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政策整理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2019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的通知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2019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宿迁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1.23•【字号】宿政发〔2019〕2号•【施行日期】2019.01.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市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2019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的通知宿政发〔2019〕2号宿豫区、宿城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现将《宿迁市2019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宿迁市人民政府2019年1月23日宿迁市2019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为全面提升中心城市承载力集聚力和首位度,经深入调研、征求意见、研究论证,特制定《宿迁市2019年度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理念,围绕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的总体目标,始终以“六增六强”为工作主线,按照“高点站位、前瞻谋划、科学编排、持续推进”的工作原则,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突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的重大基础设施,突出支撑中心城市发展的功能性项目,突出交通枢纽、绿色生态、民生幸福、现代服务业、大运河文化带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内涵。
二、总体计划2019年度计划实施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项目170个,其中考核项目148个,前期推进项目22个。
考核项目总投资970亿元,年度计划完成投资337亿元。
三、项目安排2019年中心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分为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城市道路畅通工程、绿色生态修复工程、民生幸福提质工程、功能设施优化工程、现代服务业提升工程、大运河文化带工程等七大类。
(一)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围绕改善对外交通环境和区位条件,有效提升中心城市首位度,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安排了宿连高速宿迁段、上海路东延一期、高铁商务区市政配套工程、省道324等重大基础设施工程12项。
上半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成效及未来推进的四个着力点

上半年新型城镇化工作成效及未来推进的四个着力点作者:陈伟伟王喆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9年第22期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
2013年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2014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年召开了中央城市工作会议,2016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型城镇化工作做出了全面部署。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区不断增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相关改革事项和政策措施正在全面有序推进,部分领域已取得积极成效。
2019年上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了几个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文件,体现了国家布局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思路。
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该文件提出了,到2022年,都市圈同城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35年,现代化都市圈格局更加成熟,形成若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都市圈等目标。
文件从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强化城市间产业分工协作、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市场、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强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率先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机制等七个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制定了详细的重点任务部门分工方案。
其实,从十八大到十九大,党中央、国务院对中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做出过多重战略部署,从城市群到国家中心城市,到大中小城市的区域协同发展,到特色小城镇,到乡村振兴。
但是从区域格局出发,可以发现一直还缺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就是都市圈。
这次文件的出台,即补全了最后一块拼图。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该文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城乡要素流动不顺畅、公共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依然突出。
为了达到“到2022年,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初步建立。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专家解读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9-2020年)专家解读新型城镇化“新”在哪【核心提示】对于外界来说,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早在2019年3月,中国新一届政府履职之初,由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城镇化已经被摆上国家的重要议程。
3月1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9-2020年)》(下称《规划》)。
这份30多章合计3万多字的文件,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基础上,在若干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这无疑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城镇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重要性不言而喻。
对于外界来说,中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并不是一个新的话题。
早在2019年3月,中国新一届政府履职之初,由世界银行与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城镇化已经被摆上国家的重要议程。
实际上,1年多前的2019年12月,就已经传出国家已经制定出城镇化相关政策草案。
如今,该项规划终于掀开神秘面纱,给外界带来的又有哪些新意?在3月1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徐宪平认为“新”字体现在六个方面。
分别是: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制度改革。
不过,整份文件中最引人瞩目的仍是“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吸纳1亿人就地城镇化”以及松绑地方政府发行债券支持城镇化建设。
发力中小城市《规划》首先指向城市化薄弱地区,这对中小城市来说,就是一次“凤凰涅槃”。
但在具体执行上不能“雨露均沾”,必须有所侧重。
于是,一个新概念又重新火了:城市群长期以来,中国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一直非常突出,“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状况为外界所诟病。
在新出台的这份《规划》中,提出要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
在中西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地区,要培育发展若干新的城市群,如成渝、中原、长江中游、哈长城市群等城市群,引领国土空间的均衡发展,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
钦州市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doc

钦州市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方案为加快推进我市2019年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根据《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广西实施方案》《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9年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重点工作方案》和《钦州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2019年底:——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1%;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20%;城镇常住人口达到138.19万人;新增城镇常住人口达到6.03万人;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人数达到83.7466万人;新增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落户城镇人数达到9万人。
——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比例达到99%;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到80%;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5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21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20万人;城镇保障性住房常住人口覆盖率达到23%。
——城市与县城公共交通占机动车出行比例达到20%;城镇公共供水普及率达到97%;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6.4%;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达到500Mbps;城镇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95%。
——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9500公顷;人均城镇建设用地面积达到144平方米;国土空间开发强度达到7.86%。
——城镇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到5%;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达到38%;城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城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9%。
二、重点工作任务(一)加快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1. 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进一步放宽落户门槛,积极推动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和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按照尊重意愿、自主选择原则,重点对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的人口、在城镇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等群体,确保应落尽落。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0件实事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0件实事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1.29•【字号】•【施行日期】2019.01.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2019年重点办好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10件实事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市政府决定,2019年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10件实事。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促进城乡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技能提升3万人(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二)完成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技能提升3万人。
(责任单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二、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开工建设幼儿园60所,新建中小学标准化食堂100所,开展小学生课后校内托管基本服务,实施幸福家庭教育辅导服务工程(三)按照省定基本办园条件标准,开工建设(新建、改扩建)幼儿园60所,新增学位约1.2万个。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财政局,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四)以农村中小学为重点,新建标准化食堂100所。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五)自2019年春季起,在全市小学按需开展课后校内托管基本服务。
(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区、市政府,青岛高新区管委)(六)实施幸福家庭教育辅导服务工程,培训家庭教育指导师200名,创建示范家长学校和示范社区父母学堂各100所,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200场;建立11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开展幸福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我国城镇化的方向及建设重点

以人为本推动城镇化,能够有效地拉动投资与消费。比
如建造农民需要的住房,由此连带的投资效应就很显著 ;推 动农民变成新市民,由于人口集聚就可以产生城市经济的细 分需求,等等 ;改善城中村、棚户区、老旧小区等,同样既 具有投资拉动意义,也具有促进消费的意义。反之,如果 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主线,城镇化就会演变成“房地产 化”“土地城镇化”“赶农民上楼”,等等。就有可能出现无 效投资现象,消费难见起色,各类资源可能就会产生浪费, 各类政策受到抵制。
二是都市圈是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空间。中国城市和 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华夏幸福研究院数据表明,2018 年, 我国 30 个都市圈平均 GDP 达到 1.55 万亿元,这个数值大 致相当于世界排名前 50 的国家。中国都市圈以航空、高铁、 高速公路为核心的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迅速,轨道交通已全面 铺开。中国都市圈制造业产业集群的优势明显,2019 年全 球智能制造都市圈潜力榜的前 15 位中,中国占据 5 个席位。 在当前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建设强大的都市圈,有利于稳 定供应链、价值链,有利于为全球产业经济作出贡献进而获 得自身发展的新动能。
四是都市圈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空间。国家中心城市与 周边中小城市共同组成都市圈,人口少则千万,多则上亿, 一般都是国际级、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新冠肺炎疫情防 控的经验告诉我们,疫情等传染病一旦发生,巨大的人流 规模及其扩散将极大地提高防控的难度。疫情中各方面深 入讨论都市圈人口规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大问题, 这为进一步规划、建设与治理富有韧性与活力的大都市圈 凝聚了共识。
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计划》的通知

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9.05.31•【字号】青政办发〔2019〕26号•【施行日期】2019.05.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关于印发《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计划》的通知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属各开发区管(工)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计划》已经市政府研究通过,现予印发,望认真贯彻实施。
青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9年5月31日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计划为加快推进我市山东省第三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结合我市2019年重点工作,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了《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计划》,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街道、开发区,市直各部门、单位要把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当作“五强四宜”美丽青州建设的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建立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靠上抓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调度进度、交流经验,形成全市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二、严格落实责任。
各单位要按照工作分工,抓好分解事项落实。
牵头部门要制定推进计划,确定工作标准、阶段目标和工作措施;责任单位要按照工作分工,细化任务目标,制定工作推进时间表、路线图,层层落实责任,抓好具体工作开展。
三、建立调度机制。
6月5日前,请各相关单位按《2019年青州市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计划》,填报年度投资、目前投资和当前进度等内容,及时报市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同时,请各牵头部门同时报送一名分管领导和联系人(姓名、职务、电话)。
从6月25日起,每月25日前报送工作进度。
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

04决策探索2019.5上7000POLITICS 时政要闻速览数字观点速读语丝语录时政漫画评中评日前,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以下简称《任务》)。
《任务》明确了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优化城镇化布局形态、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等重点任务,并就组织实施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任务》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
继续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在此前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下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的基础上,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110个继1999年昆明世园会后,国际最高级别的园艺博览会再次来到中国——4月28日,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正式开幕,11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将共赴这场“绿色之约”。
根据《2018年中国快递发展指数报告》最新数据,2018年我国快递市场规模高位运行,市场结构持续优化,预计2019年快递业务收入超过7000亿元。
6近年来,我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
在贸易畅通方面,2013—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货物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
万亿美元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 城镇化建设仍然是当前“扩大内需、稳增长”的重要手段。而城
镇化必然对房地产行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二
• 中国的新型城镇化即是率先发展“以大城市为核心的都市圈、城
重
市群”,也就是做大“核心城市”及其周边
• 允许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公共户口落户 • 城市政府要探索采取差别化精准化落户政策,
积极推进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落户,压实地 方政府主体责任,强化督促和监测评估
核心城市限购门槛降低,城市群建设开始提速
• 西安、石家庄等“特大城市”已经积极施 行人才引进策略,地方政府在“抢人口” 方面思想非常解放。这对于楼市是重大利 好,因为低落户门槛就是“增加房票”
1
2
3
• 积极研究并提出支 持成渝城市群高质 量发展的政策举措, 培育形成新的重要 增长极
• 有序推动哈长、长江中游、 北部湾、中原、关中平原、 兰州—西宁、呼包鄂榆等 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建 立健全城市群协调协商机 制。加快出台实施天山北 坡、滇中两个边疆城市群
• 坚持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 发展,推动一些中心城市地 区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增强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力,形成 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助推力
点
关
• 在城镇化过程中,开发商可以转向做都市圈的建设运营商,同时
三
投资者也将获得巨大机会。核心都市圈内崛起的新市镇,其房价
注
将出现巨大升值空间
四
• 文件首提“收缩型城市”概念,说明政府开始正视城市的
“生老病死”和发展极限
城镇化建设提速,核心城市落户覆盖群体更加广泛
2018年
总体目标建立量化标准
2019年
资金支持
• 安排中央和省级 财政转移支付时 更多考虑农业转 移人口落户数量, 奖励资金支持落 户较多地区
土地奖励
• 在安排各地区城镇新增建设 用地规模时,进一步增加上 年度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 的权重,探索落户城镇的农 村贫困人口在原籍宅基地复 垦腾退的建设用地指标由输 入地使用
增设镇级市
• 文件提出“稳步增设一 批中小城市,落实非县 级政府驻地特大镇设市。 稳妥有序调整城市市辖 区”,引进足够的人口, 镇可以变成市,哪怕县 (市)政府不在这里。 这就是所谓的“镇级市”
• 以前,开发商只是在“造城”。将来将获得 “都市圈建设和运营”的机会,年销售万亿 级的企业将不断涌现,这是空前的重大机遇
疏解中心城市非核心功能,收缩中小型城市,双轮驱动推动城市健康发展
1
• 超大特大城市要立足城市功能定位、 防止无序蔓延,合理疏解中心城区非 核心功能,推动产业和人口向一小时 交通圈地区扩散
01
• 深入推进城市群发展。 有序实施城市群发展 规划。加快京津冀协 同发展、长江三角洲 区域一体化发展、粤 港澳大湾区建设
03
02
• 京津冀、大湾区都已经列入国 家战略,拿到了“中共中央国 务院”联合下发的规划纲要。 而新一轮长三角规划,也已经 明确将纳入国家战略,会有同 样规格的规划纲要
积极推动全国范围内的各大城市群建设,坚持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
常住人口300-500万 的I型大城市
实行积分落户的要大幅提高社保 和居住年限的权重,鼓励取消年 度落户数量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
要区分城区、新区和所辖市县,
制定差别化落户条件,探索搭建
区域转积分和转户籍通道
• 探索租赁房屋的常住人口在城市公共户口落户
• 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2018年实现进城落户
1300万人
常住人口100万以下 已陆续取消落户限制 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
常住人口在100-300 万的II型大城市
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
常住人口300-500万 的I型大城市
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 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
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 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 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 数占主要比例
• 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变化,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努力 实现在新起点上取得新突破
• 继续落实1亿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
• 加快实施以促进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高质量 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 在城市落户目标取得决定性进展。培育发展现 代化都市圈,实现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城镇化 率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相对于2018年,2019年城市落户政策加快放开限制,逐步施行租购同权政策
2018年
2019年
常住人口100万以下 的中小城市和小城 镇
要全面放开落户限制
常住人口在100-300 万的II型大城市
大城市对参加城镇社保年限要求 不得超过5年,其中II型大城市不 得实行积分落户,有条件城市要 进一步降低社保年限要求
• 中小城市发展要分类施策,都市圈内和潜力型中小城市要 提高产业支撑能力、公共服务品质,促进人口就地就近城 镇化;转变惯性的增量规划思维,严控增量、盘活存量, 引导人口和公共资源向城区集中;强化边境城市稳边戍边 作用,推动公共资源倾斜性配置和对口支援
2
对人口净流入多的城市资金和土地支持,甚至增设“镇级市”
积极推动“城市群+都市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万亿级企业或将不断涌现
• 探索建立中心城市牵头的都市圈发展协调推进 机制。加快推进都市圈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规 划建设。支持建设一体化发展和承接产业转移 示范区。推动构建都市圈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 机制和征管协调机制
• 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中心城市未来将在城市圈的商品房供应体系、房地产调控政策, 都将进一步协调
一二线核心城市首提增加落户规模,公共服务面向更多的人员
•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生活的新生代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5年以上和居家迁徙的 农业转移人口、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 城镇人口所在城市举家落户;鼓励对高校 和职业院校毕业生、留学生归国人员及技 术工人实行零门槛落户
• 以农业转移人口重点,兼顾高校和职业、技工 院校毕业生、城市间转移就业人员,加大非户 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推进力度;推动落户城镇的 常住人口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