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膜运输

合集下载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
膜质运输是指介体膜通过半胱氨酸运输蛋白和其他物质运输质微孔
通道的过程。

这个过程有两个过程:一个是依赖性转运(相关转运),另一个是非依赖性转运(不相关转运)。

但是,这两个过程之间有一
定的接触,而且依赖于物质的大小和抗药性。

依赖性转运(相关转运)是由通道蛋白特殊结构的半胱氨酸结合过程
驱动的,如果结合的物质大小和形状适合通道蛋白的孔,物质就可以
穿过通道膜转运。

例如,半胱氨酸转运蛋白可以进行脑甘氨酸和乳酸
的相关转运,也可以转运其他氨基酸,但它必须要融合到通道膜的蛋
白偶联位点上方才能运送物质,即蛋白质上限。

非依赖性转运(不相关转运)是一种抗药性转运。

与依赖性转运不同,非依赖性转运不需要半胱氨酸来结合小分子介质。

它们不依赖于物质
的大小和抗药性,而是依靠细菌质钠、钙、镁离子转运蛋白等特殊蛋
白通道进行转运。

非依赖性转运具有丰富的特性,可以转运抗药性的
物质,如氯霉素、大分子的抗生素和多糖等。

膜跨膜转运的方式及其特点是,它们以不同的方式运输不同的物质,
并且影响多种膜质运输物质的转运效率。

依赖性转运通常需要半胱氨
酸结合其小分子介质,而非依赖性转运则不需要半胱氨酸结合,物质
也会受物质的大小和抗药性的影响。

此外,膜膜上转运物质的通道大
小和数量也会影响转运效率。

由于转运物质的通道比较小,使得膜质
跨膜的化合物会有一定的选择性,从而影响转运效率和转运距离。


此,选择合适大小的物质、抗药性和膜膜上转运物质通道密度都对于膜质转运至关重要。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生命体系中的细胞是基本的单位,通过细胞膜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

在细胞膜中,存在多种跨膜运输方式,包括主动转运、被动扩散和细胞外液相转移等,这些方式能够帮助细胞实现物质的吸收、排泄和传递,保证生命体系的正常运转。

本文将对这几种跨膜运输方式进行详细介绍。

一、主动转运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通过能量耗费将物质从低浓度向高浓度方向转移的过程。

这种方式需要ATP的供能,因此也被称为ATP酶转运。

主动转运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两种。

1.直接主动转运直接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过ATP酶催化将物质转移到高浓度方向。

其中,钠-钾泵是最为典型的直接主动转运方式。

钠-钾泵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将细胞内的三个钠离子和两个钾离子互换,使得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差得以维持。

这种方式在神经元的信号传递、肌肉收缩、肾脏的滤波功能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2.间接主动转运间接主动转运是指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利用ATP酶耗费的能量将物质转移到高浓度方向,但是这种方式并不直接与物质结合,而是通过运输载体进行。

例如,葡萄糖转运蛋白就是一种间接主动转运方式。

在细胞内,葡萄糖转运蛋白可以将葡萄糖分子转移到高浓度方向,从而实现葡萄糖的吸收和利用。

二、被动扩散被动扩散是指物质在浓度梯度的作用下自由地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扩散的过程。

这种方式不需要能量的供应,是细胞内物质转移的主要方式之一。

被动扩散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载体介导扩散两种。

1.简单扩散简单扩散是指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疏水层自由地扩散到低浓度方向,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分子、水分子等。

这种方式具有高效性和速度快的特点,但是只适用于小分子物质的扩散。

2.载体介导扩散载体介导扩散是指物质通过跨膜载体蛋白的介导实现扩散。

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分子物质的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等。

在载体介导扩散中,跨膜蛋白会与物质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通过分子运动的方式将物质转移到低浓度方向。

三、细胞外液相转移细胞外液相转移是指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外部液相转移到细胞内或细胞外的过程。

蛋白质转运机制

蛋白质转运机制

蛋白质转运机制
1、翻译—转运同步机制:由信号肽介导协助转运。

蛋白质其实首先合成信号肽——SRP与信号肽结合,翻译暂停——SRP与SRP受体结合,核糖体与膜结合,翻译重新开始——信号肽进入膜结构——蛋白质过膜,信号肽被切除,翻译继续进行——蛋白质完全过膜,核糖体解离并回复翻译起始前状态。

2、翻译后转运机制:由前导肽介导协助转运,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

蛋白质由外膜上的Tom受体复合蛋白识别与分子伴侣相结合形成转运多肽,通Tom和Tim组成的膜通道进入内腔——蛋白酶水解前导肽。

3、核定位蛋白的转运机制:细胞质中的蛋白质通过核孔到达细胞核(装配)——运回细胞质——进行转运。

如:RNA,DNA聚合酶,组蛋白,拓扑异构酶等。

蛋白质转运的四种方式

蛋白质转运的四种方式

蛋白质转运的四种方式1.引言1.1 概述蛋白质是生物体内的重要分子之一,扮演着许多关键生物过程的重要角色。

然而,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

蛋白质需要通过转运来从一个细胞区域运输到另一个细胞区域,以完成其特定的功能。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蛋白质转运的四种方式。

蛋白质转运可以通过四种方式实现:扩散转运、被动转运、主动转运和胞吞作用。

每种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机制和规律。

首先,扩散转运是一种passiveway 的转运方式,它依赖于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渗透过程。

这种转运方式不需要能量的消耗,通过膜的孔道或者渗透因子等物质,使蛋白质自由地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扩散。

其次,被动转运是一种passiveway 的转运方式,它依赖于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结构和性质。

在被动转运过程中,蛋白质通过膜上的通道或者载体蛋白,被主动物质的浓度梯度所驱动,从高浓度区域移动到低浓度区域。

第三种方式是主动转运,它是一种actives方式的转运方式,需要耗费能量。

在主动转运过程中,蛋白质通过特殊的载体蛋白,逆着物质浓度梯度进行转运,这使得蛋白质能够从低浓度区域向高浓度区域移动。

最后一种方式是胞吞作用,它是一种endocytosis 和exocytosis 的转运方式。

在胞吞作用中,细胞通过细胞膜的包裹和膜囊的形成,将蛋白质包裹在内,并通过吞噬体或囊泡的运动将蛋白质从一个细胞区域转运到另一个细胞区域。

通过对这四种蛋白质转运方式的介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蛋白质在细胞内传递和运输的机制。

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细胞内的生物过程,并为未来的药物研发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围绕蛋白质转运的四种方式展开详细讨论。

下面将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2.1 第一种方式: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蛋白质通过膜蛋白的主动转运的过程。

首先将介绍膜蛋白的特征及其在细胞中的重要性。

然后,我们将详细讨论通过膜蛋白实现蛋白质转运的机制和过程。

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运动方式

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运动方式

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运动方式
蛋白质在细胞膜上的运动方式:扩散运动、跳跃运动、疏水扩张和收缩、脂质筏上的浮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

1、扩散运动:膜蛋白通过扩散运动在细胞膜上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是由于膜脂的液态特性,使得蛋白质可以在膜表面自由扩散。

2、跳跃运动:某些膜蛋白可以通过跳跃运动在细胞膜上移动。

这种运动方式意味着蛋白质在膜中间位置或者从一个脂质颗粒跳跃到另一个脂质颗粒。

3、疏水扩张和收缩:疏水性膜蛋白可以通过疏水作用与脂质层相互作用,使其在细胞膜上发生扩张或收缩的运动。

4、脂质筏上的浮动:某些膜蛋白倾向于在脂质筏上进行浮动运动。

脂质筏是由富含特定脂质和蛋白质的微区域组成的,蛋白质可以在这些区域中进行无序的运动。

5、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膜蛋白可以通过与其他膜蛋白的相互作用,如结合、解离和转运,而改变其在细胞膜上的位置和运动。

第6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第6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第6章蛋⽩质分选与膜泡运输§6.1蛋⽩质分选与膜泡运输概述⼀、信号假说信号假说是指,在细胞质中合成的分泌性蛋⽩质N端带有信号序列,指导细胞质中游离的核糖体与内质⽹膜结合,之后⼀边合成⼀边通过易位⼦进⼊内质⽹⽹腔的机制。

在蛋⽩质合成结束之前,信号序列被切除。

信号序列分为以下⼏种类型:1.起始转移序列作为rER的信号序列,位于多肽链N端,指导新合成的多肽穿过内质⽹膜,进⼊内质⽹⽹腔。

2.停⽌转移序列作为锚定序列,位于多肽链内部,不被切除,诱导形成跨膜蛋⽩。

3.内在信号锚定序列双功能序列,位于多肽链内部,不被切除。

⼀⽅⾯作为信号序列,促使新合成的多肽穿过内质⽹膜进⼊内质⽹⽹腔;另⼀⽅⾯作为膜锚定序列,诱导形成跨膜蛋⽩。

⼆、蛋⽩质的分选1.蛋⽩质分选的概念蛋⽩质分选是指,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肽链通过不同的途径转移到细胞特定位置的过程。

2.蛋⽩质分选的类型(1)共翻译转运途径共翻译转运途径是指,肽链在游离核糖体上开始合成后,经信号序列进⼊rER,之后边翻译边转运。

(2)翻译后转运途径翻译后转运途径是指,肽链在游离核糖体上合成完成后,转运到其他膜性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细胞核中,或者成为胞质可溶性驻留蛋⽩。

三、蛋⽩质的转运1.跨膜转运跨膜转运是指,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蛋⽩质在信号序列的介导下,通过靶膜上的孔道进⼊膜性细胞器的过程。

通常需要分⼦伴侣协助解折叠,以促进跨膜转运。

靶细胞器信号序列信号序列位置信号序列命运信号序列特征内质⽹信号肽N端切除6-12个疏⽔氨基酸核⼼,通常含有碱性氨基酸。

线粒体前导肽N端切除两性螺旋,兼具亲⽔性与疏⽔性,以利于跨膜转运。

叶绿体转运肽N端切除⽆共同序列,富含羟基氨基酸,如Ser、Thr、Tyr等。

过氧化物酶体内在引导信号多数在C端少数在N端不切除PTS1信号序列在C端PTS2信号序列在N端2.膜泡运输膜泡运输是指,蛋⽩质通过不同类型的⼩泡由rER转运⾄⾼尔基体,进⽽分选⾄细胞不同位置的过程。

膜泡运输(1)

膜泡运输(1)

n 除了SNARE之外,还有其他的蛋白参与运输泡
与目的膜的融合。
膜泡运输(1)
t-和v-SNARE
膜泡运输(1)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2/16
膜泡运输(1)
n 内质网腔中的蛋白,如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 协助折叠的分子伴侣,均具有典型的回收信 号Lys-Asp-Glu-Leu(KDEL)。内质网的膜蛋 白(如SRP受体)在C端有一个不同的回收信 号,通常是Lys-Lys-X-X(KKXX,X:任意氨 基酸),同样可保证它们的回收。
膜泡运输(1)
KDEL序列 引自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膜l.泡4运t输h(1)ed. 工和装配,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运输小泡 的定向转运及膜泡出芽与融合等复杂的 调控过程。
膜泡运输(1)
三种主要的运输小泡
①网格蛋白有被小泡 高尔基体TGN 质膜、包内体或溶酶体 和植物液泡
②COPⅡ有被小泡 内质网 高尔基体
③COPⅠ有被小泡 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返回内质网
过程中的一个中间体。在胞吞过程中, 吞 入物(配体)先同膜表面特异受体结合, 然后网格蛋白装配的亚基结合上去, 使膜 凹陷成小窝状。由于这种小窝膜外侧结合 有许多网格蛋白, 故称为网格蛋白被膜小 窝。
膜泡运输(1)
● 网格蛋白小泡的形成 在形成了网格蛋白被膜小窝之后, 很快通过出
芽的方式形成小泡,即网格蛋白小泡,小泡须在 发动蛋白的作用下与质膜割离。由于此时的小泡 外面有网格蛋白包被, 故称为被膜小泡。 ● 无被小泡的形成
n 当GDP被GTP取代,则激活Sar蛋白并导致它 与内质网结合,同时引发其它包被蛋白组分 在ER膜上装配、出芽,随即形成COPⅡ有被 小泡 。

8.第八章 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

8.第八章 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
2021/5/15
一、膜泡运输概观
➢内质网、溶酶体、分泌泡和细胞质膜及 胞内体也都具有各自特异的成分,这是 行使复杂的膜泡运输功能的物质基础。
➢在膜泡中又必须保证各细胞器和细胞间 隔本身成分特别是膜成分的相对恒定。
2021/5/15
2021/5/15
蛋白质的分泌与胞吞途径概观
二、 三种不同类型的包被膜泡具有不 同的物质运输作用
叶绿体蛋白质的运送及组装
2021/5/15
3、过氧化物酶体蛋白的分选
2021/5/15
第二节 细胞内膜泡运输
一、膜泡运输概观 膜泡运输是蛋白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
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在转运过 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 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 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2021/5/15
2021/5/15
2021/5/15
图8-3分泌性蛋白的合成与其跨内质网膜的共翻译转运图解
2021/5/15
图8-3分泌性蛋白的合成与其跨内质网膜的共翻译转运图解
(2)跨膜蛋白的合成与转运过程
转运特点: ①信号肽(开始转移序列)分 N端信号肽和内部信号肽(信
号序列位于肽链内部)两种。 ②停止转移序列,即肽链上一段与内质网膜结合力很高的序
2021/5/15
(二)蛋白质转运四种基本类型
蛋白质的跨膜转运(transmembrane transport) 是指细胞基质中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内质网,线粒体、叶绿
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 蛋白质的膜泡转运(vesicular transport)
是指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进而分选至细胞的不同部位。
COPII包被膜泡 COPI包被膜泡 网格蛋白包被膜泡
2021/5/15

8-2 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生物学

8-2 蛋白质的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生物学
• G蛋白具有两类重要的调节蛋白,即:鸟苷酸交换因子(guanine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GEF)和GTP酶激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GAP)。GEF的作用是使G蛋白释放GDP,结合 GTP而激活。GAP的作用是激活G蛋白的酶活性,使GTP水解,G蛋白 失活,G蛋白本身的GTP酶活性不高。除单体G蛋白以外,三聚体G蛋白 也起分子开关的作用,控制衣被小泡的形成。
微管
膜泡运输的关键步骤:
1.供体膜的出芽、装配和断裂,形成不同的包被转运膜泡。 2.在细胞内由马达蛋白驱动,以围观为轨道的膜泡运输。 3.转运膜泡与特定靶膜的锚定和融合。(SNARE、RabGTP)
四、细胞结构体系的组装
生物大分子的组装方式
装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生物大分子的组装方式
自我装配(self-assembly):信息存在于装配 大分子复合物亚基本身,细胞提供装配环境。 协助装配(aided-assembly):在大分子复合 物装配过程中,需要形成最终结构的亚基、其 他组分的介入;或者对装配亚基进行修饰,保 障装配过程或正确行使功能。 直接装配(direct-assembly):某些亚基直接 装配到预先形成的基础结构上。
在细胞合成与分泌途径中,不同膜组分之间 三种不同的膜泡运输方式: 1. 网格蛋白有被小泡:介导从高尔基体TGN 质膜和胞内体及溶酶体的运输; 2. COPII有被小泡:介导顺向运输,从内质网 高尔基体的运输; 3. COPI有被小泡:介导逆向运输,即在高尔基 体内膜囊间和从cis膜囊、CGN RER。 (物质沿内吞途径的转运未表示在图中)。
跨膜受体
被运输蛋白
装配:
Sar1-GDP
Sec12

细胞生物学 第六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细胞生物学 第六章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
②信号识别颗粒(signal recognition particle,SRP):
• 由6种蛋白质和1个由300个核 苷酸组成的7S RNA结合形成的 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体;
• 位于细胞质基质中;既能与信 号肽和核糖体大亚基结合,又 可与SRP受体结合。
③信号识别颗粒受体(SRP受体) 或称停泊蛋白(docking protein, DP):
• 而缺少信号肽的多肽,只能在 细胞质基质中完成蛋白质的合 成,再根据自身的信号如导肽 转移到细胞的相应部位。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
• 多肽合成以后,还要进行折叠、 装配成为有功能的蛋白质。
• 新生多肽的折叠、转运或装配 要依靠分子伴侣的帮助。
• 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能识别正在合成 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 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 而帮助这些多肽折叠、转运或 装配,而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 物的形成,这类蛋白质分子称 为分子伴侣。
• 肽链中还可能存在某些序 列与内质网膜有很强的亲 和力而结合在脂双层中, 这段序列就不再转入到内 质网腔中,称之为内在停 止转移锚定序列和内在信 号锚定序列。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
①如果一种多肽只有N端 的起始转移序列而没有 停止转移锚定序列,那 么这种多肽合成后一般 进入内质网的腔内,如 各种分泌蛋白;
白控制膜泡与靶膜的锚定; v-SNARE/t-SNARE蛋白的 配对介导膜泡与靶膜的融合。
第六章 蛋白质分选与膜泡运输 - 回顾
§1 细胞内蛋白质的分选 一、信号假说与蛋白质分选信号★
信号假说:3个决定因素;分泌性蛋白质在内质网合成的过程; 起始转移序列,内在停止转移锚定序列;共翻译转运,翻译后 转运;分子伴侣 二、蛋白质分选转运的基本途径和类型 蛋白质分选的基本途径★:翻译后转运途径,共翻译转运途径 蛋白质分选转运的类型:4种 §2 细胞内膜泡运输 一、膜泡运输概述 二、COPⅡ包被膜泡的装配与运输★ 三、COPⅠ包被膜泡的装配与运输★ 四、网格蛋白/接头蛋白包被膜泡的装配与运输★ 五、转运膜泡与靶膜的锚定与融合

蛋白质的膜运输

蛋白质的膜运输
主动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和细胞器的正常功能具有 重要意义,例如Na⁺/K⁺泵的主动运输可以维持细胞内的渗透压 和pH平衡。
易化扩散
易化扩散是指物质在载体蛋白的帮助下,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 这种运输方式不需要消耗能量,但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
易化扩散可以分为经通道易化扩散和经载体易化扩散两种类型。经通道易化扩散 的物质转运速率与浓度差成正比,而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物质转运速率受载体数量 的限制。
能量消耗
在蛋白质的膜运输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消耗能量以维持运输的进行。
能量与膜运输的关系
能量是膜运输的动力,没有足够的能量供应,蛋白质的膜运输就会 停止。
04
蛋白质膜运输的生物学意义
细胞生长和分裂
细胞生长
蛋白质膜运输对于细胞生长至关 重要,它确保了细胞能够获取所 需的营养物质和生长因子,从而 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分裂过程。
胞吞和胞饮作用
胞吞和胞饮作用是指细胞通过将外界物质包围形成囊泡, 然后将其摄入细胞内的过程。胞吞可以分为吞噬和胞饮两 种类型,而胞饮作用又可以分为初级和次级胞饮作用。
胞吞和胞饮作用在细胞内物质的摄取和再利用等方面具有 重要作用,例如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可以清除病原体。
膜泡运
膜泡运输是指细胞通过形成囊泡的方式,将蛋白质或脂质从一处转运到另一处的过程。膜泡运输可以 分为胞内分拣、囊泡转运和胞吐作用等类型。
细胞通讯和信号转导
蛋白质膜运输在细胞通讯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有助于将信号分子传递到靶细胞,从而影 响细胞的反应和行为。
膜运输还参与了跨膜信号转导过程,它有助 于将外部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从而影响细
胞的生理功能。
细胞内环境的维持
蛋白质膜运输对于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定至关重要,它确保了细胞能够排除有害的代谢废物和毒素。

蛋白质的穿膜运输

蛋白质的穿膜运输

蛋白质的穿膜运输
蛋白质的穿膜运输是指通过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主要包括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两种方式。

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而被动转运则不需要。

被动转运又可以分为简单扩散和协助扩散两种方式。

简单扩散是指物质顺浓度梯度转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而协助扩散则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主动转运和协助扩散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这些载体蛋白在细胞膜上形成通道或载体,帮助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脂质双分子层。

此外,蛋白质也可以通过胞吞和胞吐作用进行穿膜运输。

胞吞作用是指细胞通过内陷作用将胞外物质摄入细胞内的过程,主要分为吞噬作用、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等类型。

胞吐作用则是细胞内的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出芽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在穿膜运输过程中,蛋白质的运输需要经过跨膜运输蛋白的协助。

跨膜运输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类。

载体蛋白可以与被转运物质结合,通过构象变化实现物质的跨膜转运,而通道蛋白则是通过形成特定的通道,让物质通过扩散作用实现跨膜转运。

总之,蛋白质的穿膜运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分子的参与和协调,以保证蛋白质在细胞内的正常功能和代谢。

蛋白质的运输方式

蛋白质的运输方式

蛋白质的运输方式蛋白质是生物体细胞和组织最重要的一类物质,它们扮演着一种重要的角色,参与细胞各种生化反应,促进新陈代谢,抗病毒,保护细胞,调节内部环境,以及调节细胞膜的通透性等等。

蛋白质的运输是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部分,它可以调节蛋白质在有机体内的运输和分布,从而促进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对细胞的免疫功能和内环境的稳定性有重要的作用。

蛋白质运输可以分为三种方式:穿膜运输、汇聚运输和应答式运输。

穿膜运输是指通过细胞膜运输,主要有被动转运和蛋白质转运巴。

被动转运是一种物质由质量浓度低到高的过程,主要分为两类:渗透转运和运输转运。

汇聚运输是一种通过某种膜蛋白的作用,使物质从质量浓度高到低的过程,主要有固定性蛋白质汇聚运输。

应答式运输是一种特定细胞内部或外部环境因子刺激下,物质向特定方向运输的过程,也叫受诱变式运输。

穿膜运输是蛋白质在细胞内外之间运输的主要方式。

在细胞膜上有一系列蛋白质载体,它们可以把物质从一侧转运到另一侧,且不会改变物质的性质或化学结构。

如果某些蛋白质被细胞膜上的蛋白质载体包裹,被载体的蛋白质可以被转运至细胞膜的另一侧,这种蛋白质运输方式被称为“被动转运”。

被动转运可以分为渗透转运和运输转运,它们可以把物质从浓度高的地方转运到浓度低的地方,从而保持细胞内外的物质平衡。

汇聚运输是一种蛋白质运输方式,它是通过某种膜蛋白的作用,使物质从质量浓度高的地方转运到质量浓度低的地方,从而低毒性物质从细胞外回流,同时也有助于抑制细胞外毒性物质的进入。

汇聚运输的另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固定性蛋白质汇聚机制,像纳米级蛋白质(NAPs)和ICAM-1等,它们可以把蛋白质固定在细胞膜上,从而形成一个障碍,阻止细胞外毒性物质进入。

应答式运输是根据特定细胞内部或外部环境因子而引起的物质向特定方向运输,也叫受诱变式运输。

它与被动转运和汇聚运输在机制上不同,它受特定因子的影响可以改变运输方向,它主要是一种动态的运输。

最常见的应答式运输机制是酸基应答式运输,它可以把酸性性质的物质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

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三条途径

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三条途径

胞内蛋白质运输的三条途径细胞就像一个繁忙的城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快递”在里面穿梭。

这些快递可不是普通的包裹,而是细胞里的一些重要蛋白质。

没错,蛋白质可是细胞的明星角色,负责各种各样的工作,比如建造细胞结构、催化反应,甚至传递信号。

说到蛋白质的运输,细胞里可真是有三条“主要道路”。

每条路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让我们一起来逛逛吧。

咱们要说的就是“内质网高尔基体途径”。

这个就像是细胞里的货运中心,内质网就像一个大型的生产车间,专门负责合成蛋白质。

想象一下,内质网里一群工人正忙着把原材料变成成品,热火朝天,真是热闹非凡。

那些刚生产出来的蛋白质,哎呀,像刚出炉的包子一样,香气四溢。

这时候,它们就要乘坐“运输车”,前往高尔基体。

这段旅程可是很重要,蛋白质在高尔基体里会被进一步修饰、包装,准备好最后的“快递”。

就像把美味的蛋糕装进精美的盒子里,送给客户。

经过高尔基体的精心处理后,这些蛋白质就能踏上去往目的地的旅程,送到细胞的不同角落,真是热闹得不行。

就是“囊泡运输”这条道路。

想象一下,细胞就像一个大商场,里面有各种各样的店铺,每个店铺都有自己的特色。

而囊泡就像小小的购物袋,专门用来搬运细胞里重要的“商品”。

这些囊泡可以从内质网或高尔基体出发,沿着细胞的“街道”游走。

细胞膜就像商场的出入口,囊泡在这里可以把里面的蛋白质交给外面的世界。

你能想象吗?这就像在商场里,顾客提着购物袋,满载而归,真是让人羡慕。

囊泡运输的灵活性可真是让人惊叹,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简直像极了逛街的自由自在。

我们要说的就是“细胞内自噬”。

这个就像细胞里的清理工,负责把一些不需要的、受损的或者过时的蛋白质进行回收。

想象一下,细胞里有个“垃圾车”,它会定期巡视,发现那些闲置的东西,就把它们装上车,运到“垃圾场”。

这过程可不是简单的丢弃,而是会将有用的部分重新回收利用,真是环保又高效。

细胞里的自噬机制就像是城市里的垃圾分类,不仅让细胞保持整洁,还能节省资源,聪明得不得了。

蛋白质运输过程膜面积的变化

蛋白质运输过程膜面积的变化

蛋白质运输过程膜面积的变化蛋白质是生命体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分子,负责许多重要的功能,包括运输、信号传导和结构支持等。

蛋白质的运输过程中,膜面积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膜面积的变化是指细胞膜上的面积在运输过程中会发生改变。

这种变化主要是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承担的。

膜上的蛋白质分为两类:通道蛋白和运输蛋白。

通道蛋白主要负责在细胞膜中形成通道,使物质能够快速地通过。

而运输蛋白则是通过与物质结合实现物质的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膜上的蛋白质可以通过调节其表达水平或改变其空间结构来调控膜面积。

当细胞需要大量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通道蛋白的表达水平会增加,从而增加通道的数量和总面积。

这样一来,物质就能够更快地通过膜,实现快速运输。

此外,运输蛋白也能够通过改变其空间结构来调节膜面积。

运输蛋白在结构上有多种形式,包括开放式、封闭式和半封闭式。

开放式的运输蛋白能够将物质从一个侧面运输到另一个侧面,从而增加膜面积。

封闭式的运输蛋白则能够将物质封闭在膜内,从而减小膜面积。

半封闭式的运输蛋白则能够根据需要,在开放式和封闭式之间切换,以调控膜面积的变化。

膜面积的变化在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细胞内的许多重要物质,如营养物质和信号分子,都需要通过细胞膜来实现进出细胞的过程。

如果膜面积没有适时地进行调整,会影响物质的运输速度和效率,从而影响细胞的正常功能。

了解膜面积的变化对于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研究膜上蛋白质的表达和空间结构调控机制,科学家可以揭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规律,进而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此外,对膜面积变化的理解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现象,推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发展。

总结起来,膜面积的变化在蛋白质运输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调节膜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和改变其空间结构,细胞能够实现物质的快速运输。

这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对于膜面积变化的研究将会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福祉。

主动运输中膜转运蛋白的种类和特点

主动运输中膜转运蛋白的种类和特点

主动运输中膜转运蛋白的种类和特点
在细胞中,主动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运输方式,其中膜转运蛋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膜转运蛋白是一类跨越细胞膜的蛋白质,负责将物质从一个细胞区域转运到另一个细胞区域。

这些蛋白质凭借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使细胞能够维持正常的代谢活动和生理功能。

主动运输中膜转运蛋白可以根据其工作机制和转运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主动运输中膜转运蛋白及其特点:
1. 钠钾泵:钠钾泵是一种通过耗耗氧消耗ATP能量的精细调节进出细胞的蛋白质。

它通过转运钠离子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并同时转运钾离子从细胞外转运到细胞内。

这种转运过程维持细胞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差异,维持正常的细胞功能。

2. 钙泵:钙泵是负责细胞内外钙离子平衡的膜转运蛋白。

钙泵能够通过耗蛋白质将胞内的钙离子转运到胞外,从而维持细胞内钙离子稳态平衡。

它对细胞的功能具有重要影响,如神经传递、肌肉收缩等。

3. ABC转运体:ABC转运体是一类能耗ATP能量来完成物质转运的膜转运蛋白。

这种蛋白质通过结合底物,通过构象变化将底物从细胞内转运到细胞外。

不同的ABC转运体可以转运不同的底物,如离子、药物、毒物等。

4. 糖转运蛋白:糖转运蛋白是一类通过转运糖分子维持细胞糖代谢平衡的膜转运蛋白。

这种蛋白质能够将外界供给的葡萄糖和其他糖类转运到细胞内,以供能和维持细胞代谢的正常进行。

总的来说,主动运输中膜转运蛋白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它们通过转运物质,维持细胞内外物质平衡,确保细胞正常功能的运行。

对于细胞生物学和生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运输和信号转导

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运输和信号转导

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运输和信号转导生物膜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它维持着细胞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同时也是细胞膜内外的分隔。

膜内和膜外各种分子间的运输和交流是细胞生命活动的重要基础。

其中,蛋白质的运输和信号转导是细胞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蛋白质运输是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的关键,它涉及到蛋白质合成、转运、切割和分泌等多个环节。

由于细胞膜的独特性质,蛋白质的转运和分泌需要通过膜上的特定通道进行。

这些通道是由膜上一些蛋白质组成的膜蛋白复合物,它们协同工作以完成细胞内外的分子转运。

从膜内向膜外分泌蛋白质是细胞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原核菌体中,这一过程通过广泛存在于所有细胞壁上的原核菌体海绵样结构的协同作用来实现。

细胞壁内的蛋白质通过分泌机制,经过分化和加工后被引导到细胞膜的上游,继而从膜外释放。

细胞膜上也有一些特殊的蛋白质通道,可以协助蛋白质从细胞膜内向外分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分泌蛋白质的 Sec 系统和TAT 系统。

Sec 系统通常用于分泌小型蛋白质,而 TAT 系统则用于分泌含有多个二硫键的蛋白质。

除了蛋白质的转运和分泌外,膜上的蛋白质还能通过一些机制传递信号、调节细胞内外分子的代谢和活动。

这里我们谈到的信号包括了分子信号和细胞外信号来促进细胞内的调节和适应。

膜内蛋白质是调节细胞信号转导的关键因素。

它们能够与膜上的受体分子、酶结合并影响其功能。

例如,细胞内蛋白质激酶能够结合并磷酸化膜上的受体,从而启动下游细胞信号转导路径。

这个过程中关键的是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功能的调节。

生物膜中的蛋白质运输和信号转导是生命活动中最为复杂、深入的过程之一。

它涉及到众多的蛋白质和分子的相互作用,需要不断进行深入探究和研究,这都是现代生物学研究的方向之一。

最近几年来,随着多种新型技术的出现,生物膜研究也获得了显著进展,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膜泡运输—《细胞生物学》笔记

膜泡运输—《细胞生物学》笔记

膜泡运输—《细胞生物学》笔记●第一节细胞内膜泡运输●(一)膜泡运输概述●1.基本涵义●膜泡运输(Vesicle trafficking)是蛋白质分选、运输的一种特有的方式,普遍存在于真核细胞中。

在转运过程中不仅涉及蛋白本身的修饰、加工和组装,还涉及到多种不同膜泡定向运输及其复杂的调控过程。

●2.相关细胞器和细胞结构●糙面内质网——“物资供应站”;●高尔基体——“转运中枢”;●蛋白包被膜泡——“转运工具”。

●(二)COPⅡ包被膜泡的装配及运输●1.组成●COPII包被由多种蛋白亚基组成:小分子GTP蛋白Sar1、Sec23/Sec24complex、Sec13/Sec31 complex以及大的纤维蛋白Sec16等结构。

●2.装配和去装配●(1)分子开关调控蛋白:Sar1●COPII包被蛋白中,Sar1蛋白是一种小G蛋白,作为分子开关而起调控作用,主要调节膜泡的装配和去装配。

●(2)GTPase开关蛋白●①生物发生●GTPase开关的开启和关闭由信号和鸟苷酸转换因子(guaninenucleotide-exchange factor, GEF)所介导:GEF引起GDP从开关蛋白释放,继而结合GTP并引发G蛋白的构象改变使其活化;随着结合GTP水解形成GDP和Pi,开关又恢复成失活的关闭状态。

●②促进和抑制因素●GTP的水解速率被GTPase促进蛋白和G蛋白信号调节子所促进,被鸟苷酸解离抑制物所抑制。

●(3)过程●①Sar1与膜结合,GTP交换●Sar1-GDP与ER膜蛋白Sec12(鸟苷酸交换因子)相互作用,催化GTP置换GDP形成Sar1-GTP。

●②COPⅡ包被装配●在ER膜出芽区形成三重复合物Sar1-GTP/Sec23/Sec24。

●③GTP水解●Sec13/Sec31 complex与三重复合物结合(Sec13增加包被蛋白的聚合效率;Sec31促进GDP被Sar1水解)●④COPⅡ包被去装配●Sar1-GDP从膜泡上释放。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跨膜运输

生物化学—蛋白质的跨膜运输
信号肽在蛋白质通过内质网膜时起定向 运输作用。
2. 跨线粒体等细胞器膜
导肽(leader sequences, targeting sequences)
蛋白质N-末端20-80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富 含碱性氨基酸残基、羟基氨基酸残基。具有形 成双亲性-螺旋的倾向。
导肽在蛋白质通过线粒体、叶绿体、过氧化物 酶体等细胞器的膜时起导向和识别作用。
(二)蛋白质的跨膜运输 1. 跨内质网膜 Blobel & Dobberstein(1975) 信号假说(signal hypothesis)
信号肽
存在于新合成蛋白N-末端的约20个氨 基酸残基的肽段,前端有带正电荷的碱 性氨基酸残基,中部有长约12-14个氨 基酸残基的疏水片段,后端为富含丙氨 作用: 光能化学能 氧化磷酸化: 还原力质子梯度化学能
五、通过生物膜传递信息
乙酰胆碱受体通道 介导神经信号跨突触的传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内质网的正常驻留蛋白,不管在腔中还是在膜上,

它们在C端含有一段回收信号序列(retrieval 它们在C端含有一段回收信号序列(retrieval signals),如果它们被意外地逃逸进入转运泡从 signals),如果它们被意外地逃逸进入转运泡从 内质网运至高尔基体cis面,则cis面的膜结合受体 内质网运至高尔基体cis面,则cis面的膜结合受体 蛋白将识别并结合逃逸蛋白的回收信号,形成 COPI衣被小泡将它们返回内质网。内质网腔中的 COPI衣被小泡将它们返回内质网。内质网腔中的 蛋白,如蛋白二硫键异构酶和协助折叠的分子伴 侣,均具有典型的回收信号Lys-Asp-Glu侣,均具有典型的回收信号Lys-Asp-Glu-Leu (KDEL,图6-8)。内质网的膜蛋白(如SRP受体) KDEL,图6 )。内质网的膜蛋白(如SRP受体) 在C端有一个不同的回收信号,通常是Lys-Lys-X端有一个不同的回收信号,通常是Lys-LysX(KKXX,X:任意氨基酸),同样可保证它们的 KKXX, 回收。 COP I衣被小泡还可以介导高尔基体不同区域间的 I衣被小泡还可以介导高尔基体不同区域间的 蛋白质运输。
蛋白质的膜泡运输
生物 王珏


细胞内部内膜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的物质传递常常通过 膜泡运输方式进行。如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到 溶酶体;细胞分泌物的外排,都要通过过渡性小泡进行转 运。膜泡运输是一种高度有组织的定向运输,各类运输泡 之所能够被准确地运到靶细胞器,主要是因为细胞器的胞 质面具有特殊的膜标志蛋白。许多膜标志蛋白存在于不止 一种细胞器,可见不同的膜标志蛋白组合,决定膜的表面 识别特征。 大多数运输小泡是在膜的特定区域以出芽的方式产生 的。其表面具有一个笼子状的由蛋白质构成的衣被 (coat)。这种衣被在运输小泡与靶细胞器的膜融合之前 coat)。这种衣被在运输小泡与靶细胞器的膜融合之前 解体。衣被具有两个主要作用:①选择性的将特定蛋白聚 集在一起,形成运输小泡;②如同模具一样决定运输小泡 的外部特征,相同性质的运输小泡之所以具有相同的形状 和体积,与衣被蛋白的组成有关。
• 图6-5 Clathrin衣被小泡的掐断过程 引自 Clathrin衣被小泡的掐断过程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 当衣被小泡从膜上释放后,衣被很快就解
体,属于hsp70家族的一种分子伴侣 体,属于hsp70家族的一种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one)充当衣被解体的 chaperone)充当衣被解体的 ATP酶,一种辅蛋白(auxillin)可以激活这 ATP酶,一种辅蛋白(auxillin)可以激活这 种ATP酶。 ATP酶。
• 二、衣被的形成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衣被是在一类叫作衣被召集GTP酶(coat-recruitment 衣被是在一类叫作衣被召集GTP酶(coat-

GTPase)作用下形成的。衣被召集GTP酶通常为单体GTP GTPase)作用下形成的。衣被召集GTP酶通常为单体GTP 酶(monomeric GTPase),也叫G 酶(monomeric GTPase),也叫G蛋白,起分子开关的作 用,结合GDP的形式没有活性,位于细胞质中,结合GTP 用,结合GDP的形式没有活性,位于细胞质中,结合GTP 而活化,转位至膜上,能与衣被蛋白结合,促进核化和组 装。 G蛋白具有两类重要的调节蛋白,即:鸟苷酸交换因子 (guanine-nucleotide exchange factor, GEF)和GTP酶激 guanineGEF)和GTP酶激 活蛋白(GTPase 活蛋白(GTPase activating protein, GAP)。GEF的作用 GAP)。GEF的作用 是使G蛋白释放GDP,结合GTP而激活。GAP的作用是激活 是使G蛋白释放GDP,结合GTP而激活。GAP的作用是激活 G蛋白的酶活性,使GTP水解,G蛋白失活,G蛋白本身的 蛋白的酶活性,使GTP水解,G蛋白失活,G GTP酶活性不高。除单体G蛋白以外,三聚体G GTP酶活性不高。除单体G蛋白以外,三聚体G蛋白也起分 子开关的作用,控制衣被小泡的形成。
(adaptin)。它介于笼形蛋白与配体受体 adaptin)。它介于笼形蛋白与配体受体 复合物之间,起连接作用(图6 复合物之间,起连接作用(图6-4)。目前 至少发现4 至少发现4种不同类型的衔接蛋白,可分别 结合不同类型的受体,形成不同性质的转 运小泡,如AP1参与高尔基体→ 运小泡,如AP1参与高尔基体→内体的运输、 AP2参与质膜→内体的运输、AP3参与高尔 AP2参与质膜→内体的运输、AP3参与高尔 基体→ 基体→溶酶体的运输。
the Cell. 4th ed. 2002
• 三)COPⅡ衣被小泡 COPⅡ • 介导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最早发现于酵母ER 介导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的物质运输。最早发现于酵母ER

在ATP存在的细胞质液中温育时,ER膜上能形成类似于 ATP存在的细胞质液中温育时,ER膜上能形成类似于 COP I的衣被小泡,某些温度敏感型的酵母,由于COP II I的衣被小泡,某些温度敏感型的酵母,由于COP 衣被蛋白发生变异,在特定温度下会在内质网中积累蛋白 质。 COP II衣被由多种蛋白质构成(参见表2),其中Sar1GTP II衣被由多种蛋白质构成(参见表2),其中Sar1GTP 酶与Sec23/Sec24复合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紧紧包围着膜 酶与Sec23/Sec24复合体结合在一起,形成紧紧包围着膜 的一层衣被,Sec13/Sec31复合体形成覆盖在外围的一层 的一层衣被,Sec13/Sec31复合体形成覆盖在外围的一层 衣被,Sec16推测可能是一种骨架蛋白,Sec12是Sar1的鸟 衣被,Sec16推测可能是一种骨架蛋白,Sec12是Sar1的鸟 苷酸交换因子。真核生物的COP II衣被蛋白亚单位具有一 苷酸交换因子。真核生物的COP II衣被蛋白亚单位具有一 些横向同源物(Paralog)[1],这些同源物可能介导不同 些横向同源物(Paralog)[1],这些同源物可能介导不同 的蛋白质转运,具有不同的调节机制。在实验条件下,纯 化的Sar1、Sec23/Sec24、Sec13/Sec31等 化的Sar1、Sec23/Sec24、Sec13/Sec31等5种成分足以在 人工脂质体上形成小泡,说明这些成分具有改变膜的形状 和掐断运输小泡的功能。
• 二)COP I衣被小泡 I衣被小泡 • 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escaped 负责回收、转运内质网逃逸蛋白(escaped

proteins)返回内质网(图6 proteins)返回内质网(图6-6、7)。起初发现于 高尔基体碎片,在含有ATP的溶液中温育时,能 高尔基体碎片,在含有ATP的溶液中温育时,能 形成非笼形蛋白包被的小泡。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这种衣被蛋白复合体包含多达7 这种衣被蛋白复合体包含多达7种肽链。 内质网向高尔基体输送运输小泡时,一部分自身 的蛋白质也不可避免的被运送到了高尔基体,如 不进行回收则内质网因为磷脂和某些蛋白质的匮 乏而停止工作。内质网通过两种机制维持蛋白质 的平衡 :一是转运泡将应被保留的驻留蛋白排斥 在外,例如有些驻留蛋白参与形成大的复合物, 因而不能被包装在出芽形成的转运泡中,结果被 保留下来;二是通过对逃逸蛋白的回收机制,使 之返回它们正常驻留的部位。
• 一、衣被类型 • 二、衣被的形成 • 三、膜泡运输的定向机制 • 四、细胞的内吞与外排

已知三类具有代表性的衣被蛋白,即: 笼形蛋白(clathrin)、COPI和COPII,个 笼形蛋白(clathrin)、COPI和COPII,个 介导不同的运输途径 : • 1.笼形蛋白衣被小泡 1.笼形蛋白衣被小泡 • 2. COP I衣被小泡 I衣被小泡 • 3. COPⅡ衣被小泡 COPⅡ
• 图6-2 笼形蛋白的结构,A电镜照片,B分 笼形蛋白的结构,A电镜照片,B
子模型,C 子模型,C衣被模型 引自Molecular Biology 引自Molecular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 图6-3 笼形蛋白衣被小泡的形态
• 笼形蛋白形成的衣被中还有衔接蛋白
• 图6-6 COP I衣被小泡的形态 I衣被小泡的形态
• 图6-7 COPI和COPII衣被小泡 引自 COPI和COPII衣被小泡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 2002
• 图6-8 KDEL序列 引自Molecular Biology of KDEL序列 引自Molecular

胞内膜泡运输沿微管或微丝运行,动 力来自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s)。与膜 力来自马达蛋白(motor proteins)。与膜 泡运输有关的马达蛋白有3 泡运输有关的马达蛋白有3类:一类是动力 蛋白(dynein),可向微管负端移动;另一 蛋白(dynein),可向微管负端移动;另一 类为驱动蛋白(kinesin),可牵引物质向 类为驱动蛋白(kinesin),可牵引物质向 微管的正端移动;第三类是肌球蛋白 (myosin),可向微丝的正极运动。在马达 myosin) 蛋白的作用下,可将膜泡转运到特定的区 域,
• 一)笼形蛋白衣被小泡 • 笼形蛋白衣被小泡是最早发现的衣被小泡,
介导高尔基体到内体、溶酶体、植物液泡 的运输,以及质膜到内膜区隔的膜泡运输。 • 笼形蛋白分子由3个重链和3个轻链组成 笼形蛋白分子由3个重链和3 (图6 ),形成一个具有3 (图6-2),形成一个具有3个曲臂的形状 (triskelion)。许多笼形蛋白的曲臂部分 triskelion)。许多笼形蛋白的曲臂部分 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5 交织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5边形网孔的笼 子(图6 子(图6-3)。
• 图6-4 笼形衣被小泡的组成
• 当笼形蛋白衣被小泡形成时,可溶性蛋白
动力素(dynamin)聚集成一圈围绕在芽的 动力素(dynamin)聚集成一圈围绕在芽的 颈部(图6 颈部(图6-5),将小泡柄部的膜尽可能地 拉近(小于1.5nm),从而导致膜融合,掐 拉近(小于1.5nm),从而导致膜融合,掐 断(pinch off)衣被小泡。动力素是一种 断(pinch off)衣被小泡。动力素是一种 GTP酶,调节小泡以出芽形式脱离膜的速率。 GTP酶,调节小泡以出芽形式脱离膜的速率。 动力素可以召集其它可溶性蛋白在小泡的 颈部聚集,通过改变膜的形状和膜脂的组 成,促使小跑颈部的膜融合,形成衣被小 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