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构造

合集下载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

关于地质构造,收藏这一篇就足够了!地表形态特征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地壳各部分质点运动的综合表现。

这种由地球内部动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与变位的运动,称地壳运动。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由于地壳的长期运动,造成岩层的产状和岩层的弯曲、断开或产生位移的变化,称为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壳运动的类型地壳运动是地质构造的主导因素,其基本类型有二种: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一、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是地壳物质沿着地球半径方向移动。

它表现为地壳的上拱和下拗,并形成大型的构造隆起和拗陷。

地壳垂直的上下升降运动,造成陆地上升(海退)与下降(海侵)的现象。

从现代海岸线的变迁可以得到证实,例如现今我国广东省防城、合蒲、中山等县沿海都有狭长的海滨平原,伸展得非常平坦,并向海面缓缓倾斜,它的沉积物都是海相的物质,其中有海生介壳,这说明了地壳发生了相对上升,海底新近隆起所造成的。

又如河北昌黎县附近有一路碑,上面刻有:高昌黎县五里,离海边五里的标记。

但现近路碑已离海边很近,已不到4里了,这说明了地壳在下降,海水朝向大陆推进。

(—)海侵(超覆)海侵时陆地不断下降,海岸线不断向大陆内部移动(图2-1)。

按照浅海区的海水(浪)的破坏、搬运、沉积的分布规律,依次沉积了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石灰岩。

由于地壳下降,形成海侵,粗颗粒的沉积物就不断地向陆地方向移动,结果沿着任一浅海垂直剖面内(例如A—A)从时间上自早到晚,反映在剖面上是自下至上看到砾岩一砂岩一页岩一灰岩,即由粗到细的变化过程。

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广,称谓超覆。

所以超覆地层是海侵的产物,也是海侵分析之一。

(二)海退(退覆)海退是地壳上升,海水向海洋中心退却的过程(图2 ̄2)所示。

图上I—I水平线表示原始海平面位置,当海岸退至Ⅱ、Ⅲ……时,沉积相发生了变化,在垂直剖面A-A中,自下而上看到的是由石灰岩一页岩一砂岩一砾岩,即由细到粗的粒度变化过程,平面分布的特点,则是新的沉积物分布面积比老的较小,称谓退覆,退覆地层是海退的产物。

工程地质 第二章 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 第二章 地质构造.

Strike:走向 Dip direction: 倾向 Dip :倾角
岩层产状测量的记录有两种方法:
1.象限角表示法
以北或南的方向(0°)为准,一般记走向、倾向、倾角。 如N65°W/25°S,即走向北偏西65°、倾角25°、大致 向南倾斜;N30°E/27°SE,即走向北偏东30°、倾角 27°、倾向南东。
(2)对比褶皱核部和两翼岩层的时代新老关系,判断褶皱 是背斜还是向斜。若核部地层时代较老,两侧依次出现渐 新的地层,为背斜;反之,若核部地层时代较新,两侧依 次出现渐老的地层,则为向斜。
(3)根据两翼岩层的产状,判断褶皱是直立的、倾斜的还 是倒转的等等。
2-4 断裂构造Fracturing structure
Chapter 2 Geological Structure
第二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概念: 由地壳运动导致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发生变形或变位 的现象,残留于地壳中的空间展布和形态特征,称为地 质构造或构造形迹。
地质构造的基本形态和分类Basic shape and
classification of geological structure :
Recumbent 平卧的
按褶曲枢纽的产状可分为: (1)水平褶曲 枢纽水平,两翼同一岩层的走向基本 平行。 (2)倾伏褶曲 枢纽倾斜,两翼同一岩层的走向不平 行而呈弧形变化.
Horizontal fold
Inclined fold
四、褶皱的识别:
(1)根据岩层是否有对称重复的出露,可判断是否有褶皱 存在。若在某一时代的岩层两侧,有其他时代的岩层对称 重复出现,则可确定有褶皱存在。若岩层虽有重复出露现 象,但并不对称分布,则可能是断层形成的,不能误认为 褶皱。

地质构造的名词解释

地质构造的名词解释

地质构造的名词解释地质构造是指地质结构以及相关的形成机理、发育历史和作用。

它包括岩石构造、矿物构造、沉积构造、成岩构造、火山构造和构造地貌等,是地质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地质构造是地球环境及其变化的主要产物,其构造变化对地球运动、活动等单位进行了重要的调节,是研究地质变迁的基础之一。

岩石构造是地质构造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地质构造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岩石构造是指岩石构造以及与其有关的岩石构造发育机制、变形形态学和发展演化史等,它们包括各种岩石构造,如水动力构造、热力构造、重力构造、植物构造、构造构面等。

它们的研究主要是通过结构地质学、构造地质学的方法,研究岩石构造的形态、发育机制、变形形态学以及构造发展演化史等。

矿物构造是地质构造体系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矿物构造及其相关构造发育机制、形态学及其与构造发展演化史等。

矿物构造的研究主要是以矿物学、构造地质学为基础的,研究矿物的构造发育机制、变形形态学及其与构造发展演化史等。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岩体的构造特征、构造发育机制及其与构造发展演化史等。

沉积构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构造地质学、结构地质学和沉积地质学的方法,研究沉积岩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构造特征、构造发育机制及其变形形态学及与构造发展演化史等。

成岩构造是指成岩作用对构造地貌及其发育过程的影响。

成岩构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构造地质学、矿物学、地球化学和微体古生物学等方法,研究成岩变质作用对构造地貌及其发展过程的影响,以及成岩变质的发展演化史、变质流体的特征、矿物结构、岩石颜色等等。

火山构造学旨在研究火山构造的形态、发育机制、变形形态学和发展演化史,也就是说,研究过程和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构造地貌和环境变化。

火山构造的研究主要是通过构造地质学、火山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和水文地质学等方法,研究不同类型的火山构造形态及其发育机制、变形形态学和发展演化史等。

构造地貌是指构造地貌形态对它的构造背景的反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承受地壳运动的岩层或岩石,在地壳运动的力的作用下发生变形或变位留下的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冶金备件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和断裂构造等。

1 水平构造原始岩层一般是水平的,在漫长的地质历史中,由于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的影响,岩层产出状况发生多样的变化。

冶金备件有的岩层虽然经过地壳运动使其位置发生变化,但仍保持水平状态,这样的构造称为水平构造。

冶金备件绝对水平的岩层是没有的,因而所谓水平构造是指受地壳运动影响较轻微的某些地区或受强烈地壳运动影响的岩层的某一局部地段或大范围的均匀抬升或下降的地区。

2 倾斜构造当地壳运动不仅使岩层形成时的位置发生变化,而且改变了岩层的水平状态,当岩层层面和水平面间具有一定的夹角时,称为倾斜构造。

冶金备件倾斜岩层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不均勻抬升或下降所引起,如图2-3所示。

3 褶皱构造地壳运动不仅引起岩层的升降和倾斜,而且还可以使岩层被挤成各式各样的弯曲。

岩层被挤压形成的一个弯曲称为褶曲。

自然界中孤立存在的单个弯曲很少,大多是一系列波状弯曲而保持岩层的连续完整性,这一系列的波状弯曲称为褶皱。

褶皱形式有各式各样,规模有大有小,反映了当时地质作用的强度和方式。

褶曲的基本类型有两种:背斜和向斜,如图2-4所示。

一般说来,冶金备件背斜是向上拱起的弯曲,中心部分岩层相对较老,而两侧由相对较新的岩层组成;向斜是向下弯曲且中心部分相对较新,两侧由相对较老的岩层组成。

4 断裂构造断裂是指岩层受地壳运动的影响而发生脆性变形,产生裂缝或错动,使岩层失去连续完整性,形成断裂构造。

(1)裂隙。

岩层断裂后,如果两侧岩块没有发生显著的位移称为裂隙,裂隙就是岩石中的裂缝。

岩石中的裂缝可以在成岩过程中形成,也可以在成岩后受外力地质作用而生成。

但更多而有意义的是地壳运动产生的构造裂隙。

冶金备件岩层破裂后的破裂面称为裂隙面,它的形状多样,可以是平坦的,也可以是弯曲的,产状可以是直立的、倾斜的和水平的。

地质构造的种类

地质构造的种类

地质构造的种类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各种构造形态,它们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物。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隆起与洼陷、断块构造、褶皱构造、火山构造和沉积构造。

一、隆起与洼陷隆起与洼陷是地壳发生垂直位移的一种地质构造。

隆起是指地壳某一区域相对于周围地区上升而形成的凸起地形,洼陷则相反,是指地壳某一区域相对于周围地区下降而形成的凹陷地形。

隆起与洼陷是地壳内部物质的挤压和流动造成的,常常与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有关。

二、断块构造断块构造是指地壳内部发生断裂并形成的一种地质构造。

断块是指由两个相对运动的岩石体沿断裂面而相对移动的地壳块体。

断块构造可以分为正断块和逆断块两种类型。

正断块是指地壳块体沿断裂面向下滑动,形成了陷落地形;逆断块则相反,是指地壳块体沿断裂面向上抬升,形成了隆起地形。

三、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指地壳内部岩层因受到水平应力作用而发生弯曲形成的地质构造。

褶皱是由于地壳的挤压而形成的,可以分为对称褶皱和不对称褶皱两种类型。

对称褶皱是指岩层两侧的倾斜角度相等,褶皱轴线与地面平行;不对称褶皱则相反,岩层两侧的倾斜角度不相等,褶皱轴线与地面不平行。

四、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指地壳内部岩浆和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地质构造。

火山构造包括火山口、火山喷发口、火山锥、熔岩流、火山灰等地形地貌。

火山构造是地球表面上最直接的地壳活动形式之一,通过火山喷发,地下岩浆喷发到地面上,形成了火山喷发口和火山锥。

五、沉积构造沉积构造是指地壳内部岩层在沉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质构造。

沉积构造包括沉积盆地、沉积相、沉积层序等。

沉积构造是地壳演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着地球历史上的沉积作用和环境变化。

总结起来,地质构造是地壳内部各种形态和结构的总称,包括隆起与洼陷、断块构造、褶皱构造、火山构造和沉积构造等类型。

这些地质构造形成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是地球长期演化的产物,记录着地壳运动和构造活动的历史。

了解地质构造对于研究地球演化和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地质构造详解

地质构造详解

地质构造定义1:地壳运动中岩层和地块受力后产生的变形和位移的形迹。

反映了某种方式的构造运动和构造应力场。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通论(二级学科)定义2: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地块和地层中产生的变形和位移形迹。

地质构造按其成因分为原生构造和次生构造。

应用学科:水利科技(一级学科);水利勘测、工程地质(二级学科);工程地质(水利)(三级学科)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地质构造是指地壳中的岩层地壳运动的作用发生变形与变位而遗留下来的形态。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structures)与次生构造(secondarystructures 或tectonicstructures)。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

组成地壳的岩层和岩体,在内外地质作用下(多为构造运动),发生变形和变位后,形成的几何体,或残留下的形迹。

地质构造因此可依其生成时间分为原生构造(primarystructures)与地质构造次生构造(secondary structures或tectonic structures)。

次生构造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主要对象,而原生构造一般是用来判断岩石有无变形及变形方式的基准。

构造也可分为水平构造、倾斜构造、断裂和褶皱。

地壳或岩石圈各个组成部分的形态及其相互结合方式和面貌特征的总称。

地质构造的规模,大的上千公里,需要通过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的综合分析和遥感资料的解译才能识别,如岩石圈板块构造。

小的以毫米甚至微米计,需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如矿物晶粒变形、晶格的位错等。

贵州位于华南板块内,处于东亚中生代造山与阿尔卑斯-特提斯新生代造山带之间,横跨扬子陆块和南华活动带两个大地构造单元。

在已知1400Ma地质历史时期中经历了武陵、雪峰、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喜山等5个阶段。

雪峰运动奠定了扬子陆块的基底,广西运动使黔东南地区褶皱隆起与扬子陆块熔为一体,以后又经历了裂陷作用、俯冲作用,燕山运动奠定了现今构造的基本格局。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分类,识别和描述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分类,识别和描述

常见地质构造类型分类,识别和描述: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各种地形和地貌,反映了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学和化学过程。

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包括以下几种:
1.水平构造:这种构造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表现为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
新岩层在上,岩层层面在较大范围内保持水平或近似水平的状态。

2.单斜构造:这是指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形成
单一倾斜的状态。

3.倾斜构造:这是指岩层层面在较大范围内向同一个方向倾斜,表现为顺倾斜方向岩
层逐渐变新。

4.褶皱构造:这是指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发生弯曲变形的现象,包括背斜
和向斜两种基本类型。

5.断层构造:这是指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发生断裂错动的现象,包括正断
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

识别和描述地质构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观察岩层的产状,即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以及岩层的变形特征。

2.分析岩层的层序和相对年代关系,了解岩层的形成顺序和地壳运动的过程。

3.注意观察岩层的颜色、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等特征,以便更好地了解岩层的形成
环境和过程。

4.结合地质图、地层柱状图、剖面图等资料,全面了解地质构造的特征和发展过程。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

高中地理地质构造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的地质现象和地球内部的构造特征。

地质构造的形成与地球的运动密切相关,它揭示了地球演化的规律和地球表面特征的形成原因。

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内因性地质构造和外因性地质构造两大类。

本文将详细介绍高中地理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分类、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一、地质构造的基本概念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外因素作用下,地壳和上地幔的构造特征,包括地壳的构造、地质体的形态、构造运动和构造形成的过程等。

地质构造控制着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水系等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和变化。

二、地质构造的分类1. 内因性地质构造内因性地质构造是指地壳内部的构造特征和动力学活动,包括地壳变形、地壳遗迹、构造运动等。

内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地震、火山活动、构造运动等造成的地质现象。

2. 外因性地质构造外因性地质构造是指由地表外力、气候效应、侵蚀和沉积等地质过程造成的构造特征,包括地貌、河流、湖泊、风化等。

外因性地质构造主要是由风、水、冰等外力造成的地质现象。

三、地质构造的特征地质构造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 地质构造是区域性的。

地球上的地质构造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一个区域内的相似地质特征会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地质构造单元,如板块、地块等。

2. 地质构造是组合性的。

一个地质区域内常常存在多种类型的地质构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形成丰富的地质构造景观。

3. 地质构造是动力性的。

地质构造是地球内外力作用的结果,构造活动量大或小,构造运动迅速或缓慢,地形地貌的变化都与构造活动有关。

4. 地质构造具有时间性。

地质构造是地球演化的历史产物,构造形成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形成的结果也在不断演化和发展。

四、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地质构造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1. 内因内因包括地球内部的岩浆活动、构造运动和地球尺度的物质运动等。

内因构造是由地球自身的物质运动引起的,如地震、火山活动等。

2. 外因外因包括大气、水体、风、生物等地表的物质和作用力对地质构造的影响。

03第三章地质构造

03第三章地质构造

断盘
断层两侧相对位移的岩层。
断距
岩层中同一点被断层断开后的位移量。
(1)断层分类
按断层两盘相对位移的特点可分为: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
正断层、逆断层、平移断层等类型。 正断层:
断层上盘沿断层面倾斜线相对向下移动,下盘相对向上移动。
受地壳水平拉张力作用或受 重力作用形成。 断层面陡直,倾角大多在45º 以上。
构造节理:
表生节理: 包括风化裂隙、卸荷裂隙、爆破裂隙等。主要分布地表 表层;大多无一定方向。
分类:成因、力学性质、与岩层产状的关系、张开程度
按力学性质分
1)剪节理:
是由剪应力作用形成的,一般成对出现,称为共轭剪节理。与主应力 成45º -φ/2;构造节理。
2)张节理:
多数张开,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发育稀疏、节理间距大,沿走向延 伸不远就消失,但在附近不远处又会继续出现,并有分支复合现象。 透水性好;
褶皱的组合形式
1)复式褶皱
2)隔档式构造、隔槽式构造
褶皱的组合形式
1)复式褶皱
2)隔档式构造、隔槽式构造
3.4 断裂构造
1、概念
岩层在构造应力的长期作用
下,岩层连续性被破坏,岩层 中产生破裂面,为断裂构造。
断层和节理最明显的区别?
断裂构造的力学机制
常见的断裂构造有节理构造和断层构造。
断裂构造的分类
产状三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走向(strike):岩层面和任一假想水 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有两个; 倾向(dip):垂直于走向线顺岩层倾 斜面向下引出的直线在水平面上的投 影所指的方向。与走向线垂直。只有
一个。
倾角(dip angle):岩层层面与水平面 的最大锐角。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地质构造

工程地质学-第三章地质构造
地壳发生大的构造运动之后,自然地理 条件发生明显改变,各种生物也将随之 演变,这样形成了地层发展历史的阶段 性。
✓ 地球发展的时间段叫地质年代。 地质年代单位:代、纪、世、期、 时(从大到
小)
✓ 地层单位:一定地质时期所形成的地层的总 体的名称。 地层单位:界、系、统、阶、 群(从大到小)
地层单位
A台易产生 顺层滑动
B台位于断层 带上
C台较为有利
5、断层的识别
地层界限不连续或岩层中断
岩层不对称重复或缺失
断层破碎带及构造岩 牵引构造及伴生节理
擦痕
地貌标志
【增加内容】
活断层
活断层:第四纪以来仍
在活动的断层。
注:2002年《岩土工 程勘察规范》指全新地 质时期(1~1.1万年) 以来活动着的断层,且 在今后100年可能继续 活动。
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水平构造
单斜构造
3.3 褶皱构造
组成地壳的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强烈作 用,使岩层形成一系列波状弯曲而未丧失 连续性的构造叫-。是地壳表层广泛发育的 基本构造之一。昆仑山、祁连山、泰岭都 是复杂的褶皱构造山脉。
褶皱构造 (fold)
(a)
(b)
(c)
图 4-5 褶曲的力学成因 (a)水平挤压力;(b)垂直作用力;(c)力偶作用
2、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表3—3 裂隙发育程度分级
裂隙发育程度等级 基本特征
附注
不发育
裂隙1-2组,规则,构造型, 对基础工程无间距1米以上,多为Fra bibliotek闭裂 影响,对岩体
隙,少有充填物,岩体被切 稳定性影响不
割成巨块状

较发育
裂隙2-3组,较规则,以构 对基础工程无

地质构造有哪些

地质构造有哪些

地质构造有哪些
2021-03-04
地质构造总的分为两类:原生构造以及次生构造。

最常见的是:向斜、背斜、地垒、地堑、断层。

背斜、向斜、断层地质构造运动是指主要由地球内部能量引起的地壳或岩石圈物质的机械运动。

它使岩石发生变形的主要类型是褶皱和断裂,使岩石发生变位的方式有水平运动和升降运动。

地质构造有哪些
1构造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关系
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主要有水平构造、倾斜构造、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四种。

构造地貌由地球内力作用直接造就的和受地质体与地质构造控制的地貌。

要区分这两个定义,首先要清楚地貌是指地表起伏的形态,如山地、平原、河谷、沙丘、大陆架、海沟等.因此构造地貌是指由岩层或岩体经构造运动所控制的地表形态,侧重于地表形态.而地质构造是指岩层或岩体经地球内力引起的机械
运动而发生变形与变位,是指岩层或岩体的变形与变位(或形态位置)。

地质构造——岩层或岩体(对象)——形态位置
构造地貌——地表(对象)——地貌
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褶皱使岩层发生弯曲,使岩层形态呈背斜或向斜.而在地球表面,由于岩层弯曲,导致地表也弯曲不平,形成山地等地貌,这就是构造地貌。

断层是地质构造中的断裂构造,是指岩层的断层,断层后使岩体的形态呈地堑、地垒状态,都属于地质构造.而岩层的断裂后形成的地堑导致地球表面形态下陷,成谷地形态,这是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的四种类型

地质构造的四种类型

地质构造的四种类型
地质构造是指地球表面和地球内部的各种地形和地貌,它反映了地球内部和外部的力学和化学过程。

根据地球的构造特征和运动规律,地质构造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1. 山地构造:山地构造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和碰撞而形成的
地形地貌。

山地构造通常具有高原、山脉、峡谷、峰顶等地形特征,是地球上最具有挑战性的地形之一。

2. 岛弧构造:岛弧构造是指在大陆边缘或洋壳中出现的一系列
弧状岛屿和海沟、海沟盆地等地形,是板块边界地区的典型构造。

岛弧构造的形成是由于板块的俯冲和碰撞引起的。

3. 盆地构造:盆地构造是指地球表面上的低洼地区和盆地。


地构造的形成是由地壳板块的运动、地层的沉积和断裂等因素所决定的。

4. 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指由火山喷发形成的地形地貌。

火山
构造通常具有火山锥、火山口、溢出口、熔岩台等地形特征,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地形之一。

这四种地质构造是地球上最普遍的构造类型,它们对地球的形态、地貌和资源分布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时,地质构造的研究也是地球科学和地质勘探的重要内容。

- 1 -。

地质构造的名词解释

地质构造的名词解释

地质构造的名词解释地质构造指的是地球构造成的结构,它由多个因素组成,包括地球内部不同类型的物质、外部表面和低温熔融物质组成的岩石,以及地壳下层的地质活动。

地构结构的发育受到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地质工程师以及其他地质学家的关注,为地质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视角,使他们能够有效地揭示地质历史。

地质构造的类型包括:岩石地层、构造地层、巨大地层构造、构造褶皱、沉积构造、海底和湖底构造。

岩石地层是由物理和化学作用形成的构造,主要由粒状、粉状和板状组成,在不同的深度存在着不同的岩石类型,并由一系列的方解石和长石构成。

构造地层是地质形态的变形,其主要形式有破碎地层、地壳变形、逆冲构造和侧移构造等,有助于探究地壳变形过程。

巨大地层构造是指大型地层构造,广泛存在于全球各地,有助于揭示地球演化的全局视角,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包括山脉、山脊、地洼、断层、深海大褶曲陷、火山、溶岩流地层、河流以及湖泊等。

构造褶皱指的是由构造作用产生的折叠,它们可以存在于地表或地下,褶皱折叠可以揭示区域构造的历史变化,可以用来确定构造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沉积构造是指沉积物形成的构造,包括夹层、岩柱、河流河岸、湖底、湖岸、滩涂等,其形成有助于沉积学家了解地质历史的发展及时间的变化,进而推断出全球构造发育的过程。

海底和湖底构造同样是地质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主要是指由海洋潮汐和湖沼湍流等水力作用形成的构造,在探究地质古迹时非常有用,有助于研究地形、地貌、海底沉积物以及低温地质活动等。

地构构造的种类多样,各具特色,且对于研究地质历史极具重要性,可以为科学家们提供深入的视角,有助于探究深层的地质实质,从而形成更全面的地质知识体系。

其实,地质构造不仅是地质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还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例如气候变化、石油勘探等,甚至对经济也有重要影响,比如油气勘探、矿物资源开发等。

总之,地质构造是一个深入探究、极其重要的研究领域,必须得到全面认识和重视,以提升我们研究地质学知识的水平。

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

3. 记录:格式:倾向∠倾角。例如: 200∠25。
4.注意事项:
• A测方向时读圆刻度盘,盘面要保持水 平(圆水准居中)。走向是用长边贴岩 层面;倾向是 用短边贴岩层面。
• B测角度时读半圆刻度盘,盘面垂直岩 层面(管水准居中)。要注意测真倾角 (最大角)。
• C走向为倾向加/减90。所以野外只需测 倾向与倾角。
水平构造
沉积岩层形成时的 原始产出状态(即产 状)大多数是水平或 近于水平。如果经受 地壳运动(垂直抬升) 的影响,改变了原始 形成时的位置,但仍 保持水平产状的一套 水平岩层组成的构造, 称为水平构造 。
倾斜构造
岩层受构造运动的影 响,不仅改变了岩层形 成时的位置,而且改变 了语原有的水平状态, 使岩层面与水平面具有 一定的交角,于是便形 成了倾斜岩层。倾斜岩 层常常是组成其它构造 (如朔皱构造和断裂构 造等)的一部分。
(二)岩浆岩相对地质年代的确定
岩浆岩的相对地质年代,是通过它 与沉积岩的接触关系以及它本身的 穿插构造来确定的。
侵入接触:岩浆侵入体的形成年代,晚于 发生变质的沉积岩层的地质年代。
沉积接触:岩浆岩形成后,经长期风化剥蚀,后 来在侵蚀面上又有新的沉积,岩浆岩的形成 年代早于沉积岩的地质年代。
穿插关系:一般是年轻的侵人岩脉穿过较 老的侵人岩。(比最新的新,比不整合覆盖在 它上面的最老的老)
②方位角表示法 常用倾向和倾角表示。 如310°∠35°,310°是倾向方位角,35°是倾 角,走向可根据倾向加减90°后得到。
岩层产状的符号表示法 水平
岩层直立
35° 75°
岩层产状的野外测定
在野外通常使用地质罗盘来测量岩层产状的三 要素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即南北边)紧贴 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 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

我国地质构造的五种类型1. 折叠构造折叠构造是地壳中最常见的一种构造类型,它主要由岩石层的弯曲和变形所形成。

我国地质构造复杂多样,折叠构造广泛分布于各个地区。

这种构造类型通常出现在两个板块之间的边界区域,如青藏高原、秦岭山脉等。

折叠构造可以分为对称折叠和不对称折叠两种形式。

对称折叠是指岩石层两侧相互对称的弯曲形态,而不对称折叠则是指岩石层两侧不对称的弯曲形态。

这些折叠结构在地质学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地壳演化过程以及资源分布规律。

2. 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指岩石层之间发生断裂并产生位移或滑动的现象。

我国地处欧亚大陆板块与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碰撞带上,断裂活动频繁。

其中最著名的断裂带是中国地壳运动最活跃的东南沿海地区的中国东南沿海断裂带。

断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裂和逆断裂两种类型。

正断裂是指岩石层之间产生拉伸力而发生的断裂,逆断裂则是指岩石层之间产生压缩力而发生的断裂。

这些断裂构造对地质灾害、矿产资源形成等具有重要影响。

3. 地块构造地块构造是指由不同性质和年代的岩石组成的地壳碎片,它们在长期地壳运动中相对稳定,并形成了明显的界限。

我国地块构造非常复杂,以青藏高原为代表的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链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地块构造。

在地块构造中,各个地块之间存在着相对稳定的边界,这些边界通常由大规模的断层或剪切带所控制。

这种构造类型对于理解板块运动、大陆演化以及山脉形成等有着重要意义。

4. 山脉构造山脉构造是指由岩石层的隆升和挤压所形成的山地地形。

我国是世界上山脉最多、最密集的国家之一,拥有众多著名山脉,如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昆仑山脉等。

山脉构造通常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它们在地壳运动过程中承受了巨大的挤压力和剪切力。

这些构造对于研究地壳演化、构造变形以及资源分布等具有重要意义。

5. 盆地构造盆地构造是指由岩石层的下沉和堆积所形成的凹陷地形。

我国拥有许多大型盆地,如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珠江三角洲等。

03-地质构造

03-地质构造
实例:意大利塞拉比斯古庙的遗迹
垂直升降造成的地貌
河流阶地 准平原和夷平面
海平面升降的的证据
垂直运动的标志
河流阶地、海成阶地、夷平面、多层溶洞等的 存在。
沉积厚度和沉积环境的变化 沉积环境反映垂直升、降变化 沉积厚度反映岩石圈升降的幅度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接触:岩石圈缓慢下降 平行不整合:显著的升降 角度不整合:显著的升降和水平挤压作用
地质上以岩层的产状来描述其空间位置,包括 岩层的走向、倾向、倾角,称产状三要素
地理方位角的表示
N
N45ºW
360º / 0º
NW
NE
NNE
315º 290º
45º
NEE
W 270º
SWW
225º
SW
SSW
180º
S
90º E
130º SE
S50ºW
产状三要素:
1.走向:走向线———岩层面同任意水平面的交线(岩层层面
3 按褶曲的平面形态
(同一岩层在平面上出露的长宽比)
线状褶曲:长短轴比大于10:1 短轴褶曲:长短轴比在3:1—10:1 穹窿和构造盆地:长短轴比小于3:1
穹 隆 和 构 造 盆 地
(4)其它的分类方法* 按转折端形态 按两翼间夹角 其它的组合分类
褶曲的野外识别:
顺或逆着倾向方向,地层对称重复出现,倾 角变
这些说明地壳上岩石发生了运动,发生变形、 变位,改变了原来的状态。
地壳运动——又称构造运动或岩石圈 运动,是指由于地球内部营力(或称内 动力)而引起的地壳变形或变位。
拉张——相背分离
水平运动
挤压——相向靠拢
类型
剪切—— 平错
垂直运动 —— 差异升降

地质构造的类型

地质构造的类型

地质构造的类型地质构造是指地球内部和地表上形成的各种构造形态,包括地壳的抬升、下沉、断裂、褶皱等现象。

地质构造的类型多种多样,不同的构造类型对地球的地貌和地质现象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地质构造类型。

一、褶皱构造褶皱构造是指在地壳中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地壳的褶皱变形。

褶皱构造常见于山地和高原地区,是地壳板块运动的结果。

褶皱构造可以分为背斜和 syncline 两种类型,背斜是地层向上凸起的褶皱,而 syncline 是地层向下凹陷的褶皱。

褶皱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壳的厚度和形态,对于地质资源的分布和地形地貌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二、断裂构造断裂构造是指地壳中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地壳的断裂变形。

断裂构造常见于地震带和构造活跃的地区。

断裂构造可以分为正断裂、逆断裂和走滑断裂三种类型。

正断裂是指地壳断裂后两侧的地块相对下沉,逆断裂是指地壳断裂后两侧的地块相对抬升,走滑断裂是指地壳断裂后两侧的地块相对水平滑动。

断裂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壳的形态和地层的连续性,对于地震的发生和地下水资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三、火山构造火山构造是指地壳中由于岩浆活动而形成的地表或地下的火山喷发现象。

火山构造常见于火山带和板块边界地区。

火山构造可以分为火山口、火山锥和火山喷发物等多种类型。

火山口是指火山喷发时岩浆从地下涌出的通道,火山锥是指火山喷发时岩浆在地表上堆积形成的锥形山体,火山喷发物是指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熔岩和火山灰等物质。

火山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表的地貌和地球的气候,对于火山灾害的发生和地质资源的分布有重要影响。

四、坳陷构造坳陷构造是指地壳中由于地壳板块运动而产生的地壳的下沉变形。

坳陷构造常见于盆地和海洋地区。

坳陷构造可以分为凹陷盆地和俯冲带两种类型。

凹陷盆地是指地壳下沉形成的盆地地貌,俯冲带是指地壳板块俯冲下沉形成的地质带。

坳陷构造的形成可以改变地壳的形态和地层的分布,对于油气资源的富集和地壳运动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跟我看构造喜欢地质构造的同仁们进来看看吧~我精心整理的~除了图片还收集了注解~如果喜欢的话就请转载吧,不过转载的时候最好在评论栏里留下你的足迹~不声不吭转走就不像话呐~哈哈~一、板劈理:板岩所特有的连续劈理。

它发育在细粒的低级变质岩中,肉眼极难区别出劈理域或微劈石;在显微尺度上,劈理域由平行面状或交织状排列的云母或绿泥石等层状硅酸盐矿物富集成薄膜或薄层,宽约0.005毫米;微劈石由石英、长石等浅色矿物的集合组成,呈薄板状或透镜状,宽约1~0.01毫米或以下。

板劈理使板岩具有良好的可劈性,将岩石劈成十分平整的薄板。

二、劈理折射:强弱相间的岩层中,强硬层中的劈理和软弱层中的劈理以不同角度与层理相交,强硬层中为间隔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大;软弱层中为连续劈理,与层理交角较小。

三、矩形石香肠:白云岩中的硅质条带拉断形成矩形石香肠,反映硅质能干层(强硬层)与白云岩软弱层之间的高粘性差。

(石香肠构造,各位可还记得~)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到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而形成。

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即石香肠。

在被拉断的强硬岩层的间隔中,或由软弱层呈褶皱楔入,或由变形过程中分泌出的物质所充填。

四、透镜状石香肠:灰岩中相对强硬的白云岩形成的透镜状石香肠构造。

香肠体的两端有分泌的方解石充填,示压溶作用的存在。

五、挠曲:在水平或平缓的岩层中,由一般岩层突然变陡而表现出的膝状弯曲,或是由于岩层翘曲或其他和缓变形所形成的弯曲。

六、膝状褶皱:以早期板劈理为变形面发生褶皱,由左到右褶皱形式发生变化,既由膝状-箱状-圆弧状渐变过渡。

七、膝折:由一系列互相平行的膝折带组成的尖棱褶皱,称为膝折褶皱;两翼平直,转折端尖棱。

八、平缓褶皱:平缓褶皱是指翼间角小于180°、大于120°的褶皱。

九、开阔褶皱:翼间角为120°~70°的褶皱。

十、 W型对称褶皱:为石英岩中的W型对称褶皱。

中部褶皱较紧闭,向两侧逐渐开阔,褶皱转折端加厚,翼部减薄。

十二、不对称N型褶皱:不同褶皱层的褶皱形态的变化,强硬的硅质层(石英岩)具典型的相似褶皱的特点,较软弱的铁质层(富磁铁矿层)为顶厚褶皱。

十三、不对称褶皱:指两翼不等长褶皱的中面与轴面互相不垂直,以轴面为标志面褶皱两翼不呈镜像对称的褶皱。

对于一系列连续发育的不对称褶皱,如果顺褶皱枢纽的倾伏方向观察,可将其褶皱面形态从长翼到短翼的变化描述为S型或Z型,它们反映了褶皱的倒向:S型为左行或逆时针倒向;Z型为右行或顺时针倒向。

十四、斜歪水平褶皱:轴面倾斜(倾角20°~80°),枢纽近水平,横断面为相似褶皱,三维形态为斜歪水平褶皱。

十五、平行褶皱:是一种典型的褶皱几何模式。

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平行弯曲,同一褶皱层的厚度保持不变,所以也称为等厚褶皱;弯曲的各层具有同一曲率中心,所以又称同心褶皱。

由中心向外褶皱面的曲率半径逐渐平行褶皱增大、曲率变小,岩层越来越平缓;向着核部方向,曲率逐渐变大;由于要保持褶皱层的平行性及厚度不变,因而褶皱形态必须随深度而调整。

如背斜顺其轴面向下,褶皱面弯曲越来越紧闭,甚至成尖顶背斜;或为了调整褶皱层的向心挤压,在核部出现复杂的小褶皱和冲断层;再向下褶皱消失,与下伏岩层间出现一滑脱面。

平行褶皱一般发育在不变质的沉积地层中,出现于构造变形不太强烈的地区。

十六、相似褶皱:是一种典型的褶皱几何模式,组成褶皱的各褶皱面作相似的弯曲。

各面的曲率相同,但没有共同的曲率中心,褶皱的形态随深度没有变化。

相似褶皱在理想的相似褶皱中,褶皱岩层中平行轴面测量的视厚度在各部位保持一致,而其真厚度则表现为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为顶厚褶皱。

这类褶皱一般发生于较深构造层次中、浅变质岩区或软弱岩层中。

(看到平行褶皱和相似褶皱,不由回想起当时考构造地质学的情景,当时我们班因为“魔幻四重奏”的困扰,几乎一半的人折戟沙场……)十七、顶厚褶皱:相似褶皱在理想的相似褶皱中,褶皱岩层中平行轴面测量的视厚度在各部位保持一致,而其真厚度则表现为两翼变薄而转折端加厚,为顶厚褶皱。

这类褶皱一般发生于较深构造层次中、浅变质岩区或软弱岩层中。

(兰姆塞分类里曾出现过)十八、钩状褶皱:褶皱两翼变形强度有差异,一翼被拉断呈勾状,转折端加厚,具Ic型褶皱(兰姆塞分类,还记得么?不记得快翻书去吧~哈哈)特点。

十九、不协调褶皱:当褶皱岩层中几种岩石的力学性质差别较大,特别是相邻强硬层相距较远时,在统一褶皱作用中各岩层将独立变形,各有其自身的特征波长,从而表现出褶皱的各岩层的几何特征不相一致,这种褶皱就是不协调褶皱。

该图中薄层灰岩不同褶皱层间不协调,层厚者褶皱波长大,层薄者褶皱波长小。

二十、复式褶皱:各褶皱层复式协调弯曲。

二十一、叠加褶皱:已经褶皱的岩层再次弯曲变形而形成的褶皱。

叠加褶皱在造山带十分发育,在变质岩中亦常见。

就其形成时间而言,叠加褶皱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构造旋回中的褶皱变形的叠加,也可以是同一构造旋回不同构造幕的褶皱变形的叠加,甚至可是同一期递进变形过程中晚期增量应变对早期褶皱的叠加。

图1早期褶皱为不协调紧闭褶皱,褶皱两翼总体夹角小于30o ;晚期褶皱为开阔褶皱,使早期褶皱轴面发生圆弧状弯曲。

图2早期为等斜褶皱,两翼平行,转折端强烈加厚。

晚期为开阔褶皱,晚期褶皱枢纽与早期褶皱枢纽近平行,发生共轴叠加。

二十二、尖圆褶皱:是横剖面上相邻背形、向形的形态为圆顶(舌状)和尖顶相间排列的褶皱。

此类褶皱的形成是当韧性差μ1/μ2较小的软硬岩层界面在平行缩短方向受压时,尖圆褶皱沿此界面纵弯作用的不稳定性使强硬物质向软弱物质偏移,造成具较大波长的圆滑褶皱;而由软弱物质向强硬物质偏移形成较小波长的尖顶褶皱,楔入强硬岩石中。

典型实例是在砂岩和板岩界面上发育的由尖、圆褶皱构成的窗棂构造。

它是地壳上最主要的褶皱类型之一。

二十三、非圆柱状褶皱:非圆柱状褶皱是指极点的90%位于平均π圆左右20°环带以外的褶皱。

如圆锥状褶皱、穹窿、构造盆地等。

二十四、共轭X型剪节理:在同一应力场作用下形成的两组剪节理相互交切,交线指示中间应力轴σ2;在垂直交线的平面上,两组节理的锐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σ1,钝夹角平分线指示最小应力方向σ3。

(前两个星期上岩溶工程地质课时讲到这里,就这个问题讨论了二十多分钟……)二十五、剪节理:剪节理形成于主构造破碎带的边缘,如果是密集带又可称为劈理化带或构造破碎带,是一种比较平直、紧闭、陡倾角(80-90度)的裂隙。

单组剪节理(又称剪切裂隙)延伸可以较长,地质构造力学把它叫做扭性裂隙。

普遍产在刚性(坚硬)的岩石中,而塑性岩石则以褶皱、柔皱和弯曲为主。

剪节理是由剪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产状稳定,岩走向和倾向延伸较远;。

(b)剪节理平直光滑,有时具有因剪切滑动而留下的擦痕。

剪节理未被矿物填充时是平直闭合缝,如被填充,脉宽较为均匀,脉壁较为平直(c)发育于砾岩和砂岩等岩石中的剪节理,一般穿切砾石和胶结物。

(d)典型的剪节理常发育成共轭“X”型节理系。

(e)主剪裂面由羽状微裂面组成。

(当年乌当实习时阿毛问我剪节理和张节理在野外如何识别……当时我记混概念了……所以无从说起……加上王约诡异的眼神,于是上帝给了我一堆杯具……)二十六、剪节理及派生分支张节理:剪节理平直稳定,派生分支张节理与剪节理面呈30度角相交,锐夹角指示本盘运动方向;交汇处张节理裂口较宽,运离则尖灭消失。

沿剪节理及张节理均充填石英脉,石英矿物生长纤维显示剪节理具张剪性特点。

(考卷上似曾相识~根据这玩意儿判断断层的性质~可还记得?)二十七、张节理:张节理是由张应力产生的破裂面,具有以下主要特征:(a)产状不稳定,延伸不远。

单条节理短而弯曲,节理常侧列出现。

(b)张节理面粗糙不平,无擦痕。

(c)在胶结不甚坚实的砾岩或砂岩中张节理常常绕砾石或粗砂粒而过,如果穿切砾石,破裂面也凹凸不平。

(d)张节理多开口,一般被矿脉或岩脉充填,脉宽变化较大,脉壁平直或粗糙不平,脉内矿物(如石英)常常呈梳状结构。

(e)张节理有时呈不规则树枝状,各种网络状,有时也追踪X型节理形成锯齿状张节理,单列或共轭雁列式张节理,有时也呈放射状或同心状组合形式。

(多多注意张节理和剪节理的区别啊~同学们~看到没?这张图里张节理又粗糙,又延伸不远,脉宽较大)二十八、雁列张节理:雁列张节理以右阶型式排列,节理中充填方解石脉。

二十九、节理的交切:发育两组时代不同而相互垂直的节理,沿节理均充填方解石脉,早期节理细长,具剪裂特点,晚期节理较宽,延伸不稳定,为张裂。

晚期节理切过早期节理。

(从这张图可以看张裂和剪裂的区别了~)三十、羽饰:是发生在比较均匀细粒脆性的岩层中节理面上的纹饰,主节理面上发育的羽状或人字形花纹,指示节理面的破裂扩展方向,人字纹尖端指向裂纹源。

有时主节理面上还出现贝壳状肋痕,称为蚌纹构造,显示裂纹扩展时的前缘。

边缘带的边缘节理在层面上显示雁列式排列,与主节理面一般呈5°~20°相交。

边缘节理面上发育次级羽饰构造。

边缘节理与连接其间的坎面(横断口)代表主节理面的扩展裂纹接近层面(自由面)时发生的迅速破断(剪切唇)。

两侧岩块节理面上的花纹互相嵌合,标志着节理生成后未发生相对位移。

三十一、正断层:正断层的基本特征是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

其最大主应力近于垂直,最小主应力近于水平,走向垂直于最小主应力,和最大主应力呈锐角的断层面与水平面夹角大于45°,断层面倾角较陡。

因此,正断层主要是受引张力及重力作用使上盘向下滑动形成。

错动时垂直于断面走向的水平方向有所伸长,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差,透水较好。

(这两天写论文我一直跟这玩意儿打交道,这注解就直接从论文里抄下来呐~)三十二、小型阶梯状断层:沿断层面充填有方解石细脉,注意左侧的断层靠下部具逆牵引,右侧断层靠上部具正牵引,总体反映为生长断层。

三十三、小断层:大理岩褶皱转折端发育的小断层,根据相邻层的错动方向可判别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其实这种判断方法还真是笨呐,看那么陡的面就知道不可能是逆断层)三十四、小型逆断层:靠下部岩石破碎失去连续性,靠上部体现了褶断和裂隙的发育,体现先褶皱后断层的发育过程。

三十五、断层擦痕与阶步:是断层面上与断层擦痕伴生并与之垂直的微小陡坎。

坎高不足一毫米或几毫米。

阶步延长方向与断层两盘相对锗动方向垂直,顺下坎面方向抚摸,手感光滑,这时手动的方向代表另一岩盘相对运动的方向。

(判断断层的性质~当年阿杜在金沙湾讲解的时候,说出了那句经典名言,说素质说素质,真他X的没素质~)三十六、糜棱岩:具有糜棱结构的岩石称为糜棱岩。

糜棱岩是强烈破碎塑变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