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农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基于现代农业的高职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构建
深入剖析 , 不 了解 实 际 企 业 管 理 工 作 的工 作 任 务 和 岗 位 技 能 。 由此 导 致 专 业 定 位 比较 模 糊 .课 程 设 置 特 别 是 核 心 课 程 设 置
域) ; 第 四, 通 过 对 基 本 工 作 任 务 的工 作 过 程 进 行 分 析 , 得 出毕 业 生 应 具 备 的职 业 能 力 ( 知识 和专业技能 ) , 这 是 开 发 以_ T作 过 程 为导 向 的主 干课 程 体 系 的 基本 依 据 : 最后 . 按 照 职 业 能 力 形 成的逻辑关 系, 从简单 到复杂 、 从专项 到综合 。 参 照 国 家 职 业 技能 标 准 的要 求 .开 发 本专 业 以 工 作 过 程 为 导 向的 主干 课 程 体系。 ( 二) 基 于现 代 农 业 的 高 职 农 业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核 心 课 程 体 系构 建 。 1 . 课 程 设 置 。依 据 专 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 毕 业 生 的规 格 与 质
量标 准 , 通 过对农业经济管 理专业 的工作领域 、 工作 任务 、 工 作过程和职业能力分析 , 按照职业能力形成的逻辑关系 . 以 工
作 过 程 为 导 向建 构 的专 业 课 程 体 系 包括 以 下 几 部 分 :公 共 学 习领 域 : 入学教育 、 毕业教育 、 安全法制教育 、 职 业 生 涯 规 划 与 就业指 导 、 心 理健康教育 、 思想道 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 、 毛 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义 理 论 体 系概 论 、 财经应用文写 作 、 大 学英语 、 计算机基础 、 体育 、 形势与政策 、 经 济 数 学 。专 业 基 础 课 学 习领 域 : 现代 农 业 基 础 、 经济学基础 、 公共关系 、 消 费 行 为 分 析、 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核心课学习领域 : 农村统计 、 管 理 技 能训练 、 农 村财务管理 、 农业企业 经营管理 、 农 产 品 营 销 与 策 划 。实 践 课 程 学 习领 域 : 商务礼仪与形象设计 、 市 场 调 查 与 分 析、 农 业 投 资 项 目管 理 、 农 产 品 网络 营 销 、 沙 盘对 抗 、 顶 岗 实 习。 拓 展 课 程 学 习领 域 : 农 村 金 融 理 论 与 实践 、 农业政策法规 、 现代推销技术 、 沟通 技 巧 、 逻辑 思维 与 口才 训 练 。 2 . 专 业 核 心课 程 分 析 。农 村 统 计 这 门 课 程 能 让 学 生 理 解 统 计 的基 本 原 理 和 基 本 方 法 、 统 计 的 基 本 流 程 和基 本 技 能 : 会 简 单 统 计 农 业 企 业 的一 些 原 始 资料 : 能 熟 练 地 撰 写 统 计 报告 。 本 课 程 是 进 一 步 学 习 农 业 企 业 经 营管 理 、 市 场 调 查 与预 测 、 农 产 品 营销 策 划 等 专 业 课 程 的基 础 。 管 理 能 力 训 练 是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职 业 岗位 能 力 培 养 的专 业 核 心 课 程 .也 是 管 理 类 各 专 业 的核 心 课 程 之 一 。 本课程能使学生正确理解管理的概念 , 掌 握 管 理 的普 遍 规 律 、 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 。 并 能 综 合 运 用 于对 实 际 问题 的分 析 . 初 步 具 有 解 决 一 般 管 理 问题 的 能力 , 培 养 学 生 的综 合 管 理 素 质 . 为 以后 学 习其 他 专 业 管 理 课 程 打 下 基 础 。 农 村 财 务 管 理课 程是 经 管 专 业 职 业 岗位 能 力 培 养 的必 修 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 使 学 生 了解 农 村 财 务 管 理 工

高职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高职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探索

o b j e c t i v e o f ur r l a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i c ma n a g e m e n t s p e c i lt a y .
Ke y wo r d s: H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a l e d u c a t i o n; Cu r r i c u l u m s y s t e m; Ru r a l a 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a n d e c o n o mi c ma n a g e me n t
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开发设计思路为 : 通过对人才市场
的调研 , 以专 业调 研 、 论 证 为支撑 , 明确 职业 岗位 的知 识 、
Che n Ch a n g f e n
( C h o n g q i n g V o c a i t o n a l C o l l e g e o f Me d i a , T o n g l i a n g 4 0 2 5 6 0 , C h i n a )
Abs t r a c t : Co n s t r u c t i o n o f c u r ic r u l u m s y s t e m i s t h e k e y o f h i g h e r v o c a t i o n l a e d u c a t i o n. r h i s a r t i c l e a n a l y z e s t h e t y p i c a l wo r k t a s k, a n d t a k e s p r o f e s s i o n a l p o s t a b i l i t y d e ma n d a s t h e ma i n t h r e a d, t h e n c o n s t r u c t s t h e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课程设置[TOC]1. 课程简介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农林经济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

课程设置包括农林经济学、管理学基础、农林资源管理、农林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提升学生在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综合素质。

2. 专业核心课程2.1 农林经济学本课程主要介绍农林经济的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与农林经济相关的国内外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农林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农林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农林市场的运作等关键知识。

2.2 管理学基础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与能力,介绍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涵盖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管理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灵活运用管理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农林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

2.3 农林资源管理本课程主要介绍农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方法。

包括农林资源调查与评估、资源权属与管理、资源可持续开发与保护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农林资源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4 农林市场分析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农林市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

内容包括市场结构与竞争、价格形成与预测、农林产品消费行为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分析市场需求和供给关系,并制定相应策略的能力。

3. 专业选修课程3.1 农业经济学本课程通过对农业经济的分析,让学生了解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和问题的解决方法。

内容包括农业生产与经济,农业政策与体制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农业领域的经济问题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3.2 林业经济学本课程主要介绍林业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以及林业经济发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内容包括林业资源利用与管理、林木经济与贸易、林业政策与规划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林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有全面的了解。

3.3 农林产业经济学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农林产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标准

重点专业三: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标准《植物生长与环境》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植物生长与环境适用对象:中职学校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时:108学分: 6一、适用对象适用于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及其他相关涉农专业学生。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农经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

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植物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现代林业和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目标通过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的现场教学,使学生具备从事农林生产和经营所必需的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奠定基础。

1.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主要营养成分的简易测定能力、具有科学、合理使用各类肥料的能力,并在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影响的观测技能光,以及具有利用和调节环境资源,改善植物生产环境条件的能力。

2.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植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土、光、温、水、风、肥等环境因素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深入剖析植物生产与环境的关系,掌握植物生产环境的调控措施。

3.素质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生产实际,倡导合作精神、公平和谐的理念,培养学生科学严谨、诚实信用的品性,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五、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围绕专业岗位技能展开理论教学,按照“必须、够用”与“拓宽知识面”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课程理论知识内容,实现理论教学与现场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重点突出,学以致用。

通过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

六、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七、课程教学单元设计八、教学进程表九、考核评价本门课程学生成绩的评定包括基本知识考核和基本技能考核,基本知识考核在课程结束时进行笔试,基本技能考核分阶段进行,以每个项目的实际操作(60%)和实验实训报告(40%)结合进行。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

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摘要: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是教学计划的核心内容。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农村经济管理队伍的建设,直接影响“三农”问题是否能够根本解决,所以,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结合农村经济管理现状,建立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出既懂农村经济特点,又懂得管理知识的应用性人才。

关键词: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模块式”整体课程体系、“3+1”教学模式一、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积聚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

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繁琐,涉及的问题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我国有少数公办一本学院与二本学院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但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一部分高职高专近几年也进入农村经济管理方向人才的培养,其培养目标主要是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具有一定单向性,所以效果都不太明显;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长期以来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办学目标,所以适用于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

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以下知识与能力:(1)能够领会国家相关的农村政策。

农村经济管理者在开展经济管理过程中,会涉及许多国家相关的政策及法规,所以应全面掌握农村方面相关法律法规,如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财政与金融(农村)等。

(2)具有一定的农业技术知识。

作为一名合格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除了应该掌握农村政策外,还应该能掌握农业种植技术、了解农作物特点等技术知识,能够及时解决一般的农业技术问题。

做到上能写字做文章,下能指导种田插秧,提升农业的管理水平。

(3)必须具备经济管理知识。

随着农村经济的大发展,多种经营业务的开展,优秀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还要能够掌握农村经济管理、财政与金融学、农业资源经济学、农村市场营销等相关知识,能充分开发利用本地资源,将本地资源产品加工推销,为农民增收创造机会,根本解决农民的生活水平。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二○一一年十月十四日目录导言 (3)一、建设基础 (4)(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 (4)(二)专业建设基础 (5)二、建设目标与重点 (7)(一)专业建设目标 (7)(二)专业建设重点 (8)三、建设内容 (10)(一)创新产学合作机制 (11)(二)完善校企“合作式”的EPD人才培养模式 (12)(三)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19)(四)建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29)(五)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31)(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33)(七)专业群建设 (34)四、建设保障措施 (34)(一)组织保障 (34)(二)管理保障 (35)(三)资金保证 (36)(四)思想保障 (36)五、资金预算 (37)六、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 (39)导言根据《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基本要求》通知精神,结合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十二五”规划和北京农职院“十二五”规划,制定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本方案包括“建设基础”、“建设目标与重点”、“建设内容”、“建设保障措施”、“资金计划”、“预期目标及验收要点”六个部分。

专业建设项目重点是产学合作机制创新、课程和教学资源建设、完善校企“合作式”的EPD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探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带动专业群建设。

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将岗位需求化为教学目标,职业技能融入教学内容,工作任务导入学习过程,完善“EPD”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岗位要求,改革教学内容,与企业合作开发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的课程体系,开展教学资源建设。

以改善双师结构、提高双师素质为主线,与培养、引进、聘请相结合,建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以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和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建设为重点,积极探索校企共建、共管的途径与机制,深化产学合作,通过三农服务,使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服务和辐射能力大幅提高,把本专业建设为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

浅析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浅析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才培养 目标所提供的全部课程的集合 , 是 3 . 突 出特 色 施专门人才教育 , 过分强调专业 素质 的培 指在一定的教育价值理念指导下 , 将课程 农 业经 济管理 专业在 准确 的专 业定 养, 虽然 近年来各 高校不 断地在进行 改革 的各个 构成要素加以排列组合 , 使各个课 要结合学校 的特色优势学科 调整 , 但在课程体 系设 置上仍存 在与本专 位的基础上 , 程要素在 动态 过程 中统 一指 向课 程体 系 业 的人 才 培 养 目标 结 合 不 够 , 重理论 , 轻 及服务对象等确定专业的具体发展方向 , 目标 实现的系统 。 实务 的问题 。专业课程 的讲授 大多依然 突 出 体 现农 业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的 专业 特 色 。 4 . 注 重 实 践 农 业 经 济 管 理 专 业 培 采用 的是 “ 填鸭式 ” , 而强 调实务操作 、 学 农业经 济管理 专业 在课程体 系设 置 养 目标 生参 与的教学 方式较少 。实践 教学环 节 应加 大实践 教学的 教 学实践任 务不 明确 , 内容不稳定 时要将理论 内容精简 , 农 业经济管理专业是将经济学 、 管理 方面 , 课时 比重 , 加大对 实践环节 的投入 , 加 强 没 有明确的 目标 和切 实可行的 学的最新理论引入农业领域 , 研 究如何促 难 以提 进 国家农业 经济的发展 , 如 何从 市场 动作 实践措施 。考核的方式较为传统 , 体系时可将课程分为三类 , 侧重于职业能 的角度 , 对农 业 、 渔业 生产进行宏 观调控 高 学 生 的实 践 动 手 能 力 。 力培养的专业课程以企业 需求为导向 , 以 3 . 课 程 体 系 的 “ 专 ” 和 “ 宽 ” 的 问 题 亟 与管理 的学科 。 职业能力形成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 , 以 待 解 决 进入 2 1 世纪 以来 , 世 界各 国之 间在 工作实践为逻辑核心 , 围绕工作任务选择 由于农 业经济 管理 学科 自身的宏 观 农 业领域交流与合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 组织教学 活动 , 将知识 、 技能、 以及 为了适应社会 经济形 势 教学 内容 、 并 在资 源要素 和产 品市场进一 步整合 中 性和宽泛性 , 职业 态度 的学 习融为一 体 。侧 重于专业 逐步形成新的格局 , 循 环经 济已成为现代 的发展 和对农 业经济 管理专业 人才 的需 在农 业经济管 理专业 的课 程设 置中 , 基础 和行业通 用能力 培养 的职业 平 台课 农 业发展 的主 流。农业 经济管 理专业必 求 , 程, 在将 技术 的学科体 系作 为课程学 习逻 包含 了较多其 它学科 或专业 的课程 。这 须与 时俱 进 , 以现代 教育理 念为指 导 , 调 辑主线的 同时 , 还 必须 体现职业 教育 的特 些课 程的设置 , 增 加 了知识 面 , 但受 到学 整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目标和培养体系 , 点和认 知 的一 般规律 , 以实践为导 向 , 将 使 得这些 “ 宽” 与“ 专” 相互 竞争 , 革新教育 内容和教育手段 , 探求课 程内容 时 限制 , 技术 工作 的任 务嵌入 到课程之 中 。侧 重 间相互关系及其组合的最佳方式 , 以实现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 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 , 于态度情感教育功能 的通识教育课程 , 课 课程体系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因此 , 必须 始终 是现行农 业经 济管理课程 体系 面临 程 内容要求包蕴素质教育 的理念 , 突出实 改革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 目标和 内容 , 的一 个 重 要 问题 。 用性 、 职 业性 和 生 活性 的 改 革 取 向 。 设 置 虽然农 业经 济管理 专业课 程体 系一 培养“ 种、 养、 加工相结合 , 农、 工、 商、 管一 但是 依然 存 在一定 的问 课程 体系 时可 以与技 能类证 书考核相 结 体化 ” 的复合型 “ 现代 大农业 经济管 理专 直 在不 断微 调 , 培养 学生 的实践能力 及创新精 神 , 提 要适应市场就业的需要 , 在课程设置 、 合, 业” , 实现生产 技术拓 展 、 开发 以及 经营 、 题, 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 管理的结合 , 努力 培养厚基础 、 宽 口径 、 强 体 系构成 等方面必 须进行一定 程度 的改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改革方案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改革方案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改革方案《农业经济管理》精品课程建设拟达到以下四个目标:1 、先进性目标:教学理念先进,要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先进,要及时反映农业经济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保持该课程应有的前瞻性和与政策性。

同时,广泛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整合优秀教改成果。

教学方法、手段先进,要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广泛加深教与学的互动,积极促进教师的有效引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有机结合。

2 、互动性目标:建立健全本课程评价体系,即有效反馈机制的建设。

通过消化校内、校外甚至国外专家、同行、学生在利用本课程资源学习过程中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来优化本课程建设方案,调整和补充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强化本课程建设者与使用者的互动建设。

3 、整体性目标:本课程的建设要考虑完整的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即课堂授课水平、教与学的互动、学生课余的自主学习和理解能力的培养、学生成绩的评价及教学辅助手段和教学参考书的建设等,要抓住多方面间的关系,关注整体建设而不是局部建设。

4 、开放性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建成高质量的农业经济管理的课程网站,制作视、听、说相结合的动态的多媒体课件,谋求更高水平的网上资源的规划和设计。

为了实现以上目标,课题组在主讲教师和已学过本课程的学生中展开了广泛的咨询和调研,设计了问卷调查,以期为本课程的各项改革提供依据。

结合学校综合教改的要求和教师、同学们的意见和建议,本课程就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初步的改革方案,并正积极展开相应的改革。

(一)教学内容改革方案根据由本课程负责人主编、课程主讲教师参编、内容较新的“十五规划”教材,对本课程内容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引进了大量的当前一些农业经济政策热点专题的内容。

改革后的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结构如下: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内容包括:农业经济学的基础;经济发展和农业的关系;农业生产与土地;特别考虑到当前的“三农”是一个热点问题,补充了我国的“三农”问题和我国的土地政策的专题介绍。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范例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范例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方案范例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具备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农业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农业经济管理、政策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1.政治思想方面2.业务知识方面系统地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熟悉国家有关农业经济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农业经济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

3.身体心理方面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1.主干学科:经济学、管理学、农学。

2.主要课程: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农业经济学、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运筹学、计算机应用等。

四、实践教学环节1.军事训练: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进行,为期2周。

2.教学实验:在有关课程中安排,共3学分。

3.专业实习: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共3学分。

4.社会实践:利用假期进行,计2学分。

5.毕业论文:在第8学期进行,计4学分。

五、修业年限与毕业要求1.修业年限:四年。

2.毕业要求:学生必须修满规定的160学分方能毕业,其中公共课(含军事训练、体育、形势与政策教育、劳动)48学分,学科基础课56学分,专业课36学分,实践环节12学分。

六、课程设置1.公共课(1)思想政治教育类: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概论、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形势与政策教育、劳动教育等。

(2)外国语:英语A、B、C、D系列及日语、俄语等。

(3)数学系列: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

(4)体育类:体育A、B、C系列。

2.学科基础课(1)经济学类: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

(2)管理学类:管理学原理、运筹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统计学、财务管理、生产与运营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等。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19摘 要: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

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就业市场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通过厘定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突出“农林”特色,增加“农林”技术类课程;必须突出方法技能类课程的设置,使学生真正拥有“一技之长”;减少宏观政策类课程,增加管理类特别是微观管理类课程;必须突出案例教学,实践类教学需要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问题研究——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唐 浩(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长沙 410128)课程体系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和途径,专业人才的培养是通过课程体系来实现的,可以说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纲,只有纲建设好了,人才培养才会纲举目张[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历史悠久、传统深厚,自1921年金陵大学农学院首创农业经济组算起,有近百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历史。

对于这样一个“老”专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新”发展,课程体系建设十分重要。

那么如何进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首先必须要明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即我们培养的人才准备到哪里去?干什么?只有人才培养目标明晰了,专业课程体系才能真正建设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厘定(一)现行人才培养目标及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查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以及湖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虽然各个高校由于所处层次和定位的差异,人才培养的目标不尽相同,但也能看到大致类似的目标,即该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在各级政府部门、各类涉农企业、教学与科研单位等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金融财会和政策研究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2]。

从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去向来看,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万金油”倾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似乎什么都能干,但什么都不专或比不过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

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

农经类本科专业服务农村经济的社会实践体系设计作者:陈新建来源:《大学教育》2015年第12期[摘要]随着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地区急需一批懂得现代农业管理和市场营销的农商管理人才。

然而,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和就业需求方面存在较大的背离,社会实践环节薄弱,人才培养的供求矛盾突出。

在现有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面向乡镇政府、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的社会实践体系,实施以项目为主导、多维一体的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实践教学,可实现部分农经本科毕业生选择农村、服务农村经济的目的。

[关键词]农经本科社会实践服务农村经济[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12-0131-04一、引言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是农、经、管多学科相结合的学科专业类,存在较强的实践性特征,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是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社会实践体系的设计和实施对培养学生专业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技能和服务“三农”的能力,并最终实现农业经营管理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长期以来国内高校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1],在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实践、实习等环节往往因实践基地不足、经费不够、供需不匹配等原因不能得到有效落实。

基于此,农林经济管理类本科专业大学生普遍存在实践训练不足,实际动手能力差,缺乏独立解决农村经济问题的能力,高校在教学设计以及毕业生就业上均存在明显的非农化趋势。

现代农业的发展必将促使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开始更多的关注农商(Agribusiness)问题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2]然而各相关高校在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中表现出了与现代农业发展越来越强的不适应性,如:农经人才培养特色不鲜明,学生对农经专业认同感不高;农经专业的毕业生不适应区域农业发展的需求;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毕业生竞争力不强,不愿意从事涉农行业,就业率和质量相对较差等。

2015农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015农经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2015学年)一、建设目标总体目标:完成国家中职规范化学校建设目标和任务。

具体目标:1.课程内容取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二、建设内容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相应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式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打破以知识逻辑为主线,通过项目整合知识与实践,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

降低文化基础课程知识难度、深度,按文化过关的基本要求对文化课程内容简化,确保学生达到既满足职业生涯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素养。

以关键能力为目标,按理论够用的基本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去除课程中的原理类等知识,增加实用类和操作类知识,构建宽基础专业课程模块。

增加专业技能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构建专业技能模块。

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按任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目标,逐步形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相仿的教学环境;加大对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机会。

研究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元评价考核办法。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一、专业名称、招生对象与学制专业名称: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编码:013100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学制:三年二、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一)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农村基层工作的高素质中初级经营管理人员。

他们应当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能够将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结合起来;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一定的创业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具有基本的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农村行政管理部门、村民自治组织、中介组织、乡村企业和规模经营农户,从事基层行政、业务和经营管理及经营核算等工作。

(三)毕业生应掌握的专业知识和应具备的技能、能力和素质1、学生应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经济科学、管理科学、农业科学和政策、法规、管理条例、公共关系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农作物种植和畜禽饲养知识。

2、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数值计算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具有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创新和创业能力、社会交往和公平竞争能力、信息获取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学生应具有较强的计算工具使用、经济核算方面的技能,具有职能管理、事务管理、经营指导、公共关系和农产品营销能力,初步具有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排解经济纠纷和处理违规事件的能力。

3、本专业学生毕业时应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达到相应的技能水平。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1、语文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要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使学生进一步提高正确理解与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提高科学文化素养,以适应就业和创业的需要。

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滨海县技工学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适用于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年)一.指导思想1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非常重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三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职业教育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中和素质。

造就能力和素质教育,造就机械行业中级技能人才为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建设者。

2.为适应“三农”工作的需要,实施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按照工作领域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确定专业学习领域。

进一步提升校企、农业经济大户、农业经济加工基地合作的质量,使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符合经济建设和企业生产的现实需要,并能适应未来产业调整、技术升级带来的各种和变化,为学生顺利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遵循职业教育基本规律和中级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学习活动与职业活动的准确对接,合理打破传统的以学科体系为主的课程模式,积极推进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内容模块化为和新的教学改革,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达到国家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企业生产岗位的要求。

4.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方法和及教学手段运用方面,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的成长需求,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在教学环节组织和设计方面,努力塑造工作岗位的情境和要求,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安全意识以及文明的生产习惯,提高就业能力。

二、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中极技能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坚持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立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2、掌握从事乡村管理所必需的法律政策、理财知识、现代管理知识和农业生产技术。

3、能正确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具备从事村组及乡镇经济、社会管理工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农村经济与管理课程设计

农村经济与管理课程设计

农村经济与管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掌握农村经济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策略;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农村经济管理问题的能力。

具体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农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掌握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了解农村经济的种类和运作模式;(4)熟悉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

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收集和分析农村经济数据的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农村经济管理原则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撰写农村经济管理相关报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村经济管理的兴趣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关注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农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农村经济的种类和运作模式;4.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5.农村经济管理案例分析。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农村经济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第二课时:农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第三课时:农村经济的种类和运作模式;第四课时: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第五课时:农村经济管理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章节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农村经济与管理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农村经济管理案例,使学生掌握农村经济的运作模式和经营管理策略;3.讨论法:学生就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4.实验法:通过模拟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农村经济管理原则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农村经济与管理》;2.参考书:相关研究农村经济管理的著作和论文;3.多媒体资料:农村经济管理的图片、视频等;4.实验设备:模拟农村经济管理的实验器材。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有哪些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有哪些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有哪些
经济学、农(林)业经济学、管理学原理、农(林)业企业经营管理学、农(林)业技术经济学、农(林)产品营销学、农(林)业政策学、农(林)业概论。

主⼲学科是经济学、管理学、农业经济管理。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
核⼼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农(林、牧、渔,下同)业经济学、涉农企业管理学、农业政策学、农产品贸易或运(营)销学、农业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农业概论。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管理科学和经济科学的基础理论和相关的农(林)业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农(林)业经济管理的基本⽅法和技能,能在各类农(林)业企业、教育科研单位和各级政府部门从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融财会、政策研究等⽅⾯⼯作的⾼级专门⼈才。

农林经济管理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农林经济管理博⼠点是国家⼀级学科博⼠学位授予点。

李秉龙教授介绍说,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提⾼,农业社会性、多功能性的逐步加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关于农业政策的制定和执⾏⼒度加⼤,越来越需要⼤批量从事相关⼯作的专业⼈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则着重培养知识⾯较宽、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法、具有向经济学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能在涉及农业的综合管理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从事经济分析、预测、规划和经济管理⼯作的⾼级⼈才,此为专业优势之⼀。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设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设置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基础设置引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农林经济管理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具备农林经济管理实践能力,并能适应农业和林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档将介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设置。

课程设置农业经济学本课程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掌握农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程内容涵盖农业生产的基本概念、农业市场的分析和决策、农业资源的配置与管理等。

林业经济学本课程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了解林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课程内容涵盖林业资源的经济价值评估、林业产业链的管理和规划、森林经济政策等。

农村经济学本课程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让学生掌握农村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课程内容涵盖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发展战略等。

农业推广与服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农业推广和服务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为农业经济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课程内容包括农业技术推广策略、农业企业管理与服务等。

农林经济管理案例分析本课程旨在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实践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

课程内容包括农林经济管理案例的选择和分析、管理决策的制定与评价等。

实践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还设置了一系列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训和实地考察等。

通过这些实践教学,学生将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语通过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基础设置,学生将获得农林经济管理领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将为他们未来从事农业和林业经济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献身精神;具有实事求是、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掌握从事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需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身体健康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

二、学制及招生对象学制两年。

招收初、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有志于从事农村经济管理者,该专业弹性学分,(一年理论学习,一年实训)允许学生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

三、课程设置1、德育本课程是中等技工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道德和法律基础知识教育。

其任务是:使学生理解宪法、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中与学生关系密切的有关法律知识,初步做到知法守法、以及诱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2、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本课程是中等技工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德育课程,旨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指导。

其任务是:使学生了解职业、职业素质、职业道得、职业个性、职业选择、职业理想的基本知识要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以及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陶冶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学会依据社会发展、职业需求和个人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设计的方法;增强提高自身全面素质、自主择业、立业创业的自觉性。

3、语文在初、高中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坚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

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4、数学在初、高中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本知识。

必学与限定选学内容:集合与逻辑用语、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任意的三角函数、数列与数列极限、向量、复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排列与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2015学年)
一、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
完成国家中职规范化学校建设目标和任务。

具体目标:
1.课程内容取自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根据中职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2.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交往与合作能力,获取新知识,并进行创新的能力。

3.探索新课程评价机制,发挥评价功能,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和教师提高,推动新课程的发展。

4.注重学科整合,改变以往学科缺乏整合的现状;形成新型的新课程体系。

二、建设内容
在农村经济综合管理专业相应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运用工作分析和教学分析的方法,遵循技能型人才职业能力形成的规律,着眼于学习者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以及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形成,按照职业实践的逻辑顺序,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式一体化专业课程体系。

打破以知识逻辑为主线,通过项目整合知识与实践,重新组织设计教学内容。

降低文化基础课程知识难度、深度,按文化过关的基本要求对文化课程内容简化,确保学生达到既满足职业生涯需要,又满足学生终身学习需要的基本文化知识素养。

以关键能力为目标,按理论够用的基本要求整合专业基础课程,去除课程中的原理类等知识,
增加实用类和操作类知识,构建宽基础专业课程模块。

增加专业技能课程所占的比例,按技能过硬的基本要求,以直接就业(上岗)为主要目标,构建专业技能模块。

改变目标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按任务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目标,逐步形成以任务驱动法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优化教学环境,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创设尽可能与工作实境相仿的教学环境;加大对实验、实训和实习基地建设,为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实验、实训和实习机会。

研究建立以能力为本位,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多元评价考核办法。

三、建设步骤
1.成立组织机构
(1)课程改革领导小组
成立由主管教学副校长、教务处主任、实训中心副主任、科研处副主任等相关领导组成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体系改革的规划、指导、协调管理工作。

(2)专业课程开发项目小组
成立由专家、专业教师、实训和实习指导教师等组成的课程改革工作小组,负责课改调研、课程开发、校本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究、并进行教学实施、课程评价和资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3)合作开发企业
由我校科研处牵头,组织课程开发人员与农经专业合作的相关企业人员进行调研,根据现代企业的设备情况、技术力量、企业发展、人才构成、人才需求以及在岗的职校毕业生的爱岗敬业、专业技能、
工作能力、专业发展趋势等,联合校企合作企业共同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制订专业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完善课程体系的开发。

(4)指导专家
在课程体系开发过程中,不断聘请行业、企业、学校的专家进行指导,让现代企业的生产、用人等理念不断融入课程体系中,使新开发的课程体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超前性。

2.研究制订课程标准
根据调研,课程改革开发小组在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确定项目课程模块形成新的课程体系,并对新课程体系研究制订课程标准。

新课程体系分为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基础模块和专业技能模块。

3.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修订完善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
面向学生的工作需要,培养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牢固掌握本专业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根据以上目标,在原教学计划基础上,修订完善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明确切合学生实际的培养目标,分析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调整专业的课程体系,适度向专业技能倾斜,体现文体课为专业基础课服务,专业基础课为专业技能课服务,专业技能课为学生技能训练服务,最终实现多能的建设目标。

4.确定与专业课程实施性教学计划相适应的教材体系
根据对行业、企业的调研,确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主干课程,形成以《常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农村审计实务》、《农村财税与金融》、《农产品营销》、《计算技术》、《农村企业经营管理》、《农村政策与法规》等课程为核心的教材体系。

5.教材的选订、编写要遵循的原则是:
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有机整合,删繁就简,避免学科型课程因过于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造成的单科教学周期长和课程间的交叉与重复。

专业职业技能模块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岗位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突出岗位的针对性,操作的指导性和学习的实用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技能。

6.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各专业课程开发项目小组根据专业特点,选择“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相应的教学方法。

通过聘请专家来校培训,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法说课、教案学案设计、微课视频拍摄,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方法推广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应用。

7.确定与专业课程教材体系相适应的评价体系
树立正确的职业教育人才观和质量观,突出评价的教育功能。

达到评价主体多元化,建立教师、学习者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

实行多样化评价方式,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评价为主,重视学习过程评价,强化综合实践能力考核,采用笔试、口试、技能演示、学习方法记录、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方法。

8.开展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综合教学水平
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做到培训形式多样化,如参加各级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理论讲授,技术演练;培训内容多样化,如理论专题培训、新技术应用培训、实践技能培训、校本教材开发培训、教学方法培训、产教结合等。

鼓励教师走进企业,提高教师实践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