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第九》局部

合集下载

语文大同课文

语文大同课文

又各自筑起内外城郭、挖掘壕沟,来 保卫一己的领土。并且按照礼义来定 出法度,去确立君臣的名分,加深父 子的恩情,使兄弟和睦相亲,令夫妻 和谐相处。由此而设立各种制度,划 定田里强界;以此推许勇敢和聪明的 人,奖励为自己效力的人。这样一来, 一切阴谋诡计就产生了,而战争也就 由此而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 武王、周成王和周公,都是这时代的 代表人物。这六位贤君,没有一个不 是小心谨慎地运用礼制治国的。他们 以此来确立行事的是非标准,养成百 姓诚实守信的风气,又明白地指出人 们的过错所在,标榜仁爱,讲求互相 推让,使老百姓能有法规可去遵从。 如果有人不按照这样做的话。即使是 有权有势的,也会被罢免,而民众都 会视之为祸根。这就叫做小康世界。
• 既然这样的话,社会上就再不会有阴谋诡计 的使用,也不会有抢劫、偷窃和作乱的事发 生了。因此,人们也不用关上门来彼此防范。 这就叫做『大同』世界。 如今大道既然再无 法行,天下成为一家一姓的天下。人人只孝 敬自己的父母,只爱护自己的子女,生产财 货和付出劳力,都只为了自己而已。在上位 的将爵位传给自己子弟,成为固定的制度。


• 《礼记》不仅是一部描写规章制度的书, 也是一部关于仁义道德的教科书。其中最 有名篇章,有《大学》、《中庸》、《礼 运》(首段)等。《礼运》首段是孔子与 子游的对话,又称为《礼运· 大同》篇,大 同二字常用作理想境界的代名词,不少地 名亦取用此二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谢 谢
大 同
这篇是从【礼记】第九篇【礼运】节选出 来,标题是另加的。【礼运】是讲礼的进 化的一篇文章。【礼记】是十三经的一种, 共四十九篇,和仪礼,周礼,合称为【三 礼】。礼记,大概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儒讲 礼的文章的集成。西汉时候,博士戴圣讲 授本书,所以也叫做【小戴记】,跟戴德 的【大戴记】有分别。内容是谈哲理,谈 政治制度,或者讲述礼乐,器物,人生仪 节。范围广大,是儒家的重要典籍。

《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
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 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 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 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 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
怒.用人之仁去其贪. 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 夫死宗庙.谓之变. 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 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 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 之.

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 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 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 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 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 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 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 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 家.是谓君臣为谑.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
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 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 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 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 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 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 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 衣.还相为质也.
《礼记· 礼运》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
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 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 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 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 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 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 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是谓大同.
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

《礼记》·《礼运第九》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礼运第九》原文、注释和翻译

《礼记》·《礼运第九》原文、注释和翻译【经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①,事毕,出游于观之上②,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③?”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④,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今注】①蜡(zhà):古代天子或诸侯于年终举行的一种祭祀鬼神的仪式。

宾:指祭祀时由有贤德的人担任的助祭者。

②观(guàn):古代宗庙或宫殿前的门楼,上面悬挂有国家典章法律,使民观之,故称“观”。

③言偃:孔子弟子,姓言名偃,字子游。

④三代之英: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英俊杰出人物,如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等。

【今译】从前孔子参与蜡祭的宾,祭事完毕后,出来到观楼上游览,不禁发出叹息。

孔子的叹息,大概是哀叹那时的鲁国。

言偃在一旁问道:“君子为什么还要叹息?”孔子说:“大道施行的时代,以及三代英杰执政的时代,我都没能赶上,但我有志于他们那样的业绩。

【经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①,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②。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③。

【今注】①与:通“举”,推举。

《大戴礼记·王言》:“选贤举能。

” ②归:出嫁。

③大同:天下的人都和睦相处,如同一人。

【今译】“大道施行的时代,天下为人们共有。

选择有贤德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治理国家。

讲究诚信,维护和睦。

所以人们不仅仅敬奉自己的双亲,也不仅仅慈爱自己的子女,而是使老年人都能安度晚年,壮年人都能发挥作用,幼年人都能健康成长,鳏寡、孤独者和残废人都能得到抚养。

男子各有其职分,女子都能出嫁成家。

开发货财,只是由于不愿让它遗弃在地上,并非一定是为自己收藏; 出力劳作,只是不愿让自己身上的力气无处施展,并非一定是为自己谋利。

因此奸谋机诈不会兴起,盗窃和暴力行为也不会出现,家家门户对外开着,不必锁闭。

第二人生超级大脑全部答案

第二人生超级大脑全部答案

第二人生超级大脑全部答案1、下列属于道教三清的是?上清灵宝天尊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地点是?井冈山3、降龙十八掌最后一式是?神龙摆尾4、我国现行农历的别称是?紫金历5、关于基督教描述正确的是?基督教核心思想是福音6、下列人体细胞中最小的一项是?血小板7、以下金字塔中最大的一项是?乔鲁拉城金字塔8、下列不属于黄瓜别称的是?长瓜9、以下成语与汉武帝有关的是?10、中国古代文献中所称“积尸气”是指?鬼宿星团的别称11、著名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共有多少个故事?26412、下列因素中,属于影响蜗牛生存的生物因素是?绿色植物13、中国古代官职知府相当于现代的?市长14、以下为“靐”字的读音的是?bìng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印度教三相神的是?帝释天16、以下道教四御中掌管雷电的是?南极长生大帝17、羊角面包起源于哪个国家?奥地利18、印度种姓制度中等级最高的种姓是?19、决战紫禁之巅最后谁赢了?西门吹雪20、以下中国古代计数单位中最大的一项是?沟21、下列属于西游记中混世四猴的是?赤***马猴22、中国古代官职执金吾职责是?皇帝出巡时的仪仗先导23、我国唯一一个具有五种地形的省区是?四川24、公民最首要、最根本的权益是?生命健康权25、如果急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外力在突然间全部消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以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26、以下不是礼记·礼运第九中所述四灵的是?白虎27、The novel is so great.It is well worth ( )again28、骆驼的驼峰储存的是?脂肪29、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澳洲大陆30、中国古代官职黜陟使职责是?考察地方官员3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32、我国共有多少个直辖市?4个33、“大陆架”是什么?陆在海底的延伸34、二十四节气中的二月节是?惊蛰35、中国古代官职太师的别称是?太宰36、八小时工作制最早是在哪个国家出现的?37、以下中国传统婚服的描述中正确的是?唐宋时期,男婚服红色女婚服为绿色38、中国古代官署光禄寺职责是?负责宫廷膳食39、森林古猿进化到人的主要原因是?环境因素40、以下不是“麤”字意思的是?草木丰美,生物繁茂41、下列选项中平均寿命最长的动物是?灯塔水母42、小说、游戏中经常出现的“阿赖耶”大概是指?人类的集体潜意识43、下列唐诗中的哪一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与其他诗句不一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44、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是?平型关大捷45、中国古代称二十为弱冠、三十而立,那么六十是?46、湖南省因位于哪个湖以南而得名?洞庭湖47、下列不是“拗”字读音的是?áo48、某班级共有4个班,现在要在这4个班中抽出两个班进行比赛,恰好抽到1班和2班的概率是?六分之一49、农历十二月的别称是?腊月50、下列哪个中国古代律法是错的?秦朝-“高个子保护法”51、以下哪个神器不是太上老君打造的?七星剑52、道教神话中北方护法玄武名为?执明神君53、( ),长河落日圆。

《礼记·礼运第九》

《礼记·礼运第九》

《礼记·礼运第九》礼运第九国学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14国5$#@学H1566网235kl;K国学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

”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昬朝聘。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14国5$#@学H1566网235kl;K国学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微也,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蕢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

然后饭腥而苴孰。

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正文翻译注释赏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jǔ)能,讲信修睦(mù)。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fèn),女有归。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wù)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矜同:鳏)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所以人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终其天年,青壮年能为社会效力,幼童能顺利地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年丧父的孩子、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能得到供养。

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

反对把财物弃置于地的浪费行为,但并非据为己有;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因此奸邪之谋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

所以大门都不用关上了,这叫做理想社会。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行:施行。

为:是,表判断。

与:通“举”,选举,推举。

修:培养。

亲:意动用法,以为亲,亲近。

壮:青壮年。

矜:通“鳏”,老而无妻的人。

孤:幼而无父的人。

独:老而无子的人。

废疾:残疾人。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憎恶。

藏:私藏。

是故: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谋闭而不兴:奸邪之谋不会发生。

闭:杜绝;兴:发生。

作:兴起。

故:所以。

外户:从外面把门带上。

闭:用门闩插上。

谓:叫做。

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或人类社会最高准则。

同:有和、平的意思。

【赏析】此文在阐明“大同”社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同”社会的美好前景。

这里人人都能受到社会关爱,安居乐业,且各尽所能,这里寄托着儒家崇高的社会理想。

文中拿现实社会跟理想的“大同”社会作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指出,现实社会中诸多现象如搞阴谋、盗窃财物、作乱等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将是一个“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

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

礼记正义卷二十二礼运第九卷二十二礼运第九“故圣人参於天地,并於鬼神,以治政也。

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

并,并也,谓比方之也。

存,察也。

治,所以乐其事居也。

○所乐,音岳,又音洛,又五孝反,好也,注同。

治,直吏反,注同,下“以自治”、注“身治”、“成治”皆放此。

并,步顶反。

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

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於无过之地也。

顺时以养财,尊师以教民,而以治政,则无过差矣。

《易》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财。

”○差,初佳反,一音初买反。

曰仁,本亦作“人”。

[疏]“故圣”至“地也”。

○正义曰:此一节结上政令之命降于天地宗庙之等,使礼仪有序,民之治理。

○“故圣人参於天地”者,政是圣人藏身之固,所以圣人参拟於天地,则法于天地是也。

○“并於鬼神”者,并,谓比方。

鬼神,则祖庙、山川、五祀也。

言比方祖庙、山川、五祀而为事。

○“以治政”者,治,谓脩冶也。

言参拟天地,比并鬼神,以脩治政教也。

○“处其所存,礼之序也”者,存,谓观察也。

天有运移寒暑,地有五土生殖,庙有祖祢仁义,皆是人之所观察。

言圣王能处其人所观察之事以为政,则礼得次序也。

○“玩其所乐,民之治也”者,谓兴作器物,宫室制度,皆是人之所乐。

圣人能爱玩民之所乐,以教於民,则民所治理,各乐其事业居处也。

○“故君者,立於无过之地也”者。

○正义曰:若天不生时,地不生财,父不生子,师不教训,直欲令人君教之。

不可教诲,则君多有过。

今人君顺天时以养财,尊师傅以教民,因自然之性,其功易成,故人君得立於无过之地,言其功易成,无过差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

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

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

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

明犹尊也。

○养,羊向反,又如字,下同。

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

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

则,当为明。

人之道,身治、居安、名显,则不苟生也。

不义而死,舍义而生,是不爱死患生也。

礼运第九_《礼记》礼运第九_礼经_儒部

礼运第九_《礼记》礼运第九_礼经_儒部

礼运第九_《礼记》礼运第九_礼经_儒部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

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

如有不由此者,在?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

”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

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ゾ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 朝聘。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是微也,吾得《坤乾》焉。

《坤乾》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А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

然后饭腥而苴孰。

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曾巢。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礼记》全文精编版

《礼记》全文精编版

《礼记·礼运》全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礼记》全文

《礼记》全文

精心整理《礼记·礼运》全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得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修之祜.大成也.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人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官于天也.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礼记·礼运》

《礼记·礼运》

卷二十一礼运第九陆曰:“郑云《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及阴阳转旋之道。

”[疏]正义曰:按郑《目录》云:“名曰《礼运》者,以其记五帝三王相变易、阴阳转旋之道,此於《别录》属《通论》。

”不以子游为篇目者,以曾子所问,事类既烦杂,不可以一理目篇;子游所问唯论礼之运转之事,故以《礼运》为标目耳。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蜡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亦祭宗庙,时孔子仕鲁,在助祭之中。

○与音预。

蜡,仕嫁反,祭名。

夏曰“清祀”,殷曰“嘉平”,周曰“蜡”,秦曰“蜡”,《字林》作礻昔。

索,所百反,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观,阙也。

孔子见鲁君于祭礼有不备,於此又睹象魏旧章之处,感而叹之。

○观,古乱反,注同。

喟,去位反,又苦怪反,《说文》云:“大息。

”处,昌虑反,下“同处”同。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言偃,孔子弟子子游。

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谓五帝时也。

英,俊选之尤者。

逮,及也,言不及见。

志,谓识古文。

不言鲁事,为其大切广言之。

○逮音代,一音代计反。

选,宣面反,下文皆同。

为,于伪反,下文“为己”皆同。

[疏]“昔者”至“而叹”。

○正义曰:皇氏云:“从‘昔者仲尼’以下至於篇末,此为四段。

自初至“是谓小康”为第一,明孔子为礼不行而致发叹。

发叹所以最初者,凡说事必须因渐,故先发叹,后使弟子因而怪问,则因问以答也。

又自‘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至‘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为第二,明须礼之急。

前所叹之意,正在礼急,故以礼急次之也。

又自‘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至‘此礼之大成也’为第三,明礼之所起。

前既言礼急,急则宜知所起之义也。

又自‘孔子曰:呜呼哀哉’讫篇末为第四,更正明孔子叹意也。

以前始发,未得自言叹意,而言偃有问,即随问而答,答事既毕,故更备述所怀也。

”今此第一段明孔子发叹,遂论五帝三王道德优劣之事,各随文解之。

○“昔者仲尼与於蜡宾”者,谓仲尼与於蜡祭之宾也。

礼运(节选)——高中生背诵阅读

礼运(节选)——高中生背诵阅读

礼运(节选)《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作品简介《礼记》是儒家《十三经》之一,汇集了秦汉之前儒家关于礼学的各种文献,包括《曲礼》、《檀弓》、《王制》、《礼运》、《乐记》、《中庸》、《大学》等四十九篇。

《礼记》本是解释《礼经》经义的书,附于《仪礼》后面,至东汉末独立成书。

解读本文是《礼记》第九篇《礼运》篇的第二段话,其主旨是阐明儒家理想中的“大同”社会及其基本特征。

全文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四句,是对“大同”社会的纲领性说明:在“大同”社会中,“大道”得以施行,天下为公共所有,贤才能人得到任用,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邻友好的气氛,都生活在诚信和睦友好的社会中。

第二层次从“故人不独亲其亲”至“不必为己”,这一层次主要阐明“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其一,人人相亲相爱,“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社会充满关爱。

其二,人各得其养,各得其用,各尽其力,人之所需都能得到满足:老人有善终,幼童顺利成长,壮年人得到任用,鳏、寡、孤、独、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可靠的社会保障。

男子都有工作,女子都有家庭归宿。

其三,人人都有良好的公德意识:厌恶财货“弃于地”的浪费现象,而又不去私藏;乐于为社会贡献力量,而丝毫不为私利。

第三层次为最后四句话:“谋闭而不兴”,人的思想精神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奸邪之思不生。

“盗窃乱贼而不作”,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黑暗动乱现象都消失殆尽。

“外户而不闭”,社会安定和平,人人安居乐业。

儒家的这种“大同”境界,是非常美好的理想社会,也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

《礼运·大同》课件

《礼运·大同》课件

大同
《礼记·礼运》
大同 序
大同(礼运) 这篇是从【礼记】第九篇【礼运】节
选出来,标题是另加的。【礼运】是讲礼 的进化的一篇文章。【礼记】是十三经的 一种,共四十九篇,和仪礼,周礼,合称 为【三礼】。礼记,大概是孔子的弟子和 后儒讲礼的文章的集成。这篇是讲儒家的 理想大同世界,也讲小康的情况。
大同
3.舆:通“举”推举
4.讲信修睦(mù)
亲、子 .男有分(fèn): 女有归:
货恶(wù)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对于财 货,人们憎恨把它扔在地上的行为,却不一 定要自己私藏。恶,憎恶。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谋、闭: 。
盗窃乱贼而不作: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
大同的由来
“大同”一词,最早见于《庄 子·在宥》。在这里,“大同”谓 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 。这种思 想虽பைடு நூலகம்孔子首创,但实际上是儒、 道、墨、农各家社会学说的总结 和发扬。
礼记大同对后世的影响
康有为:他将《礼记·礼
运篇》的大同概念借用过 来,又吸收《春秋》公羊 三世说以及西方进化论和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的一些 思想构筑了自己的大同思 想体系。将社会历史发展 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小 康)、太平世(大同)。
礼记大同对后世的影响
邓小平:1979年12月6日,邓
小平在会见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 芳时正式提出:“翻两番,国民生 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 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 。”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小康是一个 体现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新 概念。其发展目标包括人民生活目 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 和社会发展目标等方面的内容。
礼记大同对后世的影响
从治理理念来说,“小康社会”并不是儒家学 说的延续,相反却是法家治理思想的体现,法家重 “法”(商鞅)、重“术”(申不害)、重“势” (慎到),其衡量标准和最终目的就是统一和富强 。之所以说小康社会是法家的传承而不是儒家的承 继,是因为其根本价值理念同法家是一致的:首先 实现经济和生活的富足;遵守法令和纪律,法不阿 贵(表现在当代中国便是90年代的“依法治国”) ;尊重个体价值,鼓励个体独立;积极入世,奋力 进取,以实现“争于气力”的国家统一和富强为责 任。

《礼记。礼运》原文

《礼记。礼运》原文

《礼记。

礼运》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 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 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 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 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由礼记礼运篇浅析儒家思想中的礼刑关系

由礼记礼运篇浅析儒家思想中的礼刑关系

由《礼记·礼运》篇浅析儒家思想中的礼刑关系摘要:《礼运》系《礼记》第九篇,以孔子与子游相对问的形式而展开。

《礼记·礼运》篇由孔子对“大同”“小康”社会的描述,引出子游对于“礼”存在的必要性的疑问,以及由此产生的“礼”与“刑”的关系的讨论。

本文将在《礼记·礼运》篇的范围内对儒家思想中所体现的礼法观念与刑法观念进行讨论,并结合前人观点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加以浅析。

关键词:《礼记·礼运》、儒家思想、礼法、刑法儒家思想中的礼与刑的概念对于中国古代的礼法关系,历来众说纷纭。

有学者认为,夏商西周时期,法作为礼治体系的组成部分,或者说,礼与法是融合在一起的。

有现代学者认为,夏、商、西周时期,法作为礼治体系的组成部分而存在,或者说,礼与法是融合在一起的。

春秋战国至秦的法治时代,礼法分离,独任法治,而法家之法泛指制度,偏重刑罚。

①在《礼运》篇中,儒家以礼为法,法从于礼的观念,正与这时期盛行的社会制度相悖。

这种观念不仅体现了儒家对“大道既隐”后应有的社会形态的设想,也体现了儒家以仁义为质,以礼为表的治世理念。

“法”在儒家典籍《礼记》中的概念,显然与法家思想中的“法”的概念大相径庭。

儒家思想中对“法”或“刑”的诠释,包含在礼的范畴之内,但又与“礼”有所别,形成了具有儒家特色的“礼”“法”观念。

儒家所说法,具有其特定的内容。

在其看来,法作为一种统治形式应该是体现礼的,因此立法要礼为依据。

在儒家看来,礼所容许的,认为是对的,也就必然为法所容。

礼所不容许的,禁止的,也必然为法所禁止,所制裁。

因此在儒家思想中,作为国家制度和人们行为规范而存在的这部分礼,往往被称之为礼制或礼法。

但是,一般来说,礼是凭借教育感化和社会约束力来维持的,这是来自人的内心的约束力量。

而社会上必然还会有一种外在的约束力量的存在,那就是“刑”。

法家《慎子》曰:“斩人肢体,凿其肌肤,谓之刑。

”因此刑作为法的一部分,对与违法之人的制裁,将是外在的肉体与内在精神的双重折磨。

礼记礼运的原文及翻译

礼记礼运的原文及翻译

礼记礼运的原文及翻译《礼运》属于《礼记》的`一篇,有关孔子的问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礼记礼运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参考阅读!《礼记·礼运》原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

仲尼之叹,盖叹鲁也。

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

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

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殽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

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

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

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

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

”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

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

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礼记·礼运》全文:

《礼记·礼运》全文:

《礼记·礼运》全文: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人所以藏身之固也.故圣人参于天地.并于鬼神.以治政也.处其所存.礼之序也.玩其所乐.民之治也.故天生时而地生财.人其父生而师教之.四者君以正用之.故君者立于无过之地也.故君者所明也.非明人者也.君者所养也.非养人者也.君者所事也.非事人者也.故君明人则有过.养人则不足.事人则失位.故百姓则君以自治也.养君以自安也.事君以自显也.故礼达而分定.故人皆爱其死而患其生.故用人之知去其诈.用人之勇去其怒.用人之仁去其贪.故国有患.君死社稷.谓之义.大夫死宗庙.谓之变.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杀.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故人者.其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天秉阳.垂日星.地秉阴.窍于山川.播五行于四时.和而后月生也.是以三五而盈.三五而阙.五行之动.迭相竭也.五行.四时.十二月.还相为本也.五声.六律.十二管.还相为宫也.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五色.六章.十二衣.还相为质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五行之端也.食味.别声.被色.而生者也.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以日星为纪.月以为量.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人情以为田.四灵以为畜.以天地为本.故物可举也.以阴阳为端.故情可睹也.以四时为柄.故事可劝也.以日星为纪.故事可列也.月以为量.故功有艺也.鬼神以为徒.故事有守也.五行以为质.故事可复也.礼义以为器.故事行有考也.人情以为田.故人以为奥也.四灵以为畜.故饮食有由也.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故龙以为畜.故鱼鲔不淰.凤以为畜.故鸟不獝.麟以为畜.故兽不狘.龟以为畜.故人情不失.故先王秉蓍龟.列祭祀.瘗缯.宣祝嘏辞说.设制度.故国有礼.官有御.事有职.礼有序.故先王患礼之不达于下也.故祭帝于郊.所以定天位也.祀社于国.所以列地利也.祖庙.所以本仁也.山川.所以傧鬼神也.五祀.所以本事也.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王前巫而后史.卜巫瞽侑.皆在左右.王中.心无为也.以守至正.故礼行于郊.而百神受职焉.礼行于社.而百货可极焉.礼行于祖庙.而孝慈服焉.礼行于五祀.而正法则焉.故自郊社.祖庙.山川.五祀.义之修而礼之藏也.是故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其降曰命.其官于天也.夫礼必本于天.动而之地.列而之事.变而从时.协于分艺.其居人也曰养.其行之以货力.辞让.饮食.冠昏.丧祭.射御.朝聘.故礼义也者.人之大端也.所以讲信修睦.而固人之肌肤之会.筋骸之朿也.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大端也.所以达天道.顺人情之大窦也.故唯圣人为知礼之不可以已也.故坏国.丧家.亡人.必先去其礼.故礼之于人也.犹酒之有櫱也.君子以厚.小人以薄.故圣王修义之柄.礼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圣王之田也.修礼以耕之.陈义以种之.讲学以耨之.本仁以聚之.播乐以安之.故礼也者.义之实也.协诸义而协.则礼虽先王未之有.可以义起也.义者.艺之分.仁之节也.协于艺.讲于仁.得之者强.仁者.义之本也.顺之体也.得之者尊.故治国不以礼.犹无耜而耕也.为礼不本于义.犹耕而弗种也.为义而不讲之以学.犹种而弗耨也.讲之于学而不合之以仁.犹耨而弗获也.合之以仁而不安之以乐.犹获而弗食也.安之以乐而不达于顺.犹食而弗肥也.四体既正.肤革充盈.人之肥也.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大臣法.小臣廉.官职相序.君臣相正.国之肥也.天子以德为车.以乐为御.诸侯以礼相与.大夫以法相序.士以信相考.百姓以睦相守.天下之肥也.是谓大顺.大顺者.所以养生.送死.事鬼神之常也.故事大积焉而不苑.并行而不缪.细行而不失.深而通.茂而有间.连而不相及也.动而不相害也.此顺之至也.故明于顺.然后能守危也.故礼之不同也.不丰也.不杀也.所以持情而合危也.故圣王所以顺.山者不使居川.不使渚者居中原.而弗敝也.用水.火.金.木.饮食.必时.合男女.颁爵位.必当年德.用民必顺.故无水旱昆虫之灾.民无凶饥妖孽之疾.故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凤皇麒麟.皆在郊棷.龟龙在宫沼.其余鸟兽之卵胎.皆可俯而窥也.则是无故.先王能修礼以达义.体信以达顺.故此顺之实也。

四大神兽

四大神兽
龟和蛇在中国古代认为是灵兽,象征长寿,汉朝以前贵族长配以玉制龟佩,现今在日本受古代中国影响,取 名和制作图徽常用龟图案。
合并图册
玄武是一种由龟和蛇组合成的一种灵物。玄武的本意就是玄冥,武、冥古音是相通的。 玄武和其他三灵一样,玄武也由天下二十八星宿变成的:斗、牛、女、虚、危、室、壁。
其一神名
《楚辞·远游》:“召玄武而奔属。”王逸注:“呼太阴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说者曰:‘宣武谓 龟蛇,位在北方故曰玄,身有鳞甲故曰武。'蔡邕曰:'北方玄武,介虫之长。’《文选》注:‘龟与蛇交为宣 武。’又《礼记·曲礼》:行前朱鸟而后玄武。”孔颖达疏:“玄武,龟也。”《后汉书·王梁传》:“玄武水 神之名。”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按玄武即道家所奉之真武帝,宋时避讳,改玄为真,后世 道家祀真武,则以龟蛇二物置于其旁,唐段成式《酉阳杂俎·支诺皋下》:“朱道士者,太和八年常游庐山,憩 于涧石,忽见蟠虵如堆缯绵,饿而变为巨龟,访之山叟,云是玄武。”即传说中之神怪变化。
井宿
有星八属双子座,史记天官书:“南宫朱鸟权衡,东井为水事。”博雅:“东井谓之鹑首。”晋书天文志: “南方东井八星,天之南门。”
鬼宿
有星四,属巨蟹座,星光皆暗,中有一星团,晦夜可见,称曰积尸气,史记天官书:“舆鬼鬼祠事”博雅: “舆鬼谓之天庙。”晋书天文志:“舆鬼五星,天目也。”观象玩占 :“鬼四星曰舆鬼,为朱雀头眼,鬼中央白 色如粉絮者,谓之积尸,一曰天尸,如云非云,如星非星,见气而已。”
如此一说,也被通称“四灵”的靑龙、白虎、朱雀、玄武其实是在天上四方的星空各守岗位,保护天地秩序 和谐的星神;而地上的建筑物讲究“左靑龙、右白虎”,就是为了要对应星象,讲究又图谋个天地对应的说法。
谢谢观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