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合集下载

2宏观经济学第13章

2宏观经济学第13章

的加权平均数。距现在越近,权数越大。
YP Yt (1 )Yt 1
c YP ()Yt [ (1 )]Yt 1
永久收入的意义: 从短期来看收入变量可能会发生较
大的变化,但从长远来看,收入变量是稳定的。
33
讨论:

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收入。当期消费不仅与当期收入有 关,还取决于永久的收入、收入期望; 消费者受消费习惯的支配; 一次性的暂时收入变化、税收变化引起的消费变化不大, 其边际消费倾向很小;
s MPS y
ds MPS dy
s c 平均储蓄倾向(APS): APS 1 y y
线性储蓄函数: s y c (1 ) y
23
储蓄曲线及消费与收入平衡点
s
APS < MPS B 储蓄曲线
(MPS递增)
O
消费支出与 收入相等
y
24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三、投资等于储蓄
在均衡条件下,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 计划投资;同时,生产创造的收入等于计划消费
加计划储蓄。
经济均衡的条件: E = y
也可以表示为:
i=s
注意:均衡条件不同于国民收入核算中发
生的实际投资等于实际储蓄。
14
§13-2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思路:均衡产出是指与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
分析均衡产出的决定,就需要分析总需求的各个组



永久性收入、永久性税收变动的边际消费倾向很大;
人口结构、社会保障制度、税收制度等因素对“消费—收 入”关系影响较大。
34
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
利率
返回
当利率提高时,有两方面的效果:(1) 增加储蓄,增加将来的消费(替代效应);(2) 认为将来的利息收入增加,增加当前的消费 (收入效应)。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

第13章 总供给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13.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总供给模型(1)长期总供给模型在长期,价格具有弹性,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总需求的移动影响物价水平,经济的产出始终保持在其自然率水平上,如图13-1所示。

图13-1 长期的总供给曲线(2)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三种短期总供给模型都认为市场的某种不完善性使经济的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结果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而不是垂直的,总需求曲线的移动引起产出水平暂时背离其自然率。

得出了相同的短期总供给方程式:(),0e Y Y P P αα=+->其中,Y 为产出,Y 为自然产出,P 为物价水平,e P 为预期的物价水平,参数α表示产出对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变动的反应程度,1/α是总供给曲线的斜率。

这个方程式说明,当物价水平背离预期的物价水平时,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

①黏性工资模型在黏性工资模型中,在短期内假设劳动市场失灵,名义工资具有黏性,不能随劳动的供求状况立即调整。

未预期到的物价水平上涨不会立即影响名义工资,则实际工资(/W P )下降,更低的实际工资使企业雇佣更多劳动力,从而导致产出增加。

如图13-2所示,图(a )表示劳动需求曲线。

由于名义工资W 是黏住不变的,当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时,实际工资从(1W P /)下降到(2/W P ),较低的实际工资使劳动需求量从1L 上升到2L 。

图(b )表示生产函数,当劳动量从1L 上升到2L 时,产出从1Y 增加到2Y 。

图(c )中的总供给曲线概括了物价水平与产出之间的这种关系,物价水平从1P 上升到2P ,产出则从1Y 增加到2Y 。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高鸿业版《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
3、“均衡产出指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可用下图表 示
用E代表支出,用Y代表收入。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业非意 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削减生产,若支出>收入(需求>供给),则企 业非意愿存货投资IU<0 企业就要扩大生产
E
直线上任意一点均为E=y
E
150
Y=c+s E=c+i
收入=100 100
利率变动对储蓄会产生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得率引起的用 未来消费代替现期消费称为替代效应,利率引起的未来收入 的增加称为收入效应。
2、价格水平
这里指的是整体价格水平对消费的影响,而不是指个别商品 价格对消费的影响。如果消费者只注意到货币收入增加,而 忽弱了物价的上升,则会误以为实际收入增加,从而平均消 费倾向也会上升,这种现象称之为消费者的“货币幻觉” (Monetary illusion)。
5、流动资产
随着一个家庭拥有流动资产的增加,它增加流动资产的迫切 性递减,这样,拥有流动资产多的家庭其消费倾向要高于拥 有流动资产少的家庭。
6、减税政策
R·巴罗认为减税对消费并没有影响,因为减税并不会影响持 久收入,也就不会影响消费,人们只是把减税引起的收入增 加储蓄起来以支付以后的增税,只是增加了储蓄。但实证研 究表明:人们一般不重视未来增税,认为那是以后几代人的 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和掌握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的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了解和掌握整个宏观经济学 的核心理论——国民收入决定论打下基础。 重点与难点 均衡产出、消费函数与国民收入、乘数理论
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体系 国民收入水平的决定分析 凯恩斯主义的全部理论涉及四个市场:产品、货币、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5
1 总供给与总产出(2)
• 总产出或总收入从产出和收入角度反应了 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 供给) 特定时期经济系统所生产 ( 供给 ) 的总量 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 , 表示了经济的供给方面 。 可以把总产出 定义为: 定义为: • Y ≡ Yd • 其中: Y为总产出 ; Yd 为收入( 实际上是 其中 : 为总产出; 为收入 ( 为总产出 可支配收入, 在两部门经济中, 可支配收入 , 在两部门经济中 , 由于没有 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 税收,要素收入就是可支配收入); • 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则:Yd=C+S 收入要么消费要么储蓄, • 所以总产出 总供给 Yd=C+S 所以总产出=总供给 总供给=
宏观经济学 Macroeconomics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 • 也就是45度线模型 这是高度简化的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以最简 单的方式说明宏观经济总量的决定
1
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基本假设 二、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总支出 总供给、总需求与总产出、 三、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四、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五、三部门经济与财政政策效应 六、四部门经济与外贸乘数
25
终身收入假说
• • 基本结论: 基本结论: C=aWR+cYL 其中, 其中,WR为实际财富 为实际财富 ;a为财富的边际消费 为财富的边际消费 倾向; 为工作收入 倾向;YL为工作收入 ;c为工作收入的边际 为工作收入的边际 消费倾向。 消费倾向。 年轻人和老年人边际 消费倾向较高,中年 消费倾向较高, 人边际消费倾向较低 。
24
终身收入假说
• 又叫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莫迪利安尼( F.Modigliani)认为支出取决于预期的终身收 入,则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相等。 • 预期的终身收入取决于预期的工作年限和年劳 动收入以及家庭财产。 • 假设条件: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三章-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 )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 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 =a +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

A .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 增加 ( )。

A . 20亿元;B . 60亿元;C . 180亿元;D .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 =Δc Δy 或MPC =d c 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 =c 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 =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 +Δs ,因此,Δc Δy +Δs Δy =1,所以,Δc Δy =1-Δs Δy 。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Phillips 曲线
四、反通货膨胀与牺牲率
• 为了降低通货膨胀, 政策制定者可以紧缩总需求, 使失业率高于自 然率水平. • 牺牲率:是每减少一个百分点的通货膨胀必须放弃的一年实际 GDP 增长百分点.
• 尽管估算的差别很大,但一般是5左右,即减少1%的通货膨胀, 牺牲5%的GDP增长.
• 假设政策制定者希望把通货膨胀从 6%降到 2%. • 如果牺牲率是5, 那么降低 4 个点的通货膨胀将导致 45 = 20 个点的 GDP 牺牲. •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率变动1%会引起GDP反向变动 2%。 • 由此得到:通货膨胀降低1%,则失业率上升2.5%。 (π和u反向变动)
Y = Y +α( P–Pe )
,α>0
以上三种模型意味着:
• 三种总供给模型:
• 粘性工资模型 • 不完全信息模型 • 粘性价格模型
• 一、粘性工资模型(sticky-wage model)
• 1、 工资粘性的原因: • (1)名义工资由长期合同确定,假设企业与工人在 并不知道将来价格实际情况的条件下通过谈判确定了 名义工资 • (2)工人与企业之间隐含的协定限制了工资的变动 • (3)演变缓慢的社会规范余与公正观念也影响了工 资的变动
AS2
e
长期物价 水平上升 短期物价 水平上升
P3=P3e P2
e P1=P=P1e 2e P1 1 =P

C
AS1
•A
•B
AD1
短期产 出波动
AD2
收入、产出 Y
Y1= Y2 Y Y1=Y3
未预期到的货币扩张
总 供 给
第二节 通货膨胀、失业和菲利普斯曲线
• 菲利普斯曲线就是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关系的 模型。重要的是,描述失业与通货膨胀取舍关 系的菲利普斯曲线其实是表示短期总供给关系 的另一种方法 一、从总供给曲线推导出菲利普斯曲线 (Phillips curve)

宏观经济学 (13)

宏观经济学 (13)

0.97
0.64
E 13000 F 14000
12240 12830
0.94 0.59
0.92
0.53
G 15000
13360
0.89
第二节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消费曲线
普通消费曲线
❖2、储蓄函数
❖ 储蓄: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 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 储蓄函数:指储蓄与决定储蓄的各种因素之间的 依存关系。
❖ 此处I=S,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 划储蓄。
❖ 如果I≠S,即计划的投资不等于计划的储蓄,经济将处 于非均衡状态:当: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均衡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收缩 ▪ i > s(总需求 > 总供给)经济增长扩张
二、使用消费函数决定收入
主要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均衡产出 凯恩斯的消费理论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 变动 乘数论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 三部门经济中各种乘数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一 、本章的一些重要假定前提
1假设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 相应的供给量。(为什么这样假定?)
2 政府税收政策
3 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的比例
第三节 关于消费函数的其他理论
❖ “消费之谜”(pozzles of consumption) ❖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强调了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
关系,并提出了著名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20世纪40年代中期,库兹涅茨根据1869-1938年美国的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3-14章

人大版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第13-14章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LS——LM模型1.怎样理解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解答:凯恩斯理论的核心是有效需求原理,认为国民收入取决于有效需求,而有效需求原理的支柱是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以及心理上的流动偏好这三个心理规律。

这三个心理规律涉及四个变量:边际消费倾向、资本边际效率、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

在这里,凯恩斯通过利率把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联系了起来,打破了新古典学派把实物经济和货币经济分开的两分法,认为货币不是中性的,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利率会影响投资和收入,而产品市场上的均衡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和利率,这就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相互联系与作用。

但凯恩斯本人并没有用一种模型把上述四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汉森、希克斯这两位经济学家则用IS—LM模型把这四个变量放在一起,构成一个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国民收入与利率的理论框架,从而使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得到了较为完善的表述。

不仅如此,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是围绕IS—LM模型而展开的,因此可以说,IS—LM模型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的核心。

IS—LM模型被称为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核心,还在于IS—LM模型在阐明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思想方面有很多优点:一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示经济短期波动究竟来自何方,是来自投资支出变动、消费支出变动、政府支出或税收方面因素的变动,还是来自货币供给和需求方面因素的变动。

如果属于前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IS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如果属于后一方面因素引起的变动,则会在LM曲线移动中得到表现。

二是IS—LM模型可清楚直观地表现出政府干预经济使用的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

如果是财政政策,必然表现在IS曲线的移动上,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紧缩性财政政策引起IS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如果是货币政策,必然表现在LM曲线的移动上,增加货币的扩张政策引起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减少货币的紧缩政策引起LM曲线向左上方移动。

宏观经济学第13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宏观经济学第13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十三章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P407-408 )1.C2.A3.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总产出等于计划总支出,所以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等于零,计划存货投资不一定等于零,主要看企业是否有计划存货投资。

5.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收入中用于增加消费的比率。

由于增加的消费只能来自增加的收入,所以边际消费倾向的取值范围为[0,1],通常为(0,1),对单个个人而言,边际消费倾向可以为0或1,但对总体而言,不可能出现等于0或等于1的情况。

平均消费倾向一定是大于零的,但不总是小于1,当收入较低或为零时,消费支出大于收入,此时平均消费倾向大于1,当居民将所有的收入都用于消费时,平均消费倾向等于1,只有当收入较高,居民除消费之外还有剩余时,平均消费倾向才小于1。

6.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社会均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

即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使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

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1929年到1933年的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能保持不变。

凯恩斯定律只适用于短期,因为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当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就只引起产量的变动。

(参看课本P381)7. 参见第十二章课后练习的第6题。

简单地说,就是转移支付已经包括在C和I里了。

8. 因为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小于穷人的,当把一部分收入从富人那里转移给穷人时,富人减少的消费小于穷人增加的消费,所以整个社会的总消费或总支出是增加的,根据凯恩斯理论,整个社会的总收入就会得到提高。

9. 因为政府购买支出增加后首先直接引起总支出和总收入等额增加相当于政府购买支出的量,然后收入的增加又引起消费的增加,消费和收入之间的相互作用最终使收入的增加是政府购买支出增加的数倍,形成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2、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对收入与产出的影响
不利于依靠固定货币收入维持生活的人。 如领取救济金、退休金、依靠转移支付和福利支出的人最 显著。 依靠工资生活的长期被雇佣者,工资变化缓慢。
对于储蓄者不利。
各种形式的储蓄、存款的实际价值下降。 有闲置现金的人损失最大。
依靠变动收入的人 收益。 其货币收入与通货
第十三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 周期
一、失业 二、通货膨胀 三、经济周期
一、失业概述
1.失业
处于法定劳动年龄阶段、具有劳动能力且有工 作意愿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岗位的经济现象。
衡量失业的最终的 经济指标:
失业的分类: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季节性失业 和周期性失业(P15)
二、失业的经济学解释
1.古典失业: 认为不存在失业,如果存在只是摩擦性和自愿失业。
P3 P2
P1
只要通货膨胀一发生,成 本推动和需求拉动就同时 发挥作用。
AS
AD y
通货膨胀螺旋
(二)通货膨胀的后果
1、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鞋底成本” 高的通货膨胀率会导致公众对存款信心的下降,比起储 蓄人们也许更加愿意将货币置换成其他商品,比如房产 或者黄金,以避免实际购买力的降低。 这样的话,银行所持有的货币减少,银行持有的货币量 直接影响着银行的利润,所以银行会提高利率来吸引储 蓄。 这种因为通货膨胀造成的货币持有量下降而带来的不方 便用术语说就叫做“鞋底成本”,这个词源于因为常常 去银行所造成的鞋底的磨损。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
1.货币供给的过度
货币数量论的观点: 每次通货膨胀都有货币供给 的迅速增长。
MV=PY(费雪交易方程式) 即货币供给量*货币流通速度(总支出)=物价水 平*交易量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宏观经济学第五版(高鸿业主编)答案 第13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之时。

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B.实际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D.总投资等于企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C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b<1),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B.小于边际消费倾向;C.等于边际消费倾向;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解答:A3.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3,投资支出增加60亿元,这将导致均衡收入GDP增加()。

A. 20亿元;B. 60亿元;C. 180亿元;D. 200亿元。

解答:D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

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

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MPC=ΔcΔy或MPC=d cd y表示),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可以用公式APC=cy表示)。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既不会不增加消费即MPC=Δc Δy=0,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ΔcΔy+ΔsΔy=1,所以,ΔcΔy=1-ΔsΔy。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西方经济学(宏观)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出)产生刺激效果最大,政策(2)和(3)哪个
最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与0.5的大小比较。分析
如下:
(1)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 X 的开支,考虑定 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X ,
1
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2)如果政府减少数量为 X 的税收,考虑定
量税情况下,结合乘数效应可得产出增加 X ,
数,用公式表示为 s s y。当消费函数为线性函
数时,s y c y y 1 y 。
图13-3 线性储蓄函数
边际储蓄倾向(MPS)指增加一单位收入中用
于增加储蓄部分的比率,即 MPS s 。当储蓄函数
y
为线性函数时,MPS 1 。
平均储蓄倾向(APS)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
1
其中 表示边际消费倾向。
(3)如果政府增加数量为 X 的开支,同时增 加数量为 X 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定量税和
比例税情况下,平衡预算乘数都等于1,因此,这
种政策的实施会使得产出增加数量等于政府支出
和税收变动相等的数量,即产出增加 X 。
边际消费倾向为大于0小于1的数值,因此,
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出)产生刺激
13.3 名校考研真题详解
【例13.1】以下三种方式中,哪种方式对总 产出(总收入)产生的刺激效果最大?哪种方式 最小?
(1)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 (2)政府削减数量为X的税收 (3)政府增加数量为X的开支,同时增加数 量为X的税收,以保持财政平衡。 请说明你的理由。[南开大学2012研]
答:三种政策中,政策(1)对总产出(总支
1.两部门经济中收入的决定——使用消费函 数决定收入
将消费函数 c y 代入收入恒等式 y c i 可得均衡收入:y a i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 第十三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
4.“创新”经济周期理论:技术革新和发明非连续和 非均匀导致经济波动。 5.心理预期理论:心理上的乐观预期和悲观预期导致 了经济中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6.太阳黑子论:太阳的周期造成农业产出的变化,进 而影响工业和整个经济。 7.政治周期理论
28
(二)二战后的理论
1.乘数—加速数模型
乘数原理:回忆投资乘数 Y ki K
(一)菲利普斯曲线三种表达方式
1.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1958年,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间英国失业率与 货币工资增长率的统计资料提出。 该曲线表明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存在交替关 系: 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高; 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较低。
14
2.修改的菲利普斯曲线
9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一)通货膨胀的惯性
——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消失了,通货膨胀也可以 自行持续下去。
原因:通货膨胀预期的存在 工人要求提高W
生产成本上升,P进一步上涨
W进一步提高
10
通货膨胀的持续性
AS2 P4 P3 P1 P0 AS1 AD2
工资增加导致更多消费 ,P进一步上升
AD0
工资上升使AS上移,P AD1 进一步上涨 总需求冲击使P上涨
真实性。
2.对收入再分配的影响 降低固定收入阶层实际收入水平 对储蓄者不利:考虑实际利率 通胀使债权人受损而债务人受益 将居民财富转移到政府手中
3.通货膨胀的产出效应 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会 对产出带来影响。
13
三、菲利普斯曲线和预期理论
引言:回忆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P↑,且y↑ P↑,就业↑ P↑,u↓
补充1:对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组合的理解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六版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中国人民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解答: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我们先看图1----45:AD45EIU>0IU<0iOyoy假设消费者函数C=a+byd,税收函数T=To+ty,AD=c+i+g=[a+i+ g+b(trC1=WL某YLWLcNL1;C2=某YLc;(gNL2ypydytptp2yy1000750250)–To)]+b(1-t)y,如图1----45所示.在图中,B线为没有计划投资i时的需要线,B[agb(trTo)]b(1t)yAD线和B线的纵向距离为i..图中的45线表示了收入恒等式.45线与B线之差称为实际投资,从图中显然可以看出,只有在E点实际投资等于计划投资,这时经济处于均衡状态.而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部分的一部分,一般不为零.除E点以外,实际投资和计划投资不等,村在非计划存货投资IU,如图所示;而在E点,产出等于需求,非计划存货投资为零。

2、解答: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有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意识考察消费指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MPCcc或MPC)yy,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c(APC)y。

边际消费倾向总费指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消费倾向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加收入后,既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MPCcc0)(MPC1)yy,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yc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因此ccc1101yyy,只要y不等于1或0,就有y,所以y。

可是,平均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哪怕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例如,在图1----46中,当收入低于yo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从图可见,当收入低于yo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的连线与横轴所形成的夹角总大于45,因c1而这时y。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宏观经济学第13章 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13.10)
u 代表失业率, u * 代表自然失业率。将式(13.10)代入式(13.9),就得到了最终版本
的菲利普斯曲线:
E (u u* )
0

0
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理性预期是指,人们在预测
• 在理性预期成立的情况下,人们对
经济变量未来的走势时,会利用所
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LPC
政策性含义:
• 由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
在着此消彼长的交替关系,因此,
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就是沿





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进行选择,
SPC2
SPC1
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控制在
临界点以内的安全范围内。
0
失业率
通货紧缩和停滞膨胀
通货紧缩的定义
提高了消费者和企业持有货币的成本。
菜单成本 : 又称为调整价格的成本。在通货膨胀期间,企业可能不得不经常更换
产品的报价,就会使得成本开支更大。
税收扭曲 : 因许多税收条款在制定时并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的发
生将改变人们的税收负担。
通货膨胀的影响
➢ 通货膨胀的经济影响
1. 对收入与分配的影响
一旦发生通货膨胀,这一通货膨胀会有不断持续下去的趋势。造成通货膨胀持
续发展的原因来自预期,或者来自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的共同作用。如果经济
社会的大多数人预期下一个时期的通货膨胀率与上一期一样,这种对通货膨胀
现象的预期就会变成经济运行的现实。
通货膨胀的影响
(二)通货膨胀的后果
➢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鞋底成本 : 持币者频繁出入银行增加了他们的鞋子的磨损。实际上它指通货膨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并且这是直接来源于 私人消费率而非政府 消费率连续走低。

消费函数之迷
凯恩斯之后的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 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与实证研究不相符 合,两者之间的矛盾称为“消费函数之 谜”。 (1)凯恩斯所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可 以用标准的消费函数来表述,其公式为 :C=a+bYD (a>0,0<b<1)


则消费数量增加,消费曲线会向上移动。

三是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所占 比例越大,消费就少、储蓄就多。
[案例] 贫富差距与国民消费
[案例] 贫富差距与国民消费

不同主体有不同的边 际消费倾向,收入分 配结构将极大地影响 消费率和储蓄率。

我国收入分配多层面 的失衡是消费率连年 下降最基础的原因。
二 均衡产出的概念

与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是
社会收入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E支出(需求) A 100
E=y
E B IU>0 IU<0
·
100
收 入 产 出 ( )
·
AE
o 支出等于收入的 45°线
y
o
支出决定收入
y
第一节 均衡产出
三 投资等于储蓄

均衡产出或收入的条件是E=y, 也可以用i=s来 表示,因为计划支出等于计划消费加投资。
简 单 国 民 收 入 决 定 理 论
其他消费理论
相对收入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 永久收入理论 两部门均衡收入
国民收入的决定
三部门均衡收入 四部门均衡收入
乘数原理 乘数理论 各项乘数 投资乘数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 税收乘数 政府转移支付乘数 平衡预算乘数 对外贸易乘数
第一节 均衡产出


最简单的经济关系
13
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

凯恩斯在其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 论》中提出了著名的有效需求原理。凯恩斯在 其三个基本心理规律即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 际效率规律以及流动偏好规律的基础上,论证 了消费需求不足、投资需求不足从而有效需求 不足的原因,认为有效需求不足,会使生产即 供给不能扩大到充分就业的程度,从而导致了 非自愿失业的出现。在这里,不再是萨伊的“ 供给会创造自己的需求”,而是“需求会创造 自己的供给”,这便是凯恩斯定律。根据这个 定律,经济可能经常处于低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状态,充分就业的均衡反倒成了一种特例。
[资料]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资料] 1929~1933年经济危机

1929~1933年的经济 危机对资本主义造成 的损失,比第一次世 界大战还要大。

至1933年,整个资本 主义世界的失业工人 达到了3000多万。
1929~1939年世界经 济衰退使人们财富损 失约2500亿美元。

第一节 均衡产出

o
APC>MPC,则有 APS
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 递增,但APS<MPS。
APC + APS = 1 MPC + MPS = 1
第二节 消费理论
四 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社会消费函数不是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 社会消费曲线并非家庭消费曲线的简单加总。
一是国民收入的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是不均 等,消费曲线就越是向下移动。 二是政府的税收政策,实行累进个人所得税,
c = c(y)


增加的消费与增加的收入之
比率,也就是增加单位收入
中用于增加消费部分的比率, 称为边际消费倾向。
⊿c MPC = —— ⊿y
dc MPC = —— dy
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 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有效需求不足的三大基本心理规律是: 边际消费倾向规律,资本边际效率规律 和流动性偏好规律。 (1)边际消费倾向规律 边际消费倾向MPC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 的增加递减,表示收入越增加,收入增 量中用于消费增量的部分越来越小。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资料] 消费者信心指数

Consumer Confidence Index 反映消费者信心强弱指标, 由满意和预期指数构成。 综合反映并量化消费者对当 前经济形势评价和对经济前 景、收入水平、收入预期和 心理状态的主观感受。


是预测经济走势和消费趋向 的先行指标,是监测经济周 期变化不可缺少的依据。
的比率递增,这种关系 就是储蓄函数。
s = s(y)
o
储蓄曲线
· B
s = -α+( 1-β)y
y
⊿s MPS = —— ⊿y
ds MPS = —— dy
s
o
· A
线性储蓄函数
y
[资料] 美国低迷的储蓄率
[资料] 美国低迷的储蓄率

至2010年,美国政府 为赤字融资而举债的 总额达GDP的5%, 这意味着净国民储蓄
14
萨伊定律与凯恩斯定律

萨伊定律以完全竞争的市场为前提,认为 依靠自然的经济秩序,所有问题必会得到 完善的解决,经济总会处于充分就业的均 衡状态;凯恩斯定律则说明,仅仅依靠经 济自身的力量,经济往往处于低于充分就 业的均衡状态。推衍至政策主张上,二者 的区别就更加明显: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 否有必要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大 致就成为凯恩斯主义和古典主义的分水岭 。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五、其他的消费理论

凯恩斯分析有效需求不足的 三大基本心理规律


(2)资本边际效率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是企业投资支出增加最后一单位货币所 带来的报酬增量。资本边际效率是递减的。一方面, 随着投资增加,对资本的需求扩大,就会使资本品价 格上升;另一方面,随着投资增加,产品数量增多, 供过于求,产品价格下降或库存积压,使同期预期收 益下降,资本边际效率递减,投资者不愿较多投资或 减少投资,从而投资需求和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 危机和失业。 (3)流动性偏好规律 人们愿意以通货和活期存款的形式保存财富的要求, 称之为流动性偏好。产生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主要有交 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3)以上结论与凯恩斯的绝对收入假 说不一致,这些矛盾称为“消费函数之 谜”。经济学家正是在对“消费函数之 谜”的解释中提出了各种消费理论。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五、其他的消费理论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五 其他的消费理论 1 相对收入理论

杜森贝利认为:消费者受消费习惯和周围消费 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 C 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但根据美国1948~1988年的逐年资料, 消费函数是: C=0.917YD 上述结论并不一致,首先是边际消费倾 向并不是递减,而是递增;其次,短期 边际消费倾向是波动的,而不是稳定的 。



另一个证据是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研究了 1869~1933年间每30年左右的长期消费资料 ,得出如下结论: ①长期平均消费倾向是基本稳定的,而不是 下降的; ②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资料所得出的平 均消费倾向,与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资 料所得出的平均消费倾向是不一致的。故可 以得出,边际消费倾向不是下降而是上升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 消费倾向是基本相等的。
C = W/T+R· Y/T
y c
储蓄 消费
r
APC = C/Y
负储蓄
T
= a(W/Y)+c
o
[资料] 弗朗科·莫迪利安尼
[资料] 弗朗科· 莫迪利安尼

1918年,出生在意大利罗 马的一个犹太家庭里; 1936年,获得了罗马大学 的法学学士学位;


1939年,移居美国;
198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重要贡献:家庭储蓄的生 命周期理论;决定公司及 资本成本的市场价值的莫 迪利安尼–米勒定理。


主要著作: 《 收入、储 蓄和消费者行为理论》、 《货币与信用:冲击与控 制》,等等。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五、其他的消费理论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五 其他的消费理论 2 生命周期理论

莫迪利安尼强调人们会在更长时间计划消费开 支,以达到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的最佳配置。
Y C
max(w)
C = aW+cY YD的函数 ,其中,a为自发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 向。将上式两边同时除以实际可支配收 入YD,就可以得出平均消费倾向APC:
C a APC b YD YD



上式表明,平均消费倾向APC大于边际消费倾 向b,根据绝对收入假说,随着可支配收入的 a 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递减的;同时,也将 减小,故平均消费倾向也是递减的。 Y D (2)但是,这一研究与对消费统计资料的实 证研究并不一致。根据美国1929~1941年的 逐年资料,消费函数是: C=47.6+0.73YD (单位:10亿美元)
15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一 消费函数

平均消费倾向指在任一收入水
c c>y B
c APC = —— y 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率。
I c = c(y) MPC
引致消费
c
· · APC
J
· c =α+βy
y
c<y
自发消费
o 消费曲线
y
o
线性消费函数
第二节 消费理论
二 储蓄函数

s
s = s(y)
储蓄随收入增加而增加
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 计划投资必须等于计划储蓄。 而国民收入核算中的i=s,则是指实际发生的投


资始终等于储蓄。

计划投资不一定等于计划储蓄,只有在二者相 等时,收入才处于均衡状态。
第二节 消费理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