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 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通用篇)七年级语文上册《秋天的怀念》教案 11、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2、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抓住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内心。
领会文章蕴含的深沉无私的母爱和“好好活儿”所代表的生命的意义。
查阅资料,了解作者。
一、质疑导入1、质疑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秋天的怀念》,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生自由述说)预设:谁怀念秋天?(板书:史铁生)为什么是秋天的怀念?作者怀念的仅仅是秋天吗?除过秋天,还怀念什么?2、问题梳理从课题质疑入手并对提出的问题梳理,是语文学习的常用方法。
二、第一次看花1、通过预习,课文给你留下什么印象?或知道了什么?预设:课文内容和情感两个方面。
小结:同学们关注到了本课的两个主要人物——(生)儿子、母亲。
板书:儿子母亲这是怎样的一个儿子?你能从文中拎出一个词吗?(瘫痪、暴怒无常)板书:暴怒无常2、儿子的暴怒无常都表现在哪里?请从第一段中找找,画出这样的句子。
预设: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3、补充,深入人物内心21岁,生如初阳,却双腿瘫痪!如此的噩运,谁能承受?!史铁生后来曾写过一篇长文章,记录21岁时的命运重创,文章的名字是《我二十一岁那年》,谁与老师轮流读读:课件出示(配乐)那时(十九年前)我还能走,走得艰难,走的让人伤心就是了。
当时我有过一个决心:要么好。
要么死,一定不再这样走出来。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
《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共3篇《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秋天的景象,认识秋天的气候特点;2. 学习秋天的英语词汇、句型,提高口语和听力能力;3. 能够描述自己喜欢的秋天景色并写出一篇简短的英语短文。
二、教学内容1. 单词:autumn, leaves, cool, harvest, pumpkin, maple, acorn, chestnut等;2. 句型:It's cool in autumn. The leaves turn yellow and fall. I like the autumn harvest.等;3. 语法:本课主要是学习一些秋天常用的动词和形容词,如fall, turn, yellow, etc.等,同时提高学生口语和听力能力,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1. 阅读理解法:概括课文主旨,掌握词汇和句型;2. 语言运用法: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并尝试运用所学内容。
四、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老师让学生在学生自主学习区先预习课文中的单词和句型,为课堂掌握重点内容打下基础。
2. 教学导入:开课前,老师播放自然声环境音乐,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产生对秋天美丽景色的遐想和好奇心。
此外,老师也可以通过PPT展示不同地方秋天的不同景象。
3. 教学内容展示:播放课文,鼓励学生跟读课文,同时在课文中打下秋天的英语词汇和句型的基础。
4. 词汇练习:有多种方式可以让学生掌握单词和句型,老师可根据学生的程度选择适当的练习方式。
可以通过图像、视频、练习册等进行词汇练习。
5. 语言运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短文创作,让学生通过语言运用来表达对秋天的热爱和回忆。
6. 课后练习:老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在授课时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都能够熟练地使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和创作;2. 学生的听力和口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够在课堂上流利使用所学知识;3. 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个人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定期进行小测验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七年级语文上册 2《秋天的怀念》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教材解读:这篇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安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方设法帮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我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怀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写作背景:在他二十一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次重病,导致高位截瘫,也就是在那一年,他的母亲也去世了。
后来,在他的许多文章里都写到了他的母亲,纵观他的成长之路,其实就是母亲用生命代价铺就的。
《秋天的怀念》便是怀念母亲的的文章。
在此文中,作者借助对几件平常的小事的细致描写,来表达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通过抓母亲的言行,体会"母亲"深沉的爱和无私的关怀,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深切思念。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手法,能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人写事。
教学重难点:从一件件小小的事情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简介作者,引出“母亲”1、在中国当代的文坛上,有这样一位作家2、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华附中,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自称是“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著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短篇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别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屋小记》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他叫史铁生。
2、那么是什么力量让史铁生写出这么多震动中国文坛的好作品呢?因为她有一位这样的母亲,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母亲。
(板书课题:秋天的怀念)可惜这位母亲早就不在人世了,她在儿子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当时年仅49岁。
3、请大家读这段话: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新)
《秋天的怀念》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品味文中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抓住关键字体会人物情感。
3.感悟深沉无私的母爱和作者对母亲的怀念,体悟儿子因母爱而获得直面苦难的勇气。
二、教学重难点1.抓住文本中人物的“动作、神情、语言”,通过对字、词、句的品析体味人物内心情感。
2.结合史铁生的人生境遇,根据文本,深入理解“秋天的怀念”的内涵。
三、教学步骤(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史铁生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在一幕幕看似平凡的琐事中追思母亲的深恩厚爱。
面对双腿瘫痪的儿子,母亲忍受着肝病的折磨,忍受着儿子暴怒无常的脾气,小心翼翼而又举步维艰地生活着,用心良苦、一次又一次地央求儿子去北海看菊花。
她时常沉默无语,一切都朴实无华,身体力行地诠释着什么叫“好好儿活”。
她给予了史铁生面对苦难的精神力量,给了史铁生第二次生命。
母爱有多种,这属于救赎灵魂的爱。
这就是史铁生的母亲,这就是史铁生的怀念。
【教学步骤】介绍作者、导入课文1.屏幕呈现两段文字,请学生朗读:“把身体比作一架飞机,要是两条腿(起落架)和两个肾(发动机)一起失灵,这个故障不能算小,料必机长就会走出来,请大家留些遗言。
”“躺在‘透析室’的病床上,鲜红的血在‘透析器’里汩汩地走——从我的身体里出来,再回到我的身体里去,那时,我常仿佛听见飞机在天上挣扎的声音,猜想上帝的剧本里这一幕是如何编排。
”你们读后,觉得写这话的作者是个怎样的人?2.介绍史铁生。
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思想家。
1951年生于北京,1972年即他21岁的时候,突然得了一场重病,导致双腿瘫痪。
也就是在那一年的秋天,他的母亲去世了。
1979年他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81年,患严重的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
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作品主要作品:《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病隙碎笔》、《命若琴弦》等。
他说自己“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3.这篇文章正是写于作者最艰难、最痛苦、最迷茫的时候,在一个秋天的怀念,怀念什么,轻声的把文章读起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母亲的艺术形象,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思念与愧疚。
2、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品味作者文风的纯净、朴素。
3、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方法。
4、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
教学重难点1、学习使用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以及细节描写的作用。
2、体验并感悟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情深。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步骤:一、作者简介史铁生(1951年1月4日—2010年12月31日),中国作家、散文家。
1951年出生于北京。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一带插队。
因双腿瘫痪于1972年回到北京。
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靠着每周3次透析维持生命。
后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
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
2010年12月31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享年59岁。
根据遗愿,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器官捐献给医学研究,12月31日凌晨6时许,其肝脏移植给天津的一位病人。
二、朗读课文(齐读)三、语言积累当堂完成《基础训练》第二题。
四、问题思考1、文章写了母亲关心我的哪几件事?(1)“我”发脾气时,母亲安慰“我”;(2)母亲重病缠身时,却不告诉儿子,不想给儿子增添痛苦;(3)母亲央求“我”去看花;(4)母亲的临终嘱托。
2、“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样理解?明确:第一段,三点。
面对自己的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丧失了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3、本文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云,重新唤起生活的信心;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精神气质中得到启示,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困难,顽强地生活下去。
4、课后练习二:下面是课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的句子,表现了母爱的伟大。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教案
《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一)、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二)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三)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和运用色彩烘托情感的写作手法。
教学重点:感受母博大、宽厚的母爱和儿子对于母亲的思念、忏悔、自责。
教学难点:体会磨难对于人生的意义,学习在磨难中成长坚强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秋天是迷人的,天高云淡,大雁南归,枫叶似火,硕果累累,秋天的美别具一格,秋天的美实实在在,秋天的许多事物都会引起我们无限的遐想,也会让我们产生某种怀念的情绪。
著名作家史铁生就在秋天里产生了怀念之情,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文《秋天的怀念》。
(板书课题)导学案:一、下面四段话是同一个人写的,你觉得他应该是怎样的人?A、幸福是要自己去寻找的……哪怕是你现在正在经历着一场大的浩劫,你也应该幸福,因为你可以在浩劫中看到曙光,能从浩劫中学到很多别人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的东西,当你拥有了别人所不曾拥有的东西那你就是唯一。
B、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扩展它的宽度;不能改变天生的容貌,但你可以时时展现笑容;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你可以好好把握自己;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不能要求事事顺利,但你可以做到事事尽心。
C、人生如梦。
生命从无到有,又从有走向无,生生死死,构成社会和世界。
从人生无常这一点来说,人生有如梦幻。
因此,一个人只有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才不枉到这世界上走一回。
D、生病也是生活体验的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
等到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念起往日时光。
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以加上一个“更”字。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答案:二、读课文,体会复杂的情感1、解题:你理解的题目的意思《秋天的怀念》是:由秋天的故事引发的对母亲的怀念。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课 秋天的怀念 教案
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案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案语文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案秋天的想念教案1、导语: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你认为秋天是什么样的季节?小结:就是啊!秋天硕果累累、大地大丰收,就是多么幸福的季节。
然而在作家史铁生的心里,秋天却弥漫着无穷的伤感,这就是为什么呢?这文言使我们追随作家史铁生来到秋天的故事——7*秋天的想念。
2、“*”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先来初读课文。
民主自由读文,边念边想要:课文主要谈了什么内容?这篇课文主要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根据学生提问)板书我母亲小结:为了抒发对母亲的想念之情,作者具体内容就是怎样写下的?下面我们引经据典课文。
(一)、出示细读提示1、为了抒发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作者挑选出了母亲生前的几件小事?找到适当的段落。
2、细读每件小事,画出课文中让你最受感动的句子,说说感动的理由。
(二)、下面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融合提示信息中的问题,先在小组内自读认知,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根据学生汇报情况,可能找到二件、三件、四件小事,这时教师引导:(1)、听听这一段内容,想一想是不是母亲生前的一件小事。
(2)、同学们在仔细读一读,看还有什么新发现。
小结:为了抒发对母亲的一片深情,作者挑选出了母亲生前的四件小事唐璜的。
在描述每件小事中,哪些句子让你最受感动。
1、第一自然段(1)、学生自由谈,教师点拨:当时我是怎样的心情?板书——恐惧(2)、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师:联系第二自然段,大家晓得:母亲现在什么情况?(王莎莎念第二自然段)肝癌这个非常可怕。
她的肝会越来越硬,体重会越来越轻,肚子鼓的越来越大,还会经常吐血,疼痛难忍。
而且这样的病不到三个月就会死去。
(3)、母亲已经病入膏肓,疼痛吐血,直面我的发怒和恐惧,她强忍了哭声,更强忍了——(自己身体的病痛),还引导我,从这个“木叶”字窥见母亲怎样?(板书——勇敢)(4)、“咱娘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课 秋天的怀念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乐曲《秋日私语》、《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
二整体感知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
你们需要音乐吗?2、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
——《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
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
3、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
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学生课下搜集)附: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
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
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听录音,思考问题:(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2)、为什么是怀念?(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4)、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3、学生自由朗读4、词语小盘点(见课件)四、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教师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了解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反复朗读,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体会人物形象。
3、领悟文章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怀。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深入文本,圈划、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母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语句,领悟文中蕴涵的深沉无私的母爱。
2、难点:仔细朗读体会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了解作者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请看ppt。
ppt上展示的几幅图片是北海菊花展的照片。
有黄色的、白色的、紫红色的各式各样的花在秋风中开得烂漫。
看到这些美丽的、怒放的菊花,你们想到什么?当代作家史铁生看到这怒放的菊花,想起了她那过逝的母亲。
为什么看到菊花想到母亲?他的情感如何?让我们共同走进《秋天的怀念》,去看看北海的菊花、去感受作者的情。
二、作者简介史铁生,当代著名作家。
196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落户,1972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著有散文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病隙碎笔》。
三、生字生词讲解1、字音2、字义四、整体感知(一)看题目:“秋天的怀念”,作者是怀念“秋天”之景吗?不是,怀念的是——母亲,为什么怀念母亲?——去世。
文章中作者怀念与母亲在一起干什么事?看花——是我们本文的中心事件,也是行文线索。
请同学们找找文中有几处写到“看花”?三处1、第一次看花:我们说第一次看花是在春天,是谁提议的?母亲。
母亲为何提议看花呢?是为了欣赏那美丽的春景?不是,是为了帮助儿子散心。
儿子发生了什么事情?双腿瘫痪、脾气暴怒无常!具体表现:暴怒无常主要表现在不能以欣悦或者平常的心情接受本来美好的事物!无论是甜美的歌声、春天的归雁还是外出赏花,都不能唤起我对生活的热情,其本质是对自己不幸、缺乏理性的认识。
七年级语文上册2秋天的怀念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秋天的怀念》
课题《秋天的怀念》课时 1 课型
教学目标1、积累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味母亲对孩子无私而深沉的爱。
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于情感的理解不够深刻,所以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寻找最直接的材料,并点明写作的上课时的语言尽量做到通俗易懂。
学法指导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感知人物复杂的情感。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效果预测(出现的问题
3、读准字音,把握词义5、教师展示生字生词,在
6、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找出描写我的态度和母亲
5、读准生字生词,识记词义。
6、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描写
我的态度和母亲的态度的句
3、是什么让我有了质的飞越?
5、文中多次提到菊花,有何用意?课文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体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10、教师提出问题,安排学
11、引导学生回顾本文主
主旨。
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
12、让学生再次回顾“母爱
感,并积极回答教师提出的
学生不知
秋天的怀念
“我”母亲
瘫痪肝疼
暴怒无常整宿整宿
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秋天的怀念教学目标1.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领会母爱无私、博大、宽容、深厚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以及母亲话语中含着的意思。
2.难点:透过生活小事感受母亲对“我”的爱,透过生活中的小事表达“我”对母亲的深情。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乐曲《秋日私语》、《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关于母爱,古今中外有多少人在真情地为她唱着赞美的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读读残疾作家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再次感受催人泪下的母爱。
二整体感知1、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欣赏一下。
你们需要音乐吗?2、播放音乐,供学生自己选择。
——《命运交响曲》、《春之声圆舞曲》、《秋日私语》。
学生选择后,配以《秋日私语》,师生共同自由诵读,欣赏散文的美。
3、刚才大家读得很投入,看来,一篇美的散文确实能让人深陷其中。
读完之后,感觉怎么样?(引导学生能抓住文章的感情基调。
)三、检查预习1、作者简介(学生课下搜集)附: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 1972年,21岁的他因病瘫痪,从此永远坐上了轮椅。
他写的《我与地坛》被公认为中国近50年最优秀的散文之一。
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是现在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的残废了双腿。
两条腿瘫痪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突然似乎什么都找不到了。
2、听录音,思考问题:(1)、作者在秋天怀念的是谁?(2)、为什么是怀念?(3)、为什么会在秋天怀念?(4)、课文写母亲关爱儿子是围绕哪件事展开的?3、学生自由朗读4、词语小盘点(见课件)四、整体感知课文。
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
2.课文标题是“秋天的怀念”,请问文中怀念的是谁?文中有几次写到秋天?为什么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学生讨论交流,代表发言)教师明确:(文中怀念的是“母亲”。
两次写到秋天。
文章的题目叫“秋天的怀念”,一是因为母亲是秋天病逝的,秋天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和引子,文中写景、叙事、记人,都与秋天有关;二是因为秋天是“我”不幸遭遇、暗淡心情的写照,具有象征性;三是因为秋天是“我”走出低谷、乐观生活的象征。
课文以此为题,是为了更好地抒情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3、学生讨论:你觉得文中的“我”,性格脾气是什么样的?总结: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的暴怒无常。
五、重点语段品析1、品读第二段,母亲又是怎样对待儿子的?——挡在窗前理解、体贴——央求般的神色母爱执着——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喜悦——比我还敏感细心、体贴2、母亲此时,自己的情况是怎样的?▪身患绝症▪儿子瘫痪自己做坚强的母亲让儿子成为坚强的儿子3、我为什么去看菊花?(学生自由讨论,共同明确)六、师生共同总结文章主旨明确:课文讲述是身患绝症的母亲,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的故事,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七、合作探究:课文为什么不以《怀念母亲》为题,却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可留作课下作业)八、课外延伸1、感悟人生至理:课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详写各种颜色的菊花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有什么深意?(这段话中的一连串排比句表面上是在描写北海菊花的美丽,实际上是用象征的手法,赋予菊花深刻的含意。
作者之所以浓墨重彩地写菊花,恰恰是对母亲生前那句“好好儿活”的觉悟解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菊花象征作者对生命的渴望与眷恋。
结尾重复母亲“好好儿活”的话,揭示了主旨。
“我”说“要好好儿活”,体现出了心中的坚强与自信,我明白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找到了自我,感悟到了生活的真谛。
)2、情感升华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悟?请大胆说出来给同学们听听。
(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奋斗来改变的!)3、推荐阅读九、作业:1、我想,你学习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你一定想对你的母亲说点什么,请你以《妈妈,我想对您说》为题,写一篇文章。
2、课外阅读《我与地坛》。
板书设计:秋天的怀念雁阵北归树叶飘零母亲菊花烂漫伟大、无私的母爱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请学生讨论这几种字体的特点?)古文字是一种以象形为主的字体。
②今文字系统隶书——草书——行书——楷书到了秦末、汉初这一时期,各地交流日见繁多而小篆书写较慢,不能满足需要,隶书便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隶书另一层意思是平民使用,同时还出现了一种草写的章草(独草),这时笔墨纸都已出现,对书法的独立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狂草在魏晋出现,唐朝的张旭、怀素将它推向顶峰;行书出现于晋,是一种介于楷、行之间的字体;楷书也是魏晋出现,唐朝达到顶峰,著名的书法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
(请学生谈一下对今文字是怎样理解的?),教师进行归纳: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已经摆脱了象形走向抽象化。
B主要书体的形式特征①古文字:甲骨文,由于它处于文明的萌芽时期,故字形错落有致辞,纯古可爱,目前发现的总共有3000多字,可认识的约1800字。
金文,处在文明的发展初期,线条朴实质感饱满而丰腴,因它多附在金属器皿上,所以保存完整。
石鼓文是战国时期秦的文字,记载的是君王外出狩猎和祈祷丰年,秦篆是一种严谨刻板的纯实用性的字体,艺术价值很小。
②今文字:隶书是在秦篆严谨的压抑下出现的一种潇洒开放型的新字体,课本图例《张迁碑》结构方正,四周平稳,刚劲沉着,是汉碑方笔的典范,章草是在隶书基础上更艺术化,实用化的字体,索靖《急就章》便是这种字体的代表作,字字独立,高古凝重,楷书有两大部分构成:魏碑、唐楷魏碑是北魏时期优秀书法作品的统称。
《郑文公碑》和《始平公造像》是这一时期的代表,前者气势纵横,雄浑深厚,劲健绝逸是圆笔的典型;唐楷中的《醴泉铭》法度森严、遒劲雄强,浑穆古拙、浑厚刚健,《神策军碑》精练苍劲、风神整峻、法度谨严,以上三种书体分别代表了唐楷三个时期的不同特点。
《兰亭序》和《洛神赋》作者分别是晋代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两座高峰,前者气骨雄骏、风神跌宕、秀逸萧散的境界,后者在技法上达到了由拙到巧、笔墨洗练、丝丝入扣的微妙的境界。
他们都是不拘泥于传统的章法和技能,对后世学书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代文征明的书法文雅自如,现代书家沈尹默在继承传统书法方面起到了不可魔灭的作用。
3、欣赏要点:先找几位同学说一下自己评价书法作品的标准或原则是什么?[或如何来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学生谈完后,对他们的观点进行归纳总结。
然后自己要谈一下自己的观点:书法艺术的欣赏活动,有着不同于其它艺术门类的特征,欣赏书法伤口不可能获得相对直接的印象、辨识与教益,也不可能单纯为了使学生辨识书写的内容,去探讨言词语汇上的优劣。
进而得出:书法主要是通过对抽象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结合讲授出示古代书法名作的图片,并与一般的书法作品进行比较,让学生在比较中得出什么是格调节器高雅,什么是粗庸平常)。
书法可以说是无声的音乐,抽象的绘画,线条流动的诗歌。
四、课堂评价:根据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结合板书。
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书法艺术的博大精深,着重分析学生在书体形式特点和审美欣赏方面表现出的得失。
让学生懂得在欣赏书法时主要是通过对抽像的点画线条、结构形态和章法布局等有“情趣意味“的形式,从客观物象各种美的体态,安致这些独有的特性中,使人们在欣赏时得到精神上健康闲静的愉悦和人们意念境界里的美妙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