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立足县情 发挥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立足资源优势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特色农业是重要突破方向。
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能够充分发挥当地特色资源优势,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还能开拓新的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收入。
笔者对会东县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探究制约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因素,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全链条升级,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发挥积极作用。
关键词:特色农业;推动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策一、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会东县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大力实施农业强县战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烟桑畜林果蔬粮药”八大特色产业。
2022年农业总产值达105.09亿元,增速达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528元,同比增长6.63%,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特色农业资源得天独厚。
会东县自然资源富集、土地资源富足、立体气候明显,是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现代特色农业园区的优势发展地区。
会东地处北纬26°,位于金沙江大峡谷横断山脉褶皱山中切割地带,属于中亚热带西部湿润季风气候区域。
全县幅员面积3226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复杂,海拔落差大,平均海拔1600米,年均气温16℃,年均日照2275.7小时,年均降水1255毫米。
全县有大小河流溪沟503条,河流总长度315.9 km,径流总量14.98亿m3。
全县耕地总面积88.2万亩,其中旱地面积79.99万亩,占90.5%。
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成就了全国烟叶产量第一大县、生猪调出大县、产粮大县、华山松第一大县、松露产量第一大县的美誉。
(二)特色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会东着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实力不断增强。
1.粮食基础持续稳固。
会东县以国家粮食战略为引领,有效治理撂荒地、耕地“非粮化”问题,构建粮烟融合“一地双循环”产业体系,探索推广在28.6万亩烤烟地和16万亩果园中套种或轮作多样化的粮油作物。
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精选范文: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共2篇)发挥优势彰显特色促进农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各位领导:感谢各位领导在这炎炎夏季来xx街道调研考察工作,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下面,向各位领导作如下汇报:一、基本情况:xx街道地处南京市xx区东郊,辖9个社区和8个村委会,区域面积xx平方公里,xx个村(居)民小组,xx多人,耕地面积xx亩,其中,水田面积xx亩,水面养殖面积xx余亩,林、茶、果面积xx亩,其中,茶园面积xx亩。
全街道圩堤xx公里,xx个万亩大圩,大小水库xx座,抗排电站xx座xx台套,水闸xx座,涵洞xx座是xx区农业大镇,水利重镇。
近年来,全街道上下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七”大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实施“品牌农业、设施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都市农业”为重点,以结构调整为主线,立足资源,发挥优势,突出重点,体现特色,打造了“xx”、“xx”、“xx”、“xx”等一系列优质农产品品牌。
此外,近年来街道在财政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投入涉农资金xx万元,以加强农业和农村水利设施建设,其中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xx万元;街道、社区两级水利建设资金补助xx万元;农业品牌化、规模化、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投入xx万元;都市农业、生态农业、设施农业补助3xx万元。
(一)区域化布局初步形成xx 街道农业产业结构经过多年来的调整,形成了比较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种养殖业结构,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化格局初步形成,形成了以xx、xx、xx三个万亩大圩为重点的绿色、无公害优质稻米和无公害青虾养殖基地;xx林场、xx茶果场为主的绿色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xx为重点的奶牛生态养殖示范区;xx、xxx、xx的1000亩设施蔬菜规模化生产基地正在实施建设中。
(二)生态旅游农业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显着提高。
至2007年底,全街道通过认定、认证有机农产品3个,绿色农产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9个,尤其是全街道5.5万亩优质稻米生产,实现了100%绿色、无公害化。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
立足县情,抢抓机遇,实现工业新跨越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作为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发展既是难题,又是第一要务。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工业的发展,出台各种政策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努力帮助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为拓宽工业发展路子、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县紧扣“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县”的主题,专题研究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吹响了“工业强县”的伟大号角,全县上下掀起了大力发展工业的热潮。
那么**今后的工作中心就是要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精心做好“工业强县”这篇文章。
一、立足县情,全面推进工业强县。
尊重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我们务必要以科学视角、开放眼光、战略思维、求实态度对**县情进行再认识、再把握。
1、依托现有工业基础,积极扩大工业规模。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完全意义的企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工业虽有长足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工业基础比较扎实,但工业规模急需扩大,企业竞争力有待增强,加上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差别大,县域经济总量小,这样的县情决定了加快发展是当务之急、民心所向,而要加快发展必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壮大工业经济实力。
实施工业强县要求我们立足县情、实事求是、审时度势,找准发展突破口,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大力发展优势工业产业,努力扩大企业规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2、充分发挥三大优势,构筑良好发展环境。
(1)资源优势。
一是矿产资源丰富。
全县现已探明矿藏20余种,其中:重晶石矿储量达亿吨,是全国特大型的矿床之一,享有“中国钡都”之美誉;钾长石矿储量达9亿吨,是全国最大的钾长石矿床。
目前,**境内的矿产品加工企业已有近10家,其中以重晶石加工为主的企业有青岛红星(**)精细化学有限公司、山东新泰市万河化工有限公司创建的**鲁湘钡业有限公司较上规模。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
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进一步推进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方案,旨在为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一、总体发展思路1. 加强政策引导,打造良好环境。
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技术培训等措施,为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保障。
2. 强化科技支撑,提高生产效率。
加大科技投入,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推动现代特色农业的发展。
3. 拓展市场渠道,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加强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拓宽农产品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4. 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振兴。
通过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二、重点任务和措施1. 科技创新与示范推广(1)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支持农业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展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2)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基地,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养殖。
2. 产业发展与品牌建设(1)支持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鼓励农业企业投资兴办种养基地和加工厂,提高产品附加值。
(2)打造现代特色农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提升农产品质量和知名度。
3. 市场拓展与营销推广(1)组织农产品市场推介活动,开拓国内外农产品销售渠道。
(2)加强农产品电商平台建设,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4. 农民培训与收入增加(1)开展现代特色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的生产管理能力和产品加工技术。
(2)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组织,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5. 农田保护与资源节约(1)加大农田环境保护力度,推动农田可持续利用,促进农田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2)推广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
立足当地凸现特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立足当地凸现特色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论文报告标题1. “立足当地,凸现特色: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与意义”2. “实现农业的振兴:如何发挥地域、文化和资源等方面的优势”3.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要素分析:资源配置、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和组织管理”4. “优化供应链,推进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5. “政策扶持,补齐发展短板:如何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长期稳定发展”二、立足当地,凸现特色: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与意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的重要支柱。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粮农收入、夯实农业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由之路。
本篇论文将从当地特色和市场需求出发,探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要性与意义。
首先,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激发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动力。
每个地区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环境、社会背景、人才资源等,利用地理、气候、文化等优势培育出当地经济的特色产业,是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路径。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立足当地资源,运用科技创新,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型农业模式,可以发挥地方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其次,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优化农业生产和贸易结构。
在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要注重质量和效益,注重产业的整合和市场的拓展,逐步推进全产业链、全要素协调发展。
通过实现农业的科技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经营,将农产品由传统的价格导向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实现农业生产结构优化和贸易结构升级。
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农业产品的附加值。
当前,我国的农村经济仍然是破片式、小规模经营的农业结构,对于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细分化等方面,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整合产业链上下游,通过建立现代农业基地和标准化示范园,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和品牌影响力,提高农民收入和地方经济发展水平。
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资源优势开拓创新发展特色农业——宽城县特色农业发展调查报告所谓特色农业,就是用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开发区域内特有的名特优新产品,并将其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
特色农业的关键之点就在于“特”,其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农业之“魂”即“特”。
在世界上,有一些比较典型的特色农业,如荷兰的鲜花、加拿大的小麦、美国的牛肉、日本的红富士苹果、新西兰的牛奶、澳大利亚的羊毛等,之所以能够世界闻名,就是因为这些国家都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
二是特色农业之“根”是自然。
也就是自然地理环境条件。
各地的自然条件就是天赋。
三是特色农业之“本”是科技。
即我们通常所讲的种植、养殖或加工习惯。
尤其是先进的农业科技,“科技兴农”靠的就是科技进步,一个技术不过关的产业是根本无法振兴的。
推进特色农业的发展时,应从当地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挥本地区所特有的自然资源优势、地理环境优势、旅游资源优势以及后发优势,紧随特色农业发展方向国际化、技术先进化、经营模式多样化等大趋势,我县发展特色农业资源独特,潜力巨大。
宽城概况:宽城满族自治县位于承德市东南部,东近渤海、东北部与辽宁接壤。
县城距承德市区100公里,北京250公里,天津260公里,秦皇岛232公里。
引滦入津工程的枢纽--潘家口水库象一条巨龙卧在县城西南,古长城从水下穿过。
1989年,经国务院批准宽城成为少数民族自治县。
全县总面积1952平方公里,辖5镇、13乡,总人口23.5万。
野生动植物有750多种,全蝎、蕨菜、蚕蛹、甲鱼是食品中的珍品,开发价值巨大。
这里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发展潜力大,玉米制种已达2万亩,“长城种子”畅销全国各地。
畜牧业发展较快,绒山羊、肉牛等畜牧生产己形成一定规模,干鲜果品丰富,主要有苹果、梨、红果、板栗、核桃等20多种,“红星苹果”为国宴指定产品,“京东板栗”享誉国际市场。
宽城气候与资源:宽城土壤质地疏松酸碱度适中,PH值在6.5-7.5范围内,主要以棕壤和褐土为主。
发挥传统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特色化
发挥传统优势强力推进农业特色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农业特色化已成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传统优势的发挥能够促进农业特色化的进程,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本文将探讨传统优势在推进农业特色化中的发挥,并分析其对农村经济的积极影响。
一、发挥地域资源优势地域资源是每个地区的特点,也是推动农业特色化的重要基础。
在开展农业特色化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发挥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
例如,如果一个地区有着丰富的水果种植条件,可以发展果园产业,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水果品牌,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推动当地农业的特色化发展。
二、发挥农业技术优势传统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通过引进和创新农业科技,提高农业生产力,培养高素质的农民,推进农业特色化。
农民要利用科技手段,提升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农业的转型升级。
例如,传统的农耕方式可以通过引进现代化的农机设备来改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三、发挥文化底蕴优势农业特色化是一种文化的体现,每个地区都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
我们可以通过宣传地方传统文化,发展乡土文化旅游业,为农民提供创业和增收的机会。
同时,传承和发扬地方文化,培养和吸引更多的农村人才,推动农业特色化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挥产业联动优势农业特色化不仅仅是一种产业发展模式,而且还需要与其他产业进行有机结合,形成产业链,提升农业附加值。
例如,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是农业特色化的重要环节,可以与食品加工、电商等相关产业进行合作,形成产业联动,实现农产品的增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同时,产业联动可以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共享,提升整个农业产业链的效益。
五、发挥政策扶持优势政策是推动农业特色化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推动力量。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减轻农业特色化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风险。
例如,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财务支持,推动农业特色化项目的落地和发展。
同时,建立健全的农业特色化管理制度,加强农业特色化品牌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
推进县域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发言稿
推进县域现代高效特色农业发展发言稿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引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大家好!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县域农业的发展已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立足农业大县实际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农业大县是指农业产值规模位于全国县级以上市中处于前列的县,以农业为主导产业。
在这些农业大县中,农村经济发展是尤为重要的,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农村社会稳定。
为了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农业大县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首先,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资力度。
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大对农村公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
此外,还应该加大对农民技术培训、农业生产设备更新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其次,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
通过引入现代化管理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加工、物流运输和销售渠道等方面的建设。
鼓励农民参与农业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实现规模化种植和集中化销售,提高农业产业链的效益。
第三,要加强农村金融支持。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提供贷款、担保、风险补偿等金融服务,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群众的资金需求,提供低利率的农业贷款,为农民创业提供支持。
第四,要加大农村产业扶贫力度。
通过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农民收入,解决贫困农民的就业问题。
建立农村产业扶贫基地,集中投资发展一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贫困农民的收入。
第五,要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建设。
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完善灌溉设施,提高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
同时,通过农村土地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产出能力。
最后,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强对农村培训机构的建设和支持,提高农民的科技水平和管理能力。
引进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推动农村经济的创新发展。
总之,农业大县要立足农村经济实际,加大投资力度,加强产业化经营,加强金融支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强土地整治和水利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只有通过这些举措的实施,才能够实现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发展。
地方县大力推进农业特色产业发展
今年来,地方县大力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立足本地特色农业优势,从政策、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大力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全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全县培植养殖业、种植业等新型农业市场主体150余个,年产值达5亿元。
一是强化政策保障。
近年来,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的意见》、《地方县关于大力发展现代庄园经济的实施意见》、《地方县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规划》、《关于加强地方鸭养殖工作的决定》等多个发展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文件。
二是积极向上争资立项。
县农业局向国家农业部、省农业委争取粮食高产创建示范项目资金,在麦市镇创建国家农业部万亩优质玉米高产示范片,种植面积达13000亩,在土地、汾市、水东镇创建省市级双季稻高产示范片,种植面积11300余亩。
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模式。
在优质稻核心示范区开展“五统一”水稻种植模式,即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栽培技术、统一农机服务、统一品牌营销,市场经营强势。
县支柱产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近年来,我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县情实际,以发展壮大支柱产业为抓手,着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现将我县支柱产业发展情况总结如下:二、支柱产业发展现状1. 种植业(1)粮食作物:我县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产量逐年提高。
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品种优质化、高产化水平不断提高,亩产水平逐年攀升。
(2)经济作物:我县积极发展油料、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形成了规模化的种植格局。
其中,油菜、花生、辣椒等特色农产品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2. 养殖业(1)畜禽养殖:我县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品种结构日益优化。
猪、牛、羊、鸡等主要畜禽存栏量逐年增长,出栏量稳步提高。
(2)特色养殖:我县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如蜜蜂、中药材、特种水产等,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3. 农产品加工业(1)农产品加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逐步完善。
粮食、油料、肉类、果蔬等农产品加工能力显著提升。
(2)农产品加工企业效益逐年提高,带动了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
4. 农业服务业(1)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迅速。
农业技术推广、农业保险、农业金融等服务日益健全。
(2)农村电商发展迅速,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
三、支柱产业发展成效1. 农业产值稳步增长,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
近年来,我县农业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提高。
2. 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特色优势明显。
我县形成了以粮食、经济作物、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结构。
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我县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0%以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
近年来,我县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XX亿元,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四、支柱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缓慢,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某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某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评委:我来自某县农业局,今天我将向您汇报我们县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情况。
首先,我们的县地处丘陵山区,气候适宜,土地肥沃,种植业是我们的优势产业之一。
我们以水果产业为主导,主要种植桃子、蜜桔、柑橘等水果,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地。
其次,我们县的畜牧养殖业也发展迅速。
我们推行“养殖+种植”模式,将养殖和种植相结合,形成圆周经济闭合循环。
我们的主要养殖种类有山羊、猪、家禽等,养殖规模每年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此外,我们的县还拥有丰富的水产资源,我们将充分开发和利用水产资源,努力打造出特色的水产养殖产业。
最后,我们在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上致力于生态农业,提倡绿色、有机、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方式,确保农业生产的品质和环保水平。
总的来说,我们的县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迅猛,并且逐步向生态、绿色、高品质方向发展。
我们将继续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目前,我们县的农业市场呈现出多元化、高品质、高效益的态势。
在水果产业方面,我们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组织成立果蔬专业合作社,引导果农根据市场需求有机调整农作物结构,提升品质,增加种植收益。
同时,我们积极开拓电商渠道,将水果销售直接对接到线上,大大提高销售效率,增加销售额,实现了助农增收的目标。
在畜牧养殖业方面,我们加强了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引进科学技术,提高养殖效益和生产质量。
特别是山羊养殖,我们积极推行“母羊+代养”模式,既提高了养殖效益,又帮助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实现了各方共赢的效果。
另外,我们对养殖场进行粪便综合利用,进行资源化、环保化、循环化,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污染排放,大大提升了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在水产养殖方面,我们认真贯彻养殖场环境治理、斗鱼沼泽化、全员无害化等环保政策,通过加大科学养殖技术的推广,加强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管理,提高水产养殖效益。
在生态农业方面,我们积极推动种植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协调发展,力求实现循环复合和环境保护一体化。
特色农业发展申论作文
特色农业发展申论作文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农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如人口增长、资源短缺和环境问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并提高农业的竞争力,特色农业的发展成为了一个关键的方向。
特色农业是指在特定的地域条件下,发挥农业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产品的品质特点,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生产和农产品。
特色农业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积极影响。
首先,特色农业可以促进地方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前往购买,进而拉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
充分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助推农村经济的繁荣。
其次,特色农业有助于农产品的优质化。
在特色农业的发展中,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生态,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的种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
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质量检验,确保农产品的质量标准,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此外,特色农业的发展还能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乡村文化,通过特色农业的发展,可以将乡村文化与农产品相结合,营造出独特的乡村风貌和文化氛围。
这不仅能够丰富乡村旅游的内容,带动乡村旅游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然而,特色农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特色农业的发展需要针对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规划和布局,针对性的技术要求较高。
同时,由于特色农业的发展与传统的农业模式有所不同,需要农民接受新的观念和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此外,特色农业的发展还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才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特色农业的发展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路径之一。
通过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保护环境,提高农产品的品质,特色农业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实现农民的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尽管特色农业面临一些挑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各方共同努力,特色农业会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特色农业促发展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发表关于特色农业促发展的发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色农业已成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在此,我想就如何发展特色农业,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打造优势产业发展特色农业,首先要充分挖掘地方特色资源。
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结合市场需求,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例如,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四川眉山猕猴桃产业等,都是依托当地资源优势,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特色农业产业。
二、加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品质科技创新是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投入,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品种,提高农产品品质。
同时,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使农业生产更加科学、高效。
三、拓宽销售渠道,拓展市场空间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的支持。
我们要积极拓展市场空间,拓宽销售渠道。
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电商平台、冷链物流等现代营销手段,让优质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四、加强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政府应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完善农业补贴政策,提高农民种植、养殖积极性;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融资难题。
五、推动产业融合,实现多元发展特色农业发展应注重产业融合,实现多元发展。
一是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教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二是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发展农产品加工、物流、销售等环节,提高农业附加值。
总之,发展特色农业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努力,为我国特色农业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政协发言材料
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政协发言材料打造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有幸在此就“立足资源禀赋,发展特色农业”这一主题发表几点看法。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发展状况直接关联着国家的食品安全和农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如何依托本地资源优势,挖掘农业潜能,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各地自然资源丰富多样,这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以云南普洱茶为例,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国内外茶叶市场的宠儿。
普洱茶的成功,正是利用了当地独有的资源禀赋,通过科学种植和品牌推广,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链。
再如江南水乡的水稻种植,依托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结合现代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稻米的品质,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鱼米之乡”的美名远播。
这些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发展特色农业,必须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发挥地域优势,形成差异化竞争。
然而,发展特色农业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它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科学的策略。
首先,我们要加强对农业资源的调查和研究,了解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气候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的前提。
其次,要注重农业科技创新,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还要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通过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等方式,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此外,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扶持特色农业发展,比如提供财政补贴、税收减免、贷款贴息等措施,鼓励农民参与特色农业的生产与经营。
同时,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的质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在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还应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产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要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发展。
立足县域实际 科学谋划布局 加快推动山丹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立足县域实际科学谋划布局加快推动山丹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作者:白福年来源:《发展》2023年第05期2022年以来,山丹县围绕“发展提速、结构优化、特色突出、贡献增大”的目标,立足县域实际,精心谋划、大胆实践,全力推动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见行见效。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一)靶向施策抓产业。
立足马铃薯、饲草、肉羊等产业基础,建成油菜制种核心示范基地0.68万亩、肉羊养殖基地5处、肉牛养殖场3个,全县马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2万、4.38万和176.94万匹(头、只),马铃薯和饲草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万亩、35.3万亩(含马场),一产增加值达21.71亿元。
(二)抢抓机遇破难题。
结合生态及地质灾害避险搬迁项目,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完成39个发展类村庄规划,建成集中安置点13个,搬迁安置5639户,打造乡村建设示范点6个,农村群众持续向中心镇村和县城集聚发展。
(三)项目为要补短板。
整合资金4.23亿元,实施道路改造提升、产业基地建设等项目159个,创建省级示范镇1个、省市级示范村30个,改造前庭后院1700户,新建高标准农田2万亩,建成污水处理站6座。
全力推进山丹河上游河库水系连通工程建设,努力实现山丹人民多年以来渴望“救命水”的夙愿。
(四)巩固成果促增收。
持续加强防返贫动态监测,识别监测对象493户1382人,稳定消除风险45户108人,剩余全部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
全面落实惠农补贴、产业分红、公益性岗位等政策措施,组织输转劳动力6.4万人,实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40元、增长6.7%。
(五)加快改革添动力。
大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改革试点工作,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5万元,陈户镇寺沟村党建引领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破零”,截至目前增长到30万元的经验模式在张掖市推广。
二、存在的问题(一)農业基础设施依然薄弱。
现代农业、科技转化、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基础薄弱,与当前农业生产发展不相适应,特别是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功能逐渐弱化、基础配套设施不全、保障能力不强。
[VIP专享]立足县情 发挥优势 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
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
一、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我县是一块文化底蕴深厚的黄土地,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一块生态环境建设日新月异的绿土地,是一块资源开发如火如荼的热土地。
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坚持“石油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富民”发展战略,始终把特色农业发展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动员组织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按照“稳粮油、优菜薯、兴种业”和“立支柱、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扎实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着力培育特色品牌,使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特色产业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马铃薯、玉米、特色蔬菜、名优小杂粮、优质油料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和六大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即北滩特色辣椒、中滩特色西甜瓜、东滩地膜玉米、南部浅山区优质马铃薯、优质红花荞麦、西南部山区优质油料、南部深山区优质杂豆。
二是特色产业生产基地规模大,产量高。
目前全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两个全省第一、三个全市第一。
到2007年,全县马铃薯基地达100.07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位居全省第一,优质玉米基地32.5万亩(其中地膜玉米27.1万亩,位居全市第一),总产1 1.34万吨,外向型特色蔬菜基地(包括西甜瓜)12万亩(其中辣椒4万亩),总产25万吨(其中优质辣椒10万吨),位居全市第一,名优小杂粮50万亩(其中红花荞麦20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荞麦2万吨),位居全省第一,优质油料基地20万亩(其中葵花10万亩、胡麻5万亩),总产2万吨,位居全市第一。
2007年我县跨入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获得了农业部嘉奖。
立足比较优势 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农业杨一中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新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任务。
辰溪作为一个山区农业县,要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必须立足县域比较优势,走特色兴农之路,不断打造和强化特色农业,以此来带动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依托资源优势,培育特色产业我县共有山地面积251.5万亩,耕地面积32.7万亩,水域和其它面积14.3万亩,不仅是省、市重要粮食产区,还是全省100万亩用材林基地县及20万亩油茶丰产林示范基地县之一,现有林木总蓄积量278万立方米,油茶面积26万亩,柑桔、蔬菜、粮食、生猪等大宗农产品的年产量分别达7.2万吨、12万吨、19万吨和35万头,加快农业发展的资源优势较为明显。
过来,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建成了大棚蔬菜、网箱养鱼、中药材种植等一批具有一定辐射性和带动性的农业基地,涌现出了汉清生物、沅江米业、江南木材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但客观来讲,辰溪农业仍属于初级、粗放、低效的农业,布局大而散,生产小而全,竞争能力弱的问题较为突出。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特色不够,规模不大,品牌较少,效益不高。
辰溪农业要实现持续、跨越发展,必须牢固树立特色立县的发展观,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
“十二五”期间,全县上下要按照“特色+规模+档次”的思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我县资源优势、生产习惯和市场需求,引导农民群众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初具规模的主导产业群和优势产业带,努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具体来讲,重点要做好稳粮、增油、扩菜、优果、壮药、重养“六篇文章”,发展壮大六大特色产业。
“稳粮”,即以优质稻为重点,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使全县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2万吨以上,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立足县情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县情发展特色农业
王文富
【期刊名称】《湖北经济》
【年(卷),期】1999(000)002
【总页数】2页(P30-31)
【作者】王文富
【作者单位】沙洋县人民政府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27.63
【相关文献】
1.立足县情实际找准发展定位奋力开创县域经济发展新局面 [J], 赵君
2.立足县情全面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兰西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扫描 [J], 牧笛;杨勋
3.立足县情调结构市场导向增效益——南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 [J], 陈云斐;
4.立足县情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于我县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J], 戴超
5.立足县情全面开创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兰西县教育改革与发展扫描 [J], 牧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县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是指具有独特的资源条件、明显的区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产业。
一、我县特色农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我县是一块文化底蕴深厚的黄土地,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一块生态环境建设日新月异的绿土地,是一块资源开发如火如荼的热土地。
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一系列农业发展政策,坚持“石油工业强县、特色农业富民”发展战略,始终把特色农业发展放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发展的首要位置,动员组织全县各级干部和广大农民,按照“稳粮油、优菜薯、兴种业”和“立支柱、创品牌、兴产业”的发展思路,立足资源优势,瞄准国内外市场,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扎实稳步推进产业化开发,着力培育特色品牌,使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呈现出区域化种植、规模化发展、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发展势头。
一是特色产业逐步向优势区域集中。
目前全县已经形成了马铃薯、玉米、特色蔬菜、名优小杂粮、优质油料五大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和六大特色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即北滩特色辣椒、中滩特色西甜瓜、东滩地膜玉米、南部浅山区优质马铃薯、优质红花荞麦、西南部山区优质油料、南部深山区优质杂豆。
二是特色产业生产基地规模大,产量高。
目前全县特色产业种植规模两个全省第一、三个全市第一。
到2007年,全县马铃薯基地达100.07万亩,总产鲜薯105万吨,位居全省第一,优质玉米基地32.5万亩(其中地膜玉米27.1万亩,位居全市第一),总产1 1.34万吨,外向型特色蔬菜基地(包括西甜瓜)12万亩(其中辣椒4万亩),总产25万吨(其中优质辣椒10万吨),位居全市第一,名优小杂粮50万亩(其中红花荞麦20万亩),总产3.5万吨(其中荞麦2万吨),位居全省第一,优质油料基地20万亩(其中葵花10万亩、胡麻5万亩),总产2万吨,位居全市第一。
2007年我县跨入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行列,获得了农业部嘉奖。
三是特色产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我县近年来通过积极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加快了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步伐。
目前全县已建成白泥井、堆子梁、定边镇三个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组建了27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培育了5个市级和10个县级农产品龙头企业,搭建了定边县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了省级无公害马铃薯、蔬菜、玉米、小杂粮基地,打造了“定边洋芋”、“榆薯”系列马铃薯、“一定”牌辣椒、“五谷园小杂粮”、“世权油脂”、砖井西甜瓜、定边洋葱等一批特色品牌,全县有近3000名农村经济人活跃在农产品流通市场,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定边马铃薯文化节”、承办了“第十届国际荞麦节”参观现场,加大了定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宣传推介力度,促进了定边一大批特色农产品以其优良品质畅销全国,荞麦产品走出国门行销国外,以马铃薯产业为代表,已经成为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加速器。
截至2007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1元,来自农业特色产业收入达80%以上。
蓬勃发展的特色农业为我县近28万农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和谐富裕的新目标正在发挥着重要产业支撑作用。
二、我县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基础优势。
一是区位优势。
我县地处陕西省西北部,陕、甘、宁、蒙四省区交界地带,古代以“旱码头”著称,东距榆林市240公里,位于榆林“人”字形工业走廊西端,西距宁夏银川市159公里,在大银川经济辐射圈之内,青银高速公路和307国道横贯东西,303省道纵跨南北,正在建设的太中银铁路横穿全境,县乡公路畅通,较为发达的交通网络为我县特色农产品的外运和交易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二是土地资源优势。
我县总土地面积6920平方公里,居全省第三位,人均土地面积32.9亩,是全国的2.8倍,全省的4倍,现有耕地288万亩,基本农田227万亩,有水浇地2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达10.45亩。
全县土壤类型以沙壤土、黄绵土、黑垆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适宜发展多样化、特色鲜明的种养业。
同时,县境内有80多万亩荒山、荒坡和70多万亩盐碱地及、发展的引黄灌溉面积6.9万亩,土地开发整理新增基本农田9.03万亩。
丰富的土地资源可为特色农业开发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是气候优势。
我县境内平均海拔1300-1900米,光照充足、空气清洁、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适宜多种优良农作物生长。
特别是环境无污染,是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理想之地。
有关专家认为我县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名优小杂粮和优质马铃薯最佳产区,是全国仅有的几个红花荞麦原产地之一,是省级无公害马铃薯、蔬菜、玉米、小杂粮生产基地。
四是作物品质优势。
我县特色农作物种类繁多,栽培历史悠久,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主栽作物有马铃薯、玉米、荞麦、杂豆、胡麻、向日葵、辣椒、西瓜等数十种,其中尤以马铃薯、红花荞麦、辣椒最为突出。
我县马铃薯个大、皮薄肉嫩,薯型整齐,口感棉香,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高;红花荞麦营养丰富,“药食同源”,在2007年“国际荞麦节”上,第十届国际荞麦组委会认定我县“荞麦、糜子、豌豆、燕麦为优势生产区;甜荞、苦荞、紫盖头软糜子、麻豌豆、扁豆、棉燕麦为名优小杂粮品种”;“一定”牌辣椒具有果形修长、果肉肥厚、辣味纯正、耐储运等特点,被国内南方广大消费者称为“天下第一椒”,获得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五是人力资源优势。
我县劳动力成本低,劳动力资源丰富,现有农村劳动力资源20万人,富余劳动力近10万人,进行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劳动力充沛。
同时,全县有农技、农机、植保、土壤等科技推广单位和120多名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科技人员与广大群众一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栽培、储藏和加工经验,广大农民从事特色产业开发积极性高,为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和人力基础。
三、我县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客观地讲,我县特色农业发展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摆脱广种薄收的传统农业桎梏,是一种粗放型的特色农业。
目前我县在发展特色农业过程中,存在着基层各级对特色农业发展的认识还不到位;特色农业生产发展物质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产业扶持政策不完善;特色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低,产业化发展缓慢;特色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不健全,先进的技术推广设施、设备严重短缺;农业科技人员政治生活待遇低、技术推广试验示范经费少,工作环境条件差,积极性主动性还不很高等,这些问题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要求极不适应,成为制约我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加快我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与建议(一)基本思路和目标:加快我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基本思路和目标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省市县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精神为指导,瞄准国内外两个市场,立足县情,发挥优势,以改善特色产业发展物质装备条件为核心,以提升特色产业科技水平为突破口,以健全特色产业社会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为保障,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引导加工增效益、标准化生产创品牌、产业化经营求突破的产业化发展要求,根据每个产业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从“土地到餐桌”,从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逐项疏理解决制约特色产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构建现代特色产业发展体系,全面提升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力争用3-5年的时间把我县建成西北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县。
特色产业面积达到95%,良种覆盖率达到95%,农机化率达到40%,商品率达到80%,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0个,加工转化率达到20-30%,品牌占有率达到5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
(二)主要措施一是加强科学规划,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
市委、市政府200 8年5月13日发布了“关于加快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讨论稿)”。
制定我县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规划方案,必须要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意见”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关于发展现代特色农业的战略部署,结合定边实际,聘请有资质的科研院所和国内知名专家帮助我县制定县级规划和产业实施方案。
各乡镇要根据规划方案直接规划到村组户,确保规划贯彻落实到位。
二是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5大特色产业基地。
基地建设是特色产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必须要因地制宜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争创质量效益建基地,要使特色产业尽快向适宜区和优生区集中,真正实现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目标。
在产业发展规划布局选择上,必须突出重点产业和优势强盛的产业,优先发展,同时要注重保护那些地方特色明显,具有潜在优势的特色品种,分类指导产业发展,促进特色产业产品上档次、增效益。
1、马铃薯产业基地。
马铃薯是我县优势最强盛的产业,也是全县种植范围最广的特色作物,其种植优势、产品优势、市场优势是无可质疑的,必须把这一优势强盛的产业始终放在全县特色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不动摇,加快构建现代马铃薯产业体系,力促我县由全国马铃薯产业种植大县向产业强县转变。
规划到2010年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15万亩,平均亩产1200公斤,总产量1 38万吨。
农民从马铃薯产业中获取收入达2800元。
2、优质小杂粮基地。
我县小杂粮虽然目前没有马铃薯优势强盛,种植效益不高,但是由于小杂粮品种多样,种植历史悠久,适宜种植范围广,红花荞麦等一些小杂粮特色品种在国内外少有,具有潜在的市场开发潜力。
因此,必须以南部丘陵沟壑区14个旱作区域乡镇为重点,着力发展和保护荞麦、杂豆等地方特色品种,实施标准化生产,培育壮大精深加工企业,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到2010年建成43万亩名优小杂粮基地,总产量达到4.3万吨,其中荞麦25万亩,总产2.5万吨,杂豆10万亩,总产1万吨,糜谷8万亩,总产0.8万吨。
3、高产玉米基地。
我县是全国春玉米生产适生区,特别是以滩水地区的水浇地、引黄灌区、下湿滩地和浅山区的下湿涧、台、坝地,具有发展玉米生产的基础优势,必须以这些地区为重点,推广高产品种和丰产技术,推进玉米产业发展。
到2010年种植面积发展到35万亩,单产水平由目前的35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总产量达到21万吨。
4、外向型特色蔬菜基地。
蔬菜产业是劳动技术设施密集型产业,是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标志性产业。
要以北部风沙滩区的白泥井、周台子、砖井、安边、堆子梁、石洞沟以及即将开发的红柳沟、贺圈等地的引黄灌区为重点区域,着力发展辣椒、洋葱、西甜瓜、茄列、红葱等特色品种,以加快建设设施高效栽培基地为核心,推动特色蔬菜产业化发展。
到2010年,外向型特色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优质辣椒基地达到6万亩,设施高效基地达到1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