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
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
山东省2014届高三高考仿真模拟冲刺考试(三)文综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26.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
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
”文中“便钱”是()A.自由流通的支票B.中国最早的纸币C.国家发行的债券D.兑换货币的凭证27.《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
由此表明,明朝内阁()A.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B.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C.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D.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28.右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导致1843~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鸦片耗去了中国对英国制造品的支付能力B.英国制造品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C.英国制造品输入太多超过中国的购买能力D.中国征内地税限制了英国制造品在华销售29.康有为打出“孔圣人”的招牌宣传维新变法,其目的在于()A.利用传统思想作武器B.动员士大夫参加变法C.继承和发扬传统思想D.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30.陈独秀说“主张尊孔,势必立君;主张立君,势必复辟。
……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
”在这里陈独秀从政治上揭露了()A.北洋军阀与民主政治的尖锐对立B.尊孔与民主共和的绝不相容C.传统道德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D.尊孔思潮与君主专制的相互依存31.社会流动主要指个人跨越阶层边界的过程,即从一个社会阶层转移到另一个社会阶层的过程,或是指人们在社会关系空间中从一个社会地位向另一个社会地位的移动。
烟台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检测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普里马科夫认为,1917年俄国政局的一次变动“在政权上取代了专制,俄国第一次成为共和国”。
他论述的是( )A.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的进步意义B.社会主义已由理想变为现实C.社会主义革命爆发具有必然性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进步性2.有学者认为:“十月革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名义、口号和理论体系进行的,与西方现代文明总危机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有直接的牵涉,但其渊源、性质、风格和命运却深深地植根于俄国历史土壤之中。
”该观点认为十月革命( )A.仅以马克思主义为革命的旗帜B.是对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冲击C.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关系不大D.是俄国社会内外矛盾的必然产物3.下图反映了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消长和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其中a年和b年分别指( )党员数量消长党员成分构成变化A.1921年和1922年B.1937年和1938年C.1927年和1928年D.1949年和1950年4.陕北民歌《移民歌》唱道:“山川秀,天地平,毛主席领导陕甘宁。
迎接移民开山林,咱们边区满地红。
”该民歌所反映的内容最早可能发生于( )A.国共十年内战时期B.抗日战争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三大改造时期5.美国著名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中认为:中国没有以民主的名义使自己陷入政党争斗局面,而是以一党体制实现现代化,发展出一种独特的纵向民主,这是形成稳定的关键。
“中国没有……陷入政党争斗局面”是因为实行了(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6.有学者认为: “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的‘一边倒’,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历史 Word版含解析
山东省实验中学2014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打靶)文综试题(word版)【试卷综析】本试卷是高三文科综合试卷,历史部分的考查以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测试为主要目标,在注重考查学科核心知识的同时,突出对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考查。
试题重点考查: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宋明理学、罗马法、启蒙思想、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列强侵华、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变迁、新民主主义革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全球化、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文化的演变、城市化问题、宗教改革、日本明治维新、第一次世界大战等主干知识;注意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调动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是份基础能力考查的好试卷。
第I卷(选择题140分)一.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刘邦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区别最大的是A.中央机构的设置B.地方制度C.皇帝权力D.根本目的【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的演变·汉初地方制度【答案解析】B 解析:汉承秦制,中央机构、皇帝权力、根本目的都基本上相同,只是在地方上有所不同。
而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汉实行郡国并行制。
故选:B【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秦汉的政治制度进行比较分析。
14. “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政策”,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提出“工商皆本”思想,出现著名的商帮D.坊市格局明确,官府严格管理商业活动【知识点】古代中国·古代经济·商业发展【答案解析】A 解析:题干中的关键词“宋代”“冲击着官府重农抑商”。
B、C都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不符合宋代的情况,排除;D项“坊市格局明确”是唐代商业发展的具体表现,排除。
故选:A【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的正确判断分析。
2014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三模试卷 文综 扫描版含答案(2014烟台三模)
文科综合能力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D2.C3.D4.C5.A6.C7.A8.D9.C 10.B 11.D 12.C13.D 14.C 15.D 16.B 17.D 18.C 19.D 20.C 21.B 22.B 23.C24.B 25.C 26.D 27.A 28.B 29.C 30.D 31.C 32.A 33.C 34.D 35.B二、非选择题36.(20分)(1)利: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陆地面积扩大;带来丰富的养分,形成肥沃的土壤。
(4分)弊:河道淤塞,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
(2分)(2)风力资源丰富;地价低。
(4分)(3)扩大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
(4分)(4)能使地面粗糙,减小风力;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固定沙丘。
(或防风固沙,截留水分)(6分)37.(22分)(1)特点:主要分布在断裂带两侧(或沿断裂带分布)。
(2分)原因:地处板块交界(张裂)地带(2分).地壳运动活跃(不稳定,2分),多火山。
(2)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两个保护区内降水时间上具有南北逐渐移动的规律。
塞伦盖蒂保护区的面积远比马赛马拉保护区面积大;12-5月是塞伦盖蒂保护区的湿季,雨水充沛,众多的野生动物需要的食物丰富。
(6分)(3)自然条件:热带草原气候,常年温暖,年较差小,花卉可生产时间长;雨季雨量丰沛。
(4分)社会经济条件:(发展中国家)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土地租金低,有利于产业化经营;通过航空运输,可方便联系欧美、日本等花卉市场;(政府决策)推动花卉种植和出口。
(6分)38.(1)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辟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6分,其它例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国内思想:近代以来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思潮遭遇挫折;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儒家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山东省潍坊市2014高三3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高三历史2014.0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I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填涂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将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中题号所示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
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据此可知,孟子强调A.道德教化B.兴办教育C.克已复礼D.礼法并用2.“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A.万物源于“天理”B.心即理也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3.“元代行省长官在忽必烈时期主要职掌钱粮、户口、屯种、漕运等事务,成宗时,可就领本省军队。
同时,没有中书省、枢密院转发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也不能调动军队。
”据此可知元代A.地方长官有较大独立性B.重视对地方官员的监察C.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D.专制主义皇权达到顶峰4.“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5.梁启超评价黄宗羲说:“原来我们国家还有比卢梭早200年的这么先进的思想。
山东省烟台市高三文综(历史部分)3月模拟(烟台市一模)
201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说明: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市区、考试科目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14.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l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
”李约瑟强调的是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16.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这表明严复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C.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D.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17.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烟台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
烟台三模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造纸术是东汉蔡伦发明的B. 火药是唐朝时期发明的C. 指南针最早用于航海D.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毕昇发明的答案:A2.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B. 封建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C. 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的矛盾D. 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矛盾答案:A3. 以下关于鸦片战争的表述,正确的是:A.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D.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答案:B4.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历史意义是:A. 推翻了清朝的统治B. 建立了民主共和国C.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 以上都是答案:D5. 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其主要历史意义是:A.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B. 促进了工人阶级的觉醒C. 促进了农民阶级的觉醒D. 以上都是答案:D6.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在于:A.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B. 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方向C. 为中国革命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D. 以上都是答案:D7. 下列关于抗日战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B. 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C.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的结束D.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答案:C8. 下列关于新中国成立的表述,正确的是:A.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B.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D. 以上都是答案:D9. 下列关于文化大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B. 文化大革命期间,国民经济遭受了重大损失C.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社会秩序井然D. 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答案:C10. 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B. 改革开放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C.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D. 改革开放是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的必由之路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70分)1. 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扫描版试题Word版答案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C2. B3. A4.B5. A6. C7. D8. C9. C 10.D 11.A 12.C 13. B 14.D 15. B 16. A 17.B 18. D 19. A 20. B 21.C 22. A 23. C 24. C 25. 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8分。
共50分。
26.(1)变化:由以官举士,权操于上到自由报考;由注重品德和学问的整体素质到更注重知识才能(或考试成绩)(2分)有较高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行政效率提高;促成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考试选官有利公平公正;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发展。
(4分)(2)特点:外来侵略加剧导致民族危机严重,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西方先进文明大量传入中国,中国逐渐走向近代化。
(4分)沿袭“中体西用”思想,不能从根本上变革封建专制制度。
(2分)(3)1905年科举制的废除,有利于推动新式教育制度的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沉重地打击了旧势力,在客观上为近代文明模式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4分)27. (1)经济上:资本主义发展;思想上:人文主义出现和发展(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思想)。
(3分)经济上:中国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实行闭关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政治上:中国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思想上: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思想保守。
(3分)(2)背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逐步加剧;同时西方先进技术也随之涌入中国;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受到冲击,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太平天国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
(4分)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诱导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3分)(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综合国力不断提高,有能力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世界市场;世界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高三历史上期末试题-烟台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高三期末自主练习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非网上阅卷的,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网上阅卷的,请将第Ⅰ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
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2.下图为古代雅典居民结构比例示意图,观察图示信息,对于雅典民主与居民的政治联系,叙述准确的是A.雅典超半数的居民拥有公民权B.雅典民主的社会基础为自由民C.少数奴隶主贵族独享雅典民主D.外邦人享有雅典最广泛的民主3.钱乘旦在《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文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
”对“王位的内容”变化说法欠妥的是A.专制王权→民主共和B.个人专制→宪政体制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D.国王至上→议会至上4.《蒋介石日记》中有这样一则记录“于寇患及匪祸二者,对前一项,加强防御;对后一项,应准备速剿也。
”据此推断,这则日记最有可能记录于A.国民大革命期间B.土地革命期间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期间5.马克垚认为“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对现代民主政治的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这里的“创新”主要指A.确立了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的政体典范B.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C.第一次完成了民族民主革命的双重任务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的民主共和国6.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
【恒心】山东省济南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
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地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
13.《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
”(如右图所示)。
这一体制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14.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15.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这一认识的局限是A、表达了英国的贸易诉求B、掩盖了英国的侵略本质C、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问题D、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问题16.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17.胡适在1929年4月27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
2014年烟台市模拟学业考试--历史 (1)
2014年烟台市初中学生学业考试历史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5.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指定区域外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三字经》历史部分被称作高度浓缩的‚中国通史纲要‛。
方框中的这段话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统一国家的建立B.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2.‚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给自己种下祸根)‛。
这句话蕴含的哲理与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最为接近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兵家3. 董仲舒去世后,汉武帝亲自为他选择安葬之地,并在陵前修建董子祠,这主要是因为A.同汉武帝的私人关系很好B.帮助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C.提出了有利于汉武帝实现思想统一的重要建议D.反击匈奴,夺取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4.‚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
在右面的三国鼎立示意图中,哪个数字所示的地区是吴国A.①B.②C.③D.④5.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下面这组图片中哪些是唐朝时期创制的农业生产工具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6.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秧马济南刘家功夫针铺商标清明上河图交子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7.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解析版】【2014烟台市一模】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 文综历史
201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说明: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市区、考试科目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A.治之经,礼与刑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答案】C【解析】考点:百家争鸣。
根据所学,法家学派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重农抑商,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联系本题材料的思想主张用军事力量清除旧的奴隶贵族,强迫人民群众生产劳动,商人和知识分子被歧视等,这些主张应属于法家学派。
14.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答案】B【解析】考点:资本主义萌芽。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由时间信息“1601年”可知发生在明朝,由“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可得出当时出现了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
山东省烟台市2014年下学期高三3月一模模拟考试 历史 (附答案)
201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灾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2.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3.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直接和间接信息有①1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②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③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风险性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5.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B.书中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6.下列二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者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7.《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一文中提出“五四运动才唤醒民众,使他们觉悟到封建社会的毒,觉悟到挽救危亡,必须民众自己努力更生,而努力更生必从思想教育做起。辛亥革命只是政治的革命,五四运动才是思想革命的先声。”“思想革命的先声”指的是A.推翻了封建制度与促进思想解放B.促进了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C.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D.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8.《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洋文学科的增设B.顽固势力的反对C.社会观念的落后D.大家子弟的谨慎9.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是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0.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1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13.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1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这条法令A.保护债务奴隶制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C.保护私有财产权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15.“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下列与黑格尔的这句话意思相近是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C.强调知行合一D.强调人类的理性16.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近代工业的起步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17.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英王的做法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B.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C.是行使正当权力的体现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18.德国历史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在《教义史》一书中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了审查,《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该历史时期应该是A.宗教改革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19.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20.租让制理论是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什么是租让制?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C.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1.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其主要原因是A.欧洲共同体的严重排他性B.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C.“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22.英国《每日电讯报》l2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1979年B.“美国总统”是指尼克松总统C.“商业上的原因”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D.“本身问题”主要是指“滞胀”问题23.二战后乔治·凯南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中说:“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苏联仍是很难打交道的。但并不是说,苏联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以便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推翻我们的社会制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全面“冷战”不可避免②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③“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④“冷战”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对立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4.“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发现”是指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的量子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电子运动的规律25.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这个流派是指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l7分,第27越l6分,第28题l7分,共50分。26.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深厚的内涵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仁”与孟子“仁政”思想的比较(1) 依据材料,指出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所关注的侧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的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2)“董仲舒的孔子”是如何“重新解说”儒家思想以适应君主专制需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评价“重新解说”后的儒家思想?(7分)材料三经过朱熹的构建,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佛、道两教关于个体修炼与宇宙论、认识论的思想精粹被广为摄取入内。——何国松《中国文化简史》(3)依据材料三指出朱熹构建的新儒学的特点。(4分)27.在社会学上,社会转型指社会结构的整体性、根本性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15、16世纪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正是制度结构上和向外推动力方面的根本差别,在世界历史的这一重要转折关头,使中国的力量转向内部,丧失了社会转型的契机。——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中国“丧失社会转型契机”的原因。(6分)材料二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进程从19世纪五、六十年代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主要经历了被动开放、经济起步、政体变革、思想解放四个时期。这是一种社会质变,即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发生了整体性的变革。——陈国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研究》(2)概括这一时期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背景。(6分)材料三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在谈到中国历史长时段发展时,他认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3)相对于第二次大革命,第三次大革命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深刻影响?(4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由放任主义或无干涉主义,源自法语的“laissez-faire”(“让他做、让他去、让他走”),意思就是政府放手让商人自由进行贸易。这一词首先在l8世纪由重农主义在字典里使用;以反对政府对贸易的干涉。这一词到了19世纪早期和中期成为了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同义词。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涉,并且反对政府征收除了足以维持和平、治安和财产权以外的税赋。(1)据材料一指出“自由放任主义”的表现并概括出现的根源,(4分)材料二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伴随着经济合作的失败、全球经济的瓦解和民族主义的复兴,并由此加剧了萧条。但是那场大萧条也促成了经济思想的革命。“再也没有下一次”,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与会代表的目标。——马丁·沃尔夫《金融危机再至:我们需要新布雷顿森林体系》(2) 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大萧条“促进经济思想革命”的表现是什么?为了“再也没有下一次”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做了哪些努力?(4分)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各国的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工人纷纷失业,’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困境,西欧各国着手调整经济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大力发展国有经济。战后西欧的国有经济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战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的新兴工业,如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由于投资的数额大,风验高,私人资本很难涉足;二是公共服务领域,如水电、交通运输部门,由于与民生关系密切,被限定为微利或非营利行业,私人资本不愿投入。除上述两大领城外,能源、化工等个别部门也有少量国有经济存在,随着二战后不断快速扩张,西欧各国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的比重也不断提高。(3)材料三中的经济调整体现了什么特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战后西欧经济政策进行调整的原因? (9分)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D2.B3.B4.A5.A6.B7.B8.C9.B 10.A 11.B 12.B 13.D 14.C 15.D 16.D 17.A 18.C 19.C 20.A 21.C 22.D 23.A 24.B 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1)孔子关注的是人的伦理道德,人的行为与价值;孟子关注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利。(4分)政治: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经济: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2分) (2)提出“君权神授”,神化皇权;发展了“三纲五常”,强化等级观念。(2分)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稳定社会秩序;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以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5分) (3):朱熹将纲常伦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本体论的高度,探讨宇宙与人生问题;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得到了丰富和更新。(4分)27.(1)原因: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经济上:固守农耕经济;推行“海禁”政策,走向闭关;思想上:儒家思想文化塑造了民族内趋型的心理结构。(4分)(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6分)(3)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赢得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开启民主政治、民族平等的新纪元;开辟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光明前景。(6分) 28.(1)表现: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涉。(2分)根源:18、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2分)(2)国家干预经济盛行(或曰凯恩斯主义)。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4分)(3)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变化,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在二战后不断增加。(4分)原因:由于战后经济遭到破坏,社会动荡;二战后西欧各国吸收30年代大危机的惨痛教训;罗斯福新政成功经验的借鉴;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公共服务领域微利,私人资本不愿投入。(5分)。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考试
201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文科综合说明:本试卷分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请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答案写在答卷纸上。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市区、考试科目涂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3.《全球通史》在论述中国诸子百家思想主张时说:“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要用国家的军事力量予以清除;而人民群众则需被强迫从事生产劳动。
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因此不可宽容待之。
”下列观点与文中“他们”同属一个派别的是 A.治之经,礼与刑 B.唯同乎天和者为然C.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D.自贵且智者为政乎愚且贱者则治14.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在给朝廷的奏折中写道:“(苏州)浮食奇民,朝不谋夕。
得业则生,失业则死。
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当时的苏州A.饥民流离失所,社会动荡不安 B.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地方官员与商人相勾结欺压百姓 D.大量使用机器使工人失业l5.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说:“过去,中国是和外界有接触的,但是,这种接触从来没有多到足以影响它所特有的文化以及科学的格调。
”李约瑟强调的是A.中国科技文化得益于外来文化 B.中国科技文化具有独立的特质C.中国的文化与科学发展不平衡 D.中国统治者对外来文化的排斥16.严复晚年说:“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
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这表明严复A.抛弃了进化论思想、 B.认识到了西方文明的本质C.思想逐渐趋于保守 D.欲从传统思想中寻找价值17.有学者说,因为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
【2014烟台市一模】山东省烟台市2014届高三3月模拟单科历史扫描版含答案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D2.B3.B4.A5.A6.B7.B8.C9.B 10.A 11.B 12.B 13.D14.C 15.D 16.D 17.A 18.C 19.C 20.A 21.C 22.D 23.A 24.B 25.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17分;第27题16分,第28题17分。
共50分。
26.(1)孔子关注的是人的伦理道德,人的行为与价值;孟子关注的是人民的生存权利。
(4分)政治:分封制瓦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国家分裂;经济:井田制瓦解,小农经济产生。
(2分)(2)提出“君权神授”,神化皇权;发展了“三纲五常”,强化等级观念。
(2分)评价: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大一统”,稳定社会秩序;使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带有神学迷信色彩,宣扬纲常伦理以维护封建专制和等级制度,对后世产生消极影响。
(5分)(3):朱熹将纲常伦理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本体论的高度,探讨宇宙与人生问题;吸收和融合佛道思想,使儒学得到了丰富和更新。
(4分)27.(1)原因:政治上:强化君主专制;经济上:固守农耕经济;推行“海禁”政策,走向闭关;思想上:儒家思想文化塑造了民族内趋型的心理结构。
(4分)(2)背景:工业革命后,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西方国家加强了对外侵略扩张,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思想文化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力量逐步壮大。
(6分)(3)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赢得民族独立,国家统一;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开启民主政治、民族平等的新纪元;开辟了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光明前景。
(6分)28.(1)表现:自由贸易、自由市场、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2分)根源:18、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进行。
(2分)(2)国家干预经济盛行(或曰凯恩斯主义)。
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关贸总协定,推动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高考诊断性测试历史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请将第I卷答案涂在答题纸选择题答题区,将第II卷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在评述秦朝的政治变革时说:“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
当时没有一个人敢于想象皇帝的儿子们竟会跟平民一样,竟没有拥有土地,更没有拥有奴隶群。
尤其是崇古的儒家学派的学者,面对着这么大的巨变,大惑不解。
”儒家学派的学者“大惑不解”是因为“巨变”A.加速了秦朝的灾亡B.缺乏应有的理论基础C.加剧了地主阶级内部的矛盾D.削弱了宗法制的作用2.右图是一幅残缺的中国古代“中央机构示意图”,请依据留存信息,判断该图最可能反映的朝代是A.秦代B.汉代C.唐代D.元代3.阅读下表,从表中可以获取的直接和间接信息有年代人口(亿) 耕地(亿亩) 人均耕地(亩/人)1650 1.00—l.50 6.00 6.00—4.001750 2.00—2.50 9.00 4.50—3.601850 4.10 12.10 2.95①17—19世纪中期,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②人口增长与土地供给的矛盾③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风险性④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了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
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是A.棉纺织业发展迅速,以女性为主的家庭手工副业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B.通俗文化盛行,平民识字率提高,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因而提高C.民主平等思想广泛传播,女性逐渐摆脱家庭和传统思想的束缚D.江南地区人口大量外移,性别比例失衡,女性地位因而日益重要[来源:学科网]5.魏源著《海国图志》印刷近千册不久被列入禁书;《瀛环志略》一书在作者徐继畲被罢官后也被查禁。
造成其相同归宿的原因是A.清朝沉醉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B.书中作者的观点触怒清帝C.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惨败D.作者的罢官经历决定其归宿6.下列二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者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A.中国陷入世界市场B.洋务民用企业发展C.资本主义发展迅猛D.自然经济强烈抵制7.《论五四运动的意义和影响》一文中提出“五四运动才唤醒民众,使他们觉悟到封建社会的毒,觉悟到挽救危亡,必须民众自己努力更生,而努力更生必从思想教育做起。
辛亥革命只是政治的革命,五四运动才是思想革命的先声。
”“思想革命的先声”指的是A.推翻了封建制度与促进思想解放B.促进了民族和民主意识的觉醒C.是中国新民主义革命的开端D.使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8.《齐如山回忆录》中载,“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
……招学生太费事,于是由八旗官学中挑选,虽然是奉官调学生,但有人情可托的学生谁也不会去,所挑选者,大多数都是没有人情,或笨而不用功的学生。
……这些学生入同文馆之后,……许多人便同他们断绝了亲戚关系。
”材料说明京师同文馆招生困难的根本原因是A.洋文学科的增设B.顽固势力的反对C.社会观念的落后D.大家子弟的谨慎9.建国初期,毛泽东曾指出:“我国全部轻工业和重工业,都有约百分之七十在沿海,只有百分之三十在内地,这是历史上形成的一种不合理的状况。
”这种“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变是在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B.“一五计划”时期C.国民经济调整时期D.改革开放初期10.下面是一名同学整理的历史读书笔记,记录了某一历史时期的情况,对此历史时期,正确的认识是A.从“左”倾冒进到国民经济调整B.从国民经济恢复到“一五”计划完成C.从“文化大革命”到实施拨乱反正D.从改革开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1.费正清在《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说:(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及其同僚依靠组织方式上的变化,通过大规模的劳力动员,以实现农业奇迹;邓及其同僚同样依赖改变组织方式——尽管在类型上二者十分不同——来提高农业生产率。
”后者不同于前者的是A.改变了此前的土地所有制性质B.农民经营土地的自主权扩大C.违背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D.反映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12.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产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
这说明了A.我国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B.企业自主权不断得到扩大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D.私营工商业逐渐恢复和发展[来源:学科网]13.某位同学打算写一篇关于古希腊罗马的研究性学习论文,他根据“史论结合,论从史出”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一些结论。
你认为这位同学所得出的结论与他所掌握的史料之间逻辑关系最为严谨的是史实结论A 希腊沿海、多山的自然环境雅典民主政治形成B 伯里克利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
雅典民主是多数人的民主C 《十二铜表法》的具体肉容它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知识的垄断,是罗马法的起点D 西塞罗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牲,是衡量正义与非正义的标准”。
人文精神得到彰显14.《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这条法令A.保护债务奴隶制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C.保护私有财产权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15.“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与黑格尔的这句话意思相近是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C.强调知行合一D.强调人类的理性16.英国学者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
”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A.近代工业的起步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C.国内市场的形成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17.1762年,英国议员约翰·威尔克斯主持的《苏格兰人报》刊出谴责政府对外政策并攻击国王乔治三世的文章,英王授意政府将其逮捕并指使下院通过决议剥夺其议员资格。
英王的做法A.违背了《权利法案》的规定B.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C.是行使正当权力的体现D.维护了英国政府的权威18.德国历史学家阿道夫·冯·哈纳克在《教义史》一书中对欧洲某一历史时期这样写道:“较为保守的人士徒劳无益的抱怨,没有什么是神圣的了;上帝自己也受到了审查,《圣经》被要求在理性的法庭上提交自己的证明材料。
”该历史时期应该是A.宗教改革时期B.文艺复兴时期C.启蒙运动时期D.工业革命时期19.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
”以此为理论依据,对巴黎公社最合理的评价是A.它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B.它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C.它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D.它建立的国家机器具有代议制的色彩20.租让制理论是列宁在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提出的一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理论。
什么是租让制?列宁说:“租让——这是同先进国家的资本主义的联合”,“这是同先进国家中的先进财政资本的经济合作、联合、合同”。
列宁提出实行“租让制”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发展国民经济B.与西方国家友好往来C.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D.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21.二战后至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欧洲经济发展中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格局”状态,没有形成整个欧洲的紧密联系。
其主要原因是A.欧洲共同体的严重排他性B.欧洲社会经济发展失衡C.“冷战”’格局下意识形态对立D.欧洲各国之间经济竞争加剧22.英国《每日电讯报》l2月18日报道:“美国总统突然采取令人意外的行动,决定在明年元旦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其中有许多战略上和政治上的原因。
可是简单的商业上的原因往往被人遗忘。
美国企业界领导人……认为中国这个未来的广大市场是解决他们本身问题的一把钥匙。
”下列有关这份报道的分析正确的是A.这份报道应发表于1979年B.“美国总统”是指尼克松总统C.“商业上的原因”是美中建交的根本原因D.“本身问题”主要是指“滞胀”问题23.二战后乔治·凯南在《苏联行为的根源》中说:“在今后很长时间内,苏联仍是很难打交道的。
但并不是说,苏联要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以便在一个确定的时间内推翻我们的社会制度。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全面“冷战”不可避免②要用“热战”代替“冷战”③“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④“冷战”是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的对立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24.“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
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
”“这一发现”是指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B.普朗克的量子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电子运动的规律25.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某个流派的作家“行使了社会学家、社会史家以及社会批评家的职能,生动记录了这个时代纷至沓来的所有紧要事件,其中既有公共生活事件,又有个人生活事件,都市社会、工人状况、贫困、婚姻、妇女角色。
”这个流派是指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l7分,第27越l6分,第28题l7分,共50分。
26.在中国灿烂的文明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是极其重要的一条支流,几千年来不断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并沉淀出深厚的内涵文化。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仁”与孟子“仁政”思想的比较孔子“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政治方面“仁政”的核心是政治方面的重民,提值“以民为本”,提出“民贵君轻”。
反对兼并战争,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
经济方面主张“民有恒产”,统治者要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使用权,要减轻赋税。
(1)依据材料,指出孔子和孟子思想主张所关注的侧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孟子的思想主张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
(6分)材料二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选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2)“董仲舒的孔子”是如何“重新解说”儒家思想以适应君主专制需要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应如何评价“重新解说”后的儒家思想?(7分) 材料三经过朱熹的构建,一个庞大的以人的伦常秩序为本体的儒学体系得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