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学文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合集下载

关于实行农业科技创新、认真落实“三农”建设的思考

关于实行农业科技创新、认真落实“三农”建设的思考
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 必须 抓好菜篮子 、建好菜 园子 、管好 菜
要 明确 乡镇农业科 技推 广站是 传播农业 科技的基础服 务单
位 ,这支 队伍必 须配 有农 、林 、牧 、渔等 科技人员 ,在设施 上要有办公 、 培训 、 实施 等基 地 , 在县区镇政府 的领导 下, 开 展农林牧渔科研 和技术推广工作 。
上海农业科技
2 1— 02 5
关于实行农 业科技创新 认真落实 “ 三农’ ’建设的思考
胡 惠根 潘建华 ( 苏省 苏 州市吴 中区现 代农 业协 会 江 2 52 ) 1 18 25 0 ) 1 1 1 ( 苏省 苏州市 吴 中 区木 渎镇农 林服 务 中心 江
摘 要 :实现 农业持 续稳 定发 展 ,长期 确保农 产品 的有效供 给 ,其根 本 出路在科 技 。 为实行 农业科 技创 新 ,落
这都是科技创新创优的结 果。 因此 , 必须在科技上继续进步 ,
明确 农业科 技创 新 的新方 向 、创 新重 点 、创 新机制 ,加大
1 1 实现粮食稳定安全 , 实米袋子省长 负责 制 . 落 粮食是民生头等大事 , 历届党 中央都重视粮食 生产 , 特
别是现在加大了投入强度和工作 力度 , 粮食生产 已取得显著 成效。为稳住粮食生产 ,确保不 出现滑坡 , 切实 落实 “ 米袋 子”省长负责制 ,是确保粮食安 全的重要措 施。
农业 科技投入 , 与大 专院校 联合 , 力抓 好种植业 的科技 着
创新创 优 。 3 提升农业技术推 广能 力,大力发展农业社会 化服务 为实现农业科技 创新创优 ,大力 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 ,
1 2 确保 蔬果和副食 品丰富供应 , . 实现 菜篮子市长 负责 制 蔬果等副食品是城乡 人民必 不可少的食 品, 要确保并提

农业经济学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农业经济学 第8章 农业现代化


(1)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3000美元以上; (2)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2-15%以下; (3)服务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45%以上; (4)非农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70%以上; (5)识字人口的比重80%以上; (6)适龄青年中大学生的比重10-15%以上; (7)每名医生服务的人数1000人以下; (8)平均预期寿命70岁以上; (9)婴儿自然死亡率3%以下; (10)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50%以上; (11)人口自然增长率1%以下。
二、农业发展的阶段 人类农业发展经历了原始农业,传统农 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 从总体上说,这种划分是以生产力水平, 主要包括生产工具、劳动者的技能和生 产力的组合方式等为标志的。
1,原始农业
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历经7000多 年,是农业发展的初期阶段。 主要特征:人类使用石器、棍棒等简单工具,有 目的地种植和养殖以获得食物。 原始农业是人类从单纯获取“天然食物”(狩猎、 采集),转变到有目的地种植、养殖以获得食物。 原始农业的生产技术十分落后,刀耕火种,完全 靠天吃饭。原始农业的产量很低,只能依靠集体 劳动,只能提供维持生存需要的食物。 原始农业的贡献是对野生动植物的驯化,实现了 采集向种植业、狩猎向畜牧业的转变。
3,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 业提供的生产资料、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 农业。 发达国家的现代农业大体上是从18世纪末19 世纪初开始,到20世纪60—70年代基本完成。
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
科学化(以现代自然科学为基础) 机械化(现代农业机械体系) 专业化(高度分工:生产环节分工;区域分工; 作业工序分工) 社会化(农业产业组织创新) 市场化(农产品、农业生产要素成为商品;国内 市场与国际市场) 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城乡差别缩小(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

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

3026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2期收稿日期:2023-03-17基金项目:杭州市科技计划软科学项目(2022RKX0017)作者简介:吕晓菡(1982 ),女,浙江新昌人,高级农艺师,硕士,从事植物生理及表型等方面的研究㊂E-mail:137****0949@通信作者:胡慧圣(1976 ),男,浙江缙云人,硕士,从事数字农业相关研究㊂E-mail:huisheng.hu@文献著录格式:吕晓菡,胡慧圣,汪勤芳.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3,64(12):3026-3028.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230280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问题与对策吕晓菡,胡慧圣∗,汪勤芳(杭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杭州㊀310024)㊀㊀摘㊀要:对于传统农业和机械化农业而言,数字技术足以推动 颠覆式创新 ,数字农业是农业的又一次革命㊂本研究通过研究农业数字化的理论内涵和现实基础,以在杭高校㊁农业研究机构㊁数字企业㊁农业企业等为对象,全面调研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围绕 双强 行动的战略部署,提出多方位㊁多层次的对策建议㊂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对策中图分类号:F303.2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0528-9017(2023)12-3026-03㊀㊀农业高质量发展是现代农业的本质,是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㊂201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坚持质量兴农㊁绿色兴农㊁效益优先的原则,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3]㊂目前,转变农业发展方式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已成为 十四五 时期破解农业发展困境的必然选择,而数字技术引入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径[4-5]㊂以 信息+知识+智能装备 为特征,数字技术将使农业生产效率极速增长,实现产业结构升级㊁产业组织优化和产业创新方式变革,增强农业产业整体素质㊁农业效益和竞争力,提升资源利用率㊁劳动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效率[1-3]㊂杭州市作为美丽浙江的样板,近年来无论是城市建设还是新农村建设都取得显著成效,既具有良好的农业数字化研发与应用基础条件,又拥有众多优秀的农业科研机构和顶尖的数字企业,在全省实施农业 双强 行动的指引下,必能发挥数字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 头雁 作用㊂近年来,杭州通过 农业 + 数字化 ,各种数字技术陆续在农业生产㊁流通㊁服务领域推广应用,逐步推动农业产业向数字化㊁自动化㊁智能化转型升级㊂然而,作为农业高质量发展主动力的农业科技创新,仍然主要依靠传统手段,创新周期长㊁难度大㊁不确定性强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㊂1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1.1㊀是数字农业的重要环节㊀㊀近10年来,数字农业进入了全面开发应用阶段㊂2022年3月,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数字农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 2024年)“,各种数智平台㊁应用场景不断开发搭建,杭州农产品从生产㊁加工㊁流通到销售㊁服务的全产业链必将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㊂而包括育种㊁栽培㊁病虫害防治等在内的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链中最前端㊁最基础的一个环节,也是当前数字技术应用最薄弱的环节㊂1.2㊀是种业振兴的根本保证㊀㊀国无农不稳,农以种为先㊂推进种业振兴,是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㊂要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就必须以种质资源为基础,综合应用基因组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数字技术为工具,高效采集育种数据,构建气象㊁品种㊁病虫害㊁基因等农业数据库,结合深度学习,构建智能育种模型,打造智慧育种体系,实现育种精准化㊁高效化[6]㊂1.3㊀是精准农业的关键基础㊀㊀数字农业工厂,是智慧农业的集中表现形式,是实现精准农业的主要形式㊂对于耕地资源紧张㊁劳动力紧缺㊁环境约束大的杭州,以农业工厂为代表的都市农业,是重要的发展方向[7]㊂要打造数字农业工厂,就必须探索土壤㊁环境等信息与作物长势㊁病虫害之间的互作规律,构建品种㊁环境和作物生长生产的关联模型㊂而植物生长模型的建立,必须以作物表型㊁基因组㊁气象和土壤等环境数据库为基础,搭建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的采集㊁管理㊁融合和分析,这些都离不开数字技术[8-9]㊂2㊀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杭州市近年来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数字基础设施㊁数字产业化㊁产业数字化㊁新业态新模式和政府与社会数字化5项发展指标均列全省首位㊂2021年6个区县市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百强先进县㊂全市近3400家规模农业主体全部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库管理,累计建成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点37个㊁智慧农业示范园区18个,高水平数字农业示范园区10个㊁数字化美丽牧场12个㊁省级数字农业工厂17个,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115个㊂然而,与卓见成效的数字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数字化相比,农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转型严重滞后㊂2.1㊀高校基础研究成果向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不够㊀㊀杭州拥有浙江大学等一批在数字技术领域有相当优势的高等院校,且大多设有农业工程㊁农业信息化等数字农业相关或相近专业㊂但调研发现,这些高校的绝大多数研究成果还停留在实验室中,体现在论文上,真正应用到农业科研创新中的非常少㊂究其原因:一是高校数字农业相关研究以基础理论为主,与农业科技创新实际存在脱节㊂二是工科类高校缺乏农业相关背景与资源支撑,缺少理论转化和应用的载体与场景㊂三是高校与农业科研机构㊁农业企业的联动不够,缺少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转化体系或平台㊂2.2㊀科研机构自身完成数字化转型的能力不足㊀㊀多数农业研究机构和科研人员已经意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然性,但调研发现,农业科研机构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普遍存在起步难㊁推进难㊁方向选择难等问题,立足自身完成数字化转型困难重重㊂究其原因:一是数字化意识相对薄弱,农业科研机构以农业科技人才为主,有数字技术背景的极少,知识储备和意识培养都还有差距㊂二是缺少政策机制保障,特别是市级科研院所㊂三是人才引进保留难,数字企业与农业企事业单位收入差距较大㊁毕业学生的就业外溢现象严重㊂四是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刚刚起步,距离实际应用还有较大距离㊂2.3㊀数字企业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较少㊀㊀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目标是推动产业兴旺㊁实现共同富裕,主要抓手是农业科技创新,中坚力量是数字企业㊂但调研发现,当前数字企业的涉农业务基本都在数字乡村㊁农业生产和流通等领域,极少涉足农业科技创新领域㊂究其原因:一是数字乡村的可推广性强㊂二是农业生产和流通领域效益高,生产企业和流通销售平台对于信息管理的需求迫切㊂三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公益性,以及研发周期长㊁投资回报慢等特点,影响了数字企业进入的积极性㊂2.4㊀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数字化转型进展缓慢㊀㊀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业企业,专门成立了研发机构或科研团队,在制度机制和经费项目上相比农业科研院所更加灵活㊂但调研发现,其科技创新总体上仍以传统手段为主,数字技术的综合应用同样欠缺㊂究其原因:一是农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领域往往比较小,品种㊁技术相对单一,运用数字技术的紧迫性不是很强㊂二是与数字企业的合作不顺畅,知识和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合作往往被数字企业主导,数字农业项目很难以农业为核心㊂三是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数字农业项目标准化不够,系统生命周期较短,农业企业对数字技术的投入产出比产生怀疑㊂3㊀推进杭州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的对策建议3.1㊀打破学科壁垒,组建市级数字农业科研机构㊀㊀鼓励和引导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打破数字技术和农业科技的专业壁垒,贯通学科内容,融合技术优势,探索创新方向,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现有优势,引进数字技术专业人才,组建数字农业科研团队,成立专门科研机构部门,综合利用数字技术解决科研和推广应用的痛点和难点,提升科研和推广效率㊂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针对农业相对弱势的行业地位,出台特殊的人才引进和保障政策,引导数字技术人才向农业产业流动;坚持项目引导,设立数字农业相关的重大攻关专项,鼓励市级农业科研3028㊀㊀2023年第64卷第12期单位积极申报㊂对农业科技创新数字化的研究方向进行引导和把控,争取在数字化育种㊁植株生理㊁病虫害动态监控等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明确数字农业团队的目标定位,处理好与其他学科团队之间的关系,聚焦农业科技创新的前沿,协助与促进其他科研团队提高科研效率㊁形成重大科研成果㊂3.2㊀瞄准 卡脖子 难题,打造升级种业创新数字化平台㊀㊀种源创新是解决种业 卡脖子 难题,打赢种业翻身仗的关键㊂而种源创新的基础是成熟的育种团队和丰富的种质资源,有此基础才有数字技术的用武之地㊂因此,要打造可示范可推广的种业创新数字化平台,只能依托农业科研机构㊂要有效服务各农业科研团队开展科技创新研究,还需经过二次开发,在平台基础上扩展叠加针对性的功能模块㊂一是加强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根据项目平台的设计功能,开展需求分析后系统规划二次开发内容㊂二是打造项目团队,要让农业育种专家参与功能模块设计,让有志服务种业创新的数字人才主导项目开发㊂三是持续的项目和经费支持,随着智慧种业平台的投入使用,农业科技创新团队的数字化意识不断提升,对数字功能的需求必然动态扩展,平台二次开发的内容随之增加,离不开持续的项目和经费保障㊂3.3㊀市县乡三级联动,打造杭州病虫害防治大脑㊀㊀由市农业主管部门牵头,依托市县(区)乡三级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以智能病虫害监控系统为基础,利用卫星监测㊁无人机探测等数字技术,打造杭州农业病虫害防治大脑㊂一是打造杭州农业 一张图 ,基于浙农田应用场景,构建杭州市农田底图基础数据库,推进精准化㊁实时化㊁动态化农田管理㊂二是搭建病虫害智能监控系统,自动完成虫情信息㊁病菌孢子㊁农林气象信息的图像及数据采集,并自动上传至云服务器㊂三是提供辅助管理决策,通过整合作物图库㊁灾害指标㊁作物管理专家系统等模块,对病虫害发生的时间㊁地点㊁规模㊁危害指数进行评估,提出智能化的决策建议㊂四是实现病虫害有效防治,将病情信息和防治方案第一时间送到农业主体,实现自动预警,实时跟踪防治效果并及时调整防治方案㊂3.4㊀加强政府主导,打造数字化转型的杭州模式㊀㊀农业生产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需要多学科交叉融合,技术难度高㊁投入成本高㊁运营能耗高,但行业标准化低㊁运维难度大㊁扩展升级难,严重影响了农业主体的转型意愿和动力㊂建议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引导㊁积极规范㊁严格监管㊂一是规范技术标准,包括硬件接口㊁数据结构㊁软件调用等,提高农业产业数字系统的通用性㊁可扩展性㊁可维护性㊁可升级性,降低数字系统生命周期的综合成本㊂二是完善咨询服务体系,成立专门的机构部门㊁事业主体或者服务团队,为农业主体与数字企业合作提供服务,切实保障农业主体利益㊂三是推行全过程监理制度,通过第三方的监理来保障农业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农业主体的权益㊂农业主管部门通过制定监理的资质条件㊁审核发放监理牌照,引导涉农的事业或企业单位获取资质并履行监理职责㊂对于传统农业和机械化农业而言,数字技术足以推动 颠覆式创新 ,数字农业是农业的又一次革命㊂本研究为提高杭州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推动数字技术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广泛应用,探索 农业 + 数字化 的可推广㊁可复制模式,以数字技术驱动创建 新模式㊁新平台㊁新业态 ,不断提升杭州农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形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的杭州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稳步提高农业数字经济渗透率,为杭州农业数字化的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撑与决策支持㊂参考文献:[1]㊀王丽娟,张玺玲,文长存.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22,63(5):1125-1130.[2]㊀张春玲,刘秋玲.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及路径研究[J].经济论坛,2019(4):141-146. [3]㊀商建维.都市休闲农业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与前景展望[J].农业展望,2018,14(5):46-49.[4]㊀黄祖辉.探寻双循环新格局下应对气候变化与农业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2):161.[5]㊀王曙光.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均衡增长[J].人民论坛㊃学术前沿,2020(24):40-51. [6]㊀赵春江.智慧农业发展现状及战略目标研究[J].智慧农业,2019,1(1):1-7.[7]㊀唐华俊.智慧农业赋能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J].农机科技推广,2020(6):4-5,9.[8]㊀梁丽娜,李奇峰.北京都市农业数字化建设路径与前景[J].农业展望,2021,17(7):73-77.[9]㊀张晓雯,眭海霞.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实践与思考:以成都市为例[J].农村经济,2015(12):89-93.(责任编辑:汪亚芳)。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摘要

农业农村部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摘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公布日期】2024.06.17•【文号】农办议〔2024〕14号•【施行日期】2024.06.17•【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3404号建议的答复摘要农办议〔2024〕14号郑思敏代表:您提出的关于全方位培育涉农新质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建议收悉。

经商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现答复如下:一、关于推进农业数智化,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聚集资源、细化措施,务实推进农业生产经营数字化改造,不断提升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

一是开展农民数字技能培训。

持续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建设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不断丰富在线学习功能,提高农民教育培训精准度和智能化水平。

二是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

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工程,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发展。

三是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持续推进智慧农业建设项目,推动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精准播种、变量施肥、精准饲喂、植保无人机等加快推广应用。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突破技术制约,强化典型引领,健全管理服务体系,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

二、关于升级农业产业结构,强化产业融合,助力行业迭代升级近年来,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是推进全链加工。

制定《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引导大型农业企业重心下沉,建设加工专用原料基地,着力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

二是发展多元业态。

持续实施休闲农业精品工程,认定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推介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村BA”、“村晚”等活动成为有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品牌。

三是培育知名品牌。

深入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分品类分年度培育一批产业优势领先、市场空间潜力大、文化底蕴深厚的农业品牌。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
作者:李家洋
来源:《杭州》 2015年第4期
实现“四化同步”,短板是农业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但不可否认,相对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来讲,无论是生产效率、现代装备水平、科
技支撑水平,还是农民文化素质和收入水平,农业现代化依然是差距最大、最需要加强的一环。

只有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才能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和实现中国梦的步伐。

综合分析农业科技发展的内外环境,我国发展现代农业有需求,有机遇,有条件,有基础,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不仅非常必要,而且完全可行。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超级稻育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研发、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矮败小麦育种、双低油菜育种等
方面都已跨入国际先进行列,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步伐显著加快,实现农业科技率先进入世界一
流和整体超越具备了很好的基础。

——李家洋农业部副部长、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摘编自《求是》2015/3)。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松江农业创新实践

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松江农业创新实践
生态 化 。 农 田环境 改善 上 , 极 开展农 田林 网和 农 在 积
现 代 农 业
近 年 来 , 江 积极 践 行 科 学 发 展观 , 松 围绕 着“以
人 为本 、 筹 兼顾 、 面协 调 可 持续 ” 统 全 的科 学 发展 理 念 , 索推进 松江 现代 农业 发 展 。 探 工业 化和 城市 化进
了快速 、 康发 展 , 粮 收益 大 幅提 高使 农 民种粮 积 健 种
发 、 高 、 持 农 民生 产 的积 极 性 , 能 吸 引 更 多 有 提 保 才 文化 、 能力 的年 轻人 从事 农 业生 产 , 有 使农 业 生产 后
转, 积极 培育 引导农 民专业 化 , 并根据 实 际对 扶 持政
策、 配套 服务 进 行不 断 充实 和完 善 , 使家 庭 农场 得到
实现 农 业 现代 化 的关键 在 于 农 业 生产 方 式 专 业 化 、 规模化 , 否则 农 业就 缺 乏 竞 争 力 , 就会 效 益 低 、 安全 性差 , 以实 现可 持续 发展 。家 庭 农场 的建立 , 是 难 正 生产 方式 的一 种转 变 ,促 进农 民增收 ,确 保粮 食 生 产, 也是控 制 土地 不规 范 流转 、 少外 来种 植 户不 规 减 范种 植 、 确保 食用 农产 品安全 可 靠 的有 效途 径 。 二是
力水平 不 断提 高 ,为松 江现 代 农业 发 展创 造 了有利 条件 ,也 为促 进松 江城 乡 统 筹协 调发 展 ,实现 工 业 化 、 市 化 、 业 现 代 化“ 化 同 步 ” 供 了现 实 基 城 农 三 提
础。 因此 , 们抓 住机 遇 , 我 努力探 索 , 以下几 方面 进 在 行 了创 新 实践 。
食 家庭 农场 。四年 多来 ,通 过坚 持农 民 自愿 土地 流

“八八战略”二十周年 浙江以创新开局勇立潮头

“八八战略”二十周年 浙江以创新开局勇立潮头

“八八战略”二十周年浙江以创新开局勇立潮头
江耘
【期刊名称】《今日科技》
【年(卷),期】2023()2
【摘要】浙江省委“新春第一会”提出“以超常力度一体建设教育科技人才强省”;省飞机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等4家省技术创新中心获批准筹建;宁波江北等14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被认定为省级高新区……突出创新制胜导向,矢志科技自立
自强,浙江步履铿锵,新春伊始即动作频频、节奏明快。

回顾2022年,浙江以三大科创高地和创新策源地建设取得重大标志性成果为目标,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狠抓
科技政策扎实落地为主线,加快构建“315”科技创新体系,实现全省稳进提质的发
展态势。

于浙江而言,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
“八八战略”实施二十周年。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有先行基础,更肩负使命担当。

【总页数】3页(P1-3)
【作者】江耘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创新转型勇立潮头——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2.勇立潮
头搏急流——纪念《中国改革》创刊二十周年3.创新转型勇立潮头——浙江省第
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4.勇立潮头把握新方略兴业强国培育新鲁班——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创建大会暨60周年校庆纪念大会上的讲话5.砥砺奋进二十载勇立潮头再启航——庆祝福川科技成立20周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盘活“为农”这盘棋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盘活“为农”这盘棋
“这是结合涉农专业招生形势和农业从业人员年龄现状提出的。80后的农村出生的孩子80%以上没有务农经历,即便是就读农科类专业,毕业后也争相‘跳农门’,而大量务农人员,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想学习,却因为年龄大而被排除在中职学校的教育培养序列之外。”俞启定说,通过这次招生对象的重大改革,精选一批在职务农的骨干人员,经过较为系统的教育培养,在提升其素质的同时,配套相应的政策,鼓励其走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的现代化路子。
在徐文新看来,应该从更高层面的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社会治理、激活农村活力、增加农村生活魅力角度,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目标进行定位。培养的新型职业农民首先应该把农村作为实现梦想的地方、把农业作为创业的产业。其次,使其能够掌握一定的专业技术,学会技能和本领,能够顺利在现代农业领域实现就业、创业,成为有用之才,从而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徐文新认为,这种设计以“学分”与“学时”对接,对农民相应的学习成果进行认定,积极推进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养的区域协同,打破所有制、部门的限制,在一定的农业生产经营区域内推进教育培训资源集群,克服“九龙治水”的弊端,使不同部门的各级各类农民培训资源得以整合、优化,使农民接受的培训与自己的全面系统的综合素质提升的综合性职业素质教育结合,形成对农民的知识、技能和道德的长期的持续的素质培养,使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达成较好的效果。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盘活“为农”这盘棋
一方面是农村新生代劳动力去农离农现象严重,一方面是新型职业农民渴望接受教育培养,却因“超龄”、不能全日制在校学习等因素,享受不到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难题和矛盾如何破解?近期,教育部、农业部联合发力,进行系统设计、体制创新,印发了《中等职业学校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方案试行》,抓住新型职业农民培养这个关键点,盘活了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相关的涉农专业这盘棋。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检验目录一、内容简述 (2)1.1 背景介绍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问题 (4)二、数字乡村建设概述 (5)2.1 数字乡村建设的定义与内涵 (6)2.2 数字乡村建设的发展历程 (7)2.3 数字乡村建设的典型模式 (8)三、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与特征 (9)3.1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定义与内涵 (11)3.2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 (12)3.3 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特征分析 (13)四、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14)4.1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15)4.2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推动作用 (16)4.3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创新能力提升的作用 (17)4.4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带动作用 (19)五、实证研究设计 (20)5.1 研究区域选择 (21)5.2 数据来源与数据收集方法 (23)5.3 实证模型构建与分析方法 (23)六、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24)6.1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分析 (26)6.2 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分析 (27)6.3 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28)七、结论与展望 (30)7.1 研究结论总结 (31)7.2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32)7.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4)一、内容简述本文旨在实证检验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赋能作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指出在当前信息化、数字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字乡村建设对于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概述了研究目的,即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如何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并通过实证检验来验证其效果。

本文还将详细介绍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影响方面,包括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农产品质量改进、农民收入增长等方面的实证分析和结果展示。

通过对现有研究的梳理和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以高水平科技推动上海现代农业发展

以高水平科技推动上海现代农业发展
现 零 代 圈 _
以高水平科技 推 动上海现 代农 业发展
■ 刘 刚
() 3 农业 科技 支撑 体系逐 步健 全


上 海 农 业进 入科 技 创 新 和 推 动 阶 段
“ 一五 ” 来 , 海加 快 农 业 科 技支 撑 体 系 建 十 以 上
1 上海 农 业发 展 成效 、 “ 一 五 ” 间上 海 全 面 贯彻 落 实 科 学 发 展观 、 十 期 有 序推进 产 业 结构优 化 升级 、 快建 设“ 加 四个 中心 ” ,
了市 、 ( 镇 三级 良繁 基地 区 县) 伞市优 质 品种 覆盖 率 9 %以上 ,实 现 了稻 麦 常 规 良种 统 一 供 种 率均 达 5 10 0 %的 目标 。种 源技 术创 新方 向 ,建立 了水稻 、 土
豆 、 莱 、 蓝 、 花 植 物 等 转 基 因 系 统 , 食 用 茵 和 油 甘 棉
上海 农 村经 济 2 l 年 第 1 O1 期
29
有 1 余份 资源 入库 ; 万 良种 繁育 基地 建 设方 面 , 立 建
显著 的成效 ,但 仍存在 制约 上海市 农业科 技发 展的 深层次 矛盾和 挑 战 , 主要 有 : 有 的农业科 技创新 能 现 力和支撑 体系 还难 以有效 地满 足都 市型现 代农业 发
围绕建 设都 市 型现代 农 业 的总 体要 求 ,上海 农业 充 分 运 用 科 技手 段 积 极 推 进 “ 高 农 业 ” 展 与 新 农 三 发 村 建设 , 取得 了显 著成 效 。
设 的步伐 , 农业 产业 化 水平逐 步提 高 。 农业龙 头 企业 和农 民专业 合 作 社 , 别 由 2 0 分 0 5年 的 4 0家 和 3 0 2 1 家发 展 到 2 0 0 9年 的 4 8家和 2 1 8 0 9家 ,带 动 农户 数

启航 新时代不负新使命

启航 新时代不负新使命

启航新时代不负新使命
作者:马爱平
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61期
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第20个年头,吴敬才、俞旭平们感受到,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已融入科技特派员的血液中。

福建鼓浪屿的大海潮音,浙江千岛湖的高山流水,宁夏贺兰山的长风呼啸,河北太行山的千峰万仞,在新时代形成和声。

新时代肩负新使命,新使命激励新探索。

目前,科技特派员制度正为乡村振兴注动力添活力,成为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的探索和实践。

科技特派员工作进入全新发展阶段,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重要生力军。

全国科技特派员已领办1.15万家企业或合作社,平均每年转化示范
2.62万项先进适用技术,直接服务6500万农民。

实践证明,科技特派员成为党的“三农”政策的宣传队,成为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者,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领头羊,成为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科技特派员制度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把科技的旗帜插遍祖国的县域和乡村。

农业农村的绚丽画卷日新月异,科技特派员为“农”为“科”为“派”的初心始终不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科技特派员再启航。

数十万科技特派员们,将继续行走在这片希望的土地上,播撒更多科技的種子,在新时代的答卷上写下动人的中国故事。

开启数字航帆构建智慧“渔网”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渔业科技桥头堡

开启数字航帆构建智慧“渔网”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渔业科技桥头堡

开启数字航帆构建智慧“渔网”打造乡村振兴战略的渔业科技桥头堡作者:来源:《消费电子》2021年第01期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对脱贫攻坚要有一种责任感、紧迫感,要带着感情做这项工作,要真正做到内心向往贫困群众住上新房,穿上新衣,向往贫困群众发家致富,奔上小康,让扶贫攻坚成为党员干部的心中事,心中石。

我们党员干部要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启源渔科创始人余学勇,深入贯彻习总书记脱贫攻坚战略方针,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创立启源渔业科技有限公司,科学布局、精准施策,坚定走科技富渔之路,倾力打造渔业科技全要素产业链,以渔民利益为中心,以互信互惠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依托,让天下渔民拥有信得过的平台,全力奔向幸福致富路!“共产党员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这个理念,深深印在余学勇同志心里。

他创立启源渔科的初心,就是源于对渔业的热爱,源于他真心喜欢这个事业。

最早能追溯到2009年,那时候,生活水平的整体提升,仅仅依靠单一的海上捕捞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群众对物质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如何解决这些现实矛盾、如何满足群众对幸福生活的高品质向往,以及渔民对渔业产业升级的追求,成为余学勇心中急切要破解的难题和机遇。

也是从那一年开始,他一头扎进渔业产业链的大市场,从源头到末端、从东北到海南,历时三年、行程6万余公里,认真调研了1000余座大小渔场,终于找到了答案:从源头上牢牢把控渔业优势资源,创建渔业全产业链闭环发展新模式。

2011年4月,他在北京创立了速必鲜国际贸易有限公司。

公司创立之初,他就以实现渔业产业链的闭环发展为既定目标,即打造水产品養殖、运输、储存、销售的渔业新业态。

这时候,启源渔科便在他的心中有了雏形。

他首先从养殖基地上完成战略布局,从南到北依靠当地优势资源依次打造蟹、鱼、虾的特色养殖;其次与顺丰、京东等公司达成战略合作,高效解决了海鲜产品的快速运输,使“速必鲜”名副其实、物有所值;在北京、上海、广州、海口等地建立自己的海鲜物流仓储,完成“流动的海鲜市场”全国布局;最终与阿里巴巴、京东、永辉、家乐福等企业达成共识签约,把最优质的海鲜产品和最原始的渔业生态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

村官代表俞学文

村官代表俞学文

42□ 本刊记者 严碧华村官代表俞学文2013 年1月30日,俞学文再度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过去的五年,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家,俞学文的“两会”议案和建议基本聚焦在“三农”领域。

今年同样如此,不同的是,如今他还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村官,“三农”也成为其关注的重中之重。

“茶王”平头,黑西服、白衬衣、系领带,这是过去数年里俞学文留给《民生周刊》记者及外界的标致性装扮。

1969年出生于浙江武义农村的俞学文在茶叶界颇具传奇色彩。

武义是茶乡,在家务农时,俞学文承包过茶园,但由于销路不畅,大量的茶叶无人问津,最终收获甚微。

在家种茶时,他听说北京有个叫马连道的地方,是茶叶一条街,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名优茶,是有名的茶叶集散中心。

俞学文今年共提交了8个建议,同样是关注“三农”领域,针对的是城镇化问题,建议鼓励企业和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

2012年2月,他做了一个让家人和同事深感意外的决定,那就是回到老家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担任村委会主任。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村委会主任俞学文。

图/严碧华两会特别报道两会面孔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不安现状的俞学文决定去看看,于是怀揣着2000元的他只身从老家浙江武义来到北京。

在北京时,他发现了茶叶的商机,于是赶紧回老家把茶叶带到北京,然后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到处推销。

创业路十分艰难。

俞学文刚开始时并不如意,但生意渐渐步入了轨道。

当初位于马连道仅30多平方米的小门面,变成了如今5000多平米的更香总部大茶庄,成为马连道的一道风景。

18年间,俞学文奠定了其在茶叶界的“江湖地位”,更香茶业亦声名远扬。

他在全国率先力推有机茶产业,带动10多万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并在全国建有5个茶叶生产基地,开办了230多家连锁店。

村官事业成功的俞学文,始终心系农村,尤其是在家乡武义建了多个更香茶业基地。

每年四五月份,俞学文基本都是在偏远的山村基地度过的。

俞学文 “看数字做茶”让一片叶子更富民

俞学文 “看数字做茶”让一片叶子更富民

582021.22Top10 Farmers 十佳农民俞学文,一个20多年来始终耕耘在茶产业领域的地道农民。

如今,他不仅把“更香”有机茶做出了品牌做出了声誉,还在浙江、广西、江西等地建立茶园6万余亩,推动数字化加工,带动10万名农民增收致富。

1969年,俞学文出生在浙江省武义县的普通山村,现任浙江更香有机茶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武义县金茗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武义县柳城畲族镇青坑村委会主任,同时,他还是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副会长,浙江省茶叶产业协会副会长。

这位“泥腿子”出身的茶人,不仅用勤劳和汗水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带领越来越多的父老乡亲走上了致富路,也因此荣获诸多荣誉。

浙江省劳模、中国农村十大致富带头人、2005中国茶叶行业年度经济人物、浙江省第五届“浙江青年五四奖章”等等,一项项荣誉化作他一次次再启航的动力。

数字赋能,引入5G 技术助力茶产业“茶产业的竞争一直很激烈,我先带头试试新技术,为茶农们开辟一条科技创新的增收路。

”今年年初,与茶叶打了20余年交道的俞学文,带领公司建成全省首个5G 智慧茶园,并建设茶叶5G 数字化生产线,实现从“看经验做茶”到“看数字做茶”的转变。

“5G 技术就好比老茶农的一双眼睛,时时刻刻照看着茶叶生长。

”俞学文介绍,“我们装上了5G 高清全景摄像头,能看到方圆500米内每一片茶叶。

有没有虫害,我和农技专家在后台电脑上一拉近镜头便知。

”他指着茶田地下埋着的能感知风雨、土壤温湿度的传感器说,它们都与云端平台实时相连,通过科学建模,为茶农们提供茶叶长势监测、采摘预测、虫情测报、土壤水肥和防冻害管理提示等。

数字化赋能茶产业发展,是未来推动茶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乡村产业兴旺的科技动力。

2020年,在数字化的大背景下,俞学文带领公司在全省领跑,投资1600多万元,顺利建成智慧茶园、数字化加工。

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茶园长势监测及采摘预测;虫情测报、土壤环境、水肥一体、防冻害预警及管控;茶园农事等自动化运行和管理。

做强做大浙江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几点思考

做强做大浙江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几点思考

做强做大浙江现代农作物种业的几点思考王健敏;童海军【摘要】@@%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各级政府把发展现代种业作为农业科技进步的制高点和“农业科技促进年”的重要着力点.本文系统分析浙江种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做强做大浙江种业的基础条件;提出做强做大浙江种业,破解制约瓶颈的几点思考,即制订种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加快培育种业市场主体,坚持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积极推进企业联合兼并整合重组,加快种业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尽快建立公共种质资源合作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支持企业拓展种子生产基地等.【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年(卷),期】2012(000)006【总页数】4页(P779-782)【关键词】现代农作物种业;做强做大;思考【作者】王健敏;童海军【作者单位】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0;勿忘农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304.3种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要素之一,优良的品种是诸多科研成果的结晶和载体,现代种业不仅是推动现代农业的基础和先导,同时也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浙江省各地正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8号文件)、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的意见》(浙政[2012]9号),浙江省政府提出做强做大浙江种业战略目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把发展现代种业摆在农业科技创新和“三农”工作最突出的位置。

种业企业如何加快发展步伐,实现做强做大目标,在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这是每个种业人必须思考的课题。

1 做强做大浙江现代农作物种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举措浙江地少人多,人均耕地不到0.033 hm2,主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压力较大。

另一方面,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加,粮食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在供给不足、需求上升的双重矛盾交织下,粮食生产必须提高单产,增加有效供给,缓解供需矛盾。

农业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访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

农业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访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

农业有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访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
周学勤
【期刊名称】《农村工作通讯》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记者:据说您的有机茶在全国有230多家分店。

作为一名经营农业企业的人大代表,您应该非常关注"三农"问题。

您是怎么看农业产业化企业在农业农村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俞学文:我的感受是,农业产业化企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是发挥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周学勤
【作者单位】《农村工作通讯》编辑部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4.1
【相关文献】
1.全国人大代表阎寿根、陈昆中、周晓光、俞学文、方青: 加大对钱塘江中上游航运开发力度 [J], 阎寿根;陈昆中;周晓光;俞学文;方青
2.做美好家园建设者——访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 [J], 蒋钊
3.全国人大代表俞学文:质量提升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J], 孙超超
4.坚持农机科技创新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访全国人大代表、中联重科副总裁王金富 [J], 陈佳利
5.用绿色构建大农业的希望——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万学文 [J], 杜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进步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进步 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与进步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期刊名称】《宁波通讯》
【年(卷),期】2006(000)012
【摘要】11月15日,宁波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农业科技大会。

市委副书记郭
正伟、副市长陈炳水、余红艺出席会议,市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各县(市、区)分管领导,县(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和乡镇负责人,涉农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领导,市农业产业基地、农业科技园区负责人,市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农技推广服务机构代表,以及获省、市级表彰的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和市农业科技先进集体代表参加会议。

【总页数】3页(P38-40)
【作者】无
【作者单位】《宁波通讯》记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4.3
【相关文献】
1.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农业部部长陈耀邦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J],
2.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强势推进全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全市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摘登) [J], 罗新荣
3.大力推进铁路应用技术创新为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J], 陆东福
4.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振兴农业和农村经济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J], 陈耀邦
5.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为现代渔业建设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J], 张显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俞学文科技创新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二五”时期,也是农业农村发展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的重要机遇期。

中央提出的“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要求,让中国农业、农村、农民都深切感受到党对“三农”的真心关怀和殷切期盼。

就科技创新如何切实推进农业工业现代化问题,全国人大代表、更香茶叶公司董事长俞学文接受了本刊记者采访。

俞学文就科技创新实切实推进农业工业现代化建设,提出四点建议:
第一,要加快推进科技体制创新以推动科技创新。

我国经济虽然已迅速发展,国力也迅速增强,但无论工业还是农业,高精尖的科技水平都相对较低。

俞学文代表认为,农业科研是必须要沉下心来,到田头、地里、车间去观察、去研究。

同时,政府要加大农业科技扶持的政策,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和鼓励农业科研院所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地和企业合作,包括企业参与到科研院所里去搞科研。

要改变企业跑项目、跑资金、跑科研院的局面,让扶持资金跟着企业项目走,让科研院所追着企业,服务项目,以加快推进企业自主创新,让科技得到重大的突破。

第二,要尽快解决农村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存在的矛盾问题。

从农业发展角度出发,当前农业产业发展还面临几个矛盾:一是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已较为严重,并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愈加显著。

二是新生代农民想要融入城市,但他们无论从身份上、收入上、心理上,都无法真正融入城市。

这对城市发展、对社会稳定都是不利的。

三是目前农村农业的发展,最缺乏的还是超前意识和观念、缺乏引导带头人。

而对有志回到农村发展的高校毕业生或学有所成的新生代农民,不仅鼓励扶持政策不够,还往往被诸如户籍等条件所限制。

俞学文代表建议中央和地方政府一是要加大和鼓励土地在所有
权不变的基础上实现经营权的长期转移;二是要采取有效措施,让农民工真正融入城市,让他们进得来、住得稳,能生存、能发展;三是要从财政、税收、土地、户籍、信贷等方面制订相应政策,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及学有所成的新生代农民融入农村、农业,在农村发展。

第三,要加大对农业企业、合作社的资金扶持力度,并切实解决农业农民贷款难的问题。

建议中央财政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特色农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重点扶持农业企业的品牌建设。

俞学文作为行业领头人之一,多年来在他带领下的更香
茶叶集团实施品牌经营、网络经营和连锁经营的发展战略,在全国建立了200多家连锁店,8万多亩茶园,出口量年年翻番;用现代服务业的提升发展来带动现代农业发展,并解决了几万农民的就业,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俞文学代表建议加快改革和完善服务业税收政策,进一步落实鼓励支持农业、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资金支持,不断提高农业产品附加值,全面促进农业产业的提升。

第四,要加强研究文化与教育方式,推进体制的创新与改变。

目前教育需要加大力度改革创新。

大学生普遍自主意识不强、浮躁、缺乏社会责任感,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非常欠缺,心理承受能力低。

俞学文代表认为其原因是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造成的。

对于当代大学生,要强化素质和道德教育,树立民族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强国是百年大计,科技要进步、农业要实现现代化都离不开教育。

国家需要逆境成长的人才,而不是温室培养的花朵。

俞学文代表还说,只有在科技创新上提高水平,才能为真正加快实现“三化同步”的重大战略要求起到积极作用,对发展“三农”经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