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12d25c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c4.png)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一、前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制定一份全面、系统的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提出一份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旨在推动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背景分析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流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然而,之前的城市化建设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资源不合理配置、环境污染、土地浪费等。
因此,需要制定一份新的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并推动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总体目标1. 实现城市规模与人口规模的协调发展,使城市空间结构更加合理。
2. 提高城市化水平和质量,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
3. 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重点任务1. 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加强城市空间整合。
a. 制定城市规划,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
b. 加强城市空间整合,提高用地利用率。
c. 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2. 推动农村向城镇转移人口有序迁移。
a. 制定农村转移人口政策,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障。
b. 加强农村就业培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能力。
c. 打造宜居城乡环境,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
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a. 制定环境保护政策,限制污染排放。
b. 加强水资源、土地资源和能源的保护与利用。
c. 建设生态城市,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a. 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b. 加大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农民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c. 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
五、重点措施1. 完善土地制度,加强土地资源的统筹管理和利用。
2. 健全城市规划体系,加强城市建设的管理和监督。
3. 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城镇化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4.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城市化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5. 建立健全城乡发展协调机制,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和实践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和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ae30dd89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1b.png)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和实践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城市化进程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和实践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其目的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效率,推动人民群众共同富裕。
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1. 着力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之一是着力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
城市群和都市圈是以区域为基础,以城区之间经济和人口联系为关键,以城市向周边和区域内扩展为动力,实现城市聚合和区域一体化的区域复合体。
发展城市群和都市圈可以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化率和城市化质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2. 推动“四化”协同发展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之二是推动“四化”协同发展。
所谓“四化”,是指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这四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相互作用的,缺一不可的。
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加强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联系,促进信息技术在城乡间的交流与合作,依托区域优势,全面推进“四化”协同发展。
3. 推进城乡共建共享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之三是推进城乡共建共享。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就是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要着力解决农民进城后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促进农村和城镇之间的良性互动。
二、新型城镇化的实践1. 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城市的智能化、绿色化、普惠化和安全化。
智慧城市可以有效解决城市交通、环保、公共安全等现实问题,提高城市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2. 实施城市更新和改造城市更新和改造是新型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旧城区的基础设施老化,城市空间狭小等问题制约了城市化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通过城市更新和改造,可以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城市形象和品位,进一步推动城市化的进程。
3. 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县域经济是我国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加强对县域经济的支持。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18567c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2.png)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率达到了57.4%。
但是,我们也面临着城镇化的新问题,比如城市人口剩余转移、城市公共设施不足等。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与战略布局显得尤为重要。
一、加速城市人口转移城市人口转移是城镇化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面临的重点问题。
但是,由于一些历史原因和自然条件限制,有些地区城市人口增长缓慢。
因此,加速城市人口转移,是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
首先,要完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吸引力。
城市发展必须从规模、功能和品质上不断提高,引导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
其次,应先建设基本公共服务设施。
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配套设施,要优先考虑建设。
最后,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提高城市入住门槛,遏制城市拔河现象,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二、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是城市化进程中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也是保障城市居民基本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
因此,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首先,要着重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
公共交通网覆盖率和水利设施的建设水平是衡量城市发展程度和市民生活改善的重要标志之一。
其次,要加强教育、医疗和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教育、医疗和文化设施是城市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它们的建设应该引起重视。
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文化水平与身心健康的公共文化设施的数量应不断增加。
最后,要建立完善的城市运营和管理制度,使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三、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城市功能布局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反映了城市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的固有规律,是城市内部权力、职能和责任的相互映射。
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
首先,要加强城市服务功能的建设。
服务业是当今城市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要推进城市化进程中的服务业和就业机会,提高城市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建设方案
![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11bd011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b.png)
新型城镇化改革的建设方案引言:城镇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农村贫困和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途径。
然而,传统的城镇化模式在我国的发展中也暴露出了许多问题,如城市规划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城乡差距扩大等。
因此,为了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一、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它关系到城市的整体布局、功能分区和空间利用效率。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持续性,避免出现城市发展不平衡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同时,土地利用管理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避免出现大面积的土地浪费和乱占现象。
二、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农民的土地权益和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应该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流转机制,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激发农村发展的活力。
三、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它关系到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我们应该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的交通、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水平,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农民工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生活和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让他们在城市中有更好的发展机会和生活条件。
五、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它关系到城市的治理效能和市民的生活质量。
我们应该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和竞争力。
六、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目标,它关系到城乡居民的共同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实现。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17fc814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88.png)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与路径一、概述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政府在当前国内外形势下提出的一项大型战略,旨在推进城镇化转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及促进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推动、发展路径、发展策略等方面剖析新型城镇化的实施。
二、政策推动2014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理念,并制定了五年到十年的规划目标。
政府提出了完善农村土地、户籍制度改革、扶持中小城市、创建特色城镇等一系列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提出了以跨越式、绿色、智能等特点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并在政策上加以鼓励和支持。
在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还提出要协调城乡区域发展、促进新型城镇化等内容,并提出了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等目标。
三、发展路径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跨越式、绿色、智能化等发展路径。
跨越式是指不断深化城镇化发展质量,让农民工众创业、创新、就业、创造财富、分享财富。
绿色则是推进城市绿色建设、城市绿色发展、城市绿色消费,鼓励可持续发展。
智能化则是促进高新科技与城市化的有机结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城市内外部因素,提高城市运行效率。
四、发展策略1. 完善城市规划体制。
此为城市整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规划实施三个层次的城市规划体系,将成为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2. 科学发展空间布局。
坚持合理布局,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多极化、分布式城市格局,将横向扩张转为纵向发展。
3. 完善居住条件。
强化人文服务,将好的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等社会服务资源配比到城市居住区域内,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4. 加速城市环保和低碳发展。
在城市化进程中加强环境监管,采用低碳技术、推广节能理念等等,降低城市环境压力,合理使用地球资源。
5.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发挥城市与乡村的优势和特色,适应人民群众城市化需求,提高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探索集体产权制度。
六、结论可见,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把城市与乡村贫困地区的协调融合,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幸福感提高的必然需要。
新型城镇化应对策略与经验
![新型城镇化应对策略与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118b6489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9.png)
新型城镇化应对策略与经验一、介绍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重要一环,逐渐成为当今世界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城镇化的应对策略与经验,从规划、建设、环境、管理、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二、规划城镇化的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
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创新的城市规划思路,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确保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和人民生活品质的提高。
首先,应遵循“人本理念”,强调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环境,让城市规划更加人性化。
此外,应采取“精细化”城市规划策略,减少重复建设,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率。
三、建设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中之重。
在建设中,应注重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和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
首先,应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桥梁、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等基本设施的建设。
同时,要加强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括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的建设。
其次,城市建设应注重自然环境保护。
建立城市绿化带、公园和湿地,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四、环境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是重要的问题。
城市发展所需的大量物质和能源的消耗,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首先,应加强城市环境管理。
城市应建立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开展环境监测,及时发现、解决、修复环境问题。
加强建设垃圾处理和废弃物处置设施,控制有害废物的排放和处理。
其次,应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加强绿色宣传教育和环保意识的普及,鼓励积极的环保行为,倡导低碳生活、低碳出行,推广绿色环保理念。
五、管理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管理和服务要符合人们的需求和期望,有效维护城市的公共秩序。
首先,应健全城市管理系统。
建立城市管理法制、机制和政策,做到权责清晰,协调配合,推进城市管理和服务工作。
其次,应建立城市应急管理体系。
建立灾害和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确保城市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六、创新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创新是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的动力和源泉。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与战略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与战略](https://img.taocdn.com/s3/m/1be2fd9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12.png)
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与战略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城市管理问题的日益复杂,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努力是必要的。
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和战略是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它包括可持续城市发展、城市空间组织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政策。
本文将探讨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政策和战略,以及在城镇化发展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一、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政策1. 可持续城市发展政策可持续城市发展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政策。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城市生态环境和公共服务设施等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
可持续城市发展政策旨在构建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率的城市发展模式,实现城市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为了实现可持续城市发展,中央和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例如强化城市环境管理、推广清洁能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
2. 城市空间组织政策城市空间组织政策旨在提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质量和效率,推进城市空间的合理组织。
这个政策旨在通过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来优化城市发展方式,提高城市建设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实现土地利用的合理配置,打造城市格局的多元化和活力化,提升城市空间组织。
3. 公共服务政策中国政府推出公共服务政策,致力于提供全面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政策的目标是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涉及到社会资源的配置问题。
中央和地方政府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提供公共服务设施,为城市居民提供最优质的服务。
二、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1. 城市化机制改革随着城市化的深入和规模的扩大,中国城镇化机制存在许多问题,如土地流通问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
城市化机制改革是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
改革城市化机制意味着要解决土地流通和农村土地制度的问题,解决财政风险等问题。
通过城市化机制的改革,中国将实现城市化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610aa55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14.png)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1.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建立统一的城乡规划体系,确保城乡发展的协调性和一体化。
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合理划定城市建设边界和农村建设用地范围,确保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2.优化城市布局和功能:通过城市扩容、合并、分散布局等手段,优化城市布局,提高城市的整体功能和服务水平。
发展特色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提供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活质量。
3.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
提供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在农村地区建设文化设施和体育设施,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4.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提高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加强农村金融服务,提供贷款、信用担保等金融支持,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
5.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改善农村居民的住房条件,加强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安全饮水工程。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提升农村的卫生和环境质量。
6.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加大对农民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培训机会和创业指导,鼓励农民到城市就业、创业。
建立健全农民工权益保护机制,提高农民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条件。
7.加强城乡社会治理:加强对城乡社会治理的组织和管理,提高社区自治和农村自治的能力。
加强社会组织建设,鼓励农民组织参与城市建设和社会管理。
8.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供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资金保障。
以上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
通过实施这些方案,可以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城乡发展的均衡性。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f1b32a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705de7a.png)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对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制定了以下实施方案。
一、加强规划引领1.完善城市总体规划。
建立健全城市空间布局规划和功能区规划,明确城市发展方向和重点发展区域。
2.推进城市更新改造。
加强老旧城区改造和棚户区改造工作,提升城市面貌和居民生活品质。
3.加大农村土地整治力度。
通过整理土地、集约利用等方式,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土地资源支撑。
二、提高城市化质量1.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交通、水利、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2.建设多层次、多类型人才队伍。
加强高层次人才和中高级技术工人培养,促进人才在城市化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加强城市社会管理能力。
加强公共安全、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方面的能力建设,提高城市安全和社会稳定水平。
三、创新城市发展模式1.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加强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城乡经济互补,实现共同发展。
2.引导城市功能疏解。
通过发展县级和区域性中心城市,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城市周边地区转移,减缓大城市人口压力。
3.推动智慧城市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城市管理的智能化水平,优化城市发展环境。
四、保障城市化发展1.建立健全城市化资金保障机制。
完善财政投入和市场化筹资相结合的城市化资金保障体系,确保城市化建设的资金需求。
2.强化政府调控。
加强土地资源、市场秩序、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和调控,促进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
3.鼓励社会参与。
引导社会资本和社会力量参与城市化建设,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五、加强汇总评估和经验总结1.加强城市化统计和监测。
建立健全城市化工作数据统计和信息监测系统,及时了解城市化进展情况。
2.汇总经验和做法。
定期组织城市化建设经验交流会议,总结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其他地区推广应用。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098ddf6a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c3.png)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城镇化是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解决人口、经济、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
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同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城市人口疏散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协调、城市建设不合理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已经成为了当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与调整优化。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内涵与特点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策略,是中国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市场化、社会化、生态化发展进行优化升级,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实现现代化城市群建设的理念和指导思想的总称。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智慧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智慧化。
发展智慧城市,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广泛应用各种信息科技手段,包括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等。
通过创新技术应用,有效整合城市资源,优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服务质量,改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生态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生态化。
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通过减少污染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可以推动城市功能的转型升级,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建设生态城市、生态村庄等环境友好型社区和住宅,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3、现代化。
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另一个特点是现代化。
现代化城市是以高效、规划化、生态友好、数字智能化为特点的。
目前人口集聚地都在城市,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对于我们国家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只有在城市规划、交通组织、公共服务建设、智能布局等方面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管理方式,才能推动城市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实施路径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任务。
我国城乡之间的差距较大,不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与乡村的区别不再是城市房价高、乡村房价低这么简单,城乡组成、城乡关系、产业支撑、环境水平等等问题也会逐渐凸显出来。
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
![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c3e30b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89.png)
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成为了当前的重要议题。
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旨在通过改革创新,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
一、加强城市规划与土地利用管理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要求加强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要制定统一的城市规划标准,确保城市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服务设施覆盖面广,基础设施连通性良好。
同时,在土地利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的土地利用制度,合理规划土地资源,避免浪费和滥用。
二、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要求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交通、供水、供电、通讯等方面。
要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完善城市交通网络,提高供水和供电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同时,要推广智能化城市建设,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发展可持续的住房制度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要求发展可持续的住房制度,解决城市住房问题。
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住房供应体系,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
同时,要推动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提高租房的便利性和质量,满足不同居民的住房需求。
四、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要求加强城市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要加大对大气、水、土壤等环境的监控和治理力度,加强生态建设和生态修复工作。
同时,要推动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提倡绿色消费和低碳生活方式。
五、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要求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要推动农民工市民化,改善农民工的就业和居住条件。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此外,要加强城乡发展的协调与衔接,促进城乡要素的流动与配置。
六、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方案要求推动城市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城市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要加强创新能力和创业环境建设,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3fa6585c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5f.png)
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部分。
城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如何实现更加智慧、可持续和平衡的城镇化,需要我们发展出一套好的战略和路径。
第一部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及意义新型城镇化是指以提高城市质量和可持续性为核心,以城市治理和服务为重点,以人口集聚为导向,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主要关注城市的质量和可持续性,注重传统城镇化模式下的社会、资源、环境等问题。
新型城镇化还强调城市治理和服务的重要性。
城市治理是一种较为综合的概念,涉及经济、文化、社会和政治等多个方面。
城市服务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科技创新、文化体验等多个方面。
城市治理和服务的改善对于提高城市质量、增加居民满意度、促进经济发展等都有重要作用。
新型城镇化也关注人口集聚和空间结构。
人口集聚是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可以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和创新能力。
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和城市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城市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
新型城镇化对中国的意义十分重要。
首先,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部分,与国家现代化战略紧密相关。
其次,城市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对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也有重要作用。
第二部分: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一、科技创新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从城市基础设施到城市管理和市民生活,科技都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科技创新应作为核心推动因素。
二、推进城市化三化融合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路径。
三化融合是指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融合发展。
三化融合将促进城市化规模扩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和生产方式的升级等发展。
三、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变革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策略。
当前,我国的城市空间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如城镇化集中在大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影响域不断延伸等问题。
因此,应推动城市空间结构变革,促进城市群和城市圈发展。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思路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2eb2a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86.png)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思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型城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也是未来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以可持续的方式发展城市,以提高城市人口的居住、工作和生活品质为目的,推动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和融合,实现城乡一体化。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与思路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和实践。
首先,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
城市规划应该以人为本,统筹规划城市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环境、社会福利等。
同时,城市建设要推行绿色发展理念,注重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环保措施,在城市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城市人口的流动。
城市内部和城镇与乡村之间的人口流动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内部应该实现优质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使得人们从城市的中心向城市周边地区流动,实现城市的协调发展。
同时,城镇与乡村之间也需要实现有序的人口流动,提高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就业和居住条件。
另外,新型城镇化需要注重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建设。
通过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化的社会保障水平,优化城市化的文化环境,实现城市人口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城市文化建设也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弘扬优秀的城市文化,培养城市文化自信,推动城市的文化创新。
最后,新型城镇化需要重视科技的创新和应用。
城市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是促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手段。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化等技术手段,提升城市的智能化程度,改善城市的运行效率。
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支持城市的发展,促进城市经济的升级和转型。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一体化,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
在实践中,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重视城市规划和建设,注重城市人口的流动,加强城市化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建设,提高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水平,从而实现可持续的城市化发展。
试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调整、行动策略、绩效评估
![试论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战略调整、行动策略、绩效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de843507bb68a98271fefa83.png)
I K um n l s l N e w u r b a n i z ti a o n , S t r a t e g i c a d j u s t me n t , A c t i o n s t r a t e g y , P e f r o r ma n c e a s s e s s m e n t
矾h 删 Ch i n a ’ s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j n c l u d e 1 2 c h a n g e s j n l n s t i t u t i o n , e c o n o my , s o c i e t y , a n d s p a c e . 1 t h a s 6 a c t i o n s t r a t e g i e s
i n d i f e r e n t r e g i o n s s u c h a s c o a s t a l d e v e l o p e d r e g i o n . mi d — we s t i n d u  ̄d a I t r a n s i t i o n r e g i o n , mo u n t a i n o u s r e g i o n , a n d c o u n t  ̄s i d e , a n d
i n d u s t  ̄- c i t y i n t e g r a t i o n . a n d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d e v e l o p me n t f o r p e o p l e ’ s I i v e l i h o o d . N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p e f r o r ma n c e a p p r a i s a l mo d e I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分析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c9f03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0.png)
新型城镇化发展策略分析一、背景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产业引领、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满足居民生产、生活和文化需求,建设智慧、绿色、低碳、宜居、和谐城市。
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社会热点话题。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点1. 主导地位转变: 集约型城镇化逐渐被多元化城镇化所取代。
新型城镇化强调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广泛参与,市场约束与政府调控相结合。
2. 生态优先:新型城镇化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化进程,而是对传统城市化的优化和升级,强调生态保护、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3. 产业引领:新型城镇化依赖于现代化、信息化、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借助强大的产业带动城镇化,倡导城市发展多元化经济,引导人居环境不断升级与提升。
4. 可持续发展:新型城镇化强调城镇化过程的可持续性。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1. 坚持人本理念新型城镇化是人民城镇化,人们文化、物质和非物质需求是城市建设的重要评价标准。
要坚持以居民为中心的思想,推进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的建设,让居民享受到更高质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服务,切实提高城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发挥市场优势新型城镇化发展也强调市场机制的应用,鼓励市场力量加入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更新和土地利用,以市场为导向引导资本流向城市和新兴产业,积极提升城市竞争力。
3. 注重生态保护加强资源节约和环保理念,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城市。
引导居民和企业做好垃圾处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4. 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实现城市和农村之间公共服务的共享,为农村居民提供更多的市民化社会福利。
同时,鼓励农民创业、扶贫,充分挖掘农业等乡村优势资源,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
5. 倡导智慧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发展重点推进城市智能化,推出一系列的智慧城市建设方案,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的目标,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务。
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城市规划不合理:部分城市规划缺乏长期性、科学性,致使城市建设无组织、无纪律,公共基础设施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14e636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指基于人的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发展水平为核心,以人为本、科技创新为驱动,推动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相互促进的一种城镇化模式。
为了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下是一个3000字的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1. 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到2035年,全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70%以上。
2. 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和城市环境品质。
3. 保障农民利益:确保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有收益,实现农民增收、稳定农村基本经营收入。
4.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产业升级。
二、政策支持1. 完善土地制度:对城镇化建设中需要用地的,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流转,确保农民合理补偿和权益保护。
2. 加强财政支持:增加政府对城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工程投资。
3. 加强产业支撑: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特色小镇,推动农村产业升级,提升农民收入水平。
4. 优化人才政策:加大对城市人才和农村科技技术人才培养的力度,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
5. 完善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制度,为农民和城市居民提供基本保障。
三、重点任务1. 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避免城市过度扩张,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2.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提高城市供水、供电、供气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质量。
3. 推动农民就业创业:鼓励农民到城镇就业创业,建立健全就业服务机构,提供培训、就业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4.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改造农村危房,加大农村住房保障力度,提供农民居住补贴和贷款支持。
5.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推动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培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6. 加强环境保护:增加对城市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b07623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1. 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指导制定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战略和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时间表。
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加强对土地利用和城市规划的管理,确保城镇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2. 提升城镇建设质量和水平加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
加强城市建设管理,提升城市整体环境和品质。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资源循环利用。
3. 优化城市发展布局和空间结构引导人口和产业合理集聚,做好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的优化调整。
加强城市与农村的融合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
提高中小城市的发展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4. 加强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供给,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完善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为城镇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养老等方面的保障。
加强社会治理和公共安全管理,维护城市的社会稳定。
5. 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的融合鼓励创新创业和技术进步,推动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
加大对农业农村产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推进产城融合和产业园区建设,提升城镇化的经济驱动力和竞争力。
6. 加强人才培养和人力资源开发创新人才评价机制,提高人才的吸引力和留住率。
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优化城镇化建设的人力资源结构。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将能够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2023版)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2023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b9210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ed.png)
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新型城镇化五大发展路径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1 城市交通建设●提升道路网格化规划与建设,缓解交通压力●发展现代化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铁、轻轨等●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提高交通管理效率1.2 水电气供应建设●改造和扩建供水、供电和供气设施,提高供应能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资源浪费●建设智慧能源系统,优化能源调度和利用效率1.3 城市绿化建设●打造城市绿化带,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积极推广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增加绿化覆盖率●建设城市生态公园,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二、产业结构优化2.1 重点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如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与产业融合2.2 城乡产业对接●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增加值●支持农民就业创业,提高收入水平2.3 优化企业营商环境●简化行政审批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打造公平透明的市场环境,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发展三、人才引进与培养3.1 引进高层次人才●实行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级人才到城市发展●提供高薪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留住人才●加强人才交流与合作,培养人才创新能力3.2 培养创业人才●加强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提高创业能力●设立创业基金,支持创业项目和创业培训●搭建创业交流平台,促进创业资源共享3.3 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建立科研创新平台,支持科研成果转化●支持创业孵化器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提供创业资金和政策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四、生态环境保护4.1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倡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广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4.2 加强生态修复与保护●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作●提升生态修复技术,修复受损生态系统4.3 强化环境监管与治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五、城市社会事业发展5.1 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学校教育质量●落实义务教育公平入学政策,缩小城乡教育差距●推动高等教育与企业合作,提高就业竞争力5.2 医疗卫生服务提升●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资源配置●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提高医疗效率5.3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建立全面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失业保险和低保制度,保障基本生活附件:●城市交通规划图●城市绿化规划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人才引进政策文件●环境保护监测数据报告法律名词及注释:1.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指城市交通、水电气供应和绿化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优化。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路径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028f066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5.png)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路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型城镇化政策的不断推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全国各地共同的目标和努力方向。
在城镇化建设方面,中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因此需要探寻一条适合自己的建设路径。
本文将从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路径。
一、经济建设路径1.推动产业转移和城镇化的协调发展:城市是经济的中心和发展的重心,因此需要将产业转移和城镇化进行有机结合。
推进产业向城市转移,为城市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增长。
2.强化城市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城市应该成为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通过政策的支持和投入,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增强城市的竞争力。
3.稳定城市的房地产市场:稳定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泡沫的产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
应该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措施的实施,控制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二、环境建设路径1.建立绿色城市:绿色城市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方向。
通过绿化环境建设、建立废弃物处理设施、减少排放污染等措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2.加强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新型城镇化需要建立健全的环境保护体系,并加大环境治理的力度,减少污染和资源浪费。
3.推行资源循环利用:城市的资源循环利用有助于建设一个绿色和可持续的城市,通过材料的回收和再利用,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动力。
三、社会建设路径1.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城市人口的增长给住房和公共设施带来了压力,需要通过加大投入和政策支持,提高居民的居住水平,让城市成为人民生活的幸福之地。
2.推进健康城市的建设:城市应该成为健康的城市,通过政策的引导和投入,加强城市的医疗设施和卫生保健体系的建设,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同时,增强城市的生命力。
3.倡导公平和包容的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是城市重要的软实力,需要推广一种公平、公正、包容和进步的城市文化,呼吁城市民众以和谐和共存的方式共同建设城市。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c512694e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6b.png)
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推进方案一、背景与概述1.1 背景介绍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方向。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传统城市已经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1.2 目标与意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是建设具有现代化、智能化、可持续发展特点的城市,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可以有效调整城乡发展的不平衡问题,还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城市发展和乡村振兴的良性互动。
二、推进路径与重点2.1 宏观政策与规划制定1) 制定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宏观政策,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
2) 编制新型城镇化规划,包括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定位、产业结构调整等内容。
2.2 建设经济支撑体系1) 建设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包括交通、水源、供电等。
2)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
2.3 增加城市公共服务供给1) 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的覆盖率和质量。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市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
2.4 推进城市环境建设1) 加强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
2) 推动城市绿色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
2.5 加强土地管理与城市规划1) 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科学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2) 加强城市规划与建设的协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环境。
三、推进措施与支持政策3.1 加强政府领导与协调机制1) 设立专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和任务。
2) 建立健全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工作效率。
3.2 加大资金投入和筹措1) 配置足够的资金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投入。
2) 发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
3.3 鼓励优秀人才落户和创业1) 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和服务,吸引高端人才和创业者落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摘要:新型城镇化建设对推进地域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衡水市城镇化建设为例,分析了其建设过程中面临政策不清、资金短缺、公共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最后从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城镇化品牌建设探讨了建设策略。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就业;社会保障;品牌建设
1引言
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积极稳妥扎实有序推进城镇化,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截至到2015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6.1%,根据城市化理论发展阶段分析,我国正处于城乡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城市集聚效应明显的第二阶段。
本文依据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分析探讨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
2衡水市城镇化建设现状
截至到2016年,衡水市城镇化率约在50%,远低于全国57%的城镇化率。
近两年,衡水市在推进城镇化建设方面目标明确,项目实施到位。
主要完成以下工作:推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镇,实施城乡统一户籍管理制度,建立稳定的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做大主城区,冀州、枣强、武邑撤县设区;推进沿铁路沿省级以上公路的乡、综合经济实力强和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的乡、县城周边符合条件的乡、贫困地
区能起辐射和带动作用的乡优先撤乡设镇;坚持先改制、后改居,按“一村一居”的方式划分和建立社区,健全社区居委会组织体系;推动冀州镇、深州镇及其他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市)政府驻地镇撤镇设街道办事处,支持将已纳入县城规划的周边乡镇的村调整到县(市)政府驻地镇管辖,实行城市管理体制;整合资源,联村并建,加快弱小村向小城镇、中心村、园区附近转移,推动农村新型社区、农业园区、工业园区“三区同建”。
3衡水市城镇化建设问题分析
3.1市区与县内各产业发展不均衡,城镇化建设动力不足
衡水地理位置处于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建设的南大门,拥有丰富的产业资源。
近几年衡水市第三产业比例逐渐升高,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呈现健康发展的经济态势。
但是,作为市区与县区相比较,由于人口集中,市区具有相对较丰富的医疗、教育、公共设施等资源,县区相对较弱,县区下属城镇则要更弱。
再者市区聚集着丰富的第二产业,居住着具有较为广泛的择业范围,具有多种收入来源。
对于城镇而言,绿色农业虽然具有相对较好的产业基础,但整体绿色农业服务体系并未真正构建,还不足以提供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条件。
3.2城镇化建设经济基础薄弱,融资困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新型城镇化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大量资金的支持。
限于自身经济发展条件,新型城镇建设财政支持能力十分有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城镇化建设的进程。
虽然通过以银行贷款和社会融资
的方式促进城镇化建设,但银行贷款方面面临着较大的信贷违约风险,资金束缚仍然不可避免。
新型城镇化必须具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促进人员聚集,从而促进城镇建设。
相当数量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完善,民众不满意建设水平,城镇建设无从谈起。
3.3以数量为优势,缺乏高质量城镇化建设
现有城镇化建设“土地城镇化”速度快于“人口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核心“人的城镇化”建设相矛盾。
简单的造城运动只能延续过去传统粗放的城镇化模式,后续带来的产业升级、环境资源以及社会和谐等问题突出。
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要以质量提升为主,转变城镇化模式势在必行。
4衡水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策略分析
基于衡水市现有的新型化城镇化建设现状,着重对就业、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品牌建设方面进行探讨。
4.1创新就业制度,建立城乡统筹的劳动就业制度
新型城镇化居民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确保生活质量,就业是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政府为导向的就业制度为城镇化居民提供劳动就业指向。
就业可以从以下方面创新建设:创新培训就业模式,从企业职业技术培训以及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培训两方面入手,一方面直接培训合格企业员工直接进行企业工作,另一方面以职业院校为主体,搭建合作平台,提升职业素质技能;创新就业平台,相同的用工政策以及法律条款,同等的就业机遇,消除用工歧视;创新服务体系,对自主创业人员的提供相关法律、资金支持,对企业员工提供工劳动用工、劳动保
护等方面的权益保障机制。
4.2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针对现有民众城镇化积极性不高的现状,为吸引更多人由被动转为主动加入城镇建设,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势在必行。
建设过程中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从养老保险以及失业保障等领域进行尝试性改革;建立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享受和城市人群同等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
健全全职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缴费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完善农村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
同时经济条件合适的地区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养老和医疗保险制度。
4.3创新城镇化建设领域,打造特色城镇化品牌
城镇建设除了作为人聚居的主要场所外,同时还应具有其相应的产业特色,文化特色。
现阶段在突出建设的城镇化建设中,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渐显现。
以衡水市为例,现在建设的特色城镇主要涉及大营皮革小镇、周窝音乐小镇、衡水湖汉文化旅游小镇、盐河故道休闲小镇等特色小镇,具有极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
在突出产业和文化特色同时,为其他城镇化建设做出了榜样,结合周边地域特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打造诸如农业小镇、手工小镇、旅游小镇、餐饮小镇等具有自身特色的城镇化品牌。
5结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任重道远,需要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特点建设自己的特色城镇化。
在就业、社会保障、城镇品牌等领域开创适合自身的
特色城镇化建设道路。
参考文献
[1]杨仪青.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探析[J].现代经济探讨,2015(5).
作者:张军芳杜鹏刘旭浩翟丽娜单位: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衡水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