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合集下载

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趋明显。

那么,当今长春市民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此次,我以“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

由于能力有限,仅对本小区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60份。

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60名被调查者的环境生态意识。

样本结构如下:性别:男性49%,女性51%;年龄:15-19岁13%,20-29岁8%,30-39岁17%,40-49岁23%,50-59岁17%,60-69岁12%,70-75岁1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初中17%,中专或高中52%,大专13%,大学本科及以上15%。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

包括该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二)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1.在第六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其中有58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6.7%;有2人表示“不了解”,占3.3%。

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污染“不存在”。

2.在第七题中,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56人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治理,其中有17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9人认为“需要治理”;仅有4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人选择“不需要治理”。

以上两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尽早治理。

更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不存在或污染毋须治理。

尽管如此,在第五题中,只有28.3%的人总能够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可见,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一但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生态环保调查报告

生态环保调查报告

生态环保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当前生态环保的状况,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取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共向100名市民和20名环保专家发放问卷,并在市区、郊区和工业园区等地实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

三、调查结果
1.市民对生态环保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但仍存在对环保知识的误解和缺乏行动意愿的现象;
2.环境污染问题依然突出,主要表现在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和水污染等方面;
3.生态保护意识和行动还需加强,大量的野生动植物正在失去栖息地和生存条件;
4.环保专家认为环保政策和法规有待加强,对违法行为的制止和处理力度不够。

同时,企业环保责任意识也需要提高。

四、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环保意识;
2.完善环境监管制度,严格执法,加强对污染企业的惩处,增强违法成本;
3.注重生态保护,加强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修复,保障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
4.鼓励企业开展环保工作,推动企业倡导绿色生产,降低环境污染。

五、结论
生态环保是一项长期的、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政府、企业和市民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我们应该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为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建立我国环境意识测评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建立我国环境意识测评体系的问题及对策

浅议建立我国环境意识测评体系的问题及对策摘要环境意识是指社会公民对于环境保护及生态问题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属于意识形态领域,是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的一项内容。

与此同时,由于公民环境意识对于环境保护具有十分巨大的作用,因此急需建立环境意识测评体系,用于评估当前社会公民整体环境意识,对于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建立环境意识测评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及当前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的基本情况,就如何建立我国环境意识测评体系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环境意识;测评体系;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x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0)30-0074-02从根本上讲,环境意识是一个哲学的概念。

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又是人们为保护环境而不断调整自身经济活动和社会行为,协调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互相关系的实践活动的自觉性。

也就是说,环境意识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是人们对环境的认识水平,即环境价值观念,包含有心理、感受、感知、思维和情感等因素;其二是指人们保护环境行为的自觉程度[1]。

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环境意识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是哲学和社会学等研究的重要内容。

与此同时,环境意识也是环境保护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环境意识是环境保护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因此,有必要采取量化的方式将本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环境意识转化为可以衡量和评价的指标,这就是环境意识测评系统。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许多国家研发出了环境意识测评系统,用以研究公民个人行为、从事行业、受教育程度等与环境意识之间的关系,以及环境意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影响。

在我国,环境意识测评系统的建设仍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需要我们认真加以研究。

1 环境意识测评系统构成要素及基本特点环境意识的概念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西方,并逐步被世界认可,目前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

对于环境意识的概念,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表述和规定,不同学科在研究环境意识的问题过程中,采取的角度和方法不尽相同,因而对于环境意识的认识也不完全一致。

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报告

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报告

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调查报告
尊敬的领导: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当前公民环境生态意识的报告:
1. 意识提升:大多数受访者表示,他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

2. 环保行为: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了一些环保行动,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减少用塑料袋等。

然而,仍有一部分人对环保行为缺乏积极性。

3. 教育宣传:调查发现,受教育程度和环境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接受过环保教育的人更有意识地保护环境。

因此,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至关重要。

4. 政府重视: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政府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

政府在制定更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5. 障碍:一些受访者提到了存在的困难和挑战。

包括缺乏环保知识、经济压力和缺乏相关的环保设施等。

基于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建议:
1. 加强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2. 推动政府加强环保政策的执行和监督,确保环境保护工作得到有效落实。

3. 引导企业、媒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环保工作,共同推动环保意识的提升。

4. 提供更多的环保设施和服务,方便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感谢您的关注和支持。

此致
敬礼。

生态环境保护 个人检查材料

生态环境保护 个人检查材料

生态环境保护个人检查材料
生态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亟需关注的重要议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每个人都应当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积极参与到生态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

首先,个人应当注意自身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环保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减少用水、节约用电、垃圾分类等方面做起,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购买环保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也是我们可以采取的具体行动。

其次,个人应当关注身边的生态环境变化,定期进行自查。

每个人都是地球的守护者,应该时刻保持对身边环境的警觉性,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例如,如果发现身边环境出现了污染现象,可以主动联系环保部门或当地社区组织,共同协力解决问题。

此外,还可以参加环保志愿者活动,积极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个人应当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积极支持环保事业。

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已经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可以通过支持环保组织、参与环保活动等方式,加入到环保大军中来,共同守护地球家园。

综上所述,生态环境保护是一个复杂而长远的过程,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只有每个人都能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自身做起,才能真正实现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家园而努力!愿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环境更加清洁,生态更加健康!。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

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经第十三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为贯彻"挑战杯"竞赛的宗旨,帮助参赛学生将所学知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更好地进行参赛作品选题制作,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本参考题目。

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重要精神,结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要求,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体认新实践,研究新经验,深刻认识国情,拓展时代视野,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理解和把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实事求是、以人为本、和时俱进、艰苦奋斗、勇于创新和科学严谨的精神,锻炼运用科学理论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赛的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作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时俱进、求真务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和经验的典型调查3.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典型调查4.在当代中国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彰显的典型调查5.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典型调查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8.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9.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实践和路径创新调查研究经济类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实践的典型调查研究2.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调查3.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的调查研究5.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调查研究6.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的调查研究7.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8.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典型调查9.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10.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1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13.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的调查研究15.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创新和改革问题调查研究16.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17.各地发展中小微企业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18.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1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调查研究20.积极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21.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23.各类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4.各地创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问题调查研究25.后危机时代利用外资优化结构、创新模式的调查研究26.21世纪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29.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社会学类1.各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2.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3.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4.推进城市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新做法新经验调查研究5.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6.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7.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8.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9.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10.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11.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13.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4.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的调查研究15.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16.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8.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9.新社会阶层成长的调查研究20.建设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典型调查21.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22.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3.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25.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法律类1.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2.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3.社会主义宪法实践性研究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6.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调查研究7.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8.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0.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13.我国环境生态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14.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践的调查研究1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教育类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和改革2.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调查研究3.创新型国家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调查研究4.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5.新时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的调查研究6.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7.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典型调查8.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9.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0.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11.各地解决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12.大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研究13.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享受同等教育的状况和推进路径的调查研究14.国家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政策和实践调查研究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管理类1.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3.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使用的调查4.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5.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6.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7.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调查研究8.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9.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10.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1.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典型模式调查研究1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和状况的调查研究13.医疗和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5.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状况和新作用调查研究16.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和分析17.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20.反对腐败、建设清廉政府的典型调查21.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第一篇:大学生暑期调查实践报告——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近年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产生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趋明显。

那么,当今长春市民对环境生态问题的感知度和关注度如何呢?此次,我以“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为主题,自制了一份简单的问卷。

由于能力有限,仅对本小区部分居民进行了调查。

回收有效问卷60份。

由于使用的是非随机抽样,调查结果只能反映这60名被调查者的环境生态意识。

样本结构如下:性别:男性49%,女性51%;年龄:15-19岁13%,20-29岁8%,30-39岁17%,40-49岁23%,50-59岁17%,60-69岁12%,70-75岁10%;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初中17%,中专或高中52%,大专13%,大学本科及以上15%。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

包括该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二)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1.在第六题中,人们大都表示了当今世界上存在环境污染现象。

其中有58人表示“存在”,占总体的96.7%;有2人表示“不了解”,占3.3%。

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污染“不存在”。

2.在第七题中,他们对待存在环境污染的态度是:调查显示共有56人认为环境问题应该治理,其中有17人认为“急切需要治理”,有39人认为“需要治理”;仅有4人认为“无所谓”;没有人选择“不需要治理”。

以上两道题调查结果表明,调查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对于当今世界上的环境污染应及时、尽早治理。

更为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认为环境污染不存在或污染毋须治理。

尽管如此,在第五题中,只有28.3%的人总能够把垃圾投放到指定位置。

可见,他们的环保行为与环保意识不相匹配,虽然多数受调查者认为我国环境污染状况严重,而一但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哲学社科类参考题目

哲学社科类参考题目

哲学社科类参考题目哲学类1.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2.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和经验的典型调查3. 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 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典型调查4. 在当代中国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彰显的典型调查5. 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6.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典型调查7.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8.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9. 弘扬中华文化, 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10.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实践和路径创新调查研究经济类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实践的典型调查研究2. 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调查3.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4. 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的调查研究5. 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调查研究6. 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的调查研究7. 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8.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典型调查9. 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10. 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11. 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12. 扩大国内需求, 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13. 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14. 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的调查研究15.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创新与改革问题调查研究16. 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17. 各地发展中小微企业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18. 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问题的调查研究19.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调查研究20. 积极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21. 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调查研究22. 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23. 各类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4. 各地创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问题调查研究25. 后危机时代利用外资优化结构、创新模式的调查研究26. 21 世纪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27. 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28. 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29. 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30. 名牌战略案例研究社会学类1. 各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2. 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3.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4. 推进城市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新做法新经验调查研究5. 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6.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7. 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8. 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9. 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10. 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11. 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12.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13. 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4.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的调查研究15. 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16. 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7. 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8. 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9. 新社会阶层成长的调查研究20. 建设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典型调查21. 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22.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3. 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4.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25.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法律类1.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2. 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3. 社会主义宪法实践性研究4. 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5. 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6.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调查研究7. 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8. 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9. 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0. 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11. 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2. 公益诉讼问题研究13. 我国环境生态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14. 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践的调查研究15.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教育类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 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调查研究3. 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调查研究4. 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5. 新时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的调查研究6. 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7. 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典型调查8. 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9. 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0. 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11. 各地解决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12. 大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研究13. 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享受同等教育的状况和推进路径的调查研究14. 国家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政策和实践调查研究15. 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管理类1. 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2. 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3. 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4. 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5. 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6. 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7. 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调查研究8. 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9. 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10. 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1. 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典型模式调查研究12. 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13. 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4. 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5. 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状况和新作用调查研究16. 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17. 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18. 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19. 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20. 反对腐败、建设清廉政府的典型调查21. 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社会调查参考经典课题

社会调查参考经典课题

大学生社会调查参考课题1.“十二五”期间我国发展的创新驱动战略与政策研究2.环境审计理论和实践调查研究3.经济政策调控的社会影响调查4.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调查分析5.城乡基层社会管理创新调研6.加强和完善互联网虚拟社会管理研究7.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及影响调查研究8.高考人数下降与教育结构调整的调查分析9.家庭收支状况的抽样调查分析10.不同行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调查11.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12.农民工养老保险的调查分析13.食品安全问题的社会影响调查14.物价上涨的原因及影响调查15.保障性住房的实施及影响调查16.我校校友发展情况调查分析17.农村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调查研究。

18.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典型调查。

19.开发人力资源、提升人力资本问题的调查研究。

20.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21.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

22.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

23.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24.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

25.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26.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

27.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

28.公益诉讼问题研究。

29.我国环境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

30.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

31.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32.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33.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34.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35.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36.城市中农民工状况的专项调查。

37.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典型调查。

38.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39.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40.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41.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

42.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

43.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调查研究。

44.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方式调查45.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调查46.当代青年婚恋观调查47.大(中)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状况调查48.大学生社会交往(适应)能力状况调查49.青少年消费需求调查50.大(中)学生心理素质(健康)状况调查51.大学生环保意识及其行为模式调查52.流行文化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调查53.流动青年生存、发展状况调查54.现代传媒对青少年影响调查55.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调查56.大学生创业园(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发展调查。

挑战杯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考选题

挑战杯人文社会科学类参考选题

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哲学类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2、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和经验的典型调查3、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经验典型调查4、在当代中国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彰显的典型调查5、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践的典型调查7、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8、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9、弘扬中华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共同富裕实践和路径创新调查研究经济类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丰富实践的典型调查研究2、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典型调查3、以科学发展为主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设的调查研究5、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的调查研究6、农村依法流转土体承包经营权问题的调查研究7、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途径和模式的典型调查8、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典型调查9、我国农业合作社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10、发展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调查研究11、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新兴产业的典型调查12、扩大国内需求,刺激消费需求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13、发挥区位优势、推动老少边贫地区发展的调查研究1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的调查研究15、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创新与改革问题调查研究16、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17、各地发展中小微企业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18、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问题等等调查研究1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居民收入的调查研究20、积极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21、活跃和完善中国式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调查研究22、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的典型调查23、各类企业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24、各地创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问题调查研究25、后危机时代利用外资优化结构、创新模式的调查研究26、21世纪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典型调查27、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2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29、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30、名牌战略案例研究法律类1、党的领导、人民的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实现机制研究2、构建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础和法律保障研究3、社会主义宪法实践性研究4、物权法实施问题研究5、知识产权法问题研究6、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的调查研究7、刑事法律问题调查研究8、中国民事法律制度完善研究9、未成年人法律保护问题调查研究10、我国法律援助工作的发展和创新调查研究11、社会舆论监督的法律问题研究12、公益诉讼问题研究13、我国环境生态保护问题的法律对策14、依法行政、严格公正文明执法实践的调查研究1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有关法律研究社会学类1、各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2、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3、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4、推进城市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新作法新经验调查研究5、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6、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7、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8、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9、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10、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11、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12、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13、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14、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的调查研究15、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16、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17、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8、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19、新社会阶层成长的调查研究20、建设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典型调查21、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22、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23、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24、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25、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教育类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我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2、建设学习型社会、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调查研究3、创新型国家建设与教育体制改革问题调查研究4、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教育发展、创新和改革的典型调查研究5、新时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创新的调查研究6、各地解决中小学应试教育现象的举措和经验调查研究7、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典型调查8、高等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研究9、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心理素质的调查分析10、加强和改革中小学道德教育的典型调查11、各地解决城镇学龄前儿童教育问题调查研究12、大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和经验典型调查研究13、城市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享受同等教育的状况和推进路径的调查研究14、国家解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政策和实践调查研究15、中外学校间学生交流活动的调查研究管理类1、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政府转型和行政改革典型调查2、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问题的调查分析3、电子商务在某一行业的应用的调查4、新型科技企业的定位和管理调查研究5、社区物业管理体制和模式的典型调查6、大型零售企业物流系统发展调查7、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的调查研究8、我国企业家队伍成长发展的调查分析9、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和管理体制问题调查研究10、企业在创新转型升级中崛起和发展的典型调查11、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典型模式调查研究12、食品卫生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与状况的调查研究13、医疗与药品的监管体制、机制和现状的调查14、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15、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状况和新作用调查研究16、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与分析17、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个案研究18、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19、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20、反对腐败、建设清廉政府的典型调查21、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最新优秀范文五篇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最新优秀范文五篇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最新优秀范文五篇加强环保意识是环保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下面是由资料库的为大家整理的”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2019”,仅供查阅。

城市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报告精选(一)人类的发展是伴随着适应环境,改造环境而发展起来的。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

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掌握了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的努力增强了,环境面貌的改变也随之日益加快了。

但是人类也受到了大自然无情的报复──环境问题空前严重地出现在人类面前,使人们陷入忧郁不安之中。

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

为此,市政府会同市环保局组织展开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并宣传环保。

本次调查结果的有关数据统计如下:调查范围:我市居民调查方式:网络调查问卷调查人数:162人发放问卷:162份有效问卷:162份一、环保意识调查结果:调查显示,仅有15%的人表示知道世界环境日是每年的6月5日;有85%的人对每年的世界环境日不太清楚。

可见,对世界环境日的宣传仍需进一步加强。

有38%的居民知道全国统一的”环境污染举报”免费环保热线电话12369,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73%的人对xxxx2年xxxx市着力实施的”十大环保工程”表示了解,有41%的人对xxxx市实施的蓝天工程表示了解,看来市政府所采取的环保举措已经越来越为广大人们所关注。

有92%的人认为与以前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另有4%的人认为并没有很好的提高。

看来,虽然人们的环保意识确实有所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有73%的人认为保护环境是为了生活环境更加整洁;另有23%的人认为保护环境是为了与自然和谐相处,为子孙后代着想。

第十二届挑战杯选题参考

第十二届挑战杯选题参考

第十二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作品参考题(草案)为帮助参赛同学,更好地围绕时代发展主题、社会变革需要和人民群众期待,开展参赛作品选题制作,特请有关专家拟定了本参考题目。

总体要求:鼓励参赛同学认真学习理论,深入社会实际,用建设性的态度和改革发展的眼光,了解新情况,反映新问题,学习新经验,参加新实践,了解社会,亲近群众,典型调查,以小见大,独立思考,创新认识,拓展视野,加深对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把握,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以人为本、实事求是、有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和科学谨慎的精神,锻炼利用科学理论来洞见、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参赛作品,论文类每篇在8000字以内,调查报告类每篇在15000字以内。

为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所做的各类发展规划、工作方案和咨询报告,已被采用者亦可申报参赛,同时附上原件和采用单位证明的复印件和鉴定材料等。

本届组委会不接受没有列为竞赛学科的作品参赛。

哲学类1.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独立自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

2.当代中国马克思注意大众化典型调查。

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意义。

5.改革开放伟大历史作用的典型调查。

6.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典型调查。

7.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和经验的调查。

8.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建设的典型调查。

9.弘扬中国文化,培育时代精神的调查研究。

10.积极引导宗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问题调查研究。

11.新形势下信仰问题研究。

经济类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2.市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30年历程的典型调查。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典型调查。

4.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途径和形式调查研究。

5.我国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新格局进程的调查研究。

社会学类课题

社会学类课题

社会学类
1. 各地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典型调查研究
2. 各地加强和完善社区建设和服务的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3.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
4. 推进城市务工人员融入城市的新做法新经验调查研究
5. 社会诚信、商务诚信、政务诚信建设实践和经验调查研究
6. 生活方式的改变与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7. 国家认同问题的调查研究
8. 我国当代社会结构变动的单项调查
9. 就业方式和就业观念变化的调查研究
10. 我国人口素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11. 城镇老龄事业发展的调查研究
12.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13. 社会转型中妇女地位变化调查研究
14.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的调查研究
15. 新的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调查研究
16. 社会工作服务活动和组织建设的调查研究
17. 我国社会救助工作体制和状况调查研究
18. 我国志愿者事业的发展状况和影响调查研究
19. 新社会阶层成长的调查研究
20. 建设和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典型调查
21. 城市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22. 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调查
23. 时尚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24. 网络发展及其对青少年影响的调查
25.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3篇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3篇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3篇在生活中,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一起来参考报告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公民生态环境意识调查报告1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同时大量的各种废弃物也被制造出来,它们严重破坏了我们的生活环境危及我们的生存。

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环境状况的不断重视,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已日益受到不断地重视和加强。

人们改造自然的同时也遭受了大自然的无情报复。

尽管我国政府不断加强整治力度,但是由于其他人为原因,我国的环境问题还不容乐观。

为此,我和同班同学王刚利用暑假时间在家乡展开了居民环保意识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于环境保护问题的看法,同时对我们的周边生活环境进行一个初步的了解,从而针对性的对家乡居民宣传环保知识。

本次通过发放调查问卷随机调查的形式对汝州市居民的环保意识以及周边环境状况展开了调查,共计发放调查问卷100份,又想问卷100份,通过分析调查结果,我们发现汝州市的环境现状以及攻门的环保意识依然堪忧。

一、调查结果调查显示,有83%的人表示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很严重,家乡街道上经常有废纸废物、附近的河流湖泊浑浊不清;有17%的人表示还可以,但是不是很好,有一定的差距,人需不断改进。

说明本地的环境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仍然影响着居民的日常生活。

有73%的居民认为目前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重大的问题,十分担心后代人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差,并且想为环保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看来环境问题已经为广大人们所关注,已经成为了一个众人瞩目的重大问题。

有52%的人认为当个人利益与环境保护发生冲突时,会优先选择环保;另有48%的人选择会优先维护自己的利益或者犹豫不决。

看来,虽然与以前相比,目前人们的环保意识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还有一些不顾生态平衡蓄意破坏环境的人,而他们为的只是一些个人利益。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和重要性,并探讨目前常用的测评方法和研究成果。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定义和重要性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是指个体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的综合体现。

它包括了个体对环境问题的认识程度、环境价值观与行为意向等方面。

具有较强环境生态意识的公民能够更好地理解环境问题的本质,重视环境保护,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促进可持续发展。

环境生态意识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环境保护水平:有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公民更容易形成环境友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产生等,从而有效降低对环境的损害,推动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2.参与环境决策:环境生态意识高的公民更关注环境决策和政策的制定过程,能够积极发声,参与环境议题的讨论和决策,推动环境政策的科学合理性。

3.加强环境教育: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对环境教育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教育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培养其环境生态意识,有助于塑造健康的环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二、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测评方法目前,常用的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测评方法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

1.问卷调查法:通过编制一系列关于环境意识的问题,以量化的方式测量公民的环境认知、态度和行为意向等方面。

这种方法可以统计结果,量化研究对象的环境意识水平,但受到回答者主观意识和回答不准确等问题的影响。

2.观察法:研究者通过观察公民的实际行为,来推断其环境生态意识的水平,比如观察公民是否按规定垃圾分类、是否节约用水等。

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到行为,但受到时间和地点限制,无法全面了解公民的环境意识。

3.实验法:研究者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公民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行为反应,从而了解其环境生态意识。

这种方法可以控制实验条件,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但需要研究者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研究

生态文明教育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生态文明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本文通过对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实践策略以及效果评估的研究,旨在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引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内容。

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对于培养公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出发,探讨实践策略,并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估,以期为生态文明教育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

二、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1. 生态文明教育的定义生态文明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使人们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培养绿色生活方式,提高环境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种教育活动。

2. 生态文明教育的目标(1)提高公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

(2)培养绿色生活方式,倡导低碳、环保、节约的生活方式。

(3)提高环境保护能力,使人们在生产、生活和消费过程中具备环保意识和能力。

(4)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文明教育的实践策略1. 教育内容创新(1)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如开设生态文明通识课程、环保专题讲座等。

(2)开展生态文明主题活动,如环保知识竞赛、环保创意设计大赛等。

(3)结合地方特色,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教材。

2. 教育方法创新(1)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环保知识。

(2)加强实践教学,如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等。

(3)运用多媒体技术,如制作环保宣传片、开展网络环保教育等。

3. 教育评价创新(1)建立生态文明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行为进行评估。

(2)开展环保素养测评,关注学生的环保实践能力。

(3)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

四、生态文明教育的效果评估1. 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显著提高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学生的环保意识、环保观念得到加强,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报告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封面关于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调查报告摘要:生态环保问题越来越吸引我们的眼球,也相应的引起了政府、民众的关注。

就公民的生态环保意识而言,一些民众还是有所增强的,但是?大部分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还亟待加强,尤其是当生态环保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

所以,我们要从民众、社会、国家三个方面找到增强公民生态环保意识的方法。

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构建美好和谐社会。

关键词:生态环保意识增强公民可持续系:国际关系学院专业:英语(国际关系方向)年级: 2011级班:2班姓名:胡晓露学号:姓名:王蕊学号:姓名:付忠臣学号:姓名:苏帅学号:姓名:张晓学号:关于公民生态环境意识的调查报告一、前言近些年来环境一直是比较敏感的字眼:2013年年初,中国中东部地区陷入严重雾霾之中。

从东北、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度和严重空气污染;2月28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扬沙浮尘,空气颜色由灰白转为土黄,进而北京全境出现沙尘污染。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健康水平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逐渐从“求温饱”转向“盼环保”、从“谋生计”变为“要生态”。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据此,我们小组针对“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做了调查。

本调查采用不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共设计15道选择题,内容涉及环保知识、公民个人日常生活习惯、日常生活环保意识等方面。

调查对象包括在校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外来务工人员以及自由职业者等,共有50人参与此次调查。

调查时间为2013年4月25日至5月2日。

二、主体(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调查对象本调查的参与对象为重庆市沙坪坝区的公民,共50人。

社会实践参考内容

社会实践参考内容

附件1华侨大学2014年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参考内容(分类)一、海西发展类(A):科学发展,促海西经济协调增长;统经携文,创东南特色全面腾飞。

1、晋江精神服务实践与调查研究2、长汀经验服务实践与调查研究3、传统村落与“美丽乡村”调查研究4、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和改革的调查研究5、各地发展中小微企业的实践与经验调查研究6、积极发展我国现代服务业的典型调查7、创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问题调查研究——以华侨大学为例8、生态环境产业发展调查分析9、资源节约型企业典型调查10、各地建立和完善中小微企业服务体系实践和经验的调查研究11、新世纪我国商会企业和企业家协会状况和新作用调查研究12、影响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的因素调查研究13、浅析中小企业网络推广的方法的研究14、基于SWOT分析的旅游开发对策研究——以泉州为例15、污染企业的治理与补偿机制研究16、物流金融业发展的制度创新与业务运作模式选择某某品牌战略研究17、人民币国际化面临的挑战和对策分析研究18、福建省典当行现状研究19、网络团购的市场分析、发展瓶颈和建议的调研研究20、“土地财政”规模估算及影响因素研究21、华侨大学校友创业调查研究22、归国华侨侨眷发展问题研究——以闽南地区为例二、志愿服务类(B):热心公益,树立青年志愿好精神;关爱社会,倡导学子服务新风尚。

1、重大国家事务中大学生志愿者的角色认同与压力应对研究2、大学生暑期山区农村志愿服务成果研究——以甘肃积石山为例3、影响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目的与激励因素调查与研究4、基于福建省农民工子女的生存现状探索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5、论大学生志愿者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的可为空间6、依托新媒体,服务新青年--公共治理视角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呼叫平台构想7、大学生志愿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对策8、高校非志愿专业(专业调剂)学生发展现状研究9、青年志愿者共情疲劳的发生与预防10、两岸三地公益文化志愿服务体系的服务实践与调查研究11、培养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的服务实践与调查研究12、社区志愿关爱实践活动服务与调查研究13、关于志愿者服务与社会认知关系的服务实践与调查研究14、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15、新社会阶层成长的调查研究16、便民快捷健全的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的调查研究17、福建省网络公益创业研究18、华侨大学艺术志愿服务探究19、“蚁族”等青年群体生活状况调查研究2三、文化传承类(C):学为人师,彰表中华传统文化;行为世范,传承民族多彩风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及其测评研究
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随着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随之生产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日趋明显。

在此,我对我们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

性别:男性45%,女性55%;
年龄:10-20岁25%,21-35岁27%,36-50岁19%,51岁以上29%;
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3%,初中18%,中专或高中50%,大专15%,大学及本科以上16%。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
(一)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定义
公民环境生态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构成之一。

包括该国公民对于污染、公共卫生等的环保意识,对于动物保护的意识程度,对于环保、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的认知程度等。

(二)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的状况
1.在第四题中,反映了人们对一些环保术语的认知程度.其中有
65.4%的人表示“一般”,有23.1%的人表示“不了解”,有11.5%的人表
调查显示共有34.6%人认为偶尔,其中有30.8%人认为“从不”,有19.2%
人认为“有时”,只有15.4%人认为“经常”
知是了解的,可喜的是被调查者中没有人不在乎环保术语,公民对于环保的意识还是很强的。

在第6题中,只有15.4%的人总能够“经常”分类处理垃圾,可见,他们的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不相匹配。

虽然多数受调查者有良好的环保意识,而一旦把环境问题与实际行动相比较,则显出他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程度偏低。

3.调查表明,绝大部分群众的动物保护意识达到了一定高度。

在第十题“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中,有93.3%人选择“不会”,其中75%人在接下来的第十一题中选择不食用的原因是“野生动物需要保护”,3.6%选择“不卫生”,1.8%选择“价格高”;选择“会”食用的仅有 6.7%人中,75%的人食用的原因是
“别人点的,我无所谓”,只有25%人选择“味道好”。

远。

十二题(多选题),认为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时,对于此问题的回答,有40%的人认为应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35%的人认为应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21.7%的人认为应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这说明人们更希望通过政府制定规章制度推动环保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三)环保意识的特点
1.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境的满意度成负相关。

从调查中可发现,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对环境判断的重要变量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越清醒,从而造成对环境状况满意度得下降。

如果用不同群体中“高满意群体”和“地满意群体”比例来体现各群体的总体满意度,则学历在小学及小学程度以下人群的满意度最高(1:1),大学本科及以上人群的满意度最低(1:5),即低学历与高学历满意度比为5:1。

2.公民的受教育程度与环保意识成正相关,因为他们对相关问题的认识程度更清晰。

(四)看法和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使我对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了解,就调查结果来看,公民有着比较强的环境生态意识,但是其行为却远远落后于他们的环境生态意识,良好的环保医院意愿也难以付诸实际行动,再加上市有关部门的工作未做到位,执法力度不够,对环保工作的管理不善等诸多因素的存在。

就当前的情况,在此提出一点建议,仅供参考。

第一,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各级决策者和广大市民的环保意识。

要提高市民对环保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的环境观和价值观,使市民自觉的按照环保要求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使环境保护意识成为一种心理,并转化为一种环境责任,尽力使其实际行动与环保意识配套。

第二,坚决贯彻和执行各项环保法律和法规,继续作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对不保护环境的个人或企业要依法处理,从严处理。

严格执行环保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使执法人员有法可依。

这次调查可以反映出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当然,在我
们憧憬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知道美好的环境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我们每一人义不容辞的职责。

毛莉丝
10商务英语附:
公民的环境生态意识调查问卷
1.您的性别:
男()女()
2.您的年龄:
10-20岁()21-35()36-50岁()51岁以上()
3.您的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初中()中专或高中()大专()大学及本科以上()
4.你对一些环保术语了解多少?
十分了解()一般()不了解()不在乎()
5.你对使用塑料包装袋的看法如何?
方便()会有害于健康()会污染环境()无所谓()
6. 你在平时生活中是否有过下列行为:
(1)购物时特意不使用塑料袋
经常()有时()偶尔()从不()
(2)对生活垃圾分类处理
经常()有事()偶尔()从不()
7. 您对环境污染的态度是
急切需要治理()需要治理()不需要治理()无所谓()
8. 关注报刊杂志上面的环保专题
经常()有时()偶尔()从不()
9. 您认为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是?
植树造林和森林保护()节约能源()治污减排()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野生动植物保护()
10. 您会食用野生动物做的肉吗?
会()不会()
11.(1)为什么吃[请选择“会”的人选择]
味道好()别人点的,我无所谓()
(2)为什么不吃[请选择“不会”的人选择]
野生动物需要保护()不好吃()不卫生()价格高()
12.您认为下面哪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有较大帮助?
加强环境生态保护宣传教育()健全环境生态方面的法律法规()
促进公民参与环境生态保护活动()监督企业治理污染()
提高环保技术力度()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增加环保方面的资金投入()发挥民间环保组织得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