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主题再探

合集下载

浅析论长恨歌的主题

浅析论长恨歌的主题

浅析论长恨歌的主题《长恨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所作,全诗共120句,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描绘了唐朝盛世的辉煌和衰落。

这首诗的主题是爱情、权力和命运。

爱情是《长恨歌》的核心主题。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是整个诗歌的灵魂。

他们的爱情是纯洁而美好的,但最终却因为权力和政治斗争而走向了悲剧的结局。

诗歌中描写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深情厚爱,以及杨贵妃对唐玄宗的忠诚和依赖。

他们的爱情是真挚而动人的,但最终却被政治阴谋所摧毁。

这种爱情的悲剧性,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权力也是《长恨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唐玄宗作为唐朝的皇帝,拥有巨大的权力和影响力。

他的爱情故事也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

他为了得到杨贵妃的爱,不惜废黜皇后和太子,甚至发动了安史之乱。

这种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导致了唐朝的衰落和灭亡。

诗歌中的“宫闱深锁”、“翠华摇曳”等描写,表现了宫廷内部的政治斗争和权力争夺,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腐败。

最后,命运也是《长恨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收场。

他们的爱情被政治阴谋所摧毁,杨贵妃被迫自杀,唐玄宗也被迫退位。

这种命运的无奈和悲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无情和残酷。

诗歌中的“人生如梦”、“世事如棋”等描写,表现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预测性,也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反思。

综上所述,爱情、权力和命运是《长恨歌》的主要主题。

这首诗歌通过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也表达了作者对人性、权力和命运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歌不仅是文学经典,更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性的复杂,也引发了我们对生命、爱情和人性的深刻思考。

《长恨歌》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长恨歌》的主题到底是什么?

《长恨歌》的主题到底是什么?《长恨歌》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导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千古传唱的名作。

但对于这样一篇大家都熟读能诵的文章,其主题思想却一直没有定论,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

其实《长恨歌》主题是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小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小编有证据,接下来yjbys小编就带你去找证据。

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但长期以来又一直停留在诗句本身意义的研究上,因而争端甚多。

本文试图从写作背景、诗句内容和诗歌题目三方面阐述其主题思想,通过分析史料所载的白居易与湘灵的初恋和悲剧爱情经历,认定《长恨歌》的成诗正是基于这一段感情经历的,其主题必然不会与爱情毫不相关。

同时,《长恨歌》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李杨恋情的发展和最终结局,诗题长恨两字的含义即长久的、永远的遗憾,也暗示了其用意所在。

因而笔者认为,《长恨歌》主题应是描写爱情、歌颂爱情。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千古传唱的名作。

但对于这样一篇大家都熟读能诵的文章,其主题思想却一直没有定论,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

笔者认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义总是比较的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

但我们总是可以得出某一结论,尽管并不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

有人认为以前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种种争论,并不是绝对地互相排斥,它们都有某方面的依据和合理性,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融通,从而共同构建出《长恨歌》的多重意蕴.①,这种观点,看似很全面,事实上是一种折中主义、包揽主义,多重意蕴的后面其实就是一种逃避。

因此笔者试图对《长恨歌》的主题再作探讨。

一.从《长恨歌》的写作背景看其主题《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

写作背景:当时任县蔚的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50年前的天宝遗事,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话及此事,相与感叹当时,王质夫提议以文学作品连记叙这段故事,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

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长恨歌的主题分析

长恨歌的主题分析“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的一曲《长恨歌》自问世以来就受到世人的喜爱,全诗以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婉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缥缈的仙境将读者完全带入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

而它的主题却一直是众说纷纭,下面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但其中含有政治讽喻,如“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就是直斥安史之乱前唐玄宗的重色、求色,前人对此句亦有评价:“思倾国,果倾国矣。

”有如“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春从春游夜专夜”“ 金屋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

”是在表明对其迷恋女色,荒废朝政的无比痛心。

但其诗主题仍是唐玄宗与杨玉环的坚贞爱情,在作者书写杨玉环的身份以及如何进宫的情况时,作者采用了春秋笔法,只两句“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轻轻带过,而历史上的事实却是唐玄宗看中了已为自己儿子(寿王李瑁)妃子的杨玉环。

从而用卑鄙手段将其召入自己宫中。

试问,对于这样好的讽喻材料,白居易为什么会弃之不用呢?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不想用此来破坏人们对理想爱情的赞同和追求。

文中的“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

峨嵋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

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

”前者以夸张手法表现了唐玄宗对杨玉环的宠爱,后者以情写景,以景托情,近乎完美的表现了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

后文“夜雨闻铃肠断声,”“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更是从唐玄宗的心理活动上直抒情感,而下文杨贵妃“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

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更是直接的表现了杨贵妃对唐玄宗的思念,而在马嵬坡时,杨贵妃之死即使不是唐玄宗亲自下令,至少也得到了他的默许。

而文中杨贵妃对唐玄宗没有丝毫怨恨之情,作者甚至对这一情节只字不提!下文中杨贵妃又说:“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长恨歌》主题探究

《长恨歌》主题探究

说《长恨歌》是一首描写爱情悲剧的长诗.一般不会产生歧义。

因为悲剧故事
的始末在诗中表达得十分清晰:全诗以“汉皇重色思倾国”为开端,先写杨玉环入宫,受专宠;次写马嵬兵变及李、杨爱情悲剧结局;再写唐明皇奔蜀及回宫后对贵妃的笃
诚思念;最后借助想象的翅膀,写贵妃死后成仙,对玄宗一往情深,并以“天长地久
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束整个故事。

该诗不仅故事完整,而且情节波澜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诗的后半部分想象、虚幻了一个恍惚迷离,“虚无飘渺”的别
开生面的仙境,使杨贵妃死后的形象再现于蓬莱,沟通了天上人间永远不存在的爱情。

这使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就不再是简单的纪实诗,而成了一个经过艺术再创造的更带有典型意义的悲剧。

这种仙化式的悲剧结局,是作了喜剧处理的。

它不仅写出了李、杨至死不渝的爱情,而且还以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出了死而复生、恩爱不绝的奇迹。

《长恨歌》写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最终以悲剧结局,这反映出了诗人对他所认识所描绘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的基本评价和基本态度,而且这爱情悲剧是能够统帅全诗灵魂的;至于纵欲失政等政治因素可作为背景、典型环境来考虑。

这爱
情悲剧作为主要线索来分析、评价。

那《长恨歌》的爱情说也就好解释了。

从客观上说,帝妃之间的爱情故事,在我们今天看来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有其独特性.
这里富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唐明皇“重色”的性格特征可谓淋漓尽致矣。

诗的首句“汉皇重色思倾国”就高度概括了他的性格特征。

而杨贵妃则着重体现在“倾国”的外
貌上,写她的妩媚、娇态、风姿.“天生丽质”。

这形象既富于个性又十分鲜明。

《长恨歌》主题探析

《长恨歌》主题探析

《长恨歌》主题探析《长恨歌》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长诗,通过描写杨贵妃的生平和死后感慨,表达了作者对命运无情的思考和对华丽背后的虚幻感叹。

本文将对《长恨歌》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析。

首先,《长恨歌》的主题之一是宿命与无常。

杨贵妃作为中国历史上最为知名的美人之一,她奉高宗的宠爱,却最终遭到了悲惨的命运。

诗中描绘了杨贵妃被杀的场景和她死后的幽魂,以及她一生的挣扎和坠落。

无论杨贵妃如何美丽动人,命运的齿轮是无情地转动的,她最终无力回天。

这给人带来了对宿命的思考,似乎人们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一切都注定发生。

其次,《长恨歌》的主题之二是欲望与迷惑。

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杨贵妃在宫中的生活,她美丽动人的外表和妖媚的风姿总是引发男人们的欲望。

宫廷中权力和阴谋的游戏使得杨贵妃迷失了自己的本心,被欲望所迷惑。

她虽然有着所有女性的渴望幸福和爱情的欲望,但最终却深陷痛苦和绝望当中。

这给人们警示了欲望对人的迷惑力,警示人们不要迷失自我,追逐虚幻的幸福。

第三,《长恨歌》的主题之三是权力的陷阱。

诗中描绘了杨贵妃逐渐受到皇帝的宠爱和权力的熏染,她得到了无数荣华富贵,但也赢得了无尽的敌对和阴谋。

权力迷人,但陷阱重重。

杨贵妃身陷宫廷权力的漩涡,最终坠入深渊。

这给人们以深思,权力虽然有着诱人的光华,但也有着巨大的风险,只有警惕和明辨是非才能保持清醒。

最后,《长恨歌》的主题之四是华丽与虚幻。

诗中描绘了杨贵妃在宫中的华梦,包括盛装妆饰、花团锦簇、乐舞歌声等。

这个华丽的世界充满了虚幻和煌煌的表象。

而在这虚幻背后,杨贵妃的内心却是孤独和无助的。

她的美丽和荣耀只是一层薄纱,掩盖着她内心的软弱和无力。

这给人们带来了对表面虚幻的思考,背后的真实是否与外表相符,华丽是否孤独和无奈?综上所述,《长恨歌》通过对杨贵妃的生平和遭遇的描绘,以及对命运、欲望、权力和虚幻等主题的探索,展示了人生的脆弱和凄凉,表达了作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这篇诗作引发了人们对生命的思考和对内心真实与表象之间关系的深思。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观点及理由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观点及理由

对长恨歌双重主题观点及理由
《长恨歌》是一首非常优美而又凄美的抒情诗,它隐喻着人们大多有
着无法突破的限制和恒久不变的憧憬,表达了一种不断孤独而坚定的
坚持。

1. 首先,《长恨歌》以爱情为主题,传达了人们在这个爱情里所承受
的无限苦难。

它夹杂着深刻的哀愁,表达出对困境无法超越的无奈,
以及苦苦挣扎无法实现的恋爱梦想。

通过主人公的无助状态,诗人传
达出一种为爱而无可奈何的痛苦。

2. 《长恨歌》还蕴含着无可奈何的诗意悲剧感。

此首诗歌让人感到无
言以对,它唤醒了他们心中对爱情、对生活等深刻的感受。

它使人对
自己无可奈苦的重压,也使人们能够从另一个角度体会到人生的意义。

3. 最后,《长恨歌》不仅仅强调了爱情的力量,还强调了坚强的毅力。

在人们的挣扎与坚持中,也能体会到人生的真谛。

诗人在苦苦挣扎中,仍旧清楚的知晓彼此之间的缘分终将拉近,尽管费尽心机仍然遭到无
情的拒绝,但仍旧满怀希望的把握着未来,坚持期盼最终可以实现自
己的梦想。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长恨歌》蕴含着复杂的象征意义,把爱情里隐
藏的哀伤原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它以纯粹、写意的方式抒发出人
们对爱情和生活无比渴望和坚持的情感,启发人们勇敢面对苦难,无畏挑战,奋勇向前。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具有丰富主题的叙事诗,其主题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辨析。

以下是从几个方面对《长恨歌》主题的辨析:
1.讽谕说:根据诗中描述的汉皇重色思倾国,以及统治阶级荒淫
误国,可以认为《长恨歌》的主题在于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并对此进行讽刺和批评。

这种观点认为《长恨歌》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警示。

2.爱情说:从诗中描绘的杨玉环与唐明皇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
他们在爱情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悲欢离合,可以看出《长恨歌》主题是歌颂杨玉环与唐明皇之间真挚的爱情。

这种观点强调了人性的美好和爱情的崇高。

3.双重主题说:根据诗中描绘的唐明皇与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以
及作者在描写中既展现了人性的美好,又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荒淫误国,认为《长恨歌》具有双重主题。

这种观点认为,一方面是对美好爱情的赞美,另一方面是对现实政治的批判和警
示。

综上所述,《长恨歌》的主题具有多面性和复杂性,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辨析。

然而,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长恨歌》都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和独特艺术表达的作品,既展示了白居易作为伟大诗人的才华,又展现了其对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和批判。

唐诗研究(长恨歌主题研究)

唐诗研究(长恨歌主题研究)

吾在位以来,所制多矣。奇丽服玩,锦绣珠玉,不绝于前,此非防欲 也;雕楹刻桷,高台深池,每兴其役,此非俭志也;犬马鹰鹘,无远 必致,此非节心也;数有行幸,以亟劳人,此非屈己也。斯事者,吾 之深过,勿以兹为是而后法焉。——李世民《帝范》 (B)大臣上书讽谏: (C)对上天之畏惧: (3)君主权力之不可制约与李杨的爱情悲剧: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傍。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暮婚晨告别,无奈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沈痛迫中肠。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襦裳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第五,方士“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而终于于海上仙 山寻到杨贵妃,表明杨贵妃仍居留人间。“其中绰约多仙子”,又似 杨贵妃非清净独居之道士,而“唐之女道士院迹近倡家”。 第六,《长恨歌》叙述方士初见杨贵妃,正值杨贵妃睡觉初起,“九 华帐里梦魂惊”,极仓促之致。而“云鬓”、“花冠”之句,又似钗 横鬓乱,而非独居杨妃之形象矣。 第七,方士持归之信物,一为钿合金钗,一为七夕密誓。前者或可窃取 ,后者则无法臆造,因知方士所见之杨贵妃为真,而非骗人之虚言。
我想天宝皇帝,只为宠爱了贵妃娘娘,朝欢暮乐,弄坏朝纲,致使 干戈四起,生民涂炭。——(清)洪升《长生殿》第36出《看袜》
只可惜当日天子宠爱了贵妃,朝欢暮乐,致使渔阳兵起。 ——(清)洪升《长生殿》第38出《弹词》
贪爱——怠政——朝政紊乱——安史之乱——杨妃惨死——分离(生 离之悲) (5)悲剧是否都是善恶冲突造成的: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李商隐《马嵬二首》之一

《长恨歌》主题思想再析

《长恨歌》主题思想再析

《长恨歌》主题思想再析《长恨歌》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年),当时诗人正在盩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该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这首长篇叙事诗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苦果。

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了的,因而该诗能在历代读者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但是《长恨歌》的主题思想众说纷纭,大致有“暴露说”即李杨爱情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歌颂说”即歌颂李杨生死恩爱,缠绵悱恻的爱情,“暴露歌颂二重说”即歌颂李杨爱情,借其爱情故事反映社会现实,但笔者认为其主题应是“恨”,即“遗憾说”是作者对唐朝颓势难挽的遗憾,是对唐玄宗的遗憾,是对李杨爱情的无限惋惜,也是对自己仕途失意的遗憾。

对《长恨歌》的主题,笔者认为,其主题思想应是“恨”,“恨”者,“遗憾”也,《长恨歌》的主题是遗憾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

一周明在《〈长恨歌〉主题新探》中说,唐诗除了无题或用开头的一、二字作题或袭用乐府古题外,一般地,诗题往往是诗篇的纲领或灵魂,因而《长恨歌》的诗题“长恨”即是主题,即遗憾说可成立,同时与白居易恪守的“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艺术手法亦是一致的。

从诗的开首“汉皇重色思倾国”所隐含的对唐玄宗沉缅女色,不理朝政,到权奸误国,酿成安史之乱祸及社稷,也危逼君王之慨叹,以至诗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所流露出的颓势难挽的遗憾也能证明。

遗憾主题也源于安史之乱后到《长恨歌》面世之时唐代朝野之恨的基础上的,《长恨歌》作于唐宪宗元和元年,从唐玄宗已经历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四代,然而这四代皇帝昏庸无能,没有一个比得上玄宗,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而当时社会弥漫着对“开元盛世”的怀念,肃宗时就表现出来了,史书记载,“丁未,玄宗至京师,文武百官,京师士庶夹道欢迎,靡不流涕”,届时玄宗已失去皇位,只是以“上皇”的身份还都仍受欢迎,就已证明人们对玄宗的态度是同情,惋惜多于否定,批判,这也与《长恨歌》遗憾主题相符。

《长恨歌》主题新探

《长恨歌》主题新探

《长恨歌》主题新探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长恨歌》主题新探《长恨歌》主题新探《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篇长篇叙事抒情诗。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

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白居易《长恨歌》主题辨析《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的一首长篇抒情诗作,通过以歌词的形式展现了浓郁的爱情和离别之情。

该诗以秦宫宝殿为背景,描述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深情爱恋,并以杨贵妃之死为结尾。

本文将从爱情、离别、权利欲望和对朝廷政治的批判等几个方面对《长恨歌》的主题进行辨析。

首先,《长恨歌》以深情的爱情为主题,展现了杨贵妃与唐玄宗的爱情故事。

诗中通过描写杨贵妃美丽的形象、她与唐玄宗的闭门相会以及两人之间的甜蜜亲昵的情节,表达了白居易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

他将爱情视为一种美好的情感,赋予了杨贵妃和唐玄宗以浪漫的形象,强调了爱情的深沉和坚固。

其次,离别是《长恨歌》另一个重要的主题。

诗中描绘了杨贵妃在秋夜与唐玄宗分别的情景,以及离别后的思念之情。

白居易通过描写杨贵妃的凄凉离去,表达了自己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无奈之情。

诗中的杨贵妃被描绘成了一个真挚而忠诚的女性形象,她对于爱情和离别的态度令人感动,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此外,《长恨歌》还表达了对权力欲望和朝廷政治的批判。

白居易通过揭示唐玄宗对于杨贵妃的爱情和私欲,暗示了唐朝政治中的腐败和腐朽。

诗中描写了杨贵妃受宠爱的过程,以及她因此与其他妃子的争斗,以及最终被废黜和流放的命运。

白居易通过描写杨贵妃的悲惨遭遇,让人对于权力欲望和政治腐败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总结起来,《长恨歌》是一首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同时批判了权力欲望和朝廷政治的深情抒发之作。

通过揭示唐朝宫廷世界中的腐败和私欲,并以此为背景来讲述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和离别遭遇,白居易成功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爱情和权力的思考和追求。

《长恨歌》借由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歌,呈现了一幅壮丽而凄美的画卷,使人产生对于人生、爱情和权力的深思。

这也是该诗能够在千年间持续流传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长恨歌》是一首深情抒发的诗歌作品,以爱情和离别为主题,同时批判了权力欲望和朝廷政治。

诗中通过描写杨贵妃的遭遇和离别,表达了作者对于离别的痛苦和思念之情。

《长恨歌》的主题探析

《长恨歌》的主题探析

《长恨歌》的主题探析一唐宪宗元和元年,白居易三十五岁,在周县任县尉。

一次,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到唐玄宗、杨贵妃的事,都感叹于此。

深于诗,多于情的白居易,便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长于史的陈鸿创作了《长恨歌传》。

这是两篇叙写李杨故事的重要作品,《长恨歌》尤为脍炙人口。

但这首诗的思想倾向是通过具体形象来体现的,不像《长恨歌传》那样明确说出是为了“惩尤物,窒乱阶”,因而对它的主题历来有不同理解。

有人认为是暴露统治阶级的荒淫,有的则认为是歌颂李杨真挚专一的爱情。

其实,这两种观点都有值得商榷之处。

二持前一种观点的人认为:“汉皇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说唐玄宗重“色”,想着的是“倾国”之貌,他多年都寻不到符合标准的人选,求色时间之长、标准之高,骇人听闻,可见生活的荒淫。

其实这样看有些偏颇。

我们知道,历代君王都是三宫六院、嫔妃成群,有的出访,巡视时一路选择,回来时早已三五成群,有的甚至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地进行选妃活动,花费的精力之多,经费之大,那才是骇人听闻,结果有时绝色美人选入宫中还不知道,像王昭君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那真是滑天下之大稽,笑掉大牙。

历史上一些政绩卓著的皇帝在这个问题面前也没能经过去,只是处理得稍微恰当而已。

唐玄宗作为一代君王,也不例外。

他有他的选美标准,只要不是放下政事不管,而去专门选择,我想是可以理解的。

这种观点还认为,杨贵妃在入选之后,就以娇媚之态在唐玄宗面前撒娇邀宠,致使唐玄宗荒政误国。

美不是罪过。

杨贵妃“天生丽质”,本来就长得很美,符合唐玄宗的选美标准,唐玄宗喜欢她。

她出生的时候并不是为了选入后宫而有意漂亮的,那是上苍赋予的。

同时,她除了优越的先天条件以外,后天的训练结果也有超人之处,她的舞技歌喉都深受皇帝的青睐,这并不是采取阴谋手段夺人所爱,而是靠优越的条件和过硬的本领得来,这就更不是她的过错了。

即使没有她杨贵妃,也照样会有张贵妃、李贵妃、王贵妃。

其实,《长恨歌》应该是歌“长恨”。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诗中以杨贵妃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展现了唐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宫廷斗争、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多重意蕴丰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长恨歌》通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与追求。

诗中杨贵妃被描写为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美人,她赢得了唐玄宗的宠爱。

杨贵妃的命运被宫廷的阴谋和爱情的背叛所改变,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通过描写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白居易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讴歌和对爱情虚伪、残酷的批判。

他思考了爱情的起伏和无常,认为纯真的爱情只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愿望中,而在现实中,它常常由于外界的种种因素而扭曲、变质。

《长恨歌》通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唐朝后期宫廷政治的黑暗和腐败。

诗中揭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权力斗争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长诗中,白居易具体描写了杨贵妃被宫廷权臣李林甫等人陷害的过程,通过这一描写,他批判了政治阴谋和宫廷斗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摧残。

他将唐朝的政治腐败与杨贵妃悲剧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政治黑暗的谴责。

《长恨歌》还通过诗中美丽绝伦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杨贵妃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的杨贵妃被描述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绝世美人,她的美貌和魅力令人难以抗拒。

白居易通过这一描写,将杨贵妃塑造成一个迷人的、张扬的形象。

他用杨贵妃的美丽和灿烂,表达了自己对美的执着追求。

通过美丽的描写,他让读者感受到美的魅力和无尽的诱惑,同时也意味着美与权力、命运的裹挟和消逝。

《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凄美而又激昂的长诗,通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展现了作者对爱情、政治和美的思考与追求。

诗中多重意蕴丰富,从爱情的起伏与无常、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到美的追求与虚妄,都在诗中有所体现。

它是一部唐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白居易创作的特色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赋予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长恨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思考

《长恨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思考

长恨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与思考《长恨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长篇叙事诗,由白居易创作而成。

它通过描述杨贵妃的悲惨命运和唐朝政治变革,再现了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长恨歌》对历史事件的再现以及所引发的思考。

1. 杨贵妃与唐朝政治《长恨歌》通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杨贵妃在唐朝政治中扮演的角色。

她不仅是一个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女性,更是皇帝李世民心目中最爱、最信任的人。

然而,杨贵妃因其特殊地位和影响力,也成为了其他人觊觎和攀附权力者眼中的障碍。

透过杨贵妃的遭遇,我们能够深入了解当时唐朝政治的黑暗和残酷。

2. 唐朝社会变革《长恨歌》所揭示出来的不仅是一个个故事情节,更有整个唐朝社会的变革。

杨贵妃的权力和地位反映了皇室内部的斗争以及政治丑恶。

而她最终被贬出宫,也标志着唐朝这一历史时期的结束。

通过对《长恨歌》的解读,我们可以思考唐朝政治、社会制度的弊端以及其所造成的种种问题。

3. 对女性命运与权力的思考在《长恨歌》中,杨贵妃作为一个女性角色,展现了她在男性主导社会中获得巨大权力并最终失去一切的悲惨命运。

这引发我们对于女性在历史上扮演角色、争取平等权益以及权力与地位之间关系的深思。

同时也让我们反思当代社会中女性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探索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

4. 文学作品与历史再现《长恨歌》是一首诗歌作品,通过艺术手法再现了历史故事、人物与情节。

文学作品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常常具有重要意义,在向读者传递信息与感情共鸣的同时,也为历史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素材和视角。

通过对《长恨歌》的解读,我们可以思考文学作品如何重新塑造并呈现历史事件与人物。

综上所述,《长恨歌》是一部描绘杨贵妃命运和唐朝政治变革的重要文学作品。

它对于历史事件的再现引发了我们对于政治、社会、女性与文学等诸多领域的深度思考。

通过阅读和探索,《长恨歌》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并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

《长恨歌》三主题之我见

《长恨歌》三主题之我见

《长恨歌》三主题之我见《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所著的一首长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被广泛传诵和赞美。

本文将从三个主题角度探讨《长恨歌》的内涵和意义。

首先,《长恨歌》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抱怨和无奈。

整首诗以杨贵妃对自己不幸命运的牢骚作为开篇,倾诉了她在宫中生活的无奈,正是因为她的美丽和才华,才成为了一代佳人,但也注定了她不幸而短暂的人生。

从杨贵妃的眼中看世界,她深切感受到了命运的残酷和无情,对此心生愤恨,并以此将自己对命运的不满表达出来。

通过杨贵妃的情感表达,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传达出了人生不能如愿所致的悲哀和失落。

其次,《长恨歌》反映了唐朝社会的腐败和堕落。

诗中描绘了宫廷纷争、权力斗争和荒淫狂欢的场景,以及皇帝的荒唐行径。

杨贵妃被捧为佳人,既是由于她的美貌和才华,也是因为她能够满足皇帝贪图享乐的欲望。

然而,这种骄奢淫逸的生活方式导致了整个唐朝社会的颓废和没落。

白居易通过杨贵妃的遭遇和坠落,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他对社会腐化和道德沦丧的不满。

最后,《长恨歌》融入了对爱情的歌颂和追求。

白居易通过杨贵妃对皇帝的深情表白,展现了她对爱情的无私付出和追求。

《长恨歌》中的爱情是一种饱含深情和诚实的感情,而不是权谋和利益之间的交换。

尽管白居易描绘了杨贵妃的不幸命运和爱情的悲剧,但他依然对真挚的爱情抱有希望和向往。

通过描写杨贵妃对爱情的投入和追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传达出了对纯真爱情的赞美和祈愿。

总的来说,《长恨歌》通过杨贵妃的遭遇和抱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堕落,同时也歌颂了对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白居易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优美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充满悲剧和悲伤的爱情故事,深入人心。

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上的价值,更是对当时社会现象的一种批判和警示。

通过《长恨歌》,我们可以对唐代社会、人性和爱情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综上所述,《长恨歌》通过描绘杨贵妃的遭遇和抱怨,呈现了唐代社会的腐败和堕落,同时歌颂了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探究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探究

《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探究《长恨歌》主题的多义性探究《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世界名篇,描绘了唐明皇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以及唐朝政治与社会的兴衰变迁。

这首诗被广大读者称为“长恨歌”,本身就暗示着它有着丰富多义的主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究《长恨歌》的多义性,并分析其中蕴含的深刻意义。

首先,作为一首描写爱情故事的诗歌,《长恨歌》呈现出了浓烈的人间情感。

诗中表达了唐明皇对杨贵妃深深的爱意和不舍之情。

诗歌中所展现的悲壮而壮丽的情感场景,使人们感受到了爱情的伟大和无奈。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句语言巧妙地表达出了唐明皇醉心于杨贵妃的美艳,也体现了自古以来美人为国之器的某种意象。

同时,《长恨歌》也凸显了爱情的痛苦和悲剧。

杨贵妃离世后,唐明皇悲痛欲绝,他的爱情遭受到了无情的打击,也展现出了人性的某种脆弱与无奈。

其次,从政治与社会的角度看,《长恨歌》揭示了唐朝政治和社会的兴衰变迁。

诗中描述了唐明皇统治时期的辉煌和繁荣,以及其中的种种弊端和虚荣。

诗中所揭露出的宫廷政治斗争、阿谀奉承和腐败现象,提醒了人们政治权力的腐化和社会风气的败坏。

诗歌中的一些描绘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态变化,如描述唐朝国家治理的机构和遍及各地的宫苑园林等。

通过这些描写,读者可以感受到当时唐朝政治与社会的丰富多彩。

再次,《长恨歌》在表达思想哲理方面也具有多义性。

诗中表现出了作者对人世间权势、富贵与名利的失望与思索。

唐明皇在爱情和政治中都经历了一段纷繁烦杂的人生,他通过这首诗来反思一生的得与失,对人生的归宿和生死的选择进行思考。

在诗的结尾,唐明皇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出了对名利权势的深思:“若个曾相识,数宿梦同寻?”这句诗深刻地展现了对一切虚妄荣华的质疑和对内心灵魂归宿的追求。

最后,从艺术表达的角度看,《长恨歌》也具有多义性。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艳丽的意象描绘,使整首诗充满了美的享受和审美情趣。

通过对色彩、音韵、意境的描绘,让读者享受到了一种沉浸于美的艺术享受。

对《长恨歌》的主题的探讨(3)

对《长恨歌》的主题的探讨(3)

对《长恨歌》的主题的探讨(3)最后我们站在的创作角度来谈一下我们对《长恨歌》主题的观点。

大家认为白居易是个出色的作家吗?自古出色的作家绝不会停留在叙述故事上,他总是会借这个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某些意见,某些感情,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从《》开始就有了这样的传统。

文学是要为政治服务的,不能写风花雪月的陈年烂事,写皇帝与爱妃的男女之情,而应以帝王误国误民的事实来告诫后人。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这是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即《长恨歌》的作者创作文学的主张,诗人认为任何创作都要跟着时代走,要有价值,有教育意义,让君王闻诗则明政。

诗人生活在中唐时代,此时,唐朝已由盛转衰,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他对当时的朝政也是很关注的,所以写了大量的讽喻诗,《长恨歌》就是其中之一,由于他处于唐朝,故不可能直接对本朝皇帝提出意见,因此借助于“汉皇”,用一种委婉的方式来谴责时政。

唐玄宗,作为一国之主,身系着万千子民的安危,却“重色思倾国”。

杨玉环从明间走进皇宫,本是唐玄宗的儿子寿王的妃子,而后却成了唐玄宗的妃子,这样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的关系,难道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吗?唐玄宗他何以为父?何以为君?尔后终日贪欢,不理朝政,疯狂到让百姓“不重生男重生女”,仔细体会一下他的讽刺意味。

陈鸿在研读《长恨歌传》时,曾有这样的感叹“男不封侯女作妃,看女却为门上媚”可见当时人们羡慕杨家的程度,更是对李杨的讽刺。

“不重生男重生女”同时也深刻表现了诗人对唐玄宗沉迷女色,任用奸臣以至失国的悲痛之情。

情,是人的本性,两人本没有错,但是他们的情培育了咬花啮根的蛀虫,把百姓推进了火坑,这样于国理、家理都是难以接纳的。

作为一个皇帝,一国之主,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弛了朝纲,否则将会给社稷、民族以及自身造成惨痛的悲剧,我们认为,唐明皇最后的下场都是由于政治上的失误,这一失误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

所以诗人是以讽刺为主要写作动机,从而“垂戒来世”。

总之,我们认为持“爱情说”观点的人是过分夸大了唐明皇、杨玉环的爱情关系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唐明皇在政治上昏庸糊涂,私生活有如此多情,越沉溺于思情也就越昏庸,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唐明皇形象的基本特点,但是作为君主,他没有表现出丝毫高尚的思想情感,杨贵妃本是寿王妃,后来又被公公唐明皇看中,而后再爱情中表现出极其真挚的情感,大家不觉得这很可笑吗?至于唐明皇在杨贵妃死后表现出来的真情,那只是因为他在那时已经失去一切,到了可怜的地步。

对《长恨歌》的主题的探讨(2)

对《长恨歌》的主题的探讨(2)

对《长恨歌》的主题的探讨(2)再看杨贵妃得形象,全诗对她并无任何讽刺和责难,也没有把她写成迷惑君心丧权覆国得“尤物”,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艳冠群芳,能歌善舞,对爱情始终如一,生死不渝的感人形象。

“姊妹弟兄皆列士,可怜光彩生门户”其意仍在述明皇之过,杨贵妃只不过处在“天生丽质难自弃”的被动地位,责任不在她。

统摄全诗,作者隐去了不少史实,其塑造杨贵妃的用意也不言自明了。

所以,诗中政治色彩十分淡泊,篇幅最多也是最动人之处,恰恰是对爱情的咏叹。

全诗以历史真实为基础,但不受历史的束缚,把现实与想象相结合,故事完整,情节曲折,既成功的塑造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又充分表达了诗人爱憎的思想感情。

此诗重在写贵妃的死而导致了长恨之悲剧结局的爱情悲歌,对两人悲剧爱情的描写渲染功夫用的更多,也更吸引人,“叙事壮物求实而又不拘泥于实,在流利的描绘中富有隽永的情味。

”。

结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两句,是对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

通过李杨的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真诚和专一,歌颂了人们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

二.讽喻说《长恨歌》是中的精品,古代叙事诗的杰作,与《》堪称为诗人白居易之“双璧”。

《长恨歌》的主旨何在?历来众说纷纭,有“爱情说”、“讽喻说”、还有“双重主题说”。

“爱情说”认为这个“恨”是对唐明皇和这种人间美丽的爱情无法实现而表示深深的长恨,而我们持“讽喻说”,认为此恨应是白居易对唐玄宗荒淫误国的痛恨。

正是安史之乱导致了经济凋敝,内有土地分割,外有吐藩侵扰。

所以说《长恨歌》一诗的写作动机是要以伤代讽,为后代君主尤其是唐宪宗,也就是唐高祖提供一个历史教训。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写过这么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正是当时腐化社会的真实写照。

安史之乱的八年动乱就如同当年日本侵略军对我们的杀戮,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中,这是刻骨铭心的“恨”。

试问,这种恨能够与爱相提并论吗?那下面我们就从五个方面来阐述我们“讽喻说”的观点。

长恨歌主题再探

长恨歌主题再探

《长恨歌》主题再探陈峰摘要:对于《长恨歌》主题的定位,多年来是唐诗研究的热点之一。

文章在评价各派观点是非得失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作品,就作品的思想艺术及思想内涵进行了分析,着重从“悲剧”与“怨恨”两方面着手,从而感受那份以爱情毁灭爱情、以自己的成就绊倒自己的无奈的感伤:这里有唐明皇、杨贵妃、白居易、大唐千千万万子民的悲苦与怨恨,也有每一位读者感到的在自然法则面前人永远是悲剧的主角,以及对于美好事物难以久存的“绵绵长恨”,可以说是无人不悲,无人不恨,恨后更悲。

《长恨歌》就是一曲人世间的长恨悲歌。

关键词:《长恨歌》主题悲剧感伤一写成于唐宪宗元和元年的《长恨歌》,以其典型的悲剧品格和浓郁的抒情素质,为白居易赢得了身前身后名。

不朽杰作《长恨歌》,真可谓以“出世之才”写“希代之事”①或者说是“以绝好题目,做绝好文章”。

②所以,它一问世就博得万口竟传、雅俗共赏的社会效果。

唐宣宗李枕《吊白居易》诗云“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甚至连当时的歌儿舞女也以能“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高其价。

白居易长篇古体诗《长恨歌》研究的焦点在主题。

《长恨歌》主题是20世纪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参与讨论者之众,论文之多,涉及之广,各种观点驳杂、分歧之大,甚为罕见。

大体说来,过去时代的诗论家,大抵以是否有益于“箴规”和“劝诫”为准的,也有在“叙艳情”与“存炯戒”之间持折中态度的,至于更广大的读者层,他们只是流连其情节的离奇曲折、可歌可泣,他们都为作品的巨大魅力所倾倒,但他们大都无暇(或无力)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给予咀嚼和品评,做出明晰的理性判断。

文学批评的发展,往往是同文学观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

在本世纪的前半期,从1929年俞平伯“隐事说”③的提出,到1947年陈寅恪《〈长恨歌〉笺证》的发表,对作品主题思想的探讨虽甚有创获,但总的看来,发表的文章不多,探讨还有待于深入。

新中国成立后,关于《长恨歌》主题思想,先后形成了以下几派观点:“隐事说”、讽喻说、爱情说、双重及多重主题说、无主题说与泛主题说等。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引导语: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久为传诵的千古绝作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部经典之作的主题思想吧。

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长恨歌》的主题(1)爱情说,作品主要描写了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歌颂他们的爱情;(2)讽喻批判说,白居易通过这个爱情悲剧批判唐玄宗好色误国。

(3)双重主题,在诗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较明显,后半部分中诗人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对他们爱情的歌颂和惋惜远远大于批判.长恨歌主题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

《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n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

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長恨歌》主題再探趙振蘭摘要:對於《長恨歌》主題的定位,多年來是唐詩研究的熱點之一。

文章在評價各派觀點是非得失的基礎上,緊緊圍繞作品,就作品的思想藝術及思想內涵進行了分析,著重從“悲劇”與“怨恨”兩方面著手,從而感受那份以愛情毀滅愛情、以自己的成就絆倒自己的無奈的感傷:這裏有唐明皇、楊貴妃、白居易、大唐千千萬萬子民的悲苦與怨恨,也有每一位讀者感到的在自然法則面前人永遠是悲劇的主角,以及對於美好事物難以久存的“綿綿長恨”,可以說是無人不悲,無人不恨,恨後更悲。

《長恨歌》就是一曲人世間的長恨悲歌。

關鍵字:《長恨歌》主題悲劇感傷一寫成於唐憲宗元和元年的《長恨歌》,以其典型的悲劇品格和濃郁的抒情素質,為白居易贏得了身前身後名。

不朽傑作《長恨歌》,真可謂以“出世之才”寫“希代之事”①或者說是“以絕好題目,做絕好文章”。

②所以,它一問世就博得萬口竟傳、雅俗共賞的社會效果。

唐宣宗李枕《吊白居易》詩雲“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甚至連當時的歌兒舞女也以能“誦得白學士《長恨歌》”而自高其價。

白居易長篇古體詩《長恨歌》研究的焦點在主題。

《長恨歌》主題是20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的熱點之一,參與討論者之眾,論文之多,涉及之廣,各種觀點駁雜、分歧之大,甚為罕見。

大體說來,過去時代的詩論家,大抵以是否有益於“箴規”和“勸誡”為准的,也有在“敘豔情”與“存炯戒”之間持折中態度的,至於更廣大的讀者層,他們只是流連其情節的離奇曲折、可歌可泣,他們都為作品的巨大魅力所傾倒,但他們大都無暇(或無力)對作品的主題思想給予咀嚼和品評,做出明晰的理性判斷。

文學批評的發展,往往是同文學觀念的更新和研究方法的變革聯繫在一起的。

在本世紀的前半期,從1929年俞平伯“隱事說”③的提出,到1947年陳寅恪《〈長恨歌〉箋證》的發表,對作品主題思想的探討雖甚有創獲,但總的看來,發表的文章不多,探討還有待於深入。

新中國成立後,關於《長恨歌》主題思想,先後形成了以下幾派觀點:“隱事說”、諷喻說、愛情說、雙重及多重主題說、無主題說與泛主題說等。

造成對《長恨歌》主題的歧解,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除了它作為中國古代敘事詩的經典之作、蘊涵了極豐富的思想文化與藝術資訊之外,還有作品本身題材的特殊性、表現手法的獨特性、作者創作思想上的矛盾以及文學觀念和研究方法的局限等值得正視。

針對《長恨歌》主題討論中出現的迷誤與困惑,本文試圖在檢討各派觀點的是非得失基礎上,結合作品本身,對《長恨歌》主題作全方位的審視與多層次的把握,並以《長恨歌》作為典型的悲劇題材及悲劇意蘊,著重從“悲苦”與“怨恨”兩方面著手,從而把《長恨歌》的主題思想理解為是一曲因悲而恨、愈恨愈悲、悲中有恨、恨中含悲的人世長恨悲歌。

為此,我們須從檢討現有各派觀點的是非得失入手。

二下麵,我們以各派觀點出現的時間為序,逐一的作一番檢討。

1,“隱事說”。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末,俞平伯發表其《〈長恨歌〉及〈長恨歌傳〉的傳疑》一文,揭開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擯棄傳統,對《長恨歌》主題作大膽自由探索的序幕,提出了“隱事”的觀點。

但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周煦良發表《〈長恨歌〉的恨在哪里?》一文,④又將“隱事”說重新提出。

然而,“隱事”說的首倡者俞平伯先生卻明確表示:其舊說雖“似有所獲,以佐證不足,難以定論;”並指出:“諷刺而用曲筆”,是此詩寫法上的特點。

“本意固是懲尤物,窒亂階,卻又不能揚家醜、顯國惡,故褒貶互用,美中有刺”。

可見,俞先生關於《長恨歌》主題的見解實近於諷喻說。

2,諷喻說。

詳細論證諷喻主題說較早且影響較大的文章,是1947年陳寅恪先生發表的《〈長恨歌〉箋證》。

1983年,周天先生又出版其《〈長恨歌〉箋證稿》一書,對諷喻主題說作了更為詳盡的補充論證。

其要點是:以史證詩、《歌》、《傳》的不可分離、以《上陽人》等諷喻詩來探討《長恨歌》的主題、結合作者的詩論和創作主張來探討《長恨歌》的主題。

方法的失誤往往導致學術研究的誤操作,諷喻主題說的主要不足大約正在這裏。

史是史,詩是詩,雖然二者在古代有時不易截然劃清界限,有些詩歌確實能補歷史之缺失,但二者又畢竟是有著本質區別的兩種東西,一追求真,一追求美,因此,以史證詩不應是文學研究的方法,更不應該是主導的或其本質的方法;其次,作家的創作實踐與理論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在封建社會。

再次,陳允吉先生《歌》《傳》一體之說問世後,提出相反意見者不在少數,其觀點還存在較大的可商榷的餘地。

而且,陳先生認為通行本《長恨歌傳》為白居易所刪缺乏有力證據,其“懲尤物,窒亂階”能否代表白居易對李、楊故事的看法還是一個疑問。

3,愛情說。

愛情主題說的觀點,與諷喻說針鋒相對,大都強調把《歌》與《傳》分開,把“文學”同“歷史”加以區別,要求更多地著眼於作品的審美因素與藝術特點,從而分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作者對題材的剪裁處理等方面表現出的藝術匠心,來探討《長恨歌》的主題。

馬茂元、王松齡《〈論長恨歌〉的主題思想》⑤一文,史料考據與理論分析並重,全面而深入地展開了愛情說的一些主要論點。

在當前關於《長恨歌》主題的論爭中,愛情說在我國學術史界雖似略占上風,但遠未被“定於一尊”。

對它的非議與責難也是頗尖銳的。

“愛情說”只看到了現象,沒有看清本質,《長恨歌》表面是寫李楊愛情,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也是以李、楊愛情故事為基礎的,但此說錯就錯在把現象當本質,其實詩歌中流露的那一份悲情,那一份怨情才是最主要的。

4,雙重及多重主題說。

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關於《長恨歌》主題的論爭中,伴隨著諷喻主題說與愛情主題說的尖銳對立,出現了企圖融合兩派觀點以解決它們之間矛盾衝突的雙重主題說。

在當時,它曾是同諷喻說、愛情說鼎足而立的有影響的一派。

蹇長春提出三重主題說認為“一篇作品一個主題”的藝術教條長期禁錮著我們的頭腦,“單線直觀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限制和束縛著我們的視野和手腳”,應當“擯棄單一的主題說的僵化模式,分三個層次去把握《長恨歌》的悲劇意蘊:即把李楊悲劇分別看作愛情悲劇、政治悲劇和時代悲劇,從而使愛情主題、政治諷喻主題和時代感傷主題各有所依託和附麗,居於不同層次的三重主題,構成一個有內在聯繫的統一整體”。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陳慧敏認為白居易“創作《長恨歌》這樣的長篇巨制,不大可能只是一種視角,而是多角度、多層次的審視並融入了種種複雜的情緒”“關於其多種主題的爭論,若非實在荒謬無稽,都可以在這部豐富的作品中找到不同程度的應證”“以前關於《長恨歌》主題的種種爭論,並不是絕對的互相排斥,他們都有某方面的依據和合理性,彼此之間可以互相融通,從而共同構建出《長恨歌》的多重意蘊”,也反對“追求一個定於一尊主題的解釋”。

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雙重及多重主題是對前面幾類觀點的調和和折中。

因為除“隱事”說以外,一般都有言之確鑿的材料或文本依託,大都揭示了《長恨歌》這首本身十分複雜的長詩的某些思想因素或內容的某一側面。

雙重及多重主題說乾脆認為諸說都有片面性,不如兼收並蓄,並致力於探求形成雙重或多重主題的因素。

5,感傷說。

本來,白居易本人為其詩歌分類時曾明確把《長恨歌》歸入“感傷詩”一類,從“感傷”的角度探討作品的主題,本應是題中應有之義。

但感傷說作為一派獨立觀點介入《長恨歌》主題的論爭,卻是八十年代初才出現的。

發表的論文雖為數不多,但其思路和視角,卻令人耳目一新。

很可能成為全面解決《長恨歌》主題論爭的一個突破口。

1984年,王新霞發表了她的碩士論文《從時代色彩看〈長恨歌〉之主題》,明確提出:《長恨歌》是一首“感傷盛世衰亡的長詩”,是一曲感傷一去不復返的繁榮時代的“無盡的哀歌”。

“長恨的含義應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詩歌中直接描寫的李楊愛情悲劇性結局的長恨,另一方面是作者借這個題材所要抒寫的哀傷盛世衰亡的長恨,前者是現象,後者才上一本質。

”1985年,陳允吉發表《從〈歡喜國王緣〉變文看〈長恨歌〉之故事的構成》⑦一文,其主旨在於從變文中探討《長恨歌》的本事。

該文明確提出《長恨歌》是一首感傷詩,並對其感傷主題作了扼要的論述,這標誌著感傷主題說的正式提出。

此文關於《長恨歌》感傷主題的論述,標誌著《長恨歌》主題探討和論爭中,一派新的觀點的確立,這應看作讀一《長恨歌》主題內涵的深層次把握的一個突破性進展。

6,無主題說與泛主題說。

20世紀80年代中期,黃永年稱受陳寅恪“以史證詩”方法的啟發,對《長恨歌》試作全面探討,於是指出“像《長恨歌》這樣的作品在藝術上是十分成功的,思想上則說不上什麼。

”這是消極的結論。

作為無主題說的一個變例是泛主題說。

20世紀80年代後期,劉維治主張可以承認“不同時代”、“同一時代不同階層”,“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領略其魅力”,這樣“(主題)十分古老卻又日新月異、優秀作品的生命力也即在此”。

⑧劉維治強調接受者的主觀作用,認為各種理解都有合理性,而且對《長恨歌》的理解不同,《長恨歌》的主題也可以發生變化。

雙重、多重主題說與無主題、泛主題說,從某種意義上講,都是基於愛情、諷喻,感傷等諸說難以調和而可能都有所不足而提出的解釋。

三藝術上的真實非即歷史上的真實,藝術真實來源於生活真實又高於生活真實,歷史題材的文學作品雖取材於歷史,但也是現實生活的曲折反映,表現了作家此時此地的思想感情和對現實生活的認識與理解。

所以作家在處理歷史題材時,在不違背基本的歷史事實前提下,完全有取捨、改造、生髮的自由。

唐明皇的人生悲劇,具有典型的古希臘特色。

悲劇的最深隱的根源不在愛情本身,而在不合理的封建君主專制,問題的關鍵不在君主應不應該“遇傾城色”,而在如何對君主的權力行為進行有效的規範與制約。

李楊的愛情,本身是合理的,但“贏了情場,弛了綱場”,對國家造成巨大災難的責任,該由誰負責呢?“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娥眉馬前死”,六軍“不是如安祿山一樣的邪惡勢力,它代表著正義,是不容對抗、不容否定的力量。

李隆基正是在一方是所愛,一方是正義對峙的兩難境地才感到傷心蝕骨的“無奈何”的。

這裏沒有單純的善與惡的衝突,有的只是善與美的交鋒。

白居易讓美的血在堅不可催的善的面前的飛濺,逼迫讀者發出終極的追問:為什麼“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是什麼力量在冥冥之中支派著他們的命運,是什麼東西把他們的愛情推入了悲劇的深淵。

伴隨著唐明皇的人生悲劇,楊貴妃的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個悲劇呢?“宛轉娥眉馬前死”、“話鈿委地無人收,翠翹金雀玉搔頭……君王掩面救不得。

”她的悲劇在本質上是當時社會文化制度對女性的歧視與不公,馬嵬坡軍士嘩變使她成為統治者權利之爭的犧牲品,成了替罪養,一個普通的女性,在男權社會得到帝王的獨寵尤愛的也就擁有甚至超越了當時社會文化規定下女性的最高價值。

把廢鐘毀鼎的罪責加在一個女子身上,這無疑是個悲劇。

那種罪責楊貴妃承擔不起,封建社會的所有女性也同樣承擔不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