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苏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1986~2003年苏州市为例

合集下载

苏州建设用地变化及城市扩展研究

苏州建设用地变化及城市扩展研究

年的多源卫星遥感 影像 , 结合统计数据 , 析了苏州近 2 分 O年来建设用地变 化和城区扩展特征 , 初步探讨 了引起这 种 变化的原 因。最后得 出城区发展 以外 延扩展 为主 。 土地 利用效益有待提高 , 建设用地结构不尽合理等结论 。
关键词 : 州 ; 苏 建设 用 地 ; 区 扩 展 ; 感 影 像 城 遥
地 利用 效 率 与集 约 化发 展 道路 的策 略 , 仅对 研 究 区域 具 有 重要 的现 实性 , 不 而且 对其 他 沿 海 经 济发 达地 区 的 城市建 设也 具有 重要 的借 鉴 意义 。
1 研 究 区概 况
苏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部 , 3 。7- 22N,1。5- 2。0E之间 , 在 04 3。 195 1 12 东邻上海市 , 南连浙江省嘉兴 、 湖州两 市 , 西傍 太湖 , 无锡 相连 , 与 北枕 长 江 。全 市总 面积 8484 m ,0 3年末 全 市户籍 总 人 E 509 8 .2k 20 l 9.7万
【 作者简 介】I  ̄
l 17 一 , , (9 3 )男 山东枣庄人 , 讲师 , I g ̄, 研究方向 : 城市资源环境与 G S应用。 I
维普资讯
第 2期
陈德超等: 苏州建设用地变化及城市扩展研 究
3 3
原始 遥感 影像
遥感技术做进一步的分析。为此 , 专门从遥感卫星地面站获取该地区的卫星遥感
人l, 辖 5个 县级 市 : 4下 I 张家港 、 常熟 、 山 、 昆 太仓 、 吴江 。苏 州 既有 独 特的江 南 自然风 光 , 又有 丰厚 的吴文 化底 蕴 , 有“ 间天 堂 ”“ 方威 尼斯 ” 美誉 , 为举 世闻 名 的历史 文化 名城 和 全 国重 点旅 游城 市 。 素 人 、东 之 成 改革 开放 以来 , 托 毗邻 国际 大都 市 上海的 有利 区位 , 州大 力发 展 乡镇 企业 和 外 向型 经济 , 依 苏 尤其 是 2 0 世纪 9 0年代 以来 , 州经 济发 展 突 飞猛 进 , 苏 城市 建 设 日新 月异 , 区不 断 扩展 , 得古 老 的苏 州重 新焕 发 出 市 使 现 代都 市 的 气息 。20 0 3年 , 市 G P达 282亿 元 , 均 47 全 D 0 人 . 7万 元 , 居 全 国各 大城 市 之 首 ; 成 区 面积 位 建 194 mt 0 4年 苏 州获得 中国 十大最 具活 力城 市 和年度 中国城市 大 奖 , 2 .1k 2。20 4 ] 而今 , 全市上 下 , 以生态 市 建 正 设 和发展循 环 经济 为契 机 , 力把苏 州 建设成 一个 2 世纪 的人间新 天 堂 。 努 l

苏州土地调研报告

苏州土地调研报告

苏州土地调研报告苏州土地调研报告一、概述苏州地处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是江苏省的重要城市之一。

本土地调研报告对苏州市的土地资源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了苏州土地的分类、利用和发展情况,为进一步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了参考。

二、土地分类1. 农用土地:苏州市农用土地占地面积较大,主要用于粮食、蔬菜、水果等农业作物的种植。

2. 建设用地:包括住宅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等,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较快。

3. 特殊用地:苏州市拥有许多特殊用地,如公园、旅游景区、工矿用地等。

三、土地利用情况1. 农用土地利用:苏州市注重发展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和科技化,提高农田利用效率。

2. 建设用地利用:苏州市通过优化土地使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建设了许多高楼大厦和商业中心。

3. 特殊用地利用:苏州市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加大了对公园、旅游景区的开发利用力度,同时也加强对工矿用地的规划和管理。

四、土地发展趋势1. 城市化进程加快: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苏州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需求增大。

2. 生态农业发展:为了保护环境和提高农产品质量,苏州市致力于推进生态农业的发展,减少农业对土地资源的消耗。

3. 产业结构调整:为了实现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苏州市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土地资源的创新利用。

五、建议1. 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苏州市应加强土地规划和管理,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苏州市应加大对生态农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使用科技手段提高农田利用效率。

3. 加强土地环境保护:苏州市应加大对土地环境的保护力度,控制土地污染和破坏,提高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4. 促进土地创新利用:苏州市应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在土地利用方面进行创新研究,挖掘土地资源的潜力。

六、总结通过对苏州市土地的调查和研究,可以看出苏州市的土地资源丰富,利用方式多样。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土地资源受到了一定的压力。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对规模、结构和利用强度的考察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对规模、结构和利用强度的考察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特征研究——对规模、结构和利用强度的考察作者:张鑫来源:《科技视界》 2014年第15期张鑫(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 210095)【摘要】本文从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结构和利用强度三个角度出发,基于我国1999年到2011年城市建设用地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法,研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速度十分快,建设用地扩张速度最快的是东部地区,最慢的是中部地区;2004年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速度在波动中放缓。

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中居住用地与工业用地占据主导地位,城市道路广场用地、绿地比重增加,土地利用结构有了一定程度的优化。

我国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不断提高,从东部到西部,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比较明显的递减趋势。

【关键词】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利用强度;变化特征0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城市蔓延、侵吞农地为代价,给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带来深刻的影响,当前,我国长期以来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仍面临诸多问题。

1999年到2011年,我国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张115.96%,全国非农业人口仅仅增长50%,土地城市化的速度远高于人口城市化的速度;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的同时,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强度较低。

这些问题制约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威胁我国粮食安全。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城市建设用地增长的关系,探究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对我国的土地政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有不少研究关注城市建设用地的增长特征和规律。

研究尺度涉及全国、区(省)域和城市,由于研究时期及尺度的不同,建设用地的扩张各有特点[1-4],多数分析发现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张有一定区域性和阶段性差异;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用地增长速度由快变慢是比较普遍的趋势。

从现有文献看,针对个体城市的研究最多,对全国层面的研究较少,并且研究角度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方面,对结构和利用强度变化的研究不多。

近20年来苏州市城市化与非农用地扩张动态研究

近20年来苏州市城市化与非农用地扩张动态研究

L Gii . H NJ 。 S NZ -n ’ I u1 I.C E e。 U  ̄y g .n . i l
( .te研 lbrtyo o n s ialA  ̄ 1S t a aoa r iadS t nb gi o fS l ua e Ci s cdm c hn e ae yo e A fS e ntu o cne ,IstefSiSi c , i to l e .N nn 108 h a aj g200 ,C / ; i n
维普资讯
第2 3卷第 1 期 2O 07年 2月
农 业 系 统 科
S Y
学 与 综 合 研

Vo . 3 N 1 12 . o. F b .2 O e . O7
M C S Ⅱ C S AN O E D C M既 H S 、 s UDI S I AG C L U E EN I l E N RI U T R
关 键 词 :城 市化 ; 非农 用地 扩 张 ; 时 空 变化 ; 苏 州 ;长 江 三 角洲
中图分类号 :F2 .1 332 l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06 (07 1 03 0 0 1 08 20 )0 — 08— 4
Ur a ia in a d No -g iut r l n , mm in i u h u fo 1 8 o2 0 b nz t n n a rc lu a o La d Fx l o S z o r m 9 4 t 0 3 n
n1 8 O 3 n 9 4 t 2 O .I o
cm ai nwt a i t a S z u r av t syi e E)o u a pni r hl Szo g n( e cui )ws o pro h t tnc o l uh 。 e tei e i dx(I f I Ie as nf o uhur i 5伽 s i h a neo si l v a ns e

城市地价指数编制与地价水平预测研究——以苏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地价指数编制与地价水平预测研究——以苏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城市地价指数编制与地价水平预测研究——以苏州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城市土地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资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城市土地市场也日益活跃。

城市地价水平的变化不仅关系到土地市场的投资环境和土地经济收益的预期,也直接影响到城市人口流动、房地产开发和市政配套建设等方面。

因此,研究城市地价水平的变化规律以及预测未来地价水平的趋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苏州是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快速的城市之一,城市土地市场也非常活跃。

苏州市土地市场的状况已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如果能够有效预测苏州市土地市场的变化趋势,不仅有助于合理制定土地政策,掌握土地流通信息,还可为房地产企业、房地产评估公司、金融机构等提供重要决策参考信息。

因此,在对苏州市的土地市场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探究城市地价指数的编制方法,构建城市地价指数预测模型,对于准确、科学地预测苏州市土地市场的变化趋势、判断苏州市土地市场的价格走势和形成机制,提高土地市场投资决策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思路本研究将以苏州市为案例,开展以下研究内容:1. 分析苏州市土地市场的现状,主要考察土地供给、土地需求、土地成交情况等方面的数据,确立土地市场的变化趋势和特点。

2. 研究城市地价指数构建的方法,包括指数的数据来源、指数的选择方法、指数的计算方法等。

3. 构建苏州市城市地价指数,根据土地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取合适的指数基期和权重分配方案,计算得出城市地价指数。

4.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苏州市城市地价指数的预测模型,预测指数未来的变化趋势和水平。

5. 分析苏州市土地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探讨城市地价指数与土地市场价格的关系,为合理的土地出让和土地评估提供科学参考。

三、论文结构本论文将分为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本章节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以及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思路。

第二章:苏州市土地市场现状分析本章节将对苏州市土地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土地供给、土地需求、土地成交情况等方面的数据分析,掌握土地市场的基本变化趋势和特点。

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

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

第46卷㊀第1期2022年1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Vol.46,No.1Jan.,2022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2101037㊀收稿日期Received:2021⁃01⁃13㊀㊀㊀㊀修回日期Accepted:2021⁃06⁃28㊀基金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㊂㊀第一作者:许浩(248186055@qq.com),教授㊂㊀引文格式:许浩,金婷,刘伟.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6(1):219-226.XUH,JINT,LIUW.Studyonthescaleandlandscapepatternevolutioncharacteristicsofblue⁃greenspacei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China[J].Journalof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Edition),2022,46(1):219-226.DOI:10.12302/j.issn.1000-2006.202101037.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许㊀浩,金㊀婷,刘㊀伟(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江苏㊀南京㊀210037)摘要:ʌ目的ɔ苏锡常都市圈是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也是长江三角洲的主要核心区域㊂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锡常都市圈城市化进程加快,区域性生态问题亟须重视㊂蓝绿空间是构建区域生态系统的基础,定量揭示其演变特征有助于为苏锡常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㊂ʌ方法ɔ选取2003年㊁2008年㊁2013年㊁2018年共4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利用动态变化模型与景观格局指数对苏锡常都市圈及各成员城市15年间蓝绿空间规模与景观格局的演变进行分析㊂ʌ结果ɔ①2003 2018年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总体动态变化幅度为-3.52%,绿色空间变化剧烈,蓝色空间相对稳定;蓝色空间与绿色空间动态变化均呈现出由 减少期 转变为 增长期 的阶段性特征㊂②在斑块类型水平上,苏锡常都市圈蓝色空间破碎度减少,复杂度与连通性增加;绿色空间破碎度及复杂度增加,连通度减少㊂蓝绿空间在景观水平上多样性程度减少,连通度㊁聚集度增加㊂③研究期内常州的蓝绿空间相对动态度最大,无锡最小;常州蓝绿空间破碎度㊁复杂度较高,景观格局变化较为剧烈;苏州蓝绿空间多样性程度较低,连通度及聚集度较高㊂ʌ结论ɔ近15年苏锡常都市圈的蓝绿空间规模与景观格局变化显著,城市间差异明显,必须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和保护㊂关键词:蓝绿空间;时空演变;景观格局;苏锡常都市圈中图分类号:X826㊀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0-2006(2022)01-0219-08Studyonthescaleandlandscapepatternevolutioncharacteristicsofblue⁃greenspacei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ChinaXUHao,JINTing,LIUWei(CollegeofLandscapeArchitecture,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China)Abstract:ʌObjectiveɔ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isoneofthethreemajormetropolitanareasinJiangsuProvinceandacoreareaoftheYangtzeRiverDelta,China.Sincethe1980s,theurbanizationin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hasbeendrastic,whereregionalecologicalproblemsurgentlyrequireattention.Theblue⁃greenspaceprovidesthebasistoconstructaregionalecosystem.Quantitativelycharacterizingtheevolutionofthesespacesprovidesabasistoplanthespatialconfigurationof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inanecologicallyconsciousmanner.ʌMethodɔUsingremotesensingimagesfrom2003,2008,2013and2018,thedynamicchangemodelandlandscapepatternindexwereusedtoanalyzetheevolutionofthescaleandlandscapepatternsofblue⁃greenspacein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anditsmembercitiesovertherecent15years.ʌResultɔ(1)From2003to2018,thechangeinblue⁃greenspacein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was-3.52%;thegreenspacechangeddrastically,whilethebluespacewasrelativelystable.Theblueandgreenspaceschangedfroma decreasingperiod toan increasingperiod .(2)Attheclassmetricslevel,thefragmentationofbluespacein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decreased,whileitscomplexityandconnectivityincreased.Bycontrast,thefragmentationandcomplexityofgreenspaceincreased,anditsconnectivitydecreased.Thediversityofblue⁃greenspacedecreasedatthelandscapelevel,whileconnectivityandaggregationincreased.(3)Duringthestudyperiod,changesinblue⁃greenspaceineachmembercityweresimilartothoseinthemetropolitanareas.Changzhouexperiencedthehighest.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degreeofdynamicchange,Wuxiexperiencedthesmallest;theblue⁃greenspaceofChangzhoushowedhigherfragmentationandcomplexity,andthelandscapepatternchangedmoredrastically.Suzhouexperiencedlowdiversity,highconnectivity,andaggregationinblue⁃greenspace.ʌConclusionɔOverthepast15years,thescaleandlandscapepatternsofblue⁃greenspacein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havechangedsignificantly,withcleardifferencesbetweencities.Assuch,thereisaneedtosystematicallyplanandprotecttheregionalecologicalenvironmentinthisarea.Keywords:blue⁃greenspace;spatial⁃temporalevolution;landscapepatter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㊀㊀都市圈是指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以及与核心城市具有紧密社会㊁经济联系的,具有一体化倾向的邻接城镇与地区构成的圈层式结构[1],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起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2-3]㊂快速城市化极大影响了都市圈空间格局[4]与生态环境[5-6]㊂苏锡常都市圈是改革开放以后长江中下游城市化进程最为迅速㊁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亟须重视[7-9]㊂2016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苏锡常都市圈应 加快生态空间修复和城镇空间重塑 [10]㊂在2019年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11]中提出了一系列强化生态环境的措施,苏锡常都市圈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㊂ 蓝绿空间 包括蓝色空间和绿色空间两类景观空间,是构建可持续㊁有弹性㊁适应性强的城市生态系统的关键㊂本研究中的绿色空间指所有植被覆盖的区域,蓝色空间指区域内的所有自然及人工水体(本研究中的蓝绿空间均不区分人工与自然属性)㊂蓝绿空间结合能够提高生物多样性[12]㊁改善城市热岛效应[13-15]与城市空气质量[16-17],并对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18-19]㊂研究区域空间中的蓝绿空间是探究区域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切入点㊂目前,已有学者针对区域空间中的蓝绿空间格局展开研究:刘瑞清等[20]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及GIS网格分析研究了浙江省绿地的时空变化特征;汤姚楠等[21]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及土地转移矩阵研究了徐州城乡绿地生态网络演变及其异质性;武鹏飞等[22]利用洛伦兹曲线及基尼系数结合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了官厅水库流域景观分布的时空差异;王芳等[23]利用景观格局指数㊁动态变化模型等研究方法,分析太湖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演变㊂这些研究多关注蓝色或绿色单一类型空间,研究层次为区域空间整体,忽略了内部城市蓝绿空间格局演变的差异性㊂从当前对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的相关研究[24-27]来看,也发现了上述问题㊂鉴于此,笔者从规模与景观格局两个角度探究苏锡常都市圈及各城市蓝绿空间时空演变特征,并提出保护策略,以期为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与保护都市圈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研究区概况苏锡常都市圈包括苏州㊁无锡㊁常州3市,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口㊁经济㊁文化密集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前的冲积平原上(119ʎ08ᶄ 121ʎ20ᶄE,30ʎ47ᶄ 32ʎ04ᶄN),区域总面积17669.79km2㊂属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㊂地形以平原为主,水网纵横,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占比32%,包括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西部㊁东南部及太湖东北部为丘陵山区,面积占比20%㊂2019年苏锡常都市圈常住人口达2207.74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38489.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4546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46倍[28]㊂1.2㊀数据来源及处理2003年,江苏省正式开始建设苏锡常都市圈,因此以2003年为起始时间来研究蓝绿空间演变有一定的必要性㊂本研究所用的基础数据是苏锡常都市圈2003年㊁2008年㊁2013年和2018年共4期的LandsatTM(2003年㊁2008年)㊁LandsatOLI(2013年㊁2018年)遥感影像数据,每期取4幅遥感影像,条带号为118 120,行列号为38 39,为保证数据质量和较高的可比性,尽量选取影像质量高㊁云覆盖少㊁夏季的遥感影像㊂遥感数据来自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中心(http://www.gscloud.cn),空间分辨率为30m㊂在ENVI5.3软件支持下,经过图像辐射校正㊁几何配准㊁大气校正㊁图像增强处理㊁拼接与裁剪等处理,根据‘国土空间调查㊁规划㊁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29]结合苏锡常都市圈土地利用实际情况,将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分为耕地㊁林地㊁草地㊁陆地水域㊁建设用地㊁其他土地6类,得到各期的土地利用数据㊂为保证解译精度,在各矢量图中产生检验点进行精度检验,解译精度达85%,均达到本研究所需(图1)㊂根据本研究对蓝绿空间的定义,蓝色空间即所提取的土地利用数据中的陆地水域,绿色空间即林地与草地㊂022.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期许㊀浩,等: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底图审图号:苏S(2020)022号㊂下同㊂图1㊀2003 2018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分布图Fig.1㊀Blue⁃greenspacedistributionmapof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from2003to20181.3研究方法1.3.1㊀动态变化模型1)动态变化幅度模型㊂动态变化幅度(F)反映了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景观类型变化的总体趋势,其计算公式如下:F=Ub-UaUaˑ100%㊂式中:F为某景观类型变化幅度,Ua和Ub分别表示研究初期和末期某景观类型的面积㊂2)动态度模型㊂土地利用动态度(K)可以定量描述研究区一定时间范围内某景观类型的变化程度,对比较变化差异和预测未来变化趋势有积极作用,其计算公式如下:K=Ub-UaUaˑ1Tˑ100%㊂式中,T为研究时间范围㊂3)相对动态度模型㊂相对动态度模型可反映研究区内不同区域的景观类型变化差异,其计算公式如下:R=Kb-KaKa/Cb-CaCa㊂式中:Ka和Kb分别为研究初期及末期某区域某种景观类型的面积;Ca和Cb分别为研究初期及末期研究区某景观类型的面积㊂1.3.2㊀景观格局指数景观格局指数的变化可以反映景观格局的变化,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可以定量描述景观格局演变,结合景观格局与景观过程的联系,可以更好地阐述景观空间格局的差异性㊂在都市圈蓝绿空间这类较大尺度的研究中,对其结构影响最大的外力主要是城市化过程中人的活动,景观的破碎化程度㊁连通度和多样性程度是其重要的属性特征㊂因此,本研究结合前人研究的经验,选取斑块密度指数(PD)㊁景观形状指数(LSI)及斑块结合度指数(COHESION)来定量描述研究区内蓝绿空间在斑块类型水平上各自的演变特征㊂此外,选取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㊁蔓延度指数(CONTAG)及聚集度指数(AI)分析研究区内蓝绿空间在景观水平上的动态变化规律㊂各指数计算公式及生态意义详见参考文献[30]㊂2㊀结果与分析图2㊀2003 2018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动态变化Fig.2㊀Thedynamicchangesoftheblue⁃greenspacei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from2003to20182.1㊀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演变特征2003年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也相应产生变化,总体动态变化幅度为-3.52%㊂其中绿色空间显著减少,绿色空间受到强烈干扰,面积大幅降低,动态变化幅度为-15.98%;蓝色空间相对稳定,动态变化幅度为-0.5%(图2)㊂如图2所示,2003 2018年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动态变化,可将其分为2个阶段,具体表现为:2003 2013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动态度均为负值,蓝绿空间规模持续减少㊂其中绿色空间后5年动态度小于前5年,绿色空间减少速率变慢;蓝色空间后5年动态度大于前5年,蓝色空间减少速度加快㊂2013 2018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动态122.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度均为正值,表明蓝绿空间规模均有所增加㊂2003 2018年间,各城市蓝绿空间的总体相对动态度均为正值,说明3市的蓝绿空间变化趋势与都市圈相似,呈先减后增的阶段性变化㊂2003 2013年,3个城市的绿色空间规模均呈负增长趋势(表1),相对动态度表现为常州>无锡>苏州,常州绿色空间的减少较快,其减少量大于无锡,远大于苏州,占减少总量的54.69%;2013 2018年,3个城市的绿色空间规模均呈正增长趋势,相对动态度表现为常州>苏州>无锡,常州绿色空间的增加较快,常州与无锡的蓝色空间总体增加㊂结合表1与图3可知,常州绿色空间的动态变化分布集中在茅山山脉㊁天目山余脉及长江沿岸等;蓝色空间动态分布集中在金坛区西南部㊁溧阳北部㊁长荡湖沿岸㊁滆湖沿岸等㊂苏州绿色空间分布集中在西山㊁东山㊁大阳山㊁张家港段的长江沿岸及阳澄湖沿岸等;蓝色空间动态变化分布广,集中在吴江区南部㊁昆山南部㊁常熟南部㊁阳澄湖沿岸㊁澄湖沿岸㊁太湖沿岸㊁长江沿岸等㊂无锡绿色空间的动态变化分布集中在灵山㊁惠山㊁天目山余脉及江阴段的长江沿岸等;蓝色空间集中在宜兴北部㊁滆湖沿岸㊁太湖沿岸㊁江阴南部等㊂表1㊀2003 2018年苏锡常各成员城市蓝绿空间动态变化Table1㊀Theblue⁃greenspaceofSuzhou,WuxiandChangzhou sdynamicchangesfrom2003to2018景观类型type年份year动态变化幅度/%dynamicchangerange相对动态度/%dynamicchangedegree常州Changzhou苏州Suzhou无锡Wuxi常州Changzhou苏州Suzhou无锡Wuxi蓝绿空间blue⁃greenspace2003 2008-9.981.27-6.224.55-0.582.842008 2013-1.24-4.100.860.511.68-0.352013 20182.970.333.172.040.232.172003 2018-8.46-2.55-2.422.650.800.76蓝色空间bulespace2003 2008-5.391.64-3.4518.91-5.7712.102008 20137.67-3.815.00-11.125.52-7.242013 20180.60-0.162.401.28-0.345.102003 20182.49-2.383.81-4.954.73-7.57绿色空间greenspace2003 2008-16.76-3.64-11.51.430.310.982008 2013-16.20-8.14-7.711.520.760.722013 20188.087.584.981.231.160.762003 2018-24.61-4.78-14.271.540.300.89图3㊀2003 2018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动态变化分布Fig.3㊀Thedynamicdistributionofblue⁃greenspacei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from2003to20182.2㊀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景观格局演变特征2.2.1㊀类型水平研究区4个时期蓝色空间各个类型水平景观指数均高于绿色空间(图4),说明蓝色空间的破碎度更高,景观形状更为复杂,布局也更为聚集㊂2003 2018年,蓝色空间的PD呈先减后趋于平缓的整体减少趋势,COHESION呈先减后增的整体增加趋势㊂表现为:2003 2013年,蓝色空间的PD及COHESION均减少,2013 2018年,蓝色空间的PD趋于平缓而COHESION有所增加㊂这表明研222.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期许㊀浩,等: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究区内的蓝色空间虽然受人类活动影响,但在2003 2013年景观形状趋于完整,分布趋于分散;在2013 2018年斑块密度趋于稳定,分布趋于聚集㊂研究区蓝色空间的LSI在2003 2008年减少,在2008 2018年增加㊂2003 2018年,绿色空间的PD持续增加㊂绿色空间的LSI总体呈增加趋势,具体表现为在2003 2008年减少,在2008 2018年增加㊂说明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绿色空间受人类干扰程度加大;随着斑块密度的增加,结构复杂性提高,破碎化程度较大㊂绿色空间的COHESION整体呈减少趋势,变化较为复杂,说明绿色空间斑块有被其他景观类型分割打破的趋势,分布趋于分散㊂因区域规划建设影响,绿色空间的COHESION变化不稳定,2003 2008年与2013 2018年绿色空间均有连片趋势㊂图4㊀2003 2018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类型水平和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Fig.4㊀Landscapeindexofclassmetricsandlandscapemetricsof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 sblue⁃greenspacefrom2003to2018表2㊀2003 2018年苏锡常各成员城市蓝绿空间类型水平景观指数Table2㊀LandscapeindexofclassmetricsofSuzhou,WuxiandChangzhou sblue⁃greenspacefrom2003to2018景观格局指数landscapeindex年份year蓝色空间bluespace绿色空间greenspace常州Changzhou苏州Suzhou无锡Wuxi常州Changzhou苏州Suzhou无锡Wuxi斑块密度指数/(个㊃km-2)PD20032.53191.52131.16230.21530.09100.157420081.57060.76260.81230.26820.09020.163620131.88760.65390.82060.34070.10930.229020181.97030.63050.82730.45440.14010.3282景观形状指数LSI200338.842138.745124.065222.311523.317920.0992200834.202139.436422.930222.106318.121639.4364201339.311136.799726.074627.937123.515436.7997201842.016737.553828.261229.519524.285737.5538斑块结合度指数COHESION200398.793199.741499.477499.599099.232099.7435200898.667499.733199.461699.590098.874799.7749201398.562799.673299.450999.387898.742199.7441201898.610599.745399.601999.540798.890599.7600㊀㊀结合表2可知,2003 2018年,各城市绿色空间的PD均在增加,各城市蓝色空间的PD则呈整体减少趋势,说明各城市绿色空间趋于破碎,蓝色空间趋于完整㊂其中:常州蓝色空间与绿色空间的PD较高,较苏州㊁无锡更破碎,受人类干扰程度更大;苏州蓝色空间的PD总体变化幅度较大,2018年的蓝色空间较2003年更为规整㊂苏州绿色空间的PD较低,说明苏州的绿色空间虽然受到人为干322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扰,但斑块较无锡与常州更趋规整,破碎化程度低㊂研究周期内,常州与无锡蓝色空间的LSI总体呈增加趋势,苏州总体呈减少趋势,说明常州与无锡的蓝色空间景观形状趋于复杂,受人为干扰增大,苏州的蓝色空间受人为干扰减少,形状趋于规整㊂各市绿色空间的LSI总体呈增加趋势,景观形状均趋于复杂㊂其中,苏州2003年绿色空间的LSI较高,其景观形状较常州㊁无锡两市更为复杂㊂20032018年,常州蓝色空间的COHESION总体呈减少趋势,苏州㊁无锡呈增加趋势,说明苏州与无锡蓝色空间的连通度更高,蓝色空间布局趋于聚集,常州趋于分散,常州㊁苏州绿色空间的COHESION整体呈减少趋势,无锡呈增加趋势,且COHESION较高,说明常州㊁苏州的绿色空间布局趋于分散,无锡的绿色空间斑块趋于聚集,且较常州㊁苏州更为聚集㊂2.2.2㊀景观水平由景观水平的景观指数(图4)可见,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的SHDI并不高,主要是由于蓝绿空间的面积分配不均匀导致㊂在2003 2018年,SHDI呈总体减少趋势,说明景观多样性减少,景观异质性减弱;CONTAG呈先增后减的总体增加趋势,说明景观空间不断被分割,连接性减弱,破碎化程度增加;AI呈先增后减的总体增加趋势,蓝绿空间在布局上趋于聚集(表3)㊂表3㊀2003 2018年苏锡常各成员城市蓝绿空间景观水平景观指数Table3㊀LandscapeindexoflandscapemetricsofSuzhou,WuxiandChangzhou sblue⁃greenspacefrom2003to2018年份year城市city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蔓延度指数/%CONTAG聚集度指数AI2003常州Changzhou0.674650.068495.9996苏州Suzhou0.253281.017197.8442无锡Wuxi0.644053.035397.67642008常州Changzhou0.660851.125596.1360苏州Suzhou0.244381.735097.8907无锡Wuxi0.630753.978897.76902013常州Changzhou0.627653.614095.3580苏州Suzhou0.237282.204297.9090无锡Wuxi0.608055.606497.34062018常州Changzhou0.636152.738795.1135苏州Suzhou0.249081.398597.8686无锡Wuxi0.613155.114797.2000㊀㊀由表3可知,总体看各市蓝绿空间的SHDI及CONTAG与都市圈蓝绿空间的整体变化趋势一致,常州与无锡蓝绿空间的AI呈下降趋势,苏州呈上升趋势,说明2003 2018年间,常州与无锡蓝绿空间趋于分散,苏州趋于聚集㊂常州蓝绿空间的SHDI㊁CONTAG及AI总体变化幅度较大,说明2018年常州蓝绿空间的景观类型面积分布较2003年更趋均匀,景观空间更趋于破碎与分散㊂苏州蓝绿空间的SHDI较低,CONTAG及AI偏高,其景观连接性较好,景观空间变化较为稳定,景观多样性较低,整体分布更为聚集㊂无锡蓝绿空间的景观格局指数较为接近都市圈的整体蓝绿空间指数,说明无锡市的景观类型与苏州㊁常州两市相比较为齐全,分布较为均匀,景观破碎化程度也较高㊂3㊀结㊀论以2003年㊁2008年㊁2013年㊁2018年4期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源,通过计算动态变化模型及景观格局指数,从规模与景观格局两个角度对苏锡常都市圈及各成员城市2003 2018年间蓝绿空间演变特征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㊂1)蓝绿空间规模变化特征:2003 2018年间,苏锡常都市圈绿色空间先减后增,变化剧烈;蓝色空间规模总体稳定㊂绿色空间在沿山区域减少趋势明显,包括研究区西侧的茅山山脉与太湖西侧的天目山余脉㊁太湖东侧的大阳山及研究区内的长江东段沿岸㊂蓝色空间在沿湖区域减少趋势明显,包括长荡湖沿岸㊁滆湖沿岸㊁太湖沿岸㊁阳澄湖沿岸等㊂近15年来,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动态变化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即2003 2013年是减少期,绿色空间减速趋缓,蓝色空间持续减少;2013 2018年是增长期,绿色空间相比蓝色空间增幅更大㊂2)蓝绿空间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在斑块类型水平上,研究期内苏锡常都市圈蓝色空间的破碎度较绿色空间更高,景观形状更为复杂,布局也更为聚集㊂蓝色空间复杂度及连通性均先减后增,但破碎度整体呈减少趋势,复杂度与连通性呈增加趋势㊂绿色空间破碎度持续增加,复杂度呈增加趋势,连通性总体减少㊂在景观水平上,研究期内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多样性程度总体减少,连通度㊁聚集度整体增加㊂3)各城市蓝绿空间变化特征:研究期内苏锡常各市的蓝绿空间动态变化趋势与整个都市圈相同,但城市间存在较大差异㊂常州蓝绿空间的动态变化较大,苏州次之,无锡最小㊂其中,常州绿色空422. All Rights Reserved.㊀第1期许㊀浩,等: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与格局演变特征间的变化剧烈,苏州较为平缓㊂这与地形地貌有很大关系,常州溧阳及金坛有连绵的丘陵,受人为干扰较大㊂常州与无锡的蓝色空间总体增加,苏州减少㊂从斑块水平上来看,各城市绿色空间破碎度逐年增加,常州绿色空间更为破碎㊂常州与苏州绿色空间的连通度呈减少趋势,无锡呈增加趋势㊂各城市蓝色空间的破碎度呈减少趋势㊂常州蓝色空间更为破碎,苏州蓝色空间的破碎度变化较为剧烈㊂常州与无锡蓝色空间更趋复杂,苏州更趋规整㊂常州蓝色空间连通度减少,苏州与无锡增加㊂从景观水平上来看,各城市蓝绿空间多样性减少㊁连通度增加,常州与无锡蓝绿空间趋于分散,苏州趋于集聚㊂常州蓝绿空间的多样性程度㊁连通度及聚集度变化较为剧烈,苏州多样性程度较低,连通度及聚集度较高㊂鉴于此,对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格局提出如下保护策略:其一,保护蓝绿空间用地规模㊂2003 2018年间,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规模减小,绿色空间尤为明显㊂因此苏锡常都市圈应进一步加强对蓝绿空间的生态管控,保护其用地规模,控制城市扩张,对不同城市应统一严格保护林地与生态水域,加强对茅山㊁天目山㊁太湖㊁滆湖㊁长荡湖等重要蓝绿空间的管控,坚守生态保护红线,限制各类建设项目占用林地与生态水域,控制河流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的开发强度㊂加强三市之间蓝绿空间规模的落实与规划控制和管理,协调管控长江沿岸及太湖沿岸㊂其二,强化蓝绿空间格局连通性㊂从研究结果来看,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破碎度较高,尤其绿色空间更趋破碎,连通度减少㊂因此应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蓝绿空间资源,连接内外大型绿地㊁小面积零星分布的绿地㊁湖泊㊁河流等各蓝绿空间,将零散的蓝绿空间集中化,降低蓝绿空间破碎度,提高蓝绿空间的连通性㊂建议以太湖㊁滆湖㊁长荡湖㊁阳澄湖等大型湖泊为骨架,茅山㊁天目山等林地为桥梁,构建大型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生态网络,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的生态廊道,不断完善都市圈山水格局的连通性㊂其三,实施蓝绿空间分区保护政策㊂苏锡常都市圈内部蓝绿空间布局不平衡,各城市㊁各区域蓝绿空间格局变化不同㊂应根据各区域生态环境结构特征㊁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及环境的区域分异规律,对都市圈蓝绿空间格局进行分区保护与优化㊂在高度城市化的中心城区增加点状绿地以及人工湖泊㊁池塘等水体景观㊂在城市边缘区的蓝绿空间尺度大,连续性强,范围广,应根据它们在城市结构中的功能与结构重要性㊁景观生态敏感性程度和使用需求,采取差异化管理策略[31]㊂环太湖地区,应加强太湖水环境治理,建设湿地自然保护区㊁太湖生态农业示范区等;在长江沿岸地区,应合理利用长江岸线资源,加强岸线保护,拓展江堤林带㊂在西部与南部的丘陵山区,应加强水土保持,整治退化的生态景观,完善自然保护区㊁森林公园㊁风景名胜区等不同级别的保护网络㊂受遥感影像分辨率的制约,本研究提取的绿色空间以林地为主,蓝色空间以中大型水域为主,基于更高分辨率影像的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变化的时空演变特征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分析㊂未来应进一步对苏锡常都市圈蓝绿空间的变化趋势进行模拟预测㊂参考文献(reference):[1]邹军,陈小卉.城镇体系空间规划再认识:以江苏为例[J].城市规划,2001,25(1):30-33.ZOUJ,CHENXH.There⁃under⁃standingofthespatialplanningfortheurbansystemwithJiangsuProvinceasthecase[J].CityPlanRev,2001,25(1):30-33.DOI:10.3321/j.issn:1002-1329.2001.01.006.[2]顾朝林,俞滨洋,薛俊菲,等.都市圈规划:理论㊃方法㊃实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GUCL,YUBY,XUEJF,etal.Metropolitanareaplan⁃ning:theory,methodandcase[M].Beijing:ChinaArchitecture&BuildingPress,2007.[3]马燕坤,肖金成.都市区㊁都市圈与城市群的概念界定及其比较分析[J].经济与管理,2020,34(1):18-26.MAYK,XIAOJC.Definitionandcomparativeanalysisofmetropolitanareas,met⁃ropolitancirclesandurbanagglomerations[J].EconManag,2020,34(1):18-26.DOI:10.3969/j.issn.1003-3890.2020.01.005.[4]李仙德,宁越敏.城市群研究述评与展望[J].地理科学,2012,32(3):282-288.LIXD,NINGYM.Reviewandprospectonur⁃banagglomeration[J].SciGeogrSin,2012,32(3):282-288.DOI:10.13249/j.cnki.sgs.2012.03.005.[5]MATTEUCCISD,MORELLOJ.Environmentalcon⁃sequencesofexurbanexpansioninanagriculturalarea:thecaseoftheArgen⁃tinianPampasecoregion[J].UrbanEcosyst,2009,12(3):287-310.DOI:10.1007/s11252-009-0093-z.[6]ELMQVISTT,FRAGKIASM,GOODNESSJ,etal.Urbanization,biodiversityandecosystemservices:challengesandopportunities[M].NewYork:Springer,2013.[7]方创琳,周成虎,顾朝林,等.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J].地理学报,2016,71(4):531-550.FANGCL,ZHOUCH,GUCL,etal.Aproposalforthetheoreticalanalysisoftheinteractivecoupledeffectsbetweenurbanizationandtheeco⁃environmentinmegaurbanagglomerations[J].JGeogrSci,2016,71(4):531-550.DOI:10.1007/s11442-017-1445-x.[8]刘敏,许世远,侯立军,等.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变化及其环境效应[J].资源科学,2010,32(8):1533-1537.LIUM,XUSY,HOULJ,etal.Dynamicvariationsandenviron⁃522. All Rights Reserved.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mentaleffectsoflanduseandlandcoverchangeintheYangtzeDeltaregion[J].ResourSci,2010,32(8):1533-1537.[9]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EB/OL].(2016-06-01)[2021-01-12].http://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1606/t20160603_96218.html>code=&state=123.[10]中共中央,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EB/OL].(2019-12-01)[2021-01-12].http://www.gov.cn/zhengce/2019-12/01/content_5457442.html.[11]董良鹏,江志红,沈素红.近十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热岛变化及其与城市群发展的关系[J].大气科学学报,2014,37(2):146-154.DONGLP,JIANGZH,SHENSH.Urbanheatislandchangeanditsrelationshipwithurbanizationofurbanagglomera⁃tionsinYangtzeRiverDeltainpastdecade[J].TransAtmosSci,2014,37(2):146-154.DOI:10.13878/j.cnki.dqkxxb.2014.02.002.[12]SADLERJ,BATESA,HALEJ,etal.Bringingcitiesalive:Theimportanceofurbangreenspacesforpeopleandbiodiversity[M]//GASTONKJ.Urbanecology.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10:230-260.[13]GUNAWARDENAKR,WELLSMJ,KERSHAWT.Utilisinggreenandbluespacetomitigateurbanheatislandintensity[J].SciTotalEnviron,2017,584/585:1040-1055.DOI:10.1016/j.scitot⁃env.2017.01.158.[14]KONGFH,YINHW,JAMESP,etal.EffectsofspatialpatternofgreenspaceonurbancoolinginalargemetropolitanareaofeasternChina[J].LandscUrbanPlan,2014,128:35-47.DOI:10.1016/j.landurbplan.2014.04.018.[15]周雯,曹福亮,张瑞,等.绿地格局对城市地表热环境调节作用的多尺度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3):133-141.ZHOUW,CAOFL,ZHANGR.Multi⁃scalea⁃nalysisoftheeffectsofgreenspacepatternontheurbansurfacethermalenvironment[J].JNanjingForUniv(NatSciEd),2020,44(3):133-141.DOI:10.3969/j.issn.1000-2006.201811056.[16]MANESF,INCERTIG,SALVATORIE,etal.Urbanecosystemservices:treediversityandstabilityoftroposphericozoneremoval[J].EcolAppl,2012,22(1):349-360.DOI:10.1890/11-0561.1.[17]俞琳琳,胡海波,余伟.城市绿地类型对大气PM2.5浓度的影响[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4(3):179-184.YULL,HUHB,YUW.EffectsofurbangreenspacesonPM2.5concentrationsinatmosphere[J].JNanjingForUniv(NatSciEd),2020,44(3):179-184.DOI:10.3969/j.issn.1000-2006.201811039.[18]GASCONM,TRIGUERO⁃MASM,MARTÍNEZD,etal.Mentalalhealthbenefitsoflong⁃termexposuretoresidentialgreenandbluespaces:asystematicreview[J].IntJEnvironResPublicHeal,2015,12(4):4354-4379.DOI:10.3390/ijerph120404354.[19]WHITEMP,ALCOCKI,WHEELERBW,etal.Wouldyoubehappierlivinginagreenerurbanarea?afixed⁃effectsanalysisofpaneldata[J].PsycholSci,2013,24(6):920-928.DOI:10.1177/0956797612464659.[20]刘瑞清,李加林,何改丽,等.浙江省绿地系统时空变化特征及生态损益评价[J].生态学杂志,2018,37(10):3119-3129.LIURQ,LIJL,HEGL,etal.SpatiotemporalvariationandecosystemservicevalueassessmentofgreenspacesysteminZhejiangProv⁃ince,China[J].ChinJEcol,2018,37(10):3119-3129.DOI:10.13292/j.1000-4890.201810.034.[21]汤姚楠,王佳,周伟奇.区域景观格局视角的绿地生态网络优化研究:以徐州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0,41(1):259-268.TANGYN,WANGJ,ZHOUWQ.Researchonoptimi⁃zationofgreenspaceecologicalnetworkbasedonregionalland⁃scapepatterns:acasestudyofXuzhouCityinJiangsuProvince[J].ChinJAgricResourRegPlan,2020,41(1):259-268.DOI:10.7621/cjarrp.1005-9121.20200132.[22]武鹏飞,宫辉力,周德民.近30年官厅水库流域景观结构的时空演变[J].生态学杂志,2011,30(10):2335-2342.WUPF,GONGHL,ZHOUDM.Recent30yearsspatiotemporalevolutionoflandscapestructureinKwantingReservoirwatershedofBeijing[J].ChinJEcol,2011,30(10):2335-2342.DOI:10.13292/j.1000-4890.2011.0318.[23]王芳,谢小平,陈芝聪.太湖流域景观空间格局动态演变[J].应用生态学报,2017,28(11):3720-3730.WANGF,XIEXP,CHENZC.DynamicevolutionoflandscapespatialpatterninTaihuLakebasin,China[J].ChinJApplEcol,2017,28(11):3720-3730.DOI:10.13287/j.1001-9332.201711.011.[24]CHENY,ZHANGN.Urbanheatislandmitigationeffectivenessunderextremeheatconditionsinthe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China[J].JApplMeteorolClimatol,2018,57(2):235-253.DOI:10.1175/jamc-d-17-0101.1.[25]涂小松,濮励杰.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异及其生态环境响应[J].地理研究,2008,27(3):583-593.TUXS,PULJ.Spatio⁃temporalpatternoflandusechangeanditseco⁃environ⁃mentalresponseinSuzhou⁃Wuxi⁃Changzhouregion[J].GeogrRes,2008,27(3):583-593.DOI:10.3321/j.issn:1000-0585.2008.03.012.[26]申世广,刘小钊,范晨璟.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苏锡常都市圈绿化系统空间布局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8,33(11):20-25.SHENSG,LIUXZ,FANCJ.Studyonspatiallayoutofgreeningsystemi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basedonecologicalsecuritypattern[J].ModUrbanRes,2018,33(11):20-25.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8.11.004.[27]范晨璟,田莉,申世广,等.1990 2015年间苏锡常都市圈城镇与绿色生态空间景观格局演变分析[J].现代城市研究,2018,33(11):13-19.FANCJ,TIANL,SHENSG,etal.AnalysisonthelandscapepatternchangeoftheurbanandgreenecologicalspaceinSuzhou⁃Wuxi⁃Changzhoumetropolitanareafrom1990to2015[J].ModUrbanRes,2018,33(11):13-19.DOI:10.3969/j.issn.1009-6000.2018.11.003.[28]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1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9.[29]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国土空间调查㊁规划㊁用途管制用地用海分类指南(试行)[EB/OL].(2020-11-17)[2021-05-09].http://gi.mnr.gov.cn/202011/t20201120_2589186.html.[30]邬建国.景观生态学 格局㊁过程尺度与等级[M].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06-120.WUJG.Landscapeecologypattern,process,scaleandhierarchy[M].2rded.Beijing:HigherEducationPress,2007:106-120.[31]叶林,邢忠,颜文涛.城市边缘区绿色空间精明规划研究:核心议题㊁概念框架和策略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7(1):30-38.YEL,XINGZ,YANWT.Smartplanningofurban⁃fringegreenspaces:coreissues,conceptualframeworkandplanningstrat⁃egies[J].UrbanPlanForum,2017(1):30-38.DOI:10.16361/j.upf.201701004.(责任编辑㊀郑琰燚)622. All Rights Reserved.。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生产力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生产力的技术进步效应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界 2% 的人 口 . 势 相 当 严 峻 。因此 . 护 耕 地 和 保 证 粮 食供 给 况 下 技 术 进 步 对 于 土 地 生 产 力 增 长 的 贡 献 。 2 形 保 不 断 下降 又是 一 个 不争 的事 实 . 6 至 20 年 的 1 年 中 . 9 .9 年 18 01 6 1 6 9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和各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情况的区别 ( ) 1 年 以 前耕 地 面 积 总体 呈下 降 趋势 .19 9年新 土 地 管理 法 实 施 .国 中 的 C— D函数 模 型 只 是 一 个经 验 函数 .可 能会 在 考 察 具 体 国 家 9
的农 业 必 须实 现 由 主要 依 赖 要 素投 入 的粗 放 型 增 长模 式 转 变 到 主 要 依 赖 技 术 进步 的集 约 型 增 长模 式 上 来 .以 满 足 日益 增 加 的粮 食 需求 。 为此 ,本 文选 择 城 市 化 进 程 比较 快 的江 苏 省 为 例 通 过 定


导言
数 和 劳 动 的产 出弹 性 系 数 。 进 一 步 研 究 表 明 , “ + p-1 限 制 -的 表 明了 “ 模收益不变 “ 规
对 式 ( ) 自然 对 数 .变形 为 : 2取
ly一{ lK 』 】 1 J{} 】 ,l l 1 l ( 2)
快 速 城 市 化 成 为我 国许 多省 份 需 求跨 越 式 发展 的 主 要 方 式 在 快 速城 市化 的过 程 中 .势 必会 加速 增 加 对 土 地 资 源 的 需 求 .这
我 国粮 食 安 全 的根 本 保 证
资 本 和 劳 动 为 二 种投 入要 素 的 C— D函 数 ,其 t 寸 出 为 日产
, 哇 0P “ { j f ) , , .0< 以 < 1 0 p< 1 j <

苏南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及启示_以苏州市为例_刘远

苏南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及启示_以苏州市为例_刘远

苏南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经验及启示———以苏州市为例刘远内容提要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城乡土地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

这一做法能够很好地适用于土地资源紧张、人多地少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又很快的地域,为缓解土地资源稀缺、集约利用农村土地探索了一条新路。

较高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合作化是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的基础条件,而对落后地区而言,应充分利用发达地区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契机,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扩充经济总量并提高工业化程度,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发达地区经验及启示城乡一体化基本概况城乡一体化是指在生产力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城市与乡村之间逐步消除差异而走向融合的过程。

城乡一体化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二是指城乡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享有共同的政治权利;三是指城乡经济社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融合一体。

从本质上讲,就是谋求城市与乡村的共赢共生和协调发展,就是政府服务的均等,城乡功能的协调,要素市场的融合与发展成果的共享。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城乡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农问题”从根本上看,是城乡“二元结构”长期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的集中体现。

虽然以往我国一直在探索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但由于在体制分割和政策等方面难以突破,尚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效。

可以说,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化解农村改革发展矛盾、破解“三农”难题的根本出路。

其次,城乡一体化是加快城市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目前,城市化发展与城乡二元体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由于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制度尚未有实质性改变,所以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受到阻碍,已经进入城市的农民工也只是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迟福林,2009),严重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苏州近4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苏州近4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苏州近4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贲薛晨;余成【期刊名称】《苏州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22(39)3【摘要】基于苏州市198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数据,分析了苏州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自然因素、人口因素、经济因素三个方面对苏州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苏州市水田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城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面积呈持续上升趋势。

1980—2018年苏州市水田面积下降了2557 km^(2),城镇用地面积上升了1532 km^(2),农村居民点面积上升了357 km^(2)。

核密度分析显示,1980—2018年苏州市土地转移密度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

高密度区主要集中在吴中区、昆山市、张家港市,低密度区主要以水域为主。

1980—2010年,苏州市景观格局趋于破碎化与不规则化,景观连通性下降;2010—2018年,景观格局斑块形状与景观异质性趋向稳定,但景观丰富度继续上升,景观的不稳定因素上升。

影响苏州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中具体影响因素有降水量、地区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户籍总人口和户籍人口密度。

人口与经济是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因素。

【总页数】9页(P65-73)【作者】贲薛晨;余成【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1【相关文献】1.快速城市化地区的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以杭州市区为例2.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分析——以磐石市为例(英文)3.湟水流域近10年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演变分析4.近20年昆明盘龙江流域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演变研究5.赣江流域2000—2020年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演变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研究

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研究
2 研究方法
2. 1 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协调性评价模型建立 一般来说,城 市 用 地 扩 张 与 人 口 增 长 之 间 的 比 例
可以用城镇用地( 城市用地增长率 /城市人口增长率) 的增 长 弹 性 系 数 来 衡 量,国 际 社 会 公 认 的 标 准 是 1. 12[8 -9]。城镇用地增长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 虽然是城镇化 过 程 的 必 然 条 件,但 其 协 调 关 系 一 旦 超 过 1. 12 就会造成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或限制等问 题。国土资 源 部 副 部 长 胡 存 智 2013 年 3 月 30 日 在 2013 中国城镇化高层国际论坛上表示,目前我国城市 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已超过国际社会公认的 1. 12 的合 理阈值,2000 ~ 2010 年土地城镇化速率是人口城镇化 速率的 1. 85 倍。我国目前的城镇用地水平仍处在粗 放式发展阶段,全 国 城 市 用 地 增 长 弹 性 系 数 呈 上 升 趋 势,远超 1. 12 的衡量标准,如果再按城市用地增长弹 性系数来衡量,则不符合节约用地、紧凑城市的理念。
研究基金项目( SK2010008) 。 作者简介: 王雨岑( 1992─) ,女,浙江杭州人,专业方向: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通讯作者: 夏敏。
1期
王雨岑等: 快速城镇化地区城市用地扩张与人口增长的协调性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101
快速扩张,城市用地扩张明显快于人口增长,人口密度 增长弹性系数模型加以改进,加入人均城市用地约束
1 数据来源
n
EC =
槡( SRt - SRo )
n
/ SRo
×I
( 1)
槡( PRt - PRo ) / PRo
I = Pt / Po Lt Lo

苏州城市演变研究——兼评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题报告

苏州城市演变研究——兼评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题报告

苏州城市演变研究——兼评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开题报告尊敬的评审专家、各位领导:我是一名城市规划专业的研二学生,本次开题报告的研究题目是“苏州城市演变研究——兼评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

在此,我将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说明。

一、研究背景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514年,具有26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的古都之一。

在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苏州近年来以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资源,逐渐崛起为吸引国内外投资的重要城市之一。

近年来,苏州市政府通过大力推进城市现代化和产业升级,实现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大规模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和挑战。

二、研究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将对苏州这个典型的城市进行深入研究,探讨苏州城市的演变历程以及现代化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并探讨其中的优缺点和存在的问题,为苏州市今后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苏州城市演变的研究,探讨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特点和规律,了解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其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影响,为苏州未来城市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四、研究内容本研究的重点在于对苏州城市演变的研究,包括苏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与城市化进程的发展过程、现代化城市建设的规划、设计与实施以及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挑战等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苏州城市演变史:探索苏州历史和文化的变迁,重点关注苏州城市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2.苏州城市现代化的规划、设计与实施:梳理苏州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相关规划、设计和实施,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价;3.苏州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与挑战:深入分析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挑战,例如城市扩张、土地资源缺乏、交通拥堵等等。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研法、实地考察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具体做法包括:1.文献研究法:搜集苏州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官方文件和统计年鉴等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和分析;2.调研法: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苏州居民和相关专家学者对苏州城市发展的看法和意见;3.实地考察法:对苏州市历史文化区、新城区、高新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城区的发展特点和现状;4.数据统计法:对苏州市历年的经济社会数据和城市化进程中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以苏州为例

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回顾与前瞻——以苏州为例

Review and expectation for the urbanization pattern of Sunan——A case study of Suzhhou 作者: 周艺怡[1];张京祥[2];曹荣林[2]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人文地理专业[1]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2]
出版物刊名: 城市问题
页码: 25-28页
主题词: 城镇化;苏南城镇化模式;苏州
摘要:苏南城镇化模式曾对苏南地区的城镇化及经济繁荣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其先天的局限性,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对苏南城镇化模式的典型代表——苏州市(包括六个县级市)城镇化的历程进行阶段式的回顾,对苏南城镇化模式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其前景做了预测。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苏国土资发[2008]88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苏国土资发[2008]88号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正文:---------------------------------------------------------------------------------------------------------------------------------------------------- 江苏省国土资源厅关于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报(苏国土资发〔2008〕88号)各市国土资源局,厅各处、室、局,厅各直属单位:根据《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奖励暂行办法》和《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的有关规定,省厅组织专家对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申报的项目进行了评审。

在专家评审和公示的基础上,经省厅决定,“基于无机材料专业测试科技平台的测试新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等7项成果获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一等奖,“江苏省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等13项成果获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二等奖,“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等12项成果获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三等奖。

省厅对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奖牌、证书,各市、县国土资源局及厅有关直属单位可对获奖单位和个人给予适当物质奖励。

希望获奖单位和个人再接再厉,不断创新,为提高我省国土资源科技水平和国土资源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江苏省国土资源厅二○○八年三月二十四日附件:2007年度江苏省国土资源科技创新奖获奖项目一等奖基于无机材料专业测试科技平台的测试新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测试研究所周康民、汤志云、罗惠芬、高孝礼、黄光明、张培新、王伟、曹景洋、蔡玉曼、周泳德、陈帮建、张梅、曹磊江苏省沿江开发带多参数立体地质环境调查与保护研究江苏省地矿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杨泉宁、刘建东、王波、戴启盛、张发明、薛怀友、石剑龙、贾学天、冯晨、郭炳跃、李振惠、李晶、曹建军、李轼、王小峰江苏省城镇地价动态监测与基准地价更新技术研究省厅土地利用处、江苏金宁达不动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王译萱、宋玉波、王黎明、黄锋进、黄克龙、张增峰、谢泽林、曹天邦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研究省国土资源厅、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江苏苏地源土地整理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南京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张洪甫、祖耀升、冷立生、顾来水、陈毓陵、丛明珠、陈晓峰、刘友兆、花盛、施振斌、朱成立、郭相平、孙学智、冯建刚、郝树荣宜兴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指南宜兴市国土资源局何国强、吴跃平南京市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研究南京地产发展中心、南京农业大学姚俊、刘友兆、戴钢、陆守超、李玉良江苏省国土资源电子政务系统(试点)建设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江苏省动态监测中心、深圳市壹平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陈惠明、李锋、宋晓群、龚敏霞、鲍江军、董洋洋、闻卫明、舒飞跃、周卫娟、陈慧玲、刘湘、曹伟、丁亮、陈陟、吴相?二等奖江苏省地质资料馆地质资料开发利用指南江苏省地质资料馆杨维兴、刘聪、崔德庚、袁晓军、王传礼、郑晓光、陈若兰、詹庚申、曹建华、唐海燕江都市生态地质环境综合评价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江都市国土资源局王高、华明、廖启林、郑俊、沈兵、毕葵森、金洋、黄顺生、朱佰万江苏省张家港市西张地区地热普查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张家港事和同房地产开发公司张登明、陈火根、刘志平、徐雪球、金永念我省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立法政策研究省厅政策法规处张洪甫、邵伟明、顾迅建、王国臣、林颢江苏省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环境评价研究省厅耕保处、省地调院、南京农业大学祖耀升、华建伟、刘友兆、黄敬军、冷立生、陈晓峰、翁宁林、韩涛、付光辉大通道建设与区域土地资源调控研究-以南通市为例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大学-江苏省厅国土资源研究中心董菊卉、张跃进、黄贤金、阎红、涂军平、潘祥伟、陈逸、薛剑、俞雷、姚建中常州市大比例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项目技术研究常州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徐建伟、王建伟、余立新、施敏、贺卫中、孙在宏、刘江、张伟良、史惠春金坛市1:5000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金坛市国土资源局、江苏省测绘工程院庄六孝、陈建军、管卫忠、袁桂生、朱凤云、王立兴、蒋来华、谢永良、徐秋萍、梁玲芳新沂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研究新沂市国土资源局、南京东图土地规划咨询有限公司杨小川、刘吉军、XXX、崔学军、张皓、陈健、周华、赵亚丽、张玲基于“515”的江苏省地籍管理平台建设省厅地籍处、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张洪甫、孙治淮、李闽、陈惠明、郜莉、孙在宏、舒飞跃、陶?、鲍志良、谭静露采矿山摄影测量数字化系统南京市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处、河海大学李光平、李浩、周建华、杨彪、陈苏?、陈新玺、徐晓燕、孙文宁、梁巧玲、梁成林江苏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标准研制江苏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宋晓群、陈惠明、周卫娟、吴相?、王波、石剑龙、XXX、吴长彬、曹全龙、李玉华江苏省建设用地指标编制研究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王译萱、宋玉波、陆效平、严长清、吴飞、蒋琳、王黎明、金平华、孙伟、魏成三等奖统筹城乡发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以南通市为例南通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农业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董菊卉、张跃进、欧名豪、刘琼、阎红、姚建华、潘祥伟江苏省露采矿山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省厅地环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倪红升、黄敬军、华建伟、李向前、王浩、周洁、赵立鸿江苏省露采矿山开采现场监督管理模式研究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省厅矿管处杨维兴、刘震平、李宏毅、周清锋、孙磊、何朝津、刘以实江苏省露采矿山环境恢复技术研究南京市地产发展中心、南京市国土资源局地环处、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张孝科、徐礼煜、夏立忠、董燕萍、刘国恩、康政虹、姚俊徐州市石灰岩资源开发战略研究徐州市国土资源局、中国矿业大学钟立喜、刘金平、华福年、丁立清、秦润民、房友东、张才良灌云县县城区城镇地籍调查工程灌云县国土资源局、国家测绘局第三大地测量队孙如明、刘古国、何云生、金永波、徐兵、马兆栋、戴继红基于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政府土地管理行为研究江苏土地勘测规划院蒋琳、陆效平、严长清、沈春竹、朱华燕、姚新春、孙伟城市理性增长与土地利用规划控制-以徐州为例徐州市国土资源局谭忠诚、田忠恩、华福年、陈会广、王琳、陈利根、李春银连云港市城乡一体化地籍管理技术研究连云港市国土资源局、国家测绘局第三大地测量队、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毛太銮、高光军、孔令泰、陆必庆、冯绍国、郦远东、吴长彬基于国土数据关联的国土资源数据库集成无锡市国土资源局、南京国图信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王云鹤、杨武亮、彭刚、朱明辉、姚仕龙、吴伟坤、包军建设项目用地跟踪管理三维影像系统南京市国土资源局江宁分局段俊、范本贤、贝业海、穆闽、李威、丁远金坛市国土所服务窗口电子政务系统研究金坛市国土资源局、江苏易政不动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庄六孝、陈建忠、吉波、孙云清、张伟良、吴建辉、王文——结束——。

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_周翔

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_周翔

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周翔陈亮**象伟宁(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上海200241)摘要基于遥感影像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本文综合运用3S 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扩张指数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1990—2010年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空间模式及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区建设用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的变化轨迹,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紧密相关;研究期间,建设用地面积增长2218.9km 2,主要源于对水田、旱田、水库坑塘等生态用地的占用;1990—1995年,区域建设用地主要以填充式、边缘式进行扩张;1995—2000年,填充式、边缘式受到政策限制,飞地式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途径;2000年以后,飞地式扩张大幅锐减,填充式扩张显著增强,建设用地空间形态逐渐趋向紧凑;区域经济高速增长是驱动建设用地扩张的主导因素,城镇人口的激增也加速了建设用地的扩张.未来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重视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管理体制创新并推行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关键词建设用地景观扩张指数社会经济驱动力城市化苏锡常地区文章编号1001-9332(2014)05-1422-09中图分类号Q149文献标识码A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the built-up area expansion in Su-Xi-Chang region ,China.ZHOUXiang ,CHEN Liang ,XIANG Wei-ning (Shanghai Key Laboratory for Urban Ecological Processesand Eco-Restor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China ).-Chin.J.Appl.Ecol .,2014,25(5):1422-1430.Abstract :Based on RS-derived maps and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patio-temporal dynamic pattern and driving mechanism of built-up area expansion in Su-Xi-Chang region from 1990to 2010.3S-based spatial analysis techniques were used ,landscape expansion indiceswere calculated ,and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s were also used.In the past 20years ,the built-up area had experienced rapid-moderate-accelerating expansion stages ,which was strongly af-fected by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and policies regarding land use.During the study peri-od ,the built-up area had increased by 2218.9km 2mainly due to the encroaching from paddy field ,dryland and artificial ponds.From 1990-1995,the pattern of built-up area expansion was domina-ted by the infilling and edge-expansion type ;from 1995-2000,the outlying-type had overplayed in-filling and edge-expansion types due to policy restrictions on the latter ;after 2000,the outlying-type growth had decreased by a large extent ,whereas the infilling mode had increased dramatically ,which resulted in the spatially compact pattern of the newly built-up area.The increase of urbanpopulation and the boom of regional economy were the major driving forces of built-up area expan-sion.The study implied that improvements were urgently needed in l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high-efficiency use of cropland.Promoting the compact development of built-up area was also cruci-al for striving toward regional sustainability.Key words :built-up area ;landscape expansion index ;socioeconomic driving forces ;urbanization ;Su-Xi-Chang region.*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01087)资助.**通讯作者.E-mail :lchen@des.ecnu.edu.cn 2013-10-17收稿,2014-02-21接受.2010年前后,世界与中国的人口城市化率双双突破50%[1-2],未来几十年,该比例将加速攀升[3].城市化作为最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对城市、区域乃至全球尺度上的生态系统都有重要影响,逐渐成为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研究论题[4].区域尺度上,以建设用地挤占生态服务用地为特征的应用生态学报2014年5月第25卷第5期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Ecology ,May 2014,25(5):1422-1430DOI:10.13287/j.1001-9332.2014.0020城市化过程,对区域景观格局、功能及过程产生了深刻影响:建设用地的急速扩张引发不透水地面增加、自然与半自然景观减少、景观破碎和离散化等;景观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影响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能量流动、种群动态等生态学过程[5].定量研究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对于有效评估快速城市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科学引导建设用地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6].由于3S空间分析技术的发展,关于城市化过程导致的建设用地扩张问题已有较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建设用地扩张规模、强度和空间分异特征[7-9]以及城市景观格局的演变、模拟与预测等方面[10-11].这些研究为定量分析建设用地的扩张过程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与技术手段,但到目前为止,仍有以下几方面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受数据可获取性的制约,现有文献的研究区大多限于单个城市,有关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的比较研究尚不多见;2)对于建设用地扩张引发的景观格局变化的定量研究大多采用景观指数,这种方法侧重于对景观格局几何特征的分析与描述,但往往忽略了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过程的信息[12];3)研究大多基于遥感解译数据、从定性角度出发分析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缺乏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集成[7-8].基于上述分析,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将3S空间分析技术与景观扩张指数、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相结合,选取城市集中分布的苏锡常地区为例,基于遥感影像提取不同时期的土地分类数据,并运用空间分析方法描述1990—2010年该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阶段性与区域性特征,应用景观扩张指数分析不同时期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模式、获取区域景观变化的过程信息,基于1990—2010年长时间序列的城乡建设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驱动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1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1.1研究区概况苏锡常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长三角城市群核心地带,包括苏州、无锡、常州3个地级市和昆山、太仓、吴江、常熟、张家港、江阴、宜兴、溧阳、金坛9个县级市(图1),面积1.75ˑ104km2,平均海拔低于50m.该区域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水系发达,淡水资源丰沛,地势平坦,具有适宜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条件.改革开放以来,苏锡常地区在国家沿海开放、沿江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13].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乡镇企业和合资企业大量涌现,推动经济总量迅速攀升,1990—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的年均增长率高达20%,区域所有县市均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列.在快速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区域城镇人口总量不断攀升,2010年人口城市化率约70%,远高于同期全国49.7%的平均水平[14].苏锡常地区是我国传统的人口密集区和土地高度集约化利用地区.伴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增长,区域建设用地总量持续攀升、范围不断扩展,在我国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具有良好的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空间模式并解析其驱动机制,不仅为区域未来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还对其他地区的土地利用调控与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1.2资料来源依据研究目标与框架,对相关数据资料(遥感数据、统计数据2类[14-15])进行收集与整理(表1).统计数据的处理过程较简单,以下重点阐述Landsat影像的解译与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ENVI4.8中完成影像的辐射校正、几何校正、裁剪拼接等预处理操作,几何校正的误差低于30m;其次,结合面向对象、人工目视判读的遥感分类方法,将研究区土地利用划分为10类,分别为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厂矿、交通用地等)、水田、旱田、林地、草地、自然水体、水库坑塘以及未利用地(图2),研究中按照不同需求,将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合并为建设用地;最后,将分类结果与对应时相的Google Earth高分辨率影像进行对比,计算的Kappa系数均高于85%,满足地物分类的精度要求[16].图1苏锡常地区的位置示意图Fig.1Sketch map of the location of Su-Xi-Chang region.32415期周翔等: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表1研究数据与资料Table 1Geospatial and statistical data used in this study数据类型Data category 数据名称Data item年份Year数据来源Data source遥感数据RS images Landsat TM /ETM +影像Landsat TM /ETM +images 1990/1995/2000/2005/2010美国地质调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 统计数据Statistical data人口、社会、经济统计数据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statistics 1990—2010江苏省统计年鉴Jiangsu Statistical Yearbook 建设用地统计数据Built-up area statistics1990—2010中国城市统计年鉴China City StatisticalYearbook图21990和2010年苏锡常地区土地利用图Fig.2Land use maps of Su-Xi-Chang region in 1990and 2010.US :城镇用地Urban settlements ;RS :农村居民点Rural settlements ;IT :其他建设用地;PF :水田Paddy field ;DL :旱田Dryland ;FL :林地Forest land ;GL :草地Grassland ;LR:自然水体Lakes and rivers ;AP :水库坑塘Artificial ponds ;UL :未利用地Unused land.下同The samebelow.图3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模式Fig.3Spatial mode of built-up area expansion.a )填充式Infilling ;b )边缘式Edge-expansion ;c )飞地式Outlying.1.3研究方法1.3.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基于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分类数据,运用ArcGIS 空间分析模块构建各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统计主要地物类型的面积及流入、流出量.同时,分区统计各县市的建设用地增长量,以比较城市群内不同城市间的差异性.1.3.2土地年均扩张速率测算不同时期的各地类年均扩张速率,依此分析1990—2010年各地类扩张的阶段性特征.年均扩张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17]:k =1-S 1-S 2S 1[]1/n-1(1)式中:k 为年均扩张速率;S 1和S 2分别为研究初期与末期的土地面积;n 为研究期的时间跨度.1.3.3景观扩张指数Liu 等[18]针对目前景观指数在城市扩张分析中的不足,提出景观扩张指数来识别景观扩张类型,从而获取景观变化的过程信息.本文应用景观扩张指数,识别不同时期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的3种基本模式,即填充式、边缘式、飞地式(图3),依此来获取景观格局变化的过程信息.其他扩张模式都可看作是3种基本模式的变种或混合体.景观扩张指数是通过缓冲区分析来定义的[18].该方法以新增建设用地斑块特定距离(通常为1m )的缓冲区为统计单元,统计单元内部的原有建设用4241应用生态学报25卷地斑块面积和空白区域(其他地物类型)面积,并预设了一系列规则来识别新增斑块的扩张类型.某新增建设用地斑块的景观扩张指数计算公式如下:LEI=100ˑAoAo+Av(2)式中:LEI为某新增建设用地斑块的景观扩张指数,取值范围为0 100;A o为缓冲区单元被原有建设用地斑块覆盖的面积;A v为缓冲区单元被空白区域覆盖的面积.参考相关研究的分级标准[18-19],LEI值介于50 100之间的新增建设用地斑块被确定为填充式扩张;介于0 50之间为边缘式扩张;LEI值等于0的新增斑块,由于与原有建设用地斑块完全分离,因而被确定为飞地式扩张.在景观水平上,平均斑块扩张指数(MEI)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扩张指数(AWMEI)的计算公式如下:MEI=∑Ni=1LEIiN(3)AWMEI=∑Ni=1LEIiaiA()(4)式中:LEI i为新增建设用地斑块i的景观扩张指数;ai为斑块i的面积;N为新增斑块总数;A为新增斑块总面积.MEI与AWMEI的数值越大,表明建设用地扩张的方式更趋于紧凑.1.3.4多元逐步回归模型考虑到遥感数据在定量分析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方面的局限性,本文选取长时间序列的城乡建设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应用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来解析建设用地扩张的社会经济驱动力.相关研究表明[17],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的扩张在宏观上主要受人口变化、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以及收入水平等因素驱动,考察数据的可获取性,初步选择4大类共11个指标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表2).由于上述指标间存在着复杂的多重共线性,并不能直接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因此在分析前,采用相关分析与主成分变换对模型变量进行初步筛选[20].首先,按不同类别计算各指标间的相关系数,如果某一指标与同类别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不强,则将其选作回归模型的自变量;如果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则采用主成分变换将它们压缩成几个独立成分,分别计算各指标在主成分上的载荷,选取第一主成分上得分最高的指标(该指标可看作是其所在类别的代表)作为回归模型的自变量.依据上述准则,最终选取年末城镇户籍人口(U-POP)、地表2回归模型选取的人口与社会经济指标Table2Demographic and socioeconomic variables selected in the regression model指标类别Category指标名称Socioeconomic variable指标代码Abbreviation 人口变化Population growth年末户籍总人口Total populationPOP年末城镇户籍人口Urban populationU-POP年末农村户籍人口Rural populationR-POP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地区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ˑ108yuan)GDP第一产业生产总值Primary industry GDP(ˑ108yuan)P-GDP第二产业生产总值Second industry GDP(ˑ108yuan)S-GDP第三产业生产总值Tertiary industry GDP(ˑ108yuan)T-GDP社会建设Social development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Fixed assets investment(ˑ104yuan)FAI公路货运量Road freight traffic(ˑ104t)RFT收入水平Income level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er capitaannual disposable income of urbanhouseholds(yuan)PCIUH农民人均纯收入Per capita annual netincome of rural households(yuan)PCIRH区生产总值(GD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FAI)、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PCIUH)作为逐步回归模型的自变量.逐步回归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选元方法,基于其构建的回归方程,仅包含对因变量具有直接影响的解释变量[21].本文选取1990—2010年建设用地统计数据作为分析样本,构建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逐步回归模型,基本形式如下:ln B-AREA=ln U-POP+ln GDP+ln FAI+ln PCIUH+C(5)式中:B-AREA为各年度的建设用地面积;U-POP为年末城镇户籍人口;GDP为地区生产总值;FAI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PCIUH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C为模型常量.分析前,先对原始数据作标准化处理,以消除不同量纲的影响.2结果与分析2.1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1990—2010年,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的历史过程(表3).1990—1995年为建设用地快速增长期,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的年均扩张速率分别高达15.3%、9.0%、11.3%,建设用地总体增长772.5km2.1995—2000年,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52415期周翔等: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表3不同时期各类地物的面积及年均变化速率Table3Land use types area and their yearly conversion rates during the four periods地物类型Land use type面积Area(km2)19901995200020052010变化率Conversion rate(%)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US504.3890.6993.11316.91618.715.32.87.35.3RS775.61094.91256.21508.31734.79.03.54.73.6IT31.748.679.2128.0177.111.313.012.88.5PF9672.59076.48806.88131.77550.4-1.6-0.8-2.0-1.8DL1139.91043.2917.5860.2816.2-2.2-3.2-1.6-1.3FL940.6938.7916.6919.0916.7-0.1-0.60.1-0.1GL41.741.641.140.937.7-0.1-0.3-0.1-2.0LR3413.83328.83413.43400.93398.7-0.60.6-0.1-0.0AP874.3931.5970.01088.01143.71.61.02.91.3UL6.86.97.37.37.20.41.40.0-0.3 US:城镇用地Urban settlements;RS:农村居民点Rural settlements;IT:其他建设用地;PF:水田Paddy field;DL:旱田Dryland;FL:林地Forest land;GL:草地Grassland;LR:自然水体Lakes and rivers;AP:水库坑塘Artificial ponds;UL:未利用地Unused land.下同The same below.明显放缓,净增长量降至294.4km2,约为前一阶段的38%.2000年以后,研究区进入建设用地加速增长期,2000—2005年建设用地净增长量高达624.7 km2,其中,城镇用地的扩张趋势尤为显著,年均扩张速率为7.3%.2005—2010年延续了前一时期的基本趋势,净增长量虽然有所下降,但仍高达557.3 km2,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其他建设用地的年均扩张速率分别为5.3%、3.6%、8.5%.研究期间,建设用地的扩张主要源于对水田、旱田以及水库坑塘等生态服务用地的占用(图4).1990—2010年,水田、旱田的面积骤减22%、28%,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年两者对新增建设用地的贡献率分别为99.7%、91.3%、96.3%、95.8%.水库坑塘是水产养殖的人工场所,研究初期其对于新增建设用地的贡献率不足0.5%,但2000年以后,随着耕地资源日益短缺以及基本农田的严格保护,该比率开始逐步上升,2000—2005、2005—2010年分别达到了3.0%、3.7%.相比之下,建设用地占用林地、草地等自然覆被的比例较低.图41990—2010年研究区新增建设用地的来源构成Fig.4Major components of new built-up area in Su-Xi-Chang region during1990-2010.Ⅰ:水田转为建设用地Paddy field to built-up area;Ⅱ:旱田转为建设用地Dryland to built-up area;Ⅲ:水库坑塘转为建设用地Artificial ponds to built-up area;Ⅳ:其他来源Other.从建设用地扩张强度的分布格局来看,呈现市辖区高于周边县市、区域东北部高于西南部的规律性.由图5可以看出,除1995—2000年以外,各个时期苏州、无锡、常州市辖区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均高于70km2,一些时期甚至突破了100km2,明显快于周边县市,主要原因在于市辖区是城市发展的核心图5不同县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对比Fig.5Comparison of built-up area expansion in different counties of Su-Xi-Chang region.6241应用生态学报25卷区域,物质、资本、人口等要素高度集中,高强度的土地开发加快了建设用地的扩张.同时,区域东部与北部的昆山、常熟、张家港、江阴等县市,由于区位临近上海,加之城市化与工业化水平较高,因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大幅高于西南部的金坛、溧阳等农业主产区,且这种区域差异有不断扩大的趋势.2.2建设用地扩张的空间模式依据计算出来的景观扩张指数获取不同时期景观扩张指数(LEI )的直方图(图6).无论从新增斑块数还是分布格局来看,各个时期建设用地扩张均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进一步分析发现,新增建设用地斑块的景观扩张指数均存在4个峰值,峰值对应的LEI 区间分别为0 2、48 50、50 52、98 100,4个峰值区间的斑块数占各个时期总斑块数的比例分别为27.3%、53.0%、28.3%、24.3%.由图7可以看出,1990—1995年,建设用地的扩张以边缘式、填充式为主,两者的新增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比例分别为54.6%、34.5%,面积比例分图6不同时期建设用地的景观扩张指数直方图Fig.6Histograms of built-up area LEI for different periods.a )1990—1995;b )1995—2000;c )2000—2005;d )2005—2010.下同The samebelow.图7各时期不同建设用地扩张类型的空间分布Fig.7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expansion modes of built-up area in different periods.72415期周翔等: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别为59.0%、28.1%(图8);相比之下,飞地式扩张较弱,斑块数目比例、面积比例均为10%.1995—2000年,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明显放缓,边缘式、填充式扩张受到人为抑制,增长量仅为170.1和25.7km 2,填充式扩张的斑块数目、面积比例均低于10%;该时期最显著的变化是飞地式扩张增强,这主要源于农村居民点的离散发展.2000—2005年,建设用地开始加速扩张,边缘式、填充式重新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形式,两者的斑块数、面积相加占总体的比例高达89.6%、95.0%,尤其以填充式增长的最显著;同时,飞地式扩张大幅锐减,农村居民点的发展趋于集中.2005—2010年基本延续了前一时期的发展趋势,但填充式逐渐取代边缘式,成为建设用地扩张最重要的途径,其面积比例、斑块数目比例分别达到73.2%、59.6%;此外,飞地式扩张进一步减弱.总体而言,该时期区域城市化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建设用地扩张由最初的蔓延性逐渐趋向紧凑性.1990—1995、1995—2000、2000—2005、2005—2010年,苏锡常地区平均斑块扩张指数(MEI )的数值分别为39.62、17.54、42.02、56.50,呈波动上升趋势;面积加权平均斑块扩张指数(AWMEI )的变化趋势与MEI 类似(表4).建设用地发展的紧凑度有所提高.图8不同时期3种建设用地扩张类型所占的面积比例以及斑块数目比例Fig.8Percentages of area and patch number for different ex-pansion modes of built-up area in different periods.Ⅰ:填充式扩张Infilling growth ;Ⅱ:边缘式扩张Edge-expansion growth ;Ⅲ:飞地式扩张Outlying growth.表41990—2010年苏锡常地区的平均斑块扩张指数(MEI )和面积加权平均斑块扩张指数(AWMEI )Table 4MEI and AWMEI in Su-Xi-Chang region during1990-2010时期Period 平均斑块扩张指数MEI面积加权平均斑块扩张指数AWMEI1990—199539.6241.441995—200017.5420.122000—200542.0244.562005—201056.5064.202.3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机制2.3.1政策影响1990—2010年,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轨迹与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具有高度关联性.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沿海开放(1984年)、沿江发展(1992年)战略,这在带动苏锡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大规模的城乡建设热潮.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巨大需求,国家对旧土地制度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并逐步推行土地市场化,这些举措极大促进了1990—1995年建设用地的扩张.但耕地的过度非农化,逐渐影响区域的农业生产与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优质耕地资源、遏制建设用地无序扩张,国家于1994年颁布施行了强有力的耕地保护政策———《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2],并于1997年宣布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这些因素相叠加,使得1995—2000年的耕地流失量大幅锐减,建设用地扩张的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苏锡常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深入推进,开发区建设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新模式.统计数据显示,苏州、无锡、常州3市不仅增设了大量开发区,同时对原有开发区进行了大幅扩容,这在带动区域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极大刺激了建设用地的扩张.2.3.2社会经济驱动力逐步回归的最终模型仅包含年末城镇户籍人口、地区生产总值两个自变量,它们对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均十分显著,能够解释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97.2%,表明模型拟合度较好(表5).模型结果表明,城镇人口数量与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这与周锐等[8]、赵可和张安录[23]的研究结果一致.1990—2010年,区域城镇人口数量迅猛增长,人口城市化率从1990年时的28%骤升至2010年的70%,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人口的激增,一方面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但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住房、出行等8241应用生态学报25卷表5多元逐步回归模型的估计结果Table5Estimation results of the multiple stepwise regres-sion model变量Variable偏回归系数Unstandardized coefficientsB标准误差Standard errorPR2年末城镇户籍人口U-POP0.3870.1670.033地区生产总值GDP0.6050.1670.0020.972常量C-1.361E-140.038生活需求,推动着房地产、道路交通以及基础服务设施等建设用地的发展.因此,城镇人口数量是驱动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的重要因素.模型结果还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对建设用地面积的变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与刘纪远等[24]、吴晓青等[7]的研究结果一致;而标准化回归系数值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对建设用地面积变化的作用强度高于城镇人口数量.研究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增加37倍,年均增长19.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6%).由于正处于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苏锡常地区的开发区建设、乡镇企业发展极大促进了建设用地的扩张;近年来,随着现代物流、仓储、商贸等服务业的兴起,用于三产的固定资产投资显著增长,与三产相关的建设用地面积持续猛增.进一步分析发现,苏锡常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与地区生产总值存在极强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998、0.991,表明经济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与农民的收入水平.在城市地区,财富与收入的增长促进了市民对城市土地需求的增加,集中表现在人均居住面积、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以及人均拥有道路长度等的持续增长;而在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高则相应地引发了普遍的建房热潮.以上因素均不同程度地加剧了建设用地的扩张.由此可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预测建设用地面积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3讨论基于遥感影像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本文综合运用3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扩张指数与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了苏锡常地区1990—2010年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空间模式及社会经济驱动力.结果表明:研究期间,研究区建设用地总体增长2218.9 km2,主要来源于对水田、旱田、水库坑塘等生态服务用地的占用;从扩张强度的分布格局来看,呈市辖区高于周边县市、区域东北部高于西南部的规律性.建设用地面积经历了快速增长-缓慢增长-加速增长的变化轨迹,这与不同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重大调整紧密相关:1990—1995年,国家经济布局的调整与土地制度的改革,是驱动建设用地快速扩张的主要政策因素;1995—2000年,国家颁布施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2]并宣布冻结非农业建设项目占用耕地一年,导致建设用地的扩张速率明显放缓;2000年以后,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市场化以及开发区建设的升温,研究区建设用地开始加速扩张.各个时期建设用地扩张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模式:1990—1995年,建设用地扩张以边缘式、填充式为主;1995—2000年,边缘式、填充式扩张受到政策限制,飞地式成为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途径,这源于农村居民点的离散发展;2000年以后,建设用地发展处于聚合阶段,中心城区以内部填充为主,城区周围主要以边缘式进行扩张,飞地式扩张大幅锐减,城市化步入稳定发展阶段,建设用地空间形态逐渐趋向紧凑.苏锡常地区城镇人口数量和地区生产总值是建设用地扩张的直接驱动因素,二者不但自身对建设用地的扩张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通过刺激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居民和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长对建设用地的扩张起作用.制定科学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于促进区域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健康发展以及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分析结果,文末提出若干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政策建议:1)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苏锡常地区应采取多种规划措施,如引导企业建造多层厂房、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等,实现区域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25].2)紧凑城市模式能够提高土地的承载力和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有利于节约和统筹安排各种设施,被许多欧美国家作为城市规划标准施行[26].在深入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苏锡常地区可借鉴该类模式的核心思想,提高建设用地空间布局的紧凑度.3)在新农村建设与产业结构升级、改造的政策背景下,可通过推行新村建设与旧村复垦相结合、搬迁整合零散乡镇企业,来提高耕地复垦面积、满足城镇发展常规的土地需求.目前常州市已有探索性实践,但这方面的政府补偿、市场化管理体制仍有待完善.参考文献[1]United Nations.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92415期周翔等:苏锡常地区建设用地扩张过程的定量分析。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

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若干规律的探索--以苏州市为例姚士谋;陈爽;吴建楠;张越;陈振光【期刊名称】《地理科学》【年(卷),期】2009(29)1【摘要】城市用地空间扩展是城市成长发展过程中在物质形态上的具体体现,是城市发育有机成长的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增长迅速,优越区位外资的集聚,开发区的形成,中国大城市的用地空间扩展迅速。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实践,参照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结合苏州市个案研究,初步探索了中国大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的若干规律,即城市扩展沿交通走廊轴线发展的脉动规律,城市边缘地区定向开发以及城市经济集聚与扩散规律制约下的城市空间扩展过程,按照科学发展观,探索这些规律指导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防止城市用地盲目扩大、用地失控,并促进城市土地开发按资源节约型方向发展,走城市可持续发展,健康城市化的道路。

【总页数】7页(P15-21)【关键词】城市用地空间扩展;空间扩展规律;城市交通脉动规律;城市定向开发;经济集聚规律【作者】姚士谋;陈爽;吴建楠;张越;陈振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杭州市规划局设计院,浙江杭州310000;香港大学城市规划与环境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91【相关文献】1.大城市近郊建设用地扩展空间分异及驱动力研究——以北京市顺义区为例 [J],赵婷婷;张凤荣;杜颖;姜广辉2.对我国沿海大城市空间扩展规律的初步认识 [J], 姚士谋;陈振光;王波3.我国沿海大城市空间扩展规律的初步认识 [J], 姚士谋;陈振光;王波4.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苏南地区建设用地扩展研究——以1986~年苏州市为例[J], 陈德超;袁中金5.我国特大城市边缘区绿色开敞空间游憩项目发展演变的若干规律探究以郊野公园、观光农业、高尔夫球场为例 [J], 杨玲;吴岩;周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20年来苏州市城乡用地扩展及其内部特征

近20年来苏州市城乡用地扩展及其内部特征

近20年来苏州市城乡用地扩展及其内部特征李桂林;周峰;陈杰【期刊名称】《生态学杂志》【年(卷),期】2006()10【摘要】利用苏州市1984、1995、2000和2003年4个时段的TM数据,分别提取了城、镇、村3级用地并对其扩展过程与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20年间苏州市区非农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扩展强度急剧提高。

2003年苏州市非农建设用地总面积比1984年扩大了2.9倍,年均扩展面积810hm2。

在时间序列上,非农建设用地的增长具有明显加速趋势。

城、镇、村3级用地的空间变化表现为建成区>建制镇>行政村。

对比城镇用地(建成区与建制镇用地之和)扩展与行政村用地扩展发现,城镇因具有较强的经济、人口等中心聚集功能,而比乡村更加能集约利用土地。

换言之,加快城镇化建设有利于缓解长三角地区(甚至全国)日益加剧的城市化建设占地与农业耕地资源之间的矛盾。

同时,乡村用地的紊乱无序、缺少规划的现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及时整理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总页数】6页(P1223-1228)【关键词】城市化;城镇扩张;土地利用;苏州;长江三角洲【作者】李桂林;周峰;陈杰【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1【相关文献】1.近20年来连云港城市用地扩展特征研究 [J], 王丹;杨小艳;陈阳;胡洋洋;陈龙高2.近20年来泰州市建设用地扩展规律研究 [J], 张予;苏勤3.基于RS和GIS苏州市近20年来城镇扩展对土壤资源的影响研究 [J], 檀满枝;陈杰;张学雷4.近20年来苏州市城市化与非农用地扩张动态研究 [J], 李桂林;陈杰;孙志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

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江苏省吴江市为例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中国大力推进的一项战略。

随着城市化不断推进,城市化地区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

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逐渐减少,而城市规划、建设、发展需要大量土地资源。

因此,如何优化配置城市化地区的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江苏省吴江市是一个典型的城市化地区,该市是江苏省南部的区县级市,也是珠江三角洲经济圈核心区县之一。

近年来,吴江市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不断扩张,土地资源紧缺,土地利用率不甚理想。

因此,在吴江市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对于促进该市城市化进程、改善土地利用效率、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江苏省吴江市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研究,旨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问题,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内容1. 吴江市城市化进程及土地资源现状分析:分析吴江市城市化进程的背景、历程与现状,对该市土地资源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土地资源开发与利用效率状况等。

2. 吴江市城市规划与土地资源配置状况:分析吴江市城市规划现状及其土地资源配置情况,探讨规划和土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

3. 吴江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分析:以吴江市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市土地资源利用效率的状况,讨论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方案。

4. 吴江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基于上述分析,提出吴江市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体包括完善城市规划、加强土地资源保护、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等方面。

四、研究意义通过对江苏省吴江市进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能够对城市化地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思路,具有实际应用和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研 究 区概 况
交叉 口、 桥梁端 点、 河流 分叉处等 : 采用 G S野外实地 定点测量 , P
获取控 制点坐标 : 利用 己数 字化 的 同样投 影 的水系 、 道路矢量 图 层,根 据选取的控制 点 ,利 用遥 感 图像处理工具软件 E d s或 ra Pl C 提供 的多项式转换矩 阵进 行校 正 。误 差控制在 ±0 5 像元 .个 以内; 以经 过几 何纠 正 的 S O P T图像 为源 图像 , 以 V e e o iw r T
维普资讯
国 土 与 自 然 资 源 研 究
20 3 0 6 No.
TE RRI 0R & NA T Y TURA S L RE 0U ES S UDY RC T

31 ・
文章编号 :0 3 7 5 (0 60 — 0 1 0 10 — 8 32 0)3 0 3 — 2 基金资助: 江苏 省高校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 5J 1 O 8 ) O K D 7 1 9
护 的矛盾 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化 、 工业化 、 现代 化的加速 发展, 对
城 镇和基础建设用地 的需求将 继续扩大 ,市域空 间总量不足和
质量持续下在这种 形势下 , 如何保持该区人地和谐 , 已经成 为全面落 实科 学发展观
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 要求。
苏南地区是我 国经济最发达 的区域之~ , 改革 开放 以来 , 快 速 发展 的经济和迅速拓展 的城 市空问 ,使得 建设用地与耕 地保
术关键 【 。 】
具 体操 作是 对 图像进行 图像 增强处理 :利用地面控制 点进 行精校 正并转 换成所需 的投影 ( 高斯一克 吕格投影 ) 在图像上 : 选 取易于辨 别 、 目标清 晰 、 特征 突 出的地物 作为控制 点 , 如道 路
C N De c a, UA Z o g j ( e at n f ra n n i n n Si c, S S S zo 1 0 1 C i ) HE - h o Y N h n -i D p r t b na dE vr met c n e U T , uh u2 5 l, hn n me o U o e a
年的 T 与 S OT影像 , M P 结合统计数据 , 分析 了苏 州近 2 O年来建设 用地 变化 和城 区扩展特征 , 步探讨 了用地变化的驱动 因子。从 而 初 得 出城 区发展 以外延扩展为主 、 土地利 用结构不尽 合理、 效益有待提 高等结论。
关键词 : 苏州 ; 建设用地 ; 区扩展 ; 城 遥感影像
中 图分 类 号 :F 9 . 2 32
文献标识码 : A
快速城市化背景 下 的苏南地 区建设 用地 扩展研 究
以 1 8 ~ 0 3年苏 州市为例 6 20 9
陈德超 , 中金 (州 技 院 市 环 学 , 苏 苏 20) 袁 苏 科 学 城 与 境 系 江 州 11 51
摘要: 改革开放 2 年来 , 0 随着工业化与城镇化 步伐 的加 快 , 土地不足 已成为制 约苏南地区发展 的 突出问题 。文章利 用 18 ,9820 9619 , 3 0
Anay i fc n t uc i n l nd- e c an e a d c t r a e pa i g i o he n Re i n l ss o o s r to a us h g n iy a e x nd n n S ut r g o
o in s o i c t h a tu b n z t n — A a e su y o u h u ct 9 6~ 2 0 fJa g u Pr v n ewi t ef s r a ia i — h o c s t d fS z o i 1 8 y 03
Ab t a t W i n u til a i n a d u b n z t n i e p s 0 y a s t e s o tg f ln o o sr ci n h e o n o t a dn sr c: t i d sr i t n r a iai n t a t2 e r , h h r e o a d f rc n tu to a b c me a u s n i g h az o o h a s t
po lm n su enrgo nJa g upo ic . h a e n lzste c nt cin ln h n ea d ct ra ice s n S z o o 1 8 rbe i o t r e ini in s rvn e T ep p ra aye h o sr t a d c a g n i ae n ra ei u h uf m 9 6 h u o y r
t 0 3 b a so e t e s g i g f M n P , ee rd t tt t a aa T e t r e c n l so s ae s mmaie tl t o 2 0 , yme n fr moe s n i n ma e o T a d S OT r f re sa i i ld t . h r o cu i n r u o sc te r d a . z s a Ke r s S  ̄ o ; o s ci n l n ; i r a e p n ig r moe s n i gi g y wo d . u - u c n t t a d ct a e x a d n ; e t e sn ma e u r o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