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调查_魏有梅

合集下载

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调查

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调查

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调查作者:王英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7期王英(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畜牧兽医站,海南 813099)摘要:牦牛皮蝇蛆病是牦牛养殖中常见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由于皮蝇幼虫寄生在牛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疾病,可导致人畜共患。

牦牛在被寄生后,其生长发育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导致牦牛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导致牦牛死亡。

青海省是牦牛养殖的主要地区,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对牧民的经济效益造成较大的影响。

因此,要及时开展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确保牦牛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牦牛皮蝇蛆病;防治工作;畜产品质量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07.0050 引言青海省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畜牧业的平稳发展关系到广大牧民的收入状况。

近年,随着农牧产业的快速发展,青海省牦牛养殖产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但牦牛皮蝇蛆病的发生率不断升高,而牧民的防治意识不高,导致该病常年流行。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近年,青海省政府加速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推动优势企业的发展,将畜牧业作为地区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与和牧民增产增收。

围绕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以推动牧民增收为目标,不断优化畜牧结构,推动全省畜牧业的平稳发展,牦牛养殖水平得到快速的提升。

目前牦牛皮蝇蛆病防治主要通过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实现。

本次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在本地区每个养殖场抽选样本,对牦牛皮蝇蛆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计算发病率。

2017年调查了本地区6 600头牦牛,2018年调查了本地区5 800头牦牛。

1.2 方法药物注射时间为每年10月,用药剂量为0.01 mL/kg·bw。

首次用药后间隔2周再用药1次,能提高防治效果。

在2017、2018年的3月和5月进行牦牛皮蝇蛆病发病情况调查,并统计防治效果。

牦牛皮蝇蛆病诊断方法采取常规的触诊诊断,主要是观察颈部、肩部、背部和臀部等部位的皮肤有无皮蝇蛆,只要存在皮蝇蛆,无论数量和大小均可判断为感染。

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调查报告

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调查报告

摘 要:牦牛皮蝇蛆病作为最为常见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在放牧区十分常见。

其主要是由于大量的皮蝇幼虫寄生于牛背皮下所致,同时,也会发生人畜共患的情况,因此,需要及时发现并控制。

如果牛群一旦发生该类寄生虫病,将会严重阻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进而使得畜产品的整体质量得到严重威胁,情况严重时将会导致牛群的大量死亡。

对于大量养殖牦牛的畜牧区而言,发生皮蝇蛆病的几率相对更高,特别是对于放牧养殖的牛群为主,其发生皮蝇蛆病的几率甚至呈现倍增的情况。

本文为了了解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情况,对于目前的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关键词: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措施;效果目前,伴随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牦牛养殖产业也随之不断壮大起来,但是牦牛皮蝇蛆病的报告病例却随之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寄生虫类型主要分为牛皮蝇蛆、中华皮蝇蛆以及文皮蝇蛆三种类型。

对于我国广大牧民而言,由于其对于上述寄生虫病类型的了解较为薄弱,加之其科学防范意识不强,将会导致该寄生虫病的发生逐渐上涨,已经到了年年防治、年年发病的阶段。

针对上述情况,本文笔者为了了解牦牛皮蝇蛆病的流行情况,对于目前的防治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

1 方法和材料1.1 材料目前,通过调整畜牧业的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将畜牧业作为广大牧民经济收入以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

与此同时,紧密围绕增强牧民们的经济收益以及促进畜牧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加强对于畜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使得畜牧业年年保持不断发展的状态,牦牛等主动物的养殖收益持续大幅度的提升。

本文通过选择某县牦牛养殖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地区使用皮蝇蛆病的防治药物为伊维菌素注射液,每次注射剂量为0.01ml/kg·bw。

本文在进行牦牛皮蝇蛆病防治效果的调查中,将每个养殖场牦牛数量的30%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开展牦牛皮蝇蛆病流行情况的调查和研究。

统计牦牛的发病情况。

经过统计,2017年牦牛数量为2700头,2018年牦牛数量为3200头。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诊断及综合防治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诊断及综合防治
地区地处高原,海拔较高,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约5 ℃,最高温度为35.6 ℃,最低气温为-26 ℃,年降水量约523 mm,蒸发量约1 762 mm,相对湿度约 56%,年日照时间约2 553 h,春季降雨较少,天气干旱, 日照强,夏季多冰雹,天气潮湿闷热,且区域内溪流众 多,为牛皮蝇的发生与感染提供良好条件。而养殖户对牛 皮蝇病的重视度不足,缺乏防治意识,牦牛居住的卫生条 件较差等,是导致牦牛感染牛皮蝇病的重要因素。
3 发病原因
牛皮蝇卵大多单独固着在牛毛上,成虫体形如蜜蜂。 牛皮蝇生活周期约1年,由卵浮出幼虫寄生在牛体内约 9~11月,进行3个发育阶段,成熟幼虫由皮肤爬出,形成
作者简介:杨国太(1973-),男,藏族,青海同德人,本科,兽 医师,研究方向:兽医。
蛹,1~2月后,蛹变为蝇,仅生活5~6 dclinical science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诊断及综合防治
杨国太 (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海南 813299)
摘要:牛皮蝇病主要是指双翅目、皮蝇属、皮蝇科等幼龄昆虫在牦牛体表寄生引发的一种疾病,是高原牦牛常见传染病, 具有多发性、人畜共患等特点,一旦牦牛感染该疾病,不仅会危害整个牦牛群的健康生长,甚至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调查发现,高原牦牛约有40%都曾感染牛皮蝇病,疾病传播广泛,带来较大损失与威胁。因此,人们应高度重视牦牛牛皮 蝇病。该文对牦牛牛皮蝇病的感染诊断、综合防治展开论述。 关键词: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诊断;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21.097
0 引言
牛皮蝇病作为一种寄生虫感染导致的疾病,一旦牦牛 感染该病,能以空气为介质短时间迅速传染,直接影响健 康牦牛的成长,为养殖户带来较大财产损失,甚至威胁养 殖户的身体健康。养殖户应全面认识牛皮蝇病,了解疾病 病因、特点与症状,积极落实防病措施,及时将牛皮蝇病 扼杀在萌芽期,全面控制牛皮蝇病,避免其规模性传染, 促进本地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青海共和黑马河乡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调查

青海共和黑马河乡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调查
黑 马 河 乡 位 于 青 海 湖 南 岸 ,青 海 南 山 北 麓 ,地 理 坐 标 处 于 东 经 99。12 ~ 100。4 、北 纬 36。27 ~ 36。47 之 间 ,乡政 府 驻 地 在 青 藏 公 路 217公 里 处 ,下 辖 4
收稿 13期 :2009—08—14
个 牧 委 会 ,12个 自然 村 (点 ),最 高 海 拔 4 660 m,平 均 海 拔 3 310~ 3 400 rn,总 面 积 1 073.9 km。,有 可 利用 草场 975.2 km 。全 乡年平 均气 温 0.1℃ ,月平 均最低 气 温 (1月 )一20℃ ,月 平 均 最 高 气 温 (7月 ) 17.8℃ ,年 降水 量 397 mm,无 霜 期 37 d,农 作 物生 长 期 13O~ 150 d,牧 草 生 长 期 150~ 170 d。 全 乡 经 济 以畜 牧业为 主 ,2008年底 ,存 栏 各类 牲 畜 120 968 头 (只 ),其 中牦 牛 24 304头 ;2008年 出栏 各类 牲 畜 49 125头 (只 )。 2 调 查 时 间
性 值 得 怀 疑 。 4.3 关 于 氯 前 列 烯 醇 的 临 床 药 物 反 应 犬 类 对 氯 前 列烯 醇 比较敏感 。应用 氯前列 烯醇 对母犬进 行人 工 引产 ,在用药 后 10~15 min左右会 出现 短暂 的 口 水 增 多 、呕 吐 、腹 泻 、运 动 失 调 和 尿 频 等 症 状 。 这 种 药 物反应 为 一 过 性 反 应 ,持 续 时 间不 会 很 长 ,一 般 10~ 2O min即 可 恢 复 常 态 。对 于 持 续 时 间 不 长 ,反 应 并 非 异 常 剧 烈 的 犬 ,只 要 注 意 观 察 ,保 持 相 对 安 静 即 可 ,不 必 应 用 药 物 解 除 ;如 果 反 应 严 重 ,并 有 可 能 引发休克 的 ,可用 654 2注 射 ,以缓解 临床症 状 。我 们 在 12例临床用药 中 ,均 出现不 同程度 的药物 反应 , 但未用药 而 自行恢复 。为 了降低 药物 的反应 ,第 2天 的用药剂 量可根据第 1天 的反 应程度 来适当增减 。 4.4 如 引 产 失 败 对 胎 儿 发 育 的 影 响 12例 人 工 引 产 的 犬 中 ,有 2例 未 成 功 引 产 ,怀 孕 期 满 后 ,分 别 正 常产 出 2只 (贵宾 )和 3只 (京 巴)小 犬 ,比正 常 同品 种 母 犬 所 产 胎 儿 数 少 1~2只 ,产 出 的 胎 儿 均 发 育 正 常 ,未见 任何 生理 缺陷 ,跟 踪调查 也未 发现 由于引产 未成功 而影 响幼犬 的生 长 发 育 。 由此 可 见 ,氯前 列 烯 醇 对 母 犬 进 行 人 工 引 产 是 安 全 的 ,也 不 会 由 于 引 产 失 败 而 对 幼 犬 产 生 毒 副 作 用 。但 是 ,是 否 对 胎 儿 数 的减少 存在影 响 ,有 待进 一步统 计 。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

11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赵兰(青海省海北州祁连县畜牧兽医站810499)摘要:牛皮蝇是高原牦牛养殖中最常见的传染病。

该病所造成的危害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调查证实,高原牦牛近40%有感染该病的历史,传播范围广,危害严重。

因此,人们必须高度重视它。

本文论述了牦牛皮下感染的流行情况,并进一步阐述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牦牛;牛皮蝇;调查;防治牦牛牛皮蝇病属于慢性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疾病,主要是由寄生在牦牛的背部皮下组织的牦牛皮下吸虫导致。

牦牛感染此疾病以后,会不同程度上影响牦牛的生产性能,危及养殖业的发展。

1牛皮蝇病原及流行特点牛皮蝇长13~15mm ,绒毛浓密,黄绿色至深褐色。

牛下皮通常发生在每年的6~8月之间。

牛的感染大多发生在夏季的炎热季节,此时成年苍蝇正在飞行,雄蝇交配后死亡。

在晴朗无风的天气里,雌蝇在牛皮上产卵,雌蝇产卵后死亡。

蝇卵4~7d 后孵化第一阶段幼虫,爬到牛皮肤的发根处钻入皮肤[1]。

幼虫在皮下组织中迁移发育较长时间,最终到达背部皮下组织。

2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调查2.1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祁连县2个乡镇中饲养的自然放牧的未防治和防治的牦牛。

未防治组为自上年6月份以后未投服任何对牛皮蝇幼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的牦牛;防治组为自上年用阿维菌素常规进行防治的牦牛。

2.2结果分析2.2.1触摸检测结果检查结果见表12.2.2成年牛与幼年牛感染情况感染情况见表22.3讨论从实验调查结果可得知(见表1),祁连县是牛皮蝇的一个高发地区,牛皮蝇在牦牛上的感染率相对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其中已防治组牛皮蝇的平均感染率为9.72%,未用阿维菌素防治牛的平均感染率为28.57%,未防治牛的平均感染率高于防治牛,结论得出用阿维菌素药物防治牛皮蝇病效果较好;由表2可知,没有用阿维菌素防治的牦牛,其感染牛皮蝇的比例大于防治组,且已防治组成年牦牛的感染率高于未幼年牦牛,而未防治组成年牦牛的感染率低于未幼年牦牛。

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分析

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的调查报告分析
针对 500例牦牛,依据测量标准按照一定的顺序部位,安 排专业性的检查人员来对牦牛的腰部、背部、肩胛、臀腿、颈部 等部位,进行触诊,对牦牛的牛皮神实际感染瘤,进行精准地统
收稿日期:2018-07-11
计分析。 1.2.2 防治措施
在调查出感染牛皮蝇的牦牛之后,择取 60例患牛,分为 2 组。针对对照组患牛,开展常规性的感染防治措施,具体做法 如下:使用 666对所有牦牛实施体外的喷洒,间隔时间为 10h, 以减少牛皮蝇的幼虫生长;针对观察组的患牛,则在此基础上, 加入有针对性的感染防治措施,具体做法如下:采用伊维菌素 的注射液 0.02~0.05mL/kg,注射于患牛体位,密切观察患牛 牛皮蝇的感染情况,抑制重复性感染情况的出现。同时,应用 DDT针对牦牛实施定期的消毒,消毒时间为 7~10d。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加强环境卫生控制,避 免 乳 房 损 伤,药 物 治 疗 可 用 头 孢 噻 呋 钠,邻氯青霉素,环丙沙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有资料说仅 有 40%能治愈。
体温快速升高可达 41℃以上,发病乳区硬肿似砖块,奶 牛食欲下降,乳汁稀薄,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溃烂坏死,后 期乳房内会产气,叩之鼓音。挤奶时间从乳头孔排气。 全身症状不明显,病乳区弥漫性肿胀,乳房颜色潮红,触 之似发面团,初期乳汁无明显变化,中后期有凝块、絮状 物,
产奶量下降,头胎牛产后发现乳房硬肿,乳汁初似脓,挤 出脓样乳汁后会挤出正常或稀薄样奶 ,很少有絮状物。
本实验使用 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计数资 料使用 x2检验计算,计量资料使用 t值检验计算,对 2组疗效 评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当 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 差异。
结果
调查结果 2.1.1 牛皮蝇类疾病感染的发生情况

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探讨

摘 要:牦牛牛皮蝇病又称为蚊皮蝇是一种寄生虫病症,是寄生在牦牛皮下的牛皮蝇所引起的病症。

对于牦牛的生产养殖会造成恶劣的影响,对牦牛的产奶量和牦牛品质都会造成影响,威胁养殖者的利益。

因此想要保证养殖牦牛的产业健康发展,就需要对牛皮蝇病进行及时诊断和防止。

基于此,本文对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止情况进行详细的介绍,望能够达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牦牛;牛皮蝇病;诊断与防治1 做好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止工作的意义因为牦牛牛皮蝇病对对于牦牛的生产养殖具有重大影响,所以提前做好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风险和损失,从而提高牦牛养殖户的经济收益。

另外,还能够进一步提高牦牛产业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这项工作的落实,能够提高牦牛自身的免疫能力,缩短牦牛出栏的时间,促进其快速健康成长,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降低草料投入量,有利于植被保护和绿色环保。

总而言之,做好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对于养殖户个人或是草原整体畜牧业来说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定要认真开展落实。

2 牦牛牛皮蝇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牛皮蝇头部呈现浅黄色,体长约为15mm左右,在胸部的前后位置也都有淡黄色的绒毛,中间如同蜂一样颜色为黑,其口器都已经退化所以无法自主蔡氏,只能靠牲畜的躯体来寄生,并以吸食其鲜血为生。

牛皮蝇会产为颜色为黄白色的卵依附在牛毛之上,这样也就导致牛皮蝇病传播快速,并且在不间断地情况下常年传播,特别是在湿热的环境下更容易产生该类疾病。

在牛皮蝇卵孵化成功以后,就会钻到牦牛的皮下组织内部,对牦牛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牦牛在患病以后的症状大多表现为皮肤痛痒难耐,寝食难安,整体会表现出烦躁的情绪。

因为牛皮蝇会不断吸食牦牛的血液,时间一长牦牛就会出现贫血的症状同时会出现病毒感染的情况,另外皮肤也会越来越粗糙,身体日渐消瘦没有精神,产奶量也会不断降低,牦牛的品质也会受到破坏,影响到养殖者的经济利益。

3 牦牛牛皮蝇病的防治措施由于牦牛牛皮蝇病的发病症状还是较为明显的,所以也应该具备早发现早治疗的意识。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调查及综合防治

2018年第11期牛皮蝇是寄生在牦牛背部皮下组织的寄生虫,不仅动物容易感染,稍有疏忽也会传染给人类。

该病的发生直接影响牦牛生长发育,可通过空气在短时间内传染给健康牦牛,危害极大。

1牦牛牛皮蝇感染调查选择某地区2个乡镇对牦牛牛皮蝇感染展开调查,通过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调查了400头牦牛,其中已防治牦牛300头,感染25头,感染率为8%。

未防治115头,感染30头,感染率为26%。

1.1感染调查选择2017年7月后未服用牛皮蝇幼虫杀灭药品的牦牛115头,其中幼年牦牛70头,成年牛45头。

用阿维菌素对已防治过的牦牛300头,其中幼年牦牛200头,成年牛100头。

对115头未防治的牦牛和300头已防治牦牛背部进行皮蝇瘤疱触摸和观察,并对感染状态进行综合分析。

验结果未防治的牦牛115头,发生感染数量为30头,感染率为25%,瘤疱与皮肤虫孔数为138个,平均感染强度为4.25。

已防治牦牛的感染数量为25头,感染率为8%,瘤疱与皮肤虫孔数量为60个,平均感染强度为2.34。

(2)各年龄段的感染强度100头已防治成年牛的感染率为13%,感染强度为3.4。

200头已防治幼牛感染18头,感染率为9%,感染强度1.88。

35头未防治的成年牛,感染10头;未防治幼牛70头,感染20头。

该地区牛皮蝇感染率较高,已防治牛平均感染率达14%,未防治的牦牛感染率达52%。

由此可见,使用阿维菌素防治该病效果显著。

而防治牦牛仍然有部分患病,可能是错过最佳治疗时间或药品剂量使用不当所致。

不同年龄段牦牛对比,未防治的幼年牦牛感染率高于成年牛;已防治成年牛平均感染率高于幼年牦牛。

幼年牦牛治疗效果较高,因此在牛皮蝇治疗时应及早控制。

2牦牛牛皮蝇感染影响因素首先,自然因素。

该地区距县府驻地2km ,地势成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为4100m ,春季光照强、干旱、风速大;夏季潮湿、多冰雹。

河流小溪较多,给牦牛牛皮蝇病菌传播创造了机会。

其次,病原症状。

治多县牦牛皮蝇蛆病流行情况调查

治多县牦牛皮蝇蛆病流行情况调查

流行病学调查及防治[] 中国兽医科 技 , 0 ,1) 6 8 J. 2 2 (0 :1—1. 0 [] 3 黄守云 , 颉耀菊 , 李宝琛 , 青海省海北地 区牦牛皮蝇 等. 的调查报告 [ ]兽 医科技杂志.9 2 ( ) 9 O J. 18 ,6 :3 —4 . [] 4 韩发泉. 同仁县牦牛皮蝇 防治 [] 青 海畜牧兽医杂志 , J.
3 2
青 海 畜牧兽 医杂志
21 0 0年第 4 o卷第 4期 ( 总第 2 8 ) 0期
治多 县牦 牛皮 蝇 蛆 病 流行 情况 调查
旦 正 尕玛 昂 江 李春 花 青 梅 梁 伟 , , , , (. 海省 玉树 州 治多县 兽 医站 , 多,140 2 青海省 畜牧兽 医科 学院 , 1青 治 850 ;. 西宁 ,106 80 1 )
中图 分 类 号 :8 82 ¥5 .3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75 ( 00 0 - 3 -1 10 -9 0 2 1 )40 20 0
已有的调查结果表 明, 皮蝇蛆病是影响牦 牛饲养业 的主要 疫病之一 , 由皮蝇属的幼虫寄生于牛背 部皮下组织 内引起 的 是 种慢性寄生虫病 。也是重要 的人畜共患寄 生虫病 , 尔也寄 偶 生于马属动物、 绵羊 、 其它野 生动 物背部 皮下组织 内。其 特征 是引起消瘦、 发育受阻 、 畜产 品下降 、 皮革 质量 降低 , 至 引起 甚 幼年牛和体弱牛死亡 , 该病 广泛 分布 于牦牛养 殖 区 】对 养 , 牛业造成了巨大 的经济损失 。 为控制牦牛皮蝇蛆病 的危 害 , 多县先 后应 用敌百 虫、 治 倍 硫磷 、 阿维菌素等 有效药 物定期 驱虫 , 取得 了肯定 的效果 。但 有些地区放松了防治工作 , 危害有所抬头 。为 了摸 清本地 区牦 牛皮蝇蛆病的流行情况 , 我们 于 2 1 0 0年 35月份进行了本项 调 、 查。现报告如下。

高原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及防制

高原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及防制

高原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及防制
李青梅
【期刊名称】《中国畜牧兽医》
【年(卷),期】2008(035)011
【摘要】牛皮蝇蛆病是由牛皮蝇科(hypodermatidae)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而青海高原牦牛体上寄生的皮蝇为中华皮蝇(Hsinense)、牛皮蝇(Hboris)和纹皮蝇(Hlineatum)的混合感染,其中以中华皮蝇为优势虫种(Li等,2004)。

班玛地区纹皮蝇和牛皮蝇的比例为6.8:3.2,即对牦牛危害最大的是纹皮蝇,其次是牛皮蝇。

【总页数】2页(P131-132)
【作者】李青梅
【作者单位】青海省果洛州班玛县兽医卫生监督所,班玛,81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
【相关文献】
1.浩门河畔放牧犊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 [J], 刘文莲
2.泉口地区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 [J], 马得梅
3.曲麻莱县牦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调查 [J], 杨贵兴
4.北山地区白牦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的调查及防治 [J], 张万元;赵永辉;蔡晓明;乔有成
5.青海共和黑马河乡牦牛牛皮蝇蛆病感染情况调查 [J], 仁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

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
试验研究 | Experimental research
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调查
阿积学 (青海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海北 812200)
摘要:该文选取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某养殖场中500例牦牛作为试验研究对象,对500例牦牛牛皮蝇疾病感染现状进行分 析,对被感染牦牛进行分组,每组各为250例。其中试验组选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对照组应用常规化感染防治措施。整合2 组成果,分析组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从试验中得出,此病易感染部位分别为背部、腰部、臀腿部、肩胛、颈部位 置。对于养殖场中牦牛基本感染现状,要选取针对性防治措施,降低其感染牛皮蝇几率。 关键词: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防控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8.010
0 引言
在牦牛养殖中牛皮蝇属于常见的寄生虫病,其大量侵袭 对牦牛正常生长发育会产生较大影响。从养殖现状中得出, 牛皮蝇大部分寄生在牛背部、颈部、肩部等皮下组织中,此 病将会导致病牛身体消瘦,幼畜难以正常发育。所以当前在 养殖中要拟定针对性防治措施,与实际情况能有效对应。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某养殖场500例牦牛为基本研究对象,其中试验组
18.80 14.97
45.08 22.74
管围 11.32±0.52 10.97±0.61 0.35
3.20
月龄 6月龄 12月龄
项目 试验组
对照组 对比Biblioteka 高体高 88.50±4.06 71.32±3.88 体斜长 109.62±4.02 74.62±4.08
胸围 112.44±4.02 80.12±3.82 管围 14.37±0.37 14.02±0.42 体高 125.41±3.88 105.91±3.03 体斜长 133.61±4.18 110.90±3.96 胸围 146.51±9.88 113.61±8.75 管围 17.52±3.05 16.78±3.22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及综合防治措施

牦牛牛皮蝇病感染及综合防治措施

摘 要:牦牛牛皮蝇病为双翅目、皮蝇科、皮蝇属等昆虫幼虫寄生牦牛体表而诱发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疾病。

此病作为人畜共患病,一定区域范围内可造成民众的恐慌。

文章在文献查阅的基础上,详细分析此病的危害、流行征兆,进一步提出对应的防控措施,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牛皮蝇;流行;危害1 牦牛牛皮蝇病危害分析此病造成的危害,主要体现在:1.1 影响生产性能感染此病的牦牛,长势迟缓,影响生长发育。

而且,寄生牦牛体内的虫体,与牦牛争夺营养物质,降低其肉品的质量和产量,影响母牦牛的泌乳性能。

此外,导致牦牛皮穿孔,影响使用价值。

降低奴役质量,降低使用效率。

诱发各类传染性疾病,降低其健康水平。

此病造成人体感染,区域范围内带来公共安全隐患。

1.2 降低经济价值青海地区调查此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一年可达两千余万元。

可造成的损失项目中,皮张的损失最严重。

有资料显示:综合青海皮革厂、青海轻工研究所等等调查显示,全省每年因此病造成的皮张损失达30余万张,90%的皮张存在不同程度的“虻斑”和“虻眼”。

按照皮张市值价格10元计算,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

2 流行特点牛皮蝇蛆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寄生虫病,在青海呈区域性流行,季节性发病,主要发生在夏季。

该病的病原是皮蝇属的牛皮蝇和纹皮蝇等的幼虫,其中牛皮蝇为优势虫种,皮蝇属幼虫的宿主为牛、牦牛、鹿,偶尔也能寄生于人、马、驴、羊和其他野生动物。

皮蝇成虫于每年4~5月份开始出现。

第1期幼虫沿着毛孔钻入皮内,在深层组织内移行2.5个月,蜕变为第2期幼虫。

第2期幼虫沿外周神经外膜组织移行两个月至椎管硬膜的脂肪组织进一步发育5个月后从椎间孔爬出,到腰背部皮下发育为第3期幼虫。

第3期幼虫在宿主背部等处发育两个多月后由皮孔钻出落地即为蛹。

蛹经1~2个月发育后羽化为成虫。

成虫再在牛毛上产卵,继续孵化发育。

牛皮蝇和纹皮蝇的发育基本相似,属完全变态,都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阶段,整个发育过程大约需时1年。

共和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调查

共和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调查
2015年第 3期 (总第 218
调查报 告
调 查 报 告
共和县牦 牛牛皮蝇病 防治效果 调查
魏有梅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813000)
中图分类号 :¥8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733(2015)03—0045—01
2014年 3~5月 份 采 用 触 摸 牦 牛 背 部 皮 蝇 瘤 疱 的 方 法 调 查 牦 牛400头 ,其 中防 治 牛288头 ,感 染28头 ,感 染 率 9.72%, 平 均 感 染 强度 2.55; 未 防 治 牛 112头 , 感 染 32头 , 感 染 率 28.57%,平 均感 染 强 度4.25 。
平 均 感 染 率 高 于 幼 年 牛 5.16个 百 分 点 。 幼 年 牛 的 防 治 效 果
高于 成年 牛 ,所 以今 后牛皮 蝇病 防治 中更注 意成年 牛 的
防 治 。
(3)今 后 要 加 大 对 牛 皮 蝇 病 防 治 工 作 的宣 传 力 度 ,
让广 大农牧 民群 众认 识到 牛皮蝇 病对 畜牧业 发展 带来 的
9 32
23.53 27.78 25.7l 28.57
24 30 54 l38
6 6 6 4.3l
4 讨论
(1)调查 结果表 明,本 县牛皮蝇病 感染较严 重,防
治 牛 的 平 均 感 染 率 为 9.72% , 未 防 治 牛 的 平 均 感 染 率 为
28.57%,未 防治 牛的平 均感 染率 高于 防治牛 ,说 明用阿
危 害 ,提 高群 众疫病 防范 意识 ,积极 开展驱 虫工 作 ,彻
底消灭牛皮蝇病 。
(收稿 日期 :2014.12-24)

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措施

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措施

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措施作者:尼群来源:《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第19期尼群(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兽医站,海西 816009)摘要:牦牛牛皮蝇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体表寄生虫病,严重影响牦牛正常采食、休息,导致牦牛身体素质下降,给牦牛养殖产业造成严重危害。

近年随着青海地区畜牧养殖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牦牛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很多农牧民群众一直坚持传统养殖模式,对牦牛多种传染性疾病的防控重视程度不足,不能定期对牛群进行体表体内寄生虫驱虫处理,导致牦牛牛皮蝇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每年在不同的放牧地区均会出现牦牛牛皮蝇病。

为有效降低该种疾病的传播流行,需要广大养殖户转变传统养殖理念,改变传统养殖模式,由放牧养殖向舍饲养殖转变,并注重做好牛体表体内寄生虫驱虫处理,构建完善的防御方案,才能保证牦牛健康生长,降低皮蝇蛆危害。

该文主要结合1个养殖场的实际发病情况,分析牦牛牛皮硬病的诊断和防治过程,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进一步提高该种疾病的防控效果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牦牛牛皮蝇病;诊断;防治中图分类号:S858.23文献标识码:Bdoi:10.3969/j.issn.2096-3637.2019.19.0750 引言牦牛牛皮蝇病是由牛皮蝇幼虫寄生在牛体表皮肤组织下,所引起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

在青海地区牛皮蝇主要以中华皮蝇、牛皮蝇和蚊皮蝇混合感染为主,其中以中华皮蝇危害最为常见。

在牦牛放牧养殖中,由于牛皮蝇分布广泛,如果不能做好牛皮蝇的消杀工作,进入夏秋季节后很容易加重病情传播流行。

牛皮蝇寄生在牛体表,一方面繁殖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毒素,导致体表瘙痒疼痛难忍,另一方面幼虫还会和牛争取营养,导致牦牛生长发育迟缓,食量下降。

成年牦牛感染牛皮蝇病后,会严重影响牦牛的产奶量和生产能力,严重的还会影响皮革质量,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在青海地区牦牛牛皮蝇病发病率较高,十分常见,并且近年也有发现牛皮蝇向人传播的可能,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防控。

牛皮蝇病调查报告

牛皮蝇病调查报告

Experimental research | 试验研究8 ·2019.160 引言牦牛皮蝇病的发病率呈现升高趋势,严重损害牦牛的身体健康。

在牛群中如果有1只牦牛感染牛皮蝇病,会快速向整个牦牛群传播蔓延,轻则会影响牦牛健康生长,导致牛皮质量下降,重则会引起牛死亡,给牧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1]。

为进一步掌握牛皮蝇病的流行特点、流行病学,于2017年3月和5月,调查600头牦牛皮蝇病的感染情况,然后制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开展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选择青海省久治县索乎日玛乡提供的600头牦牛为研究对象,牦牛年龄为2~4岁。

不同牦牛性别、年龄、体重大小间的差异具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由于牛皮蝇病属于典型的寄生虫病,主要依据患病牛的体表皮肤病变作出诊断。

将该乡镇提供的600头牦牛按照一定的顺序,由专业兽医人员对牦牛的体表皮肤进行检查,重点检查腰部、背部、肩胛、腿部、颈部等部位。

然后用手触摸牛体表皮肤的凹凸情况。

如果发现牦牛体表皮肤瘙痒,在寄生部位形成隆起好像肿瘤的包囊,并在包囊中央存在1个小孔,轻轻挤压,从中能挤出成虫,则可以做出确诊[2]。

为进一步验证牛皮蝇病的治疗效果,将确诊为患有牛皮病的牦牛按照随机原则划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牦牛不采用任何药物进行治疗,试验组牦牛局部皮下注射伊维菌素注射液,剂量为0.05 mg/kg 体重,注射后密切观察牛群牛皮蝇的成活情况、感染情况。

试验组和对照组牦牛除治疗方法不同外,其他饲养管理均保持一致,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

1.3 指标观察研究选择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中的技术材料进行X 2检验,剂量材料使用t 检验,P <0.05表示对比差异性显著,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牛皮蝇病感染情况2017年3月和5月分别对600头牦牛进行牛皮蝇病感染调查,3月共确诊56头患病牛,5月共确诊30头患病牛。

关于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

关于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

关于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王晓宇牦牛牛皮蝇病是青海地区危害较为严重的一种体表寄生虫病,该种疾病的传播蔓延,需要养殖户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用于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但目前仍然不能够将其完全消灭。

并且在长期的药物使用过程中,寄生虫产生了较强的耐药性,使得预防和治疗成本进一步增加。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牦牛皮蝇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与综合防治措施,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防范该类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流行有一定帮助。

一、流行特点引起牦牛皮蝇病的致病原主要是蚊皮蝇和牛皮蝇,夏季成虫破蛹而出,飞翔过程中在牛的背部产卵,因此该种疾病发生流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一般在每年的夏季发病率最高,通常发生在炎热的盛夏季节。

皮蝇交配之后,雄蝇死亡,雌蝇会选择在晴朗无风的天气下,将虫卵铲在牦牛的背上,重卵经过4~6天的孵化之后,形成第1期幼虫,随着毛根处进入到牛皮下组织,并在体表组织生长移动。

皮蝇幼虫第2年春季生长成第3期幼虫,继续生长60~75天左右,成熟从牛皮肤内钻出落地成为虫蛹,一般1~2个月之后孵化成虫再次产卵交配。

该种体表寄生虫病会严重影响到牦牛的正常生产,使得牦牛的利用年限逐渐变短,影响到牦牛的正常生长发育,甚至会造成牦牛增重放缓,牛皮穿孔,降低牛皮品质。

牛皮蝇感染毛牛之后,牛的草料采食量逐渐增多,养殖费用逐步增大,甚至会造成牛皮蝇感染人类的可能,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二、临床症状成虫在牛背上产卵过程中,牛表现的十分惊恐,睡眠不足,体表皮肤瘙痒,精神不足,幼虫沿着牦牛的牛毛根部侵入皮下组织之后,用手触摸能够看到牛背有大小不同的结节,仔细观察还能够发现瘤包顶部存在一个小孔,轻轻挤压,从中能够挤出大量幼虫。

当幼虫寄生在牦牛的皮下组织之后,会造成继发感染,影响到牛皮质量。

另外,幼虫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自身也会产生大量毒素,严重的造成牦牛贫血,并且幼虫在移动过程中还会损伤组织,如果幼虫停留在食道壁危害,会造成患病牛出现严重的食道炎症。

219326128_牦牛牛皮蝇病防控措施

219326128_牦牛牛皮蝇病防控措施

综述与专论 | Summarize and reviews1692022.21·0 引言牦牛牛皮蝇病是牦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它是牛皮蝇幼虫寄生在牦牛体表组织下而引起的一种的寄生虫病,属于慢性病的一种,如果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严重影响牦牛的正常发育。

青海地区的牦牛牛皮蝇一般是以中华牛皮蝇、牛皮蝇和蚊皮蝇混合感染为主,其中中华皮蝇发生率较高。

牦牛在感染此病后,会出现进食量减少、体表疼痛等症状表现,而且生长发育迟缓,体质下降,产奶量和生产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对于该病的防治,需要养殖人员加强日常预防管理,定期进行驱虫,科学治疗,必要时也要改变传统的养殖模式,并健全疫病防控机制,为牦牛提供安全舒适的生长环境,提高养殖效益。

1 久治县牦牛养殖情况久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区,是果洛藏族自治州下辖县,久治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再加上多样化的高原生态环境,使其成为有机农畜产品输出的重要区域,是全省重要的畜牧养殖基地。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3亿元,同比增长1.6%,第一产业增加值达1.64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畜牧养殖产业总产值达到2.25亿元,同比增长4.1%。

久治县畜牧养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主要特色养殖畜种以牦牛、藏羊为主,全县现有可利用草场面积有66.5 m 2,并且高原湖泊、冰川密布其中,水草丰美,这为优质牦牛养殖提供了有利条件。

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品种改良的实现,具有优良血统的“久治牦牛”成为特色品种。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关于西部发展的各项政策全面实施,久治县经济发展结构趋于优化,地区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越来越高,在抢抓青海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重大机遇的同时,作者简介:乔存梅(1989-),女,汉族,青海民和人,本科,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

牦牛牛皮蝇病防控措施乔存梅(青海省果洛州久治县哇尔依乡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 果洛 814499)摘要:青海畜牧养殖产业在经济发展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牦牛和藏羊是主要的特色养殖畜种。

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措施

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措施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136 ·2018.120 引言在放牧地区,牛皮蝇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大部分牛皮蝇靠吸血为生。

牛皮蝇幼虫会寄生在牛体表皮肤组织下,随着虫体生长,向其他组织侵袭,危害严重时导致牦牛死亡。

因此,掌握该种疾病的科学防治手段,对更好防控该种疾病,降低损失有很大帮助。

青海省循化县牛皮蝇的分布十分广泛,牛皮蝇幼虫寄生在牛体表皮肤内,会严重影响牛的正常生长发育。

牦牛皮蝇会对犊牛和成年牛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造成犊牛持续生长发育受阻,使得成年牛的产量严重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牦牛皮革质量下降,对养殖户的危害十分严重。

所以,做好牦牛牛皮蝇病的诊断与防治工作意义重大。

1 发病经过青海省循化县一位养殖户共养殖牦牛22头,该养殖户一直沿用传统养殖模式,采用放牧养殖。

2017年7月间,养殖户陆续发现牦牛群中的牛出现了采食量下降、体表皮肤搔痒、烦躁不安的症状,患病牛身体膘情逐渐下降,出现严重的贫血现象。

出现该种情况后,养殖户认为是牧场牧草营养价值较差、补饲不良所致,即对牛群进行适当的补饲,但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整个牦牛群的机体状况逐渐变差。

随后又采用治疗疥癣病的方法对牦牛进行治疗,也没有取得明显效果。

牛群发病到7月底后,养殖户才将病情上报到当地兽医单位,兽医到达养殖场后,发现整个牛群已经普遍发病,而发病初期并没有引起重视,也没有对患病牛进行隔离。

走访放牧地点,发现放牧地点地势低洼,存在大量蚊蝇,并且发现牛皮蝇存在,在牛圈舍中也发现牛皮蝇的存在。

结合整个牛群的发病经过和发病现状,兽医怀疑是某些体内或体表寄生虫病,通过对整个流程进行全面诊断,明确寄生虫类型后,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驱虫治疗,很好的控制了病情。

2 临床症状当牛皮蝇向着牛体表飞舞产卵时,会引起牛群恐慌不安,造成牛群在放牧地点和牛舍内来回奔跑,严重的会导致牛滑倒摔伤[1]。

当第一期的幼虫经过毛孔钻入皮下组织后,导致牦牛皮肤瘙痒难耐,牛舍中的患病牛狂躁不安。

共和县牛皮蝇防治效果调查

共和县牛皮蝇防治效果调查

共和县牛皮蝇防治效果调查
黄昌刚
【期刊名称】《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年(卷),期】1992(000)005
【摘要】近年来,我县的牛皮蝇幼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确保这项工作更进一步的开展,我站于1992年3月和5月两次对1991年的防治效果进行了抽查考核。

两次抽查曲沟等七个乡的成、幼、犊牛2240头,共查出阳性牛388头,感染率17.3%,感染强度1.97个。

与1990年同期的感染率30.2%,感染强度2.4个相比,分
【总页数】1页(P18-18)
【作者】黄昌刚
【作者单位】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
【相关文献】
1.共和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调查 [J], 魏有梅
2.共和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调查 [J], 魏有梅
3.共和县牦牛皮蝇蛆病防治试验效果观察 [J], 袁志芸
4.共和县家犬包虫病防治效果调查报告 [J], 仁增
5.共和县畜间包虫病防治效果调查报告 [J], 仁青卓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27.78
30
6
合计 35
9
25.71
54
6
总计
112
32
28.57 138
4.31
4 讨论
(1)调查结果表明,本县牛皮蝇病感染较严重,防
治牛的平均感染率为9.72%,未防治牛的平均感染率为
28.57%,未防治牛的平均感染率高于防治牛,结论得出
用阿维菌素药物防治牛皮蝇病效果较好。从调查结果看
Hale Waihona Puke 出防治后任有一小部分牦牛感染有牛皮蝇,平均感染率
调查对象系共和县江西沟和倒淌河2个乡镇牧户中饲 养的自然放牧的未防治和防治的牦牛。 1.1 未防治组 调查对象在牧户当中,选择自上年6月份 以后,未投服任何对牛皮蝇蚴虫有杀灭作用的药物的牦 牛112头,其中幼年牛77头、成年牛35头。 1.2 防治组 调查对象在牧户当中,选择上年应用阿维 菌 素 常 规 剂 量 进 行 防 治 的 牦 牛 288 头 , 其 中 幼 年 牛 206 头、成年牛82头。 2 调查方法
也达到了9.72%,是因为牧民在防治给要的过程中存在没
有掌握最佳防治时间、投药剂量和不正确,而出现防治
效果不理想。(2)成年牛与幼年牛感染程度相比较,未
防治组幼年牛平均感染率高于成年牛1.3个百分点;防治
组成年牛平均感染率高于幼年牛5.16个百分点。幼年牛的
防治效果高于成年牛,得出在今后牛皮蝇病防治过程中
3.54
总计
288
28
9.72
61
2.18
表2 未防治牛牛皮蝇效果调查
(头、%、个)
调查对象 幼年牛
月份 3 5
合计
考核数 38 39 77
感染数 10 13 23
感染率 26.32 33.34 29.87
瘤疱数 34 50 84
平均强度 3.4 3.8 3.65
3
17
4
23.53
24
6
成年牛 5
18
山东畜牧兽医
2015 年第 36 卷
调查报告
共和县牦牛牛皮蝇病防治效果调查
魏有梅 (青海省共和县畜牧兽医站 813000)
中图分类号:S85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733(2015)04-0048-01
牛皮蝇病是牛皮蝇幼虫寄生于牛的背部皮下组 织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感染后就会不 同程度的影响牦牛生产性能。为及时掌握本地区牛皮蝇 病的感染情况,进一步巩固共和县牛皮蝇病防治效果, 加大用阿维菌素的防治力度,笔者于2014年3~4月份对本 县江西沟和倒淌河2个乡镇放牧的牦牛牛皮蝇感染情况进 行了调查。采用触摸牦牛背部皮蝇瘤疱的方法,共调查 牦 牛 400 头 , 其 中 防 治 牛 288 头 , 感 染 28 头 , 感 染 率 9.72%,平均感染强度2.55;未防治牛112头,感染32头, 感染率28.57%,平均感染强度4.25。 1 调查对象
表1 防治牛牛皮蝇效果调查
(头、%、个)
调查对象 幼年牛
月份 3 5
合计
考核数 102 104 206
感染数 7 10 17
感染率 6.87 9.62 8.25
瘤疱数 14 18 32
平均强度 2 1.8
1.88
3
43
5
11.63
20
4
成年牛 5
39
6
15.39
19
3.16
合计 82
11
13.41
39
防治成年牛的同时也加强对幼年牛的防治,为牛皮蝇病
防治工作鉴定更好的基础。(3)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加
大对牛皮蝇病防治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牧民群众
认识到牛皮蝇病对畜牧业发展带来的危害,提高群众疫
病防范意识,积极开展驱虫工作,有效防治牛皮蝇病的
危害。
(收稿日期:2015–02–05)
48
用肉眼观察和手触摸牛背部瘤疱数,对上年未防治 的牦牛中抽出幼年牛77头、成年牛35头;防治的牦牛中 抽出幼年牛206头、成年牛82头,并对防治牛与未防治牛 牛皮蝇感染和防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3 调查结果 3.1 触摸检测结果 共检查未防治组牦牛112头,感染牛 数32头,感染率为28.57%,查出瘤疱数和皮肤虫孔数138 个,平均感染强度为4.31;检查未防治组牦牛288头,感 染牛数28头,感染率为9.72%,查出瘤疱数和皮肤虫孔数 61个,平均感染强度为2.18。 3.2 不同年龄感染情况 防治组成年牛82头,感染11 头,感染率13.41%,感染强度3.5.。幼年牛206头,感染 17头,感染率8.25%,感染强度1.88;未防治组成年牛35 头 , 感 染 9 头 , 感 染 率 25.71% , 感 染 强 度 6 。 幼 年 牛 77 头,感染23头,感染率29.87%,感染强度3.65。详细见表 1、表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