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物理知识点速查复习教案3

合集下载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知识考点专题复习  相互作用

• 【提示】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不一定 静止;可能静止,可能运动. • (4)大小:随外力的变化而变化,大小在 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 (5)方向:与接触面相切,且总是与物体 相对运动趋势 的 方向相反. • (6)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叫做最大静摩擦力.
• 2.滑动摩擦力 相对运动 • (1)产生: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发生 时产生的摩擦力. 相对运动 • (2)作用效果:总是起着阻碍物体间 的作用. 挤压 • 相对运动 (3)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且 ;②有 接触面粗糙 ;③ . 压力 • (4)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与 成正比, µFN 即:Ff= . 相对运动方向 • (5)方向:跟接触面相切,并跟物体 相反.
• 二、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 • 1.根据物体产生形变的方向判断 • 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 相反,与自身(受力物体)形变方向相同. • 2.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判断 • 由状态分析弹力,即物体的受力必须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符合,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列方 程,确定弹力方向.
• 要正确理解摩擦力产生条件中“相对”的 含义:“相对”既不是对“地”,也不是 对“观察者”,“相对”的是跟它接触的 物体,即把其中一个物体作参考系,分析 另一个物体相对于参考系的运动.
题组演练
• 4.1粗糙水平面上有一斜面体A,在A的 粗糙斜面上放一小物体B,如右图所示, 已知A、B静止,则水平面对斜面体 ( )
• 3.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在弹 性限度内,悬挂15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6 m,悬挂20 N重物时,弹簧长度为 0.18 m,则弹簧的原长L0和劲度系数k分 别为 • ( ) • A.L0=0.02 m k=500 N/m • B.L0=0.10 m k=500 N/m • C.L0=0.02 m k=250 N/m • D.L0=0.10 m k=250 N/m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035

2011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教案035

2011 届高考物理第一轮总复习教课设计035 第 25 讲磁场的描绘磁场对电流的作用教课目的1.知道磁场、磁感觉强度、磁感线2.能判断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四周磁场的方向3.认识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会计算匀强磁场中的安培力要点: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受力剖析、方向判断以及计算难点:匀强磁场中安培力的受力剖析、方向判断以及计算知识梳理一、磁场1.磁场的方向:(1)磁感线在该点的切线方向 ;(2)规定在磁场中任意一点小磁针北极的受力方向(小磁针静止时 N 极的指向)为该点处磁场方向。

(3)对磁体:外面 (NS) ,内部 (SN) 构成闭合曲线;这点与静电场电场线 ( 不行闭合曲线 ) 不一样。

(4)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用安培左手定章判断2.地磁场的磁感线散布特色:要明确三个问题:( 磁极地点 ?赤道处磁场特色?南北半球磁场方向 ?)( 1)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的N 极在地理的南极邻近,地磁的S 极在地理的北极邻近;(2)地磁场的散布和条形磁体磁场散布近似;(3)在地球赤道平面上,地磁场方向都是由北向南且方向水平(平行于地面);3.磁感觉强度(1)定义: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安培力 F 跟电流 I 和导线长度 L 之乘积 IL 的比值叫做磁感觉强度,定义式为。

(条件是匀强磁场,或非匀强磁场中L 很小,而且 L⊥ B)磁感觉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磁场方向。

单位是特斯拉,符号为T,1T=1N/(A )=1g/(A s2) ( 2)对定义式的理解:①定义式中反应的 F、 B、 I 方向关系为: B⊥ I , F⊥B,F⊥ I ,则 F 垂直于 B 和 I 所构成的平面。

②定义式能够用来量度磁场中某处磁感觉强度,不决定该处磁场的强弱,磁场中某处磁感觉强度的大小由磁场自己性质来决定。

③磁感觉强度是矢量,其矢量方向是小磁针在该处的北极受力方向,与安培力方向是垂直的。

④假如空间某处磁场是由几个磁场共同激发的,则该点处合磁场(实质磁场)是几个分磁场的矢量和;某处合磁场能够依照问题求解的需要分解为两个分磁场;磁场的分解与合成一定按照矢量运算法例。

高中物理复习教案

高中物理复习教案

高中物理复习教案
主题:运动学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运动学的基本概念,如速度、加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等。

教学内容:
1. 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速度=位移/时间
2. 加速度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加速度=(末速度-初速度)/时间
3. 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恒定的运动
4. 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不断改变的运动
教学步骤:
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速度和加速度的公式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做一些练习题来巩固知识点。

3. 分别介绍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并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来理解这两种运动的区别。

4. 综合练习:让学生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从不同角度来运用所学知识。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

评估方式:通过练习题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对于运动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延伸活动:让学生自行设定一个实验或者观察现象,通过运动学的知识来解释这一现象。

教学资源:课本、习题集、实验材料等。

补充说明: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际例子和互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时,要注意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来思考和理解知识点,避免单纯的灌输教学方式。

2011届高考物理第二轮综合专题复习电磁感应教案 人教课标版(优秀免费下载资料)

2011届高考物理第二轮综合专题复习电磁感应教案 人教课标版(优秀免费下载资料)

高考综合复习—电磁感应专题复习一电磁感应基础知识、自感和互感总体感知知识网络考纲要求命题规律.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本专题内容是高考的重点,每年必考,命题频率较高的知识点有: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方向判断和感应电动势的计算;电磁感应现象与磁场、电路、力学、能量等知识相联系的综合题及感应电流(或感应电动势)的图象问题,在高考中时常出现。

.本专题在高考试卷中涉及的试题题型全面,有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选择题和填空题多为较简单的题目,计算题试题难度大,区分度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备受命题专家的青睐。

今后高考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可能有如下倾向:①判断感应电流的有无、方向及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仍是高考的重点,但题目可能会变得更加灵活。

②力学和电学知识相结合且涉及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电磁感应类考题将继续扮演具有选拔性功能的压轴题。

复习策略.左手定则与右手定则在使用时易相混,可采用“字形记忆法”:()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安培力的作用,“力”字的最后一撇向左,用左手定则;()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流,“电”字最后一钩向右,用右手定则;总之,可简记为力“左”电“右”。

.矩形线框穿越有界匀强磁场问题,涉及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对电路的作用力、含电源电路的计算等知识,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这也是命题热点。

.电磁感应图象问题也是高考常见的题型之一;滑轨类问题是电磁感应中的典型综合性问题,涉及的知识多,与力学、静电场、电路、磁场及能量等知识综合,能很好的考察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本章知识在实际中应用广泛,如日光灯原理、磁悬浮原理、电磁阻尼、超导技术应用等,有些问题涉及多学科知识,不可轻视。

第一部分电磁感应现象、楞次定律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磁通量▲知识梳理.定义磁感应强度与垂直场方向的面积的乘积叫做穿过这个面积的磁通量,。

如果面积与不垂直,如图所示,应以乘以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的投影面积。

即。

2011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共25专题,约280000万字)1

2011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全套教案设计(共25专题,约280000万字)1

2011届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上集)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直线运动 (2)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力 (23)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3——共点力平衡 (37)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4——牛顿定律 (43)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5——曲线运动 (65)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6——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 (79)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7——动量 (87)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8——机械能 (105)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9——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134)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0——电场 (155)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1——磁场 (181)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2——恒定电流 (204)(下集)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3——交变电流 (231)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4——电磁感应 (245)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5——电磁场和电磁波 (273)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6——分子动理论 (279)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7——内能热和功 (283)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8——气体的状态参量 (285)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19——光的折射 (288)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0——光的干涉 (297)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1——光的偏振、激光 (304)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2——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理论天然放射现象 (306)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3——核反应核能质能方程 (311)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4——力学实验 (316)2011届高三第一轮复习25——电磁学实验 (323)直线运动知识网络:单元切块:按照考纲的要求,本章内容可以分成三部分,即:基本概念、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运动图象。

其中重点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和应用。

难点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研究方法的把握。

基本概念 匀速直线运动知识点复习 一、基本概念1、质点:用来代替物体、只有质量而无形状、体积的点。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5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5

第二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知识梳理1、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位移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简称匀速运动。

(1)特点:a =0,v=恒量。

(2)位移公式:。

2、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相等的时间里位移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特点:a=恒量。

(2)公式:①;②;③;④说明:①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增大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②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随着时间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叫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③从加速度的角度来看,只要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一定即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可能是单向的直线运动,也可能是往返的直线运动。

▲疑难导析1、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理解速度公式:位移公式:速度一—位移关系式:平均速度公式:说明:(1)以上四式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2)式中均为矢量,应用时必须先确定正方向(通常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3)如果选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当a>0时,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a<0时,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4)以上四式中涉及到五个物理量,在中只要已知三个,其余两个就能求出。

这五个物理量中,其中和a能决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指做匀加速运动、匀减速运动),所以称为特征量。

x和v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

(5)以上四式并不只适用于单向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对往返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同样适用。

可将运动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从而避免了分段计算带来的麻烦,但要对v、x、a正、负值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一点是应用时的关键。

2、对匀减速直线运动的再讨论(1)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因为加速度a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方向相反,所以在单向直线运动中速率将随时间的增加而减小。

物体的速度在某时刻总会减为零,如果物体就不再运动,处于静止状态。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4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4

高考综合复习——曲线运动与万有引力复习专题二圆周运动、万有引力与运用第一部分圆周运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知识梳理1.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主要有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等。

比较如下表:①描述物体绕圆心转动快慢的物理量()②单位:2.速度的变化量Δv从同一点作出物体在一段时间的始末两个速度矢量和,从初速度矢量的末端到末速度矢量的末端作一个矢量,矢量就是速度的变化量。

它的方向可能与速度的方向相同,也可能与速度方向相反,或成任意夹角。

的大小与、的大小关系是:。

▲疑难导析1.正确理解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的物理量及其关系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转速都可描述圆周运动的快慢,但意义不同。

线速度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若比较两物体沿圆周运动的快慢只看线速度大小即可;而角速度、周期和转速描述做圆周运动的物体绕圆心转动的快慢。

由可知,越大,T 越小,n 越大,则物体转动得越快,反之越慢。

三个物理量知其中一个,另两个也就成为已知量。

2.对公式及的理解(1)由知r 一定时,v 与成正比;一定时,v 与r 成正比;v 一定时,与r 成反比。

(2)由知在v 一定时,a 与r 成反比,在一定时,a 与r 成正比。

3.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分析传动装置中各物理量的关系时,一定要明确哪个量是相等的,哪个量是不等的,同轴转动的物体上的各点角速度相等;皮带传动(或齿轮传动)的两轮在皮带不打滑的条件下,皮带上及两轮边缘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如图中,A、B为咬合传动的两齿轮,,则A、B两轮边缘上两点的:()A.角速度之比为2:1B.周期之比为1:2C.向心加速度之比为1:2D.转速之比为2:1答案:C解析:A、B两轮边缘上两点线速度相等。

由公式有:,A项错;由公式有:,B项错;由公式有:,C项正确;由公式有:,D项错。

知识点二——匀速圆周运动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知识梳理一、匀速圆周运动1.特点:线速度的大小恒定,角速度、周期和频率都是恒定不变的,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大小也都是恒定不变的。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

物理高考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熟悉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2.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3.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2.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高考题目。

三、教学过程:1.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重点知识点,包括力学、光学、电磁学等内容,通过讲解和练习题复习基础知识点。

2.解题技巧指导:提供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快速解题,例如:通过图像法、估算法、代入法等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

3.解析高考真题:选取一些经典高考题目,进行解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高考题目的出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4.模拟考试:进行一次模拟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和解题能力。

模拟考试结束后,进行答案讲解和评分。

四、教学评价:1.通过日常练习、思考题和课堂参与度等方式,评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2.模拟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解题能力。

五、教学资源准备:1.教材:高中物理教材;2.高考真题和模拟题;3.讲义、练习册等教辅材料;4.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延伸:1.布置每日作业,加强对知识点的巩固;2.提供一些相关讲座、培训班等机会,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七、教学小结:通过本教学过程的实施,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物理高考考点,掌握解题方法,并能够提高解题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模拟考试和评价,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情况进行评价和总结。

2011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功与能

2011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 功与能

2011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功和能一、考点梳理1.考纲要求:功、功率;动能及动能定理;重力势能,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都是Ⅱ类要求;弹性势能属Ⅰ类要求。

2、命题趋势:本章的功和功率、动能和动能定理、重力的功和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全,频率高,题型全。

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是重点和难点,用能量观点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三大途径之一。

考题内容经常和牛顿运动定律、曲线运动、动量守恒定律、电磁学等方面知识综合,物理过程复杂,综合分析的能力要求较高,这部分知识能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代科学技术,因此,每年高考的压轴题,高难度的综合题经常涉及本章知识。

同学们要加强综合题的练习,学会将复杂的物理过程分解成若干子过程,分析每一个过程的始末状态及过程中力、加速度、速度、能量和动量的变化,建立物理模型,灵活运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及能量转化的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思路及方法:(1)、关于功a 、功的本质:一个力对物体做了功,产生的效果是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形式的能量的转化及能量在物体间的转移除了由于热传递而使内能发生转移这种情况外,都是做功的结果;能量的变化是由做功引起的,其值可用功来量度W =△E 。

b 、摩擦力做功情况:一对静摩擦力不会产生热量,一个做正功,另一个必做等量的负功;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一定为负,总使系统机械能减少并转化为内能,即“摩擦生热”,且有Q =△E =F ·△s 。

c 、一对相互作用力做功的情况:彼此之间没有约束。

d 、求功的几种基本方法:①恒力做功常用公式W =FS cos θ和W=P ·△V 求解;②变力做功常用方法:动能定理或功能关系;W=Pt 求解;或θcos s F W ∙=求解。

③求合力的功:可先算各力所做的功,再求代数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功。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万有引力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万有引力

第二部分万有引力与运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识梳理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以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

若用a表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则(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疑难导析1.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它的一个焦点上由第一定律出发,行星运动时,轨道上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

由第二定律可以知道,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

由第三定律知道,而k值只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2.开普勒定律的应用(1)行星的轨道都近似为圆,计算时可认为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太阳在圆心上,第三定律为;(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若把卫星轨道近似看作圆,第三定律公式为,这时由行星决定,与卫星无关。

当天体绕不同的中心星球运行时,中的值是不同的。

(3)对于椭圆轨道问题只能用开普勒定律解决。

卫星变轨问题,可结合提供的向心力和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来解决。

、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答案:D解析: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一个焦点上,但并非在同一个椭圆上,故A、B错。

由第三定律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小,故C错、D正确。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梳理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11高考二轮复习物理全套教案

2011高考二轮复习物理全套教案

专题一 力与物体的平衡一.专题要点1. 重力⑴产生:重力是由于地面上的物体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而产生的,但两者不等价,因为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而另一个分力即重力,如右图所示。

⑵大小: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在两极:G=F 万 在赤道:G= F 万-F 向一般情况下,在地表附近G=mg ⑶方向:竖直向下,并不指向地心。

2. 弹力⑴产生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形变⑵大小:弹簧弹力F=kx ,其它的弹力利用牛顿定律和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或被支持的物体,若接触面是球面,则弹力的作用线一定过球心,绳的作用力一定沿绳,杆的作用力不一定沿杆。

*提醒:绳只能产生拉力,杆既可以产生拉力,也可以产生支持力,在分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时应该注意两者的区别。

3.摩擦力⑴产生条件:①接触且挤压②接触面粗糙③有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 ⑵大小:滑动摩擦力N f μ=,与接触面的面积无关,静摩擦力根据牛顿运动定律或平衡条件求解。

⑶方向: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并且与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4.电场力⑴电场力的方向:正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负电荷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方向相反。

⑵电场力的大小:qE F =,若为匀强电场,电场力则为恒力,若为非匀强电场,电场力将与位置有关。

5.安培力⑴方向:用左手定则判定,F 一定垂直于I 、B ,但I 、B 不一定垂直,I 、B 有任一量反向,F 也反向。

⑵大小:BIL F =安①此公式只适用于B 和I 互相垂直的情况,且L 是导线的有效长度。

②当导线电流I 与 B 平行时,0min =F 。

6.洛伦兹力 ⑴洛伦兹力的方向①洛伦兹力的方向既与电荷的运动方向垂直,又与磁场方向垂直,所以洛伦兹力方向总是垂直于运动电荷的速度方向和磁场方向所确定的平面。

②洛伦兹力方向总垂直于电荷运动方向,当电荷运动方向改变时,洛伦兹力的方向也发生改变。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3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3

高考综合复习——原子结构原子核专题复习总体感知知识网络考纲要求考点要求氢原子光谱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放射性同位素核力、核反应方程结合能、质量亏损裂变反应、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放射性的防护命题规律1.从近五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本专题所考查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原子的核式结构、玻尔理论、原子核的衰变、质能方程和核反应方程等知识点。

2.本专题内容考查的形式多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例如 2008年广东单科的第2题,第 6题和第 9题等均为选择题,再如 2008年山东理综的38(1),江苏单科的12C(3),宁夏理综的33(1)和海南单科的19(1)均是以填空题形式出现。

3.本专题内容偶尔也有与动量、能量结合的计算题,如2007年山东理综第37题,2006年江苏物理第18题等。

4.从考查的频率来看,对本专题内容的考查有越来越高的趋势,复习时应引起重视。

本专题属选考内容,作为选修3—5一个模块中的内容,在高考中出题的可能性很大。

预计今后的高考对本专题命题有以下特点:一是难度不大,大多直接考查理解和记忆;二是考查细节较多;三是体现时代气息,用新名词包装试题;四是有少数试题与力学、电磁学相结合,体现学科内综合。

当然由于各个考区对本专题的要求不同,因而出题的形式也可能各不相同,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都有可能。

比如在山东考区此专题内容将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因而与动量结合在一起出一道中等难度的计算题的可能性很大。

复习策略本章知识是学习现代物理的基础,在复习时要采用系统理解、重点记忆的办法。

要做到: 1.对每个概念、规律、现象有正确的理解,并弄清其来龙去脉,只有这样才能记忆深刻、明辨是非、正确表达。

2.紧扣课本,重点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理论、能级跃迁规律、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核电荷数守恒、衰变衰变规律。

3.对一些粒子的特性,如、、等的属性要有清晰的了解,它们属于当今物理学的前沿、高能物理学基础。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

2011届高考物理专题综合复习教案1

第二部分万有引力与运用知识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知识梳理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这就是开普勒第一定律,又称椭圆轨道定律。

2.开普勒第二定律对于每一个行星而言,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

这就是开普勒第二定律,又称面积定律。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以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这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又称周期定律。

若用a表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则(k是一个与行星无关的常量)。

▲疑难导析1.开普勒第一定律告诉我们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它的一个焦点上由第一定律出发,行星运动时,轨道上出现了近日点和远日点。

由第二定律可以知道,从近日点向远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小,从远日点向近日点运动时速率变大。

由第三定律知道,而k值只与太阳有关,与行星无关。

2.开普勒定律的应用(1)行星的轨道都近似为圆,计算时可认为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这时太阳在圆心上,第三定律为;(2)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行星,也适用于卫星,若把卫星轨道近似看作圆,第三定律公式为,这时由行星决定,与卫星无关。

当天体绕不同的中心星球运行时,中的值是不同的。

(3)对于椭圆轨道问题只能用开普勒定律解决。

卫星变轨问题,可结合提供的向心力和需要的向心力的关系来解决。

、关于行星绕太阳运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行星绕太阳运动时太阳位于行星轨道的中心处C.离太阳越近的行星的运动周期越长D.所有行星的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答案:D解析: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一个焦点上,但并非在同一个椭圆上,故A、B错。

由第三定律知离太阳越近的行星运动周期越小,故C错、D正确。

知识点二——万有引力定律▲知识梳理1.内容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引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精品集103单元知识整合

2011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精品集103单元知识整合

第三课时单元知识整合解析:①线圈在匀强磁场中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轴匀速转动;②;③;④;⑤1、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变化规律:(1)从电磁感应现象这一本质来认识正弦交变电流的产生及方向变化规律;(2)从其推导过程来理解瞬时值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及特点。

2、正弦交变电流的描述:(1)利用图象反映正弦交变电流的变化特征,既要准确认识图象,从中找出需要的物理量,又要把图象和对应的模型状态结合起来。

(2)交流电的“四值”:交流电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等效思想,除正弦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为最大值的2/2倍外,其他交变电流的有效值只能根据热效应求解。

“四值”用法要区分:瞬时值——某时刻值;最大值——极值,临界问题;有效值——电热、电功等问题;平均值——平均电流、感应电荷量等问题。

3、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基本原理仍是电磁感应现象。

要深刻理解理想变压器中的三个基本关系,并能在涉及变压器电路的有关问题中灵活应用;而对动态分析问题更要抓住原线圈参量(U1、I1、P1)与副线圈参量的(U2、I2、P2)之间的约束关系,有别于一般电路的动态分析。

4、交流电与力学的综合问题:相关问题综合性强、难度大,涉及知识较多,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时必须考虑物体运动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不能简单地认为受力改变了,其运动方向也随之变化。

类型一交流电与变压器的综合问题【例1】(2007年理综山东卷.18)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t/10-2sU/V1 222202220方法盘点知识网络重点突破A .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B .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C .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D .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 ,频率为50Hz导示:选择D 。

由图象知交流电的周期为0.02s ;电压的最大值为U 1m =2202V ;则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U 2m = U 1m ×9/55=362V ,故A 错。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要点复习教案3

高考物理基础知识要点复习教案3

【考纲知识梳理】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

二、实验原理多用电表由表头、选择开关和测量线路三部分组成(如图),表头是一块高灵敏度磁电式电流表,其满度电流约几十到几百μA ,转换开关和测量线路相配合,可测量交流和直流电流、交流和直流电压及直流电阻等。

测量直流电阻部分即欧姆表是依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制成的,原理如图所示,当红、黑表笔短接并调节R 使指针满偏时有I g =R r r g ++ε=中R ε(1)当电笔间接入待测电阻R x 时,有I x =x R R +中ε(2)联立(1)、(2)式解得g x I I =中中R R R x + (3) 由(3)式知当R x =R 中时,I x =21I g ,指针指在表盘刻度中心,故称R 中为欧姆表的中值电阻,由(2)式或(3)式可知每一个R x 都有一个对应的电流值I ,如果在刻度盘上直接标出与I 对应的R x 的值,那么当红、黑表笔分别接触待测电阻的两端,就可以从表盘上直接读出它的阻值。

由于电流和电阻的非线性关系,表盘上电流刻度是均匀的,其对应的电阻刻度是不均匀的,电阻的零刻度在电流满刻度处。

三、实验器材多用电表,标明阻值为几欧、几十欧、几百欧、几千欧的定值电阻各一个,小螺丝刀。

【要点名师精解】一、实验步骤1.机械调零,用小螺丝刀旋动定位螺丝使指针指在左端电流零刻度处,并将红、黑表笔分别接入“+”、“-”插孔。

2.选挡:选择开关置于欧姆表“×1”挡。

3.短接调零:在表笔短接时调整欧姆挡的调零旋钮使指针指在右端电阻零刻度处,若“欧姆零点”旋钮右旋到底也不能调零,应更换表内电池。

4.测量读数:将表笔搭接在待测电阻两端,读出指示的电阻值并与标定值比较,随即断开表笔。

5.换一个待测电阻,重复以上2、3、4过程,选择开关所置位置由被测电阻值与中值电阻值共同决定,可置于“×1”或“×10”或“×100”或“×1k”挡。

2011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路分析.doc

2011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路分析.doc

2011高考物理总复习教案电路分析一、考点梳理:1.[考纲导练](1)欧姆定律和电阻定律;(2)电功、电功率、电热;(3)电阻的测量;(4)电路连接;(5)电动势和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2.[命题预测]本单元命题热点内容依次为:部分电路欧姆定律、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和实验,特别是实验,年年有电学实验。

本考点知识又容易联系生活与科研实际,容易与匀强电场电磁感应等内容关联,应高度关注。

二、热身训练:1.如图1,四个相同的灯泡连结在电路中,比较它们的亮度。

正确的说法是( )A . L 3比L 4亮; B. L 3比L 2亮; C. L 1与L 3一样亮; D. L 1比L 2亮 。

2.如图2中电阻R 1、R 2、R 3S 接通前的( ) A. 1/2; B. 2/3; C. 1/3; D. 1/4;3.如图3甲所示电路中R 1=R 2=R 3=10 。

S 为16Ⅴ。

S 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10Ⅴ。

若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的,求:(1)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各为多大?(2)闭合S 前后R 1消耗的功率分别是多大? (3)若将电路改为图乙所示的电路,其他条件 不变,则S 断开和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分别 多大?三、 讲练平台: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E ,待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平衡后,增大两极板间的距离,则对于电阻R 来说,在增大极板距离的过程中,通过R 的电流方向为例2.有一个小灯泡标有“6V 0.6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测量这个灯泡的I —U 图线,下列器材可供选用:A 、电压表(0~5V ,内阻10KΩ)B 、电压表(0~10V ,内阻20KΩ)C 、电流表(0~0.3V ,内阻1Ω)D 、电流表(0~0.6V ,内阻0.4Ω)E 、滑动变阻器(30Ω,2A )F 、学生电源(直流9V ),还有开关和导线 (1)实验中选用电压表应选_________,电流表应选__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2)为使实验误差尽可能减小,画出实验电路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问题
一、等效法处理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问题
解决电磁感应电路问题的关键就是借鉴或利用相似原型来启发理解和变换物理模型,即把电磁感应的问题等效转换成稳恒直流电路,把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等效为内电路.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相当于电源电动势.其余部分相当于外电路,并画出等效电路图.此时,处理问题的方法与闭合电路求解基本一致,惟一要注意的是电磁感应现象中,有时导体两端有电压,但没有电流流过,这类似电源两端有电势差但没有接入电路时,电流为零.
二、电磁感应中的动力学问题
这类问题覆盖面广,题型也多种多样;但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运动状态的分析来寻找过程中的临界状态,如速度、加速度取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条件等,基本思路是:
三、电磁感应中的能量、动量问题
无论是使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还是使闭合回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都要消
耗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回路中的电能。

这个过程不仅体现了能量的转化,而且保持守恒,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包含电和磁在内的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普遍性。

分析问题时,应当牢牢抓住能量守恒这一基本规律,分析清楚有哪些力做功,就可知道有哪些形式的能量参与了相互转化,如有摩擦力做功,必然有内能出现;重力做功,就可能有机械能参与转化;安培力做负功就将其它形式能转化为电能,做正功将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然后利用能量守恒列出方程求解。

(一)电磁感应中的“双杆问题”
电磁感应中“双杆问题”是学科内部综合的问题,涉及到电磁感应、安培力、牛顿运动定律和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及能量守恒定律等。

要求学生综合上述知识,认识题目所给的物理情景,找出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因此是较难的一类问题,也是近几年高考考察的热点。

1、“双杆”向相反方向做匀速运动
当两杆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时,相当于两个电池正向串联。

2.“双杆”同向运动,但一杆加速另一杆减速
F=BIL
临界状态
v 与a 方向关系
运动状态的分析
a 变化情况 F=ma 合外力 感应电流
确定电源(E ,r ) r
R E I +=
当两杆分别沿相同方向运动时,相当于两个电池反向串联。

3. “双杆”中两杆都做同方向上的加速运动。

“双杆”中的一杆在外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另一杆在安培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最终两杆以同样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4.“双杆”在不等宽导轨上同向运动。

“双杆”在不等宽导轨上同向运动时,两杆所受的安培力不等大反向,所以不能利用动量守恒定律解题。

四、电量的计算Q=I Δt
1、安培力的冲量公式求电量:Bl
p q ∆=
感应电流通过直导线时,直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当导线与磁场垂直时,安培力的大小为F=BLI 。

在时间△t 内安培力的冲量Bl
p q p t BIl p t F ∆=∆=∆∆=∆,, 2、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求: R
q ϕ∆=
R t Rt t R It q ϕϕε
∆=∆=
=
=
3、R Bl p q ϕ∆=∆= 五、电磁感应中的图象问题
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图象问题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由给出的电磁感应过程选出或画出正确的
图象;二是由给定的有关图象分析电磁感应过程,求解相应物理量。

分析此类问题时要抓住磁通量的变化是否均匀,从而推知感应电动势(电流)是否大小恒定,用愣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感应电动势(电流)的方向,从而确定其正负.
交变电流
一、交流电中的各量:
电压
电流
适用范围
备注
瞬时值 e=E m sin ωt i=I m sin ωt
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动
最大值
ε
m =NBS ω
I m =ε
m /R
电容器耐压
有效值
正弦
电流做功、电阻发热、保险丝的
有效值是对能的平均
图9
2
m u u =
2
m I I =
非正弦 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计算
熔断、仪表读取的电压、电流 平均值
计算通过的电量
平均值是对时间的平均
变压器
一、
变压器的原理
1、构造
由一个闭合铁芯、原线圈、副线圈组成
2、工作原理
在同一铁芯上的磁通量的变化率处处相同 3、理想变压器中的几个关系
没有漏磁和发热损失的变压器即没有能量损失的变压器叫理想变压器 (1) 电压关系
在同一铁芯上只有一组副线圈时
2
1
21n n u u =
当有几组副线圈时
(3)
3
2211===n u n u n u (2)功率关系
对于理想变压器不考虑能量损失,总有P 入=P 出 (3)电流关系
由功率关系,当只有一组副线圈时,I 1U 1=I 2U 2,得
1
2
1221n n u u I I =
= 当有多组副线圈时:I 1U 1=I 2U 2+I 3U 3+……,得I 1n 1=I 2n 2+I 3n 3+……
二、变压器的题型分析
(1)在同一铁芯上磁通量的变化率处处相同
(2)电阻和原线圈串联时,电阻与原线圈上的电压分配遵循串联电路的分压原理。

(3)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等于输出功率
3.解决变压器问题的常用方法
t
N
∆∆=ϕεR
I ε
=
构造图
符号
思路1 电压思路.变压器原、副线圈的电压之比为U 1/U 2=n 1/n 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U 1/n 1=U 2/n 2=U 3/n 3=……
思路2 功率思路.理想变压器的输入、输出功率为P 入=P 出,即P 1=P 2;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P 1=P 2+P 3+……
思路3 电流思路.由I=P/U 知,对只有一个副绕组的变压器有I 1/I 2=n 2/n 1;当变压器有多个副绕组时n 1I 1=n 2I 2+n 3I 3+……
思路4 (变压器动态问题)制约思路.
(1)电压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一定时,输出电压U 2由输入电压决定,即U 2=n 2U 1/n 1,可简述为“原制约副”.
(2)电流制约:当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n 1/n 2)一定,且输入电压U 1确定时,原线圈中的电流I 1由副线圈中的输出电流I 2决定,即I 1=n 2I 2/n 1,可简述为“副制约原”.
(3)负载制约:①变压器副线圈中的功率P 2由用户负载决定,P 2=P 负1+P 负2+…;②变压器副线圈中的电流I 2由用户负载及电压U 2确定,I 2=P 2/U 2;③总功率P 总=P 线+P 2.
动态分析问题的思路程序可表示为:
U 122222121I R
U I U n n U U 决定
负载决定−−−−−→−=−−−−→−=决定决定−−−−→−=−−−−−−−−→−==1112211211)(U I P I U I U I P P P 1 思路5 原理思路.变压器原线圈中磁通量发生变化,铁芯中ΔΦ/Δt 相等;当遇到“”
型变压器时有
ΔΦ1/Δt=ΔΦ2/Δt+ΔΦ3/Δt ,
此式适用于交流电或电压(电流)变化的直流电,但不适用于稳压或恒定电流的情况.
远距离输电
一定要画出远距离输电的示意图来,包括发电机、两台变压器、输电线等效电阻和负载电阻。

并按照规范在图中标出相应的物理量符号。

一般设两个变压器的初、次级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 1、n 1/ n 2、n 2/,相应的电压、电流、功率也应该采用相应的符号来表示。

从图中应该看出功率之间的关系是:P 1=P 1/,P 2=P 2/,P 1/=P r =P 2。

电压之间的关系是:
2122
22111
1,,U U U n n U U n n U U r +=''=''='。

电流之间的关系是:
21222211
1
1,,I I I n n I I n n I I r ==''=''='。

可见其中电流之间的关系最简单,21
,,I I I r '中只要知道一个,另两个总和它相等。

因此求输电线上的电流往往是这类问题的突破口。

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和电压损失也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分析和计算时都必须用
r I U r I P r r r
r ==,2,而不能用r
U P r 21
'=。

特别重要的是要会分析输电线上的功率损失S U S L U P P r 212
111
'∝⋅⎪⎪⎭
⎫ ⎝⎛'=ρ,由此得出结论: ⑴减少输电线功率损失的途径是提高输电电压或增大输电导线的横截面积。

两者相比,当然选择前者。

⑵若输电线功率损失已经确定,那么升高输电电压能减小输电线截面积,从而节约大量金属材料和架设电线所需的钢材和水泥,还能少占用土地。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课本上强调:输电线上的电压损失,除了与输电线的电阻有关,还与感抗和容抗有关。

当输电线路电压较高、导线截面积较大时,电抗造成的电压损失比电阻造成的还要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