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通俗的现代派_论徐
现当代文学名词解释
3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后期从苏联引入这一口号,作为一种创作方法,其影响比以往其它方法更加深远,甚至一直延续到当代。作为无产阶级文学的一种基本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1932年苏联首届作家代表大会确定的。它要求文艺家从现实的革命出发,真实地历史地具体地描写现实,这种艺术的描写还必须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这个口号的提出,是为了清算"拉普"机械论的文学思想以及"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的偏误,所以有强调"写真实"的一面。(传入时有些变形,由于周扬在左联的领导地位,文章几乎给此后左翼文坛对创作方法探求定下了调子,即既吸收了其中有利于现实主义恢复与发展的因素,又不能从根本上摆脱左倾机械论的****)
34、两个口号论争:指1936年上海左翼文学界关于国防文学和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这两个口号的论争。这两个口号都是因日寇扩大对华侵略和国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为适应党中央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要求而提出的。国防文学口号先由上海文学界地下党领导周扬提出,并由此开展了国防文学运动和国防戏剧、国防诗歌活动。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口号由党中央特派员冯雪峰到上海和鲁迅、胡风等商量后由胡风撰文提出的。受到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作家的指责而发生论争。鲁迅撰文提出两个口号可以"并存",批评了主张国防文学的一些左翼领导人的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错误。这是左翼文学界在新形势下围绕建立文艺界统一战线由于某些思想分歧而发生的论争。通过论争达到了新的团结,为过渡到抗战文艺运动和建立广泛的文艺界抗日统一战线准备了思想条件。
九十年代徐訏_无名氏小说研究综述
中国文学研究
95
意义 ,正如露丝·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首章中所 说 ,人之本性是由文化即习俗塑造的 ,因此 ,运用民 俗和习俗来分析徐讠于小说就成为吴福辉立论的基 点和依据 ,他认为徐讠于是徘徊于城乡 、沪港之间的 作家 ,由于沪港两地不同的社会文化特征和现实风 俗习惯 , 徐 讠于 的 后 期 小 说 中 广 泛 存 在 着“田 园 模 式”,这说明徐讠于没有真正地进入都市香港 λζ ;此外 , 精神分析学方法也占一席之地 ,程亦骐在《精神分析 学派对徐讠于三 、四十年代小说创作的影响》λ{一文中 认为 ,徐讠于小说受弗洛伊德“幻想”和“无意识”理论 的影响 ,往往幻化出一些真善美的人生世界和人物 形象 ,同时通过梦境描写揭示人物的无意识心理 。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重点习题及名词解释
第一章文学思潮与运动1 简述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
2 简述第一个十年文学创作上的时代品格。
3 论述文学革命的实绩。
第二章鲁迅(一)1为什么说《呐喊》与《彷徨》是中国现代小说的成熟之作?2简述《野草》的艺术特质。
第三章小说(一)1 简述“问题小说”的特点。
2 简述“自叙传”小说的特点。
第四章通俗小说(一)1 谴责小说的特点?2 什么是鸳蝴─礼拜六派文学?第五章郭沫若1《女神》的艺术特征?2以《屈原》为例,说明郭沫若历史剧作的特色。
第六章新诗(一)1 早期白话诗的意义?2 湖畔诗人的风格?3 前期新月派诗歌特点?4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代表人物和代表作?第七章散文(一)1 早期各刊物“随感录”的主要作家?2 “言志派”散文特征?3 朱自清散文特色?4 现代评论派散文特色?第八章戏剧(一)1 什么是“文明新戏”?2 何谓“爱美剧”?3 “小剧场运动”的含意?第九章文学思潮与运动(二)1 简述无产阶级文学思潮的产生过程。
2 自由主义作家的文艺观?第十章茅盾1 论述茅盾的小说成就。
2 茅盾在理论批评方面有何贡献?3 吴荪甫形象的复杂性具体表现在哪几方面?第十一章老舍1 为什么说老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价值在于他对文化批判与民族性问题的格外关注。
2 《骆驼祥子》在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方面是如何表现的?3 简要说明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十二章巴金1 简述巴金前期小说的创作特色。
2 高觉新形象的复杂性在哪里?3 简述巴金后期小说创作特点?第十三章沈从文1 沈从文小说乡村叙述的独特视角?2 请说明沈从文为何被称为“文体作家”。
第十四章小说(二)1 左翼小说的特点?2 京派小说的特点?3 海派小说的特点?第十五章通俗小说(二)1 张恨水小说的特色?2 武侠小说的想象与拓展?第十六章新诗(二)1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特点?2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特点?第十七章鲁迅(二)1 鲁迅杂文的意义?2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3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色。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形考任务3参考答案(题目已按字母A~Z排序)一、单项选择题1. 1936年出版其第一本诗集《大堰河》的诗人是(艾青)。
2. 《北极风情画》、《塔里的女人》二书极为畅销,多年来各销五百余版。
其作者是(无名氏)。
3. 被公认为是现代武侠小说的开端是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
4. 被闻一多先生高度赞誉为“擂鼓诗人”和“时代的鼓手”的诗人是(田间)。
5. 戴望舒的第一本诗集是(《我的记忆》)。
6. “孩子/在土里洗澡;//爸爸/在土里流汗;//爷爷/在土里埋葬。
”出自(《三代》)。
7. 将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称之为“四大谴责小说”的著名作家是(鲁迅)。
8. 普罗诗歌的代表诗人是(殷夫)。
9. 七月诗派重要的诗论家是著有《诗与现实》、《人与诗》、《诗是什么》的(阿垅)。
10. “私淑”里尔克的一位中国诗人,以他取得的巨大成绩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诗哲的地位,他的《十四行集》,攀上了20世纪40年代诗歌史上的第一座高峰,这位诗人是(冯至)。
11. 新诗史上第一部歌颂苏联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新生活的诗集是(《新梦》)。
12. 《新月诗选》的编选者是(陈梦家)。
13. 有位诗人十来没写诗了,“有一次,在一个冬天的下午,望着几架银色的飞机在蓝得像结晶体一般的天空里飞翔,想到古人的鹏鸟梦,我就随着脚步的节奏,信口说出一首有韵的诗,回家写在纸上,正巧是一首变体的十四行”,于是,诗人的灵感蜂拥而至,一共写出了27首十四行诗。
这位诗人是(冯至)。
14. ”鸳鸯蝴蝶派”时期的言情小说可视作“纯情小说”,代表作品是徐枕亚的(《玉梨魂》)。
15.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先后主编或创办过《申报·自由谈》、《半月》、《紫罗兰》、《紫兰花片》、《乐观》等大型杂志和个人刊物的著名编辑是(周瘦鹃)。
16. 张恨水的成名之作是(《春明外史》)。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名词解释名词解释东北作家群:是指九一八事变以后,一群从东北流亡到关内的文学青年在左翼文学运动推动下共同自发地开始文学创作的群体。
他们的作品反映了处于日寇铁蹄下的东北人民的悲惨遭遇,表达了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父老乡亲的怀念及早日收回国土的强烈愿望。
他们的作品具有粗犷宏大的风格,写出了东北的风俗民情,显示了浓郁的地方色彩。
"东北作家群"的主要作家有萧军、萧红、舒群、端木蕻良等,代表作有萧红《呼兰河传》《生死场》,萧军《八月的乡村》等。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朱光潜等。
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
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
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
"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品格。
他们的思想是讲求"纯正的文学趣味"所体现出的文学本体观,以"和谐"、"节制"、"恰当"为基本原则的审美意识。
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
京派作家以表现"乡村中国"为主要内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蕴。
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使小说诗化、散文化,现实主义而又带有浪漫主义气息。
《现代》:1932年5月由施蛰存主编的大型文学期刊《现代》创刊,为新感觉派小说提供了最重要的发表阵地。
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新感觉派作为一个小说流派已经形成,并开始步入成熟期。
沈从文:沈从文(1902—1988),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
原名沈岳焕,笔名小兵,懋琳、炯之、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
湖南凤凰人。
苗族。
京派作家代表人物。
长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
徐许成就
人物概述徐訏(1908—1980.10.5) ,浙江慈溪人。
1933年北大哲学系毕业,转该校心理学系读研究生。
北大读书时发表短篇小说《烟圈》。
1934年在上海任《人间世》月刊编辑。
1936年发表了短篇小说《郭庆记》。
1936年赴法国巴黎大学修哲学,获博十学位。
抗战爆发后回国,居上海。
先后任《天地人》、《作风》等刊物主编。
193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鬼恋》,是作者的成名作。
1942年赴重庆执教于中央大学。
1944 年出版长篇小说《风萧萧》。
1948年出版《进香集》等5部诗集,总称《四十诗综》,收1932年以来的诗作。
1950年赴香港,以写作为生,曾与曹聚仁等创办创垦出版社,合办《热风》半月刊。
1960年出版描写抗战时期中国社会百态的长篇《江湖行》。
1966年起先后任中文大学教授,香港浸会学院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
生平经历1908年11月11日,徐訏出生于宁波慈溪,原名徐传琮,笔名有徐于、史大刚、东方既白等,193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留校转攻心理学,1936年赴法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在法期间,徐訏创作了成名作《鬼恋》,这部中篇小说后来先后三次搬上大银幕。
徐訏是一位关注都市生活的现代作家,特别擅长讲述都市浪漫爱情传奇,其作品在沦陷区和大后方都有广泛的读者。
徐訏常常被认为是一位通俗文学作家,但他的写作结合了西方现代派的风格,擅长心理分析,将普通的爱情、婚姻与哲学思索奇妙地结合起来。
1950年之后,徐訏只身离开上海去了香港,并另组家庭,重新写作。
徐訏在香港和台湾安居了近30年,写了60余部著作,在香港、新加坡任大专院校教职,四处讲学,声誉遍及海外各地。
1980年10月,徐訏在香港去世。
1996年,陈逸飞将徐訏的小说《鬼恋》改编成电影《人约黄昏》后,徐訏这个名字才重新被挖掘出来,他的作品陆陆续续被重新出版。
几年前,徐訏留在大陆的女儿葛原出版了回忆录《残月孤星》,记录了葛原和她父亲徐訏之间一段魂牵梦萦的悲惨回忆。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
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随感录”作家群:1918年4月,《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
向其撰稿的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钱玄同、刘半农、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这些杂感作者被称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
陈独秀的泼辣明快,钱玄同的汪洋恣肆,刘半农的爽直幽默与鲁迅的犀利凝重,展现了这一作家群的不同风格。
而立论坚实、短小精悍、富于战斗力,则是其共同倾向。
问题小说: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进程中的第一个潮流,出现在1919年的下半年到1922年间,代表作家有冰心、许地山、叶绍钧、庐隐、王统照等。
他们以五四新文化作为参照,重新思考社会人生问题,并通过小说的形式加以艺术的表现。
文学研究会作家的“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恋、教育、就业、家庭、妇女、儿童等问题,作家们对社会弊端的敏锐感悟,使五四文学具备了强烈的启蒙色彩和理性批判精神。
主要不足是由于急于要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和对人生的思考,社会功利的倾斜使其不免带有观念化与抽象化的陋病,人物形象被社会问题冲淡,削弱了作品的审美价值。
代表作有冰心《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
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出现溯源于鲁迅的《故乡》。
20年代,现代文坛上出现了一批比较接近农村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较多受到鲁迅影响,以农村生活为题材,以农民疾苦为主要内容,形成所谓“乡土文学”。
代表作家有彭家煌、鲁彦、许杰、许钦文、王任叔、台静农等。
乡土文学是在“为人生”文学主张的影响和发展下出现的,这些寓居于京沪大都市的游子,目击现代文明与宗法农村的差异,在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启迪下,带着对童年和故乡的回忆,用隐含着乡愁的笔触,将“乡间的死生、泥土的气息,移在纸上”,显示了鲜明的地方色彩,从总体上呈现出比较自觉而可贵的民族化的追求,开创了现代文学史上堪称一大创作潮流的风气。
代表作有彭家煌《怂恿》,王任叔《疲惫者》,许钦文《疯妇》,台静农《地之子》等。
第十讲++通俗文学与海派
施蛰存的历史题材小说 《鸠摩罗什》、《将军的头》、《石秀》等。 它们对历史中的或是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英雄 人物进行了颠覆性改写,改写的方法是采用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来揭示古代人物的深 层心理。这些小说以现代人(西方的)的目光来 臆测古人的深层心理,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其 实是现代人自身的心理状况。在这个意义上 说,古代的材料只是给现代人提供了一面自 我窥照的镜子而已。
石秀一一的看着,每剜一刀,只觉得一阵爽快。 只是看到杨雄破着潘巧云的肚子倒反而觉得有 些厌恶起来,蠢人,到底是刽子手出身,会做 出这种事来。随后看杨雄把潘巧云的四肢,和 两个乳房都割了下来,看着这些泛着最后的桃 红色的肢体,石秀重又觉得一阵满足的愉快了。 真是个奇观啊,分析下来,每一个肢体都是极 美丽的。如果这些肢体合并拢来,能够再成为 一个活着的女人,我是会得不顾着杨雄而抱持 着她的呢。
他直挺起身子玩看着她,这一对很容易受 惊的明眸,这个理智的前额,和在它上面 随风飘动的短发,这个瘦小而隆直的希腊 式的鼻子,这一个圆形的嘴型和它上下若 离若合的丰腻的嘴唇,这不是近代的产物 是什么?他想起她在街上行走时的全身的 运动和腰段以下的敏捷的动作。她那高耸 起来的胸脯。那柔滑的馒鱼式的下节…… (刘呐鸥:《游戏》)
40年代海派的其他作家 苏青和张爱玲比较接近,但她对时代的认 识远没有达到张爱玲那样深邃的地步。 徐訏和无名氏通常被称为是“后浪漫主 义”,写都市中的奇幻故事,他们的“奇” 和张爱玲的“奇”是不一样的,是虚构出 来的浪漫故事,是真的奇,当然也可以说 是假的“奇”。他们的小说更接近于通俗 小派在艺术形式上采用了西方现代 主义文学的一些手法,比如心理分析、 意识流、蒙太奇等等。特别需要提出的 是他们的小说明显受到电影的影响,刘 呐鸥和穆时英都是电影迷,也有电影拍 制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的小说明显受 到电影的影响,视觉性很强,场景的转 换也带有蒙太奇的效果。
本科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考点精讲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中国现代文学史》重点精讲一、名词解释1、“八事”:1917年1月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从“八事”入手,即言之有物、不仿古人、讲求文法、不无病呻吟、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句。
2、“三大主义”:1917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提出“三大主义”,即推倒雕琢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倒陈腐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诲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通俗的社会文学。
3、文学研究会:1921年在北京成立,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等,随后加入的有冰心等。
在创作方法上,文学研究会强调写实主义,以“为人生”为基本创作宗旨。
人们习惯称文学研究会的创作为“人生派”或“为人生的文学”。
4、问题小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冰心等)在创作上出现了“问题小说”:以对现实的深切关注和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为基本特征,以揭示社会问题,表达对于人生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对于社会黑暗的批判为目的,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人生的问题。
5、创造社:1921年7月在日本东京成立,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汉等。
他们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强调艺术必须忠实的表现作者自己的“内心要求”,重视文学的美感作用。
6、“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郁达夫和他的创造社同道们以内心情感的表现方法,以作家个人经历为创作基础,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视角,表现出浓烈的抒情色彩和个人自剖色彩,着重表达个人内心对于客观世界的感受,从而形成作者、叙述者与人物的三重合一。
这种小说被称为“自叙传小说”或“身边小说”。
郁达夫的《沉沦》就是这种风格小说的典型作品。
7、乡土文学:1923年左右,“乡土文学”崛起,代表作家有王鲁彦、废名、许钦文、彭家煌、许杰、台静农。
他们对故乡社会有了更深的认识,思念遥远故乡的亲人,对中国乡村社会进行描摹与揭示。
乡土文学作品现实主义色彩强烈,其创作方法基本是写实的。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汇总1、“八事”主张:1917年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的理论见解,提出“不用典”、“不讲对仗”等八点主张,反对文学的复古主义及拟古主义思潮,倡导新诗的“形式大解放”。
2、人的文学:周作人在《人的文学》一文中提出的要求反对封建非人文学,建立以人道主义为本的合乎人性的文学。
“人的文学”成为“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特色。
3、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沈雁冰、周作人等,是“五四”后成立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宣扬“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
4、创造社: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成员有郭沫若、郁达夫等,是“五四”以后重要的浪漫主义社团,宣扬“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
5、新月诗派:1926年,徐志摩、闻一多等在《晨报副刊;诗镌》上提倡新格律诗,要求创造诗的新格式、新音节以表现完美的精神,被称为“新月诗派”。
6、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创作风格生动、泼辣、幽默,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7、湖畔诗社:1922年成立于杭州,成员有汪静之、冯雪峰、潘漠华、应修人等,是一个专心致志做爱情诗的浪漫主义诗歌团体。
8、南国社:由田汉创立于1923年,是一个以浪漫主义倾向和感伤情调为鲜明风格的话剧团体。
9、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在西方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它是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包括象征主义、唯美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等,总体特征是反传统和非理性,“五四”时期开始传入中国。
10、象征诗派以李金发为代表的象征诗派是“五四”以后出现在诗坛上的。
象征派诗人受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讲求感官享受和刺激,重视刹那间的幻觉。
象征派诗人否定诗歌与音乐的关系,完全把诗看为视觉艺术,这不同于新月派对诗歌音节美的重视。
象征派的诗歌作品特点是“观念联络的奇特”,即一部分一个观念可以懂,合起来反而含意难清。
他们讲究比喻,却过于难以捉摸。
李金发于1925年至1927年出版的《微雨》、《为幸福而歌》、《食客与凶年》,是象征派诗歌的代表作。
尔雅通识音乐鉴赏题目及答案
1下面哪一首曲子暗示了“音乐中包含着各种内容的表现,说不出表现的是什么是因为你听不懂”的审美观念:<)A、高山流水B、梁祝C、马赛曲D、马刀舞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2在音乐欣赏中,不一定非要用文学化、美术化的内容区解说音乐。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3“听不懂”——说不出音乐表现的是什么,说明听者欣赏水平差。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西西里之歌》选自下面哪一项:<)A、《蝴蝶夫人》B、《莫扎特》C、《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D、《星条旗永不落》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1文学和音乐分别是下面哪一项的艺术:<)A、语言;视觉B、语言;听觉C、视觉;听觉D、情绪;视觉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萨利埃里是下面哪一国的着名组曲家:<)A、德国B、法国C、英语D、意大利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3下面关于廖尚果描述错误的一项是:<)A、即青主B、中国音乐理论家C、生于1892年,卒于1959年D、着作有《乐话》和《音乐通论》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4《流浪者之歌》的作者是贝多芬。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1音乐欣赏的关键的心理活动是下面哪一项:<)A、了解音乐的创造背景B、体验微妙的情绪变化C、深刻理解曲音乐表现的主题D、了解音乐的创作形式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2音乐欣赏的基本方式是下面哪一项:<)A、感受听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B、感受视觉的美;体验情绪的变化C、感受听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D、感受视觉的美;体会创作形式的变化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3《马刀舞》是一首热闹的管弦乐曲。
<)正确答案:√我的答案:√4下面关于《蝴蝶夫人》表达正确的一项是:<)A、一首悠扬的钢琴曲B、一首雄壮的进行曲C、一首热闹的舞曲D、一首安静的合唱曲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1下面哪一项不可以引起联觉:<)A、发音速度B、音强C、音色D、音高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2由一种感觉引起其它感觉的心理现象叫做下面哪一项:<)A、想象B、联觉C、视觉D、听觉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3下面哪一项不可以用高音来表现:<)A、凉爽B、亮色C、真丝D、羊绒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4听觉是音乐与表现对象之间的桥梁。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钱理群版)现当代文学文学考研笔记最全名词解释作家、代表作品分析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笔记第一个十年(1917——1927)文学革命——文学背景: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政治小说风潮,林译小说。
发生标志: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
提出八事须言之有物,不模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滥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评价:1.是在对中西文学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的深入认识,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符合世界文学发展的趋势。
2.以形式为重点,强调文学内容与形式的双重改革。
陈独秀发表措辞强烈的《文学革命论》,坚定文学革命的立场。
提出三大主义作为文学革命的征战目标:曰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n?人的文学? :1918年12月,《新青年》刊登了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对当时的文学革命影响很大。
周作人从个性解放的要求出发,充分肯定人道主义,强调一种?利己而利他,利他即是利己?的?理想生活? ,提出以?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 ,认为新文学即人的文学,应充分表现?灵肉一致?的人性。
这深深影响了五四时期表现个性解放主题的创作。
1922年与学衡派的论辩。
学衡派:1922年9月,南京创刊《学横》。
梅光迪,胡先骕,吴宓。
文化保守主义者,受保守和清教色彩的新人文主义影响。
相信靠伦理道德凝聚中国。
宗旨:?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
鲁迅《估学横》,批驳。
n文学研究会:成立于1921年1月,北京。
周作人,郑振铎,(矛盾)沈雁冰,王统照,(叶圣陶叶绍钧等12人。
会刊:《小说月报》。
宗旨: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
注重文学的社会功利性,被看做?为人生而艺术?的一派,现实主义的一派。
以人生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倾向于19世纪俄国和欧洲的现实主义。
n创造社:成立于1921年6月。
日本东京。
2023届陕西省咸阳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咸阳市2023年高考模拟检测(三)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I卷(阅读题共71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概率论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让一只猴子在打字机上随机按键,只要赋予其无限的时间,猴子必然能打出一部莎士比亚全集;而若是有无限只猴子,则能立刻打出任何文章,此即“无限猴子定理”。
作为一个比喻,“猴子”所代表的是一个可以无限生成随机文本的工具,“打字机”则代表了意义无限的语言本身,“打字行为”的实质则是利用两个无限的交集来生成一个有限的子集。
产生了巨大影响的ChatGPT之所以被命名为“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实际上就是通过低“猴子”的随机性(提高正确语言答案出现的概率),提升“打字机”数量级(增加可学习的语言内宋),进而提高生成“莎翁全集”的概率。
通俗地说,ChatGPT的基本原理,即通过训练程序来有目的地学习人类语言知识和模式,从而生成高质量的文本。
这里的“学习”其实是一套利用奖励机制调整程序的策这——基于人类标准,程序所生成的语言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那么通过正确的累加和错误的摈除,程序就能够持续地生成正确的文本。
ChatGPT能大量制造符合人类标准的文本,如果将这种表现定义为“创造力”,ChatGPT显然是成功的。
当笔者向ChatGPT提问:“你能够为文学研究提供什么帮助?”其回答内就包括“提供文学批评”“提供有关文学作品的批评性评论”“帮助研究者了解文学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
中国现代文学史整理资料老舍小题1、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描绘市民社会生活的艺术大师。
2、1921发表短篇处女作《她的失败》,在英国完成3部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1926、《赵子曰》1927、《二马》1929,均连载于《小说月报》3、长篇童话《小坡的生日》19294、6部长篇《猫城记》1932、《离婚》1933、《牛天赐转》1934、《骆驼祥子》1936、《文博士》1936--1937、《大明湖》被战火所焚,1部中篇《新时代的旧悲剧》1935,3个短篇小说集《赶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5、从抗战爆发到全国解放,长篇:《火葬》1944、《四世同堂》1944--1948、《鼓书艺人》1949,中篇《我这一辈子》1947,中篇小说集《月牙集》1948,短篇小说集《贫血集》1944、《东海巴山集》1946、《微神集》1947,话剧《残雾》1940、《张自忠》1941、《面子问题》1941 30年代新诗1、1928年创办《新月》月刊,1931创办《诗刊》季刊2、1932年施蛰存创办文艺刊物《现代》3、现代派诗人的代表性诗集:《望舒诗稿》戴望舒1937、《鱼目集》卞之琳1935、《汉园集》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合集“汉园三诗人”《预言》何其芳1945、《二十岁人》徐迟1936、《绿》玲君1937、《石像辞》南星1937、《春野与窗》林庚19344、何其芳,把自己写诗的道路成为“梦中道路”,《预言》、《季候病》、《再赠》废名代表作《十二月十九夜》林庚《沪之雨夜》、《夜行》、《空心的城》5、政治抒情诗:郭沫若诗集《恢复》殷夫,原名徐伯庭,学名徐祖华,笔名白莽,《孩儿塔》、《伏尔加的黑浪》、《一百零七个》、《诗集》等4本诗集,《别了,哥哥》、《血字》、《议决》、《一九二五年的五月一日》,被称为“红色鼓动诗”6、蒲风,原名黄日华,诗歌集《茫茫夜》、《摇篮曲》、《生活》、《钢铁的歌唱》,长篇叙事诗歌《六月流火》7、长篇叙事诗:杨骚《乡曲》、穆木天《守堤者》、王亚平《十二月的风》、柳倩《震撼大地的一月间》、温流《我们的堡》、江岳浪《饥饿的咆哮》8、臧克家,新月派,1933自费出版第一本诗集《烙印》,1934《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运河》1936等诗集,《烙印》、《老马》、《当炉女》、《难民》等是有名的诗篇,被称为农民诗人、乡土诗人9、田间和艾青的诗歌创作开始也是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30年代诗歌
的写照》、《运河》。
特点:
①讲究诗的形式的凝炼、 整齐,讲究诗的节奏、韵 律,以格律诗的形式反映 社会现实。
②擅长比喻,把感情和倾 向性凝聚、隐蔽在诗的形 象里,化思想、概念为具 体形象。
③重视炼字炼句, 尤重动词。
第十六章 30年代的诗歌
一、现实主义派诗歌(无产阶级诗歌) 二、后期新月派诗歌 三、现代派诗歌
一、现实主义派诗歌(无产阶级诗歌)
1、中国诗歌会诗人群
1932年9月,在“左联”的领导下,“中国 诗歌会”在上海成立,它是一个群众性的诗 歌团体。
发起人有穆木天、杨骚、任钧、蒲风等。
1931年9月陈梦家编选《新月诗选》时在新月 派的理论上做出了调整:“在宣称‘主张本质 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谨严’的同时, 又‘不坚持非格律不可的论调,因为情绪的空 气不允许格律来应用时,还是得听诗的意义不 受拘束的自由发展’。”
后期新月派的诗体追求理论与实践
在回到内心原则下,后期新月诗派特别强调抒 情诗的创造。徐志摩在后期的创作中,注重的 是自由的格式及体式和内在灵魂的书写,要求 的是新诗的诗体建设不能阻碍所要表达的内容 ,在实践中,徐志摩以独特的作品验证着自己 的后期理论。
(2)遇师闻一多、徐志摩,后期新 月派诗歌代表作家
1927年夏,陈梦家高中尚未毕业,就考 入南京“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中央 大学”)法律系。这时他正做着一个十六岁少 年的天真的梦。他是这样描绘他当时的生活的 ,作为这些梦之花的结果的,则是一些自由体 的小诗。就在这时,他遇到了在中央大学任教 的闻一多与徐志摩。陈梦家的才华得到徐志摩 的赏识,诗作《那一晚》由徐志摩推荐,以“ 陈漫哉”的笔名揭载于《新月》月刊2卷8号 上,这是他首次公开发表作品。
中国油画发展
中国油画从外来艺术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组成部分,经历了漫长的学习、吸收和成长过程。
可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早期,距今400年前,意大利天主教士利玛窦等人来华传教,把欧洲油画作品带进中国。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就有天主像、圣母像等。
这种精细逼真的绘画,使中国画家感到惊异,但并未给予较高的艺术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
到清朝初年,有许多擅长油画的欧洲传教士来华,并在宫廷供职。
其中较著名的有意大利人郎世宁、潘廷章,法国人王致诚等。
他们是中国宫廷内第1批外籍画师,曾受命绘制过多幅油画肖像。
乾隆帝弘历曾命宫中选少年奴仆,随洋人学泰西画法(油画技法)。
现存满族画家五德的纸本油彩山水画,便是这一时期中国画家的油画作品。
鸦片战争后,中外交往较前频繁,西方的宗教绘画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中国,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较前显著。
但真正掌握西方绘画技法的中国画家,直到19世纪末才出现。
同治年间,欧洲传教士在上海土山湾设立孤儿院,向收养的孤儿传授各种技艺,其中的图画馆传授西方绘画技术。
孤儿长大离院,也把油画技法带到社会。
清末民初活跃于上海的周湘、张聿光、徐咏青等人,都出自土山湾孤儿院图画馆。
与此同时,一些中国文人到了欧洲各国,亲眼看到西欧画家的精心杰构。
薛福成的《巴黎观油画记》被广为传诵,康有为的《意大利游记》对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给予极高的评价。
中国知识界通过他们优美的诗文,初次了解到与中国传统绘画完全不同的另一种绘画。
1902年,清廷颁行学堂章程,采行日本制度。
1905年,科举制度废止,南京两江师范学堂、保定北洋师范学堂都设图画手工科,开油画课,聘请外籍教师任教。
1909年,周湘在上海先后办起中西美术学校及布景画传习所,传授西洋绘画技法。
丁悚、乌始光、刘海粟、张眉荪等人曾在此学画。
这是中国学习西方美术教育的开端。
同时,许多没有机会接受训练,又缺少油画材料的学画者,往往从摹绘油画印刷品入手,并使用各种代用颜料、油料,绘制基本上是中国传统风格的油画作品。
现在诗歌介绍
20世纪20年代刘大白鲁迅沈尹默周作人胡适刘半农郭沫若徐玉诺刘延陵康白情徐志摩宗白华王统照王独清邵洵美朱自清闻一多何植三穆木天冰心俞平伯刘梦苇应修人李金发冯乃超汪静之潘漠华于赓虞饶孟侃冯雪峰梁宗岱冯至孙大雨韦丛芜20世纪30年代方令孺冯文炳胡风林徽因钟鼎文朱湘戴望舒施蛰存臧克家李广田苏金伞阿垅方玮德殷夫艾青卞之琳林庚陈梦家何其芳金克木辛笛覃子豪光未然李白凤纪弦鲁藜徐迟田间邹荻帆杜谷彭燕郊南星20世纪40年代王佐良陈敬容杭约赫蔡其矫杜运燮穆旦罗寄一唐祈唐湜郑敏袁可嘉绿原马逢华曾卓牛汉屠岸张志民公刘文晓村宋颖豪20世纪50年代郭小川周梦蝶陈秀喜羊令野林亨泰夏菁方思李瑛洛夫罗门蓉子余光中麦穗杨唤流沙河张默痖弦邵燕祥昌耀李魁贤林泠岩上20世纪60年代向明管管大荒商禽辛郁郑愁予刘湛秋非马白萩任洪渊叶维廉陶里朵思张香华杨牧黄翔绿蒂哑默李元贞方含李敏勇张烨莫渝食指钟玲20世纪70年代敻虹张错汪启疆黄国彬依群叶延滨北岛江河林莽苏绍连芒克根子白灵多多海上胡宽刘自立舒婷田晓青艾农严力梁小斌杨炼顾城孙大梅20世纪80年代(上) 姚振函席慕容杨远宏傅天琳零雨伊蕾周伦佑钟鸣吕宗林于坚匡国泰刘立云王小妮翟永明阿坚邵揶梁平柏桦欧阳江河童蔚汪国真张曙光王家新雪迪姜宇清庄宗伟彭国梁杨克杨平陈德锦廖亦武石光华苇鸣大仙孙文波十品汤养宗郭密林黑大春牛波秦巴子肖开愚莫非潇潇赵野黎明鹏陈东东陈克华殷龙龙吕德安韩东骆一禾孟浪王良和于小韦王明韵蔡丽双黄海凤老巢江堤张耳胡冬贝岭丁当普珉林雪陆忆敏小君杨黎韩高琦20世纪80年代(下) 张枣清平唐亚平王寅凸凹紫薇谭延桐胡刚毅陈云虎萧沉指纹万夏马松车前子李亚伟何小竹宋渠宋炜西川郑单衣黄灿然远村飞沙席君秋郭志杰渭波林童陈惠芳黄梵中岛张敏华海子颜溶刘伟雄默默恒平小海雁西谢宜兴卢卫平禄琴汪峰韩高琦宫哲京不特刘立杆李森邱勇吴新宇庞清明张志夜林周瓒宋晓杰刘文旋阳阳叶匡政路也阿翔徐柏坚唐朝晖海啸柯平孔孚洛湃南野沈奇沈睿宋琳夏宇张真伊路邓诗鸿老刀20世纪90年代(上) 诗阳简宁蔡天新杨小滨祝凤鸣蓝角臧棣李南杜马兰吴晨骏蓝蓝宋晓贤伊沙戈麦余怒侯马陈先发朱文若风桑克西渡徐江杨键韩国强君儿祁国牧野谭五昌寒烟铁梅安琪陆苏讴阳北方傅旭华徐勇黄小名独孤九王艾刘泽球牧斯江子陶春林家柏杨拓张祈马非南人任知朵渔胡续冬范想沈浩波韩博古马于洛生小安席亚兵树才宋非章平郑文斌周伟驰朱朱巫昂沈方沈苇孙磊麦芒马兰马永波李元胜蓝马剑枫20世纪90年代(下) 庞培程维海男虹影唐欣赵丽华格式张小云谯达摩马策凌翼叶玉琳唐捐文虬张海峰李晓君佛手唐果三子艾龙吕约简单尹丽川白鹤林谢湘南盛兴阿九道辉晓音陈安安滕云曾蒙圻子白连春北村陈鱼大车高晓涛谷禾何房子蒋浩姜涛贾薇康城亢霖雷子冷霜梁晓明廖伟棠李红旗林北子林木666 李伟鲁西西吕叶木朵娜夜彭凯雷青杏小森子施茂盛唐丹鸿王顺健王雨之雯子梦冉杨子杨宗翰岩鹰祥子叶舟雨田俞心焦21世纪初(上) 张岩松于怀玉蓝野于贞志管党生林子梦亦非符马活刘春罗西马骅穆青魏风华宋尾魔头贝贝墓草李师江南蛮玉刘川温冰然李贤平天乐周公度乌青曹疏影小荒楼河牛慧祥谢华丽谷雨唐不遇阿斐熊盛荣田荞肖水李傻傻蒋峰莫小邪潇潇枫子张小静朵孩南渡刘东灵张进步冯昭汤成伟春树苏小乞泽婴王珍克莱尔苏浅柳亚刀山上石疼痛九歌易行小云丁泓川美黄礼孩黄沙子遨笛水晶珠琏燕窝诺然机车木桦皮旦竖轩辕轼轲羊--------------------------------------------------------------------------------··【尝试派】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胡适的《白话诗八首》,它是新诗最初的尝试之作。
相关阅读短文购买上帝的男孩
购买上帝的男孩一个年仅六岁的小男孩 1 (拿着捏着握着)美元硬币,沿街一家一家商店地(盘问询:问)“请问您这儿有上帝卖吗?”店主要么说没有,要么嫌他在捣乱,(不由自主不由分说)就把他撵出了店门。
天快黑时,第二十九家商店的店主热情地接待了男孩。
老板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满头银发,慈眉善目。
他笑眯眯地问男孩:“告诉我,孩子,你买上帝干嘛?”男孩流着泪告诉老头,他叫邦迪,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是被叔叔帕特鲁抚养大的。
叔叔是个建筑工人,前不久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至今昏迷不醒。
医生说,只有上帝才能救他。
邦迪想,上帝一定是种非常奇妙的东西,我把上帝买回来,让叔叔吃了,伤就会好。
老头眼圈也湿润了,问:“你有多少钱?” 美元。
”“孩子,眼下上帝的价格正好是1 “1美元。
” 老头接过硬币,从货架上拿了瓶“ 上帝之吻” 牌饮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邦迪喜出望外将饮料(捧抱包报)在怀里兴冲冲地回到了医院一进病房他就开心地叫嚷道叔叔我把上帝买回来了您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几天后,一个由世界顶尖医学专家组成的医疗小组来到医院,对帕特鲁普进行会诊。
他们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终于治好了帕特鲁普的伤。
帕特鲁普出院时,看到医疗费账单那个天文数字,差点吓昏过去。
可院方告诉他,有个老头帮他把钱全付了。
那老头是个亿万富翁,从一家跨国公司董事长的位置退下来后,(寄居隐居)在本市,开了家杂货店打发时光。
那个医疗小组就是老头花重金聘来的。
帕特鲁普激动不已,他立即和邦迪去感谢老头,可老头已经把杂货店卖掉,出国旅游去了。
后来,帕特鲁普接到一封信,是那老头写来的,信中说:“年轻人,您能有邦迪这个侄儿,实在是太______了,为了救您,他拿一美元到处购买上帝……,感谢上帝,是他_____了您的生命,但您一定要永远记住,真正的上帝,是人们的爱心!”1、结合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论左翼文化思潮对徐訏文学路向的影响
南 昌大 学学报 ( 人文社会科 学版 )
J OURNA F NA L O NCHANG U VER I Y NI ST
Vo . 142 No. 1
J n 2 1 a .0 1
论 左 翼 文 化 思 潮 对 徐 于文 学 路 向 的 影 响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6— 4 8 2 1 ) 1— 1 1 6 10 0 4 (0 1 0 0 3 —0
历 史驳 杂 的风 烟 常 常 会 遮 蔽 许 多 丰 富 的 色彩 , 对 文学 而言 , 尤其 如 此 。 由于种 种原 因 , 讦在 中 国 徐
变 ’ 来 。 …… 任 何 顽 固 的 旧 学 者 , 要 不 是 甘 心 起 只 没落 , 都不 能 不拭 目一 观马 克思 主义 的典 籍 , 何敢 任
作 上 超 越 了现 实主 义 , 向 了浪 漫 主 义 和 现 代 主 义 。但 值 得 注 意 的是 , 马 克 思 主 义 为 理 论 基 石 的 左 翼 文 化 仍 然 转 以
一
直 潜隐地影 响着他后 期的 文学创作 。
关 键 词 : 翼 文 化 ; 讦 ; 学路 向 左 徐 文
中图 分 类 号 : 0 . I 66 2
段 时期 , 讦系统 阅读 了大 量 的马克 思 主义著 作 , 徐 他
代 主义 色彩 的 自由主 义 作 家 为研 究 者所 关 注 的 , 有 人称 之 为“ 期 浪 漫 派 ” 1 , 有 人 称 之 为 “ 后 l_ ( 也 通
俗 的现代 派 ”2( 。然 而 , 讦早 年 曾经 有 过浓 厚 _ l 徐 的 马克思 主 义 情 结 , 把 这 段 时 期 称 之 为 “ 的 马 他 我 克思 主 义 时 代 ” ( j 啪∽, 来 他 “ 出 了 马 克 思 主 后 走 义”“ , 回到个 人主 义与 自由主 义 ” ’但 无 论 如 儿 ,
中国现代文学史测试题
中国现代文学史-平时测验1一、单选题1、四、五十年代有一些山西作家在赵树理小说经验的影响下形成的文学流派是(B)A 山西派B 山药蛋派C 西北风派D 农村派2、穆旦诗所表现的“自我”的特点是(D )A 夸饰B 浪漫多情C 感伤、自怨D 分裂、痛苦3、下列作品中反映土地改革的作品是(C )A 《高干大》B 《小二黑结婚》C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 《种谷记》4、何其芳的代表作《画梦录》是(D)A 散文集B 诗歌集C 短篇小说集D 长篇小说5、最能体现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诗篇或诗集是(C)A 胡适的《尝试集》B 周作人的《小河》C 郭沫若的《女神》D 朱自清的《毁灭》6、提出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正宗”之说的是(B )A 陈独秀B 胡适C 鲁迅D 李大钊7、散文《往事(一)(二)》、《笑》、《山中杂记》的作者是(B)A 朱自清B 冰心C 徐志摩D 周作人8、1929年春香港成立的第一个文学社团是(D)A “银铃会”B 新民会C 启文社D “岛上社”9、方鸿渐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A)A 钱钟书《围城》B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C 沈从文《八骏图》D 曹禺《北京人》10、叶绍钧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A)A 冷静客观B 明丽典雅C 感伤悲哀D 古朴晦涩11、以翻译外国文学,尤其是俄罗斯文学为主要特色的新文学社团是(B)A 浅草社B 未名社C 语丝社D 新月社12、沈从文以湘西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是(A )A 《长河》B 《八骏图》C 《月下小景》D 《绅士的太太》13、“好一记鞭子”指的是(C )A 三篇杂文B 三篇小说C 三个街头剧D 三首枪杆诗14、“甲寅派”代表人物是(C )A 林纾B 梁启超C 章士钊D 严复15、组诗《黄河大合唱》的作者是(D )A 洗星海B 艾青C 田汉D 光未然16、下列不符合徐訏小说特点的说法是(D )A 异域情调B 传奇情节C 雅俗共赏D 客观写实17、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是(A)A 《沉沦》B 《野草》C 《女神》D 《乱都之恋》18、《雷雨》内容的时间跨度达30年,但剧情却浓情在(A )A 一天之内B 三天之内C 一月之内D 一年之内19、艾青不属于抗战初期的诗作是(A )A 《大堰河》B 《北方》C 《旷野》D 《他死在第二次》20、强调“带着镣铐天舞”的诗歌理论的诗派是(B)A 现代派B 新月派C 七月派D 九叶派二、.多选题1、台湾光复之后大陆作家来到台湾的有(ABD)A 台静农B 梁实秋C 林海音D 胡秋原E 张我军2、郭沫若最早运用意识流手法描写人物性心理的小说有(ABE)A 《叶罗提之墓》B 《残春》C 《蚀》三部曲D 《沉沦》E 《喀尔美罗姑娘》3、下列属于“湖畔诗人”的有(ADE )A 冯雪峰B 穆旦C 徐志摩D 汪静之E 应修人4、下列均属于创造社作家的有(ABD)A 郭沫若、郁达夫、张资平B 田汉、郁达夫、穆木天C 郭沫若、张资平、冯至D 郭沫若、田汉、张资平E 郁达夫、许地山、田汉5、20世纪30年代崛起于诗坛,以反映现实生活特别是农村生活著称,创作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作家有(ACD)A 艾青B 殷夫C 田间D 臧克家E 李广田三、补充题:1、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从事共产主义运动,积极地参加了党的组建与宣传工作的作家是(C )A 鲁迅B 巴金C 茅盾D 老舍2、被称为“雨巷诗人”的是(D )A 李金发B 殷夫C 臧克家D 戴望舒3、解放区歌谣体新诗的代表作是(A )A 《王贵与李香香》《漳河水》B 《烙印》《老马》C 《义勇军》《给战斗者》D 《发票贴在印花上》《马凡陀的山歌》4、鲁迅以“这诗属于别一世界”来赞赏的诗人是(C)A 冯至B 郭沫若C 殷夫D 胡适5、“巴金”是哪部小说开始使用的笔名(A )A 《灭亡》B 《寒夜》C 《家》D 《激流》6、将“平和冲淡”作为自己散文创作的一个最主要的追求的是(D )A 冰心B 李广田C 朱自清D 周作人7、方鸿渐是下列哪部作品的主要人物形象(A )A 钱钟书《围城》B 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C 沈从文《八骏图》D 曹禺《北京人》8、写人们在古都北平沦陷后,身为亡国奴的精神痛史、恨史是(C)A 《激流三部曲》B 《子夜》C 《四世同堂》D 《骆驼祥子》9、现代文学史上誉为“融汇新旧、雅俗共赏的典范文本”的小说作家是(B)A 张恨水B 张爱玲C 萧红D 吴组缃10、下列不符合徐訏小说特点的说法是(D )A 异域情调B 传奇情节C 雅俗共赏D 客观写实11、叶绍钧五四时期的小说主要风格是(A)A 冷静客观B 明丽典雅C 感伤悲哀D 古朴晦涩12、散文《往事(一)(二)》、《笑》、《山中杂记》的作者是(B)A 朱自清B 冰心C 徐志摩D 周作人13、1935年1月在东京《文学评论》上发表成名作《牛车》的台湾作家是(B )A 吴浊流B 吕赫若C 侣伦D 李育中14、具有散文化诗化风格的小说有(BCD )A 朱自清《荷塘月色》B 沈从文的《边城》C 萧红的《小城三月》D 孙犁的《荷花淀》E 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15、下列属于洪深所编导或创作的剧本有(ABE)A 《五奎桥》B 《赵阎王》C 《丽人行》D 《回春之曲》E 《少奶奶的扇子》16、陈白尘作品中的“讽刺喜剧”有(BCDE)A 《岁寒图》B 《乱世男女》C 《未婚夫妻》D 《禁止小便》E 《升官图》17、在《蚀》三部曲中,侧重于“对知识分子生存的社会现实环境的再现”的是(C)A 《幻灭》B 《动摇》C 《追求》D 《腐蚀》18、新月诗派的代表是(A )A 徐志摩、闻一多B 李金发、汪静之C 潘漠华、冯雪峰D 俞平伯、康白情19、下列不符合《白毛女》创作情况的一项是(B)A 根据民间故事加工、改编B 阮章竞、丁毅执笔C 贺敬之、丁毅执笔D 采用了民歌、小调和地方戏曲的曲调20、在20年代民众戏剧社积极提倡“爱美剧”是(B)A 商业剧B 非职业的C “写实的社会剧”D 歌剧21、夏衍创作的历史剧《自由魂》又称(B)A 《赛金花》B 《秋瑾传》C 《都会的一角》D 《上海屋檐下》22、鲁迅前期杂文的主要内容有(ABCDE)A 反对国粹主义B 批判迷信落后思想C 反对封建礼教D 揭示国民性的弱点E 对欧化绅士的批判23、决定30年文学基本面貌的,较为重大的论争有(ACE)A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B “唯政治倾向”和“非政治倾向”的讨论C “文艺自由”D 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论争E 关于“大众语”的论争中国现代文学史-平时测验2一、单选题1、诗中的真纯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是“五四”个性解放精神的别一表现形式的诗人是(C)您答对了A “新月诗人”B “象征诗人”C “湖畔诗人”D “九叶诗人”2、解放区最早出现的表现新的人民英雄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是(B)A 《高干大》B 《吕梁英雄传》C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D 《暴风骤雨》3、冰心早年散文中有一个鲜明而一贯的宗旨“爱的哲学”,代表作品是(D)A 《两个家庭》B 《春水》C 《斯人独憔悴》D 《笑》4、象征诗集《微雨》、《为幸福而歌》的作者是(B)A 冯至B 李金发C 艾青D 戴望舒5、展示了上海普通弄堂房屋的横断面,五户人家灰色、压抑而充满矛盾痛苦的生活,(B)A 田汉的《咖啡店之一夜》B 夏衍的《上海屋檐下》C 陈白尘《征婚》D 夏衍的《芳草天涯》6、张爱玲的小说集是(D)A 《十八春》B 《倾城之恋》C 《金锁记》D 《传奇》7、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是(A )A 周作人的《人的文学》、《平民的文学》B 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C 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D 胡适的《建设的文学革命论》8、赵树理的反映农村男女青年恋爱婚姻的问题小说是(C )A 《李有才板话》B 《地板》C 《小二黑结婚》D 《我的两家房东》9、田汉在20年代发表的戏剧作品是(A )A 《名优之死》B 《暴风雨中的七个女性》C 《丽人行》D 《风云儿女》10、1940年后艾青创作表现灾难深重的民族命运,风格忧郁深沉的诗组是(B )A 《人民诗组》B 《北方诗组》C 《土地诗组》D 《太阳诗组》11、宴之敖(黑衣人)是鲁迅哪部历史小说中的人物(A)A 《铸剑》B 《理水》C 《补天》D 《非攻》12、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形式的民族新歌剧经典作品是(D)A 《逼上梁山》B 《赤叶河》C 《兄妹开荒》D 《白毛女》13、支持胡适、陈独秀的“文学革命”的主张,并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双簧信”的是(B )A 周作人、沈雁冰B 钱玄同、刘半农C 鲁迅、王敬轩D 沈雁冰、叶绍钧14、朱自清散文的题材大体上可分为四类,下列选项错误的是(C)A 社会性、政治性较强的题材B 描写感人至深的亲情、友情、人情C “清幽”、“清秀”、“秀丽”、“隽永”D 表现生活情趣15、田间抗战后出版的诗集是(B)A 《未明集》B 《给战斗者》C 《中国牧歌》D 《中国农村的故事》16、抗战时期文学同时并存过解放区文学、沦陷区文学和(A )A 国统区文学B 敌后区文学C 敌占区文学D 民族救亡文学17、三十年代作家群体除了“左翼作家群”、“东北作家群”还有(A )A 京派作家群B 乡土作家群C 现实主义作家群D 浪漫主义作家群18、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首先发起的是(A)A 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B 中国左翼作家联盟C 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D 丁玲19、“中国诗歌会”最有代表性的诗人是(B)A 杨骚B 蒲风C 穆木天D 任钧20、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郭沫若很快出版了诗集《恢复》是(C)A 典型的象征诗B 典型的古典式C 典型的政治抒情诗D 典型的现实主义诗二、多选题1、30年代文学创作具有的特点有(ABCD )A 剖析中国社会B 探究人生C 长篇小说形式日趋成熟D 现代主义崭露头角E 言情武侠小说盛行2、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提出的“三大主义”的内容是(CDE)A 曰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B 从人性、人道主义的角度来要求新文学的内容C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D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E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3、鲁迅的小说集有(ADE )A 《呐喊》B 《野草》C 《朝花夕拾》D 《彷徨》E 《故事新编》4、《子夜》反映的中国社会内容有(ABE )A 民族斗争B 阶级斗争C 兄弟之争D 家庭之争E 农民暴动5、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是(ABCDE)A 力图反映出“一·二八”以后的十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面貌B 全书分上下两部C 青年知识分子在大时代的激荡下的摸索挣扎D 史诗般地记录了我国抗战期间重大的历史变迁E 是路翎代表作补充题:一、单选题:1、1943年2月《财子寿》获首届“台湾文学奖”作者是(D)A 吴浊流B 张文环C 龙瑛宗D 吕赫若2、老舍创作的童话体小说是(D )A 《二马》B 《离婚》C 《猫城记》D 《小坡的生日》3、冰心早年散文中有一个鲜明而一贯的宗旨“爱的哲学”,代表作品是(D)A 《两个家庭》B 《春水》C 《斯人独憔悴》D 《笑》4、沈雁冰接编革新的,基本上成了文学研究会会刊的是(B)A 《语丝》B 《小说月报》C 《创造》季刊D 《新青年》5、徐志摩表达了为自由恋爱勇于向旧礼教挑战的决心,斥责“容不得恋爱”的世界的一组作品是( A )A 《决断》、《翡冷翠的一夜》B 《这是一个懦怯的的世界》、《沙扬娜拉》C 《再别康桥》、《康桥再会吧》D 《云游集》《去罢》6、借鉴了西洋歌剧齐唱、重唱、合唱、伴唱形式的民族新歌剧经典作品是(D )A 《逼上梁山》B 《赤叶河》C 《兄妹开荒》D 《白毛女》7、在孙犁诸多塑造妇女形象的小说中,写得最传神、最动人的是他的代表作(A)A 《荷花淀》B 《荷塘月色》C 《新儿女英雄传》D 《王贵与李香香》8、1945年至1949年关于现实主义与主观论的长期论争源于(B)A 对民族危机与民族解放B 胡风文艺思想与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冲突C “深入工农兵群众与深入实际斗争”,D “主观战斗精神”和“艺术创造的源泉”9、贯穿闻一多《红烛》、《死水》两部诗集的思想线索是(B )A 唯美主义B 爱国主义C 人道主义D 个性解放10、在早期创作中,巴金自己所喜爱的三个中篇《雾》、《雨》、《电》的总题为(B)A 《激流三部曲》B 《爱情三部曲》C 《漂流三部曲》D 《农村三部曲》二、多选题:1、徐志摩诗集有(ABCD)A 《志摩的诗》B 《翡冷翠的一夜》C 《猛虎集》D 《云游集》E 《再别康桥》2、1921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收录了(ABC)A 《银灰色的死》B 《沉沦》C 《南迁》D 《春风沉醉的晚上》E 《屐痕处处》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有(ABCDE )A 旁征博引B 舒展自如,娓娓而谈C 平和冲淡,恬适淡远D 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厚E 机智幽默,情趣似盎然而实苦涩中国现代文学史-平时测验3一、单选题1、“朦胧诗”最有代表性的诗作《大雁塔》作者是(C)A 北岛B 舒婷C 杨炼D 顾城2、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B)A 反思小说B 伤痕小说C 改革小说D 寻根小说3、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的作者是(B )A 茹志鹃B 王蒙C 高晓声D 冯骥才4、60年代初期颇有影响的杂文专栏“三家村札记”是(B )A 《北京晚报》B 《前线》杂志C 《人民日报》D 《北京晨报》5、在第一批的“八个样板戏”中,唯一的一个“交响音乐”是(C)A 《红灯记》B 《白毛女》C 《沙家浜》D 《龙江颂》6、长篇叙事诗《复仇的火焰》是由(C)创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持人的话 对于“无名状态”下文学批评的特点及其开设该栏目的意义在上期主持人的话里已作了简要说明。
现在想说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关于文学批评与研究的当代性问题。
“当代性”是任何时代的文学批评和研究都应该重视的,把握了“当代性”的应有内涵就找到了批评、研究的价值立场与出发点。
所谓“当代性”就是对文学批评和研究所应有的一种“当代”思考和态度,这种当代性不是凝滞不变的,而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在九十年代“无名状态”下文学批评的当代性明显地出现了“民间性”与“个人性”的特点。
“民间性”意味着回到当代社会的日常民 吴 义 勤论徐讠于的当代意义 「通俗的现代派」无名论坛主持人 陈思和 张新颖 王光东引 论徐讠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曾经红极一时但却又被湮没尘封了近半个世纪的著名作家。
1966年至1980年,台湾正中书局出版了《徐讠于全集)共十八集,其中小说十集,散文与文论四集,新诗二集,戏剧二集,再加上未收入全集的文学作品和学术著作,总计有二千万言,称得上著作等身。
徐讠于于1950年由上海移居香港。
对于中国最广大的作家来说,1950年无论如何都是有特殊意义的年头。
许多作家既为社会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欢欣鼓舞,又不能迅速调整自己的创作心理以适应这种变化,因而有时不免手足无措,出现了创作断层现象,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都曾有过这种困惑。
相反,徐讠于大概由于身处香港,与“十里洋场”旧上间生活中,从中体验、发现源于人们内心的精神追求、情感世界、生存状态,而不是回应某种预设的观念、思想;“个人性”强调从个人的叙事立场出发,不必认为自己代表社会的某种力量说话,说的只是自己想说的话。
“民间性”与“个人性”是密切相关的,没有民间性的价值立场,真正个人的思想难以表达;没有个人的言说方式,也难以体现民间世界的丰厚内容。
这种“民间性”与“个人性”的当代立场,使我们有可能打破以往文学史的封闭系统,获得更加广阔的文学空间,对那些文学史上被忽略的重要作家予以重新认识和评价。
我们的目的正是在开放的民间价值立场上,对作家作品进行扎实、认真的研究,表达 真正属于自己的一点想法。
本期原初打算安排的是青年评论家吴义勤论徐讠于和周伟鸿论黄碧云的文章,所论的两位作家都是香港作家,在以往的文学史中都少有论及,但由于周伟鸿论黄碧云的文章未能在发稿前完成,只得延至下期安排,把原先安排下期发稿的柳珊论严歌苓的文章提到本期,严歌苓是位大陆作家,近年一直在海外发展,通过严歌苓的创作可以看到大陆、港台及海外华语作家的某些共同特点及相互融会的趋向,把徐讠于和严歌苓放在一起也正是源于这种考虑。
希望这两篇文章能引起大家的阅读兴趣。
而言,他就有《彼岸》、《江湖行》、《时与光》、《悲惨的世纪》等长篇小说和《盲恋》、《痴心井》、《炉火》等一批中篇小说,此外还有《鸟语》、《结局》、《花束》、《有后》等许多短篇小说集。
1961年,香港的上海印书馆出版了徐讠于的长篇小说《江湖行》。
在此之前,这部小说已在香港的《祖国周刊》等几家大期刊上连载过,受到了读者和评论界的热烈欢迎。
司马长风认为:“《江湖行》尤为睥睨文坛,是其野心之作。
”①赵聪也说:“《江湖行》是他来港后的巨构。
据说曾构思三年,又经过五年的写作与修改,然后才定稿的,这部《江湖行》应是他的代表作,远远超过以前的《风萧萧》。
”②陈纪滢则推崇它为“近二十年来的杰作”③。
萧辉楷称它为“足以反映现代中国全貌的史诗型伟大著作”④。
而徐讠于本人对《江湖行》亦有偏爱,自称:“我最喜欢《江湖行》。
……这部小说虽然缺点很多(原因是搁搁写写,不够统一,连笔触都不一致),但内容结实。
”⑤显然,长刻的总结。
它不仅对于徐讠于个体的生命和文学历程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具有更为深远的文学史意义。
比较同时大陆当代文学日益狂热的政治化倾向,《江湖行》这样的充满个人性、抒情性和艺术魅力的纯文学作品无疑是对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特殊馈赠。
大致看来,香港时期徐讠于的小说题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回忆为主,写大陆上的生活,以《江湖行》为代表;一类是写香港移民的生活,以《女人与事》、《结局》为代表。
总的来说,徐讠于香港时期的创作呈现出的是典型的现代主义特征。
但同时,由于徐讠于一直把香港当作一个漂泊地,他的怀乡情结使他对香港的现实也有了特殊的体验,这某种程度上也加强了他小说的现实性。
比如他的小说中就有写江湖传统的《传统》;有借对神偷的描写暴①②赵聪:《徐讠于先生》。
司马长风:《书刊评介》。
露旧中国黑暗的《神偷与大盗》;有表现香港社会拜金主义、“文化沙漠”的《失恋》;有写人心势利、世态炎凉的《舞女》;有写在香港找不到职业,用玩具手枪行劫被捕的《手枪》等等,这些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小说即使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其现实意义和认识意义也仍然是巨大的。
这里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作者写于1960年前后的收在短篇小说集《小人物的上进》中的一组直接反映大陆社会现实的小说。
一般论者由于政治原因皆对其忽略不论,而我认为,公正地说,这些小说自有其特殊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
徐讠于向来讲究写作“距离”和“情感过滤”,大陆当时的社会生活对徐讠于来说虽没有时间距离,但有着显而易见的“地理距离”和“文化距离”。
站在今天的历史或艺术的高度审视当时大陆的当代文学作品,我们必须承认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是违背现实主义的真实性原则的,而且还带有极浓的“伪饰”倾向。
而徐讠于对当时中国大陆的大跃进乃至抗美援朝等重大事件的反映以及大陆人婚姻状况的描写,却具有相当的真实性和深刻性。
按照现在评论界的分析,大陆文学对大跃进那段历史的认识是在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中才真正达到公正和客观的。
如果我们把徐讠于的《康悌同志的婚姻》与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作一比较,就会有许多有趣的发现。
两部小说虽然同样表现政治权力对于爱情婚姻的主宰以及由此而来的人性异化,但写作时间上前者却整整早了二十年。
有人称徐讠于为一个具有“超前意识”的先锋作家,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另外,写于1966年,脱稿于1972年的长篇小说《悲惨的世纪》,以寓言的形式描写大陆的“文化大革命”,避开其政治偏见不谈,其最早用文学形式表达了“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灾难的思想,这无疑也是具有先锋性级”作家,认为“徐讠于先生是文坛鬼才,也是全才,小说、新诗、散文、戏剧样样都来,也样样都精。
”①在三四十年代的文坛上,徐讠于作为“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其小说声誉斐然。
长篇小说《风萧萧》1943年被列为“全国畅销书之首”,“风靡大后方”,有人因而称这一年为“徐讠于年”②。
林语堂曾指出,徐讠于与常被认为是“中国的高尔基”的鲁迅同为二十世纪中国的杰出作家。
虽然林氏对中国新诗一般都无好评,但却赞誉徐讠于为惟一的中国新诗人,称其诗“自然而有韵律”,发自内心深处。
西方汉学家伯图西奥里(Gillian・B ertucci o li)和帕里斯特莱(K・E・P riestly)也有同感,认为徐讠于在二十世纪中国作家中稳固地居于领先地位③。
司马长风甚至把他与鲁迅和郭沫若相比:“环顾中国文坛,像徐讠于这样十八般武艺件件精通的全才作家,可以数得来的仅有鲁迅、郭沫若两人,而鲁迅只写过中篇和短篇小说,从未有长篇小说问世,而诗作也极少,郭沫若也没有长篇小说著作,他的作品除了古代史研究不算,无论诗、散文、小说、戏剧、批评,都无法与徐讠于的作品相比,也许在量的方面不相上下,但在质的方面,则相去不可以道里计。
”④虽然这样的评论不见得就很公允,我们也很难完全认同,但它们至少从一个角度证明了徐讠于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但长期以来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徐讠于这样一位作家却一直以“通俗作家”、“反动作家”或“逆流作家”的名义被排斥在我们的现、当代文学研究视野和文学史之外,直到八九十年代徐讠于的价值才开始引起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通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徐讠于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与价值已经形成了许多共识,但是对于徐讠于的当代意义,以及徐讠于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特殊价值似乎还重视不够。
本文对徐讠于香港时期小说创作现代主义特征的研究就是试图在此领域做初步尝试,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学术界的注意。
徐讠于小说的现代主义主题表征徐讠于早在大学时代就对现代主义的世界图式有着独特的体验与认同,他对心理学尤其是心理分析学的研究、对西方现代派文化和文学的大量吸纳也都不断强化着他的现代主义情绪。
而到香港后,“在生活上成为流浪汉,在思想上成为无依者”①的困窘,更使他在探究“宇宙的广袤和时间的去处”等形而上问题时陷入了与西方现代主义者相同的悲观境地。
徐讠于的最终皈依基督教也可以说是他现代主义思想发展的必然结局。
这方面,他1953年出版的《彼岸》和1966年出版的《时与光》作为两部直接表现作家对人生哲学化思考的小说,为我们理解徐讠于的现代主义心态和宗教意识提供了很好的路径。
在徐讠于一生的创作中,《彼岸》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文本。
它集中了徐讠于晚年对于人生、社会、爱情、宗教、文学、政治等的思考与探问。
作为一种思想的载体,它某种程度上已经悖离了长篇小说的文体特征,熔诗歌、散文、故事、哲学于一炉,成为一部具有综合性的叙事作品。
小说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故事情节,整部作品都是主人公“我”一个幻灭的灵魂对“你”倾诉。
全书二十六章,前十五章是纯粹的人生哲理的冥思,是对生命和宗教境界的追问,有很强的形而上色彩和思辨意味;后十一章叙述了“我”的爱情故事,并借此来验证和阐释前一部分的哲学思索。
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小说”是从第十六章才正式开始的。
在这个部分里,小说展开了“我”与露悟。
“我”本是一个准备自杀的悲观厌世者,出了疯人院来到海边,正是为了蹈海自杀。
但露莲拯救了“我”,她的纯真、热烈的爱情使“我”放弃了自杀的愿望。
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又遇上了裴都,并抵挡不住她的诱惑而赴了约会,这使露莲决绝地驾船出海自杀了。
而“我”再次沦入永劫不复的绝望苦海里。
“我”忏悔,“我”绝食,“我”克制睡眠……精神与心理上都已濒临崩溃而疯狂的境地。
这时,“你”又来到“我”身边,让“我”去看守灯塔,侍奉大海……从某种意义上说,《彼岸》的结构是一种纯粹的倒装结构,后十一章的人生故事是“因”,而前十六章的人生顿悟和思索则是“果”,小说的重心就在这“果”里面。
如果说作品的后一部分旨在描绘生命的尘世境界的话,那么在前一部分里作者则探索的是生命的彼岸境界。
作者的心态在这两部分也有着从世俗关怀向宗教和神性关怀的升华,他最终追问的目标是人、神、物三者完美结合的状态和理想关系。
与《彼岸》相似,《时与光》的故事情节也是围绕着主人公郑乃顿的爱情悲剧而展开的。
作者旨在通过对不同的爱情体验、爱情观念、爱情经历的探索,寻求爱情与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