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与创新研究
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趋势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和产业进展升级诉求的加剧,产业地产越来越被地方政府和整个市场所重视,并渐渐被资本市场重新认知和估值。
产业地产的资本化、金溶化趋势加快,行业内部和跨界的合纵连横愈演愈烈,对存量资产的整合争夺,对孵化众创的敏捷利用,对才智互联的不断深化,对平台圈层的构建成型,对轻重平衡的认知实践,让产业地产领域渐渐成熟,走上一条和以往地产行业迥然不同的崭新道路。
以下是2022年我国房地产行业进展趋势分析:趋势一:资本潮涌最大的痛点,也是最大的亮点。
地产以资本为王,产业以金融为先。
作为一个资金渴求度很高的行业,产业地产也亟待金融资本的助力。
2022年,金融资本风起云涌,让本就已经备受青睐的产业地产领域“火上浇油”。
在我们发布的2022产业地产30强当中,有13家上市公司,另外17家企业中还有13家正在或已经披露了冲击资本市场的意向,将来3~5年内,我们有望看到国内消失超过30家的产业地产上市公司。
2022年,河北商贸物流地产商隆基泰和在香港借壳上市,上海临港集团的产业园区部分在A股借壳上市,北京坤鼎集团成为首家在新三板上市的产业地产商,登陆新三板的创新工场,则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第一家明确以孵化器概念上市的企业。
产业地产商的频密上市,一方面是由于资本市场开头对产业地产有了更多的追捧,另一方面也说明产业地产商在如今的进展形势下,需要更多的品牌与资本背书,作为其全国扩张的重要武器。
产业地产与资本市场的亲热接触,预示着产业地产的大资本时代正式到来。
不过,由于多数产业地产商仍旧是靠一两个项目打响名声,还没有完全经过全国和异地市场的考验,另外由于先例与标准的严峻不足,导致资本市场尚无法完全正确地熟悉产业地产的价值。
严格意义上说,目前的中国产业地产对于资本市场而言还不是一种可以量化考核、大举进入的投资产品,产业地产在大资本时代如何勾画自己独特的估值模型和标准体系,是将来一段时间最重要的行业命题。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范文
《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创新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当前房地产企业面临的融资困境,并研究了新的融资渠道及其应用。
通过分析国内外融资市场的特点,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系列创新的融资方式,以期为房地产企业寻找更为灵活、高效的融资途径提供参考。
一、引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房地产市场日益繁荣。
然而,由于资金需求量大、融资周期长等因素,房地产企业面临着巨大的融资压力。
传统的融资渠道如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等已经难以满足房地产企业的资金需求。
因此,创新融资渠道,寻找更为灵活、高效的融资方式成为房地产企业的重要任务。
二、传统融资渠道分析1. 银行贷款:是房地产企业最常用的融资方式,但受制于银行信贷政策及资金状况,其融资规模和速度受到限制。
2. 股权融资:通过发行股票或股权转让等方式筹集资金,但需要较高的成本和较长的周期。
3. 债券融资:通过发行企业债券筹集资金,但受制于市场环境及企业信用评级。
三、新型融资渠道探讨1. 资产证券化(ABS):通过将房地产企业的部分资产进行证券化,实现资产变现,降低融资成本。
2. 互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众筹、P2P等新型融资方式,拓宽了房地产企业的融资渠道。
3. 海外融资:通过海外债券市场、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方式筹集国际资本。
4. 合作开发:与其他有实力的企业或政府合作开发项目,共享风险和利益。
5. 产业基金:利用政府引导基金或社会资本设立产业基金,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房地产市场。
四、创新融资渠道的应用及案例分析1. 资产证券化(ABS)应用:某大型房地产企业通过将部分商业地产资产进行证券化,成功筹集了大量资金用于后续项目开发。
2. 互联网金融应用:某中小型房地产企业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成功筹集了部分项目资金,实现了快速融资。
3. 海外融资案例:某跨国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海外债券和REITs成功筹集了大量国际资本,用于全球项目开发。
房地产金融的现状与对策探析
房地产金融的现状与对策探析,不少于1000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地位愈发重要。
然而,随着房屋价格的不断攀升,房地产金融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本文将从当前房地产金融现状和其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而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首先,当前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1. 房地产金融风险高。
房地产金融不同于一般的贷款,它具有更高的风险性,不少购房者购买房屋时存在流动性风险、成本风险和市场风险等问题,同时银行放贷面临的信用风险也非常高。
2. 房地产金融创新不足。
在我国,房地产金融主要还是传统的按揭贷款业务,缺乏创新性的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群体消费者的需求。
目前,我国缺少市场化的租赁金融模式,这也限制了租赁市场的发展。
3. 房地产金融政策环境复杂。
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变动,房地产金融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导致银行和购房者难以在该环境下做出合适的决策。
面对以上问题,下面提出以下对策:1. 严控风险。
银行应加强评估客户信用,对发现风险迹象的贷款应及时采取措施,对借款人进行定期审查,加强违约惩罚力度,防范信贷不良。
2. 推动房地产金融创新。
鼓励商业银行开发多元化的金融产品,如租赁金融、股权融资等。
同时,建立可带动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支持。
3. 优化政策环境。
逐步完善相关监管制度,为银行金融业务发展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包括减税、担保减免、利率优惠等措施。
与此同时,加强政策的透明度,降低政策实施的不确定性,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更清晰、更稳定的市场环境。
总而言之,要解决房地产金融存在的问题,需要制定科学的金融政策,加强监管制度建设,完善市场机制,并为商业银行提供政策引导和支持,推动房地产金融产品的多元化和市场化。
只有这样,房地产金融才能持续健康发展,同时助力我国房地产行业的稳定发展。
金融创新与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美国次级债危机对我国开展金融创新的启示
, _ — ■
r
\4 金融 与经济 20. 084
—
J l N c AND ECON O Y NA E M
金融创新与我国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美 国次级 债 危机 对我 国开展 金 融创 新 的 启 示
■ 魏 润卿
本 文 分析 了 目前 我 国房 地 产 金 融发 展 的 现状 及存 在 的 问题 ,指 出房 地 产 金 融 创新 是 化 解风 险 、 持 房 保 地 产 业健 康 发 展 的 重 要途 径 ,并 提 出 了一 些建 设 性 的创 新 建 议 ,同 时指 出金 融创 新 过 程 中要 吸 取 美 国次 级
荣。
房 地 产金 融 是 指 围 绕房 地 产 开发 、流通 、消 费等 环 节 , 过 货 币 流通 和信 用 渠 道所 进 行 的 筹 资 、融资 及 相 通
关 金 融 服 务 的一 系 列 资 金融 通 活 动 的总 称 。其基 本 任 务 是 运 用 多种 金 融 方 式 和金 融 工 具筹 集 和 融 通 资金 ,支 持 房 地 产 开 发 、流通 和消 费 ,促进 房 地 产 再 生 产过 程 中 资 金 的 良性循 环 ,保 障房 地 产 再生 产 过 程 的顺 利进 行 。 房
主 要组 成 部 分 。 统 计 我 国房 地产 开发 贷 款 中的 7 %左 据 0
右 的 资金 来 自银 行 ,房 地产 业 对 银 行 的 依存 度 过 高 ,一 旦 房地 产市 场 波 动较 大 ,这 些 金 融 风 险就 都 集 中在 银行 部 门 , 成 房 地产 业 “ 造 绑架 ” 行 的格 局 。金 融 是 经 济发 银 展 的核 心 ,一 旦 银 行 出 现危 机 ,就会 危 及 到 整 个 国 民经 济。 当前 我 国银 行 面 临着 的 房 地 产金 融 风 险 主 要有 : 1 信 用 风 险 。 贷 款 人 不 能 按期 或 无 力 偿还 房地 产 . 指
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房地产行业在未来的发展趋势1.城市化进程加速: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口涌入城市,对住房需求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加将促使住房供需的平衡,鼓励房地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区域发展不平衡: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房地产市场也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
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可能会遇到调控政策的限制,而二三线城市的发展空间可能会更加广阔。
3.政策调控的持续:为了防止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和泡沫化,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政策的调控将主要针对房价、土地供应、购房限制等方面,目的是稳定市场价格、保障市场健康发展。
4.房地产金融创新:在未来的发展中,房地产金融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房地产企业将会通过金融工具来获得融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也将会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同时,房地产金融将与科技创新相结合,推动房地产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
5.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住房需求,住房租赁市场将会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发展机会。
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多的住房选择,缓解房地产市场的压力。
6.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未来的房地产行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将更多考虑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等因素,推动绿色建筑的发展。
7.国际合作的加强: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逐渐开放,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将更加密切。
国际资本和知名房地产企业将会进一步涌入中国市场,推动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总之,未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将继续受到政策调控、市场需求、金融创新等多方面的影响。
整体而言,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们对住房需求的不断增加,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并朝着绿色、可持续、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房地产金融化的现状和问题
房地产金融化的现状和问题房地产金融化是指利用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实现对房地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以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房地产金融化是我国房地产领域改革与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但与此房地产金融化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房地产金融化的现状1. 房地产金融化发展程度较高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改革力度的加大,房地产金融化的发展程度已经相当高。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融资方式多样化,房地产信托、房地产基金、房地产证券化等金融产品和工具已经相当成熟。
一些金融机构还推出了房地产抵押贷款、商业地产贷款等多种金融产品,从而为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提供了更多的融资渠道和保障措施。
2. 房地产金融化的模式日益多元化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房地产金融化的模式也日益多元化。
除了传统的银行信贷和债券融资之外,房地产开发商还可以通过租赁、股权融资、信托等方式融资;购房者也可以通过公积金、商业贷款、个人抵押贷款等方式获取融资,从而满足不同人群的融资需求。
3. 房地产金融化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近年来,我国房地产金融化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金融机构对房地产领域的投资也在不断增加。
据统计,截至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化市场规模已达到数万亿元人民币,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
1. 风险隐患较大房地产金融化过程中,可能存在房地产市场波动风险、信贷风险、债务违约风险等。
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资金安全也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一些不法分子也可能通过虚假宣传、欺诈手段获得资金,导致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的损失。
2. 监管不力房地产金融化的监管问题也比较突出。
一些金融机构在为房地产项目融资时,可能存在虚假宣传、资金乱用、违规操作等行为,一些投机资金和黑金融也可能通过房地产金融化渠道进行非法活动。
而现行的监管政策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有效遏制这些行为,导致金融市场秩序混乱,一些不法分子和投机资金得以滋生。
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趋势及对策探讨
新常态下房地产发展趋势及对策探讨作者:郑鸿雁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22年第21期摘要:房地产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新常态经济的发展,各种新思路、各项新举措不断调整着产业经济结构,房地产经济也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环境和挑战。
文章通过分析新常态经济下房地产发展存在的内部和外部等综合问题,进而对房地产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提出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新常态;房地产;发展趋势我国新常态经济不断发展,主要呈现几个明显特点,经济发展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结构不断进行优化和升级;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型、投资驱动型逐渐转向创新驱动。
紧随这一发展趋势,房地产经济也进入新常态。
当今城镇住房短缺的困境已逐渐缓和,供不应求的状况也得以改善,主要购房群体也转变为80、90 后以及部分城市务工者,新的购房需求和投资需求也与过去不同,因此,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定位也逐渐呈现了社会和民生的属性,增长速度也逐渐放缓。
此时,房地产企业需要及时把握这一发展趋势,不断地创新和升级模式,要顺应当下发展潮流,明确不同层面的市场竞争,同时也要意识到自身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从而更好地应对新的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房地产开发管理对策,实现房地产行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
一、新常态下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一)房地产市场的融资困难1. 传统融资方式的不适应作为经济增长的支柱性产业,我国房地产行业融资模式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较为单一。
根据《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分析与转型对策研究》这一报告指出,我国房地产企业对于传统的间接融资渠道依赖性较强,即以银行贷款和股票融资为主。
银行贷款一般具有较多满足条件,要审核房地产企业的信用等级、财产状况等,还要求提供担保,对于担保项目也要满足施工许可证、土地证等证书,周期性也较短。
而股票融资条件又较为严格,对企业的要求也较高,因而,这两种融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常态下房地产企业对融资的新需求。
《2024年我国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范文
《我国当前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使得房地产企业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然而,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持续发展和行业健康。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现状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主要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预售等方式。
然而,随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加强,以及金融监管的严格,房地产企业的融资难度逐渐加大。
尤其是对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狭窄,资金压力较大。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1. 融资渠道单一: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仍以银行贷款为主,对银行的依赖度过高,一旦政策调整,将直接影响企业的资金链。
2. 资金成本高:由于融资难度大,许多房地产企业不得不选择高成本的融资方式,增加了企业的经营压力。
3. 政策风险大: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频繁变动,使得房地产企业的融资环境变得不稳定。
4. 信用风险:部分房地产企业因经营不善或市场环境变化导致信用风险增加,影响其融资能力。
四、解决我国房地产企业融资问题的策略1. 拓宽融资渠道:鼓励房地产企业通过多种方式融资,如REITs(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私募股权基金、海外融资等,降低对银行贷款的依赖。
2. 降低资金成本:政府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如降低贷款利率、提供税收优惠等。
3. 增强企业自身实力:房地产企业应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信用等级,提高融资能力。
4. 建立风险防控机制:建立健全的风险防控机制,降低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
五、结论综上所述,当前我国房地产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诸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市场共同努力解决。
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资金成本,为房地产企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同时,企业应加强自身经营管理,提高盈利能力,增强信用等级,提高融资能力。
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问题研究
金融机构 ,行业 内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长期资金严重不足 ,开发商 以及房地产企业行为等作 出规范 。随着国家对房地产行业法规的
过于依赖商业银 行的贷款支持 。另一方面 .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 不断深化 .细化 很多以前 的方式方法可能行不通 .或者发生了
上还存在严重 的信息不充分的问题 ,这样就 容易形成 金融风险 。 变化 .从而造成风险 。
2 政策风险 。正因为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 的先头产业 .经济 . 身与银行 的金融行 为。
参 考 文献 :
发展过热 .首先便表现为固定资产投 资 .因此 .房地产 业成 为国 开 发企业便被 吊销资格或倒 闭.破产 .项 目被停 工或整顿 ,出现
房地产金融风险。
【】 1 黄慕 东: 对房地产金 融市场 的分析 . 中国房地 产金融 , 0 5 2 0
略 要认真进行开发项 目的可行性评 估 .对市场需 求有准备的了
2 将保 险资金引入住宅融资市场 , . 扩大房地产业的融资渠道 。 解 ;要积极了解认真领会有关房地产金融 的政策和规定 . 从加强 保险资金比较稳定 .数额 巨大 ,运用周期长 .比较适合投 资于住 房地产 自身经营入手 .认真研究相应对策 ,让房地产开发业务步
波: 房地产 与泡沫经济【】 c.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 房地产企业对金融业务还没有形成规 范化 的决策规程 . 特别是对 ( 文 集 ) 论
项 目的可行性论 证不够严密和全面 , 对项 目的潜在风险认识和准
【1 5杨凌云 : 对防范和化解我 国金融风险的若干对 策分析[财经 J 】
投资 .降低风险 .丰 富了融资品种 ;另一方面也可 以吸收社会上 的意识 。企业要密切注意政府有关房产金融业政策的发展动态 .
我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发展路径
超资产规模, 往往会导致并加剧市场波动。
3 . 部分房地产金融机构 违规操作。 一些机构利用房贷
2 地产金融创新技术存在缺陷。部分房地产金融创 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 , 房 有意 、 无意地 新风险未被预见或未能被准确计量。例如在次贷危机中 , 氐贷款信用门槛 ,导致金融和投资市场的 系统性风险
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金融一体化 ,金融全球化环境 的证券。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包括资产的破产隔离、 重新 下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并不仅局 限在一 国国内 ,次贷危机 捆绑和信 用增级 、 证券发行 三个环节 。SV从发起人受让 P 爆发后 , 风险在多国之 间得到 了分散。然而金融市场的高 被转让 债权的形 式主要有 两种: 一是信 托方式; 二是转 让 关联性 , 致危机的扩散蔓 延。在一定条件下 , 导 甚至会导 方式。 致危机的加深 , 比如金融机构 由于次贷产品损失 , 出于资 信托方式是指发起人 以支撑资产设立信 托 , 让与 SV P
( ) 一 房地 产 金 融 业 务创 新 的 风 险 不 能有 效 衡 量
结构 性投资工具公司。这些新的市场参与者受到的监管
较少。
1 . 新业务加剧信息不完全 。 新的复杂金融工具和交易 模式的引进 , 交易环节的增加 ,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传递损 失的增加 , 信息不完 全程度 的加深会 引入新 的内生风 险。
贷衍生产 品的损失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
( ) 三 宏观 经济 的 调控 导致 房 地 产 市 场的 震 荡 。
1 . 房地产泡沫膨胀刺激非理性创新行为。 在流动性过
致相关市场主体都违背 了“ 注重风 险控制” 的原则 。金融 剩和房地产泡沫膨胀的背景下 ,次贷产品创新开始偏 离 相 注重风险控 制” 的 机构在次贷市场的 巨额利润 吸引 下 , 放弃 了防 范风 险的 理性 的风 险 , 关市场主体 都违背 了“ 经营理念 , 氐了放款标准。次级按揭贷款公 司对借款人 原则 。金融机构在次贷市场的巨额利润吸引下, 放弃 了防
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探讨
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探讨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义。
实施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机构在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下的必然结果;实施制度创新,将保证中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市场在发展初期就能有良性的制度规范。
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一个系统体系,我国需要从多方面着手构建完善的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体系,并构建完善的制度创新环境保障体系。
标签: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是房地产金融市场发展的必然之义。
房地产金融衍生品要良性健康发展,良好的制度规范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的次级债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发生为我国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的制度创新提供了警示作用。
金融危机显示,进行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比单纯地进行产品创新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它为金融产品的创新提供制度框架,从而能有效防范金融创新风险的发生。
一、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内涵科斯在《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中对制度变迁作了这样的理论分析,他认为“如果预期的净收益(即潜在利润)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
只有当这一条件得到满足时,我们才可望发现一个社会内改变现有制度和产权结构的企图”。
如果把它用于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的分析就是,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即利益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而发起的用一种效益更高的制度(即目标模式)替代另一种制度(即“起点模式”)的过程。
其诱致因素在于利益主体期望获取最大的“潜在利润”。
如果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的“潜在利润”大于“变迁成本”,那么这种制度变迁就会最终实施。
因此,笔者认为,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就是一个改革过程,就是对房地产金融衍生品相关制度进行重新设计和运行的过程。
在这个制度框架内,所有的体制所发生的变更,都可以被称为制度创新。
如果我们结合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上来考察创新,则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创新可被定义为:引入新的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因素或对原房地产金融衍生品制度进行重构。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
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行业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产业之一。
随之而来的是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兴起,房地产金融市场在房地产行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进行探讨。
1、住房按揭贷款住房按揭贷款是房地产金融市场中最常见的产品,这种产品帮助人们购买住房,提高了房屋销售量和国民居住水平。
近年来,住房按揭贷款的利率逐步降低,购房门槛不断降低,同时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不断完善,让购房变得更加便利。
2、房地产信托房地产信托是指由信托公司在发行人和受托人之间设立的一种以房地产投资为主要原则的信托计划。
在房地产信托的运作中,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负责管理和运作整个信托计划,而投资者则提供资金。
房地产信托产品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型和信贷型,其中直接投资型较为常见。
3、房地产投资基金房地产投资基金是指由基金管理公司根据受托人的委托,组织资金投资于房地产行业的基金产品。
基金的规模和类型不同,包括REITs、PE、VC、Hedge Funds等。
房地产投资基金通常用于房地产项目的投资,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楼等。
4、资管计划资管计划是一种以房地产行业为主要投资领域的集合资产计划,其组织形式多样,包括资产支持计划,定向资产计划,优惠计划等。
资管计划通常不对外发行份额,而是根据某一特定的机构或投资者的要求设立。
1、科技与金融的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和金融市场的发展,科技与金融正加速融合。
智能投资、金融风险管理、财富管理等金融科技将会在房地产金融市场得到广泛应用,带来更多的智能和高效,进一步推动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创新和发展。
2、去杠杆化的压力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去杠杆化政策下,地产信托、私募基金等杠杆化金融产品的表现将会遇到更多的限制,降低了借款成本,提高了融资成本使得房地产市场更加稳健。
3、实体经济的需求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型中,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获得更加充分和适宜的资金支持,房地产金融市场需要更加重视实体经济的需求而非过度关注金融投机。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
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作者:史笛葳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年第26期摘要在我国经济现阶段飞速发展过程当中,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呈现几何级发展态势,房地产金融市场也抓紧时机,不断扩大其发展规模,房地产金融市场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房地产金融在其高速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了我国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对我国的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给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同时由于其发展速度过快,扩张规模速度过快,许多问题及隐患逐步显露出来,为稳定我国现有房地产金融市场的平稳快速发展,需要对其进行创新性的探索与突破,并做出合理性的解决方法,才能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市场创新发展中图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1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所面临的问题目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面临的主要体现在单一的资金供给渠道、不完备的房地产金融体系、低下的资金融通效率和高度集中的系统风险等方面。
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一直面临资金短缺问题,从房地产开发方面的资金需求现状来看,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除了自有资金外,主要依靠银行贷款来维持房地产的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目前,来源于银行的资金往往占到房地产资金的六成以上。
单一的银行体系支撑着整个房地产金融,对银行业来说负载较大。
同时,资金供给的单一性也是房地产金融不完备性的最显著表现特征,单一银行体系的根源来自于中国房地产金融本身,同时也是中国金融制度在房地产金融领域的具体表现。
其次,中国房地产金融的资金融通效率较为低下,金融体系的核心作用是将融资需求和投资需求进行有效匹配,最大限度地将金融资源从过剩方向需求方融通。
目前,中国金融资源的融通循环一定程度上是不通畅的,出现了金融资源错配的现象,或者说金融资源的融通循环中出现极度梗塞。
一方面存在着较大的资金需求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存在着大量资源的闲置,无法找到合适的对象进行投资。
因此,中国房地产金融体系的融通效率是低下的。
对次贷危机爆发后中国房地产金融创新的思考
美 国新 世 纪 以来 的 房 地 产 景 气 周 期 中住 房 金 融 创 新 层 出不 穷 ,一 方 面 推 动 了 美 国房 地 产 经 济 发 展 ,分
表 内账 户 ,现 在 大 型 国 际化 银 行 越 来 越 转 向 “ 创 一 原
监 管 等 问题 已经 成 为 当务 之 急 。
一
分 销 ” 模 式 ,即 先 发 放 信 用 贷 款 再 把 它 卖 出 去 ,通 常
卖 给 银 行 体 系 外 的投 资 者 ,从 而 转 移 风 险 。
是离 不 开 证 券公 司等 资本 市场 机 构 主体 的 支持 。
2、房 地 产 金 融 机 构 经 营 模 式 综 合 化 。 许 多 分 业
经 营 模 式 下 的 专 业 金 融 机 构 结 合 自身 主业 市 场 的发 展
状 况 ,扬 长 避 短 ,将 综 合 经 营 作 为 实 现 差 异 化 发 展 的
房 地 产 金 融业 务 创 新 大 致 经历 r从 债 权 产 品 向 证
如 在 证 券 化 过 程 中 , 由信 托 投 资 公 司 发 起 设 立 特 殊 目
的公 司 ( P )是 较 为 常见 的做 法 。 二级 市 场 的 发展 更 SV
券 产 品 、再 向 衍 生 产 品 创 新 演 进 的 过 程 ,创 新 领 域 涵 盖 房 地 产 建设 、销 售 、消 费 等 环 节 ,创 新 重 点 从 一 级 市 场 向二 级 市 场 转 移 。房 地 产 金 融 产 品创 新 的 目的 不 再 局 限 于 为房 地 产 业 提 供 融 资 ,开 始 向风 险 配 置 、流
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摘要:房地产行业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能够与建筑、房屋设计、室内装修等行业融合发展。
现阶段,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以圈地为王、地产赢利的单一发展模式注定是行不通的。
为了突破发展瓶颈,提高房地产行业的多元竞争力,有关部门应当对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未来发展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公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元化需求日益显现。
在房地产行业市场发展过程中,只有紧密结合公众的需求以及市场发展的整体形势,做好预测分析并针对性加强综合管控和有序规划,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迎合市场发展需求,解决住房供需不平衡等矛盾,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发展格局,助力房地产行业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
目前房地产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依然还面临不少的问题和困境。
全面探究新时期房地产行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价值。
1房地产经济发展现状1.1房地产项目可支配资金不足房地产项目前期所需资金往往较为庞大,尤其是在购置土地、房屋设计、购买建筑材料与机电设备等方面。
多数房企的可自由支配资金并不足以支撑项目期间的负债水平,因此,房地产企业通常需要向各大银行借款。
我国早在1997年就放宽了对房地产的融资门槛,房企通过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都可以筹集资金。
这也使得我国房地产行业的整体负债率较高,部分企业的负债率甚至超过九成,从而导致银行的金融信用风险不断增高。
1.2地方经济与房地产经济关联紧密近年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迅猛,地方经济与房地产经济关联紧密。
从各地的GDP情况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在GDP中的占比较大。
房地产行业的稳步发展能够带动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一旦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打乱市场秩序,给地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
中国房产金融监管研究
中国房产金融监管研究【摘要】中国房产金融监管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房产金融监管的现状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挑战和应对措施。
对中国房产金融监管政策的现状进行了审视,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文章对房产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和改革进行了讨论,比较了国际上的相关情况。
结尾部分展望了中国房产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方向,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整体而言,本文旨在为中国房产金融监管提供理论与政策上的指导,推动该领域取得更好发展。
【关键词】1. 引言1.1 中国房产金融监管研究中国房产金融监管一直是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稳定房地产市场和防范金融风险至关重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房产金融监管工作亟待加强和改进。
本文旨在对中国房产金融监管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房产金融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评估监管政策的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探讨房产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与改革,同时对国际上的房产金融监管做出比较。
通过对中国房产金融监管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可以为未来的监管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我国房产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是当前金融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和分析,能为相关部门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迪。
2. 正文2.1 房产金融监管的现状分析中国房产金融监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分工不清晰。
当前中国的房产金融监管主要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银监会、全国人大和中央政府等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但各部门之间的监管职责划分不明确,导致监管职责交叉和责任不清晰的问题。
监管手段相对单一。
目前,中国的房产金融监管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维护市场秩序,法规制度相对滞后,监管手段相对单一,难以有效应对房产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容易出现监管空白和漏洞。
监管体系相对薄弱。
在房产金融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监管体系相对薄弱,监管技术和手段跟不上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的步伐,监管缺乏有效的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机制,难以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我国房地产金融运行状况与发展
我国房地产金融运行状况与发展房地产金融对房地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要支持和规范房地产金融的发展,从而保障房地产市场乃至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房地产开发融资市场我国房地产开发的融资方式包括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信托融资、房地产基金等多种形式。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主要有:国家预算内资金、国内贷款、债券、利用外资、房地产企业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
其他资金主要是定金及预收款,这部分资金在开发资金来源中占有很大比重。
1998—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及各项来源中,“定金及预收款”的占比一直在30%以上。
另外两大资金来源是“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
2006年,前三大资金来源总计21986.1亿元,占当年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总额的81.8%。
虽然近几年“国内贷款”在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中的占比有所下降,到2006年已不足20%,但在“自筹资金”和“其他资金”中有很大比例来自银行对个人的按揭贷款,加上这部分资金,房地产开发中使用的银行贷款的比重在55%以上,房地产开发企业对银行信贷资金依赖较多。
房地产开发贷款是房地产企业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
1998年以来,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一直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率,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从1998年的2028.9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4076.4亿元。
2007年6月末,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达到1.7万亿元。
2006年,房地产开发资金中企业自有资金为5025.1亿元,占比18.7%,比1998年上升了6.2个百分点。
近几年房地产企业新增自有资金主要是以投资为目的的社会资金,这些资金大多以股权融资的形式参与房地产开发。
现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普遍面临自有资金不足的问题。
为了达到国家对房地产开发项目自有资金比例不低于35%的要求,一些企业往往通过关联企业贷款、挪用已开工项目资金、向省外企业借款以及销售回款再投资等方法来筹措自有资金。
我国房地产债券最先出现在1992年,由海南经济特区的开发商推出,分别是“万国投资券”、“伯乐投资券”、“富岛投资券”,总计 1.5亿元。
住房金融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住房金融化及其发展趋势研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提高,房地产市场不断壮大。
住房作为一项重要的消费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住房金融化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住房金融化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一、住房金融化的概念及意义住房金融化是指将房地产资源进行财务工具切割,并通过金融行为实现住房投资价值的提高。
即将住房市场与金融市场进行有机的结合,将房地产的物质资产财产化,通过金融工具将房地产转化为资产证券化、投资基金、房地产利率衍生品等理财工具,从而实现资产的多元化运营。
住房金融化的意义在于,一方面可以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流动性,提高投资效益,同时增加房地产市场的透明度;另一方面,通过金融创新扩大住房市场规模,同时为房地产、银行、证券等领域提供更多的利润空间。
二、住房金融化的路径和模式住房金融化的路径和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基于市场逻辑的住房金融化模式,二是基于政府主导的住房金融化模式。
基于市场逻辑的住房金融化模式是以市场规律和金融工具为基础的住房金融化路径。
它通过证券化、房地产信托、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将普通住房资产风险转移,分散风险,同时吸引更多资本投入,以达到减少资产负债风险,增加投资信用等目的。
基于政府主导的住房金融化模式,则强调政府在住房金融化中拥有主导权利,通过国家金融机构和政策引导,增加对住房资源的控制与分配,将政府市政工程债权和房地产开发企业债权证券化等形式来实现资金融通、风险共担等目的。
三、住房金融化的发展趋势住房金融化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金融产品进一步创新。
住房金融化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在目前的住房金融化进程中,证券化、房地产投资信托、房地产信托等已经快速发展,未来还有望出现更多的金融工具。
2.政策导向赋予住房金融化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政府鼓励房地产的金融化发展,通过利率、质押、融资担保等政策调控,推动住房金融化进程,同时也能够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房地产与金融科技创新
房地产与金融科技创新在当今社会,房地产行业和金融科技领域都经历着深刻的变革。
这两个看似不同的领域,实际上正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共同塑造着未来的经济格局。
房地产作为经济的重要支柱,一直以来都与金融紧密相连。
传统的房地产金融模式主要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等方式来筹集资金,这种模式存在着诸多限制和不足。
例如,审批流程繁琐、资金到位时间长、风险评估不够精准等问题,都给房地产企业和购房者带来了一定的困扰。
然而,随着金融科技的迅速发展,一系列创新的解决方案正在涌现。
首先,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为房地产交易带来了更高的透明度和安全性。
通过分布式账本,房地产的产权信息可以被准确、不可篡改地记录,大大降低了产权纠纷的风险。
同时,智能合约的运用能够实现交易流程的自动化,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房地产金融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借助大数据分析,金融机构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房地产市场的动态和趋势,对房地产项目进行更准确的评估和定价。
对于购房者来说,大数据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购房能力和市场上的合适房源,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人工智能则可以优化信用评估模型,使金融机构能够更精准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以往,信用评估主要依赖于传统的财务指标和信用记录,而人工智能可以整合更多的非传统数据,如社交媒体行为、消费习惯等,从而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用画像。
金融科技还为房地产众筹和 P2P 借贷等新兴融资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
房地产众筹使得普通投资者有机会参与到大型房地产项目中,分享收益。
P2P 借贷平台则为房地产企业和个人提供了更便捷的融资渠道,降低了融资成本。
此外,移动支付和电子签名等技术的普及也极大地改善了房地产交易的体验。
购房者不再需要繁琐的纸质文件和线下支付,一切都可以在手机上轻松完成。
然而,房地产与金融科技创新的融合并非一帆风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
金融科技涉及大量的个人和财务信息,如果数据泄露或系统遭受攻击,将带来严重的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类号:F293.30文章编号:1006-7388(2011)02-0006-05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以政府主导的金融运行模式的中国特色金融体系下,房地产金融应该朝着什么样轨迹探索和什么样方式转变发展。
一个有效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应该是拥有种类繁多的房地产金融产品,能满足借款者和消费者多样化、差别化需求,还要吸收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冲击,向所有合格的借款人提供信贷和优质服务。
那么,在设计我国房地产金融体系和发展战略时,一定要立足于我国国情,充分考虑我国的社会、经济和金融生态环境,要遵循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
更应该对照国外房地产金融运作方法和规程,认清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趋势,找出我们的差距,并在房地产金融金融创新方面提出相应思路,这才是我们认识和转变我国房地产金融发展方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房地产金融体系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关键词:房地产金融;住房信贷;金融创新1 房地产金融趋势判断和问题分析(1)尚未形成房产金融和土地金融相融合的房地产金融体系房地产业发展关系到土地开发和房屋建设规模和水平,但它的周期长,资金需求密集,资金供需存在时间差。
解决这个时间差,就需要金融支持。
在我国,房地产金融在金融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高。
2009年全国新增居民按揭贷款约1.3万亿元,按平均30%计算,带动首付额约5571亿元,两项合计1.8571万亿元。
也就是说当年商品住宅销售额3.5196万亿元的近53%来自商业银行推动。
全国实现商品住宅开发贷款2.5619万亿元,其中来自银行贷款约为4150亿元,企业以自筹资金为主的售房款收取中,来自商业银行个人按揭贷款及带动的首付额合计为1.8571万亿元。
也就是说,当年房地产开发贷款实现的投资额中近89%来自于商业银行贷款驱动。
但是,房地产金融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尚未真正形成有关未来市场发展的、清晰的整体轮廓和框架。
不论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购买置业,房地产企业和个人对银行的依存度过高、风险积聚。
房地产开发和个人住房购买的住房金融结构,仍然属于落后和不尽合理状态,与发达国家的金融深化程度和房地产金融发展程度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虽然房地产金融伴随着房地产业和住房制度改革应运而生,但起步时间短暂,政策规定和产品设计、业务规模和投放比重,都还停留在粗放式的管理模式下,需要构建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和房地产金融创新。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房地产金融业务中,土地金融业务和经营尚处于政策性住房金融和经营性住房金融之间,以收取土地出让金为特征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和土地开发信贷,镶嵌在商业银行开发贷款业务之中,管理粗放,结构复杂,一整套住房和土地相互融合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尚未真正形成。
(2)尚未形成完善的房地产金融服务体系现阶段,我国房地产金融特色不足、产品趋同、创新不够。
国外的房地产金融哪些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房地产金融体系和战略方面的研究还很滞后;住房金融资源尚未达到合理有效配置;住房信 发展趋势与创新研究 □ 郑印霞1,邵四华26贷为何在信贷投放中发放过多过猛;房地产金融体系建设的条件和政策支持尚不充分;房地产金融的风险防范和评估、如何对中低收入人群住房资金需求提供金融支持等。
也就是说,在构建房地产住房服务金融体系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
房地产金融业务是支持我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金融资源,也是建设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品牌。
在全国大中城市,商业银行开办的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与商业银行经营性的组合住房贷款业务,已经成为中国人住房消费信贷的首选,借助商业银行住房贷款圆住房梦已经成为现实,住房个人贷款业务已经成为商业银行竟相角逐竞争的特色业务。
我国居民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仍偏小。
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占GDP的比例为11.7%左右,而欧盟国家居民按揭贷款占GDP比例平均达到39%以上。
房地产金融业务在商业银行之间仍处于竞争激烈的热点业务领域,抢占市场份额、提高市场占比、锁定特定客户、比拼投放规模、抢拼优质楼盘等成为商业银行主要资产业务和资产质量、附加值较高的主导业务,而房地产金融服务支撑体系并未相应建立健全起来。
(3)尚未形成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业务创新体系我国已经具备了世界上住房金融三大工具和制度。
综观世界各国住房融资制度,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市场融资制度,是通过市场化行为,面向市场去获得资金来支持住房建设和消费,集中体现在目前的自营性和商业性住房贷款上,以美国抵押贷款和贷款证券化为代表,这种制度是80年代中期由建行在广东率先推出。
第二类是强制性住房储蓄制度,是我国借鉴新加坡的中央公积金制度,1991年由建行上海分行配合上海市政府推出的。
第三类是合约性住房储蓄制度,是一种契约方式,一种自愿性的住房储蓄制度,即根据职工、居民个人的意愿到银行存储一部分钱,到一定期限后可以利用这笔钱并再贷一部分款来买房。
这项制度以德国为代表,2004年2月,我国首家中外合资住房储蓄银行——中德住房储蓄银行在天津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我国第一家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建立的住房储蓄银行开始启动。
国家如何利用滨海新区金融先行先试的有利时机,发挥住房金融三大融资工具积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住房金融工具齐全,但房地产金融业务创新体系的建立相对滞后。
(4)尚未形成完善的房地产金融产品创新体系现在的商业银行在房地产金融业务方面,吸收性创新多、原创性创新少;负债类业务创新多、资产类业务创新少; 政府主导型创新多、市场主导型创新少;追求盈利创新多、防范风险创新少。
目前,国家采取的差别化信贷政策,只是停留在第二套房和非普通住宅标准范围,至于对于不同人群以及同一人群不同贷款种类及其组合的选择,尚未做到差别化。
结构银行营销模式趋同、产品设计理念趋同。
唯独住房公积金个贷产品尚有比较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体。
美国的普通贷款、二次贷款和利率最低、转按揭等贷款以及付款渐增式还款抵押贷款,对于我国城镇可以置换住房的中低收入阶层、刚毕业的大学生,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贷款方式。
目前商业银行开办的“点按揭”,即客户在贷款时预先支付银行相关费用,进而获得贷款利率相应降低的房贷产品,就是差别化贷款方式的最好选择。
热点城市与周边城市在经济互补和联合进程中,随着人口或人才流动,可以采取住房公积金多向互贷业务,提高公积金使用效率和商业银行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的市场渗透率和覆盖率,以体现住房贷款的差别化。
(5)尚未形成保障房、公共租赁房的金融服务支持体系目前,建立多层次和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供应体系,是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
围绕住房保障的安居工程,商业银行要适时推出经济适用房贷款、廉价房贷款、限价房贷款和公共租赁房贷款等贷款品种。
在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上,给予上游客户开发商开发经营贷款支持,给予下游客户个人贷款支持,需要设计不同贷款种类的贷款流程和管理制度、办法。
在地方土地财政、境内外热钱炒作、流动性大量注入楼市等因素共同作用下,房地产价格轮番上涨,供应结构不断恶化,势必影响商业银行重新调整房贷政策和发展战略。
关键是为中低收入解决住房贷款问题,而不是为投机炒作者提供信贷支撑。
为符合保障性住房申购条件的购房者提供保障性住房贷款,将是房地产金融新一轮市场竞争热点。
(6)尚未形成可供贷款需求者选择的住房金融产品链7目前,商业银行房地产抵押贷款,虽然是一种模式,实际是公积金个贷、抵押贷款和住房储蓄存贷三种管理模式,其衍生出来的住房金融产品,没离开这三种模式的产品组合和叠加。
最早开办的公积金和商业银行按揭的组合贷款,衍生出来的双周供、合力贷等产品,以及不同方式还款方式构成的个贷产品链,开始研发面市。
世界上住房金融三种模式下的组合贷款种类,在我国是快速引进和逐步消化的过程,存在着住房个贷产品种类单一、僵化不灵活等问题。
甚至出现模仿和互相模仿,难以有稳定的目标客户群体。
目前执行的可以调整贷款利率的抵押贷款和随着收入水平变化调整还款期限的提前还贷等条款和做法,都值得研究论证。
(7)尚未形成一整套科学的房地产金融制度法规体系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金融法规体系已由缺乏专门法律法规向制度化创新转变。
我国尚未有一部住宅法或住房保障法等相应住房法律,以及相应的房地产金融法律。
由于没有真正意义的房地产金融制度,房地产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没有法律依据可循。
现行的相关住房金融政策大多夹杂在房改进程一些仍然有效的文件中和现行的宏观调控措施当中。
尚未形成一整套房地产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房地产金融政策法规只是适合城镇居民,而农民房地产抵押贷款,几乎成为不现实的泡影。
为农民申请住房贷款的相关制度规定,在法规和管理办法上几乎处于空白区。
为农民以宅基地作为抵押物开办住房抵押贷款,商业银行在制度安排和产品设计等方面,没有相应法规法规可循。
有的城市的农民工可以申请住房贷款,而大多城市却没有政策和法规依据,农民进城工作的住房问题面临着法律障碍制约和制度缺失。
另外,我国尚未建立起一整套系列的住房金融政策和财政支持系统。
在房地产资金来源、政府信用担保、减轻贷款还本付息负担和个人征信体系等方面,还没形成全国统一的程序化的实施细则和办法。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无从公开披露,资金的有效监管将会成为重要课题。
(8)尚未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多层次的房地产金融市场体系当前我国的房地产金融市场开始由抵押一级市场向二级市场转变。
但房地产金融市场仍是一个不完全市场、逐步开放的市场。
房地产融资规模和个人住房信贷规模,决定了必然要有一个稳健的开放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而这个市场主体是房地产企业和居民个人,客体是房地产金融产品和业务,中介是房地产中介机构,还包括房地产信贷利率和房地产价格。
而我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之所以发育较晚,只是在1998年停止福利分房改为住房货币化后,才有了房地产金融支持,但始终尚未形成完全的房地产金融市场。
一级市场仍处于住房抵押贷款产品单一、管理同质化、价格统一等经营状态,至今尚未建立具备抵押贷款、公积金贷款和住房储蓄贷款的相互融合、互相转化的二级市场,更谈不上像美国一样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
再说,住房租赁市场由于土地财政和房地产保有税缺失,导致租赁房源严重不足。
发展房地产金融二级市场,不仅是拓宽资金来源渠道、活跃一级市场和分散信贷风险的需要,也是尽早建立我国完善的房地产信贷二级市场的迫切需要。
(9)尚未真正形成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流程管理模式目前商业银行的房地产金融业务管理开始从部门管理向流程管理转型。
但大多在产品设计、产品结构、风险标准、收益率方面缺乏创新,很少从流程设计、流程标准化、流程精益管理方面,按照流程银行思路去经营,造成增长方式粗放、发展模式落后,正所谓发展靠“多”(拼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业务靠“喝”,形象靠说(广告宣传)。
真正的内外部客户之声和客户的内在需求,尚未体现在产品设计方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