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可视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之智慧人防、应急救援、防洪防汛

合集下载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2020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 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
整体解决方案
Contents
目录
1. 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 2. 智慧排水大数据平台总体设计 3. 智慧排水主要建设内容 4. 实施进度计划
Part 1
建设背景和需求分析
什么是智慧排水? 智慧排水是将排水管理、服务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实现平台的
基础工作
信息化标准的统一。制定统一的排水管网的信息数据标准、 编码规则,建设杭州智慧排水数据集成标准
排水设施的信息普查。家底排摸,对全市排水管网(除产 权、小区内部设施外)、泵站、污水处理厂等排水设施,以及 排水用户、河道、排出口等信息开展全面普查
19
硬件升级 现有设施提升改造
进行提升改造,再纳入信息化管理。如现有的22座区属泵站,以及今年实施的45座涉及 泵坑、泵站的防汛排涝项目,共计67座泵站。
高效地使用人员和设备
改善城市水环境
提高日常监测分析能力
确保城市水安全

提升管理部门综合运营管理
增进各个部门协调配合
提升应急指挥能力
12
需求分析
1 构建全面的排水信息管理模式 2 构建全面的水质管理模式 3 构建统一的排水设施资产管理模式 4 构建对排水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5 构建综合的排水管网在线监测系统 6 提升应对管道破裂和防汛抢险的应急能力 7 提高养护方案制订的科学及系统化水平 分析
8 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手段
13
Part 2
智慧排水大数据平台 总体设计
总体定位
围绕“五水共治”工作中“排涝水、治污水”要求,按照 “平战结合、资源整合、分步推进、全市统一”的基本原则, 安装一批水流、水质、水位智能感知设备,建立一个集地理数 据、基础数据、实时数据为一体的排水基础信息库,开发一个 集查询统计、分析预警、状态模拟、维护更新、信息共享等功 能为一体的排水信息化管理系统,为水资源管理、水利政务管 理、防汛抗旱等提供支持,力争在3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杭州市 排水智慧化管理体系,逐步实现“智慧排水”,达到省内一流、 国内领先的水平。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和运营整体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4)二、平台建设与技术架构 (5)2.1 平台建设内容 (6)2.2 技术架构 (7)2.2.1 数据采集层 (9)2.2.2 数据处理层 (10)2.2.3 数据存储层 (11)2.2.4 数据分析层 (12)2.2.5 应用展示层 (13)三、数据采集与传输 (14)3.1 数据采集方式 (15)3.2 数据传输方式 (17)四、数据处理与存储 (18)4.1 数据处理流程 (19)4.2 数据存储方案 (20)五、数据分析与管理 (22)5.1 分析方法与工具 (23)5.2 数据管理策略 (24)六、应用展示与服务 (25)6.1 应用场景 (26)6.2 服务模式 (28)七、平台运营与维护 (29)7.1 运营策略 (30)7.2 维护方案 (32)八、项目实施计划 (33)8.1 实施步骤 (33)8.2 时间安排 (34)九、项目预算与投资回报 (35)9.1 项目预算 (36)9.2 投资回报分析 (37)十、风险评估与应对措施 (38)10.1 风险评估 (39)10.2 应对措施 (40)十一、项目总结与展望 (42)11.1 项目成果 (43)11.2 未来展望 (44)一、项目背景与目标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的洪涝灾害风险日益加剧,给居民生命财产和城市基础设施带来严重损失。

智慧城市作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理念和技术,其核心目标是提高城市的智能化水平,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个高效、智能的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对于提升城市防洪防汛能力、减少灾害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旨在通过整合现有资源,利用先进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打造一个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和应用于一体的智慧城市防洪防汛监测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多部门数据的共享与协同,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有效降低洪涝灾害对城市的影响。

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建设方案
探讨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的实现方式和相关技术手段。
分析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在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中的优势和效益。
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信息共享与协同办公技术在智慧防汛信息平台系统中的具体应用和实现效 果。
评估指标:根 据系统目标和 需求,确定评 估的关键指标
和指标体系
数据采集:收 集相关数据, 包括系统运行 数据、用户反
核心层:负责高速 数据传输和可靠性 要求高的业务
汇聚层:负责将接 入层的数据汇总并 传送至核心层
接入层:负责连接 用户设备,如摄像 头、传感器等
备份层:用于备份 核心层和汇聚层的 网络设备,确保网 络安全
系统硬件配置:包括服务器、网络设备、存储设备等 系统软件配置: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防汛应用软件等 架构设计:采用分布式架构,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安全性设计:采用多重安全措施,确保数据安全可靠性
模型设计:基于数 据驱动的预测模型, 利用历史数据和算 法模型预测未来的 降雨量和洪水水位
数据采集:通过传 感器、遥感等技术 手段采集降雨量、 水位等数据
数据处理:对采集 的数据进行处理和 分析,包括数据清 洗、数据转换等
预警发布:根据预 测结果和阈值设定 ,及时发布预警信 息,提醒相关人员 做好防范措施
建立项目组织:明确各 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建
立高效的项目团队
需求分析:对防汛业务 需求进行深入分析,确 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 析结果,进行系统架构 设计、功能模块设计、
界面设计等
系统开发:按照系统设 计,进行系统开发和测

集成测试:对系统进行 集成测试,确保各模块 之间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操作系统:Windows/Linux 数据库:Oracle/MySQL/PostgreSQL Web服务器:Apache/Nginx 应用服务器:Tomcat/Jetty/Undertow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方案随着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逐渐失衡,城市内的排水系统被严重影响,城市洪涝灾害的风险也不断增加。

因此,建立一套先进的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已经成为城市防汛工作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方案。

一、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目标与基本原理1. 建设目标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预测和预警城市内部的洪涝灾害;- 及时对灾害进行响应和应对;- 提高城市的防范和应对能力。

2. 基本原理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从数据、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方面入手,全面搜集、分析和整合相关数据,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处理和分析,并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各种信息采集手段实现动态监测,从而实现灾害预警、预测以及应急响应等功能的集成。

二、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流程智慧防汛预警系统的建设流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1. 数据采集对城市内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与整理,包括:气象数据、水文数据、水文地质数据、气象雷达数据、水域水面数据、流量、水位和水位差等。

2.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传输管理系统进行压缩和编码,并通过网络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至预警系统服务器中。

3. 数据处理对传输到服务器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和建模,以便进行更精准地数据预测,同时进行数据验证以保证结果可信。

4. 预测和预警依据数据处理的结果,进行洪涝灾害预测和预警,实现早期预警以及预警分级。

预警结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按可视化交互的方式展现,例如,考虑到城市网民的用户特点,可以采用公众平台、微信平台、短信、媒体发布、物联网终端、地图等方式进行信息发布。

5. 响应和应对在接到灾害预警后,需要实现应急响应和应对措施。

智慧防汛预警系统需要紧密配合与应急救援系统和其他城市管理系统,实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技术支撑智慧防汛预警系统建设需要依赖于以下技术支撑:1.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数据建模,采用基于规则的专家系统、神经网络、决策树等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智慧防汛会商决策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防汛会商决策系统技术方案

气象信息获取途径及整合策略
气象信息获取途径
通过接入气象部门的数据接口, 实时获取降雨、风速、风向等气 象信息,为防汛决策提供重要依
据。
多源数据整合策略
整合卫星遥感、雷达监测、地面观 测等多源气象数据,进行数据融合 和校正,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 性。
数据可视化展示
运用GIS技术和数据可视化手段,将 气象信息以图表、地图等形式直观 展示,方便决策者快速了解气象状 况。
为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科学、 准确的防汛决策支持,提升防 汛工作的智能化水平。
02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硬件设备选型与配置方案
传感器设备
选用高精度、高稳定性的水位、 雨量、流量等传感器,确保数据
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讯设备
采用高性能的通讯模块和通讯 协议,实现数据传输的高效、 稳定和安全性。
控制设备
选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或 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实现对泵站 、闸门等水利设施的智能控制。
04
功能模块划分与详细说明
实时监控模块功能介绍
01
02
03
实时数据采集
系统能够实时采集水位、 雨量、流量等关键数据, 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 性。
视频监控集成
通过接入现场摄像头,实 现远程实时监控,为防汛 决策提供直观依据。
数据可视化展示
将采集的数据以图表、曲 线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 ,方便用户快速了解当前 防汛形势。
技术创新
不断引入新技术和创新应用,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提 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应用效果。
国际化发展
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智慧防汛会商决策系统的国际化发展 ,为全球防灾减灾事业做出贡献。
THANKS

智慧防洪四预系统建设方案

智慧防洪四预系统建设方案

数据来源:实时监测数据、历史数据、气象数据等 数据处理方式:数据清洗、数据挖掘、数据融合等 数据存储:分布式存储、数据备份等 数据安全:数据加密、数据备份等
实时监测: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水位、雨量等信息 预警预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洪水预警和预报 调度指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防洪调度的智能化和可视化 抢险救援: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抢险救援的效率和成功率
测试与验收:对建设完成的系统进行测试,确保系统功 能正常,性能稳定。通过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
难点1:数据采集与传输 添加标题
难点3:系统集成与调试 添加标题
对策4:加强系统集成与调试 工作
对策2:建立完善的数据采集 与传输机制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难点2:模型构建与优化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对策3:优化模型参数与算法
添加标题
2024年1月:完成系 统集成和调试,确保 各个模块之间的协调 和配合
添加标题
2024年2月:完成用 户培训和技术支持, 确保用户能够正确使 用和维护系统
添加标题
2024年3月:正式上 线运行,开展系统评 估和优化工作
系统建设成本:包括硬件设备、软件平台、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投入 运营成本:包括维护、升级、运营等方面的费用 投资回报分析:通过系统建设带来的效益和回报进行评估和分析 风险评估:对系统建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预测和评估
物联网技术定义:物联网技术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 技术,实现物品与物品之间的信息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技术在智慧防洪四预系统中的应用: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时监测水位、雨量、水质等数据,及时 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警和处置。

智慧人防办可视指挥调度系统技术方案

智慧人防办可视指挥调度系统技术方案

01
02
03
视频采集
通过高清摄像头和视频采 集设备,实时采集现场视 频信息。
视频传输
采用高效视频压缩技术和 传输协议,确保视频数据 的实时传输和稳定性。
视频分析
利用视频处理技术,对采 集的视频进行智能分析, 提取有用的信息,为指挥 调度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03
系统功能
实时监控
实时视频监控
通过高清摄像头对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 安全无死角。
云计算技术
云平台搭建
利用云计算技术,搭建一个稳 定、安全、可扩展的云平台, 为人防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服务 。
资源调度
根据实际需求,动态分配和调 度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系统运行效 率。
远程服务
通过云平台提供的远程服务功 能,实现人防部门与指挥中心 之间的实时通信和信息共享。
人工智能技术
实时数据采集
系统自动采集监控区域内的各种数据,如人员流 动、车辆进出等。
实时报警
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系统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相 关人员处理。
指挥调度
视频会议
支持多方视频会议,方便远程协同指挥。
调度资源
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度各种资源,如警力、 物资等。
任务管理
对各项任务进行统一管理,确保任务高效完成。
数据处理
数据管理
对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包括数据采集、存储、备份和恢 复等操作。
系统故障处理
故障检测与定位
通过系统自带的监控功能,实时监测系统的 运行状态,一旦发现故障,立即定位并报警 。
故障排除
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故障排除,如 硬件故障维修、软件故障修复等。
故障预防

防汛抗旱大数据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抗旱大数据应急指挥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抗旱大数据应急平台建设方案正文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9)1.1项目名称 (9)XXX防汛抗旱应急指挥平台建设 (9)1.2初步设计方案编制依据 (9)9、《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 (10)15、《X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0)1.3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10)1.3.1项目建设目标 (10)1.3.2项目建设基本内容 (11)1.3.3项目建设规模 (12)1.4经济与社会效益 (13)1.4.1、管理效益 (13)1.4.2、社会效益 (13)1.4.3、经济效益 (13)1.5主要结论与建议 (13)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5)2.1项目建设单位 (15)2.2实施单位职责 (15)1、协助市政府领导同志处置较大以上突发公共事件; (15)3、编制全市应急体系建设规划; (15)6、指导全市抗灾救灾工作; (15)第三章需求分析 (16)3.1标准规范体系需求分析 (16)3.2数据中心需求分析 (17)3.2.1信息资源需求分析 (17)3.2.2数据交换子系统需求 (21)3.3基础支撑系统需求 (22)3.3.1网络分系统需求 (22)3.3.2市级系统需求 (24)3.3.3服务器分系统需求 (24)3.3.4存储备份分系统需求 (25)3.3.5应用软件支撑分系统需求 (27)3.3.6GIS分系统需求 (28)3.4应急指挥中心需求 (28)3.4.1应急指挥场所需求 (28)3.4.2视频会议分系统需求 (29)3.4.3语音调度分析系统需求 (29)3.4.4机房分系统需求 (31)3.5移动指挥系统需求 (31)3.6应用系统需求 (32)1、接入XXX市电子政务CA数字认证中心; (36)3、平台要和XXX市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结合; (36)1、实时性要求高,应急反应要及时 (36)2、具有移动办公的特点 (36)3、具有分布性、异构性、海量性和动态实时性特点 (36)3.6.2区县应急功能需求 (38)3.7安全保障体系需求 (38)3.8应用门户网站需求 (40)3.9其他需求 (41)3.9.1系统软件能力分析 (41)3.9.2结构性能力分析 (44)3.9.3安全性能力分析 (44)3.9.4保障性能力分析 (50)3.9.5经济性能力分析 (52)3.10内容安全分析 (52)3.11系统框架结构分析 (52)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55)4.1建设原则和策略 (55)4.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56)4.2.1总体目标 (56)4.2.2功能目标 (58)4.3项目建设任务及建设内容 (59)4.3.1项目建设任务 (59)4.3.2第一期项目建设内容 (59)4.3.3第二期建设内容 (60)4.4总体体系架构 (61)4.4.1市级应急平台 (62)4.4.2专项应急平台 (62)4.4.3区县级应急平台 (63)4.5总体建设方案 (63)4.5.1总体业务流程说明 (63)4.5.2系统总体框架 (68)4.5.3系统数据流图 (71)4.5.4各单项建设方案 (72)第五章本期项目建设方案 (76)5.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76)5.1.1项目建设目标 (76)5.1.2项目建设基本内容 (76)5.1.3项目建设规模 (77)5.2标准体系结构框架设计 (78)5.2.1、基础性标准 (79)5.2.2、通用性标准 (79)5.2.3、应用支撑标准 (79)5.2.5通用性标准分体系 (81)5.2.6应用支撑标准分体系 (84)1、应急平台应用安全规范 (89)2、应急平台容灾备份要求规范 (89)1、应急平台管理规范 (90)2、应急平台工程建设标准 (90)3、应急平台验收与监理标准 (90)4、其他 (91)5.3应急指挥场所建设 (91)5.3.1装修设计 (91)5.3.2.市应急指挥中心布局 (92)一、装修要求 (92)二、布局设计 (94)5.3.3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说明 (95)4、应急指挥中心机房分系统 (96)5.3.4应急指挥中心弱电分系统 (96)(1)交换机 (98)(2)笔记本电脑 (98)(3)硬盘录像机 (99)3、显示系统 (99)5.3.4应急指挥中心机房分系统 (100)5.4移动指挥平台建设 (100)5.4.1载车底盘 (101)5.4.2整体布局 (101)5.5.3电子信息子系统 (105)2、组成 (105)3、主要功能 (105)2、系统组成 (107)5.5.4综合保障分系统 (107)5.6基础支撑系统建设 (108)5.6.1网络及安全系统设计 (108)(1)局域网建设 (109)1、应用安全 (109)2、系统安全 (110)3、网络安全 (111)4、物理安全 (111)5.6.2语音调度系统设计(第二期建设) (111)5.6.3服务器及终端设计 (114)5.6.5系统存储备份设计(第二期建设) (115)5.6.6系统支撑软件设计 (116)1、通用支撑软件 (116)2、数据库软件 (116)3、J2EE应用中间件 (116)5.7应急数据中心建设 (119)5.7.1采集数据来源 (119)5.7.2数据分级分类管理 (120)(2)可用分类方式概述 (120)(3)应急分类方式 (121)5.7.3数据库结构设计 (121)5.7.4基础信息加工整理 (127)5.7.5空间数据加工整理 (127)5.7.6数据维护管理 (128)5.7.7数据共享交换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29)5.8应用系统建设 (130)5.8.1设计原则 (130)5.8.2总体框架说明 (131)1、数据层 (131)2、应用支撑层 (132)3、业务应用层 (132)4、表示层 (132)5、访问层 (132)5.8.3综合业务管理子系统(应急值守系统整合) (133)5.8.4预案管理子系统 (135)5.8.5救灾资金管理子系统(调用民政的系统) (136)5.8.6恢复重建管理子系统(调用民政的系统) (136)5.8.7应急保障子系统 (137)1、应急组织管理 (138)2、应急队伍管理 (138)3、应急物资管理 (138)4、应急设备管理 (138)5.8.8风险隐患监测防控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39)5.8.9预测预警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41)5.8.10指挥调度子系统 (147)5.8.11智能辅助决策支持 (158)5.8.12 PDA移动办公子系统(使用民政的系统,终端自购) (160)2、专有APN接入 (162)2、持久数据存储安全 (163)2、停用锁止 (164)1、个人管理 (165)2、管理员管理 (165)5.8.13应急门户子系统 (165)5.8.14系统管理子系统 (165)5.8.15应急演练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67)B、应急反应 (179)C、应急处置 (180)D、扩大应急 (181)E、应急结束 (181)F、信息管理 (181)G、保障措施 (182)5.8.16应急评估子系统(第二期建设) (186)5.9其他系统 (187)5.9.1无线通讯终端 (187)5.9.3 3G终端 (187)5.10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88)5.10.1网络安全 (188)5.10.2应用安全(使用政府无纸化办理及传输平台的CA) (188)5.11.3 UPS电源 (189)5.11运维体系 (189)5.11.1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定义 (189)5.11.2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设计目标 (189)5.11.3系统运行维护体系的组成与结构 (190)5.11.4系统运行维护的机构及工作内容 (192)5.11.5系统运行维护的制度 (193)5.11.6系统运行维护的流程 (199)2、硬件系统的开机、关机操作,及关联系统的启动过程; (200)6、服务器系统空间检查; (200)5.12选型原则 (202)2、数据中心设备 (203)3、安全保障体系 (204)4、业务软件系统 (204)第六章项目招标方案 (206)6.1招标范围 (206)6.2招标方式 (207)6.3招标组织形式 (207)6.4招标情况表 (207)第七章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和卫生 (208)7.1环境影响分析 (208)7.2环保措施及方案 (208)7.3消防措施 (209)7.4职业安全和卫生措施 (209)第八章项目组织机构和人员培训 (210)8.1机构设置与人员配置 (210)8.2项目管理机构 (211)8.3建设机构 (211)8.4运行维护机构 (211)8.5技术力量和人员配置 (212)8.6人员培训 (212)8.6.1培训目标 (212)8.6.2培训对象 (213)2)普通人员 (213)8.6.3培训方式 (213)8.6.4人员培训计划 (214)第九章项目实施进度 (214)9.1项目建设期 (214)2011年12月内做好初步设计报告编制 (214)9.2实施进度计划 (215)第十章投资估算和资金来源 (215)10.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215)2、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215)3、预备费 (216)4、系统运行费用 (216)10.2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216)10.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217)第十一章效益与评价指标分析 (218)11.1管理效益分析 (218)11.2社会效益分析 (218)11.3经济效益分析 (219)11.3.1直接效益 (219)11.3.2间接效益 (219)11.4项目评价指标分析 (220)(1)信息技术在应急管理系统工作与活动中的普及率 (220)(2)信息技术在社会救助中应用的覆盖率 (220)IT设备投资占政府办公设备固定资产的比例 (221)第十二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222)12.1风险识别和分析 (222)1、系统选型风险的可能性 (222)12.2风险对策和管理 (225)3、风险对策 (225)图表目录图表 1建设主要数据一览表 (12)图表 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安全域划分 (39)图表 3总体框架图 (53)图表 4XXX市应急指挥平台系统结构图 (62)图表 5业务数据流图 (65)图表 6应急指挥流程 (66)图表 7XXX市应急平台总体框架图 (69)图表 8系统数据流图 (71)图表 9XXX市应急平台标准体系框架 (78)图表 10基础标准体系 (80)图表 11通用标准分体系 (82)图表 12应用支撑标准分体系 (84)图表 13综合业务系统标准子体系 (85)图表 14应急平台数据库系统标准子体系 (87)图表 15应急平台安全保障标准子体系 (89)图表 16应急平台管理标准子体系 (90)图表 17XXX市应急指挥大厅布局 (92)图表 18应急指挥大厅及会商室布置图 (95)图表 19应急指挥场所体系结构图 (96)图表 20车内布局图 (102)图表 21右侧侧视图 (102)图表 22车顶布局图 (103)图表 23车头、车尾布局图 (103)图表 24信息采集示意图 (106)图表 25指挥控制示意图 (106)图表 26XXX市综合应急平台的网络安全架构图 (109)图表 27服务器技术要求表 (114)图表 28数据来源表 (119)图表 29主要数据表 (122)图表 30电子地图数据规范要求 (124)图表 31知识库主数据表设计 (125)图表 32案例库数据表设计 (126)图表 33政务信息交换逻辑示意图 (130)图表 34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图 (133)图表 35预测预警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图 (141)图表 36智能辅助方案系统输入输出关系图 (158)图表 37PDA移动办公系统系统框架图 (161)图表 38网络通信结构图 (162)图表 39运维流程 (199)图表 40招标方式表 (208)图表 41运行维护人员配置表 (212)图表 42人员培训表 (214)图表 43建设进度图 (215)图表 44运行费用 (216)图表 45建设投资总体概算 (217)图表 46一期建设投资总体概算 (217)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XXX防汛抗旱应急指挥平台建设1.2初步设计方案编制依据本项目报告的编制依据主要包括党中央国务院相关文件、有关国家标准及规范和《国家应急平台体系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的相关成果,以及XXX省、XXX市、XXX市的有关文件,主要包括: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19号)2、《国务院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05]11号)3、《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7]52号)5、《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5)44号)6、《“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国办发(2006)106号)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的意见>通知》(中办发[2006]18号)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实施意见》(国办函(2007)68号)9、《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指导意见》10、《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建设技术要求(试行)》(国务院应急办函[2007]98号)11、《国家应急平台体系总体设计方案》12、《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可行性研究报告》13、《国家应急平台体系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项目各相关课题研究成果14、《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15、《XXX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16、《XXX省“十一五”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川办发[2008] 3号)1.3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1.3.1项目建设目标本项目将建设成以XXX市应急平台为中心,各个区县为节点,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XXX市应急平台体系。

防汛抗旱大数据预警监控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抗旱大数据预警监控平台建设方案

防汛抗旱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目录1项目概况 (15)1.1基本概况 (15)1.2自然地理 (16)1.3建设目标 (16)1.4建设任务 (17)2总体设计 (21)2.1设计目标 (21)2.2设计原则 (21)2.2.1先进性 (21)2.2.2可行性 (22)2.2.3安全性 (22)2.2.4拓展性 (22)2.2.5可靠性 (23)2.2.6经济性 (23)2.2.7持续性 (23)2.2.8及时性 (23)2.2.9准确性 (24)2.3设计依据 (24)2.3.1项目依据 (24)2.3.2水文行业依据 (24)2.3.3通信行业依据 (26)2.3.4计算机软件行业依据 (26)2.3.5土建工程依据 (27)2.4系统组成 (28)2.4.1监测系统 (28)2.4.2监测预警平台 (29)2.4.3预警系统 (29)3监测系统 (30)3.1系统概述 (30)3.2站点分布 (30)3.3自动监测站主要技术指标 (34)3.3.1自动监测雨量温度站主要技术指标 (34)3.3.2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主要技术指标 (34)3.4通讯技术要求 (35)3.5测站组成 (36)3.5.1自动雨量温度站 (36)3.5.2自动水位(雨量)站 (36)3.5.3简易雨量、水位站及水准接测 (37)3.6系统功能 (38)3.6.1自动监测雨量温度站功能 (38)3.6.2自动监测水位雨量站功能 (38)3.6.3县中心站功能 (39)3.7设备选型 (40)3.7.1RTU(遥测终端) (40)3.7.2翻斗式雨量计 (43)3.7.3简易雨量计 (44)3.7.4声光简易雨量计 (45)3.7.5温度传感器 (47)3.7.6浮子水位计 (48)3.7.7太阳能板 (49)3.7.8充电控制器 (50)3.7.9蓄电池 (50)3.7.10GPRS/GSM通信模块 (52)3.7.11信号避雷器 (52)4监测预警平台 (54)4.1系统概述 (54)4.2站点分布 (54)4.3监测预警平台设备建设技术要求 (56)4.3.1信息汇集设备 (56)4.3.2计算机网络 (56)4.3.3建设原则 (57)4.3.4系统结构 (58)4.4设备选型 (58)4.4.1应用服务器 (58)4.4.2应用计算机 (59)4.4.3移动维护计算机 (60)4.4.4数据接收处理计算机 (61)4.4.5数据库软件 (62)4.4.6专线建设(SDH宽带、普通宽带) (62)4.4.7交换机 (62)4.4.8路由器 (63)4.4.9防火墙 (69)4.4.10激光打印机 (73)4.4.11不间断UPS电源 (73)4.4.12标准机柜 (74)5预警系统 (76)5.1系统概述 (76)5.2站点分布 (76)5.3系统组成 (78)5.4预警流程 (78)5.4.1县级平台预警流程 (78)5.4.2乡村群测群防的预警流程 (79)5.5预警信息发布 (79)5.5.1电话传真发布系统 (80)5.5.2无线广播预警系统 (81)5.5.3短息预警发布系统 (82)5.6预警设备选型 (84)5.6.1传真机 (84)5.6.2短息预警发布设备 (85)5.6.3电话传真预警发布设备 (86)5.6.4乡级无线广播 (88)5.6.5村级无线广播 (92)6应用软件系统 (94)6.1系统概述 (94)6.2需求分析 (95)6.2.1组织机构 (96)6.2.1.1组织指挥机构 (96)6.2.1.2分工与职责 (97)6.2.1.3用户角色 (98)(一)防汛决策类用户 (98)(二)操作人员 (98)(三)系统管理人员 (98)(四)预警发布平台 (98)6.2.2整体需求 (99)6.2.3信息需求 (102)(一)空间数据 (102)(二)数据来源 (103)(三)属性数据 (103)(1)基础信息数据:基础信息数据是系统的基础,包括: (103)(2)实时监测数据: 实时监测数据是山洪灾害预警的源头数据,根据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的具体业务,实时监测数据包括: (103)(3)预警响应数据:预警响应数据是山洪灾害预警系统中的关键业务,主要包括: (104)(4)气象国土信息:外接气象及国土的相应数据,整合至本系统中,主要包括:104(四)上报数据 (104)(五)数据量分析及估算 (104)(4) 空间数据 (105)(5) 多媒体数据 (105)(6) 数据总存储量 (105)6.2.4功能需求 (106)(一)值班监视 (106)(二)水雨情监视 (107)(三)预警服务 (107)(四)风险分析 (108)(五)水情预报 (108)(六)气象国土 (109)(七)基础信息 (109)(八)防洪工程 (109)(九)系统管理 (110)(十)数据配置维护 (110)6.2.5性能需求 (110)(一)系统实用性 (110)(二)系统高效性 (111)(三)系统可靠性 (111)(四)系统先进性 (112)(五)系统可扩展性 (112)(六)系统可维护性 (112)(七)用户交互接口 (112)6.2.6数据安全需求 (113)(一)数据安全 (113)(二)系统访问安全 (113)(三)病毒防御 (114)(四)安全管理制度 (114)6.2.7系统运行环境需求 (114)(一)硬件环境需求 (114)(二)软件环境需求 (114)6.2.8系统设计边界与接口 (115)(一)与上级系统的关系 (115)(二)与采集系统的关系 (116)(1)数据:数据来自于系统接收到的数据,数据存储到水资源数据库,供管理系统调用和维护。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人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人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目录第1章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 1 -1.1、智慧人防面临主要问题 (2)1.1.1、重要工程(指挥所)的维护管理..................................................................................... - 2 -1.1.2、应急指挥辅助决策 ................................................................................................................ - 2 -1.1.3、人防工程资源管理与维护................................................................................................... - 2 -1.1.4、人防工程质量监督 ................................................................................................................ - 3 -1.1.5、日常业务办公、审批方面................................................................................................... - 3 -1.2、解决之道 (3)1.3、建设内容 (3)1.3.1、一个平台、一个中心、一张网 ......................................................................................... - 3 -1.3.2、七大业务系统.......................................................................................................................... - 4 -第2章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总体规划....................................................................... - 1 -2.1、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图 (2)2.2、人防大数据一体化平台功能 (2)2.2.1、智能监管、数据整合,实现人防运维管理智能化、可视化.................................. - 2 -2.2.2、可视化展示 .............................................................................................................................. - 3 -2.2.3、智能监测................................................................................................................................... - 3 -2.2.4、网络管理................................................................................................................................... - 4 -2.2.5、数字化巡检 .............................................................................................................................. - 5 -2.2.6、人防工程档案管理 ................................................................................................................ - 5 -2.2.7、人防知识库管理..................................................................................................................... - 6 -2.2.8、通信管理................................................................................................................................... - 6 -12.2.10、纸质档案管理................................................................................................................... - 7 -2.2.11、数据统计与分析............................................................................................................... - 8 -2.3、大数据在人防领域的应用 (9)2.4、人防宣传教育体验平台 (10)2.4.1、应用场景................................................................................................................................ - 11 -2.4.2、移动端APP、微信公众号端........................................................................................... - 12 -2.5、基于BIM和IOT的人防工程综合管理. (13)2.5.1、功能展示................................................................................................................................ - 14 -2.5.2、设备展示................................................................................................................................ - 15 -2.5.3、基于BIM和IOT的人防工程综合集成平台(运维管理) .................................. - 15 -2.5.3.1、信息齐全完善 ........................................................................................................................... - 15 -2.5.3.2、运维管理有持续性.................................................................................................................. - 16 -2.5.3.3、运维管理有持续性.................................................................................................................. - 16 -2.5.3.4、系统集成性好 ........................................................................................................................... - 16 -2.5.4、对于BIM的优点 ................................................................................................................. - 16 -2.6、基于3D GIS的人防工程综合管理 (17)2.6.1、GIS基础功能........................................................................................................................ - 18 -2.6.1.1、地图基础操作 ........................................................................................................................... - 18 -2.6.1.2、空间量算分析 ........................................................................................................................... - 18 -2.6.1.3、地形开挖..................................................................................................................................... - 18 -2.6.1.4、地下模式..................................................................................................................................... - 18 -2.6.1.5、空间标绘..................................................................................................................................... - 19 -2.6.2、人防工程运维监管平台.................................................................................................... - 19 -22.6.2.2、信息展示..................................................................................................................................... - 20 -2.6.2.3、工程模型与监控....................................................................................................................... - 20 -2.6.2.4、运行分析..................................................................................................................................... - 20 -2.6.3、3D GIS双屏系统 ................................................................................................................. - 21 -2.6.4、人防工程数字化巡检APP ................................................................................................ - 21 -2.7、人防工程远程维护 (22)2.7.1、人防工程远程维护管理系统........................................................................................... - 22 -2.7.2、人防工程远程维护APP .................................................................................................... - 24 -第3章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详细设计....................................................................... - 1 -3.1、人防重要经济目标监管系统 (1)3.1.1、提高重要目标综合防护能力,打造一张图监管......................................................... - 1 -3.1.2、设计方案................................................................................................................................... - 2 -3.1.3、系统功能................................................................................................................................... - 2 -3.1.3.1、远程视频监控 .............................................................................................................................. - 2 -3.1.3.2、视频会议融合 .............................................................................................................................. - 2 -3.1.3.3、建监控融合................................................................................................................................... - 3 -3.1.3.4、通信指挥调度 .............................................................................................................................. - 3 -3.1.3.5、应急辅助决策 .............................................................................................................................. - 4 -3.2、人防桌面指挥系统 (4)3.2.1、领导日常办公与指挥的桌面化、便捷化....................................................................... - 4 -3.2.2、方案设计................................................................................................................................... - 5 -3.3、人防工程环境监测与设备监管系统 (6)33.3.1、集采集、监测和监管于一体的智能化管控系统......................................................... - 6 -3.3.2、方案设计................................................................................................................................... - 6 -3.3.3、人防工程环境监测 ................................................................................................................ - 7 -3.3.4、人防工程设备监管 ................................................................................................................ - 7 -3.3.5、三防通风系统.......................................................................................................................... - 8 -3.3.6、新风系统................................................................................................................................... - 9 -3.3.7、给排水系统 .............................................................................................................................. - 9 -3.4、人防多网系融合指挥调度系统. (10)3.4.1、互联互通,智能融合,打造“平战结合”的融合通信体系..................................... - 10 -3.4.2、方案设计................................................................................................................................ - 10 -3.4.3、音视频调度 ........................................................................................................................... - 11 -3.4.4、GIS调度 ................................................................................................................................. - 11 -3.4.5、辅助调度................................................................................................................................ - 12 -3.4.6、会议会商................................................................................................................................ - 12 -4第1章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智慧人防解决方案将“互联网+”理念引入到人防工程、人防通信、人防疏散、人防宣教等各项业务中,构建“互联网+人民防空”新模式,传统的人防信息化架构将被“云-端”互动的“智慧人防”所取代,降低人防信息化建设与长期运维的成本,全面提升人防服务效率和人防业务服务能力、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和人防工程战时防护保障能力。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人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2018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人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2018

1、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架构
人防大数据应用着眼实现数据指挥、协同、保障以及疏散、掩蔽和防护救援的需求与人员、物资、设备、场所供给 的最佳匹配。运用基于数据模型的精确思维,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一体化联动处理平台,实时掌握掩蔽场所环境情况和 容纳能力、应急支援力量的人员、物资、车辆分布情况,现场区域的道路交通情况等。搭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 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防护支援应用体系。按照边挖掘,边建设,边使用,边形成战斗力 的工作模式,逐步推动人防数据聚“块”为人防信息化建设服务。
建成人防演习演练三维仿真模拟系统,在全过范围内推广,实现人防演习演练模式的历史性变革。
智慧人防大数据解决方案
1、人防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人防大数据的核心是按照防空掩蔽疏散、防护援等的业务需求生成工作规则,研究探索海量数
据间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方式,让“块”间数据更紧密,运用更具导向、时效和价值。
近期目标
完善人防基础信息库建设,建成信息交换平台,满足人防各类业务应用; 整合现有各类系统及应用,确立智慧人防标准规范体系实现城市人防范围各部门各类信息系统的融合服务; 建设完成人防资源可视化管理平台、工程审批平台、质监平台等管理服务平台,提供智能化、自动化、可 视化、方便高效的融合服务;
目 录
CONTENTS
01
02
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人防大数据解决方案
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1、建设背景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表示将加快国防建设,加快军队信息化、实战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构 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 我国将在2020年前构建起“一网四系统”,初步实现人防系统信息化。 全国人防重大项目试点建设工作 2013年,国家人防办在上海、江苏、江西、四川等地启动了全过人防重大项目试点建设工作,探 索建立跨省市的支援保障机制,并提出了加快形成基于信息系统体系防护能力的基本建设思路。 金盾龙盘2014 2014年8月,全过人防实战化演练“金盾龙盘-2014”在南京举行。重点强化人防信息系统运用和 信息系统运用能力,促进对全过人防系统加强军事斗争准备,增强战时组织指挥能力。

互联网+智慧人防大数据可视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人课件

互联网+智慧人防大数据可视化管控平台建设方案-人课件
3、 人防工程资源管理与维护
工程信息的管理不规范,数据资料经常丢失; 撑;工程运维管理的数据无法共享
4、 人防工程质量监督
数据格式没有统一规范;管理上没有辅助决策依据,缺少技术支
过度的依赖于成熟工作人员的经验;监管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人力、物力;上级领导对材料报告、监管数据掌控 力度不强;监管的很多时间浪费在"路上"
CONTENTS
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人防大数据解决方案
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1、 建设背景
十八届四中全会 “十八届四中全会”表示将加快国防建设,加快军队信息化、实战化、现代化建设步伐,全面构建 基于信息系统的人民防空综合防护体系。 我国将在2020年前构建起“一网四系统”, 初步实现人防系统信息化。
人防知识管理
系统化
18
2.6、 通信管理
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人防电话、电台进行智能化管理,便于管理人员对人防通信物理线路进行合理管理,对电台运行 状况进行实时监管。
19
2.7、 物资管理
识别技术,可便捷的实现物资位移记录和资产识别盘点,快速对人防工程设备设施出库、入库、转库、位移、库存 盘点、报修、报废等进行管理。
5、 日常业务办公审批方面
日常业务办公效率低,相应速度慢;数据与业务隔离,工程数据与日常的业务办公无法对接;工程论证、立项、 审批、建设、改造、使用等环节没有有效的管理;数据经常重复录入,导致很多无效工作
6
3、 智慧人防建设存在的不足
智慧人防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缺乏顶层统一设计 >标准体系不够完善 信息分散无法联动 >管理及应用不丰富
视频会议融合 满足视频会议与视频监控融合,视频会场也能查看现场的监控画面内容 建监控融合 将重要经济目标单位已建的视频监控接入到远程视频监控平台 同品牌监控融合 足不同品牌、不同格式的视频监控系统接入远程视频监控平台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 人防信息化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互联网 人防信息化

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1. 引言在当前数字化时代,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人防工作作为城市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需要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化改造。

本文将提出一种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以提升人防工作的效率和响应能力。

2. 方案概述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是一个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平台,用于集成、分析和管理人防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该平台将通过数据共享、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手段,提供实时的人防信息和智能化的决策支持,以加强人防工作的管理。

3. 平台功能和特点3.1 数据集成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将整合各个来源的人防数据,包括视频监控、传感器、报警系统等。

通过数据接口和数据中心的建设,实现数据的实时接入和集中存储,方便后续的分析和管理。

3.2 数据分析通过对人防数据的大数据分析,平台可以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模式,例如异常行为检测、人流热区分析等。

这些数据分析结果可以帮助人防部门更好地了解和判断当前的安全状况,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3.3 数据可视化平台将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分析结果以直观的图表和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

这样,人防部门和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图表和地图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更好地把握当前的人防情况和趋势。

3.4 决策支持平台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功能,其中包括风险预警、事件响应、资源调度等。

通过有针对性的预警和快速的反应,人防部门可以更有效地应对突发事件,减少损失和影响。

4. 技术架构智慧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如下: - 数据接入层:负责与各种数据源进行连接和数据采集。

- 数据处理层: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转换和存储,以方便后续的分析和管理。

- 数据分析层:使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 数据展示层:将分析结果以可视化的形式展示出来,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 决策支持层:根据分析结果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功能,帮助人防部门进行决策和应对。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二〇一六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1项目背景 (11)1.2建设目标 (11)1.3 建设任务 (33)第二章总体设计 (55)2.1总体设计原则 (55)2.2总体建设思路 (77)2.3总体框架图 (88)第三章综合数据库 (99)3.1标准数据库设计 (99)3.2数据汇集平台 (1111)第四章应用支撑平台 (1414)4.1GIS 平台 (1414)第五章业务应用系统 (1515)5.1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 (1515)5.1.1 综合门户 (1515)5.1.2 气象信息 (1717)5.1.3 水文信息 (2222)5.1.4 国土信息 (2626)5.1.5 预警信息 (2626)5.1.6 应急响应 (2626)5.1.7 值班管理 (2727)5.1.8 系统管理 (2828)5.2气象防汛移动A PP 应用系统 (3030)5.2.1 客户端设计 (3030)5.2.2 服务端设计 (3838)第六章运行环境要求 (4040)6.1软件运行环境 (4040)6.1.1 开发语言 (4040)6.1.2 操作系统 (4040)6.1.3 浏览器 (4040)6.1.4 数据库管理系统 (4040)6.2硬件运行环境 (4141)6.2.1 服务器要求 (4141)6.2.2 客户端性能需求 (4242)第一章项目概述1.1 项目背景在气象防汛防灾应急指挥工作期间,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时间进行归集和汇总气象信息、水利水文信息和国土信息,以便进行科学、高效的汛情监测预警、科学评估、综合研判和指挥调度,为气象防汛防灾抢险救灾指挥调度工作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和信息支持,提高防汛指挥决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台风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防灾减灾目的。

随着市气象局防汛防灾业务的开展,为了满足气象防汛减灾工作的需求,有必要建设气象防汛综合管理平台和气象防汛移动 APP 应用系统,为全市气象防汛防灾工作构建统一的汇总和决策系统,为市委市政府领导提供汛期的重要参考和决策依据。

智慧人防建设和运维系统设计方案

智慧人防建设和运维系统设计方案
通过与建设方案的结合,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降低建设 和运维的成本。
提高系统效率
结合方案可以优化系统设计和架构,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运行效 率。
加强安全管理
结合方案可以更好地规划安全防范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有效防范各种安全威胁。
结合方案的实施步骤
明确职责分工
结合方案需要明确建设与运维过 程中各方的职责和分工,确保各 项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07
系统数据管理方案
数据采集与存储
数据源
明确需要采集的数据源,包括但 不限于传感器、摄像头、人员设 备等,针对不同数据源设计相应
的数据采集策略。
数据格式
为确保数据的规范性和可读性,需 规定数据的格式和标准,如时间戳 、数值、文本等。
数据存储方案
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或云存储方案, 以实现数据的快速读写和高效存储 。同时,考虑数据的可扩展性和容 错性。
中间件及应用程序
总结词
$item1_c可扩展、可维护、可定制
详细描述
可扩展、可维护、可定制
软件测试与部署
总结词
自动化、持续集成、持续部署
详细描述
为了确保软件平台的高效运行和系统的稳定 性,需要进行充分的软件测试和部署。建议 采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如Selenium或 Appium,以加快测试速度和提高测试效率 。在部署方面,推荐采用持续集成和持续部 署(CI/CD)的方法,将代码变更自动编译 、打包并部署到目标服务器,以减少人为错 误并加快部署速度。
备份设备
建议采用磁带库、光盘库等备份设备,以确保数据安全和可 靠备份。
安全及防护设备
防病毒设备
安装防病毒软件,以防止病毒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
入侵检测与防御设备

智慧人防方案人防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人防方案人防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市的安全性。
增强应急响应能力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更快地收集 和处理信息,更及时地进行决策, 从而更快地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优化资源分配
智慧人防方案可以实时监控和调整 各种资源的使用情况,使资源分配 更加合理,从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经济效益
01
02
03
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 ,可以减少人力投入,降 低运营成本。
详细描述
该解决方案提供一套完整的系统部署和集成方案,包括硬件设备选型、系统软件安装、调试和测试等环节,确保 系统的部署和集成高效、灵活、易操作和易维护;同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用户更好地使用和维 护系统。
04
安全防范措施
网络安全性
网络安全策略
制定和实施网络安全策略,确保
人防指挥中心网络的安全性和稳
技术发展趋势
方案升级与优化
分析当前信息化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趋 势,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创新点和突破口 。
跨领域合作与创新
探讨整体解决方案在未来可能的升级和优 化方向,包括引入更先进的技术、优化系 统架构、拓展应用场景等。
社会经济影响
讨论与相关领域的合作机会和可能性,以 及如何借助跨领域资源进行创新和发展。
可靠性
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确保方案的稳定性和可靠 性,保障人防工作的顺利 进行。
03
人防指挥中心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
总体架构
总结词
模块化、层次化、可扩展、可定制
详细描述
该解决方案采用模块化、层次化的设计理念,将系统划分为多个层次和模块, 实现各模块之间的松耦合和可扩展性,同时支持定制化开发,满足不同用户的 需求。
可扩展性强
智慧人防方案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扩展 和升级,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 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 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全面推进重点领域大数据高效采集、有效整合,深化政府数据和社会数据关联分析、融合利用,提高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精准性和有效性。依 托政府数据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加快推进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加快建设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推动政府信息系统和公共数据互联开放共享。制定政府数据共 享开放目录,依法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统筹布局建设国家大数据平台、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研究制定数据开放、保护等法律法规,制定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
48%
53%
59%
53%
60%
56%
50%
40%
30%
20%
10% 116 172 264 420 643 1000
0%
2015 2016E 2017E 2018E 2019E 2020E
注:数据不包含基础设施部分 数据出处:工信部研究院
5
政府通过大数据实现管理创新,释放经济价值
大数据时代政府要领跑,需通过广泛采集数据、综合处理数据,实现公共服务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模 式创新,这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选择。
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
大数据 远景
成为重要战略资源
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社会和国家层面重要的战略 资源
与云计算深度融合
云计算为大数据提供弹性可扩展的基础设施支 撑环境以及数据服务的高效模式
数据隐私标准建立
出台信息公开与个人隐私相关法规 明确数据隐私的标准和条例出台,保障数据安全
8
Part 2
深化大数据在各行业的创新应用,探索与传统产业协同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完善大数据产业链。加快海量数据采集、存储、清洗、分析发掘、可视化、安全与隐 私保护等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促进大数据软硬件产品发展。完善大数据产业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和生态体系,加强标准体系和质量技术基础建设。
4
中国大数据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窗口期,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2020年,中国的数据总量将占全球数据总量比例的 20%,成为世界第一数据资源大国和全球数据中心。
2020年,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1000亿元
政策
国家级大数据战略陆续发布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国务院发布《促 进大数据发展行动计划》、《大数据“十三五”规划》
市场
大数据市场规模50%高速增长

创新目标

供给侧改革

新型城镇化
简政放权

创新 举措
管理体制创新-碎片化到网格化管理 管理方法创新-数据开放,共享 管理模式创新-动态管理 管理方式创新-数据应用体系 科学决策-决策方式
1 政府数据体系建设: 自有数据+外部数据

2 步
政府数据应用:
内部应用+外部应用

逐步建立服务政府,
3 提升效率,科学决策
大数据产品介绍
数据产品架构
解决方案
交通
教育
医疗
政府
公安
电力
工业 4.0
运营商
……
数据可视化
业务分析建模
算法模型库
基础产品
赛盛数据平台
数据采集系统 大数据资源管理系统
ETL数据采集
非结构化数据
数据质量监控系统 数仓建模系统 实时数据采集
图形化报表
可编程API 工作流调度系统
ETL工具
运维管理
可视化的 集群管理
的创新管理模式
6
“七步走”解决政府面临的大数据痛点
数据 分散
数据 保密
管理 机制
信息烟囱
1、设立专管机构,完善管理体系
利益 割据
技术标准 不统一
安全保障
2、整合数据孤岛,统一数据标准 3、构建数据汇聚体系,打通数据整合通道 4、设计数据存储策略,提升数据存储效率 5、打造完整数据治理体系 6、制订开放共享策略,促进数据融合安全发展
2019
大数据可视化管控平台建 设方案之智慧人防、应急
救援、防洪防汛
Contents
目录
1. 国家大数据战略 2. 大数据产品介绍 3. 智慧人防大数据建设 4. 应急救援大数据建设 5. 防洪防汛大数据建设
Part 1
国家大数据战略
国家大数据战略核心内容
加快建设数字中国
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 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 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13
1、人防大数据一体化管理平台
人防大数据应用着眼实现数据指挥、协同、保障以及疏散、掩蔽和防护救援的需求与人员、物资、设备、场所供给 的最佳匹配。运用基于数据模型的精确思维,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和一体化联动处理平台,实时掌握掩蔽场所环境情况和 容纳能力、应急支援力量的人员、物资、车辆分布情况,现场区域的道路交通情况等。搭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互联 互通、信息共享、互有侧重、互为支撑、安全畅通的防护支援应用体系。按照边挖掘,边建设,边使用,边形成战斗力 的工作模式,逐步推动人防数据聚“块”为人防信息化建设服务。
多样的 部署方式
多维度的 监控
数据源

……
信息系统
ERP
CRM SCM 机器日志 音视频 非结构数据 社交媒体 物联网
10
1 1
基础产品——数据可视化
11
Part 3
智慧人防大数据建设
1、人防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人防大数据的核心是按照防空掩蔽疏散、防护支援等的业务需求生成工作规则,研究探索海量数 据间的内在逻辑和关联方式,让“块”间数据更紧密,运用更具导向、时效和价值。
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116亿元,预计未来五 年50%高速增长
社会
法制法规逐步完善
已出台《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但 仍存在诸多问题
技术
技术是基石,加大Hadoop、Spark投入
大数大据数应据用应仍用处仍于处初于级初技级术技阶术段阶段
1,200
70%
1,000 800 600 400 200 0
14
2、人防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智能监管、数据整合,实现人防运维管理智能化、可视化 人防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以人防机房、人防指挥所、人防工程为运维对象,针对运维过程中存在的信息不够全面、 监控手段单一、运维监管乏力(无法提前规划)、维护管理持续性不高、维护人员有限等问题,此平台以应用IOT(物 联网)、3D建模、云计算、智能融合、大数据等先进信息化技术,构建数字化巡检、可视化告警联动、科学化资源管 理、智能化报表展示等功能模块,实现数据集中管理、设备集中运维,协助人防相关部门打造“全方位、体系化、信息 化、可视化、智能化”的智慧人防运维管理体系。
7、夯实运营基础,打造大数据综合运营能力
7
中国大数据未来五年发展趋势
产业规模
中国大数据产业规模年均增长率将超过50% 大数据产业包括应用市场、基础设施和软件市场
政策制度
建立数据标准和税务标准体系 政府与企业成立大数据相关部门
数据开放
2017年底形成政府跨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