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课堂实录】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3.什么是点的坐标?4.在直角坐标系中,点与有序实数对之间有何关系?二、学习目标1.熟练地根据坐标确定点的位置,并能写出给定点的坐标。

2.能分析某些特殊点的坐标特征,以及象限内点的坐标特征。

3.认识到平面图形可由边角处的点的坐标来刻画,形成一定的数形结合意识。

三、学习过程引例:(由点找坐标,以问题引导的方式给学生提供思考空间,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描出关键点得到图形,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为今天问题的研讨提供直角坐标系的平台。

)1.图形中哪些点在坐标轴上,它们的坐标有什么特点?2.线段EC与x 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线段EC上点的坐标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他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呢?有何特点?这就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二、目标认定方法: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课堂上教师指定一学生朗读。

三、学习过程1.坐标系中由坐标找点,探索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特点。

(学生上台展示答案)2.发现特殊线段,探索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老师以问题方式,由特殊到一般,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3.线段FG与y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线段FG上点的坐标有什么共同特点?其他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呢?4.点C与点D到x轴、y轴的距离是多少?任意给出一个点P(x,y)它到x轴、y轴的距离是多少?结论:1.x轴上的点的__坐标为0,表示为____; y轴上的点的__坐标为0,表示为____.2 点P(x,y)到x轴的距离为____; 到y轴的距离为____.3.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___坐标相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___坐标相同.学以致用1.点(3,-2)在第___象限;2.点(-1.5,-1)在第___象限;3.点(0,3)在___轴上;4.若点(a+1,-5)在y轴上,则a=______.四、做一做:(1)在“笑脸”上找出几个位于第一象限的点,指出它们的坐标,说说这些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3.学生模仿第2题方式自主探究,小组交流得出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的点有什么特点。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说课稿《5-2平面直角坐标系(2)》一. 教材分析《5-2平面直角坐标系(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初步应用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坐标系的性质,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并且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应用坐标系解决实际问题时,还存在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能够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例子,让学生感受坐标系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能够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际例子,让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讲解与示范: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性质,并通过示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坐标计算。

3.实践与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分享解题过程和心得。

4.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一些拓展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1)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案§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目标】1、在同一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数量变化的关系;2、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坐标”的思想;3、通过实践、观察、猜想、归纳,培养学生重视实践,善于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点的坐标变化确定平面内变化后的点的位置。

【教学难点】体会点的坐标数量变化的位置在坐标平面内的变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具有公共原点的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向右为正方向,铅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向上为正方向,两轴的交点O是原点。

2、过平面内一点P作x轴的垂线段,垂足代表的数a是这个点的横坐标,过点P作y轴的垂线段,垂足代表的数b是这个点的纵坐标,点P的坐标可用一对有序实数对(a,b)表示。

3、若点P坐标为(a,b),则点p到x轴的距离为丨b丨,点P到y轴的距离为丨a丨。

例3 如图,点B、点C在x轴上,试在第一象限内画等腰三角形ABC,使它的底边为BC ,面积为10,并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变式:若将“在第一象限内”去掉,写出A点的坐标。

二、新知探索1:思考:1、点A1与点A2位置上有什么样的关系?2、点A1与点A2坐标上有什么样的关系?3、请你再观察几组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刚刚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结论:在坐标平面中,若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则这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探索、交流、归纳:若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那么这两个点的坐标又有什么关系呢?结论:在坐标平面中,若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则这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归纳:在坐标平面中,➢若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则这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若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则这两个点的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反之,在坐标平面中,➢若两个点的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平面直角坐标系”是学生在学习了坐标概念、坐标系的初步知识后,进一步深化对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坐标点的特征等,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进行点的表示和坐标运算。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初步掌握了坐标的概念,对坐标系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等,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感受和理解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掌握坐标轴的特点,能够熟练地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进行简单的坐标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培养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坐标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

2.难点:坐标系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或图片。

3.相关案例资料。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地图、飞机导航等,引导学生思考坐标系的作用,引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或图片,同时讲解坐标轴的特点,坐标点的表示方法。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理解并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简单的实例,让学生在坐标系中表示点的位置,进行坐标运算。

如给出点的坐标,让学生在坐标系中找到对应的位置;或者给出实际问题,让学生用坐标系解决。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教案标题: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2. 掌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方法。

3. 能够根据给定的坐标绘制点,并根据点的位置确定其坐标。

教学准备:1.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绘制工具,如白板、黑板、彩色粉笔等。

2. 学生的教学用具,如直尺、铅笔、纸张等。

3. 相关教学资源,如教科书、练习册等。

教学过程:1. 导入:- 向学生简要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作用,如在地图上标记位置、表示运动轨迹等。

- 引导学生回顾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性质,如x轴和y轴的相互垂直、原点的坐标为(0, 0)等。

2. 知识讲解:- 解释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点的方法,即通过两个数值(x坐标和y坐标)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

- 详细介绍x轴和y轴的正负方向,并解释坐标的正负表示点相对于原点的位置关系。

- 讲解如何根据给定的坐标绘制点,并根据点的位置确定其坐标。

3. 示例演练:- 给出一些简单的坐标点,要求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绘制这些点,并写出其坐标。

- 引导学生讨论并解释每个点的位置和坐标,确保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和方法。

4. 拓展练习:- 提供一些更复杂的坐标点,要求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绘制这些点,并写出其坐标。

-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确定点的坐标,以及如何利用坐标表示点的位置关系。

5. 总结归纳:-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性和应用。

-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疑惑,解答学生的疑问,并澄清可能存在的误解。

6.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

-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实践,提高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评估:1. 在示例演练和拓展练习中,观察学生绘制点和确定坐标的准确性和独立性。

2. 针对学生的错误和困惑,及时进行纠正和解答,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和方法。

3. 收集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掌握程度,并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2

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简介1、主体内容:本课题学习中的主体内容是在上两节课的基础上,由“在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发展为“根据已知条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确定点的坐标”。

根据实际情景和具体图形中的已知条件,选择合适的坐标系,然后结合计算推理确定出坐标的位置。

2、关键信息:从开始的问题情境出发,沿着“问题引入——假设猜想——设法验证——发现规律——推理证明——拓广延伸”的方式展开,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化过程.本节课适宜先创设问题情景,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再从特殊图形矩形和等边三角形入手进行分析,得出“数学建模”的雏形;再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实际应用。

而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来解决相应的问题是中心议题。

二、学习者分析:1、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的学习在于其主动性,而兴趣是主动性的内因。

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然后在“由易到难”和“由简到繁”的过程中循序渐进,认识并深入解决问题.2、课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根据原点、x轴和y轴中任意两者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并且会根据点的坐标来确定点所在的位置;以及点的位置确定点的坐标;勾股定理的运用。

3、对新内容的学前分析:学生对于处于方格纸中的矩形,相对来说容易理解。

等边三角形中确定点的坐标相对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应用勾股定理的相关内容。

在“寻宝游戏”中根据点的坐标如何确定坐标系,再根据点的坐标确定出点的位置,让学生在讨论中做出解答。

如果部分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做适当的提示。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1、能根据具体图形和实际问题情境中的已知条件,确定平面直角坐标系和点的坐标。

2、在数学活动经验中,初步掌握一些社会生活经验。

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经历观察、分析、猜想、推理等数学建模过程。

体会数学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教学时要为学生提供进行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索和猜测的基础上及时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学中应注意问题的连贯性和前后内容的一致性,引导学生分类研究,由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发现更具一般性的结论,寻求一般性的解决方法.对不同学生可提出不同的要求,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启发和指导,使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应按照“问题情境-猜想-验证-发现规律-证明-拓广”的方式展开,使学生体验“数学建模”的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着重渗透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以不按教科书呈现的顺序进行教学.譬如,课堂练习环节可以适当提前.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本课适用于多媒体课件辅助. 可以使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5-2平面直角坐标系(2)》一. 教材分析《5-2平面直角坐标系(2)》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本节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坐标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之前,已经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了初步的了解,能够简单的判断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但是对坐标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不够深入,对实际问题中的坐标知识的应用还不够熟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

2.实际问题中坐标知识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究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某商店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2,3),如果商店要搬到坐标系中的点(x,y)处,那么x和y的值应该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呈现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的坐标与图形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直观的理解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并掌握点的坐标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期间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解和指导。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某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3,4),他想知道他的位置在坐标系中的哪个象限?”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

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学设计
讨论:把△ABC沿y轴翻折得到△A′B′C′,你能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吗?
再讨论:再把△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你能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吗?
数学实验室:
探索对称点的坐标关系,强化学生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1.数学实验一.
方法二:将点A′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再根据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由△A′B′C’的特点,以点A为基础点画出△A′′B′′C′′.
学生在课本上描点.
最后教师展示画图的结果.
通过学生的讨论活动,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坐标,坐标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并回顾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为解决课本的例3作准备.
总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尝试对知方法和经验.
试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归纳和总结.会对知识进行提炼,体会数学的思想和应用,将感性的认识升华为理性的认识.
课后作业:
课本132-133页2、4、7.
师生共同边讨论,边画图.
学生重点讨论:所写点A坐标的理由是什么?
由学生独立思考后,通过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最后展示讨论的结果.
注意:点B′的位置与点B的关系,不要将点B′与点C′混淆.
同样由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注意学生总结得到△A′′B′′C′′的不同方法:
方法一:将点A′、B′、C′分别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B′′、C′′,从而得到△A′′B′′C′′.
(3)探讨平移前、后线段端点A与A′、B与B′的纵坐标之间的关系;
(4)写出平移前、后线段中点D与D′的坐标,并分别探讨它们的纵坐标、横坐标之间的关系;
(5)写出线段AB上任意一点C(m,n),当AB平移到A′B′后,点C′的坐标,形成关于点的坐标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关系的一般认识.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2平面直角坐标系教案(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型:新授【教学目标】一、会正确画出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能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的坐标描出点的位置,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

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

四、通过探索,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1、在教室里,你怎样确定自己的位置?2、上电影院看电影时,电影票上至少要有几个数据,你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3、怎样表示平面内点的位置呢?二、新知传授为了能在平面上准确的表示出一个点的位置,就需要在平面上建立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

平面上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其中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它们统称为坐标轴.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原点.x轴和y轴将平面分成的四4个区域称为象限,按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但必须注意,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由一对有序实数(a,b),可以确定一个点P的位置:操作:过x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画x轴的垂线,过y轴上表示实数b的点画y轴的垂线。

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P的位置。

反过来,如果点Q是直角坐标系中一点,你能找到一对相应的有序实数来表示点Q吗?操作:过点Q分别作x轴,y轴的垂线,将垂足对应的数组合起来形成一对有序实数。

即可表示点Q(m,n)在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表示。

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

例如,图中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横坐标,b 称为点P的纵坐标,横坐标应写在纵坐标的前面。

由点Q的位置可以知道它的坐标为(m,n)。

点的坐标通常与表示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如P(a,b),Q (m,n)。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二课程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背景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解析几何和向量运算的必备基础知识。

在八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知识,包括坐标轴、坐标的表示和定位。

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将深入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更多应用,包括直线的表示和求解、直线的交点等。

授课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表示方法;2.掌握直线的求解方法,能解决两直线的交点等问题;3.能够熟练使用平面直角坐标系及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一、复习回顾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包括坐标轴、坐标的表示和定位等。

为了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解,需要在本节课开始前先进行一段时间的复习。

二、直线的表示1.直线的解析式表示:通过点与斜率–求斜率:$k=\\frac{y_1-y_2}{x_1-x_2}$–求解析式:y−y1=k(x−x1)2.直线的一般式表示:Ax+By+C=03.直线的截距式表示:x/a+y/b=1三、直线的求解1.直线的交点:求解两直线的解析式或一般式,联立解方程组得到交点坐标。

2.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将直线方程中一个坐标设为0,求出另外一个坐标即可得到交点坐标。

四、综合练习设计一些综合性的考题,让学生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直线方程表示和求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够直观地解释思路和过程。

相关教学资源•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在课堂中布置小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作业检查:布置大量题目作业并及时检查,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考试评估:定期考试,以科学的评估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估和检查。

总结反思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实践,学生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方程表示和求解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本次教学还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与指导,使学生取得了进一步的进步和提高。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新版苏科版

2022年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5.2平面直角坐标系2教案新版苏科版

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
会用直角坐标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
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
展示:已知点A(-1,0)、B(-5,0)、C(-3,5).
(1)在下面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三点.
(2)画出△ABC及BC边上的高AD.
(3)△ABC是等腰三角形吗?AD的长是多少?
解决问题:
例3 如图,点B、点C在x轴上,试在第一象限内画点A,使△ABC为等腰三角形,BC为底,面积为10,并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讨论:把△ABC沿y轴翻折得到△A′B′C′,你能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吗?
再讨论:再把△A′B′C′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得到△A′′B′′C′′,你能写出
△A′′B′′C′′各顶点的坐标吗?
数学实验室:
探索对称点的坐标关系,强化学生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1.数学实验一.
(1)设计趣味性操作活动,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所给坐标准确描出各点;
(2)根据所得到的具有对称性的图案,由观察分别得到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3)让学生自主观察几对关于x轴、y轴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之间坐标的关系;
(4)将由观察得到的结论推广到一般情况,形成关于对称点坐标之间关系的一般认识.填空:。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二课时参考教案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二)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知识点1.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下,会根据坐标描出点的位置.2.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的问题,使学生能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二)能力训练要求1.经历画坐标系、描点、连线、看图以及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2.通过由点确定坐标到根据坐标描点的转化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转化意识.(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教学重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三.教学难点在已知的直角坐标系下找点,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四.教学方法教师导、学生主动学,即(导学法).五.教具准备方格纸若干张.投影片三张:第一张:例题(记作§5.2.2 A);第二张:做一做(记作§5.2.2 B);第三张:练习(记作§5.2.2 C).六.教学过程Ⅰ.导入新课[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定义,以及横轴、纵轴、点的坐标的定义,练习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由点找坐标,还探讨了横坐标或纵坐标相同的点的连线与坐标轴的关系,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由点找坐标是已知点在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根据这点在方格纸上对应的x 轴、y轴上的数字写出它的坐标,反过来,已知坐标,让你在直角坐标系中找点,你能找到吗?这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任务.Ⅱ.讲授新课[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方格纸,自己建立直角坐标系,然后按照我给出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并依次用线段连接起来.O(0,0),B(4,4),A(4,0),C(0,4).做好了吗?[生]做好了.[师]下面大家看和我画的一样吗?[生]一样.[师]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呢?[生]正方形.例题讲解,投影片(§5.2.2 A)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师]下面我们找五位同学,这些同学在黑板前的大直角坐标系下描点,每个同学做一个小题.如下.这幅图画很美,你们觉得它像什么?[生]这个图形像一栋“房子”旁边还有一棵“大树”,其中,第(1)(2)组点连成一栋“房子”,第(3)(4)(5)组点连成一棵“大树”.做一做投影片(§5.2.2 B)[师]我们还是采取例题中的做法,分别用5个同学各做一个小题,做在黑板前的大直角坐标系下,同时底下的同学要组成小组,每小组合做一份,好吗?[生]好.[师]现在已经做完了,咱们一齐来检阅一下大家做的是否正确.同学们,你们观察所得的图形和台上的图形是否一样?若一样,你能否判断出它像什么呢?[生]一样,像猫脸.Ⅲ.课堂练习投影片(§5.2.2 C)[师]大家先独立完成,然后再按小组讨论是否正确.[生]1.解:如下图所示观察所得的图形像移动的菱形.2.解:如下图建立直角坐标系它是连接(-3,-1),(-1,-1),(-1,-3),(2,-3),(2,-1),(4,-1),(4,2),(2,2),(2,4),(-1,4),(-1,2),(-3,2),(-3,-1)点组成的.由于选取坐标系的不同,所以得出的坐标也会不同.Ⅳ.课时小结本节课在复习上节课的基础上,通过找点、连线、观察,确定图形的大致形状,进一步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内容.Ⅴ.课后作业习题5.41.解:观察所得的图形,分别像字母“W”和“M”,合起来看像活动门.2.解:如下图所示观察所得的图形像绕坐标原点旋转的四叶风车.Ⅵ.活动与探究[师]从例题和习题中我们画出了不少美丽的图形,下面我们自己设计一些图形,并把图形放在直角坐标系下,写出点的坐标,好吗?大家一定要自己设计,然后我们展示给同学们,看谁设计的图形最漂亮.[生甲]如下图所示.这个图形像字母“A”,是连接(1)(2,1),(3,4),(4,7),(5,4),(6,1);(2)(3,4),(5,4)而成的.[生乙]如下图所示.这个图形是正方体,是连结以下点组成的.(1)(0,0),(6,0),(8,3),(2,3),(0,0);(2)(0,6),(6,6),(8,9),(2,9),(0,6);(3)(0,0),(0,6);(4)(6,0),(6,6);(5)(8,3),(8,9);(6)(2,3),(2,9).[生丙]如下图所示.是连结以下点组成的.(1)(0,0),(0,5),(8,5),(11,9),(3,9),(0,5);(2)(8,0),(8,5);(3)(11,4),(11,9);(4)(3,4),(3,5).这个图形像桌子.[生乙]如下图所示建立直角坐标系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1)(-9,7),(-6,7);(2)(-9,4),(-6,4);(3)(-6,1),(-6,11);(4)(-4,11),(-4,1),(-1,1),(-1,2);(5)(-4,4),(-2,7);(6)(3,11),(4,10);(7)(1,10),(7,10);(8)(2,8),(6,8),(6,6),(2,6),(2,8);(9)(4,6),(4,1),(3,2);(10)(1,2),(3,4);(11)(5,4),(7,2).[师]大家设计得都非常棒,简直让人看的羡慕极了,这说明大家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不错了,由于时间关系,不能一一给予展示,请大家保存好,课下再接着研究.七.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二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二课程设计 (2)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2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五章:5.2平面直角坐标系课时二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1.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2.熟练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绘制方法。

3.能够根据坐标点完成简单的图形绘制。

4.能够根据图形求出其坐标点。

二、教学重点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2.根据坐标点完成简单的图形绘制。

三、教学难点1.根据图形求出其坐标点。

四、教学内容1.复习上节课的知识点。

2.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绘制方法。

3.演示如何根据坐标点绘制简单的图形。

4.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让学生根据练习题练习根据坐标点绘制图形。

5.检查练习题成果,重点讲解出错的地方并纠正错误。

6.针对学生理解成果不理想的情况,进行巩固练习。

五、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课堂讲解传授知识。

2.练习法:通过练习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3.互动法:通过允许学生提问、回答问题等互动方式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

六、教学工具1.课件。

2.白板、黑板和彩色粉笔。

3.练习题。

七、教学过程1. 复习上节课知识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以便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绘制方法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绘制方法,并在白板上演示绘制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步骤。

3. 演示如何根据坐标点绘制简单的图形以绘制线段为例,演示如何根据坐标点绘制简单的图形,并在白板上演示具体的步骤。

4. 练习时间让学生根据练习题练习根据坐标点绘制图形。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完成练习题。

5. 检查练习题成果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重点讲解出错的地方并纠正错误。

6. 针对学生理解成果不理想的情况,进行巩固练习如果学生中有理解成果不好的,可以选择进行巩固练习。

八、教学评价通过对学生练习题的检查,以及观察学生上课表现、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判断学生对此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

九、课后作业1.完成本节课给出的练习题。

2.阅读下一课的内容,做好预习工作。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公开课教案_2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5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  5。2 平面直角坐标系》公开课教案_2

5.2平面直角坐标系(学案)
一、课前预习
我们可以用一对数来描述物体的位置,聪明的你,能很快用一对数确定下面的小猪的位置吗?
友情提示:把列写在前,行写在后。

二、课中学习
(一)任务学习
1、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认识x轴y轴;
2、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特征;
3、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二)自学反馈
1.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2
A
B
3.例1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的位置:
A(4,1),B(-1,4),C(-4,-2),D(3
E(0,1 ),F( -4,0 ) .
4.例2
(三)课堂练习
一、判断:
1.对于坐标平面内的任一点,都有唯一的一对有序实数与它对应.()
2.在直角坐标系内,原点的坐标是0.()
3.点A(a ,b )在第二象限,则点B(-a , b )在第四象限. ()4.若点P 的坐标为(a,b),且a·b =0,则点P 一定在坐标原点. ()二、已知P 点坐标为(2 a +1,a-3)
( 1 ) 点P 在x 轴上,则a=;
( 2 ) 点P 在y 轴上,则a=;
(3)若点Q(a-3,b+2)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则:a=_________,b=________.
三、若点P(x,y)在第四象限,| x |=5,| y |=4,则P 点的坐标为.
三、课后作业
1.课本129页1、2.
2.补充习题.
老师寄语: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希望同学们既要勇于探索,又要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数缺形时少直观
形离数时难入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安市北京路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教案(31)主备:阮燕审核:杨华
5.2平面直角坐标系(2)
教学目标: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探索位置变化与数量变化的关系、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2.通过探索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感受“类比”和“坐标”的思想,体验将实际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重点:点的坐标的数值变化与点的位置变化的关系的认识.
教学难点:探索图形位置的变化与点的坐标变化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已知△ABC中点A(-1,0)、B(-5,0)、C(-3,5).
(1)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ABC及BC边上的高AD.
(2)△ABC是等腰三角形吗?AD的长是多少?
二、探究新知:
1.见课本P123-124
2.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__坐标相同,_____坐标不
同;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不同的两个点的_____坐标相同,_____坐标不同.
3.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4.图形变换后点的坐标特征:
图形左右平移,对应点的_____坐标变化,____坐标不变;图形上下平移,对应点的___ _坐标变化,_____坐标不变.
三、典型例题:
例1、如图,点B、点C在x轴上,试在
第一象限内画等腰三角形ABC,使它的底边为
BC ,面积为10,并写出△ABC各顶点的坐标.
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各点:A(3,4),B(-2,1),C(4,-1),D(-3,-2),E(0,3),F(2,0).分别写出点A、点B、点C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及点D、点E、点F关于y轴对称点的坐标.
例3、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2)、B(2,-4)、C (4,-1)、D(3,-1),把四边形ABCD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四边形A′B′C′D′.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这两个四边形,并写它的四个顶点坐标.
四、课堂练习: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M(-1,3),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下
平移4个单位,得到的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_.
2.已知点A(a,b)、B(-a,-b)、C(-a,b),且a≠0,b≠0. 其中,
关于x轴对称的两点是________和_______,关于y轴对称的两点是________和_______.
五、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