榫多用在桌案板面的四框和柜子的门框处。
暗榫:制作好家具之后,在家具的表面不能看到榫头的称为暗榫,也称“闷榫”。
暗榫的形式多种多样,就直材角结合而言,就有单闷榫和双闷榫之分。
明式太师椅和靠椅的椅背搭脑和扶手的转角处常用暗榫。
楔钉榫:是用来连接弧形弯材的常用榫卯结构,它把弧形材截割成上下两片,将这两片的榫头交搭,同时让榫头上的小舌入槽,使其不能上下移动。
然后在搭扣中部剔凿方孔,将一枚断面为方形,一边稍粗,一边稍细的楔钉插贯穿过去,使其不能左右移动。
圈椅、皇宫椅的扶手一般都是使用楔钉榫。
套榫:明清家具椅子搭脑与腿料连接时不用夹头榫,而是将腿料做成方形出榫,搭脑也相应的挖成方形榫眼,然后将二者套接,这类榫卯结构称为“套榫”。
抱肩榫:这种榫卯结构常用在束腰家具的腿足与束腰、牙条相结合处。
抱肩榫常采用45度斜肩,并凿三角形榫眼,嵌入的牙条与腿足构成同一层面。
从外形看,此榫的断面是半个银锭形的“挂销”,与开在牙条背面的槽口套挂,从而使束腰及牙条结实稳定。
勾挂榫:通常用在霸王枨与腿的结合部位。
霸王枨的一端托着桌面的穿带,用木销钉固定,下端交带在腿足中部靠上的位置,榫子下的榫头向上勾,腿足上的枨眼下大上小,且向下扣,榫头从榫眼下部口大处插入,向上一推便勾住了下面的空隙,产生倒勾作用,然后用楔形料填入榫眼的空隙处。
夹头榫:这类榫卯结构在案形家具中最常见,家具的腿足上端开口,嵌夹牙条与牙头,顶端出榫,与桌案案面的卯眼结合,结构稳固,桌案和腿足角度不易变动,又可将桌面重量分担到腿足上来。
插肩榫:也是案类家具常用的一种榫卯结构,虽然外观与夹头榫不同,但其结构却与夹头榫相似。
插肩榫与夹头榫不同之处是插肩榫腿足的上端外侧被削出斜肩,牙条与腿足相交处剔出槽口。
走马销:罗汉床围子与围子之间,或围子与床身之间常用走马销,它是“栽销”的一种,是指将一块独立的木块做成榫头栽到构件上去,来代替构件本身做成的榫头。
独立的木块做成的榫头形状是下大上小,榫眼的开口是半边大,半边小。
榫头由大的一端插入,推向小的一边,就可扣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