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1)
岁岁年年愁相似——精神分析视阈下的《伊芙琳》
存状 态 。10 9 6年 , 乔伊斯 在 写 给一 位许 诺 要 帮 他 出
版 《 柏 林 人 》( ul es 11 的 出 版 商 的 信 中 都 D bi r,94) n 说 ,我 的小 说 中 弥 漫着 灰 坑 、 草 和 腐 肉 的气 味 , “ 枯 那也 不是 我 的错 。我 真 心 真 意 地相 信 , 果 你 不让 如
与现实 之 间重复 徘 徊 的精 致 演 绎 , 以及人 类 在 面 临 两难抉择 时矛盾 心理 的敏 锐捕 捉 , 是 《 芙 琳》的 就 伊 当代人 文关 怀和美 学 蕴含 。
许诺 给 她美好 的未 来 。再 加 上妈妈 一 生悲惨 生 活 的
其富有创 造性 的两部 巨著 《 尤利 西 斯》( l s , Uy e ss 12 ) 芬尼根的苏醒》 Fneas k ,99 将 9 2 和《 ( i gn e13 ) n Wa 意识 流小 说 的发展 推到 了高潮 。他 对普通 人物 心理
活动 进行 了入 木三 分 的刻 画 , 揭示 了他 们 艰 难 的生
( 海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海 2O 4 ) 上 上 O 44
摘
要 : 伊 芙琳》 《 是詹姆斯 ・ 乔伊斯短篇 小说 集《 柏林人》中最精悍却 意味隽 永的一 个短篇。 少女 伊芙琳 的精 都
神状 态是 3时整 个都柏林女性 生存境况 的缩影 。从精神 分析 学派生本 能、 - " 死本 能 以及 主体三界 的理论 着手 , 以 可 揭 示出伊 芙琳停 滞在青春期 的想象世界 , 无法过 渡到成年 期的象征世界 , 却又渴望 回归到无所忧 虑的 实在世界 , 正
第2 2卷
第 9期
长
春
大
学学Leabharlann 报 Vo _ 2 No 9 l2 . S p. 2 2 e 01
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
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薄亚萍【摘要】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讲述了主人公伊芙琳在出走的最后一刻却放弃的故事.伊芙琳是乔伊斯笔下都柏林人甚至是爱尔兰人的代表,乔伊斯展现了他们内心瘫痪的主题.而乔伊斯指出瘫痪、病患就是解放他们思想的第一步.【期刊名称】《陕西教育(高教)》【年(卷),期】2010(000)003【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乔伊斯;伊芙琳;瘫痪【作者】薄亚萍【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英语系,陕西西安【正文语种】中文詹姆斯·乔伊斯是西方意识流作家的代表,也是爱尔兰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是乔伊斯文学生涯的开山之作,以20世纪初都柏林人的日常生活为题材,反映他们的精神和生活。
《伊芙琳》是15个短篇中的精彩的一篇。
乔伊斯通过简单情节,把主人公伊芙琳面临选择时的矛盾彷徨、困惑无助刻画得细致入微,从而揭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
本文分析乔伊斯如何描写伊芙琳的精神困境,表达以伊芙琳为代表的都柏林人内心瘫痪的主题。
逃离的抉择与冲突一位正值花季的19岁少女,却并没有花一般的生活,相反却忍受着来自生活方方面面的压力。
在并不富裕的家中,伊芙琳独自操持着繁忙的家务,经常还要面对喝醉酒的父亲的威胁,使自己“心惊胆颤”,在她工作的店里,她也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在要离家出走的前夕,她反问“为什么她要受苦?!她有得到幸福的权利”。
而新认识的男朋友弗兰克就是她的希望。
弗兰克,一名过路船上的水手,在伊芙琳的眼里是他“心地善良,性格开朗,有男子汉气慨的”,她相信他会带她逃离现在暗淡沉重的生活,去构建美好的生活。
但是这颗要离家的心同样也是缠绕着诸多的不舍。
而她的内心冲突是乔伊斯通过描写饱满的人物实现的。
描写父亲,他并不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暴君,有时候他也是位慈爱的父亲,父亲给生病的她烘烤面包,给她讲鬼故事,外出游玩的时候逗孩子们开心的事迹也是历历在目;家里虽然总有辛苦的家务,有总也打扫不完的灰尘,但是“在家里她有安顿之处,有吃的,四周是从小朝夕相处的亲人。
黑暗中的坚守和期盼——《伊芙琳》女性形象解析
受爱 尔兰独特 的殖 民地 民族 身份 和底 层社 会 出生 的影 响 , 他深谙 时世 的艰难 和 凡人 的疾 苦 , 决定 这
情的关心和爱 , 任他人 曲解 , 娇弱身心在小小年纪 须承担起 成人 的一切 杂务 , 不堪 重 负 , 又 为情 虽 却 所 困而无 法摆 脱 ; 望 中 的浪 漫 爱情 和幸 福 婚 姻 展
阴似箭 , 切都 变 了 , 一 而且 变 得 面 目全 非 。那 块 儿
的成年女孩被 迫承 担起 了母 亲 的角 色 : 顾父 亲 和 照
年幼的弟 妹 。她 一边 要 外 出辛 苦 工 作挣 得 微 薄 的
上尽情 玩耍 。他 们互 相 帮 助 、 相 爱 护 , 际 间 的 互 人
关 系是 如 此 地 简 单 、 谐 和 温 暖 。但 美 好 的 时 光 和 却是 昙花一 现 ,那是 许 多年 前 的事儿 了”1 。光 “ E J
女孩悲惨生活的简单故事 , 事实上乔伊斯关注 的
是女J 体 的命 运 。作 品生动 而真 实地 记 录 了少 陛群 女伊 芙琳 内心对 童 年 时代 ( 去 ) 过 的追 忆 , 青 年 对
( 现在 ) 时代 的反思 , 以及 对婚 姻 (年女 性难 以言诉 的无 望 的 生存 境遇 : 少无知 时有 简单 的快 乐 , 年 却是 极 其短 暂的 ; 年 时开 始 面对 父 兄 淫 威 下 孤 独 而压 抑 的 成 生活 , 没有 安 全 感 、 济 自主 权 和发 言权 , 有 亲 经 鲜
的一个 作 品 , 面 上看 它 只是一 个 关 于 1 单纯 表 9岁
1 年少无知时短暂 的快乐和幸福
因为 懵懂无 知不能 洞察 人 世 的痛 苦或 因其太 过短暂 , 年算 得 上 是 一 个 人 一 生 中最 值 得 回忆 童 的时光 。对 于 过 去 , 芙 琳充 满 了深 切 的 怀 念 和 伊 幸福感 , 因为那时家是完整的, 双亲和兄弟姐妹们 都在 。虽然 他 们 并 不 富裕 , 在 小 小 的 黑 黑 的房 住 子里 , “ 时似乎就 是 他们 最快 乐 的 时光 。父亲 但 那 的脾气不 如 现在 这样 坏 , 况 妈 妈 还 在世 呢 。他 何 ” 们 全家外 出郊游 时 ,她 还 记得 父 亲戴 上母 亲 的帽 “ 子逗 孩 子 们 发 笑 。 除 了 主 要 来 自母 亲 的 亲 情 之 ”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短篇小说《伊芙琳》杨娟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短篇小说《伊芙琳》杨娟发布时间:2021-09-03T07:06:20.85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5期作者:杨娟[导读] 短篇小说《伊芙琳》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奠基人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
该作品集皆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故事背景,通对一个个生活在都柏林的中下层社会市民琐碎艰苦生活片段的描写,表现出20世纪初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麻木不仁的"瘫痪"精神状态下。
贵州大学北校区外国语学院 550025摘要:《伊芙琳》出自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在乔伊斯细腻的笔触下,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女主人公伊芙琳想要摆脱父权制的控制,去追寻新的生活时内心的矛盾挣扎与彷徨无助,最终却向现实妥协的过程。
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通过艰辛的社会环境、女主人公的女性意识短暂觉醒以及困顿的感情世界方面对《伊芙琳》进行解读,进一步追寻伊芙琳失败的缘由。
关键词:女性主义;乔伊斯;父权制;伊芙琳短篇小说《伊芙琳》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重要奠基人詹姆斯·乔伊斯的早期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
该作品集皆以爱尔兰首都都柏林为故事背景,通对一个个生活在都柏林的中下层社会市民琐碎艰苦生活片段的描写,表现出20世纪初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种麻木不仁的"瘫痪"精神状态下。
小说《伊芙琳》主要讲述是女主人公伊芙琳母亲早年去世,她接替了母亲的“重任”照顾家庭与幼弟,并在父亲的暴力专制、辱骂苛责家庭环境与冷漠剥削的社会环境中日复一日的消磨时光。
在无法忍受父亲的暴力殴打、精神压迫下,伊芙琳想要与自己的恋人弗兰克一起远渡他国去追求自己自由、幸福生活。
但当她真正站在码头,拥有改变自己艰难命运的机会时,经过一番痛苦挣扎,她退缩了,放弃了自己获得新生的机会。
在父亲的精神暴力以及麻痹沉闷的工作生活环境中,伊芙琳对未来崭新的社会生活的强烈理想憧憬和大胆性的尝试早已被彻底扼杀了。
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
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
薄亚萍
【期刊名称】《徐特立研究: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短篇小说<伊芙琳>讲述了伊芙琳在出走的最后一刻却放弃的故事.乔伊斯笔下的伊芙琳是都柏林人甚至是爱尔兰人的代表,伊芙琳的个人遭际和精神困境展现了都柏林人内心瘫痪的本质.乔伊斯试图通过描写内心瘫痪的伊芙琳来唤起整个爱尔兰人的觉醒.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薄亚萍
【作者单位】西安医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
【相关文献】
1.凋谢的花蕾——《伊芙琳》的主题解读 [J], 薄亚萍
2.不该凋谢的花蕾 [J], 龙绩轩;
3.花蕾为什么凋谢 [J], 张清友
4.及物性系统与语篇主题意义
——乔伊斯《伊芙琳》的文体分析 [J], 张丽娜
5.从及物性分析浅谈《伊芙琳》的精神“瘫痪”主题——评《都柏林人》 [J], 张丽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伊芙琳》
本文读者也读过(8条) 1. 《伊芙琳》的解读策略:转喻与隐喻[期刊论文]-宜宾学院学报2009,9(8) 2. 王敏.WANG Min 《伊芙琳》第13段之功能文体分析[期刊论文]-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9(6) 3. 温晶.Wen Jing 及物性系统与人物性格的刻画——对乔伊斯《伊芙琳》的文体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 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1) 4. 张宏薇.ZHANG Hong-wei 高度的浓缩精妙的平凡--《伊芙林》的多重主题分析[期刊论文]-山东外语教学 2005(1) 5. 姜焱 一场破灭的梦--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探析[期刊论文]-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1) 6. 吕国庆 论乔伊斯小说中作者与人物的内在间距——以《伊芙琳》为例[期刊论文]-浙江学刊2007(2) 7. 姜娜.Jiang Na 《伊芙琳》片段的语篇功能分析[期刊论文]-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11(5) 8. 梁天盛 风景这边独好——品读梭罗的《瓦尔登湖》[期刊论文]-语文世界(高中版)2007(12)
引用本文格式:刘小林 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伊芙琳》[期刊论文]-娄底师专学报 2002(3)
式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文体学;伊芙琳“;瘫痪”主题;乔伊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
;;
;
词也极少使用。这种情况很符合这篇小说的内容,因为乔
一个十九岁生长在都柏林的姑娘伊芙琳,对粗暴的父 伊斯在此描写的是中下层人们的生活,他们没有受过多少
亲和乏味的售货员工作感到厌烦,非常想摆脱这令她压抑 教育,自然而然,也就不具备用大量的形容词来描绘事物
《伊芙琳》的解读策略:转喻与隐喻
(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外语 系, 江苏 连云港 22 0 ) 20 6
摘 要 : 姆斯 ・ 伊斯 的《 芙琳 》 詹 乔 伊 小说 成 功 地 运 用 隐喻 和 转喻 揉 合 的 创 作 手段 , 动 地 表 现 了都 柏 林人 瘫痪 的精 神状 态 。 生 关键词 : 转喻 ; 喻 ; 隐 象征 ; 复 ; 象 重 意 中 图分 类 号 : 6 .7 I 20 4 5 文 献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1 3 5 20 ) 8— 0 8— 3 17 —56 {09 0 0义作品。在《 都柏林人》 中还可以
“ 都柏林人》 然主义由于象征手法的系统使用而变得复杂 《 的自
不堪。 这说明, ” 乔伊斯虽然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的大师, 他的
对都柏林人这种瘫痪、 麻木的精神状态,伊芙琳》 《 有着最为典型 窥见乔伊斯对前人的继承和学习。鲁滨逊在评价这部作品时说 :
神上“ 顿悟”看清了自 , 已的处境, 悟出了 人生的 本质。
三、 隐喻性
来不幸生活的预示。接下来, 乔伊斯通过“ 灰尘” 这一意象来表 现故事的主题。“ 她的头依在窗帘上, 鼻孔里嗅到沾满灰尘的窗
的反映。 所以, 分析这篇小说不仅对解渎《 都柏林人》 非常重要,
而且对进一步探讨乔伊斯的写作特点更是意义非凡。
一
、
雅各布森的隐喻转喻理论
创作还是从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文学中广泛吸取了养
并在此基础上开始变革的。因此, 从总的方面来说, 伊芙 《 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基本的二轴关系, 即横组合关系和 料, 纵聚合关系。雅各布森对该二轴关系的解释和运用作出了重大 琳》 在本质上偏向于雅各布森网式中的转喻, 属于传统的现实主 贡献。 ¨ 根据雅各布森的隐喻、 转喻语言双极理论, 语言就像其 义小说。它所描写的故事在现实生活有真实的原型, 语言通俗易 他符号系统那样具有双重性。说话( 写作) 涉及两种作用 : 选择 懂 、 寓意清楚 、 语气沉静 、 节奏平稳, 不是以故事的曲折动人取胜, 某些语言单位, 把它们组合成更为复杂的单位。 选择暗示置换 聚合轴。而转喻则属于语言的组合轴, 转喻的主要特点是利用事 而足通过对1常生活中平凡琐事的描绘来揭示理想的破灭和人 3 了故事人物心理发展的高潮, 最终道出了都柏林生活的瘫痪状 的可能性, 暗示对相似性的感受, 因而产生隐喻, 隐喻属于语言的 生的本质。在结构的组织安排 ,伊芙琳》 《 以精神的顿悟构成 物的属性、 原因或结果等来意指事物本身, 用部分代整体或整体 态, 使人们感悟到: f 都卡林生活的不幸存_人仃 ! ] f j 能按固定的、 传
从存在主义角度解析《伊芙琳》的精神瘫痪主题
王 晶 : 从存 在 主 义 角度 解 析 《 芙琳 》 的精 神 瘫 痪 主 题 伊
・8 ・ 7
恐惧 。在乔 伊斯 的小 说 《 芙 琳》 中 ,女 主人 公 就 伊
置身 于这样 一个 压 抑 的环 境 里 。她 每 天 的 生 活充 满 着艰辛 的 劳动 ,却得 不 到 周 围 人 的 尊重 ;她 “ 时 有 还是会 感 到有遭 到 父 亲暴 力 的危 险 。 】 她 害怕 着 ” ( 自己的父亲 ,但 她 又尊 重 父 亲 爱 护兄 弟 。 因 为她 时 刻记得 对母 亲许 下 的承 诺 :保 护 家庭 的完 整 ,并 且 为 了这 个承 落 自愿 地 承担 着 生 活 的 困苦 。 在这 样 一
个 压 抑 、平 淡 、乏 味 的 环 境 中 ,伊 芙 琳 感 到 迷 惘 无 力 , 内 心 充 满 了 忧 郁 与 不 安 。 她 想 要 逃 。 但 她 决 定
生 死攸 关 的事 了 。伊 芙 琳 面 对 残缺 的 家庭 ,义无 反 顾 地选择 挑起 养 家 重担 ;面对 凶 悍 的父 亲 和 刁钻 的 公 司 主管 ,她 选 择 沉 默与 付 出。这 样 的选 择 使读 者 看 到她 在实 际行 动 中缺 乏 勇 气 ,缺 乏在 一 个极 限 的
二 、 自我 的 异 化
“ 人类 所 有 的生 存状 态都是 受 奴役 的状 态 ,而 自
我解 放是 每个 人在黑 暗 中的一 丝光亮 。 小 说 的结 尾
读者 看 到的是 “ 一 张 苍 白的脸 对 着他 ,一 副 昕 天 她
“ 的异化 ”是 萨特 存在 主义 理论 中一个 最基 本 人
与弗 兰克一起 逃 脱这 个 恶 心 的世 界 时 “ 她感 到 脸 颊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研究《伊芙琳》中女主角自我解放的失败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研究《伊芙琳》中女主角自我解放的失败摘要:《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
故事主要围绕被男权社会下传统思想所禁锢的女主人公伊芙琳力图自我解放,但最终失败的过程。
女权主义文学是文学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在大量的女权主义文学作品中,女主人公试图挣脱传统男权主义思想,但大多数都以失败告终。
本文主要以《伊芙琳》为例,通过从精神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即以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为基础,分析女主人公整个自我解放过程中所经历的三个心理阶段,即精神瘫痪,晕轮效应,以及顿悟(精神绝望),得出女主人公在男权社会下自我解放失败的原因。
同时也为女性主义文学作品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关键词:精神分析心理学;《伊芙琳》;精神瘫痪;晕论效应;顿悟詹姆斯·乔伊斯是西方意识流作家的杰出代表之一,是二十世纪早期最具影响力的现代主义作家。
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是他意识流写作的完美之作。
但是他的《都柏林人》却是其意识流写作的开端。
本文所选的《伊芙琳》,便是《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短篇小说。
伊芙琳的母亲去世了,她的父亲是个恶棍,把她当成奴隶使唤,有时还会动手打她。
所以她决定偷偷跟着她的情郎远离都柏林。
然而,就在临走前,伊芙琳经历了复杂的心理斗争,最终还是没能冲破牢笼。
作者将其放入《都柏林人》主要是因为其代表英国统治下的爱尔兰人民瘫痪的精神世界,但是本文却从精神分析学和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析女主人公及其自我解放的失败。
整个故事没有复杂的情节,几乎全是女主人公的心理过程——精神瘫痪、晕论效应以及顿悟(彻底绝望)。
由此解析出伊芙琳自我解放失败的心里原因。
一精神分析是由奥地利神经病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于19世纪末提出形成的心理和心理治疗理论,也被称作弗洛伊德主义,包括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第一个是精神病的理论和治疗;第二个是无意识理论。
本文采用无意识的理论作为其理论基础。
无意识理论包括三个心理过程:首先是无意识的系统,这是人类的生物本能和人的欲望存储,它源自于对现实的控制,形成了人类思维的深厚底蕴;二是预意识,这是意识和无意识间的边缘部分,可以作为人类的心理活动的检查员,旨在确保心理活动既符合人的本能又遵照了现实。
伊芙琳主题
高度的浓缩精妙的平凡——《伊芙林》的多重主题分析张宏薇(东北师范大学外语学院,吉林长春130024)詹姆斯·乔伊斯在西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重要、最有影响的小说家,尤其以长篇意识流小说而闻名于世。
《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第一部作品集。
这部短篇小说集共有15个短篇,描绘了二十世纪初都柏林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图景,刻划了形形色色的中下层市民人物的形象。
《伊芙林》是其中的一篇。
该短篇不足2000英文单词,译成汉语也不过4000字左右,但是它却包含了多重深刻的主题思想,令读者在感叹乔伊斯高超的创作技巧的同时,又能引发多层次的思考。
一、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moral paralysis)《都柏林人》是乔伊斯的早期作品,在这本集子里,作者不像在后期作品中那样充分运用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时空溶合或交错等意识流手法,而是在结构技巧上保持了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许多特点,同时还运用了一些象征主义的手法。
这15篇独立成章又密切相关的故事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发展,也没有高度戏剧化的矛盾冲突。
作者通过描写日常生活的平凡人物来提示一个深刻的主题—都柏林生活中的“精神麻痹”。
乔伊斯于1882年2月2日生于爱尔兰的都柏林。
十九世纪末的爱尔兰在政治和经济上还处于英国的严密控制之下。
以爱尔兰民族主义者帕纳尔为首的民族自治运动和以诗人叶芝为首的爱尔兰文化复兴运动都没有达到如期的效果。
社会中弥漫着一种悲观的气氛,天主教影响渗透到社会文化每一个领域,整个爱尔兰都陷于一种精神上的瘫痪状态。
所谓“瘫痪”或“麻痹”状态是指“一种麻木疲软、死气沉沉的状态” 。
在乔伊斯看来,都柏林人的不幸在于他们只能按日常僵化固定的模式去生活,缺乏勇气去摆脱常规的桎梏,没有决心为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从童年、青少年、成年直至步入社会生活,都柏林人在心理上、行动上都流于麻木,陷于瘫痪。
在给一位出版商的信中乔伊斯鲜明地表达出了他创作《都柏林人》的宗旨,他说:“我的目标是要为祖国写一章精神史。
浅析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
五.结语
乎终于觉醒了,想要去追求她自
小说的最后并没有明确地写
己的幸福,也许她能够摆脱一个 出伊芙琳的结局,只是写到“她绷
着一张苍白的脸望向他,不知所 措又茫然无奈,像一只无助的困 兽。她眼中既没有爱意,也没有告 别 ,好 像 他 是 个 陌 生 人 一 样 。 ”伊 芙琳放弃了追求自我价值的抗 争,她的内心已经陷入绝望。在传 统思想的束缚下,伊芙琳未来的 道路也已经注定,她会和万千像 她母亲一样的爱尔兰普通女性那 样,走向悲剧性的人生结局。作为 一个弱势女性,她的反抗并没有 出路,但伊芙琳昙花一现的觉醒 还是具有积极的意义。虽然伊芙 琳放弃了,但有更多的女性在追 求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坚持着 ,并 走向了平等和幸福。
022
外国文学
2016.09
学教育
了伊芙琳肩上,她仍然不敢反抗 弱势女性的悲剧结局。但伊芙琳
父亲。她把所有的薪水都交给父 最终却选择了向生活妥协。在即
亲,但去买菜跟父亲要钱还要忍 将登上轮船,和弗兰克一起离开
受父亲的辱骂。伊芙琳与水手弗 爱尔兰的瞬间,伊芙琳放弃了逃
兰克相识相 恋,被 父亲 得知 后 , 离,她想到“不!不!不!我做不
学教育 2016.09
外国文学
浅析乔伊斯短篇小说《伊芙琳》
王晶晶
内容摘要:《伊芙琳》是爱尔兰作家乔伊斯著名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成功塑造了一个男权社 会中的弱势女性伊芙琳的形象。本文从经济不独立、性格软弱和选择妥协三个方面分析了伊芙琳作为弱势女性 的形象特征,并指出小说中描写的伊芙琳短暂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意义。
经济不独立的状态制约了伊 芙琳的对人生的选择。她想要离 开爱尔兰,离开让她倍感压力的 家庭,但她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一 个认识不久的水手弗兰克身上, 希望弗兰克给她想要的生活。当 她想跟弗兰克离开家时,她不由 自主地担忧“不管怎样,家里都有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伊芙琳》
都打扫,却不知为何总是布满灰尘,她不断与灰尘抗 争,但是总也清扫不完的灰尘却又让她疲惫不已;另 一方面,灰尘又指人们精神上被灰尘蒙蔽。灰尘弥漫 在都柏林的空气中,无处不在,不断麻木、麻痹着人们 的精神。周围静得出奇,以至于能清楚分辨窗外啪塔 啪塔的脚步声走过水泥道又踩在煤渣小路上的声音, 而这一切,与她内心的激烈挣扎产生了强烈对比。
第 35卷 第 11期 Vol.35 No.11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OFLANZHOUINSTITUTEOFEDUCATION
2019年 11月 Nov.2019
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伊芙琳》
由海珍
(吕梁学院 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汾阳 032200)
[摘 要]乔伊斯的《伊芙琳》通过对伊芙琳努力挣脱父权制度控制、经历内心挣扎却失败的故事描写,表现出他对 20 世纪初爱尔兰女性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希望女性能够不断争取独立和自由,勇敢追求幸福。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 通过社会背景、家庭生活、感情世界方面对《伊芙琳》进行解读。 [关键词]女性主义;乔伊斯;父权制;伊芙琳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5823(2019)11005302 [收稿日期]2019-08-18
一、复杂的社会背景 从《伊芙琳》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爱尔兰在英 国的长期殖民统治下,经天主教的精神禁锢,国家丧 失了主体意识,整个社会弥漫着压抑、腐朽的气息;而 人们丧失了自我意识,整日忙于生计,缺乏生机活力, 更缺少变新的勇气和激情。伊芙琳不过是这种社会 生活背景下平凡群体中的一员。她因眼前的生活痛 苦不堪,却对改变现状恐惧不已,表现出整个爱尔兰 地区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生活状态。在面临选择的 时候,她手握改变生活和自己的机会,但是却没有勇 气打破过 往 和 现 实 的 桎 梏,经 过 一 番 抗 争 和 努 力 之 后,她的热情之火就此熄灭,依旧回到了原来的生活 模式中,一如既往地沉沦和痛苦挣扎。 乔伊斯在《伊芙琳》中是以第三人称叙述,开头寥 寥几笔描写出社会环境的压迫感,“invade”表现夜晚 的侵略性,不 管 他 们 是 否 愿 意,黑 暗 都 已 降 临。 伊 芙 琳的头倚在窗帘上,鼻子闻着窗帘上的尘土气味,她 久久地 坐 在 窗 前,“shewastired”,不 仅 是 身 体 “累 了”,更是 精 神 上 的 疲 惫 和 厌 倦 [1]。 “dust”作 为 隐 喻 出现在文中,一方面表现环境的恶劣———伊芙琳每周
逃不开的人生悲剧——《伊芙琳》中伊芙琳的命运探讨
所谓 压 迫就是 任 何一 方客 观地 剥 削 另一 方 (或 阻 运 ,那 么处 于都 柏林 社会 底 层 的伊 芙琳 也 自然 无 法 幸
碍另 一方 )追 求 作 为 可 负 责 人 的人 的 自我 肯 定 的情 免 。正如 文 中所 谈 及 的一 位 来 自贝 尔 法斯 特 的人 买
况 。_1ll 这是 巴西教 育家 保罗 ·弗 莱雷 在其 著作 《被 压 下 了伊 芙 琳小 时候 经 常和伙 伴 玩 耍 的一 块 地 ,并 在 上
[摘 要 ]《伊 芙琳》是乔伊斯 的作品《都柏林人》中描 写青年时期人物的 首篇 ,它描 写 了主人公伊 芙琳在 家 乡受到 压迫 的 状 态 ,对 离开 家 乡后 新 生 活的 想 象 以及 选择 将 来 要 过 哪 一 种 生 活 时 两 难 的 心 态。 但 是 伊 芙琳 所 处 的社 会 环 境 和 个 人 思想状 况,决定 了她的这 两种选择都难 以逃脱她 作为一个人 ,尤其是作为女性 的命运 悲剧 性。留在 家乡,她要 继续 承受 来 自其他 民族 、社会伦理与道德 、父权制社会和 家中活着的父 亲和 过世 的母 亲的压 迫 ;离开故 乡,她所 相信 的 弗兰克无 法 给 于 她 所 期 待 的 幸福 和 自 由。 只 要 她 所 处 的社 会 环 境 和 她 自己作 为 一 个 女 性 独 立 自由 的 意 识 没 有 觉 醒 ,那 么她 的 人 生 就 注 定是 一 场 悲剧 。 [关键词 ]《伊 芙琳 》;压 迫 ;悲剧性 [中图分 类号 ]I106.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5823(2018)叭-0032-02 [收稿 日期 ]2017—08—18
承受 的来 自民族 、社会 、家 庭 和 自我 等 多重 压 迫 的命 子 的伊 芙 琳 ,这 同 时也 意 味 着 从 那 时 起 ,伊 芙 琳 的命
矛盾、挣扎与妥协――短篇小说《伊芙琳》二元对立分析
矛盾、挣扎与妥协――短篇小说《伊芙琳》二元对立分析摘要:《伊芙琳》出自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四篇,从乔伊斯细腻的笔触中,我们清晰地看到了女主人公伊芙琳欲要逃离去寻找新生活时的矛盾挣扎和彷徨无助,以及最终向现实妥协的全部过程。
笔者将在本论文中主要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读伊芙琳在女性成长中的心理矛盾与挣扎,以及最后还是想与男性主义和严酷的生活现实妥协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伊芙琳矛盾挣扎与妥协结构主义二元对立1.引言《伊芙琳》是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集《都伯林人》中的第四篇,也是描写青年生活的第一个故事。
《伊芙琳》篇幅很短却深含哲理,透过简单的故事情节,读者可以领会到其中深刻的寓意与思想。
诸多国内学者们分别从女性主义、叙事语篇的文体分析、多重主题、等角度对这篇短篇小说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和解读。
笔者将在本论文中主要从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分析和解读伊芙琳在女性成长中的心理矛盾与挣扎,和最后还是向男性主义和严酷的生活现实妥协的发展过程。
2.二元对立二元对立地结构主义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法国著名的结构主义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从语言中最小的单位音素出发,发现了语言中存在着一种他称之为二元对立的基本结构。
“在借鉴和进一步发展索绪尔理论的基础上,巴尔特宣布所有的语言都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的自我封闭的体系[1]97。
巴尔特进而将此假设推广至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文学中,按照结构主义的观点,任何一个文本都是一个言语(parole),因此必须运用构成整个系统即语言(1angue)基础的代码或者符号或者二元对立来阐释。
巴尔特认为只有通过找出文本中的代码或二元对立才能解释文本中隐藏的信息[1]97。
结构主义批评家们把一部文学作品分解成一个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对立的二元对立项,再把这些对立项组合起来,使之成为完整的有机系统。
读者通过对比分析二元对立系统中的各项,可以这个新的关系组合系统中体味该作品的本质意义及社会价值。
从存在主义角度解析《伊芙琳》的精神瘫痪主题
从存在主义角度解析《伊芙琳》的精神瘫痪主题王晶【摘要】乔伊斯是现代主义小说的开拓者,不但其经典之作<尤利西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焦点,而且其早期作品<都柏林人>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伊芙琳>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的第四篇.小说直接,生动地表现了都柏林青年人瘫痪的精神状态.试图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这篇小说的结尾,并探讨伊芙琳放弃追求自己幸福的原因.【期刊名称】《怀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0(029)004【总页数】2页(P86-87)【关键词】《伊芙琳》;乔伊斯;精神瘫痪;存在主义【作者】王晶【作者单位】广东金融学院,外语系,广东,广州,5105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乔伊斯这位文学巨匠已被公认为意识流小说大师,现代文学界具有真正创作才能的天才之一,受到人们的景仰。
”[1](P324)他的作品无一不以都柏林为背景通过芸芸众生纷繁忙乱,碌碌无为的生活,展现这个社会的窒息,麻木给人们的理想,希望和追求所带来的幻灭与悲哀,揭示个体精神瘫痪的必然性。
女主人公伊芙琳的生活单调、沉闷,父亲脾气暴躁。
她认识一名叫弗兰克的阿根廷年轻水手,弗兰克要她与自己私奔,到阿根廷去。
伊芙琳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决定跟他出走。
但在轮船起航的时刻,她动摇了,害怕了,失去了奔向梦寐以求的自由的勇气。
心灵的瘫痪使她的理想和追求自由的愿望破灭。
本文从存在主义角度分析女主人公伊芙琳放弃追求自由幸福的原因在于:在一个荒谬压抑的环境中,自我缺乏存在的勇气和反抗意识,缺乏实际的行动,她的精神是瘫痪的。
米兰·昆德拉曾说:“任何时代的小说都关注自我之谜。
”[2](P29)乔伊斯对自我的探究穿透了看得见的行动世界,深入看不见的内心世界,使读者看到的是他笔下人物生存的景象。
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中,有个自我的存在。
它“被本我所驱使,受超我所限制,遭现实所排斥艰难地完成它的效益任务,使它所遭受的种种内在力量和影响达到调和。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阈下的《伊芙琳》研究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视阈下的《伊芙琳》研究《伊芙琳》是詹姆斯·乔伊斯在1914年写成的一篇小说,它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伊芙琳的内心感受和决定。
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视角下,本文将探讨《伊芙琳》中人物的个性、冲突以及人格结构。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结构包括三个层次:意识层、潜意识层、和无意识层。
其中,意识层是人们能够知道和理解的,而潜意识层则是不易察觉且难以找到的,无意识层则是我们没有察觉到的、不能控制的。
此外,弗洛伊德提出了三个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他是一种原始的欲望和冲动,是满足需求的本能的来源。
自我则是一个人为了适应社会而养成的,并且自我试图使本我和客观现实达成一致。
超我则是一个人养成的道德准则,它根据我们认可的价值观和规则来评价行为。
在《伊芙琳》中,伊芙琳被描绘成一个充满内心矛盾的人物。
她对自己的生活不满意,对周围的环境和人都感到压抑。
此时,我们可以将伊芙琳的人格结构转化为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结构,以解释她的行为和冲突。
首先是本我,伊芙琳的本我强烈要求她寻求自我的满足和愉悦。
在小说中,伊芙琳感到她的生活极其乏味。
她被她的工作、家庭和那些钦佩的优秀人物困住。
她渴望着逃脱这种束缚,寻求自己的快乐和自由。
除此之外,伊芙琳的本我还表现在她渴望拥有一个爱人。
她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的不满意和寂寞的来源是她没有一个爱人。
她的本我强烈要求她满足这个欲望,这个欲望激发了她之后的决定。
其次是自我,伊芙琳的自我是由社会环境所塑造的。
她努力适应社会环境,尽管当时的社会环境对女性的限制很多。
伊芙琳的自我试图达成本我和客观现实的协调。
但她对自己的欲望有所矛盾。
她无法克服社会的压力,拿出勇气去追求自己的愿望和欲望。
因此,她的自我很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论和世俗观念的支配,不能完全追随她的本我。
最后是超我,伊芙琳的超我代表道德和伦理观念。
其价值和规则是她在社会中被灌输和接受的。
乔伊斯《伊芙琳》 小论文
Back to Square one摘要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伊芙琳》描述了女人公伊芙琳沉闷乏味的生活经历以及在出走的最后一刻却退回原地,选择放弃的故事,结尾处的女主人公的决策使得小说晦涩难懂,本文以此为着眼点,展示了民众内心瘫痪的主题,揭示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梦想的幻灭导致的无助的退却。
关键词:伊芙琳; 瘫痪;女性意识觉醒;幻灭;退却AbstractEveline is a novel by James Joyce, which describes the protagonist’s stultifying life experiences and her giving up of leaving at the last minute. At the end of the story, her final decision was obscure and confusing. Thus, I take it as a key point to demonstrate the public psychic paralysis which is the theme of this novel, then further display the 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and the helpless retreat brought about by the disillusion of dream.Key Words: Eveline; paralysis;awakening of female consciousness; disillusion;shrink back I. IntroductionFor a long time, James Joyce has always been consider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modernist novelist of the early 20th century. He was born in an Irish Catholic family in Dublin. Though most of his adult life was spent overseas, Joyce's fictional universe does not extend beyond Dublin where seemed to be the center of paralysis[l]. His masterpiece Dubliners is a powerful illustration, which was completed in 1905, composed of 15 short stories[2].Eveline, as the fourth story in this collection, reflects the paralytic life of the young in Dublin in a most direct and vivid way. The protagonist, a girl at the age of 19, had suffered an oppressive life ever since her beloved people died. She was ordered about at the store, and she lived an impoverished life with an abusive father who refused to let her have a life of her own. In order to seek for a brand new life with her boyfriend Frank, she decided to run away to Buenos Aires. Howerver, just before boarding the ship, she had a change of mind and shrunk back to her depressing life. Many people hold the view that this ending simply showsa dilemma between family and love. Eveline choosed to stay beacause her sense of obligation to her family outweighed her desire for a whole new life. However, in my opinoin, it is not totally so. Actually, such a process of decision making happens to reveal the theme of Dubliners—the psychic paralysis.The paralysis of Dublin life hinders the awakening of woman consciousness and causes the disillusion of dream. This gives me the aspiration of writing this paper.II.The paralysis of Dublin lifeIn this short story, through the depicting of the depressive surrounding, the paralysis of Dublin life was presented vividly. At the very beginning of this story, Eveline sat at the window, leaned against the window curtains, surging thoughts and emotions about stay or leave, and in her nostrils was the odour of dusty cretonne. Clearly, the word dusty symbolized the dry, uninteresting life in Dublin. Even Eveline wondered where on earth all the dust came from, though she had been cleaning it out for so many years[2].Obviously the thick dust suggested the degree of Dublin's paralysis. This foreshadowed the destiny of women in Eveline’s period. Some of them are fully apathetic; others might have ever tried to escape from the dull li fe only to find that the “dust” cover on the heart and soul is too thick.While reading this story, the unhappy experiences of Eveline were unfolded little by little. Since her mother died, Eveline began to lived in a state of endless uncertainty. She had to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of supporting her family.She felt no longer protected because of the heavy burden of family and her father’s threatening. She, in fact, played a double role in her family, a mother for the young, a wife for her father. Under the mounting stress from different aspects, she tried to fight against this “paralysis”. She was about to explore another life in another world. However, before boarding the ship, she was totally at a loss about whether to go or not, and at last fail to go. This reveals Eveline’s puzzlement and the spiritual dilemma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ws the lingering repression and paralysis of Dublin.III. the awakening of woman consciousnessIn such a male-dominant society, women had a hard life even when they were still young. Through the presentation of Eveline’s and her mother’s life, it shows that women atthat time should devote to the family whole-heartily, while they didn’t have the right to determine things independently, even their own life, marriage and fate; they have to accept their unbearable miseries in life passively and obediently. Thus it exposed the irrationality of traditional feminine role. What’s more, fro m the story we get to know that a sailor called Frank rushed into the her life like a sea breeze. Evenline met him secretly and experienced many brand new things together. She inevitably generated the idea of elopement.“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such a famous saying well interprets the dilemma of Eveline. Once she hesitated and was haunted by the past memories and promise she kept. Then at the second thought of the whole life miseries of her mother, she was frightened and again determined in running away with her boyfriend. Eveline’s awareness of her mother’s miseries and her desire to start a new life reveals the awakening of her female consciousness. Although at last Eveline did not manage to leave, she was not the girl who used to be after the torturous baptism.III.Disillusion of dreamNo one can forcast what might happen to her future, but the ending of this story does give us infinite space reverie. The reason that Eveline stopped pursuing for her dream seemed very obscure to us. Maybe in such a dull society, the only way for Eveline to escape from unhappy situations is marriage. However, marriage is not always reliable as she thought. With one step forword to the dock, there was freedom and hope of a new life, but also danger, death or uncertainty.Besides, in the traditional ideas of westerners, sailor usually refers to people who tend to spread intimacy over too many places and who are unwilling to build a ture partnership. We can not rule out the possibility that Frank was an exception. But with the brief time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 Eveline was spellbound by the crazy love and generated the idea of elopement in a brash way. No wonder her father would said with objection, ”I know these sailor chaps,” and quarrelled with Frank.At the end of the story, unexpectedly, she refused to go with this young man who brought her hope, her face registered no emotion at all, no sign of love or farewell or recognition. She didn’t express her ideas clearly to us, which leave us confused. But ac cording to her reactionof “gripping with both hands at the iron railing”, we learned that her desperate situation was cleared up for her at this very moment. This might originate from her inborn human nature—a sense of self-protection. She might realize that Frank would probably become another “father”, and finally she would follow her mother’s steps—a slave of housekeeping. She just jumped into another fiery pit and made no difference. The amazing marriage in her dream would turn out to be a replica of present dull life. Unable to struggle, swamp quagmire. After all, it is not so easy for her to get rid of such a society of paralysis.V. ConclusionDreams are better than reality. But someday people would suddenly wake up from their dreams and find no way out, get injured and feel more upset by comparing that dream with reality. Actually, Eveline is the very epitome of that time. Through the whole story, we know that Eveline’s feminist consciousness was awakened. However, she didn’t take the chance to seek a new life. With her dream shattered, Eveline was paralyzed in getting rid of such a dilemma. Since people’s dreams were shaped in the existing paralytic surroundings, their protest uaually went back to the square one, and their efforts often ended in bitter resignation or fruitless discontent. Watch can go back to the basics, but has not yesterday.By probing into this short story, I have not only gained a lot of knowledge about the works of James Joyce but also known something about the psychic world of his time as well. Apart from these, it also raises my interest to go deeper and further in other works of James Joyce.References[l] 侯纬锐. 现代英国小说史[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 詹姆斯乔伊斯. 都柏林人[M]. 孙梁,宗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